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1 15:52:10

贫血患者的护理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1)

一、临床资料

缺铁性贫血患者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8~44岁。头晕乏力42例,胸闷、心悸气促14例,上腹不适呕吐、腹泻4例,黑便1例,无自觉症状7例。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缓慢,常有原发病的表现,如溃疡病、痔疮导致黑便、血便,妇女月经量过多等。缺铁加重才出现贫血及含铁酶活性降低的表现。缺铁性贫血早期多无症状,贫血明显时可具有一般贫血的症状体征,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严重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伴组织缺铁表现:

(一)舌炎、口角炎 表现为舌乳头萎缩、舌痛、舌质淡而光滑,口角皲裂等。由于咽部、食管粘膜萎缩、变性可引起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表现为吞咽时感觉有食物粘附在咽部,此表现在我国患者中少见。

(二)缺铁所致外胚叶营养障碍 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指甲条纹隆起,严重呈“反甲”、薄脆易裂。

(三)神经、精神系统 易激动、烦躁、兴奋、头痛,多见于儿童。此外,儿童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生米、冰块、石子等。以上表现与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有关。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让病人了解铁缺乏是引起贫血的原因,饮食可补充部分铁元素.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含铁多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紫菜、木耳、海带等,动物食品含的铁更易被吸收。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可引起缺铁致贫血,指导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是重要的;食用鱼、肉类及富含维生素C食品,有利于铁的吸收。注意餐后即刻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由于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质,饮茶在餐后2小时较合适。

此外,补充铁剂的同时需要给予蛋白质,若蛋白质缺乏,也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2)药物护理:①让病人了解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应饭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若仍有不适可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调整药量或更换制剂;②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要使用吸管,避免染黑牙齿;③服铁剂同时忌饮浓茶及牛奶;④服铁剂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变成硫化铁所致,应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⑤注射铁剂时,首次给药须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取“Z”型注射法以免药液溢出。需要深层肌肉注射,以促进吸收减轻疼痛。副作用:极少数病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轻者面红、头昏、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后10分钟至6小时之内要观察副作用,最好备有肾上腺素1支;⑥铁剂治疗时间: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病人仍需继续服用铁剂4~6个月,目的均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3)病情观察:有无头晕、头痛、纳差,听心率,测呼吸频率,观察皮肤、粘膜及活动耐力变化。了解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

(4)适宜活动量:本病病程较长,患者对日常活动均可耐受。但剧烈运动时较同龄正常人易感疲乏,甚至头昏目眩。因此,应让患者生活有规律,做适合个体的运动。勿需卧床。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贫血严重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卧床休息为主,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活动与休息交替,根据病人体力帮助制定每日活动计划,让病人参与制定,贫血改善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5)出院指导:本病病因明确者要求病人认真彻底治疗,否则以后可再发。出院后坚持上述饮食,遵医嘱继续服铁剂,定期门诊复查。

四、健康教育

1.预防措施 在易患人群中开展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卫生教育,对婴幼儿强调改进喂养方法,应及时增加辅食,如蛋黄、青菜、瘦肉和肝等含铁丰富食品。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除食用含铁多的食物外,还可每日服少量硫酸亚铁0.2g。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孕妇和婴幼儿食品中加入少量铁剂,在瑞典首先实行,效果极佳,目前认为可以推广应用。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检查,治疗寄生虫感染等。

2.疾病知识的指导 向本病患者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病因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便于主动配合治疗。本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根治情况,若能根治,则贫血可彻底治愈。

参 考 文 献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国内外研究表明,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30%发生于育龄期,20%发生于青春期[1-3],而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功血患者来说,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往往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针对这一状况的临床护理也显的颇为重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患者而言,青春期下丘脑与脑垂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血病情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影响学习和生活[4,5]。本文则针对这一状况,以本科室中某位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活动、药物、饮食、病情观察护理与预防感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针对性护理。

1临床资料

患者沈某,住院号589330,女性,13岁,学生,父母体健,社会关系清楚,心理状态紧张,无。患者主诉子宫出血1个月余,患者月经来潮近1年,月经欠规律,月经量不多,末次月经2015.4.26,阴道出血至今,量时多时少,多时每天使用卫生巾10余片,少时2~3片,同时伴有头晕乏力,未诊治,2015年5月中旬就诊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止血治疗5d,口服药物升血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2d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多,曾口服宫血宁治疗,于6月8日就诊我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膜相对增厚,为行进一步治疗于6月8日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49g/L,患者头晕乏力症状明显,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贫血饭,病危,遵医嘱给予止血升血药物以及戊酸雌二醇2mgQ8h口服,分别于6月8日,6月9日给予悬浮红细胞2u静脉输血治疗,后复查血红蛋白为81g/L,患者口唇及颜面转为红润,活动后无头晕乏力症状,遵医嘱停病危,于6月21日改戊酸雌二醇2mg Q12h口服,患者主诉无阴道出血,于6月25日出院。

2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即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尤其是对于功血继发的贫血患者来说,做好整体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转归并恢复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下文即围绕所选患者分以下几方面阐述实施的护理研究工作。

2.1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陌生的医疗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等产生一系列比较特殊或特有的心理活动[7,8]。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掌握并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疑虑的同时,耐心、和蔼的讲解与功血有关的科学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了解,减轻患者的焦虑,稳定其情绪,使之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患者为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波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十分脆弱,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态度要和蔼,热情,给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尽快了解和适应陌生环境,保持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2活动护理 活动护理是当功血患者出血时间长、量多,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症状,且入院时患者血红蛋白较低或为重度贫血,同时伴有明显头晕乏力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安放床档,勿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大小便时尽量在床上或床旁进行,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当经过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应适量,指导患者避免久坐就站,动作宜缓慢,避免跌倒发生。

2.3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重要的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对健康保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给药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因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在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与时间的同时,更要引导患者严格遵嘱使用合理的性激素与升血类药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原理、剂量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同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监督患者服药,防止其漏服或随意停药,以免患者因性激素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

2.4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也是实施整体护理最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通知营养科为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贫血饮食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饮品,应多吃含铁量多的食物,如禽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同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与绿叶蔬菜等,以摄取足量的高蛋白物质,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并恢复良好的身体状况。

2.5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对于功血而继发的贫血患者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相关数据,注意患者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和性质,准确估计出血量。当发现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时,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血、配血和输血等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

2.6预防感染 做好预防感染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9]。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的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使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上行感染。与此同时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证病室每日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3结论与讨论

功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因而针对患者这一状况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护理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期间需做好活动指导与饮食指导,在治疗方面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其建立并增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避免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恢复增加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巢莺.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06-206.

[3]邱晓燕.青春期功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9):5218-521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5]王慧荣.60例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44-46.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3)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含量不足以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含量降低而引发的一种贫血状态。其发病原因很多,大多由于饮食中铁含量较低,机体摄入的铁不足,或者铁吸收和利用障碍,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机体需铁量增多。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厌食,儿童生长迟缓,血清铁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阻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其他继发性疾病,因此,科学有效的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发现整体治愈率较高,临床护理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缺血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且血清铁含量和血清铁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等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42例(42.00%),女性58例(58.00%);年龄20~86岁,平均(53.3±2.1)岁。其中重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53例,轻度贫血27例。所有患者身高,体重,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患者面对自己的疾病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恐惧和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像了病情的恢复,因此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心理障碍,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这就要求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对疾病的疑问以及要求家属积极地配合。

1.2.2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含铁量不足,通过饮食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实验中针对每位患者病情制定了合理的饮食方案,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且极易被人体吸收。

1.2.3用药护理 根据每位患者贫血程度补充充足的铁剂药物,一般为5 mg/kg/d,可以根据实际病情上下调整。且用药期间患者禁止饮用茶水,牛奶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

1.2.4运动护理 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活动量,避免长期卧床降低机体免疫力。

1.3疗效评价标准[2] 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其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内含铁量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2.1护理效果 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参加本次实验的100例患者的整体治愈有效率高达95.00%,见表1。

2.2安全性比较 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仅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且经过及时调整后不影响病情的恢复,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3讨论

由于缺铁性贫血往往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由于治疗不及时引发其他疾病,因此,科学有效的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①进行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担忧,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同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是饮食护理,针对每位患者贫血程度给予食物铁元素补充,保证了铁元素的摄入量。③进行常规的药物护理,规范患者的铁剂药量,随病情变化对药量进行调整,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最后进行运动护理,避免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发生医源叉感染。此套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临床疗效较好[3]。在本次实验中,对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89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5例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整体有效率高达95.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采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83例,其中男为25例,女为58例;年龄在13-46岁间,平均年龄在27.6±2.8岁间。观察组为83例,其中男为32例,女为51例;年龄在10-54岁间,平均年龄在30.4±2.4岁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易倦、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等临床症状,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自觉工作能力下降,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 饮食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80克左右为宜【4】;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1.2.2.3 药物护理

患者在服用铁剂时,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饭后服药;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铁的吸收;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1.2.2.4 健康教育

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5】。

1.3 观察项目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3 66(79.5) 15(18.1) 2(2.4) 81(97.6)

对照组 83 45(54.2) 20(24.1) 18(21.7) 65(78.3)

X? 3.234 3.245 3.239 3.304

P值 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8%,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9.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83 71(85.5) 11(13.3) 1(1.2) 82(98.8)

对照组 83 47(56.6) 19(22.9) 17(20.5) 66(79.5)

X? 0.344 0.372 0.365 0.386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183-03

Application of continuing nursing by WeChat in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

DAI Xiao-ying CHEN Ning-p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ing nursing by WeChat in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 (NSAA). Methods From May to December 2014,44 NSAA patients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inuing nursing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in random.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only regular guidance on discharg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were provided,while in the continuing nursing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by WeChat was continued even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Results Six months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efficacy in the continuing nursing group was in increasing tre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and self-care 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were both improv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WeChat;Continuing nursing;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 (NSAA)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出血和感染等[1]。临床上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SAA较NSAA起病急,进展快,预后较差[2],NSAA也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随着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等促造血的治疗应用,多数可缓解甚至部分可治愈。NSAA常治疗3~6个月显效,总疗程需数年,不恰当的中断治疗和护理会影响疗效甚至恶化病情,发展为SAA[3]。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是对其提供的持续性随访和指导,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从而节约社会和家庭人力资源[4]。通常延续护理采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登门造访、门诊随访等方式进行,然而这些传统手段存在着如下问题:时间空间可及性差、电话更换、家庭住址变动、拒访、互动性参与性不强等,总体随访率不高[5]。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软件开发应用,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微信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可以发送文字、声音、视频和图片,包括实时现场声音视频等,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工具,微信已被尝试应用于延续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在NSAA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12月在我科住院的NSAA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2例,延续护理组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2~55岁,平均(29.81±8.92)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11~59岁,平均(30.21±6.52)岁。纳入标准:根据《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第3版)[7]NSAA的诊断标准,并且好转出院的患者;患者或家属能够使用智能手机并能通过微信进行信息交流;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患者失访或退出;患者在观察期间死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发放出院宣教单,出院后定期(出院后半个月、1、3、6个月)电话随访。宣教单内容包括:①NSAA疗程较长,即使病情好转甚至临床治愈仍需进行巩固治疗,病情稳定程度取决于患者本身,因此患者出院后仍应坚持遵医嘱治疗和护理。②治疗NSAA的主要药物如环孢素和雄激素需长期服用,并且会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环孢素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牙龈增生及消化道反应;雄激素会引起女性男性化,肝肾功能损害等,应定期检查血常规。患者需遵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量。③患者及家属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对待疾病,安排好患者的起居生活,合理休息与活动。④患者选择朝南的居室并定期消毒,做好个人卫生特别是口腔、肛周的清洁,预防感染;平时活动轻柔,用软毛牙刷刷牙,防出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⑤饮食上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软食为主并注意清洁卫生。⑥平时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如家用杀虫剂、染发剂等。⑦患者坚持定时复查,有疑问可拨打医生或者护士办公室的电话。

1.2.2 延续护理组 组建NSAA微信群(简称“爱心群”),并申请注册NSAA微信公众平台(简称“生命树”)。出院时,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爱心群”,并扫描关注“生命树”。在我科成立延续护理组团队,由护士长,2名主治医师,4名专业知识全面护师职称以上的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团队组长负责监督工作,2名主治医师为团队顾问,4名责任护士承担具体的延续护理工作。每周由一名责任护士负责“生命树”和“爱心群”。基于微信提供的延续护理服务包括:①将出院宣教单的内容录入“生命树”,患者及家属关注“生命树”成功后,平台将自动推送内容。②利用“生命树”及时推送NSAA相关知识或链接,内容包括NSAA疾病介绍,最新治疗进展,病情控制较好的案例分析,疾病自我护理知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习惯、卫生保健、如何预防并发症及如何观察病情等;推送的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由延续护理组成员共同审核;推送时间要避开患者及家属午间及夜间休息的时间。③每天18:00~19:00责任护士负责在线“爱心群”,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患者及家属们也可以在“爱心群”内群聊,相互交流,相互督促。④对所有编辑发送的内容和患者反馈的信息做好记录,对不参与、不回复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1.3 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6个月后,由专人负责调查收集资料,调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调查目的和意义,获得他们的同意。延续护理组在患者复诊或微信服务时收集资料,而常规护理组在患者复诊或电话回访时进行。调查两组患者的NSAA临床疗效、自护能力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中相关规定:临床症状消失,贫血或出症状消失,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白细胞含量达3.5×109/L,血小板数量有所提高,持续3个月病情稳定为缓解。贫血或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输血时血红蛋白增长30 g/L以上,持续3个月病情稳定为有效。贫血及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②患者自护能力:科室自行制定患者自护能力表,从健康饮食、正确服药、口腔和肛周护理、定期卧室消毒和复查6个方面去调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③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按照本院护理部制定的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中的内容,询问患者。该表的评分标准包括非常满意(10分)、较满意(7分)、一般(4分)、不满意(1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的比较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延续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基于微信平台为NSAA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提高NSAA临床疗效、患者的自护能力和满意度

NSAA的治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疾病的预后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由于患者出院时情绪激动又有出院手续等事情需要处理,只能记住60%的常规的出院宣教指导内容[9],出院后患者往往对医嘱淡忘,治疗依从性降低。延续护理作为出院后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病情、降低反复住院率[10-11]。同时,通过微信这种新型电子交流手段,缩短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病友之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随时随地的交流督促,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延续护理及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NSAA治疗与康复的重要保障之一。本研究通过微信将延续护理应用于NSAA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疾病疗效也有一定增高趋势,但因该研究观察时间短、样本量小未显示明显统计学差异,需要增加观察时间和样本量来进一步研究。

3.2 基于微信平台提供延续护理的优点和缺点

在延续护理的实施中,微信相对于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登门造访、门诊随访等传统方式体现了其优势,微信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功能强大且免费[12]。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患者可随时十分方便地主动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13]。但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工具并未完全普及,使用者大多是年轻人和一些有文化素质的中年人,所以基于微信开展延续护理有一定局限性,在现实护理教育中,可以通过教育如何使用微信克服其不足。本研究发现,对于出院6个月的NSAA患者,延续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NSAA疾病疗效有明显增高,同时患者自护能力及满意度得到提高。

3.3 基于医院开展的延续护理需要发展和完善

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住院率、缩减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对其有较高的需求,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14]。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基于医院的延续护理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范性低、服务能力有限和服务形式单一等[15]。本研究中我科延续护理团队在实施延续护理过程中也遇到了时间、精力不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NSAA出院患者,运用基于微信这种新型电子网路交流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满意度,对疾病疗效的提高有一定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旗,李莉,闫金松.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4):109-115.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57.

[3] 李月,李红,沙源清.护理干预提高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依从性[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35(1):64-66.

[4] 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2):89-91.

[5] 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27-30.

[6] 周琦,沈彩琴,匡晓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8):49-51.

[7]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23.

[8] 陆琴.护理干预在西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4-26.

[9] 崔梅清,苏海丹,黄春燕.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03-604.

[10] 刘巧侠,王红,张颖.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209-210.

[11] 林晓姝.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5-46.

[12] 胡竹芳,万承贤,徐璐,等.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5-178.

[13] 沈彩琴.微信在儿科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60-61.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6)

1  临床资料

接受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者共20 例。其中男14 例,女6 例。年龄6~44 岁。病史1 个月至18年。其中2 例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8 例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部分患者入院前均经过多种药物治疗,如雄激素、一叶新碱、山莨菪碱、左旋咪唑、环孢菌素A 等,均因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而来我院。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 40g/ L ,白细胞< 210×109/ L ,血小板< 20 ×109/ L 。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 95g/ L ,白细胞> 410 ×109/ L ,血小板> 50 ×109/ L 。20 例中2 例无效,2 例改善,16 例获显著疗效。

2  治疗方法

无菌采取正常健康产妇足月顺产儿脐带血在体外6 种细胞因子联合作用下培养1 周,[2 ]收集离心后加入人血白蛋白100mg/ ml ,为临床输注液。每次输液250ml ,输入的细胞数为8 ×109~10 ×109 。每天或隔天输注共4~5 次,输入细胞总数为35 ×109~45 ×109 。患者在接受输注前5 天开始用环磷酰胺10mgkg - 1d - 1 ,连续5 天。在输注前1 天开始用环孢菌素A 125~250mg/ 日,连续10 天。

3  输注造血干细胞的护理

3.1  输注前的护理

安排病人住无菌消毒病室,病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 次,每次30min。晨间护理后及晚饭前,用配制的1000ppm 的BC298 高效消毒液各进行1 次空气喷雾消毒,喷雾量为1ml/ m3 。室内门窗、桌椅、地面用1 :1000 洁消净消毒液擦洗,每日擦地2 次,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病人入院时,仔细进行全身检查有无隐匿的感染灶并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治疗。因患者在接受输注治疗前需用免疫抑制剂,此时患者免疫功能非常低下,因此切实做好环境的消毒和患者自身感染的预防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输注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输注治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输入开始,速度宜慢,观察2~3min ,无反应后以120 滴/ min 的速度快速输入,30min 内输完为好。为防止过敏反应,在输注前常规输入地塞米松5mg + 5 %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 ,或甲基强的松龙80mg + 5 %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 。本组无1 例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后均用等渗盐水冲洗输液器,防止干细胞粘附及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3  输注后的护理

(1)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定时监测体温、脉搏4 次/ 日。体温超过3815 ℃,给予酒精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本组病例在输注前有7 例病人发热,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正常,在输注中无1 例体温异常。

(3) 饮食应为清淡、高蛋白、低渣饮食。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 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如鼻腔出血,可用1 :1000 肾上腺素棉球堵塞鼻腔压迫止血;牙龈出血同样用1 :1000 肾上腺素棉球嘱病人咬紧,闭合双唇5~10min。本组有2 例出现鼻腔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停止。当患者主诉头痛、恶心伴有意识改变时应考虑有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无一例发生。

3.4  输注治疗前后的健康指导

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为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做到: ①多和患者接触,详细介绍病室的环境、消毒制度的重要性和输注治疗中防止受凉感冒。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配合。②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应防剪过短或剪破) ,及时更换内衣、内裤,饭后用1 :5000 呋喃西林溶液和4 %的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③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公共场所,不去其他病房。严禁有呼吸道疾患的人前往探视,防止碰伤、摔伤。④嘱患者不抠鼻,气候干燥时可用复方薄荷油滴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粘膜损伤出血。⑤此外一部分患者使用免疫制剂后会出现头痛、关节酸痛或恶心、食欲欠佳等反应。此时,应向患者耐心地说明这是药物的副反应,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本组病例中,有2 例由于对环孢菌素A 有严重的副反应,出现剧烈头痛、关节痛不能耐受而停用环孢菌素A。其他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4  小 结

与传统的一般性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及免疫制剂比较,经脐血干细胞输注的患者外周血象的恢复较快,经7~10 天的输注,一般两周后血红蛋白上升至100g/ L 左右,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水平,血小板也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恢复时间为2 周。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输血,包括脐血的输注。这是因为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的输注,补充了患者的骨髓造血细胞,使病情获得缓解。其中护理对保证输注过程顺利进行,防止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与骨髓移植比较,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方法。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7)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9-01

贫血属于孕妇妊娠期间最多见的合并症之一,有相关文献报道,大概有50%以上的孕妇会出现合并贫血,我国的统计率为30%以上,在孕妇的孕中期开始,其对铁量的需求加大,在其孕晚期达到最高值,假如孕妇自身没有足够的铁储存,加之其骨髓之内的含铁血黄素降低,非常容易出现贫血或者是患者已经出现贫血并且加重,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1]。本文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5月的200例社区医院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患者怀孕3个月之后检查其血常规,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方法,在患者的孕中后期依照其贫血情况使用药物干预,在患者产程时实施严密观察,进行相对应的合理护理方式,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资料共有128例,全部选自2009年3月到2011年5月的团医院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8例患者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有82例,年龄在26-30岁之间的有37例,年龄在31-35岁之间的有9例,128例患者中属于初产妇的有108例,属于经产妇的有19例,128例患者中孕早期血红蛋白小于100g的患者有18例,中晚期患者有108例,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到100g/L以下。患者产后42天进行统计,属于轻度贫血的一共有84例,属于中度贫血的一共有30例,属于重度贫血的一共有13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128例,在患者孕38周其血红蛋白数值在100g/L之上的患者一共有116例。

1.2方法:在患者孕早期对其进行孕妇知识宣传教育,详细讲解有关于妊娠合并贫血的相关知识,增强其认知水平,针对存在心理负担的孕妇实施心理疏导,降低其恐惧心理,在孕妇的孕中期对其进行血常规以及尿常规检查[2],之后每间隔一个月进行复查一次,直到患者产后为止。在患者的孕中期依照其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口服硫酸亚铁以及肌注铁剂等相关药物治疗。在患者产程中严密观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患者产褥期实施抗感染和抗贫血相关治疗[3],直到患者产后42天进行门诊复查为止。

2结果

128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有8例,输血患者6例,出现腹部伤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出现会阴伤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胎死宫内的患者有1例,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有1例。

3讨论

有资料显示孕妇在妊娠期贫血中缺铁性贫血占有95%,孕妇出现贫血能够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相对较慢、流产、早产或者是低体重儿,严重者会使胎死宫内。针对预防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在患者妊娠前及时的治疗相关失血性贫血疾病,例如患者月经过多和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肝肾疾病,以此来提高患者铁储备;其次还要提高患者的孕产期健康,改变患者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动物肝脏等食物;需要及时的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为其补充铁剂,在患者妊娠4个月的时候需要每天口服硫酸亚铁、叶酸和维生素等等[4]。通过对本组患者的研究显示,经过实施有效合理的系统护理,患者产期宝健和饮食调整,及时的对患者各个时期给予全方面的细心护理,使大部分患者安全的度过了孕产期,减少了患者和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曹珍修.妊娠反应的处理及必要营养物的补充[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04):1201-1202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8)

输血是治疗贫血的主要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护理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着很大关系。输血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危险因素,比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感染上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以及输血差错引起医疗纠纷等[1]。通过对2230例患者的输血全过程进行评估,可以让护理工作得到加强,减少发生输血反应的概率并有效避免输血差错与纠纷。

1、临床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内科共收治了2230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24例,女性患者100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为19岁;急性贫血患者为154例,慢性贫血为2076例。在急性贫血患者中,急性失血的患者有106例,急性溶血的患者有41例,剩下的7例为急性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而在慢性贫血患者中,营养不良性的贫血患者有612例,再生性贫血患者53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有39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有197例,白血病患者42例,剩下的294例患者为其他疾病导致的慢性贫血。

2、评估与护理干预

2.1 评估要点

2.1.1 输血前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心肺功能、输

血目的、血细胞数量、是否愿意签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单的信息是够填写完整与准确、需要的血液成分、输血器材是否达标、出现输血反应后的抢救设施是否齐备等。

2.1.2 输血过程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患者的血液需求量、生命体征是否正

常、输血速度是否合适、输血速度对输血效果以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心肺功能有无恶化情况、患者的配合度、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症状。

2.1.3 输血后的评估要点 主要包括贫血症状是否缓解、输血目的是否达

到、输血没有治疗效果的原因、患者生命体征、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反馈单的回送情况。

2.2 护理要点

2.2.1 对原发病的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有详细、透彻的了解,并遵照医师的嘱咐给予正确的治疗药物,及时进行药物评价并了解药物可能会带来的负作用;其次,应该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与活动时间,并耐心观察患者症状并采取预防感染与出血的措施。

2.2.2 输血护理的操作步骤 ①采集患者的血样并送检:在确认清楚医生已经向接受输血的患者家属告知了相关注意事项以后,应该先让患者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②取血:配血合格以后,应该由医护人员到输血室取血;③输血: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输注取回的血液,并核对各项输血信息。

3 结果

2230例贫血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轻微的输血反应,经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以后症状缓解,没有发生输血差错与纠纷。

4 讨论

4.1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并谨记护理要点

对患者病因、心理状态的了解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准确的分析与判断。急性失血的情况有时候会导致红细胞丢失以及缺氧的后果,最后损伤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2]。所以,护士应该在输血前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进行止血操作。然后根根据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决定是够需要输血。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时刻留意患者的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等指标。对于年长者以及患有心肺功能疾病者,要格外注意输血的量与速度。

4.2 血液的储存条件与输注要求

全血与浓缩红细胞在贮存温度为2~6℃时可以保存35天,从血库取出以后,需要在30分钟内开始使用并在4小时以内全部输完。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20~24℃范围内,此温度下可以保存5天,但是从血库中取出以后,需要在20分钟以内全部输完。

4.3 护士需要严格遵照输血护理的操作规范

采血、配型、输注等各个环节都会对输血的安全性造成影响[3]。因此,护士应该严格遵照输血的规范程序,避免在这些环节中出现疏漏导致输血失误。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应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科别、床位等信息并让患者签名,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对患者进行输血。

4.4 提高护士的输血技能与法制意识

输血的步骤繁多,如果护士的输血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就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所以应该加强对护士输血理论以及输血技能的培训。同时还应该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进而达到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9)

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其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1],因小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差,所有患儿病程中几乎均有感染所致发热、肺炎、口咽部和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的发生[2],使病情日益恶化。因此,密切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感染情况,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对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笔者选取我院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且并发感染的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且并发感染的患儿中随机选取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4±1.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0.3)年,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2例,患儿并发感染期间均有全血细胞减少症状,白细胞平均1.3×109/L,中性粒细胞平均0.5×109/L,血红蛋白平均数为53.6g/L,血小板平均13.9×109/L。所有患儿入院时均出现感染症状,其中反复低烧15例(53.6%),口腔感染11例(39.3%),鼻腔及鼻窦感染5例(17.9%),肛周及会感染4例(14.3%),肺部感染4例(14.3%),有2例重症患儿出现鼻腔内糜烂引发面部红肿,1例患儿出现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症状。

1.2预防感染及护理措施

1.2.1环境护理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为避免继发感染,减少陪护、谢绝探视,对患儿进行保护性隔离,每日早晚两次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用消毒液对病房室内及地面进行擦拭,当患者白细胞明显减少时,可居住在无菌层流室中,以保证患者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时顺利渡过感染阶段[3]。

1.2.2心理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发展快、病程治疗长,且患儿年龄小、对疾病耐受力差,长期的治疗会让患儿内心产生极度焦虑、惧怕等情绪,影响患儿的配合和治疗,同时对患儿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心理的考验和煎熬。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娴熟准确的技术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赖,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给与必要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鼓励患儿及其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口腔感染的预防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最易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口腔感染症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对于口腔溃疡面可用红外线照射仪照射治疗,或用制霉菌素、阿奇霉素、强的松、必奇各1片研成粉末,涂于溃疡面,促进溃疡愈合。

1.2.4鼻腔、鼻窦感染的预防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因血小板减少导致鼻腔极易出血,且止血困难,容易引发鼻腔、鼻窦的继发感染导致鼻腔黏膜水肿、糜烂的发生,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长应用蜂蜜和抗生素涂抹于患儿糜烂面,在进行鼻腔止血时,可用无菌油纱布加庆大霉素填塞,用石蜡油滴鼻,降低鼻腔感染的发生率。

1.2.5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 当患儿出现肺部感染时,患儿会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血细胞低炎症而出现系统性感染,护理人员除遵医嘱应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加压吸氧,以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

1.2.6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 肛周感染也是患儿极易出现的局部感染,提醒患儿家长注意观察患儿肛周及会症状,发现红肿、出血或感染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大小便后及睡前可用中药或PP粉坐浴,以预防肛周感染。

1.2.7 用药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或注射治疗时,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肌肉注射,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4],用药后仔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现象的发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根据患儿身体状况控制滴注速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 结果

通过对2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并发感染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所有患儿病情均得以控制,血常规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1例患者死于感染、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是患者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被细菌、病毒等侵蚀,导致多种感染;另外全血细胞减少,出血趋势明显,且易继发感染[5]。尤其是小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差、病情发展迅速、并发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细致周到的从患儿住院的环境、心理、感染的预防和用药等方面给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和感染的发生,对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挽救患儿的生命有积极意义。

从本研究结果看,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所有患儿病情均得以控制,血常规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1例患者死于感染、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综上所述,积极预防和控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感染,从环境、心理、感染的预防和用药等方面给与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治疗的抗感染性,从而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振珠,沙琳,张红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3,7(15):2237―2238.

[2]杨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及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6(08):237―238.

贫血患者的护理篇(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2-0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由于因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血液中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是明显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我院共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5月门诊住院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2-14个月。其中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16例,慢性恶化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Ⅱ型)11例。所有患者均有全血细胞减少,治疗前白细胞计数(0.5-2.8)×109/L,平均1.6×109/L,血红蛋白33.5-72.6g/L,平均52.2g/L,血小板计数(8-59.6)×109/L,平均21.3×109/L。其中有发热表现者15例,皮肤黏膜出血者13例,乏力27例,头昏20例,均无肝脾肿大症状。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①药物及化学物质原因:药物是临床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原因,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霉素,磺胺类药,四环素,抗癌药(包括抗白血病药),苯,三硝基甲苯,保泰松,异烟耕,驱虫药,杀虫药,农药,无机砷,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苯是工业用化学物品中用途最广,也是最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②电离辐射致病原因: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的长期超量接触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破坏造血微环境,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④免疫、遗传、阵发性睡眠的血红蛋白尿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及妊娠可并发再障。

1.3 临床表现

1.3.1 急性型 早期即出现感染和出血,表现为高烧、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溃疡、皮肤感染、肺部炎症;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眼底出血,颅内出血可致死亡。

1.3.2 慢性型 表现为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感染及出血都较轻。

1.3.3 血液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色素型。

1.3.4 骨髓象 骨髓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

1.4 治疗方法

1.4.1 防止与毒物接触,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1.4.2 支持治疗,重视个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重视口腔卫生局控制感染,采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等;止血,对皮肤、口鼻出血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中怄神经系统、生殖泌尿及胃肠道出血,最好给病人输入浓缩的血小板块;输血,只需输入浓缩的红细胞。

1.4.3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目前最多用的雄激素。

1.4.4 免疫抑制剂,病人的发病与免疫是有关的,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每日100毫克静脉注射或口服。

1.4.5 骨髓移植。

2 护理方法

2.1 出血的护理措施

2.1.1 皮肤出血的护理 患者经常清洁皮肤、黏膜、毛发卫生,更换衣物及床单,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要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要经常洗澡,清洗时不要用过热的热水和酒精,同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使患者皮肤损伤。常给患者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

2.1.2 鼻腔出血的护理 为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平时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如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以消毒棉球填塞,重者予以碘仿纱条填塞止血。

2.1.3 牙周出血的护理 患者平时使用软毛牙刷和清洁棉棒清洁口腔,有齿龈出血时予以冷盐水漱口,嘱患者切勿使用牙签剔牙。

2.1.4 颅内出血的护理 患者注意休息,不剧烈活动,尤其是头部。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血压升高,继而转为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立即将患者取平卧位,予以吸氧,头部冰枕,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输入血小板悬液及止血、镇静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2.2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兆,应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观察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是否出血,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腹痛、呕血、便血、黑便、尿血。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3 用药护理 丙酸酮不易被吸收。应需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用热毛巾敷,观察有无硬结、有无肝损害,定期检查肝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 饮食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了避免口腔黏膜损伤,食物不宜过热。避免进食刺激性食品。

3 小 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剧衰竭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于出血、感染,预后差。因此,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病情,加强营养,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节能减排小技巧 下一篇: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