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1:11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1)

 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当前还是“以学科为中心”模式为主,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分析,导致基础知识和临床脱节;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缺乏,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而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制约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因素。当今国内外医学教育中,为了促进基础和临床的结合以及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院校推出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等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促进了基础知识与临床的结合,符合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基于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国内外对医学基础课已经开展的探索,为了更好的推动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人才培养结合,我们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医学基础课程改革目标,以基础和临床结合为主体,以厚实基础、强化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两翼,并且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以及以能力为指向的考核体系构建这三个方面开展探索,推进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人才培养整合。   

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   

首先从医学基础课程各教研室抽调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组建教学团队,通过研讨和分工对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血液、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八大系统,每一系统在整合中体现每一层面的知识,实现微观和宏观、形态和机能、生理和病理、基础和临床的多种综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的知识体系,然后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并且编写各系统的讲义和案例,同时通过多次集体备课,做到每一系统中各层次知识的有效衔接,各教师之间知识,教学和思维的有效衔接,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面向已经学习了各课程的大三床医学专业,采用教师以讲座方式讲解主要的知识,然后开展小组教学,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并且实施过程采用实施一讨论一反馈一研讨一修正一再实施的方式。实践发现,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有利学生整合以往学过的医学基础课程,系统性把握知识,并且能较好地把握知识的关联和引申,同时能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用于临床,厚实临床基础,促进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的有效衔接。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   

基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前期的医学基础课程中,我们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图形复习、思维导图制作和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首先积极主动地学习,阅读教材,然后理解和把握知识,并且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再现,讲解教材,此外还要能应用知识,能把握知识的关联和引申,能把基础知识用于临床,能从临床案例逐层把握基础知识。为此基于基础的掌握,我们借鉴国外的方式,以测带学,开展单元和综合测试;基于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我们开展了图形复习,思维导图的制作,设计实验,实验室会议答辩,小组单元学习;基于知识的应用和引申,我们引入了全英文案例,开展双语案例教学和PBL教学,而教师在各个环节中起引导和掌控作用,实践发现,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打破传了统课堂满堂灌的学生被动局面,推动学生去主动学习,让学生上讲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案例等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基于临床去把握基础知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更系统。实施中发现,以测带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形复习和思维导图的制作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和逻辑,深入把握知识;而案例教学促进知识的应用并且与临床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系统和深入的掌握知识。  

 四、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的探索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2)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医护生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限于掌握专业技术的狭小涵义,而且扩展为具备一定专业的包容能力, 需要应用型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远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科学,更有文化的内涵。在掌握一定的专业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增加医护生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使医护课的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1.中职医护生教学现状

1.1中职医护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偏低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中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偏低,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人文素养更差,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和技能训练接受能力差,不会学, 不懂学, 学不会,在训练中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能机械,灵活性差,这与现代医学行业对医护人才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医护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难,既便有了工作,潜力不大,适应性较差,有的素养很差,有的难于承担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工作,甚至不会写应用文、反映工作问题的报告或工作总结,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受影响,用人单位也不欢迎。因此,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2传统医护教学培养目标较低

由于学生文化水平差,传统教学,在培养目标上也偏低,多以专业技术训练为重,过分强调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没能把培养目标提高到培养医护技术人才的高度,更谈不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学生大多以完成学业的身份出现在医护工作上。培养的学生基本功还可以,但学到的只是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反复重复,缺乏灵活性,缺乏较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善总结,更缺乏自学钻研的愿望和继续深造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缺乏对事物、问题的正确看法和对工作、办事行为的约束能力。

1.3教学内容医学理论丰富,缺乏与文化科学知识相联

医护生专业技术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同时还与许多文化科学知识相关联。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只注重动作的训练而未能以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不知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学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加上文化课都是考查课,毕业统考时也不考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没有兴趣,以致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合格,但文化水平差,综合能力差,给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是一门“人文―技术”双重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需要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目标典定基础。既然医护生的培养模式要人文和技术兼顾,那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要上升一个高的层次,不能降低标准,既要适应医护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人文底蕴。

2.1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和设置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探索适合二者关系的教学方法,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在新的技能方法训练中, 体会到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提高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解能力,为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典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护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匹配,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2文化融入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文化内涵

在医护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涉及到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物理学知识、数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能直接指导护理技能训练,弥补专业理论的不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练习更规范更准确,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找出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知道了怎么做,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技能训练,操作准确到位,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模仿训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4)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深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改革,推进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整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国家实行的这些医学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人员。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本质及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医学类专业教育中,基础医学教学是开展医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其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1当前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基础医学学科分类科目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这种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大都存在教学内容局限和过于繁琐,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学科中的缺点。但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界限分明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难以把问题阐述透彻,必然会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存在各学科脱节、基础课程重复率过高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之间互相协调的关系,没有实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1-2]。国外医学教育多以长学制为主,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使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临床技能大幅提高[3]。但在我国现有医学教育模式下,要在医学教育特别是基础医学教育中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

1.2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上述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致使基础医学课程教师为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只是孤立地强调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本学科知识的讲授,对于相关知识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1.3理论教学脱离临床实际

在理论课讲授方面,由于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密切结合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面对这些枯燥难懂的理论,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基础课与临床课截然分开,不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非医学类专业毕业的,临床知识相对匮乏,难以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入临床案例,造成基础与临床的脱节[4]。

1.4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的实验课程设置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划分方法,即基础医学生物学实验、形态实验和功能实验三个部分课程。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大部分实验课程仍然只是按每个学科的要求设置,强调每个学科的完整性,缺乏综合性、开放性,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不利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学生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设计的少,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者,其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学习内容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脱节,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5]。

2对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由于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基础医学教学应当要为临床能力的培养服务。所以,有必要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我们认为,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变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块

由于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存在内容重复、相互脱节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对课程进行整合。2010年,复旦大学医学院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现状,提出了“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初步方案”并逐步实施。该方案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开展整合式和模块化的系统医学教育,包括9个系统整合核心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健康与社会模块、临床技能与沟通模块、科研素质培养模块和选修课模块。9个系统整合核心模块以人体系统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界限的教学模式。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按照这个模式,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如: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整合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整合课程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和提高了医学生综合应用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6]。邰浩清等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横向教学模式,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合理地展现基础医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使教学进程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我们认为,这种整合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医学知识,加深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对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具有很大的帮助。但这种课程的整合毕竟还刚刚起步,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课程整合的内容。根据基础医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对课程进行如下整合:将医学生物学、遗传学课程整合为人体生物学绪论,主要讲授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按照“器官—系统”的模式对课程进行整合,按照运动系统、感觉器官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对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课程进行整合,遵循从形态到功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疾病的形式对各个系统的内容进行讲授;对于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课程可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2.2构建适应基础医学整合教学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实验教学也是后期临床教学的重要基础。由于目前实验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按学科界限,即基础医学生物学、形态和功能三个部分,强调单个学科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系统、综合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其医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培养不利。因此,有人针对以上问题,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潘銮凤等从四方面进行了探索:①配合系统整合模块“人体结构与医学生物学基础”,构建“基础医学整合实验I”,内容主要为动物手术基本操作、生理机能观察、正常形态观察、细胞培养和形态、生化指标检测、细胞和分子分离和分析等基础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贯穿于解剖、生理、细胞与遗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②配合“感染与免疫”“生殖与人体发育”及各个系统正常与异常的理论教学,设立“基础医学整合实验Ⅱ”,开展疾病动物造模、生化和免疫诊断、病理形态观察、药物治疗等综合性实验课程,将功能、生化、免疫、诊断和形态、病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融人其中,目的是加强各传统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协调知识的综合应用。③配合“科研素质培养模块”,以基础医学研究入门课程和“基于项目学习”的科技创新项目实验课程作为整合实验课程的后期课程“基础医学整合实验Ⅲ”,开展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医学生物学研究前沿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7]。另外,有意识地减少验证类实验课程的内容,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课堂实验,加深对医学难点的理解。

2.3针对临床要求,设立拓展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上述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对课程进行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早接触临床,为后期临床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可在整合课程模式下,针对临床的实际问题设立一些拓展课程,让学生能充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思考临床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如:可设立《生理病理学与临床》《病原生物学与临床》《免疫学与临床》《生物化学与临床》等课程,实现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实现不同学科的补充与促进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5)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6)

1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现状

第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05方案”中,专科学校开设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八章内容仅有两章是法律基础,其中具体法律知识较少,指导性较差。由于这门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授课时都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主,法律基础部分主要侧重于法律精神和信仰的讲解。关于法律基础方面,主要使学生树立法制理念和法律意识。加之,法律基础部分学时较少,实践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即使系统学习了这门课,也没有真正提高法律素养。

第二、大多数学生重视专业知识,轻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境,使得学生不得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包括法律知识等在内的人文素养较为轻视,大部分学生将学习法律知识定位于应付考试,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不学法照样可以工作生活”。

第三、缺乏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复合型教师。

在医学生的法律教育中,有一支素质优良且能同时兼顾医学与法学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关键。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承担法律教学的大多数具有法学专业学历和职称,但缺乏医学知识和实践。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往往泛泛而谈法学知识,很少将法学与医学相结合,更无法有效的指导学生利用法学知识为医学服务。

第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法律学习氛围不浓厚。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图书馆藏书中,法律方面的图书资料较少,而且比较陈旧。大多数院校很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或相关法律宣传活动,校园内缺乏法律氛围,学生在课堂外也较少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对法律难以产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较低。

2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途径

2.1 提升法律课教师素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法律课教师应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法律课教师一定要守住这块阵地。为此,法律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既要知识渊博,通晓卫生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人格魅力,使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提高法律素养。学校要积极打造一支法律知识过硬而且熟悉医学知识的师资队伍,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法律教师的师资培训和提高,积极对法律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普及和培训;一手抓新教师的引进,着力建设法学与医学紧密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处理医疗法律实践经验的律师作为法律课程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2.2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细化法律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未来岗位对毕业生法律知识的要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必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授学生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卫生法概要》等课程,以增加法律教学学时、细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重点讲述与将来学生医学实践相关的涉及医疗主体、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权利义务等的内容。法律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强化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即基础法律知识和卫生法律知识。基础法律知识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形成较高的法律素养,并外化成自觉的守法、用法行为。在卫生法律知识的教学方面,在开设《卫生法概要》的基础上,关注卫生法律的新发展,向学生讲述医疗保险制度、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并积极开展医疗纠纷实务类选修课程,加强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学生通过在校法律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法律学习、宣传氛围

校园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思政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校外文化建设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此为载体,使学生潜移默化进行法律实践,主要形式有法律文化宣传、法律社团活动、模拟法庭、广播站开辟法制广角、校报专设法律教育栏目等。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习惯。

2.4 改进法律教学方法,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7)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9年1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上说: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为工作目标。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开端,是医学教育大厦的地基。近年基础阶段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质量。经过调研,国内高水平医学院校存在着同样的难题和困扰。目前各大知名院校较普遍的解决办法是培养本校的基础医学毕业生,然而,此方式培养规模有限、周期长,毕业后就业方向无法掌握,效果不佳,所以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解决目前的困局。构建非医学背景教师培训体系将在强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提高医学院校本科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医学教育领域推广。

一、近年来基础医学教育教师现状

经调研,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目前皆存在基础阶段教学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1]。尽管各家院校已经开始有意培养基础医学毕业生,弥补此不足,但数年之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近40年来非医学背景教师占比逐年攀升。据多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调查分析,非医学背景教师在为医学生授课过程中,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例如在讲授疾病相关机制、微观表征、治疗药物等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医学知识来结合临床实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打击教师上课的热情,是对医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严重掣肘。因此,教师们对自身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与完善,具有强大的内驱力。目前国内对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不充分,尚无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体系的先例,简单的培训讲座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此项工作细致繁杂,但意义重大,是医学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工作。

二、基于OBE的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与设计

美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最早提出基于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并将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确保学生能获得在未来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3,4]。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和核心[5]。青年教师科研、教学任务重,依据OBE模式,有针对性的逆向分析,找到需要补充的短板,靶向培养,可以达到实质性、高效的培养效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体会,构建具有可行性、科学、系统的培训及反馈评价体系,加强非医学背景教师的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明确“我们想让学生(非医学背景教师)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一)准确梳理学习内容和范围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回溯、梳理非医学背景教师的知识薄弱点,确定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和知识范围。内容既要涵盖教师需要的知识,又要实现高效、尽量节省时间的要求。

(二)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设计通过调研分析,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内容上包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式灵活,包含课堂学习、智慧教室学习、临床见习与案例讨论、慕课学习等有效形式;培养进程结合教学导师制。

(三)构建合理的考评和质量监控体系对考核方式和难易度的把握需要充分研讨,既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又要不对教师造成过重的负担。

三、系统化培养措施与考核评价

(一)签订培养协议非医学专业背景,面向医学类专业学生授课,承担医学基础类课程的新进青年教师与学院签订培养协议,进行系统化培养。非新进青年教师,鼓励参与到培养体系中去,教师积极性高。

(二)系统性培养措施建立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制度。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需全面系统地进行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要求修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等7门医学专业课程。进入临床,弥补临床知识与实践的不足。根据专业侧重、授课中发现的欠缺,分析教师需要进行临床实践和见习的科室,形成合理的临床学习知识结构,进入附属医院,参与临床案例讨论、见习、查房等活动,强化临床思维。建立有效交流机制,密切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建设良好的沟通桥梁。丰富培养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学习情况,逆向分析,查找知识短板,选择性地参与系列活动,如听取医学知识讲座、参与医学论坛交流、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等形式,补充医学知识。通过教学导师制、教学活动日听课、集体备课等灵活的教研活动形式,以手把手、一带一等方式,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考核与评价课程学习考核。课程修满后,可以自行申请参加理论考试,不通过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试讲制度,严格准入把控。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前,必须申请试讲,由院督导专家、青年教师带教导师、学系主任、副主任及教师等试讲效果进行评价。入职三年内,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并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

四、反馈与改进

通过及时有效的监控与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形成科学合理的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培训体系闭环,长效机制强化师资综合素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意义重大的工作,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构建形成完善的培养和考核体系,将会高效地提升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和水平,提高学校基础阶段医学师资综合素质,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8)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高校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现状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一跃成为领导现代技术发展趋势的主导性技术群,并进而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奠定了人类社会迈向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随着医学科学、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药数字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加强医药信息化的建设势在必行,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强劲。相比其他专业目前人才需求相对过剩的现状,医药信息人才这种有医药专业背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的人才旺盛需求在现阶段显得格外突出[1]。

例如,各医院信息中心的建设都是近十年的事,加上又没有特别符合这一要求的专业生源,目前,医院信息中心的人才来源基本有两个途径。一是IT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是许多医院信息人员的主要来源,45%的人员是IT专业,55%则为相关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等。二是由原来医院的医务人员、统计分析人员转到信息中心工作的。虽然这类人员的IT专业水平可能会比不上IT专业毕业的人员,但由于他们了解医院和医疗,在了解医院需求、提出方案、与医务人员沟通方面会做得更好,更符合医院的实际。可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是具有强的竞争力,社会也是更加需要这一类的人才。医药信息类专业开办正是为了培养医药专业知识和信息知识很好结合的人才。

二、培养医药信息应用人才的基础和特点

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信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当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医药信息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应用的学科,是计算机信息知识与医药知识的有机融合,它包括医院管理、临床、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药学文献、医药统计及决策、医药实验、药品与医疗器械研制、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生物模型和远程医疗等信息系统[2]。虽然每年都培养了不少的计算机人才,但由于医药学相对的独立性,所以,仅熟悉计算机知识但未掌握医药学基础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将医药学与计算机知识融会贯通的。目前我国医药院校中,仅有简单的计算机普及教育,从事医药信息学研究的人才十分匮乏。所以,通过医药院校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一)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

首先,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医药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学生具有适应在医药企事业单位工作需要具备基本适用的医药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其次,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医药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特别能够解决医药行业信息化问题,这些问题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为其他计算机专业学生所不容易理解。再次,医药企事业单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医药企事业单位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

(二)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根据医药信息实际需求,将专业定位为医学技术信息处理、医学价值信息处理和医学语义信息处理三个培养发展方向。整合医学信息学教育,以集约的形式,将医学背景知识结合医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重新形成三个不同的课程集群,形成三个发展方向。一些课程组合作为基础的课程集群,在公共基础集群上,加上专业必修部分,辅助以选修部分,选择发展方向,这也是目前和社会需求相挂钩的最有效教学方式,代表了教学方向和趋势。具体表示如表1。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第4期蔡永铭,等.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表1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改革高等教育要改革封闭式培养人才的方式,面向社会培养人才[5]。在多方位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设立医药信息类专业或方向,全方位地为医药行业培养人才。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即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医院校的独特优势,实现现代科学知识、医药知识与医药行业实际的有机融合,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医药信息类专业人才。

三、培养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在医药院校中,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医药信息人才?国内尚无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鉴,因而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界定,需要何种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需要哪些知识结构、医药学知识与计算机、信息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什么样的比例结构、采取什么样的专业教材、教师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实际经验等,都成为直接关系到这个专业方向毕业学生质量的高低、影响这个专业方向生命力的制约因素[3]。因此培养新时期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措施必须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首先具备应用型知识结构,师生积极投身医药行业的社会实践。

(一)医药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实用化教学

重视实用性课程的开设是教学模式改变的重要特点。在低年级开设一些编程课程,这些实用性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消除计算机的神秘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高年级的课程设计题目采用与医药知识背景相关的课题题目,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起到复习和运用所学习过的医药知识,同时又可以锻炼解决医药行业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千方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大作业设计进行有效的团队作业训练。通过这种途径学习学生具有区别于其他院校所不能够达到的医药行业特殊知识背景的能力。

把培养目标映射到教学计划中,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合理兼顾医药基本理论、基本课程、计算机与信息等课程的有机结合。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包括医药基础课程、程序设计技术与应用类课程、信息技术与应用类课程和应用软件类课程。医药基础课程开设了基础医学概论、药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化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基本医药的基础理论。对程序设计与应用类课程,主要开设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以算法、案例驱动来介绍程序设计技术,教学语言主要是C/C#、Java等;在网络编程方面,主要介绍JavaScript、HTML、CSS、XML等。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课程的组织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完成项目,每学期学生要完成两个较大的综合性编程练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信息技术与应用类课程主要开设数据库理论与应用,对高年级学生着重介绍数据库原理与分析、数据挖掘技术与算法等,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Internet技术、数据访问与安全技术等。在应用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中,重视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几乎所有软件类课程,都有完成项目训练的要求,项目训练体现了对程序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改革中进行尝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二)加强与社会结合,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增强师生对医药行业的了解,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充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一切可用的机会与资源,鼓励教师学生走向社会走近医药行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鼓励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医药行业的实践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医药行业相关的科研活动;指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依据医药行业的特色积极参与相关大学生竞赛活动;邀请相关的计算机专家与医药行业计算机高手为师生讲学,使师生及时掌握国内外医药信息前沿知识及医药行业的最新动态。

(三)根据专业的需要建立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专业教师

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师资力量是关键,为保证医药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为组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的师资队伍,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措施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引进高学历、高层次、在计算机信息领域有较高造诣的学科带头人与专业教师;二是重视现有教师的再培养,鼓励骨干教师朝应用型、交叉型知识结构的高学历努力。只有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注意医药类、计算机信息类、理论类、应用类知识结构的搭配与交融,才能保证各专业学生对应用型知识的需要。

四、结束语

开展新时期医药行业急需的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医药院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方案应遵循基本教育规律,紧扣医药信息人才社会的需求,构建一个正确合理的医药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怡.医药信息学教育结构重组探析[J].医学教育,2005,(6):79-80.

[2]周毅.医学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及人才培养[J].医学信息,2005,(8):66-68.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42-03

Train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Hu Shan, Liu Ya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from the wa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cour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 etc.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both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Our aim is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form their scientific ways of thinking and expand their medical research capacities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o maintain the persistent vitality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Key words comput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quality; medical students

Author’s address 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60

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医院诊疗设备技术的日新月异到医学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来看,无论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或者是成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学习阶段培养信息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拓展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基础是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会共同面对这样的问题:计算机教育是否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何才能让信息素养在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此外,也有学者质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1]因为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如Office办公软件或者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入学以后能够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测试的则不需要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那么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是对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重复吗?

本文结合上述问题探讨如何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中山医学院针对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素质与软件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

根据2009年医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医药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纲要文件,提出2+X的课程设置体系,其中“2”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医药类)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X”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医学多媒体及其在医学中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等4门选修课。

中山医学院医学专业的五年制本科教学安排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45学时。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等)、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总会有一些问题。

1)如果单纯从课程内容来看,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如何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断膨胀,而教学时数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何才能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

3)由于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软件的时效性,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质疑,如何克服这种只针对软件工具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篇(10)

    2基本思路

    国家相关文件指出,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我国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应以多种教学模式及规范考核来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医学生个性发展。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参考部分内地重点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在探讨及征求专家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思路:强化目标,加强两头,注重素质,优化中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保持基础宽厚的特色,调整科研、论文规格,注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保证这一思路的贯彻,在七年制培养框架下,坚持七年“一贯制”,注重“二加强”,强调“三综合”,提出“四贯穿”,全面实现“五个优化”的基本结构模式。

    2.1强化目标

    (1)强化七年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在七年制总体教育中,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育并重,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3)着眼于医学生临床能力、工作水平及科研基本方法的培养。

    2.2坚持七年“一贯制”

    实施文理医结合,本硕融通的七年连续培养模式:

    (1)考虑到七年制既不是本科教育修业年限的延长和课程门数的增加,也不是五年制本科教育加研究生教育,要有质的变化,应跳出“几+几”的框框,把七年制办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因此,应有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

    (2)走文理医相结合的道路,更有利于七年制宽厚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3注重“二加强”

    (1)加强自然科学基础与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医学基础课之间及与临床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促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

    (2)整个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4强调“三综合”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趋向综合化。以课程交叉融合为主线,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边缘课程的有机组合,自然科学基础与医学基础课程的相互衔接,医学各基础课之间及与临床课的交叉融合,既有利于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又能减轻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5]。

    2.5实施“四贯穿”

    人文素质教育、预防战略教育、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2.6实现“五个优化”

    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

    3总体培养目标及基本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医学知识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并达到硕士水平。在原基本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6]。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为适应知识总量的急剧膨胀、知识和技术陈旧率加快及未来信息社会的其他特点,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医学高层次人才,即具有雄厚的基础,知识面宽,创造性、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出具备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及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在七年制总体培养框架下,坚持“一贯制”、“二加强”、“三综合”、“四贯穿”的基本做法,教学过程实行“二、二、三”3阶段,临床教学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现七年制总体培养目标。

    (1)“一贯制”。它是“文理医结合,七年一贯制”的基本培养模式。医学科学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科学。其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互相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学又与工、理科交叉融合。为适应当前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走文理医相结合的道路更有利于七年制宽厚型、复合型、创造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七年制医学教育是七年一贯统筹安排教学课程,重素质、重基础、重能力培养的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形式[7]。

    (2)“二加强”。①加强基础课与临床课的紧密联系,拓宽和加强基础知识,基础课实施两段式教学,在临床教学通科实习结束后,开设高级基础课,使学生“返回基础”,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奠定宽厚坚实的根基;②整个课程都有利于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3)“三综合”。它指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讲授及教学方法运用趋向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新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应运而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各类学科的相互作用和渗透,使得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综合化占主导的趋势。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趋势,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日本教育家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新形势下大学培养目标:仅仅能够培养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培养全面的人,以各种广泛知识武装的人,既要有科学,又要有文化。所以,七年制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必须走综合化道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加强文理基础教育与医学基础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与医学临床教育、医学伦理教育与医学实践、科研训练与课程教学、专业课程与学位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8]。设置综合性、边缘性课程,选择综合性教学内容,全面考虑医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性培养。同时,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