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54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

现在,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和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提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各个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学分制、导修制改革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涵括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当代大学生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是一门复杂、多层面的学科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相应的也是一个复杂的改革过程,涉及到国家和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大学语文师资建设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家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教育,自从设立以来几经废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但仍然发挥了其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它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发展状态。现在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往往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对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持不重视的态度,仅仅把大学语文课当做修得学分的一种手段,从而使大学语文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不足之处,教学定位不明确,也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其与“终身学习”的大语文教育观背道而驰,不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要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进展。

二、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教材建设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选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欣赏,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这些文章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典范,而且聚集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应该选用一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篇目,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既兼顾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又能彰显传统文化精神。另外,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潘文国主编,专门为翻译专业编订的《中文读写教程》也是一部很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由易而难,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晋代到清代)、中国古代散文(先秦至两汉)、诗歌辞赋及骈文,共4册,每册又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文选阅读”“中文知识”“语言实践”3部分组成,从而形成完整严密的整体。文选阅读,主要选用一些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各篇都有学习提示和思考题,供学生自学和课内课外引申学习。语言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各种文体的写作和例文欣赏。中文知识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涉及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部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非常鲜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重要教学篇目的欣赏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其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上,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探索,编订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部教材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编排的原则是兼顾古今中外,并选录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经典影视欣赏篇目。每篇文章都有自学提示、思考练习、知识链接,目的是使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要延伸到课外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材的自学,联系现实生活,感同身受,真正达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一部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既是语言文学知识的合集,又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再现。所以,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上,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指导。

三、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实践教学中达到最终教学目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大学语文师资的建设和培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大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层次,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师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所以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阅读文献、欣赏名家名作,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大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

2.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要引起各个高校的高度认识。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实践基本上是由年轻教师来承担,而年轻教师在学识水平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局限,很难有效地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所承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最终目的。

3.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立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成败与否。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和科研团队。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首先,要让一些资深的教师进入到大学语文的教育中,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这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了,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传统文化的素养,选用这些教师进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为年轻的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的传统。其次,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充实大学语文教学队伍。这些教师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熏陶,能够胜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不过在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上还有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向老教师学习,通过不断教学探索实践,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再次,稳定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一个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是大学语文教育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体的建立,无疑对大学语文教育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当然,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堪忧,尤其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要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思考,联系现实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而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

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一些重点的教学篇目欣赏进行。所以,这些重点教学篇目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大学语文选录的作品,尤其是精讲的篇目大多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也会给学生带来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启示。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陆游《示儿》、杜甫的《登高》等作品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李密的《陈情表》体现了我国忠孝思想的精华;《诗经?蒹葭》、李清照《醉花阴》、陆游《沈园》等作品体现了古代的爱情理想;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他们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和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也有关于如何修养人格、增进学业的精辟论述。这些文章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芒,能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使学生深受其益。

所以,要想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就应该在作品讲解和欣赏中,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爱情观,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教学篇目的讲授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体,一定要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不然我们所讲的作品就会和学生产生一定距离,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清照的《醉花阴》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相思之情,从而体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真挚的爱情,这就可以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念相联系来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李清照和赵明诚爱情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美好的爱情观。讲解苏轼的《前赤壁赋》,可以给学生延伸介绍苏轼的生平,其中苏轼母亲给他们讲范滂的故事,有故事,有情节,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给学生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以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赤壁怀古》,让学生体会苏轼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进入到《前赤壁赋》的欣赏中去,深刻理解苏轼的人格精神的内涵。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以思考启迪,使其在无形中受到这些作家人格精神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既接受了语言文字的知识,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教育。

(三)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毕竟时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他们的兴趣支点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世变时移,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现代教学的新模式。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2)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这里,我想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方面对人产生的重要作用来探究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如何保护和传承好它,而不是从传统文化具体的某方面来阐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它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这里仅从宏观总体上揭示以下三点:

1.源远流长

华夏大地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年之久,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我国近年来的重要出土文物解答了许多历史之谜,证明以往的一些历史结论应当改写。

2.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升华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自立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维护独立统一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鼓舞民族团结奋斗,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推动社会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经济力量贫弱,中华民族多遭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民族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越发突出起来,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的覆盖面尤其广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有着超时代的影响。而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指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1.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

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重要内涵之一。这可称为“崇德”思想。孔子高度重视道德价值。他主张,人们在寻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

2.注重现实生活,强调务实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封建文化中宗教色彩最淡,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最浓的文化,这有助于务实精神的发展。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表现了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抑制了宗教的泛滥。中国人重视现世,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讲“来世”,不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儒家对厌弃人生追求来世的有鬼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立发展,使之成为人类封建时展水平最高、贡献最大的文化。

3.提倡刚健有为,强调自强精神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美德。

因此,我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必须坚持或做到:

3.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党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3)

 

(一) 加强教师人文素养,让教师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源泉。

 

通过新课改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说到底素质教育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本文由收集整理

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应通过开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让课堂成为传统文化教学的平台。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诸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

转贴于

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

(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传统文化熏陶,使之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与传承者。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4)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礼仪风俗、车马宫室、职官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没有断流的文化,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汉字表意性强的特点,结合字形分析,不仅能让识记古词汇的过程更容易,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对学生来说,从汉字入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以下略举几例。

1.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宫室建筑。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之王天下)载:“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宫室。”《说文》:“穴,土室也。”字形从“宀”,像房顶,下应为“凵”,组合起来,其实“穴”是一个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状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顶。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窍皆为穴。”《说文》:“宫,室也。”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通过字形分析可见,最初人们是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来发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来才有地面式建筑。

《晋灵公不君》载:“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这里有两个动作“登”“下”“趋登”,教材注释:“快步走上堂去。”那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说呢?“堂”,《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字形从“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为地势较庭为高,所以有阶,进入堂就有一个登阶的过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语有“登堂入室”,文选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说。

2.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车战。

《烛之武退秦师》载:“晋军函陵,秦军锬稀!苯滩淖⑹停骸熬,用如动词,屯兵。”《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一军。从车,从包省。”段玉裁注:“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军”是个会意字,从“勹”从“车”。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

古代以车战为主,以战车为中心,一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称一乘。军队驻扎时,用兵车作为掩体,围绕在军队驻扎地的周边。所以,“军”可作动词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词。

3.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礼仪。

《晋灵公不君》有“稽首”这种礼节,如何行礼?《说文》:“稽,留止也。从,从尤,旨声。”“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广居《疑疑》:“,木之曲头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滞人。此三体会意也。”可见,“稽首”这种礼节在行礼时,头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应当是一种比较郑重的礼节。

二、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文字繁难,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若能将生涩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让课程妙趣横生,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略举几例。

1.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宫之奇谏假道》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复”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学生追问:“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时候?”教师就需要补充《左传・僖公二年》所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君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从中,学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经过,也对虞侯的贪婪以及宫之奇劝谏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齐桓公伐楚》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为什么要侵蔡呢?补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有关记述:“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通过《韩非子》的记述,我们既了解了文选所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管仲的深谋远虑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补充相关风俗的讲解。

《郑伯克段于鄢》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在申地娶女子为妻,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风俗。郑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最早的诸侯是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郑国以“姬”为姓,这就意味着,郑国的诸侯不能从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诸侯国娶妻。而申国为姜姓国,符合异姓通婚的风俗习惯。

《触龙说赵太后》载:“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有学生奇怪,为什么要握着脚后跟哭泣呢?据刘向《说苑・修文》的记载,古人亲迎时,男方要带上“屦二两”即鞋两双到女家,出嫁女的母亲要在夫家送来的两双鞋子中取一双给女儿穿上,然后整理女儿的发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时,母亲就要作最后的叮嘱,让女儿善待公婆,对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万“无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辞母亲,母亲在房门口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接着,女儿在堂上拜辞父母,在大门口拜辞诸母,最后随夫上车。“持其踵为之泣”正是母亲“取一两屦以履女”时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因为要亲手给女儿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为之泣”就是一边给女儿穿鞋一边叮嘱说:“无敢回也”。

3.适当补充相关礼仪的讲解。

古人的见面礼分为揖、拜、稽首等。这些见面礼在文选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区别,对理解文选会有较大的影响。揖,又称揖让,是最普通的见面礼,行礼的时候,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左掌与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向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于胸前,拱手为礼。这种礼节多用于文官。拜,也称拜礼,古人一般拜两次,称为“再拜”,如《齐晋之战》:“韩厥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礼节较揖礼更为恭敬,行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稽首则是最为恭敬的见面礼,多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臣子拜见君王。行礼时,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头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整个动作比较缓慢。《齐晋之战》所载“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胜国的将领俘虏战败国的国君时所施的礼仪,手持绊马索进前,行再拜稽首之礼,恭敬地进献美酒。可结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子展执{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子展在俘虏陈侯时以同样的礼仪对待陈侯。

4.适当补充车马制度的相关知识。

《齐晋之战》提及齐军和晋军主帅所在的战车以及车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们各自的职责,对下文的理解就会有障碍。所以要补充古代战车中位置的相关规定:古人坐车,以左为尊,所以战车也是一样,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驭;车右自然在右侧,手持长矛或长戟,除了保护尊者,防止敌人靠近战车以外,还必须在车受到阻碍时,让车子顺利前行,故而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有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仍然在车子的右侧。

《齐晋之战》还有“骖\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补充说明骈、骖、驷。两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骈,三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骖,四匹马拉一辆车为驷。驾车的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马和服马之分,中间负责驾辕的,为服马,两边的马叫骖马。

三、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古汉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品格,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授《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时,要能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学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论语・微子》中“我行我义”的精神风范;《礼记・教学相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发现不足,发现困惑,然后不断进步;《孟子》: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内容都反映着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体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运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再现古代历史、诗词画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提供自学参考书和网站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通过古汉语的教学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我国跳传统节日文化,特别是让成长于麦当劳、可口可乐、圣诞节等西方文化符号包围中的青少年学生能了解、喜欢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教师作为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专业组织者,自然就成了点燃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热情与兴趣的主要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学校的诸多课程中,语文由于与文化、人文有着“先天”的密切关系而成为了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0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程更好地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1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t .t关注度不够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人教版选文中传统节日教材占总编目的t . a}io,语文版占t }io,苏教版为i . 9}io。有些教师认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感知,语文教学无需涉及。再加上以往应试的压力也无暇顾及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节日文化。

t.2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新课标下传统节日回归语文课程的意义

2.t传统节日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人文性相契合

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相比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文”、“人文”,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2 .2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呢?

3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3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初中生对中秋节的吃月饼、团圆含义很熟悉。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3.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6)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自古以来,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千百年来的传承,使得河北省各地至今保存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它们和其他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展示了燕赵大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调查发现,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难见经济效益,“非遗”保护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原本丰富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很多传统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展开调查发现,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难见经济效益,传统文化保护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高校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首先应当成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最直接的体现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因此,高校应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自觉,以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有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传统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传统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把自己的几任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建设中。

高校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高校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人的塑造者,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要引领先进文化,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守护好大学自身的精神家园。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习得与传承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途径探析

传统文化遗产的形式类别十分丰富,但是对于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知之甚少,更谈不到喜爱和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今的一代,生活中充斥着网络、选秀、圣诞节等现代元素,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由此可见,在高校传播传统的传统文化知识,热爱和保护日渐消失的中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高校应把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作为首要任务,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及国家的重要意义。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对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校园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整合过程。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民间文化差异,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自发的、自主的积极态度。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举措使高校成为中国弘扬传统文化的典型,把大学校园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2、高校应开发和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根据现行的学科布局与课程设置,高校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补充修订。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和考试评定细则,规范传统文化项目的教学。有了法律的依据,学科与课程的支撑,才能有效地得以贯彻落实。为了尽可能减小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冲击,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传统文化项目教学可以多开设选修课,学生通过参加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分。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有专业性的人才队伍,而当今我国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今大学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科极度缺乏,不能培养提供保护文化遗产所需的社会人才。因此,如何培养专业传统保护人才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遗产保护人才的培养至少应在两个层面上得到落实。

教师是教育实现的重中之重。主管部门应对高校担任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统一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培训。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定期举办教学工作研讨汇报会,逐渐培养一批集教学、科研、管理、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用民间艺人到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根据这些民间艺人的技艺和特点,将相关项目纳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当中,这样可以拓展民间技艺的传授空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非遗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例,河北省有许多传统体育类项目,如常山战鼓、沧州武术、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完全可以将这些项目纳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聘请当地的名艺人到学校表演示范,并且为学生进行关于当地传统项目的教学讲座。这些课程的开设,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而强身健体,提升综合素质,也可以达到传承文化发扬光大之功效。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7)

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都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其中,诗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古诗文兴趣小组,更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未学过的古诗文,小组成员一起研究不懂的知识点,深化对古诗文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跟主持人董卿一起去是感受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心。

二、理解与记忆的有效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融合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内涵丰富,富于民族教育意义。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须要遵循循序渐进之原则。为此,须要付诸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朗读背诵诗词大赛,让中学生通过自我朗读背诵寻找创作诗词的灵感。但是,记忆诗词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与循环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理解加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在欣赏《观沧海》一诗,诗文的前几句描绘的是诗人登山看到的景物,将自己想要一统天下的思想抒发出来,并将对祖国美好山河壮阔之情感通过诗词表达出来。在欣赏此诗文时,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便于他们轻松识记这首诗。因此,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时,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精选诵读内容,提出背诵要求

学生诵读古人的这些经典篇章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举例说明: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小学时,天天背诵《左转》《唐诗三百首》,待小学毕业时能将这两部书倒背如流。相关案例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再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为其所用,能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最大的益处是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同时,还能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自身文化底蕴打好奠基。

四、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以及锲而不舍之精神是作为中国人所必须的内在涵养。为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语文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就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与之相衬的背景音乐,朗诵的作品,再通过视频与音频间的配合,更能烘托出汉语言之魅力。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感受传统文化价值。

例如,在欣赏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时,先让学生观看秋天之萧瑟和落寞情景,再配合一段悲怆的音乐,配合诗歌朗诵,给学生的视听觉带来强烈冲击,真实地去感受秋天之萧条,让学生感受诗人尽管是在描述秋天,但是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通过秋季的萧瑟和荒凉体现作者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让学生去感受尽管诗人遭受了严重打击,但是并没有消沉。让学生了解《秋词》的创作背景:当时是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到这场革新运动当中,最后刘禹锡遭贬。借助多媒体渲染凄凉之情,给学生的视听触觉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轻言放弃之精神。

五、魍澄幕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8)

前言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而且要出研成果。现阶段。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高校的人力与财力资源的作用,使得学科优势互补,做到教学、科研与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办事机构,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本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盛事。如果说这一重大举措使部分高校硬环境得以较大改善的话,那么建立高质量的高校软环境也应提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充足的科研资金、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优秀的科学研究队伍以及好的生源条件,但是高校所具有的科学文化传统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中国这样出现过明显科学文化传统断层的国家来说,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重塑科学文化传统则显得更为迫切。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科学文化特征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科学文化传统建设思路的对比分析,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科学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我国高校科学文化传统建设的可能的思路和相应的举措。

1、我国高校科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术权威性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冲突

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高唱“人定胜天”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一个原始创新的科学命题或成果通常没有先例,有时还违反常规,尤其违反某些学术权威建立的学术观点和派别而遭到强烈反对。只有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允许其存在与发展,所以,遵循科学规律应该成为高校教学科研中最根本的出发点。

但是,在目前在高校中,行政命令往往会代替科学规律。高校是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更应提倡自的、独立的科学思维,允许某些“怪才”与“奇才”的存在,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支持,这不仅需要管理者具有博大的胸怀及勇气,更需要在高校树立一切从科学出发的学术风气。因此,高校科研管理的学术权威性是高校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

1.2 学术水平评价制度尚未健全

建立公正评价教师学术水平的制度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有力措施。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学术成果,并在分配上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是高校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要客观、公正,要排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干扰。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正在采用定量化的学术标准来评价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并用做职称晋升及奖励的参考,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人员考评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文入选SCI及同行引用的情况。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则主要看其成果的应用情况。如获取专利及成果转化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等。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能否简单地使用定量化的标准仍然值得商榷。因为历史证明,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者在研究过程中许多年都没有或阶段性成果,但是并不能否认其研究的历史价值。因此,探究有效的评价体系是高校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发展规划的延续性需要加强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加强战略研究,重视总体发展规划,并且需要长时间予以保持。朝令夕改的规划对于人才和大学自身的成长可以说是致命性的伤害。原创性的成果需要好奇、激情,要知识广阔,要有团队精神,最主要就是一批科学家能够长时间的埋头苦干,而有的课题甚至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规模并不大,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学,就是战略规划的结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校把重点放在发展计算机科学上,并集中力量抓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由二流学校变成了一流学校,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而对于正在成长期间的中国高校,许多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政策的延续性,就难以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就不会培养出一支稳定的学术梯队。

1.4 办学思想缺乏开放性

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无所不能的。一所优秀大学,不一定拥有所有的学科,它必然会放弃一些东西。因此,对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特色。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强项,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大学快速提升水平的捷径。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这也更有利于大学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贯通。高等教育要迅速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特别要注意其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专业过窄、学校科类单一的状况,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应该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并汲取不同学校的优势进行合理互补。

从国外经验来看。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强调师资“远缘杂交”是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国外大学校长们大都对教师的流动现象持肯定态度。国外许多大学甚至规定,本校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不允许留校任教,必须在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近年来,北大等重点院校陆续开始了类似的改革。它势必会推进我国优秀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促进高校开放的、多元化的、高度民主的科学文化氛围的形成。

2、建设的策略

2.1 形成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科学文化氛围。

自由的科学文化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世界科学的发展历史上,扼杀学术自由的例子并不鲜见。高校是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更应提倡自南的,独立的科学思维,允许某些“怪才”与“奇才”的存在,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支持。

2.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科研情况本身的复杂性,某些长期研究无法取得短期成效的成果更应该得到长期的支持。科研的管理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事务或企业管理,用简单的量化指标很难衡量科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能具有极高学术权威和科学洞察力的管理队伍,这是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2.3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梯队建设。

从我国国情出发,应该以人为本、优化学科建设环境。学科建设中软、硬环境的营造,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行条件。是学科上规模、上水平的基本保障。除了学科的实验基地和必要的实验条件以及人员的生活条件等硬环境建设要大力加强外,由学术环境、学术风气、学术影响和声誉以及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等组成的软环境更值得我们重视。学科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选好年轻学科带头人,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不仅要从物质上,还要从思想上注重对年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关怀。关心青年科技人员的住房、婚姻和子女等问题,并给予合理的科研津贴。应该建立针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激励制度,尽快完成科技人员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2.4 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育。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16-01

一、芜湖市传统文化保存现状

芜湖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0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项。

周瑜、黄盖、李白、王维、苏轼、黄庭坚、米芾、汤显祖、吴敬梓、萧云从、渐江等著名人物都在芜湖留下了踪迹。近代芜湖是四大米市之一,史称“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古城是芜湖传统文化的集中展台,保留着行政、司法、教育、宗教、商业等历史信息。古街巷和文物建筑体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衙署、城隍庙、大成殿等见证了古城隆盛的规制。多位名人的故居散落其中。汤显祖曾在儒林街的雅积楼里进行创作。吴敬梓久居古城,其作品反映了古城的风情。

二、现阶段芜湖市对传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各类普查工作

2006年,启动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2007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2010年,开展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建设。对全市珍贵文物进行影像采集,完善藏品档案,摸清了馆藏文物的家底,为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搭建了平台。2013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该普查对掌握和科学评价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定《芜湖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规划》

2006年,《芜湖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规划》经市人大公布。该规划综合考虑了保护历史风貌、文物古迹、建筑风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保护芜湖的传统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文物维修工作

从2005年起,芜湖市每年拨专款作为全市文物保护维修专项经费。按照政府出资与文物的产权或使用单位自筹经费1:2或1:3的比例投入的办法,先后维修了20余处文物建筑。

(四)对芜湖古城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

2007年,市政府启动古城建设项目,计划将芜湖古城打造成集文化、商业、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组织文化文物等部门详细调查古城的文化遗存,梳理文化脉络,发掘独特文化内涵。2009年,启动古城动迁工作。2011年,启动古城文物建筑修缮。2014年3月,古城整体保护规划设计竞赛方案专家评审会在芜召开。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交的竞赛方案获得一等奖。

(五)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2012年,市政府与华强集团签约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该主题公园将分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音乐舞蹈、神秘文化、杂技与竞技、民间节庆、综合项目和民间手工艺园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外观形象缺乏个性,区域文化底蕴亟待深挖

芜湖的城市形象不够鲜明,建筑造型、风格色彩以及基础设施等,没有突出地方文化个性。芜湖特色的文化符号如铁画、米市、徽商等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此外,许多与历史名人相关的遗迹,没有标识。

(二)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尚有欠缺

芜湖旅游没有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内涵不足。青弋江是明末清初至近代的一条黄金水道,然而从中江塔到大砻坊一带却未能开发出文化探寻之路。众多名人在芜湖的遗迹也鲜少有人问津。

(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滞后

芜湖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城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是“江东首邑”,“徽商门户”“四大米市”“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而芜湖的目前尚未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制约了芜湖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的建议

(一)设置古迹文物说明标志

芜湖目前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除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遗址外,无标志说明。此外,一些历史建筑因年代久远、城市建设等原因已经消失(如科学图书社旧址)。如能在现存古迹和消失的重要历史建筑前设立标志,既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对历史有更多了解,也展现了芜湖的文化家底。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1、“复活”芜湖古城,树立传统文化品牌。在古城建设中,应当“复古不泥古,怀旧不守旧”,设计遵循“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建设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古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同时满足商业、旅游接待的需要。在维持古城原有规制、古建和路网的基础上,新建建筑应考虑到风格的协调统一和功能的实用性,做好古城功能分区的规划。

2、对西河古镇整体保护利用。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县南,东临青弋江,面积约0.33平方公里,是当年徽商通向外界的咽喉。现存老街大体仍保留晚清的建筑风貌。依河而建的古建筑有“皖南吊脚楼”美誉。对西河古镇进行整体规划,保护古镇风貌,修缮历史建筑,挖掘西河古镇的码头、商贸等文化,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芜湖县和芜湖市的直线距离仅30公里,因此古镇可与市区的芜湖古城、主题公园等主要旅游景区联动起来,打造“二日游”路线。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篇(10)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内涵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的概念

传统村落传承人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是整个传统村落传承人群体的总称。国家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十分重视,近些年来通过立法,普查,申报审批等工作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这其中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在不同地区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抢救型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抢救型保护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静态的温和的保护,层次比较低,局限于对一些濒临消失的传承人的保护,一般是提供经济上面的支持。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这种保护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对整个非遗保护的发展。

(二) 生产性保护的模式

城镇化加快,传统村落“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原始的“抢救型”保护已经不再适合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生产性保护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性保护模式并不是指把传统村落产业化,变成物质产品,或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一种对现有的传统村落进行可持续性的,可传承发扬的文化活动。这种模式下的保护,有利于解决当下越来越多传统村落传承人边缘化,消失化的状况。一方面生产性保护模式它在理念上和成果可预见性上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另外一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比如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就有规定:“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非遗传承人受到巨大冲击的不利形式下,这种保护模式可以弥补过去保护模式带来的问题。

二、对贵州非遗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贵州非遗保护和全国其他各地的非遗保护一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贵州的省级非遗保护发展规划中可看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得到不断的重视和提高,表示在未来几年贵州的非遗保护活动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保护过程中,尤其是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存在着这三点问题。

(一)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专业队伍建设缺乏

贵州在非遗保护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法律健全上,在制度规范上缺乏有效的指导。贵州是个非遗大省,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聚居,传统村落较多,管理规范上更加的复杂和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强大的法律体系来维护。当下,贵州非遗保护中的有关部门和人民首先是观念上没有很重视,而且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情况使得对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保护没有及时,在时效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次,缺乏专业的非遗保护队伍,尤其是贵州县级以下的地方,恰恰也是与传统村落最接近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有关部门管理秩序紊乱,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协作,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人员不足,人员不稳定,人员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差等问题比较严重。这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二) 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合力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相关部门之间,部门和社会之间应该要鼎力合作,才能让整个贵州地区在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上加以重视。对民众而言,即使自身作为传承人,也不清楚传承人的含义,不知道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要如何去保护传统村落,以传承人的身份将传统村落的文化l扬与继承。但是贵州现今的相关部门并没有把这种知识,意识传播到群众中去,从省到市到各县、区,抢救保护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些学者专家身上。要知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仅仅靠政府,靠专业人士是不够的,必须要政府和社会,社会和个人配合起来。

(三) 保护人和传承人之间界限模糊,职责不清

贵州非遗保护,就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中,保护人和传承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保护人是指对传统村落传承人进行保护的如政府部门,学术媒体界等,传承人是指对本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传承的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叠加或者混乱,有些保护人甚至会干涉传承人的传承工作,这很可能产生伪遗产。就拿贵州榕江县的大利侗寨为例,大利侗寨作为第一批国家审批的传统村落,生态文化保护良好,非常具有侗族特色。那么保护人应该是榕江县及其以下的相关部门,如文化局,媒体部门,保护人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制定规则制度,进行宣传报道等。而传承人则是这里的土著居民,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对本村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保护人的帮助下,进行文化生产活动,可以和市场相结合,进行保护性的创造并弘扬传承下去。

三、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互存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生产性保护在传统村落传承人保护中,是一种高级层次的,而且有成效的模式。两者存在着互存的关系。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是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对象

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现阶段,生产性保护是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人最有效的方式。传统村落传承人是传统村落传承的主体,要想传承传统村落的文化,就需要生产性保护的推动。生产性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政府主导,进行公益性质的开发保护。比如政府有关部门保护人可以在了解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下,为了开发传统村落的价值,更是为了保护传承人的利益,对传承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支持,以避免传承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者认识不清而摒弃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能和文化。第二,需要市场的指导。虽然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市场开发,但是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传统文化也需要和市场相融合,比如再次以大利侗寨为例,传统村落中民俗文化丰富,如侗族的服饰,那就可以将侗族的服饰文化转变成可以发扬出去的服饰文化产品,也让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感受到侗族服饰文化的魅力。第三,文化生态的主导,这方面需要媒体方面的保护人,在生产性保护中,媒体文化部门保护人需要保护的是传统村落传承人的观念,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可以把开辟出文化示范区,不仅让传承人们觉得自豪,更愿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给全国其他地区起到了提醒作用,对整体的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 传统村落传承人对生产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村落继承人,是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他的职责重大,首先是他需要是传统村落的土著居民,对本村落的文化历史非常得了解,其次他需要有清晰的意识,即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必须要得到传承,不管世界,社会如何变化,我需要把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民俗民风传承下去。在这种伟大的使命下,对于生产性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激励作用,传承人负责传承,生产性保护负责保护,各司其职,为本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性发扬合力前进。两者的互存关系在新时代环境下必须存在,而且肯定会存在,这种互存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村落传承人素养观念的改善,有利于对本村落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性保护这种模式越来越被全国各非遗地区采纳,引用,这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对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四、结语

非物质遗产中的传统村落是非遗的重要保护对象,这其中的民俗民风,生态文化等都对整个非遗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传统村落传承人作为传承的主体,有荣誉,也有责任。生产性保护作为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模式,更是至关重要,不仅承担着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人的重要职责,而且还要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在对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保护上,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保护。本文以贵州非遗保护为例,在对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分别讨论的基础上,厘清了两者的关系,即互存P系,而且这种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将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好两者的互存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贵州非遗保护中的传统村落传承人,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这对于贵州各级部门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当然,这对于全国各项目的非遗工作也有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芒果,孟涛. 武术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及其路径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235-246.

[3]谢中元.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新探析

上一篇: 机械传动理论 下一篇: 石油化工基本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