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事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29

健康教育事迹

健康教育事迹篇(1)

一、深挖语文教学素材渗透心理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剖析文章主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找准每篇文章的渗透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利用作家感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作者大都具有异于常人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经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心理教育素材。教师可以以他们的事迹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既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既有社会底层的人,也有杰出的人;既有优秀高尚极具“真、善、美”特质的人物,也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愚蠢无能的反面人物。语文教学中,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初中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引导和正面教育作用。教师要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品质,结合学生的生活特点加以发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与追求,将语文课堂打造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二、利用教学阶段的特殊性渗透心理教育

健康教育事迹篇(2)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周英峰)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切看望了报告团成员和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向教书育人楷模致以崇高敬意,向获奖大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师生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宣传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先进人物的事迹,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鲜明导向,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尊师重教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李长春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狠抓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信心信念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年度人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国家“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实现“ 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广泛开展学习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年度人物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向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使命、修身立德、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向大学生年度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把个人成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参加看望。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教育部、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的方式,评选出“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20名、特别奖1名。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活动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

健康教育事迹篇(3)

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搭建传承红色基因平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5个,在XXXX公众号开辟《学习》和《教育》栏目,刊播系列红色微视频12期。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全县近6万中小学生参与其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举办全县经典诵读大赛3期,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共向省厅上报视频材料10余个、作品30余幅(篇)。市委宣传部、教体局组织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XX县作为全省试点,全县所有学生能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传统剪纸、皮影戏、大红拳等走进校园

健康教育事迹篇(4)

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自主发展”中的“健全人格”是指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学习知识、发展智能的基本条件,其在核心素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充满活力,但也容易感到迷惑。如社会变革中产生的各种消极的怪圈现象,不完整的家庭教育方式,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方式等问题,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不适应,使学生产生不稳定情绪和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存在学习方法、应付挫折、人际关系、生活消费、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经刻不容缓。

我认为,调节学生心态是心理素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我校在调节学生的心态以及推行核心素养教育方面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正确心态形成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定期召开校会。校会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教育内容,会后每个学生都写一份心得体会,教师把学生的心得体会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供大家相互学习。

其次,班主任要定期要召开主题班会。班会主题为“学楷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班主任要选好楷模,讲述他们的事迹,或者组织学生观看英模的录像,用楷模的事迹去感化他们,使学生寻找人生坐标。开展主题班会或看录像后亦要求每个学生上讲台吐露心迹,表达自己对楷模的观点以及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再次,要求品德课抓住教材中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如W习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操,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敌的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情怀;学习、林祥谦、、刘胡兰等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为拯救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学习、、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教师应对他们的“闪光点”加以生动的讲述和形象的描绘,用他们高尚的精神教育学生,启发引导学生。

二、学校成立德育处,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目前,我校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成立了德育处,抓好学生的心理教育。

1.教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

首先,班主任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详细记录上报德育处,德育处根据各班主任反映的情况加以分类,组织学生定期定类上心理辅导课,主要设置学习心理辅导课(学习情绪、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的困难等内容)和危机辅导课(面对天灾人祸、逆境、突发事件要有心理承受力)。

2.建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基地

教导处要做好宣传工作,形成一个以少先队部为主的心理辅导的宣传阵地。少先队部每天早上、中午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名人的事迹或者成功人物的人生轨迹,定期开展学生心理知识讲座。

3.发挥学生干部、少先队部的作用,开展心理辅导

学生之间关系密切,容易交流,各班可以成立帮带小组开展心理辅导。

4.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调节学生的心态

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和文艺汇演,教导处还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兴趣学习小组和文明班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创建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文化,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

健康教育事迹篇(5)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生物科学将其领头学科地位的确立而在新世纪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通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积极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著名的心理学效应――皮格马列翁效应形象地诠释了期望这一点。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句式,表达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表扬的力量永远大于批评。教师只要多留心学生的闪光点,不仅使学生兴趣十足地学习生物这门学科,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充分考虑,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掌握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

二、钻研教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就不难发现生物教材无论是选材、组织教材或是阐述教材,都能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在生物教材中,有着相当篇幅的生态学知识、青春生理卫生知识等,其中很多知识都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大量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改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适宜又促进生物的生长,增加动植物资源,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优化环境,这就需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低碳生活。在讲到青春期教育的时候,应让学生知道青春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而不是浪费时间虚度年华。因此,在进行生物教学的同时,挖掘出其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人生,正确认识挫折和不良情绪的危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实验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教学重视生物实验、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利用这些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而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摆正自己在班级、家庭和社会上的位置,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最多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坚韧的性格。有一些同学在实验中因为某些原因而失败,教师要鼓励他们“再试一次”,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急不躁,沉着耐心,反复操作,直到实验成功。经常这样做,并同时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就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心理上能逐步接受和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提供自主探究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要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自,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能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又发展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特别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课外活动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生物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而且应拓展到课外。广泛地开展课外活动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带领学生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参加绿化活动学生把感受写成短文,在班上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身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废品回收及利用废品制作小工艺品等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此过程,如用废弃的油笔芯做成既实用又漂亮的笔筒,用废旧衣物做成的漂亮洋娃娃等。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六、名人事迹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为科学献身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杰出贡献……科学家们的这种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对学生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形成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养成谦虚谨慎、治学严谨的作风习惯有重要作用。通过讲述名人事迹,让学生学习名人们坚忍不拔的思想意志及为科学献身的良好品质,从而为立志成为一名国家栋梁而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进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如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生物教学中,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育心。作为生物教师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上,而是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科学地处理好教材,适时地进行渗透,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智育教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金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灵魂[J].安徽省蚌埠市第七中学

[3]李中霞.《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J].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健康教育事迹篇(6)

一、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一)思想建设 

支部全体党员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家辅导专题讲座,坚持做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严格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注意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工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努力开创团学工作新局面。

(二)作风建设

学生工作部领导班子带头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整改落实,扎实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体党员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能够自觉、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巡视利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等形式,掀起学习贯彻精神热潮,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端正作风。立足“五个基本”,即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三)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系列学习研讨。一是在党支部层面:重点查找分析组织生活是否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是否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是否有力、到位,着力解决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从严治党缺位等问题。二是在党员层面:按“四讲四有”标准,重点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重大问题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

(四)至今,支部完成的工作和准备完成的工作:

完成的工作:

学团党支部成立、机关党务党委成立;报告学习与解读;红船精神党日活动;机关党务党委学团支部各类人员摸底情况调查;二级单位精神文明和谐单位工作检查验收;进行了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和制定了党风廉政工作计划;学团党支部党员信息统计;对大学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进行了初选并向机关党务党委进行了党建工作建议。

年准备完成的工作:

1、继续加强报告学习;2、教育预防并举,推进廉洁从政;3、加强责任落实,强化作风建设;4、制度为纲,加强管理,推进各项工作;5、立足群众,完善联系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整改措施

学生工作部存在在问题

1、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大力度

政治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校级优秀辅导员”和“校级优秀班主任”多年来没有颁发荣誉证书,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积极性有所削弱。

2、从全局和新时代背景下谋划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识需要提升,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前瞻性不足,主动研究意识不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不透彻,出谋献策眼界和思路不够开阔,超前思考和研究不够,特别是谋在先的工作做得少,被动接受安排的工作做的多的问题较为突出,习惯于凭经验、按套路想问题办事情,对深层次的情况和问题不够主动、不够超前。

3、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学生需要加大关心关注力度,各学院学风建设工程形成系统化工程,各项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考研率有一定提升空间。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待增强;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性格内向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需要关心关注。

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反映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学生工作部(处)领导班子集体逐个进行研究,明确整改重点,提出整改落实措施,以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整改措施

1、出台辅导员职称评审办法,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整改目标: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整改措施:坚持“选人高标准、用人严要求、育人长期化”的思路,加强学生指导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建设,按照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标准选配政治辅导员队伍,持续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导向;组织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辅导员能力工作坊,举办辅导员论坛,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研究,全面提升队伍的指导服务能力;落实辅导员谈心制、工作笔记、听课制度、进公寓制,为广大学生提供形势政策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引和素质能力拓展服务,以专业化的队伍引领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继续选拔“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充实各学院辅导员队伍;

2)出台《大学辅导员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试行)》,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突出实绩”的原则,以承载职业化建设为直接目标,构建辅导员适合的职业通道、职责要求和职级条件,实现职能定位需要与职务晋升要求的统一。提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从年起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3)开展年度“校级优秀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颁发荣誉证书,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宣传辅导员先进事迹,充分调动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

4)开展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评选,颁发荣誉证书,选树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班主任先进事迹,充分调动班主任队伍的积极性;

5)开展新入职辅导员能力培训;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了解工作、熟悉工作;

6)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班,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培训,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选聘优秀辅导员参加校外辅导员研修基地培训班培训,拓展辅导员工作视野;

7)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引导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提升理论素养、深化实践成效,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

8)开设“辅导员工作坊”,开展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深入剖析案例解决工作困惑,推广特色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交流、能力拓展提升的工作机制。

9)举办“辅导员论坛”,发挥“优秀辅导员标兵”的辐射作用、引领示范作用。

10) “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打造全面检验和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全员参与,以赛促建,促进辅导员加强反思学习,反哺实际工作,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

2、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全员全方位育人工作

整改目标: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工作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构建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积极倡导政治辅导员和全校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珍视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平台。

整改措施:

1)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实现“网络育人”。积极适应广大学生网上学习生活的新常态,因势而新,创新思政工作新话语,主动抢占网络育人阵地,构建 “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 “学生成长服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从“指尖”直抵“心间”,形成多维复合的网络育人工作格局。建设由各学院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领队、学生党员干部参与的校园网络思政队伍,加强网络素养培训,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建设大学“易班”发展中心和各学院“易班”工作站,构建集教育教学、思政工作、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网络思政平台,推选展示一批校园网络名站名栏,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心理育人”。以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目的,着力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和集筛查、教育、帮助、干预和追踪于一体的系统性心理健康工作体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需求、珍视学生情感交流,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构建资助育人服务平台,实现“资助育人”。秉承“助困、建校、育人”的资助育人工作宗旨,坚守“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为重点,加强精准资助,突出教育引导,着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和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全面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科学规范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励志成才。

4)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文化育人”。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以“中北大讲坛”、“知行讲坛”、“博导论坛”、“主题班会”为拓展的四位一体文化素质讲座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受众广泛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品牌。开展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为引领,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节点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5)完善互动式主题班会新机制,落实全员育人。创新传统简单灌输式说教的班会模式,继续推行校领导引领带动、中层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主动参与、校外专家学者辅助实施的互动式主题班会制度。要求学生以班级、专业年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成长需求和成才困惑、人生困扰等问题,定期选择不同主题,设计班会形式,邀请领导老师作为嘉宾参与互动交流讨论,与青年大学生共话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生命、生存、生活”、爱情与友谊,共商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发展、成长成才目标和道路。

6)全面推进落实本科生导师制,践行教书育人。学校继续在配备辅导员、班主任的基础上,以宿舍和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为所有本科新生配备导师,选派优秀学科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担任新生成长导师,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发挥各学科管理部及专业平台的作用,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互动共管,鼓励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导师制,实现教育与育人的相统一。

7)创新德育答辩教育实践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德育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更是构建大学生优越成长环境的重要条件。坚持以德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新“德育答辩”教育实践新模式。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德育开题、德育中期检查、德育毕业答辩的德育养成教育新体系,要求新生入学之际开展德育开题,自主设计自主开展四年的德育养成教育实践;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中期检查,及时进行人生规划的修正和调整;四年级毕业之时组织德育答辩,对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总结反思,知优明劣扬长补短,引导学生扎实走好人生道路,走好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3、加强学风建设,实施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程

整改措施:

1)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工程,通过名师导航育学风、严谨教风带学风、强化管理促学风、榜样典型树学风、鼓励创新扬学风、严肃考风促学风构建学风建设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作用、奖助体系激励作用、典型引路示范作用、班级团队带动作用、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作用、颁奖典礼育人作用,不断丰富学风建设内涵,拓展学风建设领域,培育优良学风和严谨学风。

2)大力推行“榜样引领工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挖掘优秀大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事迹,优中选优,组成“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和“先进班集体事迹报告团”,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举办专场“优秀保研学生报告会”、“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和“先进班集体事迹报告会”,分享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对广大同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构建“事迹资料成册、视频资料成盘、微信平台评选、颁奖典礼激励、事迹材料展播、先进事迹巡讲”六位一体的榜样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微信采访、网上直播、事迹报告、海报宣传、举行颁奖典礼、制作《闪闪的红星》宣传册,线上与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大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在同学中树立旗帜和榜样,让同学们看到优秀同学与先进集体的闪光点,带动影响广大学生积极奋进,努力成长成才,实现人才的精益化培养。

健康教育事迹篇(7)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9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11-01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录,它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法律上的重要资料[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护理记录作为重要证据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对我科160份护理记录(含危重护理记录和一般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根据我院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按《护理文书书写指南》标准,每月随机抽取护理记录15份进行检查并记录,以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对策,持续改进。

2.结果

160份护理记录存在问题40处,如字迹潦草,填写不全,错字,简化字,缺项及漏项的21份;护理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7份;有主观判断3份;医护记录一致性差3份;未体现健康教育3份;语文水平低3份。

3.存在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3.1.1 字迹潦草,涂改,刮痕。《护理文书书写指南》要求病历应字迹清晰,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而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对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略了护理文书举证的重要作用。

3.1.2 缺项现象。青霉素试验阳性未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理记录漏体温或签名,漏写页数,病情变化换药未在护理记录中显示。

3.1.3 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护理记录要求客观、及时,动态连贯,实际记录中个别人员不能实事求是,病情记录出现前后不连接如:患儿使用速尿、甘露醇未交待患儿的神智及尿量,此后的护理记录中也未有这方面的病情观察。患儿有咳嗽,未交待咳痰及有无气喘等情况。

3.1.4 护理记录中存在主观判断:护理记录出现患儿体温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好等主观判断。

3.1.5 护理记录与体温单不符:护理记录的体温、脉搏、呼吸、大小便次数与体温单上记录的相应项目有出入。

3.1.6 护理记录与医生病历矛盾。由于家属提供病情的随意性,医患缺乏有效沟通等原因,出现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相符的情况,比如护理记录患儿有咳嗽,而医生记录患儿无咳嗽等。

3.1.7 护理记录缺乏健康教育内容。一部分记录到患儿出院都未体现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每天深入病房为病人做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应该做我应做,写我所做,有针对性的记录健康教育内容。

3.1.8 语文水平低。表达口语化,未使用医学术语,比如发热书写发烧,腹泻书写拉肚子。

3.2 对策。

3.2.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风险意识。除组织护士参加医院的法律法规培训外,科室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指南》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通过学习,使护士真正理解护理记录的举证作用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意义[2]。

3.2.2 加强医护有效沟通。通过有效沟通使护理记录和医生记录保持一致,发现不一致时,要查明原因,立即整改。

3.2.3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记录。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家长的文化水平给予不同方式健康教育,在护理记录中显示健康教育的内容。

3.2.4 加强质控管理,提高书写质量。质控护士及护士长定期、不定期对护理记录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召开护士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有效整改,达到质控分析整改质控的循环,做到质控整改到位,质量保证到位。

3.2.5 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利用晨间小讲课,随时提问等方式,组织科内护士反复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指南》等知识,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不断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4.讨论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文书书写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巩固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健康教育事迹篇(8)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贯彻《规范》,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我校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在我校建设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

(三)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实效性原则。

3.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二、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是贯彻师德规范的基础

1、利用周会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规范》,做到有笔记,有体会。推动师德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常规化。

2、组织广大教师结合新规范的要求,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交流,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3、组织学习先进典型音像资料,尤其是在**地震中涌现的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先进教师的事迹,进而从心灵上使教师受到震撼,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形成“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师风。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是落实《规范》的保证

1、评选师德优秀的教师,每年学校将对校师德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每年“教师节”把师德优秀的教师推荐到上级部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展现教师的精神风貌。

2、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本校优秀教师、师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事迹,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开展师德活动是落实师德《规范》的渠道

1、在教师中开展“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的“三爱”活动。“爱事业”即做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爱学生”即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会因材施教,懂得爱学生,愿意爱学生,善于爱学生,尤其善于爱后进学生;“爱学校”即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去爱护和建设。通过“三爱”活动,掀起师德建设高潮,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继续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师忌语”活动。从教师的言行上入手,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积极开展尊师爱生、扶贫救助活动。尊重关爱学生,特别要尊重关爱有生理疾病、家庭困难的学生,健全扶贫救助网络,完善扶贫救助机制,积极开展扶贫救助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培养教师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4、深入开展师德研究工作,根据时代要求,针对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师德建设的规律,探索解决师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

(四)完善师德建设监督评价机制是形成重视师德,注重师表的良好师德建设氛围的关键

1、建立教师师德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并纳入月、年工作考核。对教师师德方面的先进事迹和违纪行为随时记录,作为期末教师考核及评职、晋级、评聘、评优、评骨干等奖惩的重要依据。

2、加大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范》的教师,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3、健全师德建设监督机制

学校设立“校长信箱”、设立“师德举报电话”*****,接受家长和全社会的监督,给关心、支持教育的广大家长一个评论师德、发表对师德建设意见的机会,提供一条畅通的师德建设信息反馈渠道,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

(五)把师德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规范》的具体体现

健康教育事迹篇(9)

模范执行计生政策的,具有__县户籍的家庭及在山西境内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

(一)婚育文明。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履行法定义务,树立新型婚育观念,自觉带头执行和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各项活动,倡导男女平等,优生优育,群众公认其在村(居)计生工作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生活健康。饮食合理,关注健康,重视保健,注重节约,热心环保,群众公认其家庭成员、室内庭院、周边环境整治卫生,积极参加村(居)环境治理和文体活动。

(三)和睦守信。夫妻和谐,家庭团结,尊老爱幼,婆媳和睦,民主理家,忠诚互信,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群众公认其家庭成员之间和邻里之间关系好,无不良影响。

(四)养育重教。家庭学习氛围浓烈,父母以身作则,家庭教育有方,在儿童早期发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子女良好品德养成等方面有良好经验,子女勤奋努力,积极向上。

(五)勤劳致富。积极创业,勤俭持家,努力发展家庭经济,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并能带领和帮助邻里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六)奉献社会。关爱妇女儿童、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参加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一)准备阶段(__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面启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各镇(乡、区)计生办要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广泛发动计生家庭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每个乡镇创建一个幸福家庭示范村,示范村重点确定5户培养对象,并将相关材料整理归档。

(二)创建阶段(__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各镇(乡、区)计生办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抓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要指导各计生家庭结合创建标准进行自查自建,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培养家庭的指导,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推荐阶段(__年8月上旬至8月中旬):每个乡镇从确定的重点培养对象中优选一户,填报运城市创建幸福家庭示范户推荐表(见附件)。于8月15日前,将推荐表和典型事迹(连同电子版)一并上报县人口计生局,事迹材料要生动详实、事迹鲜活,能够体现典型性、先进性,不少于3000字。

(四)表彰阶段(__年9月底前):县人口计生局对推荐上报的幸福家庭上报市计生委,经考察审定后命名表彰为“运城市幸福家庭示范户”,同时汇编我市“幸福家庭示范户”典型事迹,掀起全市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新高潮。

县人口计生局成立幸福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评选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健康教育事迹篇(10)

1、在校史校情教育中培养。每个学校发展历程虽不尽相同,但大都经历一个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通过参观校史展览,向新生讲述学校创业发展事迹,激荡心灵,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

2、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培养。现代社会,大学生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人生。对于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所引导,将有利于其在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进行创业意识培养。

(二)学生日常管理与创业意识、能力与素质培养

1、环境文化熏陶。在校园、班级环境中营造创业文化,渗透创业意识教育。第一,在宣传栏上要形成突出和强化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倡导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观念。第二,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形成创造性教学风气,形成“学习为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形成人人争创造,人人争创新,人人想创业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三,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第四,要广为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每年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毕业生返校作创业事迹报告。

2、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既可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也可结合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进行。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刻苦耐劳精神,并从中有所感悟和发现。

二、在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一)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对少数有较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疏导和个别辅导。

2、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二)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1、强化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对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调节目标。不少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挫折都与目标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和奋斗目标,调整理想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预设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教会调整方法,以便继续前行。

4、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帮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成长要求,正确分析自身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要充分理解,以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5、增强挫折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如有的学生因一次考试不及格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种表现是由其错误认知导致的。人生道路总是崎岖不平,丰富多彩,一次失败不能代表全部。

三、在学生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1、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文化搭台,德育唱戏,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刊、文化长廊等,塑建“文化育德”、“文化育人”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充分展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我院定期开展人文讲座,各类知识竞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大胆展现自我,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和个人认识的单一化,有助于促进文化素质提高。

3、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娱乐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能把学生从疲惫的学习状态中转移到文体活动的兴奋点。每年十月份举办田径运动会,形式各样的体育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神经,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人际交往。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上一篇: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下一篇: 医院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