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54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1)

探讨的新问题。

一、利用政府外债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政府外债,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所举借的,再由财政部、转贷银行或其他转贷机构向地方或部门转贷的债务。目前,财政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各项改革措施正朝着公共财政的方向迈进。公共财政充分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品”的特征,以市场失灵为界限,在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作为首都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要积极、合理、有效地提供“公*品”,就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筹集、配置资金,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投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但是,仅靠现有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对大量建设资金的需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建设的依赖程度很大,而公共工程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投入。这样,财政收入的有限性与财政支出的扩张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伴随着财政改革。如何缓解这对矛盾?发行国债当然是一条渠道,而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加强财政合作也是缓解矛盾的一副良方。因此,为合理提供“公*品”,进一步开拓筹资渠道,积极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财政合作关系。

截止到1999年,仅世界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324.6亿美元,约折人民币2694.2亿元(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主编金力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P21);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8l.5亿美元,约折人民币676.2亿元(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业务政策与程序》,主编金力群,经济日报出版社,P257);利用外国政府贷款458亿美元,约折人民币3801.4亿元(资料来源:《外国政府贷款工作实用手册》,财政部国债金融司编著)。对我国需要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利用政府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其中大部分已建成投产。政府外债贷款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资金流向。除外资贷款金额外,由于贷款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大量国内配套资金,从而可以通过对外融资,引导国内其他资金流入公*品领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平均国内配套资

金与外资的比例约为1.5:l。通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来引导国内资金流动的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2.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事业的发展。北京市利用政府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例如,北京世界银行环境治理项目、节能项目利用世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环境改善项目利用亚行贷款项目、利用日元贷款北京城市铁路项目等等,为首都的水源保护、大气治理等环境改善和公共交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待兴,北京市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政府外债贷款为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及时、有力地提供了资金支持,起到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赢得建设时间和加快发展速度的作用,使政府外债贷款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的筹资渠道。

4.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政府外债贷款在设备采购中引进了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办法,在土建工程中引进了招投标的竞争机制和施工监理制度,实行了一整套合同化管理制度等等,使企业在利用政府外债贷款的同时,引进和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如,世行节能项目倡导实施节能措施新机制,同时提供项目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总结推广技术援助以及帮助建立有效的节能信息传播系统,提高了节能管理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政府外债贷款项目下,通过聘请国外专家管理。咨询及派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人才,使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用外债资金对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将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为维护国家外债的信誉,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健全外债统一规划、严格管理、职能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合作、高效运转的“借用还”管理机制,防范财政风险,规范外债管理模式,应将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1.分类管理。为落实外债“借用还”管理机制,维护政府信誉,切实履行还款和担保还款责任,推进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财政部门根据还款责任,将现有外债贷款分为三类,第一类项目是由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外债项目,由财政部门承担还款责任;第二类项目是政府部门担保的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由出具担保的部门承担担保还款责任;第三类项目是上述以外的其他类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按照项目类别分别落实还款责任:第一,作为由财政还款的第一类外债项目,还款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第二,作为政府担保的第二类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如不能按期还款,则需由政府履行担保责任,并安排资金垫还欠款;第三,作为政府部门不提供担保且由企业为还款人的第三类外债项目主管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给予积极的协调;第四,对于按协议应由政府落实配套资金的外债项目,由借款单位(部门)所对应的主管业务部门将项目配套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以保证外债项目的顺利实施。

2.编制预算。

(1)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将《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预测表》送交局内有关业务处室进行核实。

(2)各业务处室对《预测表》中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对需调整之处,提出具体调整意见后,将信息及时反馈外债管理处室。

(3)根据各处室反馈的信息再对《预测表》进行调整后,召开有关业务处室会议,向局内有关业务处室发送《北京市外债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垫款资金情况预测表和说明》。

(4)局内有关业务处室根据以上预测表和说明的要求落实应负责安排的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2)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而对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大的调整。现行财政资金的缴库和拨付主要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传统体制形成的运作方式显露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分税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如何构筑新的预算执行制度已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这项政策,是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是国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规范政府性资金管理最彻底、最完善、最可靠的模式。它不仅关系到预算执行能否规范,影响预算执行的质量,而且涉及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以及各级人大和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一场财政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两步“利改税”和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二是199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与“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税费改革”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这种由收入改革逐步走向支出改革的制度演进方式,符合我国财政改革的历史趋势。

2.公共财政框架可以细化为公共财政功能框架和公共财政管理框架两个部分。其中,公共财政功能框架的建设任务是征集财政收入,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需要;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建设任务是用公共管理的办法管理财政,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公开、受监督和有效益。

政府财政的功能是通过收入和支出实现的。因此,建立公共财政功能框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完善和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收入职能,不断壮大政府财政实力,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财力保障。二是通过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证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需要,健全财政支出职能。1994年以来,我国在财政收入管理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重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地区间财力分配;三是税费改革,重在清理整顿乱收费,规范税费关系,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主要是规范预算外收入收缴和减少部门、单位资金占压。以上几项改革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目标是致力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税收为主,规范收费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

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共财政功能框架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改革的措施主要有:第一,重点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工资等行政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支出;第二,逐步减少和退出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财政直接投资;第三,清理取消不规范的财政补贴,如“菜篮子”基金等补贴,以便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第四,对一般性支出项目,财政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适应需要,给予保障。

3.依法加强和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是发挥财政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管理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具体改革的内容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从2000年开始,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已初步建立了以预算编制为核心,以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执行手段的预算管理模式。部门预算的编制形式、方法和内容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初步打破了基数的概念,实行“零基预理论探讨算”,在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等科目和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基本支出按照定额核定,对项目支出进行评估,按照轻重缓急排序,根据财力可能安排”的改革方式,使得部门预算编制更加公平、合理;改变了部门预算外收入与支出挂钩的管理方式,同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合理核定支出预算,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预算编报内容也更加符合实际,部门在“一上”预算申请时,基本支出只需要报送基础数据,维持运转的基本支出根据定额予以明确,部门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究部门事业发展的项目上,因此,上报的项目也比以往更加符合实际。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实行国际通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对预算资金实行从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形成覆盖所有政府收支、不存在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项目和完整统一的政府预算。在这种制度下,财政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费不再按期预拨,而是根据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由国库直接支付。资金支付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有利于财政部门掌握资金的去向,防止预算资金被截留或挪用。预算资金支付方式的改变,可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化,并能防止腐败的产生。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制度不仅包括具体的采购过程,还包括采购政策、采购程序以及采购管理等。我国目前已初步确立了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政府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个长期相对稳定的阶段。从50年代的高度集中型,到70年代以集中为主、适度下放财权的类型,再到80年代的地方分权为主、放权让利的类型。其特点表现为:在预算形式上采用单一预算,预算编制原则上贯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原则,长期沿用基数法编制预算,预算管理总体上比较粗放,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关系长期处于不断变化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彼此利益分割的多重博弈问题上,缺乏通过优化预算管理内部制度约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制度变迁长期滞后。经过近几年的改革,部门预算编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制度缺陷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2.预算编制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时间紧、涉及面广,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方案,在制度的制订与方案的设计方面,考虑共性因素较多,较为宏观,对各部门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考虑得不够周全,因此,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如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一些特殊的职能无法在预算中合理反映。如事业单位中的高等教育支出主要反映的本专科业务费就无法体现。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界定缺乏具体标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不易掌握。有些介于两者之间的支出不知道如何编制,遇到这种情况,由于担心漏项,一些部门两边都列,虚增了项目支出;有些部门没有填列,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导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和预算审核工作出现困难。同时,由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改革的进程不同,基本支出管理办法针对行政部门,而项目支出管理办法包括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在内,使部门理解、执行文件出现偏差。项目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可操作性。规范的项目审核程序尚未建立起来,使得项目预算编制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在项目的审核程序上,按轻重缓急排序的管理办法对原来的基数法形成冲击,难以把握审核的尺度,导致项目审核程序没有得到执行,加重了项目安排的难度。在项目文本的设计上,基本参照基建、工程的项目预算的编报格式设计,项目文本的内容填报比较复杂,导致中央部门预算项目库过于庞大,可操作性不强。

预算科目改革与部门预算改革不配套。部门全部支出按照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分别编制,并允许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目级科目之间自主安排。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反映难以在预算科目与两类支出之间找到相互对应的关系,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进行配套改革,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部门的收入、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支出科目的“类、款、项”对应编制,各自平衡。这种编制方法适用于职能、经费来源单一的行政单位,而对功能复杂、资金来源与用途交叉和多样化的事业单位适用性较差。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3)

二、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源头,是预算绩效指标设计的标准,更是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灵魂。本文认为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保障运行;预算编制科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根据确定的目标,设计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细分为办学保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并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三级指标共计30个指标(见表1)。指标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一类是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在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如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Delphi法)等;客观赋权法则根据历史数据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指标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来进行综合评估,如最大熵技术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综合考虑,决定根据各个指标重要程度,对其赋权重,于是选择了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计算。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建立系统层次结构模型

遵循科学性、可度量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评价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为总目标,以办学保障、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才发展和社会贡献为制约层,以表1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为指标层,建立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二)构建判断矩阵

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在每一层次上,请10位专家对该层指标进行逐对比较,按照规定的标度方法定量化,写出数值判断矩阵,标度及其描述见表2。调查结果收集回来后,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每个专家给各级指标分配的权重,后进行算术平均,再由5个一级指标权重乘以其下分别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来确定22个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本文使用Matlab6.5来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三)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CI,计算CI=(λmax-n)/(n-1)。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根据上节中的程序计算结果,本文中20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经检验其CR全部小于0.1,故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是可靠的。

(四)结果与分析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的资金投资形式朝着复杂、多元的形式发展,但是,政府预算的方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任何转变,依旧保持原来的水平,方式单一,难以和现如今核算要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相适应,财政预算会计方式不足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并且,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国库体系,国库资金逐步走上了资本化运行的道路,许多政府资金都是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然而,我国现有的财务会计预算仅仅停留在核算财政资金的支出这一方面,并不包括国有股份和资本化的有价证券的核算。由此看来,财政局会计核算的范围比较小,缺乏广泛性、全面性。目前我国政府采用这种形式简单的预算方式,并不能准确的显示政府的实际的资产流动、支出和收入等状况。政府的财务报告存在许多问题,并且缺乏说服力和约束力,这样极有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政府固定资产核算缺乏完整性

根据我国会计预算的规章要求,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需要将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准确无误地记录到单位的账本中。然而,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根据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计量只需要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记录,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进而会导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报表上不能查阅到单位固定资产的流动情况、实际价值、使用情况等信息,使得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与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相符,存在较大的出入,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成本,进一步造成单位在提高服务的时不能准确的体现其消耗的资金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自身固定资产的时候,并没有将单位资产平均分摊到每一期的资产支出中去,而且相关的会计核算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时出现问题,影响了财政会计的监管力度。

(三)收付实现存在局限性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预算方式。根据收付实现制的内容,会计预算主要把单位本期发生的各种实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记录到账面上,没有核算单位本期应该承担的支出和本期应该纳入的收入,这样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负债的情况没有被准确的记录和反映出来,会使得在做决策时形成错误的判断,从而极易产生财政风险,如果发生,也很难得到控制。例如,在会计做预算时,由于没有把单位本期的财政支出和收入准确地记录到账面中,没有将财政负债情况显现出来,这样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可支配的收入超出了实际情况,使得政府预算管理的能力减弱。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将债务信息完全、完整地披露,造成单位财政收支不平衡,由于账面上并没有反映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造成财政风险没有被及时地反映出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能对当前的财政风险做出及时、准确地判断。并且,这种收付实现在会计每一期中造成财政资产收入与支出不具有配比性,影响了收支结余评价的真实性,从而使得会计预算信息真实性的缺乏。

(四)会计预算管理范围存在局限性

通常,财政机构会计预算的范围相对较小,往往只对政府直接拨款进行会计预算的核对,这样便导致会计预算无法完整、准确地显示政府财政资金的运作信息。但是,对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样单一、缺乏完整性的政府会计预算已经远远满足不要体制的要求。同时,政府的投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产生许多新形式的投资方式,针对于这种现象,原有的会计预算管理也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二、强化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会计监督新观念

财政部门应充分行使法律赋予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管理权等,这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既是法律赋予其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财政部门应该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会计的管理工作。如果财政部门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忽视对于会计的管理和监督,这种做法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财政部门还要合理、科学地做好财政支出和收入的预算工作,这样会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产生有利的影响。财政部门在做好财政收入等主要任务之外,不能忽略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财政部门还需强化对会计监管的力度,不仅仅要加强定期检查工作的质量,还应该在日常工作时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不断的完善各单位对于内部的调控机制,与会计的监督和管理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监管体系。

(二)明确会计监督工作的内容

财政部门对会计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明确监管工作是否与法定要求相符合。主要查看以下几方面:各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真实;各

单位的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会计记录文字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制度;各单位是否有与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记录、收入、支出、所有者权益以及计量等内容。

(三)保证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前提,同时也是会计预算的重要内容。所以,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对于提高会计预算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不断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联系实际,在收支目标的计划中加入收入、财务经营活动,根据数据工作的需求,预算编制人员通过加强学习,合理的提出针对各种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如实记录财务经营活动中的数据信息和会计报表,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完善会计预算管理制度

财政部门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实现全面核算,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财政局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管理制度。这是我国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核算会计方式也应该改变原来单一的模式,使用多样化的模式进行会计预算管理。并且,通过提高执行预算管理力度的有效性可以使预算管理得到强化,在预算体制得到完善后,财政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实,并严格的监督整个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使得财政资金的流动情况逐步透明化,明确了资金的支出和收入情况,减少了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强化预算监管力度

不断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针对财政预算超出预期的现象,首先要向相关人员指出问题,让其认真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报账工作的管理。对于没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工作的情况,财政监管部门必须要依据法律进行责任追究,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会计预算没有差错的行政事业单位,可是进行适当的奖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加强会计预算管理人员对工作积极的态度。

(六)加强会计的素质培养

根据会计预算工作的要求,会计在填报数据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这就要求会计具有极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自身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同时对提高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财政部门首先需要强化会计自身的职业道德的学习,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建立其终身学习的意识,依照不同的工作需求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向,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并且财政部门可以通过会计考核和诚信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5)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

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有序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必要途径。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使用出现随意性、不规范性等现象,财务预算方案实施得不到全面保障,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漏洞,究其原因除了行政事业单位过于看重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本质原因之外,还有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监管机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预算监管组织体系。比如说,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模式仍是采用上级对下级部门的抽查方式,支出预算分配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的水平,造成了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需要下级各部门的自觉配合完成,容易导致预算监督执行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高

(二)预算考核、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

预算考核、预算评估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和考核和评估机制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预算考核和评估即是要求各部分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全面分析和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基于此对预算管理做出合理评价和总结,进而为下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活动提供参考或者改进意见。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方法、评估体系亟需进一步改善。比如说,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项目收支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而预算考核往往依靠了财务部门,导致了预算考核进展举步不前,考核过程过于流程化、粗超化。又比如说预算管理绩效评估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考核中没有切实结合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购置的科学性、资产配置和处置的合理性等等要素。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一)加强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是一项形象工程,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从而导致了各部门预算管理积极性不高,不能够及时传递相关预算管理的政策和任务。预算编制方案没有按时上报,造成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不高、缺乏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因此,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首当其冲的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是本单位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对日常业务活动具有有效的控制和约束作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加快单位部门的办事效率。因此,可以加强对单位领导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定期有请高校相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教授进行讲授,加大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等等。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影响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其能否顺利完成。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笔者认为,可以认真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和调查工作。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仔细研读《预算法》及其相关文件,清楚了解到我国预算政策的要求和标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其次,全面的调查工作是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前提,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对财务预算相关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调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每项收支、每笔交易的真实性、可行性,具体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设备仪器购买、办公用品采购等日常活动上。另外,财务预算编制要根据于效率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人员要拿捏好资金的轻重缓急、合理搭配,进而使预算方案具有长远性、前瞻性。

(三)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监督执行

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监督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活动的监督执行力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系统性、联系性。这就要求实施“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战略。收支两条线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机构每年所实现的收入及其所需的经费花销都必须通过国家财政专户,实行专门的管理和分配,各单位部门不得单独设有过渡户及其它暂时性账户。另外,加大对各部门预算监督力度,强化预算方案的约数力。单位设有专业的预算执行监督小组,对各部门预算实施活动进行检查。如各部门办公中剩余的财政资金是否及时的上报国库,所施工的项目是否经过上级的批准,而已获得批准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从严从紧依据于预算编制方案,是否存在挪用贪污等不良现象。另外,加强预算监督执行,还有做好预算执行与预算决算的对比工作,进而优化预算方案,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6)

2.财政局加强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第一,需要明确预算管理内容。根据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预算监督管理。检查会计核算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单位的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以及会计记录跟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是否一致,单位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内容是否与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相符。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编制合理会计预算是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是会计预算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由于会计预算变得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动态化,财政局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财政局预算管理水平,所以财政局的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努力学习相关会计制度,将收支项目纳入到财务管理活动中。会计人员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习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具体地说,财政局需要不断加强报账管理工作,加强对预算执行状况、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控,保证账实相符。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工作人员诚信考核制度,完善信用档案,避免出现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同时,会计人员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学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与预算管理可靠性的重要条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禁止出现欺瞒、作假等行为,应该以提高预算数据真实性、可靠性为原则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第二,提高财政会计预算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高会计预算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财政管理。财政管理包含的内容复杂,会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性工作。在进行会计预算管理时,应该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和规范预算管理,促使会计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会计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使命感,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会计预算工作,加强财政监管,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不全等问题。财政部门也需要规范基础会计工作,注重会计预算细节管理,及时纠正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错误,提高会计工作运行质量。

第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管,如果出现预算超支情况,则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执行会计预算过程中,对于没有按照相关制度和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让违法人员得到相应教训,从而巩固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对于贯彻执行预算,合理控制预算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第四,实现全面核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财政预算方式也需要改革,促使财政预算方式更加多样化、综合化、复杂化,需要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也需要对有价证券以及国有股份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固定资产、预算经费以及无形资产的有效控制,能够增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准确、系统地分析财务经营活动,编写全面的财务分析报告和总结报告。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提高企业对账、盘点工作效率,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监督,如突击检查、随机检查等,促使会计预算职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9-0042-06

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包含最重要的政府决策程序和机制。以美国的实践为例,在20世纪至21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都有着丰富的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历史。本文将提供美国历史上主要预算改革和重要的理论发展的一个时间序列梗概,并提出分析美国预算和财政管理的基本框架。美国预算和财政管理不仅有自己独特性的一面,而且也有和世界各国相一致的一面。另外,本文还将区分公共预算(如预算的分配)和公共财政管理(预算的执行和会计核算)以及财政政策(如税收和货币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回顾美国公共预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预算理论;第二,分析美国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演进路线;第三,提出分析这些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一个理论框架;第四,介绍美国预算改革的影响和有选择的财政管理改革情况;第五,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分析其对中国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一、美国公共预算的指导原则与预算理论

(一)公共预算的指导原则

美国公共预算的主要原则包括:(1)民主原则。政府税收和支出必须得到选民的同意。(2)公平原则。在征收税收和实施财政支出时,必须平等地对待相同境况的人。(3)透明度原则。所有的财政管理活动和预算活动必须公开,并处于公众的审视之下。(4)正直原则。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诚实管理并准确核算公共资金。(5)谨慎原则。确保财政投资资金风险的最小化。(6)负责原则。严密的立法监督和执法审计贯穿于预算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在美国历史上,尽管这些原则也并不总是稳定地得到执行,但它们是指引美国财政管理方向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预算理论

一般预算理论可以提供预测能力,并帮助我们解释预算执行的结果,而公共预算理论致力于设计一种无论对理论研究者还是对实际工作者都有用的全面战略。

在美国,公共预算理论的发展总是滞后于实践。在20世纪之前,美国的财政预算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在1912年,塔夫特委员会意识到国家预算的必要性。最初美国国会只是简单地对预算拨款法案进行表决。在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案》的通过标志着预算领域的重大改革,该法案规定总统负责起草国家预算。这些改革反映了财政管理制度的务实特点。伴随着美国的崛起,人们日益认识到按照国家发展的优先战略对政府支出制定良好预算的重要性,而不是像1921年之前那样,按照随意的国会程序来决定政府支出。

事实上,V.O.Key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及,他对缺乏预算理论来指导政府支出分配的担忧。而从根本上来说,1930年以后,对美国预算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美国的实用主义尽管主要是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但却被罗斯福总统信奉并用以指导美国经济走出可怕的大萧条,其实质是让政府在经济干预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很多方面,美国的公共预算和财政体系涉及政府和自由市场的混合。但是,除了上述指导意义外,把实用主义看作是美国的财政预算理论是存在疑义的。

美国的一个重要预算理论是由依瑞・鲁宾提出的,他发现了对思考公共预算理论作用至关重要的几条理论主线。鲁宾提出了五个值得关注的理论范例。(1)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阶级利益决定了预算选择,从阶级利益的角度来理解预算及其结果。(2)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多数票规则和成本分担,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3)渐进学派。考虑到历史上预算分配是由一系列利益集团的竞争和协商所决定的,在某一特定时期的预算变化(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很小的。(4)等级制度理论。把预算决策看作是社会上层阶级对政治和社会利益作出反应的产物。(5)宏观一微观理论。这一理论是从战略高度来看待预算管理,认为预算管理是一种政策工具。

二、美国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演进路线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预算制度改革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预算和会计法案》,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的行政预算。这意味着预算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以合理的格式、严格的程序和权力等级被提交,并受到立法机关和审计机关的审查。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集中预算程序。

尽管很难把某个单独的预算改革看成是决定性的改革,但是,把预算形式和报告要求的演进看作是美国民主进程的一部分和财政预算决策改革的标志,那将是十分重要的。

与此同时,在公共预算发展的早期,行列式预算(Line-item Budget)被看作是提供预算数据最佳的方式。因为它与公共资金的会计核算相一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建立在项目细分和部门细分基础上的会计核算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支出的全貌。即使在今天,不管实行什么类型的预算模式,行列式预算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在预算文件的主体部分,仍然可以看到与会计体系密切相关的预算项目。行列式预算的缺点是预算关注的焦点比较狭隘、划分得太细,以致不能看清预算分配的全貌。

第二轮预算改革是伴随绩效预算而到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绩效预算的概念和实践并不只是开始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即以政府再造运动为基础的。事实上,它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纽约市市政研究局早在1917年就把行列式预算和绩效预算措施结合起来。绩效措施得到官方的认可见于1949年的胡佛委员会报告,这些绩效指标被运用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联邦政府,但其强调的重点是效率,而不是计划本身。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见证了绩效措施的复苏,绩效概念被纳入现在预算管理办公室的要求,用于联邦机构的项目等级评估。

第三轮预算改革是伴随项目预算而到来的。项目预算在1954年经由兰德公司得以发展。这种预算方法按特定政府目标分配预算资金,以提升预算的遵从度、效率和有效性。以项目为基础的预算和以项目为导向的核算体系确实是预算改革的一个重大进步,因为它包括预算和财政决策的前瞻性思维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联邦预算程序是由项目、计划和预算系统(PPBS)主导,该系统最初由兰德公司开发,其后由美国国防部改进。这种预算方法和相应的系统有助于帮助人们在不同的预算分配方案之中进行选择。PPBS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批评。如艾伦・维塔夫斯基等学者就极力反对将这一系统运用于预算和财政管理。维塔夫斯基认为,这种方法恰恰违背了预算的本质――即政治活动。政治手段和预算管理的利益驱动渗透于整个预算过程,使年度之间的预算分配通常仅有很小的变化。

在随后的预算改革中,为寻求更好的响应性,零基预算成为大势所趋。在1952年,零基预算由

凡尔纳・刘易斯倡导。之后,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的彼特・菲尔将其改进,在1977年被卡特政府所采纳。零基预算要求在年度基础上对整个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进行重新思考。按照这种程序,基本的预算支出水平在新财政年度开始的时候不断被重构,因而预算只是特定需要的产物。尽管每年开始一个全新预算的想法很有吸引力,其缺点在于预算毕竟要以以前年度的支出为依据,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在20世纪的后半叶和21世纪初,预算改革的特点是对现有方法的重新发现和改进。绩效预算因为满足了纳税人对税款用途的要求而得到重视。绩效、效率和责任成为现代绩效预算体系的标志。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数据成为预算决策的关键。绩效预算的同义词,如平衡积分法被广泛应用。尽管将预算分配决策和绩效相结合的想法是预算体系改革的原动力,但研究表明,人们并不确定绩效数据究竟是用来指导预算分配的决策,还是仅仅用于为已经制定的决策提供证明。贯穿20世纪90年代的联邦政府再造运动导致了1993年《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的通过,该法案使绩效成为预算和财政管理的重要术语。

在21世纪初,预算和财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求超越零基预算的成果之一是目标预算(Target Budgeting)或总括预算(Envelope Budgeting),将所有的预算支出按照估计的政府收入可能加以确定,对预算的控制保留在立法和执行层面。与此同时,赋予行政单位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各种不确定的和存在争议的财政情况。

最新的、偏离目标预算的改革是灵活预算(Flexible Budgeting),它把预算数字与各种活动的收入、支出预期紧密结合。各种活动的水平主要由投入、产出来衡量。由于预算的规模取决于预期的效率,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此分配方案下,预算执行单位有权决定怎样管理他们自己的资源。基于政府收入易变的特质和预算数越接近执行数越好的信念,灵活预算日益普遍地得到运用。此外,因为将所有预算分配与政府目标的轻重缓急相联系,灵活预算提供了确定的预算执行和立法控制,各级机构必须遵照这些限制。

前述关于美国预算改革的讨论并不在于提供一个乏味的改革回顾。回顾过去是为了将读者引向新的、更加务实的改革方向,以应对各种内外形势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改革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负责任、效率、响应性、灵活性和利害权衡正成为预算改革的关键词。

三、理解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理论框架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概念框架重新审视美国历史上一系列重要的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绘制改革路径,以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改革进行比较。此外,图1展示了预算演进的主线。这有助于对财政管理理论的完善提供借鉴。

图1的分析框架表明:(1)对于预算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应重点关注改革的目标,特别是,改革是否意在削减支出规模?改革是否意在增进政府的效率和有效性?改革是否意在提高政府的责任性和更快的反应性?改革是否意在扩张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是否意在为支出或收入增长进行辩护?(2)预算改革演进路线预示着21世纪的公共预算改革过程可能会是建立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基础上,并因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而改变。改革将朝着未来事件指引的方向前行。这也预示着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不确定性。因为政府改革的出发点源于对特定事件的短期反应和对策,而非源于对未来政府职能的长期规划。(3)重申预算改革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将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改革指南,使其不至于偏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四、美国预算改革的影响和有选择的财政管理改革

(一)公共预算改革的影响:赤字和负债

美国预算改革的永恒关注焦点是赤字和日益上升的负债。20世纪60至70年代社会福利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每年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不断加重了美国的国债负担。当前的债务余额估计为14.3万亿美元。2010财年的赤字估计达到1.95万亿美元,这是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是如何陷入这种境况的,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但是,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军事支出确实加剧了赤字规模。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增收节支显然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1985年初,国会通过了削减赤字的立法,试图把预算改造成某种“自动导航仪”。通过项目隔离,设定支出目标,一旦达到支出目标,项目削减自动生效。但是,军事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还是难以控制,特别是从政治角度考虑。削减这些项目将使立法者难以再次当选。因此,在通过1990年的预算执行法案之后,尽管支出增长的步调有所放缓,但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大规模削减支出,以实现立法目标的政治意图。所以,在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国会只是简单地提高支出的上限,以规避可能的削减支出要求。

进入21世纪,运用法律手段,《奥姆尼巴斯协调法案》要求以年度为基础编制预算,并对两院通过的预算立法的不一致进行调和。除此之外,为现有联邦项目提供资金的各种决议也经常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克林顿政府通过PAYGO(Pay-as-you-go)规则,要求任何新的财政支出必须是预算中性的,新的预算支出要么被其他预算支出的削减所抵消,要么有相应的收入来支持。PAYGO对新的支出或税收变动施加限制,以此来控制联邦赤字的增长。这些要求迫使政府关注预算支出排序和严格预算约束。这些条款预示着打破赤字支出恶性循环时代的来临。克林顿政府成功地在2000年消除了联邦赤字。布什总统放弃了PAYGO规则,使赤字很快卷土重来。当然,两次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州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巨大财政压力也是导致赤字的主要原因。

(二)与时俱进:有选择的财政管理改革

在财政管理改革方面,1990年的《首席财务官法案》(CFO Act)对机构运行和执行部门财务管理的集中协调提出了严格的财务控制要求。该法案要求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计划,并对此加以审计。1994年的《政府管理改革法案》将《CFO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要求提供所有机构的财务报告和完整的全政府财务报告。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综合性的、融机构核算、财务信息、财务管理于一体的财务管理系统。改革的核心是消除重复建设和设置内部控制系统。关于会计核算系统,要求与现行的会计核算原则及标准保持一致。对于完善财务报告和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系统整合是必需的。

1996年的《联邦财政管理改进法案》可以看作是联邦财政管理进一步改革的标志。该法案强调为政府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财务管理信息,其改革力度大大超过《CFO法案》,它要求向项目管理者、总统、国会和公众公布财务审计报告。

与财政管理体系改革的思考相伴随的是,如何发现贯穿预算改革全过程的总体思路和概念框架。从上述历史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统一性、连续性、准确性、响应性和责任性等类似的一些概念是预算改革的主线。

五、对中国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上述分析框架适用于评估任何国家的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1982年的《宪法》和1994年的《预算法》加强了预算程序的法治化程度。(2)1995年的《审计法》开创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审计报告制度。(3)部门预算改革严禁预算外支出,用全面预算、综合预算和行列式预算来代替总额预算和以目标为基础的预算。(4)国库管理改革建立起集中支付制度,2006年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执行大大减少了腐败现象。(5)国家审计署的1999年审计报告公布53个中央机构共挪用164亿元人民币,导致全国人大要求财政部制定更加细化的预算。部门预算改革通过加强预算审查,帮助全国人大更好地行使预算审批权。部门预算的日渐全面和细化,方便全国人大对预算进行严格和仔细的审查。(6)2006年的《行政监察法》详细列举了全国人大在预算审批、检查、调查、执行、监管和审计、听证方面的权力。

上述改革措施的结果,是形成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预算,并增强了预算的立法约束。全国人大财经委负责审查预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和提出预算立法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预算事务委员会负责协助财经委审查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部负责起草预算草案。首先,财政部向财经委提交预算草案,后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预算建议数,然后再由人大常委会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全国人大比过去拥有更大的预算审议权力。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后者再向全国人大报告。

从以上这些对中国预算和财政管理改革的少数简短概述中可以看出,正如美国一样,贯穿于中国预算改革的主题词也是负责任、透明度、响应性和监控。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9日

一、预算透明理论渊源

在政治理论发展史上,边泌在论述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时一再强调,透明管理和公开运作是法治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核心原则。首先,透明是民主政府的内在要求。只有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选民才能理解政府的计划。而民主政府能够有效运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选民能够基于对政府承诺与实际绩效的比较,用选票来决定政府的去留;其次,在政府的治理活动中,要确保政府回应选民需求的责任机制,也需要将透明作为民主政府的一个必备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府透明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内在价值和规范基础。

在委托-理论看来,在选民选出代表之后,行使统治权的主体就是代表。在选民与代表之间不对称的信息分布状况下,作为代表的官员就更有可能代表自己的利益去实施统治。在信息透明机制提供了对称的信息之后,则可以大大减少官员滥用权力的机会。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则表明,官僚们倾向于通过简化财政信息来掩盖低效的行政行为;如果不公开当前的财政支出和未来的政策后果,很容易让选民产生财政幻觉,对大量的财政浪费一无所知。无论是委托-理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其研究的结论都表明:政府透明是确保政府责任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二、预算透明度的涵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预算透明的定义为:预算透明度是指及时、系统、全面地披露与政府预算相关的所有财政信息。这表明,预算透明度不仅是一个预算公开的问题,还包括了对预算信息和有关财政信息内容和质量的要求。例如:包括对预算信息涵盖面的要求,对中长期预算信息的要求,对预算收支准确预测的要求、对政府财务信息的要求,对财政数据与其他数据协调的要求、对独立的权威审计的要求等。预算透明度的基本要素包括预算的公开性、预算的全面性、预算编制和预算报告的及时性、预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可理解性。因此,提高预算透明度实际上是涉及整个财政管理制度的问题,预算透明度的提高实际上也是预算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预算透明度的意义

众所周知,提高预算透明度有助于加强公众及作为其代表的立法机构对政府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和约束,因此一些政府部门难免对提高预算透明度顾虑重重。但实际上提高预算透明度后,政府不仅受到约束,也能够从中受益。

(一)提高预算透明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公共物品需求和供给,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合理选择。公众在对公共物品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时,需要以政府预算信息作为基本的判断依据,了解政府提供相关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成本情况,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及政府为此要开征的税收情况等。当政府预算信息缺失或披露不充分时,会导致公众及其政治代表脱离实际的判断,产生对公共物品不恰当的过大需求,使政府因此面临政治和财政压力。

(二)提高预算透明度有利于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问题。在公共部门,由于预算盈余不能分配给执行者个人,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因此更加需要建立有约束力的外部机制来提高预算透明度,减少预算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预算透明度可以减少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在预算信息上的不对称状况,使纳税人能够更多地了解政府财政资源使用和财务业绩状况,对政府不合理使用财政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

(三)预算透明度对于防范财政风险,保障政府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点已经受到国际社会中很多国家的重视,很多国家政府为此提供和披露更加全面的预算信息,不仅包括预算收支信息,还提供和披露政府财务状况信息,以及政府做出的各种可能影响未来预算收支的政策和承诺情况,如贷款担保、养老金等。依据这些信息,有助于解释财政前景中的潜在风险,是政府及时做出有利于长期稳定的财政决策,也有益于社会公众监测、评估和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四)提高预算透明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预算分配和运行对整个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预算透明能使政府各层级之间的预算信息更加畅通,从而能及时了解财政政策实施的相关情况,根据预算运行和宏观经济情况及时选择和修正财政政策措施,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五)良好的预算透明度有助于保障社会公众对政府事务及其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助于防止腐败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预算透明度,实现公民有序民主参与预算决策和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公众监督,可以减少因暗箱操作而带来对政府采用和不信任感,同时也有利于约束政府行为,建立防腐机制,是政府改善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我国一些地方,村民小组财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在抑制村干部贪腐行为,减少村民因公共资产分配和使用不公而产生的干群纠纷和上访事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英、澳、美预算透明度实践经验

(一)对预算透明度有明确的法律要求。英国宪法规定了中央政府资金筹集和使用以及相应的预算与会计的基本原则,《财政稳定法》明确规定,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公布财政报告,必须遵守透明度、稳定性、责任、公平和效率等原则。对外的数据要经过独立审核,保证财政预测数据的全面、可信。《信息自由法案2000》要求除非有法律所列举的特殊原因,政府机关应当根据要求或者在日常工作中公开其政务信息。《公务员秘密法》将秘密的范围限定在国防、外交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政府资源和会计法案》对政府实行的资源会计与预算以及对外披露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告作出规定。

澳大利亚宪法规定联邦国库的款项,不得在法律所定预算之外支出。《预算程序章程》规定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的草拟、修改和提交议会审议的整个过程都要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财政管理和责任法》对公共收入的筹集、保管及损失责任,支出估算、拨款和支出、投资、借款及财政部长在这方面的责任,公共财富的控制和管理,支出执行者的特殊责任,报告和审计制度作了详细规定。《信息自由法》是对澳大利亚政府所有部门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应该公布有关行政机关职能和文件的信息;信息包括书面信息、图像信息、电子信息和声音信息等;政府有出版某些文件和信息的义务,并为公众查阅和购买这些信息提供方便等。

美国在宪法中并没有直接涉及预算透明度的问题,但通过制定一系列与预算有关的法律规定促进了预算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如,《预算和会计法案》规定建立一个政府范围的预算,要求总统为整个政府递交一个预算,把政府的全部收支纳入完整的预算,并创建了预算局和国会审计总署。《信贷改革法案》使政府担保所产生的或有负债成本也纳入到联邦预算中。《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案》规定从1999年起联邦政府要为总预算提供绩效计划及相关信息。

(二)规范和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是良好预算透明度的基础。这些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比较规范和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规范、公开的预算编制和审议程序、以结果和产出为导向的预算模式、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制度等,为预算信息的丰富发展和有用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这些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的规范的预算编制和审议程序本身就具有公开、透明的要求。例如,政府必须将编制的预算草案完整的提交国会审议,同时也必须向公众公布。在国会审议过程中,政府的有关官员要接受议员咨询,议会还会就一些预算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国会审议通过后即形成具备法律效率的国家预算。在这个过程中,预算编制部门必须严格遵循预算编制程序,保证预算文件的披露方式和时限符合法律规范。

(三)丰富的预算信息公开内容。英国政府根据《财政稳定法》定期对外公布的预算信息主要有预算前报告、预算报告、资源会计年度报告(政府财务报告)以及月度报告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对外公开很多与预算有关的文件,其中包括财政部、国内收入署、海关总署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大约60多种文件。

根据《预算诚信章程》,澳大利亚财政部和国库部在每个预算年度向社会公众公布并向国会提交的预算文件包括:预算年度开始前的年度财政战略报告、预算年度开始前年度经济和财政展望报告、预算年度开始后年中经济和财政展望报告、决算报告。

美国目前向社会公布和向国会递交的预算信息主要有预算报告、联邦政府财务报告和政府各部门的绩效报告。

(四)利用多种渠道和多样形式公开预算信息。英、澳、美在预算信息的公开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政府和议会等多重渠道,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传媒形式提供预算信息。例如,英国通过政府和议会两个方面的渠道对外公开政府预算相关信息,法律不仅明确各类预算信息公开的时限,而且明确公开各类信息的媒体。

(五)对国防军事方面的预算信息采取不同程度的特殊保护措施。在预算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国防、军事等方面的支出通常是最大的顾虑所在。从英、澳、美三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信息透明度的要求是覆盖所有政府部门,国防军事部门的开支也必须接受议会审议和向公众披露,也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公众和国会提供有关的报告;另一方面为了本国的利益也会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控制项目明细列示程度、采用秘密开始能办法,以满足保密的需要。

五、提高我国预算信息透明度的途径

(一)加强有关法制建设,促使政府提高预算信息的供给意愿。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总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很难自动放弃其信息优势。因此,在预算信息透明度问题上,完全指望政府部门自愿增加预算信息供给,满足社会需要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我们的政府部门自己有自愿增加信息供给的需求和意愿,在内容、数量和质量上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来要求各级政府增加预算信息供给,在内容、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对预算信息的基本要求。

(二)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和技术改革,增强政府财政信息供给能力。财政信息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制度和技术条件的缺陷,都会影响政府的财政信息产出能力。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首先应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预算信息供给的全面性。包括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政府预算的完整性,扩大政府预算的覆盖面等;其次,要改进预算编制技术,提高政府预算信息供给的有用性和可理解性。包括改进预算收入和支出的预测技术,提高预算收支预测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财政风险的评价技术;改革预算报表体系,增强预算信息的可理解性。

主要参考文献: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9)

建国后很长时期内,中国一直编制单式国家预算,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通过几个支出项目表现出来。1992年开始编制复式预算,国家预算被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经常性预算中反映。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为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还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便政府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结构的变动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以此为契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积极展开了包括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整个复式预算制度改革的全面研究。在迄今为止的10多年间,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逐步深入、逐步细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回顾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历程,可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初步探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在介绍、借鉴国外社会保障预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并对社会保障预算的地位、作用或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此间只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论及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未有专门的论述。

王玉先在《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工人出版社,1989)一书中谈到苏联国家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时,介绍了苏联的社会保险预算。“苏联国家社会保险预算虽然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独立性,是严格按照专项用途使用的,其形成和开支的方式是独特的。社会保障预算的收入基础,是企业、机关和组织保险费。”“社会保险预算最大项的开支是不工作的保证金领取者的保证金。”“苏联社会保险预算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和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但是,国家政权机关只管批准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工会机关对预算经费作进一步分配。工会负责执行预算。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审核和批准全苏的社会保险预算,领导全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研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服务,颁布有关社会保险法规的细则和解释。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拥有立法动议权,可以把一些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草案提交苏联苏维埃审定。”

徐放鸣、路和平等在《社会保障初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一书中,将社会保障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宏观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可以对政府推行社会政策、合理分配社会财力、处理好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随后,向东、康天才等在《社会保障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一书中,先分析了将社会保障预算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障基金的合理分配,而且关系到财政本身职能的完善。而后又介绍了社会保障预算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一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结为一体,二是将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的行政预算分开作为专项预算并分析了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最后还提出搞好社会保障预算必须重视社会保险税问题。

第二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专门论述和全面展开阶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细则》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预算问题的重视,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热潮。有关研究文献骤增,研究的层面更宽更细,内容更为系统。

本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社会保障预算的概念、背景因素、理论依据、建立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及模式选择(或方案设计)、框架体系的设计、运作条件(或配套措施)等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肖忠清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1994)和《建立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的具体设想》(1995),王荣山的《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5),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的《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1996),九江市浔阳区财政局课题组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6),耿纪谦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初探》(1996),涂晓今、谢夜香的《略论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1996),杨良初等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1997),冯子标、靳共元的《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势在必行》(1997),桂馨的《浅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建立》(1997),叶振鹏、杨良初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朱柏铭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1998),等的《财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等。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预算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建构及其进一步深化研究阶段。

以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为分水岭,此后至今构成了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第一,研究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社会保障预算如何建立的问题。夏远湘在《论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一文中,分析了公共财政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设想,具体包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社会保障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支出的构成要素等。

尹薇在《浅析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的关系》(2006)中,论述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相互促进的关系。张献房在《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预算》(2006)中,阐述了公共财政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公平和效率原则)及主要构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兴禧的《建立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2006),该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的一些问题,如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编制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总体目标、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模式选择、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

第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李宝民、张跃进的《关于建立我省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1999)和杨玉娥等的《建立县(市)级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2000),论述了建立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分别提出了建立省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和县(市)级地方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构想,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以及预算的组织管理等。而林治芬、段君明等的《辽宁省社会保障预算的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3)和魏和宁的《吕梁建立社保预算的实践与思考》(1999),则分别结合辽宁省和吕梁地区试编社会保障预算的实际,指出了试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构建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框架提出了建议和操作设计。

第三,社会保障预算国际比较研究的力度加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如何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成功经验,成为中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的分析与借鉴》(林治芬,2000)、《美国社会保障预算同联邦预算的关系》(林治芬、于晓梅,2004)、《英国社会保障预算对我国的启示》(高文敏,2005)等。

第四,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更加深化和系统化。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将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向纵深推进了一步,进而又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实施的可能性,社会保障预算的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编制社会保障预算要考虑的因素;社会保障预算收支的具体内容(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分类方法及收支体系的具体设计);社会保障预算的执行、调整和监管;社会保障预算与国家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与财政投融资预算的关系及衔接等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贾康的《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2006),周顺明的《试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1999)、《积极试编,探索新路,全面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0)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2001),丛树海的《社会保障预算化管理的探讨》(1999),林治芬的《社会保障预算:目标模式与操作设计》(2000),包丽萍、张晓红的《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设想》(1999),刘晓莲、许杰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999),孙丽霞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的建议》(2000)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预算》(2000),徐玉明的《关于构建社会保障预算收支体系的设想》(2000),冯瑞、王杏云的《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探讨》(2001),刘峻的《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2002),王琪、焦秋云的《对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几点看法》(2003),陈立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2005),杨晓波的《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思考》(2006),亢永刚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思考》(2006)等论文。

此外,在该阶段还公开出版了一些专著,如曾海水的《社会保障预算概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周顺明的《社会保障预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林治芬、高文敏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等。

总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简要分析到系统论述的历程,其中既有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的经验借鉴,也有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提出和探讨;既提出了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条件和基本构想,也探讨和研究了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建立的问题,还分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如何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问题。这些研究对下一步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研究、探索和创建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贾康 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j] 审计与理财,2006,(5)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 关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初步设想[j] 经济研究参考,1996,(69)

[3]朱柏铭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j] 财政研究,1998,(2)

[4]王荣山 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j] 财经问题研究,1995, (9)

[5],刘溶沧 财政管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6]项怀诚 中国财政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篇(10)

我国财务管理学开拓者

王庆成教授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方面著名的财务学家和会计学家。王庆成教授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系,同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52年提前留校执教。在长期的财会教学和研究生涯里,王庆成教授为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及有关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在经历了文革中的工作停滞后,王庆成教授明确了自己“财务管理为主、政府会计为辅”的研究方向,在1981年2月编写了国内最早的重要财会教材《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影响了一批批财会人士。王庆成教授是财务管理成为独立专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极力呼吁和促成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财务管理还仅是会计学、财政学专业的一门课程时,王庆成教授在《建立和完善新的财务管理学》论文中,首先提出了“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的“财务学科独立论”,他从国内外财务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说明财务管理成为一项独立工作和独立学科的必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行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说明加强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迫切性。此建议后被教育部采纳,1992年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列入本科生、硕博士生专业目录。在实施利润留成制度时,王庆成教授提出以自筹资金、自理收支、自负盈亏为特征的“企业自主理财模式”,为财政部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财务管理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经过长期调查,总结大庆油田、北京内燃机厂等企业的经验,概括了“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五项基本内容,原国家经委吸收其基本思路制定了《国有企业经济核算条例》。王庆成教授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述评》一文系统地论述、评价了建国以来财务理论的发展阶段、主要论题和各家观点,并提出适应财务理论创新近期应着重研究的课题,受到财务管理界的广泛关注,被湖南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确定为财务方向博士生的必读文献。//html/jianli/

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两次改革高潮中,王庆成教授撰写论文先后提出政府预算会计改革和深化改革的系统构想,受到财政部的重视,并在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制度时采纳其建议。王庆成教授在《预算会计改革的探讨》一文中,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的预算会计改革等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构想:把总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两个组成部分改为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个会计系统;把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额拨款、差额补助、自收自支三种管理方式改为“核定收支、定额拨款”一种基本管理模式;把预算内外资金分别核算改为统一核算;把资金收付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把原来的三大会计要素重新划分为六大会计要素;把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改为原则上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的探讨》、《深化预算会计改革的系统构想》分别于1996年、2004年获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誉奖;《预算会计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研究》先后于1995年、1997年获全国预算会计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庆成教授的治学之道是“涉猎广博、目标集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王庆成教授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与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不开的。王庆成教授经常深入基层总结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他常说,对研究财务管理学

上一篇: 农业实践论文 下一篇: 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