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6 16:22:13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跨境交易、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多边化、直接化、高频度、数字化的特征。随着“外贸3.0”时代到来,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新常态。长三角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商品经济发达,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区域电子商务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已初具规模,基础良好。研究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有利于改良地区性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优化跨境电商系统运作,从而切实我国提高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第一阵营,跨境电商无论从平台数量、网站知名度、交易规模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国6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其中有4个城市就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平台数量上。杭州的跨境电商规模已达124家,宁波117家平台也在快速发展中,在过去一年中已创造3亿交易额。在市场份额上,浙江的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以25.7%的市场占有率位于第一,上海的易趣网、苏宁海外购等跨境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提高市场渗透率。在交易规模上,以杭州为例,杭州综试区设立一周年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至34.64亿元,其中出口22.73亿美元,进口11.19亿美元,建立起了跨境B2B为主导产业体系的“杭州模式”。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试点城市的领跑下,跨境电商进入“全面铺开期”,孵化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跨境电商企业,区域的良性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二、L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构建思路

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构建包括以下几大主体:买卖双方构成的交易主体、交易平台,相关服务的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包括海关、商检、税收、行协在内的其他参与方。目前,以杭州为代表城市的长三角跨境电商生态圈主要呈现“一核一圈一带,全域覆盖”的规划特点。长三角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构建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充分考虑长三角各区域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要素禀赋基础,从而打通生态圈内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使得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节点行业得以扩展延伸,分类整合资源,加快布局线下产业园区,从而打造“互联网+外贸”的智能跨境电商生态圈。

三、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构建优势

1.地区集群优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可分为外商直接驱动型和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前者主要集中在IT产业,后者则主要分布技术含量较低的日用消费品行业,其衍生的产业园集群也使得跨境电商生态圈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地区产业依托上,长三角地区衍生了了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园区集行政监管、物流集散、信息交流、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产业链上的节点行业在园区内得以延伸扩展,从而各自形成规模迥异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依托产业园内资源整合,跨境电商生态圈内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得到高效衔接,极大地降低了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和贸易成本,提高了长三角整体市场的运作效率。

2.地方政策优势依托于国家政策引导,长三角地区的跨境电商整体生态圈逐步铺开成形,跨境电商生态圈辐射腹地进一步扩大。地方城市颁布的扶持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有序建立。杭州综试区的“六体系两平台”制度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起了跨境电商B2C和B2B监管模式和通关作业流程,“无票免税”的政策为综试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供了坚实保障,使得杭州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在政府引导下,杭州综试区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招强引优”,全年引进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366家,其中龙头企业99家,京东、敦煌网等知名电商投资项目落户综试区,形成了一个互联互通、共生共荣、更有活力的跨境电商生态圈。

3.数据技术优势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和海关通力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为通关检测控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为跨境电商通关检验环节保障贸易安全。2015年10月,杭州检验检疫局与天猫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杭州检验检疫局将在天猫国际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采集点,逐步实现数据共享的跨境电商质量安全“大数据”检测模式。以监督抽查、消费者投诉、境外通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获得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从而在长三角地区建立推行“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质量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平台,提高了长三角海关出口检验检疫与企业跨境贸易的衔接度。

四、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的瓶颈

1.服务瓶颈

在物流服务方面,除了部分保税区毗邻国际大港口,沿用“保税备货”的模式,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仍需按常规的进出口流程,清关环节冗长,效率低下。在金融服务方面,长三角地区有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牌照。但由于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是依托于互联网来进行的,必然会面临由于电子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技术风险,制约了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交易中资金流通的安全规范。在消费服务方面,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模式主要是“保税+直邮”,自贸区更类似提供了一个跨境电商中介平台,并没有为买卖双方提供直接的接触机会,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可信的“海淘”体验,将是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发展的一大突破点。

2.经验瓶颈

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产业经验未得到有效推广,是构建长三角地区高效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一大瓶颈。利用跨境电商交易沉淀的数据是实现外贸产业全面提升,提高衔接效率的有效手段。而现如今除了杭州的阿里巴巴平台能够利用云计算、云服务的数据监控系统来进行有效地市场分析预测,长三角地区鲜有跨境电商平台重视信息数据的“处理”,少有平台能在交易数据挖掘、分析的基础上去针对国外客户的购买行为、消费偏好来理解各国消费模式,预测消费趋势,进行战略部署。除此之外,长三角地区绝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也未有利用IBM大数据系统,实现强强联合、数据共享的的“互利”意识,打造跨境电商长三角区域品牌效应的意识薄弱。

3.人才瓶颈

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复合专业型的“高精尖”人才空缺制约了长三角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入驻,成了电商从业者的摇篮。数据显示,29.6%的电商行业人才毕业于长三角地区高校,为电商行业输送人才最多的前十所大学院校,其中5所位于长三角地区。但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反映,高校人才培养和工作实际存在着脱节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无法做到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这无疑给企业造成额外的成本。跨境电商发展所需人才与地区高校培养目标的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矛盾,市场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对称的空缺,同样是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提升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推进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的策略

1.提升创新跨境电商服务

在物流服务方面,长三角地区应该构建新型跨境电商物流生态组织供应链体系,加快“海外仓+保税仓”融合模式,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跨境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合作,组成跨境物流联盟,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地区以及重要的贸易流向地联合建立仓储中心,加快货物运转速度,整体提高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生态圈运作效率。针对支付环节金融安全问题,企业要提升包括身份识别、防火墙、数据加密等方面的网络安全技术,降低使用者在跨境支付的过程中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的风险。金融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集中管理,协商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接网核查系统,加强对网上跨境支付交易的监测和监管,对备付资金实施严格的区分管理,防范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出现资金混用、挪用等情况。为了优化消费者的跨境电商购物体验,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企I可利用产业园区优势,共同联合,与专业的质检团队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进行合作,主动承担货物把关的责任。同时,可将上海的“产地直达”的贸易模式,广州的“线下体验店”模式进行推广,推行“020跨境电商购物”模式,为交易双方以及居民消费提供更多近距离接触产品的机会。

2.加强利用“数据流”和“云技术”

长三角地区各电商平台可共同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利用跨境电商各个平台现有的交易数据信息、评价、维权投诉等海量数据信息,建立一套统一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评价系统,整体提高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应起到引领作用,在不断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扶持帮助部分发展尚未成熟、资金技术实力薄弱的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提高企业之间相互的专业人才、技术交流。通过“以强带弱”,广泛聚集人才、企业、资本等要素谋发展,互利共赢,从而不断完善生态链,共同打造长三角更有活力的跨境生态圈。

3.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致力,共同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基地

一方面,政府企业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高校云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要素丰富的优势,广泛吸纳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专业法律人才、翻译人才和营销人才。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高校应积极探索及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形成校企对接、三方共同培育学生的机制,缩减人才成长周期,培养更多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长三角跨境电商生态圈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坚争.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商务,2014(8):7-8.

[2]苏龙.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及其应对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2004(2);18-19.

[3]鲁红春.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探索[J],企业导报,2014(10):162-164.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2)

一、当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趋势

(一)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自2013年以来,密集的政策红利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2013年9月30日,海关总署《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2014年3月16日,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或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密集推出, 5月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提升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效率,建立关检汇税“单一窗口”,简化逆向通关流程。5月12日,商务部制定《“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提出了创新跨境电商流通方式,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加快电子海外营销渠道建设。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

跨境电商物流是个复杂的物流过程,但消费者的期望是快、透明、便宜、简捷,一方面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要满足用户的期望,另一方面要获取商业价值和利润,只有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国内消费者已被国内电子商务平台培养了物流便捷服务的期望值,面对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物流的速度、退换货便捷、购买体验等具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市场需求显然也给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扩张迅速

跨境电商交易成功的关键是实现跨境通关平台、跨境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其中跨境通关平台主要实现海关的监管放行,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实现关检汇税等公共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是卖家和买家交易的平台,以上三个平台中只有实现付款单、物流清单、订单的三单匹配,才能使货物完成跨境进出口业务。

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总额实现4.2万亿,年增长率33.3%,而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率只有2.3%,远远低于跨境电商的增长率,2014年跨境电商占我国外贸的比例约为15%,据预测到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总额达到6.5万亿,占我国外贸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0%,据统计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为商品成本的20-30%,到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总业务量为1.95万亿,占我国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六分之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商机。

(三)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不断上升

跨境电商物流由一家物流公司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使商品经历从卖家、发出国集货、发出国海关、运输、目的国海关、目的国集货、分拨配送到买家六个物流环节。跨境电商物流环节多,操作流程长,空间跨度大,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跨境电商物流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境商品的种类,压低了商品的利润,阻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二是跨境电商物流货损高,据统计货损率一般在0.5%-1%之间,有的国家达到10%以上,增加了跨境电商贸易的成本,降低了客户体验。三是跨境电商物流各环节的信息系统没有彻底打通,造成不同物流环节之间的物流数据不可追溯,运输过程不透明,出现丢货或影响买家的购买体验。

(四)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方式呈多元化发展

跨境电商物流按进出口方式分为跨境电商进口物流、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跨境电商出口物流发展比较成熟,主要由邮政EMS和邮政小包、专线物流、海外仓、国内快递、国际快递等五种方式;跨境进口物流发展时间短,目前主要有进口直邮、跨境直采集货模式、保税进口模式,对应三种跨境电商物流方式有国际快递、国际物流+海外仓、国际物流+保税仓+国内快递三种形式。随着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会出现更多创新的物流商业模式。

目前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企业有国内快递公司、传统货代公司、传统海运公司、邮政、国际快递公司等,未来进入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领域的供应主体更加多样化,大的跨境电商品台如苏宁、兰亭集势开始通过海外仓等形式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大的制造企业如海尔、海信、富士康等也开始利用海外渠道加入跨境电商领域,中外运、中海等海运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进入跨境电商领域。

(五)海外仓建设成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

2008年以来,出口易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外仓,2014年,从事海外仓业务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只有10家左右,2015年随着国家对跨境电商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海外仓在2015年呈爆发式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海外仓的供给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以出口易、递四方为代表的由传统货代企业或国际物流企业转型来的,也有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苏宁等,也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平台型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还是小而美的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在海外仓布局上趋于同步。

二、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的发展

(一)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物流优势资源

阿里巴巴是开放式商业生态系统,多边平台式商业模式,其特点是没有完整的物流体系,而是建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聚集上百家物流企业服务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其物流体系构建属于轻资产模式,优点是占用资金少,占有大数据资源,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缺点是其整合的物流公司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在双十一期间会出现大量压单,造成买家体验不良。近几年阿里巴巴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注资圆通、百世汇通等物流企业,在全国建有7处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对物流的控制能力。根据国内电商物流体系构建的经验,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构建方面,继续发挥整合能力,速卖通与新加坡邮政、澳大利亚邮政和巴西邮政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对新加坡邮政的投资,共享万国邮政资源,2015年开始建立九大海外仓,阿里巴巴依靠其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网仓自有核心资源,整合其他资源的模式,构建起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在跨境电商方面取得不俗的业绩,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二) 亚马逊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以遍布全球的FBA仓优势资源,提供集仓储、库存、配送一体的多样化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

亚马逊是半开放式商业生态系统,允许卖家在其网上开店,但却拥有完备的自建物流体系。亚马逊在全球65个国家拥有109个运营中心和遍布全球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将产品配送到185个国家和地区。亚马逊最成功的是FBA仓,其存储方式为随机存储,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货找人的分拣方式,FBA仓的特点是只要把订单交给亚马逊,其他的事情诸如库存管理、包装、配送等均有亚马逊完成,亚马逊FBA仓无论从规模上、速度上都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其特点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的需求、产品的销量计算精准的库存量,实现顾客便捷收货跟踪的同时,达到卖家库存、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巨大的FBA仓资源使亚马逊的国际运输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其头程海运、空运价格具有很大的优势,递四方速递等中小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企业整合亚马逊此部分资源。亚马逊的配送委托给国际快递或当地邮政,海运委托给国际海运公司。2015年推出“亚马逊全球货运”项目,解决出口跨境物流难题,全面打通欧洲配送网络,旨在凭借多样化的全球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抢占跨境电商份额。

(三) 京东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以完善的国内电商物流体系,用整合资源+自建物流体系的方式拓展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设

京东是封闭式商业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是自建物流体系的重资产模式,虽然京东2014年处于亏损,但物流口碑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京东的快速的发展。京东全国仓库数量118座,近3万配送员,自提点及自提柜1045个,配送站2045个,建立了渗透三四级市场的电商物流体系。在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构建方面,京东采取的方式首先是跨境直采,从进口上打开局面,充分运用国内的自建物流体系,同时尝试在韩国自建海外仓,与澳大利亚邮政、俄罗斯邮政、DHL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从京东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搭建上可以看出,一改国内大手笔自建物流的做法,推进自建海外仓和整合资源并重的模式,京东跨境电商发展的速度与阿里巴巴速卖通有一定的差距。

(四) 小而美的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以成熟的海外仓运营模式,灵活的方式植入大型商业生态系统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做跨境电商物流的企业中有很多小企业,如递四方速递,其与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相比体量很小,其优势是较早拓展海外仓模式,境外海外仓具有与跨境电商综合平台对接的IT信息系统。从递四方速递的商业模式分析可以看出:第一,递四方速递凭借成熟的海外仓资源优势成功植入Ebay、速卖通等大型商业生态系统,成为这些大型商业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模块,而这些大型商业生态系统本身就是非绑定式、长尾式、多边平台式商业模式的复合体。递四方速递小而美的增值服务在大型商业生态系统中共享平台资源。第二,递四方速递具有灵活整合资源的能力,比如递四方速递的头程为亚马逊海运或空运,充分整合了亚马逊的优质干线运输资源,在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不能合作的时候,递四方速递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资源传递角色。第三,递四方速递问鼎平台式商业模式,比如其旗下的美胜商是B2B平台的雏形。

(五) 跨境电商物流联盟商业模式:借鉴万国邮政联盟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垄断,民营快递拓展联盟方式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联盟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商业生态圈,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出口业务的60-70%是通过邮政系统完成,其中50%是通过中国邮政,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邮政是万国邮政联盟成员之一,万国邮政联盟具有共享的信息系统接口、便捷支付通道、优先派送权限、强大通关能力。目前全国排名前七位的民营快递都投入到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拓展中,民营快递要拓展海外市场,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成立联盟,如顺丰速运与俄罗斯邮政合作,圆通发起“全球包裹联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全球建立完美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民营快递一方面加强国内物流联盟,如顺丰、中通、圆通、普洛斯建立丰巢,打造社区智能储物柜,抢占社区最后一公里,开放给所有的电商。另一方面在海外物流市场拓展中,与境外邮政或国际快递建立联盟,会一定程度上较快实现跨境业务的拓展,实现资源的互补。

三、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

(一)积极拓展跨境电商物流平台式商业

如同支付宝依托淘宝诞生、成长、剥离成为阿里巴巴生态系最重要的业务,可以预见,未来跨境电商物流必将依托速卖通巨大的流量,成长为阿里巴巴另外一项重要业务。登录速卖通、DHL、中国邮政或递四方速递,都可以查到专线、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等方式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价格及派送时效,基本是查询功能。而百运网()则打造了中国首家国际物流商城,在查询比较后支持网上下单购买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是跨境电商物流平台式商业模式的雏形,未来跨境电商物流沉积的大数据及资金流将成为平台式商业模式的主要利润源泉。

(二)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多样化

外贸企业跨境B2B业务在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一键申报、无纸通关,预示着虽然跨境电商兴起于跨境B2C,但跨境B2B因其交易规模较大也是跨境电商物流不能忽视的业务,如何建立适合B2C、B2B甚至F2B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随着富士康等制造业进入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构建应着眼多样化的货运方式,前瞻布局,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中抢占市场份额。

(三)加快海外仓+保税仓融合模式

海外仓的爆发式发展,体现了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全球化网络建设的趋势,在海外仓爆发式建设的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加剧保税仓建设速度,如聚美优品在郑州、深圳前海、广州建成保税仓,京东加入郑州“E贸易”生态圈,阿里巴巴与珠海保税区共建电商平台,蜜芽宝贝入驻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网易考拉海购建有杭州、宁波、郑州保税仓,苏宁建有杭州、宁波、苏州保税仓。保税仓和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物流集货的关键节点,成为节约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做好保税仓和海外仓的融合,实现海外仓与保税仓的流程创新和功能互补,既实现在跨境电商物流大循环的商品种类丰富,又实现跨境电商物流小循环的快捷配送和退换货服务,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四)运用大数据沉淀技术,建立智慧物流体系

海外仓和保税仓在节约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负面作用是,如果不能准确预测客户的需求,会导致海外仓或保税仓商品滞销,占据库存资金,同时产生巨大的逆向物流成本,所以在拓展海外仓和保税仓的同时,必须正视的问题是海外仓、保税仓是否具有对接跨境电商综合平台的能力,能否及时获取大数据,进行精准预测,不仅实现短期物流成本的降低,还要实现长期运营成本的控制,以加快建立起智慧的物流体系。

(五) 大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跨境电商物流

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不仅要具有国际物流的资源整合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清关能力和目的国税务处理能力,具有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API系统处理能力,具有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既能帮助客户提高销量和口碑,又能帮助客户节约仓储及存货成本。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缺乏,而掌握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等复合型的人才成为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瓶颈,在我国政策红利背景下,把握跨境电商发展机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跨境电商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N],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4.8.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3)

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以后,基于“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制造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模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传统外贸出口份额下降、速度放缓,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以往,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从宏观经济构成要素层面分析,“三驾马车”只是追求GDP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部分,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全部内容,在经济“新常态”效应出现以后,依赖“三驾马车”形成的经济超高速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需锐减,中国经济进入了“换档期”。

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然而经济学中不存在“免费的午餐”,维持出口(传统外贸)优势的前提是强大的外需,并在此基础上维持各行业企业的低成本运营,而这一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污染增加、品质下降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阶段。在外需萎缩的同时,国内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提前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影响下传统出口外贸的优势消解、缺陷突出;然而,在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出口份额下降、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优势长期存在,但出口并没有带来技术革新。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例,其约占工业出口比重的50%,但出口项中涉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内容不足,除了个别计算机、通讯企业以外,出口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77%,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产业模式导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萎缩成为常态。

跨境电子商务“破冰”的三个前提

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消费者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移所产生的“海淘”“海购”现象,是对跨境电子商务渠道价值的一种肯定,亚马逊、eBay、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参与加速了资本化,也直接刺激了国内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在经济新常态下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的“破冰”效果,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先取得突破。

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人民币的“本币”价值可以减少国际结算中的汇兑成本,有效地解决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2014年“亚投行”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但由于亚投行的设立主要是用于支持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信用证、信用卡、汇票等仍然是跨境电子商务依赖的传统支付工具。我国已经从一个“生产大国”逐渐转变为“消费大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滞后势必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这又将对经济新常态的消解和重构带来阻碍。

优化电商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在运营方面侧重“进口”而忽视“出口”,导致国内大量实体企业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由此出现了“跨境电商破坏中国实体经济”的观点。事实上,这是电商平台模式不科学造成的,如“进口”“出口”在利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平台自身的局限性,更倾向于将国外优秀产品“引进来”(如奶粉、电子产品),而不是将国内优质产品“卖出去”。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散户代购,第二阶段是平台采购,第三阶段是电子商务产业链模式。很显然,这三个阶段中对电商平台的要求也由低到高,当前电子商务产业链模式正面临着全面洗牌和资本整合,一方面有利于打破跨境电商资本入驻后形成的垄断格局,另一方面则能够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高监管力度,促使跨境电子商务在规范化要求下良性发展。其中,“电商平台”作为一个基础性要素,既要做到本质价值的回归,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监管体制改革。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一系列的监管难题,以报关为例,传统外贸交易中可以实现规模化操作,而跨境电商消费的碎片化现象,会导致海关监管压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4月,我国出台了针对电商的“行邮税”,此举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萎缩,但也是监管乏力的无奈之举。因此,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具有“破冰”效应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需要倒逼政府管理部门加速改革,尤其是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解决跨境贸易货品的安全问题,规避走私、洗钱、知识产权侵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提高贸易便利化,形成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产业链模式。

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在转型升级、提质创新方面的效用

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有效作用重点体现在促进经济转型上,通过海外市场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国际市场动态,还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倒逼国内企业提高创新性。结合现状,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存在的瓶颈因素,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简化跨境电商海关通关程序。分析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B2B规模不断减小,B2C、C2C规模不断提升,市场对消费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也导致了跨境电商消费走向“碎片化”,产生了与传统外贸截然不同的利益分配链条。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规避商、批发商、贸易商等中介,但却无法规避现实物流链条,而现有的海关通关体制遵循“国际邮件互换局制度”,人为地造成了中间物流成本增加。基于此,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区,如2016年国务院批准了12个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有效解决了区域跨境电商贸易的“碎片化”问题。

其次,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结合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来说,电商平台一体化的消费服务固然优越,但在货品流转环节将全部压力交给了物流系统,很容易出现电子商务交易瓶颈,如损坏、丢失、拖延等,而此类问题在跨境电商消费中会进一步放大。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效率的唯一途径是健全现有的物流体系,从产业链角度入手、基于供应链构建,一方面鼓励电商平台参与海外仓储建设,在主要消费目标地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城市建立海外仓储,既可以缩短交易周期、提高购物体验,也可以成为中国优质商品的海外集散地,将进、出口放在同一平台上,解决好售后问题。另一方面,加强物流监测和市场预测的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满足物流信息的动态更新,跨境电商平台结合反馈的数据信息科学预测下一阶段市场的供需情况,从而提前做好市场方案,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作者为中共云南保山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注:本文系课题项目“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以保山猴桥边境贸易合作区为例”(项目编号:2016XTZS15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4)

在我国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作为我国第一大传统外贸大省,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也已在“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推动下快速扩张。

一、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传统贸易增速有所停滞,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显著增长

从2000年至2007年间,广东省对外贸易年均增速高于20%,发展迅速。然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广东省外贸增速显著放缓,2009年、2014年、2015年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外贸易,外贸增速的下降对广东经济增长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雖然外贸增长乏力,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却异军突起。广东跨境电商连续多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的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来看,2015年这一数据为167.3亿元,2016年为228亿元,增长53.8%,2017年则更是达到441.9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这说明跨境电商行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它的出现与发展给广东省的外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广州、深圳引领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链初具规模

自2013年,国家开展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以来,广州依托其传统外贸资源,率先试行了跨境电商管理备案制,在第一批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业务体量第一的成绩。深圳的跨境电商业务也随着利好政策大胆创新模式,于2014年获得进出口双向试点资格,并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的地方标准。广州、深圳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先进的供应链优势,跨境电商发展态势迅猛。

广州、深圳的率先发展引领了全省跨境电商的发展。东莞市2017年跨境电商产业园业务出现井喷式增长,带动全市跨境电商体量急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43亿元,同比增长680%。中山市依托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增加,引领跨境电商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广东省跨境电商市场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跨境电商产业链。

(三)相关政策的出台与修订有利于跨境电商的发展

广东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文件,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软环境。2015年7月,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的意见》,规范跨境电商园区的规划建设,为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提供快速通关服务。2015年9月,省商务厅连续出台了三项新政策,目的是扶强扶优,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跨境业务。2016年5月,广东省一天两个文件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指出要促进跨境电商及跨境电商快递服务快速发展。2017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提出加快广州市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外贸经济转型升级的各方面措施。

政策的出台表明广东省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支持,为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新兴行业体系的不成熟,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从业者对跨境电商认知程度不足,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

随着现代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然而其中不少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对跨境电商的理解还停留在将传统贸易搬上网络,开网店销售货物的阶段。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许多企业对网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不够重视,网站功能的简陋和信息的缺失使得客户转化率极低。

事实上,跨境电商是将传统外贸的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其运作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商务、计算机、物流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以及人才的有力支持,而从业者以传统贸易转型为主,缺乏电商的相应知识。若从业者不能调整观念,真正认识到跨境电商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具备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人才,则极有可能最终被淘汰。

(二)跨境电商产品同质化严重,自营采购模式将受到较大冲击

跨境电商是新兴的轻资产行业,许多实力或有不足的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借由跨境电商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然而,此类中小企业主要来自草根,绝大多数未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其主要的跨境电商模式为自营采购,即通过代购、国外零售店批量购买等方式筹备货源,企业主要采购的货物为行邮税最低的食品类商品、可免税区间的化妆品等,这也导致品质高、单价高的品牌或商品种类难以进入国内市场。而低门槛的跨境电商自营采购模式发展为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战。

随着政策的调整与实施,跨境电商业也将进入品牌高地的时代。很多自营采购模式的企业由于其体量小,同质化或非品牌产品往往在占全部货物一半以上的比重,而这类货物在政策调整后,含税的采购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升,以自营采购模式为主要特点的中小企业将无法抵御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三)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体系缺失,跨境电商市场不规范

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以及行业诚信体系尚不够完备,导致商家与客户的信用具有不确定性,这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难题。同时,在中国目前的跨境电商监管体系中,由于个人邮寄政策的宽松,邮寄物品没有进出口检疫检验环节,或虽有检验检疫环节但监管不严,因此,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尤其是食品、母婴产品、儿童玩具等敏感商品的品质参差不齐,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各种隐忧。

如2015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流入的玩具、服装、纸尿裤、餐厨具、湿巾等儿童用品进行了质量抽查,在全部654批次抽样中,检测出的不合格批次为217批,不合格率高达33%。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消费品缺陷召回,同年共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40例,约114万件,其中,儿童用品(玩具)类消费品数量69.9万件,占比61.3%。

(四)物流商检清关体系尚待完善,跨境电商售后体验难保证

物流配送是否及时稳定是影响消费者体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跨境电商商家采用的物流方式以邮政小包、专线、国际快递以及海外仓为主,跨境商品存在物流周期长、涉及手续多、物流成本占比高等特点。此外还有交易频次高、单次金额小的特点,给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带来成倍数增加的服务工作量。多种原因导致现行的物流及清关模式无法适应与满足大量跨境电商货物的快速清关需求,导致跨境电商的物流时效体验差。因此,目前海淘商品的售后服务,尤其是退换货的需求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获得保障。

三、促进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

从跨境电商政策调整的方向看,国家大力扶持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的行业监管将逐渐趋于规范,跨境电商企业只有尽快调整商业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健康发展。

(一)跨境电商企业应更新经营观念与模式,政校行企共同培养人才

跨境电商市场将在持续发展中不断进行优胜劣汰的升级,行业也将由简单的传统贸易电商化转变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精准营销的先进外贸模式。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也逐渐转化为拼服务、拼品质、拼物流、拼供应链的跨境电商企业综合实力较量。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应当积极优化业务,积极部署经营模式转型,主动针对政策做出对应的调整。

此外,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缺乏的现况,首先,广东省政府可以依托省内高校,针对跨境电商新兴行业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在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并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其次,政府可以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省内跨境电商发展;再次,企业要重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将跨境电商的工作专业化。

(二)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价格战到品牌差异化竞争的转变

无论是从事传统的国际贸易或新兴的跨境电商,品牌都是企业最重要的优质资产。跨境电商行业的诞生与发展,不仅为企业开辟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捷径,也企业培育高品质的品牌创造了良机。

针对跨境电商行业中数量占比最大的,以草根创业和价格战为特色的众多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广东省政府应当正确引导,使其逐渐向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更高层次发展。利用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一国家红利,大力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同时,利用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区域的作用,辅之以跨境电商的政策优势,建立“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跨境电商发展载体。同时,利用广东的区位、劳动力、市场优势,建立产业生态圈和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以此扩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三)跨境电商企业应强化自律,政府应创新监管体系,保障商品质量与支付安全

为提高跨境电商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信誉,相关跨境电商企业应加强商品质量和交易资金安全的风险防控,积极适应不断完善的規范监管要求。

政府需要尽快统一行业,建立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保障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行业规范,另一方面需要人民银行依托征信系统,建立身份认证和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同时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信用服务平台,通过企业身份认证、电子支付认证、信用黑名单等措施优化跨境电商市场的诚信体系,为跨境电子商务打造诚信交易的产业链和安全可信的生态圈。

(四)政府建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提高贸易便利性,企业布局多种贸易方式提高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性,政府还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通过建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应用手段,简化海关,检疫检验,国税、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商品备案、通关、检验检疫、纳税等手续,提高监管质量和贸易便利性,创造更加便捷的通关环境。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5)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20

1 文献综述

Troy J.Strdaer和Mihcael J.Shaw(1997)研究发现在信用问题在电子商务市场中,依然十分严重的存在,不利于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但是对于信用问题影响电子商务增长的途径并未完全得到澄清;Roberto Gorrieri和Fabio Marginalia(2006)通过GNDC系统对信用做了详细解释从而证明了电子商务交易信任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严格承担责任的基础上的。但其仅局限于研究国内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并未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做出解释;洪涛等(2013)以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为例,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信用问题并提出几条应对的建议和措施。但其研究对象主要为B2C电子商务,而延伸到跨境领域,对其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少之又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跨境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势必将突显出来。而在跨境电子商务实务中,各国或各地区的信用标准尚不能统一,致使各国的信用管理体系难以在该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而且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未来的政策选择提供参考。

2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基于交易成本论的跨境交易信用评估分析

科斯认为: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在此基础上,威廉姆森(1975,1979,1980)等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了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是一种由于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如果企业没有察觉到其在交易时的失信行为所带来的成本损失,那么失信行为就会愈演愈烈。交易成本论将交易作为其进行经济探讨的目的,通过成本――这一重要的分析解释问题的工具,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商业运营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经济活动进行了分析。

2.2 基于博弈论的跨境交易信用评估分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游戏理论或竞赛理论,它是研究博弈情境下,参与各方和理选择的理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与商家的行动动机,确定交易的绩效,得到各自双方最佳的策略选择,达到效益最大。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境外买方通过浏览卖方的网页来获取相关信息,他们之间的交易就构成了博奕。在只有消费者和商家参与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且符合理性人假设。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购买”和“不购买”两种选择;对于商家来说,同样也有“诚信”和“不诚信”交易两种选择,消费者购买因商家诚信交易而获得的收益为A1,此时商家也可以获得A2的收益;当商家不诚信交易时,消费者因购买而遭遇的损失为-A3(A1

此时综合商家交易的期望收益为:

E=(p×A2)-(p×A4-B)=p×(A2-A4)+B(1)

由于不知道p×A2和p×A4的大小关系,所以很难对商家所选择的策略做出具体判断。由于A2远远小于A4,则此时商家是否选择诚信交易取决于其若选择不诚信经营所面临的损失B,只有当B足够大时,商家才会选择诚信交易。

3 基于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3.1 研究思路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思想,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的评价可以从企业基础信用、企业的跨境经营情况、跨境交易动态信用情况与财务信息四个方面,通过建立各级评价指标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进行研究,如图1所示。该交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组成。

3.2 1-9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综合评价的关键,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确定系数的方法,是一种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简单方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它通过对相互影响并联系该评价主体的多种因素进行有序有层次的分析,而得到清晰有条理的结果,这个方法再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后,得到在内容界限不明确条件下的判断评价与隶属结果。在这里,我们通过1-9权重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

3.3 确定因素集和评价集

通过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因素集:

通过之前对于隶属度的分析,通过各个级别分数的平均值来辅助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进行综合打分。分别为95、85、75、65、55、45、35、25和10。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最终得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结合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解释,其中v1企业在实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企业的基础信用、跨境的经营情况、跨境交易动态信用情况以及财务信息四项指标在AAA等级的隶属度,则951表示企业在实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在这四项指标的AAA等级得分,分别将企业实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在九个等级的得分加总后,最终产生跨境电子商务的综合信用得分,从而根据最终得分确定企业的信用级别。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于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信用优化研究以期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建议性意见,从而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走向世界,为我国的外贸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Strader,Troy.J.& Shaw,Michael. J.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7,(21):185-198.

[2]RGorrieri,F.Martinelli,M.PetrocchiStrader,A Formalization of Credit and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GNDC Schema[J].Electronic Notes i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2006,157(3):61-78.

[3]洪涛,王维维,王亚男.规范有序发展我国B2C跨境电子商务[J].全球化,2013,(11):82-93.

[4]王成,曾庆梅.交易成本与诚信的关系探究[J].经济师,2012,(11):29-30.

[5]袁庆明,刘洋.威廉姆森交易成本决定因素理论评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9).

[6]张照贵.经济博弈与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范如国,韩民春.博弈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6)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010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特别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和转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来自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跨境电商的发展也随之水涨船高。所谓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B2C跨境电商或零售跨境电商,是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采用快件、小包等行邮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中也会含有一部分小额买卖的商家用户。[1]跨境电商无疑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复杂流程做了减法,减少了部分贸易环节,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信息不对等问题。这一新型贸易模式可持续性高速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了国际物流需求瓶颈,并对解决这些物流瓶颈做了探讨。

1 我国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我国跨境电商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依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13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到3. 1万亿元,增长率为31. 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 9%,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 2万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8万亿元的交易规模。消费人群也将增至3000多万人。亚马逊最新的《2015跨境电商趋势报告》显示,主力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等特征,其中80%的群体为35岁以下的青年白领,多数家庭的月收入超过11000元,相对于其他人群,这类人群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尼尔森关于电商的研究数据也显示,跨境网购人群的平均购买频次略低于国内网购频次,而订单价却更高,约有25%的受调查人员单次花费在1000~3000元,这也同样使得这消费者对跨境海淘的服务品质要求高于国内。

在跨境购物中,“物流”成为继“价格”和“品质”主要关注因素后的第三大关注因素,而这一因素也恰恰是消费者在跨境购物的过程中未能被有效满足的。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也常常以物流安全/速度保障作为主要卖点。然而,考虑到海外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复杂性,消费者因当中的不确定因素担忧仍然较大。而网购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物流服务,也常常为购物体验和回头率蒙上了阴影,问题主要围绕发货慢、运期长、手续烦琐、运费居高不下等,在后面关于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问题和挑战部分笔者会做更详细的阐述。

也正因如此,在面对跨境电商市场这块蛋糕百家争抢的情况下,竞争将越发激烈,而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解决国际物流服务这一消费者高度重视的痛点,将成为竞争过程中各路强兵必争之地。

2 高速发展中的跨境电商对国际物流需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当前的国际物流现状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唯有突破创新,才能够使跨境电商走得更远。而消费者提出的物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发货速度慢,运输周期长。由于跨境电商物流需要从发出地经过本国物流发送到海关,经过海关检验检疫等环节后再发往目的国,再经过目的国海关商检,由当地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非常多,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加,因此跨境电商物流过程非常长。通常一个订单从下达到确认再到发货大致需要1~5个工作日,以便卖家成批发货节约物流成本。此外,通常快件的运输周期也很长,一般情况下日本或北美的快件耗时2周左右,而来自欧洲等地的快件可能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在销售旺季,受业务量大、货物严重积压等因素影响,物流周期也会大幅延长,物流效率则会严重影响购物者体验乃至复购率。

(2)运费高昂。国际上通用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全球特快货运等尽管运输速度快,但因其价格昂贵,很少为海外消费者所使用。当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也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手续烦琐。目前海关对海外购买商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未事先缴纳税费的买家,一经抽查,可能要亲自跑到海关办理清关手续,给消费者带来不小的困扰,更有甚者所交税费金额不菲,导致海淘并未给买家带来价差收益。

(4)退换货手续复杂、时间长。所谓退换货环节也就是逆向物流的过程,目前退货及索赔时间漫长,手续烦琐,受到跨境和海关等条件的制约,相关服务很难实现如境内网购一般的快捷高效;甚至有时还要面对商品查扣,海关拒绝通关以及物流堵塞等不确定性负面因素。

上述消费者声音真实反映了他们在海外购物过程中的痛点,也为我国跨境电商明确了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适应新模式的电商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挑战。2014 年3 月,海关总署的跨境电商服务试点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新模式下,电商物流是否能够提供有效支撑,将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许多电商物流企业都在加大创新力度,配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重整跨境电商物流运营模式。[2]

3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解决方案

3. 1 落实好国家关于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优化政策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一系列促进这一新型业态健康发展的利好政策也相应出台,以从政策角度上保障其继续加速发展。其中更是不乏提升物流体系效率的保证性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政策,规范进出口税收政策,继续落实现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税收政策等支持措施。[3]

虽有好的政策陆续出台,但是只有在地方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间高效配合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率的跨境电商物流运作。放眼当下,如何将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办法、清关手续等规范化、法制化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新兴业态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环节的保障体系的健全,因此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更多的落地方案,例如可以通过资金,手续简化、税收优惠等对跨境电商的物流体系生态圈相关企业予以扶持。而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 2 基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海外仓储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目前解决国际物流递送时间长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单次货运量大,单一国家和地区客户群稳定,从而将高昂的运费分摊到尽可能多的商品上,从而节约成本。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建仓储和外包仓储服务两种模式。贸易规模较小的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可以选择外包形式,和有同样困惑的企业组成共同体,建立合作物流中心,依据各自的订单统一集中安排物流运作,也可以以联盟为单位,找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以实现成本共担,效益共享。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则从集约化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建立自营的海外仓储,这一方式同样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此外,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考虑,也可以合理规避繁杂的海关及商检环节,同时缩短物流周期,避免汇率后置等方面的风险。海外仓储使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可以将收到的当地货款存于当地账户,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规避金融和政治风险。

3. 3 跨境电商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需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

信息化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产业升级。跨境电商作为一颗行业新星,近两年的信息化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物流信息存在反馈滞后甚至缺失等问题,无法做到全程跟踪,存在货流丢失的风险,而对于某些航线而言,全程采用联邦快递等国际巨头运费高昂,拉高卖家或电商平台的物流成本,长期下来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为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跨境电商平台与自己或第三方的物流合作方联手进行信息化体系建设,智能化管理所有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让货物信息可以及时地记录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并反馈给终端消费者,让消费者可以全程追踪海淘物流信息,提升服务水平。此外,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也可以帮助电商平台或第三方物流合作方对物流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及资金结算等每一环节进行模块化管理,实时跟踪,及时对潜在风险提供应急预案,从而推进跨境电商物流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为跨境电商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结 论

跨境电商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规模的扩张速度却是惊人的,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物流的发展能否跟得上跨境电商业态的发展步伐,也成为这一新型生态体系下众利益方关注的焦点。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专业化操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升级,只有从政策落实、专业化操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也只有在跨境电商物流运作模式上不断创新,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帮助当前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解决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7)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47-02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商务流通方式得到大力发展,云南电商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国内,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随着海淘的火热,跨境电商平台在国内遍地开花,而云南毗邻东南亚,矿产、生物、水电、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优势突出,发展跨境电商的潜力巨大。在资本与政策的作用下,跨境电商成为云南关注的焦点。

一、云南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

跨境电商的首要条件就是跨境,而云南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边境线长达4 060公里,这个区位优势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先决条件。云南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有8个边境地州市共26个边境县市,与3个邻国的6个省(邦)32个县(市、镇)接壤,这些边境的口岸和地区都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今,共有7条高速公路和4条跨国公路,这些都将促使云南成为中国西部连接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第一枢纽省份,为云南发展跨境电商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资源禀赋优势

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丰富特色的资源。其中,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由于生态环境优良、品种丰富、品质高端,切合了当今消费者对生态安全健康的要求,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比如茶、三七、鲜花产品、咖啡、玉石等。这些产品近年来线上也十分热销,发展跨境电商的前景可观。

(三)政策优势

云南凭借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发展跨境电商的潜力省份,并得到一系列政策为跨境电商保驾护航。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来推动云南省跨境电商协会的成立,从而促进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2016年7月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重点电商企业,支持跨境电商创新、设计研发、平台搭建、营销推广、中小企业电商孵化、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的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给予支持。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在为云南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为跨境电商谋求发展。

二、云南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

(一)跨境物流发展缓慢

“无物流,不电商。”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铁律,但当前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和发展缓慢的跨境物流却极不匹配。云南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山区较多,交通不便,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物流企业网络覆盖比较分散,跨境能力不足,运送时间长,运营成本高,用户体验较差,且容易造成商品破损或丢包,这些因素成为制约云南省内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症结之一。

(二)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欠缺

与国内电商相比,跨境电商更为复杂,涉及到物流、通关、检验检疫、电子支付、外汇收结、退税等问题。但云南目前没有一个专业、全面的平台来“一站式”地完成所有的交易步骤,从而使跨境电商的整个交易过程变得琐碎和复杂,交易成本高、效率低,最终导致用户体验低,从而不利于电商的发展。

(三)跨境电商人才缺乏

根据有关数据来看,在今后的三年中会有400万左右的电商人才缺口。并且,目前培养的电商人才和跨境电商的要求也存在差距,跨境电商所需要的相关人才除了要求学生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外,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操控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强的跨境电商实践技能。而从现阶段的情况看,很多学校在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少会涉及到跨境电商人才的实战技能培养。

三、云南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一)加快跨境物流建设,逐渐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物流体系

跨境电商的竞争终将是跨境物流的竞争,因此,物流问题将是跨境电商的核心问题。第一,建立海外仓库是解决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的有效方式,形成物流的规模化。海外仓库不仅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同时也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它在跨境电商领域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和吸引力,可以提高海外客户的购买信心,带来更高的商品单价与销售转化,缩短发货周期,降低跨境物流缺陷交易率,拓展销售品类,“大而重”不再是发展瓶颈,完善售后服务闭环,提供更加灵活可靠的退换货方案等。因此,构建海外仓库将是解决跨境物流问题的一条有效发展路径。第二,加强物流监控,形成物流服务网络,使物流管理和监控更加的规范。通过物流服务网络,提高用户的体验、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及进口国的海关监管要求,以自己的优势品类为突破口,逐步适应海外市场。

(二)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为跨境电商提供便利

利用云南的边境优势,推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单一窗口”平台,可以使跨境电商在单一平台上完成通关、报检、物流、支付、结算、退税等环节。目前,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是分离的,从而使跨境电商业务的办理效率和交易成本提高,通过建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可以为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一站式”业务平台,提高跨境电商业务的效率,提高交易率,也有利于跨境电商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跨境电商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云南跨境电商的发展。

(三)采用企业学校合作机制,为跨境电商提供实战型人才

建立校企合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与产业专业与就业的契合度。高校可以通过引企入校,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在满足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人才的能力。根据云南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培养的电商人才适应云南跨境电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妮娜,吴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12):134-137.

[2] 王丽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98-99.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8)

而天猫国际也在29日同步放出消息,其首家跨境保税线下自提店将落户杭州,借此天猫国际将实现跨境电商新零售落地。而后在1月31日,天猫国际宣布跨境保税线下自提店首单已成功完成内测。据悉,天猫国际的网购保税线下自提店落地之后,消费者将首次在正规跨境渠道以合规的方式购买到海外直采的可溯源正品。天猫国际作为电商平台,将以保税担保出区的方式,将网购保税商品在核心商圈进行展示,消费者如有购买需求,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线上购买的方式并向监管部门申报个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申报单,待监管部门放行通过这笔交易后,消费者可选择现场取货等多种物流配送方式。

此前的2017年“黑五”大促期间,跨境进口供应链电商丰趣海淘则在重庆推出了国内首例“跨境电商+无人零售模式”,打造了现有最大的户外智能无人便利店“Wow!”(详见【电商快评】国内首例“跨境电商+无人零售模式”落地100ec.cn/detail--6425967.html)。据悉,丰趣海淘的未来零售共含三种业态:大型体验店、智能无人便利店、喵购无人货架。三者分别作为新零售主战场、线下布局结点、线下业务最末端,从品类繁多的商品“池”到精选商品“库”,再到细选商品“架”自上而下层层渗透,全方位支撑着复合型新零售业态。

此外,据丰趣海淘1月31日最新消息称,其首家跨境新零售集成店将于2018年在重庆落地开张,主要包含了人气免税店、特色美食汇、品牌快闪店、生活体验馆、健康新发现、精采全球购、会员制享受、前店后仓等多项服务。

据悉,丰趣海淘的WOW跨境新零售集成店——共享空间拥有六大特色:1、低获客成本:完整会员体系与聚客能力庞大高黏性中产阶级用户;2、低落地成本:拥有完善的跨境供应链体系;3、低入驻成本:入驻成本比传统商场低;4、高市场销量,线上线下相互配合;5、高精准人群,用户代表鲜明,注重高品质重视度高的年轻家庭,尤其是女性为主要客群;6、高辐射能力。配合线上直播与线上商场。

二、专家点评

对于此次热点,长期关注电商行业发展的国内知名电商研究机构、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特发表本热点电商快评,供参考。

“跨境电商+未来零售”成行业新风口 引爆跨境消费升级

在经历2017年“黑五”期间丰趣海淘率先试水后,2018年初,由网易考拉海购、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刮起的这阵“跨境电商+未来零售”新风口,和推出的这一全新消费业态,无疑,成为了当下跨境进口电商和新零售两大行业的最大热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在此前虽然也有不少进口跨境电商、进口商设立O2O模式,但更多的是局限于线下展示线上购买,以及包含线下购买完税的模式。很多消费者因为无法现场提货或受限于店面SKU非常有限,线下体验满意度不高,一直步履蹒跚、不温不火,以往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的优势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处于“小打小闹”状态。

而近期,伴随着网易考拉海购首家跨境电商线下直营店即将开张、天猫国际的跨境保税自提点即将落成,以及此前丰趣海淘户外智能无人便利店“Wow!”的落地,那就意味着很多中国消费者可以不用通过出境游去各国免税店购物,只需要在自家城市核心商圈就能买到全球同价、全球同步的正品进口货。这对于“海淘”剁手党和追求品质消费升级的用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曹磊预测,由于消费升级趋势的推动,线下零售和跨境电商行业不断跨界、融合,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零售新业态之一,并且代表了行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方向。该模式能够打造完整的跨境消费闭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跨境电商模式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两种模式的结合能将两者的优点进行结合,未来潜力无限。

而网易提出的“新消费”也是跨境电商可借鉴的理念和模式。网易CEO丁磊提出“新消费”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消费状态,以网易考拉海购为例,精选高质价比的商品,满足消费者从“买得到”到“买得好”的消费需求的转变,更符合消费升级时代的发展方向。

跨境进口电商进军线下原因分析

1、相互结合产生的热点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丰趣海淘创始人兼CEO任晓煜曾表示,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进行中,海淘也收到了整个行业的追捧。同时,任晓煜指出了海淘受热捧原因有三:

1、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和科技进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被放大,不需要依靠企业和组织,就可以跨境购买喜欢的上商品。这是一个主要的大背景。

2、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速度很快,远远高于供给侧的能力,所以,海淘的迅速满足,商品更丰富,更安全的特征满足了中产阶级的这部分升级需求。

3、消费需求的碎片化,个性化对商品的丰富性要求更高,用户的选择自然从境内扩大到全世界。

跨境电商和新零售两大行业热点之间的“碰撞”势必会产生更强的“化学效应”,对消费者甚至是整个零售行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电商引流成本变动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现在对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线上引流成本越来越高,平均成本达到了200-300元/人,而且整个引流的效率也越来越低。所以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各大平台纷纷开始布局线下,运用地推、扫码、移动支付、“无人零售”、社区小店等新形式在线下进行引流。

此外,曹磊还表示,此前不久由丰趣海淘的全国首个“跨境电商+新零售”项目——无人零售店“Wow!”的确令人眼前一亮。通过前卫的业务理念,结合丰趣海淘全球化的物流网络,将海内外千种商品直接展示在消费者面前,并和大型体验店及喵购企业无人货架一起构筑了完整的线下网络。随着这一全新业务模式正式上线,丰趣海淘也在不断的自我变革中探索着跨境零售新业态。

3、真正实现线上购买线下提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表示,此前的跨境进口线下体验店,更多的只是一个跨境进口产品展示的功能,解决的只有消费者在海淘时“看不见摸不着”、“不了解海外商品”的疼点。而“跨境+未来零售”真正实现了线上购买线下提货,做到了现买现拿。如,在网易考拉即将开业的线下直营店中,消费者可以在现场直接选购进口跨境商品,经过短时间线清关,就可以直接取走商品,改善过去消费者在跨境电商线下店不能直接提货的不便。

走线下直营的路,或许是网易考拉海购对“考拉模式”的重点战略布局,通过打通线下零售模式,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到精选、正品的品质保障和极致质价比,增强用户忠诚度,为网易考拉夯实优质的品牌形象。

传统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存三大主要问题

全球市场销售终端的跨境电商扩张,以往跨境电商体验店被引进城市商业体,从线上走入线下,帮助购物中心导入客流,扩大市场份额。但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流于噱头,实体商业的运营高成本惨遭诟病,跨境电商落地到购物中心的实体店运营效果差强人意。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目前大多数传统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暴露出以下问题:

第一,出于成本考虑,传统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大多不在优势商圈或者商场中的黄金地段,比较常见的是在地下一层等客流量本来就比较受限的位置。

第二,海淘产品涉及的品类也非常多,非常有限的门店面积很难做到比较全面的产品展示,追求大而全往往会招来不少诟病,倒不如有明确定位的专业店的用户体验好。

第三,当前消费者的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消费者对线上交易的信任度不够,但现在消费者对线上消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任度。与此同时,传统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工作人员对品牌或者产品不能够具备一定水平的认知,很难将产品优势介绍给消费者,也就难以实现较强的吸引力。

“跨境+未来零售”的发展机遇和趋势

此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丰趣海淘创始人兼CEO任晓煜预测,“跨境+未来零售”可以说是近年来跨境进口电商行业最大的突破之一。“跨境+未来零售”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未来零售”,核心在解决人货场的匹配和关系,缩短商品和消费者的距离,提供更加高效的体验和和效率的提升。那么,距离消费者最远的毫无疑问是境外的大量的优质服务和商品,所以跨境和“未来零售”天然匹配。

2、进口跨境交易的监管逻辑,和海关的系统对接和数据的交互能力越来越强,清关效率大幅增强。同时,线下扫码和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遍,在可控的物流监管的环境中,实现用户线下体验,线上扫码下单,分钟为单位快速的清关,用户自提是个完全可行的,可控的方案。

3、消费者对海外的商品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从出境游的海外购物商品的数据就能明显看到这个趋势。而大量的海外优质商品,是对境内用户是陌生的,所以,很需要在线下有和用户零距离的接触场景。让消费者能深度体验和感悟好物。把消费拉回境内,而不是赶消费者出境去购买。所以,境内需要这样的线下场景去聚合商品,集合品牌,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9)

相比起传统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因在业务流程中精简许多繁杂的环节,进入门槛较低,宽松的监管环境,国家利好政策扶持以及近年跨境物流渠道建设的逐步完善,加上在线支付方式的不断推广等多种因素,使得跨境电商这种小额、高频、碎片化的外贸增长方式获得了长足有力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到我国货物贸易交易额的38.86%,相比2019年的33.29%提升了5.5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几年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经济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跨境电商短期内急速膨胀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选择多样性、购物便利和支付方便性的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特性,决定了跨境网络购物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性,如由于买卖双方信用缺失导致的产品质量与货款支付问题等。这些风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购物体验,也影响了跨境电商卖家的经营效益,跨境电商保险因着这样的市场需求而产生。跨境电商保险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是当前新兴的电子商务保险的一个种类,它以跨境电子商务中的风险为保险标的,以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境内外买卖双方为保险投保对象,目的是以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保险费用参保某种跨境电商险种的形式,让保险公司保障投保人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可能面临的交易风险,承担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从而刺激买卖双方的交易热情,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良性发展。但目前保险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由于跨境在线买卖的特点,交易的时长、运输路途的距离、进出口清关通关的效率等等原因,存在的风险较国内电子商务来讲更为复杂多变,相应的保险费用就更高。对投保人来说,在衡量付出与收益时难以做出正确选择。这就涉及到跨境电商保险的必要性与否的问题。本文在介绍目前主要的跨境电商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跨境电商保险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阐述,提出了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保险的策略建议,以期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一、伴随跨境电商衍生的

主要保险险种及主要保险产品由于跨境电商在经营产品、支付方式、经营模式、销售对象和物流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外贸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跨境电商具有风险频发、信用缺失和服务空缺的不利条件。比如对境外消费者来说,货物购买前,担心是否是正品,质量是否如网页描述的那样,产品是否安全等问题;购买后货物跨境运输中,开始担心能否按时收到货,会不会包裹破损或丢失等;收到货之后可能会考虑能否退换货,由谁来支付退换货运费,以及商品维修服务能否兑现等等问题。对跨境购物环节的过多担忧往往导致购物行为发生率下降,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所谓需求市场催生供给市场,国内保险公司如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甫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专业从事跨境电商生态保险业务的豆沙包科技保险(上海)有限公司(DOWSURE),敏锐地嗅到了跨境电子商务保险的巨大商机,及时抓住市场先机,在跨境电商保险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解决跨境消费风险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完善跨境电商生态环境。目前跨境电商保险主要集中在物流类、信用保证类和一些新奇创新类上,表1介绍了我国目前跨境电商方面主要的保险种类、具体产品及相应特点。

二、跨境电商保险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险种结构单一,险别创新不足

跨境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都承受着或多或少的不同种类的风险,以跨境电商卖家举例来看,一般情况下,卖家须面对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商业风险如跨境支付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物流运输风险以及买家信用风险等;国家风险如由于国家关系变动引发的进口国海关税率上调以及电商平台审查更为严格等等各种风险。但目前涉及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企业推出的保险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多集中在物流类的退货运费险、破损险和丢包险,以及信用类风险的商品质量保证险和正品保障险上。整体上险种结构相对单一,保险种类稀少,险别创新不足,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范围较为狭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种类的审查监管力度较为严格,一些新奇的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的保险种类,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批。另一个原因更多的是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规避的考量,担心新推出的险种市场接受度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止于想法,未进行保险创新实践。事实上,适合跨境电子商务碎片化场景式的保险种类有很多,如因病毒感染、黑客侵袭导致的购物损失险、因汇率变动或关税上调带来的损失险、因卖家经营失败店铺被封带来的预付损失险等等,保险公司应不断开发更多适应跨境电商市场的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以增加消费者的投保选择范围。

(二)保险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推出跨境电商保险的保险公司和科技保险企业来看,对跨境电商保险多数险种一般实行“一刀切”的保险定价制度,即不论是谁投保,投保哪个险种,都按照投保金额乘以固定的保险费率来计算保险费用。因而容易出现保险逆选择现象,以退运险为例,那些退货率高的消费者(如货比三家的消费者以及为获得节日满减优惠而故意多购买商品再进行退货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退运险,退货率比较低的消费者就常常不去购买退运险。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变大,赔付率居高不下,影响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若保险公司因此提高保险费率,以应对保险逆选择现象,则那些真正的退货率低的跨境电商消费者,就会直接舍弃购买退运险,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使得该险种由于难以持续而退出市场。保险公司如何充分利用AI技术,对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如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退货频率等进行云计算并科学分析,系统梳理消费者,实行梯队差异保险费率,灵活差异化定价,做到千人千价,有效规避在跨境电商交易环境下固定保险费率的弊端,是值得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经营者担忧保费支出削弱商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跨境电商保险的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购物平台上的商家页面提供险别种类,供消费者自行选择,由消费者支付保险费用;二是由商家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多个种类的保险,作为激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优惠手段,在消费者购物时直接赠送。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消费者取得跨境电商保险的前提是,要么卖家支付要么消费者自己支付保费给保险公司。在商品价格由成本和预期利润构成的情况下,若商家支付了保费,必然增加商品的成本支出,则商家只有抬高商品售价才能维持既定的利润率。若是消费者自行购买商家在网页推荐的保险的话,则消费者会把保费支出计入购买该商品所总计付出的购买成本,有可能出现因购买价格过高而打消购物想法的情况。因此,从价格的层面来看,保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消费者保险意识尚待树立

在传统对外贸易方式下,通常每笔买卖的成交量和金额都较大,人们在运用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贸易时,都会全方位地去考虑可能存在的贸易风险,积极寻求降低这些风险的各种措施,因而投保在传统大宗对外贸易下对买卖双方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转移风险损失的手段了。然而,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交易金额小、买卖发生频率高、交易场景碎片化等电子商务固有的特征,买卖双方往往忽略其中的风险性。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即使知晓其中存在的风险,但考虑到购物金额较小,哪怕发生风险,其损失也并非致命,所以对于保险有可投可不投的想法。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者做出投保与否决定的关键所在,那就是保费支出问题。由于跨境电商属于对外贸易范畴,相较于国内电子商务,由于地域跨度大,清关手续繁琐等特点,其面临的风险更大,同一保险产品下的保险费率也高得多。例如,退货运费险这一保险产品,在跨境电商下,其投保费率远高于国内电商的退货运费险。据资料显示,跨境电商退货运费险,每一笔最低保费是21元,也就是说,即使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本身价值不高,但投保退货运费险最低也应支付21元的保费,这个费用较国内退运险保费低至一元以下以毛计算的水平来说显然超出了消费者一般所能接受的程度,加之侥幸心理,认为风险未必会发生,从而舍弃投保。跨境电商中消费者保险意识不足的另一体现是时间成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收货等待后,若出现商品与卖家网页描述不符、尺寸有出入等不影响物品使用的问题,消费者也会抱着“麻烦”“算了”的心态,不愿花费双倍的跨境运输时间来等待商品的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保险即使出现在购物网页的显眼位置,它也难以成为消费者的必选项目。

三、完善跨境电商保险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公司应大力寻求与一些科技公司的合作,在保险产品研发过程中,植入新型科学技术,使得保险产品不仅更得消费者信赖,同时又可避免虚假投保和骗保的情况出现。例如豆沙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区块链+跨境物流保险”,向跨境电商提供保险、溯源、物流及信息共享等服务支撑体系。该技术运用到保险中的特点是,产品上链后,信息不可篡改,保证了保险全流程信息的透明、真实和可信。并且由于区块链信息传递是自动的,这就保证了信息交互过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降低各方的信任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关心的虚假发货、伪造商品身份、篡改物流信息等投机欺诈性问题,可大幅提升跨境电商的商品真伪保障和品质保证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和开放的跨境电商保险生态环境,为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二)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大数据实现保险产品与市场的高度衔接

随着最早网络保险产品的推出,保险已不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事,保险销售模式的改变一并带来保险产品内容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了保险生态体系。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个保险产品的研发、定价和销售,需要经过大量有效信息的收集和筛查处理过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客户消费数据,保险公司需要与跨境电商平台通力合作,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实现与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找客户,提高保险产品投放的准确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制定出客户信誉评级体系,保险公司还可以提高精准定价能力,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筛选优质客户,降低赔付率。

(三)倡导政策对跨境电商保险的扶持措施多样化

1.跨境电商出口投保补贴。可以考虑根据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实际跨境交易中投保的保险费用总支出给予相应比例的额度补贴。2.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投保人投保。即政府部门缴纳保险费给保险公司,为辖区内的所有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投保。如2019年6月,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向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真品保险”,被保险人是保税区内各个跨境电商平台。也就是说,海外买家若买到宁波保税区内跨境电商卖家的假货,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3.设立跨境电商保险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目的本质上也是补贴的一种,但补贴对象不是出口企业,而是承保跨境电商出口保险的保险公司或保险科技公司,使其降低保险费率,以抵销企业因为投保而多支出的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

(四)运用监管制度进行保险市场约束的同时保障保险的创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跨境电商保险在鼓励其积极创新的同时,也要防止保险新产品的野蛮生长,监管当局应努力寻求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之间的平衡。首先是逐步完善监管制度,切实防范创新风险。对一些违反保险原则,炒作创新概念进行营销的所谓保险创新产品,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监管制度规定进行有效规范和市场约束,并不断与时俱进,积累经验,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保险监管体系。其次是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对保险创新持“容错”态度,允许企业“试错”,并为保险创新提供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保险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新生的保险产物,新事物的成长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监管部门应结合跨境电商保险的特殊市场环境,实施宽严并济的监管方式,对触犯监管边界的保险创新产品,尽量以引导为主,惩戒为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为跨境电商保险创新营造良好稳定的法制环境。

跨境电商的生态体系篇(10)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1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源库的启动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资源库的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为资源库的资源上传、运行、调试阶段;第四阶段为资源库的持续更新阶段。

1.1资源库的启动设计阶段

利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教学资源库的框架构建设计,教学资源库的框架设计的内容须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向)专业的介绍和就业信息,体现的模块为专业园地和就业导航;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核心课程的学习,体现的模块为课程中心、微课中心;专业拓展资源的学习,体现的模块为项目/案例中心、培训中心、测评中心。

1.2资源库的建设阶段

资源库设计好后,进入集中建设阶段,包括两个子阶段:建设初期阶段和建设后续阶段。

建设初期阶段为期6个月,主要完成专业中心模块的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专业调研报告、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简介及结构分析、专业教学项目设计标准等内容。完成部分骨干课程部分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6门课的信息化教学视频或微课视频,每门课45分钟。

后续建设阶段,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其他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课程中心,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标准、单元教学方案、教学案例或项目、课件资源素材、作业、答疑等内容;建设微课中心,涵盖内容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案例中心,主要包括教学企业项目、合作企业项目、经典案列,帮助学习者观摩企业运营实际工作;建设培训中心,内容包括考证培训和学生专业竞赛培训等;建设测评中心,内容包括课程测评和认证测评;建设就业导航,内容包括工作动态、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规划。

1.3资料运行上传、运行、调试阶段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实行对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资源建设完成后,对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学生开放和珠海跨境电商行业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1.4资源库的持续阶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资源库将秉承“专业可持续发展平台”的理念,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保证知识的与时俱进。

2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园地、课程中心、微课中心、项目/案例中心、培训中心、测评中心、就业导航等。

2.1专业园地

专业园地是跨境电商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和样板。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跨境电商专业介绍、跨境电商调研报告、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跨境电商专业职业岗位描述、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关联矩阵、跨境电商行业标准、跨境电商法律法规、跨境电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跨境电商专业前沿动态等普适性资源。该模块内容建成后可以为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了解专业动态提供依据,也可以为跨境电商用户了解该行业发展状态等全面提供支持。

2.2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是跨境电商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本专业将建设《跨境电商专业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跨境电商选品与文案》《跨境电商客服》《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操作》《跨境电商结算与退税业务操作》等五大核心课程,在充分考虑各类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每门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单元教学方案、教学案例或项目、课件资源素材、作业、答疑等内容。该模块建成后可以为学生和企业人员等提供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内容,通过设计开发“个性化”课程项目,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学习需求。

2.3微课中心

微课中心是教学资源库课程已有资源的补充和拓展,本专业将建设《跨境电商专业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跨境电商选品与文案》《跨境电商客服》《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操作》《跨境电商结算与退税业务操作》等五大核心课程的微课。由课程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需求自主建设,每一个微课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容,可以解决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该模块内容的建设用途是可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4项目/案例中心

项目/案例中心是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容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典型案例。本专业将整理开发跨境电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共14门课程的学习单元项目以及配套企业案例,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跨境电商企业各岗位运营实际工作,积累跨境电商实战经验,为专业学生、专兼职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人员提供信息支持。

2.5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是专业资源库的拓展资源,建设内容包括跨境电商职业技能认证培训和学生技能竞赛培训等。考证培训包括跨境电商水平测试培训、阿里巴巴人才认证培训等;学生专业竞赛培训包括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培训、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培训、全国职业院校“互联网+”外贸技能大赛培训等。该模块内容的建设用途是使学生了解专业培训目标、就业岗位、职业发展等信息,以便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学生和企业员工规划职业成长路径提供直接依据,

2.6测评中心

测评中心是专业资源库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测评中心包括课程测评和认证测评等。本专业将构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共14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价项目库以及职业资格考证的评测库,力争部分标准化评测项目实现在线评测。课程测评以优化的试题库资源为基础,主要方式包括网络课堂作业、单元项目、综合性项目等课程相关题库和综合项目性题库,实现对不同用户知识、能力掌握的测评。认证测评主要是对跨境电商专业培训以及鉴定资源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阿里巴巴外贸人才认证、阿里巴巴速卖通大学运营专员认证等内容。该模块内容有助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系统化、独立化与标准化,为方便各类用户进行自我评价,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该模块内容建成后,将有助于跨境电商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的系统化、独立化与标准化,为方便各类用户进行自我评价。

2.7就业导航

就业导航是资源库功能服务的延伸。通过跨境电商就业导航平台建设,及时跨境电商行业就业供需信息,公布学校、学院就业工作动态、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内容,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多功能服务,为学生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模式,使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婷,严刚.大类培养模式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经济视角(下),2012(05). 

上一篇: 国企合同管理方法 下一篇: 农村民意调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