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25

民间文化论文

民间文化论文篇(1)

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民间表演程式,不仅是在秧歌中,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共同特征。在民族民间舞中,手心向上为阳,手心向下为阴,阴手阳手有着不同的象征,舞步上,先出哪只脚,如何变化,步距、方位、秩序,往往各有定数。就民间表演艺术的内容而言,傩戏的象征性内涵最为显著,甚至可以看作是象征体系的仪式化演练。在傩戏演出中,神坛、神像、神物的布置,巫师穿戴的面具、法衣等服装道具,巫师的念咒、作法以及神灵附身的模拟性表演与念唱神话等,无不具有象征性内涵。正是借助于象征体系,傩戏表演者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世俗世界带进了神圣世界之中,实现了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解。不仅傩戏的内容具有象征性意义,许多地方歌舞小戏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性意义,如浙江湖州地区流行的歌舞小戏《扫蚕花地》,就是通过模拟性地表演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叙述养蚕生产劳动过程,说唱祝愿蚕茧丰收等吉祥话语,借助于象征体系表现其在审美娱乐之外的民俗文化意涵的。通过象征体系,民间艺术的深度文化内涵转化成了日常生活常识,人们耳濡目染,代代相传。且不论专职从事傩戏表演的巫师,就是传统社会中乡间那些无知无识的村妇村姑,也熟知各种各样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内涵。靳之林在陕北考察时曾有意问一群剪纸的姑娘,“鱼戏莲”图案是什么意思,对方说,就是谈恋爱的意思,靳之林又问,那“鱼唆莲”图案是什么意思,对方一下子羞得涨红了脸,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就替她们回答说,“睡在一块儿了呗!”有一位姑娘剪了一个“莲里生子”图案,说必须放在“鱼唆莲”中,而不能放在“鱼戏莲”中,那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就解释说,如果放在“鱼戏莲”中,那就是说还没结婚就生了孩子。由此可见,不管是民间艺术家,还是乡间普通妇女,对民间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内涵都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对其界限区分得很严格。我们看到,通过民间艺术及其象征体系,在没有文字的底层社会,民众活态传承着最古老的民族文化观念。

二、民间艺术的当代意义

由于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原始的、世俗的文化观念,因此,在古代社会,官方与文化精英往往漠视、贬抑民间艺术,虽有所谓“采风”制度,却并非因为真正尊重民间艺术,而是为了补察时政之得失,以通上下之情。除却晚明的李贽、冯梦龙、凌蒙初等少数人,在古代绝大多数文化精英的眼中,无知无识的乡民是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文化的,他们只是教化的对象,他们的信仰是不合礼制的、愚昧的“淫祀”,他们的绘画、雕塑是缺乏意境的匠人之作,他们的音乐连一贯比较重视底层民众的白居易也认为“呕哑嘲哳难为听”。尤其在宋元之后,民间戏剧艺术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其内容比较粗俗,不合礼教,有的甚至暗含着某种抵抗意识,因而,官方时常下令禁止。早在南宋时,就曾“京都新禁舞斋郎”,明清时期更是禁令不断。“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方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下,一批文化精英开始重新审视民间艺术,有人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有人甚至提出向民间艺术学习,但是,在这些文化精英的意识深处,他们仍然认为民间艺术在文化内涵方面是低俗的、不合时宜的,需要改造、提升,如哈华在1950年代初讨论秧歌时说,“北方的旧秧歌、皮影戏、自乐班、大小戏班、瞎子说书、吆号子等,南方的昆曲、南词、念佛句、山歌、弹词、评话、花鼓灯、秧歌等,数量之大,深入群众的程度,远超过新文艺和新秧歌,新的还赶不上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新秧歌,改造旧秧歌,是向封建文艺夺取阵地工作之一,是一个艰巨长期的战斗。”诚然,民间艺术中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思想内容,需要清理、改造、提升,但是,民间艺术是一种尚未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浑然的艺术形态,其精华与糟粕往往是共生的,很难剥离,因此,我们也许应该谨慎地批判、改造,积极地保护、研究。尤其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由于文化剧烈地变迁,人们普遍面临着文化传统断裂所造成的文化认同困境,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重估其当代意义。首先,民间艺术通过象征体系成为一种民族共享性的文化符号,它是社群成员之间社会交往与情感交流的媒介,有着重要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团结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在现代社会尚未丧失。比如,孩子生日、老人寿辰时亲戚赠送礼幔,丧礼上亲友赠送各种纸扎等,这些生活中的艺术品不仅促进了亲友之间情感层面的交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礼仪,他们共享了这些文化符号中的文化意涵,强化了他们之间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社会形成有机社群。尤其是民间集体表演艺术,如节庆、庙会时的演出,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文化认同仪式的演练,通过审美化的仪式,人们直观地体验到他们在情感、文化上是一个共同体。在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热闹之中,人们陶醉了,即使平日邻里之间、家庭内部有一些矛盾、争吵,此刻也和解了。

晚近二十年来,在乡土社会逐渐解体的当代,不仅华北的乡村,甚至一些大都市,传统节庆、庙会反而大有复兴之势,也许“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庙会依然会保留在现代城市民众的生活之中,并且成为人们文化认同与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次,民间艺术中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一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族群文化记忆的载体,是我们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面对民间艺术的象征体系,尤其是通过一次次操演传统的民间集体表演艺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连续性,感受到我们并没有远离祖先以及他们的情感与信仰。毫不夸张地说,民间艺术可以让我们与祖先共享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直观地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传统已经断裂的当代中国,以民间艺术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小传统也许是我们通往过去,重建传统文化延续性的重要途径。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新世纪以来,国内兴起了轰轰烈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而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民间艺术占据其中一半以上。再次,民间艺术建构了一个关于过去的象征的空间,有利于形成一种“无场所的记忆”,这对于“离土”进程中的当下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人不可能仅仅活在当下,生命的意义离不开记忆,尤其离不开来自社会生活的“集体记忆”。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集体记忆中具有“凝聚性结构”的是文化记忆,所谓文化记忆是指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中所包含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以及对重要事件的回忆所提供的解读当下生活意义的重要维度。对于文化记忆而言,稳定的社会空间以及诸如文字、图片、仪式等一整套符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被迫迁居陌生的环境会有种种不适应,其重要的心理根源就在于记忆丧失了社会空间的依托以及熟悉的符号体系。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社会空间,进入陌生的城市空间之后,出现了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危机问题。汤姆•米勒在中国调研时发现,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过着封闭式的生活,无论社交还是居住,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我们课题组2013年在江苏地区调研时也发现,80后、90后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交往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观念不同,比重为27.5%。在原有生活空间丧失的情境下,凝结在民间艺术中的符号体系与文化理念却是可迁延的,通过传承民间艺术,可以建构起一种“无场所的记忆”。事实上,“离土”的乡民也非常渴望通过民间艺术重温他们的乡土记忆与文化认同。高小康发现,在远离乡土文化的都市,兰州滨河马路的休闲带有成群的人在唱《花儿》,广州越秀公园景区中心的客家山歌墟,不仅有大量客家人来此自发地唱山歌,而且台下往往聚集很多听众。

民间文化论文篇(2)

笔者认为当下语境使用“Popularculture”更为贴切,但“Popularculture”在西方仍存在多种不同的用法。约翰•斯道雷(JohnStorey)指出其具有6种含义:1.大众文化是一种被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2.大众文化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一种文化剩余范畴,是高雅文化之外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栖居之所”;3.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即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massculture);4.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民治、民享的文化,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民间的”文化形态;5.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矛盾冲突的领域,是被统治阶级的抵抗力量与统治阶级收编力量冲突斗争的场域;6.大众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消弭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的文化形式。因而,从斯道雷的总结中可以看到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但都不足以定义大众文化。阿诺德•豪泽尔曾经在分析“民间艺术”与“通俗艺术”时指出:“民间艺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以乡村居民为服务对象;而“通俗艺术”的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生产者则是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的专业人员,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艺术风格,“民间艺术的路子比较简单、粗俗和古朴;通俗艺术尽管内容庸俗,但在技术上是高度发展的,而且天天有新花样,尽管难得越变越好。”詹姆斯•G•特鲁洛夫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的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且以城市民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根据上述一些理论家的思考,同时考察中国文化的语境,笔者认为王一川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即“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同时我想还可以加上网络、手机等形态。这一定义可以使大众文化同一些相关的概念区别开来。其实,大众文化也并不是与高雅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等其他文化绝对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

要从具体的时代与语境出发,创新和理解大众文化。如金庸武侠小说的学术化,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音乐之声》等的高雅化。因此,我们应把大众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其内涵、意义及特征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大众文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影响力,在此,有必要梳理一下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一,大众媒介性。自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了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所以其传播媒介是以大众媒介为主,含有大众媒介所规定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用机器批量制作以传达信息的书籍、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等形式。还有约翰•费斯克等人认为,大众传播是在现代化的印刷、银幕、音像和广播等媒介中,通过企业化投资、工业化生产、国家化管制、高科技和私人消费品等形式,向无名的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和信息的实践与产品。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众媒介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包含广播、电影、电视和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与以往媒介相比,大众媒介具有受众广泛、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就是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第二,商业性。和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大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商品性,是以交换为形式而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使得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模糊不清。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接受。大众文化已经不是静态的文化形式,它还和包括其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商品消费行为及其过程,因此,商品与文化相互杂糅,无法分离。一方面大众文化被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商品也被文化化。第三,通俗性。由于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的模糊性,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喜爱,这就要求大众文化必须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这样就拉近甚至消解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使得艺术生活化。总之,大众文化“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使艺术日益生活化。第四,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的文本在开始之初吸收其它各类文化文本,创出原创性的新模式,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民众之中流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性,正是大众文化的必备特征之一。但伴随着流行的发展必然导致的是模式化。譬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音乐类选拔节目在中国的流行,各类电视台开始策划诸如《我是歌手》、《我为歌狂》、《大地飞歌》、《中国梦之声》、《中国星力量》等音乐选拔类节目。

有的模式能够有所更新,但有的就显得过于“老化”了。因此,大众文化的流行性要求其需要不断地谋求新的创造。第五,日常娱乐消遣性。大众文化与其他任何传统的文化形式都不一样,鲜明地具有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所服务,消解现代人在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情绪,以起到娱乐消遣的作用。让人们通过手机的快餐式阅读、轻松愉快的影视欣赏、具有感官刺激的电子游戏以获得娱乐,沉浸在愉快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生产者要迎合民众所需,随时创造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与高雅文化的个性不同,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与每个个人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俗趣。第六,参与性。大众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创造者、生产者、接受者为一体的文化形式,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参与者,结束了文化是个别人所创造的历史。首先,从主体上说,民众的主观意愿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便捷地影响到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其次,从客体上看,电视、网络、卡拉OK、手机、商业广告以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都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特别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第七,全球性。大众文化能够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介形式,使得文化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由于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加增强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视频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观看,《甄传》也在海外各国获得热播等。第八,类型性。大众文化的形式愈来愈趋向类型化,电影、电视等艺术被分门别类,有爱情片、武侠片、古装剧、悬疑片、战争类、警匪片等。与高雅文化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相比,其完全被抹去了个性,形成了类型化的特征,人物角色相对一致,不管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总是能让人猜想到故事结局,各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趋向一致。第九,后现代性。正像詹姆逊所说,后现代性的特征是主体瓦解、雅俗交融、意识形态淡化、学科分野模糊。而它突出的形式特征,当属杂拼和精神分裂。大众文化正具有雅俗共赏性,同时跨学科的方法更加凸显,不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而是各个学科交融在一起。作为主体的人也在瓦解,沦为大众媒介的附庸,对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态度也在淡化,人们关注的只是自己身边的事情,不再作为主体的人参与社会事务。因此,大众文化具有后现代性。当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应是“popularculture”,又可以称为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大众媒介性、商业性、通俗性、流行性、日常娱乐消遣性、参与性、全球性、类型化、后现代性等一般性特征。上述仅是对大众文化的一般性进行简单的描述,针对审美视野下大众文化中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包括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手机文化等,还要加以具体分析。

作者:陈皓钰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教师

民间文化论文篇(3)

二、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里,网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借助网络和计算机能够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2010年,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中,这就表明了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可行性。对于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也是一样的,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计算机和云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当前许多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数字化保护手段在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数字化保护可以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

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由于涉及面广,而且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所致保护成本较高,需要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较多,而且需要周期性的维护和保护。而数字化手段则可以免去这些困扰,数字化的实现可以极大地降低维护工作的成本。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民间艺术的各种资源形式,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二进制的信息。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与计算机之间的互通,经过信息化处理后,就能够将所需要的内容存储在计算机中,而且便于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既省去了举办艺术展馆的成本,也降低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成本。

2.有利于民间艺术资源的传承

民间艺术的失传很大原因是后继无人,主要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不了解以及民间艺术宣传力度不够。而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民间艺术的保护,可以将民间艺术资源与网络相关联。通过网络这一有效的媒介,能够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利用数字化手段,民间艺术就能够在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工具中查询和了解到,当代人很容易就能够认识到真正的民间艺术。随着推广程度的加深以及宣传手段的丰富化,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可,就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目的。3.便于交流民间艺术资源。数字化后的民间艺术资源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通过信息化渠道,既能实现传统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能够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交流。民间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既适应时代的变化,也不会失去原本的文化气息。所以,只有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才能使得传统民间艺术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促进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经过数字化手段处理之后,有利于交流民间艺术资源,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也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民间艺术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措施

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极为必要,也迫在眉睫。为了保护好珍贵的文化资源,就必须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开展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工作,相信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可见,数字化这一手段就是理想的保护方法。在形式上,数字化保护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建立数字博物馆、文化资料库、艺术交流平台等;在内容上,可以是多元化的,既容纳传统的民间艺术,也可以实现与现代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相互交流。所以,数字化保护方法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而要实现对民间艺术资源的良好维护,关键还是要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

1.民间艺术资源的收集

数字化保护民间艺术资源的第一步,是要大范围地收集民间艺术资源,这就需要对文化发源地和文化之乡等处进行仔细的调查。在实地的考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化艺术的内容,即传统文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术的多样化形式,如社会风俗、社会礼仪等,这些方面同样洋溢着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将民间节庆时的场面拍成纪录片,并储存在计算机中;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记录也可以采用数字化记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将珍贵的传统民间技艺保护起来。收集的过程中要详细而且全面,要将民间艺术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体现出来,小到一件手工艺品,大到一次节庆场面,都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

2.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和分类

收集后的丰富民间艺术资源,要进行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分类,由于艺术种类繁多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分类和整合是极为关键的。一方面,整合和分类文化资源是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利于后期资源的检索和查找。在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化保护的过程中,整合和分类是极为重要的,不仅仅要将各种艺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便于储存,而且也要有规律分门类地进行储存。比如,就民间艺术这一大门类而言,就可以分为民间手工艺品、非物质形式艺术、习俗文化等多种门类。因此,整合和分类有利于系统地认识和保护好民间艺术资源,而且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整理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民间文化论文篇(4)

一、民间舞蹈的现状和特征

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民族民间舞蹈将人类的观念、希望及精神世界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转换成为形态语言,已经形成了既定的风格形式,薪火相传,并奇迹般地被保留下来。漫长的人类生命历程当中,舞蹈文化不断的发展会推动世界继续前进,这是一种可以寻根可以观貌的传承轨迹(陈明.《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09(15):112-113)。在绚丽多彩变幻多端的舞蹈世界中,民间舞蹈自成一派,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舞蹈,同时兼具自娱性、民族性、传承性以及群众性等特质。

1 、自娱性。自娱性是民间舞蹈一个比较突出的性质特点。自娱性是人们“自我表现”及“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表达,人们在舞蹈的表现上将精神自由作为主要核心对象,舞者在表演时听从自己的内心,可以在内心愉悦且让观众也内心舒爽的情景下进行艺术交流,从而使民族更具备凝聚力。彝族村寨坐落在四川的大凉山,那里载歌载舞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篝火让整个山寨显得温暖,尽管没有任何的背景音乐,彝族的人们也会在篝火旁围成一圈愉悦的舞蹈,节奏欢快的舞蹈伴随着他们的歌声和独有的乐器演奏,欢聚在一起。在那里没有年龄的限制,即便年过八旬,身板以无法再站直,依旧可以载歌载舞,树枝树叶都可以成为舞蹈的道具。一声声的叫喊中表现的热情,可以将观者带入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当中,那精神中透着热情奔放、自娱自乐和对自由的向往。

2 、民族性。民族性是民间舞蹈的特性。基于文化审美的角度考量,首先民族性要建立在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其次要在舞蹈中展现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审美、气质以及魅族的性格特征等等,从服饰到动作,从节奏到妆容无一不体现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由于是自身的存在、形态以及环境所表现出舞蹈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独具风韵。

3 、传承性。舞蹈文化在人类世界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主要就是因为舞蹈具备传承的特质。在传承的过程中人类文化的生存及发展得以保留,无论历史的变革还是民族之间的融合都不会改变(沈健.《关于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53-54),作为民间文化的优良载体民间舞蹈的传承性在历史的各个阶段都得以发挥作用。经历了历史的积淀,民族舞蹈的精髓还是以特有的方式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多元化的文化总会跟随人类的脚步不断前行,不管是现代还是在多年前的古代,这样的传承却也真实的包容了历史的轨迹、记录了人类的文明史,民族民间舞蹈的薪火相传都被沉淀留存。

4 、群众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反映了民族生活、劳作以及整体的精神面貌。民族舞蹈有着朴实无华、真情实感、韵律优雅及风格鲜明的特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方面。它起源于民间,植根于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孕育发展,在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的创造中,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被传承和保留。民族民间舞蹈更贴切的对人民经典生活及形象进行了展示,展现了地区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共同的审美情趣、风俗礼仪以及道德观念,是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最终以多彩的形式和风貌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 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1 、继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之基础。在民族舞蹈的创作历史中,舞蹈在细节上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有些元素是不可变更的。当代的文化十分繁复,多元化对经典不断冲击,作为舞蹈的创作者应有理性对舞蹈的编排进行思考,顺应社会发展求新求异的同时,保持对于民族文化“本心”的守护。一个好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不管是怎么样进行重新的编排,都要以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为基础,不能违背最基础的民族习俗和特色(储晓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体现与发掘》[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3):170-172)。在这一点上体现差异化表现不同。

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忘怀的作品往往是立足于时代的,在此基础上不失扎根于民间的理念和文化内涵。以为追逐特立独行难免会让作品停留在最肤浅的表面,没有内在的核心思想。空洞的拼凑造就的就是禁不起推敲哗众取宠的作品。没有进行深刻推敲的作品,没有深厚历史背景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创作出来的作品空洞、虚伪没有研究价值和生命力。

2、 创新――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之动力。民族舞蹈是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存留的极具文化感和传承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不断推进的今天,民间舞蹈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应该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尽心创新,传统的基础上再创作。民族民间舞蹈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阶段,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再创造,从服饰到动作到提炼、神韵都需要在结合传统文化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变化,完成传统与变化的有机结合。被时代赋予了感情和思想的作品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同,这样的变化更具有文化价值,这是“时代特征”与“个人风采”的结合。对民族舞蹈的文化和创作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对艺术展现形式进行透视,舞蹈的编舞者一定要在对传统民间舞蹈文化进行认识和再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当代的审美及未来舞蹈的发展,需要紧盯民族特性,对作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细节分析,让民族文化与文化相结合。

三、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方向

世代传承的民间舞蹈文化,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费仁英.《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20):1),民族的富强为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物质和经济都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为艺术开拓了宽广大陆,这些条件无一不使民间舞蹈得到充分的发展。

1 、通俗文化方向。通俗性特征中没有对娱乐性或者演绎性进行具体区分,自娱自乐的舞蹈更能反映出表演者的内心世界,拥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可以进行舞蹈的再创作。随着个人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创作出来的舞蹈是通俗的,是不会脱离民族文化的。

2 、精英文化方向。演绎性舞蹈在高雅的基调上更添观赏价值,对舞者的舞技要求相对较高,在汲取了民间舞蹈精髓的同时,还要不断提炼动作,挖掘舞蹈表述的民族精神,也是“学院派”舞蹈发展传承的理念。一个富于时代感情的作品是会结合民歌或者史诗的思想进行构建的,所以未来的民族民间舞蹈祝福会向精英文化方向发展。

3、 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民族舞蹈与世界文化进行了高频率的交流互动。现阶段我国的民间民族舞蹈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考验。面向世界和现代化,跟着艺术的节奏与脚步,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表达我国人民对未来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

S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更是水涨船高,中国的民间舞蹈作为众多艺术中的一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洗涤,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广大的观众眼前。舞蹈的编排到演绎,都透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继承与传承方面有紧跟时代脚步。不难认识到,现在民间舞蹈是在各地各族人民的劳作、心愿共同作用下留下的文化瑰宝,雅俗共赏强身健体,是中国文化艺术群体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艺术形式,应当被重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乌日娜.民族舞蹈创作中的主体理念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 李乐,杨杰锋,邓越.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J]. 大众文艺. 2014(10)

民间文化论文篇(5)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

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

3.舞群观念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舞群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切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或早期封建社会,祖先崇拜是压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动”〔4〕人们以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庇护,避免灾难,因为祖灵是直接掌握人们命运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通过传统的祭祀年节和民间舞蹈,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土家族《跳摆手》祭“八部大王”,瑶族、畲族《跳盘王》祭始祖盘王,苗族“吃牯脏”跳《木鼓舞》、《芦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仪式和舞蹈。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把民间舞蹈视作民族历史的教科书,通过民间舞向族民传授民族历史知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业发达,家族兴旺,寻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过参加祭祖民俗活动,同胞共跳摆手舞、芦笙舞,与祖神进行勾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的观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续。当然,中国民众也在努力使民间信仰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文化模式转型中的几个问题[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正文.黔东南苗族社区的变迁态势[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①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民间文化论文篇(6)

民间文艺团体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表现,是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文化活拥淖橹。它的生存和发展反映了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背景下群众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民间文艺团体的表演者和观众均为乡里乡亲,演出形式往往多样化,演出内容大多不受各种演出场所的限制,演员、内容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团体开展的民族文化活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灵活性。民间文艺团体不但在宣传当地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扩大地方影响、增进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更在塑造共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民俗文化学研究等方面有独特价值。

“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文化事业发展趋势较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中。其间,还新建了诸如图书馆2个,文化馆4个,村文化室653个,农民文化大院46个,州、县、乡、村文化活动广场290个,文化惠民示范村1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州级支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5个,乡镇级农文网培学校110个(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级网点937个(村级覆盖率达90%),农家书屋1139个,实现全州行政村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多亮点,2014年更是启动了州级四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州群艺馆拆除重建工程、州“非遗”博物馆新建和提升改造工程、州数字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建设工程、州博物馆提升改造建设工程。其间,州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文化下乡经费,文化惠民活动得以蓬勃开展。[1]其中,民间文艺团体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洱源县郑家庄阳光文艺队、剑川县景风诗社、南涧县跳菜队、祥云县鹿鸣洞经古乐演奏队、弥渡县密祉镇诗词楹联学会、剑川县甸南镇白族古乐队等。

一、民间文艺团体发展有利于促进民间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有了解与认知,明白它来历、形成的整个过程,它具有哪些特色以及它发展的趋向所在。文化自觉同时也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吸收融合。[2]

(一)文化小广场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一些历史文化悠久或文化氛围浓厚的村子,许多农民完成农活后,喜欢在空闲时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很多的公共场所逐渐成了村民们文艺演出和排练的场地。打歌、对调、吹拉弹唱等多种活动样式,使村寨的公共场所逐渐变成了群众文化广场。

每天饭后都是村民们忙碌之后最放松的时刻,跳一跳、乐一乐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沟通感情,甚至能互相帮助。自从有了文化小广场,蹲墙根、打麻将的少了,跳广场舞、唱花灯的多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染让农民们的素质提高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文化小广场不仅是农民的休闲娱乐场所,还是宣讲组织理论、举办道德讲堂、学习传统文化、交流致富信息的重要文化场所。

如洱源县三营镇共和村委会所在地郑家庄村原本是一个民族成分众多、经济基础滞后、各异的村庄,如今正以一种新的节奏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村民们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呈现出“平安巷道花满路,小康人家喜盈门”的新景象。针对村内多民族杂居、各民族之间有不同、存在风俗习惯差异的实际情况,村委会发动群众成立民族文艺队,利用民族节日和农闲时节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通过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了解。

活动结束后,阳光文艺队的队员们都会留下来把广场及周围的区域打扫干净。而农忙季节,队员们就算无暇跳舞也要保证完成每晚的清扫工作。

(二)文艺交流促进了民族认同

黄惠j教授在《祭坛就是文坛》一书中说道:“所谓民族文化,绝不仅仅是世人所理解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它的外延十分广阔,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的深层次心态结构和认同意识,同时也结构着这深层次心态与意识。”[3]

郑家庄虽然有7个民族,但团结和发展一直是他们的主旋律。善于经商的藏族同胞们带领村里其他民族群众走南闯北,使全村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很好地诠释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二、民间文艺团体发展有利于促进民间文化自信

党的“十”提出“三个自信”后,又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的命题,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平衡着流行文化的冲击

当今世界,“软实力”成为一个高频词,意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流行文化资源”,硬实力发挥着威慑、劝诫功能,软实力起诱惑、说服作用。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逐步趋于数字化、全球化,全面参与着全球文化的构造及社会的变迁,清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图景是:大众文化建立了新的文化资本及其运作方式,不仅促进了文化生产与消费,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当代文化的参与愿望与体验热情,大众文化正不断地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观念。[4]

如果一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同时还被其他外来文化的文化属性所侵蚀,久而久之,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会淡出历史的视线,这就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面临的变迁趋势。由于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活动范围、速度和密度是史无前例的,外来文化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阻碍以及高关税等壁垒的阻隔,如果说硬实力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软实力实际就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5]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化自信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在大理州,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明显发挥着平衡流行文化冲击的作用。

如祥云县鹿鸣洞经古乐演奏队近年来进行的各种演出和比赛,发挥了极强的文化传承作用和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二)提高民族自豪感

一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传统优秀文化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先进文化要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对外来有益文化有一种兼容并蓄的交流、吸收和改造,对未来文化发展要有一种放眼世界的自信、担当和追求。[6]

如南涧跳菜已在舞台活跃25个春秋,不但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形成了产业,还跳出了民族豪情,不但在各种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频频获奖,而且在2015年10月21日跳出国门,登台英国王宫,国家领导人现场观看,还在2016年亮相春晚,得到春晚节目导演组的称赞。这是世代生活在无量山、哀牢山脉的23万南涧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三、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具有民俗文化学研究价值

作为体制外的艺术存在,民间文艺形成于群众集体生活,作者是群众整体,既是“写民间的文艺”,又是“民间写的文艺”,如诗社的社刊《景风诗词》共出版了25期,用诗词歌赋宣传了剑川的历史沿革、民族经济及“入境犹图画,花林锦绣堆”“南天瑰宝奇,古寺空中悬”的老君山、石宝山、满贤林、剑湖等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作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剑川沙溪镇寺登街的古建工程。近年来,剑川县景风诗社还结合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出版《景风诗词选粹》《剑川古今诗词楹联选》《纪念赵藩诗文选集》《剑川“四・二”武装起义六十周年颂》《剑川改革开放三十年颂》专辑;出版个人专集:赵丰的《赵丰晚年诗稿》《赵丰山花诗专集》,张文渤的《介庵楹句正续合抄选注》《黑夜的回忆》,王博民的《仰贤居诗文集》三卷,欧阳杰的《晚晴轩诗草》三卷,《晚晴轩杂文选》,杨庆祖的《也是集》,张润忠的《劲松集》,张煜明的《张煜明诗词选》,张超的《梦痕诗抄》,杨益钧的《感慨剑湖》,杨运的《路》,陈伯龙的《绿竹吟》,李若梅的《翠园吟草》,吴赞尧的《一束诗联》,熔知识性、艺术性、历史性、资料性、趣味性为一炉。

在现代社会中,民间文艺正面临发掘与湮灭的两难;如何既保护民间文学的髓质和原貌,又能使之发扬光大,将成为民间文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共同应对的一个话题。[7]通过对民间文艺文化内涵及功能的挖掘与解析,可以从“爱国主义理念的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塑造”“审美素质的培养”等角度,更好地阐述民俗文化在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正面效应与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辛向东,黄皓.“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文化事业发展良好[N].大理日报,2016-03-22(A3).

[2]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炎黄春秋,1993(03).

[3]黄惠j.祭坛就是文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90.

[4]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2.

[5][加拿大]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快餐的全球统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

民间文化论文篇(7)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拥有3500多年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传承困难,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地方政府,要想促进其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培养部级的大师,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通过实践,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因此,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生产性保护,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方面,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耍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在破与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培育市场,激活消费,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而且,质量要求更为特殊,为此,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其表现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成为居家实用点缀,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使之实用化,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特色上

做文章。或在刀工上有突破。或在造型上有特长,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以资本资产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要申请专利,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避免抄袭,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企业难以创新发展,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虽对市场有所了解,但文化品位有限,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缺少产业化管理,规模小,艺术人才单打独斗。形不成技术优势。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目前的家庭作坊,足不出户,观念陈旧,保守的传艺思想,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难以吸收到新东西,立足点低,进步困难,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互相切磋,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加大技术、人才投入,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属自产自销产品,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市场局限,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其数量很少,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多在农闲季节制作,为贴补家用销售,这种经济营销模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民间工艺品的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现在的消费者,仅仅是个人喜欢,谈不上欣赏,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民间文化论文篇(8)

2、地域文化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发掘地域文化中的题材元素。地域文化中题材元素的主要来源是发掘地域视野下文化元素的表层和深层。表层元素的发掘具有具象性、形态性和物质性的特点。其中渗透着本土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等。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题材元素,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五台山佛塔,西安的兵马俑等等。不同的地区民俗习惯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晋中民居辟邪石狮浮雕、陕西神木民间木版年画、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烟荷包、山西平遥的喜花等等;而深层元素的发掘具有抽象性、隐性和精神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地方精神和价值观上,如三秦文化中,秦人把生命本性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厚重率直、或尚元音色、或慷慨激昂、或简约大度,都体现着一种地域大美的气度和色彩。又如三晋文化中,山西商人在外经商时所遗留的明清时期雕工精湛的民间晋商物品、牌匾、石雕和仿古桌椅板凳家具等。正是这些题材元素为设计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并对其进行详细地归纳和提炼,充分发掘其包含的深刻意境,再分析和创作出符合其地域文化的题材元素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增强视觉效果,增加地域特征和内涵。

2.2提取地域文化中图案素材。不同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表现形式,为民间艺术供给着丰富的养分与能量。其中蕴藏着多样的艺术元素和多元的主题素材,为民间艺术品牌设计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源。例如剪纸、年画等民俗美术作品用夸张诙谐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描绘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场景、传说故事或愿景中的画面,乡土气息浓郁,十分耐人寻味。归纳其中的图案、符号等元素,取之精华并经过提炼、结构、重组等方法,可以转化成为多种设计素材,运用于民间艺术品牌的设计中去。

3、地域文化应用于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中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劳动与生活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而来的生活的艺术。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文化底蕴、情感气质、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状态。它纯真质朴、生动丰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元天然的艺术宝库。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民间艺术品牌产品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内容越来越淡。当民间艺术作品失去了地域文化内涵,艺术表现也失去了原味,就只能沦落成轻薄的装饰品了。这样的产品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只有加强品牌文化内涵才能塑造出有顽强生命力的品牌。民间艺术品牌设计要和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将地域传统文化渗透到品牌文化中。宣传地域文化,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民间艺术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进而可以由内而外地欣赏并接受民间艺术作品。同时,通过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的塑造,不断彰显品牌的文化个性,形成差异化的品牌特色。民间艺术所蕴含的地域人文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竭力守护的。因而,当民间艺术品牌面对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其发展之路更要走得清醒,时刻警惕背离人文精神价值核心的危险,避免出现舍本求末。

民间文化论文篇(9)

二、现行立法的缺失,欲保护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尚处严重不完善的境地。不管是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尝试立法的发展中或者第三世界的国家,都处在星星点点、相互摸索的状态。从最初的1976年,WIPO与UNESCO共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最早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了解释,至1977年的《关于建立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班吉协定》对“民间文学艺术”有过相关的论述,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第一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的归纳将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大部分内容归纳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际社会对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其立法保护都未直接将其归纳至知识产权领域,或者说都未直接将其置于知识产权体系的管辖之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的概念界定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条与第三条规定的内容,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立法状况将民间传统艺术基本归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虽然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具体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类型和种类并未得到详细的解释,因而,可以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和立法内容尚处欠缺状态。

基于以上的分析,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界不管是从立法还是从司法实践中,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都尚处欠缺阶段。在“新丝路”拉动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贸易必将成为经济贸易的一大重心,要加强文化产业特别是民间传统艺术的产业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显得迫在眉睫。在分析主体、客体、时限性、和立法缺失等现状的基础上,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激活产业,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市场保障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发展,知识作为另一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梦工厂制作的两部动画片《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在给梦工厂带来11.64亿美元票房的同时,还分别捧得了第81和84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这两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的动画电影在受到市场和业界肯定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潜在市场价值和无限的可能。“新丝路”横跨的各省份和地区都是传统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在“新丝路”经济圈的背景下激活民间传统文化产业市场不仅可以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市场保障,而且可以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很大的贡献。以《云南印象》的成功为例,各行业及艺术家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要在政策、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给予民间传统文化产业以一定的优惠,积极的鼓励文化公司、艺术家不断的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创作的素材,不断的加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民间传统文化的融合。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科技化,科技人文化,真正的打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市场。

(二)科学立法,为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基础保障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在客体和价值取向上是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谋而同的,而且在经济价值方面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知识产权人的智力成果,而民间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中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是这种智慧结晶不仅具有创新性还具有实用性,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无疑是完全吻合的。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在给予知识产权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独占权的同时,也激发了创作人的创作激情。民间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更具有弘扬的民族精神和繁荣文化产业的巨大功效。给予民间传统文化以知识产权保护无疑在激励传承人的创作、弘扬激情的同时还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虽然民间传统文化有相对的公共性,但是基本集中于传承人、乡村、片区,仍然具有私有性,仅其私有范围较广而已。因而,不管是从客体还是从价值取向抑或潜在市场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将其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将其归类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新丝路”背景下,文化产业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贸易和交流将会愈发的频繁,加快科学立法,全面促进地方、片区、经济圈的科学立法,是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基本前提。

民间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12-02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品社会中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形态。①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变迁的时代,是一个大众文化主导文化消费的时代,大众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世俗性以及对快乐的追求,使其处处散发着巨大的影响力。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地丛林中,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几乎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对封闭的土家族地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对于鄂西土家族人民来说不再陌生,因而土家族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受到了广泛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正面影响

(一)大众文化以强大的解构功能打破了土家族地区僵化的文化格局

与西方不同,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普通民众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现代文化一样彻底地完成启蒙和现代化作用。而大众文化以其多元性和开放性打破了僵化的文化格局,对封建文化的余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解构。②这种冲击和解构同样影响着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最突出的是以“仁”为核心的理性结构,它处处以“礼”制约人的情感欲求。大众文化的适时出现,使人们从僵化的封建文化格局中解放了出来。大众文化以对感性、世俗欲望的肯定和满足,把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力量释放了出来,它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土家儿女的心中,打破了他们心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道德。

(二)大众文化打破了土家族人民甘于贫穷、盲目服从命运安排的落后思想

大众文化向土家儿女讲述的是通过努力每个人都会走向成功、走向富裕的神话,传达给土家族儿女的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这种思想极大地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对于受封建思想束缚几百年的土家儿女来说,大众文化具有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实现生命欲望的积极意义。在大众文化这种强大的解构和吞噬功能下,生活在21世纪的土家族人民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与过去封闭状态下的土家族人民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大众文化推动了土家族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

大众文化为人们积极投向市场经济大潮提供了精神上的有效指导和舆论支持。土家族特定民俗民间文化反映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传统精神,随着这些传统民俗民间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消亡状态的产生,土家族的文艺工作者也做出了与时代接轨的文化保护活动,实现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1994年,长期生活在长阳土家族山乡的文艺工作者陈洪,以土家婚俗为素材创作了摸灰、骂媒、织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抢床共八章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由宜昌市歌舞剧团演出后,荣获了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 奖,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厦门、兰州、苏州、深圳等地演出180余场。③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人覃发池还通过改革创新土家族民间古老的“跳丧舞”,发展了一种群众自娱性的集体广场舞蹈“巴山舞”。它不仅没有使传统的“跳丧”习俗消亡,反而使这种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和传承。

二、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泛滥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时尚性的外表,商业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消费原则、交换原则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价值的结合使大众文化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因此,以往相对稳定、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步步紧逼,走向逐步流失的尴尬境地。当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流行歌曲的时候,曾经打动了无数土家儿女的“满园竹子挑一根,百人里头挑一人,爱穿爱戴我不选,爱姐勤快又聪明……”的情歌却丧失了“市场”。除此之外,吸引着族人团聚的悠悠哭嫁歌被西洋乐器演奏出的婚礼进行曲所取代;生子打喜时的花鼓戏也被流行歌曲逐出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这些昔日丰富着土家人民生活、表达着土家儿女缠绵绵的情义的传统民间文化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所充斥,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根基。如今,只有在地区文化馆、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商业性表演活动中,才能较完整地看到土家族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活动。

(二)大众文化的涌入使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逐渐丧失了民族特色

土家族是一个与汉族毗邻而居的民族,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就受到了汉族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男女“以歌为媒”的自由婚姻变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今天,虽然土家族地区已经实现了婚姻自由,但是以往极富民族特色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等婚俗也都被人们所淡忘、忽略。土家族姑娘们舍弃了美丽的西兰卡普,穿上了公主裙、吊带衫;小伙子们也换上了西装,穿上了皮鞋。不可否认,这些现象证明了土家族人民逐步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然而,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虽然不够纯粹,但仍部分保留着本族人民的根本精神,它质朴、通俗、自然、单纯,不追求个人风格的刻意表达,重在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间群体生活。而现代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尽管时时揣想着大众,试图以此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但它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④大众文化以消遣性、娱乐性为目的的特征,更使告别了传统生活方式,走向了富裕的土家族人民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去消费大众文化的产品,以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这也就迫使曾让历代土家族人民引以为荣的民间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

三、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应对大众文化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各个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之中。对民俗民间文化而言,面对大众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民俗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文化的民族性表现为纵向上不断自我更新、横向上不断融合外来文化的动态进化过程。一方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精髓,化为自身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被外来文化所移植、消解和同化。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总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只有保存民族特征的文化,才能更好地阐释本民族的优秀历史和特性。

(二)土家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流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必须本着与其他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精神。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要采取“和而不同”的观点,主动吸取和融合大众文化,但是不能动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也应发展和创新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发扬光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前途,乃至民族的地位。要保持民族自身的存续和兴旺,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创新,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吴加才:《论大众文化的特征》,《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上一篇: 能力管理论文 下一篇: 合作式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