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23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起将被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由此标志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更加紧密,因此相对于国内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更多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清晰认识到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使用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着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如果学校不能够在此形势下很好地处理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度,该专业毕业生将不能够高比例顺利就业或是找到满意的工作,那么,本专业在社会的影响力将会逐步下降。这就需要人们全方位对该专业进行探究。

一、国内外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图书情报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报队伍建设的质量越来越高,而且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有关文献资料,我国目前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共计22万左右,其中7万人从事情报工作。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来,我国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从事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学历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员就非常少,而目前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非常多,基本上实现了专业以上学历的人员队伍结构。而且这些人员普遍都接受了专业的知识培训,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情报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立足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科技情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是表现出了很多的缺陷,以下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该点问题:从事科技情报人员在科技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还不足1%,同时从事科技情报的人员在年龄上也存在断层的问题。在信息管理人才推动要求下,欧美等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人员教育体系,比如美国就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满足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考虑,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另外其它院校也都设置了关于信息管理的专业,并且开展了信息管理系统课程。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分析

(一)就业概况及困难情况。通过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是行政,约占13%;管理约占4%;销售约占2%,学生91人,目前就业的只有21人。就业的21人中,行政方向的有12人,管理方向有4人,销售方向有2人,其他的有3人。从2013届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还是行政,约占26%;管理约占8%;销售约占4%,学生95人,目前就业的只有43人。就业的43人中,行政方向的有30人,管理方向有5人,销售方向有5人,其他的有3人。从这两届就业生人数上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二)就业困难的基本成因分析。

1.社会方面。大学生属于市场产品,大学生就业属于产品消费过程,因此在市场自由化的环境背景下,大学生能否就业的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认可,评价大学生的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是否存在需求的意愿,也就是用人单位是否有适合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二是大学生是否具有用人单位要求的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只有满足以上两点之后,才能实现大学生与市场的双向择业,如果其中存在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导致大学生就业不成功。

2.学生方面。学生是社会就业因素的主导,通过对本院系学生的实际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就业岗位非常迷茫,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结合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会选择会计岗位,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的专业定位不明确。

3.教学方面。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将各个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区分开来。同样的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掌握内容是不一的,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力是不一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少之又少。

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分析

(一)教学模式分析。所学的主干课程有初级会计实务、经济学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管理与重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素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产品营销与策划能力、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

(二)必须掌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

1.统计学是经济专业的基础科学知识。统计学说的通俗点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的方法。基于当前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岗位对相关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管理知识,还要懂得如何进行绿色GDP核算等,以此适应互联网+战略。当然作为学生而言,需要不断地丰富与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2.掌握市场调查技术特别是抽样调查技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是要通过自身的技能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技术进行调查与分析,因此作为专业学生要掌握必要的抽样调查技术,能够根据抽样调查掌握全社会科技水平,总结出高质量的数据,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管理专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概率论就是通过对数据的研究而发现其中规律的学科,因此作为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该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数据推理与加工能力。

4.掌握统计分析应用软件。为了配合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信息专业学生还应熟练掌握SPSS、SAS、MINTAB、STATISTICA、TSP和马克威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例如SPSS统计分析软件,此种软件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软件,尤其是该软件包括了很多方法,具备强大的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功能,为各种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因此需要重点学习。

四、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结合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开设时间短,但高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应该与教育部下达的专业总体目标一致,致力于培养技术型人才。

(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起点在高校,人才的使用在企业。目前本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扬海科技合作,以进行在校培训方式对大三学生进行培训,但力度需加大,应从大一开始让学生接触这种培养方式。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2)

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数学、英语基础。程序设计实习、管理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互联网、交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贸易/进出口;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交通/运输/物流;

4 新能源;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服装/纺织/皮革;

7 其他行业;

8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新能源等工作,大致如下:

1 计算机软件;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新能源;

4 房地产;

5 金融/投资/证券;

6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7 其他行业;

8 建筑/建材/工程。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要求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运用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对经济信息进行组织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3.具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和信息安全维护与管理的能力;

4.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5.掌握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开展信息管理业务的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3)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特点与实验室现状分析

1.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IT技术的高度普及,决定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人才市场需求,也决定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实践环境需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和IT技术。使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实践教学工具或实验/实践教学手段,依托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校园网/互联网)环境作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利用信息化专业软件完成实验/实践教学过程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特点。同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环节一般具有实习性、综合性、项目更新性,协同交互性、实验/实践过程与结果不确定性、实验/实践要求高等特点。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

2.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现状分析

从IDC调研结果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设置名目较多,常见的实验室通常有金融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贸易实验室、ERP实验室、工程管理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等,不一而足。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手段都在向信息化、数字化过度,以计算机网络配置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软件作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已趋于普遍,一些高校建有沙盘实验室,也在向网络沙盘过度。

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基本内涵来看,实验室的称谓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多有包装之嫌,实验室的实质意义在于实验/实践教学环境能为哪些个专业提供多少个实验/实践教学项目,实验室的档次和等级由完成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而与实验室的数量和称谓没有根本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应在数字化环境下探索一种全新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来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需要,通过专业实验室建设来带动专业建设,通过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3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构成模式

1.软件环境构成模式

软件环境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核心和灵魂,实验室软件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实验/实践教学效果,实验室的软件环境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软件、实验/实践教学指导书、多媒体实验/实践教学课件三个部分。

(1)专业实验/实践软件

采用B/S结构或C/S结构,安装在服务器端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软件为浏览器端(或客户端)提供实验/实践教学模拟环境,保存实验/实践教学过程的中间数据和最终结果,是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核心部分。

(2)实验/实践指导书

包括与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指导性资料,多以电子文档或多媒体形式安装在服务器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服务器端下载或直接读取来使用。

(3)多媒体实验/实践教学课件

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以多种媒体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实践教学课程软件。

2.硬件环境构成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传统实验室的硬件环境,主要由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教学辅助设备四个部分集成,硬件环境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传统模式下实验室环境构成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构成模式分析,可以归纳出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设备的如下特征。

(1)硬件设备通用性与软件设备专用性:实验设备由通用实验设备(硬件部分)和专用实验设备(软件部分)两个部分组成。

(2)实验室专业性体现在软件环境:各专业实验室硬件设备构成模式一致,区别在于软件环境,实验室类别取决于服务器中安装的软件。

(3)实验室构成模式特征: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构成模式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软件环境对硬件环境的配置存在兼容性。因此,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和实验室空间以集中的方式管理、以共享的方式使用,提高实验资源利用效率,把多个专业实验室集成为一体化信息平台存在着可行性。

4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构建

1.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服务器集群

将原各实验室服务器集中在一起,并组成服务器群组系统,群组中的服务器分担不同角色,统一部署,协同工作,形成有机整体。服务器集群中成员服务器以不同的角色同时为实验室服务,服务器硬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原来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向具有现代化教学和管理功能的实验教学基地过度,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改革与具有重要意义。

(2)服务器集群与实验室集成

实验室主机(实验用机)以子网形式访问服务器集群,获取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主机据需要访问不同角色的服务器,在不增加资金投入条件下,实验室功能得到加强和完善,原来单一功能的实验室可以承担多功能实验室角色。

(3)服务器虚拟主机模式

在虚拟主机工作模式下一台服务器可安装多个实验系统,为实验室同时提供多个实验教学环境,进一步节省实验教学资源。

2.实验室整合为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优劣的评价标准在于它能否高质量地承担实验/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实验室花哨的称谓无关。实验室整合后统称为实验/实训中心或实验/实训基地,不再有分门别类的名称,各实验室统一编号为实验室一、实验室二、…、实验室N。实验室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改服务器的配置动态地分配。

3.教学和研究机构纳入一体化平台教研室、学术研究机构的计算机可以有选择地纳入实验室一体化平台,一方面通过教学和学术成果启发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和科研人员可通过一体化平台共享实验资源,进一步扩展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增加实验设备利用率,达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多赢的目的。

4.开放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对全校乃至社会开放实验/实践教学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空间,打破传统模式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分布的局限性,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解除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验资源瓶颈。

5.拓扑结构设计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5一体化信息平台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优势

1.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灵活性

服务器有别于普通计算机,需要更为妥善地管理与维护。把多个服务器集中在一起,可以为服务器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便于维护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考虑服务器与实验室之间多对多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服务器与实验室的双重工作效率。

2.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

随着高校扩招,突出的矛盾就是一个实验室无法容纳一个专业的学生同步完成实验,实验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室利用率下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通过网络集成方式,多个实验室共享一台服务器,实验室规模得到扩展,实验室利用灵活,客观上扩展了实验空间。同时服务器具有24х7小时连续工作特性,从时间和空间上都保证了服务器利用空间的延伸。

3.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实验资源开放与共享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71-02

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社会主体生存从“丛林法则”逐渐移情至双赢多赢,期间所包含的信用至上、资源配比、追求人生价值最大化等规律都促使人们愈加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因素,由此也极大促进了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的整合与前沿探索。正是由于其课程与专业设置的综合性,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性等鲜明的生活化适应特征,促使我们必须加大对各类实践活动的关注,但是目前教学手段方法的落后阻碍了校外实践基地的体系化优势的发挥。

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各级各类实验室、实践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校内“保姆式、验证式、封闭式”的实践环节,以及传统说教式的方法手段与社会生活环境仍存在较大差距,故学生在创新创造能力提升等方面仍显出先天不足。

一、概念解析

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课程设置、授课大纲确定、实践体验模式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就是以强化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熟悉社会经济活动一般规律为目的的,运用现有技术手段,通过与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开展交融合作,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体制、机制,地域相对固定的模块化、开放式实践场所。

二、基地现状及成因

1.对校外基地建设思想认识不足。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后续环节,目前存在被边缘化趋势,现有校外基地设备陈旧,功能老化,数量少,规模小,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滞后;主管部门所获专项资金大多用于校内购置设备,强调以内代外。因此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社会经济的运作脉络,难以系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创新创造意识,提高了个人继续教育的后续机会成本。

2.校外基地建设缺乏科学运筹。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大多是围绕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来进行,不符合继续教育学生的特殊背景与特点,没有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平台化、模块化、网络化、开放式的实践基地管理运作格局,阻碍了资源共享,加大管理运行成本。

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界定忽视学习对象职业背景、职业规划与信息技术下的创业需求,无法让其以各种角色参与到经济活动相关环节体验。这既不符合实践教学基地应当集教学、教研、对外咨询、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经济管理软件开发、小型生产试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要求,更无法满足校内外两个实践教学基地互为因果,互为补充的总体规划建设理念与实践需求,进而影响学生后续继续教育成效体现。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在设备更新换代,周边环境配套等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仍存在校外实践教学任务与校内实践教学计划脱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实践教材等有待与信息技术整合后作进一步适合继续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的整理与规范;教学实践手段缺乏信息化综合运用;基地品牌凝聚力、向心力等继续教育“软实力、巧实力”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职业环境氛围营造,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人性化,运行机制灵活性,教学方法手段信息化等方面做出改进。

4.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稳定且具实践经验的师资与管理队伍。长期“重理论,轻实践”思想,使相当部分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难以通过信息技术的纯熟应用在综合性、时效性、灵活性、仿真性、系统性较强的校外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教育发展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实,更阻碍了教师的能动性发挥;信息化手段的缺失导致教与学兴趣的匮乏。如校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假设性居多,真正能结合经济管理运行规律,体现经济管理运作环节,注重产、学、研横向及纵向联系的综合性、设计性题目较少,因而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三、基地建设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秉承综合与开放

继续教育彰显着时代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进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须在规划设计、课程安排、项目实施等方面凸显时代气息,真正成为学科与专业发展引领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得以生存发展,关键是遵循继续教育学习者特点,以实现基地综合化目标,即须依托信息技术平台,按照实践手段和环境仿真化,训练内容统和化,技能训练专业化,综合素质行业达标化,基地功能模块化的要求来进行基地建设、发展与评估;信息交流互动是基地得以持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加强与更多专业基地及社会经营活动主体的沟通互联,形成基地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开放。

2.突出行业、专业与职业特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使个体对自身职业发展定位更加关注经济活动各环节及规律。继续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建设经济管理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就须充分认识到行业、专业特色的重要性,在人员配备、场地选择、计划指导、时间安排、教学手段选用、考核评价、合作伙伴筛选等方面,做代表性的优化组合,从而突出自身专业、行业与载体特色,以促进个体更好适应自身职业发展规划需求,凸显继续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开放式、多元化、多层次立交的教学效果。

3.强化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传统的课堂传授――小面积验证――理论探讨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必须进行深入变革。木克、SAKAI、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理念的运用,使实践基地在品牌建设与效果显现方面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因此强化教学过程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将能够促使实践教学环节的逼真重现,进而促进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环境的主观思索,更能推进创新创造意识与就业创业实践在行动上的火花绽放。

四、以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为牵引,创新基地建设模式

1.传统型

继续教育受教者对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已有一定了解,他们对前沿知识的探索兴趣最初都来源于相关人员富于实践经验的生动讲解,都脱胎于对经济实践、社会经验的充分认识与提高升华。因此,由学院或教师个人出面直接联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小范围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不大量增加投入情况下,按照某种传统规矩建立起常规实践场所,进而依据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建立起常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合作共赢型

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可依托政府,通过搭建产学研与政企校平台,成立有经济管理专家、企事业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学院学科带头人、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代表等参加的专业委员会,加强对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就业前景、人才需求、技术发展、理论前沿等方面信息的了解,在使行业、企事业专家人员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队伍建设工作的同时,运用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教学手段方法加以整合改造,使学生能更深入融合到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具体生产经营环节之前,具备较为系统直观的体验,进而为实现互利共赢打下基础。

3.网络结构型

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更需丰富实践经验,需对复杂经济社会现象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分析与研究解决,加之继续教育受教者学习背景、价值取向的差异化,更决定了他们是具有管理型、技能型、职业型的综合技术人才特征。故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通过教学手段网络化、远程化、实时化的改进,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基地网络,形成多专业、跨行业的网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之间应注意资源协调整合利用,最终体现出“一专多能、一技多用”的体系实践效果。

4.模块组合型

依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及继续教育受教者特性,抽象出其共有特征,以此建立起模块式数据信息特征库,再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与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沟通协调,建立起模块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它具有较为统一的基本环境要求、实践培训内容、实践目的与目标、实践方法与手段、实践评价标准与考核要求等,然后根据不同学生或专业的具体要求,进行灵活的随机编组与调整,以达到基地功能的体系释放。同时学生也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下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体会不同环境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能真实还原社会生活场景需要,从而提高自身应对不同实际需要的能力。

综上所述,价值观念与文化的多维多元趋势,将进一步促使社会生产生活打上更深的经济烙印。高校继续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目前正进入后续的资源优化配置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更好抓住相关政策的时效性、环境的可塑性、资源的重组性特点,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加大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形成观念清晰,机制灵活、评估科学的建设模式,并最终推进实践教学在转变学生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推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5)

[作者简介]朱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75-0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信息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多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产业技术升级都需要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经济信息服务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服务。

近年来,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显示,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结构设计上主要表现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的简单叠加构成。这种结构对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着诸多弊端,相当部分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信息产业的回落,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生源大幅度下降,一些高校因此而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活动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已经不再大量需要,从而缩减了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规模,使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遭到了巨大打击,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前景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产生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也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推动都表现出高效的增值效益。

1 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方向性指导:一是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三是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宏观引导和调控。四是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国民信息能力。

就信息服务发展的实际方向而言,信息服务业在政策和市场两个力量的引导下朝着计算机化、数据库化、网络化以及企业信息资源联机分配等方向不断发展。具体地讲,信息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包括了系统集成、增值网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企业产品展览等方面的服务性业务。在企业信息化中,企业利用互联网将知识和信息转变为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来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正是由于互联网能够将多种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2007年中国现代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9073.3亿元,同比增长15%,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需求增长推动下,产业整体呈现增速发展的势态(见图1)。

从产业结构上看,2007年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据整个产业的2/3,数字类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为35%,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IT服务业发展稳健,增长速度与整体产业基本持平(见图2)。

一些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政策推动与需求带动下,产业发展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8.4%。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对第一、二产业形成较强的带动作用,成为真正的支柱型产业。

因此,中国信息化发展远未结束,未来社会对信息服务人员的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以电子信息系统、互联网络、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 信息服务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内在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一东盟各国间文化交流、物流运输、商贸活动等各种信息活动的中楹地区。信息作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要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构建高效的电子政务以及区域投资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以信息化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将会快速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信息化发展要求在现有可利用的软、硬件资源基础上通过多区域合作,构建多区域分布的共享资源库、工具库,并通过发展信息服务业来拓展区域网络功能,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多区域合作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水平还处在较低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信息资源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四个问题上:一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流动不畅;二是经济增长方式处在转型期,企业对经济信息管理与应用的效益不高;三是信息资源总量较低、质量较差、结构失衡;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政府的电子政务还不够完善,网络应用与拓展面不宽。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信息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因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使用率有着战略性意义。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技能差异性与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生成、收集、处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专门行业的集合体。经济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经济类信息的市场搜集、分类、加工、存储和利用,其目的是为经济管理和投资者提供信息服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从信息服务业中分离出来的综合型专业,主要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中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

1 经济信息管理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的差异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信息服务业的专业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输服务业,主要包

括通信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广电传输服务业;二是数字媒体服务业,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业、移动信息内容服务业、数字影音服务业及其他数字内容的服务业,如数字化教育、数字出版等;三是IT技术服务业,包括运营服务(如IT咨询、系统集成、软硬件维护与支持等)和外包服务(如BPO、ITO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服务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信息管理服务就属性而言仍然属于信息服务产业,但有别于一般的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管理在社会活动与实践上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失去了服务对象的针对性,经济信息管理就会变得空洞。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必须针对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主体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从服务对象上经济信息管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信息管理和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宏观经济信息管理以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和行业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为经济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则以市场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是为企业及个人经济活动而服务。

其次,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服务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经济信息管理必须以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对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管理重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问题;而信息技术是经济主体进行经济信息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属于计算机系统建设与应用,最终目的是要为经济主体的信息有效管理与应用而服务。例如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对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的运作、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安装、建设、维护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管理,从而达到产业的增值效应。

2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目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就业能力调查说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能力用信息技术专业服务能力代替。经济信息管理不等于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不是以信息技术为目的。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学生由于培养层次和教育目的的不同,其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经济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上。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某一领域的经济信息活动为加工对象的专业技术。

通过对广西区内及部分区外的一些大学和专科学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基础作用的误导,把信息技术操作、信息维护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取代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所应有的专业能力。这使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既不能达到信息技术专业开发与应用的高要求,又不能提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分析、管理与应用的服务,达不到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为服务主体带来的增值效应。

近几年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实践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主要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外,对经济信息本身的处理与运作并没有达到社会、企业对该专业能力的增值要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

(2)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缺乏社会经济活动的针对性。由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操作与应用的对象――“经济信息”存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一些高职院校对该专业能力的应用设定几乎包括了所有经济活动场所,专业能力在经济活动方面无所不及。这种现象是专业缺乏社会活动针对性而导致的“空洞现象”。调查表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和学科安排上几乎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专业结构基本上是以基础性信息技术和基础性经济类课程拼凑而成。

事实上,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反映的经济信息是分层次、分领域的,不同领域的经济活动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信息结构。不同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应根据院校拥有的不同师资力量和学术优势,针对不同领域的经济信息服务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进行特色的专业设计。这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针对性问题。没有针对性的经济信息管理,不但没有特色,而且缺乏竞争力。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表现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简单叠加。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对经济信息管理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上仅仅把信息技术的相关学科和经济管理的相关学科简单地叠加起来组成的。没有对专业以经济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有机结合,使毕业生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实践上表出缺乏专业应用的系统性和参与经济活动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日常学习中把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的专业学习,一般情况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几乎不能独立完成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4)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创新没有从社会长期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人手。受经济及信息产业发展周期的影响,2007年,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拐点,产业增速大幅减缓。从近年来历史数据上看,2000年至2005年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长超过35%,2006年增长速度下降到23.6%,2007年为18%。信息产业的这些变化不是单独的,除了有产业周期的影响,还有经济方面的,如自然规律影响、出口环境恶化、成本优势下降等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深层次地反映出信息产业本身结构的不合理。

针对这种状况,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急于追求“专业创新”,而脱离了市场需要和违背信息服务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变为了“专业创造市场”,而不是专业满足市场。影响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规范化、长期化建设。

三、结论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6)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

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

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

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

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

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

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历来被称为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的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推动生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信息化重视程度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对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还不够重视,还在利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缺乏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有什么吃什么的时代,逐渐在向吃什么有什么的时代转换。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需求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统计和分析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结合农业科技知识筛选出较好的种植方案建议。这样即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又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产品滞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而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盲目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种植。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方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农业信息化体系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障,这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和推广。

2.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的欠缺。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不足,使得地方农业经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以新闻、政策法规、转载刊物为主,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行情调查分析,缺乏对市场行情动态的跟踪,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适用度等等。因此,需要迫切提升相关信息的更新度,迫切提升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完善数据库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推行效率。除信息资源更新和分析不足外,资源展现形式单一,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一个表现。此外,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因素之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越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越容易。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所受教育不多、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让他们掌握较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成为较难实现的任务。农业科技人员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可以研究高效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这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但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员和地方政府职员的非专业化,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低普及率使得他们获得高效有用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信息化角度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

1.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多向地方政府宣传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以地方政府作为依托,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调动当地农民和基层作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信息库、资源展现形式和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信息库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信息库中的数据真实性、更新度、信息的加工准确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等等,都将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针对资源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手机通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刊、网站等多层次的媒体平台来推广信息,也可定期举办交流会,实现信息互动。对于合作机制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地信息库实现整合和共享,创设一个共享交流平台,这即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能为建立更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机制打下基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和农业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可以考虑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广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化意识培养。在地方设立专业信息化站点,对基层作业者进行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推动农业科技化知识的更好普及,减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力。除了定期对广大农民的知识科普,还需要对管理部门职员定期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更好的建设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利用制度保障留住紧缺的农业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为农业地区提供专业性保障,组建一支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专业团队。以专业信息化站点、核心专业团队作为中心点,以地方广大农民和地方企业经营者为扩散面,加速科技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在完成知识普及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速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

三、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广大的农耕土地和大基数的农业生产人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利用程度,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现状依然不够乐观,还存在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低、信息资源欠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而且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相互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更好、更平稳、更平衡的发展。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7)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36-01

一、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有了第一批MIS博士。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试办MIS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专业硕士点。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MIS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从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同。理工科大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清华大学;综合类大学侧重于情报学和信息学,如北京大学;财经类大学侧重于经济管理,如东北财经大学。尽管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相同,但都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信管专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没有统一化,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认识的偏差。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所培养的既非计算机软件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多数学校的信管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的现状。经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信管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方向介于“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之间,就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满意率不高。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各高校课程体系多是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信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为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困难,就业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以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分析设计等计算机课程,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导致从管理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3.教师队伍不合理。信管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担任信息技术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担任管理知识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多数教师缺乏的是讲授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4.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各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仅针对本课程,没有做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结果学生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各高校没有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都是根据相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作一定修改和扩展而成,很少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四、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使之能学有所长,是学术界应该引以重视的问题。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思考。

1.创建信管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色。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参照教育部信管专业目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2.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简单拼凑,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把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类的课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另外,各高校可以考虑把四年制的信管专业改为五年制,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加全面,学生的实践课程就会更多些,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由于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8)

1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发展能够对现有资源实现充分的利用;其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的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2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

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实施。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很多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传统的手段,作业也是通过人力或者老旧机械开展。

2.2信息化建设人才缺少

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采集、分析、储存、运输和计算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有效的进行。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相当的缺失,国家高校对于培养该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开设也不够,致使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3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

目前虽然网络十分发达,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然而具有指导性、针对性、时令性和预测性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相当的缺少,国家对于这样的信息资源的开放缺少相应的前瞻性。

2.4信息化意识缺失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的主要人员包括农民和一些基层的工程人员,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个人收入也较低,对于计算机的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意识严重缺失,并且在部分的地方政府,其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忽视了其作用。

3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措施

3.1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即是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设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分析和传播都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只有让农民获得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农民才能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对策。

3.2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首先需要在国家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村当地人的信息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实际农作中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加强农业信息的开发

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且多元的农业经济信息。比如农业生产中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用农业科技信息,帮助农民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给农民传递具有前瞻性的农业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4加强政府职能

加强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让政府起到主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政府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同时落实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保障农业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4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行业,而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将有助于我国的农业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人才缺少,急需解决,必须通过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的开发和政府职能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成功建设。

作者:王战 单位:颍上县六十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7- 02

0 引 言

信息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信管学科的博士学位。信管专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各大学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2008年全国已有587所高校开办了信管本科专业,信管专业人才越来越被社会认可。

下面选取了中美整体实力较强的8所大学,就其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情况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

1 美国大学的信管专业

根据2013年美国最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US News的美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排名,我们选取了4所在国际信管专业排名中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作为分析对象,它们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文中资料源自4所学校网站公布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称为系统设计和管理(System Design & Management,SDM),设置在著名的Sloan管理学院,授予管理科学学士学位。课程总学分为123,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管理科学中的最优化方法入门、统计学思想和数据分析、大学生管理交流、管理的心理学实验室、企业财务会计、线性代数;限定选修课包括企业家能力和创新、财政理论、管理实施入门、供应链计划、制造业系统和供应链设计、市场管理、计算机和工程学问题解决方案入门、系统分析、信息技术精华、战略方案组织设计、软件商务、完整信息系统技术、战略方案以及组织因素、经济情报、战略结构和定价;一般要求的课程包括微积分、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课程、人文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课程。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的信管专业称谓信息系统管理(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ISM),设置在Heinz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授予理学学士。课程为总学分143,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环境、系统开发基本原理、设计和开发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应用。学科核心课程和组织管理相关课程任选一门;设计科学与理性选择相关课程任选一门;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任选一门;专业沟通等课程任选一门。内容区域:信息系统选修课、组织方面、设计科学和理性选择、研究方法、专业沟通5个领域的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初级/中间体设计和中间体/高级设计。数学和统计学课程一门,统计学推理和实践(选修一种课程)。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UA)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设置在Eller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学学士。课程有基础课程:英文写作、商业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数学、财务会计入门、经济学、管理会计学入门、管理中的统计学推论、基本经济问题。必修课程:高级代数、管理和组织、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运作管理、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管理、商业基础道德一体化和管理法则、商业数据交流、公共机构和政策的整体经济、业务决策的微观经济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此外学院还开设有专业选修课以及人文科学选修课。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UMTC)是信息与决策科学(Information & Decision Science,IDS),在Carlson管理学院,授予商学学士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简略微积分或微积分、新生写作或同等课程、心理学概论、商务统计:数据源、表述及分析、金融计算概论、职业技能基础。核心课程:管理基础、管理会计学入门、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财政学基础、运作管理入门、市场营销原理、员工和劳资关系、跨国公司的环境、商业通讯。专业课程:系统发展计划简介、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信息技术基础、管理信息服务沟通、国际化。商务方针核心课程: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跨国商务、商业方针;策略程式化和执行(任选一门)。选修课程:财政学的信息系统和技术、高级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特别主题、信息系统产业实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n管理学院是世界著名的管理学院,SDM专业设置在旗下,无疑对SDM专业的管理类课程设置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的SDM专业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导向,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管理科学专业的偏信息技术方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又不是非常的深入,因此主要培养学生为实现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而产生的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学校SDM专业的毕业生被录用的职位广泛,包括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和创新、工程管理、运营管理、IT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销售。同时还会有一些行业专门聘请SDM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政府信息系统、电信、银行和咨询公司。

众所周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世界最强的专业之一,在开设ISM的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一学科优势。从ISM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门数较多且涉及领域广泛,强调对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训练,对开发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技术的掌握要求高,开设了多门信息系统的课程。学生对经济领域以及组织管理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开设了沟通、写作等相关课程。CMU的ISM专业培养的学生是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开发者,是信息系统终端数据的分析者,是为组织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高级咨询师。ISM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包括银行、IT行业、金融业、传媒业、制造业等,职位包括分析师、应用工程师、助理顾问、商务技术分析师、ERP开发员、财务分析员、IT项目员、QA工程师、高级顾问、软件工程师等。

亚利桑那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IS)三巨头。学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并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原理和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也要对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如经济学、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UA的MIS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较强的管理类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组织中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和咨询等职业领域。目前从UA的M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多从事商务分析、商务应用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系统分析师、信息技术开发项目指导、数据库管理、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开发、数据库分析、网站开发、网络管理、技术支持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技术使用者联络员等。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IDS专业授予的是商学学士,它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商学的特点,如开设了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和跨国商务等课程,又有和商务有关的信息系统课程如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同时开设经济管理的课程,但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较为弱化。从该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IDS注重培养商务型信息管理人才,为组织提供更多熟悉商务运作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它们的学生多从事银行投资、市场、咨询、金融等方向的工作。

以上4所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每所学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信管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

从就业方向看,麻省理工学院SDM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管理类方面的工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较深入领域的应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生多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一般性的工作,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支持的商业的工作。不管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信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都是比较宽泛的。

2 国内大学信管专业

清华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要学习必要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运筹学、计算机系统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方法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要的就业企业类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公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电信公司、高技术企业等。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以及其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实力,可以看出清华的信管专业偏向技术方面。

复旦大学信管系设置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清华大学基本相同。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基本一致。

武汉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清华大学所设课程基本一致,但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要学习一些图情档案知识,以体现学科特色。

东南大学信管专业设置在经管学院下,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类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所设基础课程类似,但与清华大学相比,该校还开设较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类课程。

综上,国内学校虽然普遍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主要以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3 中美大学信管专业综合比较分析

美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在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是多样化的, 有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技术、信息技术、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方向,职业导向较明确。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名称有所不同,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也是不同的,如管理科学、理学、商学学士等,从授予的学位上明显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所具有特点和学科偏向。我国大学信管专业方向相对单一,学士学位授予的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学士。

国内信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有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经管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比较固定,除此之外还有些实践类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美国大学也基本上包括这些课程,但是课程选择范围和课程内容更加广泛,社会实践环节更加深入,强调创新能力培养。除此之外,开设了写作课、谈判课、表达分析和研讨课等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和社会的沟通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篇(10)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作为时展的主流,计算机、物联网以及多媒体为核心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促使人类转变以往的日常生活交流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高校实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滞后的现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构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可以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提供实践的教学场所,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实践内容,虚拟模拟结合的实践操作下,使得学校可以节省大量的实践经费,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经济管理专业的经验提升。

一、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具有跨时间、跨区域的特征,可以促使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走出课堂,走入实践虚拟空间,虚拟教学突破时间教学的成本。学生在登陆虚拟网络系统的同时,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随意选择自身的管理角色进行管理模拟实践练习,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设定合理的实践内容等。

2.提高经济管理实际教学的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高经济管理实际教学的质量。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可以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的网络空间构建实践模式,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下,传统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融入了现代进行技术,提升了虚拟化实践平台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深入感受到社会激烈竞争,更好地将实践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为社会输送更加高素质的管理类人才,提高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水平,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全面地实现了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端技术、管理人才,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

1.模拟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管理的实践教学人才,其在经济管理实践情境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创造了管理的主动权,总结管理经验,进行模拟学习的重要建设平台,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管理,掌握经济管理操作经验,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实践推演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推演,绝大多数的学校开始应用新媒体教学,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知识解释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微信、微客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直观感受真实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对企业的生产运作及时了解,在虚拟的时间操作中获得经验,促进自身专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未来情势

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期,在高科技的助力下,可以更好地解决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难题,为学生构建模拟实践教学空间,使得学生深入实践教学的内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为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充分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掌握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必然催生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多种新媒体技术进行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必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整个时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重组以及应用,而并不局限于经济管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整个教学工作必然形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四、结论

针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而言,其运行的效率、竞争的实力等主要决定于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的使用程度,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管理服务,提高工作的效率,继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通提供虚拟实践平台,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应用实践操作能力,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地运用到经济管理工作中,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提升。

作者:曾筝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上一篇: 合同管理分析 下一篇: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