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2 17:52:28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1)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作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转变就业工作观念,发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为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铺平道路,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部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深刻认识当前就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逐步建立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就业工作新模式。

1.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再是局限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政策,推荐就业岗位,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发展,例如职业素质教育、职业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等。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工作部门,但其主要的工作重心较行政化,无法真正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其次,就业指导课程也未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与实施不到位,学校给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其他课程,即使正常纳入教学计划,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参差不齐,往往是由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员,造成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第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大多数是利用大三年级进行很简单的求职心理教育、面试技巧指导和法律法规教育等,再因为毕业生就业特征各异,致使目前就业指导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开展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2.1 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就业指导课也逐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起来,但依然存在课程教育计划不健全,教育教学机制不完善,就业指导效率不高。应着力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力度,将就业指导课列为教学计划必修课,成立专门的就业课程教研室,组织专职教师编写教材,集体备课,分层次分专业教育。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大一年级主要开设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注重学生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三年级着重进行求职技巧、职业生存技巧和就业形势教育,引导毕业生提升就业技巧和能力。同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还应注重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以课程讲授为主,采取模拟面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吸引力。

2.2 以服务为宗旨,深入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个性化就业指导可以界定为:针对性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为个体提升和潜能开发提供或创造个性就业条件的过程,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职业价值取向引领。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很多都只局限于百人以上的大课程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兴趣不浓厚,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当代毕业生日益增长的就业指导需求。

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必须建立起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的指导体系,制定出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就业指导计划,先解决多数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问题,在解决大多数就业个性的基础上,再帮助个体解决就业难题,实现共同就业。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实现,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出适应个体发展的个性化指导计划,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另外设立专门的就业咨询室,接待个别学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指导咨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开导、心理沟通和语言交流,为其提供合理的就业计划。其次是举办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讲座,针对某个专业性格爱好的群体,寻求个性化的解决之道,实行个体化的就业评价体系,利用现代的测评软件系统,分析大学生个体的兴趣、能力、爱好、性格等,并针对分析的结果,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同时,结合就业指导课,以拓展社会实践为时机,开展个性化训练,在实践中针对个体的不同差异解决就业难题。

2.3 以职业为主线,着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教育计划不够健全,职业规划方面的教师力量薄弱,专业化课程不够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力度,强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与管理,设立专门的教研团队,制定完整详细的教研计划,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初次生涯指导。从大一年级开始,向大学生引入生涯规划的概念,完成个人的初步生涯设想,并在大二、大三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予以改进与完善。除讲授课程时,应加强课外的个性化、专业化指导服务,针对个别群体认真帮助大学生分析职业计划与目标,建立专门的生涯规划咨询室,全称为大学生排除心中的疑虑,并结合心理教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素质。同时,积极引入职业生涯的测评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职业测评,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并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之中,不断完善计划的可行性,并最终实现个人生涯规划。另外,还要积极协调各种资源投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大校园的宣传力度,让师生广泛了解与重视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个人的生涯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大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操作步骤,进行全员化的指导与服务。

2.4 以能力为中心,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是面向基层的管理技能岗位为主。虽然创业意识与兴趣并不浓厚,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在起逐步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创业创新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要把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在教育中加入创业创新教育的内容与计划,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情感、创业技能、创业资本、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概念与知识,经过几年的学习,让大学生逐步形成创业的意识。创业创新教育还需要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应大力扶持具有创业能力的毕业生加入创业行列,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人员与场地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鼓励毕业生到创业园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帮助。另外,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创业教师队伍,从企业公司引入客座讲师,为毕业生讲解创业的实践理论,并结合大学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为毕业生提供完整的创业教育培训。

2.5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就业指导队伍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事务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多数是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兼任,真正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仍然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就业工作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就业工作不是临时的事务性工作,它要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要研究人才供求关系、要研究人力资源市场,因此需要有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来完成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任务。其次是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结构,就业指导队伍应该由就业事务性人员、就业市场拓展人员、就业政策咨询人员、创业创新培训人员、就业指导教师、就业信息技术人员组成,构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第三,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就业指导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培训班,或者推荐教师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以便掌握当今最前沿的就业工作理论。通过有计划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培训、调研学习、工作研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努力探索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需要的毕业生教育模式,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危兆安.高校职业指导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2]章冬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思考[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2)

引言:

职业生涯是指人的生活中与职业有关的所有行为、活动以及经历,也是人在工作中职业和职位变迁,工作理想实现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选择过程中,个人对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职业生涯的规划,要求学生以自身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准确定位自己的长处,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好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优缺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但在我国,职业规划的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优化。

一、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1.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当前,我们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学生走出校园就面临着“失业”。这样的事实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问题。在传统的学生就业指导中,主要采取的是技巧和政策指导,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帮助不是很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设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为了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功能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的过程。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必要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学校针对职业规划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3.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有助于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和全程化

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仅仅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可有些学校却将其等同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工作的领域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上理解的都不够充分,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有阶段性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

由于我国教育形式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当代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学生入学开始不断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首先,一年级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进行清醒的自我认识,丰富学生对市场、对世界的认识,并适当向学生讲解一些岗位知识和面试的技巧。升入二年级后,学生的专业知识已经有所丰富,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程度,培养他们在择业中的灵活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同时要使他们渐渐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平衡。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就到了高职院校学习生活最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使学生正视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内展现自身的优点,最终在面试中获得理想的岗位。

2.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教育

从当前的一次就业率来看,许多知名度较高、教学水平领先的学校一次就业率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毕业生能够得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可见毕业生就业情况除了与就业形势有关,与学生自身的素质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把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创业的技巧,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3.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课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后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有一部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延伸。作为高职院校,应当聘请专业的学生职业发展顾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明确人生价值,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高职院校展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寻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学生才是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执行者,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突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积极自主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使学生明白,他们所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是一份硬性的作业,而是他们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展望。我们应当拨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的心态,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工作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小组合作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团队工作中见证同伴的成长,以己度人,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这样的课程设计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方式。

结论: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工作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够获得好的成效。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吸取国内外教师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设计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上是笔者在进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过程中得到的领悟,希望对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希望广大高职院校再接再厉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宏楼.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3)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广西财经学院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严峻就就业形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

1 夯实“三个基础”,形成全校合力,实现就业服务全员化

1.1 夯实体制基础,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组织机构和二级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通过就业指导服务校院两级管理和“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运作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协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组织体系,全程指导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二是学校层面,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贯彻执行就业法规政策,负责拟定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制定和组织实施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规划。三是学院层面,成立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由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和教学工作领导牵头,系领导、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共同参与组成的二级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规划和负责本院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四是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实行“学校一院系一班级”三级运作的工作模式。学校就业职能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思路和对学校层面就业工作人员、运行机制进行管理、考评和监督,对各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专业班级以职业指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发互动,利用校内外资源,注重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学生社团和广大学生的作用,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围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在职业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1.2 夯实制度基础,做到管理规范、有章可循

一是建立健全就业激励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出台了《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广西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考核评估办法》,加强毕业生就业目标管理,与各学院签订就业目标责任状,明确就业工作目标,把就业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学院年终奖惩挂钩。二是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统计监督管理工作,出台了《广西财经学院就业统计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专人负责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具体时间要求和工作安排,在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追踪复核工作的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后续服务,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催缴就业证明材料。三是建立就业追踪预警工作机制,发挥师生联动的作用。学校出台《广西财经学院待就业登记制度暂行办法》,对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登记,分南宁、玉林、贵港、崇左、百色、河池、桂林、柳州、贺州、梧州、防城港、钦州、北海、来宾14个地市,设立区域就业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本区域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本区域的毕业生,更好地为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就业证明材料,各学院要及时配合提供毕业生就业所在区域和用人单位信息。

1.3 夯实队伍基础,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得力

一是建立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团队主要由学校领导、就业职能部门专职人员、院系领导、院系专兼职就业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和学生队伍等组成。二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学校每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部门就业服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请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到学校讲学,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掌握就业服务工作必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思想政治工作、职业规划辅导以及大学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有机结合,从新生入学伊始,到学生毕业,进行跟踪式的全程辅导。

2 加强“三个服务”,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2.1 加强就业指导,推动毕业生就业

一是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总38个课时。通过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二进行实践、大三进行就业技能指导、大四进行就业政策宣传,使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四年过程。注重授课质量的提高,每学期均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努力提高授课质量。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大学一年级新生从一开始就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总体认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认真科学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大二学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参加各种科技文体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大三学生,开展就业技能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求职材料与简历的写作技能和收集与分析职业信息的能力,充分做好就业准备;针对大四学生,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历届校友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活动,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场认知、基层就业等系列主题讲座,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二是依托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服务咨询室,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更具人性化。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服务咨询室每学期坚持安排人员值班,引导同学们进行职业规划与选择,解答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指导同学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实现就业,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宣传国家就业政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色教师岗位”、“大学生到村任职”等基层项目,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鼓励毕业生到入伍预征,到部队去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三是依托职业规划测评软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规划测评服务,学生通过测评,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技能、性格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由教师为学生的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2.2 加强信息服务,助力毕业生就业

一是加强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就业信息服务更加突出人性化,体现时效性和服务性,毕业生能够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随时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二是及时收集和更新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可靠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招聘公告、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在网上及时转载国家、自治区和学校的就业政策,组织网上面试等,让毕业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三是建立远程面试室,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服务。安排专人值班,实行每周一到周五定期开放,

(下转第60页)

(上接第61页)

供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查询、了解、与用人单位进行远程面试等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认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规划生涯,合理定位未来发展方向。

2.3 加强开拓就业渠道

学校分不同学院,有针对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并采取不用专业,走访不同行业的办法,重点联系在行业发展中占优势的用人单位。如金融与保险学院重点走访金融、保险、证券类企业;法学院重点走访律师事务所、公检法机关等单位;会计与审计学院重点走访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国企财务部门;信息与统计学院重点走访政府信息科技部门等,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资源等等。

3 创新“三个载体”,实现就业工作信息化,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效能

3.1 创新就业管理载体,利用就业信息网,努力实现就业管理信息化

学校在就业信息网上开设就业指导、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就业动态、就业公告、简历网上投递以及毕业生资源推荐等栏目,与教育部“新职业”网、南方人才网、广西人才网、广西毕业生就业网等链接,使毕业生能够随时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

3.2 创新就业信息载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建立就业信息系统

在完善传统的宣传橱窗、电子公告栏、校园就业信息网络三大就业信息渠道的基础上,优化用人单位就业信息程序,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需求和不同专业,建立就业QQ群、移动飞信,突破时空限制,及时向毕业生传递就业信息。

3.3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引导毕业生创业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4)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5年基础上,将原来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在项目形式上有所拓展,从原来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变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自2011年起,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中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分设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类,并于当年启动实施了中央部委属109所高校的163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随后对项目实施学校做了较大的扩展,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所属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 我院大创项目的开展现状

2012年,我校正式启动了部级 “大创”的申报工作,并逐步构建了部级―省级―校级三层次的“大创”训练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并且用创新手段为“大创”赋予新的内涵。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2年大创项目立项23项,其中部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19项;2013年立项11项,其中部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8项;2014年立项2项,均为省级项目。

2 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比较特殊,项目的负责人是学生,涉及人员众多,与一般的科研项目又有区别,根据西安文理学院化工院的近期实践,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学生重申报,轻过程,虎头蛇尾

经过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动员,高年级学生申报项目时候非常踊跃,获批之后有大三课业多,大四面临就业和考研的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项目研究,无法保证质量,因此建议鼓励大一、大二学生申报,获批之后,刚好大二、大三年级,有充裕时间精力进行研究。现在的大学生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就业,不仅课业需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参加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为了准备这些考试,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并不充裕。完成学业是学生的基本要求,在选择参加项目的学生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如何根据专业背景不同,制定相应条件要求,并能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业和项目的关系,是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可持续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2.2 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应细化

每个项目任务书中都有预期成果形式,如、编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如何考核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尚需建立和细化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在考评制度方面,评价的方式要因成果而异,实行分类考核。要力求使考核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科学,从而营造和谐的科研与创业型人才成长环境。

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为吸引学生参与项目,应采取了不同措施。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验收情况,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的,经审核鉴定后可代替项目负责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予以奖励,其中核心论文奖励1000元,普通论文奖励300元。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所有成员发放结题证书,若在研项目学生因出国或申请保研等需要我们会出具中英文证明材料;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定,评选出10%的优秀项目,并且颁发证书;

对于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对于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给予指导老师相应工作量的认定,其中部级项目50课时,省级项目30课时,校级项目15课时。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指导老师是通讯作者或第二作者的,计入老师的年度科研工作量。这些措施对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二级学院的考核评价:我校各级“大创”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委托院系来开展,如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等,为了提高院系的管理能动性和管理绩效,学校应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对“大创”开展良好、管理有方、成效显著的院系授予“大创”先进管理单位,对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授予“大创”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获奖证书,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使得各院系“大创”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纳入西安文理学院 “513”工程绩效考核,计入对二级院系的绩效考核等。

2.3 经费预算与使用报销

目前有很多项目负责人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没有认识到严格经费管理、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把项目预算编制看作是得到科研经费的必要手段,许多预算都是在拍脑袋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就造成经费申请到了,但一些必要的正常开支却因事先未编入预算而无法在该项目报销核算的状况。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情况严重脱节非常不利于课题的开展。

我校大创项目经费按年度划拨到院系,但是院系所有大创立项项目的经费是在一个项目编号下,这样打包下来的经费不利于统计分析每个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根据财务制度,报销时,需要项目负责人签字、指导教师签字、院系领导和教务处主管领导签字,签字手续相对繁琐。大创项目经费使用可以参考一般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办法,指导教师负责制或者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类似教师的科研项目一样,每个项目对应一个账号,只要按预算报销。

3 结束语

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仍值得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大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涉因素多,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只有参与实体积极性高,各项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大创”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76-02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高校对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探索出形式各异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引导工作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进行探讨。

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全员参与,在教学中加强创业与就业教育。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创业与就业教育,在专业课和基础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中加强创业与就业教育,个别老师进行创业专题研讨会或把团队合作完成创业计划书并进行实践纳入学业成绩考核中。在课堂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就业前心理和职业精神指导。同时,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还开设了有利于提升学生创业素质的系列选修课程,如2006年以来开设有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社会性别与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通用管理能力等课程,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些课程均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希望学生在教学中接受就业素养的熏陶。

(二)自主开发课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与就业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以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开展数场创业论坛、营销训练等培训活动,既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创业思想,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与招生就业处合作,拟请校外职业顾问及职业培训师及企业家共同研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新的实施方案并在2009级部分学生当中实施,课程的教学团队由校内老师和校外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这样的实施方案要比随便从市场上所选择的教材针对性强。

在金融危机压缩就业市场的新形势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立项课题的形式加强对如何开展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每年的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了以下模式:一是举办系列创业讲座和通用管理能力、创业技能培训(3月份开始实施,12月份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二是成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基金(5月份开始筹划,开始筹集资金,12月份成立)。三是建立10个高职学生创业见习基地(5月筹备,7月份部分投入使用,12月份完成)。四是鼓励引导高职学生创建高职学生各种类型的创业工作室,建立高职学生创业中心,为进行创业的高职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4月下旬月份开始筹建,6月份部分开始运营,12月份完成一批创业工作室,争取初步建立高职学生创业中心并开展初期工作)。五是进行创业计划比赛(5月份开始宣传实施,12月份评比)。六是职业风采展示比赛(5月份开始宣传实施,12月份评比)。七是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拓展训练营(暑期开始分批进行,11月份结束)。八是创建高职学生营销实战训练营(4月底启动,12月份结束)和举办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10月初举行,12月份完成)。期望通过一系列活动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

(三)举办创业与就业专项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创业与就业意识。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技能竞赛,为学生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提供服务。通过综合性的素质和技能竞赛,在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8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举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其中有主题为“设计未来,实现梦想”的创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技能竞赛,为有着创业梦想大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平台,作为培养自我的创造性、创新性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团队精神的一个载体,以及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面对就业相关问题,提高就业技巧。学校每年的创业和就业设计大赛都会如期进行,锻炼了一批批有志创业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创业竞赛还邀请了企业的专业人士作评委,如中国职业策划网、广西南宁四维空间文化传播公司、南宁东方智胜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南宁沛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广西家装网CEO、南宁天盛餐饮管理公司、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等企业的专业人士。比赛结束后,广西南宁四维空间文化传播公司对其中两个项目的投资合作感兴趣,并与学生洽谈,推动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能够获得投资的机会,努力把商业计划书变为现实。该公司愿意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长期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提供长期的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和创业辅导。竞赛活动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后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届学生创业与就业技能竞赛,组织严密,科学分工,工学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引进企业参与的技能竞赛方式,对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为了传播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思想意识,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每年6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都会启动两个比赛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希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培养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

(四)进一步完善创业与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创业教育为抓手,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技能,大力营造支持鼓励青年创业的浓厚氛围。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青年企业家、成功校友组成高职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团,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学生骨干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针对新生开展“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人学教育活动;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举办“职业指导进校园”宣讲会;针对临近毕业的高职学生,举办“商业・职业・创业”高职学生创业专题讲座,形成连贯的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社会各培训机构合作,建立8个高职学生创业培训基地。

各系部针对不同专业要求,邀请刚刚毕业和已成名的校友返校做就业专题报告,通过他们的宣讲、学生的提问,更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做好相应准备,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当然,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创业与就业教育方面的探索时间不长,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强,被迫把一些非专业教师充到这个队伍中;二是对创业与就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较弱,有些学生因为信息接收不到而无缘参加各项创业与就业的活动;三是对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引导和培训过少,有的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模糊不清就参加竞赛角逐。

二、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的措施

要更好地为学生创业与就业服务,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和完善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师是保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和不少兄弟院校一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的创业与就业教学团队尚在建设阶段,且表现出人才缺乏的状态。因此,尽快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紧迫的任务。当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与就业教学任务分别归各系部管理,在师资力量缺乏的形势下,有的系部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辅导员也纳入了创业与就业教学团队。创业与就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作保障。学校应尽快采取有效方式,把非专业的教师培训成为专业的教师。在当前形势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应是创业与就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6)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中国大陆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学校拥有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学校有直属学院26个,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13所协作型附属医院,20个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学校设有76个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

学校设有国防科学技术学院;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20多个科研机构,30多个学科实验室(中心);有全国首批“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有10个国家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联合获批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和血管植入物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有2个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6个国防与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社科研究基地、产学研基地;附属医院拥有4个专科(学科),9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学校先后承担了“863” 、“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

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德国于利希气候与能源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剑桥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哈丁大学、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外100多所院校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援外和技术援外水平,已经招收200余名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多批次派遣医疗骨干到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开展援助工作。

学校现有教师2808人,其中专任教师1610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1198人,教授458人,副教授1158人;有14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220余名;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

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255万册,数字资源18000GB,电子图书5900GB,中外文期刊2540余种,是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联盟单位;网络资源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校园。学校主办有《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59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17万余名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等为代表的学界巨子、政界精英、行业领军人物;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和军队、国防工业、核工业、医疗卫生、建筑工程、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学校为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

南华师生秉承“传道、树人、惠民、强国”的办学宗旨;谨记“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按照“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学校发展思路,正在为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2、学院介绍

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等8个本科专业,有艺术设计系、建筑系、工业设计系、环境设计系、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系、美术教研室和设计艺术实验中心,并设有南华大学建筑工程研究所、南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较深、科研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5名。学院现有陶艺、雕塑、摄影、模型、数字媒体、动画制作、印刷、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及装饰材料、景观生态恢复、景观工程、城市规划、PC机房、苹果机房等15个实验室,教学设备总资产达1500余万元,专用设备达到了国内高校先进水平。学院有专业图书1万余册、专业期刊50余种的专业图书资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还建有深圳、广州、杭州、苏州、上海、湘西、云南、福建、安徽等地的教学实习基地25处。

目前学院承担有国家、省级自科和社科基金8项、省厅市级项目34项及一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横向课题项目,设计学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学术气氛浓厚,每年都聘请专家、学者来院讲座,还定期举办作品、作业展。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得了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了《艺术设计概论》、《园林景观设计基础》和《包装设计》等15部特色教材,学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种专业设计竞赛中共获120多项奖励与荣誉。

学院各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作风踏实、勇于创新的优秀专业人才,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他们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及文化文艺、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上为繁荣我国的艺术与设计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3、招生专业简介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艺术设计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设计实践,能从事广告研究和策划、平面设计、印刷制作、展示展览、网页和多媒体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报纸电视等媒体、设计公司、计算机软件公司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研究和策划、平面设计、印刷制作、展示展览、网页和多媒体设计等工作,或者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和研究。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标志设计、图形创意、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包装设计、网页设计、企业形象设计(CIS)、书籍设计、型录设计、设计史论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130503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与创新能力,并系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理论知识、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能在建筑室内外环境领域从事设计创意、项目策划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家居装饰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展示设计、软装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大中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室内装饰设计企业、景观设计公司从事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家居设计与软装配饰设计与研究等工作等,还可到各大中院校、设计培训机构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基础、设计制图、CAD、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家具与陈设设计、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室内空间设计、环境景观设计、设计史论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130504 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和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设计公司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等工作,或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教育和研究。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设计表现、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产品形态设计、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事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 、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公司和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以及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担任动漫设计师、动画绘制员 、三维动画人才、平面设计师等工作。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府发〔2020〕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8〕4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黔府办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者成功创业、稳定和扩大就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实施“马兰花计划”,健全并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业者自主选择的创业培训工作机制。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支持优秀创业培训师资等成立创业指导工作室,发展一批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完善创业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管理,开展创业师资培养和水平提升培训。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全省2021年培训5万人次。采用全省统一的创业培训考核平台强化创业培训成效考核,提升创业培训质量。

二、工作措施

(一)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创业培训要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重点对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两后生”)、各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院校学生、高校学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下岗失业人员、转岗职工、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役军人、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等开展创业培训。

(二)明确创业培训方式。支持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将创业培训课程(SIYB、网络创业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创业培训考核合格人数计为社会化培训任务。企业原则上不对在岗职工开展创业培训,对转岗职工确有创业培训需要的,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开展。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创业培训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司法部门有关要求执行。其他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由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项目制培训方式统筹开展。除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将创业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展以外的创业培训,严格按照省厅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数开展(附件2),其中,全省中职、高职、高校学生创业培训不得超过2万人次,技工学校学生创业培训不得超过1.9万人次,其他各类重点群体创业培训不得少于1.1万人次,各市州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目标任务结构。

(三)完善创业培训管理。加强创业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指导创业培训机构严格按照《马兰花中国创业培训项目实施规程(试行)》《“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技术要点(试行)》(附件3)等技术文件规范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培训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网络创业培训不超过35人),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组织本校学生、监狱组织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创业培训每满30人即可申请开展。省厅对全省创业培训项目和创业培训机构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创业培训课程和创业培训机构目录。

(四)统一创业培训考核。2021年起,省厅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建立“贵州省创业培训考核管理服务平台”(含SIYB、网络创业培训考核,附件4),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完成教学后,统一参加网络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培训机构(含院校)一年内未开展创业培训或单班创业培训考核合格率(考核合格人数/参加考核人数)低于80%的取消创业培训资质。

(五)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按证补贴”,即按考核取证人数给予培训机构创业培训补贴,不得另行设置其它任何补贴拨付条件。按项目制开展的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为取得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培训时间为3天)、SYB (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时间为10天)、网络创业培训(培训时间为7天)合格证书分别给予每人300元、1200元、1400元补贴(均含贵州省创业培训考核管理服务平台使用费)。对参加创业培训后一年内成功创业,并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次性创业补贴或创业场租补贴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培训机构SYB培训和网络创业培训后续一次性跟踪服务费。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完成创业培训教学计划后,组织学生参加贵州省创业培训考核管理服务平台考核(鉴定费用由学校垫付)并取得证书的,由学校所在地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GYB每人20元、SYB每人80元、网络创业培训每人300元标准给予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培训所需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中合理统筹安排。

(六)探索开展创业指导工作室和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9月前,各市州参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做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开展市级创业指导工作室和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创建。省厅将根据各市州建设情况,择优评选省级创业指导工作室和创业培训示范基地。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实施。“马兰花计划”是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要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整体要求,在分解目标任务时要统筹考虑在校学生分布、创业群体需求合理下达培训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8)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17-02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社会发展、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近些来,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做好高校就创业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就业工作

根据学院与二级学院签署的《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以毕业生就业率为导向,毕业生就业质量为重点,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努力做好常规工作,确保毕业生信息准确

首先,做好2012年新生档案和2012届毕业生档案整理工作,确保档案不错装、不漏装。其次,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系统录入工作,为学生们办理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第三,做好2013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统计核对工作以及就业推荐表、协议书信息的审核工作。第四,做好2013届毕业生就业指南教材、毕业生成绩单的发放工作。第五,做好2013届毕业生顶岗审核工作,促进2013届毕业生就业。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首先,实行全方面、多年级的就业指导模式。2009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2010级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2011级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 2012级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其次,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就业能力和素养,如2012年文通学院先后组织大学生行政能力测试竞赛,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覆盖面广,参赛学生达千余人次。同时,对2012届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计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自2010年以来,文通学院先后组织2010届至2013届近20余人参加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和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通过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进行强化培训和就业帮扶。到目前为止,经过培训的学生均已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援助效果显著。

(三)开拓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市场建设

加大就业市场的建设力度,不断拓展省级、市级和学院三级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内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

2012年,文通学院先后组织毕业生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市2013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江苏省苏北地区暨淮阴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以及“淮阴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等3场大型招聘会。同时,定期邀请用人单位来文通学院举办小型化、专业化招聘会。中天嘉华集团、至善教育集团、江苏南瑞淮胜电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等近10余家用人单位在文通学院举办人才交流会,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文通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利用学院就业网站、中国移动MAS平台、就业橱窗、人人网、博客、就业QQ群等多渠道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2012年至今,文通学院在文通学院网站共招聘信息102条,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发送招聘短信10000余条。

(四)切实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加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指导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入伍预征、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岗位就业。2012年文通学院共有37名学生考取村官,志愿服务西部2人,三支一扶1人,入伍预征2人。

在文通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文通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3年11月底,文通学院已有1289名学生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6.41% 。其中,研究生35名、公务员2名、村官37名、三支一扶1名、西部计划2名、入伍2名、自主创业2名、其他1208名。

二、创业工作

明确创业教育重点,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构建创业教育的文化,形成创业教育的机制,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寻找文通学院创业典型”以及“我身边的创业者”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不断营造创业氛围,并积极鼓励学生们参加省、市、校级创业比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三届淮安市科技创业大赛、文通学院2012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等活动。通过比赛,学生们提高了自身创业实践能力,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项目))展,文通学院周佳旭等2个团队入围参展;“12580求职通”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曹兴明团队获得鼓励奖(江苏省获奖队伍一共22支);淮阴师范学院精英销售挑战赛,文通学院2个团队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淮师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竞赛,文通学院有若干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

同时,学院注重创业教育与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越来越多大学生逐渐改变就业观念,将目光投向自主创业,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创业意识不断增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30%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如果找不到工作,会考虑自主创业,57%的大学生表示暂时没考虑过,13%的大学生表示不会采取自主创业。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创业意识显著增强,有很多的毕业生考虑将来要创业。学院举办创业培训达80余场次,覆盖学生达3000多人;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讲座、论坛等活动300多场,参加学生超过3万人次。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有100多人,参与创业的超过2000人。

随着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院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与日俱增。目前,在校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团队近100多个,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有近200多个。其中,仅大学生村官创办企业的就有100多个,以下选取部分学生创业实践作简要介绍。王波,2007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2007年选聘为涟水县大学生村官,2008年8月当选为涟水县五港镇五里村党总支书记。2008年3月,投资50万元兴办了五里村肉牛养殖场;2009年3月,又投资80万元兴办了涟水县欣丰服饰有限公司。工作后,先后被评为“淮安市农村青年创业先进个人”、“涟水县十大杰出青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涟水县十佳大学生村干部”,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淮安电视台、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于2009年2月受到了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同志的亲切接见。

周家旭系2010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直跟随导师王新风教师在实验田内进行食用菌养殖研究。 2012年3月,该学生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正式入驻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12年12月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研发的食用菌产品曾获得“第三届淮安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奖金3万元),以及“2012年部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10万元的资助。

曹兴明、周夕雷系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学生,2010年12月,申请创业,入住淮师孵化园;2011年9月,公司因为运营情况优异,被淮阴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推荐到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项目孵化,正式成立海翔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海翔科技创业团队(成员:曹兴明、周夕雷、丁振)在2010-2011学年中,被评为校大学生KAB俱乐部优秀创业团队;基于Linux的病毒免疫便携操作系统项目获淮安市首届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在“保利协鑫挑战杯”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招生与就业,2013(2):101-103.

[2]程文忠. 试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 94- 97.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9)

学校名称:南京工程学院

学校性质:省属高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校

学校层次:本科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二、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江苏省所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坐落在虎踞龙盘、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经过百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和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现有18个教育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本科专业6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77个。学校拥有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成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22项。

学校现有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45个。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程项目,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101项。目前,学校已建成众创空间1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拥有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学校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弘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十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和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3年以来,学校年年被江苏省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年又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越的人文、自然环境,积极为机械、电力、核工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狠抓“突出一个重点,构建两大特色,实现四项提升”的工作重点,以应用型品牌专业和工程技术特色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深化内涵建设,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全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新局面!

三、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艺术与设计学院前身是原国家核工业部所属的南京工业学校工艺美术系,创建于1995年,2000年并入南京工程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系;2003年工艺美术系与机械系工业设计专业合并成立设计系;2006年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动画等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9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讲师27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6人、博士在读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7.7%。

【科学研究】学院近五年完成立项课题116项,其中3项、省厅级38项,市厅级17项,校级58项。204篇,编写专著及教材27部,申请专利72项。教师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210次,其中获奖6项、获奖39项,省级获奖75项、市级获奖16项。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10项,其中17项,省级37项,市级13项、校级40项。

【优势特色】学院现拥有设计楼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美术馆1.8万平方米,实训中心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家具工作室、模型工作室、视觉与信息设计工作室、产品与交互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环境与景观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玉雕工作室、天印工作室、工具与技术陈列馆等。学院还拥有1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和1000平方米的影视动画活动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构架。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优越的软、硬件办学条件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朝古都,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学院发展特色化的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要素;长三角文化、科技、经济圈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发展开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学院秉承学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奋斗目标。依托南京工程学院工科背景为优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元素,嵌入现代设计教学,注重艺术与科学技术及传统文化的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走产学研相融的应用型办学道路。 学院的教学体系,以现代设计知识为主体,以工程技术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为两翼的知识体系,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大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多元合作,进行项目化教学,团队式的指导,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做、创"为一体的应用型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四、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与艺术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方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以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渗透;具有对各类产品形态、材料、工艺、结构等进行综合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工业设计领域内结构开发与系统设计、设计战略规划、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人机工程学、高等教学B、中外设计史、设计综合表达、工程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品牌考察、材料考察、生产考察、工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从事工业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工作。

2、专业名称:产品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产品设计表达、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设计美学、中外美术史、产品设计表达、产品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概念与实验、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产品专题设计一、产品专题设计二、产品专题设计三、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版面设计、展示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考察、写生实习、传统元素应用实践、时尚元素应用实践、专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生产制造的企业、设计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日用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及结构改良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3、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专业知识,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渗透与交融;具有良好的审美取向和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能够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平面构成、字体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写生实习、装饰雕塑、广告摄影、专业考察、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计、各专业课程的市场调查及方案设计、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4、专业名称:环境设计,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历史、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等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与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从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环境设计领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服务、建筑调研、设计管理、设计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建筑制图与CAD、中外建筑史、建筑室内设计初步、设计表达、装饰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景观植物学、外环境设施设计、建筑构造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材料与工艺实习、室内方向课程设计、景观方向课程设计、建筑测绘与调研、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室内装饰公司、景观园林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设计管理或设计教学研究等工作。

5、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通识知识、工艺美术原理与方法及技能,具备整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能力;能围绕陶瓷、珠宝首饰、玉石雕刻等工艺门类的材料、形态及加工制作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较强的应用能力,能胜任陶瓷、玉雕、首饰、红木工艺等工艺美术领域的设计、制作、生产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图案、形态解析、书法、白描、玉石珠宝设计、金银饰品设计、陶瓷工艺设计、红木工艺形态设计、印染工艺、粘土材料与工艺、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史、美学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市场考察、玉石珠宝、金银首饰、陶艺、红木工艺的材料与工艺考察、设计实践、制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珠宝首饰、玉石、陶瓷艺术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6、专业名称:动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动漫艺术设计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动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动画创作的理论与方法、动画创作专业知识和动画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设计的表达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胜任以二维动画设计为主,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和新媒体设计、制作、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主干课程】动漫造型设计、动漫场景设计、动漫剧作与分镜、动画运动规律、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影视后期、影视编导、FLASH动画设计 、三维动画设计、玩具造型、漫画创作、商业插画等。

【主要专业实践】包括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写生实习、专业考察、二维短片创作I、二维短片创作II、科技竞赛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动画公司、影视传媒、网络多媒体等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

五、招生计划

学校2017年面向江苏、安徽、湖南、河北、辽宁、江西、山西、福建等省计划招收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等5个专业学生240名(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学制四年(本科),按艺术类招生。艺术类专业学费6800元/年·生,学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需自备部分学习工具及材料。

六、录取办法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按照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的要求进行择优录取。

2、非外语专业外语教学为英语。

3、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根据所在省的相关规定参加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和文化统考,学校不单独组织考试。

4、艺术类专业考生,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均达到省控制线,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艺术类专业按照专业志愿级差2分的方式进行专业录取。

5、在同一专业录取中,按照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总和从高到低排序,对总和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文化统考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两门课程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高分考生。

6、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专业复试和体检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招生咨询

联系电话:025-86118008 86118009

传真:025-86118600

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计划篇(10)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高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与美国伊顿公司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工程人才作为一个典型经验,介绍学院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

美国伊顿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动力管理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帮组客户更有效的管理电力、液压和机械动力。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伊顿于2012年11月收购了库柏工业集团。2012年伊顿和库柏两家公司的总销售额为218亿美元。伊顿拥有约10.2万名员工,产品销往175多个国家和地区。

伊顿全球研究院是伊顿公司最高端的前瞻性研发和技术创新机构。目前,伊顿全球研究院分布于全球4个国家8所城市,拥有140多名世界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伊顿中国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位于上海和深圳。目前,拥有30多名成员,其中90%以上拥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学位,70%以上有海外经历。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早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之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就与伊顿公司在航空电子领域开展了大规模的科研合作。2008年5月,伊顿公司全球技术官访问哈工大,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伊顿与电气工程系联合研发“高性能飞机数字化驾驶舱控制器与可编程数字接口设计”项目。2010年9月-2012年3月与电气工程系合作研发“用机混合驾驶舱控制和电子系统的全双工以太网和可编程触摸屏”项目。2012年4月与电气工程系合作研发“DSP冗余双端口模块和四转二冗余CAN总线转换线路”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与伊顿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内容:以哈工大“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伊顿公司“技术精英领导力发展计划”两个人才培养计划为始末,相互衔接,并从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培养、企业实习、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奖学金设置等几方面加以保障。

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创新人才培养,在“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借鉴MIT Gordon计划,提出哈工大“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对具有领军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训练,旨在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领导力,旨在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工程领导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选择学生的标准是:大三本硕博连读、本硕连读或是学年综合排名前20%的学生,此外还要具有良好的领导潜质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参与基于项目学习计划、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层层选拔。

培养方案制定

在所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基于项目学习计划”是一大特色,该项目于2010年开始启动。基于项目学习计划,具体是:基于项目学习计划。即大一学生以兴趣驱动的方式,通过学院的平台项目,如教师的科研立项、学生自身兴趣的立项等,要经过开题、中检、结题验收等过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项目化。即大二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这门课程,要符合课程要求,结题时获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学分;专科课程设计项目化。大三学生结合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对于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要与企业研发项目相结合;毕业设计项目化。大四学生,尤其是工程领军人才的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在工程领导力课程方面,对工程领军人才这部分学生,学校为其开设了4门工程领导力课程,学生在其中选择2门。此外,聘请伊顿公司中国研究院总监陆斌博士开设《交流技巧与职业规划》,内容包括创新引领未来,描绘蓝图、规划未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情商、乐享生活,驱动职业人生。企业实习的内容、深度、形式都与企业紧密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通过3种方式和渠道着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聘请伊顿、西门子及E+H公司等企业专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参与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制定及实施。

(2)聘请上述企业经理及工程师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

(3)聘请牛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并授课,开拓学生的国家化工程视野。

(4)派青年教师赴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习,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管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教育水平。

2012年3月,伊顿公司与哈工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哈工大校友,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尚尔兵博士受聘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10月,伊顿公司中国研究院总监陆斌博士受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兼职教授。此外,在伊顿公司的协助下,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聘请了佐治亚理工学院Thomas Habetler教授(IEEE院士)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协助哈工大在2013年暑期开设企业课程:“电气设备健康状态监测与分析”“电机设计与优化”。2014年拟再开设“交流技巧与成功求职”。

企业实习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及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四本科生及研究生,通常每年的11月会被安排到伊顿公司位于上海和苏州的中国研究院及伊顿电气苏州研究院参加为期6-9个月的工程实习。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协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内容设定和方案制定。同学们在参与伊顿公司研究院的科研项目时,同时接受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的指导,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最后通过网络答辩完成开题中检和结题验收。

2012年3月,10名来自3个学院的学生参与了伊顿公司为期4-6个月的伊顿中国研究院暑期实习计划,最终1名学生获电机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电气学院2名学生荣获伊顿中国研究院“2012最佳实习生”殊荣,赢取了5个最佳实习生名额中的2席。2013年,16名来自哈工大电气学院和机械学院的硕士生、本科生参加了伊顿中国研究院2013年卓越工程师实习计划,最后有3名学生赢得了最佳实习生称号。

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电气国际联合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用电机控制、电能表、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等伊顿公司电气集团的先进产品、技术与具体本科生课程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实验平台和创新实验。电气联合实验室2013年9月揭牌,并投入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液压国际联合实验室利用伊顿公司液压集团的先进产品,培养学生液压元件的认识及拆装实验的动手能力,开发本科生和硕士生创新实验,构建具有工程领军人才培养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突出“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领军人才培养。液压联合实验室2013年9月揭牌并投入使用。

此外,建立了哈工大-伊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领军人才计划展开工作,为相关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提供生产实习、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2013年中心揭牌。

伊顿公司技术精英领导力发展计划

上一篇: 社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下一篇: 年度总结自我批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