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建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4 16:42: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世界著名建筑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

篇(1)

一、说明文中的记叙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可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叙是表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法。 有些事物的某些特征常常体现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因而记叙这种过程就成了一种说明方法,即记叙性说明。 记叙的着眼点不在巨细无遗地展现发展过程的细节,而在于介绍过程的概况及其特点。 如茅以升的 《中国石拱桥》 中有这样一段:

赵州桥横跨在 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这段文字概括地记叙了赵州桥的发展历史,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老和使用时间之久远,这样就使读者对赵州桥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说明文中的描写能够更具体清晰地显示事物特征,也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说明文中的描写,是起辅助说明作用的,这种描写十分简洁,必须在力求真实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夸张、渲染,也不能含蓄、隐晦。 如 《大自然的语言》 一文中开头一段这样写道: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段文字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寓说明于描写之中,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为下文进一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三、说明文中的议论着眼于说明特征,意在深化读者对事物特征的认识,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明文中的议论,是对说明的事物做扼要的概括或简明的评说,内容上必须高度概括,要求字简词精,句短意明,点到为止。 如叶圣陶的 《苏州园林》 中有这样一段: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其中的议论简洁明了,意在说出苏州园林中为什么没有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凸显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四、说明文中的抒情可起到教育、鼓舞的作用,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

说明文中的抒情,应该建立在对事物准确周密的说明的基础之上,不求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而是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黄传惕的 《故宫博物院》 中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篇(2)

事实上,这位45岁的中国体视学领军人刚刚在2007年9月当选第十二届国际体视学会副主席。这不仅确定了他在国际体视学领域的地位,也证明了我国体视学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内外同行羡慕他、祝贺他,然而,此刻,他想得更多的却是他的科研规划和发展远景:在5年内建立一所国内先进的神经体视学研究所,10年内在老年神经生物学领域内有新的建树,用毕生的精力把新体视学方法推广到全国各地的生物医学实验室。

进入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学习。使唐勇站在了人生新的高度

1987年,25岁的唐勇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读研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唐勇一生的事。当时,在中国最早应用体视学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高贤华教授邀请了世界著名的体视学专家、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盖德森(Gundersen)教授来华讲学。盖德森教授是新体视学方法的发明者,也是世界公认的新体视学方法的奠基人。唐勇第一次有幸面对面地接近世界顶级科学家,对体视学的浓厚兴趣使他渴望得到盖德森教授的指导和训练。

1993年,唐勇研究生毕业后以出色的英语及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了公派赴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1994年2月,唐勇终于来到了盖德森教授的身边,进入了国际一流的体视学实验室,站在了人生新的高度。

良好的学习背景、极强的悟性和出色的数学能力,使唐勇很快得到了盖德森教授的赏识,他非常喜爱这位聪明、勤奋、善于探索的中国学生。1995年,唐勇顺利地以访问学者身份转读博士学位,成为盖德森教授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亚裔体视学博士研究生,并很快成为盖德森教授所有博士生中的佼佼者。

在盖德森教授的指导下,唐勇的科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迅速成长为新体视学研究的专门人才。1994年至1996年间,唐勇与盖德森教授合作,首次阐述了《定量研究人大脑白质及白质神经纤维的体视学方法》和《定量研究人大脑皮质突触数目的体视学方法》,这两种方法为神经系统的定量研究奠定了牢固基础。1995年,唐勇撰写的论文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体视学大会上获得国际青年体视学家论文比赛第3名,当时唐勇只有33岁;1996年,在爱尔兰召开的欧洲电子显微镜学术会议上,唐勇被特邀作了《体视学在电镜中的应用》的报告1998年,唐勇在他的研究中首次发现,老年大脑白质萎缩是因为细小直径的有髓神经纤维退化所致。这一重要发现为老年大脑功能降低及寻找延缓大脑衰老的方法提供了依据。唐勇将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老年神经生物杂志》上,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并得到极高的评价和肯定。这一发现对老年大脑的研究有着极其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神经生物学界对老年大脑萎缩的传统认识,为人们今后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在美国三所实验室的经历和磨练,犹如唐勇人生的一次三级跳

当唐勇把自己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3年时间完成的博士毕业论文交给盖德森教授时,受到了盛赞:“唐,你的论文是我所有学生中完成最好、最精彩的!”盖德森教授希望唐勇博士毕业后留在他的实验室完成博士后,唐勇没有同意,他想到美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让一直倍加欣赏唐勇的盖德森教授多少有些失望。

1998年4月,唐勇拿到美国H-1签证,来到位于芝加哥的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员,继续他的“大脑记忆与突触关系”研究。由于对大脑老年改变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唐勇9个月就拿到了美国为科学上有特殊才能的人颁发的绿卡,而一般人要5年才能拿到。

然而,唐勇很快就发现,美国西北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和研究水平都无法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这让唐勇有些失望,他下决心离开这里。他向美国多所大学和实验室发出求职信,短短一个月内,竟然接到了全美12所大学或实验室的邀请信,最吸引他的是实力非常强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内科。

1999年3月,唐勇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继续完成他的博士后研究。这一年,他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慢性酒精中毒病人的大脑白质不存在神经纤维退化。他的发现否定了长期以来关于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白质神经纤维退化的假说。

从1999年到2001年的3年问,唐勇不仅为洛杉矶分校神经内科建立了具有完整体视学分析系统的实验室,指导研究生运用体视学方法完成课题研究,而且还帮助这一团队成功获得了3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基金资助,共获得了约600万美元的基金经费,这3项基金申请中的体视学的实验设计全都是唐勇完成的。

获得了指导一个大型科研团队的经验后,唐勇又向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他渴望到全美著名的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老年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培养自己驾驭一个更大实验室的能力。

当向导师辞行的时候,导师一再挽留,他实在想不明白,这里这么好的条件和待遇为什么留不住唐勇。他试着对唐勇说:“钱不是问题。”唐勇真诚地回答说:“对于我来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尽管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给他的年薪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低1万多美元,唐勇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该中心的实验室和导师吸引了他。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的约翰森・莫里森(John Morrison)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物学专家,而莫里森教授的老师则是世界最著名杂志《科学》的前任主编,能与这些世界顶级科学家合作是唐勇梦寐以求的。

2001年,唐勇以资深博士后的身份进入了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在西奈山医学中心,唐勇进一步释放出了自己的才能。他帮助中心应用体视学方法进行神经生物学实验,并帮助中心建立了雌激素与老年脑研究的标本库。2002年,他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显著增加猴前额叶皮质兴奋性突触的数目,这为雌激素替代治疗能预防衰老找到了根据。这一研究结果被32届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从

13500篇论文摘要中选出,在新闻会上,并与2000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格雷嘉(Paul Greengard)教授一起发表了这些研究成果,2003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也对唐勇的这项研究成果予以了报道。

在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3年多的时间里,唐勇为莫里森教授负责的美国重大基金课题《雌激素和老年脑》完成了5年1000万美元的大型科研实验中全部体视学的实验设计,被美国同行称赞为“全美国最懂体视学的人”。

在美国三所实验室的经历和磨练,犹如唐勇人生的一次三级跳。当他确信自己已经具备了独立创新的科研思维能力,并已获得了驾驭大型实验室的经验,可以驾轻就熟地完成大型科研实验设计时,回到祖国的思绪开始在脑海里不停涌动。

然而,如果回国,在美国上高中的儿子怎么办?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又一次成为他的坚强后盾。两人商定,唐勇先期回国,妻子留在美国陪儿子考上大学后再回国。困扰唐勇半年之久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做好了才回国,回国后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埋藏在唐勇心底的肺腑之言

2004年7月,唐勇只身一人回到了阔别10年之久的祖国。在众多橄榄枝中,他选择了自己家乡的重庆医科大学,落足在哺育他的巴山渝水,准备从这里开始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

面对媒体,唐勇微笑着说:“做好了才回国,回国后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埋藏在唐勇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如果盖德森教授听到这句话,一定能够理解和原谅当初唐勇离他而去、只身赴美的选择。

为了安心在国内工作,唐勇有意断了自己的后路,回国一年都没有去美国,让绿卡过期。让他欣慰的是,在他回国一年后,儿子被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优秀的儿子与杰出的父亲一起,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为自己的理想放飞。

篇(3)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的快速发展不一定等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涸泽而渔、盲目求全求大、追逐短期经济利益等行为只会严重挫伤高等教育腾飞的翅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大学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践行大学文化使命,真正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高校之一。考察哈佛大学当代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中问题症候所在,寻求解决办法,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梳理哈佛大学发展的历史,可将其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求真务实的大学理念

在3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哈佛大学并非一帆风顺,但从建校基础和历史积累看,她能够适应美国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需要,扎根本土,博采众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社区性的宗教教育机构发展为世界一流的高度学府,高居世界高等教育皇冠的巅峰,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

首先是哈佛大学提倡精英教育。哈佛大学根据美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于19世纪后期提出精英教育理念,建成了前所未有的“精英型”大学。第二是坚持真理与学术至上。哈佛大学的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ties”即“真理”,把追求真理作为校训。第三,坚持古典自由教育。哈佛把自由教育作为培养精英人才的必由之路,不断更新自由教育理念,改革自由教育模式,这对防止哈佛的落后和倒退,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以人为本的建筑文化

大学的建筑是大学的历史、实力和办学理念的见证。从大学的建筑中,可以看出她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质、魅力和力量。走访一所大学,其建筑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对学校的评价,也往往是基于这第一印象。

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是哈佛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1720年的马萨诸塞楼,1763年的霍利斯楼,1805年的斯坦顿楼等等,与青春学子相互映衬,好像二百余年的美国历史向你迎面扑来,向世人讲述哈佛成为经典的秘密所在:物质发展可以日新月异,而塑造精神与文化的家园,却依靠阅历、坚持和耐心。

哈佛大学老校区大大小小有30多个校门,没有镏金,没有招牌。与校门的简朴形成对比的是哈佛大学气势浩大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建筑群落。哈佛大学图书馆就有八十多座,总藏书量超过1500万册,是世界第四大“百万图书馆”,大部分建筑恢宏磅礴、庄严典雅,让人叹为观止。

哈佛大学建筑风格中的简约与繁复、低调与奢华,看似随意的选择,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其文化建设始终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价值中心的严肃取向。

3 自由、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哈佛大学,学生拥有非常自由的学习权力。既有选择某一门课程的权利,也可以转专业,或离校,或注册一些无学分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多种交叉学科课程。这种不受知识领域的禁锢,不以短期就业利益为目的的课程修习方式,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意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健康发展。

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当年,著名的通识教育计划实施后,哈佛大学没有停下探索自由教育形式的脚步。1979年,哈佛大学建立一套共同的 “核心课程”体系。九十年代中期,哈佛大学修正了培养“全人”的目标,更改为倡导为新世纪培养“新人”。2007年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在不断改革中,哈佛大学的很多课程日益超出固有的学科界限,获得新的突破性发展。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批评(下转第15页)(上接第10页)和自我审视逐渐成为哈佛大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哈佛大学积极地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的法宝。

4 独立、严谨的学术文化研究

独立思想是哈佛大学的首要原则。哈佛大学允许并鼓励教师和学生从自己的个性中寻求趣味性,大学主要是使学生成为发现、解释、创新或形成新思想的人,教学也从传统的填鸭式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

严格的学术规范是独立思想得以科学论证的重要保证,抄袭、剽窃和改头换面的移植,是哈佛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大忌。教师要取得授课资格必须先发表规定数量高质量的论文。对于学生做学术研究,则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必须扎实,并在严谨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坚决杜绝杜撰和抄袭他人成果的现象出现。

5 开放、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提升了哈佛大学校园文化的品位。哈佛大学有众多运动代表队,各种社团、乐队,各种学生组织,各种对外界开放的论坛。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能力,养成相互之间的协作精神。

大学文化似清泉、如空气、像阳光,是大学赖以生存的灵魂和土壤,以特有的环境氛围,影响着场域中的每一分子。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文化,犹如不同的泡菜坛子里,味道迥异的卤水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白菜和萝卜风味所属。哈佛大学独具特色的大学理念、环境氛围、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究品格、校园文化活动等,熏陶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

大学文化所具有的传承、创新、引领等重要功能,决定了她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大学要做好文化建设,就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借鉴哈佛大学的发展经验,回归大学文化使命,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加强系统的校园环境体系建设,加强“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和“自由多样”、“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等的建设,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大学综合实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harvard.edu/(哈佛大学网).

[2]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 周璇.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崔乃文.博克大学社会服务思想的新解读——服务伦理的视角[J].理工高教研究,2009(1).

[5] [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和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团队核心

“广东省粤铁瀚阳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其团队共6人,其中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兼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4人。同时成立了由8名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对接及参与院士工作站工作,其中3人具有高级职称。

Frieder Seible(弗雷德 .塞泊)1999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并被评为结构工程杰出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工学院院长,鲍威尔结构研究中心主任。他创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结构实验与研究中心—Charles Lee Powell Structural Research Laboratory(鲍威尔结构研究中心),在结构抗震、抗爆及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ENR(工程新闻纪录)评为“过去125年来土木建筑行业最有影响力的125人之一”。

Frieder Seible教授所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及项目100余项,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400余篇,技术报告200余篇,国际会议和特邀讲座、报告500余场次,获得专利2项,自主研发软件6项。因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美国总统青年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美国公路与运输协会标准 (AASHTO)特殊贡献奖、K.B. Woods杰出论文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Raymond C.Reese研究奖、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杰出工程项目奖等40多项美国及全球多个国家的荣誉奖项。

Frieder Seible教授自1993年开始到中国进行合作交流,在过去近20年内,他在中国的桥梁抗震抗爆的设计及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美高铁合作及高校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刘人怀教授作为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管理科学专家;暨南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原副主任。现任暨南大学教授、董事,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美籍华人孙峻岭1963年出生于中国,美国加州大学工学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获2004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学报(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年度桥最佳论文奖-Arthur M . Wellington Prize(继林同炎先生后又一华人获此殊荣)。回国创业获得“新侨创业杰出贡献奖”。

孙峻岭博士设计的特大桥梁分布世界各地,主持或参加的重大国际工程,曾三次获得被誉为工程界的奥斯卡金奖—ENR(Engineering News-Record)年度工程大奖,两次获得中国詹天佑奖。

科研创新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是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粤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瀚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并于2011年注册成立的一家从事专业高端信息展示技术、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建设及安全评估检测信息化技术的合资公司。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引进了Frieder Seible教授和刘人怀教授两位院士,以及樊可清教授等专家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与美国加州大学结构实验与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信息化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盟。此外,与Moffatt&Nichol、DEA等世界著名企业形成了企业级技术合作战略联盟。

粤铁瀚阳院士工作站主要针对近年来所面临的大型工程建设、管理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发挥院士的高端科技能量和社会号召力,充分利用美国加州大学结构研究中心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在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方面开展与项目相结合的研究活动。同时,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契机促进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且,通过举办国际技术研讨会,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工作站的技术水平;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核心技术科技团队,为博士后企业工作站做准备。

篇(5)

一 网络时代的空间概念

人类不知不觉地迈步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虽然我们依旧立足在现实的实体世界里,但无垠的网络空间显然是“更辽阔的户外风景”,当代著名建筑师Rem Koolhaas认为全球互联的电脑屏幕就如同一扇扇的“窗户”。人们从相聚在实体的场所到相聚于空间的界面。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各种不同功能主题的场所在网络空间里相继出现。人们不但可以通过简单鼠标键盘或是肢体语言透过电脑系统直接与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人与物作互动,而且还能获得如身临其境般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心灵等多通道的空间感知体验。

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美国加州大学建筑系教授马可斯.诺瓦克认为;“有人存在是建筑的问题,网络空间有自己的建筑体。”网络空间的出现确实有别与以往任何时代,人们每天在这里常态化的流连忘返,长时间的生活工作休闲。在这样驱使因素下,建筑空间有了向网络空间延伸与拓展的理由,而不再仅仅停留在实体世界里。

作为解决人类活动与居住问题的建筑空间在当代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包括了建构于网络空间的虚拟建筑空间的出现。虚拟建筑空间可以理解是指电脑对建成或构想的建筑物进行模拟的三维静态数位化空间,而网络空间则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的多维度空间,它连接全球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提供即时性的图像与文字信息,人们共同的参与,信息的收集与发送是网络空间的存在的前提条件。在网络空间建构的建筑空间(虚拟)。当实体建筑空间长久的固化不变,在某些功能与使用上显然难以灵活应对当代人的需求时,网络建筑空间的出现是满足人们新行为模式并与之相应的空间类型。

二 AMDM

2010年8月世界著名的软件制造商Adobe对外开放了Adobe数位艺术展馆(简称AMDM)。该展馆建筑属于上文提到的网络建筑空间类型,由意大利建筑师因诺琴蒂(FilippoInn ocenti)与扎哈(Zaha hadid)事务所,网站数位设计机构UNIT9联合创作的。建筑师起初按照建造实体建筑的方式进行构思设计,采用虚拟实境的媒体技术进行建造制作。建成后的AMDM是一座虚拟的建筑空间体,用于保存和展示数位艺术作品,并为每件作品提供专业人士的评论与意见,人们通过网络空间来到这里接收最新的即时的展示资讯,并可以与建筑空间、场景、展品、人进行互动。(图1)

图1:Adobe数位艺术展馆外型

“真正的建筑”

该项目的业主Adobe公司是总是善于不断制造让世人感到惊喜的图像效果而闻名于世,他们的口号是“Making the impossible” (正不断地实现不可能)。为了凸显Adobe的地位和影响力,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数位艺术展馆显然是最好的宣传方式。Adobe要聘请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师来设计这个项目,他们给建筑师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艺术容器,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的容器。同时它是免费的展馆,坐落在固定的地址上,每周七天24小时开放。一般情况下,优秀建筑师的能力是随时随地都能在不同的场地条件下设计建造建筑,但这个项目的与众不同的是业主并非想去建造一座真正的实体建筑,而是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网络空间都能进入的建筑,最后中选的建筑师因诺琴蒂回忆说“他们要找的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去做真正的建筑。”

“虚拟的,物质的”

意大利建筑师菲利普·因诺琴蒂(Fili ppo Innocenti)因作品“流动城市”而闻名于世,他与另一位备受推崇的虚拟建筑师皮埃罗·费雷斯科巴蒂(Piero Frescobaldi)一同为AMDM项目进行创作。AMDM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被要求建构于网络的,所以它是虚拟的。起初,因诺琴蒂认为这是创作上的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因为简单和制约不多,例如没有太多来自于功能规划、工程限制、预算以及自然的因素,设计师可以玩弄缺乏重力的极端空间。(图2)但创作开始不久因诺琴蒂就出现困惑了,他意识到高度抽象的空间是否能为人们所认知的问题,如果人们不能认知这种新的空间形式,则明显就不是Adobe所要的了。因诺琴蒂渐渐意识该项目的难点而并非那么简单。于是他的团队重新从零开始作研究,探讨虚拟空间项目的一些设计依据和如何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因诺琴蒂回忆在构思设计AMDM建筑空间时不停地思考几个问题,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他们能做些什么?与现实空间又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理由能让人们对这个网络建筑项目感兴趣?这个网络建筑的价值在哪里?业主Adobe也提示认为,“AMDM概念特殊性是在于我们想要一个挑战极限的物质的、虚拟的空间”设计小组渐渐地清晰了AMDM的设计理念与依据: 一个让人惊喜;也让人感觉是“物质”的空间设计显然就是Adobe所要的。

图2:意大利建筑师菲利普?因诺琴蒂(FilippoInnocenti)的构思草图

“空间的隐喻”

柏拉图把现实的实体空间比喻成物理的容器,实体空间受限于基地的地理属性:重力、气候和地理等物理限制,同时给人以恒常性物体知觉,透视、深度、材质、色彩、光影等等都是对于人们来说形成实体空间的必然要素。相比之下,网络空间里其独特的即时性、交互性、场景的移动性、音效性特征又是实体空间难以具备的空间要素,但是网络空间毕竟抽象,结合人们对实体空间的认知经验及发挥网络空间的特长显然是AMDM设计的关键所在。因诺琴蒂最终选择了以用实体空间隐喻的方式为AMDM设计,同时发挥网络的超链接的空间特点。这座号称在现实中会占据超过62万平方英尺(157680M2)面积的建筑,裙楼是类似乐队指挥台式的螺旋结构,也像是盘旋的纽带所形成的鸟巢,裙楼是主要的展示空间和聚会空间。中部开放的中庭将是展示的主要区域,这里将包括探讨人与技术关系的数位艺术品、广播媒体作品和另类艺术发展的作品。人们在 “漫步”的同时可以从各个方向自由进出该建筑体。从盘旋的纽带指挥台造型拉升起来的是一组更为壮观的流体造型的主体塔楼,像是未来主义的仙人掌造型,主体塔楼功能安排是收藏展馆的藏品,随着展品的不断增加,主楼的造型也不断升高。造型上的灵活,功能上的重构使AMDM空间能够适合普通群众和艺术家的视野。设计师说:“这个项目建造的空间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必须将人们的联想与现实的世界结合在一起,以便人们能以现实空间的经验在这里自由遨游。”(图3)

图3:Adobe数位艺术展馆结构分布图

时间与空间

AMDM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互动的、自主操控的、即时的、三度空间的网络空间建筑体。这种新类型建筑被建构与运行于全球互联的网络,不需要卫兵把守,也不需要大门,更没有闭馆的时间,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人们可以同时来到这里观赏研究数位艺术作品。Adobe认为这种数位媒体的展馆在传统展馆中不可能实现的,无论是对艺术事件的关注、对艺术家的创作或是参观者的到来都是独享自由的。由于是按照人们对实体空间的经验来设计建构,为在线不同时空的世界各地人们所共享,设计师也在思考该建筑的外形时,强调AMDM的形式应该是适合于出现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图4)设计师做了很多个实验,将这个建筑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协调比较,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尝试,实现把造型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最终使得这座虚拟的建筑可以“建”并且和谐地“建立”在世界不同的城市,并且与所在城市景观保持协调。

图4: Adobe数位艺术展馆号称可以在任何地方“建造”

AMDM的细节

AMDM设计师从自然界中去寻找空间设计的构造灵感,透过交互的计算机界面,给予参观者如身临其境般的畅游寻觅感受。在场景创作中,设计师参考了动态的章鱼,花朵和水母的造型,并将这些元素与机器,眼睛,耳朵等结合在一起,以视觉与听觉综合的虚拟艺术方式呈现在新概念的AMDM里,彰显虚拟艺术个体的特殊性,体现艺术与技术的交融。AMDM还特别聘请了一批在艺术、技术及商业领域专业人士监督展馆作视觉形象,保证展出效果的质量,鼓励数位媒体艺术创新。(图5)

图5: Adobe数位艺术展馆内部主题展览场景

三 空间设计的思考

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性的、庞大的、各种资讯互联的集合体,也是一个全新的空间形态。AMDM的浅层意义是顺应时代让人走入实体空间以外的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空间,在这里自由翱翔、自由体验; 而深层意义却是表明物体,空间,建筑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物体与空间的体系正在透过全球的网络以新的方式被构筑、被导航、被体验、被理解。这是一种新的充满流动性,发展中的,未形成固定格式的空间类型,它建构在数位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渴望探求更多未知世界体验的动机之上。AMDM设计类型的出现提示设计师空间的设计范围正在扩大,从过去单一的实体空间向着网络空间延伸,这种伸延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也是新空间形态的出现,是设计师新的创作思考和机会的出现。设计师应该以新的理念重新认识空间的概念和可能性,并以新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

四 结论

网络空间的存在与发展改变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随着人行为方式变化促使新的空间类型的出现。虚拟建筑使得空间以新的方式改变实体空间“不能动的本质”,得以成为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动态空间。虚拟空间的构筑也不再仅仅是过去人们空间观念里的表现工具,而是成为一个传播与被理解的对象。虚拟空间构筑虽然不能解决我们物质生存问题,但是给于设计师更多的机会,因为它创造了更多场所、更多的类型与手段实现数位资讯时代人们丰富的相互沟通形式。我们应该接受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设计师既能够在如往常的实体世界中营造建筑空间,同时也应该接受来自伴随信息社会成长起来的新的空间设计任务的出现。今日的空间概念已经蔓延进入网络世界,设计师须提升认识与理念,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同时进行新的设计探索。

参考文献

[1]威廉·米切尔,,范海燕,胡泳译 《比特之城》[M],三联书店,1999.12

[2]田韧,数字时代的虚拟建筑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张菁,建筑虚拟空间发展问题探讨[J],华中建筑第26卷 1/2008

[4]赵思嘉、董屹,从古根海姆虚拟博物馆看未来艺术博物馆建筑[J],山西建筑 5 / 2010

[5]魏萌,数字时代的媒体设计趋势_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设计反思[J],艺术与设计

[6]William Mitchell,“City of Bits” [M] MIT Press 1996

[7]DOUGLAS DAVIS,ART/ARCHITECTURE; The Virtual Museum, Imperfect But Promising,the NEW YORK TIMES 9/24/2000

[8]Eleonora Cardellini ,the virtual museum of architecture, DPAU Italy 2000

[9]Tim McKeough,Grand Opening:Adobe Digital Art Museum by Architect Filippo Innocenti 10/5/2010

http:///news/daily/archives/2010/10/101005adobe_digital_museum_innocenti.asp

[10]Lidija Grozdanic,Adobe Museum of Digital Media / Filippo Innocenti,architectural record 10/31/2011

http://evolo.us/architecture/adobe-museum-of-digital-media-filippo-innocenti/

篇(6)

0.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1.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2.杭州城市建筑的历史文脉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包括村庄聚落、集镇聚落与城市聚落。杭州城市聚落发展的实质是杭州市区建成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山麓孤丘原始聚落萌芽阶段(公元前222年以前)杭州城市聚落萌芽于杭州市区地域范围之内的山麓孤丘,主要分布在海拔10米和25米两层等高线上。现代的考古发现如良渚文化的首次发现地“老和山遗址”,就在这一地带。

2.2沿“陵水道”发展阶段(公元前222年——公元610年)公元前222年秦置钱塘、馀杭、馀暨三县后,钱塘县就成为今天杭州城市聚落的发端。这些聚落中心,均位于当时水运交通线“陵水道”的沿线。陵道即陆道,陵水道是挖土修筑陆道而形成的人工渠道。“陵水道”在今杭州境内的行经路线,是从临平镇宝石山麓利用浅湾向西沿武林山(即今西湖群山)山麓一线绕行至南边吴山岬角后,再折南而至凤凰山麓的古柳浦,然后再西行从狭中渡浙江抵西陵通会稽。

2.3沿“江南河”发展阶段(公元610年——1919年)公元610年,隋在秦汉“陵水道”的基础上疏凿“江南河”,江南河南终端即为运河杭州段,分为杭城北段与杭城段。江南河杭城段的河堤将天然形成的西湖人为地圈固起来,至唐代增筑湖堤,加高水位,使西湖之水成为运河的水源,同时又成为运河东岸沿河堤发展起来的杭州聚落的淡水源。

2.4城区建筑风格却有三次较大的变化。第一次是隋唐五代时期,杭州建城规模扩大,开始出现城墙,城市布局随之以坊巷格局体现;单体建筑的风格,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带来了北方建筑的痕迹,即土木建筑逐渐趋于主流地位,大型的宗教建筑也随着城市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出现。第二次是南宋时期,由于皇室迁都杭州,使南宋时期的杭州建筑也随之有了北方皇室的华丽气派,可从留存至今的南宋京城图、皇城图和大量南宋绘画看出当时的情景。这一时期的杭州建筑特色,包括西湖园林建筑,开始出现了依山傍水顺势、精雕细琢的皇家园林,画家、文人设计而造的私家园林,对杭州西湖的建设及其对外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次是元明清时期,由于杭州是东南重镇,也是历史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城市之一。

3.杭州新人文精神与城市规划建设

3.1城市功能布局

杭州城市未来将形成组团式的分区空间结构和组合式多中心格局,使城市的中心区、三个副中心、六个组团和其他各区块功能更加合理、明确,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城市中心将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多功能尤其是生产功能、农业功能,通过全市整体调整,向其他功能区疏解、归并,以增强现代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主城的繁荣繁华;通过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引导,使城市各大功能区,主体功能突出,配套功能完备,特征明显,品位较高。在未来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上,体现大气和谐;在分区功能布局上,体现精致和谐。

3.2城市中心空间上的三大和谐。

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城市中心空间上必须重视三大和谐。

篇(7)

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的建筑组织纷纷提出了“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绿色建筑”等理念,以寻求与环境相融、降低环境负荷且有利于使用者健康的节能环保建筑。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住宅业发展迅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理念逐渐被国人接受。但是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特征、评价标准以及实现策略等仍然模糊,这和我国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地位很不相称。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生态建筑和环保绿色建筑概述

1.1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

绿色生态建筑是指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既是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绿色生态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中充分注意环境保护,将建筑物与环保、高新技术、节能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 创造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

1.2 绿色生态建筑的特征

1.2.1 健康:绿色生态建筑环境需要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有效降低不良自然环境的侵害,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绿色生态建筑物附近种植树木防风、遮荫, 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 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1.2.2 节能:建筑物的资源、能源消耗要降至最低程度。色生态建筑物能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可能使用地热、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在满足人们健康、安全和舒适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能源。

1.2.3 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物应该事先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及重复使用。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砖石、钢材、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应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回收利用, 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最终实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另外,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有效降低建筑运行、管理和维护等费用,构造资源和能源的循环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

2 国内外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现状

2.1 早期,西方国家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主要表现有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 绿色运动中的生物建筑运动、深层次生态学、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后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均在这个时期完成。逐渐由人体对气候的生物反映发展到为利用替代能源以及适用技术的建筑设计,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和自然界三者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方法、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成熟。德国的《细节》,日本的《建筑与都市》、《新建筑》,英国的《建筑评论》、法国的《技术与建筑》等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杂志均出版了生态建筑专辑, 多次分析和介绍了生态建筑的优秀作品。

在生态建筑评估方面,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GBC) 己经吸引至少19个国家加入了其进程,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南非、智科、南韩、西班牙和威尔士等国家和地区;英国开发了最为著名的“建筑物研究组织环境评估方式”,当前英国新建写字楼市场中有15%到20%的比例都认同和参与这个评估方式;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Design,能源与环境设计导则是一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推的自我评价系统,可用于新建、己建的商业、公共建筑或高层住宅建筑,提供一套构成“绿色建筑”的权威标准,并且可通过“整体建筑”的观点进行建筑物生命周期环境性能评价。

2.2 国内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直到目前,针对绿色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建筑界对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有很多不重样的解释。国内部分人认为绿色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物的内外进行单纯的建筑节能、绿化处理和建筑平面的划分的。很显然,这些观点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目前,我国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了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相互融合、国外先进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经验介绍等理论研究方面。尽管已有大量生态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出版和发表,使得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工程实践、计算机模拟和环境效果测试分析等实践方面的探索还远远不够。

相关政策尚不到位。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只进行绿色生态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是不够的。不仅仅需要建筑商和地产商的努力,还需要国家从法律层面上建立相应制度推动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如建立示范性生态住宅小区、建立节能建筑补贴标准、无偿推广使用各种绿色生态技术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等。

3 绿色生态建筑的实现策略

3.1 遵循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

3.1.1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生态环境。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抛弃“人类中心论”的错误认识,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危害。要做到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的同时,注重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1.2 使用清洁能源,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使用。绿色生态建筑要通过合理的设计、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材料、产品,实现洁净生产、工艺生态化。在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要注重建筑材料、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降低能耗。

3.2 加强全社会的绿色生态意识教育

只有树立正确的的绿色生态建筑意识,才能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建筑师生态意识教育,对其进行历史、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培训,提升其时代认知水平。其次在全社会普及绿色生态教育,提倡节能、环保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营造一个接受并追求绿色生态建筑体系的社会,绿色生态建筑的市场才能可持续发展。

3.3 建立绿色生态建筑发展政策及标准体系

在政府层面出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建筑政策,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立一系列建筑法规和技术标体系,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4 推进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充分运用高技术的节能环保措施,建立完善的环保技术和节能产品支撑体系。如大力推广外遮阳、自然通风、透水型铺地材料、人工湿地、中水回用等各种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认识的提高,节能环保科技的发展,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势转变势在必行。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将会奠造艺术与生态共融,将会把城市景观环境建筑与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第65-8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国四川大学周仲壁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孟璞两位先生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注:《自然杂志》13卷11期第333页。)一文中也以中国的自然科学大事、西欧的自然科学大事和著名科学家的人数作为纵坐标,世纪年代为横坐标,制作了三条增长曲线,从中国的那条曲线看,同样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增长是缓慢而连续的。然而,在40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两汉(尤其是东汉)与宋元(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又都显示出阶段性的。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代,由于新兴封建制度优胜于奴隶制度,其成就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早期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

春秋末期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这些冶铁技术的发明,是一个突出的标志,正是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农业,战国末年写成的《吕氏春秋》,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称得上是这种农业科技的论文开端。以都江堰、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为标志,展现出为农服务水利工程设施的空前发展。《考工记》中生产工具、乐器、建筑、交通运输、皮革制造、染色、乐器、玉器等36项专门实用工艺技术的记述,显示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内部的细密化及其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记载了大量实用力学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墨经》中包含有关于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对物质结构的猜测等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欧几里德几何光学要早百余年。同时,它也是古代力学与光学论说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线传播思想的揭示,使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可以这样说,《考工记》与《墨经》一起作为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数学、天文学与历法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进步。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为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有关天象观测的记载详尽准确,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天文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地理知识已从地理资料的积累,上升到进行某种形式的综合论述与区域对比,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医学方面,以《黄帝内经》等著作为代表,以人体器官整体观、阴阳五行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兼及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的最初基础,并在临床上显示出杰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寻求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继五行、阴阳说之后,元气说与原子论是两大发展线索,它们的确立都分别肇始于这个时代的荀况与墨翟。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著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著等诸多特点。

《九章算术》以及《周髀算经》的成书显示出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独特数学体系的形成,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出现,算术化倾向于现代数学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相融合,为此它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预期的。

历法已确立了我国后代历法体系、规范和基本内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张衡为代表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对天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论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固有传统。《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开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它为后世本草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而且大为充实了中医药体系的内容,更加切合医疗的实际应用。《汜胜之书》可以说是对农业知识的总结。《论衡》、《淮南子》、《淮南万华术》、《周易参同契》、《尔雅》等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知识。

在生产技术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主要技术,像冶铁、纺织机械、农具制造、造纸工艺、漆器工艺、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梯级船闸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木结构建筑风格、竖炉冶炼法、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纸术更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以王充为代表的元气论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的对立与斗争,是我国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又一时期。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前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可以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裴秀与郦道元的地学、贾思勰的农学、王叔和、皇甫谧与陶宏景等的医药学、葛洪的化学等为标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风、一行等的天文学、李淳风与王孝通的数学,孙思邈的医药学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人论与宇宙观等。这种趋势困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标志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大发明的出现或大规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苏颂、郭守敬、李冶、秦九韵、杨辉、朱世杰、赵友钦、毕升、陈@①、王祯、李杲、李诫、曾公亮等为代表的科技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四元玉鉴》、《武经总要》、《王祯农书》、陈@①农书》、《革象新书》等为代表的科技著作纷纷面世,正是诸多尊敬的科技前辈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将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使宋元数学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各种天文观测仪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它的发展高峰。沈括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和相应的医学流派使中国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以陈@①《农书》与王祯《农书》为代表,先后总结了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后者所附录的“农器图谱”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记述农具图书的范本,反映了当时农学的高度发展。宋代动植物志、谱录的大量出现并形成出书,和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所显示的解剖学上的发展,应该说这时的生物学也是成就不小的。在这一时期,地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不仅总结了唐宋以来的地理学成就,还根据实地调查,在制图方面取得成绩,其精确度已达至较高水平,成为明清时期我国舆图的范本。杜绾著《云林石谱》的出现,反映了矿物学在宋代已较前有了很大进展。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同时,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机械制造、建筑、纺织、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自然观和以沈括为代表“验迹原理”和科学方法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哲学和科学发展到北宋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朱熹的理一元论的自然观对当时科技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时期虽相对于前发展势头明显下降,但这一阶段问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载育的《乐律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分别显示其集医药、乐律、农业和地学大成的特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技术著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夺目的瑰宝。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气本体论使张载的自然观更臻完善和具体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学成就交融与会通的起步以及清代传统科技仍然缓慢推进也是清晰可见的。

篇(9)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之一,其一生都在为“有机建筑”设计而探索和奋斗。在长达72年的设计生涯中,他不断地吸收知识,发散思维,道法自然,运用自己的独创精神,为建筑界注入新的活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建筑瑰宝,其理念、风格至今影响着我们的建筑发展。

一、赖特的生活背景

1867年6月8日,赖特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里奇兰中心,父亲曾是巡回牧师,后为乡村乐师,赖特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音乐艺术熏陶。他从父亲那里领悟到声音的交响犹如楼宇的壮丽。他的母亲―安娜・琼斯在赖特年幼时就注重对他的教育,一开始便有意识地让赖特接受弗劳贝尔积木玩具的训练,这也影响了他日后的哲学基础和设计原则,培养了他极强的空间感和对形体的敏锐性。从11岁开始,赖特总是在农场度过夏天,庄园生活又使他深刻了解并深深的爱上了自然。这些童年的经历对赖特日后的建筑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之后,赖特在麦迪逊市的维斯康星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887年,他离开大学到芝加哥当建筑绘图员,不久就进入艾德勒与沙利文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六年里,沙利文对赖特倾囊相授,赖特也凭借自己的艰苦努力,从临摹到独创,基础不断坚实。

二、赖特的主要创作理念和建筑风格分析

建筑凝结了设计师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赖特的建筑作品无一不在传达着一个理念――对自然的追求:“自然是万物之神!”。这种对自然的追求是他建筑作品的主要特征。他提出的大草原风格、“美国风”建筑、有机建筑理念、对材料的认识和尊重等,都是对这一特征的表述。

1、大草原风格

1900―1910年,赖特的住宅设计大多是“草原式住宅”,它的特点在于将低的、横的线条和它周围的平原风景混合在一起。大草原住宅往往环绕着一个中央的烟囱,不再由严格定义的房间组成,而是宽敞的、开放的间隔空间,故意模糊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区别。正如赖特说:“一个真正的空间不是一个集装箱,而是包含间隔的内部空间。”他的大草原风格最杰出的建筑是1909年建于芝加哥的罗宾别墅。

大草原风格在美洲本性的发展过程中唤起了关于土地的神话。人们用大草原来标识这样的郊外建筑似乎是对正在飞快消失的实际的大草原的一种讽刺。建筑师们相信他们能够表述重要的文化价值,传承民族经验的精华。家,对于赖特来说,也许是一个掩蔽的场所,但同时也是一个智者用以反映鲜明的美洲本性的载体。

2、“美国风”建筑

20世纪30年代,赖特设计了很多“美国风”住宅,它们以简单的几何学为基础,基地与地面平齐,省去开挖地基的开支,不但雅致实用,而且适应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社会状况和审美趋势,因此受到了极大欢迎。

典型的“美国风”住宅由两个部分组成:起居空间包括一个以壁炉为中心的起居室、一个作为餐厅的凹室和一个对起居室开放的厨房。私人空间可能包括一个书房、客房或附带工作室的卧房,这些空间通常都沿着走廊规律地排成一行。以起居空间为主,私人空间为次,壁炉是整个住宅空间的中心。平面从这里延伸向门廊和外部平台,强调从内部空间到外部空间的延伸,打破了旧住宅的封闭感,增强了空间的连续性。1933年的威利别墅是第一幢体现赖特“美国风”风格的建筑,1936年罗伯特・纳斯卡别墅,将这一点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美国风”建筑是对友善的大草原建筑及极具防御性的塔里埃森建筑风格的一个平衡,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技术措施,其造价经济、简洁实用、施工迅速方便,有一种现代的自然美。赖特紧紧抓住了这些特点,因而他使建筑既保持着美国文化的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

3、有机建筑理论

赖特将建筑看成是有机的生命,与一切有机生命相类似,处于连续不断的发展进程之中。他所定义的“有机建筑”也就是要适应时间、适应地点、适应人。这三个概念贯穿了他一生的设计。适应时间意味着建筑应属于他所建造的时代,使用当时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说所建造的建筑应该运用当时的审美原则和材料来进行设计,具有那个时代的现实特征。适应地点是指一个建筑要同它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同风景相协调、尽可能最好地利用自然。适应人是指建筑的第一要务是服务于人。因而建筑的平面都是以人的尺度来设计。

赖特主张设计每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理念,将其贯穿于建筑的每个局部,使之相互关联,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达到整体与局部的相互统一。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内部空间。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来设计,屋顶、墙、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为建筑界开辟了新的境界。赖特的流水别墅正是有机建筑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设计理念在这个建筑设计上的运用与体现。

三、经典作品分析――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由赖特于1935-1939年建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别墅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住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主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小梯与下面的水流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大胆,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使空间秩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又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微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插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四、结语

赖特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设计理念,重新解释了传统,强调人和环境因素,重视工业化材料的运用,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采用,给以后的设计师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他长达72年的设计生涯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设计思想和理念随着时展而日趋完善的变化,这些众多高质量的建筑作品也与其勤奋和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我想作为一名设计师,需要的正是赖特这样对自身理念的坚持和探索、对自己工作的热忱倾注,因为爱而全身心投入,支撑我们迈向伟大而漫长的设计之路。(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大师》编辑部编著,建筑大师MOOK丛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世界著名的音乐史家和舞蹈史家库尔特·萨克斯在其著作《世界舞蹈史》序言中提到:“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音乐与诗歌存在于时间;绘画与建筑存在于空间,只有舞蹈既存在于时间同时也存在于空间。”因此,关于舞蹈形式的审美方式与审美理念自然与音乐、诗歌、绘画,以及建筑等其他艺术类别存在差异,通俗地说,舞蹈本质上就是人体动作的一种艺术,但是此类已经艺术化了的人体动作,必然是通过了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所以,舞蹈是心、灵与形的完美统一,舞蹈的形体表现,就是人类精神外在的表现。

我国舞蹈形式的演变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对舞蹈形成缘由的推理,“夫乐之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声应乎耳,可以听直;容藏于心,难以貌观。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稻厉以见其意,声容选和,则大乐备矣。……此舞之所由起也。(杜佑:《通典》第一四五卷)”①相比于西方早期更为普及、更为大众化的舞蹈形式,我们的舞蹈更是倡导一种观赏性的特质,正如国外诗人芳登以诗歌形式记载的:“多年前一个中国人来到法兰西,出席了宫廷的盛大的舞会。人们问他是否知道这种欢乐活跃的游戏,远在国泰,何以名之?他笑了笑回答说:‘那里也跳这种舞蹈,可我们却留给别人去跳。’”②有趣的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加之艺术门类发展的专业化、深入化,使得当今的舞台形式也开始逐步呈现表演和观赏性质的特征,而通过当下这些特性带给我们的舞蹈教学形式的转变,也值得再次商榷和讨论。如今舞蹈的舞台特性已使舞蹈教学的培养机制进入程序化、职业化的态势,而且以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为依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留意到,舞蹈教学的过程,不应该只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最基本的技能与技巧,而且,在培养学习者进行动作训练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通过参与舞蹈的表演来获得审美意识,还有学会如何了解舞蹈的审美能力,二者都对学习者领悟舞蹈艺术的内涵是极具辅助效应的。因此,在对学习者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渐领悟舞蹈艺术真、善、美的感染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思想上受到启示,在认识领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舞蹈艺术完美和极致的表现则显得非常必要了。而如何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采取具体的指导方法来进行审美价值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的舞蹈审美能力,要让学习者懂得,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欣赏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新的灵感,因为舞蹈正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并且是反映日常生活的一种身体艺术,也是对生活真谛的一种总结和演绎,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舞蹈艺术的真正内涵其实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超越和超脱,日常生活有太多平凡与平淡的因素,它在给予我们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等一系列生活准则的同时,人类自身的本能意愿又企图达到行而上的超高境界,所以,日常生活的累赘与烦扰自然会使我们要求精神上的释放,而惟有摆脱眼下的累赘和烦扰,自然就能享受更多的狂欢似的表白,极度的喜悦、爱恋、痛苦、愤怒、恐惧、感伤都可以使人类选择用动作而非语言来得以阐释此种情绪,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演变和随之有节奏的音乐配合都可以形成新的舞蹈形式。 因此一定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新的思考亮点,这样才能对审美价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要掌握丰富的舞蹈常识,不仅使学习者从整体上对中外舞蹈发展的体系有所了解,而且也要对舞蹈知识的细化范畴有所领悟,如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就要懂得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如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哈萨克族舞蹈、傣族舞蹈、苗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除此之外,也要对舞蹈的类型,即古典、现代、民族、民间四大类都在心理和知识结构上有所掌握。(3)要积极主动地接触和了解新形(下转第85页)(上接第81页)式的舞蹈流派,要时刻关注当下最流行、最前沿和普及最广的舞蹈文化,由于舞蹈的发展演化总是与时展的脉搏相一致,所以紧跟时代潮流,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舞蹈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去,无疑会对舞蹈审美价值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师在向学习者传递舞蹈常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能一味地以“填鸭式”的灌输,还有让他们刻意地去模仿等,而要让学习者努力去寻找对于舞蹈的内在感觉,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要从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人体舞蹈动作中来体会不同特色的、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的美,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也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习者为主体,采用适合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要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性、想象力,要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去排演每一个动作,使他们懂得在训练的时候如何运用、支配身体,在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的时候,也能寻找到内在的自我感受,从而取得新的成果。

再者,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也要潜移默化地向学习者传递舞蹈艺术的美的一些独特特征,南京市歌舞团的杨光蓓先生在《浅谈舞蹈艺术的美》一文中,对舞蹈美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一是可视性,二是动态性,三是抒情性,四是文学性,五是时代性。杨先生的观点言简意赅,从宏观上对舞蹈美的特征进行了新的概括。从中国原始社会的舞蹈到近现代、当代的发展过程里,舞蹈形式的演变正呈现一种历时形态的发展,它在自身领悟始终处于完善和扩充的范畴之内,但它最终所要呈现给观众的,依然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人们通过欣赏舞蹈来感受愉悦和崇高,并获得精神上的洗礼,而舞蹈在以职业化、专业化的形式展现着艺术美价值的同时,依然是在以动态的形体变化来抒发一种真情、而这种真情又来自于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梦想和情绪基调。

总之,我们在进行舞蹈审美教育的时候,要始终把握它的审美特征。“就其物质存在形态而言,舞蹈美依附于表现性的人体运动美;说得更彻底一些,舞蹈美是表现性人体运动创造的意象美。因此,舞蹈美欣赏的审美基点,不能不立足于美的人体运动。”③舞蹈的形体展现,要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观地与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即达到“心有灵犀”的完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舞蹈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迥异于电影的具有动态效果的画面组合,它犹如一位善于抒情的诗人凭借他的艺术直觉和对人类真情的理解来传导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从动作开始,连续不断地传递着人类有史以来的情感的真谛。正如玛莎·格朗姆所说 “舞蹈的魅力在于,它揭示的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景,而是‘人类灵魂深入的景象’”。

注释

上一篇: 插画设计论文 下一篇: 装配式建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