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18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1)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我们要围绕教学重点及时进行“搭桥铺路”,利用趣味故事、图片欣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日月潭》这课时,教师一开始播放日月潭的美景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这样美的心境下进入课堂,有了这个美的情境,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愉快的畅游了。又如在教授《赠汪伦》时,教师精心而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唐代有位大诗人叫李白,很有名气。有一年,安徽泾县有个农民叫汪伦,想请李白到他家去做客,又怕请不来,就写了封信给他。信里说他们那个穷寨子有“十里桃花”观赏,其实,什么“十里桃花”呀,只是有一个方圆十里的桃花潭;又说那里有“万家酒店”可饮酒叙谈,其实只有一家,不过老板是姓万,是万老板家开的。后来李白来了,当他知道汪伦同他开了个玩笑以后,他究竟生气没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白为汪伦写的这首古诗《赠汪伦》同学们就知道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教材有关的趣味素材,并巧妙地把它编成故事,作为教学新课的铺垫,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一个轻松活泼的局面。

二、明确目标,自主探索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就可以使教学少走弯路,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因此,在学习新课前,教师要明确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用几个巧妙的问题贯穿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感知课文,体味情感,设计问题要少而精,既要能统领全文的学习,又要容易突破重难点。例如在教授《小鹿的玫瑰花》这课时,教师出示问题:1.为什么鹿弟弟说这玫瑰白栽了?2.为什么最后鹿弟弟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整体感知,把握教材,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味、感悟文本。例如在教授《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教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小男孩捡鱼这个情景时,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中描写小男孩捡鱼动作的三个词语:“走的很慢”“不停”“用力扔”,指导学生自由读,带着动作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中走进小男孩纯洁的心灵,树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展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展示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探究的好坏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表现出来,通过交流,学生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较强的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在展示交流环节中,既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又要使他们获得的知识最大化。教师应该侧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小组内展示这一环节中,这样班内几个同时进行,给所有学生展示机会,既使学困生有了释疑解惑的机会,又使学优生有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完成了“惑”与“学”的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2)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4-0085-02

[基金项目]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双基教学模式研究”(13040815),课题立项批准单位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作者简介]刘艳娜(1982―),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附属小学教师,二级教师。

20世纪50年代以后萌芽、发展、成熟起来的“双基”教学理论,其教学主张是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核心。[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双基”教学从中小学延伸到了学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把学校所学应用于幼儿园教学,英语科目自然也不例外。故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双基”教学模式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将对当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日后的幼儿英语教师产生深远影响。在“双基”教学论指导下,英语教学可以分解为五个环节:布置任务、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完成任务、评价小结。[2]那么,“双基”教学如何有效应用于学前教育英语听力教学的这五个环节呢?

一、英语听力教学在英语“双基”教学中的定位

英语“双基”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指的是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本技能指的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3]因此,英语听力教学更多定位于英语基本技能中听力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听力是接收外界语音信息并加以理解的能力,它不是孤立的,是人类接收与处理信息完整生态的一个环节,与人类接收与处理信息的其他环节紧密相连,不能孤立对待。

所以,英语听力教学在英语“双基”教学中的定位,首先是基本技能中听力的培养与训练,其次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完整生态中的听力链,最后是与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技能培训。只有牢牢立足“听”的基本技能,并以联系的观点把“听”置于“双基”教学的完整生态之中,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英语听力“双基”教学。

二、“双基”教学在学前教育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的特点是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发达,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具有直观形象性。[4]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影响是,幼儿学习英语无法脱离实物、动作和情境等。这种特点直接影响到这一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幼儿教师在实施英语听力“双基”教学时,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双基”目标,进而保证听力教学效果。

那么,策略应该怎样呢?很简单,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要着力培养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具体的情境来传达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这些日后的幼儿英语教师以动作、表情、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英语。具体而言,要在布置任务、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完成任务、评价小结五个环节予以体现。

1.布置任务环节,即针对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在这一环节,要明白两个道理:首先,幼儿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时并不要求他们掌握英语语法,对英语语音和词汇的掌握也只侧重生活中常见的物、象。其次,基本技能只侧重听和说的能力,对读的能力只有字母辨认之类最简单的要求,写的能力基本不作要求,而译的能力基本停留在看图或看实物口译的层面。只有明白这两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给英语方向学生布置听力“教学任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未来的幼儿英语教师给幼儿布置听力学习任务时才能有针对性。

2.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与完成任务环节。信息输入环节是指幼儿大脑进行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过程,是幼儿英语教师利用外界环境刺激幼儿的感觉器官后,幼儿的感受器将外部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向大脑,并给大脑带来信息的过程。之后是信息加工环节,即输入的信息是供大脑进行加工的,并非完成了信息输入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信息输入后,对信息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所以,学前教育英语听力“双基”教学的信息加工环节,是幼儿对进入大脑的英语听力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信息加工环节之后,是完成任务环节。学前教育英语听力“双基”教学的完成任务环节和布置任务环节相互呼应,是对之前所布置任务的检测,需要不断重复信息输入与信息加工动作,直到幼儿掌握相关英语听力技能,才算完成了任务。在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与完成任务环节,幼儿英语教师要明白“双基”教学在学前教育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原理,更要学以致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三个环节付诸实践时,要紧密结合幼儿心理特点。由于幼儿的学习特点是依赖动作、表情和情境,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用动作、表情和情境来向幼儿完成英语听力信息输入和信息加工的能力。故而学前教育专业要着力培养英语方向学生用动作、表情和情境来表现和接收英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唯有如此,他们日后走上幼儿英语教师岗位后,才能用恰当的动作、恰当的表情、设计恰当的情境,帮助幼儿完成听力信息输入和加工,最终完成听力教学任务。

3.评价小结环节。完成任务之后应有总结和提高的环节,即评价小结环节,可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小结。教学时,应帮助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学生获得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实事求是地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还能够对他人的思维活动和表现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总之,“双基”教学应用于学前教育英语听力教学时,首先要做好定位,其次要根据儿童学习特点进行任务布置、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完成任务和评价小结五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汪潮,吴奋奋.“双基论”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1996(1).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81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无疑是最主要的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收效。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科学分配课堂时间,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课堂导入是每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奠定整堂课教学基调的环节。因此,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按照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设计出最适合的导入环节。通过有效的设计,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专注力,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的原因

我们经常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始不容小觑。一直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觉得课堂导入并不会对教学效果有什么影响,因此有没有都一样,就将全部精力都投在了教学内容的讲解上;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应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直接讲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其实,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这样不但无益于教学,还会造成学生抵触甚至排斥学习语文。通过观察,我总结出学生上课兴致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没能通过课间休息调整好学习状态,思维还沉浸在上堂课的教学之中,因此,对于开始的新课短时间内接受度比较低;其次,学生对于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记忆有些模糊,这种情况下,如果语文教师开门见山,直接讲解新知识,会让学生产生知识裂口,导致对教学的参与程度不高;最后,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相对枯燥一些,假设教师又没有设计生动的导入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他们自然提不起学习兴致,学习收效肯定也无法让人满意。所以,导入环节非同小可,值得引起所有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二、导入环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入环节形式千变万化,设计也没有定法可依。尽管如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有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首先,教师设计导入环节时,必须以自己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语言的选择则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不能随意发挥,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其次,导语必须贴近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设计导语的时候,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可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也可以是其延伸的内容;最后,设计的导入环节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充满启发性。生动的导入环节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三、导入环节的设计方式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喜欢语文课,既然这样,就必须让他们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堂课都给他们全新的感受,因此导入环节自然就是我们需要用心设计的教学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潜能,精心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抓住学生的专注力,激起他们继续学习的意欲。我班级里就有学生反映,每天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的时间,但可惜的是,好像语文课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一会儿就下课了。对于学生这样的肯定,我非常欣慰,也很感动,能得到他们这样的认可,之前的一切努力与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当然,能够让学生这么喜欢语文课,生动的导入环节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1.故事导入环节。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作为导入环节。这些故事应该具有一定的寓意,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专注力。

2.民谣导入环节。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导入方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民谣引出将要讲解的新课内容。这种导入方式不但亲切生动,而且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民谣是漫长历史岁月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虽然通俗,但是字字珍贵。语文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这种导入形式,就能大幅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3.歌曲导入环节。

歌曲不但有打动人心的旋律,还有充满情感意义的歌词,因此,可以对人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来作为导入环节,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内心的情感激荡,让他们快速集中起来,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这种导入方式强调的是学生情感的激发,借助歌声向学生传达情感上的诉求,让他们产生出和教学内容完全一样的思想观点,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引导他们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文化修养的一部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4.情境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是指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为指引,构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或者氛围,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环节可以使用音频、视频、图片、影像等手段,声情并茂,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因此,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并且受到他们的推崇。我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形式的导入用得最多,很多时候都会借助视频来构建教学情境,作为课堂的导入环节,实际的教学收效也非常理想。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4)

开放式教学注重对受教者终身及全面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与当代语文授课要求相吻合;这一授课形式提倡将学习语文的时空打开,强调语文实践及语言熏染,这与语文授课规律相吻合;开放式教学所彰显的恰是“人本”理念,对受教者独特的认知予以尊重。

一、增强教师的开放性教学意识

小学阶段对语文的学习为对别的学科进行学习的基础,其授课基本手段即为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对提升受教者的综合素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其施教目的即为引领受教者科学地借助语文学科,将自我感情及见解进行传达,实现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小学语文开放式授课形式应当着眼于课堂,整个施教环节,教师应当将引导者形象扮演好,因此施教者应当具备丰富的开放式施教常识。于课堂之上,施教者应当对学生的主观愿望予以尊重,关注个体的不同,注重受教者所提及的问题,辅助其探究问题的答案。伴随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施教环节应当注重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施教环节教师应当侧重于学生本身,对其独立思考予以鼓励,将思维模式予以创新。小学语文授课重点额开放式教学应当将施教者的引导置于首位,因此践行开放式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开放式施教意识,进而引领学生参与到开放式课堂教学互动之中。

二、立足于开放的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于施教之前,应当注重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依据这一方式的施教理念、施教方式及特殊的授课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预先安排好课堂互动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设计参与式授课活动环节应当树立下面的几点理念: 第一,设计教学活动应当紧随本学科性质及教学展开的目标。语文新课标中把小学语文性质定性及工具两种特性相协调;把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定制为,注重对小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提升,令受教者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及相应的探究及审美的能力,进而具备较好的科学文化及思想道德素养,最终为发展其个性及终身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与式教学之于小学语文,应当仅仅围绕小学语文文本的特性及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将目的锁定为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及传授给受教者对本学科进行学习的方法。

第二,以学定教。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授课环节,依据受教者的知识构成情况及认知水平、过程等,动态性的定制出和受教者的现实情况相吻合的施教计划。不但应当进行预先设计,亦应当可以令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空间给予学生。施教者依据学生于互动环节的学习实际,动态化的掌握施教环节,将协作、引导、组织的效用充分的显现出来。

第三,学受到教的服务,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施教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走进学生身边,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予以辅助,共同探究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受教者共同探究课堂互动环节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进行授课。

三、完善开放性的教学体系

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令小学语文收获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其中顺利实施开放式授课,自当将观念转变,授课互动中将开放式教学纳入其中实则为推行开放式教学的根基,并且转变学校及施教者的观念,将受教者自主探究及学习的能力予以培养,皆为实施开放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施教者于施教环节,应当将文本内容和其它相关环节相衔接,辅助受教者借助学的知识应对实际问题。

传统应试教育机制下,目前受教者文化学习更为侧重的目标为良好的考试成绩,施教者亦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受教者评定的标准,对学习过程没有足够的重视。考核教师环节,教师任教班级的成绩亦是对教师评定的唯一准则。上述施教模式,不利于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施教者应当对学生的成绩予以关注,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成绩更为重视。要将开放式授课形式变为现实,自当转变校方考核教师的形式,对施教者而言,切实将受教者整体能力及班级综合素养水平提升意义重大,受教者成绩仅仅看作考核的一个元素,因此,校方应当将传统考核形式转变,着眼于提升受教者综合素养水平,定制具有创新意味开放式授课机制之下的考核基准,借此令施教者更为关注每个受教者综合素养,受教者于学习环节自当淡化对学习成绩的侧重。由此才可以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构建起来。

总而言之,施教环节即为一种创新及探索环节,课堂中彰显开放性,需要将受教者的主体效用显现出来,将其与施教者的主导相协调。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授课形式也显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相信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定会迎来更为美好的春天。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5)

课前预习环节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薄弱环节,他们没有重视课前预习的作用,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茫然不知所措。笔者在教学中将教学环节向课前延伸,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掌握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在预习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对预习思考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自主解决文学常识、字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深刻领悟,达到熟悉教材内容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提炼总结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便于在课堂学习中针对性地听讲或者对他人进行质疑探究。通过这样的模式,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与活动中能够充分动起来,深入地思考,充分地感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提高。

二、紧扣“悟”字,在课堂探究环节相互合作

课堂探究环节是“悟学+自主学习”模式运用的主阵地,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再单向地对学生进行全面讲解,而是对其进行要点点拨,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出示一组探究题,这样的一组探究题既是学生思维线索的引领,也是整节课教学重难点的浓缩与提炼。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领下,学生分小组开展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在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小组长将每一位学生所领悟的成果展示出来,采取逐个发言交流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汇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维所悟出的学习成果截然不同,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炼、总结、补充、完善,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和小组集体的智慧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成效。

三、紧扣“悟”字,在主题活动环节辨析明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思维方式呈现多样性与差异性,在一些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出现观点的偏差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不可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要给予学生平台与机会,让他们进一步深刻地去“悟”,并且进行思维的交锋,在辨析中明白道理。这样的教学要求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以主题辩论的活动形式展示出来。针对学生持有的不同观点,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其组成相应的控辩双方,各自阐述支持观点的论据,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验证。这样的主题活动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另一方面,感悟思考和交流辩论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活动环节,学生的深刻感悟和民主交流是教学成效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四、紧扣“悟”字,在当堂检测环节分析反馈

语文教学中及时地获取学习与教学反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除了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状态的反馈信息之外,还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分析自身的学习状态。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每一节课的最后环节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重难点当堂检测,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以作业纸的形式罗列出来,对学生进行现场检测。这样的检测活动既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成效的参考依据,同时更是对学生当堂学习成效的一次反馈,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认真感悟思考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成效,清楚地明白自己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应当从哪些点入手弥补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语文学习成效。

五、紧扣“悟”字,在课外活动环节延伸巩固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32-01

1 引言

在现代教学实践当中,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地应用于中小学的教育环节之中。语文是教育环节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贯穿着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因此,为语文的授课环节注入更多的灵动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兴趣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多彩的画面,形象的表现以及简便的操纵走近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显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2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 将语文知识形象化,调动学生感官参与课堂教学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都深知,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集实用性和人文德育关怀为一体的文字学科。语文学科传承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将方块文字传输给炎黄子孙并让学生学会精准运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位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所谨记的重任。

多媒体技术介入语文课堂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将抽象化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收获学习语文知识的愉悦感。以小学语文为例,在讲授苏教版的《美丽的丹顶鹤》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文字的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授课环节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剪辑动物世界中有关丹顶鹤漫步的视频,插入影音文件中的插曲,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味丹顶鹤的外形特点,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就可以将心中对于丹顶鹤的形象的理解幻化成灵动的语言,进而水到渠成地完成本课时的授课环节。

2.2 以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探索欲

在教育学的理论当中,明确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启发式教学之于语文课堂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主的探索当中,充分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正如古语所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一种探索的自我需求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的授课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声音、影像直观地展现,为整个课堂营造一种良好的授课氛围。例如,在讲授《小动物过冬》的时候,教师在授课前就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们自主搜集小动物过冬的图片,最后学生在家长与语文教师的辅助之下将图片制作成PPT,在授课环节进行一种自我劳动成果的展示,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这样,学生也参与到了多媒体授课的环节,使得学生在参与授课过程中更多了一份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而激发了一股源自心底的探索欲望。

2.3 优化语文授课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了语文授课的环节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前的授课环节的设计,将本课时的授课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比如,《说勤奋》一课,教师就可以将课文中“梁”、“社”等生僻字,与课文相关的板书设计,课堂训练当中的题型设计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环节,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有效节省一部分板书环节所耽误的时间,优化语文授课环节的课堂效率。

3 运用多媒体手段构建灵动语文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语文授课之中,就需要每一位处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理念,认真钻研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直观的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授课情境,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效率。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的授课环节的时候,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认知实际,设计科学、合理的幻灯片,进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相关的教育职能部门也应当加大对学校教育中的投资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语文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的多媒体设施,使得城市、农村学生都能感受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笼罩下的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4 结语

信息技术是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来的蕴含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技术,将这种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正是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教育方针。集形象化、便捷化等优势于一体的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使得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平度市蓼兰镇杜家小学,山东 平度 266731)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7)

学法课程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法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汪飞雪(1967-),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法和特殊教育教学法研究。(辽宁

营口11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19-01

一、问题的提出

1.语文教学法课程要突出教学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

学法课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语文教学法教材的顺序,一

章章、一节节地讲授,教师倾其所有,将毕生所学滔滔不绝地向

学生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师生间真正的互动,忽

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更谈不上对其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应

有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教学法理论知识,具有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功底,但由于教学内容与具体

的教育教学情境脱离,使得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来看,作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特

有的教学法课程主要是以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为主。一方

面,教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习教什么,如何教;另一方面,又

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和指导作用,能够促进教学技

能的形成。

2.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现状。(1)重理论讲析、轻教育教学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委

制定出了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许多专家学者也编订出多

种版本的《语文教学法》教材,这对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起到

了指导和保障作用。但教材在基本教学理论的讲授方面仍存在

诸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等问题。例如,选用的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法》,该教材内容涉及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语

文教材、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小

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小学语文教师、小学生课程活动等方面,

教材体系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只能学到一块块互不联系的

教学理论,而无法将其整合为系统的语文教师应具有的理论知

识。同时,教学理论课程用时过长,按照本专业课程计划的课时

安排,“语文教学法”总课时量仅为

64学时,其中基础理论部分

就需要

32课时,可供学生实践的教学时间包括见习只有

32学

时,这种教法只能让学生做一些静态的教案设计,缺乏走上讲

台试讲练习的机会。(2)教学评价手段单一、陈旧。语文教学法

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前教育课,

其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然而,高职

院校的教学评价常用的方法是期末考试和论文两种形式,强调

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复制。语文教学法课程同样也使用这两种

评价方式,如此一来只能助长学生对笔试高分值的追求,而对于

课程的内容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死记硬背,忽视教学技能的形成

和培养,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1.整合精讲教育教学理论。打破教材条块分割,设计几个

连续的专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1)

结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情况介绍语文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对语

文教学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当前语文教学需求、更新教学理

念。(2)对于一些最基本教学理论,如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原

则、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

知识,也是他们将来备课、上课活动的必备理论指南。同时这

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一时又很难消化,因此,我们采用集中讲

述,只要求学生接受和记忆,不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以待在

以后的训练中慢慢消化吸收。(3)对于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

易忽视的知识,以及与形成学生语文基本功密切相关的内容,采

取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登台讲解,一

方面可以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教的基

本技能。(4)对于与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知识交叉重复的教学内

容,我们采取教师列出问题提纲、学生自学并形成综合的文字材

料,教师在总结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作综合讲解的方法。

2.借鉴模仿示范课教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小

学语文教学录像,请优秀小学教师来校讲示范课,到小学、特殊

教育学校听观摩课等形式借鉴模仿优秀课、示范课的教学。首

先,在见习观摩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边听课,边做好详

细的听课记录,不仅要记录下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在听课

笔记的边框中记录自己感受,回校后,仿照教学过程编写教案。

其次,分组讨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师采用什么方法

完成教学目的、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

等”,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具体的教

学现象,同时又要用具体的教学现象去理解学过的语文教学法

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对所见所感生成了理性的认识,而且

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也有了真实的感受。最后,对照讨论的结果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教案的各组成要素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相互间

的关系,进一步修改教案,进行分环节的试讲练习,如导语设计、

授新过程、练习、板书设计等。试讲后学生先互相点评,教师在

学生点评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3.模拟课堂情境试讲。试讲是实习前的演练和准备教学。

通常是采取以下七个步骤进行:(1)给学生提供小学语文教材,

让他们根据教学要求独立分析和处理教材编写课时计划,设计

教学方案。(2)将学生分成试讲小组、评课小组、配合的“学生”小

组、录课小组。(3)制定听课、评课的评分标准和赋分办法。(4)从

试讲小组中推选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带头试讲,我们称之为

典型引路。(5)轮换各小组职能,做到人人试讲、人人会评课、人

人会录课。(6)利用微格教室资源优势回放经典教学片断的方法

讲评每节试讲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试讲中的表现评出每个学生

的试讲成绩。(7)以教学班为单位,选出试讲比较好的学生,在师

生评课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重新录制后存

档,为下届学生学习教学法课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三、语文教法改革的结果

语文教学法课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

是整合精讲教育教学理论,这个环节将语文教学法理论整合成

几个教学专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理性上认识语文教学法理论知识。第二个环节是借鉴模仿

示范课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

基本教学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把培养学生形成教学技

能,发展教学能力放在第一位,组织学生模仿示范课教学内容编

写教案,设计教学环节。第三环节是模拟课堂情境试讲,利用微

格教室组织学生按着相应的步骤,完成试讲、评课、录课。这一

环节是语文教学法课程主体阶段,是将第一个环节的理论知识

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将第二环节每个教学步骤的单项训练过渡

到整体教学过程的综合训练,也是由教案的纸上谈兵,到通过试

讲实施教学的过程,模拟课程教学情境,发展教学能力。第四个

环节是加强教育实习,巩固教学成果,组织学生到基层学校听

课、上课,在实习过程中落实好实习的指导工作,做到有组织、有

管理、有听课记录,切实做好实习成绩评定工作。

总之,本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

教学法的理论,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深入学习增强了教学效

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毕业生能够适应语文教学及教学改革的需

要,可见,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文星,孟庆红.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2]杨秉静.开放式语文教学法浅谈[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3]岳强.小学语文实用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汪飞雪.听觉障碍学生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5]容慧华..赤峰学院学报

《语文教学法》教学中技能训练的实施与探索[J]

(科学教育版),2011(3).

[6]张兴旺.加强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学生试讲环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3).

[7]袁利芬.论建构主义理论在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医科大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8)

2.单元复习教学要把握“课内学法-课外迁移”的教学思路。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作五个环节:(1)导语。(2)学生交流基础部分自主复习成果。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单元复习时基础部分的掌握,使学生理解应掌握哪些基础内容:单元提示、字词、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学生交流,教师点评矫正并引导学生归纳小说阅读的考点。(3)自主完成课内训练题,引导学生从课内文章入手把握小说阅读的命题角度及解题方法。(4)自主完成迁移训练。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与之相应的练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创造性思维的能力。(5)总结。

通过第一次反思,我总结了单元复习的基本方法,与课程标准与河南省中招命题特点相联系。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专家和教师们的肯定,自我感觉还很好。近来,对课程标准又进行了详细解读,阅读了大量的解读文章,对这节课的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觉有不少地方与课程课程标准“貌合神离”。又进行了第二次反思。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缺失。

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该节课的设计思想重心放在前两个目标上,对第三个目标忽视。复习目标定了两个:“学习本单元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文体常识;把握小说的基本考点及解题方法,提高小说阅读的能力。”第一个目标侧重知识,第二个目标侧重过程与方法。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丝毫没提出。复习重难点也定了两个:“重点:把握小说的基本考点及解题方法,提高小说阅读的能力。难点:学会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及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是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94-01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各种综合素质..长期以来,语文这门学科被定性为工具性学科,而淡化了实践性、人文性等功能: 唯有创新,才能推动个人乃至社会的前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陷入“教学模式呆板单,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局面。在创新型人才要求的呼唤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改革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创新理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小学语史必须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创新行为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为培育创新人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便要相应地进行创新,从而规避传统教学馍式的弊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这是摆在眼前的一个艰巨课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个具体途径,以期达成教学实效。

一、促成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相较于数学,小学语文主要是通过读、背诵、理解、书写等基础,帮助学生建起感性认识,从而具备基础的语文素养。其中,小学语文中也包含定的慨念内容,比如“什么是五诗。”、“陈述句与疑问,句型的转换”。若仅仅按照教材来“照本宣科”,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惑,继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象地呈现书本知识,让学生能学得明白、学得有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应川多媒体技术,将片、声音作为传达讯息的载体。比如学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头”这句诗时,教师可以放映一张蜻蜓于荷叶的摄影作品,借由图片来展现诗句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知要素,背诵乃至理解诗就非难事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时论活动,或者让学生模拟“老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环境-来:总的来说,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并将学牛放在教学过程中最重婴的位置卜

二、设置开放性的提问环节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对话的一种主要途径,通过提问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溥弱点在哪里,学生也可以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放思维、延伸思考一当然,教师应该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提问框住学生的思考领域:在提问之前,教师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要接受的“标准回答”,那么提问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小学语文教学应倡导开放式的提问。教师所问的问题应该是领域广泛的,既包括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也包括书本之外的延伸性内容比如说,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修补羊圈最好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个亡羊补牢的例子吗?”开放性的提问旨在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将知识与实践对接的素质。当然,开放式的提问不拘泥于某一个标准答案。学生若能在回答中开拓思维,发扬创新意识,教师就应该予以鼓励。开放性的提问环节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精神,设计难度不同的开放性问题,使得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能力回答提问。如此的提问过程一定能架构起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模式,从而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三、建立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篇(10)

1、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能永久传承的最基本的工具,既是基础学科,更是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搞好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课题,而是涉及到中华民族文化永久传承的重大课题。“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堂,大多数仍然停留在教师读课文、学生被迫答问题,做练习,背课文的简单形式上。所做的问题、练习,内容空洞,说教胜过审美,忽视学生的自我价值,脱离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使本当充满语言美、情趣美、人性美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针对这些弊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究并试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根本”的主体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挥。

2、探究预案设计

2.1 探究目标的确定。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不可能被“教”给某个人,却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培育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强调教学民主平等,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发现并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实验。按照新课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简单分成五个环节,即:“兴趣诱导(导读)――探索寻奇(初读)――研讨释疑(精读)――深度体会――认知提升”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协调各步骤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感知、体会教材中传递的信息,在讨论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从而产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已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3、实施过程体会

遵循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实施五环节教学法。

3.1兴趣诱导(导读),这一环节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范读的同时,利用多媒体适时向全体学生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如:出示图片、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播放背景音乐等),诱导学生对文章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信息传递做好思想和动机准备。

3.2 探索寻奇(初读)。指导学生根据第一环节中预设的问题、目标或在教师导读中对课文产生的整体感知,进行自读。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一步,其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自读,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并能找出课文中重点的词、句、段,把握文章重点词句及相互联系,对预设问题产生内心体会。这一环节应着重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去思考,去领悟。

3.3 研讨释疑(精读)。自读后,让学生讲讲在自读中明白了什么,最好能讲出自己是怎样把问题弄懂的。引导学生围绕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的问题,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进行主动研讨,深度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并通过和日常用语的对比仔细品评课文中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使学生做好语言积累,逐步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讨论,讨论是学生之间思想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载体,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而且能推进学生之间发展良好的同学关系,因此,要积极采取各种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规模可大可小,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讨论;形式上可以采用老师单向设问、学生之间质疑、师生互动等。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学会处理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鼓励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4 深度体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回顾,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同时重点领悟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并对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主动调整和完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如:散文诗词学习中采取配乐、配画法,记叙文学习中配以课本剧,说明文学习中设计电子课件等,启发学生找出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

3.5 认知提升。利用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的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问题和情境或引导学生按定向目标自我设计的自测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运用在前几个环节中学到的新知识,达到认知水平新的提升。这一环节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练习要关注过程和质量,做到以质胜量,充分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向能力转化;二是评价要以表扬为主,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激励,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有时学生之间的评价可能比教师的评价更具有可接受性。

上一篇: 国内贸易问题 下一篇: 信用监管模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