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25

能力管理论文

能力管理论文篇(1)

阅读学、写作学、辞章学、语言学等等语文知识也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它们虽有指导言语活动、加速语文能力发展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软性的、有限的。懂得写作理论,并不见得就会写作,同样,懂得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语言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把语文知识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从而使学生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反而会阻碍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操作行为构成的。

语言是词汇与语法构成的系统,这是对世界所有语言的最一般概括。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生成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汉语口语的单音成义和书面语一字一词或一字一语素而字形孑然独立的方块形体,使“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学和造句法这样两个部分”,完全“依靠语义、事理逻辑、约定俗成”来编织言语,[1]因而汉语各级言语单位的调配组合极其自由灵活,或者说汉语是有语无“法”的。[2]因此,汉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汇掌握的能力”[3],“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掌握的词汇越丰富,他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4]。可见,吸纳大量而足够的字词语汇,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3000常用字可以覆盖现代一般读物字汇量的99%,因而中学生已经超越了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

诚然,小学语文教学是要求小学毕业生要能够识到2500—3000常用字,但认识3000字不等于就掌握了这些字组合的全部语词。汉语几乎每个常用字都是多义的。一个“打”字多达23个义项,可同别的字组成161个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词51419条,但构成这些词却只用了1972个字。何况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是并没有识到3000字的,更何况要在广泛的读写中真正够用,不识到五六千字恐怕是不行的。[5]因此,中学生非但没有超越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相反,恰恰是需要大量积累字词语汇的时期。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就社会需要和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读写来说,写作是比阅读更高因而更难掌握的能力。首先,阅读只是对语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用写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链条中,基础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关键的难点环节。

由此看来,丰富的语汇积累和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的书面操作行为,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但速读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不付诸书面表达,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孤离性强的语词就只是一晃即逝的过眼云烟,而对信息的筛选也常常只是混朦、粗疏、零碎而飘忽的内隐过程。所以,速读需要用写作来加强对字词语汇的强化与加速筛选行为的发展。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这样,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封闭领域,而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节节升高的“伴侣”。可见,用写作带动速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在白话文教学中采用以写作带动速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活泼积极有效,从而收到一举而读写两得之功。不仅如此,用写作带动速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6]

恐怕可以说,以写作带动速读,或者说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要也只有致力于抓住和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然而,1978年有人对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的主张,却加以彻底否定。其理由是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多中心”论。这一“多中心”论是根据语文学科杂多的性质得出来的。这种把“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的”机械地套用于语文学科的做法,加上根据“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行为”的认识,轻率地认定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各自单独培养,使得阅读教学等同于“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再加上“标准化”的盲目推广,于是便产生并发展出这么一个公式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教时: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课文=把课文拆烂成无数字、词、句、段的孤立繁琐却又只是在字母中挑挑选选的练习。因此,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却被弃如敝屣,写作不但没有成为语文教学的龙头,反而成了学究式、猜谜式或文字游戏式的所谓“阅读教学”的附庸。结果大多数学生虽会做一些孤立繁琐的语文习题(有的甚至能拿高分),却词汇贫乏,不会写作和真正的阅读。许多初三的学生甚至连抄书也错漏迭出。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文强调中小学要加强写字教学,但中学毕业生能把祖国的文字写得工整清秀的却为数寥寥。不仅如此,这种多中心的教学目的还使语文教学思想出现了空前的盲目和混乱:学生读写能力不过关,便认为是没有把听说与读写并重;教师讲课文时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便认为是没有转变重写轻读的观念,于是便指责那个事实上从未出现过或实验过的“把阅读当作写作附庸”的做法;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便认为应该到课外去找出路,并美其名曰“大语文教育”;学生语文素质低下,便认为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似乎只有放弃对考试成绩的追求甚至取消语文考试,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提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今天,当多中心即无中心的语文教学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而前进的路子却越走越窄的时候,是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眼光和博大无比的胸怀对“写作中心”说投以回眸一笑呢?

据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编写两套教材。一套为写读课本,以思想内容为单元选编中外古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白话文,不考课本,以使其具有足够的使用弹性,每册起码在50万字以上。教学时以写作带动速读,考试时考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写读题。另一套为诵读课本,选编短小、精美、浅易的古典诗文,每册在2万字以内,当然也要允许有一定的使用弹性。教学时要求学生每篇都能译写和熟读背诵,考试时背诵、默写题出自课本,理解、分析题则出自课外。

注:

[1][3]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参阅申小龙:《语文的阐释》,第412、462页。

能力管理论文篇(2)

一是内积要厚

所谓内积是指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等知识存储。厚积薄发,会让人感受你作文沉甸甸的文化厚实度。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应该像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样。这样,他们的笔下就不会有太多“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的东西,中学生也可以创作出关注社会人生的有价值的佳作。学生如果内积厚了,不管什么话题,都能从容应付,游刃有余。比如:2003年高考作文题,材料是智子疑邻这则寓言,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本题有较强的迷惑性。作文也由“宽限”改为“严限”,这种定向对考生设置了羁绊,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有的考生甚至无所适从。如果内积深厚,消化了故事的精髓,平时有提炼心得,写好这篇文章同样不是难事。可以写成“崇尚理性”或“不要让感情迷惑了(蒙骗)眼睛等。

前几年高考作文的状元卷,文章的思想深邃,文章的题材很多是文学题材,其新颖性和厚实度都令读者午赞叹不已,用文学题材或历史题材来负载作者的理念,演驿成一种创新模式。有的老师甚至提出,与其为题材的选择搜肠括肚,胡编乱造。还不如理直气壮地套用文学片断。当然这必须走出“抄袭”的误区,必须在文中渗透自己的观念,蒋昕捷《赤兔之死》就很精彩,看以下片断: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而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马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是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看到以上片断,评卷者一定会拍案称奇,一扫连日评卷之疲困。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诚信这一话题的思考。评卷组的三点评价意见很值得作文者参考。一是故事新颖,二是立意高远;三是语言老到,有意模仿《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作者把掌握的文学历史知识读活用活了。这种知识的内积便成了创作的潜能,最终使这篇文章脱颖而出。

广东的方守金,钱圣清撰文《从文学中获取作文材料》也专门论述了从文学(历史)作品中获取材料的可行性。以下几个标题可以管窥同学们围绕“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的选材的广阔性。《昭君的选择》《谏屈原书》《乌江边的选择》《华容道的选择》《玛蒂尔德的选择》,仅标题就让阅卷者耳目一新。无庸置疑,内积是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是立意要深

高中毕业生属于成年人,其文章必须体现成年人的思想和成熟的理念,那种童言稚语或患“儿科综合症”的文章是难以敲开阅卷者的心扉的。文章要展示自己的个性特色或以底蕴深厚取胜,或以观点深刻取胜,或以斑斓生动的文采取胜。那么如何做到立意深刻呢?

博大的胸襟,深邃的思想,健康的心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文章立意深刻的前提条件。一个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难以做到感悟生活。一个有消极颓废的厌世者,尽管有所感悟,担那只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得有点苍凉,包含了多少落魄文人对光阴流逝,晚景悲凉的感喟。生活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世界,只有全面深刻的感悟生活,才能使自己在创作时获得灵感。二要充满激情的珍爱生活,“风扬长宜放眼量,劳骚大甚防肠断”,要调适自己的心态,这样不管是阳春丽日,还是暴风骤雨,都不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我们都能微笑地面对生活,拿起笔,我们也能写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须要镇静,愉快的日子终会来临。或者写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品和人品是无法割裂的。一个胸中只装着自己的是自私自利的庸人。他的文章不可能有什么大气魄,有的只是个人荣辱得失的咏叹调。只有胸中置入了社会国家乃至宇宙万物的伟人,他们的笔下才会充满豪气、血气和志气。因此,强化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使文章做到立意深远。

三是思路要宽

写作时要想才思不断,文如泉涌。先得打通写作的思路。文路通了,行文也就畅了。这样,不管选择哪一个话题,都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

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及涉猎文学知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上阅读课还是写作课,只要能和文学沾边的。都不失时机地机诱导。二是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增强学生的创作欲望。笔者在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上,常常采用点拨法,多角度的给学生提供背景素材(或曰设置情境),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自己的思维活动。三是参与学生对一些写作话题的对话,在碰撞中达到主题的提升。四是引导学生常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在脑海里装入“十万个为什么”。利用写日记,随时写下每天的感触。

四是题材要新

那种嚼烂了的陈芝麻,烂谷皮是无法吸引读者的,要让读者从你的文章里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题材是否新颖,是作文能否出奇制胜的法宝。也许同学们听说过画家创作“深山藏古寺”的故事,三个画家创作主题是相同的,但题材(画面内容)却各不相同。显示了三人不同的匠心和创作功底。第一位画面是:“古木参天,香烟缭绕钟声幽远,一座古刹赫然出现在画面上。”另一幅画面是古木葱茉中露出寺庙一角。还有一幅画的是两个和尚(一老一少)在山泉边打水,一条路径蜿蜒指向云雾渺渺的深山。如果我们能去好好反思,对我们写作一定会有所启迪。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调动自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做到落笔不凡,独具特色,而且能做到切合题旨。

五是文笔要活

生动的文笔是文章的外衣。“素衣丽人”也算是文章的一种风格。但前题是你的文章必须有思想内涵,算得上是一个“丽人”,可能还能博得个“朴实美”的称誉。但“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语言等外在形式会让文章增添几分色彩。文笔生涩,语言枯燥的作品,读者会觉得索然寡味。我们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古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铸炼精神和贾岛的“推敲”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的。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语言能力呢?

1、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生活是一本与时俱进的永远也翻不完的书,群众是语言的实践者和创造者,鲜活的语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陈腐的语言则随时代的消亡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能力管理论文篇(3)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能力管理论文篇(4)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②]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③],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④]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⑤]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⑥]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⑦]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总之,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定性和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把人格构建塑造能力视为语感能力最高层次意义上的目标。这不仅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广阔前景,更对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注:

①王尚文《更新语言意识、深化语文教改》(《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二期。)

②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8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9页。

④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179页。

能力管理论文篇(5)

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它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变化都具有科学观察的价值,也就是说观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否则,学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表面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重点内容。

对于实验现象观察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有的实验要求全面地观察,有的要求有重点的观察。如对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是听到了"嘶、嘶、嘶"的响声,有的则只看到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而未注意到钠已熔成一个小球,还有的学生只看到溶液变成红色。有些反应的主体特征较微弱,易被次要现象所掩盖,此时就必须提示学生排除干扰,对关键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简言之,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关键之处要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应用,即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学会思考。实验现象是启迪思维的最好材料。化学实验中的丰富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证思维能力。教师只要适时点拨就可引发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从表面的、个别的实验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普遍的规律。虽然其结果只是验证某些科学上已知的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亲身体验的科学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一个适时恰当的提问,随时都会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进攻",对容易忽略的问题紧追不舍。

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做铜片与浓硝酸及稀硝酸反应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硝酸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那么浓硝酸、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是否也是氢气?为什么?"那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浓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呈红棕色;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尽管起初是无色的,但当空气进入试管后,气体也变成了红色;而氢气为无色,也不与空气反应。二者对比得出结论: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放出的气体都不是氢气。同时也就能进一步明白为什么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只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硝酸的原因,这样的提问,不但能启发学生连续思维,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导向知识的核心。

三、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能力管理论文篇(6)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数学建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数学建模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数学建模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的确定的数学问题;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最后在现实问题中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的创造过程。数学建模过程可用下图来表明:

因此,数学建模活动是一个多次循环反复验证的过程,是应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工作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而数学建模竞赛就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数学模型的竞赛活动。

1989年我国大学生首次组队参加美国的数学建模竞赛(AMCM),1992年开始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TAM)举办我国自己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MCM)。到1994年改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举办,每年一次,数学建模教育实践相继开展。现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作会议后,全国高校掀起了数学建模热潮,参加院校逐年递增。到目前为止,数学建模竞赛己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的四大竞赛之一。

数学建模教育及实践对密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就数学建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谈一些拙见,供同行参考。

二、数学建模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作用

1.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建模通常针对的是从生产、管理、社会、经济等领域中提出的原始实际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未作加工处理,也未作任何假设简化,有些甚至看起来与数学毫无关系。因此,建模时首先要确定出哪些是问题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做出适当的、合理的假设,使问题得到简化;然后再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知识来提炼和形成数学模型。一般地讲,由于所作假设不同,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不同,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甚至可能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例如,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就这一题而言,可以在合理、科学的假设前提下,利用微分方程建立鱼群演变规律模型;也可以建立可持续捕捞条件下的总产量最大的优化模型;还可以建立制约各种年龄的鱼的数量的微分方程和连结条件,然后采用迭代搜索法处理,它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任凭学生去创造和创新。评阅答卷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意义的在评定等级上还可给予倾斜。因此,数学建模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极好方式,其作用是其他任何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2.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学校里学生通常是自己一个人念书、做题,几个人在一起活动的机会不多,特别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研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就更不多了,而建模比赛是以3人组成一队一起参加的,这样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建立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培养队员的协作能力。比赛要求参赛队在3天之内对所给的问题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么短的时间内仅仅依靠一两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合3人之力,才能顺利给出一个较好的结果来,而且要给出一份优秀的解决方案,创新与特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3人在竞赛中既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又要集思广益,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也就是要做个“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使个人智慧与团队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相互协调、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认识到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即将面临就业选择的莘莘学子来说无疑是有益的,以至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3.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数学建模所需要的知识,除了与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诸如微分方程、数学规划、计算方法、计算机语言、应用软件及其它学科知识等,它是多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度综合。宽泛的学科领域和广博的技能技巧是学生原来没有学过的,也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由老师来补课,所以只能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来进一步掌握。教师只是启发式地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然后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广泛查阅相关的资料,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又大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觉使用资料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科研中所永远需要的,他们可以靠这两种能力不断地扩充和提高自己。

4.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应用计算机解决建模问题,是数学建模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一,可以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和繁琐的数据进行技术处理,若用手工计算来完成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也可用计算机来考察将要建立的模型的优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或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和图形处理。没有计算机的应用,想完成数学建模任务是不可能的。例如199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B(矿井选址问题),它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全方位的搜索,以确定最佳钻井地址,从而节约钻井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数学建模活动对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编程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5.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果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式不能与信息革命的要求相适应,就会失掉与社会同步前进的机会。如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流动、职业变化更加频繁,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有多次选择与被选择的经历。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及竞赛训练,他们不仅受到了现代数学思维及方法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如何进行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如何利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知识,还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它。因此,他们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以后到哪个行业工作,都能很快适应需要。

如上所述,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这项活动,将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此外,数学建模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我们不再一一论及。

三、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

数学建模从教育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都有一定的创新,对数学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1.突出了教与学的双主体性关系

数学建模竞赛以师生互动为基本特点,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互相协同,最后形成一种最优的互动关系。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①教师是组织者。整个竞赛训练过程中的人员选拔、教学安排、分析模拟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策划和严密安排。②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及特点,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发挥自身主体性同时又要开发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始终明确自身是竞赛的主体。学生必须在全过程集中自己的心向系统去接受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融合、内化为新的体系。②学习过程中的创造与超越。学生要对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有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能动反映,要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下寻求更多更好的解答方案。

因此,这种双主体的关系是对以往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根本突破,这种突破的条件首先是竞赛机制和教育观念的创新和变革,这对我们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2.促进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具有强烈的理科特点:重基础理论、轻实践应用;重传统的经典数学内容、轻离散的数值计算。然而,数学建模所要用到的主要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恰好正是被我们长期所忽视的那些内容。因此,这迫使我们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可增加一些应用型、实践类课程:像“运筹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软件介绍及应用”、“计算方法”这些课程等等;在其余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也要尽量注意到使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增加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和例题,从而使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更新。

3.增加新兴科技知识的传授,拓宽知识面

数学建模所使用的材料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要求教学双方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并不要求掌握各个专业领域中比较艰深的部分。这些特点对于目前数学教材中存在的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及形式呆板等问题,具有借鉴作用。数学建模的试题通常联系新兴的学科,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广博的知识面和对新兴科学技术的追踪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毕业以后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李大潜院士曾经说过:“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果我们能逐步地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和完成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同胜.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和实验报告[J].教育研究,1997(6):2-3.

[2]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04.

能力管理论文篇(7)

1简介

在公路投资分析和交通工程中,经常要用到道路通行能力及车速——流量关系,国外对不同的道路及交通特性条件下车速与交通量及通行能力的关系做过大量的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1965年出版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CapacityManual,简称HCM)以及后来的1985年修订本。最近,世界银行又在印度尼西亚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公路通行能力研究,其研究结论中不少与HCM的结论相似。

国内在这方面也开展过一些研究,交通部公路科研所完成了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研究,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与全国5个省的交通部门协作完成《山区公路技术经济指标》(以下简称《指标》)研究等,《指标》的研究建立了山区低等级公路的车速——流量关系。但从总体上说,这方面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均是有限的。

1994~1995年,交通部和世界银行联合委托我院及澳大利亚的RUSTPPK公司和蔡摩根公司一道开展了“公路投资优化和可行性方法改善研究”工作,用理论分析与实测数据验证相结合的办法,对不同道路等级的通行能力及不同车型的车速——流量关系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将介绍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应当指出,这里建立的车速——流量关系及公路通行能力主要是针对可行性研究中的测算车辆运营成本而建立的,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宏观分析。如果用于交通工程分析,则模型还应更细一些,如道路的局部几何条件等均应考虑在内。

2公路和车辆分类

2.1公路的分类

我国公路目前分为两大类:汽车专用公路和普通公路。汽车专用公路又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普通公路分为二、三级和四级公路,各类公路的几何要求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严格的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2.2车辆的分类和换算系数

目前我国将汽车分为六类,即小客车、大客车、小货、中货、大货、拖挂,考虑到面包车(包括中巴)和小轿车虽然同属小客车,但它们的动力性能、行驶速度区别较大,在本次研究中又对它们加以区分。各类车辆换算系数(以中型汽车为标准车型)如表1。

表1

车辆类型

换算系数

车辆类型

换算系数

小轿车

0.5

中货

1.0

面包

0.5

大货

1.0

大客

1.0

拖挂

1.5

小货

1.0

拖拉机

1.0

3公路通行能力的测算

公路通行能力是指在给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的某个断面或某个规定的路段上单位时间内平均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一般采用小时为单位,故通行能力一般以每小时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计。

道路条件是指公路的几何特性,包括车道的数量和宽度、路肩宽度、侧向系宽、设计车速、平面和纵面线型等要素。交通条件是指道路上交通流的特性,包括车型分布、交通量的大小及车流在不同车道上的分布等要素。

在“标准”或“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为基本通行能力,在这里,我们将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道路称之为满足“标准”条件。一个路段确实能达到的通行能力称为实际通行能力,它是通过考虑道路、交通条件后对基本通行能力修正后获得的。

当实际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不同时,在本研究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在计算交通量时按换算系数将不同类型的车辆换算成标准中型车,建立车速——流量曲线时分车型进行。在影响通行能力的各种几何条件中,路面宽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当路面宽度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要求的宽度不同时,必须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公路两侧的商业活动、停车、行人活动等通常称为路边“摩阻”,它们也会对通行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路边“摩阻”也会对车速产生影响。对公路来说,路边“摩阻”对车速的影响比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要大一些,因此,我们这次采取了修正车速而不修正通行能力的做法。

根据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所述,水平直线上的4车道、路面宽为14m的公路路段的理论通行能力为4000标准车/h,或1000标准车/车道/h(2000小汽车/车道/h),由于我国车辆的动力性能较差及存在着混合交通(这样外侧车道路利用不充分),理论通行能力将小于这一数字。根据对广佛高速公路观测数据分析,每小时每个车道能力约为800辆中型车,因此,我们以这一数值作为高速公路和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平原地区路面宽为9m的双车道三级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约为1200辆/h中型车,其它各种等级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均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并考虑车道宽度、计算标准和路肩宽度而测算的。各类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见表2。

汽车专用公路及普通公路基本通行能力表2

道路类别

等级

地形

车道宽度(1)

(m)

路肩宽度

(m)

通行能力(2)

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

平原微丘区

3.75

2.50

800

山岭重丘区

3.75

2.5/2.0

750

一级

平原微丘区

3.75

2.50

800

山岭重丘区

3.50

2.5/2.0

750

二级

平原微丘区

8.00

3.00

1200

山岭重丘区

7.50

1.5

1100

普通公路

二级

平原微丘区

9.00

3.00

1200

山岭重丘区

7.00

0.50

800

三级

平原微丘区

7.00

1.50

700

山岭重丘区

7.00

1.50

600

四级

平原微丘区

3.50

0.0

200

山岭重丘区

3.50

0.0

180

注:(1)指汽车专用公路单车道宽度或普通公路的双车道宽度;

(2)汽车专用公路和普通公路分别以(标准车/h/车道)和(标准车/h)为单位。

高速公路和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车道宽度是固定的,即在平原微丘区每个车道为3.75m,山岭重丘区为3.5m,因此,不需要做宽度修正。但是,路面宽度对其它公路的通行能力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路面宽度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宽度有出入时,必须考虑采用宽度修正系数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亦即:

C=fw*Co

式中:C——实际通行能力;

fw——宽度调整系数;

CO——基本通行能力。

某个等级公路的宽度修正系数是这样测算的:首先测算标准宽度下的基本通行能力,并测算一个假想的4车道、路面宽度为14m的同类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然后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取修正系数。宽度修正系数fw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fw=aW+b

式中:W——行车道宽度;

a,b——系数,见表3。

宽度修正系数表3

公路类别

等级

地形

a

b

汽车专用公路

二级

平原微丘区

0.22

-0.778

山岭重丘区

0.196

-0.269

普通公路

二级

平原微丘区

0.250

-1.250

山岭重丘区

0.286

-1.000

三级

平原微丘区

0.265

-0.857

山岭重丘区

0.286

-1.000

四级

平原微丘区

0.619

-1.167

山岭重丘区

0.619

-1.167

4车速——流量关系

4.1简介

车速——流量关系一般形式,当交通量较小时,车辆之间的干扰不大,高速行驶的车辆超车机会较多,此时,车辆行驶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其机械性能和道路几何特性,我们称这时交通流状态为自由状态。随着流量的增大,车速也随之降低,开始时,降低的速度不是很大,当交通量接近道路的通行能力时,降低的速度增大。当交通量达到通行能力时,车流量达到最大值。当更多的车辆试图进入道路时,交通流变得不稳定,流量开始下降,同时车速也会进一步下降。

对车速——流量关系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

(1)地形及道路几何特性,如平纵线型、视距等;

(2)车辆特性;

(3)非机动车的混入;

(4)路边“摩阻”。

4.1.1对地形及道路几何特性的影响考虑

道路的平面线型及视距在设计中往往取决于设计车速,而设计车速又与地形及道路等级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针对不同道路等级及地形(平原/微丘区和山岭/重丘区)分别建立了车速——流量关系。

纵坡对车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坡度、坡长以及车辆的爬坡性能,在平原微丘区,纵坡对车速的影响非常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山岭重丘区纵坡对车辆的影响是通过修正系数来反映的。

4.1.2对车辆特性的影响的考虑

由于不同汽车之间的机械性能差异很大,它们对应的车速——流量关系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反映这种差异,我们分别建立了不同车型的车速——流量关系,考虑的车型有以下7种:(1)小轿车,(2)面包车,(3)大客车,(4)小货,(5)中货,(6)大货,(7)拖挂。

4.1.3对非机动车的影响的考虑

非机动车(如人力车、自行车)对车辆的行驶速度有相当大的影响,考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非机动车转换成标准车(如标准中型车),然后在计算车速时将其计入交通量;或者根据非机动车流量的大小测算需要的行驶宽度,然后在计算通行能力时在路面宽度中将这部分扣除。

前一种方法实际上修正的是交通量/通行能力比(v/c比)中的分子,而后者则是修正的分母,尽管大家对这两种方法尚存不少争议,但在目前条件下两种方法均可使用,相对而言,前一种方法更为直观和通俗易懂一些,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前一种方法。

4.1.4对路边摩阻影响的考虑

路边摩阻通常是指那些对车速带来负面影响的开发活动,如人行道、交叉口、街边商店,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开发的程度。由于这种开发程度很难定量描述,因此建立一套标准的修正系数的难度很大。然而,对于某个特定的路段,这种修正系数却不难确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行驶时间与理论行驶时间(得自车速—流量关系)来确定。因此,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建议采取这种处理方式。

4.2车速——流量关系的型式

多车道汽车专用公路与单车道或双车道普通公路的主要区别在于超车机会。对单车道或双车道普通公路而言,车辆的超车机会取决于双向流量以及车速的分布,当超车视距不够时,所有希望超车的车辆形成一个车队,其行驶速度受车队中速度最慢的车辆控制。因此,在道路的通行能力尚未达到时,不同车型车辆的行驶速度即趋一致。对多车道公路而言,一个方向至少有两个车道,超车可以在一个行驶方向完成,超车所需要的车头间距将小很多。因此,只有在交通量接近通行能力时不同车型的车速才能趋一致。

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普通公路、多车道汽车专用公路的车速——流量的一般关系。每条曲线代表一种车型的车速流量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单、双车道普通公路及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车辆的行驶车速随交通量增大而降低,当交通量达到一定水平(未达到通行能力)时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趋于一致,然后各种车辆以相同的车速行驶直至达到通行能力。我们将车速趋于一致时的交通量定义为收敛交通量,相应的车速为收敛车速;达到通行能力时的交通量为饱和交通量,相应的车速为饱和车速。对于汽车专用公路而言,当交通量较小时,不同的车型其行驶速度也有所不同,随着交通量的增大,所有的车速均有所下降,当交通量达到通行能力时,所有的车辆均以饱和车速行驶。

5车速——流量关系的研究

5.1山区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研究

《指标》研究共收集了5省范围内的163个路段的资料,这些路段覆盖了山区二、三、四级普通公路,我院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建立了车速——流量关系。

《指标》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系数、完整,其结果比较可信。因此,在建立普通山区公路的车速——流量模型时,我们直接引用了这些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后建立了平原地区的车速——流量关系。

5.2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主要收集了《指标》研究未覆盖的高速公路、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车速——流量关系与普通二级公路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自由流车速、收敛及饱和车速比普通二级公路要高一些。本次研究特针对二级汽车专用公路这些指标采集了数据。

由于国内关于高速公路和一级专用公路车速——流量关系的研究有限,很难基于现有的数据建立车速——流量关系,因此,我们进行了比较大范围的实地观测,收集了更多的资料。

通过分析实测数据,我们测算了自由流下各种车型的车速。需要指出的是除广佛路以外,几乎所有的调查路段交通量均不大,收敛车速及饱和车速只能参照一般经验以及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和印度尼西亚研究结果进行确定。

本次研究实测的路段主要为近年来完成的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在5000~30000辆中型车之间,既包括平原地区的公路,也包括山区公路,路段的基本情况见表4。

观测路段一览表表4

省份

路名

路段

编号

路段长度

(km)

纵坡

(%)

地形

总车

道数

车道宽度

(m)

路肩宽度

(m)

沈大高速

1

1.8

2.3

微丘

4

3.75

2.5

2

1.6

4.0

4

3.75

2.5

3

1.8

2.2

4

3.75

2.5

4

3.0

3.9

4

3.75

2.5

山东

济青高速

1

2.2

2.0

平原

4

3.75

2.5

西

长治——晋城二专

1

2.0

3.0

重丘

2

4.5

1.5

2

2.1

3.0

2

4.5

1.5

3

2.0

3.0

2

4.5

1.5

4

2.0

2.0

2

4.5

1.5

成渝一专

1

2.0

0.4

微丘

4

3.75

2.25

2

1.5

5.9

山岭

4

3.75

2.25

3

1.5

5.0

山岭

4

3.5

2

4

1.5

4.0

山岭

4

3.75

2.5

广东

广佛高速

1

3.0

0.0

平原

4

3.75

2.5

车速及交通量观测采用了“车牌法”进行。采用车牌法时,观测者记录下车辆进出观测路段的时间以及车辆种类,通过对牌照可以计算每台车辆在路段上的行程时间,并根据路段长度即可计算车辆的行驶速度,同种车辆的平均车速可以根据连续观测的结果计算,相应的交通量在观测时也一并记录,在本次研究中对每个路段共观测10h左右。

6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6.1简介

数据分析的目的旨在建立车速——流量关系曲线。如前所述,对多车道汽车专用公路而言,我们需要针对每种车型建立完整曲线,而对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普通的二、三、四级公路,则需要测算以下参数:

(1)每种车型在自由流状态下的车速;

(2)收敛车速以及相应的V/C比;

(3)饱和车速(车辆达到通行能力时的车速)。

6.2多车道汽车专用公路车速——流量关系

6.2.1平原地区车速——流量关系

绘出了以广佛公路数据为基础建立的车速——流量关系,基本上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大型卡车的自由流车速达80km/h,与其它路段实测获得的数据相差较大,且其随V/C比变化的速度与其它车型相比较大。造成这种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先进的香港大货的比例较大,二是大货车的样本较少。为了使车速——流量曲线能适用于更大范围内,我们对大货曲线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从其它路段观测数据看,大货的自由流车速大致65km/h左右,因此,在调整时,我们采用了这一

速度作为大货的自由流车速。

广佛路数据的另一个缺陷是最大V/C比只有0.8。因此,饱和车速无法实测到,而只能参照国际上的实践经验确定。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采用的饱和车速为50km/h,印度尼西亚研究的结果为42km/h,综合考虑我国的道路和车辆特性,我们采用45km/h作为我国多车道汽车专用公路的饱和车速。

平原微丘区车速——流量关系主要参数表5

车型

自由流车速

(km/h)

饱和车速

(km/h)

a

m

a1

m1

小轿车

96.6

45.0

96.55

-0.350

86.039

-0.648

面包

87.8

45.0

87.81

-0.244

83.288

-0.616

大客

79.1

45.0

79.08

-0.154

78.710

-0.559

小货

73.7

45.0

73.67

-0.160

71.925

-0.469

中货

68.3

45.0

68.31

-0.060

70.956

-0.455

大货

65.0

45.0

65.00

-0.150

62.375

-0.327

拖挂

61.4

45.0

61.43

-0.107

60.227

-0.291

车流

80.1

45.0

80.14

-0.173

78.843

-0.561

6.2.2纵坡度对车速的影响

交通量在200辆/h以下时纵坡对不同车型行驶速度的影响,不管哪种车型上坡和下坡都对行车速度带来负面影响。车速和纵坡呈线性关系,上坡和下坡的影响相似,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车辆上坡时制约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其动力性能,而下坡时制约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司机对安全的考虑。考虑上、下坡对车速影响的相似性,我们采用一个为坡度绝对值函数的修正系数来反映纵坡对速度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

fg=1+ag

式中:fg——坡度修正系数;

g——纵坡绝对值;

a——系数。

不同纵坡下的车速调整系数见表6。

不同纵坡下的纵坡修正系数表6

车型

a

纵坡(%)

1

2

3

4

5

6

小轿车

-4.13

1.00

0.96

0.92

0.88

0.83

0.79

0.75

面包

-4.42

1.00

0.96

0.91

0.87

0.82

0.78

0.73

大客

-4.87

1.00

0.95

0.90

0.85

0.81

0.76

0.71

小货

-4.71

1.00

0.95

0.91

0.86

0.81

0.76

0.72

中货

-5.08

1.00

0.95

0.90

0.85

0.80

0.75

0.70

大货

-5.39

1.00

0.95

0.89

0.84

0.78

0.73

0.68

拖挂

-5.16

1.00

0.95

0.90

0.85

0.79

0.74

0.69

6.3普通公路及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车速—一流量关系

以山区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研究为基础,根据调查的自由车速、收敛车速及饱和车速,我们建立了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二、三、四级普通公路山区地形下的车速——流量关系,其中山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自由流车速取自长治——晋城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其它数据参考国内有关研究,特别是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吉林省公路网规划研究。平原微丘区和山岭重丘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车速——流量关系,其它公路上的车速——流量关系与它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性的参数,如自由流车速、收敛车速等,这些参数的测算结果见表7,具体公式如下:

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一般公路车速——流量关键参数表7

车辆类型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自由流

车速

(km/h)

车速

收敛时

的V/C比

收敛

车速

(km/h)

饱和车速

(km/h)

自由流

车速

(km/h)

车速

收敛时

的V/C比

收敛

车速

(km/h)

饱和车速

(km/h)

小轿车

80.0

0.75

45.0

30.0

65.6

0.75

40.0

25.0

面包

72.7

0.75

45.0

30.0

58.6

0.75

40.0

25.0

大客

65.5

0.75

45.0

30.0

48.9

0.75

40.0

25.0

小货

61.0

0.75

45.0

30.0

55.5

0.75

40.0

25.0

中货

56.6

0.75

45.0

30.0

51.7

0.75

40.0

25.0

大货

65.5

0.75

45.0

30.0

53.4

0.75

40.0

25.0

拖挂

50.8

0.75

45.0

30.0

45.0

0.75

40.0

25.0

小轿车

80.0

0.75

35.0

20.0

60.0

0.75

27.0

14.3

面包

70.5

0.75

35.0

20.0

53.5

0.75

27.0

14.3

大客

53.9

0.75

35.0

20.0

43.9

0.75

27.0

14.3

小货

60.5

14.30.75

35.0

20.0

50.5

0.75

27.0

14.3

中货

56.7

0.75

35.0

20.0

46.7

0.75

27.0

14.3

大货

58.4

0.75

35.0

20.0

48.4

0.75

27.0

14.3

拖挂

50.0

0.75

35.0

20.0

40.0

0.75

27.0

14.3

小轿车

60.0

0.67

30.0

15.0

50.0

0.67

27.0

14.0

面包

58.3

0.67

30.0

15.0

48.3

0.67

27.0

14.0

大客

46.9

0.67

30.0

15.0

39.9

0.67

27.0

14.0

小货

50.0

0.67

30.0

15.0

43.1

0.67

27.0

14.0

中货

47.6

0.67

30.0

15.0

40.6

0.67

27.0

14.0

大货

45.5

0.67

30.0

15.0

38.5

0.67

27.0

14.0

拖挂

41.5

0.67

30.0

15.0

34.5

0.67

27.0

14.0

小轿车

55.0

0.67

30.0

15.0

48.0

0.67

25.0

12.0

面包

51.9

0.67

30.0

15.0

46.9

0.67

25.0

12.0

大客

40.0

0.67

30.0

15.0

38.0

0.67

25.0

12.0

小货

44.5

0.67

30.0

15.0

42.5

0.67

25.0

12.0

中货

41.7

0.67

30.0

15.0

39.7

能力管理论文篇(8)

非寿险公司的综合性监管指标仅有一个——偿付能力充足率,其计算公式为: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法定偿付能力额度)×100%

分项监管指标共有11个,涉及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偿付能力与财务状况等方面。若保险公司有4个或4个以上监管指标值超过正常范围,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改进方案。保监会针对寿险和非寿险公司分别设计了两套分项监管指标,非寿险公司的分项监管指标见表1。

《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2001年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其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标志着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将成为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部分。然而,该套指标体系自使用以来,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是在借鉴美国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监管指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我国保险业的实际?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实际验证。

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必须满足一个条件:监管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应该与真实的偿付能力状况基本一致,即分项监管指标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一致性。如果监管指标不能对偿付能力状况作出有效说明,又如何对未来偿付能力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测呢?现行的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是否能解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本文将建立模型对指标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一共选取了我国21个非寿险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逐年计算它们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其中,选取少于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8家,分别是:美国联邦(2003-2005年)、三井住友(2001-2005年)、太平财险(2003-2005年)、太平洋财险(2003-2005年)、平安财险(2003-2005年)、中华联合(2003-2005年)、美亚深圳(2002-2005年)、三星火灾(2003-2005年)。选取6年(2000-2005年)财务数据的保险公司有13家,分别为:东京海上、民安深圳司、民安海口、丰泰上海、美亚广州、美亚上海、皇家太阳、永安财险、华泰财险、华安财险、大众财险、中国人保、天安财险。以一个年度的统计结果作为一个样本数据,一共统计了100个样本数据。所有数据源自《中国保险年鉴》2000年至2005年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统计结果

样本的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对100个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的样本有81个,占样本总数的81%;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有19个,占19%。统计结果初步显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和认可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偿付能力状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监管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将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问题。对模型的设计如下:

(1)因变量,本文选取偿付能力充足率(Y)作为因变量。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则偿付能力充足,定义其值为“0”;若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则偿付能力不足,定义其值为“1”。

(2)自变量,选取《新规定》中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作为自变量。由于数据难以全面取得,只取11个监管指标中的10个作为自变量,舍弃了融资风险率指标。

模型使用的软件工具是SPASS11.5。

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对自变量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很敏感;如果多重共线性程度较大,回归结果也会受到影响。表3是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部分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中度相关,如X1与X2、X3与X4等;个别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如X9与X10。进一步检查自变量之间的容限度和方差膨胀因子,变量之间的容限度都比较大,多数都在0.5左右,最小的为0.128,基本排除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在排除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后,本文采用ENTER(全回归方式)将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4-6。

表5是观测量分类表,分类精度为100%,说明方程的识别率比较高。但是否10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识别率都比较高呢?表6给出的回归系数Wald检验值很小,很难拒绝虚无假设,并不能说明白变量的作用,必须比较包括每个变量的模型与不包括这个变量的模型,用对数似然值的变化进行检验。

为了显示每个自变量的作用,本文再一次检验不包括各个自变量对数似然值的变化情况,使两组自变量依次纳入回归模型。其中,前一组就是原来的10个自变量,采用ENTER方式进入模型;后一组是各个自变量,采用Forward:conditional方式(前进法)将各个自变量分别带入模型,其目的是将第一组中没有解释作用的自变量剔除。本文一共进行了10次回归,结果显示:在模型嵌套的回归方式中,自变量X1、X4、X5、X6和X8都从最终回归系数表中一一被自动剔除了;而如果将X2、X3、X7、X9和X10这5个自变量剔除,则对数似然值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见表7),说明在这10个自变量中,X2、X3、X7、X9和X10对模型的分类结果具有显著意义,不能被剔除。

三、结论及改进建议

(一)实证结论

1.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增长率对偿付能力状况的解释并不显著,而自留保费的解释作用却比较显著。这可能是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了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的样本中,如果剔除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的相关样本,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在整个模型中的解释作用会更好。由于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两家非寿险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其目前的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与早期的粗放经营有关,与保费增长无关。而余下的新兴非寿险公司发展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业务增长过快使得保险公司的承保金额增长和赔付责任加大,从而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因此,保费收入增长率和自留保费增长率指标对新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更为重要。

2.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对其承保责任的保障程度。无论是根据指标范围的统计分析结果,还是指标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均表明该指标具有有效性。该指标之所以有效,其原因可能在以下两点:一是毛保费规模率的设置合理,符合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目前我国非寿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不能保障其日益增大的承保责任,是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我国非寿险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大部分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小于零。根据保监会的规定,若本年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零或负数,则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为999%。因此,大多数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其毛保费规模率指标值都为999%。该指标值的特殊化,也可能是实证结果显示指标有效的原因。

3.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指标被证明有效性不高,在有效区分两类样本模型中的贡献并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指标与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比较大,这可能也是影响指标在整个模型中有效性的原因。如果剔除毛保费规模率、认可资产负债率两个自变量之后,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对模型的作用会增加(见表8)。我们不能认为该指标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没有说明作用,只是模型中存在比该变量更为有效的指标,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更有效的变量将该指标剔除了。

4.实证结果表明,两年综合成本率指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对模型的贡献不大。前文已述,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经营管理问题,因此这两个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能力较低。

5.实证结果表明应收保费率指标非常特殊。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的样本,该指标值一般都符合保监会的规定;而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该指标值却超过了正常范围。这一统计结果与最初指标设计的意义背道而驰。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性、小规模、新兴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处于迅速发展的业务扩张阶段,应收保费率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而那些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很高,应收保费的大量增加根本威胁不到它们的偿付能力,因此该指标的监管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6.速动比率是衡量非寿险公司短期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期限较短,该指标对非寿险公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实证结果也表明该指标在模型中较为重要。认可资产负债率被证明也是有效的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认可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仅仅是相对数与绝对数的差别。保监会对该指标的正常范围设置也十分合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凡是该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的样本都是偿付能力不足的样本。认可资产负债率的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也一致,该指标对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较好。

综上所述,我国的非寿险市场比较特殊,非寿险公司的地域发展和规模大小的不平衡性明显,因此,理论上有效的监管指标对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解释作用并不一致。根据实证分析和统计结果,我国地方性外资非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强,指标值的大小变化只会导致它们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发生变化,并不会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在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的经营已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它们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的粗放经营、固定资产过多导致的认可资产绝对数额小于认可负债;毛保费规模率、速动比率、认可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认可率这四个指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意义较大。而其他的新兴保险公司正处于扩大市场份额的业务扩张阶段,偿付能力不足往往是由于实际资本的增加跟不上承保责任的增加造成的;除了以上四个指标外,保费增长率、自留保费增长率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更为重要。而应收保费率、两年综合成本率和资金运用收益率的有效性比较差,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改进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改进建议。

能力管理论文篇(9)

二、毕业论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基本训练、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是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活动。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旨在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思维及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强化专业意识,培养奉献精神。

通常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包含选题、文献综述、开题、开题答辩、研究过程、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环节。各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撰写的全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资料收集、整理分析、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写作能力、表达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图1从毕业论文写作流程的角度剖析了毕业论文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华业管理流程分析

完善的华业管理流程能够有效的支持学生华业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各环节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获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华业管理流程需要学院、系、指导老师之间紧密地配合,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指导老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从开题到对学生全程写作的指导,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的限制,缺乏有效的毕业论文系统支撑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往往效率低下,而教师有限的精力可能也会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毕业论文系统中,需要特别重视教师对学生培养环节的支持,让学生在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后,能够及时得到指导,从而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同时,学院和系在整个流程中也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起到流程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涉及到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及毕业论文过程产生文档的提交和管理,毕业论文系统一方面需要提升他们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将他们的管理工作与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下,毕业论文系统对管理工作的支撑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院系管理人员高效完成资料整理、审查和总体的管理任务。

综上,一个有效的毕业论文系统,应最大程度地提高学院系和指导老师的效率,使得他们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到学生,同时又在各个环节有效支持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现有毕业论文系统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院系、老师与同学的调查和缜密的思考,发现目前各高校采用的毕业论文系统普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更多的考虑了管理流程,但对学生的指导性不足。譬如:撰写论文之前,院系会通过系统相关的毕业论文指导书,包含整个论文撰写阶段的注意事项。但由于注意事项和相关规定比较多,使指导书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耐心地认真阅读,导致一些重要的规定和注意事项经常被学生所忽略,在其后面的论文撰写中出现误区,浪费时间。此外,在一些环节,譬如选题环节,学生对获取资料存在迷茫,缺乏指导性的资料链接形式给予指导。第二,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难以支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谈的时间相对较少,而现在的多数系统只能支持少量的网上指导,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来完成指导工作,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并不能覆盖全方面全阶段,学生的潜能也没有发挥到最大程度。这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不够紧密,所以,新的论文系统必须要将老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程度。第三,目前的毕业论文系统对同学的能力培养体现不足。造成学生并不清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能够锻炼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整个研究和写作过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完成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的在教学体系中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人性化的系统予以解决,毕业论文系统的效果将能得到质的飞越,使其实用性和应用性大大增强。

五、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毕业论文系统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指导书和指导文件、系统资料、指导老师与学生互动三个方面对现有毕业论文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华业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指导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细节经常被学生忽略。将指导书细化则是解决的办法,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如果系统管理员和院系能够将整个指导书细化,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进行到每一步时都能看到与其对应的论文指导书,将会非常有用。因此,在毕业论文系统不仅给予一个总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书,而且在各阶段均本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指导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注意到关键点,予以重视。依据这样的观念,设计新的系统时,只需要在每个阶段每个流程附加上细化的论文指导书,这样简单的改进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也会使系统更加贴近学生。

学生在自己撰写论文时需要大量的资料。而由于本科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有限,一些核心资料,还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引。据此,在论文选题结束之后,会由院系和老师一起合作,针对每一个选题,汇集一些核心资料交由系统管理员,再由系统管理员放到毕业论文系统上,这样,每一个选题的学生都会看到一些相当有意义的资料,这些核心资料也能够帮助到学生撰写论文。

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是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在论文撰写阶段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指导,对其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即便有我们的毕业论文系统,但是受限于空间时间等问题,学生撰写的论文仍然要亲自去找指导老师获得帮助。据此,我们的设计是能够让学生在毕业论文系统随时上传撰写论文,指导老师可以随时在毕业论文系统上查看学生撰写论文的情况和内容,同时还能留言写下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方面是老师能对学生撰写论文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随时得到指导老师的帮助,并不受限于时间空间等问题。师生通过毕业论文系统留下的指导交流记录也能够保存下来,用于检查学生撰写的态度和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

能力管理论文篇(10)

国家和学校两级单位均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刺激大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来提升其能力,但如果其指导教师没有兴趣或动力来指导学生,该创新项目不会达到其预期效果。为此,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研究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尤其是还没有指导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其有强烈的愿望指导若干本科生来参与其科研项目,原因在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项目具有实践性,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资料;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与指导教师有更加紧密的交流时间与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学习能力。

2.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教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每位教师都会具有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本身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为此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相结合,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创新项目处于学科前沿位置。对于本科生而言,选择指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作为创新项目,有利于获得指导教师更加专业化的指导。

二、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管理

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管理,可根据其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化的管理,分别是选题、研究阶段和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三个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不同过程的指导方法和路径会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过程的目标具有差异性。

1.选题阶段——与科研教师项目紧密相关

对于大学生创新项目而言,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选题是关键。由于大学生创新项目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确定,因而选题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拟定,在教师拟定题目时,一般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该题目来源于教师某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二是要求该部分内容要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后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创新项目申报。

2.研究阶段——理论、方法和案例

由于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要求是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顶天立地”的创新实践能力,因而在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是力求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公共管理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将该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对于理论的学习,需要学生阅读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经典书目、国内外高等级期刊,使得学生能够对该创新项目有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假设和探索;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分析,需要学习和运用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定性比较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此外,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或解释,需要选取特定的案例,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该阶段目的是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创新项目的研究具有三种元素:理论、方法和案例。而对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言,理论、方法和案例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三种元素。通过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结合,指导教师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创新项目,这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并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

3.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

最后,指导教师需要指导本科生进行研究报告撰写并答辩。一份完美的研究缺少不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精彩的答辩。这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来写研究报告,以及如何来进行答辩。这对于指导教师而言,也是在其科研项目结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创新项目的实践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旨在通过该训练计划的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经营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公共事业管理一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创新训练计划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相关意见展开,训练计划分为国家、省和校三个级别。本科生个人或团队(最多3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和成果交流等工作。

1.选题阶段

每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提出创新项目课题指南,由学生进行组队自由选择题目进行申报,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并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对于学生申报的项目,初步确定为校级项目进行展开研究。如果能够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指导教师更容易出题,也能使得学生选到其感兴趣的题目。

2.研究阶段

项目批准立项后实行月报制,即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的进展及时填写记录册,同时完成创新项目管理平台上的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定期填写指导意见。此外,在每年3月份,课题组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推荐校级以上项目,对开题未通过的项目取消立项资格。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项目为例,在3~6月份期间指导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进行课题设计;在7~8月份暑假期间,指导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进行论证;在9~10月份,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准备中期检查报告;在11月份至寒假期间,学生对项目报告进行撰写,并整理出可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计划的设定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计划具有契合性。

3.报告撰写与结题验收

在项目开展后的次年3月份进行结题答辩。在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全程指导学生对报告的撰写,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报告具有管理学研究的规范性,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研究方法、实证检验、结论与讨论等内容。对于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而言,其均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在上课之余会花很多精力来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因而有助于学生规范性的完成课题,有助于教师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上一篇: 销售毕业论文 下一篇: 民间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