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4:01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1)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40-03

就现在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音乐研究方面,有的人认为互联网对于音乐而言只是一种工具,音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健康发展是很多人感兴趣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话题。如果对“互联网+音乐”下个定义,那么它应该是在音乐中充分应用互联网,将互联网成果与音乐深度结合,推动音乐的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是如何+音乐的

现如今,“互联网+音乐”并没有占据音乐发展的主流,想要研究“互联网+音乐”,就要从现实出发进行探讨。本文主要从音乐和互联网方面分别分析“+”的内容。

(一)“互联网+音乐”的平台

传统音乐创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环境,还需要实物乐器,而在互联网中,有很多音乐素材、构件和表达形式,让创作不止局限于现实,更可以在电脑终端上进行,使得职业作曲家与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创作,参与度极高。传统音乐表演对声音录播设备的要求很高,需要在特定的场地和环境下才可以达到。互联W则高度还原了录播设备,使得音乐表演与音乐接受有了进一步的分离。音乐接受变成了随时随地,对音质进行了极高的还原,使其在音乐艺术中有了更高的地位。“互联网+”时代能够不受限制地在网络中获得各种相关资料,也不再像传统音乐创作一样采用“一对一”模式。另外,互联网在音乐领域也有了创新,变成了以音乐创作软件为平台,使得音乐创作者在音乐技巧和互联网技术上都得精通。

(二)“互联网+音乐”的形式

互联网使得音乐消费形式慢慢趋向于数字化,在互联网PC时代,人们主要是利用浏览器将音乐下载到个人电脑上,这时候的互联网与音乐还远远不能称作“+”。后来手提电脑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与音乐的“+”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不足。直到无线网络的出现,互联网与音乐才是真正的“+”了,但并没有普及,仅仅限于手提电脑用户。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才真正推进了“互联网+音乐”的发展,使之“+”上加“+”。

“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大数据,它具有去中心化、受众巨大、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传统制造中以音乐创业为主导的模式被新媒体音乐打破。利用大数据,音乐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人们的审美需求被极大地满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内容都能被数据化,它只有在音乐的控制和预测取向上才能被应用。大数据使音乐开始迎合大众,引领人们的审美得到提高。

至今为止,“互联网+音乐”可以通过app终端播放,网站试听下载和点对点社交传输分享进行传播。其中app是一种播放音乐的软件,依靠网络宽带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开始流行。网站试听下载既可以在音乐服务类网站中,也可以在搜索引擎类网站。点对点是通过登陆软件利用人际进行的文件交换技术,人们可以登陆软件,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下载,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资源。

二、“互联网+音乐”中的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音乐”对互联网的内容做了极大的丰富,使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音乐传播的载体,对音乐多方面都进行了改变,对音乐的时空概念做了颠覆。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音乐”,因为互联网的加入,音乐有什么改变?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到底是“+”还是“-”?

(一)互联网对音乐特征的“+”

“互联网+音乐”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在传统音乐时代,音乐并不被人广为流传,它只被少数人欣赏。而网络音乐正是打破了这一局限,使音乐在社会活动中更加深入,还使音乐受众的主动性以及音乐群体的互动性得到提高,让每个人对音乐的热爱不再只是局限于梦想。“互联网+音乐”还具有平等性、互动性与大众化。传统音乐时代,音乐具有权威中心,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弱化了这些音乐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平等性”。音乐传播的互动性得到提高,使得创作者、传播者、欣赏者之间更加被连在了一起,音乐批评的大众化问题也是互动性的一种,网络平台以及广泛民众的参与所形成的“草根化”就被包含其中。而大众化则为民众争得了一席话语权。还有“互联网+音乐”的及时性与低成本。利用互联网,把音乐活动变得随时随地,其及时性让音乐传播降低了对传播载体的依赖,成本大大降低。

不得不提的是“互联网+音乐”的共享性与可欣赏。传统音乐时代,音乐接受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而自从把互联网融入音乐中后,音乐越来越脱离控制,音乐的可欣赏性随之加强,也越来越符合现代音乐大众化的审美。

(二)互联网对音乐价值观的“-”

互联网的出现对音乐同样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首先,互联网和音乐是不同领域各有千秋的两个产业,它叠加了两个产业的商业共性,使商业影响力得到提高。而用户的点击率直接决定了音乐网站的兴衰,音乐制作人为了满足潮流而工作,失去了原本对音乐的标准。而它又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互联网对音乐的发展使得传统音乐日渐土崩瓦解,而互联网上的音乐信息过杂,存在审美取向及表达方式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三、“互联网+音乐”与音乐价值坚守

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很大,既能提供前景,也能带来挑战。

(一)坚持音乐本质和核心价值

互联网虽然很方便,能够随时随地获取音乐资源,可它无论如何都无法取代在音乐中的相关人员,互联网无法改变音乐的核心。音乐的本质在于其美学和文化价值,这就对音乐创作者做出了极高的要求,不能为娱乐潮流诱惑,要坚持能够反映时代,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然后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互联网时代,音乐人对音乐本质和价值内核的坚持,就是在坚守音乐和音乐人的主体性。当然,某些时候音乐制作人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内心,这使得网络音乐很多被恶俗化。但真正优秀的作品有利于青年音乐人和青年音乐受众的艺术素质的和艺术品位得到提高,并且在制作和传播音乐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社会人,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积极推动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依靠大家拿生活中的点滴创作。

但“互联网+音乐”从本质上说也是音返囊恢帧5比唬互联网只是音乐发展的工具,但它同时也是必不可少对音乐起着辅助作用的。但在这个世界上,互联网永远都替代不了音乐创作中音乐人对其投入的感情,代替不了这些音乐作品产生的文化价值。即使在互联网的操作下,音乐人也得创造出高雅的音乐,使人民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为社会提供正确导向。

(二)“+”互联网要以音乐为本职

创新是推动“音乐+互联网”发展的不竭动力。利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音乐”当然很好,但坚持音乐本位才是最重要的。以音乐为中心做好“音乐+互联网”,如果其边界和模式还不清楚,那么加强音乐交流和研究,可以统一看法然后采取措施。

(三)建立“互联网+音乐”的良好环境

网络音乐日渐恶俗,所以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音乐的管理,让音乐真正造福于社会。建立高职院校原创音乐平台,可以让同一学校的音乐爱好者进行交流,有利于高雅音乐的诞生。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利用其进行宣传,加强国际交流,分享彼此的音乐经验,来实现音乐交流和进步。“互联网+音乐”使得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改变,它使音乐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得到增强,通过低成本的平等互动体现了大众化、及时性和共享性。一方面,互联网与音乐的组合具有极大的商业性,对音乐文化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音乐”中,音乐人与音乐受众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网络音乐可以在人文审美的精神殿堂站住脚,那么它就是成功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音乐的多元化,以批判的眼光对其进行思量,只吸取其积极价值,使其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徐卓.“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挑战与机遇[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

[2] 李姗.关于“互联网+”音乐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3] 王麒宇.浅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4] 金萍华,芮必峰.“身体在场”:网络交往研究的新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0)

[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Z].2015.3.31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2)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007-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引领方向、扶正祛邪之“道”,也作为教化育人、治国理政之“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国家与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选择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传播性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下,以政府宣教、官方传达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难以吸引受众。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的新技术呈现出破界性、双向性、海量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新特征,从而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空限制,建立传受一体的交互模式,发挥高效快捷的搜索功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用人类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的目的。按照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新形式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为契机,实施“融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战略,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接受度,完成从单向、孤立、平面的宣传报道,转向互动、多元、立体的崭新传播模式。

对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思维+”,即形成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其二“互联网+”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利用互联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其三“互联网+”是指“意识形态生态+”,即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和网络教育生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契合“互联网+”的新特征,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流行起来”?既要防止过于强调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而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又要避免因缺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亟需关注三方面的着力点。

一、形成互联网跨界创新思维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互联网+”应用范式加速了当代世界的变化,造就了一个传播型社会,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法论

“互联网+”将以互联网的规则、精神和价值,重新构建互联网与一切客观事物的关系格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官方新闻媒体发声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强化了传播效果。

其一,“互联网+”重塑传播观念。互联网思维强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设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以反映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行为规律都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如何真正理解、认知由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所引发的传统传播规律和方式的变革,关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们树立一种互联网思维传播观念,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敢于打破传统传播链条和传播形式,以创新、跨界的视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树立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精确筛选价值信息,整合优质信息资源,创新网络信息采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科学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互联网意识形态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其二“互联网+”创新传播手段,“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好网络化传播的引擎,也成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互联网+”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的正确性是基本要件,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成败。其次,“互联网+”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务实是第一原则,要能够以大众口味为信息创新点,以期达到由“众口难调”转变为“众人皆捧”的目的。最后“互联网+”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传播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强化市场意识、融合意识、用户意识,精选选题,融合资源,打磨精品,做到产品有深度、有广度,形成社会各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合力。

其三“互联网+”重构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式传播格局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首先,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我传你受”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从政府主流媒体的单一渠道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后期媒体转变为实时传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性传播转变为迎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多样化传播。其次,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互联网的发展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生产的全链条,重构了资源的结构和风格,以及受众的习惯和心理。最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产业形态。一是传播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直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资源精准投放的问题。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服务,强化受众黏度。二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交化。互联网基于网络新型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社群日趋明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圈层化和社交化越发突出,完全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简单宣传的传播形态。

二、关注互联网受众主体能动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了开放环境中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意义,以互联网思维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发掘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以传统的行政思维主导用户需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实际生态中以文化人的最大效度,不断增强互联网主体黏度。

(一)以人为本:明确“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传播意义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精神,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源于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而互联网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之所需。所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逻辑是基于人的本质需求,规避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传播手段的单一生硬,彰显了互联网理念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网络德育价值。

一是互联网个体传播格局使价值观引领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打破了以机构为单位的传统传播格局,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传播格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拓展,价值观引领也随即成为网络主体的迫切所需。当前一些网络“大V”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个人“思想发声”扰乱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极具诱导性和干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担当起网络价值观引领的作用,满足网络主体明辨是非、澄清真相、扶正祛邪的迫切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网络格局变化特点,激活个体敢于发声、勇于辩驳的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进行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使每一个网络主体不仅是受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促进网络主体主动正确“发声”,自觉担当起“网络清道夫”的角色,营造“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神的浓厚氛围,还给属于互联网的“碧水蓝天”。

二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使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使互联网从一种传播工具演变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性力量,使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依赖转变为主动建构,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实践体验需求,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技术的创新独到之处。以虚拟体验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体验,实现“理趣”的多样化手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主题公园、主题展览、主题游戏等虚拟空间平台,积极调动网络主体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平台,为网络主体适配各种场景服务,让网络主体在参与互动、游戏娱乐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并感受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这种足不出户的虚拟体验支持网络主体日常使用的移动客户端,使网络主体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多的价值观体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和传播效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呈现出混合式传播方式,依托新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二)以文化人:突显“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了资源聚合、实践体验、社交分享等“融媒体”传播特点。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形态,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要以化人和育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接受、认同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互联网传播主阵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知止”作用在互联网中的功能拓展和教育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哲思“化”就是要对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思想文化内涵来“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之在观念、心理、行为上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找寻到自身安身立命的价值根本,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作用。

所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抓住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以文化人”的深层次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圣人之精神和情操作为“文”,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文明的教育化”过程,塑造文明化的社会人。二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文”的教育内容,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文明化”过程,塑造教育化的社会人。前者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去学习,而后者更多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去参悟,二者合一说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是一个外在输送与内在生成的学思统一过程。

人既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象和主体,也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要义就是解答“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坚守以文化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精神的问题。所以,“互联网+”不能使人成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让互联网为人所用:人主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和践行以文化人的过程。简言之‘‘互联网+”不是让人去逞能,而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修行。

三、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互联网+”重新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圆环,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则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互联网生态圈中,网络用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黏度将被记录下来,点击次数、搜索内容、使用群体等数据细节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貌,从而有利于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以权威信息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性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用户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各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自媒体也将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互联网中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互联网积极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甚至泛滥成灾,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传播的生命力仍旧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含金量,优质上乘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打造权威信息平台。

一是汇聚一批学术界专家和党报资深评论员,加强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等不同专业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不同板块,打造一批经得住公众评论检验的精品栏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权威真实、鲜活可信。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3D动漫等多种信息资源相互结合,将生硬刻板、抽象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多媒体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象自然、亲切直观地表现出来,提升网络用户的使用频度和受教育效果。三是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呈现出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焦点,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来“量身定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域,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有侧重性的主题信息网络宣传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四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网络舆论时,要及时有效地组织权威发言人第一时间权威发声,不仅要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事态全貌,而且要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进行事件的分析解读,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舆论走向,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解疑释惑,稳定人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为一个有公信力、值得信赖的权威网络信息品牌。

(二)以中国文化自信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3)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wifi等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甚至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里随处可见“低头族”、“拇指族”。这种以移动通讯、互联网和手持智能终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和广泛,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且使他们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兴趣爱好等日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的价值观的变化、思想观念的碰撞、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将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将受此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奉行。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仅仅靠说教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简单对话而实现,必须借助有效载体和平台,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1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随着智能手机和校园无线网络等的推广和普及,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日常交往的主要途径。而且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完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信息、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还有网络负面信息的扑面而来,给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例如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看到的社会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以及对老师传统权威的消解也是日益加深的。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认同问题,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1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都可以连接无线网络,大学生将微信、微博等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超过从传统媒介或教师、同学等途径。此外,移动互联网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等交往方式拓宽自己的交往空间。这一变化不仅使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也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日常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大学生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生活礼仪等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可以通过简单“灌输”就能达到的事情。

1.2移动互联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利器”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如微博、微信等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微信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大学生全覆盖,“微生活”成了大学生的主流生活方式。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日益成为大学 生获得新知识和扩展视野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利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价值观认同教育。如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以突破场所、环境和时间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 的文字、趣味十足的漫画、生动活泼的视频等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由于交互性很强,可以通过微信群发言、转发朋友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还可以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正能量的传播和价值观的引领。因此,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效率必须利用好这一“利器”。

1.3移动互联网的“无孔不入”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正在遭遇移动互联网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从网络获取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权威正在被弱化。在以往的思政课上,教师凭借年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经验等优势,在师生交流中处于信息主导地位,知识渊博的形象往往会赢得大学生的信服和敬仰。但现在,建立在师生双方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优势格局逐渐被打破,在信息的即时互动、分享、交流等方面,大学生的能力远远高于教师,加上学生对社会负面信息的关注超过正能量信息。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学生真正产生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思政课教师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道德叙事的方式,用有力的证据驳斥网络上的一些“谣言”,用身边的案例传递正能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

1.4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移动互联网也不例外,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交往方式的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带来了挑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虽然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但对网络传播的不良、不实信息缺乏较强的辨识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容易出现盲目跟帖、传播等问题。加之自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更加剧了这些问题。目前网络上有些大V,为提高点击率和赢得人气而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不实信息,大肆传播和渲染一些社会负面信息,也引起了自我约束能力弱和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裂变式传播和扩散。这种传播和扩散如果遭遇政治信仰不坚定甚至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的话,情况可能更可怕。这将会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判断,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从认同到内化、外化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2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路径

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和事实,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主动迎合这一时代的变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也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真正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1以微信平台建设为抓手,创新认同教育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微信平台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也适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微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部门、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校报、广播站等大力宣传和推广。在建设好微信平台的同时,要维护好自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还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公众号,通过正能量信息,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思政课教师也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入微信平台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无声”。要发挥隐性载体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要积极在微信平台上积极推送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料,让大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和现实解读。以此积极发挥微信的生活化教育功能,让微 信成为高校思想工作的利器。

2.2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构筑思想“防火墙”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目前正处于心智发展趋于成熟期,面对虚拟的网络空间、良莠并存的信息环境,其运用媒体获取信息、分析能力、质疑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通过计算机课程及其他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使他们熟悉传媒的特点,提高传播内容分析和媒体信息评估能力。关键是不仅要使其具备一定的信息传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其具备信息鉴别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或相关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网络、微信进行信息获取和学习的技能,使其具备“火眼金睛”,有效辨别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甚至一些网络谣言,并自觉抵制这些信息的侵蚀。

2.3倡导网络生态文明,促进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高校不仅要从形式上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平台,更要从内容上倡导网络生态文明,传播校园正能量。还要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信谣、不传谣。移动互联网时代,刷微信逛朋友圈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元素。然而信息大潮激荡下,谣言暗流涌动,其危害不可小觑。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对各类网络谣言的依法治理和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造谣传谣入刑”。因此,大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自我判断能力,积极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的飞跃。

2.4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依据心理学关于价值观认同的理论,认同需要经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过程。行为认同是价值观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一步。没有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不彻底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策划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此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进行,互相促进。例如在阐述“爱国”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媒体获取爱国主义的视频资料,通过观看增强其内心的认同感,并适时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实践基地,让学生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多元化、立体化的认同路径。只有实现认同,才能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屈春芳.徐丽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2]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3]刘成荣.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0).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4)

当代青年的价值危机

1.集体主义传统与个人主义现实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危机首先表现为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当前全球化浪潮对个人主义的空前强调之间的矛盾[1]。处在社会变革前沿的大学生直接面临着两种思潮的冲突。一方面是出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考虑的集体主义对个人有着高尚、无私、热爱祖国等方面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往往简单粗暴地以金钱和资源的占有量来衡量个人的成功与否。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信息接收能力强,学习能力旺盛,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比其他群体更为强烈[2]。

2.传统思政教育与青年思维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因循守旧。当前的高校中,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开会、写心得感想的模式中。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容易被大学生视为“旧时代文化的代表”而在心中引起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顺应年轻人心理特性、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自身形象的个人及企业却在大学生的热烈追捧中成功进行了价值观传递。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出了空前的必要性。

互联网舆论场的主要特征

1.议程设置:选择呈现的社会议题

“议程设置”指的是传媒通过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重要性的方式影响社会大众对环境的认知。互联网舆论场中也存在着“议程设置”效应,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是被选择性呈现的。与传统舆论场不同的是,在互联网舆论场中,议程设置者不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设置议程、操控舆情,特别是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们。意见领袖对于社会舆论生态形成、社会改良具有积极影响,却也可能导致非理性传播和信息狂欢。

2.脱域效应:信息接收的边界模糊

在互联网世界中,脱域机制的发展使信息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信息接收的在场和缺场的边界趋于模糊,远距离产生的社会事件容易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外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更加容易对人产生影响。在互联网舆论场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意见领袖的煽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大学生的政治和文化社会化过程就容易染上一层虚拟化色彩,由此导致其认知方面的偏差。

3.群体极化: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

互联网舆论场中信息多种传播方向并行、各种传播模式交织造成了群体极化效应更易发生。舆情的传递既有人际传播的亲切性、紧密性,又容易带上群体传播中情绪化的思潮,更容易通过多级传播的方式产生比大众传播更加震撼性的影响。在互联网舆论场中,不同渠道的零碎信息点会被链接成为有意义的线与面,个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民意有机会以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模式表现出来。

互联网舆论场的全新生态

1.图片视频应用趋热,社交载体多样化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4G技术以及WiFi环境的普及,图片社交和微视频社交成为新的潮流趋势。具体表现为2014年花瓣网获得SIG新一轮B轮投资、2015年美图公司旗下产品用户突破9.8亿、腾讯微信打开小视频时代等。新兴的图片视频应用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表现形式及富于贴近性的内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媒体平台与独立网站兴起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可由用户自己订阅新闻内容的自媒体平台取代传统全面的媒体,成为有互联网订阅阅读习惯的年轻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而如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相对独立的互联网政治思想平台也在蓬勃发展中大受年轻人欢迎。

3.不同舆论场间细分明晰

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移动舆论场的新核心[3]。通过微信,聚焦垂直领域的“自媒体人”与“大V”共同承担了互联网时代民间舆论场话语权。而微博在微信的挑战面前虽然流失了一定用户,却在天津港爆炸事件、9・3大阅兵等重大事件和敏感话题面前表现了强大的力量。不同舆论场间的作用细分逐渐明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传播基于各个舆论场的传播特色和规律开展工作。

新媒体主流价值建设

1.意见领袖领衔,受众参与为王

在互联网舆论场中,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和话题推动是个体意见集聚演化为群体意见的关键环节。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活跃思维能力的群体,诱使其主动参与话题讨论并得出与传播观点一致的信息,将达成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利用意见领袖引领传播话题,在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潮中诱使受众主动参与,对大学生更为行之有效。

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9・3大阅兵互联网宣传活动就是意见领袖领衔,带动大批受众参与传播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典范。@ 等官方大V适时大阅兵相关的图文微博,将阅兵战士的飒爽英姿生动展现在受众面前。@千钧客 @亥时热评 等青年共产党员承担舆情评述的任务,通过《网络战士“正”步走 指尖护卫大阅兵》《指尖传递正能量 网络助威大阅兵》等文章深度解读阅兵仪式,鼓励更多的青年网友积极参与阅兵讨论。

2.线上线下协力,促发主动传播

将线上舆论场中的宣传教育与线下开展的校园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一方面,开辟线上宣传阵地,使大学生更好地接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将线下的校园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克服了互联网的“脱域效应”,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再加以主动传播。

如广东某高校学生自2011年起就组织三下乡队伍,深入湛江、汕头、潮州、普宁等地走访,拍摄系列红色微电影。其代表作《岁月里的抗战老兵》在微博、微信平台上不到几天,阅读量破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主动参与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与传播,在对历史的缅怀致敬之后,坚定了其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3.凝聚受众意识,技术助力教育

在互联网舆论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备受众意识,就是将受教育的大学生不仅视为群体中的一分子,并且还将他们视作相互独立、思维活跃、致力于张扬个性的鲜活个体,根据其心理和审美特征进行思政教育信息传达。在此基础上,培养懂技术的互联网生力军,用大数据、html5等技术助力工作,使高校思政工作如虎添翼。

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作为主流舆论阵营中具有受众意识的典型,其教育宣传手法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学习。其微博内容选题不仅涵盖北京田径世锦赛、抗战阅兵、天津爆炸、马航失联等重大新闻,还包括社会热点、健康、趣味知识等新闻内容。语言清新活泼,常带有“扩散”、“你怎么看”一类互动性强的语句。而其大量采用的微博配图又增强了单条微博的现场感和传达的信息量。对于事关重大的新闻,还常常采用信息图、长微博、小视频等形式表现,多媒体配合丰富了微博的内容层次。

著名传播学者陈魅缭说过:“物质的繁华不应带来精神的颓废,激情的丧失,英雄主义的沦落。”[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通过互联网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年轻人形成共同的社会合力,在社会成员中建立共同的、稳定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信任,同心同德完成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

[2]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6期。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5)

[3]CNNIC.微博持续回暖 网民渗透率已达34%[EB/OL].http://

.cn/i/2016-08-03/doc-ifxunyxy6449780.shtml.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1).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45-0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今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样需要倡导树立和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当前,我国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针对当前新局势和新情况,只有立足现实,把握潮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2007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内容丰满、结构清晰、功能全面、主题突出,构成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体系[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反映,是人类和谐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当前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跨入网络化社会并走向新的文明。“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4]。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网络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不断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身的自觉实践行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互联网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机遇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大新变革。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在世界乃至我国得到神速发展。联合国电信机构发表声明,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20亿人,十年前仅有2.5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位居全球第一[5]。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开辟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如超越时空界限、快捷及时方便、大量的信息传输、强大的互动功能等,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载体和平台,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天然具有的公共信息传播功能,也正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放大器,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因而,它也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互联网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时效性。我国网民众多,利用互联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受众覆盖面广量大,同时网络教育资源具有特殊性,网民能够反复下载学习,方便快捷,时效性大为增强。

第二,互联网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网络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具有极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说教变得灵活生动、丰富多样。可以使相关理论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更具说服力。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6]。人们在图文并茂、声影兼备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氛围和环境里,会不知不觉学习理解和领会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三,互联网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主体性。利用互联网,网民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根据个人意图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由浏览学习网站,自主选择教育信息,自由发表见解评价,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第四,互联网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互动性。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网际”关系中相互交流思想和心得、发表意见、畅所欲言。这种互动式交流讨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深入内心,更容易对网民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使之自觉产生内化行为。

三、互联网时代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一,互联网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互联网一经产生,就迅速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传播和纷争的新阵地。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媒体,更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其意识形态渗透的便捷工具。他们通过网络传播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言论攻击。这些都会影响网民的政治导向和文化信仰,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互联网弱化了我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播优势。互联网兴起前,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载体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采取集体学习、组织收看、辅导讲授等单向传播方法。这种传播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广大群众只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并且其传播还要受到一定时空因素制约,对于执政党来说很容易控制全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网络作为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使以往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方法发生根本变革。同时,越来越多的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选择。很多人大大减少了阅报、读书的时间和次数,许多人几乎不再收听广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依靠组织的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优势受到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功能和优势出现某种程度的弱化。

第三,互联网冲击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在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开放性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当前多种社会思潮并存并相互激荡,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竞逐的集中地。林林总总的意识形态中,有些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补充,而有些却是反马克思主义、甚至是颓废堕落的。凡此种种,无不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第四,互联网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氛围引导的效果。当前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的低俗、色情、暴力内容,大量有害的黄色流毒、黑色信息、灰色文化在网上泛滥成灾,还有部分网民不和谐的发泄,甚至有很多虚假信息显现,并且网络非法活动日益猖獗,尤其以青少年居多。这些都大大降低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氛围引导的效果。

四、互联网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快网络建设,提供保障支持

互联网时代,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就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因而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成为首需。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起步较迟,近年来网络建设虽有长足发展,但还远远不够,政府需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既要加强网络硬件设施投入,更要加强软件建设投入,不断提高软件系统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掌握网络传播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在制定网络传播规则方面取得充分发言权和主导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网络硬件保障和软件技术支持,尤其在有效防控西方不良网络文化渗透,抵制西方文化霸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7]。

2.整合网络资源,增强主流引领

当前我国网站普遍存在规模大小不一、内容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等状况,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形成以一个以主流网站为龙头,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阵地。主流网站能真正唱响主旋律,敢于坚持原则,勇于直面矛盾,加强正面引导,形成了包容多样的网上舆论场,人们对其有着极大的信赖感。目前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求是网等国家网络媒体为骨干,北京千龙网、上海东方网等各省市网络及地方政府网站为支撑的主流网络媒体阵容已经形成,要通过主流网站积极引导和引领其余各类网站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8]。

3.加强网络宣传,改进宣教方式

在网络化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社会政治理论和主流价值观念要想得到网民认同,必须借助网络媒体强大的舆情攻势和传播效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观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民众理性的接受和认可,并使之内存于心,外见于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充分运用网络传媒的独特优势,大张旗鼓广泛宣传, 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通过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时刻感染熏陶,渐渐认同接受,最终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努力自觉践行[9]。

当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方式,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简洁明快和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宣教中无形无迹自然深入人心。如使用大众化语言,创办通俗易懂的网络电子刊物,制作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网络视频等,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4.加强网络监管,增强自律意识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网络上既有西方发达国家及国内反动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又有网络多元价值观的泛滥;既有各类黄色流毒和虚假信息,更有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活动。为此,加大网络监管,打造安全网络,加强文明办网和文明上网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安全的载体和阵地保障成为当前重要任务。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实施网络综合治理。要构建安全高效的网络信息应急处置体系,建立网络信息传播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制度。建立健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机制,及时取缔和关闭各类非法网站,全力打击各类网络犯罪活动。二是网络媒体加强自律。网络媒体要积极响应《文明办网自律公约》倡议,坚决拒绝提供不良信息,正确引导公众舆论,及时消除负面影响,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意识渗透。三是广大网民提高媒介素养。网民要积极响应文明上网倡议,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拒上低俗网站,主动监督和及时举报各类非法网站,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和和谐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和积极利用,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引导,通过网络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中,使之最终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为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翟成林,曹广庆,王秀云.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的认识[J].兰州学刊,2008,(6):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刘世文,张燕玲,胡映雪.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西安社会科学,2008,(3):10.

[4].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 06-21.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省略nic.省略/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

html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命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于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P.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四个方面内容丰满、结构清晰、功能全面、主题突出,构成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体系[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反映,是人类和谐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构筑起坚固的全民思想道德长城。

二、网络的发展及其特点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大新变革。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在世界乃至我国得到神速发展。联合国电信机构发表声明,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20亿人,十年前仅有2.5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位居全球第一。[3]

网络最大成功意义并非其技术,而是其作为传媒对人产生的深刻影响。网络不仅是一个世界级规模的巨大信息和服务资源,更是一个实现人类相互沟通、自主交流和自由参与的互动平台,每天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平等自由的和。他们既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接收者,又是创造者和传播者。因而,网络被称做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特点。

一是大众性。与传统媒体资源相对较少、门槛高、限制多、进入难相比,网络媒体对所有社会公众实行无差别、全覆盖式的开放。任何人只要接入互联网络,都可以随意上网自由查找资料,信息,更多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需要。

二是互动性。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网际”关系中相互交流思想、体会心得、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互动效果强。

三是共享性。网络的开放性和平民化推动了网络的迅速发展,网民不仅可以浏览信息资源,更可以为网络提供和制造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享性不仅增加了网络媒体的信息数量,同时信息广度和深度都大为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四是新颖性。传统媒体主要为单纯文本、声音或影像,形式单一孤立。而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弊端,它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五是时效性。相对传统媒体,由于网页制作过程简单,更新速度快,因而网络信息传播时效性极强,人们往往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事件报道。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每个网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中去,它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凸显且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当前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大量以及网络虚假信息频现;网络违法活动日益猖獗,尤其以青少年居多。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引领,精心打造安全、时代、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为共建人类的网络人文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建设健康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安全网络环境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首先,西方国家及国内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霸权侵略,妄图颠覆我国政权,危及我国国家安全。其次,网络多元价值观泛滥,“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逐渐消解国人道德价值观,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对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育产生了严重威胁。再次,网络犯罪活动增多,尤其是各种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案件增长迅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入侵和攻击计算机的网络犯罪活动也日趋增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为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引领,坚决抵制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演化,教育国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自觉抵制网络流毒,自觉监督和举报非法网站,配合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空间,打造安全网络。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时代网络环境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道德情操的展现,是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时代精神打造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使网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中国崛起和社会进步的激励力量。如2008年的“抗震救灾”,通过网络现场直播,无数国人为这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伟大精神所震撼;2010年互联网现场全程直播“嫦娥二号探月”工程,孕育出伟大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二十字航天精神,映照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诠释出新时期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它感染和激励着国人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文明网络环境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文明方式,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人们心灵的鸦片。[4]网络上充斥大量低俗信息和不文明现象,如、黑客攻击、虚假信息、垃圾邮件等。为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引领,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从此成为全体网络从业者和广大网民的共同责任。中国互联网协会近几年在全国发起“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专项活动,要求互联网业界要不断增强网络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明建设。后来又陆续《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网民纷纷响应,随后《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承诺拒上低俗网站,监督非法网站,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自觉参与建设文明健康网络家园活动。这些措施效果显著,对当前网络文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打造和谐网络环境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日益加快,经济利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突显,社会矛盾加剧。这些社会矛盾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使得部分缺乏思想辨别能力的网民只看到社会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误,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困惑与迷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思想指南,是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核心,因而,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互联网传媒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不断加强“阵地意识”,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民情,通过真实的新闻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核心的价值体系、积极的主流思想来传播和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使互联网传媒坚持民生导向,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和谐精神,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8)

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来说,最大的冲击来源于客户行为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更多的选择机会。信息渠道变得更多、更通畅后,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选择面拓宽,选择机会更多,比较、甄别更加方便,客户有能力以比较低的成本寻求到更多的供应商,从中选出更为满意的供应商。而且,这种选择是跨地域、跨国界的。

2.寻求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客户能够更为方便地描述自己的需求,供应商能否吸引、维系客户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客户提出的更高要求。竞争不仅仅停留在价格层面上,个性化服务能力将成为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以个人计算机为例,定制产品开始占主导地位。

3.需要更为简捷、方便、综合性的服务。在信息时代,时间和精力的机会成本比以往更大。客户只想与单一、诚实的商打交道,希望一个电话就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客户同时变得更加苛刻,主观体验和感受成为衡量产品或服务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客户的这些变化为那些有能力迅速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的公司创造了种种机会。为了做到高品质服务,供应商在专注自己的核心价值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整合整个供应流程——设计、生产、交货、安装、维护。

4.要求交货迅速、准确。信息时代,时间资源对每个人而言变得越来越稀缺,客户要求绝对准确的兑现时间表。目前,优秀的供应商已经能够在几天内将书、服装、个人计算机等商品及时准确地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1991—1998年,美国为客户提供准确交货的快递业务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与此同时,交货的可靠性也显著提高。例如,1998年UPS空运准确率已超过99%。

5.客户的谈判力量大大增强。对客户而言,信息搜寻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变更供应商成本的降低。过去的竞争以寡头竞争为主,竞争对手的行动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考虑。现在,由于客户信息搜集范围的扩大,竞争者数量大大增加,并且潜在进入者增多,战胜竞争对手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客户和市场份额,获得客户的认同才是关键所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技术随时可能替代旧技术,在客户对原有行业提供的价值不认同时,新行业、新技术会快速涌现,满足客户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适应客户变化的需要。如何牢牢把握客户的需求才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考虑。

二、顾客需求变化的响应:价值网战略

随着客户地位的上升,客户对一揽子服务、组合服务的需求凸显出来。客户组合价值需求往往由多项价值需求组成,其中,有一些是核心价值需求,如买车者对良好汽车行驶性能的期望,另一些是附加价值需求,如车载视听系统与通信系统,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是组合价值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周煊,2005)。面对这种形势,很少有哪家公司能单凭自己的资源、能力,迅速推出系列化、多样性和复杂化的产品,去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环境的变化、压力,迫使企业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利益与共、风险共担的联合体,以得到经营运作所需的资源和对抗环境的力量。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任何企业在考察战略问题和组织问题时,都必须重视组织群体之间的关系。合作与依赖成为企业经营运作的核心理念,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

价值网的概念由Mercer顾问公司的AdrianSlywotzkyProfitZon在《利润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他指出,由于顾客的需求增加、国际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应改变事业设计,将传统的供应链转变为价值网。对价值网作进一步发展的是美国学者大卫?波维特,他在《价值网》(ValueNets)一书中指出,价值网是一种新业务模式,它将顾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与灵活及有效率、低成本的制造相连接,采用数字信息快速配送产品,避开了代价高昂的分销层,将合作的提供商连接在一起,以便交付定制解决方案,将运营设计提升到战略水平,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大卫?波维特,2000)。

PrabakarKathandaraman和DavidT.Wil-son提出了价值网的模型(见下图)。这一模型使用了价值创造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相互关系。该模型明确表现出三个核心概念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系统联系。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优越的顾客价值是价值网模型中价值创造的目标。价值网还是一种需求拉动系统,正是顾客需要激活了整个价值网络。价值网将每一个顾客都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它区别对待每位细分顾客的需求。优越的顾客价值决定价值网成员公司的核心能力。顾客的需要类型及其价值实现的方式、内容决定了价值网中核心能力的种类。成员公司掌握各自优势的核心能力是最有效地实现顾客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时,顾客需要还决定着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组合方式。优越的顾客价值可以强化价值网成员间的相互关系。顾客价值的实现要求价值网核心能力的最佳组合,体现在成员公司之间,通过建立某种相互关系产生互动。顾客对价值网创造的价值给予的满意评价会激发成员公司的士气,同时,强化成员公司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提高其合作质量。

价值网通过成员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连结成一种动态、有机的价值创造体系。就单个成员公司来讲,它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互补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纵横相联,演绎出极为复杂的价值创造系统。价值网成员的相互关系促进优越的顾客价值之实现。成员公司联合创造价值的方式受公司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影响,因此,高质量的相互关系可以促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相互关系与优越的顾客价值之间存在正强化反馈回路。顾客价值在公司之间一定的相互联系方式下得以实现,顾客的认可和赞扬激励成员公司,相互关系得以强化,关系质量的改善又会进一步实现顾客更深层次的价值。相互关系可以维持价值网核心能力的动态均衡。价值网创造价值的过程由各成员公司联合实现。为了巩固自己在关系网络中的相对优势地位,成员公司都需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核心能力的投入,从而将价值网核心能力组合保持在动态均衡状态。

核心能力是价值网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价值网强调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优化整合,发挥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以最有效地实现顾客价值。核心能力限制着相互关系的质量。单个成员公司利用核心能力创造的价值仅是价值网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必须与拥有其他核心能力的公司建立相互关系。这种核心能力自身的专有性约束着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核心能力的质量同样影响着成员公司间的关系。掌握关键能力的公司将在关系网络中处于优势主导地位,而核心能力较弱的公司只能被其他公司控制。而且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核心能力重要程度相当的公司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相对稳固。核心能力与相互关系之间也存在着正强化反馈回路。为了维持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各公司均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建立又作用于关系网络,使之合作更加紧密。核心能力组合创造优越的顾客价值。价值网创造价值的程度受成员公司核心能力的影响。来自各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越关键,就越有可能创造最优越的顾客价值。另外,各种核心能力的合理组合方式也同样影响所创造顾客价值的品质。

企业价值网络包括两个层次: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余东华、芮明杰,2005)。一般而言,企业在规模变大的同时,将市场关系引入企业内部模块组织之间,使核算单元逐渐变小,形成各个独立的战略业务单位,并将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延伸、分解和网络化,形成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不同的企业价值链和价值模块相互交织组成价值系统,形成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是在企业价值链和价值模块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合作企业发现可以找到共同使用彼此的资源和能力的方法,使彼此都能够创造出自身的、新的、极难为其他企业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能力时,合作企业就会主动对自身价值链进行分解,并与其他企业一起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将模块供应商、业务流程与系统等合作伙伴结合在一起,在最快时间内开发出最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与企业外部价值网络共同构成企业价值网络。

价值网是对价值链形态的重新塑造。它能对顾客(消费者)习惯性的偏好给以快速满足,鼓励价值链成员包围他们共同的顾客,以一种新的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价值网促进了所有成员在完全统一的基础上的联系,企业价值网络将各种要素能力协同在一个无形的网络平台上,通过不同组织模块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全面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余东华、芮明杰,2007)。价值网概念的出现体现了一种新的战略思维组合:以顾客为核心的需求拉动网络;以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双赢竞争策略;以塑造核心能力为主要手段的成员公司成长途径(王燕,2002)。

三、组织结构的调整

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大成者(李海舰等,2005)。对于实施价值网战略的企业而言,不论是构建自己的价值网络,还是融入其他价值网络,均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由于企业核心能力存在差异,价值网络中的成员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这里,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极是节点企业,一极是网主企业;或者一极是躯体企业,一极是脑袋企业,由此构成了一个网络——“独立联合体”。绝大部分企业从事价值网络中的节点业务,成为节点企业。少数个别企业从事节点企业集成业务,起着“系统集成商”的功能,成为网主企业。企业价值网络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由掌握市场机遇的核心企业通过商品契约,按照市场需要的产品特性,将任务模块化,并分解给不同的企业,对知识能力进行跨企业的临时组合,快速协调生产的方式(刘东,2004)。虚拟组织可以超越自身功能和资源的限制,可以没有工厂、没有员工,虚拟运作、虚拟研发、虚拟生产、虚拟营销、虚拟运输、虚拟分配。因此,从理论上说,虚拟组织是没有边界的(李海舰等,2004)。实体组织向虚拟组织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经营层次不断转变为一个个模块,同时将科层结构不断扁平化的过程(余东华、芮明杰,2005)。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9)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接纳新生事物、新思潮、新观点的主要受众。多数大学生将手机、笔记本、上网本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随时随地上网的工具,出现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食堂、操场、宿舍等各个公共场所,一改传统互联网的上网习惯,实现了在移动中可高速上网的网络。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幅降价。4G网络的发展、公共WIFI的普及,使得新型上网方式广泛、深入的融入到在校学子的学习生活中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模式具有多个特点:设备高便携性、信息隐私性、应用广泛性。它以移动通信宽带技术为基础,提供话音、数据、图像、传真、多媒体等高品质互联网服务,对大学生校园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

1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1 认识主体思想意识增强

畅通的技术载体带动信息传播速度的便捷,舆论话语权由官方、传统媒体、精英向非官方、自媒体、草根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不断发展转型中。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颠覆了之前传统教育与媒介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其价值理性开始显现。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更加认同个性鲜明的价值观探索和追求。“90后”大学生服从于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对权威不再盲从;电子图书、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等网络征状蔓延。

1.2 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现今,PC端的互联网偏重于承担工作的职责,而移动端更多承担的是娱乐休闲的功能。尤其是手机(移动设备)是一个带有情感和情绪的终端,是移动设备所有者显现个性、价值观的平台。大学生用户更是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思想观点通过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等)凸显出来,在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分群社交,建立自己的兴趣圈、关系网。通过用户间的即时互动,达到自己的价值观认同,满足自身的价值需求。但正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灵活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加上网络表面呈现的匿名性,使得网上信息泥石俱下、良莠不齐,信息形态多元化,各种思想、观点爆发式呈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负面远远大于正面。

1.3 道德判断力有所下降

移动互联网具有随时、随地、即兴的特点,对应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化、空间化和生活化。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随意性、碎片化的特点,符合年轻人基于网民价值观和兴趣对信息获取与社交的需求。与此同时,各种敌对势力、西方势力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渗透加快,它们表面披着所谓西方民主、自由、公正的外衣,其本质是加速传输腐朽的资本主义改良思想,进行思想颠覆,让大学生对价值取向质疑,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产生思想分歧。在各种网络游戏、交友软件、社会负面新闻、丑闻通过各种移动传媒迅速传播。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缺乏足够认同,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紊乱。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作为21世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希望和中坚力量。高校应在校园教育、课堂教育、生活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思潮下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合实际,具有实效,可以对大学生价值观起到从表层到里层、潜移默化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与辅佐作用,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阵地”作用,引领校园思潮、整合价值观念、道德观,从而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选择保障,让大学生将理论化为信仰和实践。为大学生树立科学观、政治信仰和理想的需求。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动力

创新教育模式,吸引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介开展研习和创作。大众传媒应积极参与针对大学生的媒介教育宣传和推广,可通过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栏、“开放频道”,举办“媒介素养教育日”或“媒介素养推广周”等形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信息制作,尤其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创作,使大学生切身体验媒介信息生产流程,加深对信息传播概念理论、大众媒介社会责任的理解,增强做“媒介公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情况的调查和评估,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改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方法提供决策依据。

3 发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3.1 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移动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增长、技能锻炼的快速提高期,但他们大部分还心智发展不成熟,面对虚拟的网络空间、良莠并存的信息环境,大学生运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及分析应对、质疑能力较为薄弱,仍需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3.2 拓宽校园网络教育平台

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各高校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需加强移动互联网的舆论阵地建设,增强校园门户网站的教育性、即时性、互动性、服务性;各二级院系、各行政机关、各部门,甚至是一线教学教师和辅导员也应积极推进各级校园网络系统: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综合性门户网站、主体性教育专栏、专业性学术网站的建设,加强新媒体的传播时效性和吸引力,使之成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篇(10)

解决了“传播什么”的根本问题 IMC理论的核心是“整合”,强调建立品牌需要长期一致的声音和传播统一的形象,这为当时追求创意的广告界带来了新的传播思维,但是IMC只是从消费者行为及反应的角度解读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没有指出传播过程中维系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深层次原因,这意味着消费者沟通的内核的缺失。IBC理论明确提出品牌应传播其核心价值,而文化精神价值是品牌核心价值的精髓。

上一篇: 企业经济运行管理 下一篇: 初中高效课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