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6:51

电化教育论文

电化教育论文篇(1)

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等心理因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恰当的媒体,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既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内容。如《吃虫的植物》一文,在介绍茅膏菜时,用了“柔毛”、“粘液”、“叶片慢慢地卷起来”等词句,学生对这一有特性的植物还是停留在抽象的认知上疑团四起。我在课堂上放映了这一课的录像片,学生看清了茅膏菜的叶子是由两片半月形的叶面组成的,叶面上长着长长的柔毛,柔毛上分泌出乳白色的粘液,如胶似漆。小虫落在叶面上马上就被粘住。随着小虫的挣扎,细足上的粘液越积越多,最后动弹不得。学生通过画面,联系文中的语言文字想得很多。有的说:“茅膏菜叶面上的柔毛能起到触角的作用。小虫一触到柔毛,两片半月形的叶面便自动合拢。”有的说:“小虫为了逃命在柔毛上越是挣扎,接触到的柔毛越多,叶面合拢就越快。”有的说:“课文中写茅膏菜吃虫用了‘落、粘、卷’三个动词。这三个动作在同一个时间内发生的,所以用了‘同时’这一词,说明茅膏菜是一种奇妙的植物。”有的还说:“课文中写:小虫越是挣扎,叶片就卷得越紧。这两个越字说明了柔毛、粘液和叶子卷起的关系。”

二、缩短空间距离,使学生了解事物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语文知识的传授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结晶。对学生来说,它是外界事物(客观事物)通过学习过程在脑中形成的认识。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由于电教媒体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凭借电教媒体使学生观察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如《看月食》一文,向学生介绍了月食从初亏到月全食再到复圆的过程,并说明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在教这一课时,我先演示了三球仪,使学生懂得文中“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这一句话的意思,初步了解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关系。由于三球仪在转动时学生不易看清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有个黑影带,所以对文中描绘的“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体会就不深,于是我运用了投影片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上述两点,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效果很好。在指导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并学习有关比喻句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了拉片与复片相结合的多功能投影片。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了,记忆能力提高了。当我第二次演示时,不少学生已把第三节内容背了下来。在复述时,学生还能边演示投影片边复述具体内容,提高了操作能力。

电化教育论文篇(2)

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之下,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资金、人员及对信息的认识、技术历史发展等原因,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因素中,人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如果教师、领导没有转换观念,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质,即使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那么这些硬件设施也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教育信息化。所以要迅速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腾飞,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质。

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质呢?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目前和未来的教师进行专门的信息化教育培训。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和学校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举办以信息化教育为主题的多种培训。但是这些培训方式都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培训成本高,增加教师负担。

常规培训往往是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集中培训。这种培训一方面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来授课,并且需要多次培训才能完成培训任务,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参与培训的教师有可能是脱产培训,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从而隐性增加培训成本。也有学校或单位将培训时间安排在休息日,虽然不影响正常工作,但是占用了学习者的休息时间。学习者既要应付工作又要应付学习,负担十分沉重,有可能学习学不好,工作效率也不高。

2、不能较好的因材施教,培训效果不好

常规培训的培训内容往往是固定的。即使培训教师在培训前曾认真分析过培训对象的特点、信息化教育目标。有的学习内容可能是部分学习者已经掌握不需要学习,而学习者在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却得不到解决。不能因材施教是集中培训的最大弊端。此外信息化技术知识更新迅速,这些培训无法及时、迅捷地向学习者传递最新知识,

3、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情景,且不符合人的记忆规律。

这些培训通常都是压缩饼干式,学习内容太多,培训时间太短,学习者难于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并且培训内容多脱离实际情景,有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在现阶段根本就用不上的,时间长了学习者就遗忘了,等到用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所以培训效率并不高。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些弊端呢?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开发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来帮助教师完成信息化教育。

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简介

1、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定义

Epss(electronicperfomancesurportsystem)产生于1991年,是GloriaGery首先在其著作《ElectronicPerfomanceSurportSystem》(ElectronicPerformanceSupportSystems,GloriaGery,1991,GeryPerformancePress)中提出。其后受到了组织开发、人力资源、绩效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领域的重视,在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电子环境。通过它,每个员工可以方便地对各种信息、软件、指导、建议和帮助、数据、图像、工具、评价以及监视系统进行即时的、个性化的在线访问,从而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员介入来完成工作。(GloriaGery,1991)[3]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以绩效为中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以绩效技术思想为指导,它根据企业需要,分析员工工作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通过结合硬、软件设施,支持、帮助员工的工作,让员工在尽量少地向其他员工获得帮助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最终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

*及时的信息传递:电子绩效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及时地向用户传递所需信息。通常,员工在工作中碰到难题时可以向书本、向专家请教。但是书本内容是事先印刷好的,它不能及时更新、补充新信息。而专家也有可能不在现场,即使在现场也可能分身无术,不能立刻帮助每一个有问题的员工解决困难。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却可以作到一对一的服务,同时由于它是基于web的电子产品,可以及时不断地更新、补充信息,及时、全面地给予员工工作支持。

*智能性:最初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仅仅是一个电子文档帮助手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也具有了一定的智能性。即使工作人员不主动请求帮助,它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每一个工作步骤自动地向工作人员提出工作建议,帮助。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OFFICE小助手就有一定的智能性。

*经验共享: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工作系统。无论是设计人员、专家还是用户都可以方便地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输入到系统中,使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信息不断扩充,丰富,成为该工作领域的知识宝库,让每一个使用人员从中获益,从而提高整个企业、行业的工作绩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指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根据每一个用户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信息,是一种真正个性化的培训系统。

所以,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实质上是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体,它整合了知识、工作、数据、工具和通讯设施,向员工提供及时的指导,使员工在付出最少代价和需要最少支持的条件下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在传统培训中员工在培训时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却可以在员工工作过程中进行培训。不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电子绩效支持系统都可以向员工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是一种高效的适时培训系统。它与传统培训方式的区别见表格一。

传统培训方式Epss

没有与工作紧密相连把所有资源都整合到一个软件中,可以是实时学习或支持

职责由教师承担员工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

固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顺序由工作、任务或学习者积极确定学习的内容和顺序

学习结果由考试测量学习结果由工作结果测量

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种类与组成

按照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外在呈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内嵌式:这种绩效支持系统嵌入到某种具体的应用软件中,与该应用软件结合为一整体。学习者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只要碰到难题就可以及时地获得绩效支持系统的帮助,学会解决某个难题,从而快速、熟练地使用该软件,提高工作绩效。例如,office小助手和ASSISTWARE就是这样一个绩效支持系统。

*链接式:这种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同样与某种应用软件相关联,其目的不仅仅为了帮助用户快速掌握该应用软件,同时它还要解决用户工作中的其他难题。例如银行工作人员在使用某应用软件为客户办理外汇转账时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步骤,那么它就可以教用户如何完成工作。这种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与其支持的应用软件相互独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某个图标或者是按钮启动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从而完成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工作绩效。例如CoachWare就是这样一个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独立式:独立式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种内容和形式完全独立的电子绩效支持。这种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为切实提高员工的某一具体实践工作例如,MEPSS?(Maintainer’sElectronicPerformanceSupportSystemMEPSS?)就是这样一个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尽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种类繁多,应用领域也各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电子绩效支持系统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工具--使用模板和框架的著作软件,如word、execl等。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可以记录自己的信息,作一些简单的工作。

*信息库--它提供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查询和参考,包括在线参考信息,超文本连接帮助系统、静态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案例历史数据库。

*咨询--一种交互性的多媒体专家系统,它向用户提供专家咨询与指导、基于案例的推理系统和通过演示步骤、和决策向使用者提供帮助。

*学习--基于计算机的培训(compute-basedteaching,简称cbt),它通过生动、直观地讲解或者是示范向用户传授相关的知识,类似于常见的计算机课件。例如交互性的教师、使用模拟和情景的多媒体培训等。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适合用于涉及大量复杂判断、需要查看大量的参考信息、办公地点分散、员工的变动率较高等工作场合。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它可以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提高培训的绩效、减轻员工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绩效。

二、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EEPSS)的设计与实现

1、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内容设计

开发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nfermatizationEducationElectronicPerformanceSupportSystem,简称IEEPSS)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的工作绩效,所以设计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时应首先明确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及其组成。通过深入分析可知,信息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设计教育领域,还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它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活动。所以本系统把信息化教育的内容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提出与发展、信息化教育的意义、信息化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等。

*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化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评价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MicrosoftOFFICE、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网页制作等。

*信息化教育案例:比较成功的信息化教育案例,为教师提供形象、直观的实例,为其实践提供直观指导,增强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感性认识。

*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的素材、资料,信息化教育的政策与文件、以及与信息化有关的著作、专家以及网站介绍。

信息化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将围绕着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在设计时尽量使系统能够囊括每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使系统信息全面丰富、系统科学,成为教师的好助手。

2、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明确信息化教育的组成内容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IEEPSS的功能模块。由于这个系统建立在网络和计算机基础之上,并且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本文根据EPSS系统的组成结构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经验交流模块:这是一个让用户介绍自己工作经验的模块。由于用户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会提出一些创建性的方法或是一些特别的意见。通过这个模块,用户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经验,扩充EPSS中的经验。

*问题解决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解决用户在难题的模块。这个模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常见问题模块。这个模块将信息化教育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组织在一起,供用户做简单查询。另一部分为用户提问模块,通过这个模块,用户可以将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交给系统,系统利用关键词技术获取用户的问题,并做出简要回答。如果这个答案在该系统中可以查找到,那么就直接做出回答。如果系统中没有,可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网络进行获取答案,其提供方式有决策树等。这个部分实际上类似与答题系统,其实现涉及到关键词检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有一定难度。比较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输入关键词或者是目录索引方式来实现。

*培训模块:利用多媒体向用户演示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教学过程。演示中的情景与实际情景完全一样,并对一些重要步骤、容易出问题的步骤进行特别的提示,以引起用户的警觉。

*导航模块:导航模块可以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该系统。在设计这个导航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和经验。

*帮助系统:这个模块是帮助教师熟练掌握这个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自主学习模块:这个模块以主题索引的形式出现,它就像一本书的索引,目的是方便用户操作。它允许使用者寻找一个依字母顺序的索引查找和浏览学习内容。如果使用者选择一个某一主题,系统将会打开相应主题的子标题供用户继续选择浏览内容。每个主题内容之间可通过超链接相互访问。

*案例库模块:案例是最形象直观的学习对象。虽然信息化教育目前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一些信息技术发达地区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且随着信息化教育都不断深化,还比较涌现不少成功的案例。为此有必要专门建立一个模块把所有成功的案例集中在一起。让用户观摩、借鉴,从中获得灵感。

*素材模块:教师编写信息化教案时会需要不少素材。为了节约教师的时间,在信息化模块中汇集丰富的视频、音频、文字、图形等素材。此外还向教师提供一些较好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库网址,以供教师进一步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

3、对信息化教育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要求:

由于这个绩效支持系统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发的,且假设这些中小学教师善未全面掌握信息化教育的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所以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便于使用:系统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界面简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导航系统。

*信息丰富,教学形象、直观。具有丰富的案例、信息化教育素材,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向教师解释信息化教育的有关知识和实际的案例以及直观形象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讲解,成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好助手。

*较强开放性:EPSS与CAI的最大区别就是用户与系统是互动的关系,可以相互扩充,教学相长。即用户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贡献到绩效支持系统中,实现经验的共享。同时该系统是基于WEB开发的,它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实现系统信息的共享。所以,这个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添加到系统之中,可以方便地获取网络上的资源。

此外,信息化教育绩效支持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应用软件,因此它还应该满足一般软件的开发要求:例如要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三、结束语

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而信息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因此该系统的完善尚需研究。本文仅在此提出一种设想,还请多多指教。

电化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看,是人生存的基本形态之一。人与他的文化同世界关联,相当程度上是通过眼睛及其观看来联结的。因此,眼睛是我们通向世界的桥梁,视线与图象的关系就是人的生存关系。在科技发展异常迅猛的今天,随着各种崭新的充满魅力的传媒方式和载体的不断涌现,人通过眼睛感知世界、获取知识、提升自我能力的手段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实际,越来越重要。这其中,电视节目是受众最多、普及率最高的传媒手段之一,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都是其他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至少就目前而言)。

一,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数最多的媒介载体

电视是当代所有传媒中效应最广泛、最普及的载体,它的视野无界,受众人数最多,它所播出的节目雅俗共赏,明了易懂,深受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所喜爱。电视的普及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频道的增加,已由几个频道十几个频道到数十个频道乃至上百多频道,电视节目的细化,不仅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地选台收看,而且使电视节目立意更明确,主题更突出,画面更精准,内容更集中,也就更贴近生活。

首先,电视新闻是一种形象化的史志文化。电视新闻,之所以存在着种种文化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今天的新闻便是明天的历史。电视工作者心中都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认真履行“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准则,通过自己的新闻实践,让电视中的每一条消息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责无旁贷地记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赋予电视新闻以文献性的价值而流芳史册。

同时,电视节目是现代最直观的教育文化。教育无处不在。除却新闻、科教、教育等频道,记录、档案、少儿、养生、娱乐等等,包括影视剧节目,都与教育密不可分。人们从电视中获取知识,或多或少,或直接或潜移默化,或主动或被动,都是肯定的。人类自有文化以来,从来没有哪一种形式或载体象电视一样吸引和影响着最广大的人群。电视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吸引千万观众收看同一个电视剧,形成万人空巷的效应;少儿节目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使千百万儿童不吵不闹、心甘情愿地入神地在荧屏前接受启蒙;在偏远地区,世世代代无法接触外界的人们因为有了电视告别了孤陋寡闻、无知蒙昧的过去,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开启了创建新生活的梦想和行动。

再者,电视是包含民族特征的地域性文化。在多民族、多国家、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在至今仍存在着的全球多种文化中,总是将各自的民族特点融化于地域特色之中。这一点,电视文化尤其明显,显现更为突出。电视,是反映地域特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记录了所到之处的一切事物,明白无误地展示给观众,既是重视现实、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观赏性文化,又是摄人记事、有情有意的人文文化,是展示民族特点的一扇窗子。中国电视文化的民族独特性就在于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在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融会集合,在于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汲取和应用,兼收并蓄,发扬光大。

二,深刻认识电视文化教育的作用

电视文化教育广泛而深入,作用显著,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重视电视教育。重视电视教育,必须清醒认识播出的电视节目的品位。

电视节目中影视剧受众多,收视率高,社会影响最大。这就提出了一个课题:电视剧的创作、制片、生产、播放和评论都要有准则,都要以高尚的情操引导人、以真善美的形象感染人、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吸引人、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人。在我国的电视剧中,体现这些基本准则的好节目比比皆是,如《解放》、《东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亮剑》、《雪豹》等。所有这些电视剧都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这些都是我国电视文化大花园中的奇花,是中国影视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些电视剧数年来连续播放、多台同播,收视率依然强劲,居高不下,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收看心理、欣赏趣味。这种现象是对我国电视剧创作的认同和肯定,也同时在客观上起着引领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导向作用。这种互动的教育作用正是电视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与必需。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现在播放的影视剧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很好,或者说是不好,在起着负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作品主题平庸狭隘,宣扬着一种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引领错误的人生轨迹,教人变坏。这一年多以来,多台热播的以后宫争斗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甄环传》所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很有问题。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表现真善美,使观众在愉悦的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而《甄环传》却在用美丽的后宫女子演绎着一种比坏心理和手段,宣扬好人只有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的逻辑。毋庸质疑,电视剧《甄环传》在起着鼓励以恶制恶、败坏社会风气的作用。

以心地善良、美丽质朴的女孩子为主人公,同样塑造残酷的宫廷内斗环境,电视剧《大长今》没有像《甄环传》那样渲染比坏的“生存法则”,主人公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这是两个电视剧情节设计不同,立意着眼点不同,但更重要的却是价值观的高下不同。须知,当剧中原本作为正义和良知代表的主人公走上了以恶抗恶、比恶人更恶、权谋更深、手段更毒辣的道路时,所呈现的就不再是清者自清、以善对恶的主题了,而是进入了良善者已被恶势力同化的境地,其明知是恶还要做、明知邪路偏要走的价值取向,难免会对社会道德形成冲击和腐蚀。一部古装戏,演义的是故事,但往往会折射现实的元素,因此不能简单地追求收视率,在创作、制片、播映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此类剧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追求真善美的准绳不能松动。

三,牢牢把握电视教育的正确方向

电化教育论文篇(4)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先进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使得原来可望不可及的先进管理模式在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得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显得相对落后,国产的教材普遍比较落后,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以及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而且主导思想不是很明确,如有的学校注重财务软件的应用,而有的学校注重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由于高素质的,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忽略了如何将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所需的模型,解决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所讲的理论和先进管理方法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很好验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一纸空谈。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开设计算机管理会计和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特别是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NAA)下属的管理会计协会每年的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已在决策分析中加入信息系统及决策系统建立等内容,促使教育界对计算机管理及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课程重视,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先进财务管理软件在虚拟的计算机环境中,模拟现实企业的财务环境,建立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求的分析和决策模型,进行成本、销售、投资、筹资、预测等定量分析,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

为了满足经济管理类教育改革的需要,2004年6月笔者编制了一套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并出版了配套教学用书《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教学使用,现已经由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经过二年多实验证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利用计算机建立财务管理模型的方法,解决了过去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由于计算机编程能力差,无法建模的问题,利用微软提供的EXCEL财务软件建立财务管理中所需要的模型。笔者建立计算机财务管理模型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利用EXCEL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投资决策分析模型、筹资决策分析模型、流动资金管理模型、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财务预算与财务计划分析模型等,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可以解决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工作中真正发挥管理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共分为七个模块,32个子模块,具体分为:

1.财务报表模型的设计

该模块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销售情况分析表的编制和绘图分析放在一起组成财务报表模型,较好的解决财务管理与销售与业绩管理中的问题。

2.财务分析模型的设计

主要将财务比率分析模型、趋势分析模型、杜邦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分析模型这四种模型设计好后放在一起组成财务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3.投资决策分析模型的设计

利用单利、复利的终值和现值及年金函数、长期投资分析模型及多方案长期投资决策对比分析模型,较好解决求单利、复利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各类年金(普通年金、即付年金、永续年金、递延年金)的计算;长期投资模型可以计算长期投资决策中三个动态指标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及现值指数,从而判断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的决策分析。此外,还利用EXCEL中提供的折旧函数进行折旧分析、利用折旧函数和净现值函数建立固定资产更新模型,并对各个方案固定资产是否进行更新进行决策和投资风险分析模型。

4.流动资金管理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中主要将会计学中的流动资金管理模型组合起来形成,其中包括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分析模型、客户信用条件评价模型分析模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模型、应收账款赊销策略分析模型及经济订货批量决策分析模型等,可以解决财务管理中各种流动资金管理决策问题。

5.筹资决策分析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将财务管理筹资决策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长期借款分析模型、多方案决策的双变量分析模型、租赁分析模型以及借款与租赁对比分析模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企业常用的筹资方式: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进行计算,并可以计算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进行的销售预测模型、成本预测模型、资金需求量预测模型、销售业绩模型及本量利分析模型组合起来形成资金需求量预测模块通过销售百分比法对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本量利分析模型又对保本点、安全边际量、目标利润的计算,并可以对目标利润进行灵敏度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7.财务预算与财务计划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从财务预算模型编制的基础模型开始从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生产预算等基础数据开始直至编制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和现金预算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政策的制定,从而根据财务计划模型制定出相应的财务计划方案。

三、从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进行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设计

计算机管理会计模型库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社会生产的需要

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传授生产劳动的经验,否则社会的生产将不能发展,人类也无法进步。我国的《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在财务管理系统设计与案例的选取上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将财务管理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考虑到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教育目标的需要

教育目标是其他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体现。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并非是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成为专业化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名理财人才所应具有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财务管理的教育也应服从这个目标。因此通过建立模型、设计模型和使用毛线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内容不断出现,使财务软件的功能不断扩充,财务软件不仅满足账务处理要求,还应倾向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对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因此需要财会人员除了具备现代会计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及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服务,财务软件的功能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4.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思想伴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先进管理软件的支持,同时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知识背景和视野的会计软件方面的人才。

电化教育论文篇(5)

 

开放教育服务文化是我们电大人在开放教育事业中,通过创业、开拓和发展,由师生员工创造、传承、积累和共享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服务方式、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与组织架构等的总和。建设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服务文化,是远程开放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开放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的迫切需要。开放教育服务文化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文明教育与物质文明教育相结合,系统服务文化与校内服务文化相结合。一方面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引导系统共同创建协作共赢的服务文化。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开放教育服务文化,需要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其中优化网络服务环境,有利于打造开放教育服务文化特色;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基层电大系统共同创建协作共赢的服务文化,增强系统竞争的软实力;服务地方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一、优化网络服务环境,突出开放教育特色

服务文化建设离不开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教育服务。从远程开放大学的角度看,首先要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发挥网络环境的作用,构建网上服务文化平台和服务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网络环境育人”的特色。例如,湖州电大利用网上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做到“以网带学”; 数字图书馆建设;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的课程一个栏目下的学习材料就有百篇之多;还有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教材以外的学习内容,列出了多个相关知识的网站名称,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会学”;还积极探索网上实践训练小论文,尝试通过形式多样的网上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引导系统共同创建,形成协作共赢服务文化

电大系统的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学员和社会满意为目标,以形成系统上下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引导系统共同创建,形成协作共赢服务文化,需要始终坚持以不断提高全电大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文明水平为目标,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条、组织到块”的文化建设原则。在工作中体现先进的服务理念、真挚的服务精神和高超的服务艺术。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全社会的电大服务文化体系。

例如,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把电大系统的服务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文化建设的创建活动健康发展。他们围绕各阶段电大的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使文化建设的创建活动,工作有目标性、目标有阶段性、措施有操作性,增强了创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为落实创建规划,实现创建目标。比如,围绕创建开放大学的热点主题,组织下属分院开展征文和评优活动,并在征文活动过程中加强指导服务,为基层电大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平台。又如,县级电大基本的教学、管理和技术队伍不够完善,因此在教学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上需要市级电大的大力支持。湖州电大为县级电大提供师资库信息,并主动帮他们做好教师联络服务工作。为了调动开放教育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展示电大的系统凝聚力,电大积极组织和参加了各类文艺活动。与德清电大、长兴电大举行教工篮球比赛。各个班级则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促进同学间互相交流的联谊活动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营造出了和谐发展的电大系统协作氛围。

三、服务地方经济,实现有为有位

电大作为成人教育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服务社会这一重大功能和责职。电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是个重大课题。电大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市委(县委)市政府(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大力培养技术型、复合型、知识型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服务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实现有为有位,争取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为进一步加强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农民大学生各项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农村实用人才,分院通过讲座、送教下乡、送书下乡等形式,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思维创新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如今年的4月,聘请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张明方教授为300多名农民大学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与现代农业》的专题讲座;分院党员在近几年中,多次下乡在法律咨询、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渠道联络等方面进行了帮扶;在学校图书馆的配合下,在菱湖成校、埭溪成校建立首批“农民大学生图书室”试点,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特别是针对不少学员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具体情况,多年坚持带电脑、带光盘、带资料下乡,将面授课堂设在乡镇小论文,设在村组,设在企业,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实施现场教学,为学员提供最体贴、最周到的教学支持服务。

四、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培养合格的应用人才

电大开放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比如,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以协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得到及时帮助与解答。

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保证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事实上,在现代化知识经济社会里,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电大学生如何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电大班主任是学员自主学习的最好启蒙老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50%以上的电大专科学生是外来务工或者农民大学生,学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的学习计划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选课以及面授辅导的具体组织工作、学员和学校间的沟通等方面都需要电大班主任指导。电大班主任肩负着建构开放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以及学员和学校之间融洽、和谐、关怀、合作的学习关系。电大班主任成为开放教育师生教学关系的重要纽带。他们的工作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大管理的服务质量。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的关键。

总之,培育丰富的电大服务文化,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摘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宁国.丰富开放教育服务文化提升电大竞争软实力.中央电大时讯.2010.10.11

[2]中央电大.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见[N] . 中央电大时讯,2009. 03.20

电化教育论文篇(6)

 

经济领域竞争的焦点与其说是产品,不如说是产品背后的人力支撑!名牌产品的背后是质量的依托,而质量的背后则是掌握先进技能的技术专门人才的支撑。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大量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整合型、实践应用型技术专门人才。同样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同样也面临相似的挑战。

综观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不少成绩,培养了大批的电算化应用人才,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不明确。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教育始于80年代末,虽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其教育目标一直含糊不清,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确定会计电算化教育目标,学校如继续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2.会计电算化学科体系不健全。由于历史的原因,会计电算化学科体系主要是以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学科为线索设置的,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原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会计电算化实现的平台,是它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事物。如果在教学中不安排新的、热点知识,则不仅不能反映新形势,而且学生会感觉内容陈旧,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强。

3.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创新。目前许多中职的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是以传授国内比较著名的各家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主,而且其实验数据时固定的,这就导致学生盲目地跟着指导老师的讲解完成会计流程操作,变成了纯粹的操作者,缺乏创新。

4.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到位。从教学方法来看,各中职普遍存在问题是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考核来验证毕业论文格式,而目前在电算化会计课程的考核中,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的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比较系统地认识了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这些貌似零散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时,既要考虑现阶段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应用人才的需要,又要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入世以后)兼顾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创新人才的渴求。会计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1)沟通的技能:能够交换信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2)战略性和关键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将数据、知识和智慧联系起来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3)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4)广博的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现代工商管理知识、税务与法律知识、会计专业知识。

2.健全学科体系核心期刊。会计电算化学科学系构建的原则应为:符合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系统全面。从层次上来看,应包括基础理论层、学科理论层和实务应用层;从学科内容来看,应优化课程设置,引入交叉学科。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辅助决策等相关工作。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补充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和专业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对信息管理意识加以强化,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改变重理论、轻技术的教学状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强化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注重实验动手能力是该专业的主要特点,但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其实验课存在实验摘要加强上机实验课,结合手工会计模拟实验来进行上机操作,提高学生的会计软件操作能力。

4.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目标明确、学科体系完善和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关键的是如何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目的。教学活动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加强师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的状况,首先,有关部门应规范会计电算化体系结构;然后,应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育工作,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最后,考虑到学校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与企业、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开发实用系统的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力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现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模拟设计(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直接进行实际系统设计工作)等。(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CAI教学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所以,应实施以多媒体CAI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现教现学,教与学互动毕业论文格式,达到最佳效果。应鼓励教师开发研制完整的会计电算化财务教学课件,要求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界面美观、操作简便。制作时切忌将书本上的文本内容生搬硬套,一定要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结合案例,注重人机交互,侧重师生交流,既考虑学生的共性,又挖掘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和愉快的氛围下主动、自觉地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4)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是由新型教学方法产生的。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形式。而对分小组进行系统设计的考核,则可由教师指导与同学课堂讨论相结合,综合加以评分,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预先准备考试试题库,教师设计考试软件,在计算机机房中考核学生。

综上所述,我国电算化会计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职业界和教育界缺乏联系机制,导致教育目标与环境需求之间无法保持一致;二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目标、学科体系、实践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地加大改革,新的电算化会计教育体系由此得以构筑,从而满足WTO对我国会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言浅谈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 12

[1]周佩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7

[3]黄朝琴姜志高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定位及教学方法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 2007. 5

电化教育论文篇(7)

 

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其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公文和档案。由于教育培训领域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使得管理者对公文、档案的存取、调用要求更高。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公文以及有效、及时地使用这些档案,是目前高校教育培训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文档的电子化成为迫切的需要。而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文档以其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具有传统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电子文档大量产生的同时,如何保障电子文档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概念及特性

文档,即公文和档案,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公文的终结。电子文档即电子公文和电子档案,电子公文是由办公自动化系统生成,电子公文流转结束后就进入了归档环节,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文档就是单位在日常运作中创建、流转和最终生成的能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包括文字、图表和图像等电子化文件。电子文档存储密度高、容量大、体积小,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从任意地点进行查阅、调用,管理方便。但电子文档必须以计算机为媒介,对设备依存度较高,而且易于修改、复制、传播。

二、教育培训文档电子化的意义

(一)高校教育培训公文电子化的意义

高校教育培训的公文包括请示、资产请示、收文、报文、大型活动审批、合同审批及管理、信息审核及、通知、各类函件等,要求时效性强,需要准确、快速地完成。如果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完成,则费时费力,且易出差错。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对文档进行高效有序的电子化处理,通过电子公文传输、交换、共享,加快了公文流转速度,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使各个层面的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

1.办公效率大幅提高

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的种类、要素、工作流程、归档等基本相同。高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日常内部公文处理流程包括拟稿、审稿、定稿、签发、分发、催办、归档等,上级来文则有收文、登记、传阅、催办、督办、归档等,原来依靠传统的流转程序时,就拟稿、审稿、定稿程序就会反复几次修改,若是碰到领导出差的情况,只能等到领导出差回来才能签批,出差几天等几天,再呈报到下一位领导时,可能又因为别的原因而延误了批阅。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公文流转的进程和速度,制约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而电子公文相比纸质公文来说方便、快捷、智能,依靠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网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随时随地就可签批。即使领导在大洋彼岸出差,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络及时登录办公自动化系统签批公文。而且办公自动化系统具备了提醒和催办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2.加快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提高了安全性

传统的公文流转方式在向上报文或向下级部门发送纸质公文时,中间要经过很多人工操作环节,才能到达相关部门。因受时间、空间限制,阻碍了公文信息的效用。而且靠人工在传递过程中,遗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电子公文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无论是在制发上传文件还是向下级信息,都会在短时间内以点带面的形式信息,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公文流转的时间,及时地传递了信息,其时效性能高的优势是纸质公文不可比拟的。而且杜绝了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3.响应低碳、环保、节约的号召

采用无纸化办公的方式进行电子公文的流转,除了让大家“省力”,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大大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除此之外,还大大减少其他如印刷、笔墨等办公费用。这无疑是对倡导低碳环保生活的响应,为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二)高校教育培训档案电子化的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传统型档案以手工管理为主,这种管理会因人的水平、能力、责任心等诸多因素使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产生很大差异。而电子公文转化为电子档案后,其管理虽然也依靠人的作用,但这种管理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按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开发的专用数据库,任何人进行操作和管理,其差异都很小,从而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文件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与共享

多年来,高校档案一直采用柜架式保存和目录式管理,不仅占用了大量库房空间,而且查阅、利用非常不便。其管理、查询与利用需要在库房中进行,无法做到信息共享,更谈不上交流。这使得大量信息闲置于文件柜中,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而且原件容易损毁,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同时,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国人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人忽略了它的意义,而高校教育培训的档案管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即查询调用的需求非常频繁。档案电子化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可以深入到文件级甚至内容级,可以多用户共享档案信息,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根据用户的不同职责设置不同的权限,分级共享信息。而且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既方便又快捷,使信息得以充分交流和共享。

3.便利的检索功能提高了档案文件的利用效率

在查阅纸质公文时要根据时间和空间顺序在公文档案中进行查找,如果年代久远则十分麻烦和费力。而高校教育培训档案电子化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键入相关内容的关键字、词或类目、时间、地域等进行模糊或精确检索,就可以在几分钟内搜索到相关档案信息,并且可以保证很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当前应对方法

电子文档的普及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高校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尚需解决。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在向上级报文时,还是只能使用传统的手工流转程序,整个高校在整体上并没有实行电子公文,也没有统一规范,二级院系只是各自为战,电子公文仅仅在院系内部使用,出了院系的文件流转还是只能依靠传统的纸质公文流转方式完成。在财务方面,报销凭证还是需要纸质文档且需领导签字才可生效完成报销,电子文档不具效力。另外,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

鉴于以上原因,文档实行“两套制”是有必要的,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对于只能是纸质文件流转的工作,事后再利用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文件进行存储。这也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看,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传统型档案和以电子文件为代表的新形式档案,都会同时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四、结语

总之,文档电子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教育培训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档案向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革命性地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公文传递方式,其应用亦必然会越来越深入和普及,必能大力促进高校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其完全电子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工作中要力求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持续发展和实现。

参考文献

[1]杨中元.电子公文在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中的应用[j]. 职业, 2009,(15).

[2] 徐东升.信息化中电子文档的管理[j]. 成功(教育), 2007,(10) .

电化教育论文篇(8)

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众多,包括培训项目的时效性、师资力量的配备、培训软硬件设施的支撑及培训过程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电力企业对培训质量的控制往往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管理,培训内容也侧重于对员工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对学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宣贯认识不足。

一、在电力企业培训中引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以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安庆培训基地”)为例,2010年全年共完成省公司培训任务64期,培训2570人次,65200人·天;学员对培训综合服务、培训质量平均满意率都在95%以上。但冷静思考后我们发现,质量满意率是学员对每期培训班综合评估后的平均数据,无法掌握学员经过培训后在工作中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是否显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训质量的控制应该注重培训过程中对学员自身能动性的培养,加强学员对企业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使学员能从主观上自觉地以公司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从而达到企业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什么是企业文化?首先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发生、发展、延伸的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信仰、人生观念和承载着这些的有形的文学、艺术著作、宗教仪轨、建筑等等,无形的(或者用联合国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等。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从创立到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承载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理念。这个文化不仅由企业内员工共同构成,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员工。

所以,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培养共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彼此的认同并形成凝聚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就是不仅要让他们成为“企业的人”,还要使他们成为有企业认同感的人。这对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梅奥(george eltonmyao)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著名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企业中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生产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外部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因素和被团体接受的融洽感和归属感。美国企业正是通过不断培育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具有一个大多数员工都认可的共同理想和使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提供了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在电力企业中尤其是这样,企业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技术要求很高,工作难度很大造成的,恰恰是简单的工作,出现了低级错误,出现了习惯性违章,而这些问题如果员工的责任心强一些完全可以避免。

电力企业培训部门是大力宣传、引导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培训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催化剂作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安庆培训基地在培训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谈一点个人的拙见,供大家商榷。

二、多样化的实训教学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实训教学管理过程中,是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还是制度化管理方式,或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培训对象、时间、用法不同,实施的培训效果也不同。

譬如,对新入职的员工、退伍士兵的培训,就可以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约束学员的行为,既减少了安全隐患,又使学员自觉地把军训中养成的不怕吃苦、严于律己的顽强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安庆培训基地自2004年开始承担省公司退伍士兵的岗前培训工作,一直采用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实行班主任三次点名制度和请假制度,成立班级临时党支部,将学员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按7∶3进行量化考核,每月一考核并作为优秀学员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报省人力资源部备案。严格的管理使学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严格规范,保证了培训高质量的完成。学员在培训中形成严明的纪律、良好的习惯、严谨的作风,为更好地适应电力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在岗人员的技能培训可采用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使学员在制度约束下规范操作行为,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学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学员毕竟年龄和性格比较成熟,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工作。在管理方式上应该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朋友加兄弟的感情与学员沟通、交流,使师生关系和实训质量达到较好的效果。无论培训期的长短,我们都在培训班里挑选两位班长,一个负责学习,一个负责生活,配合班主任了解并及时解决学员学习、生活包括饮食起居等方面的问题,给学员一种“家”感受,这样整个培训过程就会更自然、亲切、和谐。

总之,作为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应该将自己“教育者”的位置转为“服务者”的位置,将人文关怀和规范严格的管理相结合,在培训管理上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教学形式

“企业文化”教学并不是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培训过程中可以在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团队沟通与合作方面开设专题讲座。比如安庆培训基地对2010年新进员工培训开设了《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电力企业》专题讲座引领了新员工努力的方向,针对农电培训师培训班开设的《培训师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广泛地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开阔了学员的视野,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其次,还可以开展宣传企业文化的主题演讲,让学员深层次地理解企业文化。2009年笔者在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承担第一期新进员工培训工作,学院就组织《弘扬国网企业文化,争做优秀员工》的主题演讲。学员们饱含激情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学员还是老师,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会转化为巨大的动力。

组织学员进行技术交流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员广泛交流工作经验,以增进学员的相互了解,加深学员的友谊。记得在一次全省用电检查员岗位技能培训班技术交流会上,在谈到工作中查处用户反窃电行为时,一位学员甚至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全场对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报以热烈的掌声。

无论采用什么教学形式,加强文化思想培训、传播公司优秀文化是电力企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时必须重视的环节。

四、优秀的培训师是宣传“企业文化”的排头兵

培训师是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正如一个大学与另一个大学的区别最终是教师水平的区别,一个培训机构与另一个培训机构的区别,最终也是培训师资教学能力的区别。通常培训机构都把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师资的培训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诚然,优秀的培训师首先应该是这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精英,并且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该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乃至技巧、窍门和前沿技术传授给学员。学员才会认同你,才愿意与你交流沟通。

优秀的培训师还要怀着一颗热爱和敬重培训事业的心,在传授学员技能的同时还用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品格感染着学员。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员以深刻的影响,如果老师不能遵守上课时间,学员就会很懒散;老师备课不充分,学员的学习态度就更不认真。因此培训师应该有意识地用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品格影响参加培训的学员,让学员获得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一个能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

电化教育论文篇(9)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社会教育不再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而是“传统+现代”的多形式的教学模式。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已悄然进入化学课堂。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对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没有理性认识,盲目追求化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现从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进行探讨,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及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几点我的认识。

一、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1.电脑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并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2.电脑多媒体可以把静态事物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化学研究领域中物质运动的规律,对于某些物质的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借助电脑多媒体的动画模拟手段,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

3.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论文范文。电脑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的应用,使得化学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观而富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各种声像素材的感染下,与教育者达到情感共鸣,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育论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它还使各种风格的教师都有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系统的途径,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拥有功能,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在通过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化学教师对“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的“辅助”认识不够,导致产生了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1、大材小用

我们知道电脑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它具有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再依据媒体的功能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用电脑多媒体来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样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它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浪费了教学资源。

2、使用不当。

在教学实际中,不恰当地使用电脑多媒体的典型表现为:①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②对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辅助”认识不深刻,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鉴于以上两点主要原因,导致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在化学教学中不但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而且有时还造成了教学与教学手段的脱节。在这样教学过程中,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3、设计欠佳。

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这就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怎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但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突出主导,以人机交互为主,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件的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育论文,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堂课下来,就是放了一场“电影”,以致学生对电脑多媒体的教学产生这样的评价:“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产生的印象不深,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4、屏幕当黑板

有些化学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教学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电脑,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获取知识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电脑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把握好“三性”。

为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把握好“三个性”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性。

应用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其形象性、直观性,将那些看似独立的、静止的事物变得活动起来论文范文。因此,在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辅助化学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何在,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收、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流程,并综合考虑如何充分发挥电脑多种媒体的作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强化交互性。

电脑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人机之间的“交互”。

师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设计问题教育论文,提问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人机之间的“交互”是指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电脑的关系,电脑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图形于一体,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这种交互性,使操作者能利用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注重反馈性。

在电脑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如果没有反馈设计就不是完整的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要求教师重视如何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或帮助。所以,教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努力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长,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正确地调整教学程序。

电化教育论文篇(10)

第一,农村中学教育系统部分领导主观思想观念滞后,对电化教育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电化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客观来讲,由于物质和资金条件的差异,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在电化教育投入和发展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经济发达地区搞得好一些、发展快一些,相对落后地区搞得差一些、发展慢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主观思想方面,农村中学教育系统部分领导观念落后,自身眼界不够开阔,对电化教育本身接触就少,不太明白电化教育的具体操作效果,因此对电化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关于电化教育定位,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过现实中的一些困惑,包括不少人把电化教育部门看成是教学辅助单位,把电化教育人员当作服务人员,这些情况在现在的农村中学依然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人认为本来农村中学资金就比较紧张,搞电化教育可能“吃力不讨好”,投入大,见效慢,不敢进行大胆尝试。

第二,农村中学电化教育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学科教师对电化教育不够了解,对电化设备设施不会熟练运用,难以有效地开展电化教学。长期以来,很多农村中学学科教师都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中考和高考,对电化教育不够了解,认为其可有可无。殊不知电化教育克服了宏观、微观、时空的限制,能把抽象枯燥的东西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形式直观逼真,寓教于乐,克服了陈旧的“填鸭式”、注入式和空洞说教的弊端,其实电化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只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从笔者了解的众多农村中学来看,农村中学电化教育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亟待解决。有的教师依然秉持“一块黑板一支笔,全凭教师一张嘴”的观念,不愿意主动接触电化教学;有的教师对于电化教学有一定热情,但是苦于不会熟练运用电化设备设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没有对教师积极进行培训,甚至电化设备设施出了一些简单的故障也不会处理,影响了教学效果,进而产生放弃心理。

第三,农村中学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内容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很多城市中学可以实现所有教室均配备多功能电教平台,通过电子屏幕、摄录系统、评价系统等组成完整的授课控制体系,完全实现电化互动教学。如近十年前,广东省中学除了发展综合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学科专用室、校园广播系统等之外,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子阅览室等已逐渐进入学校,而笔者所在的地区相对落后,目前不少中学电化教育水平可能还不及十年前的广东省中学。应该说,国内农村中学距离完全实现电化教学依然有较大距离。总体来看,农村中学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亟待丰富、内容质量亟待提升,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在实现创新教育手段方面的距离可能越拉越大。这里既有硬件问题,也有软件问题,需要双管齐下来解决。

二、解决农村中学电化教育发展问题的建议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必须把创新教育手段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推进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电化教育的现代化。农村中学同样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的重任,更寄托着农民对未来的希望。针对农村中学电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农村中学教育系统领导要更新观念,增强发展电化教育的紧迫感,真正确立起电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其在农村中学教育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明确认识是自觉实践的基础,思想认识必须首先提高,继而有效落实到行动上才能避免搞形式、走过场。农村中学教育系统领导必须认识到发展电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要切实明确发展与不发展电化教育的利害关系,以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农村中学要增强发展电化教育的紧迫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电化教育资金投入、完善电化教育设备设施、提高电化教育师资水平。当然,农村中学电化教育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实际条件,农村不同中学之间的办学条件也存在差异,条件稍好的农村中学应积极地发展电化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偏远贫困地区中学,首先要创立和完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以后随着条件的改善逐步加大力度发展电化教育。

第二,农村中学教师要提高对电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培训、远程教育等各种方式提高应用电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促进电化教学的高水平开展。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推进农村中学电化教育发展,必须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对电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要使农村中学教师认识到电化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解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电教方案会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使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之下,开创自己独立学习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天的教师要知道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更要知道在什么时候、怎样有效地将网络技术整合到他们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去。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随着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辅助设施趋于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也不断变化。这些新变化也对农村中学教师应用电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农村中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充电”。学习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分期培训、个别辅导培训以及教学光盘软件自学培训等,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新的办公软件、网上教研平台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技术知识进行教学应用。要对年轻教师和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要用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年龄偏大教师进行普及培训,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电化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中学教师必须利用好远程教育体系,特别是要利用北京等地优秀网校资源,学习城市优质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弥补客观条件导致的教育差距,使农村学生也享受到城市优质的中学电化教育资源。

第三,要丰富和完善农村中学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设计制作合适的电化教学教材,共享电化教学资源,使电化教育在农村中学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电化教育的资源内容与组织方式要满足教学的需要,电化教育资源的提供与开发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目前农村中学电化教育的媒介形式需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通过尽可能全方位的媒介形式来发挥电化教学效益。一方面加大各类电化教育设备设施的采购力度,逐步实现办公教学自动化,硬件要逐步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性价比,即适应本学校的现实需求和客观条件。同时应注意到,只有媒介和设备还不够,软件也要跟上,要设计制作合适的电化教学教材,这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电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当然,编制优质的电化教材软件不是简单的事,要求有一定的计划和组织。这就需要农村中学教育主管部门及具体执行电化教学任务的中学能够协调建立课件资源库等系统,使区域内的农村中学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共享电化教育资源,促进优质电化教学教材的普及,使电化教育在农村中学发挥其应有效益。

上一篇: 现行金融论文 下一篇: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