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小技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10

节能减排小技巧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1)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血管 针眼 技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8

配制液体防止皮塞进入的技巧

护士在配制液体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按工作要求穿戴整齐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保持手部清洁、思想集中、操作干净利落;切记操作中的“三查七对”。避免使用不合格的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在配制液体时,将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塞,使针头与瓶盖保持一定的角度(30°~45°),并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减轻胶皮对针头的阻力和损伤,产生皮屑的几率下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掌握技巧。

在抽吸空针时,如果皮屑没有完全堵塞针头,可抽取适量液体将皮屑推出。如果针管中已有所用药物,则需立即更换针头,切记此时不可强行推压针管,也不可反复使用被堵塞的针头,临床经验证明,8号针头是相对较适宜的型号。

配制粉剂药物的技巧

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针,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液体不下降以造成针头阻塞。

排气的技巧

输液前排气法:首先将输液调节器提到莫非氏滴管下端并将其关闭,把瓶子挂在输液架上准备排气。右手把排气管(短管)打折,捏紧,不要让瓶中的液体流出。然后把输液管(长管)盘绕左手拇指与四指中间,用力挤压莫非氏滴管液体会迅速流入小壶中,打开调节器,将莫非氏滴管水平或倾斜45°摆放,让水流沿管壁流下,以免将小壶中的空气砸到输液管中形成小段气栓不易排出。使其液面充满1/2或多一点,迅速放开右手的排气管,让空气进入输液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药液快速流出并把空气排净,这样会快速有效地达到排尽空气的目的。

输液中排气:输液过程中,因患者及家属呼叫不及时,护士巡视不及时而致输液管中液面下降至滴壶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指弹输液管排气法就难以达到排净空气的目的。

选择血管的技巧

选择穿刺部位应尽量找静脉表浅部位,这样显露明显、方便进行穿刺、疼痛轻、易于固定输液针头。

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①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②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符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绝大多数患者输液希望尽快滴流,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1]。

输液观察的护理技巧

首先注意点滴速度:静滴过慢时,会因输液时间过长,影响药效作用的发挥和病人的休息,所以一般常见病需补液或输入一船药品时,每分钟滴速可掌握在60~80滴。但滴注速度也不可盲目过快,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每分钟滴速以40~50滴为宜;如为心衰患者,滴速则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出现意外。

如发生点滴不畅时,要看是否点滴管内液面过高:这时可夹住点滴管上段的输液管,打开滴管口的小盖,让液体流下一些,使液面达滴管1/2处时再盖上小盖,继续点滴。另外还应检查一下输液扎针的部位有无肿大,如肿大,说明液体已输至血管外,应立即夹住输液管,呼叫护士重新注射。

输液过程中,患者尽量不要活动:如未能控制而发生输液管晃动时,一定先看点滴管以下的输液管是否空气进入,如有气时把输液针头同输液连接部分分开,将输液管内空气放出后再同针头连接好,否则空气进入血管会发生危险。

观察输液反应:输液时家属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呼叫医生。很多药物都可发生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轻者皮肤发痒,重者可有头晕、恶心、出冷汗、呼吸困难、心慌及过敏性休克发生,所以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意外。⑤注意观察药液,快滴注完时,要及时呼叫护士换药或撤掉针头,如果空瓶时间过长,易发生回血。

更换液体的技巧:液体瓶内因加入其他药物,其内压力与外界气压不等,往往大于外界气压,另一些无需加入其他药物的液体瓶,如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其内压力也往往大于当地的大气压。因此更换液体时,应将瓶口向上插入输液器,停顿片刻,待瓶内空气排出,瓶内压力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再倒转液体瓶挂于输液架上。更换软瓶包装的液体时,如乳酸林格液等,先同上法将液体瓶内空气挤出30~40ml,使瓶体稍扁,再倒转液体瓶挂于输液架上。这样可以避免瓶内压力大时液体由排气管流出。

拔针的技巧

拔针的时间:最佳拔针时间应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保证药物治疗量,避免浪费。

传统拔针法:用棉签按压针处拔针。

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减轻疼痛感。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2)

1 配制液体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2 排气的技巧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选血管的技巧

3.1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4条胶布固定。

3.2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 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笔者在临床上经过上千例逆行输液观察,未见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

4 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5 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将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6 拔针的技巧

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

6.1 传统拔针法 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6.2 无痛拔针法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2~1.5cm,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3)

1配制液体的技巧

配制液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1]。

2排气的技巧

排气时把莫非氏管下端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人滴壶协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力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瀚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为成线状时压力较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因而形成较多的气流,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

3选血管的技巧

3.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有多种慢性病手足静脉比较细小而特别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较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较大、(来回滚动、不固定)、穿刺比较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合理异常、必须使血管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它的深浅度和粗细[2]。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内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的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的感觉。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果血管有分叉时应在血管下0.5 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头以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人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柄再平行进入05era,用四条胶布固定。

3.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大多数都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期输液的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在短期时间内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的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如多巴胺),给患儿带来不应该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至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在临床中几例逆行输液的观察、没有发现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

4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① 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对斜面多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② 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袋有时也可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3]。

一般根据药物理化物质和治疗的要求来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要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的感觉中输液,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是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大小便时,其心情更加迫切,此时的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血容量在短时间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或肺水肿。

5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时,应先将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时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6拔针的技巧

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壶内液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

6.1传统拔针法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这种拔针方法的不妥之处是:①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②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6.2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尖刺人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要高出0.2~1.5 em,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时一定要记住不要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经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的患者应连续按压时间为2~3 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 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需按压15 rain以上。

7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技巧

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首先,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使其情绪稳定,减轻痛觉。病室内通风条件更好,灯光明亮,营造了一种活泼愉快、轻松柔和的环境。给患者以温馨舒适的感觉体现家庭中的温暖、分散患者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轻了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4)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83-01

随着能源总量的减少及节能意识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于节能施工工艺的应用。目前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节能施工工艺被广泛的运用,同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和作用。节能施工技巧以及工艺作为非常繁杂的工程,其在工农建工程的不同环节中都有具体表现,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1]。

1 工民建工程中节能施工技巧

1.1 工农建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夏季时建筑物顶层温度都非常高。因此有效提升建筑屋面的隔热性可减低空调等降温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起到节能效果。屋面施工技术主要分为正铺与反铺两种。其中正铺法是在屋面板及防水层之间安装吸水率低且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而反铺法则是在防水层上安装保温材料,其施工简单且可以保护建筑防水层,但施工费用却较为昂贵。然而对特定地域来说还可在屋面种植植物以期实现节能效果。

1.2 墙体施工应用

墙体施工属于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但由于能源消耗较多,为了能最大限度在施工中融入节能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首先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考量,在预判施工条件与项目施工要求前提下,安排专业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砌块排列图的绘制。对于空心砖承重墙而言应尽量利用砖块平砌模式进行操作,同时依据墙长延伸方向设立长圆孔并沿着墙垂直延伸方向设立孔洞。最大限度防止对空心砖结构造成损坏。在整砖数量不足的情形下,可使用实心砖进行外砌以期完成预期目标。而对于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其他类似材料来说,可使用喷涂的形式进行施工操作。利用干挂工艺的形式保障外保温效果,另外还可利用空气层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防水性与隔热性[2]。

1.3 门窗施工应用

在建筑工程外墙系统施工过程中玻璃扇与门窗框结构的密闭性性能,以及传热系数都会对建筑工程的外墙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在不同材料质量影响下,门窗的传热系数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当前建筑行业的使用非常普遍的门窗类型来看,譬如塑料、木材以及其他材质门窗类型,其各自的传热系数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铝钢材质的门窗传热系数超过塑料材质。另外单层玻璃的传热系数同双层玻璃相比较而言,其传热系数指标更高。所以对于门窗施工节能来说,施工技术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选取建筑工程门窗材料方面,须特别注意对选取门窗雨水渗漏性与抗风压性能水平等方面的工作。而在安装过程中应保障门窗框角的垂直与密封条的密封性,以防止门窗发生变形;其次在建筑工程中应该要加大对于低辐射型玻璃材料的应用力度。全新的玻璃材料在普通的玻璃材料表面镀一层半导体的氧化物薄膜可减少整体反射率水平。把该种玻璃材料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让光线反射作用得到高效控制,保证建筑物取得更大面积的太阳光辐射能,最终起到节能的效果;最后必须在安装结束后,在玻璃与所安装门窗扇的间隔缝隙内设立压条,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压条的弹性特点对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让已安装门窗拥有较好的气密性并起到节能效果[3]。

2 工民建工程的节能施工工艺

2.1 给排水施工节能施工工艺

按照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对给水系统水压进行限制以防止水压过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对建筑物水压进行监测,在建筑物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于居民入户管道压力的控制,以防止出现水压过高的情况;其次在给水系统中实施有效的减压手段,在给排水工程中专门设置科学的减压设施,其目的在于控制水压指标过高;最后安装减压阀,其主要的作用是控制配水点的水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流量,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其次是建筑管网的给排水系统问题。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非常大的因素就是管路出现渗漏。从其具体产生原因分析,主要由于施工方法不合理,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另外由于在一些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没有对温度及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考量。所以一旦温度出现变化就会很容易使得管路出现泄露的情况。因此必须对工民建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实施科学的施工方法,选用科学的施工原材料,对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给排水工程管路出现泄露的几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2.2 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工艺

在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工艺中,通常从建筑电气工程的电动机,交流机以及软启动器进行分析。首先是建筑电气工程电动机的节能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想要减少电动机损耗则须利用加强电动机的功率因素以及效率来实现。假如选择高效电动机后,其效率出现翻倍上涨,而总体损耗则减少30%左右,具有良好的节能作用。所以在建筑电气工程电动机的优化过程中,要想完成预期节能目标,则应最大限度选择技术更为先进的电动机。

其次是建筑电气工程交流机的节能。其中节能效果最佳的方式是进行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利用交流变频调速的设施,可以让电机在负荷降低的情况下,利用转速的智能化调节,最终让交流机与负荷的变化相吻合,加强电机的运行功率,以此完成节能目的。

最后在建筑电气工程软启动器的施工节能工艺中,软启动器的使用相对于变频器来说,节能效果和作用占据上风。通常情况下,软启动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启动时间对可控制的硅中导通角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压的控制。由于电压能够进行不间断的调节,因此其可保障稳定启动,同时在启动结束后将压力投入到运行中。另外软启动器还可以使用正反馈电流进行检测,按照具体信息对可控制的硅导通角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实现设备的转速可按照负荷的变化进行具体调整与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从节能施工技巧以及工艺入手,具体介绍二者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具体运用。从我国目前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节能工作来看,基本上还处于发展阶段过程中,所以其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工民建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应该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其中的节能施工技巧以及工艺,让工民建工程中更加良好的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5)

1 配置液体的技巧

1.1 药物配伍禁忌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治疗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在更换输液瓶时应仔细观察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发生,一旦发现应立即调换输液器,不能将输液器冲洗后再利用,以免吸附在管壁上的有害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同时应向病人解释,告知莫菲氏滴管内配伍反应的药物未进入体内,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并登记配伍反应药物的名称等,及时上报。

1.2 配制粉剂药物的技巧 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一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针,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液体不下降而造成针头阻塞。

2 排气的技巧

2.1 输液前排气 排气的技巧在于要先把输液管的调节器关紧,反折排气管,以右手挤捏莫菲氏滴管,待液面至1/2~2/3满,先松开反折的管,左手下滑至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过过滤器时,右手反折针头软管,控制液体慢慢完全浸透过滤网,待空气排尽时关闭输液调节器。右手缓慢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将滴壶上方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等待药液流到过滤网时再把过滤网的针头向上举并轻轻弹几下,直到过滤网中不存有气泡,注意过滤网中容易进入气泡,穿刺后易流入静脉,可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即可将调节器关紧。

2.2 输液中排气 输液过程中,因患者及家属呼叫不及时或者护士巡视不及时而致输液管中液面下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指弹输液管排气法就难以达到排净空气的目的。这时可采用缠绕式排气法,首先轻轻挤捏莫菲氏滴管,使莫菲氏滴管内液面上达1/2~2/3处,再将调节器推至输液管末端滤网处关闭。左手自调节器上方用力捏住输液管,使管壁呈扁平状向上滑行,并将输液管缠绕于右手手指上,迫使气体自下而上由莫菲氏滴管排出。缠绕过程中嘱患者抬高输液侧肢体,不能配合者,可先降低输液架高度。此方法简便易行、速度快、不浪费药液,且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另外,当液体已接近滤网处,此时若采用缠绕式排气则很困难,也要浪费很多时间,可分离滤网与连接针尖的输液器,将连针尖一端反折,此时应避免污染已分离的两端,然后松开调节器,液体将会很快通过滤网,当空气排尽,即可连接好原先分离的输液器的两端。此法会浪费一定的药液,但排气时间很短。

3 选择血管的技巧

3.1 总体要求 “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尽量避免重复一处穿刺,因为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会加重疼痛,且易造成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易渗出。

3.2 为达到“一针见血”,我们通常会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血管特点,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深。对于短期输液的患者可选择有弹性、粗直的血管,在光洁、无瘢痕的皮肤处进针为宜。选择上肢静脉时,尽量选择桡侧血管,因尺侧神经末梢更丰富,痛觉更强。选择血管时应避开关节处及肢体内侧血管,尽量选择较平坦的位置,这样较好固定,患者轻微活动不易外渗。在抢救时则需争分夺秒,应尽量选择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给药。对于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则要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细血管开始,合理安排。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的患者切忌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的手热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按照常规测血压的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以发现血管暴露出来。

3.3 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一般小儿头皮输液采用向心端穿刺,如长期输液使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甚至组织坏死。因此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可采用逆行输液法,不会出现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

4 静脉穿刺的技巧

4.1 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侧,左手绷紧患者的皮肤,以30°角从血管的上面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少许,这种进针方法皮肤和血管几乎同时进针,针头进皮速度快,用力均匀,针头稳定,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4.2 易回血法 一般情况较差的,如失血过多或脱水严重的患者,在静脉穿刺时不易见回血或回血量少、回血太慢,护士反复重穿刺更加重患者痛苦。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穿刺前将调节器推至滴壶下端关闭,同时降低输液瓶高度,再行穿刺。这样输液管末端液体压强减小,且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针头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入输液管内;另一种是负压穿刺法,按常规关闭调节器后,将调节器下段输液管前端返折,挤出前端液体约0.2~0.6ml,左手固定好反折处,保持针头液体呈挂珠状,再行穿刺。当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下后,左手松开返折,一旦针头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

4.3 无止血带穿刺法 选择血管,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血管,使肢体重心向下稍垂,将选择血管部位上端15~20cm处轻轻摩擦皮肤30s至1min,常规皮肤消毒,患者握拳,使血管充盈,在所选择穿刺血管上方2~3cm处用食指或拇指压迫所要穿刺血管,以此固定血管,然后进行穿刺。此方法不仅能避免患者扎止血带所致的不适;还能避免因松开止血带的外力作用导致的穿刺针头斜面滑脱出血管外,提高成功率;最后还减少了输液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5 输液贴粘贴技巧

准备输液贴1张(3条胶布),必要时备1条长约8cm的透明透气胶布。静脉穿刺成功后,同时取下带消毒棉及与其并排的两条输液贴胶布,将带有消毒棉的1条胶布对准穿刺针眼,另1条对准针柄及针柄下端(约0.2~0.4mm),两条胶布同时横向固定;然后将输液针头硅胶管自然盘曲于已固定的胶布之上,将输液贴第3条胶布取下,横向重叠固定在前两条胶布的中间并固定盘曲的硅胶管;若病人皮肤干燥或出汗多者,可在第3条胶布上加贴1条8cm长的透明透气胶布,以达到加固的作用。此方法操作简单,美观舒适,3条胶布重叠一体,整洁利落,而第3条胶布重叠固定在第1条和第2条胶布上,可有效减少胶布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输液贴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 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或加入其他药物时,应先将瓶口向上,插入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掌握更换液体的技巧,可避免造成药液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体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7 拔针与按压

7.1 最佳拔针时间是在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

7.2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用“3指按压法”效果最佳。可避免疼痛和淤血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护患关系,突出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具体做法:用左手无名指指腹在穿刺点上方2.5cm处绷紧皮肤,中指紧贴无名指,指腹轻触穿刺上方皮肤,食指贴中指微抬高于穿刺点无菌敷贴上,右手持针柄抬高10~15°,迅速拔出针头,在针头离开皮肤时,左手食指按压无菌敷贴皮肤穿刺点,无名指、中指指腹沿血管按压血管穿刺点。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2~3min,最佳按压时间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当针眼完全凝血后,应告知患者勿急于用力活动,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出现皮下血肿。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6)

一、内容“巧安排”,确保有效贵在精

课堂练习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新课标倡导“大数学”概念,其内涵之一就是不要单单着眼于某节课的内容,要把数学作为一个整体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学时要把练习内容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作深入的探究,真正掌握技巧和规律。

1.新授课的练习起点要低

一个班级学生从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接受新知识的快慢和领悟能力差异大,即使反应快,接受新知识快的孩子对刚刚习得的新知识也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而,新授课的练习安排起点要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知识运用、理解的过程,教师在练习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顺利从体验过渡到理解,从理解过渡到运用,从运用知识中获取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2.巩固练习要有深度

在巩固练习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到学生的知识面,又要考虑到练习应有一定的难度。低起点强调练习的基础性,而练习有深度则强调不但要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如“除法‘分桃子’”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安排要为“练”整合

“整理和复习”是北师大版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的,为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前面新学的新知识而安排的。一般包含两至三个单元的知识点。知识点在教材安排的练习中是零星的、分散的,从一个单元的知识到另一个单元的知识之间,思维的跨度较大。因而教师在练习教学中,就要将内容加以整合、把知识要点编织成网络,更易于学生在头脑中“打包记忆”,使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融汇贯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否则零散的作业的堆砌,练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仅在无形中也加重了学生作业负担,耗时又费力,而且在内容的安排上,如果没有注意学生思维过程的整合,不充分挖掘内涵,只是走过场,那样的练习是事倍功半的!

我在教学五年级的“整理和复习”时,一般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做一些闯关练习,最后还要安排学生或分小组或个人独立完成一份关于“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手抄小报(低年段的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办手抄报整理知识的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知识,疏理知识,学会在办报过程中整理知识的运用,设计美观的画面,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表达出学习这些知识时应该做到的和应该注意的。孩子们每次创办的手抄报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展评、表彰。这样的安排,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在做数学作业,而是在完成一件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投入、快乐、比学赶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练习目的达到了,孩子们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数学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

二、形式“巧采用”,激活思维趣味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设计的练习教学内容是经过精巧安排、深思熟虑的,那还远远不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天枯燥无味的练习是会让学生生厌而不乐意去学习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将“整理和复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拔学生怎样疏理和整理前面新学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疏理和复习,可以让他们把疏理出的知识点(可以举一点例题,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小资料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创办一张,中高年级可以独立承办,并开展有奖展评活动,展评过程中还允许对手抄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就像这样,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表现的舞台,创设开放的练习情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参与复习和疏理,学生兴趣很浓,既复习了知识,还会创举出很多例子,会写出提醒同学学习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同时,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知识的美也是魅力无穷的!此举比教师过多地讲解引导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过程“巧组织”,提高劲头促参与

数学课堂练习过程是每一节数学课很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没有教学新知识环节设计的魅力,练习模式也比较单一,就造成了教师在课前设计教学时往往重视新授知识环节的设计,却忽视了练习教学这一重要的一环!在听过的课例中,许多教师的课是“凤头鸡尾”,开始上得很精彩,可是到练习教学时不仅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有欠缺,而且在练习的组织过程中也是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效益就没有达到尽可能高的理想状态。公开课如此,那么随堂课的练习组织呢?因此,课堂练习也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尽量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童趣化、组织方式民主化。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行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可见,节约是国情之需、国民之本,被上升到法律意志层面,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为此。我校把节约视为科技教育的主流方式和主要手段,渗透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材体选择上,我们不以出钱购买科普套材为唯一科技教育材料让学生拼装,而是变废为宝巧手做,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用身边的材料,做身边的科学研究。巧——构思奇巧,制作精巧,巧在技术,巧在节约。教育学生废弃物也是资源,是可再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能随意支配、滥用,避免造成二次浪费。例如,我校学生潘泉芳收集了他爸爸丢下的85个“555”牌香烟盒。搭成了一个商住小区建模场景,受到参观者的赞赏。

对学生变废为宝的科技实践,我校把节约作为评价其内容、过程、方式、手段、途径、成果优劣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在动手实践中指导学生珍视、爱惜废弃物,不挥霍浪费废弃物,在变废为宝巧手做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二、循环创意“秀”科模,培养学生降耗意识

实践低碳,首先要降耗,即循环利用材料(包括循环利用废弃材料)是降耗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科技教育实践中,我校尝试在学生的科技创意中对同一材料或同一废弃材料重复多次利用,以获得科技教育载体建设的低耗高效。

在日常生活中,像可乐类的饮料瓶是学生接触频率较高的废弃物品之一。它们属于象形设计类别,有多种造型。其富有变化的形状,蕴含着一些特殊的“语码”,可与学生进行无声交流,因此,具备了循环创意的潜在条件。有些饮料瓶体的某部件可以同时成为学生多个模型创意作品中的“已经加工”的零部件。一物多用,成为学生设计制作科技模型时对废弃物的巧妙预处理,产生重复利用和反复利用的创意思路。形成循环系列,使降耗落到实处。科技模型创意中的降耗。主要是通过智能化手段,以创新技法,重组结构,实现废弃物的“72变”。在教师指导下,我校学生用一个或几个废弃饮料瓶做材料,就可创意出多种或多个模型。经过科学“推磨”,合理循环,共形成以废弃可乐瓶为材料的13大科技创意系列。这些科技创意系列在材料上具有共享性、瞻前顾后性和共栖性,即将前一个创意作品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可作为后一个创意作品的“零部件”或“半成品”,我弃你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在制作时连切割下来的“边角料”,也不随意丢弃,而是尽量成为下一个创意作品的原材料。

三、减排防污出“点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低碳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防污减排是最直接的低碳行为。以防污减排为载体实践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低碳意识的又一条途径。太湖蓝藻的泛滥,使我校每个学生亲历了太湖人“水质性缺水”的现实。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太湖蓝藻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为什么会遇上太湖“水质性缺水”?在学生思考的众多问题中蕴藏着大量的科研题材。由此,根据我校所处的区域条件,就学生思考的问题。因势利导,以科技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把《太湖支流吴溇河水污染问题探究》作为科技实践活动的选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制定了此次科研课题的实施及成果推广方案:实地收集信息、科学测试取样实验、部门访谈居民问卷、专家听证采纳建议、公众反响领导行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学生共发现吴漤河水体10个方面的污染。并分析了原因,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10个“减量排碳”金点子。学生们开展的探究活动,不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还获得了沿河居民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可喜的是。七都镇镇政府采纳了学生的金点子,在沿河两岸隔30米处放一只垃圾箱。一天清倒两次:沿河两岸所有毛厕、草木灰堆等全部拆除或搬迁,等等。学生们亲眼看到这些变化,都欣喜若狂。

学生的亲水实践,既顺应时代需求,加入“低碳一族”,又知晓科研的艰辛,还感受到科研成果转化的力量。历时一年,吸引了1558位学生参加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们写出了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470篇,观察日记和科普作文580篇,摄影照片500多张。学生们的多篇科研报告获部级、省级、市级奖项。

四、“植绿护绿”蕴新意,培养学生碳汇意识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8)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从而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供给营养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反映出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并对治疗效果和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认真观察、学习、探讨静脉输液的技巧问题,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1配制药液的技巧

1.1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1],避免使用不合格药品,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1.2配制结晶及粉针剂药品时,当抽有溶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安瓿后,将安瓿倒转,瓶口向下,针头向上,再推入足量溶媒。拔出注射器后,用力摇晃一下安瓿,直立静置。这种方法使药粉不会贴于瓶壁,药粉与溶媒充分混匀,加速溶解,省时省力。对一些难溶解的药品,如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等尤为适用。

2排气中的技巧

2.1输液前排气挂瓶前先关闭调节器,液体瓶挂于输液架上后,使滴壶下垂,一手反折滴壶下段输液管,一手轻轻挤捏滴壶,使滴壶内液面上达1/2~2/3处,再缓缓打开调节器,并使过滤网远端向上,让液体呈线状流下,待药液自针头滴出2~3滴时关闭调节器。使用这种方法排气,输液管壁以及过滤网处都不容易产生气泡。

2.2输液中排气输液过程中,因患者及家属呼叫不及时,护士巡视不及时而致输液管中液面下降至滴壶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指弹输液管排气法就难以达到排净空气的目的。这里介绍一种缠绕式排气法,首先轻轻挤捏滴壶,使滴壶内液面上达1/2~2/3处,再将调节器推至输液管末端滤网处关闭。左手自调节器上方用力捏住输液管,使管壁呈扁平状向上滑行,并将输液管缠绕于右手手指上,迫使气体自下而上由滴壶排出。缠绕过程中嘱患者抬高输液侧肢体,不能配合者,可先降低输液架高度。此方法简便易行、速度快、不浪费药液,且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3选择血管的技巧

3.1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洗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以便于患者长期治疗。尽量避免重复穿刺,因为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会加重疼痛且易造成血管弹性差,易渗出。关节处不易固定,易因患者肢体轻微活动而致针头刺破血管,选择血管时应避开关节处及肢体内侧血管。肢体内侧如前臂中下1/3段掌侧,此处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浅,易致液体及血液自针眼外渗出而形成淤青肿胀。

3.2由于长期输液,血管破坏过多,常规选择部位难以穿刺成功者,可选择手足背下1/2至指趾处的静脉血管进行逆行静脉穿刺[2],此处因不易固定,平时穿刺较少,血管未被破坏。手足静脉有很好的网状结构,多条静脉吻合支、交通支与深静脉相通而回流心脏,所以逆行静脉输液时滴速不受影响。

4静脉穿刺的技巧

静脉穿刺时,患者采用自然放松法。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预穿刺手的4~5个手指,将患者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3],使患者手背皮肤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被动牵拉绷紧,使手背血管充盈、暴露、固定,易于穿刺。穿刺时针头斜面可略偏向左,这样可以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达到减轻疼痛、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血管情况较差的,如休克、失血过多、水肿、腹泻、肥胖等血管细或不易显露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湿热敷,局部涂擦阿托品或1%硝酸甘油,待血管扩张充盈时再行穿刺。

5拔针的技巧

拔针的时间最佳拔针时间应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

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减轻疼痛感。清除胶布时,固定针柄,防止针头移动,只留下遮盖针眼的、带吸收垫的一条胶布。调节器尽量置于输液管末端关闭,防止血液回入输液管及拔针过程中药液渗入皮下。拔针时手捏针柄下方的软管处,利用软管柔软的特性,使针柄自然地顺血管方向快速拔出。这样可避免手捏针柄拔针时人为的方向掌握不当而致针尖划伤血管壁。针头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拇指指腹沿血管方向按压针眼。因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的不同,针尖刺入血管的位置比肉眼所见刺入皮肤的位置高出0.2~1.5cm,而拇指指腹面积狭长,可使这两个针眼都得到有效按压,达到止血的目的。按压时力度要适当,过重会增加疼痛,过轻则不能有效止血。按压时切忌边按边揉。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按压时间不少于2~5min,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不少于15min[4]。拔针后嘱患者30min内穿刺肢勿用力或负重。

6讨论

通过对静脉输液的技巧的论述,有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各位同行指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操作者去自己摸索,总结经验,具体分析,酌情选择,希望对大家又所帮助,时护理工作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冬梅,李青林,刘巧云,等.静脉穿刺前后操作者细菌学监测与洗手消毒液的选择.中华护理杂志,1997,12(9):8.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9)

静脉留置针近年来作为新型的头皮针替代品,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不易损害血管,保证输液顺利安全,同时又具有保护病人的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等原因,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优点显现发挥,越来越被医护人员及病人的认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老年人的血管特点,如何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置管后的护理,我们进行了护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室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BD留置针,根据病人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选择我科室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300例,男性病人140例,女性病人160例,年龄40-8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0例,急性左心衰50例,冠脉介入100例。

2 心理护理

在操作前想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病人由于有些人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大块的针具,害怕会比普通的头皮针痛;害怕会花费很多的费用;害怕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以及静脉留置针的粗大穿刺失败。此时我们要在下班时对模拟血管多加练习,比如把一次性输液器大管当作皮肤,把小管放里面当作血管来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技术稳定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同时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言语之间安定柔和,语气平稳,给患者及家属以信心。

输液环境过于肃穆与安静难以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绪紧张增加穿刺疼痛感;但过于喧嚣又不利于护理工作开展。我院采用在门诊输液中心安装大彩电1台,空调前后各1台,摆放30张专用输液沙发,炎热的夏天输液中心空气凉爽适宜,冬天暖意浓浓,通风条件良好,灯光明亮,营造了一种活泼愉快、轻松亲切的环境,给人以温馨舒适之感;在输液中心输液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分散了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少了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复。

3 操作步骤

3.1 选择合适的血管

3.1.1 对于水肿病人,在穿刺部位上方6厘米左右扎好消毒止血带后,用食指和拇指按压穿刺部位或者用手部大鱼际按压穿刺部位以驱散皮下水肿。

3.1.2 对于肥胖的病人,甚至有些病人看不到血管,全凭自己的解剖学知识来判断血管走向,不过最好用手在本来有血管的地方触摸一下,适当用力就能找到有血管通过的地方,和其他地方有细微的区别,者要靠平时多加积累增长本领。

3.1.3 对于糖尿病人,糖尿病人血管壁较薄,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质脆易导致穿刺刺破血管渗血宜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等易扭曲部位。

3.2 正确的皮肤消毒 常规消毒,消毒面积8×8cm2。由于老年人皮肤老化而至皱褶增多,污垢容易沉淀在皱褶里,所以要先用温热毛巾给老年人擦洗干净,一方面可以清洗污垢,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温热扩张血管使之更容易穿刺;消毒的时候,要把皮肤绷紧后再消毒,消毒面积应比一般人大一些。[1]

3.3 操作方法

3.3.1 排空气 穿刺前先用生理盐水将输液器空气排至过滤器,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充分排除穿刺针密闭空隙里的空气,以免在腔静脉的负压下或者留置针的针管较粗起始流速较大发生空气栓塞。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3.2 静脉留置针穿刺法 左手拇指和食指消毒后带上无菌指套按压止血带下面穿刺部位血管的上下方,由于老年人血管壁硬化,管壁周围结缔组织疏松,导致血管极易移位,所以此时妥善国定血管非常重要。也可采用增加输液管道负压法,既在穿刺时反折输液器,通过增加输液管道的负压,使管道内的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内的压力,当留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既迅速虹吸留置针套管内,标志穿刺入血管成功。[2]见回血后,调整针头角度,由原来的15-30°调整到5-15°,并退针芯少许(约0.2mm),左手将套管送入血管内,要边退针芯边置入套管,这样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3.3.3 穿刺成功后换无菌生理盐水为治疗药品,并根据病人和药物情况及时调节滴速,用无菌透明敷贴将穿刺部位固定,并在无菌透明敷贴的右上角标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3.4 封管液的选择及方法

3.4.1 我们采取肝素钠盐水封管液。0.9%的氯化钠250ml加肝素钠1.25万单位。

3.4.2 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5ml,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mm-5mm,采取正压脉冲式封管法,既推-停-推,这样使封管液在套管管腔内产生漩涡,使药液不会附着在管腔上,推药速度易慢,在给药压力的同时,加闭小夹子卡住延长管的近心端,这样可以减少回血的机会。注意不可将注射器针头全部插入肝素帽内,以免针头穿破延长管,造成留置针的废弃。拔出针头,完成封管,用胶布妥善固定小夹子,避免病人在睡觉或活动时小夹子脱落未夹住延长管,造成导管堵塞。

4 讨论

4.1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配制液体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4.2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选血管的技巧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然后抽出静脉留置针内硬套管,边抽边稳固外软管,在助手的帮助下及时接好输液管,用静脉留置针备用胶布固定。

4.3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目前使用静脉留置针,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4.4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将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4.5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拔针的技巧 静脉留置针用了1个礼拜以上最迟不超过2个礼拜,虽然此时管道通畅,也需及时更换注射管道,以防导管性静脉炎的发生或者医院获得性自体感染,使被使用静脉及其肢体得以休息。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

节能减排小技巧篇(10)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4-01

目前,资源短缺,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对21世纪的幼儿进行节能减排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幼儿园积极贯彻落实油田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和“低成本高质量”的办园理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策略,因地制宜地将节能减排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在感知、动手操作中了解人与环境的微妙关系,懂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废气排放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节能减排的行为习惯。

一、挖掘周边农村资源,将节能减排教育渗入其中。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课程应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选用资源,组织活动,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我们幼儿园的优势就是:四周濒临农村。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利用班级环境资源,萌发幼儿的节能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的班级环境怎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引导幼儿节约能源呢?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我们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厚的物质环境,并协助儿童主动地观察或管理周围的环境活动。以“生命、环保、节能”为核心内容,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生态智慧,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班级环境是一个较好的环境资源,我们要提供便于幼儿自由操作和灵活取用的设施和材料。如在教室内里面放置一些师幼搜集的麦草、稻草等农村特有的无公害的乡土资源,以及各种纸盒、旧包装纸、吸管等废旧材料,当然,也可以放蛋壳、瓜子壳等自然物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取舍,大胆创作。通过类似举措熏陶幼儿,引导幼儿进行废旧利用,发展各种技能。

班级设立种植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能让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不断互动中得到成长。孩子们每天悉心照料自己的种植区,在绿色清新的徜徉中,在与自然的真切互动中产生爱自然、爱劳动的情感,从中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将之付诸到自己的行动中,自觉养成吃饭不撒饭,不剩饭,不浪费一粒米,节约每滴水、每度电的行为习惯。这种举措要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方法好得多,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带进班级,可以为幼儿提供可直接玩的成品和原始材料,也可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引发幼儿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开展造型、建构、数、空间等美术创意活动。

追随幼儿的兴趣,可利用周围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操作,在操作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并将创作作品巧妙地布置到主题环境中,幼儿在与家长、同伴的交谈中得到美的陶冶,同时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环保意识。

三、灵活运用周边环境资源,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社区幽雅、整洁的环境优势,为幼儿观赏社区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提供了有利条件,幼儿亲身融入社区,能自发地萌生出热爱小区进而爱护小区的情感。水污染、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在幼儿时期就帮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水、空气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秋收的季节里,周边农田里到处都在燃烧玉米杆,给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我们提供了环保教育的典型事例。及时抓住时机,组织幼儿去观察现场,讨论玉米杆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应该如何处理玉米杆?将会让幼儿明白燃烧玉米杆会给空气造成污染,让人们得呼吸道疾病等一些道理。

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常见的一次燃烧玉米杆的事件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如《水宝宝》、《有趣的塑料袋》等,幼儿通过观看周边污水污染的小河、捡塑料袋等活动,亲身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后果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性。

把幼儿带出幼儿园,让幼儿在周边环境中去感知、学习,从中获得环保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新举措,孩子们因环境因素自发形成的环保意识,将更加容易形成幼儿的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取代了教师只是借助挂图、木偶教具等方式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而且效果更加显而易见,这将是我们今后的环保教育活动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四、家园合作,增强节能减排教育合力。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如果离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我们的教育就只能是事倍功半。如何争取家长的支持、合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寻。

教师应积极树立大教育观,与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以邀请在“变废为宝”活动中搞得有特色、有经验的家长,来园为其他家长作交流,使家长们在互相学习中学到了相关制作技能,提高环保教育意识,主动参与节能环保活动。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参与。如“小手拉大手”等,让变废为宝的习惯养成影响到家庭和社区,从而调动家长参与节能环保的主动性。使我们的“变废为宝”活动不断推向了高潮,逐步放大幼儿园节能减排教育的积极影响。

为了更为有效地吸引家长主动参与节能减排教育活动,教师应努力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除常规家长工作外,更要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调动策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这有待于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

总之,在教育幼儿节能减排方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因地制宜,从小事做起,积极探索新方法,把节能减排巧妙地融入幼儿教育中,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成效。让我们努力吧!

上一篇: 人力资本的投资 下一篇: 贫血患者的护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