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33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1)

一、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是经济管理行为法律层面的范畴。其主要特征是经济管理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并经过了法律的调整。经济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国家对于经济财产事务的公共管理,同时也包含了对个人、家庭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实物管理。在文中主要论述公共经济管理和因社会化而导致内部关系外部化具有公性质的私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可以定义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实施管理的行为。其显著的特征是在管理过程中突出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内容包含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组织协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经济管理中发法律行为制度是为了保证国家对于经济管理行为的实施,是其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法律制度要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根据法律现实主义的观点,法律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要能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理念,作为在经理管理法律行为过程中的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最终形成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持续性特征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的首要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特种中要求法律管理行为能够兼顾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结合,避免各种短视行为对于国家经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可续行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坚持以和谐型内涵作为基本的方向,可持续性的核心要求就是要能够保证人类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不能够超越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能力。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持续性特征人类的经济体系与生态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生态体系较为稳定、变化较慢,而人类的经济体系则变化较快,呈现动态的基本特征。因此人类的经济发展要能够满足持续性的特征,保证不破坏生命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功能,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和谐型特征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要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此基本特征下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不是能够对自然进行随机支配的主人,而应该更为关注自然界的独立意义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中药能够给予自然充分的尊重,不能够安排超越自然承受能力,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要能够适应和谐性的要求,要能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吸收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科学因素。

(三)系统性的特征

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在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中不能够存在孤立发展的观点,简单的方法也不能够解决经济管理中诸多复杂的问题。局部发展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的经验证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微观效益的方案对于经济整体发展都是不利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也是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整体系统观念的体现。

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一)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是实施资源配置最为有效的手段,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也是最有效率、最为成功的经济制度之一。但是市场不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经济发展所有重要的问题,因此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市场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纠正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正确走向,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其主要实现方案主要有反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采用税收、补贴及法律规制等各种手段,增加外部的收益和负外部的成本,使外部性内在化以及提供公共用品等,通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整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管理的法律行为主要体现的持续性、和谐性等方面的特征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群体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健康发展。因此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群体、不同阶层要能够保持一种共赢与和谐竞争的关系。公共利益的存在是个人利益存在的重要保证。个体的理性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缺乏合理的格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坚持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经济管理法律行为来纠正个人理性所导致的偏差,实现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和谐相处,达致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共赢。

四、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贯彻实施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倡导经济的绿色转型,要能够发展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保证经济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培育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于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管理中要能够体现对于产业的地区合理布局、实现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社会发展的协同效果,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立的社会要能够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主管部门同时也可以通过财税管理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能够建立稳定的资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补助,并采用税收等行政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进行有差别的税率,提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关税税率,使得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的作用。最后还可以通过金融手段为循环经济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当前阶段,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急切需要进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进行绿色经济的转型。

五、结论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缺乏管理的机制下,市场的竞争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无序混乱的,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具有不利的影响。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整体性的特征,通过制度的建立实施,以管理的手段以及各种调控方案对经济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2)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从桑弘羊的经济政策看中国古代的宏观管理吴娅茹华夏文化1995-08-15

2、宏观经济管理与中央权威胡影江淮论坛1996-04-15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3)

在“5·17”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要“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这无疑是摆在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时代呼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和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的现实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总体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滞后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形成严密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新时代新发展条件下迫切需要重点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内涵、理论、决策和评估体系,以期进一步增强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指导力和解释力。

一、迫切需要厘清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内涵

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发展与协调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时空。人类生产活动的时空性,总是具体地表现为在特定空间上的阶段性,这种不同的特定空间上的特定禀赋和特定阶段上的经济活动就产生了不同的区域经济。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和相互作用的强度是划分不同区域经济空间的依据,也是规划和发展不同区域经济空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也是国民经济中的、具有特定禀赋的、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空间单元,该特定空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或功能,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区域往往拥有各自的核心区或综合的或特定的功能或取向,国家和地方治理上的区域至少是拥有一个中心城市的、适宜的行政单元区。

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先后涌现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霍特林的企业间区位竞争论(1929)、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1936)、胡佛的区域经济学(1937)、廖什的市场区位论(1938)、艾萨德的区域科学(1975)和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1991)等,从中可以看出,经典的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借鉴、吸收国外区域经济学理论,在立足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域分工理论、生产力均衡布局与协调理论、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理论、城市间分工理论等在内的区域经济理论,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生产力均衡布局的理论,毛泽东关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江泽民的区域协调发展观和胡锦涛的区域统筹发展观,以及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基础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先后经历了沿海向内地倾斜发展、沿海区域率先突破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区域总体发展和国内外区域全面开放合作发展的4个阶段。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区域协调和发展战略及规划的不断实施,使得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较快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与乡村现代化为支撑的,以区域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的,以区域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为保障的,以区域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为路径的,是适应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发展格局下的能够指导和解释中国区域经济活动高质量空间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的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创新的三个重点是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决策和区域经济评估,其理论、决策和评估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因为区域经济理论的落脚点在区域经济决策,区域经济决策的成效需要进行区域经济评估,区域经济理论指导其区域经济决策和评估,区域经济决策和成效评估又检验其区域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三者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否则都会偏离区域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实际。

二、迫切需要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创新区域经济学理论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迫切需要构建能够反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影响的区域经济学,特别是需要探索区域经济学在逻辑起点上的及其逻辑演化中的新范畴和新理论,且要能够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新思路与新框架。因为任何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或提出,都是为了寻找其内在的区域经济规律,并致力于为其区域经济决策提供建议或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全球化、数字化网链、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消费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对传统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在或已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化协同的加强、智能化制造和服务的发展、个性化定制的推广、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使得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由于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时空压缩、甚至不受时空的限制,“0”距离甚至“0”成本的出现,使得一些区域经济活动的生产和服务不需要集聚即可即时生产、即时服务,譬如原来厂商区位的选择即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散的运输成本和吸引其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集聚经济之间的均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得以弱化或消失;新发展条件下具有黏性的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的流动性在加强,且新兴生产要素如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具有显著的流动性与一定程度的可复制性,使得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合作、竞争及其层次和分工的效益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区位的可进入性在发生改变,区际的边界对生产要素流动的约束将不断弱化甚至消失,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发展中地区和落后地区如中国中西部地区在原来传统的垂直分工中,就有可能获得水平分工;新发展条件下不同空间尺度的部分区域产业链的更替形成机制出现快速变化的趋势,使得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先进产业链成为可能等。也就是新技术革命、新区位因素和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变化等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头及其经典理论和模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区域市场结构将逐渐或快速地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相结合的市场结构转变,线上空间的实时交互性、均质化趋向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使得传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交易模式和交易效率、空间组织模式和形态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区位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雁形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核心—边缘模型,以及增长极、增长轴等理论和模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线上和线下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快速出现,客观上要求政府的战略利益协调能力、发展规划能力和有效实施调控政策的能力必须加强。

新时代新技术条件在发展和变化,要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切实从中国国情和区情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区域经济实践,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致力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等重大问题,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迫切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类型结构,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方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基础。中国区域经济类型识别的理论即其区划理论要能够反映中国国情和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能够在新发展条件下识别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区。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需要切实解决“真实的经济区域是什么”,然后才能谈其“为什么”和“怎么办”,也就是区域划分方案在现实中要有可操作性,因为准确识别与划分中国区域经济的类型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决策的前提条件,由此才能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才能分区分类精准施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至少30多次提出过区域经济区划研究、建议或调整的方案,曾经经济区划方案频繁出台。仅就在十四个五年总体规划中,其中“一五”至“九五”经济区划的空间格局由“一五”的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二五”的六大经济协作区、“三五”的十大经济协作区到“六五”末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及“十五”和“十一五”的“四大板块”“十二五”的三个支撑带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到“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划分,“十三五”和“十四五”中两次继续实施的19个城市群的划分;另外还有老、少、边、穷地区的划分,以及其他特殊类型地区如革命老区、生态退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地区、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林场林区、边境地区等的划分。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的板块区、功能区和特殊类型区到底该怎么划分?譬如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大不大、东北区域小不小、20多类开发型的区域多不多等问题,迫切需要系统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不同空间尺度的且能够涵盖各种功能区和各种特殊类型区的中国区域经济区划理论体系。

准确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区划,就是要依据其本身的差异,按照特定的区划标准,包括同质性区域和异质性区域划分的标准来划分。当然,这种同质性区域和异质性区域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治理中,又往往表现为各种战略区、规划区和功能区。中国的自然区划理论相对成熟,但对于经济区划的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特别是如何选取区域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如何建立其不同空间尺度的经济区划的等级系统,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体现特定区域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和相互作用的差异,如何在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等方法进行持续调查、监测和研究,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区划的分类指标体系也尚未形成共识,在其方法论的层面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需要从新时代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借鉴欧盟、美国等的标准区域划分的方法,在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并将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和经济轴带的产业链分工及其分布规律,既要考虑同质性标准区域的划分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异质性区域在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中互补性的要求,实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规划区和各种功能区的有机构成和融合,实现东中西、南北中、海陆边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及其等级体系的相互衔接,由此才可能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划理论支撑体系。

四、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是在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其经济决策制定与实施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规律及方法的总和。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主要由中国重大区域经济战略、重大区域经济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构成。中国重大区域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确定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重大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重大区域经济战略实施的具体化,重大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对重大区域经济战略和规划的直接支撑。事实上,中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40多个(狭义的)重大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重大区域发展政策,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大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撑体系,中国这个区域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体系,能够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国化和能够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中国方案。

毫无疑问,中国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存在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支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不完全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情况,还没有有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初衷和目标,一些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区域发展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趋势。有效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重大问题,需要系统构建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虽然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所解决的区域经济问题很不相同,各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各区域发展的利益诉求差异很大,且涉及各级各类政府行政部门和相关利益主体,但客观上需要统一构建起能够指导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体系,以期为丰富而生动的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和一体化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相对单一,区域经济计划与政策的制定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和理论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和综合平衡的规律等,那么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规律和理论,如何在充分把握世情、国情和区情的前提下,在制定和实施中国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中更加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特别是如何体现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规律,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的理论课题。

中国特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主要包括其战略、规划和政策本身的构成体系和内容体系、主要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主要措施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及其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和决策过程、制定和实施的工具和方法、社会参与和协商的机制等;包括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以及需要紧密配合的产业、投资、环保等政策体系。另外,也包括区际组织与利益协调政策体系、区际冲突与协调管理政策体系、区际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体系,以及差别化援助政策体系,流域开发政策体系,城市群一体化政策体系、大都市区和经济圈治理政策体系等。

五、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决策实施成效评估的理论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4)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思想理论,其在指导革命、批判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投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视角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对于明确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农村经济建设的概述

在马克思主义诸多理论和思想中,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在马克思系列理论著作中,无不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这也是其以“实践”检验真理为基础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主、选择、自为以及创造性的高度统一,人是参与实践的主体,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体现出其所固有的“自觉能动性”。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原则的论述是其在继承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的,是辩证继承了传统的唯物主义;融入了西方有关主体性的传统学说,又批判了这些学说的唯心主义内容。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作为主体性的人具有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意识、倾向”,但是,人的主体性是必然要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的。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重点着眼于“改变客观世界”,这是其哲学思想与以往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本质区别所在。马克思对人类的主体性、人是实践的主体进行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主体就是必然等同的,只有具备自我、对象意识后,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其才具有了真正的“主体性”。①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马克思和谐观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类自身与人的统一,这构成了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主张自然界与人之间互相为对象的辩证关系,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过程中,自然界也同时以人作为对象,对人产生反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固定的规律,必然会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客观的制约性。因此,人类改造世界必须要遵循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人与社会的统一的辩证关系论述了社会与人之间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具体的人就不存在,而离开了人的社会也是不能存在的。个人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人与自我关系的辩证统一而存在。由此可见,马克思和谐观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是一个整体性范畴,具有四层互相联系的涵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历史指的是人类的总体历史。这种历史发展的共同基础和统一性是世界历史观的基本含义,由此可见,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第二,世界近现代历史主要是18、19世纪以来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世界历史就是交往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是整体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第三,世界历史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共产主义运动和结果,从这个观点出发,共产主义运动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属于更高阶段,属于彻底解放人类的阶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阶段。第四,世界历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方法和视野。马克思关于世界观与历史观的论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②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历史观、世界观以及主体性理论等视角解读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有助于明确马克思理论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相对于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以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受到了其它国家的巨大冲击,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甚至在部分地区,二元城乡经济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还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相对减少也导致他们的购买力出现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乃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③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不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崇高目标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在实践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发展特色农业、集约型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推广种植新型、高产的农产品,提高农村居民农业种植的技术水平,发展集约型农业,以实现全面提升农业产出效益的目标。同时,要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挖掘农业的潜力。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耕地资源更是十分有限,通过深度挖掘农村耕地的潜力,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物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及其它工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镇驻地,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加工这一增值环节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留在“农村”。而工业的发展又可以积累大量资金,使广大农村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去,如此,技术型农业、科技型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简言之,农村经济建设就是要注重效益、生态并重,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④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的论述、强调的人的“实践”价值,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首先,必须肯定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性。农民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维护以及发展好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这就决定了农民必定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最终受益主体。因此,新农村经济建设固然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引导,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农民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决定性作用,要从思想上、工作中把农民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地位,创造有利的环境,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以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如果广大的农民群众被动地参与到经济建设,农村经济建设的效率就会比较低,新农村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其次,激发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必须激发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要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最终目标以及最终利益获得群体,让农民知晓经济建设是与农民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只有激发、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我们的新农村经济建设才具有了更可靠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农民的选择性,只有农民明确了想要什么、如何实现目标,经济建设才具有了必备的“人力资源”。相比能动性、选择性而言,创造性是农民主体性的最高阶段的表现,发挥农民的创造性作用,农民的创造性精神、创业意识能够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取决于能否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只有让广大的农民群众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果。⑤

最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载体,尊重农民的自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与其全面发展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新农村经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载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利,使他们能够主动、自主地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性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体现,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才是新农村经济建设、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够承担起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任,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农民群众自身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并将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发展的主要标志,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政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关于和谐观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和谐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可行性。马克思主义和谐观所提出的人的自然、社会以及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的理论来源,能够激发广大的农村居民参与到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浪潮中去,为农民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撑。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的论述,包含了人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对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其关于人与社会辩证的统一关系的阐述对于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农村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农村的参与,建立和谐社会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尊重自然规律并不意味着不能改造客观世界,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广大的农村居民要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通过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客观规律,逐渐掌控这些规律的变化,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农村居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客观实践之间“信息”、“能量”以及其它物质的交换,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以及健康地发展。⑥

其次,和谐观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实现途径具有指导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所倡导的内涵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为根本出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基础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善、人均收入大幅增加,但是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粗放型发展为主的,过度的索取致使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农村居民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型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畜牧养殖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二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以镇、乡为主的基层政府的决策直接与农户的经济利益相关,决策正确将会有助于发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促进和谐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政府职能的转变要紧紧围绕“服务农民、以农民为本”的理念为核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三是以塑造新型农民为关键,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的培育必须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使农民成为“技术水平较高、经营水平较高”的新型农民,进而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小结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和谐社会建设能否成功、城乡二元经济差距能否消除、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等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政府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激发农村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释】

①唐学文:“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第46~47页。

②左然:“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人民论坛》,2006年第7期,第56~58页。

③付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思考”,《现代商业》,2011年第24期,第173~174页。

④黄剑:“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探讨”,《商业时代》,2010年第9期,第121~122页。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5)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7)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至关重要。水利经济作为水利工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水利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制度、市场环境、社会传统等多方面干扰因素的制约,为实现其健康发展,需要采取需要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建立我国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推动水利工程事业的科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性

(一)发展水利经济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大和十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是我国国家基础建设的优先领域,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筹集资金,必须更重视民生水利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水利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促进水利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其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政府和水利建设部门应当为发展水利经济创造更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大力开展水利经济改革,推动水利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水利部门内部和社会仍然将水利工程看作社会公益性事业,只重视工程建设和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工程的管理和水利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水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三)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保障我国的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的水利经济建设一直处于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实际上,水利工程是一个回报率很高的行业,国家每年在在水利建设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在经济层面上,水利事业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无法实现其经济效益。长久以往保持这种情况,我国水利经济在自身运转和管理上的经费投入不足,水利事业的发展陷入了瓶颈。因此,实现我国水利经济的改革,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是我国水利部门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

二、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水力经济发展市场机制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实现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创建系统完善的水利市场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水利市场的创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市场环境极不完善,不利于水利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建立规范的水利市场环境,才能保证我国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实现水资源资产化和水利工程商品化

1、利用水价机制、扩大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地推行水价改革,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问题和矛盾仍然存在,目前我国的水价机制还不完善,部分计价方式和比价关系还不合理,不利于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通过水价机制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扩大化,必须进一步落实水价改革工作:第一,要根据当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和成本的变化对水价进行合理地调整;第二,要改革居民用水计价方式,采用阶梯式水价计量制度;第三,加快水价管理制度的完善。

2、实现水资源和水设施服务的有偿化

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设施是水利企业开展生产、服务社会的基本前提。历年来,我国的水利设施都采用粗放型管理,运营效益低下,许多工程设施常年失修,无法正常运转,使水利产业运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改善这种状态,水利监管部门应当积极落健全实水资源设备的管理责任机制,确保水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其实现良性循环。

(三)实现水利经济发展五大体系的建立

水利五大体系主要包括投资体系、资产经营管理体系、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和服务体系。要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对这五大体系加以完善。第一,要建立稳定的水利资源投资机制,在现有政策的指导下,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水利投资市场,明确投资主体;第二,做好对水利事业的运营和监管体制,实现其管理从物态管理向资产价值管理的转型;第三,完善水价收费制度,合体调节水价;第四,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水利经济的政策管理;第五,加快对水资源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水利事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

(四)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必须加强政府宏观指导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保障。为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通过健全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来实现对水利产业的深化改革,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

结束语

水利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仍存在着许多管理上的漏洞,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是我国现阶段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必经之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改良,可以让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自动化,对提高水利工程工作效率,实现其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的建立有利于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勇.伊犁河流域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模式建立的对策考[J].时代经贸,2010,(5)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8)

1.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含义

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资源的应有价值,实现对企业经济的实际管理.同时,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计划与监控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在发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生产经营的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企业产品的定价以及员工的合理薪酬制度,保证企业内部经济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二,要将企业作为经济体系当中的重要部分,根据市场的客观规律,组织企业开展相关经济管理活动并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是当代企业制度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寸于企业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特点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当中具体特点主要为关联性、综合性以及指导性.关联性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企业经济管理主要存在关联性强的特点.企业的经济活动都需要围绕企业经济管理开展并将企业经济管理作为出发点.在企业进行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对资金管理的实际运用.因此企业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经济管理密不可分,经济管理决定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综合性: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收益最大化,可见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重要作用,体现企业经济管理在整体管理当中的综合性特点.对企业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手段,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指导性: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方向主要体现着管理者的决策制定.同时,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方向也主要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实际分析具体的经济活动也会根据财务指标进行执行,保证企业的发展目标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指导特性的作用P1.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体现着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在企业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随着经济变动适应经济发展变动,做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相关调整.

2.1传统经济管理模式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体制相一致.传统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体现在“国家拨付资金”的经济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不能够得以实现.由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发展,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设出现问题,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2.2现代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观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生转变.现代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集约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企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发展,对于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在完善企业运营方式的同时,加强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3.1组织机构问题

组织机构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机构不够灵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动,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能够自我调整,导致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经济体制相悖.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追求企业发展经济收益,导致组织机构调整被忽略,这就使得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出现相应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2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问题是现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人才供给出现问题,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素质较低.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使得企业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不能够全面开展,工作进度以及工作质量得不到相应保障,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第二,企业缺乏员工入职培训工作的开展,员工普遍素质低下.在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的同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影响;第三,企业缺乏正确激励机制的建立,使得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经济发展缓慢[51.

3.3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关键,有效的制度建立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虽然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实际约束,但其中条款过于笼统,并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较差.长期缺乏监管与执行,导致企业内部发展混乱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效能发挥受到阻碍.

3.4管理模式问题

现代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依旧是粗放式经济管理模式,并没有向着集约化的形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想要壮大自身的发展规模,需要通过投资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扩大投资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4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具体措施

4.1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企业经济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有效并且规范化的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有效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企业对内部人员的良好配置,通过企业管理当中的人才空缺,实现人员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员的自身优势,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经济体系的建立,主要对象是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构成.高层管理人员是整个企业决策的关键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修养关系着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关于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应法规政策,实现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开展中,保证整个系统科学有效的展开.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开展做到具体规划,将经济管理中的具体任务进行明确到员工个人,保证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员工作为整个经济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严格按照管理者要求,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监督,对管理人员的任务分配进行有效执行,经济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发展。

4.2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经济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实现对企业经济资源的有效管理应该从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入手,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能够有助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在进行人员实际配置的过程中,针对企业经济管理应该选择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有效管理,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企业进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高素质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得经济活动的开展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企业定期考核制度同样重要,这是检验员工综合素质的关键.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奖惩制度的建立,保证表现优秀的员工实现物质激励.激励制度的建立,在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提升员工积极性,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投身其中,保证经济活动有效开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需求。

4.3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

对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正确规划,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在企业进行经济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实际分析,制定适合企业的经济目标进行规划,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经济目标进行实际发展.在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制定前期需要对企业进行资料搜集,明确企业经济发展现状时根据企业目标的规划进程保证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在企业经济目标有效规划之后,还应该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目标的审核,保证目标规划,能够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发展,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4.4企业对管理的综合评定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9)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基点,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江城市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承担着国家发展的多重角色,如何实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成为十之后又一重大课题。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面临诸多的阻碍,谋求战略性发展仍是一个过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应着力于如何夯实战略发展的思想,实现新时期下长江区域经济创新性、生态型的构建。

二、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推动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意义。但是,从实际来看,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行政分割现象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加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1.行政分割现象突出,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长江城市带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独运作下的城市群难以构建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潘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各自为营的城市带发展,让区域经济缺乏联动性。一方面,各城市群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一体化;另一方面,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导致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融合,处于松散的发展形态反而弱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渐的强化各城市群(圈)之间的融合、联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在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体上仍表现出滞后性,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首先,近年来,交通通讯建设的步伐加快,但与城市带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城市带的交通设备、交通功能不完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港口建设滞后,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最后,信息资源缺乏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缺乏互联互通。

3.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制约区域经济深入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各方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是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方面,仍缺乏更多实质性的构建。从合作意愿而言,赣、湘等省份的合作意愿更强烈,更多地强调依托区域经济实现新时期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合作的组织上,缺乏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日益趋于平淡,难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实现长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作为支撑,沟通渠道、合作平台都相对比较欠缺。新时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仍需各方的积极努力。

4.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协调合作,导致在发展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思想,弱化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

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主要在于突出三个关键词“一体化”、“生态型”和“创新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生态型、创新性作为支撑点,而一体化构建,是长江城市带构建区域经济的基础。

1.构建特大城市群,强化城市带“一体化”

长江城市带发展需要特大城市群的引导作用,让松散的区域经济更加凝聚,且富有活力。例如,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中,其特大城市群可以以武汉作为中心,南昌、长沙作为副中心,形成“汉昌长”复合型的发展中心。如右上图所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图。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一体化的发展背景,是形成区域近发展效力的重要保障。

2.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谋求发展的着力点

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是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并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突破行政分割所带来的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要强化城市带的经济、人才等的流动性,经济发展的元素激活了,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发展势头势必更加强劲。与此同时,“1+1>3”的继承效应要体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增长潜力要把握好,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开创发展所需的“快车道”,既确保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又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3.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建设,构建生态型区域经济模式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经济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指导。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要注重生态型经济模式的构建,切实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的建设。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对于鄱阳湖、洞庭湖、长江支干流的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还生态建设;其次,构建生态安全保障区,确保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贯彻落实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打造,这才切合新时期下长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需求。

四、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应对策略

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想是明确的,但在经济发展的切实推进中如何实现,这才是关键。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在于长江城市带的规划,并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快长江城市带规划,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长江城市带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长江城市带规划仍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城市带跨越多个省市,组织协调难度大。并且,长江城市带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多重角色,整体规划的落实需要国家层面牵头,并编制《长江城市带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交通、环境保护、一体化等内容进行明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首先,要推进能源、交通,以及信息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在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确保城市带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在互通互联的框架之下,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其次,优化路网布局,强化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与配合,一体化的长江城市带交通体系,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注重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城市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

3.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生态型产业

依托长江资源的优势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但是,在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一个城市或若干个城市落单,都不利于生态型区域经济的构建。一方面,以湿地生态、森林生态为主体,以生态走廊道为纽带,优化长江生态经济的构建。尤其是在生态内涵的丰富、生态功能的完善方面,是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紧紧依托主体功能划分的要求,着力推进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通过强化资金投入、各城市群的积极参与,让生态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落地。

4.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合作常态化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蹴而就的区域合作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强化一体化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让区域合作常态化,方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金融合作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强化人才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注重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强化城市带软实力的提升,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需求,也切合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的要求。但是,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寻求发展的推进与深入,需要依托于完备的战略思想,逐步加快长江城市带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型产业、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等,从本质上实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B.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产业联动的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库诗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11)

[3]王雅莉.海岸城市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01)

[4]张立.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2(04)

[5]张立.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2(04)

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篇(10)

二轮志书的主要记述时段,时值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时代大背景,各地经济亦均呈现全面、高速的发展态势,因此经济篇虽然不再像首轮修志那样占据近半篇幅,但依然体量庞大,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大部类中处于比较突出的地位。由于二轮志书,各地大多采用中小篇体进行记述,因此要不要设置一个“经济综述”(1)性质的卷,冠于经济部类之首,来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地经济发展的总貌和轨迹,成为二轮志书纲目设置和记述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试以《邗江县志》(1988~2000)(2)、《奉贤县续志》(1985~2001)(3)、温州市《龙湾区志》(4)为例,就“经济综述”卷设置和记述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供修志同仁参考。

一、二轮志书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对二轮志书设置“经济综述”卷,有反对的声音,主要依据为志书横排门类,经济部类主体上应由各类产业和综合经济管理构成,设置“经济综述”卷,一则会打破志书的横排习惯,二则可能造成重复和交叉。

这种担心实在有些多余。首先,“经济综述”卷并不会打破志书的横排要求。经济部类的主体当然是各类产业,但经济作为一大部类,内容繁多,重大的改革举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各类经济结构,在具体的产业卷中均无法综合呈现。把这些二轮志书理应记载的重要内容单设成“经济综述”卷,作为经济部类的开篇,使其全面、系统地展示一地经济发展的概貌,可以取得先声夺人、总领经济大部类的效果。由于“经济综述”卷的内容并非各类产业的简单剥离,它的纲目设置和具体记述仍然严格遵循横排竖写的志体规范。有的志书的“经济综述”卷不出现“综述”等字眼,而使用类似于“经济改革与发展”这样的卷名,与产业卷和经济管理卷的平列关系就更为分明了。其次,“经济综述”卷更不会造成重复和交叉。如前所述,“经济综述”卷所记内容都不是单一的产业卷可以容纳的,即使摘引经济数据,也多为国民经济主要综合发展指标,少量的分项数据也许会与产业卷相同,但表述的方法有异,不会出现简单的重复和交叉现象。

设置“经济综述”不单有其合理性,同时还有非常的必要性。一是可以较好解决改革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事物的记述问题。二轮志书是改革开放志,各种改革举措几乎覆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处理改革,有集中、分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选择。这方面的讨论甚多,应该说取得了相对一致的共识,就是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法来记述:影响最广泛、改革最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集中记述,其他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则分散在相应篇章记述。这在各地的编纂实践中已经被广泛采用,我手头有一本《江苏省市县二轮修志省级试点单位工作座谈会资料》(志书总纂篇目),共辑录了八部县(市、区)志总纂篇目,其中《启动市志》、《东台市志》等六部志书设“经济综述”卷,《武进志》虽未设“经济综述”卷,却单设了“经济体制改革”卷。而所有设置“经济综述”卷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是可以改变经济部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常有弊端。经济部类仅按产业和管理记述,难以让读者看到经济总貌,看到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应结果,看到投资趋势和结构变化。“经济综述”单设一卷,可以总摄经济部类各卷章,横向勾画相关总貌,纵向展示发展历程,把产业和管理的块块打通,能让读者通过阅读一卷,即从整体上感知一地的经济发展全貌和发展总体趋势。

从各地二轮修志的最终选择看,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占据大半,而首轮修志中如此设置者寥寥,从操作层面上也印证了设置“经济综述”卷的可行和发展态势。

二、“经济综述”卷纲目设置的共性与差异

“经济综述”卷的纲目设置,从各地的编纂实践看,有共性,也表现出相当的差异。下面谨以上述《邗江县志》等三部志书为例,试加分析。这三部志稿,分别来自江、浙、沪三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邗江县志》、《奉贤县续志》为续志,已出版发行,《龙湾区志》为通志,尚为送审稿。应该说,以这三部志稿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表是三部志稿“经济综述”卷的纲目谱系:

从表中不难看出,三部志稿“经济综述”卷的纲目形式各异,但共性还是非常明显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结构是该卷着力记述的三大板块,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通过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来呈现,经济运行结构则主要由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组成。另一方面,记述内容的差异也是巨大的。《邗江县志》突出了四大经济发展战略的记述,《龙湾区志》则将百姓生活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特色纳入了“经济综述”卷的记述范畴。

考虑到“经济综述”卷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再仔细阅读志稿,不难发现:在三大基本板块以外的记述内容,《邗江县志》强化经济发展战略的记述,既合于志体,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资其他志书学习借鉴;而《龙湾区志》后两章内容则归属失当了。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指导性,目前不少志书注重记述实体性的产业,而对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往往略写,甚至不予记述。如有记述,也常常只在中国共产党卷的“重要决策”、人民政府卷的“重要施政”中予以呈现,而作为“重要决策”、“重要施政”,记述上一则分散,另外往往比较宏观、简略。如《张家港市志》经济方面的“重要决策”、“重要施政”均围绕以港兴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规模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等五方面进行,一些更具体、更直接、但相对微观的发展战略则大多隐而不显。《邗江县志》在“经济综述”卷中突显重要经济发展战略,如采取乡办、村办、组办、户办、联办等五种形式发展乡镇工业的“五轮齐转”发展战略;为提前实现小康县目标实施的改革驱动、外向带动、科技推动、规模优势、结构优化的“三动两优”发展战略;80年代中后期形成并付诸实施,1997年11月正式提出的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寻求规模经济、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新突破的“一主四方”发展战略。每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既有提出背景,更有具体实施过程和详细的达成结果,能给读者以如此鲜明的印象:各种经济发展战略提出适时,推进有力,成果显著,且环环紧扣,扎实有效。而且在“经济综述”卷中先写宏观层面的改革,次写微观层面的发展战略,后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结构成为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龙湾区志》将百姓生活、区域特色纳入“经济综述”卷,显然有失考虑。以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和家庭积累为要素的百姓生活,理应与习俗、方言等一起归入社会大部类。这差不多是各地首轮修志、二轮修志中的共同选择,也几乎是无异议的。至于区域特色,我原本十分看好,但认真阅读后,发现该章体量单薄,而历史传统节记述了唐宋明清境内的传统经济,环境条件节记述了1978年改革之初境内的经济基础,都只有寥寥数百字。这些原本都只能作为背景性材料,作为区域特色实在无法支撑。而改革实践、民营经济两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分别归入原本非常薄弱的体制改革章和经济结构章,使这两章更加充实饱满,否则没有具体改革举措,只有自上而下全国统一的改革政策,如何能成为体制改革章,把民营经济割裂的经济结构又如何能完整?!

综上所述,“经济综述”卷的基本构成元素可分为四部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结构。至于更低一个层级,则反而少疑义,容易把握了。

三、问题与不足

回到具体的记述方法上来,就笔者目力所及,感觉“经济综述”卷在记述上有几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必须予以注意,并尽力避免和调整。

一是记述改革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显得空泛,了无特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由下往上的推动,但更多是自上而下的推进,每一项改革的实行,都会伴随着国家、各部委、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市、区)的系列文件、会议,大多会经历宣传发动、部分区域试点、由点到面扩展、进一步深化等几个过程。在具体的时间和操作执行上,虽然有先后有差异,但总体的进程是一致的。由于不少志书编纂者缺少对资料的充分掌握,或对地情把握不够,研究不深,使得志书记述改革肤浅、空泛,常给人千志一面的印象。某部志书将经济体制改革只分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两部分,且不再作具体细分,总体篇幅不足两页,仅以编者的主观判断给予不同的阶段划分。至于某项改革在当地究竟是如何进行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则不见一字。不单不能向读者展示当地改革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反而由于不恰当的评述会给人以误导。如果去掉这些评述,则放到其他地方,特别是地理上临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仿的地区,几乎一样管用。那志书着力追求的特色,又如何体现?这方面,《奉贤县续志》处理得是比较成功的,单从改革的纲目上就可见一斑,并且都能立足奉贤当地,可以说书写改革是浓墨重彩。

二是重视了综合性表格的使用,但文字表述相应脱节。“经济综述”卷写一地经济发展水平,常常通过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呈现;记经济运行结构,也往往通过各类数字来说明。而最直观、最简单的表现方式即为表格和对比图,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表、不同年份所有制结构示意图等等。这类表格要素项多、逐年列出、综合性较强,确实能承载很多信息。有些编纂者也许考虑到表格的直观、综合性,认为单单表格就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结构,故忽略了记述文字的作用发挥。某部区志“经济总量”节设置了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共两页篇幅,而相关记述性文字只有一句话:“1985年,建区后,域内经济运行逐步突破计划经济框框,渐行进入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轨道,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这句描述色彩浓重的话,其实没有实质性内容,“跨越式发展态势”这一断语也没有任何有力的支撑。在志书七种体裁中,“述”应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体裁,图、表和文字表述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表分离、文图分离,既与志体要求和习惯不符,也不能见到编者对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只是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在“经济综述”卷,甚至在整个经济部类都是较为普遍和突出的。

三是客观罗列数字多,探究发展规律不足。志书要求述而不论,写客观现实性,但同样可以而且应该揭示内在规律性。对“经济综述”卷而言,编者更应该通过客观记述告诉读者:经济体制改革为何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投资方向的改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遗憾的是,二轮志书在这方面总体的表现是较为欠缺的。已出二轮志书的“经济综述”卷,对各地经济发展的总貌、轨迹基本上都呈现得比较好,但“其然”背后的“所以然”,交代均略显不足。探究原因,主要还是对素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记述技巧上也需进一步加强。经济卷的很多事实都必须依靠数据来说话,发展规律亦然,而且数据也真的能“说话”:可以巧用数据的对比或递增递减率,可以彰明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因果关系,可以选用关键词作点睛之笔等等。(5)只要方法和途径选择得当,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揭示还是不难达成的。

四、对二轮志书“经济综述”卷记述的几点建议

分析“经济综述”卷的常见问题与不足时,已经剖析了相应的产生原因,除此以外,对二轮志书“经济综述”卷,还有三点建议:

一要占据充分材料,高点定位。“经济综述”卷,“综”、“总”是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必须充分体现。这需要从宏观层面最充分地占有材料,每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各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各个产业的主要增加值、产品产量、历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指标等,无不需要收集到位。材料齐全了,还需要站在“综”与“总”的角度和高度来选择、加工和提炼。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是“经济综述”卷必须呈现和反映的,其次要站在一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来把握入志内容,而不能仅仅站在某个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或仅仅以史志部门编史修志的角度来加以记述。只有站得高,方能统揽全局,才能把历史要保留的、今人想了解的、后人需查阅的资料,在“经济综述”卷中充分反映。

二要重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开掘。这是对一部高质量志书的要求,当然也是对成功的“经济综述”卷的要求。在经济大部类的处理中,几乎每部二轮志书都注意到了突出地方的特殊产业,纲目上予以升格,记述上予以浓墨重彩。但“经济综述”卷由于纲目的相对统一和内容的高度综合,地方特色就不凸显了。而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二轮修志最大的时代特色,很多人认为重点记述的即是改革开放的时段,无需再另外加以突出。事实上,即使是专门记述经济体制改革的章节,一样可写出地方特色,因为虽然总体进程、做法各地相仿,但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情,多有自己的独创性做法;即使是时代感不那么强的经济运行结构,也一样可勾画出时代的印迹,所有制结构中90年代民营经济的崛起,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的大幅攀升,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的必然结果。重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开掘,才能避免千志一面,才能在众多志书中脱颖而出。

三要重视图照和表格的搭配运用。“经济综述”卷,经济指标多,年份对比大,单纯的文字表述和形式单一的大篇幅表格,虽然信息容量大,但毕竟枯燥乏味,缺乏可读性。二轮志书,要充分利用技术方面的革新和便利,加大图照和形式各异、功能分工明确的新式图表的搭配运用,使志书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信息的载体更加多元。这点上“经济综述”卷可做的文章很多,如列年主要经济指标可用综合性表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可用点状图、曲线图或柱状图,展示三次产业比重可用饼形图,等等。图照选用,应尽量摒弃普通的会议照、视察照,可采用能更多更好反映实体信息的图照:既可以是老照片,如企业转制挂牌,也可以是过去事物的新呈现,如土地承包协议的翻拍照,还可以是新旧事物的对比图照等等,不一而足。

注释:

(1)不同志书,有经济综述、经济总情、经济综情、经济改革与发展等各种不同的表述。

(2)戴光明主编:《邗江县志》(1988~2000),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 股权交易税务筹划 下一篇: 工程进度会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