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1:11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石山、刘国光等都认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我所说的生态时代,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文明观正是人类文明发展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的思想理论表现,其主旨是要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战略纲领。因此,2001年4月,由23名世界著名学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可持续性学科》论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为可持续性科学,希望综合现有各学科及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是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观,它的学理表述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或者说可持续性经济的理论形态就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这是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时代的必然的理论表现。随着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中国正在从非主流经济学科走向主流经济学科。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主要特征

2001年,我曾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从世界经济学说史来看,20世纪末期传统经济学理论危机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经济学的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原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新兴经济学理论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从经济理论危机中找到通往21世纪经济学发展的新道路。”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服务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以至网络经济学等一大批新兴、交叉经济学科开始产生与兴起,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形态。在国际上,20世纪中后期,美、日等发达国家学者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中,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e·戴利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在1996年出版,影响较大。次年,笔者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世。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已屹立于世界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之林。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被不断赋予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此,本文强调三点:

(一)在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兴的、交叉经济科学。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点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与生态经济理论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观,不仅表现了可持续性思想,而且反映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即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了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的先河,是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立足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民族特色。“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生态弱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此,我在20世纪80年代的论著中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这种国情使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基础很脆弱,是制约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在近些年来保持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使我国很快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和谐、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面临的各种不可持续性经济社会问题,通过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们协调自然生态相互发展关系的独创性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顺应当今人类社会经济“三重转变”的时展客观要求,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任何学说与学派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与标志,并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它有三个主要标志:即现代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现代经济形态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现代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新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代洪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21世纪必然是生态文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三位一体’的新时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科学建设,它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三位一体”新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这个新时代精神的把握,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同“三位一体”新时代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现代经济“三重转变”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三位一体”时代课题,不断赋予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

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20世纪的100年以来,极端的经济主义(又称极端发展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和泛滥,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像弗朗索瓦·佩鲁曾指出:当初穆勒用功利主义伦理学取代勤奋和义务伦理学的时候,是有各种高尚的道德意图的,但后来蒙受了真理衰退之难,被后人退化为把发财致富、追求物质享受作为目的的经济主义、粗制滥造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苦果:一是在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指导下,工业文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享受、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即两者统一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反社会”和“反自然”的性质。这是当今世界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直接根源。二是工业文明发展到当代,在整体上已经堕入极端的经济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标志着工业文明发展进入了衰落的阶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理论表现的传统经济学,必然从兴盛走向衰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当今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第一主义、经济功利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是与现实世界系统即“生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带来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严重结果,故可以称之为“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所谓“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是指人们经济活动无限制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财富占有过程中,生态与经济、人类的个体与整体、部分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当人们经济实践的终极价值选择时,作出的决定依据是一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只顾经济牺牲生态、只顾个人牺牲整体、只顾眼前牺牲长远、只顾现在牺牲未来的“路标”,如以自然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他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以整体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局部的可持续发展,以长远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眼前的可持续发展,即以后代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种“路标”前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行落入“不可持续发展陷阱”之中,使现代人类文明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有的人甚至断言,“人类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工业文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其深刻根源就在于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与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极端经济主义、贪婪功利主义、腐朽享乐主义盛行,使当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已在逼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总量极限,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地球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时至今日,世界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反自然”的性质,继续在朝着通向生态灾难的深渊飞奔。正如保罗·霍肯所说的那样:“我们没有去面对生态系统极限所提出的产出力的挑战,而是暂时地绕过了这个问题,用更快的速度掠夺资源……这样做不仅是借用了将来的资源,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远未来,而且还对这些生态领域中依赖同样的资源生存的其他物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而,“今天世界上的每个自然系统都在走向衰落。”这是传统经济学转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深刻根源,从而决定了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创新

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是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转向输入输出受到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使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已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的时代,进入到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的时代。因此,引起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几个重大理论的变革与创新。

(一)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地球有限论。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无限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取之不尽,可以无偿索取和利用,是不受限制的;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无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纳之不尽,也是可以无偿利用不受限制的。建立在这种地球无限论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可以无限增长,经济可以无限增长,消费和人口可以无限增加。传统经济学理论就是为经济无限制增长指明道路和提供手段,整个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在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又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有限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不仅存在极限而且存在总量极限,对它的索取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也是存在着通量极限和总量极限,对它的利用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建立在这种地球有限论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增加是有限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消费和人口的增长也是有限的,它们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说,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超越地球或本国、本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极限的发展。所以,可持续性经济科学作为21世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进程中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二)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首要问题是实现生态环境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的转化。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生之前,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一个积习难改的特性,就是从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生态环境一直被作为经济增长或发展过程的外在因素对待。而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基础作用,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这些就为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其创新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但还是没有将它作为决定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内在力量来对待。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从而将生态环境假定为经济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纳入经济分析过程,真正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对此,通过世界经济学说发展史考察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内生化的过程,现在只有确立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才能摆脱传统经济学的困境。从物质资本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到技术创新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再到制度创新内生化经济理论等,都是生态与经济相脱离的经济增长理论。生态创新内生化经济发展理论是过去所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因为,长期以来,反生态环境决定论的传统理论,把生态环境从现实的世界系统中分割开来,对人类经济社会完全孤立地考察,把生态环境仅仅看成是一种“社会的世界”的外在力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外在因素,于是“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的发展史就好像是互不相干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二三百年,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东方经济学,先是经济增长理论,后是经济发展理论,都把生态环境看作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在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这就是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生态环境外因论”。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可持续性的源泉,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这一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了生态创新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变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决定作用和生态创新内生化及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一起构成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事实表明,20世纪的生态灾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生产力运行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不仅是现代生产力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因素,成为现代生产力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道路方向和发展趋势,使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这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确定,为把生态环境内化为独立的现代经济发展要素提供了基本经济框架,21世纪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将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三)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工业文明发展时至今日,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当代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都向人们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提供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或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发展的理论原则和实现途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所创立的地球有限论已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经济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人类经济活动与发展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环境系统的生态容许限度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能越过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污染物排放量在生态系统的容纳能力范围之内,这样的经济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四)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关键是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三者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地把市场机制运行——技术进步推动——生态环境支撑三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成功协调,充分发挥三大原则的协同作用,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缺陷是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因此,直至今日,国内外主流经济学仍只是强调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能够解决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极端相信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而否认生态原则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是传统经济学的中心原则。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确实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工具。但由于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都是把无限制地追求经济效率作为惟一目标,而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经济和技术根源。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即使可以解决资源环境的某些具体问题,但它们最终都不能也不会克服地球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因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相互融合的大趋势下,对于环境修复或生态恢复方面,市场和技术只是个配角,必须依靠它们与生态原则的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的协同作用,才能终止当今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最基本原则。“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就应该也必须首先遵循生态优先规律;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根据生态系统安全优先的原则,构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这就是说生态优先是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等一切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尊重自然生态极限的原则。尤其是用生态原则矫正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导致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规范2l世纪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运行朝着生态化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五)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假设是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转变。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或理论基石。所谓经济人或理性经济人作为经济行为主体,在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是在不断地变换自身存在的形态,但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本质是不变的。因此,按照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有的行为主体惟一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当代人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可不惜牺牲自然的利益,牺牲他人或他民族的利益,尤其是涉及代际资源配置问题时,这一假设就只会起负作用,只能牺牲后代的利益,从而产生对自然、对他人或他民族、对后代的不公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当今不可持续发展危机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换言之,建立在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经济根源。这种经济根源反映了当今全球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在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对理性经济人进行尖锐的批判,并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但因西方经济学天然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即不承认人的自然本质是生态人,忽视了人的生物性和环境性,错误地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个外生变量,是人的征服、掠夺和占有的对象,经济行为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既可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环境,又可以不计算生态成本和环境代价,也就必然形成“公有的悲剧”。哲学家余谋昌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当代环境问题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①美国生态后现代主义奠基人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认为,“在经济领域,生态社会的视角拒绝把人看作‘经济人’,还反对把经济当作社会的核心焦点和驱动力量。”在10年前,笔者就明确指出,“鉴于经济人假定不仅在涉及代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在涉及代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不应该将它视为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更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因此,我们必须把新兴经济学理论引入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拓展和修正经济人假设与新经济人假设,确定社会生态经济人的新观念,将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使其行为规范建立在社会生态经济人理论假设基础之上,推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从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转变。

所谓社会生态经济人,是指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的偏好仍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但其在维护人的利益的同时必须同等地维护自然的利益,必须促进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统一,必须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不使后代人福利减少的代际公平获得实现。在21世纪的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统一的。经济人是社会人,也是生态人,每个人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是集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于一身的,既是个体人同时又是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主体,即人在经济系统中是经济关系主体,在社会系统中是社会关系主体,在生态系统中是生态关系主体,因而,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现代经济行为主体就是生态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整体。只有这种有机体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生态经济人假设是经济人、社会人与生态人假设的有机统一论,必然成为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新兴经济学即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四、加强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综合的理论平台建设

(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是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的非持续性,即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无限性,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无限性,地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无限的,并把经济看作不依赖生态环境的孤立系统,是可以无限制增长的。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的非持续性,即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必然造成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极大危害后代的发展。三是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的非持续性,尤其作为发展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它所关注的是在资源数量一定条件下,如何配置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只是资源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无视自然资源的稀缺与极限,甚至认为经济增长或发展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的绝对短缺所阻碍,也不会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的限制条件。四是当今主流经济学研究目标的非持续性,它们始终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为根本目标。因此,这种理论的经济增长本身就是目的,强调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人和自然都工具化了,完全不符合可持续性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2)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本文探讨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如何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渗透到世界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促进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存。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当今人类世界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在今天尤其具有尖锐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今世界三大主题的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在和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本国经济,通过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然而,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不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当今世界第三大主题。在三大主题的相互关系中,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他两大主题的物质基础,没有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平和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今世界三大主题的和谐统一,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大学生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其次,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地理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学好世界地理,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在大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否则,人类是自掘坟墓。

3.可持续发展观教育被边缘化的危险

虽然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可持续发展也已经成为世界地理教学的共识,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目前有被进一步弱化和淡化的危险。在教学中相应存在说得多,落实少;表面上重视,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缺乏统筹等棚架现象,直接了导致世界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在教学中的边缘化。

二、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可行性分析

世界地理教学应着力从人的主体行为视角出发,重视研究各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由及其对策。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地理环境、利用地理环境、改造地理环境的实践中,明确人类生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系统发展观,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观。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解读世界地理知识,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

1.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优势分析

娄昭,李宪荣在《高校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探索》一文中提到:“《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中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科中最具区域性、综合性与人地相关性的学科,是自然与人文、部门与区域、基础与应用交叉的课程,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及进行区域专题综合研究重要意义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为21世纪公民素质教育及适应WTO提供必备知识的课程。”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大学生们以思想活跃著称,他们早已厌倦了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待这个群体,只有针对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育方法才能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学科优势,世界各国地形地貌、人文地理不尽相同,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不相同,可以激发兴趣;第三,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灵活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思维空间,成为大学生们的兴趣所在。

2.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劣势分析

世界地理的教育内容抽象,如何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可以沿袭,如何把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如教科书第六章亚洲第一节概述中提到: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东部,是地球上最大陆块――亚欧大陆的主体。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3′S,南北所跨纬度之广为各大洲之最,使亚洲在气候上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如何用可持续发展观加深学生的理解难度很大。

3.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机遇分析

当今世界,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予以专门研究。如2009年12月19日下午落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通过了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世界正在发生的时事形势为世界地理教育中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挑战分析

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没有定规可循,学生思维活跃,目前,世界地理教科书内容抽象、枯燥,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全部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未来教学工作的障碍。

三、在世界地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具体做法

世界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展过程贯穿了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始终,学习世界地理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因此,在世界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突出的教学理念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做法如下:

1.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世界地理教育传统教学的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内容老师是照本宣科,完全是一种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可持续发展观引入世界地理教学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万来珍在《关于当前高校地理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要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并根据地理学科特色,探讨地理图导程序化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世界地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非洲地理的教学中,对非洲的地形,教科书中这样形容:“非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非洲最占优势的地形是高原,除极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外,整个非洲大陆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原,平均海拔为650m,略低于亚洲大陆;但高原面积之广,则冠于各洲。高原的边缘非常清晰,它和海岸之间有一条平原地带。平原一般不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它好象是为高原镶嵌的绿边。”然而,在这个美丽而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正在引发一场生存危机。无休止的战争、部族仇杀、自然灾害,加上工业化。绿色正在一步步退去,死亡的阴影向非洲人民一步步袭来。因此,在世界地理教学中,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在传授抽象地性知识时,结合非洲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制作课件,通过这些课件,使大学生们认识到非洲的现状:那就是:非洲许多国家的自然环境正在进一步地恶化,许多国家的经济在衰退、人民流离失所,到处是等待救援的难民。战争和饥饿正在困扰这些非洲国家。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这些难民的周围,绿色植物正在减少,战争和军事工业消耗着大量资源。在教学中,可以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非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引发大学生去思考。在教学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老师逐步退到幕后,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世界地理产生直觉的反应,引导大学生理解、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呼吸、心跳一样自然,从而达到不断世界地理教育质量的目的。

2.自觉培养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林宪生,单良在《地理课程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怀》一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特征是地理课程选择的依据,是地理知识转化的维度,是地理教育目的的根本指归,主张把谋求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三者统一作为地理教育的目的追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联系其他学科形象地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例如,澳大利亚牧草非常丰富,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但是,由于人们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几乎给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教科书中写道:“在1859年,从欧洲引进24只家兔放在墨尔本动物园里,后来由于一场火灾,兔子栅被烧,兔子窜奔野外,由于环境适宜,所以在草原上迅速繁殖。几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陆,到处啃食牧草和麦苗,造成很大祸害。虽然想方设法捕杀,并安装了长达几千公里的防兔网,但至今这一祸害仍未能根除。”通过图文并茂的讲授,从而引发学生们去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如何让地球为我们永续利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能。培养大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成为教师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研制课件,生动形象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变迁,以及温室气体、酸雨、战争、工业化对世界的未来影响,未来10年、20年、100年地球将是什么样子。如果整个世界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20年、100年地球将是什么样子。通过直观的、对比明显的教育,使学生在世界地理教育中自觉培养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结语

大学世界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在大学地理教学中引入科学发展观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创新大学世界地理教学方法,在大学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不断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校世界地理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娄昭,李宪荣.高校《世界地理》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探索[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8).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3)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来自海内外的各界有识之士,相聚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共同举办首届曹妃甸论坛。首先,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我们今天所在的曹妃甸,是中国的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也是中国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在这里举办以可持续发展为永久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打造一个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高层互动平台,对于汇集全球智慧、促进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届曹妃甸论坛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抓住了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相信,论坛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凝聚共识,对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去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开始缓慢曲折的复苏。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也带来了巨大冲击。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从容应对。既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注重把握国际金融危机蕴含的发展机遇,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了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多次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经过努力,基本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7.1%,其中二季度增幅回升到7.9%;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我们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们刚刚隆重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为此,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一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三是狠抓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强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高效节能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快开发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诚意和努力。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实的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借此机会,我愿提出以下主张。

第一,把绿色增长作为我们共同的追求。绿色增长既是当前世界经济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把绿色增长作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积极制定全球绿色发展路线图以及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有效协调政策和行动,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把推进绿色增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取向,通过各种可行的调控手段,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城市建设,把经济发展进一步引向绿色增长的发展道路,使世界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二,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共同的责任。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节能减排是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每个国家、城市、企业和个人都应以对人类长远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世界各国应积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动节能减排,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要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同时考虑各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历史责任、人均排放等诸多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切实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带头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把科技交流作为我们共同的抓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世界各国应把科学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技术的传播不应以国划界。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既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又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发达国家应在可持续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开放市场,降低人为的技术转让壁垒,尤其要加强绿色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确保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绿色技术,避免形成新的“绿色鸿沟”。

第四,把对话合作作为我们共同的行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世界各国应展开交流、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生态建设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援助、减免债务等重点问题上切实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曹妃甸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一颗耀眼明珠。这里拥有港口、区位、资源、产业等得天独厚的集成优势,是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原燃料集疏港,是环渤海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也是辐射京津冀区域、沟通“三北”(华北、东北、西北)、联接东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枢纽和对外通道。近年来,曹妃甸开发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基础设施配套更趋完善,产业集聚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外对曹妃甸的关注度明显提高,项目投资明显提速,目前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集聚、逐步产生效益的关键时期。首钢京唐钢铁厂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已投产,一个以循环经济和绿色增长为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基地正在快速崛起。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未来的曹妃甸将形成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协调发展的三大空间布局。中国政府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使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曹妃甸发展的支持力度。围绕建设绿色港口,支持曹妃甸建设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世界一流国际大港。围绕发展绿色产业,支持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围绕打造绿色城市,支持曹妃甸打造一座“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唐山特色”的国际示范城市,建成一座未来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4)

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IMF2006年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和4.7%上调为5.1%和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证明,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SARS、海啸、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1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断,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的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不会出现衰退,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二)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2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三)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2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放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上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1―3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1―3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来讲,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相对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较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罢工、生产事故以及政治局势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市场对供应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回落至60美元以下,此后继续有所下跌,但仍然保持在50美元以上。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它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到目前为止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小,需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

二、主要热点问题

(一)利率全面上升

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发达国家当中,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的国家。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另一方面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6次加息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5%。日本央行于2006年3月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5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月1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所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在一个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二)房地产市场降温

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的房地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占美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趋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但在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三)通胀水平依然较高

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预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和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和2.5%上调为3.6%和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1%和2.2%上调为2.3%和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核心CPI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呈现物价上升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这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5)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着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着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6)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乎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7)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8)

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1979―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2%提高到9.3%,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2015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1.9%,“十二五”期间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15年我国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4.8%,同年美国、日本、印度占世界经济比重分别为24.4%、5.6%、2.8%。

“十二五”时期,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30.5%,跃居全球第一,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14.2%的年均贡献率相比,提高16.3个百分点,同期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为17.8%和4.4%。分年度来看,2011、2012、2013、2014、2015年,中国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6%、31.7%、32.5%、29.7%、30.0%,而美国分别为11.8%、20.4%、15.2%、19.6%、21.9%。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首位。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6.7%左右,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速为2.4%左右,按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33.2%。如果按照2015年价格计算,则中国增长的贡献率会更高一点,根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2016年中国、美国、日本经济增速分别为6.7%、1.6%、0.6%,据此测算,三国增长对2016年世界增长的贡献率将分别为41.3%、16.3%、1.4%。

为推动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0―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0.3%提高到13.7%,进口额比重由9.1%提高到10.1%;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全球比重由3.9%提高到5.9%,进口额的全球比重由4.8%提高到9.9%。

2016年,在世界经济较为低迷的环境下,中国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市场需求。1―11月份,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的进口量分别增长了9.2%、30.5%、14.0%,集成电路进口量增长9.3%,医药品、汽车零配件进口额分别增长9.1%、8.3%,1―10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23.7%。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和主要工业品进口的大幅增长,有力地改善了国际供求关系,不仅提振了资源与能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工业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持续为世界提供着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对降低全球生产成本、推动技术进步、改善各国人民生活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2016年1―11月份,我国塑料制品、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量分别增长7.0%、6.9%,而出口额(以美元计)分别下降4.6%、5.3%。

为全球结构优化注入活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也对发达国家拓展市场、增加就业、缓解债务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快速提高。200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9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还不足0.1%,到2010年,占比提高到4.9%,2015年则进一步提高到8.7%。

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持续增长,1―11月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10696.3亿元人民币,折合161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12731.7亿元人民币,折合1924.7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与合作持续保持较高水平。1―11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3.5亿美元,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1003.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1%。在美元升值、发展中国家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是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能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发展的潜力大、韧性足、回旋余地广。中国拥有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加入劳动大军,人才红利不断积累并将持续释放。近年来,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革红利正逐渐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向好势头得到巩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结构持续优化,对全球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9)

国家主席在峰会致辞中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主张。

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充满期待,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就应对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他提出五点主张。

第一,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第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

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第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

第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今年,我们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共同承诺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制订了行动计划。我们还将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等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同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三是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四是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与会领导人围绕“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世界经济一系列“症状”的根源在于动能不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至关重要,创新增长方式势在必行,创新增长方式大有可为。相信中国的方案能给世界经济重新带来创新和活力。

“杭州共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

本次峰会是二十国集团成果最为丰硕的峰会之一,成果包括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树立了多领域的里程碑,以此达成的“杭州共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大共识

第一,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向国际社会传递二十国集团成员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第二,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峰会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峰会决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第三,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峰会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峰会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订了行动计划,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第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峰会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期待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

第五,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订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五大共识深刻诠释了“杭州共识”的思想精髓,集中体现了峰会成果,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指明方向,为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规划路径,必将成为引领国际经济合作新方向、开创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里程碑。

两大历史性突破

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杭州峰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向世界展示出卓越的领导力。

潘基文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非常感谢中国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为本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他强调,推动可持续发展“说易行难”,中国推动峰会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订行动计划,这是历史性的贡献。

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国家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向潘基文交存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潘基文赞扬中国与美国的重要合作,他表示,随着中国和美国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现在已有26方加入《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39%。他敦促其他有关各国尽快批准落实《巴黎协定》,使其尽早生效,造福全人类。

共识惠全球 行动胜千言

这次峰会达成的一系列成果,势必给当前面临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驱动力。

首先,杭州峰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希望。当前世界经济又到了转折关头,IMF不久前又下调了增长预期。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特朗普们”之所以成为现象,本质就是对全球化的质疑。现在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投向杭州。在中国等国的积极努力下,本次G20峰会达成了一系列成果,比如,建设新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等等。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一系列共识,对中国经济是利好,对世界经济更是福音。

其次,峰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的中国。B20、G20两大峰会相继举行,主席亲自出席,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也显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大门永远不能关上。这让世界也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中国。在一个杂音纷现的转型时期,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加宝贵,领导人的自信更是强心剂,希望这转化为经济的自信、国家的自信。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篇(10)

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看,美国经济受石油价格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带动下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就业形势继续改善,通货膨胀温和,预计2005年仍将增长3.5%;日本经济在企业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下呈现出较快增长,就业形势趋于改善,通货紧缩进一步缓解,银行不良贷款显著下降,以内需为主导的复苏势头不断得到巩固,预计2005年将增长2.0%;欧元区经济由于内需疲软和净出口贡献下降而增长缓慢,失业率2005年仍然居高难下,通货膨胀率受石油价格上涨而有所上升,主要经济大国财政赤字继续超标,预计2005年的增长将降至1.2%。

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看,亚洲经济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由于出口增速回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低落而增长明显趋缓,预计200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8%和4.0%。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经济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增速放缓,但石油收入的大量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和对外支付能力继续改善,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5.5%和6.0%。中东欧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较快增长,但受欧元区经济增势疲软的影响而增速下降,经常项目逆差有所增加,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将回落至4.3%。拉美地区经济在2004年出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之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经常项目盈余的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增强,预计2005年将增长4.1%。非洲地区经济也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05年将增长4.5%。

总之,虽然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比2004年的强劲增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定,长期利率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各国财政货币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较快增长态势,并且这种趋势将延续到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4.3%;其中,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将分别增长3.3%、2.0%和1.8%,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2%和4.7%,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将分别增长5.3%和5.7%,中东欧地区将增长4.6%,拉美地区将增长3.8%,非洲地区将增长5.9%。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首先,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仍然过分依赖美国,虽然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大,但由于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带动,而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依然缓慢的情况下,一旦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严重,势必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预计2005、2006两年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1%,占全球总逆差的70%左右,而顺差则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经常项目收支结构失衡不仅会影响到国际汇率关系和资本流动的稳定,而且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不利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增长;再次,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也会加剧石油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导致亚洲等石油净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条件恶化、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和贸易盈余下降,而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也会因此扩大,从而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

二、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增长将从2004年的10.3%回落至7.0%。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是导致世界贸易增长趋缓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所造成的进口需求减弱,不仅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去年的8.8%降至5.4%,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则将从2004年的14.5%降至10.4%。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8.3%降至5.0%,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16.4%降至13.5%。此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制约作用,电子信息类产品需求的周期性下降,以及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迟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强等,也都世界贸易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当前,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失衡日趋严重。2005年,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3140亿美元扩大到4511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则从2004年的2277亿美元增加到4101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6681亿美元继续扩大到7590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531亿美元和1211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常项目盈余主要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预计分别高达1097亿美元、1053亿美元和2176亿美元。全球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集中反映出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会影响到世界贸易的健康增长,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向的重大改变,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破坏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条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2005年的增长速度,而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形势有望好转,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因此世界贸易增长预计会有所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将增长7・4%,略快于2005年;其中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提高到5.8%,出口增长将加快到6.3%,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仍可维持在10.3%,进口增长减缓至11.9%。与此同时,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预计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到4990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影响也将继续增大到4936亿美元;其中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继续扩大到8052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405亿美元和1219亿美元,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分别增加到1134亿美元、1220亿美元和2727亿美元。

三、跨国直接投资趋于回升,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在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之后,2004年终于开始止跌回升,按流入量统计达到6481亿美元,略高于2003年的6326亿美元,但仍比2000年创纪录的13880亿美元低50%多。并且,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继续下降,从2003年的4422亿美元继续降至2004年的380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则从2003年的1663亿美元继续回升到2004年的2332亿美元。这种情况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地区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2005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回升趋势,跨国公司继续调整全球生产和投资布局,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对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新兴市场地区的投资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继续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也在显著增加,预计2005、2006两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重新恢复增长的同时,其地区和产业投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发达国家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但其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9.8%降至2004年的58.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相应地从20.2%增加到41.4%,显示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场所,特别是亚洲、中东欧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地区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形势较为稳定,以及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成本和市场优势日益凸显,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缺乏活力、股市时好时坏、公司财务丑闻不断,以及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等,对外投资动力远大于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由于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已基本向外转移完毕,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投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电信、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而且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离岸外包正方兴未艾,流向传统制造业的势头则明显减弱。目前,服务业吸收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已从1990年的49%上升到60%多,而制造业所占比重则从42%降至3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生产体系日渐形成,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发达国家在向外整体转移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将新兴产业分解为不同的独立部分和环节向外转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乃至部分研发活动也以委托加工和外包等形式大量转移到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制定产品和技术标准、掌控关键技术和核心业务,以及垄断全球营销系统等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同时,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进步较快的国家也开始通过对外投资向进步较慢的国家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保险、电信、商贸等服务业也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加快发展趋势。

四、国际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汇率关系调整趋于平稳

2005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美联储连续12次调高短期政策利率,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短期政策利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不变,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短期政策利率调升幅度也十分有限,长期利率虽有所波动,但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反映出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依然较低。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负债情况转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公司利润处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全球股市获得有力支撑,主要股市运行平稳,没有出现太大的涨落。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关系调整也趋于平稳。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于欧元区和日本,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后美元的短期利率明显高于欧元和日元,以及欧盟宪法在法国和荷兰公投失败影响到对欧元的信心,欧元和日元汇率有所贬值,而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下跌趋势得到扭转,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虽然有升有降,但除东盟国家外,多数国家和地区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有所升值,特别是拉美地区货币升值明显。中国在小幅调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态势总体上有望继续得到保持,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依然存在。首先,全球经常项目收支的严重失衡,特别是美国不断扩大的庞大经常项目逆差,始终对美元构成巨大的贬值压力。虽然目前由于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使得美元资产暂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国际资本大量流人美国不仅弥补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而且使得美元汇率暂时获得支撑,但是,一旦欧元区和日本的中央银行开始提高利率,美元与欧元和日元的利差就会缩小,国际资本流向就可能发生变化,美元汇率可能再度大幅贬值。其次,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和美元短期利率水平已经明显调高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息压力。一旦各国中央银行相继调高短期政策利率,长期利率水平将趋于回升,不仅会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因此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诸如恐怖袭击、地区冲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潜在波动风险始终存在。

五、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从2005年初开始,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到8月底由于美国的主要石油生产加工基地受到“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而严重受损并造成停产时,原油期货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此后,虽然由于美国政府释放了近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而使得原油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直到9月底仍保持在每桶65美元左右,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原油价格高达每桶52美元,比2004年的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38%。进入第四季度后,国际油价继续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仍处于每桶55美元以上的高位。据世界银行的估计,2005年西得克萨斯、布伦特和迪拜三个原油市场的平

均价格将高达每桶53.6美元,涨幅达到42.1%,而2004年的平均价为每桶37.7美元,涨幅为30.6%。

2005年以来,虽然由于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从2004年的3.5%以上放慢到2.2%左右,并且由于欧佩克组织增加产量使得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长实际上还略快于需求增长,但由于原油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闲置生产能力每日不足200万桶,这就使得原油期货市场始终处于脆弱的平衡状况,对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的各种因素和事突发件极其敏感,投机易异常活跃,不断推动油价振荡上涨,国际油价中的风险溢价高达每桶15美元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以2005年的增速继续较快增长,石油需求不会显著下降,而产能增加需要时间,因此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继续处于高位。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6年的平均油价预计还将略升至每桶56美元;此后,随着产能的增加和需求增长趋缓,国际油价有望逐渐回落,预计平均油价在2007年将降至到每桶52美元,到2010年有望回落到每桶40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已经造成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部分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5年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放慢,并且美国和亚洲等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抵消作用后,假定通货膨胀预期仍然保持稳定,国际石油价格因需求拉动而持续上涨10%,世界经济就会相应少增长0.1%至0.15%,而2003年以来的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在1%至1.5%之间。而且,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国中央银行还可能被迫显著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从而进一步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亚洲等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和国民收入流失,而且导致各类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全面上涨,使得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继续维持政府定价势必要被迫增加油价补贴从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放开价格和取消财政补贴又会使经济面临高油价的剧烈冲击,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的稳定。再次,持续的高油价还会导致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美国的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国际收支的失衡将更加严重;日本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可能受到打击,欧元区经济可能更加不景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平衡将进一步增大。最后,高油价也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高油价一旦崩溃将使得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众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期货市场的动荡势必将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六、国际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但不利因素和风险增加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拉动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升看,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依然看好,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缓解今年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种种压力,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

其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继续进行并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快的新趋势,以及跨国直接投资进一步回升并重点流向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我们应抓住跨国直接投资回升并继续流向我国的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稳定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同时,也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上一篇: 茶文化的性质 下一篇: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