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合同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30

医院合同管理

医院合同管理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医疗事业也兴盛起来,因此经济合同已经成为了医院经济活动 的重要部分。而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则是对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型进行审查,一般会划分为经济合同签订前审计、执行过程中的审计以及经济合同结束前的审计工作。医院加大对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纠纷以及不必要的经济风险,能够依法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

一、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必要性意义

(一)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率

目前,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工作一步步深入,医院是为患者提高医疗服务的事业性单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将会通过经营行为来使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达到最好的水平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另外还可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很多医院是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保障医院政策的经营运行的,所以医院的各方面管理方式和目前医疗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不相适应,随着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医院的合法经营,维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大大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概率。

(二)改善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

医院作为一个事业性单位和一个经济体,就必然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去,所以针对经济合同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诈骗或者毁约的行为,这都会对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这种损失发生的概率,能够对合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及对合同签订起的三个时期实行监督,维护医院的合法权利以及医院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收入。

(三)有利于医疗市场秩序的平稳发展

随着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以及各种民营医院的兴起,很多国有医院,集团所有制医院和民营医院产生了一个共存的局面。因此,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疗市场的秩序也不太稳定,所以医院加大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开展,将有利于维护医疗市场秩序的稳定及平稳发展,还可以净化医疗行业不良竞争的环境。

二、在对经济合同审计时应注意事项

(一)对经济合同内容的审计

医院对经济合同审计工作首先要审查合同对方的姓名及住所,来确保对方身份的真实有效性,审查法人代表签字盖章是否确为对方单位的有效公章;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地审核检查,确保合同中签订的内容条款符合行业标准;其次,对经济合同款项的审查,重点审查合同价款是否有明文规定,合同价款是否有合法依据,审查运输、包装、安装等费用在合同中是否为对方所承担,是否明确约定;最后就是对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这个环节尤为重要,主要对合同的内容、履行的期限以及分期付款的付款方式是否真是、有效、合理合规等进行审查;除此之外,还要对合同违约的行为审核,追究合同违约人的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事项。

(二)经济合同审计过程的三个要点

1、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

医院做好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工作能够依法保护医院的资产,避免因为不慎签订合同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合同签订前审计要明确经济合同的各项条款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审核医院现有的资金资源是否满足该项目的需要,对该项目资金预算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审核合同对方的资质是否合规、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以及合同的条款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在签订经济合同前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审计检查,尽量规避可能的损失出现。

2、经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

在经济合同执行中要不定期的进行审查,审查合同当事人有没有依据合同约定内容进行,审查价款有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条款支付,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进度付款,严防超付合同价款。审查合同变更情况,如果对方因为特殊情况要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的时候是否按照合法的流程办理,合同内容变更或解除的相关手续是否完备,相关程序是否到位;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要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审核,以此确保经济合同在执行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而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3、经济合同结束前的审计

医院经济合同在结束时的审计的关键包括对审计项目是否已经通过了验收,工程结算是否通过了审核,检查送来达到资料是否具有合法性。另外审计经济合同里面项目工程量及价格是否真实有效,审计结算的清理工作是否彻底,还要对经济合同中的项目预算是否合规审计,并对结余资金以及库存的医疗物资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和准确性。

三、如何避免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

医院必须建立起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医院在签订重大经济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各个相关部门的通过才可以,建立起对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未经审计通过的经济合同,财务部门不能支付任何的款项。医院审计部门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经济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还可以触类旁通进行制定详细的合同实施步骤。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另外,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审计人员的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四、结束语

医院加强对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益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护医院的合法权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出现,对推进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开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医院应该加强审计工作的监督,吸取经验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医院合同管理篇(2)

(一)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率

目前,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工作一步步深入,医院是为患者提高医疗服务的事业性单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将会通过经营行为来使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达到最好的水平来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另外还可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很多医院是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保障医院政策的经营运行的,所以医院的各方面管理方式和目前医疗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不相适应,随着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医院的合法经营,维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大大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概率。

(二)改善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

医院作为一个事业性单位和一个经济体,就必然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去,所以针对经济合同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诈骗或者毁约的行为,这都会对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这种损失发生的概率,能够对合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及对合同签订起的三个时期实行监督,维护医院的合法权利以及医院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收入。

(三)有利于医疗市场秩序的平稳发展

随着我国对卫生事业的改革以及各种民营医院的兴起,很多国有医院,集团所有制医院和民营医院产生了一个共存的局面。因此,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疗市场的秩序也不太稳定,所以医院加大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开展,将有利于维护医疗市场秩序的稳定及平稳发展,还可以净化医疗行业不良竞争的环境。

二、在对经济合同审计时应注意事项

(一)对经济合同内容的审计

医院对经济合同审计工作首先要审查合同对方的姓名及住所,来确保对方身份的真实有效性,审查法人代表签字盖章是否确为对方单位的有效公章;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地审核检查,确保合同中签订的内容条款符合行业标准;其次,对经济合同款项的审查,重点审查合同价款是否有明文规定,合同价款是否有合法依据,审查运输、包装、安装等费用在合同中是否为对方所承担,是否明确约定;最后就是对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的审计,这个环节尤为重要,主要对合同的内容、履行的期限以及分期付款的付款方式是否真是、有效、合理合规等进行审查;除此之外,还要对合同违约的行为审核,追究合同违约人的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事项。

(二)经济合同审计过程的三个要点

1、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

医院做好经济合同签订前的审计工作能够依法保护医院的资产,避免因为不慎签订合同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合同签订前审计要明确经济合同的各项条款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审核医院现有的资金资源是否满足该项目的需要,对该项目资金预算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审核合同对方的资质是否合规、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以及合同的条款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在签订经济合同前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审计检查,尽量规避可能的损失出现。

2、经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

在经济合同执行中要不定期的进行审查,审查合同当事人有没有依据合同约定内容进行,审查价款有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条款支付,是否按合同约定的进度付款,严防超付合同价款。审查合同变更情况,如果对方因为特殊情况要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的时候是否按照合法的流程办理,合同内容变更或解除的相关手续是否完备,相关程序是否到位;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要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审核,以此确保经济合同在执行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而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3、经济合同结束前的审计

医院经济合同在结束时的审计的关键包括对审计项目是否已经通过了验收,工程结算是否通过了审核,检查送来达到资料是否具有合法性。另外审计经济合同里面项目工程量及价格是否真实有效,审计结算的清理工作是否彻底,还要对经济合同中的项目预算是否合规审计,并对结余资金以及库存的医疗物资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和准确性。

三、如何避免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

医院合同管理篇(3)

1.凭证性。由于合同的强制性和保护性以及具有的制裁功能,使其成为维护医院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医院与另一方按照法律建立的合同,可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合同在订立之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对合同中相关权利义务的转让、终止合同或者违约等,都必须以建立的合同档案作为唯一的和完全的依据。如违反合同档案中的相关规则,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权威性。医院合同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按照相应的章程和实施条例进行拟写、签订、变更和终止。比如,医院与外界签订合同,必须医院的负责人委托,以法人单位的名义。

3.广泛性。医院合同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泛,按照业分工部门的不同包括药物、试剂、医疗器械、耗材等采购类合同,基建工程、物业管理、水暖电气供应等后勤管理类合同,还包括财政类合同、科研类合同、人事类合同及医疗协作、医疗纠纷处理等合同。不同类别的合同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是都要以院办为综合管理部门,财政管理为职能管理部门,监督审查和采购为具体执行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医院合同管理体系。

4.时效性。时效是一个特定的术语,主要用于法律,是指时间在法律上所产生的效力。从时间的性质上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事实,在法律中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我国的《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建立后不同阶段产生的时效力,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我国《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在合同的要约阶段,“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则要约失效。

二、目前医院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的管理设计到方方面面,十分复杂,包括资格信用调查、拟写、审查、记录等,同时还要注意双方是否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定期的对合同进行核实统计。迄今为止,仍有很多医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因此在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非常欠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部门和合理的办事流程,导致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不能有效配合工作,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有部分医院未设立专门负责合同管理工作的部门,而是由业务职能部门一并包办,致使各类合同得不到规范统一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且许多合同文本是由业务部门安排施工方或供货方拟定,合同条款往往对对方有利。

2.合同审核流程不规范。合同管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审核流程,当合同拟写完成后,就会进入审核阶段,合同的审核会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照流程分别进行会签审核,最后由直接责任人审签。目前许多医院仍缺乏规范的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导致部分会签部门拖延时间、合同流转速度慢、合同审核质量低而无人监管,且部分合同的签订忽略了法律顾问重点把关的环节,导致未能识别合同中的潜在风险,使医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合同归档难度大。由于每一份合同都有相当的复杂性,各流程环节要衔接紧密流畅,但由于涉及的部门过多,导致合同从拟定到完成的过程中,被拆分在不同的部门中,以至于给最后的合同归档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一些医院未设立专门的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合同最终分散到各个承办科室或个人手上,增大了合同查询的难度,且极易造成丢失,若发生合同纠纷医院需要维权诉讼时,往往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

4.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依旧以书面合同为主,继而将合同内容存档,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样做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合同中的信息,无法共享,难以做到快速查询和统计,且录入的信息往往只关注合同签订时约定的内容,对于之后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并无全程的记录,难以做到合同的追踪管理。此外,一份合同的信息在不同科室被重复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效率。

三、关于医院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为了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就必须先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尊重各方面规定的前提下,制定高效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医院应制定适合医院自身的情况的《合同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应充分考虑合同管理的负责人、权限及部门,运行体制,管理体系等。此外,还应该明确合同管理体系中每个部门的职责,使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优化合同审核会签流程。由于医院合同种类多,涉及范围广,仅靠某一个部门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实显力薄。因此建立和完善合同会签制度,加强对合同会签各个环节的管理及监督,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会签的负责人应包括:使用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规划财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分管院领导,另也要将医院法制部门及法律顾问纳入会签的固定流程,为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把关。参与会签的各负责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对合同草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严谨性和合法性等提出意见,再汇总到项目主管部门,统一由该部门代表医院与合作方洽商。为保证会签的时效性和质量,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每个业务审核部门完成合同会签的时限为1~3个工作日,按照明确的审批顺序进行会签,并由合同职能管理部门指派专人完成会签相关工作,以避免合同流转脱节而导致合同搁置。并设立监督部门对会签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总结,积累经验,发现薄弱环节,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逐步改进方案和各种奖惩办法,达到有效提高会签质量的目的。此外,根据合同的类别,制定相对应的规范文本合同,将医院既定的条款纳入合同中,是加快合同会签的另一基础。

3.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管理。合同由医院法定的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的人签订。如果没有得到医院的授权,则没有资格代表医院与其他方签订合同,此外,医院签订合同所用的公章都是专用的,不可用其他的替代,而且公章更不能由私人使用,合同归该部门的印章负责人负责保管。

医院合同管理篇(4)

一、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概述

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包括合同起草、合同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监督和合同档案管理等活动,适用于以医院名义签订的经济、技术、医疗、科学研究等合作的所有合同。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是全过程动态管理,包括签订前的洽谈以及草拟,签订过程中的合规性检查,还包括签订后的合同履行。一旦出现不利于合同履行的事项,要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或终止。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医院应从合同订立、履行、登记及纠纷管理等方面,梳理与合同管理有关的风险点,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医院合同管理有助于预防经济纠纷,维护医院合法权益,促进医院对外经济、技术、医疗、科学研究等合作活动的开展,规范合作行为。

二、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主要的内控风险

1.合同管理制度缺失。制度是单位运行的基础保障,合同管理制度是医院合同行为的依据,而目前合同管理却是多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薄弱点。由于医院领导层面普遍对合同管理重视度不高,许多医院尚未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或制度执行浮于形式。因此,合同管理无法与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及建设工程形成闭环式制度管控。2.合同归口管理混乱。合同归口管理是一项科学且细致的工作。合同应根据不同类型归属不同职能部门负责,全院的合同归档工作也应该由某一个科室牵头。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混乱,职责分工不明确,合同分布零散,很容易造成多部门共同管理的边际盲区。很多合同原件在付款时放入付款凭证中,这不利于日常查询或检查使用。混乱的管理也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风险,规避纠纷。3.缺乏法律顾问支持。公立医院合同涉及金融、技术、医疗、科学研究、基建工程等各个方面,要保证各类合同合法合规,避免纠纷需要专业法律人士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把关。目前多数公立医院有合作的法律顾问单位,但多是面临诉讼时使用,并未在订立合同阶段请法律顾问。4.缺乏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公立医院往往对合同预算立项和项目招标阶段较重视,对后续的履行情况却不够关注。合同签订后,履行是否在合同期内,承诺的培训是否进行,发生问题是否及时处理等问题常常无人追责。例如,某公立医院,价值5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合同签订如果3个月内不到货,要赔偿合同价款的3%。然而审计显示,合同签订后8个月才到货,十几万的赔款却无人追责,导致损失医院经济利益流失。5.缺乏信息化系统支持。公立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常用的固定资产系统,财务系统尚且未达到现代化水平,合同管理系统更是手段落后。多数医院仍处于手机登记或简单的Excel表格登记,没有编码,检索关键词等信息,合同管理形同虚设。

三、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实践模式

1.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公立医院应当根据《内控规范》的要求,编写有正规发文文号合同管理办法,并在OA网。《合同管理办法》应当包括适用范围、各部门分工、合同签订与履行管理、变更和解除管理、档案和备案管理、检查和追责以及合同纠纷的处理,严格禁止先发生活动后补签订合同。2.建立合同归口管理机制。明确医院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医院的合同事务实行审核把关、统一管理。具体负责的合同业务如下:医院办公室负责全院合同的归档工作,不同职能科室负责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合同进行管理:人事部负责医院人事合同、劳动合同;财务部负责金融业务往来合同;科教科负责各类专业培训、合作办学、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让等合同;医务部负责对口帮扶、医疗救助等合同;药学部负责药品采购等合同;医疗设备部负责设备及医用耗材、实际的采购及维护等合同;网络信息部负责电脑信息系统、设备及维护等合同;保卫部负责消防安全、安保物业等合同;采购中心负责招标立项采购等合同;医院办公室负责对外合作项目合同。各职能科室还应该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具体格式。3.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能力,每一类合同指定一名法律顾问作为法律把关,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发挥最大化效益。同时,应鼓励科室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职能科室人员不仅要懂业务,还要了解经济以及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医院服务。4.加强合同全过程管理。合同全过程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前、合同签订中、合同签订后三部分。签订前要申请科室提出需求,医院召集相关科室共同讨论得出会审意见。然后申请科室要与供应商进行磋商,初步确定合同条款后,交给法律顾问进行法律条款的把关,确认后方可进行签订工作。签订过程中,要注意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附件等细节问题。合同签订后是最应该注意的地方,合同方是否按照规定履行合同,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及时发现引起合同变更的情况并纠正。同时,审计监察部门也要配合督促合同后续履行情况。5.加强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工具,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不利于推进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因此,公立医院应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合同管理与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系统以及办公系统等多系统对接,形成内部控制要求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应培养信息化人才,提高医院医务人员整体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在新医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合同管理越发重要。本文以内部控制风险为切入点,分析合同管理在管理制度、归口管理、法律顾问支持、全过程管理及信息系统支持等方面存在的内控风险,并提出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实践模式。通过这些方面的实践,公立医院能够强化内部控制建设,规避风险,保证现代化医院的实现。

参考文献:

医院合同管理篇(5)

根据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内控体系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目标与内控体系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将合同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驱动管理体制变革,建立规范化管理格局,使医院具备强大的生命力[1]。

一、公立医院传统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归口管理。公立医院各部门根据需要组织采购和签订合同,没有归口管理部门会导致合同分布零散、编号不统一、登记不全面、无专人负责等混乱现象,使合同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指导,医院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和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容易陷入被动。2.采购行为不规范。公立医院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谈判采购、询价等,要根据采购的种类、金额、资金属性等因素确定。有些部门未经严格的采购程序便确认了合作方,甚至当合作事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后才开始着手合同事宜,严重违反了相关采购规定,而且由于缺乏合同条款的约束,部门对合作事项的把控力度不强,难以全面实现工作目标、维护医院利益。3.财务预算、付款等功能难以实现。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付款功能是财务执行出纳和监督职能的关键环节,医院财务部门如未充分参与合同管理工作,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乏力、经营情况难以监控、资金使用缺乏计划。4.院内审核流程长。虽然多数医院有内部合同审核流程,但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从采购到最终签订合同,经办人员需要将合同资料分别送达多个管理部门审核签字,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审核环节。5.无制式合同。在没有符合医院特点的制式合同文本可供参考的情况下,科室在采购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容易被对方单位的思路影响,甚至直接使用对方单位的合同模板,导致合同条款不能有效维护医院权益。6.缺乏法律专业支持。医院合同种类多样,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规定的框架下签订执行,需要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法务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把关、及时解决相关纠纷。

二、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的建立

1.组织结构。(1)三级管理、内外联动。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负责决策医院重大事项,医院领导分管各职能管理部门,医院管理研究室为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二是聘请知名医疗行业律师事务所高管作为理事会外部理事,参与医院的重大管理决策。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聘请律师团队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从事具体的法务工作。这样,医院内部明确了职责,外部可以获得多层次、团队式的法律服务,从源头上规避了法律风险,可以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预案,使防控和解决风险成为医院的常规工作。(2)各部门分工明确、专岗专责。在医院领导总负责下,形成了医院管理研究室为合同管理中心,纪检、审计处和财务处为监督机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合同事项的权责架构。医院管理研究室设合同管理专员,对接各部门和律师;合同主管部门及会审部门设合同经办人或审核专员,实行“经办人—主任”二级审核制。这样,将责任落实到专部专岗,有利于各部门有效配合、相互牵制,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责任心。2.制度建设。(1)医院内部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法律和厦门市相关规定,出台了医院《采购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相关解释文件,并适时修订。《采购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采购流程、预算管理、采购方式的选用、标准采购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事项;《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补充、解除、法律责任等事项;解释文件对采购和合同经办涉及的具体名词、程序和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政策提示。(2)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协议。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双方签订《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协议》,约定常年法律顾问对医院提供合同和规章审改、出具律师意见、参与项目会议和商务谈判、纠纷及诉讼处理、出具律师函、员工法律培训等服务。3.合同审核流程。建立“对外经济合同审批流程”,将合同发起、会审、流转、审批、修改报批、签订、执行等环节纳入流程管理,尤其对风险分值最高的“合同审核”环节进行重点把控[2]。(1)医院管理研究室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四个重要节点的审核:采购程序符合规定、会审部门按制度审核、律师按约定审改、合同主管部门按会审意见执行。通过关键节点的把控,确保了审批流程满足医院的要求,实现合同管理的目标,即提高合同质量、把控医院风险、促进医院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提高管理水平。(2)财务处、审计处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如有必要)承担了院内会审合同的重要职责,保证了审核的专业性、合理性,使具体的合同条款符合医院实际发展需要。(3)将合同审核与签订流程合并,缩短流程线路,减少合同签订前的不必要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4)审计处、纪检监察办公室全面监督采购、合同审核和签订流程,并根据需要组织专题审计,保障合同管理工作满足合规性的要求。(5)常年法律顾问从法务和合规角度对合同逐字逐句进行审核,保证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与合同管理工作的周全性、保密性要求密切结合。4.财务全面预算和资金收支管理。(1)全面预算管理是采购和签订合同的“总阀”,医院财务处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决算等工作控制经济活动的全程,各部门获批准的预算内采购项目可以按医院采购和合同管理办法执行,预算外项目必须经相应审批流程批准,对符合“三重一大”规定的项目必须经医院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策后方可执行,从而对各项目严格把关、监督落实[3]。(2)资金收支管理是监督合同履行的重要手段,医院各部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依照合同条款和财务审批流程,申报付款申请并获得领导批准后,将合同、发票、审批报告等凭据送交财务处,财务处按财务制度和合同条款严格审核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后,方可办理价款结算和账务处理。5.制式合同库。医院合同虽然数量多、专业广,但总体而言还是可以进行区分。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请各专业部门提供各类型合同过去签订的版本,组织财务处、审计处、其他管理部门(如有必要)、法律顾问会审,建立制式合同库。目前已建立制式合同,涉及医院运营管理及对外合作的各个方面。制式合同充分考虑了涉及的法律法规、双方的权利义务、各项风险、纠纷解决等内容,主管部门与合作方可以就模板进行协商、谈判,撰写具体合同内容。制式合同为经办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谈判资源、提高了采购等工作效率,为医院避免了大量合同风险,保障了医院的合法权益。6.信息系统OA无纸化审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医院OA系统中设计开发电子“对外经济合同审批流程”。各会审部门能同时在线审核,方便快捷,提高了审核速度。签章系统、密钥系统、防篡改系统的搭配使用,使合同审核过程可有效追溯,审核痕迹和附件可永久保存、无法篡改。同时,便于建立合同管理大数据库,对合同管理各节点、时点的行为数据进行大量保存,使精准管理行为分析成为现实,可辅助经营决策[4]。7.存档管理。合同编号及存档工作是医院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便于合同的查找、账目核对和审查审计。首先,对所有合同实行四级编号,即“院区号—部门号—年号—合同号”,编号一经确立不可随意变改;合同发起部门在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本部门发起的合同进行编号。其次,存档工作由各部门各司其责,发起部门负责从采购到合同签订、执行的所有文件资料的保管,并且将签订合同的纸质版送往院办、财务处存档,廉洁协议报纪检办公室存档,电子扫描版上传至OA流程永久保存。同时,合同审核经手部门要存储经手环节的相关资料。

三、公立医院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的成效

1.推动医院内控建设。通过明确组织、健全制度、梳理流程、严格财务、实施模板、使用信息系统和存档管理,建立了以防范风险管控为核心,归口部门和责任部门为主体,监督监管部门为引导,医院内部管理为基础,法律顾问有效服务为支撑,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的公立医院合同控制实施体系,夯实了医院对业务层面的控制,推动了内控体系的完善。2.保障医院经济活动的开展。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合同管理为重要组成的医院内控体系和外部法务协助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预防、识别、分析各种风险,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做好事前防控风险和事中管理风险的工作,提高了医院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医院日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3.稳健保全国有资产。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在医院合同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通过对合作方资质、资信、履约能力、权利义务、违约条款和纠纷解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落实,保证了医院利益、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张莹,李晓霓.试论如何做好医院经济管理管理工作———以某医院经济合同审查工作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6,(10):29-31.

医院合同管理篇(6)

二、对职工向医院交纳违约金的行为做出限制

《劳动合同法》只明确提供了两种职工向医院交纳违约金的情况。两种情况分别是:第一,医院在为为职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的学费时,可以与之间订立协议,以此来约定职工对医院的服务期以及不能按照要求提供服务时的违约金;第二,医院与职工就保守医院的商业秘密、患者信息以及知识产权等秘密事项进行违约金的约定。除此上述两种情形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与职工约定由职工承担违约金。

三、《劳动合同法》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部门管理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医院以前以低劳动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已经发生变化,医院不得不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必须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做出转变,正好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高到战略角色保证这个部门在医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而对部门管理提出挑战。

(二)对合同管理的影响。医院面临着较高的“违法成本”,所以在当前模式下,医院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在依据规定实施“书面合同”制度的同时,还将会重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试用期等系列条款,重新规划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对用工管理的影响。医院按照理顺用工关系的相关规定,一般医院在面临较为复杂的用工状况时,都会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原则下,根据实际形势,制定转聘工作方案。一是认定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资格认定,明确转聘人员范围,二是对认定资格的人员进行业绩考核以及民主测评,实施按比例的转聘。

(四)对薪酬管理的影响。医院将成本承受能力考虑在薪酬体系的内部。在熟悉竞争者薪资水平以及自身职工薪酬结构不平衡性的基础上,才可以为医院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薪资水平,帮助实现人才聚拢、医院稳定。一方面,医院可以完善对技术人才的激励体系,进行等级补助;另一方面,还可以重新调整绩效系数以及工资档次,优化了职工收入的分配格局。

四、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一是医院在管理人力资源时,都要做到“有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细化;二是在管理人力资源时,都要做到“有据”,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三是在管理人力资源时,都要做到“有法”,不断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

医院合同管理篇(7)

合同制护士是指医院为解决护理人员不足而招聘的护士。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医改的不断深入, 医院为节约运行成本, 聘用的合同制护士越来越多, 合同制护士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基层中医院合同制护士的管理, 更成为加快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建立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 成为医院决策者和护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以本院为例, 针对合同制护士的管理, 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开放床位150张。全院共有护士60人, 其中合同制护士39人, 占全院护士65.00%。39名合同制护士均为女性。25岁以下13人, 占33.33%;25~30岁23人, 占58.97%;30岁以上3人, 占7.69%。中专学历25人, 占64.10%;大专学历12人, 占30.77%;本科学历2人, 占5.13%。工作时间1年以下15人, 占38.46%;2~5年17人, 占43.59%;5年以上7人, 占17.95%。西医护士38人, 占97.44%;中医护士1人, 占2.56%。

2 存在问题

2. 1 人员多, 给护理管理带来困难 合同制护士在工资福利、晋升晋职、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在编护士的差距, 使合同制护士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 对医院无归属感和忠诚度, 缺乏职业认同感[1], 出现投诉、纠纷等现象, 给护理队伍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2. 2 思想不稳定, 流动性大 由于合同制护士普遍年轻, 心理不成熟, 存在边上班边找工作, 找到工作, 马上辞职现象。2006~2012年本院合同制护士因生产、上学、辞职等原因流失18人。她们的离职, 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 而且也给护理质量带来隐患[2]。

2. 3 专业基础较弱, 理论水平不高 合同制护士多为中专学历, 部分大专学历毕业于3+2学校, 全日制护理本科人员较少, 她们的医学基础较差, 使护理服务质量不能保障。

2. 4 工作时间相对较短, 护理实践能力不足 合同制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实践不长,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较差, 导致出现护理“盲区”, 简化护理操作流程, 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

2. 5 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匮乏, 中医特色不明显 随着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深入人心, 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日趋成为人民健康保健的首选。但由于合同制护士中医护理专业人员极少, 致使中医护理服务不明显, 制约了祖国传统医学优势的发挥。

3 管理对策

3. 1 重视分配, 提高待遇 调整分配绩效, 逐步实行同工同酬, 不断完善合同制护士的管理, 是稳定合同制护士的关键[3]。本院自2012年起实行了《合同制护士的管理规定》, 对合同制护士在晋升晋职、工资绩效、提拔奖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开展了优秀合同制护士的评选活动, 让优秀的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享受同样的待遇, 大大提高了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激情, 护理服务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3. 2 严格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医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 以中医护理为特色, 突出中医内涵, 不断提高合同制护士的中医素养。通过报销学费、晋职加分等措施, 鼓励合同制护士采取自学、成人教育等形式, 提升学历层次水平。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优质示范病房、优秀服务明星等活动, 对护理制度、操作、规范、流程等进行规范化培训, 提高合同制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3. 3 以人为本, 加强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管理者应正确引导合同制护士的自我认识,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珍惜良好的工作环境,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合同制护士的特点, 倾听她们的需求, 尊重她们人格,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4], 为合同制护士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用感情、待遇、发展远景留人, 提高合同制护士对医院的归属感和对职业的忠诚度[5]。

4 小结

合同制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好合同制护士, 需要医院决策者和护理管理者先进的管理理念, 制定出与医院实际相结合的管理策略, 维护合同制护士的合法权益, 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有过硬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的合同制护士队伍, 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锐, 袁春风, 王慧.聘用护士职业心理需求的调查与管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122-123.

[2] 魏雪梅, 李雪平, 李铁.基于双因素理论对提高合同制护士满意度的策略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43):36-38.

[3] 宋瑰奇, 房彤. 60所医院所聘用合同制护士现状调查.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11):28-29.

医院合同管理篇(8)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的支持,给公立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院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经济交往、技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加强合同管理,维护医院在对外往来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合同的概念、分类和管理部门

1.1合同的概念合同是指医院在对外往来中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1]。

1.2合同的分类及管理部门我院按业务职责范围实行合同分类管理,由职能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如药品、试剂采购合同由药学部负责;医疗仪器设备采购与维修、信息化设备、卫生材料采购合同由器材处负责;基建工程、医院水暖电气的供应由动力基建处负责;物业管理、办公用品及其他物资采购合同由后勤管理处负责;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的医疗合作及医疗纠纷处理等合同由医务处负责;对外签订科研开发和协作、科技成果转让及药品临床试验等合同由科研处负责;贷款、借款及财产保险合同由计财处负责。人员聘用劳动合同由人事处负责等。重大合同事项经过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并报院长办公会批准。

2签订合同的原则与程序

2.1医院签订合同的原则医院各项合同的签订要遵循计划管理、预算控制的原则。除特殊情况外,合同项目应该纳入医院当年计划并落实项目资金预算。重大合同事项要经过科学论证、集体决策,签约过程应符合法定程序、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选择合同对方当事人必须审核其法人资格、经营范围、资质、信誉、经营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等内容。采购合同,一般采用货到付款的原则,工期较长的施工工程和长期服务合同采用按进度分期付款。

2.2签订合同的程序合同文本由合同经办人员负责草拟。草拟合同时要认真细致核对招投标文件内容,合同条款应该齐全严谨,文字表述清楚、准确无误、不存歧义,双方权利义务要明确详实、权责对等;合同项目负责人要对合同的完整性、严密性、规范性负责。合同文本必须由经办科室负责人审查同意,必要时请法律顾问审查,报经主管院领导批准方可正式签订合同。

2.3合同的签署合同应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的人签订。法人代表授权实行“一事一委托”和按管理职责实行“任期委托”两种形式。未经授权委托,任何人不得代表医院对外签订合同。

2.4实施合同专用章制度医院合同一律加盖“北京医院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由院长办公室负责保管,留存印模并对合同专用章启用日期登记备案。合同章管理人应对印章的安全保管、合理使用负责。

3合同的管理与监督

3.1合同的管理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往往不同性质和类别的合同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拟定和承办,而且从订立到履行终结期限长短不一,给合同归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合同中途流失,给医院带来损失,我们紧紧抓住合同章这一关键环节,设专人管理合同资料[2],建立合同管理台帐,每一份合同都要建立合同档案,妥善保管合同文件资料。

按照《经济合同法》和我院合同管理规定,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变更,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合同双方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变更确认书应及时归入合同档案。合同管理部门应制定合同项目的验收制度,规范验收程序及验收标准,严格落实验收责任,保障合同项目质量达标、数量完整、服务到位。

3.2合同的监督医疗卫生单位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一般由审计部门来完成。医疗卫牛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深入到合同执行部门,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即纠正、禁止或阻止。对于未执行或者未完全执行的合同,查明未能执行的原因[3]。审计处、监察处对采购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程序、开标评标、合同签署等进行全面监督。凡属招标采购和政府采购项目,须书面通知审计处、监察处派员到现场进行监督。大额合同,在签字盖章前应报送审计处进行合同审计。

合同结算付款要接受计划财务处的审查监督。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合同结算时应持合同原件、有关结算批件、结算票据、验收单据等结算资料报计划财务处审核,资料不全不予结算。若发票与合同约定收款人不符,且没有约定收款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托收款证明的不予付款。结算申请与合同支付方式、方法、时间、金额不符的,或结算发票有瑕疵、不符合结算要求的,以及结算票据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不一致的不予付款。

总之,合同管理,医院一把手必须重视,各职能部门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过不断完善医院合同管理制度,维护医院合法权益,运用科学手段,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医院合同管理篇(9)

一、医院开展合同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1.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维护合法权益

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是防范潜在经济风险的起点和关键。做好经济合同签订的审计工作,一方面确保了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周密细化的合同条款是双方履行合同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是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规避了潜在的经济风险,帮助医院增收节支,为单位维护合法权益,落实医院内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医院合同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对合同所发现的各种经济问题实现有效地控制。在审计工作当中,可以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对合同签订的时间阶段内,要将相关的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落实,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对医院的合理权益进行维护,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开展和完善治理,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收入水平实现显著地提升。

2.实现合理控制,有效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医院的经济活动大量增加,各类合同的数量不断增长,医院在政策经营运行过程中,大部分是依靠自筹资金投入来进行,这就造成目前医院所采用的各种管理方式及经营模式不能满足目前的医疗竞争市场的需求,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也增加。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开展,能通过合同审计过程中对合同条款中的各方权利义务,付款日期、售后承诺,违约责任等加以明确规定,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通过医院合同管理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单位在各项经营活动开展中具备一定的合法性,从而对双方之间的正当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医院各种经济运营中的风险因素实现合理的控制和调节。

3.有效节约医院的经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在现有医疗机构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从而使更多的公立医院、集团所有制医院以及民营医院处于市场竞争中。针对这种现象和面临的竞争压力一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对医院未来的健康发展形成较大压力。加强医院合同管理的审计工作,是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合同的签订成立履行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从项目立项开始、招标采购、资金使用环节上进行监督审核,审计科与合同承办的职能部门主动沟通,从源头管理,着重审查项目是否立项、招投标是否真实、必备条款是否明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合同文本是否规范等,进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院合同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签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审计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但在审核中发现,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经济合同定义、审计范围及相关责任部门职责的明确。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流程约定不清晰,制度不健全,职能相关部门分工不明确,合同签订流程不清楚。在审核经济合同签订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合同的主要条款和实质性问题或要求,或招标文件与合同主要条款表达不一致。对经济合同的认识与重视不够,缺乏经济合同的相关知识,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意识淡薄,容易出现事后在补签合同,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不归口,对合同签订的具体范畴不明晰,签订时存在不规范问题较多,合同的条款内容不够完整和明确,要素不全,合同标的数量、质量要求、履行方式、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期限以及支付方式不明确、签字、盖章手续不符合规范。每年医院都会有大量的合同,其类型出现多样化,医疗设备采购类、基建工程项目类、后勤物资类、系统信息化购置类、科研项目类等,不同的经办部门所体现出的合同类型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归口分类和审核,针对内容上不完善的部分,移交给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自行修改,降低合同审批效率。结合目前医院的合同管理审计工作情况来看,通常在对合同模板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都是基本参照其他或者对方提供合同范本来进行的,不利于降低医院的防范风险。

2.合同履行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审计人员要不定期进行审查,审查合同当事人是否依据合同的约定内容执行,要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来付款,以防止超额支付合同价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对方提出变更合同内容等要求,审核变更手续是否按照合法的流程办理,相关手续是否完备。并且对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跟踪,深入到项目的实施活动,了解项目的进度发展,与合同经办部门和职能科室有效沟通,重点检查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在合同履行结束时,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审查是否有验收报告、入库单、资料是否完整,按照合同要求约定情况进行付款。例如,根据分期付款合同中的内容来看,医院需要对合同条款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是否满足实际的合同标准要求。如果对方没有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时间交付相应的产品,医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告知合同方。另外,对合同方出现违约情况后,违约金不能和定金混用。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医院经济合同执行阶段的审查工作中,没有将以上的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到位。

三、完善医院合同管理审计工作的相关措施

1.建章立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首先要建章立制,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权限明确,责任清楚,形成健全有效的经济合同审计监督机制,为经济合同审计提供制度保障,使得经济合同的审计有制度做后盾。医院合同管理审计制度在其中要起到了规范和约束作用,明确相关部门在经济合同审计中的职责和权限,以项目为核心,优化合同签订的流程和手续,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合同的修订以及审核等工作,主要是看否可以满足实际的标准要求,在内容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性的划分。在经济合同管理上建立统一的执行标准,规定经济合同的签订流程,明确签订内容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以及解决办法,并且对各部门会签审核经济合同的范围和职责做分工。让流程清晰和职责明确的制度有效执行,规避医院在签订经济合同行为中潜在的风险。

2.做好事前沟通,加强审核执行的力度

合同签订前审计是经济合同审计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也是风险关键点,对合同的签订实行事先审计监督,避免以后的合同纠纷的产生。在合同签订之前,规范合同文本格式,必要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多及时交流,有关重要合同,可以进行事前审计,在日常审计过程中,坚持原则和依据,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来区别对待。合同种类涉及到医院的各个职能科室,审计部门在合同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主动协调合同的经办部门,沟通商议各项条款事项,查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接受反馈意见。另外,涉及有关招标项目的合同签订前,应该明确项目是否立项,合同订立前的招投标环节是否公平公正,与合同的经办部门及有关科室认真审核对方提供的资料,检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完整和准确,从合同立项、预算审批、招投标到合同签订执行,进行全过程把控,提高审计效率。

3.努力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医院合同管理篇(10)

1、合同立项阶段的问题

(1)未与科研项目预算有机结合。部分项目在立项前未审核科研项目的预算,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的情况。(2)存在分解采购、规避招标等行为。为加快执行进度,或简化采购流程,同一个外协项目被拆解成若干金额较小的项目。(3)采购论证调研工作不充分。部分医院科研外协合同缺少询价比较过程,同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监督,采购价格无法控制。

2、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合同无专业人员审核,内容不严谨。科研外协合同无统一模板,多数医院使用对方公司提供的合同,部分合同漏洞百出,内容不完整。(2)授权审批程序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明确。(3)倒签合同现象普遍存在。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出现先履行合同,在需要付款时才签订合同或付款之后补签合同的情况。(4)合同会签流程繁琐,周期过长。(5)合同签订范围不明确,合同用章不规范。

3、合同执行阶段的问题

(1)未严格按照合同规定付款。部分项目由于临近结题,课题负责人为避免资金结余,不按实际执行情况申请付款,资金安全存在隐患。(2)成果验收缺乏有效监控。大多科研外协合同的成果验收仅由课题负责人把关,医院科研处无相关专业人员。(3)合同变更和解除程序不规范。(4)未对合同执行进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4、合同评价阶段的问题

(1)缺乏对合同管理情况的分析总结。大部分医院未定期总结经验,查找合同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2)未开展合同管理评价工作。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等未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不利于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主要原因

(1)医院领导对科研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多数医院领导更加重视医疗工作,没有意识到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医院比较重视合同签订和执行环节的制度,而常常忽视对合同变更、解除尤其是对合同监督和控制的相关制度;部分医院合同管理制度过于笼统,无具体细则,缺乏可操作性。(3)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大多医院的合同管理系统比较简单,合同管理还是采取纸质和人工方式。

二、对医院科研外协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医院要对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订,合同管理制度要涵盖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合同的签订、执行、变更、解除和结束,以及纠纷处理等。明确合同签订的范围和审批流程,以及各审核部门的职责权限。同时合同管理制度要尽可能细化,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使之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二)完善合同管理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上一篇: 健康教育事迹 下一篇: 技工学校劳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