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4 16:19:45

中小学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1)

一、引言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体育技能的考查与体育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而是更加注重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研工作中的融入。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式转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注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孩子全面优质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渗透策略

在小学生的思想中,体育课是有趣好玩的,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好动、贪玩、好奇心强,因而体育教育就应该生动有趣。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应该与传统体育教学相呼应,使课堂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放松自如。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目标与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传统的说教理论、应试教育无法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体育学科的目的性,因而传统教学模式也无法让学生接受品德教育,也就更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优越性。然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性格和特长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小品演示:将身边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举等当作德育素材,学生们自由发挥,进行小品演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站队形的形式,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的风貌,锻炼学生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性以及肢体协调能力。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可以在实践娱乐的过程中使德育教育深深烙印在学生思想中,使学生对于品行教育理解更深,从而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增强德育教学的社会交往性

德育教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实施方式与其他科目不同。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范围更大,自由度更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因而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接力跑步比赛,在竞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赢得比赛胜利时,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而对于失利的小组,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们要勇于接受失败结果,不气馁,不埋怨队友,培养学生面对失败时的坚强品格和身处逆境时的积极乐观心态。另外,体育教学社会性的一面,是指在体育活动特定范围环境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在体育项目中的定位,在参与活动更自信,更富有责任感。

(二)增强德育教学在体育中的开放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活动场地一般在室外,学生的参与度和视野开阔度相对较高。由于在室外进行,天气状况以及相应的设备设施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心情。因此,在较为开放的场所进行体育授课,学生的直观情绪、思想状态都会较为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授课更能传播德育精神,引导鼓励学生克服外界环境干扰,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户外做一些体育项目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如中长跑、立定跳远、俯卧撑等。

(三)开展体育课程中德育教学研究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51-01

一、体育游戏的分类及定义

根据体育游戏所使用的器械和手段,可以将其分为徒手游戏、器械游戏和技术辅导性游戏。

1、徒手游戏。不需要器械进行的走、跑、跳等类的游戏称为徒手游戏。它主要运用于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中。可以根据跑在准备活动中的目的和作用,选择一些跑的游戏运用于准备活动中,取代一般的慢跑,使准备活动有更好的效果。

2、器械游戏。利用器械进行的各种游戏称为器械游戏。它是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球类教学、体操类教学中,充分利用器械,选择和创编一些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陕地熟悉器械的性能,培养良好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准备。

3、技术辅导性游戏。为进行技术教学而采取的各种辅导陛游戏称为技术辅导性游戏。它主要应用于基本部分,实际上它包括了徒手游戏和器械游戏的某些方面。在基本部分的技术动作中采取辅导性游戏,可以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正确理解,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为技术教学打下基础。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1、体育游戏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竞技项目,注重技术教学,呈现一种单一的、机械封闭的教学格局。但是体育游戏则不同,它比较重视游戏对象的心理体验、情感变化,强调自由、开放、不断创新,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社会交往。这种教学方式是丰富的、对话的、开放的、快乐的,使学生在愉脱的心理体验中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快乐体育模式,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拼搏精神是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自理能力差,竞争意识薄弱。所以,体育游戏中的竞技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激烈的比赛,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些游戏中,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力手段。

3、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深受学生喜爱。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非常活跃,学生要思考很多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好自己和同伴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如何努力争取胜利。这样的思维使得学生积极思索,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益的。

三、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体育辅助陛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把体育游戏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加显著。因此,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内容,掌握游戏的特点及游戏的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2、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及其组织应具有科学性

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组织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要求教师在注意活跃性的同时,必须注意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如场地布局、队形分布的合理陛,示范讲解、手势信号指挥的正确性。组织纪律,规则执行的严肃性都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为了本组的取胜,不仅自己在运动中奋力拼搏,而且还十分关心同伴的行动,他们往往手舞足蹈,纷纷挤到队伍前面高声呐喊,为队友加油鼓劲。此时,就要求教师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如在场地布局上就应考虑队形的分布,尽量使学生不排纵队。而根据实际列方形横队或弧形列队,达到利于教师的安排和指挥,确保游戏教学场面生动活泼,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教学目的。

3、注意学生的安全胜及其运动负荷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参入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比赛场面越激烈。但是,由于少年儿童求胜心切,往往在强烈的竞争中很容易忽视安全因素,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故要求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中,务必要有得力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游戏教学的实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最根本的目的。同时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接受能力等生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游戏,要严格控制游戏规则,学生密度、运动量等,防止运动损伤。

4、及时进行课后讲评和总结

在结束体育游戏教学后,体育教师要根据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及时进行讲评和总结,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师的讲评要做到公正、准确。启发学生把在课堂游戏教学中得到收获,渗透到平时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学习,勤奋向上,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将会促进体育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寻游戏和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体育学科的魅力,感受体育课堂的乐趣,并且有效地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 进.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什么[J].湖南教育.1998(7).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3)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4)

一、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中小学德育课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指学校开设单独的道德教育课程,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人类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 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行为的教育。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曾指出:“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这一理论在近代得到理性主义者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推崇,于是,自近代以来的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在模仿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二是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于其他学科课程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及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产生的教育影响。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学校的各科教学与各种活动之中。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德育的相互联系,他断言不存在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我国中小学德育一直采用的是德育学科课程为主,并与其他学科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抉择。

二、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1.德育课程与教学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指导思想。道德起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学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可见,学校德育总是与社会、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当前社会的发展看,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求人们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德育作为关注灵魂、提升精神、追求价值、培育情感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观念,以其开放性体现学校德育所处时代的现实要求。对此,德育课程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不再是人文主义时期对精英教育的意义,也不再是以古典教育时期的哲学、语法、修辞、历史等学科为内容;第二,它是以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人的发展;既关注科学的进步,又有助于提升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促成学生的主体发展。使青少年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

3.以生命教育为起点,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的教育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教育更为重要。生命哲学家认为:“人类对道德的需要是源于生命内在的需要,生命意识是道德的基础。”因此,中小学德育更应该把对青少年一代生命意识的唤醒与建立作为教育的起点,“从个体和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立足与“关爱、关切、关联、关心”的教育,使“学校德育不再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必须以青少年一代的生命发展为基础,使德育成为青少年一代道德生命成长的摇篮。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5)

教师首先要对于体操教学素材有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真正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体操的形式十分多样,让体操课程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体操课程都适合小学生来学习与操练,教师首先要对于这一点有正确认识。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也可以透过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将体操内容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中。这首先能够让学生对于体操形成初步认知,并且能够对于学生的相关体能展开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各种表现中确认什么类型的体操更适合在体育课堂中选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体操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一般有:队列队形练习、广播体操、徒手体操、模仿操、拍手操、棍棒操、武术操、绳操、沙袋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和艺术体操等。每项体操都会对身体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结合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体操内容,及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顽强、勇敢、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准确、迅速、协调一致的优良作风。这些都是体操课程可以发挥的教学功效,只有在课堂上灵活的选用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体操课程的学习乐趣,并且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

二、体操教学内容的作用分析

体操教学内容有着很多显著的教学功效,教师要意识到体操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会降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这也很难较为全面的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身体素养的锻炼。体操课程的融入则能够极大的化解这一问题,体操自身的类型就十分丰富,并且可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转变。这将会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参与乐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一些趣味化的学习游戏,可以有意识地将体操内容融入其中,这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维度,这也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体操的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多样,不同类别的体操所能够发挥的教学效用也不一样。例如,通过徒手操、武术操等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提高与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体操的教学,学生们持轻器械或者徒手,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身体的节奏练习,既可以发展身体的灵巧、协调和柔韧,还锻炼了健美体态,提高了学生们的表现力和音乐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体操教学可以发挥的积极功效,教师要善于灵活的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体操素材,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形式,这也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6)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需要,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发展为依据,在良好地实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第一,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良好的理论认识。学生学习体育,也可以从理论上去了解体育,包括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及产生的根源,体育运动赛事,体育运动对人们的作用等,通过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的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世界杯”“N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来丰富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扩大学生的视野。第三,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以一些新式的体育运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展示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以及健康生活的爱好。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各式各样的文化都得到了更新,体育运动亦是如此。在现今的一些新兴体育活动中,以攀岩、跳伞、跑酷等体育活动为代表,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体育运动风采和对体育锻炼的执着。教师通过展示人们进行的攀岩、跳伞、跑酷等相关的视频内容,可以丰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7)

《全日制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1~6年级)认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宗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在科学训练方法的引导下,进行积极而又愉快的锻炼,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免疫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锻炼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断地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这么说,离开了“健康第一”谈体育教学,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之举。

一、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必要性

1.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是满足小学生学习发展要求,促进学生智力正常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学生之有据比了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他们智力的顺利发展。

2.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是增强体质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体质的较量。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世界各国都将健康列为人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

3.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是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需要。学生在体育运动和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增强了体质;另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

4.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抵御挫折能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认为,学生健康的素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策略

1.科学合理运动,提高学生的健康身体素质

现代健康运动观认为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对此,笔者以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在平常的运动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作要领的规范和科学性。

例如,在室外的体能训练教学中,笔者就采用如下的步骤进行教学:(1)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一般以绕操场慢跑或者做一些舒展筋骨的徒手训练操;(2)训练学生的队形集合反映,主要通过转向、立正稍息、原地踏步、前排报数等方法来增强的动作协调一致性;(3)训练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自由的组合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漫步。这样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的训练目标要求,还可满足学生的运动发展要求。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发展需要理论得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不仅能够激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帮助他们养成与人友善的良好习惯。这些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在:(1)坚强的自信心,即鼓励学生运用自我激励的办法,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有用之人;(2)正确的团结合作观,即帮助学生养成自己就是主人翁的意识;(3)包容的心理,即对别人持有一颗宽容之心,对人真诚友善。

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采用一些游戏个运动方式来培养学生上述的良好品质。在做“老鹰捉小鸡”中,就要求学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方能免除被捉的危险。这样的游戏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具有鲜活运动思考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养成互助的良好习惯。

3.利用身边的事,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的知识应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只有在社会活动之中能够更为深刻的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这样的社会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社会实践调查中,笔者就常常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的敬老院、健身广场等场所参加做好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勇气和决心。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社会健康素质。

除此而外,学生也应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来进一步了解的社会的发展状况,为他们的社会生活技能形成奠定基础。对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方案,以增强学生的了解天下大事的兴趣。主要有:(1)新闻汇报,即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向同学们展示当天的新闻;(2)鼓励学生搜集整理报刊杂志等信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3)建议学生利用体育教学的自由休息时间,互相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最新天下大事发展动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一方面,能够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三、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几点思考

1.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应该做到“适量而止”。小学生因身体发育还为成熟。因此,应该注意运动的适量性。

2.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应该注意防范措施到位。小学生往往会因动作的不规范而有所闪失,教师一定要注意防范。

3.小学体育的健康教学应该注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只要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不断地优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发挥小学生喜欢体育的激情,就一定能够实现培养小学生健康身体素质、健康心理素质、环境适应性强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8)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工作,特别重视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十更是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环保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也指出,“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可见,将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目前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困境

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着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与教育,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之中仍存在着以下困境。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课程定位不明确是当前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地位不明确。由于国家目前并没有指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导致生态环境教育在具体实施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由于中小学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监督、评价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合法”地位的丧失;二是课程目标不明确。例如,《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仅仅指出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环境的可持续行为及生活方式,但是并未给出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结果导致教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认识不一致。如有教师认为,生态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1〕,有的则认为是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2〕。正是由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定位与目标的模糊性,才使得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的日常教学更多地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和内容,而那些考试不考的课程常常会被忽视。由于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内容中所占比重极小,其知识琐碎,特别是考试基本不涉及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因此,导致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也只有在遇到上级行政部门发文、相关领导来视察、督导等,才表现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另外,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上好课,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而生态环境教育应属于学校或班主任的职责,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三)课程内容不系统

课程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媒介,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良好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唤醒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还能促使其通过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最终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生态环境教育通常是散落在品德与社会、地理等课程中,导致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系统性、连贯性不足,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教材和评价体系,进而难以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虽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将生态环境知识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而导致其操作性不强。

(四)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

学校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不仅需要课程定位准确、认识到位和内容完整,还需要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但目前,很多中小学没有专职的生态环境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往往是通过校长的专题讲话或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开展。由于他们自身既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听讲座,还需要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自然去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而这些都需要家庭和社区及相关部门等多方面的配合。

二、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

由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课程内容系统性不足,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最终导致中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

1.修订课程标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因此,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是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原点。例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理的基本课程理念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可将其修改为“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在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的生态观。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标准的修订还应注意不同学段生态环境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改要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修改保持一致。比如,可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科学素养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改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求知,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2.修订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直接用于教学实践的教科书或者教辅工具。因此,修订教材是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教材的有效渠道。首先,教材修订要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系统性、具体化。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年限很长,再加上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的复杂性,使得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如生态启蒙、生态意识的养成等分学段、分年级、分时节地将生态教育融入各学科。例如,可以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父亲和鸟》安排在下册第二单元,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四月爱鸟周为契机深化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其次,教材修订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目标要精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凸显。切不可在教材中过分强调生态环境教育而致使其与学科教学目标宾主移位。再次,教材修订要以精选材料为准线。选入教科书的材料不仅要体现学科属性,保障三维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能为生态环境教育有机的融入提供结合点。例如,《邓小平爷爷种树》和《找春天》等文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读、写、理解的能力,又能为生态环境融入教材提供有机的连接点。

(二)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实现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将生态理念、环保理念融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1.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在立足自己课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材,并以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熏陶学生,促进其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观念。具体而言,要做到: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自己课程的基础上去解读隐藏在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领悟到的教材中所涉及到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传达给学生。例如,在教学《父亲和鸟》时,教师不仅要把握本课的语文教学任务,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本文所倡导的人、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养成保护动物的习惯。其次,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当教师领悟到教材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知识和精神之后,应以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化学教师在教学完“化学肥料”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的视频。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更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生态环境教育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对中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时,教师日常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可以对学生习得、同化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起到外部强化作用。2.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最终使其成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民。具体而言,需做到:其一,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通过适时地给他们解惑来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授。即在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时,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使学生浸润在学得与习得之中。例如,化学课上,当教师教学完烃、石油、煤的知识后,可以问学生“现在火电厂主要使用煤发电,烧煤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则导致酸雨。同学们,我们怎么才能低成本地消除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可以进行点拨。这样,学生不仅习得知识,还形成了环保意识;其二,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素质教育是一种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身边的生态环境状况,从而真实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例如,生物课上,教师教学完鸟类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调查自己最常见的鸟,然后再访谈爸爸妈妈小时候见到的鸟,最后整理调查结果撰写报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生态环境情况有具体的认识,进而唤起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三)融入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

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达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对课程的建设具有导向性、诊断性和发展等。生态环境教育评价标准的建构要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一般包括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方面。学校方面一般包括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管理与实施情况;教师方面包括教学的设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自身行为表现等;学生方面通常包括学习方式、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设通常分为独立设课和渗透到学科课程两种情况,因而,生态环境教育评价标准的建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其一,建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即在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及实施等基础上建构其评价标准体系。例如,如果一级评价指标是生态环境教育管理,那么生态环境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经费管理则可以作为二级评价指标,经费的保障、使用和审核则可以是经费管理的三级指标;其二,融入学科课程评价体系。一般而言,融入学科教学的生态环境教育更多地是一种意识和价值观的教育。这和课堂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融入到学科教学的生态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细则进行评价。例如,《父亲和鸟》一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突出学生要爱护野生动物这一情感指标。

三、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特色

生态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特色不仅能够保障生态教育融入是一种有机的方式,并能够提高自身的区域适应性,而且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生态环境教育地方化

生态环境教育地方化是指将生态环境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的生态观念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相结合,进而使生态环境教育彰显地方特色。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将要学习的生态环境知识简单化,更能唤起学生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实际上,对中小学生落实与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离不开地方相关部门的积极作为。也就是说,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倡导的主流观念(如优秀传统文化入校园以及法治教育入校园等)为导向,以地方实际为依托,从而保证国家所倡导的主流观念融入课程的有机性。因此,生态环境教育需要同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相结合,并在课程实施中凸显出来。这样既能体现其公共性,又尊重了地区的实际与差异。例如,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教育厅、环保厅积极通过申报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的政策为本省中小学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提供环境教育基地。

(二)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

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主体是学校及其全体师生、主题活动同日常教学相融合以及教材使用同生态环境教育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就是将生态环境教育知识、观念、行为的培养与学校实际相融合。中小学贯彻落实国家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号召,在教材处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对生态环境教育校本化的最佳解读。这就需要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等在根据学校实际与本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例如,广州市四中为每个班级安装了一个独立电表,评出节电标兵和优秀节电班级,学期末进行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3〕。另外,学校也可利用社区、家长和生态实践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赖琼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林区教学,2015,(6):96-97.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9)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随着人们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其心理素质逐步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形式变化多样。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和载体。

1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

1.1学科化倾向

自国家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各级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可由于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纯知识学科,向学生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介绍各种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这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因为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仅考理论知识,更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1.2德育化倾向

我国德育工作一直是中小学的特色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彰显着它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很多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拓展和延伸。[1]故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更关注解决问题、矫正问题行为。[2]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其潜能发挥的目标有所偏差。

1.3活动化倾向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穿插心理活动被广泛采用,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查发现各级中小学的心理活动开展过于随意化。心理活动的目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心理活动的设计要以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活动设计应有所不同,小学可以以心理游戏为主,初高中可以以团辅活动和心理体验为主。[3]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新发展

2.1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

学科渗透是指各教师在自己所从教学科的领域,有意识地把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与所授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学科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知、情、意。这一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心理辅导教师任课,而应该是全校教师全员参与[4]。它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德育工作等,彼此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5]

2.2诱导式教学模式

诱导式教学又称体验式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反应。结合学生的表现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悟自感,发展心理品质,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这一模式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亲身发生的,也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虚构的。该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地感知-感受-感悟来完成,更是学生知行合一的过程。

2.3对话式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又称脑力风暴,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定一个主题,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员为小组建言献策,形成小组意见再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各小组意见、归纳小组智慧。[6]这一模式中教师仅为引导员、组织员,更多是通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突出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和智慧。但该模式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初高中生,他们通过与同辈的对话更好地去审视自己。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新趋势

3.1课堂主角发生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胜任教学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逐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缘由有二:一是,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得以内化;二是,随着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心理需求表现得更个性化,想要提高课程实效教师就得以学生的需求为对象。

3.2课堂范围更广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10)

在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最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人文精神起到关键作用。当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创新是新时期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课程创新,具体是指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念课本,讲大纲,出习题的授课方式,转而通过其他手段并采取不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对学生施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

语文是小学阶段众多课程中最核心和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对于学生未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其他发展能力优化将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课程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1.让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要实施课程创新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个观点: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更积极和主动,激发探求知识欲望,迸发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会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介绍桂林秀美的视频短片,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品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秀美的景观?我们该如何去珍惜这些秀美的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尝试开展讨论,假设人们都没有社会公德,随意破坏环境,我们还能有这么美丽的山水风光吗?通过语文教育样式的变化来感化学生心灵,起到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2.让教学设计充满个性,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创新应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并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并有开放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能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再造,通过对图形的思维再造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中时,课本上就有赵州桥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在网络上找些桥的图片,并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回到虚拟世界中去感受赵州桥的魅力,进而引发思考,这样的课程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敢于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在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中应该重视想象力的作用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重视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创新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挖掘教材中可能涉及的想象力因素,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进行《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时,由于课文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文章对小男孩是否还来没有做出具体的交待,这就给我们阅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学完课文后,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结局中,这时,我展开话题讨论,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以“小男孩回来了……”为话题,让大家大胆想象小男孩回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并开口发言,这样便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有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科学进行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 风险识别及评估 下一篇: 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