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53

初中化学方法

初中化学方法篇(1)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实践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好学生学习过于轻松,容易对化学产生轻视,后进生学习过于缓慢,对化学产生为难情绪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新编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知识难点。每一个后进生,都是在某一个知识难点上与其他学生产生差距,在这些知识难点的差距日积月累,就造成后进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化学学习成绩差。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就是尽量延缓在这些知识难点面前学生的分化。

当然,知识难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诸多的因素合理组合,特别是初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不一定能避免少数学生在知识难点面前分化,但要注意尽量使大多数学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知识难点的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讲透。如可采用形象演示、分析对比、分散难点、放慢速度、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既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教学。如作业的深度,考试试题的档次,课堂问题的难度等都因层次而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由于采用的方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各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可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从教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1.初中化学要注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明显地存在着忽视基本实验操作的问题。受升学考试的影响,教学工作中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只是理论实验,并不是真正的学生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老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确保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了顾及教学进度,部分操作性高的实验可采取演示实验,但大多数基础实验一定要采用学生实验的方式。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动手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形成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生只有自己做了实验,才能有效地对各种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方法篇(2)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智慧结晶。初中化学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思想,它介绍了许多化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前要预习

新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时间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1 阅读教材。通过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做好标记,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的放矢地听老师讲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2.2 扫清障碍。在读教材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温故知新。

2.3 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教材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教材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3 听好每堂课

听课永远都是学好化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是学会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感到十分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也许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化学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做好标记,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吸收。

4 认真记好笔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记化学笔记的类型有补充笔记、实验笔记、改错笔记、系统笔记。

5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演示实验、必做的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6 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教材上的内容。

7 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 学会阅读教材

初中化学方法篇(3)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均衡发展

初中化学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92-01

教师除了通过化学实验教授学生基本化学知识以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和思维能力。然而,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学生做题为主,其教学过程,呆板、枯燥,基本在"学习基本知识-做题-讲题"中度过。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应了解初中化学的题目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题目,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应针对解题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初中化学题型分类

1.1计算题。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题的教学重点,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文字理解与数字转换能力,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对学生来说,计算题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由于计算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题型相比,一般难度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对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和厌恶感。计算题的类型可以分化学公式计算题、化合价计算题、溶液有关的计算题、质量守恒定律等小类。

1.2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溶液的特征及计算、物质的结构和组成、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等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总体来说,选择题的计算难度较低,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快速解题能力。

1.3实验题。初中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或有关实验数据的计算。主要依靠平时对物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时化学实验的练习。

2.初中化学解题方法

由于初中化学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较基础,难一点的选择题也可以归入到计算题中去,因此,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就不赘述了。下面我们着重讨论初中化学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1计算题解题方法

2.1.1差量法。初中化学在解计算题的过程中,最长用到的解题方法就是差量法。所谓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量的差异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公式并求得答案。具体的差量包括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体积差等等。差量法的应用条件是必须针对同种物质和单位。主要的题目包括:在具体的化学反应中,根据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过后天平的平衡问题;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在做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分析按照化学反应式得出的理论差量,还要注意分清"差量"的增减情况,因为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差量的增减情况比较复杂。差量法这种解题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提取能力。要求学生在文字材料中,发现具体的化学反应,并根据化学反应公式找出量的差异,可以提高逻辑思辨能力。

2.1.2守恒法。守恒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较广,主要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等一些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元素守恒。这类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量,尤其有关多步骤复杂的化学计算过程时,可以运用守恒法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守恒法解题,一方面可以排除无关量的干扰,抓住题目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找到守恒量,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1.3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思想。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做有关求平均数的题目,在初中化学的解题过程中,这种求平均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解题方法来使用。这一解题方法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容易。平均值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题目中缺少某一数据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题目时,应用平均值法会节省学生的事间,减少运算量。

2.1.4配平化学式法。为了计算的简便,常常需要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用到的配平方式有:最小公倍法、观察法、奇偶法、归一法等。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配平方式。

2.2实验题解题方法

2.2.1立足实验,熟练掌握各种实验过程。很多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化学实验,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背诵实验过程,死记硬背记忆结果和推论。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没有直观具体的感受,在做题过程中,出错率较高,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2.2.2加强实验中基本技能的练习。为了熟悉实验的基本过程,熟悉实验内容,在平时在实验时,应该熟悉主要的实验器材和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应分清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性能和操作要求,其次,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2.2.3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的开放性、趣味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中化学题目中有关实验探究的开放性题目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高。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应该拓宽思维,从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实验技能,从多角度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包括:作出假设,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最后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初中化学方法篇(5)

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理念只是单纯地开展政治教材知识教授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是一场教学活动的观众而并非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初中政治教师要及时转变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一切以学生的实际政治学科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以教材为载体。例如,人教版政治课本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做意志坚强的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较为缩减自身的讲解知识的时间,营造相对轻松的交谈氛围,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如何做意志坚强的人或是身边有哪些人可以作为意志坚强的榜样,或者是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困难的认识,对自身抗压抗困难能力的认知,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深化本单元学习的主题,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很多时候,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小的,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因而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呈现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初中政治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尝试趣味教学。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本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初中政治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法庭的教学活动,在课前告诉学生每个人在法庭的角色和具体要判定的案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在课前收集有关法律类知识,以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同时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法律案件,和题材贴切的案件。趣味教学拥有许多种表现方式,初中政治教师要从现有的教学对象灵活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平常的教学设备进入到学校的教室,初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视频,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并没有充分的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学优势,教学方式相对就没有那么多元,现在的教学设备条件跟上去,初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多元教学,在浓厚的教学氛围中予以学生正确的政治知识的传授。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初中政治教师要学会贴切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现有文化需求,选择题材贴切、理解难度适中的音频或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

四、结合热点,整合多种教学途径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不难发现政治教材的内容大都贴切实际,在实际的时事热点中都能有所体现,例如,在八年级人教版政治课本中的《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初中政治教师可以结合热点事件“辱母案”中于欢和放高利贷者最后的判决跟学生展开讨论,教导学生崇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以及公平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坏人早晚会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为提高学生注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与初中政治教师交流对某个时事热点的看法,有助于学生获取正确认识社会和解读社会的能力。初中政治教师在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提高自身道德政治素养,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关注时事热点,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素质教育中,初中政治教师要学会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整合多种的教学途径,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帮助学生掌握政治道德素养的方法与能力。在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时候,初中政治教师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切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政治学习情况和心理成长特点,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借鉴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中政治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设计,同时,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初中政治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课外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道德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在初中政治教学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刘长明 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固村中学

初中化学方法篇(6)

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初中处于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初中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

1.初中语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内涵解读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这两个方面的多元化。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点,多角度、多方面系统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初中语文比小学语文更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勇于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形成学生优秀的品格。在教学思维方面,要求教师要依据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学生判断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等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敏、多元化,以适应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初中处于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初中语文内容相对于小学的更有深度、广度和难度,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多元化语文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新课改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语文情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初中语文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对小学语文更加完善和复杂。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多元化教学理念,实施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多元化思维是创新的前提,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多元化思维。传统的应付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和思维僵化。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问题探究中,既全方面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其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以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体,才能实现多元化教学与学生实际的有效结合,达成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多元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应该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也要随之进行角色转换,不能进行"满堂灌",也不能做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3.2拓展教学内容。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需要全方位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搜集课外相关资料,增加语文学习的信息量,以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学生语文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更准确和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的过程中,不仅其思想情感得以改善,而且能够进一步掌握语文认知的内在规律,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初中化学方法篇(7)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方法篇(8)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三单元课题3(P62)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多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H2还原CuO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H2,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CuO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H2。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D灯D灯D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片、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H2还原CuO实验与CO和C分别还原CuO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H2、O2、CO2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榇私淌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总之,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方法篇(9)

1.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秘。 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激发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第一堂课我指导学生演示了两个化学小“魔术”: “清水变牛奶”,“清水变饮料”把学生引入了奇妙的化学世界。然后,告诉学生这其中都蕴涵着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将会了解化学世界之奥妙。这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保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我在教学中还不失时机加以巩固,根据各章节的特点,穿插了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或有趣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始终如一,兴趣盎然。

2.利用化学史和国情教育,激发求知欲。

英文“china”的本意是“瓷器”,在欧洲人眼里,“瓷器”就是“中国” 的代称,这很好说明了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我国1949年只有两个试剂厂,仅有十余件产品,解放后化学工业才蓬勃发展。1965年我国化学家与生物学家合作,首先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合成了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了生命物质迈开了新的一步。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3.讲究授课艺术,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恰似艺术表演,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要用自身的魅力来感召学生。课堂上,无论身体情况如何,我都精神饱满,不时“眉目传情” ,环顾教室四周,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调动学生,偶尔用风趣的语言来调节课堂的气氛。当个别同学稍不注意听讲,不去点名批评,而是目光注视并变化声调,便引起了该同学的注意。

二、厚积薄发,培养能力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应扎实“双基”,更应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验过程中,应先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迅速地对物质及其变化、仪器装置进行全面的观察,学会分清主次现象,指导学生捕捉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主要现象并进行分析、综合。还要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有始有终地观察实验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

2.思维能力的培养。

授课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为学生设疑,尔后解决问题。例如,在燃烧条件中,先将白磷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到白磷没有燃烧,此时,向水中通入氧气发现水中开始冒火花,学生在感叹神奇的同时开始思考其原因,从而总结出了燃烧的条件,并认识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独立实验能力是化学科的特殊能力,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授基本操作技能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得到发展。

初中化学方法篇(10)

除了会读外,书写也要符合要求。在国际上元素符号是统一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小写字母要求写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角。书写时要严格遵守“一大二小”的原则,即一个字母要大写,两个字母则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且写在大写字母的右下角。

二、化学式的识记与读写

化学式是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也可以称为分子式。而纯净物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对于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比如镁Mg、氦气He等。而像氢气、氧气等,其化学式要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书写其化学式时,要掌握元素的化合价和书写化学式的规则,即不论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如CO2中C为+4价O为-2价、NaOH中Na为+1价OH为-1价等。

在书写化学式时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常见的物质到不常见的物质。即先写会单质的化学式,如H2、O2、N2等;再会写较简单的常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如Fe3O4、H2O、CO2等;进而学会书写一些较复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如KMnO4、NH4HCO3、CaCO3等。

读写要严格遵守化学式读写的规则。书写时的规则:(1)正价元素通常在左边(先写),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后写),原子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H2O等。(2)在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如MgO中Mg为+2价、O为-2价;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一般为正价,如CO2中C为+4价。(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读时的规则:(1)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从左向右(从前向后)读作某化某,如MgO读作氧化镁、CaO读作氧化钙、NaCl读作氯化钠。(2)有时要读出化合物中每一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个数在元素符号之前读出,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CO2读作二氧化碳等,读法与写法刚好相反。(3)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要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a(OH)2读作氢氧化钙。

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记忆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的综合。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两个原则:(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要搞清楚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各物质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反应中如果有气体放出、沉淀生成时,必须用符号标出,气体用“”,沉淀用“”。(2)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对于初三化学中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可按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把它们分类归纳起来。

(1)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反应。如

(2)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如CO2+ H2O == H2CO3 CaO+ H2O ====Ca(OH)2 等。

(3)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Zn+H2SO4====H2+ZnSO4 Fe+CuSO4===Cu+ FeSO4等。可简记为A+BC==AC+B(注意:置换反应的发生条件是反应物中单质的活动性应大于生成物中单质的活动性)。

(4)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实质是两种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阴阳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沉淀、气体、水,可简记为AB+CD===AD+CB。

上一篇: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 化学分析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