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0:27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5-0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矛盾。一是教学内容与中学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针对全国通用教材,如何搞好国史与地方史的结合问题。特别是对后者的处理和把握,是上好“纲要”课的基础和关键。而了解和学习作为河南地方史主要内容的近代中州文化,更是河南本土高校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爱国爱乡情感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近现代中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成果

河南古称豫州,因位居九州之中,故别称“中州”,又称“中原”。今言中州者,实为河南省之谓也。[1]古之“豫州”,今之河南,是中国九州和大中原的中心地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特殊地位,做出过重大的历史贡献。1840年以后,伴随帝国主义坚船利炮而来的欧风美雨渐入中原,在其影响下,中州文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在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阶段,有徐万年、刘纯仁、张钟端等一批民主革命家参与清朝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也有杨靖宇、吉鸿昌、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一批科学教育和文化艺术专家,他们对中州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07年12月,同盟会河南分会创办的《河南》杂志在东京创刊。在信息闭塞、民众思想落后的河南,她犹如春雷响彻天空,惊醒了中原大地上浑噩奄然的人们。时有粤籍党人评曰:河南人士革命思想之开发,杂志之力为多焉。[2]1919年9月,在陈独秀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文化运动很快在进步的知识界引起共鸣。中州学人邓肇清,留法回国后参加新文化运动,负责《新青年》杂志的海外发行工作并担任进步报刊《北大学生周刊》主编。嵇文甫和冯友兰等人在开封出版《心声》杂志,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经过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观都得以传播和发展,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州文化的复苏和发展。

中州的科学技术,在近现代开拓了新的领域,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表现出勃勃生机。数学方面,曹丹文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河南等地高校教学,并著有《椭圆函数数论》等学术专著,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地质学方面,地质学家冯景兰于1918年赴美攻读矿业矿床学,回国以后完成《探矿》等多部名著。地质学家潘钟祥,1945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他对陕北三叠纪、侏罗纪地层植物化石做了系统研究,是我国近现代科学勘探油矿的先驱者之一。文学方面,近代河南的小说已经以现代题材进行创作。女作家冯沅君,在20世纪初创作了一批小说,出版了《》等小说集,反映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于庚虞是20世纪早期诗歌运动中有影响的诗人,其出版的诗集《孤灵》等,采用现代派的诗歌形式表现反封建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对人生的悲叹。诗人李季的代表长诗《王贵和李香香》,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热情歌颂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事迹,标志着我国新诗歌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州史学在近现代也有了显著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学家逐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让史学面貌为之一新。尚钺著有《中国史纲要》等,并与尹达等人创办《史学译丛》,介绍外国史学研究成果。尹达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考古学家,曾参加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的编撰和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所著《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新体系。考古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州地区首先兴起的,是在中国金石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现代田野考古学的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中州考古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有一批著名的考古学家,如董作宾、郭宝钧、孙海波等。诚然,针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述总结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对近现代中州文化的总结也肯定不尽周翔和全面,但从文化的载体和地域性而言,也基本上反映出中州文化近现代以来发展的大致理路和核心成果。

二、运用近现代中州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和实践的方法

近年来的“纲要”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拓展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将中州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课堂教学中补充穿插中州文化内容。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可一带而过,讲授的重点放在学生现有知识层次难以接触到的、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上,激发其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高校学生大多是本省生源,课堂上把中州历史文化资源视为“纲要”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可结合大学生特点,充分发掘中州文化遗产,将其融入穿插到课程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地域性,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回报家乡,报效国家。

2.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州文化的认知。课堂教学之余,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利用中州文化遗址、旧址等,让学生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图片,亲身感受历史。

3.开展学习研究中州文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3]“纲要”课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时机,引导学生研究地方文化,通过开展“追寻红军鄂豫皖苏区足迹”、“走进广阔天地知青园”等主题调研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调研小论文呈给大家分享,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本领。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中州文化知识。在教育教学中,适当插入与中州文化资源相关的人物传记、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拓展丰富中州文化知识。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光、电、声、图、音的渲染中,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社会,了解家乡革命与建设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未来的影响,发现历史,辨别真伪,为学生提供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和舞台,提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中州文化资源时,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首先,处理好教材与中州文化资源的主从关系。鉴于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覆盖面广、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利用中州文化资源时,着重解决好主次关系,不能为凸显中州文化而淡化正常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发与利用中州文化资源时,要先熟悉和掌握中州文化的具体内容,寻找与教学重点的结合点,对中州文化加以取舍,避免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其次,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运用中州文化资源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社会实践进行适当补充的学习活动。运用该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正常教学。只有做好内功,苦练外功,才能够以外促内、共同提高。一般专题学习的要求、方案的探讨、成果的交流可在课内进行,而大量的调查、考证等活动,则放在课外开展,特别是要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以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再次,处理好中州文化和其他地方历史资源的关系。中州文化是河南近现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重点而不能视为全部。在对中州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也要对近现代河南的政治、军事、经济进行综合研究,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介绍,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讲文化而忽略其他,尤其是对近现代河南政治史、经济史的介绍更是不可或缺。最后,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中州文化资源,可以增强“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要妥善处理好与大纲要求、实践教学、其他河南历史资源、综合考评等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顾此失彼、主从颠倒的现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纲要”的教学活动中,中州文化资源可以充当“调料点心”,而不能将其视为“主食正餐”。只有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才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爱国爱家情怀,起到以史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2)

[4] 彭人哲.讨论式教学:价值、形式和前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4):47-48.

[5] 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4-16.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3)

时间 专业

星期六(1月12日)

星期日(1月13日)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

金融(020106)  财务管理学(000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经济学(020115)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会计(0202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市场营销(0202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企业财务管理(0202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工商企业管理(020202)  财务管理学(000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律师(0301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0301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监所管理(0301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行政管理学(030302)  财务管理学(000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公安管理(0304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大学语文(0472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餐饮管理(0201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教育学(0401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秘书学(050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汉语言文学(050105)

唐诗研究(090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英语(0502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新闻学(0503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劳动和社会保障(0202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物流管理(02022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机电一体化工程(0803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工业工程(0822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计算机及应用 (080702)  数据结构(02331)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计算机网络(080709)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计算机信息管理(082208)  数据结构导论(02142)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计算机通信工程(080708)  数据结构(02331)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建筑工程(0808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护理学(100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与管理 (0906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数学教育(07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020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物理教育(070202)

理论力学(二)(02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化学教育(070302)

化学史(108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政治教育(040203)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述评(108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历史教育(060102)

历史教育学(0077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地理教育(070702)

人文地理学概论(0209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体育教育(040302)

体育教育理与方法(1087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生物教育(070402)

植物生理学(02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英语教育(0502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中学作文教学(10878)  唐诗研究(090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学语文教学法(0457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心理健康教育(040110)

青少年心理学(0605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校管理心理学(061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艺术设计(050437)  现代艺术设计史(10885)  CIS设计(10879)  视觉流程设计(10884)  设计心理学(04462)  旅游管理(020210)  旅游专业英语(06120)

导游业务(0019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广告学(050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调查与分析(020121)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日语(050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一)(00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电子商务(0202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对外汉语(0501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管理(0202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软件工程(08072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移动商务技术(080787)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嵌入式技术(080789)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4)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15英语(二) 020125经济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020202工商企业管理(本)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4会计(本)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8市场营销(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0旅游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8人力资源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29物流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30公共事业管理(本)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20282采购与供应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20314销售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30106法律(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33税法

00015英语(二) 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本) 00281社区社会工作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264社会福利思想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30302行政管理学(本) 00320领导科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30401公安管理(本)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69警察伦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29大学语文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40108教育学(本)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40112小学教育(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50105汉语言文学(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50106蒙古语言文学(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553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05570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52蒙古族方言学概论 04276外国文学(蒙本科段) 050201英语(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050305新闻学(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50309公共关系(本)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50412环境艺术设计(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0433视觉传达设计(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0406生物科学(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239普通生态学 02085细胞生物学

05581动物保护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02194工程经济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502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60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02计算机及应用(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09计算机网络(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762计算机应用软件(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806建筑工程(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0807道路与桥梁工程(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0810建筑学(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1311营养、食品与健康(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1313食品加工与检验(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1711交通(铁路)运输(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7299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05598液压及气动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81720铁路运输(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588铁路管理运筹学 00015英语(二) 082232汽车服务工程(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438汽车电控新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90102农学(本)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90115园林(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90403畜牧兽医(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6776生态畜牧业理论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100702护理学(本)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6护理管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100805药学(本)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52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20203会计(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9旅游管理(专)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30112法律(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61行政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301行政管理(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4729大学语文

00182公共关系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12英语(一) 030403公安管理(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0101学前教育(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394幼儿园课程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6幼儿文学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012英语(一) 040103小学教育(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50114汉语言文学(专)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012英语(一) 050115蒙古语言文学(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548蒙语写作 00542文学概论(二)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545蒙古族古代文学 05572语言学概论(蒙) 050207英语(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596英语阅读(二) 00795综合英语(二)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050303公共关系(专)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82公共关系学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50308新闻学(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50406视觉传达设计(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 02230机械制造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2英语(一)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801房屋建筑工程(专)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81701交通运输(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81705铁道工程(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81706机车车辆(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90414畜牧兽医(专)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0701护理学(专) 02901病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996护理伦理学

02903药理学(一) 02113医学心理学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5)

中国近代史话语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和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革命”话语,前者以中西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来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后者以帝国主义侵略为主线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两种话语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其角色地位在一定时期互相变换。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是正统、是中心,居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正统,近代化话语则被边缘化,其角色正好互换。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了大量从近代化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的论著,近代化话语日益受到学者的青睐,近代化话语有趋向主导地位的态势,保守地说至少可以和革命话语平分秋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外交问题影响中国的内政非常深刻和直接,许多内政做法都是以外交举措为转移。帝国主义在中国扮演着控制内政的重要角色,因此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是从外交史起步。刘彦著的《中国近时外交史》1910年完稿,重点探讨中西关系。蒋廷黻1923年从美国回国后首先着手近代外交史的研究。这一时期近代史和外交史合二为一,外交史的研究是广义的外交史研究,即“所有中国对外力挑战的反应之种种内政的举措与变革的研究,所有中国不同阶段内的自强的努力,如不同的维新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发动与发展,均列入范围之内。因为这些内政举措与变革的原始推动因素,虽然是错综复杂的,但无不可以从中发现一条‘外力’影响与操纵的线索——这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与拥有完整主权与强大政权的近代大国,很不相同的一点。”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是从外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代的进程,这是时势使然,既是历史发展的真实情状,也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成果。

同时20世纪初,革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革命史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更多的为现实服务,为政治需要提供理论武器和宣传工具直接导向了革命史的研究。辛亥革命以后,研究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成为研究革命史的新热点。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孝成的《中国革命纪事本末》,“条理清楚,叙事比较确切扼要,为人们所熟悉和经常引用。”用唯物史观研究革命史以华岗1931年出版的《1925 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为代表,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体系。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大都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把政治和历史熔为一炉,以历史论证现实,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平不高,但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奠基的作用,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史话语的确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适应民族抗战到来的形势,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感应现实和社会的需要,在30年代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史作为学科体系的研究开始兴起。两种话语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罗家伦1931在《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集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方法》,“罗家伦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提倡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纳入主流史学范畴的呼吁,作者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意义和方法的论述,奠定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体系”。此时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罗的呼吁下和现实政治的推动下,产生了两种研究思路:一种以蒋廷黻、陈恭禄为代表运用西方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话语;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革命”话语

对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出现的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形成的中国近代史话语,欧阳军喜在《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一文从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与历史主题;关于中国近代事与人物的不同解说;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总结;两种话语的思想渊源。欧阳先生的结论是“历史是多么深入地介入到现实政治之中,或者被社会政治介入。如果我们离开30年代初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离开当时国、共两党关于中国道路的争论,离开当时的国际社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两种中国近代史,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一段历史却有如此不同的两种认识。”笔者认为作者在文中的分析是相当深入的,其结论也非常平允。遗憾的是作者对当时服务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近代史的力作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外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构建的近代化话语少有论及,仅在两种话语的思想源源中略有提及。笔者认为与当时蒋著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后来对近代史研究的影响不相称,要完整的了解1930年代确立的近代化话语必须对蒋著进行详尽的分析。蒋著所构建的近代化标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急剧转型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学术界正在进行的近代化问题的讨论;反映现实中近代化的困厄。他将眼光转向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成败得失,为当时中国历史提供借鉴,表现了作者寻求救亡之道的责任感。“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成为了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代表作。蒋著《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是否能走出落后的‘中古’状态进入‘近代化’,能否废除狭隘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一主题”。“这部仅5万余字的近代史,完全是一政治史为经,以事件史为纬,以点带面,一线相系的典型作品。它的影响,根本就是这一构架所体现的史学功能符合了抗日救亡这一政治需要”。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构建的分析模式与话语系统对当时乃至以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廷以说过“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学科研究实于罗先生(即罗家伦)同开风气,直接间接,编者亦受其相当影响”。1965年考古学家李济也指出:“他(蒋廷黻)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建筑在若干原始材料上,更要紧的是他发展了几个基本观念。有了这些观念的运用,他才能把一大堆原始材料点活。”余英时认为蒋廷黻是一位对费正清“发生了定型作用的史学家”。故论述中国近代史话语就无法避开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话语必须论述蒋廷黻、陈恭禄、李鼎声三人的著作,他们分别代表了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者反映了当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全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不同人群对近代中国不同的思考。

“近代化”话语和“革命”话语在1930年代形成后起角色互相变换。在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居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占绝对统治地位,1980年代以后,“近代化”话语对“革命”话语形成强大的挑战,形成了两种话语的对峙阶段。

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所构建的中国近代话语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础,因此他的《中国近代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派的滥觞,其主要以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为线索组织历史事件,主要集中于半殖民地形成过程的考察,对半封建社会及人民群众反侵略的一面重视不够。最早阐发毛泽东阶级斗争历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篇第一分册)。这本半部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为基本线索,以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上起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止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它的出版标志着阶级斗争为指导的“毛——范近代通史体系”开始崛起。胡绳的《帝国主义和中国政治》所构建的“革命”话语是以政治史为分析框架,所依据的理论是毛泽东的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他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的关系演变为线索,分析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相勾结的过程,中国人民如何对外来侵略作出反应及在反应中逐渐成长的过程。胡绳的《帝国主义与政治》和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篇第一分册)对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产生深远影响。在建国初期,“大多研究者认为,只有根据他们提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这两本书对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解释,后来成为许多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这两部著作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基本模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初期的代表作。

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端的“革命”话语经过50年代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大讨论和1956年全国高校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的产生,到60年代初,“革命”话语形成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它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为理论指导,以阶级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为基本线索,以一条红线、两个过程、三大革命高潮、十大历史事件为基本构架,旁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史和边疆少数民族,力图揭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五四运动前夕近代中国80年中间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反映这一完整话语权的第一部著作是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增平编的《中国近代史》,该书“采用了一些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文化史的论述和整理的材料,在各个重发展要阶段上,对经济状况和文化动态做了适当的概述,企图说明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与阶级斗争的内在联系,以避免使中国近代的阶级斗争,即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激化和暂时松弛及其多种表现形式,成为单纯政治事件或一连串的内外战争。从而使这一基本线索贯穿着全部社会生活,窥见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而真正使这一话语得以形成共识的,则是出版于1981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在此期间和以后出版的数量众多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材,只有肥瘦的不同,在体系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在1930年端的“革命”话语由毛泽东奠定,经范文澜阐发,到胡绳最终完成,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成为当代中国近代史的主导话语。

“革命”话语体系框架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对革命史、政治史给于了足够的重视。却忽视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结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关注不够,对统治阶级活动及其政策、民主制度研究非常少,使得人们难以看清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貌。同时阶级斗争观点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简单化的毛病。“以阶级斗争代替一切,容易忽视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次革命高潮’作为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既难涵盖革命以外的社会改革运动,又难以反映丰富多彩、万象杂陈的历史内容。所以传统的中国近代史体系缺憾,一是太重政治而轻其他,结果是只见国家没有社会;二是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而忽视其他社会力量,结果是多元发展成为了一元线性公式。”同时对政治革命的研究也未能从近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的视角来审视,对暴力革命、革命破坏过于重视,相对忽视了非暴力革命和革命后的建设的研究。1990年代前后,也有部分学者用近代政治革命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的革命,使得革命的内涵进一部丰富,“革命”话语更加圆满丰韵。耿云志曾提出“我个人一向以来把清末以来开始的,以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目标的斗争,不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都看作革命进程中的一种前进运动”。革命固然是政治参与的爆炸性的极端事件,没有这种暴发,就不是革命。然而,一场全面的革命还包括另一个阶段,即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并使其制度化的阶段。也就是革命含义不仅包含破坏部分还包括建设部分。笔者认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郭世佑的《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弥补了以前革命话语的不足。作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暴力反清战士和民主立宪战士是政治革命的主导力量,而梁启超、张謇等人为代表的忠诚的君主立宪者试图改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所做的种种尝试,以及他们同民主立宪合流之后所作的有关努力亦属于清末政治革命题中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作者在该书中有关政治革命的论述表现了作者的见识和眼力,作者吸取了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现代化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丰富了革命的内涵,拓宽了“革命”话语的研究视野。

20世纪80年代起,“近代化”(或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积极“以史经世”回应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主动举措,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要求改进和突破原有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承193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代化”话语,下接新时期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输入的结果。近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术一般认为,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人的近代化。

在20世纪60年代,因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史学界认为西方的近代化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对抗唯物史观,抹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反动思潮。在那种学术语境中很难从近代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史,更不用说吸取其合理内核。1980年代后以罗荣渠等学者为代表,对近代化理论进行了合理的吸收和批判性的改造。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下,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构架”。也有学者认为“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场革命史,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现代化的视角介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后,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其代表性的著作有: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胡福明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4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周积明著《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不可逆转的改革》(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史元芹主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等。

在用现代化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不少学者认为: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的最后历程,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现代化这一宏大的主题下重新解释,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社会风尚、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与现代化有关的各种人物都可以进行整体研究。这种做法是把现代化作为近代中国的主题,以现代化为主线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取向(特别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所采用的形式)则把中国描绘成停滞不前的‘传统’社会有待精力充沛的‘近代’西方赋予生命,把它从永恒沉睡中唤醒。”“这种模式对比较全面公平理解中国近代史,当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没有西方,不可想象中国会发生任何近代化的变化;同样不可想象的是,除了近代化外还有任何变化称得上重要的历史变化”。柯文所说的美国汉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的弊端,此种弊端在大陆的中国近代研究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可以说这种弊端在大陆中国近代史现实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考察整个中国近代史,要看到争取民族独立的紧迫性,同时也注意到现代化过程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考察视角上既不能只注意到民族独立这一面,忽视现代化过程,也不能只看到现代化过程而忽视民族独立这一面。二者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能相互取代。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6)

中国近代史话语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和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革命”话语,前者以中西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来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后者以帝国主义侵略为主线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两种话语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其角色地位在一定时期互相变换。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是正统、是中心,居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正统,近代化话语则被边缘化,其角色正好互换。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了大量从近代化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的论著,近代化话语日益受到学者的青睐,近代化话语有趋向主导地位的态势,保守地说至少可以和革命话语平分秋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外交问题影响中国的内政非常深刻和直接,许多内政做法都是以外交举措为转移。帝国主义在中国扮演着控制内政的重要角色,因此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是从外交史起步。刘彦著的《中国近时外交史》1910年完稿,重点探讨中西关系。蒋廷黻1923年从美国回国后首先着手近代外交史的研究。这一时期近代史和外交史合二为一,外交史的研究是广义的外交史研究,即“所有中国对外力挑战的反应之种种内政的举措与变革的研究,所有中国不同阶段内的自强的努力,如不同的维新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发动与发展,均列入范围之内。因为这些内政举措与变革的原始推动因素,虽然是错综复杂的,但无不可以从中发现一条‘外力’影响与操纵的线索——这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与拥有完整与强大政权的近代大国,很不相同的一点。”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是从外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代的进程,这是时势使然,既是历史发展的真实情状,也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成果。

同时20世纪初,革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革命史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更多的为现实服务,为政治需要提供理论武器和宣传工具直接导向了革命史的研究。辛亥革命以后,研究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成为研究革命史的新热点。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孝成的《中国革命纪事本末》,“条理清楚,叙事比较确切扼要,为人们所熟悉和经常引用。”用唯物史观研究革命史以华岗1931年出版的《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为代表,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体系。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大都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把政治和历史熔为一炉,以历史论证现实,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平不高,但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奠基的作用,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史话语的确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适应民族抗战到来的形势,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感应现实和社会的需要,在30年代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史作为学科体系的研究开始兴起。两种话语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罗家伦1931在《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集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方法》,“罗家伦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提倡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纳入主流史学范畴的呼吁,作者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意义和方法的论述,奠定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体系”。此时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罗的呼吁下和现实政治的推动下,产生了两种研究思路:一种以蒋廷黻、陈恭禄为代表运用西方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话语;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革命”话语

对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出现的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形成的中国近代史话语,欧阳军喜在《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一文从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与历史主题;关于中国近代事与人物的不同解说;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总结;两种话语的思想渊源。欧阳先生的结论是“历史是多么深入地介入到现实政治之中,或者被社会政治介入。如果我们离开30年代初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离开当时国、共两党关于中国道路的争论,离开当时的国际社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两种中国近代史,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一段历史却有如此不同的两种认识。”笔者认为作者在文中的分析是相当深入的,其结论也非常平允。遗憾的是作者对当时服务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近代史的力作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外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构建的近代化话语少有论及,仅在两种话语的思想源源中略有提及。笔者认为与当时蒋著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后来对近代史研究的影响不相称,要完整的了解1930年代确立的近代化话语必须对蒋著进行详尽的分析。蒋著所构建的近代化标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急剧转型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学术界正在进行的近代化问题的讨论;反映现实中近代化的困厄。他将眼光转向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成败得失,为当时中国历史提供借鉴,表现了作者寻求救亡之道的责任感。“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成为了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代表作。蒋著《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是否能走出落后的‘中古’状态进入‘近代化’,能否废除狭隘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一主题”。“这部仅5万余字的近代史,完全是一政治史为经,以事件史为纬,以点带面,一线相系的典型作品。它的影响,根本就是这一构架所体现的史学功能符合了抗日救亡这一政治需要”。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构建的分析模式与话语系统对当时乃至以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廷以说过“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学科研究实于罗先生(即罗家伦)同开风气,直接间接,编者亦受其相当影响”。1965年考古学家李济也指出:“他(蒋廷黻)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建筑在若干原始材料上,更要紧的是他发展了几个基本观念。有了这些观念的运用,他才能把一大堆原始材料点活。”余英时认为蒋廷黻是一位对费正清“发生了定型作用的史学家”。故论述中国近代史话语就无法避开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话语必须论述蒋廷黻、陈恭禄、李鼎声三人的著作,他们分别代表了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者反映了当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全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不同人群对近代中国不同的思考。

“近代化”话语和“革命”话语在1930年代形成后起角色互相变换。在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居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占绝对统治地位,1980年代以后,“近代化”话语对“革命”话语形成强大的挑战,形成了两种话语的对峙阶段。

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所构建的中国近代话语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础,因此他的《中国近代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派的滥觞,其主要以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为线索组织历史事件,主要集中于半殖民地形成过程的考察,对半封建社会及人民群众反侵略的一面重视不够。最早阐发阶级斗争历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篇第一分册)。这本半部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为基本线索,以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上起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止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它的出版标志着阶级斗争为指导的“毛——范近代通史体系”开始崛起。胡绳的《帝国主义和中国政治》所构建的“革命”话语是以政治史为分析框架,所依据的理论是的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他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的关系演变为线索,分析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相勾结的过程,中国人民如何对外来侵略作出反应及在反应中逐渐成长的过程。胡绳的《帝国主义与政治》和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篇第一分册)对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产生深远影响。在建国初期,“大多研究者认为,只有根据他们提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这两本书对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解释,后来成为许多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这两部著作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基本模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初期的代表作。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端的“革命”话语经过50年代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大讨论和1956年全国高校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的产生,到60年代初,“革命”话语形成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它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为理论指导,以阶级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为基本线索,以一条红线、两个过程、三大革命高潮、十大历史事件为基本构架,旁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史和边疆少数民族,力图揭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前夕近代中国80年中间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反映这一完整话语权的第一部著作是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增平编的《中国近代史》,该书“采用了一些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文化史的论述和整理的材料,在各个重发展要阶段上,对经济状况和文化动态做了适当的概述,企图说明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与阶级斗争的内在联系,以避免使中国近代的阶级斗争,即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激化和暂时松弛及其多种表现形式,成为单纯政治事件或一连串的内外战争。从而使这一基本线索贯穿着全部社会生活,窥见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而真正使这一话语得以形成共识的,则是出版于1981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在此期间和以后出版的数量众多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材,只有肥瘦的不同,在体系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在1930年端的“革命”话语由奠定,经范文澜阐发,到胡绳最终完成,中国近代史“革命”话语成为当代中国近代史的主导话语。

“革命”话语体系框架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对革命史、政治史给于了足够的重视。却忽视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结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关注不够,对统治阶级活动及其政策、民主制度研究非常少,使得人们难以看清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貌。同时阶级斗争观点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简单化的毛病。“以阶级斗争代替一切,容易忽视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次革命高潮’作为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既难涵盖革命以外的社会改革运动,又难以反映丰富多彩、万象杂陈的历史内容。所以传统的中国近代史体系缺憾,一是太重政治而轻其他,结果是只见国家没有社会;二是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而忽视其他社会力量,结果是多元发展成为了一元线性公式。”同时对政治革命的研究也未能从近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的视角来审视,对暴力革命、革命破坏过于重视,相对忽视了非暴力革命和革命后的建设的研究。1990年代前后,也有部分学者用近代政治革命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的革命,使得革命的内涵进一部丰富,“革命”话语更加圆满丰韵。耿云志曾提出“我个人一向以来把清末以来开始的,以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目标的斗争,不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都看作革命进程中的一种前进运动”。革命固然是政治参与的爆炸性的极端事件,没有这种暴发,就不是革命。然而,一场全面的革命还包括另一个阶段,即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并使其制度化的阶段。也就是革命含义不仅包含破坏部分还包括建设部分。笔者认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郭世佑的《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弥补了以前革命话语的不足。作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暴力反清战士和民主立宪战士是政治革命的主导力量,而梁启超、张謇等人为代表的忠诚的君主立宪者试图改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所做的种种尝试,以及他们同民主立宪合流之后所作的有关努力亦属于清末政治革命题中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作者在该书中有关政治革命的论述表现了作者的见识和眼力,作者吸取了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现代化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丰富了革命的内涵,拓宽了“革命”话语的研究视野。

20世纪80年代起,“近代化”(或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积极“以史经世”回应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主动举措,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要求改进和突破原有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承193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代化”话语,下接新时期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输入的结果。近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术一般认为,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人的近代化。

在20世纪60年代,因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史学界认为西方的近代化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对抗唯物史观,抹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反动思潮。在那种学术语境中很难从近代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史,更不用说吸取其合理内核。1980年代后以罗荣渠等学者为代表,对近代化理论进行了合理的吸收和批判性的改造。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下,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构架”。也有学者认为“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场革命史,一百年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现代化的视角介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后,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其代表性的著作有: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胡福明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4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周积明著《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不可逆转的改革》(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史元芹主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等。

在用现代化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不少学者认为: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的最后历程,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现代化这一宏大的主题下重新解释,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社会风尚、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与现代化有关的各种人物都可以进行整体研究。这种做法是把现代化作为近代中国的主题,以现代化为主线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取向(特别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所采用的形式)则把中国描绘成停滞不前的‘传统’社会有待精力充沛的‘近代’西方赋予生命,把它从永恒沉睡中唤醒。”“这种模式对比较全面公平理解中国近代史,当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没有西方,不可想象中国会发生任何近代化的变化;同样不可想象的是,除了近代化外还有任何变化称得上重要的历史变化”。柯文所说的美国汉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的弊端,此种弊端在大陆的中国近代研究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可以说这种弊端在大陆中国近代史现实研究中也有所体现。考察整个中国近代史,要看到争取民族独立的紧迫性,同时也注意到现代化过程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考察视角上既不能只注意到民族独立这一面,忽视现代化过程,也不能只看到现代化过程而忽视民族独立这一面。二者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能相互取代。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7)

专业

名称

4月18日(星期六)

4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代号

上午 (9:00-11:30)

课程 代号

下午(14:30-17:00)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代号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8)

    同时20世纪初,革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革命史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更多的为现实服务,为政治需要提供理论武器和宣传工具直接导向了革命史的研究。辛亥革命以后,研究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成为研究革命史的新热点。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孝成的《中国革命纪事本末》,“条理清楚,叙事比较确切扼要,为人们所熟悉和经常引用。”用唯物史观研究革命史以华岗1931年出版的《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为代表,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体系。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大都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把政治和历史熔为一炉,以历史论证现实,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平不高,但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奠基的作用,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史话语的确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适应民族抗战到来的形势,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感应现实和社会的需要,在30年代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史作为学科体系的研究开始兴起。两种话语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罗家伦1931在《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集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方法》,“罗家伦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提倡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纳入主流史学范畴的呼吁,作者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意义和方法的论述,奠定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体系”。此时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罗的呼吁下和现实政治的推动下,产生了两种研究思路:一种以蒋廷黻、陈恭禄为代表运用西方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话语;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革命”话语

    对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出现的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形成的中国近代史话语,欧阳军喜在《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一文从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与历史主题;关于中国近代事与人物的不同解说;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总结;两种话语的思想渊源。欧阳先生的结论是“历史是多么深入地介入到现实政治之中,或者被社会政治介入。如果我们离开30年代初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离开当时国、共两党关于中国道路的争论,离开当时的国际社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两种中国近代史,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一段历史却有如此不同的两种认识。”笔者认为作者在文中的分析是相当深入的,其结论也非常平允。遗憾的是作者对当时服务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近代史的力作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外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构建的近代化话语少有论及,仅在两种话语的思想源源中略有提及。笔者认为与当时蒋着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后来对近代史研究的影响不相称,要完整的了解1930年代确立的近代化话语必须对蒋着进行详尽的分析。蒋着所构建的近代化标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急剧转型的现实;反映了当时学术界正在进行的近代化问题的讨论;反映现实中近代化的困厄。他将眼光转向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成败得失,为当时中国历史提供借鉴,表现了作者寻求救亡之道的责任感。“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成为了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代表作。蒋着《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是否能走出落后的‘中古’状态进入‘近代化’,能否废除狭隘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一主题”。“这部仅5万余字的近代史,完全是一政治史为经,以事件史为纬,以点带面,一线相系的典型作品。它的影响,根本就是这一构架所体现的史学功能符合了抗日救亡这一政治需要”。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所构建的分析模式与话语系统对当时乃至以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郭廷以说过“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学科研究实于罗先生(即罗家伦)同开风气,直接间接,编者亦受其相当影响”。1965年考古学家李济也指出:“他(蒋廷黻)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建筑在若干原始材料上,更要紧的是他发展了几个基本观念。有了这些观念的运用,他才能把一大堆原始材料点活。”余英时认为蒋廷黻是一位对费正清“发生了定型作用的史学家”。故论述中国近代史话语就无法避开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话语必须论述蒋廷黻、陈恭禄、李鼎声三人的着作,他们分别代表了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者反映了当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全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不同人群对近代中国不同的思考。

    “近代化”话语和“革命”话语在1930年代形成后起角色互相变换。在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居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占绝对统治地位,1980年代以后,“近代化”话语对“革命”话语形成强大的挑战,形成了两种话语的对峙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9)

第二,大学的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课程。这两门课程实际上侧重于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同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内容不能完全重复,否则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在深度上有所区别,大学应当比中学的更深一些。二是体例应当有所区别。我的建议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否采取专题的体例。因为对于这段历史,大学生是基本熟悉的。他们在中学时期已经把握了这段历史的全貌,甚至对基本问题也是熟悉的,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如此。那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不是可以分为十个专题,按照这样的体例编写教材。可以在教材的前面有一个类似概要的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作为第一个专题,统领整个教材的内容。第二个专题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历次战争的过程,所有战争串联起来,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有直观的、纵向的了解。第三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到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的初步发展时期,到辛女革命前后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红色根据地的经济和后来国统区的经济等,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第四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风俗的演变等等。第五个专题是近现代思想文化,从龚自珍、魏源、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近现代科学教育和各种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还包括对近现代史上的伟人和其他著名人物的重点介绍,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六个专题是近现代人民革命战争,包括农民战争和农民运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等等。第七个专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乡村建设等等。他们是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但是他们学习的西方方案还是不能救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第八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包括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科举制度、外交制度等等。第九个专题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陕甘宁边区,西安事变等,这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内容。第十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与世界近代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也就是要介绍和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最后全书可以有一个近现代史大事记,编年体系,使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具体的了解,这个可以作为附录。

这样的编写体例有点类似纪事本末体的体例,可以避免与中学教材和历史学科本科教材的重复。

第三,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门政治理论课里最为成熟的一门。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学术界来说已经有了100多年的研究,可供参考的专著和教科书十分丰富。但是这些教材主要突出了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不够。那么如何按照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来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的认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化、立体化、多层次、相对接、重互动的教授思路。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课堂上的基本内容教学;也就是教学大纲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是多媒体教学,配合文字教材,编写电子教案和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三是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四是讨论、演讲、写小论文,要求学生自我安排这个环节的工作;五是专家专题讲座,聘请十名本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些专门问题开办讲座,在全省高校的范围内巡回讲座,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六是网上教学,教材和讲义、参考资料等可以挂在网上等等。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采用以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框架,这是需要在设计教材的时候就一并考虑周全的事宜。这是六个结合或者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篇(10)

专业代码及名称 4月18日上午 4月18日下午 4月19日上午 4月19日下午 不考公共外语顶替课程 000000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05827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 05828 应用文写作 02126 公民道德与修养 05830 金融(本) 020106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市场营销学 00058财务管理学 0006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管理学原理 000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银行会计学 0007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3 英语(二) 00015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53 经济管理(本) 020125 市场营销学 000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管理学原理 000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会计理论与实务 08918 英语(二) 00015经济统计调查与分析 00050 工商企业管理(本) 02020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财务管理学 00067企业经营战略 0015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管理学原理 0005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49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企业管理咨询 0015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3 英语(二) 00015组织行为学 00152 会计(本) 02020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市场营销学 000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49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审计学 0016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3 英语(二) 00015资产评估 00158 市场营销(本) 0202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商品流通概论 0018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49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企业会计学 0005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3 英语(二) 00015消费经济学 00183 旅游管理(本) 020210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市场营销学 0005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旅游专业英语 06120 旅游文化学 06124中国旅游文化 06944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53组织行为学 00152中外民俗 00199 人力资源管理(本) 02021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铁路运输经济学 07106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管理学原理 000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 英语(二) 00015薪酬管理 06091 物流管理(本) 0202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库存管理(二) 05376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线性代数(经管类) 0418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3仓储管理(二) 05379 英语(二) 00015供应链管理 05380 公共事业管理(本) 020230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33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管理心理学 00163 俄语(二) 00017行政法学 0026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非政府组织管理 05723日语(二) 00016 教育管理原理 00449 英语(二) 00015社会学概论 00034法学概论 00040公共经济学 05722 采购与供应管理(本) 020282 采购战术与运营 0361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英语(二) 00015 销售管理(本) 02031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4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销售团队管理 10511 英语(二) 00015 法律(本) 030106 合同法 00230国际私法 0024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金融法 0567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46法律文书写作 0026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外国法制史 00263 英语(二) 00015房地产法 00169知识产权法 0022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28 社会工作与管理(本) 0302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社会管理学概论 0617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团体社会工作 0027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社会行政 00283发展社会学 00287 英语(二) 00015西方社会学理论 00280 行政管理学(本) 030302 普通逻辑 00024财务管理学 00067领导科学 003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行政法学 0026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公务员制度 01848 英语(二) 00015社会学概论 00034 公安管理(本) 030401 公安信息学 0037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刑事证据学 0037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英语(二) 00015大学语文 04729 教育学(本) 0401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2 俄语(二) 00017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日语(二) 0001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6德育原理 00468教育管理原理 00449 英语(二) 0001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6 小学教育(本) 040112 文学概论(一) 0052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6德育原理 00468 英语(二) 00015 汉语言文学(本) 050105 美学 0003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西方文论选读 008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37英语(二) 00015 蒙古语言文学(本) 050106 教育学(一) 0042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蒙古族当代文学史 005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蒙古族民间文学概论 00551 蒙古族简史 00555 英语(本) 050201 英语翻译 0008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旅游英语选读 0083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外语教学法 00833 英美文学选读 00604 新闻学(本) 050305 文学概论(一) 0052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0066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英语(二) 00015政治学概论 00312新闻评论写作 00658 公共关系(本) 050309 领导科学 00320人际关系学 03291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0329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公共关系口才 03292企业文化 0329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现代谈判学 03293 英语(二) 00015组织行为学 00152 环境艺术设计(本) 0504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艺术专业英语 05332 人体工程学应用 00701 视觉传达设计(本) 05043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艺术专业英语 05332 现代设计史 05544 生物科学(本) 0704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资源植物学 05579 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日语(二) 00016 环境保护 05580 生物统计学 02078英语(二) 00015 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080307 工程经济 0219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物理(工) 004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7现代设计方法 02200 英语(二) 00015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2238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本) 080502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0225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传热学(二) 02261 英语(二) 00015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0226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 080605 电磁场 0230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 023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7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02308 英语(二) 00015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02268 计算机及应用(本) 080702 数据结构 023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操作系统 0232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7计算机系统结构 02325 英语(二) 00015软件工程 02333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 计算机网络(本) 080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数据结构 02331 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日语(二) 00016 计算机网络安全 04751 英语(二) 00015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 计算机应用软件(本) 080762 数据结构原理与分析 013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安全技术 0135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计算机应用数学 01332 英语(二) 00015多媒体技术应用 05710 建筑工程(本) 080806 结构力学(二) 0243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物理(工) 00420建筑设备 0244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197 英语(二) 00015钢结构 02442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 0808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工程数学(一) 07961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桥梁工程概论 08272 路基路面检测技术 06282 英语(二) 00015计算机应用与辅助设计 07965 建筑学(本) 080810 建筑结构 0243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建筑设备 0244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城市规划与管理 00329 英语(二) 00015建筑材料 02389 营养、食品与健康(本) 0813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食品加工与保藏(本) 05767烹饪营养学(一 ) 0577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食品化学与分析 05753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 食品毒理学 05764 英语(二) 0001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05759 食品加工与检验(本) 081313 食品营销学 0328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食品微生物学 025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07286 英语(二) 00015食品检验检疫学 04174 交通(铁路)运输(本) 0817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控制理论基础 05600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铁路运输收入管理 06348 国际货物运输 07113 英语(二) 00015机械系统设计 05599 铁路运输(本) 0817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铁路运输经济学 07106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铁路运输收入管理 06348 国际货物运输 07113 英语(二) 00015铁路站场与枢纽 05208 汽车服务工程(本) 0822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汽车保险与理赔 06904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汽车安全技术 04445 汽车服务信息系统 04440 英语(二) 00015汽车营销与贸易 04446 农学(本) 090102 农业生态基础 0266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种子学 02679 英语(二) 00015农产品加工 02680 园林(本) 090115 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 0790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俄语(二) 00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日语(二) 00016 植物生理学 02662 英语(二) 00015园林建筑设计 07899 畜牧兽医(本) 090403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0279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畜牧微生物学 0279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兽医临床诊断学 03223 英语(二) 0001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02795 护理学(本) 100702 内科护理学(二) 032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预防医学(二) 032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护理学导论 03201 英语(二) 00015急救护理学 03007 药学(本) 100805 药剂学(二) 0176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日语(二) 00016俄语(二) 0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药物分析(三) 01757 英语(二) 00015数理统计 03049 会计(专) 020203 财务管理学 0006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中国税制 0014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70 高等数学(一) 00020大学语文 04729 旅游管理(专) 020209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9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饭店管理概论 001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旅游心理学 00188 英语(一) 00012大学语文 04729 法律(专) 030112 民法学 0024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中国法制史 00223行政法学 0026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民事诉讼法学 00243 大学语文 04729 行政管理(专) 030301 管理心理学 00163市政学 0029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334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社会研究方法 03350 英语(一) 00012法学概论 00040政治学概论 00312大学语文 04729 公安管理(专) 03040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公安秘书学 0035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治安管理学 00357 预审学 00360 学前教育(专) 040101 学前心理学 0038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学前卫生学 00385现代教育技术 0041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038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0397 英语(一) 00012学前教育学 00383大学语文 04729 小学教育(专) 040103 教育原理 0040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00406现代教育技术 0041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高等数学基础 00417 英语(一) 00012汉语基础 00416大学语文 04729 汉语言文学(专) 050114 文学概论(一) 0052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普通逻辑 00024教育学(一) 00429 古代汉语 0053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 写作(一) 0050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2英语(一) 00012 蒙古语言文学(专) 050115 中国现代文学 0054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外国文学(蒙基础科段) 04275 现代蒙语 00543 蒙古族现代文学 00544 英语(专) 050207 英语阅读(一) 0059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英语国家概况 00522英语写作基础 00597 大学语文 04729 公共关系(专) 050303 市场营销学 0005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公关礼仪 0064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广告学(二) 00853 英语(一) 00012社会学概论 00034公关语言 00647大学语文 04729 新闻学(专) 050308 普通逻辑 00024报纸编辑 0065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新闻采访写作 0065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广告学(二) 00853 英语(一) 00012社会学概论 00034法学概论 00040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00656大学语文 04729 视觉传达设计(专) 05040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大学语文 04729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 080306 机械制图(一) 0218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电子技术基础(一) 0223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英语(一) 00012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2205大学语文 04729 房屋建筑工程(专) 080801 房屋建筑学 0239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结构力学(一) 023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396 建筑材料 02389大学语文 04729 交通运输(专) 08170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铁路运输经济学 07106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货物运输组织 0257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交通安全 02574 英语(一) 00012运输设备 02569大学语文 04729 铁道工程(专) 08170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铁道轨道与路基 05591 土力学及路基工程 07259 铁路选线设计 06352 机车车辆(专) 08170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车辆工程 06361 机车运用及安全工程 06359 车辆电气与空调 06363 畜牧兽医(专) 0904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家畜病理学 0278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牛生产学 06698 羊生产学 06702 护理学(专) 100701 健康教育学 00488护理学基础 0299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03707 营养学 03000生物化学(三) 0317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6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2864 英语(一) 00012生理学 02899儿科护理学(一) 03003大学语文 04729

说明:

本表第一栏“不考公共外语顶替课程”为各本科专业的考生可从中选三门课程顶替所报专业中的“英语(二)”及英语本科中的“第二外语”,各专科专业的考生可从中选两门课程顶替所报专业中的“英语(一)”。

垂询电话0471-3261107。

专业 课程及代码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 不考公共外语顶替课程使用教材 05830 公民道德与修养05828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02126 应用文写作076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00822 自然科学基础(二)05827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05829 计算机文化基础 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应用文写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二版)自然科学基础内蒙古民俗概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至五章)

上一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 下一篇: 农村产权制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