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感想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5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1)

生活化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因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新课标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体现了生活化和人文化,强调了德育素质培养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因此,就课程本身而言,思想品德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本文试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及其成因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其模式基本上凸显的是“灌输――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只管讲,“讲”成为教师最拿手的好戏。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学生在课堂上只管听,“听”、“背”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相当严重,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的政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死记硬背,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始终满足于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时间一长,使得知识与能力相脱离、教学与做人教育相脱节,学生逐渐成了机械记忆知识的容器,逐渐养成了依赖的学习心理和习惯,无法在心灵的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久而久之使得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科学内涵被淡化,也使得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的功能所丧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作为人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遭到了严重地摧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终身、持续的发展。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

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然而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考高分和进重点中学是一些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一些学生虽有满腹的书本知识,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学习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知识观

“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如果认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对谁都一样,那么他只会做个知识的忠实传递者,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相反,如果认为知识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人们努力的结果,那么他则会把课堂教学视为促进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手段,以确保新的一代为适应变化的世界和创造新的生活作好准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上,而不仅仅只是放在教材内容上。

(二)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2)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的产物。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特征的文化根源,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传统基础上的经验论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协调关系”成为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1]然而这种观念在天人关系上却因“天”的概念的多意性而显示出了模糊的面貌。这种整体的模糊性特点,在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成熟之后被保留了下来,在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有机整体宇宙图式之后,更是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影响。汉初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统治的要求,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理论,建立起了他的天人宇宙图式,“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2]这种具有系统性的五行图式,随着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的确立,不断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对他们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它与人们的抽象思维方式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的宇宙图式具有一种早熟的系统论性质,一方面使得它显示出了功能与结构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长期“满足于这种封闭性的使用理性的系统,既不走向真正的科学的经验考察、实验验证,又不走向超越经验的理论思辨和抽象思维。”其结果是“中国的思维传统和各种科学(甚至包括数学)长久满足和停步于经验论的理论水平。”[3]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影响下,中国人习惯于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方式来对事物进行把握,这决定了它的认识结果的经验性思辨特征。就大的文化背景来看,李贽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总结阶段,以儒家为主、兼具道家和禅宗的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是李贽思想体系的重要渊源,这样的文化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李贽美学思想的经验性思辨特征。童心说试图以“童心”概念来反抗伦理教化对审美主体的异化和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扭曲,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通过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超越,这种超越方式所凭借的直观感悟观照方式,让童心说显示出了经验性特征。这种特征的中国文化气质,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相似理论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马斯洛作为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因其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理论而被人们了解,他在讨论“自我实现”问题时提出的“第二次天真”理论,是一种具有美学性质的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在文艺创作中的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二级过程和原初过程的综合,前者处理的是意识到的现实世界的问题,后者则只出现在精神病患者和儿童身上,负责处理无意识、前意识的问题,文艺创作既有成人的理性因素又有儿童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体现了“健康的儿童性”的“第二次天真”状态使文艺创作的主体心境“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时又是非常孩子气的”。[4]“第二次天真”理论与李贽的童心说都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都试图通过它来解决审美主体的异化和文艺作品审美本质的扭曲问题,以实现超越。然而,“第二次天真”理论与童心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提倡儿童心理状态的审美价值是为了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人们对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认识更加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而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的实践。“第二次天真”理论在处理文艺创作中非理性的儿童心理状态和理性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关系时,并不没有偏废现象,它在反对原有的只重视理性现实意识的做法的同时,也要求人们要看到儿童代表的非理性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是一种批判之后的补充和否定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了理性上升的超越特征。相比之下,童心说理论对当时审美现状的批判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的,没能经过理论分析找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寻找一种更加符合审美活动本质规律的新的概念和理论去实现对文艺现实和前代美学思想的超越。这与当时的时代仍处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晚期,新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仍然不够成熟、无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的审美因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思想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使人们满足于原始系统论的天人和谐,“模糊”成为了“中国文化理论特色”[5],培养出了中国文化的经验性思辨特征。李贽在《童心说》中对于童心说美学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童心”概念的涵义和“童心”对文艺创作的价值方面,对于“童心”概念现实和逻辑基础并没有涉及,这显示了童心说理论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同时,童心说把向感性现实层面回归,将感性的儿童之心和情感作为对抗极端强调成人之心和伦理因素的文艺创作现实与美学思想的武器,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经验性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影响,使得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

二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02、137、161页

[4]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5]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3)

这是一种理念层面的思考。从学校教育的本质来看,各门课程教学基本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一样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一追求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正因为如此,各门课程和各位教师应消弭学科屏障与壁垒,担负起共同的育人使命。

具体来说,这一追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品格价值:即本课程分类目标中所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摆在第一位的基本的价值追求。

2.能力价值:即本课程分类目标中所列的能力内容。它包括保护环境的能力、社会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会选择的能力、自我调控与保护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3.知识价值: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包括传授知识,包括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背诵、模仿和运用,知识作为基础或载体,是学生终身必备的。

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实的价值:引领体验

这是一种实践或操作层面的思考。教学的现实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课堂上。那么,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课堂教学的实践价值,就应该体现在“引领”和“体验”上。因为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靠一种教导,而是靠一种熏陶,是通过体验来感悟和内化,从而进行道德认知和践行的。因此,围绕“引领”和“体验”,或者说在“引领――体验“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引领思想,重视灵魂塑造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最主要和根本的特性。所以在体验性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灵魂的塑造,这是一个关系到为祖国和民族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但思想和精神,必须有深厚的根基和正确的取向。这一点,在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和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却最容易被老师们忽视。引领的策略,主要是运用先进的理论、优良的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好典型等来进行正面强化,从而形成学生思想的主流;其次是要联系真实的生活,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比较,在比较后取舍和选择。若从精神层面来审视,未成年人的思想如果没有根基,没有主流,没有向上的冲动和高尚的灵魂,那将会形成一个糟糕而可怕的社会。

2.激感,重视生命体验

情感,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活跃于内心深处、复杂而又美妙的心理现象。激情使人美丽,激情使人获得和提升智慧。然而在我们现实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往往处于一种闭锁的状态,承受着太多的压抑和无奈,课堂生活单调、沉闷、乏味、程式化。其实,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视人的内心世界的。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为本课程的第一目标。不过,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仅仅知道这一点或备课时照章写在教案上是不行的,重要的是理解,尤其是要践行。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爱自然,重视生命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使珍爱生命、自尊自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等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多彩和人生的幸福。

3.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升华为一种追求,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思想倾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种有机联系的过程,正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时代的特点和课程的本性决定了一个人的本领,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正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关注问题,重视行为矫正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政治或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不少老师回避问题,脱离现实,造成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让学生感到老师上课就是空洞的说教,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远。于是,教学似乎成为一种敷衍,学生思想和行为中的问题得不到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矫正。

从育人的角度来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学生其实就是一种问题的防范。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思想或行为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正常和必然的。但是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而是应当关注、研究、引导和防范。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4)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11-0091-02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教学实效,用融入生活的、丰富的课堂教学理论,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实效,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脱离传统的政治化倾向、抽象空洞化倾向,真正贴近生活,触摸社会,回归生活,在植根于生活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体现出其存在折价值和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及价值

1.1针对课堂教学不良状况进行重塑:在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尚存在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忽视了直接生活经验的实际作用,忽略了学生对于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个性化感悟,使思想品德教育丧失了人与人心灵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宗旨相悖,极大地挫败了初中生的好奇欲望和思想品德学习兴趣,起不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因而,只有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社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运用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帮助学生回归生活,用实际的生活案例和情感体验为索引,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新课程要求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是一门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密切相联的学科,它不但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有极强的现实时代性特征,因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将其知识性内容与生活现实性内容紧密相联,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广泛地引入生活元素,用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用融合的生活体验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集理论与生活相统一,获得真正的政治价值观学习。

1.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素质发展:单纯、空洞的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是一种学科化的理性主义教学形式,它最大的缺陷是改造了一批“真空”式的学生,他们在现实的复杂社会情境下却无所适从,因而,融入生活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模拟性实践活动,可以真切地感知生活中所蕴含的政治要素关系,并在不断学习的前提下,发现社会生活问题,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用个性化的思考,剖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现真正价值意义上的综合素质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运用及案例教学思考

2.1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我学了有什么用”,为了使学生清晰地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解性学习,必须帮助学生确立生活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由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思绪进行转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基础理论体系,而是要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现实问题融会贯通,建构基本的主动性知识架构。

2.2其次,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充实是教学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为了提升“生活化”内容,要不断挖掘活用教材,讲究“生命叙事”,以学生的眼光、话题、范例为载体,对课本内容进行生活化的“二次开发”;其次,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了解学生的感悟,帮助学生强化和认知这些生活经验,用理论充实学生的知识。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可以导入生活化的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如:开展课前5-10分钟的时事播报、新闻开讲、时事点评等,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为索引,通过电视、广播、读报等活动为手段,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素材,突出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和可操作化特征。另外,教师还要引入生活中丰富的社会信息,打造趣味读物课堂,使学生融入在新鲜而生动的内容之中,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如: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原因,如沉溺于上网、痴迷于暴力倾向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明确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2.3采用生活化的案例教学为手段: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选择,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生活化运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的知识。在运用案例教学的生活化运用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搜集案例,通过自己的观察选取适宜的生活化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精心的准备和编制,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详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个性化的案例分析,在对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局限于案例的呈现时间,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深入到案例的分析当中去,教师用设疑问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视频;用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案例教学最适于进行分组讨论,其重要的环节便是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环节,它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发表出自己个人的见解,在共同参与的讨论中思考、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精心准备生活素材,使生活素材生活融入基础理论知识之中,使学生处于自觉的、体验生活式的学习,在个性化的思考、小组合作式的讨论氛围中,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在知、情、行相统一的生活化教学中,观察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内涵,真切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就在学生的身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季士强,肖鹏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常见的三个误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5)

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总是从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和过程开始的。经过科学抽象而构建出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会大大简化物理问题而又避免产生较大的偏差,特别是研究对象是特别复杂的实际问题,更应该先建模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对结果加以修正。比如,理想气体就是对实际气体的理想化,忽略了气体分子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把氢气、氧气、氮气等在常温下都可视为理想气体,这样处理起问题来就简单多了。高中阶段的气体问题通常来说都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分析和处理。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如果气体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就不能再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求解了,因为这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不能再忽略了,需要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以修正和推广,进而得出大学物理当中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当中,涉及了大量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核式结构等,也有大量的理想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实际上这些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已经开始初步涉及。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逐渐地引导学生完成物理模型的建立,引导其形成自主思考问题、主动抽象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科学抽象和合理简化的能力,到学习高中物理时,就不会感觉陌生。当然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都是遵从合理假设逻辑推理验证结论的规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理想实验也是高中物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对物理实验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如初中和高中物理当中都涉及的伽利略斜面实验、高中物理当中的自由落体实验等,都是通过理想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的。注意,理想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而是让学生学会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对实际的实验进行外推,得出普遍的规律。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就可以从实际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小车由运动到静止的现象,延伸到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沿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滑动的距离各不相同,外推得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的批判当中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二、比较分析,科学归纳,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当中得出一般规律的科学方法,对于物理规律、概念和定律的得出极其重要。高中物理当中不少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对若干个实验的归纳总结得出的。当然,其中有些实验还是离不开初中物理实验的基础的。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得出阿基米德定律的方法,先观察现象鲜明、趣味性强的课堂小实验,然后对不同的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个基本的认识:①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②磁铁与闭合线圈做相对运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通电螺线管(原)与闭合线圈(副)做相对运动时,闭合线圈(副)中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原)中的电流突然接通或断开时,闭合线圈(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电线圈(原)中的电流强度大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副)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然,这两个基本认识还过于肤浅,只注意到了电磁感应的一个侧面。最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基本认识加以系统,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于“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磁通量的变化是抽象的概念,是对大量的物理实验进行概括总结和抽象思维而得出的结论。以磁通量的变化为手段,我们可以对电磁感应现象有相对完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思维特点的不同,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物理现象的认识需要借助于感性材料,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实验现象引出物理概念,进而归纳出物理规律;高中生则是抽象思维占主体,可以经过对已有知识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用实验来加以验证,但仍有某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单靠学生的想象难以理解,需要先安排具体实验。比如,在讲到“光的干涉现象”时,学生只靠想象难以理解“在某些状态下光不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打好基础,以从本质上理解光的干涉现象。

三、温故知新,类比推理,突破重点难点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如惠更斯就是在将光学现象和声学现象的类比与推理之后提出的光的波动学说;德布罗意也是由光子与一般微观粒子的类比推理之后提出的德布罗意波的概念。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6)

一、传统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政治教育书本化倾向明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并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材。教师、学生都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抽象记忆。“如果教学活动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获得的书本知识就可能只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也容易导致本应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偏重书本知识,脱离生活世界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保守、教条、僵化,不会变通,不会创新,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生活世界,也缺乏社会责任感,更多的成为“有知识而没有智慧,有智慧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思想,有思想而没有生活”的人。

2.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偏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工具价值,主张教育要以社会的需要为最终目的,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它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工具性价值。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类创造升华和人类素质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价值。主体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人类特殊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工具性价值只是它的功能性体现。主体性价值被淡化和忽视,就会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客体,其工具性价值也就成为消极被动的甚至被扭曲的,逐渐脱离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3.功利主义影响严重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中国传统思想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民众。读书、受教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个美好前途,而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性灵,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同时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也迎合这一趋势,为出成绩、出效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睡眠时间减到不能减为止,学生被圈在校园内,不能轻易出门,学生生活在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相隔离的“书本世界”里,学校生活非生活化。另一方面,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其它一概不作要求,代替孩子做好了生活的一切,学生除了学习生活,少有日常现实生活。这种畸形的生活让学生心理极端脆弱,在学习生活中找不到乐趣的孩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疯狂地寻找成就感。

二、走向生活世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走向生活世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通过认知、对话、理解、感受、体验、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并且通过建设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和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干预生活并超越现实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的精神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功能。

三、走向生活世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交互主体观”。即以教育者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为基础,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互作用中,启发、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而这一过程必然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的。其认为教学的本真意义就是交往与对话。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从而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享受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知,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组成一个真正“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更新教育目标

当前新的初中政治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学生应该了解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获得对这些知识的分析、选择、判断和决策能力,提高主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知识的乐趣。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3.重视学生的校内外生活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缩短学生与书本知识之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学习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价值,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使之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将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发真正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生活。

4.实施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是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体验教学的方法有:一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文本”中抽象的语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体验。

5.改革教育评价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主要针对结果进行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忽视其导向和激励功能。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提出“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更直接、更真实的评价,它能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和真实情景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效,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其“非认知行为”,如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需要我国功利主义、社会本位的传统文化的消解,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和实现的,因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举步维艰、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庞丽.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阐释[J].教育科学论坛,2007,(9).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7)

首先,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验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三,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营造出和谐、开放、平等的体验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最后,体验式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教学课堂中,丰富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全的道德践行。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应用

1.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流程模式。

(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教学情境要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规律,这样的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有真切的情感体会,激发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感知体验。教师通过情境的展示设置探讨话题,调动学生通过自身观察、表达、行动等方式,产生内心体验,使学生受到感触后有感而发,激发学生表达感知体验的欲望,组织学生交流看法、感受,活跃课堂气氛。在感知体验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灵活性的活动,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感知体验效果。除了课堂感知体验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形成情感体验和思考。

(3)感悟体验。教师设计出与教学情境相关联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感悟体验巧妙地引入教材观点,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感悟体验是教学环节的重点,学生通过感悟体验认识到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践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再引导学生将零碎的感悟形成完整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4)践行体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践,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不仅教育学生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也将学生的认知感悟运用至实际生活中,因此思想品德教学要将生活引入课堂,也要将课堂引入生活。教师要设计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学习活动,切实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悟,将感悟践行到实际生活中,使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道德认知的知行统一。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8)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越来越密切。生活本是一切的源泉,初中思想政治内容是有针对性的对生活事件进行案例性的总结和分析。尤其,初中思想政治的开卷考试代表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掌握内在的真谛,以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近几年,教育部一直调动教学的生活化,旨在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张力。可以说,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教育的一种大的趋势,能够从根本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技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学目标是指引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个方向灯,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目标逐渐开始转变成为“三维”,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渗透,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感觉不到学习政治的实用性,进而很容易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可以说知识的本位现象使得教学目标显得政治化、理想化,不切合学生的实际。而思想政治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对此,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选择生活化教学手段,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借以来确保学生学习实效性的生成。

如:在学习《做诚信的人》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这样生活化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实际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感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严格要求自我。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能够让学生自己分辨生活中的是非,了解诚实守信才是发展的根本。

知识目标:真正了解诚信的作用和意义,明白不诚信的危害性。

这样,以生活化的内容为教学目标,运用生活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内容的距离,刺激学生学习,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挖掘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改一直倡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学生周围的信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原型是学生身边熟知的内容,学生知识缺乏主动探讨。而初中生素养和技能的形成主要途径是对生活的感知、体验、感悟等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进而再运用这种素材和经验去阐释思想政治内容,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知识学习链,强化学生有效的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

如:在学习《学会自立》教学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寄宿生和走读生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走读生和寄宿生各个方面的差别。诸如:寄宿生每天都是自己洗衣服、刷碗、收拾杂物、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而走读生每天都是依靠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吃完饭不用收拾,每天需要家长督促去学习,甚至自己的时间都是听任家长的安排,而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学生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去反思自我,想象自己平常是不是自立,自己缺乏的又是什么,认识自立的重要性,并尝试自立。从学生日常事件入手,运用生活素材来促使学生感悟,最终实现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强化。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生活化教学顺承新课程理念,较为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社会生活拓展。对此,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以生活化的教学背景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置身生活,感受生活与思想政治学习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知识问题,运用知识问题增强自我生活经验等等,潜移默化的提升素养和技能。

如:在学习《特殊人群需要特殊保护》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这个很不了解,笔者则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即:将教师改造成为生活中的商店、道路、车等等,之后让学生模仿特殊人群:盲人、聋哑人、身体残疾等,让他们感受这些人群在日常的过程中,过马路或者买东西的困难性。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符合学生本身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教师,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创新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将化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以轻松的姿态去探究化学的奥妙,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化学活动的机会,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化学课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的僵化、实验教学的缺失以及脱离实际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化学,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生硬,学生不感兴趣

虽然新课改已经在初中课堂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传统观念仍然没有消除,成为限制化学课堂发展的毒瘤。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不愿意接受新思想,课堂教学坚持“填鸭式”的思想,先给学生讲解化学知识,再组织学生练习,最后进行课堂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找不到学习的方向,课后也不知道怎样复习,逐渐对化学失去信心。还有的初中化学教师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对初中生发号施令,不给初中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即使初中生有新的想法也不敢提出,造成了化学课堂的枯燥乏味。

(二)忽视实验教学,限制动手能力

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有些初中校园没有专业的化学实验室,缺乏先进的化学实验教学设备,存在着很多学生共用一个实验器材的现象,导致了有的学生无法熟练使用实验器材。有的化学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不给初中生自主实验的机会,以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动手实践,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论。虽然学生能够记住实验的结果,但是对于实验步骤却感到茫然,当试卷中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时候,学生就束手无策了。还有的初中化学教师担心学生在实验室难以管理,尽量避免学生实验,在教室里给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虽然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是与实际操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问题设计僵化,无法联系实际

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有关系,但是很多化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化学提问的时候,有时候设计的问题过于复杂,超出了初中生的理解范围,即使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回答,可仍然有学生并没有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有时候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化学教师为了彰显自己的教学才能,在网上下载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将案例中的问题直接搬到自己的课堂,有些知识脱离实际,会造成初中生的困扰,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对于化学问题的选取必须要遵循平等原则,既要照顾到优等生的情绪,又要考虑学困生的感受。

二、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保证有效教学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难免会感到困惑,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指导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为初中生的未来打基础,带领他们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去解释生活现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初中化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科学素质,获得生活经验。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保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有所收获,找到学习的动力。素质教育的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持师生互动的频率,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挥初中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保证有效教学。化学教师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给学生讲述化学知识的时候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避免超纲或者脱离实际的现象,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会因为学生化学基础差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学生化学能力强而优待,逐步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二)注重师生双边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给初中生带来丰富的化学知识和体验,学生在互相交流和互动中成长,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本质,让初中生知道化学不只是简单记忆的符号,而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初中化学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帮助,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这样就为初中生的高效学习做好了铺垫。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方的活动,而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达到良好的状态,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课堂上,化学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运用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给初中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帮助初中生开启想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中,化学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动手的机会,先给学生做好实验的示范,再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成员都合理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实验,增加实验教学的实效。在课后,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好辅导和复习,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专项巩固,促进初中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三)指导化学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一直以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都是困扰教师的难题,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都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做深入的探究,这就导致了化学学习陷入僵局,化学水平难以提高。很多学生抱怨化学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化学教育。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师把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工作的重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注重新旧化学知识的衔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化学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全面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前化学教师都是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理论,积极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帮助初中生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改变对化学的错误印象。学生要学会科学阅读,掌握化学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系统。教师还可组织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针对同一道化学题,看看谁的解题方法更好更快。在这样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初中生受益匪浅,化学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四)创造化学实验机会,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初中化学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机会,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课堂表现力及参与度,在实践中发展初中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改进化学实验,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都很熟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改进和创新实验,一方面锻炼初中生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生都很认真思考和研究,对化学的理解更深刻,每次实验过后都会有新的收获。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先进行大胆的设想,再设计实验方案,最后进行验证,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会运用到很多知识,也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化学小实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感受化学的魅力。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实验情境,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要求初中生运用化学知识去探讨未知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前,初中生不敢动手进行实验。现在,学生都争先恐后进行实验,可见化学教学得到质的飞跃。

(五)培养良好作业习惯,巩固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涉及20 多种物质,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种物质特性的时候,学生的化学水平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初中化学是在初三才开始设置的学科,就相当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一样,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许多陋习,他们没有养成作业习惯,要么粗心大意,要么字迹凌乱,对于提升化学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和点评,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还增强了生活经验,使化学学习变成了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提升化学学习的效率。初中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动手实践作业,大大改善了传统化学作业的弊端,帮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实验体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实验的成就感,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点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创造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课堂教学的关注热点,初中化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活化课堂的重要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利用现代化技术拓宽教学资源,带领初中生共同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养成终身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彩霞.关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中旬),2014 (4 ).

初中化学实验感想篇(10)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点就是导行、明理以及激情。要想保证学生能够学得好,必须要使学生能够乐意学,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发展以及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使学生从学习内部获得学习的动力。一般而言,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学习机械、沉闷,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性以及自主性。而情感教学模式能够以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为依据,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情感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

教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加以完成,因此,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情感教学,从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出发,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感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加以有效融合,设置多样化的情感情境方法,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案例,通过表情和动作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二)情感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情感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时,要能够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的情感功能加以有效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其需要教师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随和的态度指导和教育学生,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用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能够因势利导,教学内容能够深入浅出,并选择富有趣味又易于理解的内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情感教学的优化设计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情感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时,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教学目标更为明确。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情感目标加以确定,如学生对知识的态度以及反应,并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共鸣,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对学习的情感目标加以确定,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感、理智感以及道德感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 情感化的教学评价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因此,教师必须要将情感因素有效融入到教学评价中,全面评价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对学生行为进行整体评价,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调整错误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情感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 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些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情感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情感教学有效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一般而言,情感体验作为认知的过程,将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系以及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产生道德信仰,能够有效维护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将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首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浓厚而热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排除学生对课堂的排斥感。其次,应用情感教学模式,能够构建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该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喜爱,并且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模式,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并通过情感的鼓励和交流,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以及强健体魄的学生,培养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正确审美情趣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而言,其要求教师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情感教学模式。这样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积极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便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感教学模式时,必须要采取情感化的教学评价,创设有效的情感教学,合理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优化情感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芳.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165-166.

[2]刘奕能.情感: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108.

上一篇: 档案归纳方法 下一篇: 法式室内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