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6:09

文化视野论文

文化视野论文篇(1)

网站首页>>范文参考>>文学范文>>新闻传播论文>>正文

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

当代世界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是什么?电视.电视观众恐怕是当代世界最广泛的文化研究对象.研究电视,是理解与大众传播中心问题有关的整个社会和文化进程的潜在的关键.因为,电视观众是今天人类日常生活中社会和文化的最主要的实体。

在当代世界,与电视有关的生产者的力量日益强大,而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的力量也日益强大.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兴起时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其创始人敏锐地感受到了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后来,接受美学又突破了其早期读者中心论的藩篱,向COMMUNICATION转化.COMMUNICATION这个词既是交流,也是传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播及其传播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一刻或缺的生存手段.

按照传统的观念,消费的基本要素是其实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说,购买一种产品,一定是于人有用的.而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的需求奠定了其效用的基础.但是从现代观念来看,人的需求是养成的.现代人的消费也在不断发明着\制造着\涵养着他们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的和文化的需求.消费本身是一个构筑意义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内化",是文化的生成\漫漶\固化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30年前中国社会会对当代流行音乐有如此巨大而狂热的需求.10年前有位朋友从西方归来,谈及西方电视观众对某一电视主持人的喜爱和依赖.一位年长的时事政论主持人因度假,节目改由他人主持,竟然有几十万观众写信打电话要求他回来,他们声称无法忍受没有他的日子.当时对此深感不解.几年后我国电视也重演了这一活剧.使我们深骇于电视的力量:电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化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化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文化传播形式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煤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本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电子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地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二十世纪初叶经历的新文化运动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子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具有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古代的游吟诗人就是通过不断的游走吟唱来传播艺术、故事和历史的。诗歌特别是史诗成了那个时代人类最主要的艺术方式。但是口耳相传的艺术是没有原本的艺术,是在传播中创作和加工的艺术。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传播有了巨大的进步。阅读成了获得知识,展开想象力,享受艺术,开拓人类精神领域的最佳方式。正是纸媒质确立了文学在诸种艺术形式中的宗主地位。

从纸介质的传播媒体向广播电视等电子介质的传播媒体转化,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之一。电子传媒比印刷传媒拥有更为强大的力量。

今天科技对文化的渗透,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艺术的媒介化趋向。艺术的媒介化以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它表现为艺术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介工业技术和体制的制约。借助媒介,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而且,媒介介入了艺术的创作过程,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传播媒介给艺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原初语境的分离,即所谓"取消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在一个虚拟时间虚拟地点重构一个新语境,此所谓"重置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艺术传播和媒介技术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创作反映生活的传统观念。是媒介手段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超现实"或"超真实"。

如果说过去的艺术作品只有一个作者的话,现代的电子媒介艺术的作者则是一大群。这只要看看每一部电视剧后面长长的名单就了然了。当代电视艺术作品除了作者(编剧)外,还有导演、制作人、工程师,以及广告公司或传媒公司决策人员的介入。甚至作品的发行人员都可以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时尚潮流更多地影响艺术创作。

传统的神话已经远去,今天的神话是以电子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而电视就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神话与象征系统。电视作为技术,为其使用者创造了一个空间,这是一个操作的空间,又是一个能够创造意义的空间,一个有着可能性及不确定性而有待填补有待扩展的空间.虽然没有绝对的分界,电视(以及其他信息与传播技术)区别于非交流性的家用电器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双重连接作用.它本身具有意义,同时,它还是意义的传送者.

先前的媒体研究认为,这一研究的核心论题应当是媒体节目的共同性与观众要求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是媒体的强制性压抑、消弭了观众主体的能动性,使观众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当前高科技传媒的发展告诉我们,今日的媒体是在一个日益复杂日益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运转和发展的,先前某一两种媒体如电视或某一两家电视霸世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媒体种类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某一种媒体或某一家媒体凭借一种行政命令或长官意志完全地直接地影响大众的时代即将过去。如果我们说当今世界媒体的力量在左右着人类的话,那么,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产生着消解其霸权的力量。媒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以及内容的极其丰富性,赋予受众更大的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竞争使媒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教育、指导甚至命令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收费上网、有线电视使接受者白得免费午餐的受赠意识、传统形成的受教育、听报告的意识大为减弱,而代之以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个人购买与消费行为的意识。既然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就有权要求得到更合乎我的个人意愿的服务;既然可以有多种选择,我当然选择最符合我的个性特征的节目。

但是这些众多的选择,仍然只能在一种任何人也无法逃脱的文化语境和公共空间中展开,在一定的文化与经济的场域中实施。因而民族的、地域的、性别的、阶层的特征就凸现出来,观众由文化所囿定的主观倾向性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尽管这一显现仍然显得那么随意、漫漶、毫不经意。

[page_break]从媒体来看,其"服务"的多样性也是有条件和受制约的。尽管电视节目千变万化,它众多的表现类型叫人目眩神迷,但它本身实际上是一种"配方式媒介"。西方电视美学家赫拉斯.纽肯默指出,"成功的电视配方被广为模仿……能够存在下来的配方一定是广有观众的。""配方成了组织和界定世界的特殊方式。情景喜剧和电视所创造的其它形式的世界都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但是,我认为情景喜剧和电视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现实感。每种类型都有它自己的价值系统……打破这种现实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配方。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

当然,媒体的伟大与可怕还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之模式乃至深层心理文化结构的功能。

对于观众的研究可以是相当抽象的,但世界上的任何观赏行为都是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展开的。至今为止的主体媒介电视主要是在家庭中观看的,它更多地带有一种小型的群体性质,观众之间有感应,有共鸣,有交流。正在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其观看行为则更加个人化或私人化。由于动态的互动关系,先前观者之间的感应交流已被网上的互动交流所代替,先前极为重要的此时此地的具体时空场景,现在已相形见绌,不再那么绝对重要了。

文化视野论文篇(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与旅游文化学有关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学科分野研究,并且在识别出多种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实证分析,如:均质化、人造景观、麦当劳化、游客凝视、文化真实性、旅游族群性、文化商品化等。其在开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化的解释上。而我国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在旅游文化有关的研究方面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并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旅游文化本体认知上,其认为必须要先明确的界定出旅游文化的概念,才能够将其应用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中来,但是始终未能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也使得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迫切性,并且旅游文化也被赋予了工具性的特点。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文化之实,只是还没有形成名正言顺的旅游文化之名。这也是我国旅游文化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学科研究成果无法通过旅游文化学整合;另一方面旅游实践当中存在的很多案例都没有在文化视野下降进行考察,这也是导致旅游文化本体一直模糊不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开展旅游文化研究时,在研究重点及喜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二、旅游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当中,对于旅游文化具有明确的要求,要求能够明确的界定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但是当前不管是在学者的研究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旅游文化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在寻找一种能够摆脱旅游文化认知困境的方法,于是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来审视旅游文化的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以文化人类学视野来探究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典型代表。

作为一种的特殊的、新兴的文化类型,在开展旅游文化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若是仅仅局限在旅游学的范畴当中开展相关研究,就会导致所给出的认知结果、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促进旅游文化学研究跳脱出当前的困境,在现有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三、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文化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点是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学科当中积累了与文化功能、文化特性、文化内涵等有关的理论体系,若是能够借鉴这些体系,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认识、解读与界定工作当中,对于旅游文化学有关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在实际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若是在发生层面来限定旅游文化的外延,那人类学对于文化的传统认知与旅游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就需要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从深层次来探索文化人类学与旅游文化学之间的共性,如: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的共性,这对于确立旅游文化本体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若是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完全不做限定的开展跨学科研究,那么旅游文化就可能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联系,如:艺术学、建筑学、宗教等等,这不仅仅容易导致旅游文化本体的泛化,也容易导致出现旅游文化学被多个学科瓜分的现象。但是相对之下,文化人类学对于旅游文化学认知研究的利大于弊。可以说,在文化人类学所包含的各种文化当中,旅游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其是在旅游这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之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征,在这种特殊文化的指引之下,人们能够实现某一种特殊的功能需求,但是实际情况中,这种功能需求实现与否受到目的地文化及客源地文化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旅游文化能够看到人类存在的复杂性,从而对人类的存在状态有一个新的审视,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想对旅游文化的产生、形成及演变过程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也可以借助于文化人学的民族志等方法开展研究,从中获取一些特殊旅游文化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升华,演变成为与旅游文化客观认知有关的积累。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文化确实是文化人类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旅游文化是可行的。

文化视野论文篇(3)

2.要以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根本。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弘扬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对人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性的尊重。事实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逻辑上是内在一致的。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就必须更加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了解人的本质,提高人的地位,保障人的权益,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发展需要,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

3.要以彰显人文关怀为关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6]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彰显人文关怀,努力避免对人的异化,要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新人文精神为指导,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个人身心之间的和谐统一;倡导人的个性解放与精神自由,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培养人的独立个性。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主张把人放到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考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发展性等特征。而西方国家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却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上,把人看做抽象的、独立的人,否定人的社会历史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倡导的所谓普世价值则是为了强制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而找寻的理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是别有用心的政治阴谋。

二、和谐世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新追求

随着地球村纽带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革命,人们的共同利益诉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因此越来越重视秉承关切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的人文精神教育。“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正是向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与和平的前景,体现了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自觉主动精神,是一种充满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关系进入全新阶段。而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具体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理解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是从中国当代政治中演绎出来的,是最富于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政治文化理念。一方面,它正视所有当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命运的重大国际问题,不是权宜的应对之策,而是从人类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奉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它努力打破了西方“强权即公理”“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论,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于全球问题的主体性,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当前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新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建立宏观的国际观念,弘扬具有国际范围的人文精神,正需要和谐世界的观念,应该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概念开展教育。

2.深度挖掘和谐世界理念在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中的文化根基。和谐世界理念,是社会主义中国关于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关系生态的总体主张,源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升级定格了的和谐世界理念。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实生物”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理想付诸国际政治实践,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精神与人类文明和谐共存、互动发展的包容性特征,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政治文化主张。同时也是对西方“中国”“文明冲突论”“西方普世价值论”等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的错误论调的有力回应。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前复杂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就必须善于用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人文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政治理念的深厚人文底蕴。

文化视野论文篇(4)

求学网为您提供“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文化视野论文篇(5)

摘要 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 中西电影 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 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命运与灾难源于因果循环,与个人的前世今生有关。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主要采取佛家的因果报应叙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也处处可见佛教意蕴。在第一幕鲁大海刚到周公馆就对四凤说:“刚才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闭着眼睛,像是要死的样子,听说这就是周家的大少爷,我们董事长的儿子。啊,报应,报应。”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侍萍说:“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沉痛地说:“这怪你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可是谁料得到就会有这种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着呢?妈的命苦,可你们的命……”当得知四凤已怀有周萍的孩子时,侍萍痛苦地说道:“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当我一个人尝。”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在剧中人物身上很容易显现。

二 中西电影中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 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字眼。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再者个人主义更重视民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 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是用来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会观,强调团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并且个人利益总要让位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而任何影响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都将招来批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

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电影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鸡毛信》等等。

三 中西电影中的人权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1 中西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个人或集体把他们的私人信息隔离起来的权利,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性的对外揭露。“隐私权的界限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中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隐私权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由相关利益集体权衡”。隐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英国和北美国家。这个概念并非全球皆有,有些国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隐私权一说,所以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护,相反,美国人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权。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权利。主角楚门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镜头前面,且一直未发现这个事实。楚门的生活通过成千上万个隐藏的摄像头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直播。制片人克里斯托弗给他制造不同的环境来捕捉楚门的真实表情和行为。为了防止楚门发现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尽办法遏制他的冒险精神。后来,西尔维亚闯入楚门的虚幻世界,并和楚门坠入爱河。之后,她发起了一个“还楚门自由”的行动,希望楚门能够从电视中走出来。《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隐私权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同时警示我们必须尊重保护隐私权。楚门的生活也启示观众,他们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国有一部电影《无形杀》说明了隐私权意识的缺乏,讲述了由于人肉搜索导致一个女人的死亡,这个女人在网上被通缉,因为她和别人有外遇。网友们跟随调查她的情人,认识她的路人都不断质问她。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她的无头尸体,这部电影涉及到了网络搜索触及隐私的问题。

2 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权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这些平等的权利却有很强的意识。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

《费城故事》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恋和同性恋歧视的主流电影,改编自吉尔弗雷·鲍尔斯的真实经历。吉尔弗雷是首个因艾滋病受歧视而状告贝克·麦克肯兹公司的律师。这部电影涉及到难以被公众接受的话题——艾滋病和同性恋,披露了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社会隔离和歧视。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传记式电影《米尔克》,讲述了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后当选为加州议员的政治家哈维·米尔克一生都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利的故事。这说明西方人强烈的平等意识,无论多艰难,都要为平等奋斗。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文 章 来 自 3 e d u 教育 网

文化视野论文篇(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金融学课程中更多的考虑文化的多样化,能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民族的文化视点分析共同的社会文化问题,在尊重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及价值取向,培养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相处的能力和相互理解的态度,有利于对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有利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出可以跨国界、跨文化交流的高素质人才。

文化一词,西文源于拉丁文字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后来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智慧、情操和德行的培养教育等一切精神活动乃至全部社会生活内容。一般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①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从泰勒提出的概念来看,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人们往往从金融结构差异、发展阶段不同、创新程度等方面去分析金融问题,却很少从历史文化角度去看待。自韦伯(Weber,1930)②提出:“文化变革在资本主义及其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这一观点以后,文化、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制度学派将文化作为制度的载体,关注传统金融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从社会资本、信任、宗教以及语言等角度研究制度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制度的作用就在于确立一种秩序,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建立严格的产权制度,扩大开放、增强竞争以削弱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等,由此成为决定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非正式制度,特别是文化对经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

1 要正确认识利息的本质

在利息本质的认识方面,我们认为,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是借贷资金的“价格”。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利息观点。马克思认为,从形式上看,利息是资本的价格,但从本质上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体现出一种剥削关系。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利息是贷者因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是资本的租金,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报酬。伊斯兰教反对利息,认为收取利息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它既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危害社会道德,而且扩大社会的收入差距。

在利息的作用方面,马克思在分析经济周期变动对利息变动的影响时,指出利息率变动是经济周期变动的结果,通过改变利率并不能平抑经济波动,利息率高低不能直接调节宏观经济,但并没有否认利息率的经济作用。我们一般认为利率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也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在金融市场中,利率即资金的价格决定于资金供求状况。利率调节储蓄、消费和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利率高低还体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制定各种利率水平,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利息观点比较,帮助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宗教的本质,正确处理宗教、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要从文化的角度认识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之下,金融机构有不同类型。西方金融体系在由银行主导型向金融市场主导型转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实现资本市场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融合。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金融机构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在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金融体系可能也会带来新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文化形成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惯性。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成就,但在绩效考评、风险治理、信贷文化等方面改革并不彻底,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文化。在绩效考评上,短期行为很明显,侧重于短期绩效,追求数量型和外延型扩张。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预警体系,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偏好短期收益的企业文化。

伊斯兰金融机构遵从伊斯兰教义,经营活动严格遵循禁止利息、禁止投机行为、禁止投资于伊斯兰教义不允许的产业(如:、烟草、猪肉、色情)等原则,抗风险能力较强。伊斯兰教义还禁止利息和风险行为,伊斯兰金融机构不能互相持股,也不能互相持有头寸,这样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或减轻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避免了前几次的金融危机。但是,由于伊斯兰金融体系有效法律框架和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创新步伐缓慢,会计准则尚待完善,在缺乏普遍接受的宗教核心权威的情况下,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很有限。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强。

3 要从文化的角度正确认识金融体系的选择问题

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货币信用发达程度及政治和文化历史不同而有所差别。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信息和交易成本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出现的原因。文化因素在规范人们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奖励遵守规范者、惩罚越轨者来实现,限制成员的某些行动,使违约者后续诸多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同的方式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进不同类型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产生。信任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程度和银行的贷款审查成本,进而降低银行的保本贷款规模和对抵押品的要求,能够使企业更低利息率获得贷款。因此社会成员之间信任较高的国家容易产生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社会成员之间信任较低的国家,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十分完善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容易产生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总之,由于各国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对银行的管制,还有经济规模、复杂性、技术以及政治、文化习俗、历史背景上的差异问题,不同国家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存在形式千差万别。

4 要正确认识文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压抑和金融发展理论是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肖(Shaw)③和麦金农(Mckinnon)④提出的。他们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是极不完全的,金融抑制必然扭曲价格机制,商品价格和资本收益的严重扭曲,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以压制实际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正确的金融改革途径应是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各类和多种多样的金融管制,减少政府干预,通过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实现金融深化,扩大规模、发挥市场机制在决定汇率、调配资源以及均衡利率等方面作用,从而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制度学派关注传统发展因素背后的文化因素,Knack和Keefer(1997)⑤对29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抽样调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经济主体交易时面临道德风险,往往只信任与他曾经交易过的人,因此信任水平越高,交易成本越低,从而有利于鼓励投资,提高投资的收益率,促进金融发展。Stulz 和Willianmson(2003)⑥通过研究,得出文化将通过价值标准的形成和发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及影响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方向等途径来影响金融发展的结论。Kanatas和Stephanotis(2005)⑦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文化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他还指出在道德感越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腐败越少,产权越得到保护,从而经济增长率越快,金融体系也更发达。

5 正确认识文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率的影响

文化因素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参与性,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等都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我们发现在不同文化、经济、政治的国家中,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文化冲突较小,融合性强,这种文化优势促进经济的一体化,提高统一货币政策的效果。如果一国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歧,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相互缺乏信任,就会降低统一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各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差异也是造成单一货币政策效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化视野论文篇(7)

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提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盖文章根于性灵,其受四周社会之影响特甚焉。”[2]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以荷兰为例论述了地域环境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他认为,由于荷兰人“生存的地方气候潮湿而少变化,有利于神经的松弛与气质的冷静;内心的反抗、爆发、血气都比较缓和,不大猛烈,性情快活,喜欢享受”[3]。中外的学者都说明特定的地域环境对作家的气质、文化心理结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形成总是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浙江水网密布,气候温暖,山水钟灵毓秀,人文柔婉细致,特定的自然环境、语言乡音和历史沿革形成了浙江文化。浙江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在这片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富庶土地上,深厚的文化传统、鲜明的区域特色孕育了诸多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师,徐迟便是其中极富个性的一位。《江南小镇》是徐迟晚年撰写的,记录了1914年至1949年间经历的567000字的传记,这部“托付着徐迟固执的纯真与残存的理想”[4]的《江南小镇》,不仅在徐迟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新时期文学视界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从“水乡风情与人文关怀”、“怀乡情结与吴言侬语”、“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自由和平的梦想”方面洞察、解析浙江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小镇》,体会徐迟的《江南小镇》既是浙江文化资源的受益者,又以超越性的姿态极大地丰富了浙江文化的色彩。

一、水乡风情与人文关怀

一九一四年十月十五日,徐迟诞生在水晶晶、清丽丽、翠生生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徐迟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及青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南浔小镇上度过的。这个故乡小镇对徐迟而言,有着生命中的忧伤和甜蜜的情结,既是他生命的起点,又是他灵魂的归宿。而浙江湖州淀积着源远流长又丰润厚重的文化底蕴,张扬活脱空灵又逸响深邃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广阔的水域、温和湿润的环境细无声息地滋润、浸染着徐迟作品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太湖南岸的湖州,天目雄峙,双苕蜿蜒,绿竹葱葱,春茶油油,桂花郁郁,山水清远,人文荟萃,地灵人杰,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更有“文化之邦”的美誉。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在徐迟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乡风情:锦绣天堂的鱼米之乡、千里青绿田畴、小桥流水的小镇、竹林深处的人家、河流水晶晶的腰身、在它下面婀娜多姿流过的如月亮般的石桥、在桑园地和水稻田里唱着欢快民歌的从容不迫的行人。徐迟尽兴地描绘了江南小镇的景色,再现了水乡的旖旎风光,充分展示了农桑文明和传统儒家文化下小镇生活的原生态。这一点可从《江南小镇》连用66个“水晶晶”中分离出的两组“南浔意象”即可大致领略:“水晶晶的”渔舟、烟波、水车、池塘、水网、垂柳、油菜花、紫云英、稻田……构成水乡田野风光;“水晶晶的”寺院、九曲桥、太湖石、雨巷、长街、绸缎店、酒肆……构成小镇市井风貌。生活在浙江水域的徐迟,长期受水乡文化的浸染,他的创作与水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体现水的特质,这段“水晶晶”的诗化语言亦是水气扑鼻。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清丽秀美的山水风情哺育出了灵气、才气和大气的人们,《江南小镇》中徐一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生存状态,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他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为强身救国的观念:1908年他执著“增强中国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和“强身强种,卫国御侮”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中国体操学校。初时经费奇窘,作为校长的他甚至不支薪水。这所体操学校共培养出1531名体育师资和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后来不少其他体校的创始人都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位中国现代体育教育奠基人的所作所为体现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无论在当今还是在100年前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壮举。他的人文关怀其次体现为关心社会义务、怜悯失养之贫儿:1915年他毁家兴学,在南浔洗粉兜开办了南浔贫儿教养院,吸收贫寒孤儿入学,供膳宿并教育,半工半读,传授文化知识和手艺。毁家兴学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义举,徐一冰先生的毁家兴学无疑有着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光辉。传统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徐迟,徐迟运用很多笔墨,将视点落在作品人物的道德化生存,探索人性的深度,在艰难中始终保持人性之美好,力图构建理想道德及和谐人性,其中蕴含着豁达平和、超尘脱俗的人生哲学意蕴。《江南小镇》中演绎的世界处处充满人文精神和美好的人文理想,从而使文学有咀嚼不尽的灵性内涵和清新脱俗的美学风范,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二、怀乡情结与吴言侬语

徐迟晚年以《江南小镇》做他长篇自传的题目,是因为这座江南小镇深深地刻上了“诗人生命的印痕与心灵的投影”[5]。徐迟离开这座小镇,又回归这座小镇,再离开,又回归……这一次次的周折,总是与他的人生道路的选择、精神状态的起伏、国家命运的变化和时代风云的变幻息息相关。如1936年中日战争前一年,因生活和理想离开故乡到了上海;1938年因战争所迫去了香港。在《江南小镇》里,徐迟写道:“我将要流浪多久呢?才能回到我的故乡,再回到我水晶晶的家乡呢?”他从这里走出来,带一份水晶晶的诗意的心灵,走向社会,走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队伍里,走进中国现代文学史。支撑他在流乱岁月里生活下去的,正是由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滋生出的诗意浪漫的秉性。也只有这个小镇,才可以让他在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的年代,为心灵寻得一份安谧的所在。

记得叶文玲在《梦萦南浔》中的一段话:“江山有灵感知音,徐老是南浔的儿子,自然是南浔最贴心的知己知音!”在《江南小镇》里,徐迟把深深的怀乡情结和浓浓的浙江人文环境文化融于吴言侬语中。

徐迟精通西语,年轻时曾热衷于西方现代派理论与作品,其诗人的气质、长期旅居的生活与丰富的阅历,形成了他独具的语言风格。总的来讲,徐迟的语言是华丽的、优美的,但由于吴方言和家乡话的适当运用,其作品又带有朴实淳厚、生动鲜活的一面。打开《江南小镇》,时不时可以读到吴语方言:“一淘”(一起,如“当年他和我父亲‘一淘’建立了徐氏宗祠”);“会钞”(付钱,如“王区长会了钞了”);“看看白相相”(看着玩,如“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白相相’”);“活脱活像”(非常像,如“沈求我先生和他父亲几乎是一个印模子里翻出来,‘活脱活像’的复制品”);“落脱货”(败家子,如“那个时代的大户人家的儿孙终究将成为‘落脱货’”);“驼子跌一跤,两头不着实”(如“正应了我家乡的一句土话:‘驼子跌一跤,两头不着实’”)。恰到好处地使用吴言方语,不仅是那抹不去的母语情结和怀乡情结的必然反映,同时还丰富了表达,增强了达意效果。如徐迟是南浔中学的首届毕业生,30年代又曾任该校教员,正是这层双重的校友关系,1946年当他再次回到故乡时,曾接受过一项特别使命:负责调停该校校长和校董间的矛盾。结果是“调停、调停,调到自己头上。南浔有土话,叫这种情况为“穿上了一件湿布衫”。原来,在无奈之下徐迟亲自出任了该校教导主任的职务,他把担任此职比做“穿上了一件湿布衫”――脱又脱不得,穿着又实在不好受。读者也正因为这一句通俗形象又贴切的南浔土话,一下子能更具体、更真切地体验和理解当事人当时的主观愿望和心理感受。它带来的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叙述方式的更新,还是一种对地域文化特殊性的保护,一种把地域文化作为审美目标,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的审美实验。

三、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自由和平的梦想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西楚霸王骁勇善战与长期征服江河海洋,勇敢、豪迈、刚性的品性已深深沉淀在浙江人的血液之中。近百年来,浙江得风气之先,反清救国走在前列,从章太炎、蔡元培到秋瑾、鲁迅……浙江文化中充溢着自强不息、热爱和平与渴望自由的元素。

读者之所以与《江南小镇》产生共鸣,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激发出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力量,原因在于《江南小镇》阐释的社会进步和人生幸福的内涵,体现了浙江自古以来自强不息、追求自由和平这些文化心理因素。《江南小镇》中“坚定、倔强、韧忍、有骨气”的陶莲雅,丧夫的痛苦、繁重的工作和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压垮她,也许正是困难给了她力量,她毫不示弱地顶着,继承了徐一冰先生的救贫理想,哺育一大群嗷嗷待育的贫儿;中国第一架飞上青天的喷气式飞机的总设计师徐舜寿怀着“航空报国”的梦想,在中国飞行事业中鞠躬尽瘁;从小接受进步思想教育的徐迟,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九・一八”事变开启了徐迟的眼睛和灵魂,使他从迷幻的梦中惊醒,迅速走出自我,他毅然离开东吴大学赴东北抗日。抗战全面爆发后,徐迟在战火下辗转奔波全国各地,从上海、香港、桂林而重庆,或为记者、或任翻译,始终积极追随共产党。一九四五年八月下旬,应之邀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向往共产党、倾心的徐迟心情格外激动。他抑制不住亢奋的心情,漏夜挥笔,写下了一首热情洋溢赞颂的诗歌《颂》。在中国共产党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国统区里,在那风雨如馨的岁月里,徐迟第一个采用诗歌形式公开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写出了大众的心声和人民的愿望,在山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把个人情感和时代情感相融合的精神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这一时期徐迟的生命里融入了土地、人民、国家及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对自由和平生活的热切盼望。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浙江文化也是如此。但源远流长又不断发展的浙江文化是徐迟《江南小镇》创作的最大源泉,《江南小镇》围绕着的氛围都带有鲜明的浙江文化气息。徐迟用自己的视角诠释了对浙江文化的独特理解,他在吸收浙江文化的同时又以自身作品和自身影响力作用于浙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浙江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浙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迟.江南小镇.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3.

[2]刘梦溪主编.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07.

[3]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6.

文化视野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6-0068-01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观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主张、看法、认识、信念等等,它不是教育现实,但源于对教育现实的思考,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的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否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的理念是否是来源于实际,是否是对客观真理的反映;从价值尺度来看,我们的理念是否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真正的代表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这三个评判尺度,在对待如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时,一方面,我们要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思想,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深化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多借鉴相关学科的一些新的思想、做法以及国外的一些经验,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合乎人性,从而不断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视野论文篇(9)

早期钢琴音乐的由来是从西方那边的传教士以及私人教学的模式传入我国的,继而开始跟我国的当地音乐文化相融合,逐渐的有了现在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现在的钢琴教育之所以被人们重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钢琴创作、表演有着很大的联系。要有好的作品和好的表演,就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还更需要有音乐的表现力,而这些都要求表演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不但苦练,还要注重感悟和领悟钢琴表演的作品内容,这样才能进行再创作,让作品焕发出更多得光彩。所以,钢琴教育不但要教会学习者表演的技巧、音乐的感知能力,而且还要对钢琴文化进行创新以及传承。

一、钢琴教育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想要知道钢琴教育与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就要对我国当代的钢琴教育进行文化视野的探讨,因为不断的研究这样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分析出我国当代钢琴教育的优缺点,继而不断提高和完善我国钢琴教育的水平。

从产生文化以来,人类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系列的活动当然也包括了钢琴教育,换而言之,也会受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相对应的影响。

1.文化在钢琴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钢琴教育有着不同的影响,人们可以感知得到文化对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所坚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会导致对钢琴教育的教育过程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人们认为自由实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育方面就比较注重怎样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而我国一直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任重道远在教育里面被视为一种责任。因此,在我国钢琴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身上背负着责任感,从小就抓起,把钢琴学习当成一个任务。然而在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我国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与改进,教育也越来越开始注重个性的培养,钢琴教育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2.文化在钢琴教育内容方面的影响

文化对钢琴教育方面的影响包括学习者和传授者本身。对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作思维。因为钢琴教育是根据各种钢琴作品的总结,然后教育学习者,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等他们领悟后,再根据自己对钢琴教育的理解融入到我们所传承的文化中,就这样对钢琴音乐进行创新与继承。而在对于传授者本身的影响,在教育学习者钢琴音乐知识时,可以复而知新,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钢琴教育的水平与理念,不断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二、我国当代钢琴教育的 “文化”解析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导致人们的思想也还是比较严重僵化的,在钢琴教育方面没有更多得创新,也只能照本宣料。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文化受西方各种先进文化的影响开始有所改变,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了,开始与时俱进了。教育方面与开始有所改革,钢琴教育也跟着有所改变。人们思想的转变有着明显的体现,在钢琴教育方面,传授者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曲目、理念等。同时,也开始注重以学习者为主,在开展的钢琴教育的教材以及课程都作了很大改变,在题材里纳入许多西方先进的文化,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教育钢琴学习氛围。从而促进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跟创新,不断推进钢琴理论的研究崛起。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态度上,也开始以一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去接纳。这样使得我国的文化开始与世界文化交融,这样的文化兼容也使得我国的钢琴文化开始与西方钢琴文化融合,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开放、灵活的学习氛围,使得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更进一层楼。

三、我国当代钢琴教育盛态下的隐忧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钢琴事业的脚步也逐渐普遍化了,学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出现了一股学习钢琴的热潮。然而在这种盛行的教育状态下却还是像刚兴起的行业一样还不完善,还暗藏着危机。

近年来,高校钢琴教育的不断扩招,虽然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钢琴的机会,但是却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学生的增多导致原有的资源短缺,开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各高校开始转变教育方式,由原来的教学方式转变现在的数码钢琴集体上课,这样的转变方式降低了钢琴教育的水平。还有些高校因为琴房不足,学生不能利用更多得时间来练习,也导致了学习水平的下降。

四、如何提高我国的钢琴教育

面对我国钢琴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首先要弄清楚钢琴教育是怎样一个传授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传授者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传授的技巧。不能用机械的照搬模式,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思考以及分析,不断融入自己的理念,使它更具有创作力和魅力。

文化视野论文篇(10)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2)教学之后启发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立意高远的生态批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批评,它根植于诚挚的现实关怀和深切的忧患意识,从来不是困囿于象牙塔中、显摆深奥理论的文字游戏。因此,课堂之外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态批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驾驭理论的实践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开阔的生态理论视野,在多维度、多层次的生态观照中,养成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理性精神和诗性思辨。通过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使理论的学习有了切实的用武之地,有所学,是为了有所用。

上一篇: 煤矿测绘论文 下一篇: 节能降耗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