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课堂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06

传统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1)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基本概述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制,历史发展悠久从不完善到完善制度大约有两个世纪之久,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制定最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主要以教师自我“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知识传递”置于学生课外时间,学生观看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做出的教学视频,自主完成个性化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时代下教育领域最为推广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课堂教学流程,理论上重构课堂师生关系,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对彼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主要促进作用有: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但教学结构实施尚未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倡“学生橹行摹钡姆转课堂教学,但学校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模式与学生吸收知识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该模式促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正加完整。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检测三个阶段中,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首先,翻转课堂继承传统课堂教师每节课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教师备课依然使用该种方法,促使课前教学更加完整。其次,传统课堂教学在课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提问学生问题,翻转课堂的课中师生交流沿袭固有教学模式,只是将以教师为讲授者的身份翻转为讨论者参与者的角色,促进翻转课堂课中师生交流沟通熟练化。第三,在翻转课堂沿袭传统课堂课后检测总结的常规教学模式,只是将周测月考曾检测模式转化为课后师生共同反思较为平等的课后总结。因此新型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应运而生但尚未形成完备成熟的教学模式,依然离不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与促进。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突出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且传统课堂不具备特点。

翻转课堂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但优于传统课堂,减少受学习时间与学习场所的限制,固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传统课堂的促进。第一,固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促进教师发放学生视频之前与制作视频时形成完整清晰的讲课思路,促进教师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与导学案,利用固有教育理念方法抓住课程重点难点,将每节视频课程尽量缩短在5至8分钟左右。第二,固有教学资源教材丰富翻转课堂传播的教学内容,在丰富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资源与知识中,合理科学的添加固有教材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第三,固有的教学思维促使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问题的交流程度与探讨。第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予新型课堂教学参考样式,教师在固有教育思想模式的鞭策下,扬长避短,录制出精湛预言讲解课程内容的视频。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的促进下,翻转课堂原本的优势愈加突出。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阻碍作用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

独立于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特点,翻转课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需求,教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中的师生交流,以及课后的自我检测与总结反省。但在新型课堂流程中受固有课堂教学的冲击,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影响,以保障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与计划为主要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导学案与计划均以教师与教学需求为目标,尚未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程序的不同,新型课堂需要课前进行预习的流程,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自我学习责任心与学习约束能力提高,增强自我完善学习机制的能力,但固有的学生遵循教师安排的课堂阻碍新型课堂的发展,因为传统教师认为一味遵循学生自我学习,易降低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的效率,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传授知识的同时,为了保障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效率,依然不完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教师教案为课堂核心。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的形成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的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最为倡导的一种师生关系,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最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主要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历史悠久,固有思想方式被教师学生无意识带入新型翻转课堂中,教师担心在规定时间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会将课堂中的交流与探讨环节更改为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的环节,甚至只有教师讲解传授知识的环节,学生也习惯于教师这样传播知识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讲课效率,提高了教师整体安排课堂大局的安全感。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阻碍了翻转课堂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四、小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只需要学习者观看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视频进行学习,节省学习者时间,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第一,视频课程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易产生学习知识疲惫与厌倦心理。第二,信息技术的冲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利用图像语音等多维角度对学习者的感官有一个综合刺激。第三,学习者节省时间之外,不受学习场所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近一百多年,教育思想理念原本根深蒂固,翻转课堂的冲击之下,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对新型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也有阻碍作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任何事情均有双面性,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传统课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短时间彻底根除一种教学模式不具备现实意义,利用传统课堂教学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减缓对其阻碍作用,是当下信息技术时代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2]樊宁.利用微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62-62.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6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活动也随之改变,由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新形势下的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一、传统中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者。在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总是一味的聆听,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师生地位悬殊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总处于中心位置,总是高高在上,让学生看了都望而却步。如果学生有任何不同的见解,总是被教师否定。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3.课堂气氛紧张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动辄呵斥,学生必须处处提防,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合乎老师心意的回答,会惹老师发怒。所以他们无法感觉到和谐的气氛,也没有心理自由可言。在课堂中,随时都有因回答出错而受到他人指责与嘲笑的可能,由于对失败的经常性恐惧,长此以往,学生胆小怕事,课堂上便常常是教师口若悬河,学生静默无声。

4.学生情感压抑

语文是一项表达个人情感的学科,可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语文的这种特性被忽略了。课堂中,只有理智被允许存在,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被忽视,唯有心智受到欢迎。教师过多的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从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二、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对比

1.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就造成了学生能力的极端化。

创新教学迎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情感熏陶。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领悟教学内容。它的过程对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以传授知识为终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创新教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要实现三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知识的掌握。要想学生有所转变,教学的注意点就要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

(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

(3)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单向传递。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3.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机械、被动地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大量的背诵和做题,离开了书本就不会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了“书呆子”。

课堂改革教学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进入课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级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学知识时兴趣浓厚,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三、如何创新语文课堂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是不能代替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的启发者、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知识建构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方法,取得广泛的学习经验。

2.建立完善的全面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评价是终结性的评价,以考试作为评定学生能力的标准。我们要关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倡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体现了评价内容不只是学习成绩,要多角度评价。

3.创造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所以,创新教育不能忽视德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师将德育内容与教材有机结合,挖掘课文的德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的多,当然也困难得多。构建自主、合作、拓展式语文教学模式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社会发展。创新教学为课堂注入了鲜 活的生命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重要。然而,英语作为工具语言的观点却长期占据国人的心灵,我国的有关教育部门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只注重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训练和英美文学等入门的介绍性课程,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常常被忽略,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鉴于此,多数学者在英语教学中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纷纷著书立说。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于2002年参加工作第一年起,着手准备中国传统文化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工作。笔者于2006年教授中国文化(英)这门课程,本门课设立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儒释道等流派的主要思想与流变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拟比较两种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以期对英语教育者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中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国人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精神境界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极广,神话、历史人物、宗教哲学、文学、医药、美术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们应接不暇。面临体系庞大而内容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有限的48学时内高效地传授中国文化知识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十年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查资料、想办法,为使英语专业学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尝试性地总结了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异同。

以笔者为例,2006年开始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因为那时市场上还没有大量出现英文版的中国文化教材,所以主要从零星的素材和网络上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教案。最初开始时主要以讲授中国文化的各个独立的史实性材料和背景知识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各个流派的主要思想等篇章。在讲授中逐渐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有如下特点:(1)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的教师角色以专家型和权威者主导课堂。(2)教师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以练习题为手段,以考试为目标,整体推进,章节联系紧密,教师有利于实施教学内容。(3)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地记忆和复述老师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记忆以事实性知识为主。

在随后讲授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弊端如下:(1)在教师传统讲授的情况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知识体系上浮光掠影,一个学期下来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肤浅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碎片知识。(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体验,难以在情感和心灵上受到深刻的震撼,更不用说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俗称“填鸭式”教学。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2009年引入“项目型”教学法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项目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欧洲。“项目型”教学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以某一特定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在“做中学”,真正主动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自己动手完成某一特定项目,最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某种形式的成果展示。“项目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现状。

在实施项目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发现,项目型教学法有以下特点:(1)教师从传统课堂专家型和权威型的角色转换为课堂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主要从方向引导和总体评价作出评判,另外,教师对必要的核心观念和内涵作出分析和评价。(2)教材的内容以“项目”或者专题形式展开。针对某一项目,与其涉及的概念和知识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再是互不相关的碎片知识。(3)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探索,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或者PPT成果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完成项目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从事科研的能力。

笔者在十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孔子学说、老子和庄子学说、墨家学说、佛教、王阳明心学、雷峰塔与白蛇传、林语堂与京华烟云、寒山文化等项目;将一个教学自然班分成与项目相匹配的兴趣小组,通过“项目型”研究教学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教学环节主要通过项目布置、项目内容设计、项目展示、教师总体评价与细节把握、调查问卷与访谈等环节进行教学。从十年的教学效果看,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点如下:(1)教师从传统课堂以权威者和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同事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不再单一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和细节把握。(2)教材的内容从以往以单个事实性知识和介绍性知识为主(主要是记忆性知识),转变为介绍性知识和反思、阐释等项目型的有机整体知识。(3)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按兴趣学习,体验知识,探索知识体系。学生主动学习,以体验知识和阅读大量材料为前提,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从“填鸭式”的学习到独立开展学习、合作学习。(4)目标评价也有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为主,没有课程教学中的过程评价,而项目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重构知识起到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作用,和期末成绩一起对学生起到综合评价作用。

综上所述,将近十年的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文化失语症”现象,有效地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项目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项目,达到深刻体验中国文化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呼吁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个途径。正好契合了主席在对外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讲话精神。尽管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教学法的长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学生完成项目进行PPT口头汇报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纰漏和缺陷,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补充和引导,这样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才能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竹青.“项目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外语学研究,2002.

[2]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

[3]朱长文.《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知识文化项目的分析研究――以《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4]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14.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4)

中国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其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至今一直为当代人民引以为豪。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沉积下来的精品,它是古代人们对社会、对生活、对情感等等的表达,也是古代民俗文化不断演变的集聚,也是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参考依据。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的古诗文精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古诗文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挥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就值得众多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本文作者通过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三个方面来列举通过古诗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知识的储备量及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而古诗文又不同于传统的白话文,它对学生的语文功底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常常因为看不懂、情绪浮躁等原因很难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的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文时,我们将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模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唯美情景。让孩子们接触高新技术的产物,吸引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为下文的教学铺设基础。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感受古人对自然天成的美丽世界的向往。

二、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一般古诗文中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馈,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状态的真实表露。所以,细细反复品读古诗文中的名诗佳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励志情怀。例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细读诗句,感受作者对外敌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细读这些名诗佳句,感受作者当时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的铭心刻骨之情。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的完成逐渐地将成功从量变一步步转化为质变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味这些名诗佳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励志情怀,还可以感受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教师在古诗文的讲解过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诗眼”或“题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为古代名师大家在写诗赋词时,最能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辞、用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得就恰到好处,一语双关。突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之深胜过千尺深的潭水。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样的措辞,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措辞严谨和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珍惜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诗佳句,为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0(04)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5)

在传统观念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渗入到课堂的教学,或者说在课堂中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使他成为我们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挥其特长和优势,避免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负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以及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1 信息技术会让课堂教学实现更大的价值

本文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基于智能和多媒体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力求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各个学科的课堂全面溶合,并总结出实现整合的可行性方案。以达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自主式学习过程,努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良性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从观念上、实践上等诸多方面都引发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层次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究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事实的存在,信息技术会让课堂教学实现更大的价值,同学们的学习氛围会更有效率。

2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更加紧密

信息技术不能脱离于传统教学方式而独立存在,信息技术是传统教学方式延伸和补充。如当前一些教师,常常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使用电教手段,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几乎很少留下字;还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课件、影像资料的作用,对实验、演示关注甚少,非常缺乏做实验演示的基本功。可以说,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可以迅速存储、提取,在服务教学上发挥了不小作用。但电子文稿虽好,在屏幕上的呈现却是稍纵即逝的,不及板书能留下一节课完整的轨迹,满足学生对本课的反思性学习。另外,课件制作得再好,毕竟是虚拟的。例如,精心拍摄的实验或演示过程的录像,有着近乎完美的画面。但过分追求实验演示录像的完美,不免有些舍本逐末。完美的实验演示录像是一种教学资源,但课堂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因特殊原因带来的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更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且是生动的、生成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机缘。抓住机缘,及时实施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科学课探究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时,把钠放于煤油中,可以使学生感知钠的化学性质是活泼的;用刀切割钠,可以使学生感知钠的硬度。另外,在有水的烧杯中放入酚酞,再将金属钠放入其中,让学生观察。通过用眼睛看,学生可发现钠的周围不断产生气泡,认识这是一个产生气体的反应;钠浮于水面,认识钠的比重比水轻;水溶液逐渐变为粉红色认识这是个产生碱性物质的化学反应。通过用耳朵听,学生可听到,产生气泡的“嗤嗤”声。通过用手触摸,学生可发现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是放映影像资料所不能达到的。在真切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而且学到了观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室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清实验现象,授课教师可以用视频摄像仪对准烧杯,将变化呈现在屏幕上,这种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媒体的整合,实现了两种手段的优势互补,可谓相得益彰。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必须承认,越真实、越富于过程的实践活动,才越能引发学生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信息技术在过程、实践、体验方面只有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3 让信息技术的不足化为动力

信息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实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必要的板书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 是教师教学是否严谨的表现之一,是一堂课知识体系的浓缩。现在的课件很少设计板书,学生始终无法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再者,就是受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制约,学科教师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仅占少数,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人员又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致使课件很难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意图,课堂教学很难取得实效。还有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有些教学内容如果用实物、模型、挂图或投影演示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必一味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另外,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制作,标本制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

当然,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是教师在课前课后倾注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的参与相对比较少,这也是不足的方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尽可能让学生在获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到一点训练。另外,多媒体课堂上,教师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课件操作上,师生间的互动有名无实,学生与教师的正常交流受阻,课堂有时不翻课本,更谈不上阅读、思考,学生思维发展大打折扣。

多媒体的应用除了课件和板书外,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也是重要因素,现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设计还有不合理之处是灯光和投影仪、黑板间的配合较差,上课时不停开关灯,效果不佳,学生做笔记困难等视觉容易疲劳。要有好的课件、投影机灯泡对投影效果很关键,但很贵,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设计是关键,教师讲课水平和课堂控制能力是基础。鉴于以上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力度使每位一线教师都能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

3.2 开展集体备课,教师协作构建整体课件体系。

3.3 课件具体制作中,应将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全方位开展师生互动;给足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不要盲目追求信息量、多样化;

3.4 课件板书要直观、简单、醒目,基本反映本课知识体系;课件制作要体现多元评价机制,如课堂观察、测试练习、学生练习评价和学生体验与反思等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必要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以达到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3.5 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量力而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

3.6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要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劳,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做到界面制清晰节约。

4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信息技术产生,促进了当代教育方法和思想的飞跃。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画龙点睛之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工具。

4.1 在疑点中点拨成为“点睛之作”。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特别是不应拘泥于预设好的基于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的“呆板”固定的教学流程。而应即时捕捉并理智地把有效的生成资源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盘活资源,激发灵性,丰富课堂的内涵,拓展生成的空间。

【课堂案例】在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课中讲到人能听到声音频率范围在20赫兹到 20000赫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能听到声音频率范围越来越窄。根据常识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怎么验证呢?此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频率20赫兹时,有6位学生说听到了,而在播放30赫兹音乐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听到了,有3位和教师听不到,直到播放50赫兹时,教师和所有的学生才都听到了。如此的重复播放引导,老师和同学们就可以在视频、音频的冲击下用眼睛、耳朵、心灵去思考、想像、品味、揣摩,闪现了教者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面对点睛之处巧妙点拨的智慧与灵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62-02

一、利用多媒体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因此,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教师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利用摄像机记录过程。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只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参观过程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的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利用众所周知的京剧脸谱激疑,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京剧”。教师接着引题:“京剧是国粹,京剧脸谱的古老而绚丽深受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你们想看吗?”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教师紧接着用电脑课件逐个演示不同的京剧脸谱,那一张张富有民族韵味的京剧脸谱的呈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请你在欣赏时留心观察,哪个脸谱在图片设计上与众不同?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地发现了包拯的脸谱图片与众不同:额头上出现了不对称的“月牙”。在区分对称和不对称的脸谱图片后,引出课题。这样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始至终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的同时参与,师生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对数学问题的动态展示

多媒体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呈现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的。例如:在教学“画圆”时,老师不用作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如墨水瓶、茶杯盖、硬币等)画圆的方法。这时候,老师表扬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然后用电脑演示画圆的方法。学习数学是为了生活服务,在学会用圆规画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手段向学生展示了体育老师利用铁锹画圆的过程,课堂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老师画圆的方法是应用圆规的原理。”“老师右脚尖的位置是圆心!”“我还知道从老师脚尖到铁锹尖端是圆的半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提问:“体育老师让我带给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想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探究活动中。通过操作实验,终于又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复习了割补、转化的方法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猜一猜,它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尝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方法,并找到不理解的问题,以便解决。学生手中的圆可以8等分、16等分,然而32等分、64等分……却再难以进行操作,在此时,教师适时的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通过电脑将变曲为直的过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渗透极限思想于无形之中。在问题解决后,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思维活动,经过拼摆,有的学生利用圆的十六分之一,把它看作一个小三角形,求出一个再乘16;有的学生利用割补转化的方法,将等份的圆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用不同的方法自己得到了圆的面积公式。

三、多媒体对长篇幅内容的展示,减轻教师负担

如: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又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学。简化了教师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小板贴,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至使上课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7)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需求,往往决定着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目的,进而决定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我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其实质是单一的以文言文教学为主的教育。由于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私塾和社学等各类教育机构,除少数对群众进行“教化”外,多数是为了培养各级行政官吏。教学内容以封建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为中心,蒙馆教识字书,其他学校以教儒家经典为主。自隋唐开始,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能够为己所用的人才以巩固和维护其统治,所以大多数读书人把读书作为出仕的阶梯,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科考诗文上面。读书、解经、做文章,成为读书和应考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官办书院还是私塾,均以载圣人之言的文言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论先生和弟子,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都以尊崇古人为原则,以古人的是非为是非,丝毫不敢离经叛道。由于教学内容单一,导致与之相应的简单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背诵、讲解为主。背诵,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又是学生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背不出来便要挨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沿着这种思维定式,先生和学生始终认为只要能够把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烂熟于胸,就不怕写不出好文章。教师拖着长长的声调摇头晃脑地教,学生跟着摇头晃脑地读,是教学中常见的情形。从蒙学所用的字书,到四书五经,“只要能够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地背诵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即使到了相对较高的程度,对经书的理解也必须根据一定的注释,学生不能进行主动发挥。不但所学内容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表现内容的形式也必须是固定的。学生所使用的词汇、句式、语气等都是背诵下来的,甚至达到了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根据的程度。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思维的内容和方式也就必然是从古人到古人”①。

讲解,是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前教古文的时候,教师的责任就是‘讲’和‘写’,学生的责任就是‘听’和‘抄’。做教员的,在上讲台的时候,把古文逐字逐句解释,翻做白话,责任就完了。如果能够多备几部类书,把古典详细考查出来,写在黑板上,或者在黑板上多写几段和所教的有关系的文章,那学生就要推崇他的学问渊博而认为好教员了”②。这种文言文教学的状况,即使到了清末民初,乃至“五四”时期,依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二、白话文教学内容的初步确立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清朝末年,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沉痛现实面前,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中国民贫国弱的最大根源在于教育。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对于开启民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阻碍。“愚天下之具,莫如文言,智天下之具,莫如白话”③。“中国人知识普及的障碍物多得很;但是最祸害的只有两条:第一是死人的话给活人用;第二是初民笨重的文字保持在现代生活的社会里”④。兴学图强,开办新式学校,提倡白话文教学,成为时代的呼声。西方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被逐步引入国内。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设立,“语文”逐渐脱离了自周至清这一历史时期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状态,独立成科。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白话文教学开始萌芽,班级授课制和规定课时制开始试行。1922年11月公布并执行的“六、三、三、四”新学制,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的混乱状况,中国新式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稳定的时期。1923年6月刊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纲要》,在全国各地被普遍采纳试行,国语教学得以确立并发展。1929年,由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订定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级中学课程暂行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暂行标准》出台。1932年,经过修订的新课程标准正式颁行。至此,国语教学得到巩固并走向成熟,彻底结束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奠定了白话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随着语文教育内容的重大变革,语文教育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班级授课制的实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形式。如何施行白话文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面临的课题。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人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和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重大影响的语文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法。如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政治,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强调“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主张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如黎锦熙先生,他于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迄今发现较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为语文教学法学科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书中拟定了较全面的教学目的,把国文课的教学宗旨与社交上的应用结合起来,侧重于读、听、说、写、做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并兼顾语文能力和人格锻炼两个方面”⑤。另外,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一贯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读写教学,他认为读是写的基础。此外,他还注重口语训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语文教学法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语文教学法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都是它的研究客体。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引导、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教学方法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与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及思考

白话文教学初期,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始终未能摆脱讲解、看书讨论、精读、泛读的大致框架。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影响较大的如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倡导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就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就是实行自读、教读、练习和复读四种基本形式。又如辽宁省盘锦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创造的六步教学法: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再有江西省特级教师潘风潮总结的语文八步教读法:1.默读课文;2.查疑难字;3.小组朗读;4.个人写出分析草稿;5.小组讨论课文;6.听教师分析课文;7.个人写出课文分析;8.写读书笔记和背诵课文。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区域的广大,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语文教学本身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不可能将某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恒定的方法运用于所有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大范围地推广。“教学是一种艺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态度,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与教学内容的切合性。学科的内容决定着使用教学方法的总的方向性,同时,课型的不同与教学任务的不同,教法应有所区别。第二,知识与能力的兼顾性。第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协调性。第四,教学过程的高效性。”⑥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讲解法是教师运用最多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由于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体系的建设,从而忽视了对于语文整体功能的认识。因此,将语文分做若干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这些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进行。同时,追求语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追求完整的教学序列和精确的教学目的。这样,讲解法在使用中往往变为教师的个人表演,变成“填鸭式”或“注入式”,其表现是要求讲深、讲透、讲全。训练则以题海战术为主。这种方法将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将能力的训练放在第二位,将学习的态度、方法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把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或把教材编写者的解读当成最佳解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教师或教材当成绝对的权威,而丝毫不会怀疑。这与封建社会文言文教学中尊崇古人的现象极其相似。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是,在信息化社会里,各种知识与信息每日都在成倍地增加,教师根本就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况且,从小学到中学,由于教材本身对内容的限制,即使把所有的课程都改成语文课,学生所学的知识从量上来说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己任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会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远程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语文教育信息流动,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教师必须认识到的:一是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育方式,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合作,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二是教师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条件和环境,而不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是一个过程,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其所不知的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认识自我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找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点,探求各类教法的内在联系性,调整教学构思,加速教学流程中的信息传递,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学

②沈仲九.国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说明

③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④傅斯年.汉语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谈.

⑤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47.

⑥张健主编.学校教学实用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75.

参考文献: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8)

大家都知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而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其教学内容设计,充分展示了丰富的英美文化,扩展了中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在这一阶段,使用现有教材仍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此,我将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思考,简要地做一些分析和探究。

一、传统文化翻译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使用大量的专业性词语。传统文化爱好者对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专有名词了若指掌。但是,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友人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障碍。如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LanternFestival(元宵节),而“lantern”本是“灯笼”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节),而“tomb-sweeping”本是“扫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而“dragon-boat”本是“龙舟”的意思。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有时牵涉到成语、谚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此时要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对仗工整。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是建立在了解其浓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它的来源、典故,还要了解它的传统民俗如食品、服装、节日、礼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生态教学法培养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态教学指的是把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生态课堂各要素、环节中始终贯穿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生态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方面,需要教师的教授、讲解、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总结、交流有机结合。

(一)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生态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整体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联系性和整体性作为指导。其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要体现性质相近课程的整合。在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应恰当地融入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体现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整合。其二,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联系意识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应贯彻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生态理念。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拓宽彼此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三)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翻译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多样性、联系性等生态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导入。背景介绍主要指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课的同时讲解给学生,使他们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特定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行不同的文化对比指教师在讲解本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与外国文化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使学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识。二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探索。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实现词汇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三是案例分析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译技巧和沟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与情景模仿。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规定情景和目标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种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翻译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传统文化翻译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五是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播放视频,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9)

传统文化是指,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展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活屏保、历史风貌、价值取向等。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一、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政治概念,学生会对政治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他们会觉得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就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认为学习主体性消失,从而不愿意主动思考政治知识。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应用具有争议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辩证及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政治知识。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家人的相处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元代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一书中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主人公的继母病了,想吃活鲤鱼,主人公去河上卧冰求取一条鲤鱼,这样的事例算不算孝顺?在现代社会里,作为子女应当怎样与父母相处?教师应用主题探讨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辩证地思考初中政治知识。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卧冰求鲤的故事不能成为孝顺的典范。学生们认为,继母要吃鲤鱼,可以应用去市场上买鱼、与其他人交换鲤鱼等方式获取鲤鱼,如果获取鲤鱼不方便,可劝导继母食用其他的滋补食物。学生认为,古代提出的孝顺是一种把等级观点引入到家庭中的概念,现代的子女不应该应用“孝顺”的态度对等父母。而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构建怎样的人际关系,则引起学生新一轮的讨论。初中政治的概念是固定的,而政治概念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政治概念本身具有争议性。如果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索这些政治问题,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偏颇,初中政治教师可让学生探讨具有争议性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去粗取精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政治概念知识。

二、应用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

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认可,并且影响深远,初中政治教师如果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将传统文化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意思,并且愿意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初中政治教师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尊重诚诺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季布一诺》这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认为季布的一句诺言比一千两黄金更贵重?他遵守诚诺的行为背后隐含着一种什么精神?教师应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深入地探索政治知识。学生们从诺言的概念、诚诺的性质、遵守诚诺的意义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季布一诺的典故。学生认为,诺言的概念,就是答应了对方去做某件事。一句诺言对托负方与被托付方都有约束力。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背后有较深的历史底蕴,也反应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这些文化传统是构建我国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

三、应用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政治实践,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应用实践的方法感受传统文化,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爱国知识为例。在十月一日将到来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了解在战争年代,古代先贤报国的方式是忠于国家,或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或投身战场舍身报国。那么,在和平的年代,学生可以以怎样的形式报国?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十月一日到来以前完成一个爱国活动,这一爱国活动必须能够展现出学生的爱国理念。教师应用项目任务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地探索政治理论知识。初中政治教师把传统文化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实质,结合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文化的实质,保留传统文化的实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生成独有的政治知识。总之,初中政治教师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政治教学中,就能为学生创建一个熟悉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探讨政治知识。本次研究论述了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初中政治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传统的课堂教学篇(10)

(一)培养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始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但成熟于秦朝至明代的封建社会。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族品质,这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周易》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健”就是刚健,含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刚强不怕曲折;“自强不息”就是人要时刻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去创造,去完善自我改变环境。这种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我们的爱国精神融为一体,表现在中华民族不折不挠的开拓精神,表现在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争上的顽强生命力,更表现在民族生死关头,国家存亡之际,无数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反抗压迫战斗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演员和魔术师,不仅仅满足于把课文讲清楚了,把知识点讲清楚了,更应该运用语言的多种表现形式。深挖课文中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东西,比如民族精神,比如爱国热情,让他们在学习崇仰古哲先贤志士仁人的传奇人生后,也有一颗民族心、爱国心,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理应具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就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把困难视为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树立了自信心,就敢于面对困难,也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好品质。

(二)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本文侧重于礼仪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时至今日,就是重要节日礼节仪式也不如以前丰富多彩了。礼仪之风更不及日本和韩国。笔者认为讲究礼仪,不是要繁文缛节,而是一种对人尊重和珍惜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就要懂得尊重别人,知荣辱,而礼仪就是尊不尊重别人、自己知不知荣辱的具体表现。一个人无论才学多高,其不知礼、不懂礼、不行礼,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很难的。在经济发展,全球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的学生日后走向世界,就会遇到这个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应对未来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陈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知礼、懂礼、行礼。现在有的学校因种种原因,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人素质都亟待提高,所以“教之以礼”势在必行了。那么如何教学生礼仪呢?首先就是要知道什么是“礼节”。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把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礼节”给学生多介绍,古今中外均可提及。但强调的是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如初次见面要“握手”,别人帮忙要“及时”道谢,不能因其常见就不加以强调。再就是要懂礼,就是别人向你施礼,你要知道。最后就是行礼了,别人施礼于你,你要以礼相待。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当然特殊情况就另当别论了。一个人懂礼了,其个人修养就有可喜进步了。因此,对于正在良好人格塑造时期的学生们来说,加强礼节教育无疑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准确地说是对先秦诸子等著作的研读。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赞同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的观点:一是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二是关于先秦诸子的著作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永恒的话题,比如人生、比如幸福。这些是每个地球人都必须思考的,都在不断追寻的。因此读先秦诸子就是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读这种经典,目的是什么呢?前文我已经说过,学生正处于知识渴求的黄金时期和生理的发展高峰,身心双方促使他们对人、对人生、对社会要有所了解,而这些文化经典正是教给他们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社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其外圆内方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对此,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仅以《老子》一书为例。《老子》一书,玄妙情深,在传统哲学范畴中最先提出“道”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其最高哲学范畴。他认为“道”是万物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道”是永恒的,并称其“道”为“无”,认为“无”比“有”更根本,并由此演出一系列丰富的辩证思想。这是学生以前所不明白的,学生接触“老子”之“道”,若教师教之有“道”,定能启迪学生智慧。因此,揭示老子的辩证思想,是教学生学会变通的关键。老子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在相互依存之中,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又告知我们事物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其目的就是告诉人们要以辩证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遵循事物的规律办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应当取舍得当。然而这种精神或思想的传播,就要教师能适度掌握并引而申之,启迪其智慧,使其得到真正的领悟,这样学生才能学到东西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指导学生进行保质保量的诵读。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大量的诵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便于日后的吸收消化;二是在大量的诵读中让学生自然感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温柔敦厚”特色,潜移默化其气质。

上一篇: 宅基地档案管理 下一篇: 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