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11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1)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成长与生活环境作为备课的重点,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扎实的掌握,并能够在生活实际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与认识,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思想的源头上净化学生的心灵,不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研讨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其阐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认为特殊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认知上不同程度与层次的缺失使这些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应该把教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设计,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殊教育的教学主体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施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之中对是与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使家长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对其过于溺爱,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与家长的过份溺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性格比较孤僻与自私,不会与人沟通与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也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心,以阳光、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中去。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生活中害怕与人交流,内心长期充满着各种压抑与不满,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特殊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教给学生对逆境的应对方法,使每一名有残疾或残缺的学生都能做思想上的巨人与生活的强者。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2)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新课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影响,既学到了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有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改革决定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里面涉及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怀、道德修养的养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身体上不同类型的缺陷,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身体缺陷备受打击,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的关心。语文教学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性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审美情操和道德修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于心理恐惧,或者心理扭曲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1语文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很广,有诗歌,也有散文,还有小说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又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热爱祖国等等,是各种知识的万花筒,是一本百科全书[3]。在众多的内容当中,许多都蕴含着道德方面的有关内容,是一种现成的德育教学素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主动运用德育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到期归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入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借了黄培炎的字帖来学习,一个月之后按时归还字帖的故事。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发生在身上,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给学生传达诚实守信,好学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导学生无论是谁,诚实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

2.2借助课外实践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必要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4]。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积极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进行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2.3作文选材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写作当然不仅仅包括的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写作、句子写作等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德育教育。作文写作一定要有相关材料,教师在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长”“负荆请罪”体现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语文教师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尽量选择此类的素材。预与此同时,对于作文主题的要求上,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要求。主题是作文的灵魂,贯穿作文的始终,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准确,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客观世界有很好认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歌颂好人好事、鞭挞恶丑角度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学校更加如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外界的声音听不大,多媒体的电教设备的出现,可以展示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壮丽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从而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美。这样一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道德修养。

3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视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水平。

作者:李茜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07):18-18.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分层施教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也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根本保障,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让他们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使这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去,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心态去回报社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需要广大的特殊教育教师耐心与细心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在工作实践之中长期地坚持,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切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这些特殊的学生真正接受与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知识。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成长与生活环境作为备课的重点,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扎实的掌握,并能够在生活实际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与认识,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思想的源头上净化学生的心灵,不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研讨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其阐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认为特殊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认知上不同程度与层次的缺失使这些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应该把教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设计,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殊教育的教学主体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施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之中对是与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使家长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对其过于溺爱,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与家长的过份溺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性格比较孤僻与自私,不会与人沟通与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也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心,以阳光、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中去。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生活中害怕与人交流,内心长期充满着各种压抑与不满,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特殊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教给学生对逆境的应对方法,使每一名有残疾或残缺的学生都能做思想上的巨人与生活的强者。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4)

1 在活动中全力培养盲聋哑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这样能够更让学生对道德观念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的发展其个性,同时也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进行克服,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和讲解的方式来帮助聋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帮助其对教材中的道理进行了解,能够使其在情感方面进行升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讨论和表演的形式来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道理。

2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特殊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问题的情境可以进行很好的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的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

2.1 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特殊学校的学生一些是聋哑学生,一些是盲学生,这些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和正常的学生相比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很多的方面都是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由浅到深,同时要从具体到抽象,这样能够更好的围绕一个中心对更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通常盲聋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设计的时候对其要求要进行提高,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将问题问到非常关键位置,这样问题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对课文中的重点进行体现,同时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

2.3 课堂提问要具有灵活与实践性

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由于这些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都是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够更好的对其内心进行了解,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了解,能够通过教学实现更好的心理效应。

3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施教

3.1 初级阶段的养成教育

盲聋哑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在信息量获取方面是存在着很大问题,这样就使得很多情况下对是非进行辨别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很多的学生都是在骄纵的环境下长大,这样是非常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情况,在很多的情况下,这些学生都是非常的自私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合群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在人际交往方面进行提高,这样能够更好的使这些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3.2 中级阶段的自我意识培养

初中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薄弱。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由于听视觉的缺陷,自卑感困扰着大部分盲聋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感到压抑和不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形成心理问题。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他们就能克服自卑感,寻求良好的自我发展途径。

3.3 高级阶段的良好的意志品格培养

比起健全学生,盲聋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处在这一时期的盲聋哑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往往就更脆弱.更容易灰心丧气。教师要告诉学生:“人生逆境十有八九”,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战胜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4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式

4.1 发挥特长,让学生演起来

聋生虽然失去了听力,但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极强。上思品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自编自演,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了教育效果。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己课前查找与课堂中相关的知识,课上进行表演展示,通过学生的自我表演,学生们深深了解课文的意义。

4.2 充分发挥师爱的作用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5)

在上级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特殊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培养聋哑儿童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2、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和德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完善德育评估体系,调动全体师师的育人积极性,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将来成为新型合格的社会人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继续突出德育和少先队的特色工作。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继续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继续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继续教育学生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庆祝教师节。以黑板报的形式,这样可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绘画、美化教室能力的机会。

(7)、庆祝国庆节。以展示平台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竞争、展示特长的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6)

在上级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特殊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培养聋哑儿童的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2、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和德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完善德育评估体系,调动全体师师的育人积极性,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将来成为新型合格的社会人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继续突出德育和少先队的特色工作。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继续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继续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继续教育学生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庆祝教师节。以黑板报的形式,这样可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绘画、美化教室能力的机会。

(7)、庆祝国庆节。以展示平台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竞争、展示特长的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7)

特殊教育针对的群体是特殊学生,与普通学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特殊学生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当今社会,道德品质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德育工作也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特殊教育学校目前的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正面临者的一项迫切要求。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以下是笔者对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理解。

1转变育人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应重视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学校要想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转变育人观念,特殊学生虽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那些敷衍教学的做法是错误的,特殊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转变育人观念势在必行。学校要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学生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严格实行素质教育,成绩与品德共举,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德育工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德育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思想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落实到学校日常的教学中,从点滴进行渗透,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特殊学生往往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辨别是非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等等,因此,心理容易发生一些变化,但不易被发现,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加强常规管理,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学校要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学校的纪律标准,利用常规班级督查,考核班级考核学生。长期下去,学生定能不断内化,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其次,学校可以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节庆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时机,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传统文化讲座等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积极意义,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理解。此外,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殊学生往往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侵害和欺骗,因此学校应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力求做到预防为主,警钟长鸣。学校要做到定期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组织防震演练和消防演练,并要求学生们写出心得体会,正确引导学生加强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学校应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对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器械等进行评估检查,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安全设施齐备,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

3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对于特殊学生来说,父母是他们依赖的港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联系、配合,才能相辅相成,事半功倍。因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培养,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呢?第一,为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接待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首先,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全方位了解学生,促进双方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更好地认识到在学生德育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德育教育的成功贡献力量。其次,带领家长在学校进行参观,通过旁听学生上课等形式,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引起对孩子发展的重视,增强自身责任感。此外,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正确地引导孩子,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成才。第二,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开展学生在家庭中的理财、做家务、走访亲友等活动,例如“今天我当家”、“走亲访友讲礼貌”、“我是家务小能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或实践报告,从而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体会打理家庭事务的不易,达到指导学生的家庭实践锻炼的目的。最后,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站,开辟家长专栏,或建立家长交流群,为家校联系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中来,吸纳家长的有益建议,并向家长说明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完善,从而形成一股合力,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进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实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实现伟大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西兰特殊教育服务政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4;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8)

一、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活动

学生日常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成才必须先成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品性、有教养、有责任心的人。为此,学校组建“文明礼仪队”,以日常礼仪、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全校教师都要齐抓共管学生礼仪、行为规范。在养成教育上,要落实“六个抓”:抓配套,配套抓;抓人人,人人抓;抓重点,重点抓;抓及时,及时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就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就是从节约水电、捡起脚下的废纸开始的。要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为规、言有范”,学校每日对学生执行常规情况检查评比。同时加强对每个学生责任心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知道:学校秩序不好有“我”的责任,班级纪律、卫生不好有“我”的责任,明白个人的言行就是忠实地代表了个人形象、班级形象、学校形象。

二、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我校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的爱国爱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团结友善等基本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自律水平,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使班主任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1、建立健全班主任例会制度

2、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

四、大力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本学期我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开展常规检查。

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3、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9)

一、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残障学生终将回归社会,他们应以良好的心态、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完善他们的人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食其力、残而不废,为自立于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础。

成才必须先成人,我校把日常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作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以“智残志不残”为教育目标,以生活适应技能为主线,从生活入手,从细节抓起,细致入微地做好德育工作。我校对学生文明就餐及就寝均有严格的要求。利用队课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一日常规”和文明、卫生评比等制度,设立文明礼仪岗,以激励为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文明习惯、良好品质、自律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搭建德育平台

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能帮助残障学生认识社会、探索人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校结合实际,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搭建德育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使之成为自立自强、思想健康、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参加植树节、环境日,使之养成环保意识;参加竞赛,培养残疾学生的上进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他们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等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通过长期的特教工作,我们认识到:学生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最后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包袱。德育工作就是要塑造完整的人、健全心理的人、有用的人。为此,我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开展了“珍爱生命”专题教育,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残疾,珍爱生命,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根据残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工作,培养残障学生热爱人生,正视生命的态度和品质,为他们回归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残障学生道德意志不稳定,心理素质差,易受多方面影响,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表现在他们易受别人诱导,盲目模仿别人的行为,对已经具备的一些道德品质,往往不能坚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等。我校利用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促进残障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从而使德育取得成功。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推进学校德育建设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篇(10)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思想品德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掌握实施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质量,本人从工作的实践中提出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商讨。

一、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认真学习、转变思想,宣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思想,破除陈旧的教学观念,把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上来。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去看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克服传统教学上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弊端,探索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2.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求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道德观念,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以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通过参观、访问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懂得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共同教育,做好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也依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求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合力,学校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但家庭是儿童无形的学校,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家庭的密切配合,抓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为此,可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联系会”等,既使家长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又使家长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使自己的孩子将来能适应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健康心理的环境氛围

聋哑学生由于有自卑、猜疑的心理特点,对别人对他的态度和评价格外敏感,甚至对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脸上的细微情绪变化都非常注意,反映格外强烈。因此,要使聋哑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在教育中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老师要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要体谅学生各方面的困难,注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不论学生怎样都要真正把聋哑人放到“人”的位置上,不能有任何歧视瞧不起的心态。

老师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禁忌讽刺挖苦学生,也不宜说反话,对于正常的学生来说不讽刺、挖苦,不体罚和变相体罚,这都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对聋哑学生更要注意,不能忽视这一点,更不能用粗暴的简单的处理方法。

另外,教育者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开玩笑,给孩子们起绰号,什么疯子、傻子、哑巴等等。虽然他们听不到,但反映出来的是你对残疾人教育的态度,随便说笑聋哑人,极容易让别的学生仿效而产生不良后果,又有损教育者的威信。

三、挖掘思想品德课中心理素质因素,有步骤、分层次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1.在低年级培养合群心理,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绝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他们为掌上明珠,骄纵溺爱,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加上家庭生活环境中又缺乏同龄伙伴,逐渐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一切以“我”为中心,滋长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不合群心态,刚入学时,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非常陌生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不合群的心态养成了他们孤僻的性格,长大了走上社会就不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合群心理的培养,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而且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在中年级培养自我意识,克服自卑心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等,自我意识的培养,是思想品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儿童的成长,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中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这一时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不强,一旦受到挫折就产生不稳定情绪,甚至产生自卑感。比如有些后进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旦别人曲解他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不满而受到了压抑,长期以往恶性循环,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心灵扭曲。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取得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辅以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找到一种克服自卑感,发展自我的途径。

上一篇: 腹股沟直疝护理诊断 下一篇: 仓储行业市场调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