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08

护理临床知识

护理临床知识篇(1)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性显著,P

结论: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心理等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降心率效果。

关键词:知识人群心率失常心率护理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3-02

所谓心律失常,就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激动次序以及传导速度等出现异常。患有心率失常的患者通常都会表现为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者过慢等,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极为关键[1]。选取50名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的高学历患者,对其进行胺碘酮治疗与综合性临床护理,疗效比较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00名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的高学历患者,53名男性,47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1.3岁,所选取的患者学历均在大专以上。所有患者病情都与WHO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有71名患者为冠心病,15名患者为高心病,10名患者为风心病,4名患者为肺心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胺碘酮注射治疗。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比较严重的患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做相应的吸氧,为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其用药速度进行严格掌控,确保患者营养均衡,忌烟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患者床头随时准备气管插管、除颤仪等药物和急救用品,便于紧急时能够用于抢救患者生命。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应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①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由于所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而对其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心律失常[2]。所以,必须加强对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尽可能多的和患者沟通与交流,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多关系患者病情与照顾患者情绪,以使患者治疗心律失常的信心得以增强;②用药护理。耐心的向患者讲清楚用药重要性,嘱咐患者按时服用心率失常药物,避免出现自行停药或者减量用药的情况。同时,进一步加强患者服药后的临床护理与观察,及时治疗患者服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3]。严格掌控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速度;③不良反应护理。患者在服用胺碘酮后极易产生静脉炎与甲状腺功能障碍,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护理。对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情况,如果患者产生药液外渗现象,必须及时停止输液,通过0.5%碘伏对患者红肿硬痛部位进行擦拭。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前后的心率与血压差别进行对比与观察。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性显著,t=27.82,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心律失常患者一般都会有失眠、心悸、胸闷等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所以必须加强心率失常患者综合护理与积极治疗。

我院通过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胺碘酮起效比较快,而且不会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具有极为确切的治疗效果。然而,应用胺碘酮治疗极易使患者产生静脉炎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4],所以,必须加强定期检查患者甲状腺功能与静脉炎临床护理。此外,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基础性常规护理基础上,必须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护理与心理护理,确保患者保证良好、健康的心情、情绪和战胜心律失常的信心。而且还必须加强对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可能性的敏感性观察,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5]。

对比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与一般护理后的收缩压、心率以及舒张压,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下降比较明显,而且其舒张压与收缩压也有所上升,但没有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必须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用药后进行严格监护与护理,提高患者不良反应与用药的认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心理等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降心率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华容,汤晓辉.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28例临床护理.当代医学,2010,16(4):119-120

[2]雷春艳.心律失常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57-58

护理临床知识篇(2)

血糖;护理管理;小组;知识;作用和效果

作者单位: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其防治和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同形式的糖尿病知识学习班、讲座的广泛开展,使内分泌专科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得到较大提高,但是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涉及多个专科,患有各系统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地收入全院各个科室[1],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相对缺乏, 使得护理这类患者成为一个难点及盲点,为了管理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以及有糖尿病病史或入院血糖筛查异常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普及糖尿病专科知识,提升我院护士的糖尿病护理水平,我院于2009年6月成立“血糖护理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护士血糖管理知识的教育和更新,现将组建小组的作用及效果汇报如下。

1 成立血糖护理管理小组

邀请内分泌科主任及副主任担任专家顾问,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内分泌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82名,分别来自全院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护士长,1~2名护理骨干组成。

2 调查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立初期,设计“血糖管理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全院临床护士对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内容涉及血糖知识来源、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围、饮食、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等方面。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临床护士对血糖知识了解比较肤浅或掌握很不够,分析原因,主要有:①糖尿病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涌现,糖尿病知识在教科书里略显贫乏,仅凭教科书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②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即使是为护士举办的培训班也过于强调专科性,客观上给大家造成一种误解,普遍认为有效控制血糖,获取糖尿病新知识属于专科护士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重视度不够。但是糖尿病与多种疾病常常互为因果,其对人体的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要血糖一高,全身多个器官会逐渐出现变化,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所以临床护士有必要通过“血糖护理管理小组”形式,全面提高血糖管理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

3 组织培训

针对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以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为主,以提高糖尿病小组成员本身的专业素质为目标,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糖尿病的基本概论、饮食误区,胰岛素的概论、发展、不良反应及初步的调节方法、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处理,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动态血糖仪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安装等)有计划地传授给小组成员,使小组成员了解血糖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的专科发展动态;小组成员之间结合专科特点进行糖尿病知识学习,再指导本科内的护士, 以一带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全院范围内提高提高临床护士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及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

4 培训效果评价

我院自“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立以来,共进行四次专题理论授课,小组成员到课率达到75%以上,每次授课前后均对小组成员的血糖管理知识水平进行考核,总结分析小组成员对“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以此为根据确定下次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统计如下。

表1

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到课率对比

培训内容培训人数到课率(100%)

一、院内血糖管理82100

二、院内血糖监测的安全与精准7692.7

三、胰岛素注射装置的临床应用6579.3

四、胰岛素治疗新进展7996.3

表2

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对比

考核内容

培训前培训后

答对人次(人)正确率(100%)答对人次(人)正确率(100%)

第一次培训(82人参加)

1、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围3947.682100

2、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3137.807591.5

3、糖尿病治疗的基础5769.517980.61

4、糖尿病运动锻炼的首选方式4251.227085.4

5、血糖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之间的关系6984.4182100

第二次培训(76人参加)

1、血糖仪清洁方法2532.8976100

2、血糖仪使用方法及流程3748.687193.42

3、测血糖前皮肤消毒方法6585.5376100

4、糖酵解原理1925.005471.05

5、血糖仪测试避免交叉感染方法2228.956889.47

第三次培训(65人参加)

1、胰岛素储存方法4467.6965100

2、胰岛素注射装置的测试程序4873.8465100

3、胰岛素注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流程3655.385381.54

4、胰岛素注射方法5178.4665100

5、胰岛素注射部位6295.3865100

第四次培训(79人参加)

1、胰岛素的发展史2227.856886.08

2、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4658.237392.41

3、胰岛素的剂型3746.846481.01

4、注射胰岛素的好处3240.5179100

5、胰岛素类似物的注射方法1620.257797.47

从上表中可看出,小组成员在经过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后,“血糖管理知识”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

5 讨论

5.1 带动全院护士学习“血糖专科知识”的热情

我院自“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立以来,小组成员努力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由于小组成员分布于医院的每个科室,她们把小组每次活动的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与大家分享,带动了科内其他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为其他病房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与内分泌专科病房一样的的高质量的护理,即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5.2 提高了全院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近年来,胰岛素在制剂的改良、治疗方案的更新、注射装置的改善、护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内分泌专科护士对此掌握较好,而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由于使用胰岛素的频率相对较低,加之缺乏相应的知识更新渠道,因此对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尤其对一些新型的胰岛素注射方式如胰岛素笔、胰岛素泵缺乏了解。“血糖护理管理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通过接受“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获取了当前胰岛素使用护理各环节中的最新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业务讲座、操作示教、考核指导等方式传递给其他护士,拓宽了全院护士获取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渠道。从表3看出,小组成员经过“胰岛素注射装置的临床应用”及“胰岛素治疗新进展”等相关知识培训后,成绩大有提高。

6 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糖护理管理小组”的运行为临床护士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院临床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水平和护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普及糖尿病教育得到了保障,既改善了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护理临床知识篇(3)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感染率比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是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项重要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可减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几率。[1]本文对某院临床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暴露后职业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院作为本次调查单位,并以该院46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46名临床护理人员,男6名,女40名,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32.1±3.0岁,文化程度主要是大专和本科,工作经验为1―20年。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应用自填式调查方式,当场向临床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由临床护理人员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制定的调查问卷,医院和相关部门可参考我国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自行设计,设计的问卷内容,应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基本信息和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等内容。

1.2.2 分析指标

对临床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测定:知晓:临床护理人员在问卷调查中,可回答正确8道艾滋病基本知识,或者回答正确的题数6;临床护理人员在问卷调查中,可回答正确14道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或者回答正确的题数9。临床护理人员的知晓率=(知晓人数/调查人数)×100%。

1.3 数据统计

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2分问卷回答不完整,占4.3%,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5.7%(44/46)。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46名临床护理人员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全部回答正确8道题目的有20名,占43.5%,回答正确题目超过6道以上的共43例,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93.5%,表明该院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程度比较高。

2.3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

46名临床护理人员中,有5名未听说过艾滋病职业暴露,占10.9,可正确回答艾滋病职业暴露题目超过9道以上者共有18例,占39.1%,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知晓率比较高。46名临床护理人员中,只有8名可正确回答出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性服药的最迟期限及服药疗程,对于“使用针头后,应先套上针帽,然后置于固定坚硬的容器中”这项操作规程,只有13名,占28.3%。多数临床护理人员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后,一定会被感染。但调查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伤口或者黏膜的处理时,具有较高的正确率。由此说明,该院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需要医院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显示,该院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知晓率为93.5%,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学历、是否治疗过艾滋病患者及其感染者、对艾滋病疫情关注程度。但该院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为39.1%,知晓率比较低,其影响因素与工作期限和是否接受培训因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如下:

3.1 赋值说明

对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别对其工作年限、学历和是否接受过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等因素进行赋值。

3.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因变量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单因素分析临床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对艾滋病患者或者感染者的接触程度和治疗、对艾滋病疫情的关注、是否接受艾滋病了解基本知识培训等内容。[2]分析结果表明,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与其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不同。对临床护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排除混杂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临床护理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具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学历、对艾滋病疫情的关注程度和对艾滋病患者及其感染者的治疗等。临床护理人员的学历越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对艾滋病疫情的关注程度越高,知晓率也越高。

综上所述,该院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比较熟练,但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需要医院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

护理临床知识篇(4)

徐丽: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125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尚未达到良好水平,对存在不足提出相应对策。结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掌握程度十分必要。

关键词 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护理人员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47

标准预防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5年提出的一种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我国1999年引入“标准预防”,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1-2]。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经证实,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定期的在职教育,可防止30%以上针刺伤的发生,而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比例更会明显降低,不仅保护了患者,也保护了医护人员[3]。为此,本研究对护理人员进行标准预防依从性进行调查,以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1~6月护理人员125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平均(28.90±3.10)岁。学历: 大专及以上99名,中专26名。工作年限<5年者55名,6~10年者32名,>10年者38名。

1.2方法(1)本次调查125名,全部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涵盖内、外、妇、儿、急诊、手术室等一般常见临床科室,第一部分为护士疫苗注射情况,疫苗为乙肝、卡介苗、麻疹、水痘、流感、百白破。(2)标准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用自制的标准预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125份,均有效回收,回收有效率100%。

2结果

2.1参加调查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其中20.80%的护士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标准预防知识的相关培训;有5.60%的人从未听说过标准预防,仅13.60%的护士表示非常了解标准预防相关知识。但98.40%的护士认为标准预防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非常重要,97.60%的护士表示标准预防可以降低医院感染,有92.00%的护士认为标准预防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2.2护理人员疫苗注射知晓情况比较(表1)

3对策

3.1加强护士对传染病的认知对护士进行传染病的知识培训,对传播途径、注意事项、以及自我防护等知识进行普及。定期注射疫苗等。

3.2强化岗前、岗中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可利用、讲座、竞赛、提问、考试等进行多种形式的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对方式不同,这提示我们应分层次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并要把标准预防知识纳入护士岗前培训的内容。并周期、循环进行强化培训直到全体护理人员百分之百过关。

3.3增强标准预防意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并要把防护知识转变成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理念,而不是为了应付医院规章制度或医院检查,把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需落实到每个人做每一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增强标准预防的自律性。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监测系统,给予职业暴漏者正确的用药、心里指导,确保护士职业安全。医疗伤害及时上报,传染病及时上报。

总之,医院加强护理人员的监督、检查,让护士尽快遵从新的医院感染要求,放弃老的工作习惯,并定期检测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认识。

参考文献

[1]常红娟,梁艳,秦霞.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757-3759.

[2]程宗燕.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115-116,117.

护理临床知识篇(5)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05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the grasp, application and need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knowledge in nurses not work in Endocrinology Ward,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593 nurses who did not work in Endocrinology Ward of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had been investiga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in June 2015 and been asked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 about blood glucose knowledge grasp, application and need. Results Only 5.56% nurses mastered the knowledge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The levels of knowledge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nurses (P < 0.01). 81.62% nurses paid attention to pathoglycemia or diabetic patients, while 77.23% nurses educated them. Only 15.01% nurses cared patient who with hyper or hypoglycemia well. 98.92% nurses considered themselves had not enough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Above of 95% nurses considered the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was very important and needed training. Conclusion More and more nur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which most of them are lacked. The training about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needs to carry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hospital.

[Key words] Clinical nurs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血糖管理不仅是糖尿病也是糖耐量异常、应激性高血糖、低血糖等血糖异常的综合治疗策略的主要措施。由于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涉及多个学科,糖尿病住院患者遍及医院各个临床科室,血糖管理已经成为了临床护士必备技能之一。有研究表明,临床护士血糖监测知信行总体状况不理想[2]。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教育与管理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安全、高质量的糖尿病护理与管理[3]。为了解医院血糖管理现状,以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血糖管理水平,本研究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除ICU和内分泌科以外的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进行了血糖管理知识的现状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5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我院除ICU和内分泌科以外的65个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的掌握、应用和需求现状,床位数≥50张的科室,抽取护士工龄为1~

1.2 调查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专家修改而成的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知行信调查表,共包括血糖管理知识(4个)、应用(3个)和需求(3个)3个问卷。血糖管理知识掌握:共4个问题,分别涉及血糖管理基础知识、糖尿病血糖目标、高/低血糖处理和床旁血糖检测规范流程4个方面,全部答对者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内容效度为0.93,Cronbach'α系数为0.88。血糖管理知识应用:共3个问题,采用Likert 3级计分法,完全没做到计0分,有时做到计1分,完全做到计2分,满分为6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应用能力越好;问卷内容效度为0.87,Cronbach'α系数为0.84。血糖管理知识需求:共3个问题,采用Likert 3级计分法,完全不需要计0分,部分需要计1分,非常需要计2分,满分为6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需求越大;内容效度为0.91,Cronbach'α系数为0.85。

1.3 调查方法

正式调研之前,选取3名护士作为调查员,需具备:①3年以上内分泌专科工作经验;②大专以上学历;③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调查员统一培训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合格后开始正式调查。被调查者在2~3 min内独立匿名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600份,有效593份,有效率为98.8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掌握现状

33人(5.56%)知晓血糖管理基础知识,247人(41.65%)知晓糖尿病血糖目标,93人(15.68%)知晓高/低血糖处理,541人(91.23%)知晓床旁血糖检测的规范流程。不同岗位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知晓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应用现状

临床工作中,484人(81.62%)会主动关注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458人(77.23%)会主动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健康教育,89人(15.01%)会及时正确处置患者的高低血糖。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岗位和学历的护士血糖管理知识应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的需求现状

2.3.1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需求的影响因素 不同岗位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需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需求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护理岗位(P < 0.05);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需求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2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的来源和需求认知 目前,护士血糖管理知识主要来源于科室的业务学习、自行查阅资料和同事间交流,且超过95%的护士认为自身目前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进一步学习。见表3。

2.3.3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内容和方式的需求 培训内容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临床病理学基础、糖尿病基础治疗(口服药和胰岛素治疗、运动和饮食治疗)、并发症的处置、高/低血糖的处理、血糖检测技术(表4),最好是由医院和科室组织培训。

3 讨论

3.1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掌握情况

血糖管理是对血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干预的过程,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健康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和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的多专科性,糖尿病住院患者遍及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临床护士的血糖管理水平直接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糖尿病的病因研究、治方法和监测技术更新快,许多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2,4-7]。本研究中,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的知晓率仅5.56%,在所有的知识条目中,91.23%的护士能规范操作床旁血糖检测,但不足45%的护士知晓血糖管理基础知识、高/低血糖处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即便经过专业培训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其知识知晓率也不足15%,这可能与很多临床护士在工作中重操作、轻理论有关。也可能与血糖管理知识专科性强、更新快,护士系统学习血糖管理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非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导致其所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没有经常应用,容易忘记有关。这提醒临床护理管理者不仅要培训临床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更应重视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继续培训。

3.2 非内分泌科临床护士的血糖管理能力分析

血糖管理包括疾病知识教育、血糖控制/监测手段落实及效果评价、高/低血糖应急处理等所有与血糖管理相关的系统知识。本研究中,81.62%的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能够主动关注患者的血糖异常或血糖控制情况,77.23%的护士会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但仅15.01%的护士会及时正确处置患者的高/低血糖,说明血糖管理愈来愈受到临床护士的重视,且大部分护士能主动参与血糖管理。但由于其对血糖管理的认知和知识有限,血糖管理多限于对患者的简单、片面、非系统的宣教,如简单的饮食、运动、用药指导,但对高/低血糖的应急处理还存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不理想的教育效果和影响患者的住院安全。本研究还发现,工作年限、职称、岗位和学历对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应用无影响(P > 0.05),说明在非内分泌科临床科室中,护士广泛存在对血糖管理认知和实践的简单化、片面化,需要对所有的临床护士,不论学历和职称、不论岗位和护龄,加强血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3 非内分泌临床护士对血糖管理知识需求情况

研究发现,血糖管理已经越来越得到临床科室和护士本身的重视和参与,超过70%的被调查护士能通过科室业务学习、自行查阅资料、与同事间的交流等方式主动学习血糖管理知识,但这些学习往往是需要性的、应急性的、片面性的,虽然能够临时解决一些临床问题,但内容多浅显。因此,95%以上的护士认为自己血糖管理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应用,需通过医院或科室组织的培训来系统学习血糖管理知识,且培训内容应偏重于一些理论的、使用频率高的、护士不易及的基础知识。本研究也发现,虽然仅有15.01%的护士知晓和掌握高/低血糖的处理,但仍只有24.11%的护士认为自己需要培训相关知识,这可能与护士对高/低血糖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关,应强化护士的相关认知和技能。本研究还发现,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血糖管理知识需求明显低于其他护理岗位(P < 0.05),说明系统的知识培训是提高临床护士血糖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资料显示,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管理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糖尿病治疗新理念、新发展、新规范不知晓,不能为院内高血糖患者提供规范、安全、高质量的糖尿病护理与管理,因此建议知识培训时需先提高护士的意识,并按知识的掌握层级进行培训[8-9]。建设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10-11]、规范化血糖管理和教育小组[12-13]、糖尿病护理小组[14-19]等专业的专科护理团队不仅能系统培训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还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借鉴糖尿病健康教育联络护士[20]、糖尿病专科护士[21-24]的培养和使用的经验,在全医院统一培训和管理血糖管理护士不仅可以对分散在医院各专科的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还有利于医院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血糖管理的整体水平,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2] 周佩如,刘雪彦,黄洁微,等.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血糖监测管理知信行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 12(7):466-468.

[3] Cheung NW,Napier B,Zaccaric,et al. Hypergly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receiving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J]. Diabetes Care,2005,28(10):2367-2371.

[4] 刘雪莲.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0,8(1):65-66.

[5] 徐红宇.血糖护理管理小组对提高临床护士血糖管理知识的作用和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41-243.

[6] 丁飚,张妮娜.662人临床护士血糖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及培训对策[J].护理学报,2012,19(12B):13-16.

[7] 杨泉,张彦超. 442名护士院内利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43-145.

[8] Kumar PR,Crottv P,Raman M. Hyperglycemia inhospitalized patients receiving parenteral nutrition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and mortality:a review [J]. 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2011(1):1-7.

[9] 秋瑚,田京玉,吴辽芳,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糖尿病知识培训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70-3372.

[10] 万青,肖菲,刘芳.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89-90.

[11] 朱爱军,马丽华.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多学科联合护理项目及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91-92.

[12] 董爱萍,杨泉,张彦超,等.院内血糖监测规范化管理小组的组建与实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139-143.

[13] 袁红娣,徐玉斓,袁爱琴,等.糖尿病教育小组的设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7-68.

[14] 邱翠琼,吴秀燕,张广清.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58.

[15] 夏美杏,范录平,张王琴,等.成立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7):131-134.

[16] 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延,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8):1096-1097.

[17] 吴建萍.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临床实践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370-371.

[18] 胡巧英,周蒙滔.关注小组护理方案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128-131.

[19] 梁彩霞.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1):4742-4743.

[20] 王晓晨,张笑燕,肖爱华,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联络护士小组的组建及实践[J].护理学报,2015,8,22(15):69-71.

[21] 刘小霞.糖尿病护理小组对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7):140-142.

护理临床知识篇(6)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1专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2.2教育教学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2.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2.4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护理临床知识篇(7)

职业院校是我国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主要输送阵地,而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只有定期进行临床实践,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更新、优化临床新技能、新理论,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一、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必要性

(一)满足临床发展需求

在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医学分科也在持续细化,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护理实践中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在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领头人作用。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学也在持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知识逐渐涌现。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发展理念,重视临床实践,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二)技术更新需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临床护理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大部分医院开展的吸氧疗法使床边供氧朝着中心供氧转变,大部分操作用物朝着一次性操作材料转变,如一次性腰穿包、导尿包等,这些操作用物简化了传统的操作程序,有效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学校实训中心还没有这些操作用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是使用传统操作方法教学,导致教学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通过实践,掌握临床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教授学生,避免教学和临床脱节。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文明社会的构建对护士的职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学生严格根据临床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出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才。

二、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现状

(一)专任教师的临床实践方式

我国各地区的护理教育发展水平不均匀,不同学校护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工作经历和师生比例各有不同,参与临床实践方式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大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通过部级培训或者省级培训机会,脱产一年,到临床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时间比较长,系统性比较强。还有部分院校的护理教师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短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会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但是不太贴合实际,大部分护理教师希望能够在假期休息。另外,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临床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相互沟通交流、探讨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保证正常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临床实践内容

第一,参与临床护理。大部分护理专业教师在临床实践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同院校的护理系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医疗实践年限提出针对性的需求,包括参与护理工作、掌握工作环境特点、熟悉护理工作常规等。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专业教师要02ZHISHICHUANG76论文展台掌握健康教育、护理程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收集典型的临床病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第二,参与医疗实践和临床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业务学习、病案讨论,提高护理教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此外,护理教师通过医疗实践,对护理发展与临床医疗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拓展了知识领域,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展PBL教学、CBL教学等,教授给学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护理专业人才,满足时展的需求。第三,在临床护理中渗透人文科学。在临床实践中,护理教师要重视对护理心理、法规、利益、伦理等实践,还要参与常规管理工作,这种护理教育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同时,护理教师通过全方位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反省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中的偏差,以科学的依据开展护理教学。

三、护理教师临床进修的建议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进行临床进修,对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划,存在部分问题。如医院实习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使护理教师深入了解临床实习的精髓,从而无法有效衔接护理岗位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影响了护理专业教师参与临床进修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实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考察参观

护理教师应该参观医院运营与机构设置的情况,掌握主要岗位职责与临床操作流程,考察医院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方便合理开设课程。护理教师还应学习医院对复杂群体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这些经验。

(二)联合协作

顶岗实习护理教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课程设计和科研开发,利用联合协作分析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未来医学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使毕业生能够尽快上岗,满足临床需求。

(三)接受专业培训

职业院校应邀请医院主要岗位负责人和临床骨干讲解医院组织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设置等,提高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邀请临床和护理专家开展系统、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临床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观点,以供护理教师参考。

(四)创建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大部分护理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岗位,他们只能利用假期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另外,职业院校缺少对护理教师临床实践效果和质量的量化考核,部分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而参与临床实践,这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不大。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创建完善的临床实践监督管理制度和补助赞助制度,调动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五)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护理教师应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反思教学,深刻认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差距,还要定期开展临床实践,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和实际需求。

(六)完善相应制度

要想提高实践效率,职业学校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培训制度。教师在进入临床前要经过培训,熟悉实践内容。第二,带教制度。护理教师临床都是护士带教,而不是医生带教,无法满足实践教师的需求。临床医疗诊断和相关知识是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好是由医生带教,护理教师参与医生查房、业务、门诊等。第三,评价制度。职业院校应明确对教师实践考核评价的制度和方法,对考核进行量化。

(七)观摩各种护理操作

在临床进修过程中,护理教师完成床位医师工作后,还要跟随床位护士观察临床专科操作。如在妇科病房进修时,护理教师要掌握妇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输液、静脉输血等,还要掌握颈静脉置管、PICC置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此外,护理教师要学会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记录护理病案,掌握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如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坠床跌倒评估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等,而观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出院健康教育、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宣教和新患者入院宣教等。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护理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护理教师临床进修实践的体会

笔者把临床实践和自己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重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与知识使用能力。教师只有练就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医院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教学过程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全面了解医院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法律意识。笔者认为,教师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参与临床实践的,所以在医院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前瞻性,避免学习落后的临床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临床护理比较先进的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等,开阔自己的眼界,使今后的科研、教学更加顺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经验、年资、学科的教师面对的临床要求也不同,如经验少、年资浅的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临床护理流程、基础护理操作、临床知识、护理教育等;年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重视护理科研、专科护理、医疗业务学习、临床操作实践等。临床实践机会难得,不同学科、年资的教师也难得长时间协作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可以在实践开始时组成科研小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参与临床实践,这不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科研成果,还能够帮扶年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学生做事情比较机械化,带教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缺乏对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为此,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主动学习求知的理念,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第二,学生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局限于机械式的操作,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渗透人文素养。

五、结语

职业学校护理教师不仅是理论的教授者,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护理专职教师应定期参加临床实践,缩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自身素养,改革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云,刘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大陆桥视野,2020(11).

[2]丛日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室实践与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李家福,李文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3).

[4]李鸿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德行重要性浅析[J].文存阅刊,2019(6).

[5]王善讨.从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2).

护理临床知识篇(8)

护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中临床实习是护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临床实习可以使护生将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能帮助护生形成专业思维方式以及角色认同[2],因此临床实习也成为国内外众多护理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临床实习效果受众多因素影响,主要可分为临床学习环境和个人特质,其中临床学习环境是临床环境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所有因素构成的网络,是学生获得护理技能、职业角色的场所[3-4]。笔者调查护生对于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情况以及实习效果,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方便取样,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本科及专科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护生40名(27.2%),专科护生107名(72.8%)。发放问卷190份,收回148份,应答率为77.9%,剔除1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47份。 1.2研究工具 1.2.1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的测量 采用朱闻溪等在ChanDSK编制的原始量表的基础上改编的中文版《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5]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42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分为6个维度: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实习任务的定位、护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及个性化。原始量表及改编后的量表在国内外应用中均报道了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7。 1.2.2护生实习效果的测量 采用邓仁丽等在ElizabethH编制的原始量表的基础上改编的中文版《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评价表》[6]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2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量表分为3个一级维度(认知、情感、运动技能)和7个二级维度。其中认知维度分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护理程序的应用,情感维度分为专业角色和角色发展、自我导向的学习行为以及明确患者的权利与义务,运动技能维度分为临床技能与沟通交流。原始量表及改编后的量表在国内外运用中均报道较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4。 1.3资料的收集 量表设有统一指导语,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调查。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学生知情同意并独立填写。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进行描述统计以及相关分析。Epidata录入数据, 2结果 2.1本、专科护生临床学习环境与实习效果比较 护生的临床学习环境总评为(3.07±0.68),临床实习效果总评为(3.61±0.53)。本、专科护生临床学习环境与实习效果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 临床学习环境总评为(3.07±0.68)。临床学习环境中,除个性化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得分均大于3分。居于前2位的维度分别为参与性与工作氛围,得分最低维度为个性化,见表2。 2.3护生临床实习效果评价 护生临床实习效果总评为(3.61±0.53)。其中,1级维度中得分最低为认知维度,最高为情感维度。2级维度中理论知识和护理程序得分最低,最高为权利义务维度,见表3。 2.4临床学习环境与临床实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护生临床学习环境总评与临床实习效果总评呈正相关(r=0.211,P=0.01)。其中,临床实习效果1级维度的认知、运动技能与临床学习环境呈正相关,2级维度的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学习行为以及沟通交流与临床学习环境呈正相关,见表4。临床实习效果总评与临床学习环境中的工作氛围、实习任务、参与性以及创新性维度呈正相关,见表5。 3讨论 3.1临床学习环境总体较满意,但应加强个性化管理 笔者研究显示,临床学习环境总评较好,被调查护生对目前的临床学习环境比较满意(3.07±0.68)。其中,参与性与工作氛围维度满意度最高,个性化维度评价偏低。个性化指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能够依据自身能力以及爱好不同得到不同的教学管理,并在允许范围内自主选择个人的工作方式[7]。个性化是临床学习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维度,是护生获得对临床学习环境满意的重要条件[8]。个性化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利于护生发现自身爱好的护理领域,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笔者研究显示临床学习环境中个性化维度评分较低,这点与以往研究一致[9],可能是由于目前医院中实习护生人数众多,层次不齐,同时存在中专、大专以及本科3类护生,医院为方便管理往往对3类护生采取统一管理模式,而忽略了护生个性化的要求[10]。再者,受传统功能制模式的影响,临床许多护理工作人员的认知还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及个体差异;加之临床患者数量多,护理工作量繁重[11],使得他们没时间了解学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可能是导致个性化维度评分较低的原因。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医院对不同层次护生采取分层管理,由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发现自己喜爱的护理领域,并鼓励其向这方面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允许采取个体性的工作方式。 3.2临床实习效果总体较好,但应加强理论知识、护理程序方面的教学 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总体较好(3.61±0.53),提示通过临床实践,护生的实习效果基本能达到合格要求。护生的认知维度评价较低(3.37±0.64),提示目前临床实习中理论知识教学和护理程序应用存在不足,这点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6]。理论知识对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技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有针对性地护理患者都是必不可缺的;而护理程序是护士护理患者时所采用的一种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的根本保证[12]。认知维度低评的原因可能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资质和态度有关,也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有关。我国目前临床带教老师的职称及资历不够,对于护理程序掌握以及应用程度偏低,均影响带教质量[13-14]。杨敏,王爱群等的研究表明[13]临床带教老师中以护士、护师占绝多数(89.85%),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仅10.15%,而以前负责中专带教及带教经验几乎为零者占49.38%;另外,部分带教老师认为护生临床实习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临床技能,而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15]。再者,学生进入临床前多习惯于被动学习知识,进入临床后,受以往学习方式影响,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不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临床实习中的上述缺陷,笔者建议医院管理者注意培养高职称及资历的护师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并注意改变带教老师只重实践而轻理论以及功能制护理的旧观念;同时应鼓励护生积极主动学习,改变学习方法适应临床学习。#p#分页标题#e# 3.3临床学习环境与临床实习效果呈正相关关系 临床实习效果与临床学习环境呈正相关(r=0.211),提示临床学习环境越好,实习效果评价越高。临床学习环境中工作氛围、实习任务、参与性以及创新性维度与临床实习效果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带教老师可通过建立良好合作、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明确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任务,使护生更多地参与到临床的护理实践活动,以及采用新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护生在临床中的实习效果,加强护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护理临床知识篇(9)

关键词: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应用 难点

作者简介:刘欣卓(1979.10)女,满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护理学学士,实验师,从事中医护理学、中医养生、基础护理等研究

作者简介:刘佳(1987.06)女,满族,河北承德市人,承德市口腔医院,护理本科,护士,从事口腔预防、中医美容等研究

引言

虽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当前大部分医院均缺少中医护理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医护沟通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实施。基于此,探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

(一)缺少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较多,但大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均为西医院校毕业,虽然掌握扎实西医护理知识,但很少有系统学习过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护理人员,缺少扎实的中医知识基础。许多医院已经逐渐意识到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并开展中医操作的系统化培训,但是当前临床中护理人员的学历、知识基础等差异性较大,中医知识基础薄弱,且难以在临床护理中有效应用,这直接影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医知识的涵盖面较广,就穴位而言,临床护理人员若没有掌握扎实的中医经络知识,则难以在临床中有效应用。

(二)临床医护沟通不够充分

在执业范围的影响下,护士在临床护理中通常没有医嘱权,需要按照国家药管局颁布的相关流程规范开展具体工作。然而当前部分医院中,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前,医生与护理人员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同时临床医生大部分均为西医,对中医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重要性了解甚微,导致开具医嘱过程中,并未充分契合护理方案,不利于特色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展,阻碍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

(三)中医护理实施缺少规范性

大部分医院在实施中医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时,通常会建立小组或选取组长,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但是临床中诸多护理人员,由于学历、资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实际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通常会在思维和经验的限制下,无法灵活的调整和变通护理操作技术。除此之外,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尚未完全成熟,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规范性较差的问题,不仅无法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同时会直接影响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护人员中医知识培训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难,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医护人员中医知识和技术掌握较差,未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护理人员难以依靠现有的中医知识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因此,医院方面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充分了解医护人员的学历、资历以及中医知识基础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保证每个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后,均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引导医护人员树立正确学习理念,认知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继而在实践培训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医院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一期主要用于基础操作技术讲解,帮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认知。二期则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巩固练习,三期则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践操作,通过此培训使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二)构建临床医护良好沟通渠道

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为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护理人员应告知医生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使医生对其有较强的信赖度和认可度,并与护理人员,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能够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医院领导层方面,应高度重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制定完善的护嘱制度,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难度较低且风险较小的环节,给予护士长下达护嘱的权利,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培养护理人员严谨工作态度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而言,其普遍的学历均较低,同时在科研领域的成绩相对薄弱,想要切实培养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难度。鉴于此,医院可以加强护理人员严谨工作态度的培养工作,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工作经历、学历情况等,进行层次划分,同时注重医院护士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奠定人员基础。医院内部应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使每个医护人员均秉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在执行时必须保持高度的严谨和认真。在医院内设置中医知识墙,进行中医知识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使更多的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均深入了解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作为中医护理学中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护理操作来实现临床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中医操作技术培训,并为医生护士构建良好沟通渠道,培养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护理临床知识篇(10)

护理临床带教是帮助护士将学校所学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1]。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过度阶段,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价值所在,使之今后在护理领域有突出的表现。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历届南丁格尔奖得主和一些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的模范护士的先进事迹应该是我们教育护生的好素材[2,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教育。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加强责任感。合格的护士首先是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人,护士要给予患者细心的护理、耐心的解释、真心的关爱和尊重。

2 带教老师做到以身作则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护生对带教授予知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在整个临床护生带教中占重要地位,担负着为护理事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作为带教老师,进一步端正教学态度,对不同层次的实习护士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对中专生,因其年龄与大专、本科相比较偏小,更需要在带教过程中避免重干活、轻教育,重操作、轻理论的错误思想。更新带教观念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带教能力[4]。

3 改革教学方法,启迪临床思维

主张从问题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5,6]。针对普外科病种特点,我们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以避免护生产生抓不着头绪的感觉。考试是用来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手段[7]。现代考试理论重视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各种技能,突出解决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问题[8]。

4 临床护理中交流的原则

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要遵医嘱,遵护嘱。但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到支配地位。把护患关系摆对,是交流中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清楚、直言、诚实和有分寸是临床护理中有效交流的4大要素,也是专业护士必须具备的沟通能力和素质[9]。

5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帮助护生加强安全和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学习《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学生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10]。护理带教过程中需使护生了解完善护理操作技术和充实业务知识的必要性,并督促护生在进行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和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精神[1112]。

此外,带教老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使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临床带教是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光荣任务,它不但能督促带教老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有所进步,患者满意程度及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更重要是在临床带教中给予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法律知识等全面的指导与学习,以培养临床上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寇贺荣.高效护理临床带教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255256.

[1] 刘苏君.为你骄傲.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197.

[2] 田维忠.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6364.

[4] 周立,席淑华,王蓓.护理临床带教的现状分析.护理杂志,2002,19(3):7475.

[5] 张美芬,古宏文,张俊娥,等.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临床护理,2004,3(6):4243.

[6] 王志红,徐燕,郭璐璐.谈加强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护理杂志,2002,19(4):5152.

[7] 李晓东,赵广建.关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29(4):46.

[8]王俊杰,马小琴.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879.

[9] 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3875.

上一篇: 房屋委托管理合同 下一篇: 房地产开发市场规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