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6:59:36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TS201.6;G478.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6-0028-06

Abstract:The food safety issue of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their periphe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s well as school teaching order and social stabil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od safety of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their periphery in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of Kunming, we found that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has its regional specificity and some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s follows: license processing, mode of operation, production equipment, health and safety, raw materials purchase, food quality, prevention and safety awareness,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These problems were correlativ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like university awareness, university enrollment, catering mode, access threshold and consumer awarenes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in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food safety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crease investment in food facilities, regulate the relevant system,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od safety; Chenggong University Town; consumer awareness; joint efforts in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食品安全是一项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1],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还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社会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长足的提高。然而,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同年6月1日废止1995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明确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同时包括保障食品原料、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合法有序,并涉及相关各方的责任,规定相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的法律义务,较之《食品卫生法》涵盖的范围更广、要求更严、层次更高、意义也更大。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尽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从法律的层面强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但是,全国各地学校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在不断地警示我们,保障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仍将任重而道远。本课题组深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10所高校及周边进行调查,发出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5份,回收率达97%以上;同时,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访谈等,深入高校及周边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思考分析。

一、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一)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区域特异性

呈贡大学城位于呈贡新区,多所高校校区相互毗邻,校园外、校区间的街道多为商业街,在下午五点至晚上十点间,人口密集且多为各高校的学生。近几年,校园食堂在社会市场的导向下,学校承包给校外不同的经营者,各经营窗口经营的饮食种类较多,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校园内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状况相对较好。但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各高校周边陆续开设了不少的食品餐饮店,聚集大量的小食品摊点。这些小食品摊点业主大部分来自云南各地州及外省,摊点平均面积不足5平方米,主要经营麻辣烫、煎炸、烧烤、蒸煮食物和茶饮等。这些食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普遍受到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的喜爱,但因受到摊点面积有限、加工设施设备不足等影响,摊贩常常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以增加收入而仅注重食品的“好卖相”和“重口味”,却轻视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这些状况构成了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区域特异性。

(二)无证无照流动经营仍然存在,监管面临压力

呈贡大学城各高校校内食堂、超市、小卖部基本达到《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标准,证照齐全,经营的食品基本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但是,校园周边却仍然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摊贩,这些摊贩经营者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待业人员、退休人员以及社会低收入人群,通过经营小吃摊点维持生计,经济状况本来就较差,难以达到获得证照的条件。同时,这些摊贩经营者流动性和随意性较强,设施简易,面对城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检查,能够迅速逃离躲避,监管人员撤离之后,他们便又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这些摊贩经营的时间恰好是学生上学前和放学后,而这也正是行政执法人员正常工作之外的时间。虽然,相关部门也会进行临时的突击检查,但是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且突击检查也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使校园周边食品监管执法工作面临严峻的压力。

(三)食品生产加工设施设备不足,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大学城各高校食堂、超市、小卖部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人数需求。但是,校园周边的食品餐饮店却存在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食品餐饮店为了降低投入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尽量减少相应的设施设备投入,食品卫生条件严重不达标。走访调研中发现,这些食品餐饮店的操作间面积狭小,生食熟食加工存放未严格分开,洗碗洗菜池混用,污水排放随意,无固定消毒设施,无卫生防护设施,食品原料来源无法追踪,食品与杂物混乱堆放,从业人员不穿工作服,餐厨废物随意弃置,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四) 食品原料进货渠道无保障,食品质量令人堪忧

调查发现,校园食堂在进货渠道和食品原料使用方面基本实现严格的规范管理,也基本实行了索证索票和配送制度,做到食品原料来源的严格准入和公开透明。但校内承包经营者和校园周边食品餐饮店、小摊点,在进货时更多地考虑到价格的问题,对食品原料的质量和生产者的资质漠不关心。因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流动性经营,难以监控原料的来源和加工过程,难以判断追踪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物品的乱堆乱放易导致交叉污染和在保质期内因风吹日晒而提前变质腐败。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食品经营者虽然在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但自身从未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质疑和考究过,肤浅地认为“只要吃了不出事就是安全的”。

(五) 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发现,高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食品安全知识也是在被动获取,很多学生因图便宜和好奇,对食品的选择主要依靠个人的直觉和感官上的偏好,面对色彩艳丽、口感诱人的问题食品常会失去自制能力,忽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再有,大部分学生在面对遭遇的食品安全问题常常会选择缄默,一方面是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和渠道投诉,另一方面对投诉的结果持消极的态度,总体上对于自身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较薄弱。而与此同时,校园及周边餐饮经营者90%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极度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且基本从未参加过任何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常常忽略食品在采购、运输贮存、加工制作等环节中的安全卫生问题。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吸引回头客,常常通过超剂量或违规违法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来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卖相,将食品的安全问题置之不顾。

(六)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明,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职责部门较多,如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教育、城管、公安、文化等众多部门。目前,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每个职能部门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都有各自的管理侧重点。但是,在日常的食品安全保障维护工作中,在分段监管的层面上,各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发现,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职能部门间职权交叉、职责推诿的情况时有出现,加之各部门基层监管人员配备有限,很难做到时时跟踪、监督与巡查,由此造成各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二、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归因

(一) 高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需不断加强

在高校校园中,较之教学科研,部分学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虽然有的学校有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但是因为存在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致使制度执行不力,且工作流于形式。与此同时,长期以来高校后勤部门的部分职工因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和工作方法上都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致使高校潜在的饮食安全风险不断加大。例如,大宗食品(粮、油、肉)的定点采购和索票索证制度在某些高校食堂未被严格执行;留样未做记录和留样的样品较少;各种杂物混乱堆放于食品储存间;餐具消毒设备设施缺乏。某些高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相关执法单位的检查,虽应付性配备“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但餐具保洁工作仍然落实较差,加之承包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和操作不规范,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大增。调查中发现,这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的存在,与缺乏必要的管理员制度或有制度却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2]。

(二) 高校扩招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

自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扩招以来,高校大学生人数迅猛扩增,多年的持续扩招之后,现在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人数较20世纪90年代末近乎增加10倍。而与之对应的大部分高校学生食堂却未能相应扩建,无法容纳大批学生集中就餐。同时,因高校财政紧缺,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非常有限,食堂面积较小且操作间无功能分区或分区不明显,配套设施不齐全或陈旧不堪,地面潮湿、脏乱,从而出现因食堂饭菜质量、饮食卫生得不到保障致使部分学生选择到校外餐馆和小吃摊点就餐的现象。调查发现,呈贡大学城各高校因刚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工程,虽食堂面积与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在校学生人数要求,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则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 高校餐饮经营服务模式有待改变

自1999年始,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在改变高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负担较重的状况后,后勤社会化有力地增强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之后,大多数高校基本不再直接管理和经营校园餐饮服务,而是将之承包给社会餐饮公司或个人,承包者因临时观念不愿投资进行设施改造,且承包者聘请的员工多数为外地农村人员,素质低、不稳定,卫生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严重缺乏,有些员工甚至未经过健康检查便上岗工作,而每年卫生监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一般只面对学校食堂承包者,无法普及到每一位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各项卫生制度措施落实不力、食品制作各操作环节不规范。例如,聘请的员工为了图方便擅自拆除纱门纱窗,上岗操作未穿戴工作服,佩戴戒指等饰品,冰箱内食品未及时清理出现交叉污染等。

(四) 校园周边餐馆许可准入门槛低,无证经营屡禁不止

校园周边食品餐馆经营的种类丰富多样,价格处于中低水平,吸引了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且因小餐馆使用面积小、经营成本低、经营模式简易、操作环节简单、工作人员一身兼几职,这样的低许可准入门槛吸引了大量的经营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在校园周边常会出现一些无证经营的小食品摊点,经营者因文化和生活层次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避开执法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利用民宅或街边角落无证无照经营,或超越卫生许可标准擅自经营中餐、煎炸食品(如烤臭豆腐、烤玉米等)以及各种切好的即食水果――这些水果多为摆放时间较长或已部分腐烂变质的劣质品,食品原料无法追踪溯源,加工操作过程不规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对于这些摊贩,工商、城管及食品监管等部门已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因其设备简单,逃避执法检查时机动性强;再者,因小摊贩的经营设备简单且成本低廉,即使被执法部门处罚没收,在短期内又会重新购置而“卷土重来”。故无证无照经营难以完全杜绝,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五)学生消费群体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学生都表示有过在校外周边小餐馆或小摊点就餐的情况,而且在校外就餐的频率还较高,小部分被调查学生几乎每天三餐都在校外就餐。在校外就餐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从未关注就餐餐馆和小摊点是否挂有卫生许可证,在密密麻麻的摊位点前,常常根据食品的诱人外形和浓重口味进行选择;而餐饮工作人员个人、摊点环境以及操作环节等是否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并不在学生消费群体就餐的首选标准之内。此外,调查还显示,被调查的对象中近50%的学生对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几乎为空白。

三、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关乎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2010年国务院三部委(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应在各高校切实贯彻和落实。同时,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明确分管领导及专职或兼职食堂管理人员的具体责权,建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3]。学校各职能部门(如后勤保障部、学生社区)应参与组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食堂管理人员选聘为食品安全管理员,做到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挂牌上墙等。此外,为了有效督促和检查,可以考虑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教育考核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学校的考评指标体系中。

(二)加大食堂饮食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总体规划,加大食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在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中统筹考虑食堂建设及其实施条件的投入,使学校食堂建设及其设施条件与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同步进行[4]。通过新建、扩建和改建,改造房屋破旧、操作工艺流程及布局不合理的食堂;更换老化落后的餐饮设施设备,增补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等设施,配备保质保量的食堂“三防”(防火、防毒、防盗)设备,建设完备的食堂排污系统,做好食物残渣清除工作,配备足够的工作衣、帽、口罩和鞋,以及打扫、洗涤、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用品。在做好食堂内部基础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对食堂的建筑、设备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测评估,保证各个方面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三)加强构建校园食堂科学管理体系

各高校校园食堂应严格按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供餐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在学校食堂建设工程的预防性卫生监管和颁发营业许可证前的现场卫生评审环节严格把关。各高校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应主动借鉴、积极推行如食堂卫生量化分级管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5S(餐饮业“五常”法)[4]等具有先进理念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将食堂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上墙,原料采购渠道和价格等对外公布。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制定、管理实施,使学校食堂运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规范食品原料及添加剂的进货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将“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引入法律条文,体现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原料进货环节的重视。首先,经营者应尽可能实行统一采购,并与蔬菜基地和食品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控制食品原料价格的同时保证质量。其次,在购进食品原料的过程中应建立购货记录制度,查验票据,登记验收,从食品源头开始抓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对于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食品生产经营者也应该对其购置、保管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控,登记备查,不断完善,形成规范的管控制度。

(五)形成师生共同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局面

对于高校校园食堂、小卖部等,学校应鼓励在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中来。在校园食品安全维护这个问题上,食品卫生与安全不仅仅是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后勤餐饮服务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服务对象行使合法权力与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可在学校食堂内设立现场接待点、意见反映箱、留言薄等,通过各种方式开拓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的反馈渠道。与此同时,校园餐饮工作人员还应主动开展学生座谈会、师生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在加强餐饮服务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把有力戒尺。

(六)利用高校学科特点,鼓励相关专业大学生参与维护校园食品安全

目前,呈贡大学城高校中设有食品、医学相关专业的学校有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这些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食品卫生、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安全方面都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对于大学城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鼓励这几所高校的食品、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在各大高校定期面向师生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学生团体,既可以弥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因人力有限而无法长期深入到高校进行宣传教育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校园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同时锻炼并提升自我,为今后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培养输送一大批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人员,从而为今后校园乃至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保障和维护储备人才。

(七)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调研中还发现,在校大学生对近些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了解,但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而且大部分学生一般仅通过网络媒体被动获取食品卫生、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等相关信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高校后勤部门可以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5]。比如,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讲座、专题知识竞赛,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平台、宣传栏、校报等渠道,向广大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邀请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等。通过在校园内外开展持续性且形式多样的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质量鉴别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经营者食品安全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从本次课题组的深入调研中发现,校园及周边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和员工基本都处于初中文化水平,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甚少,食品安全意识也较淡薄。因此,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学校可定期面向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针对食品经营者开展诚信自律教育,使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坚持持健康证上岗的制度,从而有效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九)发挥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舆论作用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已悄然植根于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正是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揭黑”曝光,才促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06年“两会”期间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才使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中近77%的人员主要是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获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因此,对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媒体的积极介入,对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如实地进行披露报道,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同时对涉事个人及部门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以督促整改。通过正面合理地利用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效力,填补目前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足的缺陷。

(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首先,由政府出面牵头,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教育、城管、公安、文化等多个部门参与合作,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各职能部门联合统一执法,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监察频度和综合整治。其次,发动社会群众的力量,建立并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借助群众对食品流通经营过程的监督和对违法经营情况的举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再次,及时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媒体报道和舆论曝光,动员民众积极参与监督,有效发挥12315综合执法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上下各级各部门及群众的协作配合,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合力,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

四、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尽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有力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但是,面对日益凸显的全国各大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了解探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积极探索并采取各种预防应对措施,依然显得极其重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注程度,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影响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高度重视,上下协作、齐抓共管,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监管合力,着实保障高校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WHO. Food Safety: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Issue[R].2011.

[2]杜镶.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14-215.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78-02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是基于食品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教育、食品文化传播、食品技能培养的一种专业文化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精神,提升审美修养,提高职业情操为目的。它在构建良好食品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笔者所在高校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作为全国较早开设食品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食品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环节,自2002年开始,连续十三年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该活动以源远流长的中华食品文化为基础,以独具匠心的活动形式,诠释了食品文化的精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艺术的创造性,本文笔者拟立足于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对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育人特色、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开展食品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育人特色

1.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食品文化艺术活动往往以食品制作、展示、艺术表演、品尝、观赏等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多种多样灵活新颖的形式来表现中华传统食品文化,让大学生把在第一课堂里学到的专业理论,通过食品文化活动予以运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将专业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实现专业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往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活动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克服了传统专业教学活动的单调性、枯燥性和机械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无形之中让学生牢固树立了专业思想,提高了专业技能,强化了专业素质,提升了专业境界,弥补传统专业教育的不足,实现专业发展与活动育人的有机交融,更好地促使大学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实现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教育相结合。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食品文化传播的窗口,更是食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比如,大学生们用各种日常食材为原料,手工制作出一件件精真的艺术作品,通过亲手制作蛋糕、水果拼盘等,有力地宣传了中华美食文化,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知识的普及、理解和传承。

4.实现院企合作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文化艺术节一直遵循“打开门来办活动”,依托“学研产”良性互动的办学优势,充分挖掘与学院联系密切的企业资源,十三年来,邀请国内近二百家食品企业前来活动现场展示校企合作产品、企业产品,同时举行人才招聘。不仅为企业做出良好的宣传,促进了院企合作和双向交流,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而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和创业机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现状与问题

1.活动涵盖面受限,育人内涵拓展不够。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离不开“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这两个核心主题。但随着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对食品文化育人的内涵和活动形式缺乏深入的挖掘,食品安全和食品文化艺术教育尚未真正深入人心,问起大学生对有关“食品文化”或“食品安全”的理解时,发现他们往往只知其形而不知其魂,深谈则不知所以然。活动缺乏系统的文化内涵,往往局限于一些粗浅的层面,比如只涉及食品原材料的文化、食品加工的文化,忽略了与之相关的食品器械、食品典故等关联文化,而整个活动的各个版块之间联系性也不强。另活动中设计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容较少。这使得大学生通过参与专业文化活动的学习效果并不深刻,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局限。

2.活动参与面受限,育人效果凸显不够。高校专业文化艺术活动育人的效果不应仅仅局限在主办高校,而应该带动其他相关院校和单位部门,产生广泛的育人效果,起到弘扬食品文化,宣传食品安全的实质作用,拓宽社会影响。而在现行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往往是由某一高校牵头来主办,举办地点往往局限在高校校园内,影响到了活动规模,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参与面和育人效果。加之,高校主办方经费有限,组织实力较为单薄,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和社会群众参与少,使活动规模、活动地点、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参与面受到了限制,未能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效果辐射到校外乃至更广的范围,导致社会影响力受限。

3.学生能力提升受限,专业性指导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学校园生活相对沉闷的状况。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带动性的群体。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本身既含有丰富的专业元素,又含有活泼的文化艺术元素。因此,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是在高校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行由大学生群体自主策划、筹办与参与的模式,这使得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快乐性、民主性。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缺乏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和有效的专业指导,活动模式多泛而不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大学生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延伸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寻求多方支持,实现强强联合。同一地区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筹办一场专业文化活动能够扩大其影响效果,单一高校可以和同一性质高校或含有相同专业的高校联合举办专业文化活动。高校更可以将每一届的专业文化活动以项目的形式上报地方教育厅,以省级专业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开展,针对面拓宽到全省高校大学生,宣传效果也会增大。同时,多个高校合作可以争取更多方的赞助方合作,确保资金支撑并逐渐扩大规模。

2.挖掘文化底蕴,实现内涵延伸。把握时代背景,抓住高校自身的特色背景环境,着力熏陶文化氛围,是加强专业文化活动人文艺术性建设的重要点。食品安全的教育则应该挖掘时代热点与大众的关注点,例如,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食品文化艺术节中将世博会的各大展馆与艺术展结合等,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达到育人效果。此外,随着精神文明意识的逐渐深入,每所高校都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而在以往的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较为缺乏的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食品精神文化和关联文化,食品文化不仅仅是食品原材料、工艺的文化,烹饪工具、烹饪技巧等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选择主题时,应注意选题的精读和广度,不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或者某个方向。配合性地挖掘关联文化同样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加强专业指导,实现“学”、“玩”结合。专业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展开,实现专业文化特色和活动育人紧密结合。那么,应将专业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实现全程指导。活动应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参与筹办,还参与引导。同时,专业的内容、思维、视野和标准应贯穿其中。从专业的角度去筹办活动,才会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专业内涵,提升和巩固专业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娱乐性的活动内容也应该进一步探索:以节日食品的制作与创意为内容的专业实践活动,以娱乐游戏、节日食品分享馈赠、诗文吟诵等为形式的文化熏陶活动等。只有运用专业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举办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大学生“学”与“玩”的结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育人效果。

4.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周密部署。要积极探讨食品文化的育人内涵,分析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紧扣专业和学科特色,科学设计和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从活动宣传、人员安排、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各环节要精心组织。活动前期要精心策划、广泛宣传。尤其要通过媒体、网络平台、海报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前、中期宣传活动,广泛发动,提高全校师生和周边社会居民参加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当天人力物力及时到位,保障现场秩序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谢蓝华,侯爱香,夏延斌.探索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

[2]姚劲松,汪黎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指向性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2012,(4).

[3]李冬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4]糜红缨.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双效互动[J].教育与职业,2009,(36).

[5]张斌,王洪光.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先进校园文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83).

[6]曲云进,姜松,刘凤英.中国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食品类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7]黄群,杨万根,麻成金等.浅谈食品类专业大学生食品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3)

根据省食安办印发的《XX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XX省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及分工方案的通知》(X食安办[2019]XX号)精神和县食安办《2019年XX黎族自治县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及分工方案的通知》(X食安办[2019]X号)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教育局已将文件转发至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于6月13日起围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成立了以校长(园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其次围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利用学校教职工大会以及主题升旗仪式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并通过学习文件,参与宣传,开展讨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各学校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形成了全县学校从上至下重视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第三,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第四,通过微信群、学校电子屏、橱窗展板、校园网、微博等方式。宣传视频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师生健康饮食观念。第五,通过向家长发放“食品安全告家长书”,加强食品安全的家校联动,向家长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强调加强学生食品饮食安全的重要性。

二、强化安全自查风险排查整治。

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认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二是中小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自觉抵制垃圾食品。三是学校食堂从购、存、制、售各个环节做到了规范管理,形成了长效机制。同时,县教育局加强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强化对学校食品,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以及学生购买外面食品的管理,坚决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 食品文化 艺术节 现状 对策

1 前言

我国食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食品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世界食品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地方和高校都纷纷开展各种主题和特色的食品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节庆内容,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弘扬中华传统食品文化,倡导新的饮食观念和消费观念。食品文化艺术节是以制作、展示、品尝、观赏为主要内容的节庆活动。地方和高校举办的食品文化艺术节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本文重点从高校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目的和意义着手,分析当前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提出办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建议。

2 举办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意义

食品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建和实践对创造良好的食品文化氛围和优化育人环境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品味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效保护和弘扬中国食品文化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它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否,吸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出现文化殖民的倾向,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食品文化保护和弘扬更无从谈起了。中国食品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千变万化,题材覆盖上下五千年,包括茶文化、酒文化、社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中国食品文化思想深刻,传统内容和题材非常贴近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

(2)拓展学生素质,丰富校园文化

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对同学们文化艺术水平的一次检阅,学生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一次检阅,甚至为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食品文化艺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食品文化艺术节既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松心情的空间,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弘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们受到一次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有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所有的这些都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奠定了基础。

(3)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

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定位是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服务企业。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是面向全校师生,在校内影响巨大,这不仅扩展了院与院、院与系、系与系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院系的友谊,提高了院系的办事效率。食品文化艺术节一直遵循“打开门来办活动”的理念,与许多企业进行合作,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和益阳华葛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长沙好韵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开展院企合作成果展,这不仅增强了院系与企业建设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双向交流,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食品文化艺术的举办,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宣传等栏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了学校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加了学校学院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学校和学院的快速发展。

3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

在全国各类高校中,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高校为数不多,像农林类大学以及含有食品类相关专业的大学有可能举行食品文化艺术节,像文理类大学很少有食品文化艺术节这一校园文化活动,所以,食品文化艺术节虽然对于某一所食品院系来说,其活动版块繁多,内容丰富新颖,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举办的食品文化艺术节,结合时展的步伐,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极高,在校内已是鼎鼎有名的校园文化之一。但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食品文化艺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食品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高校院系只注重食品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食品艺术文化的建设。食品物质文化建设只是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一个物质载体,一个外在的标志。建设食品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的学校把食品艺术文化单纯的理解为发展娱乐文化,疏忽了食品文化艺术的内涵而使得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也是食品文化艺术节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现在教育的功利色彩和商业化倾向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还仍然有市场,艺术教育,实践教育还显得相当薄弱,这都显示着文化观念的滞后。

(2)从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容来看,因循守旧,缺乏时代气息,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底蕴低俗。活动内容和形式常惯用上一届的固定模式,将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容上还是少则又少,而更多的是娱乐内容型内容多,知识型、思考型的内容少;活动名目多,但真正有吸引力的少。大家都在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有的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而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缺少对学生追求高雅食文化的引导。

(3)从食品文化艺术节举办方来看,当前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只是单单有一个院系来承担,院系又由团总支学生会来分担。由于参与主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人员少,力量凑不到一块,导致食品文化艺术节的规模也上不去,内容自然而然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单一的举办方经费来源甚少,活动的持续时间不长,没有达到食品文化艺术节特定的效果,校外影响力不大;单一举办方的领导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全盘掌握全局,有时候不免会存在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可以看出,现今的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举办实力是非常单薄的。

(4)从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社会影响力来看,食品文化艺术节建设忽视了网络文化的作用。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在校园,不是在地带繁华的市中心、车水马龙的商业中心,因此校外的观众知道的少之又少,同类学校也杳无音信,这对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影响,难以把自己特色发扬出去以扩大本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提升本校在同类院校的地位。若将食品文化艺术节借助网络的丰富、快捷、开放等特性这个平台,将会深深的影响着一大批青年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为打造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广泛可知性、深度影响力增加亮点。

(5)从后勤服务来看,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服务态度不够周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活动的头等大事,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扎扎实实地抓好食品文化艺术节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防止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后勤保障工作可是说是搞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前提条件,但有些高校对此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致使食品文化艺术节开展不畅或是无法进行,特别是有些高校的食品文化艺术节涉及到厨神大赛活动版块的刀切、油炸等工序时,后勤保障更显得很十分必要了。

4 如何开展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是提高大学生素质,丰富课余生活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以及我们自身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经验,我们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来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

(1)要积极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理论研究和探讨,对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发展规律和操作规律加以总结,已建立有效地导向机制,不使食品文化艺术节表面化、现象化、形式化,要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涵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做出贡献。

(2)要抓特色,食品文化艺术节内容要广泛新颖。一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重点抓住几个特色的内容,形成自己的风格。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一年一度“食品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每一届都迎合时代气息,创造性结合企业元素,以“学生参与为载体,以食品文化为内容,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院形成了“以学习食品理论,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职业规范”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活动,弘扬了健康向上的特色食品艺术文化。在校内已是赫赫有名,在校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3)建立健全有关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特别是奖罚制度,要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规则的约束机制,积极调动学生工作的热情和参与的兴趣。

(4)加强完善高校食品文化艺术的领导组织机构。校院系的相关领导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活动的组织机制的构建与运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作用,采取高校联合,高校与媒体联合,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手段,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有序、有效、长久开展。

(5)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品味的食品文化艺术节。食品文化艺术节与校园文化密切相关,校园文化决定了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另一反面,食品文化艺术节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打造和传播校园文化,让食品文化艺术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品牌,从而扩大食品文化艺术节在社会的影响力,达到众多院校共同关注的效果,更加有利于把食品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分享的高品质学生艺术活动。

(6)加大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就目前来看,加大食品文化艺术的投入主要包括经费、场地以及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充分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开展。

(7)提高学生参加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活动的趣味性、内容的新颖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运用奖励制度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食品文化艺术节达到高校全员共建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9)加强后勤服务的保障措施,首先从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动过程中,针对活动现场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都要事先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备用灭火器、水枪以防火灾发生,临组医护小组以备意外伤害之需,可以由校院学生干部组建文明督察队来维持现场秩序,以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食品文化艺术节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之一,它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立足现状、把握意义、采取措施,定能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打造高校一流的学生活动。

参考文献

[1] 李诗苑.透过文化艺术节浅析高技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53.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5)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师生餐饮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彻底整治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有效消除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隐患,完善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创建“平安校园”及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ZZ市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三、整治重点

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店亮证经营情况、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情况、食品加工贮存情况、食品留样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等。

四、工作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分安排部署、整顿治理、总结巩固三个阶段,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30日结束。

(一)安排部署阶段(即日--7月10日)。各区市县局根据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要求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二)整顿治理阶段(7月11日--9月15日)。各区市县局根据工作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排查整治,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行为,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实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尽早消除隐患,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学校食堂和餐饮店要依法停业或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利用暑假期间,加强对学校食堂提档升级进行改造、对校园周边餐饮进行专项治理,严禁学校食堂加工经营凉菜,确保开学后学生饮食安全。

(三)总结巩固阶段(9月16日--9月30日)。及时总结整治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常态,确保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夏季是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又是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重点区域,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搞好校园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校园及周边为重点整治区域,加强综合治理,强化责任监管,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努力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安全防范机制不断健全,全面营造安全整洁、健康文明、秩序井然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整治学校周边经营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实现以下目标:

校园周边可通行距离200米范围内无网吧、影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无流动饮食摊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现象;无严重影响师生教学、生活的环境污染;无严重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治安隐患;无严重影响师生出行安全的交通隐患;无食品安全、火灾、电气事故及其他导致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音像、图书零售(出租)摊点无销售各类非法出版物现象。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办公室主任杨东(兼)。负责全县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导落实工作。

四、责任分工

教育部门:根据领导小组安排,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综合整治工作。督导中小学、幼儿园抓好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内部巡视,完善门卫安保制度,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学生进出校园。加大对校园周边巡查力度,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及各类流动食品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一经发现,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协助取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加强对校舍和教学器械设施的安全检查,严防发生各类人身伤害事故。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宣传部门:做好综合整治行动的专题宣传和集中报道,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和师生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

文体部门:负责牵头整顿文化娱乐经营场所。与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市场巡查,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严厉查处网吧、游艺、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娱乐营业场所;加强各类非法出版物的查缴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网吧经营行为的监管,按照“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全县网吧以健康街为界分南北两个区进行巡查监管。

南区监管小组成员:杨文广、杨燕龙、王永强

北区监管小组成员:任斌、杨红波、崔国良

机动管理人员:吴丽君

监管小组采取日常巡查与重点时段(11:30—14:10,17:50—21:30)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查网吧利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不定期采取“午夜”、“零点”突击检查,严厉打击网吧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同时,加大网吧业主的安全教育力度,签订责任状,强化网吧业主责任意识,严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查处,建立健全“定案件、定人员、定责任”的办案责任制,专人负责,一查到底。严厉打击校园周边区域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坚持打早、打小,决不让其形成气候。从严查处抢夺学生财物、敲诈勒索学生等违法行为,不论涉案财物价值打小,每件都要实行专人专办制定,查办到底,震慑犯罪。

对校园周边要进行集中排查梳理,与文化、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影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营业场所,查封、收缴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清查整顿校园周边出租房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幼儿园完善安全保卫制度,做好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交警部门:负责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校园周边道路及学生上下学重点路段,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增设减速带,防止发生涉校交通事故。中小学上下学高峰时段,在重要路段和路口设立临时指挥疏导岗,由民警定岗定责指挥疏导,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加强巡逻管控,严惩校园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消防部门:负责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区域的火灾隐患,并限期整改。督导学校、幼儿园做到“三严禁”,即:严禁封堵、占用疏散通道,锁闭、遮挡安全出口;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违章操作电器设备及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重点对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各学校、幼儿园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监管力量、监管资源和监管信息,形成反应快捷、配合密切、齐抓共管的协同整治运行机制;强化综合监督的职能,清理整顿食品药品经营市场,会同食品安全成员单位,严厉打击危害师生饮食用药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卫生部门:加强餐饮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卫生监管工作。严把卫生许可关,依法取缔非法经营户。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从业人员,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强化卫生法规、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校园周边医疗门诊的监督检查,审核执业资格,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确保师生安全就医。

工商部门: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对校园周边的超市、小卖部、保健用品等经营场所的巡查,强化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和“一票通”等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开业申请、证照管理、前置手续审查等程序。加强商品质量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取缔无照经营,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

市容管理部门:加强巡查,清理取缔中小学、幼儿园附近200米范围内的各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影响城镇环境和校园周边管理秩序的经营行为,全面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的马路市场。加强校园周边卫生环境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优先规划、建设校园周边的公厕、垃圾箱等设施,对现有环卫设施进行维修。建立有效的卫生清理、保洁机制,及时清理校园周边区域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餐饮污染和卫生死角,营造校园周边良好的卫生环境。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环保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区域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商业噪声、生活噪声、娱乐噪声的查处工作,为教学活动提供安静的外部环境。

安监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校舍安全、安全教育等进行检查督查。对消防设施、避雷设施、水电设备、楼道通行、体育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组织开展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适时组织逃生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电力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排除隐患,保障学校正常用电、安全用电。

可镇政府:配合各成员单位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综合整治全县校园周边环境,是落实上级政府指示要求、解决校园周边环境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县委、政府净化育人环境、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具体步骤。各有关部门要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要求上,积极参与和支持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新闻单位要开设专栏,跟踪报道,宣传造势,创造有利于综合整治的舆论环境。

(二)加强协调,凝聚合力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03-03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南宁市卫生监督所于2004年7月起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了食品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南宁市辖区内187家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堂作为评审对象。

1.2 方法 (1)成立市量化分级评定领导小组、专家组和评审小组。(2)宣传和培训:组织学校及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集中举办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培训班,指导相关单位建立和规范卫生档案,开展自评及整改。(3)现场检查评定:评审小组到各学校、幼儿园进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价及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定,确定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对初步评定为B级的单位,报专家组进行评定;对初步评定为A级的单位,报自治区卫生厅进行评定。(4)评分标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及《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分别进行卫生许可审查、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评分,综合考评确定等级。得分在总分的85% 以上者为良好,60%~85%者为一般,60%以下者为差。按卫生许可审查、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均为良好者为A级;一个良好,另一个一般的评为B级;二者均为一般的评为C级;一个良好或一般或差,另一个为差者为D级。评出食品卫生信誉度A,B,C,D 4个等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评审分级情况 122家高等院校及中专学校食堂评出A级5家,B级1家,C级116家;49家中小学校食堂评出A级9家,B级3家,C级37家;16所幼儿园食堂评出A级4家,B级9家,C级3家。187家食堂按信誉度和风险分级为C级(高度风险)的集体食堂最多,为156家,占83.4%;其次为A级(低风险)18家,占9.6%;B级(中度风险)13家,占7.0%。187家食堂按学校类别分别对食品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卫生设施、食品贮存、专用间要求、生产经营过程等方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幼儿园食堂软硬件设施以及卫生管理明显优于其他各类学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4.65,P中小学校>高校及中专。

2.2 B级以上学校食堂许可审查评审中主要的扣分项目 31家B级以上学校幼儿园中有近半数食堂食品储存不符合卫生要求,主要表现为原料库不分主、副食仓库设置18家(58.1%),冷藏库(冰箱)无温度显示装置12家(38.7%),未安装机械通风设施9家(29.0%);加工场所建筑材料天花板未使用防霉涂料覆涂被扣分的单位达14家(45.2%);未使用专用食品销售窗的单位也达8家(25.8%)。其次员工更衣室未设置洗手设施(22.6%)、不按有关规定管理废弃食用油脂(19.4%)、厨房及各操作间地面和墙壁装修不符合卫生要求(16.1%)、烹调间排烟排气不畅(12.9%)等问题也较普遍。

2.3 B级以上学校食堂经常性卫生监督评审中主要的扣分项目 经常性卫生监督评分方面:加工场所环境卫生等项目扣分最多,主要为洗手消毒设备运转不正常14家(45.2%),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无效12家(38.7%);从业人员有不良卫生习惯9家(29.0%);食品采购与储存扣分的单位分别达8家(25.8%)。其次在相应制度的检查落实(19.4%)、餐具保洁(3.2%)、加工操作过程卫生规范(9.7%)、废弃油脂处理(9.7%)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2.4 B级以上学校幼儿园食堂综合评审情况 在评为A级的食堂中,综合分最高的为中小学食堂,得分为92.97分,综合分高低依次为中小学校>幼儿园>高校及中专。而在评为B级的食堂中,综合分最高为幼儿园食堂,得分高低顺次为幼儿园>中小学校>高校及中专。见表1。

3 讨论

南宁市的各类学校食堂以幼儿园食堂的管理较为规范,A,B级食堂的比例占幼儿园总数的81.25%,优于高校及中专、中小学校,与珠海市托幼机构量化分级评分低于大学和中学[1]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B级以上的幼儿园在建设时,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意见进行食堂的布局和规划,卫生设施齐全,注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卫生信誉度评分中问题较少。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的目的之一是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加大硬件投入和加强自身管理建设[2]。硬件设施的改善涉及到对场所的改造和资金投入,加工场所偏小、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老化等是多数老的餐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个评审过程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所硬件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以上通过A,B级审核的单位就全市来说应是原基础条件较好的单位,但在初评时也还存在许多硬件的问题,今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新申请办证的餐饮企业应加强完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避免日后进行整改。要保证食品卫生,仅有好的生产经营设施、条件是不够的,日常的自身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此次参加评审的餐饮企业虽然均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实施和落实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应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提高企业的自律能力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食堂不是学校的一种附属设施,必须加强自身管理,进一步加大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软件设施的管理,做好食品生产经营关键控制点的卫生质量控制工作,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包括整改)的学校食堂图纸设计,结合卫生许可审查量化的要求和各校食堂的具体实际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4 参考文献

[1] 杨卫国,黄宏瑜,黄彪,等.珠海市学校及托幼机构集体食堂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结果分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3):242-245.

[2] 汪建荣.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国卫生法制,2003,11(3):10.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068-02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幼儿园及学校的数量明显增多。幼儿园、小学时期是儿童青少年体格与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1]。学校集体食堂是广大幼儿、学生的重要就餐场所,其卫生状况的好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全面了解内蒙古某地幼儿园/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规范食堂的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预防学校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2012年3-5月,笔者对该地51所幼儿园/学校的食堂进行了重点的现场监督检查,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5月,对内蒙古某地(旗县级)公立18所、民办33所幼儿园/学校食堂进行卫生状况调查。

1.2 方法

依据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3]有关规定,进行食堂卫生现场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餐饮服务许可证》办证情况、从业人员持有健康培训合格证情况、是否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食品索证情况、环境卫生、食品库房储存、防鼠防蝇防尘设施、餐具消毒设施[4]。食具消毒效果检测[5],采用无菌操作,将2张大肠菌群快检纸片贴于餐饮具内侧,30 s后取下,放于无菌袋内,36 ℃培养16~18 h,观察结果。纸片保持紫兰色为阴性,纸片变为黄色背景上出现红色(橙红色)斑点或者片状红晕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51所幼儿园及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状况比较

公立幼儿园/学校在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率、环境卫生、采购食品原料索证等情况上显著高于与民办幼儿园、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51所幼儿园及学校食品卫生状况

检查的18所公立幼儿园及学校共有从业人员47人,全部持有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占100%。检查的33所民办幼儿园及学校共有从业人员39人,持有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的有25人,占64.1%,存在的问题有,食堂地面积水或潮湿,存放生熟食品的容器、用具未分开或无明显标记,防鼠、防蝇设施不健全,个别从业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且在现场监督检查发现正在工作的人员有4人未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上岗,占10.3%。公立幼儿园/学校与民办幼儿园/学校的从业人员有效健康培训合格证持有率以及餐具消毒设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152、4.232,均P0.05)。见表2。

表2 幼儿园及学校食品卫生状况 所(%)

类别 食品库房储存

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餐具消毒设施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公立(n=18) 18(100) 0 18(100) 0 18(100) 0

民办(n=33) 27(81.8) 6(18.2) 30(90.9) 3(9.1) 24(72.7) 9(27.3)

字2值 2.164 0.484 4.232

P值 >0.05 >0.05

2.3 幼儿园及学校食具消毒效果监测

公立幼儿园/学校餐具大肠杆菌检测72份,合格率93.1%;与民办幼儿园/学校餐具大肠菌群检测132份,合格率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82,P

表3 幼儿园及学校餐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类别 检测份数(份) 合格份数(份) 合格率(%)

公立 72 67 93.1

民办 132 71 53.8

合计 204 132 64.7

3 讨论

近年来,为全面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健康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11)135号),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两部门还通过印发紧急通知、通报、预警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项部署督促。从总体上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6]。但亦有个别学校疏于管理,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笔者所在区各地卫生监管部门就辖区内的各类学校重点检查了食堂是否获得餐饮许可,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人员健康管理是否到位,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规范,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规定等。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公立幼儿园及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较好。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公立幼儿园及学校的大部分资金是由国家拨款,所以食堂的卫生设施能得到保证。(2)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岗位追究制的实行,公立幼儿园及学校领导对幼儿园及学校的食堂工作越来越重视。(3)公立幼儿园及学校的领导负责人卫生法律意识和食品卫生观念比较强。

而民办幼儿园及学校食堂安全状况较差,食堂普遍存在无证经营,食堂硬件设施不到位,管理水平低下,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学生饮食安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食堂建筑和设备是设立食堂的基本条件,食堂内部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达标,可以有效减少食品的交叉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7]。民办幼儿园及学校大部分为个人投资兴办,是作为一种产业在经营,要考虑效益回报。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对食堂设施的投入能少则少,能简则简,食堂面积不足、内部布局不合理、基础卫生设施差的问题,往往没有达到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就开始收员开办经营,给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埋下隐患。(2)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食堂的整体卫生状况和各方面的操作[8],但民办学校、幼儿园食堂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主要是以家庭模式为主,办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法制观念淡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对食堂管理的相关办法知晓度也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对学校领导培训的次数和对新上任领导的培训要求要有所规定,培训内容着重在于食堂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卫生知识。(3)民办幼儿园及学校的生源多为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农村小孩及家庭条件差的小孩,家长只追求低学费而忽略了对食堂卫生的要求;且平时忙于工作,对子女的饮食状况不够关注,未对经营者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为经营者提供了便利。食堂从业人员参与食堂经营的各个环节,个人卫生意识会直接影响食堂的卫生状况和饮食安全,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比较差,且人员流动性强。提高食堂工作的准入标准和工资待遇,加强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与行为养成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环境与食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降低幼儿及学生的健康危害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书梅,高桂玲,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食堂卫生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25-629.

[2]黄祥莲,李宏,李东,等.违反食品卫生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04,12(2):30-32.

[3]陈至立,张文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2):154-157.

[4]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S].2005.

[5]卫生部.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S].GB14934―1994,1994.

[6]孙家来,周骏马,杨文武.后勤社会化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19(6):610-611.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9)

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整治中对校内建筑进行安全排查,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校园食品安全论文篇(10)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平安××”的总体要求,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以创建“校园放心店”为依托,引导校园食杂店向连锁超市模式转变,保障校园的饮食安全和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____年_月__日前全区校园食杂店(名单附后)全部创建为连锁加盟超市模式的“校园放心店”,“学校放心店”食品配送率达到___%,全面构筑学校放心食品安全网。

三、校园放心店建设标准

(一)校园放心店基本条件:

_.业主具有较高的诚信度。

_.营业面积在__平方米以上,应具备所经营食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仓储。

_.营业场所整洁明亮、卫生条件好。

_.实际经营范围与营业执照核定的范围相一致。

_.各种证、照要整齐悬挂于营业场所醒目位置。

_.商品要分类摆放整齐,要明码标价。

_.要建立进货台帐,要详尽记录食品的来源、数量和保持期限,进货时须索取进货凭证票据,每月将进货票据装订成册。

_.为保障食品的质量,经营的食品实行配送制,配送率___%。

_.经营的食品要加贴具有自身特征的标识。

__.相关制度要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

__.店内无“三无”商品、无过期食品、无假冒伪劣商品。

__.业主要遵纪守法、文明经营、优质服务,消费者无投诉或投诉及时处理。

__.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合格证方可上岗。

__.经营散装食品应单独设置销售区域,有明显标志,并在散装食品上加盖。

(二)放心店统一模式

创建“校园放心店”的商店要实施“五个统一”,即“一块牌匾、一套制度、一个标识、一本台帐、一项承诺”。一块牌匾是指统一悬挂“‘校园放心店’工程——示范商店”牌匾;一套制度是指商店统一执行《进货验收备查制度》、《不合格商品下柜制度》和《消费投诉处理制度》;一个标识是指商店对所售商品作具有一定特征的标记;一本台帐是指商店建立统一格式的进货台帐,实施食品准放制度;一项承诺是指试点商店统一对外开展消费安全承诺。

四、组织实施

区教育局、区工商分局负责“校园放心店”的建设标准、监督检查及考核验收办法的制定;湖州博大教育服务中心负责“校园放心店”的规划、建设,制作统一的门面招牌,负责日常指导督促、协调管理和从业人员经营知识培训;区供销社龙头配送企业做好对校园放心店的食品配送工作。

五、考核验收和奖励

××教育服务中心在校园放心店建设完成后,向区教育局、区工商分局提出考核要求,由区教育局、区工商分局联合组织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财政局、区供销社等部门对“校园放心店”进行考核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颁发“校园放心店”牌匾,并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建设和考核情况进行督查,合格的“校园放心店”,区政府将实行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上一篇: 大跨度桥梁工程论文 下一篇: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