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54

农业实践论文

农业实践论文篇(1)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与遵循原则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循环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农业生态学原理;其又是一种产业形态,生产组织与流程必须符合产业组织原理。因此,循环农业研究要应用农业生态学原理、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清洁生产理念。一是农业生态学,依据适应、共生、循环再生、反馈、生态发育等原理,理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二是产业经济学,运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链延伸等理论,提出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三是生态产业理论,阐述循环农业产业链具有企业和行业间的横向共生、物质循环的纵向闭合、生产的区域性联合、生产功能与环境功能的统一等内在的统一与联系,需在农业领域实现清洁生产;四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要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3]。因此,循环农业遵循的原则与循环经济的“3R”遵循原则基本一致,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source)。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循环农业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外,还体现了农业自身的特点:一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助,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更为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利于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六是双赢皆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

循环农业的发展动力与物质流程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循环农业的物质流程与产业发展体现出“横向共生、纵向闭合和系统耦合”,按照物质流动的方向组成一个个产业链条,物质和能量在这些产业链条上或产业链条间实现“物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

从整体来看,一个完整的循环农业系统包括4个基本子系统,即种植业子系统、养殖业子系统、农产品加工业子系统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子系统。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各环节以产业链接与物质交换形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耦合与纵向闭合的循环链条。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越多,它能够提供的消费产品就越多,增值空间也就越大。根据物质流动方向和资源产品链条构成的不同,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循环通常包括两条不同方向的循环路径(图2):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的顺时针外循环路径,二是可再生资源的逆时针内循环路径。外循环完成农业经济系统由生产到消费的转化,实现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内循环完成了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和再利用过程的转化,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由此可见,循环农业的物流特征是物质闭路循环以及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反馈。

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有3种流动方式:一是沿着种植业、畜牧业的纵向流动经过初加工、深加工各环节形成的产品链,最终转化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加工品,同时产品链的物资流动也包括横向间种植业向畜牧业提供原料。二是产业链条各环节上产生的废弃物流经过多次、多环节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的废弃物产业链,在废弃物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被最终转化成为满足种植业、畜牧业使用的肥料、饲料,或者转化成为各种能源、再生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各类农产品经过消费后形成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也可以在废弃物产业链上,通过堆肥加工成为生物有机肥重新进入农业生态系统;三是通过农副产品产业链条各环节转化形成的饲料、肥料、能源或再生产品沿着不同的方向流动形成的再生产品链(图3)。

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链内固有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产生的拉动作用,其二是产业链外资金、技术、政策等对产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在传导机制对各类农产品、废弃物和再生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是循环农业运行的基本动力。循环农业的价值增值发生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农产品外循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二是废弃物资源在生产和再利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产业链的形成与价值的实现,需要相关的组织形式来推动。发展循环农业最终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生产单一功能向兼顾生态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发展循环农业,要既注重在数量上满足供应,又注重在质量上保障安全;既注重生产效益提高,又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二是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型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程式线性增长模式,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量随产出的增多而增大。循环农业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推动单程式农业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的综合模式转变。三是要由粗放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技术体系转变。依靠科技创新,推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技术,引导农民采用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柴、节油、节粮、减人等节约型技术[3]。

循环农业在我国的实践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循环农业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要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发展循环农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环保部门、财政部门出台了“以奖促治”方案,建设部门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设立了一批循环农业发展项目与农业清洁生产项目,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2007年提出“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开展循环农业试点市工作,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一批促进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方案。2007年农业部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水源保护区、草原生态脆弱区等不同功能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市,整市推进,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十一五”期间,以河北邯郸、山西晋中、河南洛阳、辽宁阜新、山东淄博、江西吉安、湖北恩施等10个地区为重点,在全国选择500个县,建设1万个自身良性循环的零污染的生态新村。在地市范围内,出台扶持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循环农业技术[4]。2011年底,农业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通过意见的实施,推动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型综合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政府部门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河北省邯郸市制定了“34567”循环农业发展目标,即:“3”,3个发展目标:再生、高效、涵养;“4”,建设“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法规保障体系”4个支撑体系;“5”,抓好“农业资源再生循环利用、高效利用、涵养保护、节约型农业、农业功能拓展延伸”5种循环模式;“6”,实施“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秸秆青贮、有机肥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乡村清洁工程”6项示范工程;“7”,落实7项推进措施。经过3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农业废弃物基本上得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产品质量与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建成部级循环农业示范市。目前,已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400多个,开发出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示范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为每户平均节省肥料成本150元、增收80元,节约能源开支200元左右。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大都是以3R原则为指导,在某个行业内或不同的产业间总结、归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周颖、尹昌斌等[5]从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国内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类,国内基于产业发展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分为生态农业改进型、农产品质量提升型、废弃物资源利用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4类;基于产业空间布局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划分,其中宏观层面又可分为生态村镇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型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俞花美等[6]根据海南省发展热带农业的优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海南省可持续热带农业发展的2种主要模式,列出了海南热带农业循环经济的9种典型模式,包括林牧复合生态工程、胶园立体种植模式、桉树林多层次结构模式、观光可持续农业模式、畜禽粪便利用型模式、精准热带农业模式、热带农业清洁生产模式、热带农产品深加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耿晨光等[7]依据循环理念和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自身特点,建立了长三角平原水网区循环农业圈层发展模式,该模式为以城乡为中心构建同心圆的圈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城乡结合部为第1圈层的旱稻模式,以蚕桑、苗木、经济林等多年生农林产业及水产畜牧业为主的第2圈层的“种养加”模式,以及以优质高产粮油、蔬菜生产基地为主的第3圈层规模农业模式。该模式中的循环生产链结具有良好农业生产应用前景,组装集成畜禽粪便分散式土地处理、农业秸秆基质化、蚯蚓堆肥等技术要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寇冬梅等[8]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贵州推广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农村庭院为中心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能源(沼气)建设为中心环节的家庭循环农业模式、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和种、养、加,农、牧、渔综合经营型模式;二是规模化经营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包括专业户模式和集体(区域)协调统一模式。以上模式虽然表面上种类繁多,但都受3R原则指导。总结归纳不同的学者提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可将其分为农业复合型循环模式、农业生态保护型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模式和产业链循环模式4类。(1)农业复合型循环模式:农业复合型循环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其中包括: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立体农业循环模式、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依托养殖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果业循环体系、秸秆循环体系。此外,还包括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有的综合型模式等。(2)农业生态保护型循环模式: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通过合理投入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理想状态并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绿色有机农业模式、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合理调控模式、优美村镇型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另外,还有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生态种植、生态畜牧业以及生态渔业生产模式等。(3)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特别是农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使整个过程只有资源概念无废弃物,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是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能源与资源循环模式、食用菌养殖模式、海产品加工模式等。(4)产业链循环模式:该模式以产业为链条,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联为一体,使上游产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变成下游产业的投入资源,通过多层次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同一个产业系统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使资源和能源消耗少、转换快,废弃物利用高,减轻环境污染。农产品加工模式就是用该模式的原理进行设计的[9]。结合现有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基本类型,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归纳与创新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农民协会+农户(企业)”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二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的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以“主导产业+农户”为基本模式,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四是农村清洁社区(乡、村)型循环农业组织模式;五是区域产业闭合圈、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商品基地(农场+园艺场)+农户”为基本模式。

循环农业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和大众消费绿色化,推动了农业功能拓展,与其利用模式相对应的,未来其主要利用方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利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技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大约有40多亿吨,其中畜禽粪便排放量26.1亿t,农作物秸秆7.0亿t。各种农业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这些农业废弃物大多数没有被作为一种资源利用,随意丢弃或者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的主要利用方式:一是秸秆资源化利用,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气化、固化和炭化、材料化、作为工业原料利用及食用菌生产等方式;二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途径。(3)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条拓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增加农业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转变,是我国传统农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应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稻米深加工、小麦深加工、畜禽产品加工、蛋类深加工及水产品深加工。(4)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社区建设。农业清洁生产贯穿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一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污染控制等工程,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二是研发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与农业清洁生产有关的清洁农药、清洁肥料、清洁饲料添加剂、安全的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以及农业生物产品工程技术等。三是积极推动乡村清洁工程。以村为单元,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等“三废”向清洁燃料、有机肥料、高效饲料等“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四是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要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开发利用秸秆植物能源和沼气资源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技术,推广饮用水简易消毒净化技术,开发村镇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与堆肥处理技术等。

循环农业的研究与发展展望

循环农业的机理研究与路径选择。循环农业是以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其作用机理主要有3个方面:(1)从价值增值的角度,阐述农业生产系统中产业链条链接的内在运动规律,研究农业循环路径,解决农业资源约束与环境退化的机理与动力特征,以及在农业循环每个环节的经济学本质、生产要素的驱动力、组织机理等;(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研究农业资源、环境、生产、消费等系统的运动与发展规律;(3)从循环路径的角度,研究农业内部不同产业间的路径特征与演变机理等[1]。同时,在实践应用方面,循环农业的发展要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衔接,结合区域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基础等多种影响因子,总结典型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类型与路径特征,并比较不同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类型差异与规律性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循环农业发展战略及扶持措施提供参考。

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在技术层面上要求采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即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清洁技术、新型工艺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建立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清洁技术缺乏统一的规程和标准,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存在障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应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亟待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应尽快启动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从税收、金融保障、财政补偿等方面制定循环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0]。依照“农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制订农村环境清洁标准和农业清洁生产规范标准,把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节约型农村社会依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农业实践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0-02

农业院校包括林学、农学、园艺等很多需要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作为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重要的一环,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也是衡量学校与本科生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做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贯彻以素质教学为导向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本科生的扩招,学校自身在师资与教学资源上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受到找工作与考研的影响在做毕业论文时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1]。

一、农业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师资与设备不足影响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当前农业专业的毕业论文开始要求必须是学生本人通过做科研获得毕业论文所需的数据,因此,毕业论文要求每位毕业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可以完成,同时相应的导师也需要付出较大精力与时间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在当前多数高校存在扩招的情况下,一些影响毕业论文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扩招导致师生比过低,有些老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比重大,对毕业生的指导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不足[2]。其次,由于一般本科院校本身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投入有限,导致当前许多老师没有足够的实验室空间,再加上部分仪器设备由于老化、损坏等原因而不能及时更新,每逢毕业季到来,经常会出现实验室扎堆,低值仪器不够用,高值仪器缺乏的问题,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3]。

2.毕业论文完成时间经常与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相互影响。许多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常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考研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复试,没有心思认真做毕业论文,而没考研与考研落榜的学生多数心思放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4]。许多学生追求短平快,希望老师给个简单的题目,自己草草应付了事。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多是实验类的毕业论文,由于本科毕业生开始做实验时多为生手,经常由于一些实验细节没有注意或自身的粗心大意而没有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而在实验失败或没有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的情况下欠缺足够的时间重做,缺乏严谨数据支撑的论文质量可见一斑。

3.缺乏科研素养培养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当今许多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与人展开良好协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由于放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开展毕业论文,许多学生在不具备一定科研素养的前提下就开始实验与论文的撰写,因此,许多学生实验记录的乱七八糟,当要写论文时常常自己都搞糊涂了。在查找文献、数据分析、基本的Excel、word与文献插入软件使用均相对生疏的情况就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所以经常看到一些毕业论文中存在文字编排错乱、文献输入格式不规范、制图存在错误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1.提前选定学生,早点开展科学实验。提前选定一个合适人选,再由选定的学生在本班内选择同学进行组队,形成团队。这样选定的学生,容易培养较好的合作性,易形成一个相互帮助与学习的良好团队,有利于培养每个同学的科研素养。在选定好学生后,先指导学生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务必掌握常用的仪器,在熟悉基本的实验仪器后即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开始,这样避开其考研与找工作较为忙碌的大四。让学生对实验仪器有较多的亲手操作机会,增加其熟练程度。同时由于形成团队,一些工作量大的实验由大家共同完成,既减少单个同学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并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实验开始早,一些失误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实验失败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补救或重做。

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鉴于多数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的科研素养普遍较低,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先让这些学生对照实验室内已制作好的简易仪器说明书进行自学,抽时间进行考核学生的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必要的亲身示范。拟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试着写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把实验细节都写得非常细致,如试剂的配法,步骤要写详细,这样使学生对实验步骤了然于胸,在开始实验时可以有章可循,有案可据。在进行实验记录时,要求学生把实验数据与细节记到指定的实验记录本上,简单明了,条理清楚,具有必要的注释,便于数据的录入、核对与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先让学生熟悉相关文献尝试自我钻研,然后找时间对数据进行亲手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数据的处理方法。一些数据处理的软件如Excel、Origin、SPSS等采用亲手示范的方法教会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科研的兴趣激发与对学生的激励。一定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榜样激发大家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全程跟踪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均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理想结果,获得一定的成就与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现在部分学校对学生均要求学生要累积有一定数量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因此对从事相关实验的有重要贡献的学生均在发表文章中进行署名,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另外一方面有利学生考研及找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申请SRTP项目,凡申请到SRTP项目的学生每名同学均可以用于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加分,由于肩负开展实验并完成项目的责任,同时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4.毕业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经常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些学生马虎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对于教师来讲一定要强调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这两年多数高校开始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答辩前,杜绝一些学生靠抄袭混毕业的行为,对个别学生毕业论得太差的同学要求其进行二次答辩。通过宣讲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端正态度,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教师在毕业论文撰写时期要催促学生及时完成,及时跟进并指出学生毕业论文的不足,防止学生写作方向走偏。对于错别字及一些格式错误等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指出其存在的错误,督促并检查学生进行修改。

5.答辩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论文成稿后,马上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是向大家汇报自己成果的关键时期,更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答辩的质量,要求学生提前做好毕业答辩PPT,对答辩要说的话可以写好答辩台词,反复练习,以控制好时间满足毕业论文答辩要求。要求学生对本人的毕业论到了然于胸,非常熟悉。为了避免学生在答辩环节出问题,可以组织学生提前进行预答辩,让老师与其他学生在下面挑错误。经常在预答辩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减少在正式答辩时犯错的机率。

三、结语

本文基于本人在指导毕业论文中的实践与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做法,在这两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一些不足之处也一直在激励着笔者在此方面的探索。毕业论文是对每一个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效果与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每位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只有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才可以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琳,罗玉双,王文彬,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109-110.

[2]张利霞,常青山.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7):180-182.

[3]李春艳,李诚,龚江,等.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评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56-57.

[4]颜安,张文太,盛建东.新时期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7):249-251.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Graduation Thesis of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s

CHANG Qing-shan1,ZHANG Li- xia2,ZHAO Yan1,WANG Lei1,GUAN Jun- chao1,YU Yu- lei1,XUE Jun -peng2,XU Kai-feng2

农业实践论文篇(3)

1、农业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农业领域可以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成果包括农、牧、渔、机具的发明与改进,肥料和饲料配方、农药和兽药组合物,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酿造技术,新的生物菌种及产品,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方法等。

2、植物新品种。

指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所享有的生产、销售、转让、标记等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一般认为,农业专利系统不适于品种保护。除美国外,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未将植物品种纳入专利保护范畴。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年3月)的颁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7月)的出台,我国对植物新品种权已经开始实施全面的保护。

3、农业商标。

除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所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外,对名、优、特、稀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权或原产地域名称权的保护一般也属于农业商标权保护的范畴。

4、农业商业秘密。

指农业科研单位对其繁殖材料、数据、栽培方法等技术信息,以及农产品经营对其决策、价格、客户名单等信息等所享有的经济利益权利。

5、农业著作权。

即农业科技人员对其科技活动中所产生的著作、论文、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农业科技、影音资料及软件等,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二、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特征

受产业特征的影响,农业知识产权除具有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易扩散性、权利主体的难以控制性、产权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等特征:

1、易扩散性。

指由于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多在田间进行,所以较易被他人非法窃取或流失;

2、权利主体的难以控制性。

受生产分散性特点的影响,在农业的一些权利领域范围内,权利主体往往难以控制,如地理标志权、商业秘密权、发明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3、产权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农业知识产权难以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

4、侵权数额难以计算。

以小麦新品种为例,除非收割并根据市场价收购,难以估算其产量、价格。

三、农业知识产权侵权鉴定问题

1、鉴定单位的鉴定资质问题

目前对植物新品种的鉴定,尚无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和授权的鉴定资质单位。法院还是应当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审判宗旨出发,不能仅仅因为资质问题而不去委托鉴定。只要鉴定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检测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了科学先进的鉴定方法,其作出的鉴定结论就可以采信.

2、鉴定方式和标准问题。

DNA指纹技术、醋酸同工酶电聚焦电泳和蛋白质电泳的方法,是目前我国通用的三种种子鉴定方法。但这三种方法除个别国家认可外,尚不是国际上公认的方法。相对于国际公认的种植方法(DUS方法),这三种方式有其快捷、方便,成本低的优势。鉴定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公正,又要考虑诉讼效率,兼顾诉讼成本。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鉴定是首选的鉴定方法,种植的方法可以作为最终的手段。若一方当事人对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且提出了充分的证据反驳,才可以采用种植的方法。即使采用种植的方法,也要对如何进行种植设定相应的标准,以保证从种到收这一长段时间内不出现差错。

四、关于证据保全的问题

在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时,能否查证侵权人侵权销售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权利人赔偿请求的实现。

在采取保全措施时:

1、从仓库入手,直接到仓库清点库存被控侵权产品;

2、控制被告的财务帐册、入库单、销售发票,由于目前种业公司管理相对规范,财务帐册、入库单、销售发票等资料比较齐全,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其销售量;

3、通过铁路部门调取货运单据和附随的植物检疫证等证据,证实其调入的种子量。

目前,许多侵权者为了逃避责任,采用散装种子销售,销售凭证、账目、货运单据均不体现侵权品种名称,或者干脆变换名称出售,既使掌握了这些证据也无法确定是否为被控侵权品种时,可以考虑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即由被告举证证明其购进的或销售的品种名称。否则,法院可以调取的销售量作为全部侵权产品的销售量来计算损害赔偿额。、利害关系人诉权的确定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39条规定是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权对侵犯植物新品种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具体法律依据,但是,利害关系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原告提讼,以什么形式参与诉讼,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一般来讲,法院应当允许利害关系人和品种权人共同提起侵权之诉。如果利害关系人符合相应的条件,也可以单独提起侵权之诉。因生产、销售同一新品种,侵权人不需支付任何费用,而被许可人必须支付使用费,那么被许可人的产品成本必然高于侵权者,侵权者的产品在市场上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侵权案件中经营者往往是更大更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必须赋予利害关系人以相应的诉权。

利害关系人应当是指品种权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根据实施许可合同的性质不同,利害关系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独占被许可人是当然的利害关系人,有权独立地对侵害品种权的行为提讼。二是非独占被许可人。非独占被许可人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不得单独提讼。但非独占许可人可以在许可合同中与许可人约定对侵权诉讼享有诉权。如果有合同约定,非独占许可人也可以享有单独提讼的权利。

六、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的判定

(一)、品种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是指在品种权的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生产、销售、使用其授权品种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品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当是:

1、有被侵犯的有效品种权的存在。

一项品种只有在其被授予品种权的有效期间内,才受法律保护,在授予品种权前、品种权期限届满后、品种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已经终止后,第三人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在品种权有效地域范围内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

2、有利用品种权的行为。

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3、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

许可应包括书面许可、口头许可以及默示许可等形式。

4、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经营。

即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一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权。

(二)、不构成侵权的抗辩理由

根据《条例》的规定,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即不构成侵权的抗辩理由应当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1、品种权人的权利限制,即合理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合理使用包括科研特权和农民特权。2、品种权终止。

3、品种权被宣告无效。法院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被告可在答辩期间内向行政主管机关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植物新品种权无效,因植物新品种权的授予是经过实质审查,法院一般不应中止诉讼。

4、诉讼时效。应适用《民法通则》关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最长时效期间的规定。对于连续实施的侵权行为可以依照最高法院法[1998]65号《关于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的规定执行,即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至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讼之日止已超过2年的,在该项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期间,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额应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超过2年的侵权损害不予保护。

实践中当事人常以持有种子管理站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作为抗辩理由,对于此种抗辩,一般不予采纳。各级种子管理站如果没有审查申请人是否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而颁发了种子生产许可证,这种颁发证书的行为并不必然认可其生产授权品种行为的合法性。因为生产品种包括授权品种和非授权品种,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在申报生产许可证之前,申请人必须确认自己所申报的品种是否授权品种,这种确认行为是一种法定义务,违背了法定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销售方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在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中,销售方对产品的来源的合法性有严格审查的义务,销售方应当承担严格责任。这是由种子生产、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国《种子法》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因此应当适用特别法。生产方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许可生产的品种进行生产,经营方从生产方处购买种子首先要审查生产方的生产许可证,看其生产的种子是否具备生产许可的条件,也就是说经营方必须对种子的来源进行严格的审查。因侵权品种的生产方未经权利人许可,无法取得权利品种的生产许可,其对外销售侵权产品具有明显的违法性,经营方若再购买销售,就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两者的行为已经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七、被告拒不提供有关侵权获利的证据,赔偿数额的计算

对于那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又拒不提供其记载因侵权所获利润情况的会计账册或者提供虚假会计账册的人民法院除了可以查封其账册等资料。依法组织审计外,也可以综合全案的证据情况,推定原告的合理主张成立,不能使侵权行为人逃避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这完全符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的规定。在被告拒不提供有关侵权获利证据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推定原告主张的合理赔偿数额成立。如果被告的生产规模大,并以侵权产品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完全可以支持原告主张的全部赔偿数额。

故此,关于推定侵权证据有对方当事人掌握的问题,对当事人有证据可提供而不提供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的规定,推定其持有侵权证据。这样即可以加强对权利人的保护,减少保全的风险,有可以有效的遏止抗法行为,便于保全措施的顺利完成。八、植物新品种损害赔偿的原则、计算方法

l、品种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

在品种权侵权损害赔偿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同时确定全面赔偿原则为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但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对侵权直接造成的品种权使用费等收益减少或丧失的损失,因调查、制止和消除不法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间接损失是指品种权处于生产、销售、转让等增值状态过程中的预期可得利益的减少或丧失的损失。

2、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计算方法

基于品种权与专利权的相似性,参照专利法的有关计算方法,确定品种权损害赔偿的具体计算方法:

(1)、以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根据品种权人的授权品种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授权品种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以权利人生产的平均利润与行为人已销售的产品数量乘积作为损害事实。

(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害赔偿额的依据,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总数乘以每单元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3)、参照许可使用费,根据品种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4)、确定法定赔偿额。品种权的保护规定没有确定法定赔偿额,但是根据2001年6月12日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酌定赔偿额问题,可以参照专利、著作权等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由人民法院根据侵犯的知识产权的性质和侵权人的侵权情节公平合理地予以确定。专利权是与品种权最相近似的知识产权,在酌定赔偿额上参照专利权赔偿数额的规定。

九、侵权产品的处理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农民的利益。种子生产企业一般委托农民制种,并按照合同进行回收。若侵权产品仍在田间,按照品种权不延及收获物的原则,应允许种植农民收获。但不能按照种子进行收购,应作粮食收购并加工,以防止其作为种子再流入市场。由此给种田农民造成的差价损失应当由侵权人承担。为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品质权人同意,也可以由此根据制种的质量按照种子回购。若侵权人已经回收种子入库,应当依法收缴,并加工为成品粮出售,粮款收归国库。

对于被诉侵权人对侵权品种无异议,且处于生长期、铲除后尚来得及补种其他作物不至于造成更大损失的,可判决侵权行为人铲除侵权品种;对于侵权品种尚难以从外观性状准确判断或已作出准确判断,但如判决铲除再行补种已误农时难以补种其他作物的,可对被诉侵权品种的种植区域确定地址,在当地村民委员会、原被告双方共同参加的情况下,以现场勘验笔录、摄像、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待收获后再行收集证据或处理侵权产品;对于已收获的侵权产品可借鉴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些处理方法促成调解。由权利人以商品粮或略高于商品粮的价格回收。如调解不能促成权利人回收侵权产品的,可判决将侵权产品交由粮食收购部门收购,由侵权人赔偿损失。在粮食部门收购前,对侵权产品一定要采取保全措施.收购后要监督侵权产品混入商品粮,防上其流入种子市场。

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1、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

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能够使公众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权利的范围及救济手段,避免法律规范之间的交叉冲突,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在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应包括动、植物进出境检疫法及其配套法规,农产品、食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技术标准,与地理标志和民间工艺等相关的规定,对动、植物新品种及新组合的保护,以及根据我国实际的承受能力,逐步放开的对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保护等。此外,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学习、教育工作,以努力提高国民的法律意识和遵守知识产权法的自觉性。

2、完善司法保护中的各项制度。

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心和关键环节,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实施活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一些领域的过渡宽限已经逐渐到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农业将受到严峻挑战,因而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外,还要建立高水平的司法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组织。由于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要求的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要根据需要设立农业知识产权审判庭或在有关审判庭里设立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合议庭,以保证执法的统一性,并积累经验、提高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水平;二是要完善各项责任制度。即对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不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处理的知识产权纠纷决定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有责任依据行政诉讼法进行审理,并依法做出维持、撤销或变更行政决定的判决。

3、强化权利人自我救济意识。

农业实践论文篇(4)

成效:破解了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大难题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商贸薄弱,“龙头”带动不强的问题。五桥是1993年新建的县级行政区,工业及商贸基础十分薄弱,在实践中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行发达地区“公司农户”的模式,缺乏工业“发动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因而产业化十分艰难。面对现实,五桥探索扶持发展重专大户,让重专大户充当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化链条中的作用,取得好的效果。全开发区从1999年至对没有龙头企业的产业中新发展346户加工大户、672户运销大户,引领农民奔市场,推动了辖区走马片的长毛兔产业、沿江一线柑桔产业、城郊商品蔬菜产业的起步发展。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为突破口,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推进农业产业化链条不紧,质量不高的问题。重专大户是五桥探索产业化“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农户,大户撑基地”模式的中心环节,在产业化链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以往产业化发展实践中,龙头企业无法与普通农户实施有效的经济对接,产业化基地因分散在完全没有抗御市场风险的千家万户中发展,践约率低,结果是公司埋怨农户,农户埋怨政府。同时,由于农民经济实力有限,种养规模化程度不高,农民往往视产业为副业,基地建设难以避免一年种二年毁的局面。五桥发展有实力的重专大户支撑基地建设,并通过重专大户签订经济合同,一头连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广大农户,有效地克服了以上两个问题。五桥突出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推行重专户、业主制,近年实施退耕还林产业化项目85由重专户承担,发展了29.7万亩中纤板原料林、2.3万亩香料林、3.2万亩笋竹、2.2万亩果桑、1万亩柑桔等基地,通过以重专户为主体实施的退耕还林效果,受到重庆市林业部门的高度评价。以上林产业基地的重专大户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有实力的林业公司。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农资转“非”,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贫困山区农业比较效益一直较低,不仅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而且农村资金(储蓄)也大量溢出,农业各类生产要素大量“农转非”,农业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重专大户,从三个方面有效扭转了农村资金“转非”势头,增加了农业投入。一是发展重专大户为信贷部门扶持农业找准了投资主体。重专大户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吸引信贷部门为其倾斜投资,解决了过去银行投资农业主体难找的问题,减缓了农村储蓄向二三产业及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近年为重专户发放的信贷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达到1500万元,带动农业投入年增长7.5。二是发展重专大户使外出务工人员找到了回乡创业投资农业的主渠道。五桥年外出务工人员12万人,年务工收入超过3亿元,近年共有850人回乡创业成为重专大户,投入农业项目的资金达到2400余万元,年递增15.6。三是发展重专大户吸引了城镇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业主投资农业。近年共有万州名亨集团、万州中学等10余家单位及68户城镇个体户到五桥开发农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940万元。据统计,五桥近年共发展重专大户2500户,年投入农业领域的资金达到4260万元。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素质不高,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主体缺位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征是产供销一体化、生产发展集约化、经营管理企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贫困山区农民长期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形成了“种粮饱肚子、养猪供孩子、打工盖房子”的生产生活模式。农民素质和资本实力决定了他们只能是传统温饱农业的主体,而不是现代市场农业的主体。特别是现阶段农村有一定素质的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发展现代农业主体缺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重专大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头脑、有知识、有技术、有实力,有的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才能担当起推进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通过发展重专大户,也解决过去内地与沿海发达地区

现代农业实施有效对接的主体问题,重专户成为贫困山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五桥共组织4批200余名重专大户到上海、宁波考察学习,他们带回了先进的理念、技术、项目,在当地办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植场、养殖场,成为当地农民学习的样板。近两年五桥重专大户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经济阶层,支撑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撑了农业产值的年年增长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推进农业产业化政府职能错位、工作方式不适应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农业的抓手是什么?是沿袭过去抓千家万户催种催收,政府找市场逼农民致富?还是培育重专大户,让大户找市场,示范引导带动农民致富,这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五桥近几年发展重专大户的实践,一方面有力推进了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另一方面促进了广大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的转变。政府抓农业由过去对农民的普遍号召变为了培育重专大户,依靠重专大户示范带动,依靠重专大户协会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的全新工作方式,政府职能归了位,找准了以市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做法:两个保障、三种模式、四条途径、五项改革

——建立各级领导分工抓产业和强力推行村组干部重专户化两个组织保障。一是针对现行领导分工从上到下基本上是按条条分工,不利于农工贸联动发展的实际,五桥对开发区“四大家”领导分工实行双轨制,即在抓好原有分管工作的基础上,一个领导负责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项目,对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及发展、市场开拓全程负责。各乡镇街道也根据产业化发展要求,实行领导牵头抓产业的责任制,整合了开发区干部资源,形成了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产业化的合力,为产业化发展在领导干部层面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大力实施村组干部重专户化,切实解决村组干部发展经济无思路、无组织力、无带动力的老问题。在-四年内,村组干部重专户化率达到85以上,重专户在五桥成为了村组干部的“入场券”,基层党建工作找到了一条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路子,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因地制宜实施三种模式推进产业化。五桥把重专大户作为产业化链条的中心环节,实行“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三种模式。一是对有龙头加工企业的农产品,推行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如五桥发展的3万亩榨菜产业就是引导重庆鱼泉榨菜、万州华龙食品、九洲食品等榨菜加工企业与348个种植大户签订合约带动广大农户实施的。二是对有一定规模、无龙头加工企业的特色农产品,推行以重专大户为骨干,政府引导上规模,招商引资办龙头的发展模式。近年在退耕还林所实施的项目中80实施了这一模式。三是对大宗农产品,实行运销大户找市场,种植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五桥的红桔、柠檬等年产量达到5万吨,所发展的上百户运销户从事柑桔运销,把市场拓展到了香港、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因势利导采取四条途径发展重专大户。重专大户发展的数量、质量关系到产业化的质量。五桥近年来采取营造氛围、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发展了重专大户2500户。一是引导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济头脑的能人扩大经营规模成为重专大户,共1470户,占开发区重专大户的58.8;二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为重专大户,共850户,占开发区重专大户的34。三是鼓励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海”领办创办农业实体、成为重专大户,共124户,占开发区重专大户的5;四是吸引城镇个体工商业主由二三产业转向投资农业成为重专大户,共56户,占开发区重专大户的2.2。

——配套推进五项改革。一是积极探索推行土地“三权分离”,推进土地有效流转。适应发展产业化重专大户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农民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前提下,实施土地“三权分离”:即集体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民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大户有偿获得土地经营权。实施土地“三权”分离后,确保了农民基本生产资料不丧失,并可获得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土地向大户集中,使土地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据统计,五桥移民开发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4.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二是改革农业科技服务体制。为推进重专大户发展,五桥对乡镇农业站所进行了合并,优化了人员配置,组建了开发区重专大户服务中心和36个乡镇重专大户服务站;对农业事业站所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分流,开展有偿服务,组建了26个乡镇重专户协会和8个专业协会,促进了产业化发展。三是改革政策性投入机制。改变过去国家政策性投入平均撒“胡椒面”的做法,捆绑各类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产业化重点项目,促使主导产业尽快做成特色,形成规模、形成拳头;对国家政策性资金重点向大户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农业项目资金向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的力度,近年共落实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重点扶持企业的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增强了龙头企业对产业化的带动力。四是改革财税分配机制。五桥在产业化发展中,实行城区和中心镇办龙头、一般乡镇建基地的分工,为解决产业化发展中办加工业的乡镇有税收、基地乡镇没有税收这个利益矛盾,探索实行按乡镇重专大户签约供应原材料多少分配龙头企业税收的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五是改革农村工作考核方式。为增强政府指导农村工作的实效性,对乡镇的农村工作不再考核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软指标,重点考核重专大户发展、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财税收入等硬指标,各地形成了围绕中心一心一意抓发展的良好局面。

启示: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扶持发展重专大户是贫困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现代农业的特征是农业经济市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增长集约化、农业管理企业化。一般农户和重专大户的本质区别,前者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后者为面向市场的集约经营。只有发展重专大户,才能推进农业生产向农业经营的根本转变。重专大户是农业企业的雏型,是产业化链条中连接龙头企业的纽带,是带领千家万户农民奔市场的领头羊。贫困山区工业的发展现状、农民的基本素质、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只有打牢重专大户发展基础,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实践论文篇(5)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和“十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农业实践论文篇(6)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分析

我国农业专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可以从5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是课程实验;第二阶段是专业课综合实训;第三阶段是科研实践;第四阶段是情境模拟;第五个阶段是社会实践。以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就能结合各阶段的学习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研究。

2.1结合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根据本班人数,遵循自愿原则,设定团队总数为5个,由学生自行组织团队成员,并选出队长。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队友意见,自由的选择活动主题,由队员合作撰写活动申请书。在申请书的格式方面,以自然科学的基金申请格式为参考,具体包括研究内容、创新性、立项依据、研究路线以及预算经费等项目内容[2]。此外,由于该教学活动具备社会实践功效,因此在申请书内应加入风险性评估与可行性分析等内容。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把申请书上交予任课教师,而任课教师则需对学生申请书进行审批,根据审批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中,选出较为优秀的项目,再由教师牵线、学生参与的方式,取得与村委会或者是农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寻求合作,以实习的形式真正落实该项研究活动。每一个团队制定出申请书之后,则可根据研究内容具体开展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其中,于期末时组织学生答辩,计入总成绩。而在答辩环节,要求台下学生能够主动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实现双向互动目标。

2.2对教学活动呈现出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合几个学期实践性教学效果而言,该项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专业实践主要以模拟性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具备交叉特性,且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实践性教学方法与内容都各不相同。在我国,许多学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还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条件的限制,其教学内容偏于单一性,不仅教师难教,学生学习起来也感觉到有较大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鼓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的生产部门以及农业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促使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对企业经理管理方式与成效取得初步认识,对国家关于农业方面的调控措施也进行深入了解[3]。

农业实践论文篇(7)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实践论文篇(8)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三农”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IQ是来自美国高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提倡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学习方式。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重点分析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一、CDIO教育理念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急剧增加,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已成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招生单位最多、学生来源构成最广泛的专业硕士领域[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更注重实务训练,侧重于应用,因此,针对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CDIQ是由美国著名的几所理工学院在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其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主动把课程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生大量参与产品研发与运行的实践活动,主动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CDIQ教育模式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CDIQ教育模式是以产品创造及生产全过程为载体,形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直接联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参与性的培养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把知识与能力整合在一起,提供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CDIQ教育模式有利于重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皆具备的专业化和实践型人才。

(二)增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CDIQ教育培养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单向和被动传递信息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从事操作、运用、分析,切实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经济活动中。CDIQ教育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此模式中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培养在团队中的创新精神与系统掌控能力。

创新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CDIO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四个层面的能力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协同工作中不断提高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式构建

CODI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运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3]。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构思:依据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生的层次及其他客观情况,构思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设计: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实践环节,按照能力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和运作模式。(3)实现:为保障实践与理论之间有机联系,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善教学环境、完善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导师队伍。(4)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作体系与研究生实践培养评价体系,实现培养能力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变化的需要。

(一)明确人才定位,依据市场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

CDIO教育模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利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包括个人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5]。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是培养在现代农业经济方面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基于CDIO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以培养为农村服务高层次人才为中心,坚持农业与经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为农村服务的业务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培养方案突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贯彻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以解决现代农村与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融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提高为一体,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

为适应国家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需求,基于CDIO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构思”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系列可操作性的案例,模拟实际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以团队形式,“设计”案例执行的步骤,保障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的“运行”中。这种模拟情景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农业推广和农村经济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为农村农业服务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构建的农村经济环境中,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系列过程,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农推广硕士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农户、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高校应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结成产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农推广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农推广专业硕士的双导师的实践指导,实践导师提供实践基地所有相关材料,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以自组团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农村社区或农民中的实际事务,根据实地调研及考察,学生“构思”农村或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导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可掌握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实施”和“运作”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问题解决的效果。通过在课内外实践中贯彻CDIO教育理念,可以培养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可以培养专业硕士在农业领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专业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位论文是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将CD10理念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应用于论文写作中,极大增强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选题,结合对问题的分析,对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根据实际问题的发展状况,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运作论文写作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得以解决,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这将对实际生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完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CDIO教育理念的贯彻,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研究生管理,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建设。CDIO是一种使专业硕士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具体衡量。对校内项目,在学生完成基于CDIO教学方法完成的项目之后,由指导教师及其他CDIO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评估,及时给出学生反馈意见,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给出学生成绩,评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作用,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同时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便于在后续项目学习中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校外实践由学院与实习实践基地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实施和管理,对学生评价主要由实践培养基地和第二导师具体指导。在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为贯彻任课教师及导师实施CDIO教育理念授课或指导,实行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培养学院和研究生会三级监控和全面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2]梁惺彦,张蔚,顾晖.CDIO教学模式下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农业实践论文篇(9)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实习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实用型人才

农学专业以重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方向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社会亟需农业人才,另一方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而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岗位。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课比重远高于专业课程比重的现象。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实验课程学时普遍低于对应的理论课程学时,实验课程局限于对应一门理论课程,而农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广泛,包括农学、气象、土壤、化学、机械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且实践课程的知识面覆盖较少、交叉点较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不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学时少、跨越的时间段短,少有农学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能够完整的结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

(三)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实验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但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缺少长远规划,部分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流于形式,缺少政策保证和有效管理。

二、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首先应明确如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培养人才,然后制定培养方案即如何培养人才。在这一历史突破中除了政策扶持引导以外,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良种的引入、种植技术的优化、病虫草害防治的加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都与农业科技的应用息息相关,而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于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是技术英才。

(二)加强对农学实践教学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载体。农学专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首先,农业专业研究的主体是有机生物体,其生长过程是在一定可参考规律范畴内而千变万化的;其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条件也是千变万化的;第三,农业生产是以实践为起始,在岁月中逐渐积累经验总结为理论知识的,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方法总结理论再次应用于实践的一个不断提高农业实践质量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农学专业学生来源较为广泛,对农业的历史、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差别较大。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步为学生深入讲解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学以致用,投身农业建设。如:带领学生走进农业历史博物馆,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走进农村,深入农民,切实了解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走进现代化的国营农场,体会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利用假期开展农业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搭建农业文化舞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由被动的参与实践教学到主动的完成实践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使其主动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教学主要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完成。第一,应加强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的重视程度,在人事管理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提高实验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建设,引入或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同时逐步淘汰或分流学历较低或在实验教学考核中处于劣势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第三,培养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第四,结合农业区域发展特点和方向制定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培训以及交流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实践指导能力;第五,鼓励实验教师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以科研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高校的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构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高度整合、主线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六)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农学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耕地,要使其形成有效地实验实习基地并发掘潜在的功能,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农学专业实习基地,尤其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有充实的物质保障同时结合区域农业发展长远规划,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以此为背景培养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其次,要重视和完善管理体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有力地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校内基地建设要“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创新能力。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兼顾“校”和“外”两者利益的双赢建设模式是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能够切实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校外基地建设应完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的、有制可约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将导师辅导形式引入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运行方式,保障学生在校外实验实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高。

农业实践论文篇(10)

2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规模、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而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术性、互动性、创新性。

2.1学术性

服务型研究生团学工作体系中划分为五类,其中一项是科创服务,旨在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最新学术动向,激发其科研积极性,提高整体学术创新能力。以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为例,该论坛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为理念,依托湖南省内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举办,打造了湖南省各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盛会。从2006年第一届发展至今,一共举办了六届,13所高校承办了创新论坛分论坛52个。据统计,六届论坛共收到研究生科研创新论文6928篇,录取论文4274篇,录用率62.7%,评选出优秀论文1848篇,占录取比例43.24%。从首届论坛收到投稿论文579篇、录用212篇、评选优秀论文42篇、分论坛4个,发展到2013年收到投稿论文1757篇,增长203.45%,录取论文1199篇,增长565.56%,评选优秀论文583篇,增长近13倍。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促进了省内各研究生高校交流学术思想、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并在启示研究生勇于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出了实际贡献,形成了不同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们交流,对其进行指导,这对提升湖南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2.2互动性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实践项目,确定实践内容,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走进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在此期间,老师继续指导学生们实施实践项目,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锻炼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动手操作能力,磨砺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实践单位的负担,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择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社会实践的互动性也就是搭起了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现在,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与21个地方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2.3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形成了许多共同的特征,在稳步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呈现出创新性的特征,这表现在组织规模化,活动品牌化,对接基地化三方面。“三农”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2004年至2014年连续11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里我以全国“百名农学博士老区行”活动为例介绍。该活动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团委重点支持的品牌性活动,秉持服务型实践服务、枢纽型校企枢纽的理念。从2005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发起,活动的足迹遍布陕西延安、江西赣州、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山东临沂、广西百色、安徽大别山、广西防城港、重庆等7省的44个县市。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17所学校,约1000名博士生参与其中,撰写各类调研报告600余篇,听取讲座和接受科技指导的各级干部、农技人员和百姓达到3万余人。活动主题从“继承红色革命精神,贡献老区新农村建设”到“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以“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为原则,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方式进行,着力打造“高学历、多专业、重服务、讲贡献”的专业化博士实践服务团,引导博士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民情,深入革命老区,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围绕老区的“三农”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为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现在已经形成了“跨学校、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上一篇: 古代文学与艺术论文 下一篇: 财政预算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