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存在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5 17:43:39

产业链存在问题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1)

一、前言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风电是新能源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极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国出台了《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中风电等新能源所占比例将大幅提高,行业前景可观,为整个风机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二、目前现状

1.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调查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资料,我国陆地10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约为5亿多kW。

另外,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近10公里宽的地带。(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2.装机容量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全球风电市场装机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新增装机1800万K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44%,累计总装机达到6273.3万KW,位居全球第一。近十年中,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不断上升,处速发展阶段。

由于我国风力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在2011年度新增装机总量中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67.78%,而三北地区的装机总量则占到全国的75.47%。

3.风电装备制造

受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中国风电设备行业也快速增长,从风电机组整机制造来看,大体分为内资和外资两大阵营。内资阵营中居于龙头地位的企业有华锐、金风、东汽和联合动力,2011年这四大厂商新增装机容量合计占市场整体58.6%的份额。外资阵营中的企业主要有VESTAS、GAMESA、GE,2011年这三家企业占中国风机新增装机容量的8.2%。

在风电产业中,比较重要的零部件有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轴承、变流器等。其中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的国产化率较高,配套体系比较完善,而轴承和变流器的主要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市场由国外企业占据。

4.并网发电

据2012年1月国家能源局披露,中国2011年并网风电总容量增长16GW至47GW。同时,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11年风电装机总量约为63GW。根据上述两组数据估算,2011年风电并网总容量仅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74.6%,这一数字较2010年高出了5.6个百分点,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问题及对策

1.风力资源评估

根据以探明的风力资源分布来看,我国显然是风力资源大国,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风力资源利用的重视,我国风能资源勘探技术明显落后于开发利用,主要依赖于国外技术,风能资源缺乏详察,风力资源数据库发展建设不够完善,政府和风电投资者无据可依,易产生盲目性,甚至会有误导。

因此,针对风力资源勘测的问题,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系统的风能资源勘探理论和技术,建设自己专业化的探测团队;(2)加快开展风能资源的普查工作。既要省政府有关部门筹集资金用于风力资源勘测工作,同时也要求各地自筹资金开展本地区风力资源的勘察;(3)建立完善的全国风力资源数据库,统计并组织完整的各地区和全国的风力资源分布,建立地区内和国家各个年度总体风力分布图。

2.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

2007年全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只有30多家,在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有40多家企业进入风机整机制造领域。风电装备产能超过2000万KW,而未来每年风机需求仅有1200到1500万KW。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

在过剩明显的当口,政府还应出台制造商准入标准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对抑制过剩产能作用显著。同时依靠市场的自我消化,因为如果管得太严太狠,则有可能限制新兴产业发展,使其错失发展良机。

3.风电设备缺乏核心技术

虽然我国在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这些零配件上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风电产业中的关键零部件轴承和变流器的主要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缺乏风电设备的核心技术也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可以尝试在一下两个方面入手:(1)在今后大型风电厂建设时,建议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引进制造技术,通过设备购买协议强制要求购买技术;(2)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研发,使引进的技术再创新。

4.并网问题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由于电网建设跟不上,很多风电场弃电现象严重,仅2011年全国有100亿KW时左右风电电量被弃。针对此情况,建议制定风电建设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风电,建议主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规定电网允许风电就近上网,并收购全部上网电量;(2)合理补贴风电高出电网平均价的部分,同时实行风电价格动态管理制度,每年对电价进行核算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扬健.风电产业前景展望[J].特别报道,2010(10).

[2]刘晓翠.风电行业面临洗牌[J].产经,2011(10).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25--03

旅游产品是由旅游供应商提供的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一种服务产品。决定了旅游产业是具有互补关系的一组企业组合,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旅游产业中各个企业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这需要在旅游产业内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即产业链关系。

一、旅游产业链内涵

(一)研究背景

目前,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学术界对产业链这个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学者们多从价值链(周路明,2001;贺轩,2006)、供应链(李万立,2005;吴金明,2006)、战略联盟(蒋国俊、蒋明新,2004)(李心芹、李仕明,2004)…、企业核心竞争力(郑学益,2000)、产业前后技术经济关联(杨公朴、夏大慰,2002;龚勤林,2004)、生产工艺流程(郁义鸿,2005;汪先永,2006)等角度研究产业链,其共同点是:产业链是跨越不同产业的;产业链包含多个相关企业;产业链中的企业关系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于战略联盟的捆绑关系;产业链中的企业分为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产业链是在核心企业带动下形成的。

关于旅游产业链的研究,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夏晶、王起静、李万立等针对我国旅游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具体对策。许韶立从我国旅游产业链条过短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的的具体措施。路科、李万立、燕浩鹏、李平等基于核心企业角度对旅游产业链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王起静则运用系统方法对旅游产业链的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定义

笔者认为,旅游产业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旅游产业链是指相关产业中的企业,以旅游产品或服务为对象,以游客流动为纽带,以满足游客需求或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动态的链式组织。主要包括饭店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旅行社业、旅游购物、娱乐业。广义旅游产业链除了狭义旅游产业链涵盖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为旅游者提供间接服务的关联企业,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用于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企业部门,如水电、邮政、通讯、医疗、卫生、金融等企业。旅游者要完成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与这些部门密切相关。

(三)特点

1.中间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市场关系,而是一种长期战略联盟关系。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产业链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与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公司那样运作。旅游产业链既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也不属于纯粹的企业组织关系,而是一种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同时具有微观和宏观特征的中间组织,是一种具有市场的组织和组织的市场特点的中间组织。

2.链核特殊性。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控制,将各节点企业直到最终用户连成的整体中间经济组织。核心企业是产业链的链核,协调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企业的行为。在传统产业链中,往往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在旅游产业链中,处于链核地位的不是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商,而是担负着大量组织协调工作的大型旅行社和掌握客源信息的旅游运营平台。对于自发形成的自驾游产业链体系,不存在核心企业。

3.网络性。传统产业链是基于产品工艺分工的纵向产业关联,表现为企业间上中下游关联形态。由于旅游产业综合性较强,决定了其产业链是基于旅游客流的网络状关联形态,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的关联复杂性更强,既有纵向关联(上游大型旅游商、下游景区、饭店、宾馆、导游、司机),也有横向关联(宾馆、饭店、景区、商品部门)和混合关联。

4.复杂性。旅游产品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链环节多,产业链各要素在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上协调难度比其他产业大。此外。产业链中各个企业隶属于不同部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旅游产业链呈现出高度复杂性。

二、旅游产业链体系的构建

1.纵向产业链体系。旅游产业链纵向产业体系由上游核心企业和下游节点企业组成。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一大型旅游运营商,主要包括处于客源地的组团社、大旅行社和大型网站(如携程)组成,旅行社是衔接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中介,作为产品“分销商”,又是旅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者”。旅游网站作为旅游运营平台,掌握了大量游客信息及市场话语权。也可成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作为旅游环节的掌控者,在整合上下游资源时,实质是帮助旅游产业制定产品和渠道策略。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一处于下游的旅游服务供应商,包括为旅游者直接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或者服务的节点企业。它们以横向关联方式直接面对旅游消费者。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往往各自为政,做出忽视甚至损害其他企业利益的决策。

2.纵向产业链延伸。纵向产业链延伸包括核心、节点企业之间纵向扩张和节点企业延伸两个方面。产业链纵向扩张包括纵向一体化和纵向约束两种情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其上游产业或下游产业的扩张,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种形式。旅游交通运营商为了更好利用客源销售渠道,向上游兼并旅行社就是前向一体化;大型旅游运营商为了节约成本,直接收购景区就是后向一体化。纵向约束是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施加的若干限制行为,包括权利限制和价格限制,而旅游产业链延伸中以价格限制为主。节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延伸出若干链条。例如:处于节点位置的餐饮企业,对餐饮部门上游企业(农产品、特色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包装企业)和下游企业(运输企业、销售企业)进行整合,使之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在加强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打造出一条食品产业链条。

3.横向产业链整合。即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实行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或组建产业链的若干子链。产业链水平(横向)整合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行水平(横向)合并,另一种就是建立横向联盟,典型的就是价格联盟H。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整合目的不是提高市场势力、增加垄断利润,而是减少横向分散风险性。产业链横向整合主要表现为横向“对接”,即实现旅游产业链中六部门(吃、住、行、游、购、娱)的连接以及旅游产业链中企业之间的联合和重组,还包括同 一类旅游资源的对接。如旅游景区实现横向兼并、收购当地的饭店、宾馆、旅游纪念品生产制造商、地接社、旅游车队等企业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横向合作等,从而实现链条横向延伸。

三、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资源要素缺乏合理流动与共享。局部发展观是阻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观忽视区域内及区域间旅游产业价值链的联系,偏重于旅游产业基地和旅游产业区建设;二是行业发展观导致有些行业在竞争客源时仅从本行业利益出发,忽视其他行业利益,如旺季交通部门机票价格大幅提升提高了旅行社产品成本;三是企业发展观导致各节点企业在相互竞争中各自为政、恶性竞争,降低了整个产业链利润水平。

2.链条上出现孤环、断环。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景区仍以参观为主,出现了“偏食症”,专吃“门票”,我国旅游门票消费占了40%,而在国外旅游业较发达的地区,门票与其他收入比为1:4.2左右。二是“购”、“娱”环节比较薄弱,游客消费还是以吃、住、游为主。在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到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如新加坡占到59.6%,美国占到54.7%,法国占到52.1%,泰国占到42.8%,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占到49.6%,即使在旅游业发展中国家,旅游购物收入的比重一般也在20%以上。

3.核心企业整合能力弱。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旅行社单体规模还很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外资旅行社的大举进入,三家规模最大的旅游集团市场占有率降到20%,接近完全竞争。另一方面,旅行社整合能力差。表现在当旅行社准备提高服务质量时,景区门票却涨价;在旺季需要大量客房时,宾馆却为了自身利益宁愿将客房卖给散客而使得旅行社提高成本去购买。

4.企业间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主要表现在:一是各企业之间缺乏诚信,如有的旅行社以低价销售线路,服务上偷工减料;二是各部门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如门票收入比例过大;三是各部门遇到风险不能共同承担,如到了旅游淡季,旅行社极力压低房价;四是企业间沟通协调存在一定困难,致使旺季景区及宾馆、饭店出现人满为患现象;五是对违背运行规则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特别是宰客、黑客的企业。

四、旅游产业链整合对策

1.培养区域性旅游板块,降低壁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立旅游协作板块,依据整条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开发、营销;降低行业壁垒,促进旅游资源要素在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间高效、合理流动;加强各节点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共同发展观理念。建立跨越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企业壁垒的旅游协作板块是产业链整合的基础。

2.接通孤环、断环,整合产业链。首先,做优做活“游”环节,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并通过一定方式对其损失予以合理补偿;其次,做大做强“购”、“娱”环节,以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带动地区旅游业发展:提高产业链价值增值,这是提高产业链整体利润水平的关键。

3.培立育核心企业,增强协调整合作用。培育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就要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业组织体系。鼓励支持掌握大量客源信息的旅游运营商实施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进行重组、兼并或者组建战略联盟;同时,充分利用其核心企业优势,加强整合作用,对其他节点企业进行约束控制。这是产业链整合的重点。

4.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推动产业链健康运行。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用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督激励机制六这些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于产业链推动产业链正常运行。需要政府加大调控力度惩办损害整体旅游产业链利益的同时,产业链各节点企业间加强沟通谈判,建立风险与利益共担机制,降低门票价格,同时对景区的门票损失予以合理的补偿;对于违背契约。违反诚信的企业予以严厉制裁。这是产业链健康运行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4].

[2]夏晶,打造中国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36-03

一、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茶叶年产量为179万吨,福建省茶叶产量为32.1万吨,占比17.9%,产量位列全国首位。同时,全国茶园面积为2 280千公顷,福建省茶园面积达到221.46千公顷,占比9.7%。福建省茶类品种繁多,是绿茶、红茶、白茶及青茶(又称乌龙茶)的发源地[1]。最著名的当属以闽南的安溪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

(一)福建省茶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广泛

1.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迅速

茶叶产业在福建省农业中,是具有明显优势且生命力旺盛的蓬勃产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府、社会各界及农业工作者的关注。福建省茶叶的生产在种植面积及产茶产量方面一直是不断进步的,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

2012年福建省实际拥有茶园面积为221.46千公顷,比2003年的138.58千公顷增加了59.8%。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比2003年产量增加了17.08万吨,涨幅达113.7%。近10年来,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都都是保持连续增长态势,种植面积平均增长率达到5.23%,总产量平均增长率达到8.44%。除2003年及2010年,10年内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率都保持在7%以上,峰值出现在2005年及2007年,分别达到12.41%、11.89%。

2.福建省茶叶生产分布广泛

福建省产茶区域广泛分布于九个地级市。根据福建省各地级市统计局整理得出,2013年,福建省各地级市茶叶总产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如表2所示[2]。九个地级市平均增长率为6.99%,其中福州、泉州两地,相比上年增长率超过10%。

数据来源:通过福建省各地级市统计局整理得出。

宁德市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3.31%,泉州市茶叶产量占比全省茶叶产量的19.19%,漳州市及南平市分别占比达17.02%。泉州市茶叶产量占19.19%,比上年增长10.5%,双高指标,是九个地级市中最突出的。

(二)福建省茶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特色鲜明

福建省茶类繁多,生产有青茶、绿茶、红茶以及白茶4种茶类。

青茶(又称乌龙茶)盛产于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等地。铁观音及大红袍为福建省青茶的代表作。

福建省绿茶主要产自闽东的宁德市、福州市,闽北的三明市、武夷山市,以及莆田市等地区。顶峰毫、雪峰白毛猴、云峰毛峰、莲心茶等为福建省绿茶的代表[3]。“世界名茶”描述的就是来自福州市的茉莉花茶,乃福建省绿茶的特色。

福建省白茶较为集中区域为政和县及福鼎地区。福建省白茶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关注度上升。白毫银针是白茶中最为典型的茶类。

(三)与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为了更好促进茶产业集群的发展,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逐步制定出与福建省茶产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如《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是全国首个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对福建省甚至全国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福建省《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国内上市,3家以上茶叶企业在境外上市。福建省财政厅因此对福建省茶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积极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等部级品牌的茶叶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南平、三明、宁德3地市的茶叶深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助。

二、福建省茶产业链现状

福建省的茶叶产业除了乌龙茶、绿茶等多茶类的生产与加工外,与茶相关的各式茶具以及茶旅文化等也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与产业链。2012年,全省的茶叶企业有10 000多家,精制茶加工类企业900多家,初、精制加工厂有9 000多家,主要分布在泉州、宁德、南平和福州等市。其中,泉州市的占比最大为35%,其次是南平市18.3%、宁德市17.7%、福州市14%,还有15%分布在厦门、龙岩、莆田等地。此外,福建省知名的龙头企业有174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18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有12个、省著名商标有57个[4]。安溪茶区、武夷山茶区、宁德茶区等几个重点茶产业集群区的茶产业链都有起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安溪茶区

安溪县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是福建古老且影响力充足的产茶区域。茶叶产业对安溪全县的经济、就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2013年,安溪县产茶总量达到5.1万吨,同比上年增长幅度为10.43%。安溪茶区形成了种植户只负责种植,加工户进行采购加工,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体化的的产业链结构。茶叶产业主要经营模式为内外相连,农户、加工户一体化、共同发展[5]。安溪县茶配套商品生产企业已有5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涵盖茶工业、茶旅游、茶会展、茶学教育等领域。例如八马茶业是安溪著名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独立的生产基地,可集中加工茶产品,同时注重文化传播,品牌建设[6]。近几年设立的海西茶业基地与中国茶都、茶叶深加工区等,使安溪成为全国重要的茶产业链集散地。

(二)武夷山茶区

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武夷山国民经济的增长。2013年,武夷山茶区实有茶园面积达13.8万亩,全市注册茶企1 215家,从事茶叶相关工作近6万人。武夷山茶产业集聚明显,但经营规模小,通过现有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依托旅游业推动,从而使武夷山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武夷星于2001年10月创立,已发展成为武夷山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及加工厂,致力于传播茶文化,产销结合,主要生产青茶、绿茶、白茶、红茶等茶类。通过武夷山规模茶企引领较小企业,竞争与合作并重,通过市场调整茶叶价格,维持在合理且稳定价位,同时保证茶叶品质[7]。

(三)宁德茶区

福建省最大的茶区是宁德市,茶叶产业已成为其重中之重的产业,对财政、企业及农业工作者的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2012年,宁德市涉茶总值近27亿元人民币,全省年产茶量有三分之一来自宁德茶区。宁德市茶园经营分散到一家一户,农户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形成较为完整。近年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加工能力增强,品质不断提高,内外销售并举,构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品牌层次分明。例如,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1996年建立于福建宁德福安市,常年来打造独特的红茶品牌,致力于将坦洋工夫茶推广至世界。该公司包含种植、加工制造、销售体系,科研开发等多项业务[8]。

三、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茶产业已然发展为特色与实力并行的产业,集群规模初具,产业优势较为明显,成为福建省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是在产业的生产种植、加工制造、销售网络等多个环节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全省茶产业的集群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一)茶园开发缺乏规划

由于茶叶行情走俏,产量与价格居高不下,许多农业工作者为提高收入,肆意开垦山林种植茶苗。茶苗种植过程中需要松土,土壤稀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继而使土壤失去生产的能力,种植户加大农药投入,使茶园土壤循环利用价值。在这样肆意妄为的开辟茶园及大量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不仅对茶叶品质产生强烈影响,也不利于茶园的长远发展。

(二)茶叶产业链不完整

福建省广泛分布的小规模作坊是目前主流的经营模式。由于企业规模等一系列问题,真正拥有茶园基地的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茶叶来源分散于众多家庭经营作坊。该模式下使得茶叶的数量、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对茶叶加工、销售、运输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

茶产业链应由较具规模的企业牵头,吸引与茶叶相关合作组织加入,结合成追求共同利益的团体。而福建省以家庭式经营为主,难以形成规模;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够,使加工企业集中程度低。加工企业与客户间供需难以平衡,时而导致茶叶囤积,时而导致满足不了;相互间存在不对等的利益需求,没有良好的组织规划,对茶产业链及茶产业的竞争力有损害作用。

(三)茶叶单产值低

2011年福建省茶叶达到1 401千克/公顷的单产值,略高于全国其他省份。但是对比与世界其他产销茶叶的国家,福建毫无优势[9]。各主要产茶国的单产值远高于福建的1401千克/公顷。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不足,生产模式较为传统。目前的产业现状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茶产业中的新兴技术难以实际运用[10]。

(四)茶叶产品附加值少

福建省茶产品附加价值低,例如武夷山大多数茶企受资金投入不足影响,生产设备较为陈旧,生产工艺较低,管理水平落后。大多数为家庭式作坊,茶叶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制成成品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如药用茶、保健茶、液体茶等较少。逐渐成熟的茶叶市场,引发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有所下降。因此开发茶叶产品的附加价值,成为争夺茶叶行业利润的必要手段。

(五)农药含量过高

在福建省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茶农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成为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打击中国的茶产品,相继对中国实施贸易壁垒,通过农药含量标准的提高来阻碍中国茶产品进入他国市场。农药问题已然成为阻碍茶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六)茶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对比其他产茶省份,福建省茶叶氛围相对浓厚,福建人民在茶道及日常饮茶方面都是很重视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规律、习惯的变换,对茶文化关注度明显下降。想要将福建省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茶省”,仅靠目前的文化氛围是不够的。如何使更多群众加入茶文化的建设中来,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仅仅依靠媒体和企业是不足以塑造优质茶文化的。

(七)茶产业的物流结构缺陷大

区域化茶产业发展,物流是否能够有效且合理运作起到重要作用。茶叶产业有极强的时效性,保存不慎将会导致品质急剧变化,贬值迅速。因此需要使用有冷藏柜的车辆进行配送。目前这类型车辆的严重缺失,是茶产业物流结构中的重大缺陷。茶企的物流体系中缺乏系统且完善的标准,运输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同时,第三方物流没有建立专门针对茶产品运输的体系,使得信息延迟,生产、运输及销售相关资讯传递受阻。对种植户、加工制造企业等造成极大的压力,对产业链的发展极为不利[11]。

四、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视角下的福建省茶产业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一)全面拓宽茶叶产业链

两岸间关于茶叶的交流日益密切,许多有经验的茶商开始在福建省创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新颖的经营模式、品种的更新对福建省茶产业有突出影响。但是,福建省茶叶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偏少,为了追求市场有限的利润,将茶叶产业链延伸是必然的选择。如把与茶叶相关的茶食品、茶具、茶工艺,茶文化等产业相互融合,全面拓宽茶产业链。

(二)开发茶产品多样用途

延伸产业链可以从拓宽产品拓宽产品用途入手,挖掘当前未被重视的产品功能。例如风味茶、功能茶、保健茶、科技茶等等,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系列的产品。茶叶的药用价值是原本应该被人们重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被人们轻视甚至是忽略的地方。因此,重视茶叶的药用价值研发是延伸茶产业链的方向之一。重视茶的保健作用,重视保健茶的开发,开发新的茶叶品种。通过不断的提高行业标准,引领茶叶发展的世界潮,实行茶叶链的绿色生产[12]。

(三)建设生态、休闲茶业

除了产品链的延伸,对茶园景观的构建、茶文化节的塑造、茶艺比赛的推广等,都是延伸茶叶产业链的方法。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应为结合休闲、生态、娱乐的综合型旅游。例如,台湾建设的观光休闲茶旅,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多样茶类文化的活动,将新兴的经营理念与茶业发展相结合[13],将茶产业当成一种文化进行建设,对其予以宣传,加以推广。将福建省的茶文化深入发展,充分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并与旅游业相互结合,使三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四)构建农村合作社,加速产业组织化

福建省茶产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适当地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中的组织作用,引导和改变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的建设,逐渐形成规模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合作社促进,农户支持的模式。三方结合,共同追求利益、分担风险,提高产业组织化,从而促进福建省茶产业综合竞争实力[14]。

(五)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营销齐头并进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或建立网站,将企业文化和茶叶产品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从而推动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在这个数字信息时代,除了运用淘宝等网络平台进行简单销售,运用新型的自媒体营销已成为主流。如利用微信、微博等运营,可以达到培养特定目标人群、针对性进行推广、收集一手数据、品牌宣传、茶文化氛围渲染等多重作用[15]。

(六)茶叶企业密切加强与加工户合作

企业在整个茶产业链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力量,是影响力十足的环节,在整个茶产业链中最有活力。通过加强茶叶企业与加工户的合作,带动加工户进行茶叶的加工制造,为其提供技术、设备等,使加工户制作出满足企业及市场要求的产品,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及数量,又对茶叶品牌起了促进。

(七)建立高校与茶叶产业合作

茶叶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技能是使用“土方法”传承下去的,即父女、父子间的传承。这种传播方式容易造成技能的失传。因此,建立高校学生与制茶专家的联系,发扬传统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壮大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2014年安溪开展的首届大学生茶叶初制赛,通过学生与制茶高手结对子的形式参加比赛。该赛事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年轻群体注重茶叶产业,为培养新一批有文化懂茶道的人才打下基础。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对高校及茶叶产业能起到双赢效果。高校师生实地考察学习,进行土壤观察、检测、分析等。将分析结果进行反馈,可以为该地区茶园建设提供建议,为种植户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枫.武夷山岩茶品牌建设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2] 钱伟强.基于产业链拓展的闽台茶业合作深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3] 赵冬梅.找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J].农村经营管理,2009,(8):46.

[4] 杨江帆.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12:48-51.

[5] 张磊,吴志丹,杨如兴,邬龄盛,尤志明.2009年福建省春茶产销概况与启示[J].茶叶科学技术,2009,(2):1-4.

[6] 马军,李秋晨,张锦华,林影.准确定位市场 加快坦洋工夫红茶发展――记福建新坦洋茶业集团[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0,(12):55-59.

[7] 王丽敏.福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8] 余文权.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9] 张文锦,王峰,翁伯琦.武夷山市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12,(11):1264-1268.

[10] 程长琴.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3,(3):225-226.

[11] 王建华.供应链管理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3.

[12]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穆松林.中国茶产业发展与培育路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1,(12):2376-2385.

[13] 彭禧阳.中国茶叶贸易环境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刍探[J].农业考古,2012,(5):204-208.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43-01

有机大米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按相关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经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许可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其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种植,经专用的优良碾米机械设备,以达到全香、全黏和无怪味的高品质[1]。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到栽培管理再到收割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其附加值的创造也是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重要内容。

1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1有机大米产业技术尚未成熟

中国是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很多的乡镇已经开始有机大米种植的探索,如江苏省兴化市获垛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鸭共作工程、海南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鱼共作工程。但地区差异很大,有机大米若要实现现代化生产,必需因地制宜,改善大多数地区落后的有机大米生产方式[2]。

1.2有机大米产业链分离

中国有机大米的产业模式大部分是:农民负责有机大米的生产,中间商负责有机大米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商负责有机大米的销售。各环节从事者各司其职,导致产业链的分离,影响有机大米的发展。

1.3有机大米产业链断层

很少有企业研究开发以有机大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导致上餐桌成为有机大米唯一的出路,单一的渠道必然会制约有机大米的进一步发展。有机大米营养丰富,如将其开发成老年人、婴幼儿及特殊人群需要的各类口服液,并且该途径在国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这样可使有机大米产品系列化,延长有机大米的产业链条。

有机大米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基本被浪费。据测算,有机大米的稻壳占水稻的比重为20%左右,米糠为8%左右,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碎米。在有机大米加工厂里,米糠和碎米基本都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而大部分稻壳均被扔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料的浪费。实际上,稻壳可以用来生产香醋,镇江恒顺香醋已经领先一步,从有机米糠里提炼出来的米糠毛油可以卖到5 000元/t左右,而有机碎米可以用来加工米乳,1 t碎米可以生产8 t米乳,一罐250 mL的米乳价格在10.5元左右。中国有机稻谷加工后的产品只有有机大米一项,米糠、稻壳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有机大米的附加值很低[2]。

2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2.1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

一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逆性;二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病虫性;三是推进有机大米品种的优质化发展;四是推进有机大米功能品种选育;五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耐重金属性[3]。

2.2注重把握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有机大米因其味美营养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产业链的形成为有机大米的销售提供了平台,在种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销售这一条龙的运作过程中,前4项对于销售这一环节有本质的影响,而加工这一环节对有机大米的附加值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可引进膨化食品如雪饼生产线,提高粮食加工增值环节。通过兴办粮食加工小区,提高米业加工的产业链,并可带动运输业、饲料业及禽苗业发展。在加工这一环节上,要求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将稻谷含水量控制在15%~16%(配备烘干和加水设备),破碎率和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产品选用真空包装,包装袋大小以2.5~5.0 kg为宜[4]。加工精度达到国家二等以上。整精米率要符合国际标准,碎米率控制在10%以内。精米中留胚率在80%以上。应制定符合国家或地方卫生管理法规的加工卫生管理制度。每季加工前和每天加工前都应及时对厂内重点部件进行卫生整理。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艺应有操作规章制度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执行情况。建立原材料、加工、储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流向的完整档案记录,原始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每批加工产品应编制加工批号或系列号,批号或系列号一直延用到产品终端销售,并在相应的票据上注明加工批号或系列号[4]。在销售这一环节上,应迎合人们购买有机食品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愿望,逐步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和不同购买力的人群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竞争力[5-7]。

2.3加大种植设备和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我国有机大米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普遍落后,科技普及率低。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设备、种植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质量为最终目的,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3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韩玉珍.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J].垦殖与稻作,2004(4):56-57.

[2] 王宏燕.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3):223-227.

[3] 陈成斌,张烨,梁云涛,等.有机大米产业化与野生稻种质利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263-265.

[4] 吴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4):67-68.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5)

供应链库存管理从满足顾客需求角度出发,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为了提高物质库存管理的效率、降低相应环节的成本和提供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的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属于物流管理范畴,是其延伸和拓展, 供应链库存管理报不仅包含商品流通,而且包括企业各环节的协调和各环节业务流程的调整等。近年来,在石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管理层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视不断提高。同时,库存管理在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库存管理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库存影响石化企业供应链条一定环节的成本,同时制约供应链条整体的功能和竞争水平。因此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理念的形成使得企业不能在使用局部最优的办法运作库存管理,应该从供应链上各环节合作的角度来管理企业库存,以此来提高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率。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注重供应链条各环节之间的长期协调、合作,即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制度安排。石化企业要确保供应链的竞争优势,要做到整个供应链中库存的优化配置,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石化企业的运营成本,又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一、石化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和库存管理

(一)供应链环节不确定性

石化企业供应链各环节库存分为两种: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库存问题;二是产成品物流环节的库存问题。石化企业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连接的不确定性,即石化企业部门之间功能衔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间合作层面上,因此需要增加各企业及其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另外是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即石化企业内部低效率的控制机理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影响,制约机制低效率是企业经营管理不确定的根源,因此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企业间各环节的稳定性。石化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主要根源在于供应商的不确定性, 生产商的不确定性,顾客的不确定性 。

(二)供应链各环节中库存管理问题

现代石化企业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供应链的战略规划问题;供应链各环节反馈信息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变现在以下形式:一、缺乏供应链的整体思想。表面来看供应链整体效益依赖于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益,如果供应链各环节各自为政,不注重企业整体的长期利益,那么供应链各环节中库存管理的效率就会较低; 二、各环节信息反馈的低效率。石化企业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库存数据、需求变化、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过程的重要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存在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石化企业要做到高效库存管理,需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反馈;三、忽略不确定性的影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如物流运输情况、顾客需求变化、客户需求变化、原材料的供应、生产的不确定性等;四、库存管理方式简单化。对物流企业和生产经营性企业来说,库存管理的目标都是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经营的持续性,避免不确定情况;五、供应链各环节缺乏合作、协调。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调动各环节的资源来确保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协调的目的在于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顺畅地传递,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的需求,达成优化的供需关系,以此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二、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模式

(一)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SCM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管理分为两种模式:独立需求、相关需求。前者采用订货点EOQ 模型管理,后者采用原材料需求计划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产成品库存管理属于独立需求库存问题,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库存管理属于相关需求库存问题。在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自己的库存管理问题。供应商的库存管理问题为独立需求库存;制造商的中间产品的库存为相关需求库存问题;分销商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有自己的库存,其属于独立需求库存。

(二)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该模式的目标是供应链各环节运营成本最小化,各企业间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由供应商独立、专一管理库存,并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断提高库存管理的水平。即供应链其他环节的企业不再进行各自的库存管理,由供应链中供应商集中管理库存。这样就解决了下游环节企业自身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限制,从而使下游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研发。

(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主要的特点在于风险分担,这种模式促使供应链各环节的共同参与、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加强供应链中各环节中企业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相互之间合作、协同,保持供应链上下游环节间的库存需求的相互适应,这样做可以避免需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不再是上下游各环节各自为政的单一库存管理,而是形成一个调配整个供应链的库存达到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建立原材料库存管理协调机制,进行原材料联合库存管理;分销商和制造商之间建立销售库存协调机制,进行销售联合库存管理。

(四)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 CPFR

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新模式,有利于改善石化企业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合作、协调关系、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供应链功能发挥和预测精确性。准确地说,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库存管理模式运用技术模型来处理库存管理问题,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共同管理业务流程达到改善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预测的精确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完善企业库存管理。

三、对我国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建议

自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概念出现后,传统形式的库存管理的过程中就和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太相适应了。我国石化企业要想做好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治理结构,需要企业间进行合作,还需要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

实行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首先要变革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进行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日常实践中,需要高级管理层自上而下的推动、监管,促使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使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成为现实的目标,再者企业的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很重要。企业实施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来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促进并且影响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设计、再思考,达到用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物流速度等指标来衡量的过程。

所以,我国石化企业首先要在企业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管理部门重新定位,在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础上形成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尽最大可能挖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对需求顾客的服务水平。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一、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打破传统企业内部分工形式,按照新情况下企业业务流程的要求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职能重新定位;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通过跳跃式大刀阔斧地变革而不是靠循规蹈矩的演进实现石化企业供应链库存高效管理;BPR (业务流程再造)是通过对传统企业职能彻底性的改变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三、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不单单是考察一个单一企业的业务流程,而是从跨企业、跨部门的视角来实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四、企业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后,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通过密切协作、互相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6)

abstract: game theory focus on the status analyze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modern enterprises, gam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in scm into two groups: applications in traditional problems of scm, and applications in scm network equilibrium. the paper made a depth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se two categories and gave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key words: game theo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network equilibrium

0引言

博弈论所研究的是多种决策情况(博弈)中,每位决策者的最优决策和这些最优决策所构成的可能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相关特性[1]。wWW.133229.cOM博弈论关注于包含冲突与合作的状态分析[2],目前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供应链管理是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消费整个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信息、物流等进行管理,以改善顾客服务和增加经济价值的流程[3]。近年来,随着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企业间相互竞争及相互合作的工具再次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产量/价格博弈、多决策分析及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等问题。

1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供应链由不同的企业组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同时也相互合作,随着供应链由“链”向“网”的转变,企业间关系越来越复杂,不仅存在着上下游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还包括不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纵观供应链管理弈论的应用研究,本文将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分为两大类:博弈论在传统供应链问题中的应用;博弈论在供应链网络均衡中的应用。

(1)博弈论在传统供应链问题中的应用

cachon和netessine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将博弈论分为四种类型:非合作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合作博弈和贝叶斯博弈[2];leng通过对130多篇供应链管理中运用博弈论的文献进行总结,认为博弈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主要有五种类型:固定单位采购成本与库存博弈、数量折扣下的库存博弈、产量和价格竞争博弈、其他属性的博弈(能力决策、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及联合决策博弈(能力、服务/产品质量、产量/定价、广告/新产品开发等决策内容的组合博弈)[2]。

在供应链的传统问题中,博弈论主要用于解决单阶段或两阶段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间存在的决策博弈,parlar分析了单阶段,两个零售商出售同质可替代产品进行订货决策以使各自利润最大化的问题[4];cachon研究了两阶段情况下,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问题[5];monahan针对数量折扣现象,研究了供货商和购买者在顺序决策情况下,供货商的最优折扣决策[6],而kohli和park就供应链两阶段成员间基于数量折扣的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7];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和产品,gans研究了m个供应商之间的服务质量竞争问题[8],而cohen和whang研究了售后服务质量决策问题[9];最近10年来,随着供应链问题研究的深入,多决策博弈问题也受到了重视,例如bernstein和federgruen研究了两阶段下,单个供应商和n个零售商在库存和产量/定价联合决策下的零售商利润最大化问题[12]。

(2)博弈论在供应链网络均衡中的应用

随着供应链成员的增加,供应链中“流”的复杂化,供应链由链状结构逐步发展成网络结构,而供应链网络的均衡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nagurney对由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市场组成的三层供应链建立了单一产品下需求确定的网络均衡模型,指出供应链网络均衡是其中的产品流、资金流等满足所有决策者的优化条件,即控制供应链网络的有限维变分不等式的解[11];dong在nagurney的研究基础上对单一产品的随机需求情况进行了研究,以三方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非合作)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12];张铁柱对需求确定情况下的多产品供应链网络进行了均衡建模研究[13];藤春贤对多产品随机需求的供应链网络进行了均衡建模研究[14]。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基于静态博弈进行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问题研究,由于企业间的博弈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停变化,如何解决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的动态博弈成为研究的下一个方向;此外,在供应链网络中,不仅仅存在上下游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不同供应链之间的核心企业之间也普遍存在竞争与合作。李春发假设需求受时间影响,针对单产品供应链网络进行了上下游企业间的动态博弈研究[15];黎继子针对不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间博弈进行了相应研究,但仅局限于同质产品的情况[16]。

2总结与趋势

博弈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博弈论在帮助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的有效性,包括库存决策、产品定价与产品数量、库存/定价/质量/广告等多决策问题,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竞争合作问题等,而且随着供应链网络的复杂化,也需要利用博弈论来解决相关网络均衡问题。

在当前研究中,nash均衡和stackeberg均衡常常作为解决非合作博弈的方法被广泛使用,而旁支付方法较多地运用于解决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问题,核、shaply值及核仁的运用相对较少;而且多数研究是针对供应链的静态博弈进行分析,而在现实的供应链网络运作中,企业更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根据其他供应链成员的决策进行动态决策,因此如何将动态博弈理论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研究也将是下一个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杨荣基,彼得罗相,李颂志. 动态合作——尖端博弈论[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2] leng, m. and m. parlar. gam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review[j]. infor,2005,43(3):187

-221.

[3] b.j lalond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yth or reality?[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1997(1):6-7.

[4]m. parlar. game theoretic analysis of the substitutable product inventory problem with ramdom demands[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1988(35):397-409.

[5] g.p. cachon, et al.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inventory policies in a two-stage supply chain[j]. management science,1999,45(7):936.

[6] j.p. monahan. a quantity discount pricing model to increase vendor profits[j]. management science,1984(30):720-726.

[7] b. kohil and h. park. a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model of quantity discount[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6):693-707. [8] n. gans. customer loyalty and supplier quality competi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2,48(2):207-221.

[9] m.a. cohen and s. whang. competing in product and service: a product life-cycle model[j]. management science, 1997,43(4):535-545.

[10]d.j. reyniers and c.s. tapiero. the delivery and control of quality in supplier-producer contracts[j]. management science, 1995,41(10):1581-1589.

[11]nagurney a, dong j, zhang d. a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2(38):281-304.

[12]dong, j., d. zhang, et al.. multitiered supply chain networks: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5,135(1):155.

[13] 张铁柱,刘志勇,滕春贤. 多商品流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7):61-68.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7)

关键词:新经济;供应链企业;委托;道德风险

一、引言

委托(Principal—Agent)概念的最早提出是为了研究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自193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提出著名的“管理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以来,委托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在现代公司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经理阶层代表股东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由于股东和经理层在利益上往往会不一致,而且经理比股东拥有更多的关于公司的信息,因此经理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问题就是研究委托人如何进行机制设计,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委托问题主要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或比对方更具信息优势,拥有信息或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A.gent),缺乏信息或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ei.pa1)。信息不对称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从非对称的内容上看,非对称可以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指某些参与人的信息或知识。委托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双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称性即存在委托关系问题,如服务型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公司和员工之间、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在当今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它指的是供应商一制造(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制造商一经销商(manufacturer—seller)等之间的关系,即他们之间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契约协议关系。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委托问题,一般而言,供应商比顾客更了解自身产品的质量,而顾客只能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形如广告之类的宣传工具来了解有关商品的特征,而在这样一系列的宣传造势过程中容易出现供应商欺骗顾客的行为,从而产生问题。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elson(1970)研究认为,许多产品和服务具有经验属性其质量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被发现。由于顾客通常不能够正确地辨别产品的质量,这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供应商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水平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顾客不能正确辨认供应商的能力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Sdection)N题(Akerlof,1970)。第二,供应商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我们称之为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Holmstrom,1979)。DebiPrasads}Ⅱa(1998)指出,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信号传递理论的方法解决,利用某种信号来揭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例如在汽车修理市场上,供应商可以通过进行某些不可回收的投资如标志等,来显示其拥有较高的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供应商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Kelein&1.effer1981),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高质量的供应商和低质量的供应商区分开来。道德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采用激励机制(如价格补偿),来约束供应商的欺骗行为。

二、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委托问题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的活动是其中不同企业的采购、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物流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达最终用户的过程,它是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直到最终用户的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由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产成品构成的物流和企业间数据信息组成的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动。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产品(这里的产品可能是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或产成品),下游企业再向它的下游企业提供产品,由此构成了以物流为中心的一条供应链。在供应链中,位于上游的提供产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供应商(suppber),位于下游的购买产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采购商(Purchaser)。

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由于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存在着委托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虽然是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生产。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而具有自利性的法人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其实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在此不再深究)。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供应链上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它企业的利益。根据波特(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采购商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在谈判中获得优势,企业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如原料或产品的成本、产品质量、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因此,供应链企业问的信息不对称就引发出了委托问题。根据张维迎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从供应商一采购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将委托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起的逆向选择问题(AdverseSelection)和由于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我们在后面将祥细论述这两种形式的委托问题。

2.供应链企业问委托问题的特征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8)

一、服装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内部已经建立起了像ERP、EDI、MRP、SCM这样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多数都仅仅应用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和上下游企业建立对接与共享,这就使得信息在供应链的传递过程不顺畅,信息共享不完全,容易产生需求放大的效应。因此,很难做到让信息取代库存。目前,各节点企业的信息系统只重视企业的内部信息传递与共享,而忽视了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大大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对终端客户需求信息预测的准确程度,从而导致对库存的预测出现偏差,造成企业的存货管理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

(二)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

服装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订货会模式来接受下游零售商的订单,终端销售商一般都是根据自身获得的客户需求信息,提前向批发商订货,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定的安全库存。而批发商又根据零售商的订货数据,向生产商下订单,各企业对整个服装市场的行情总是非常乐观的,所以此时批发商为了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向生产商订货的时候也包含了一定的安全库存,这样下去,生产商所获得的市场需求信息是被不断放大了的,这就导致了生产商根据不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从而就导致了库存的大量积压。大量的库存积压会占用公司大量的营运资金,就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产生严重的生产经营问题。

(三)缺乏供应链的协同观念

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供应链的系统效应,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目前,从服装材料供应商、服装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供应链整体的协同,大多数服装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库存管理只局限于企业自身,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没有顾及供应链其它节点企业的利益。比如,有的面辅料供应商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服装制造商购买超过它所需的原材料,这就造成了制造商的库存积压。

(四)服装供应链运作效率低下

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主要体现在供应链运作的过程中。供应链经营与运作的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环节由繁化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原材料供应商能够保证及时供应,制造商能够准时完成订单,零售商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改善销售计划,都需要我们及时降低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避免物品库存过多或不足的现象。就目前来看,服装企业的供应链并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供应中的前导时间过长,物流组织的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解决服装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建立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保障信息畅通。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战略联盟,从而形成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的一体化运作,并应用信息技术,如利用EDI、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及时地获得信息,实现快速响应机制。同时,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先进库存管理策略,实现上下游信息系统的对接以及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准确与及时性,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供应链整体库存的最低化。

(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协同

服装企业应该改变各自为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因为企业在市场中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有许多与企业有存在密切联系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供应链的竞争。所以服装企业应该站在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企业的库存管理问题。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之间要做到相互信任、权利均衡、风险共担。同时各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库存计划,尽可能消除导致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水平,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共赢。

(三)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

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要求企业以快速满足动态的市场和顾客需求为目的,以追求企业各环节缩短提前期为核心。快速反应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配送中心,资源集中化,能够快速响应各个销售点的需求,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水平的目的,同时可及时调节、提高存货利用率。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建立迎合市场的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系统。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这是成功进行快速反应活动的基础。再者,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是指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建立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估系统,对供应链库存管理做出合理的绩效评估,并能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供应链库存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健全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应该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绩效评估的标准;第二,绩效评估的数据来源;第三,绩效评估的组织机构;第四,绩效评估的奖惩机制;第五,绩效评估后的整改系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对于服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稳定健康的持续经营与发展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服装企业应当把供应链库存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意识,积极创新并优化库存管理措施,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水平,进而缩减企业成本,提高企业供应链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维国.品牌型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及处理策略探讨[J].财会通讯,2011:20.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下面就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背景,以方便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背景

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本质上是减少物流对资金流的影响,是两者达到最优化结合,库存管理已逐渐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库存管理将起到调节供需余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使库存管理费用达到最低效用。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寻求综合优势,提高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

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0%,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的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这显然不够。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大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综合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三、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问题

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0%,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的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这显然不够。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大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综合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2. 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来评价,或者用对用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许多企业采用订货满足率来评估用户服务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用户服务考核指标。但是用户满足率本身并不保证运作问题,也不能评价订货的延迟水平。

3. 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传递系统的问题。

4. 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5. 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很多公司并没有认真研究和跟踪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影响,错误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提前期,造成有的物品库存增加,而有的物品库存不足的现象。

6. 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许多公司对所有的物品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中,多数是面向单一企业的,采用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企业内部,其库存控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7. 缺乏合作与协调。

8. 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现代产品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出现,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但是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也常被忽视,结果所有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和库存成本给抵消了。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模式VMI、JMI库存管理策略

1.VMI库存管理VMI是很好的库存管理策略。关于VMI的定义,可表述如下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来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关于VMI也有其他的不同定义,但归纳起来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许可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2.联合管理库存(Jointly Mnaaged Inventory JMI)。基于协调中心JMI从分散和集中型系统得到启发,对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拓展和重构。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是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商和用户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测保持一致,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五、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1.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节点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会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角度考虑其库存管理战略,坚持以信息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的原则共同参与库存的管理活动,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样就能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进化,最终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益,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整体性能和竞争优势。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密切联系链上其他企业,共同推动其发展。建立利益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一套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对参与的各个企业进行有效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的有效运行。

2.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平台

供应链库存管理能否做到准确、合理,取决于信息能否准确、实时传递。有核心企业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连接各企业的信息系统 使链上各企业共同参与完善优化,可以保证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和准确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稳定性和供应链各方的协作效率,从而使所有的供应链成员步调一致,共同采取行动,实现库存的合理化,从而消除由于需求预测修正、价格波动、订货批量、短缺博弈、库存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平台可以由链上核心企业管理,也可以由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统一管理,各企业共同参与监督。

3.库存货物管理方法 ABC分类管理方法,就是对产品的重要性进行分类管理,找出占用大量资金的少数物品,对它们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而对占用资金较少的部分,相对的管理控制得松一点。通常,企业根据这一原则,将产品划分为ABC三类。对价值较低和价值变化很小的产品,比如C类,应该维持相对较高的库存数量以避免缺货,而对于价值变化较大、占用价值较大的产品,如A类,则应利用节省下来的精力、时间、资金等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分析和控制,从而做到大量压缩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建立合理和优化的库存结构。这是简单又使用的管理货物的方法。(具体如表)

六、案例分析

几年前,有两个数字让宝洁的高层寝食难安。一个是库存数据:在宝洁的分销体系中,有价值38亿美元的库存。另一个是脱销量。在零售店或折扣店中最重要的2,000种商品中,任何时刻都有11%的商品脱销。宝洁的产品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时没找到所需商品的客户会推迟购买,但很多客户会买别的品牌或干脆什么都不买。

令人不解的是,系统中的大量库存并未降低脱销量。事实上,货架上脱销的商品常常堆积在仓库中。虽然库存系统表明有货,库存管理人员却无法找到佳洁士牙膏或Charmin纸巾的包装箱。库存堆积如山,而顾客却经常买不到宝洁的产品。

虽然尽了很大努力,公司尝试过的对策都无法永久地改变这一矛盾。于是,宝洁的经理们开始探索更激进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法。宝洁定下了目标:在不恶化脱销问题的前提下,减少10亿美元库存。

这是在三年前的故事。去年,宝洁的库存成本下降了,并预期今年会进一步下降6亿美元。不仅如此,宝洁在通往动态生产、规划和供应系统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离成为具有适应性的企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如果说宝洁过去采取的是"批量"流程,生产周期很长并造成库存堆积,新的宝洁则更趋向于根据需求来生产。

七、结束语

本文在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分析方面采取了举一反三的方法,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论述,对我们今后在库存管理问题的分析及控制策略总结上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产业链存在问题篇(10)

一、引言

委托(Principal—Agent)概念的最早提出是为了研究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自193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提出著名的“管理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以来,委托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在现代公司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经理阶层代表股东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由于股东和经理层在利益上往往会不一致,而且经理比股东拥有更多的关于公司的信息,因此经理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问题就是研究委托人如何进行机制设计,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委托问题主要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或比对方更具信息优势,拥有信息或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A.gent),缺乏信息或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Prinei.pa1)。信息不对称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从非对称的内容上看,非对称可以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指某些参与人的信息或知识。委托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双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称性即存在委托关系问题,如服务型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公司和员工之间、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在当今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新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它指的是供应商一制造(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制造商一经销商(manufacturer—seller)等之间的关系,即他们之间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契约协议关系。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委托问题,一般而言,供应商比顾客更了解自身产品的质量,而顾客只能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形如广告之类的宣传工具来了解有关商品的特征,而在这样一系列的宣传造势过程中容易出现供应商欺骗顾客的行为,从而产生问题。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elson(1970)研究认为,许多产品和服务具有经验属性其质量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被发现。由于顾客通常不能够正确地辨别产品的质量,这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供应商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水平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顾客不能正确辨认供应商的能力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Sdection)N题(Akerlof,1970)。第二,供应商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我们称之为道德风险(MoralHazard)问题(Holmstrom,1979)。DebiPrasads}Ⅱa(1998)指出,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信号传递理论的方法解决,利用某种信号来揭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例如在汽车修理市场上,供应商可以通过进行某些不可回收的投资如标志等,来显示其拥有较高的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供应商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Kelein&1.effer1981),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高质量的供应商和低质量的供应商区分开来。道德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采用激励机制(如价格补偿),来约束供应商的欺骗行为。

二、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委托问题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的活动是其中不同企业的采购、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物流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达最终用户的过程,它是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直到最终用户的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由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产成品构成的物流和企业间数据信息组成的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动。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产品(这里的产品可能是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或产成品),下游企业再向它的下游企业提供产品,由此构成了以物流为中心的一条供应链。在供应链中,位于上游的提供产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供应商(suppber),位于下游的购买产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采购商(Purchaser)。

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由于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存在着委托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虽然是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生产。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而具有自利性的法人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其实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在此不再深究)。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供应链上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它企业的利益。根据波特(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采购商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在谈判中获得优势,企业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如原料或产品的成本、产品质量、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因此,供应链企业问的信息不对称就引发出了委托问题。根据张维迎的有关理论,我们可以从供应商一采购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将委托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起的逆向选择问题(AdverseSelection)和由于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我们在后面将祥细论述这两种形式的委托问题。

2.供应链企业问委托问题的特征

供应链企业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问题,但是由于供应链的一些特有的性质,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具有以下的特征:

(1)供应链的企业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供应链的本质强调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合作,强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则往往通过外包等与其它企业以协作的形式来完成。供应链的思想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对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的看法,供应链企业不再把它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而是当作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生产,生产活动按整个供应链实行优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供应链企业间虽然强调合作,但是利益冲突也是存在的,企业之间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因此说,供应链企业的基础和目标是合作,但是它们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存在竞争。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关系,就是希望在通过分析其理论基础上,通过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2)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供应链企业问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委托模型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商品交换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就构成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委托关系,一般而言,卖者对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比买者多,买者是委托人,卖者是人。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是一次性的、暂时的,买卖双方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卖方会尽可能以次品或抬高价格等方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买方作为消费者则会想方设法与卖方讨价还价,以达到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但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与一次性交换关系不同,企业需要进行长期交易,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对而言不是很严重。企业或许可以从短期的欺骗中获得好处,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企业会发现短期的欺骗虽然得到了好处,但是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结,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因此,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的、长期的动态博弈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3)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是多任务委托。传统的企业间的购买策略是以价格为基础而展开的竞争,企业通过在众多供应商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得最低价格的产品。然而随着竞争全球化、产品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单凭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同样,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不仅仅是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产品周期、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供应商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如降低成本与质量改进、提高服务。因此,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时问资源约束下,供应商需要在多目标问作出权衡。而采购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供应商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采购商把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那么供应商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改进质量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

(4)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建立稳定的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供应商希望加入供应链那么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采购商传达信号,采购商根据这些信号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甄别。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供应商与采购商目标的不一致,供应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谋求利益,这在客观上会一定程度地损害采购商的利益,因此,订立最优激励合约的对供应商和采购商双方来说都有必要。

三、供应链企业委托机制设计

信息不对称引起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问题,在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供应商一采购商的关系进行管理并设计最优的机制,以解决双方的委托问题,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供应链企业的委托机制设计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问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根据上面的介绍可知,事前信息不对称包括逆向选择、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等方面。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同逆向选择是一回事,因此我们用逆向选择总括这三种模型。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问题中,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类型(如是高能者还是低能者),委托人不了解人的信息。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人选择发出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人的信号并据此判定人的类型并与其签订合同;或者是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人选择,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在供应链企业间,逆向选择是供应商将自己所具有的私人信息向采购商传递。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和行动不对称,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人的行为,人可能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问题在供应链企业问也是存在的,当供应商按自身利益行动时,有时会给采购商带来损失,如供应商采用低劣的原材料以获得成本降低的好处。特别的是产品存在经验属性,产品的质量在短期内难以辨别时供应商更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供应商不愿意加班而采取延迟交货,因为加班可能增加额外的成本;在供不应求时供应商故意隐藏其技术和质量水平,不愿意为改进质量做出努力。Kelein和Leffer(1981)在研究汽车修理商和顾客的委托行为后提出,道德风险可以通过顾客给予修理商一定的价格补偿(Premium)来解决。对供应链企业,由于联系更加紧密,减少道德风险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不确定性和供应链企业的风险分担

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从来源上划分,供应链企业的风险有两个方面:来自供应链源头的供应风险和来自顾客最终需求的风险。在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以订单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委托。以“订单”形式的信息传递会引起信息的扭曲,特别的是,订单的变动程度往往大于销售量的变动,扭曲趋势随信息向上游的移动而扩大,这种现象称为“放大效应”,当上游企业以订单为需求信息时,会误导上游企业的生产和库存决策。需求变动会影响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决策,为了消除不确定因素企业之问必须分担风险。

3.采购商对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上一篇: 合同管理的流程 下一篇: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