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4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1)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英语学习难,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要学好英语的决心。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会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学法,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1、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1.1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语。就要勤学苦练,从胆大、皮厚、破嘴、烂笔头做起。“胆大”是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胆子要大.不怕出错。“皮厚”是指脸皮要厚,说英语说错了也不怕别人笑话。我们都是从不断纠错中成长的。“破嘴”是指在说英语或读英语的时候.一定要张开嘴巴大声地、清楚地、快速地说,看见单词或短语应该读准确、读正确。“烂笔头”是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把老师口述的例子和知识点选择重点的记录下来.没有那个天才能够听课时过耳不忘。要勤于整理和归纳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及时记下来。

1.2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学习英语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有恒心。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坚持和积累是学好英语的法宝。要不怕困难.咬牙坚持学习论文提纲格式。一定能出成果。

2、弄清和掌握各学年度的侧重点。

初一阶段:初一是小学到初中学习生活的过渡阶段,是语音语调定型的阶段,要多听磁带、多模仿,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 表达自然。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其次,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按格式、按笔顺,整齐规范地练好英语书写,对初一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二阶段:进入初二以后,随着英语知识不断加深、难度不断加大,同学们普遍觉得英语越来越难学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成绩难以达到初一的高分境界,中下等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渐明显,两极分化逐渐形成。针对这些情况,刚进入初二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应该作出一些策略性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阅读量。在听、说、写、读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背下来,那对以后写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初三阶段: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初三就是复习迎考,实际上,过早的准备初三下学期的中考没有意义,因为备考的实质是复习已学知识和研究考试技巧,因此在还没有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之前何谈“复习”,又如何“复习”呢?所以过早的备考是徒有虚名的;另外,过早的备战中考会侵蚀甚至磨灭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丧失能真正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很多机会。人在备考和学习中的心态是迥异的:备考的心是功利的,一心想着如何战胜试题,博取高分,其他的都变得并不重要了;而学习的心是开放的,它接受自己喜欢的知识,也因此迎来了进步的机会。再者,过长的备考状态反而不利于考试。考试的准备时间一般以半年时间为宜,长于这个准备时间,人就会很自然的对这门考试产生厌烦情绪和抗拒甚至逃避心理了。

初三阶段的学习应注意些什么呢?第一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应注重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提高。到了初三,课程安排日益紧凑,各科复习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学生会觉得越来越难找机会练习口语。中考改革的种种迹象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能知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上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学习英语语言,就要学习西方文化。事实已经证明,掌握更多英语国家文化的学生,在英语成绩和大小考试中表现更优越。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在阅读英语文段,听对话或短文和在语法题中体验语境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3、积极听课。

要听好每一节课,关键是提高听课的注意力。那么上课时如何集中精力呢?上课时,应该围绕着所学内容,积极思考。要做到积极思考就要做到专心听讲。上课不要去苦心思索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集中精力学好本节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3.1要以理解为主。听讲的目的,就是要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些学生听讲时分不清主次体,结果抓住了芝麻,却丢掉了西瓜。课堂上听是主体,原则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

3.2要有比较地听讲。听课中,要把自己在预习自学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论文提纲格式。通过这种比较,肯定会让你加深理解。

3.3要细心领会老师所讲的第一个细节。在细节上看老师是怎样思考、分析、判断和处理。越是细小的重要细节,就越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4要积极的回答问题。老师的提问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地方,要快速思考、积极发言。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精力集中,边听边分析正误,留心不完善的或有错的地方,随时准备补充和纠正。上课不仅仅是老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启发大家思考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提高听课效率;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因此,你可不要失去这样的好机会!要随时准备积极发言。

大家普遍感到英语单词难记,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把很多的单词分出来单个背的时候,很快就容易记住,但忘的速度却比记的速度要快。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记忆单词的方法。如合成、派生、转义方法;单词辨异;拼读规则;同义归类、同音归类、同义词反义词归类;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律归类进行记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学习我们自己的母语一样,通过文章和句子来学习单词。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当然适不适合你,只有你试过之后才能知道。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2)

虽然有的教师尝试将英语听力教学纳入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是由于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影响下,英语听力教学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反映:一听英语就困。甚至还有的英语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名义下,组织学生看电影。这种看似非常有效的英语听力训练由于缺乏专业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走入一个听力学习的误区,不利于学生听力的系统训练和提高。

2听力材料过于单一

在日常的英语听力训练中,笔者发现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主要材料来源是教科书后所附带的英语听力材料。虽然这些材料在逻辑结构上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可是,由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局限性,听力材料相比而言也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学生对这些听力材料的兴趣并不高。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是指在一定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相关学习问题或者学习难点,进行任务的设计与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安排。这种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任务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生习得,特别是对第二语言的习得的特点和规律的总结的基础上的。这一教学方法的创始人是在英语教学法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教育专家Krashen(1998)。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学习的习得也就是对语言主动地掌握与吸收是语言学习的唯一有效的渠道。我们通过幼儿的语言学习可以得到这一方面的论证。这种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的内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任务型教学法一般采用的是小班型,人数不超过15人,或者将大班进行分组教学。这种教学组织模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与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其次,强调了学生的自动自发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要求中,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习得。也就是说,对于任务型教学目标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输入与记诵,而是在任务的引导下,通过思考与训练来实现自我在认知能力、认知体验以及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3)

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4)

一、新教程的优越性:  

1、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a bit of”这个短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59课上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72课的Workbook上提前导入了,体现的“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类似的,还有“sad”一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84课就出现了,而该词却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7课,才正式学习。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3页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这个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95页第6题,再次呈现“Work comes first”这一短语,进行复习巩固,体现其反复呈现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 Mid-autumn 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 the 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5)

(1)要言传身教地再现对话的情景

就是要通过对话情景的创设与再现,来再现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充分掌握所学的对话内容:T:1watchedafootballmatchlastnight,Didyouwatchthegamelastnight,S1?S1:No.T:Whataboutyou,S2?S2:Yes.T:Howdidyoulikeit?S2:Notbad,Ithink.T:ButIdidn’tquiteenjoyit.在这一段对话中,教师通过所讲、所译、所分析,来再现对话情景、学习情景,并达到了言传身教的较好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对“一般过去时”语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

(2)要身体力行地再现对话的情景

在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再现情景,必须要加入一些肢体语言,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这其中大多使用的是动作演示的方法,比如在现在进行时的情景创设中:T:(Holdingabookinhishand)Listenandwatch:WhatamIdoing?Iamreadingthebook.SI:I’dliketo.(S1opensit.)T:IsSIopeningthedoor?No,thewindow.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看书”、“关窗户”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话中体现的内容,表达出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要点,实现了更为有效的学习。

2.有效实施科学传授法,让语法落地生根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广大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充分掌握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从而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中来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期间共表现为三个步骤,即三个学习环节,分别是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或概括,而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要的是掌握和牢固的记忆。尤其是记忆,在外来语学习中,“死记硬背”是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高度重视起来的。例如,在英语复数形式的掌握上,就需要使用牢固记忆和科学的传授方法,才能让学生得以充分的掌握,学生们经过初步的练习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同时边采用在数词和名词词尾“一S”下面画线的方法,让学生对复数形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有关的规则,从而对各种复数形式做到耳熟能详。比如,one表示单数,two以上的数表示复数,这是英语语法复数学习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在它的单数形式后面加-S,这是英语语法复数形式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再比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数词与名词连用时要保持数的一致,要使学生认识名词的复数词尾-S在清辅音后读[s],在浊辅音后读[z],这些读音都需要反复的演练、反复的记忆、反复的应试才能让学生真正科学应用。

3.有效推行演绎归纳法,让语法呈现规律

不能否认,在英语语法学习中,规律性的总结、固定性的记忆、演变性的定律,都是在英语语法教学和学习中,需要有效并且高效推行的演绎归纳之法,从而让语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有规律可循中实现英语语法学习的“心知肚明”、“一目了然”。总之,在初中英语语法学习中,首先要先让学生接触和理解语法规则,然后再举例以验证语法规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中主格和宾格教学的例证,就是使用了归纳演绎的方式方法,然后在应用的教学中加以举例:Pleasegivethatpencil-boxtome.Isawherinourclassroomyesterday.那么,就是这样通过教师对相关知识的传授,通过教师对主格宾格的集中展现,使得“I”和“me”这两种主、宾形式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既是老师教授的效果,同时也是语法学习中演绎和总结归纳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经常还会出现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使用,先演绎后归纳的两者交替使用等综合性、结合性方法,这种方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作用很明显、效果较为显著。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6)

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词汇教学时要分清楚主次,将讲解的重点放在重点词汇上,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还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Wherewouldyouliketovisit?》一课时,涉及到tiring,educational,provide,sail,programming,Pacific,light,takeiteasy,fall,lively,touristy,wine,translate等重点的单词和fascinating,touristy,consider,conve-nient,underground,general,pack,firm等拓展单词,单词数量很多,但是却有一定的主次。重点单词是本课必须要掌握的词汇,包括词汇的读音、意思、用法和与相关单词的区分等。拓展单词是为学生的拓展提高提供的英语词汇,以便供学生拓展学习使用。

教师要将重点单词作为教学重点,并对词汇的读音、释义、用法和区分等知识进行详细说明,而对于其他单词可以将其作为拓展学习内容。采用这样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能够理顺好初中词汇教学的思路和重点,节省英语教学时间和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词汇掌握水平。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7)

二、探索教学方法

1.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比如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如放录像,挂图配合录音,开展“默写单词、首诵句型”的竞赛,等等,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积小胜,成大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2.创设情境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主要做法是:①建直课前2分钟用英语提问值日生制度,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课的EverydaySentences。②课堂教学中等讲英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情景等形式,帮助学生听懂英语,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③课堂答问,师生用英语作简单对话。④遇到内容育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⑤每节课尾留出5分钟,让学生用英语练“说”。其内容是新学过的知识,真形式或看图说话,或自由会话或叙述某事某物。

3.活动育智法。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8)

词块是英语语义、语法以及语用相互结合组成的,日常交流的话语中占有较高比例,有助于初中生提高对词汇的记忆。初中生在记忆英语单词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记不住的情况,或者是前面的单词明明已经记住了,过后又会将它忘记,所以给初中生带来了很多烦恼,为此,有关学者提出了词块理论教学。

一、词块理论

词块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因为它会根据人们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含义。词块一词最早是被Beeker提出的,用一句话来概括词块,那就是被模式化的词状结构,词块的整体框架非常稳固,部分词汇可以发生变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他将词块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单词和短语、搭配词、习惯用语以及句子框架。可以看出,词块和词汇存在较大差别,词块是在词汇的基础上逐渐延伸慢慢变为短语,再慢慢变为完整的英语句子。

二、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初中生记忆与运用单词

以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是要求初中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或者记忆一些英语段落与句子,这种灌输式的学习英语方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初中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记住大量的英语单词,但是学生还是不会运用这些已经记住的英语单词,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也会忘记这些曾经已记住的英语单词,相当于没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内容。

而运用词块的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让原来孤立的单词经过调整、搭配以及组合等形式变得更加整体、固定。例如,部分短语或者是常用的英语语句,经过初中生的记忆之后,会停留在他们脑海当中,当初中生进行阅读、写作或者是交流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练习,使得他们对所学到的英语单词记忆更加深刻,并且,初中生经过重复的练习,还能够加强对英语单词应用能力的培养。

2.有助于初中生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

在以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将英语词汇的原意翻译给初中生,然后当初中生理解之后,开始教他们如何进行造句,通过造句让初中生更深刻地了解词汇的意思以及它的正确用法。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英语的思维模式教授给初中生。但是通过词块理论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增强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还能够利用词块中的习惯用法以及语法结构,来引导初中生学会英语思维模式。[1]

三、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原则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育中应用词块理论,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原则,给初中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在提前做好词块,然后在课堂的讲课中,给初中生引入英语词块,继而在初中生对词块有了一定认知之后,再教授初中生词块的概念,让初中生自己到文章中寻找,最后教师做指点与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原则,不仅可以让初中生变为英语课堂上的主角,还能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课外资料,让初中生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强化。

2.应用的具体措施

转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传统思想。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让初中生跳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以及短语”这样的错误思想,和初中生一起整理出英语课本中出现的英语词块,然后引导初中生去记忆这些词块。在这里需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把短语和词块区分开,不可以混为一谈,同时还不能太广泛,因为那样会给初中生记忆英语单词带来困难。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词块理论。初中生在听英语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个别单词能听懂,但是整句话却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现象说明初中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太多的词块记忆,也不会正确地运用这些词块,把握不了英语文章的整体架构。词块理论教学就是以词块为中心的基本记忆,词块的结构与英语单词相比较而言更容易理解,所以初中生记忆起来也不费力,能够提高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2]

在新时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授课的重点,不能还像以前一样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初中生死记硬背英语课本的词汇表,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还会让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当将词汇和语义相互结合起来,正确地给初中生引入词块理论,进而提升初中生英语的成绩。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9)

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写作内容,还可以创新写作。这种英语写作练习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困难程度,而且带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的特点

初中的英语写作内容要多针对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讲,有真实事件可以写。英语写作运用的材料应该是从简单慢慢过渡到复杂,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到英语写作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样化,将培育学生们英语的听说读写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将听到的英语说出来,将说出的英语可以写下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合理将英语教材组织利用起来,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仔细的备课,将每一堂英语写作课都精心设计。在教授学生们英语写作的时候,英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而且伴随着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面不断的拓展,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英语写作技巧和英语文体性知识,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做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展开自由的思想表达,进而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提升学生们英语写作的实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地研究出顺应学生们和英语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的反馈练习也要展现出渐进性,以此明确学生们的课堂主置,来帮助学生们得到英语写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利用

(一)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1.图式理论下的层级构造对语英语写作是十分有利的。许多英语教育学家都认为图式理论是将信息能够长期储存在大脑里的一种方式,是由于一个相同话题或者主题形成的大规模的信息结构。最为典型的图式构造是将信息分层次,这样的图式认知构造对于英语写作进行文章构思是非常有用的。英语写作构思的时候,写作者要从之前的头脑记忆中找到和写作题目相关的内容图式,这也是写作者在英语写作主题的指引下产生的信心逻辑安排,进而创作出英语文章。2.图式对英语写作预期的指引功能。形式上图式的增加能够指引学生们根据所给出的英语写作主题运用相应的写作形式的整体性构架和写作段落结构。并且精确的英语写作图式能够让学生们避免在英语写作时出现汉语写作思维,创作出正确的英式思维文章,进而可以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在创作出的文章上产生共鸣。3.图式可以提升学生们英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写作的当中,由于新型的英语知识在不断地产出,图式理论的特点结构可以让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互关联,经过图式理论构造当中的空隙吸纳新的英语知识,或者采取图式理论构造进行调整顺应新情况的发生,大量的变化可以形成新的图式结构,在英语写作当中又产生出全新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

图式有着不同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内容图式、写作形式图式、写作语言图式一定存在当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和英语文章内容上有关的相应背景知识,其中包含各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牵涉到学科知识。写作形式图式包含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关其他类型的英语知识,比如写作风格上的区别,说明、描写、议论、报刊等问题结构的区别。写作语言图式说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地表达方式、英语语义结构等的了解,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关联,是英语语篇理解的基础。1.英语写作语言图式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主要包含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习惯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要懂得构建大量的英语写作语言图式,加大利用学生们的认知心理学当中的顺应论,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脑海中储存的英语资料和英语写作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料进行结合串联,再进行重组或搭配。2.英语写作形式图式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英语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英语语篇知识。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是储存在学习者脑海里的关于不一样类型的英语语篇修辞、构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进行研究会发现,初中生在对英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中,进而在英语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在大脑中会出现,英语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语文章如何的形式图式。依靠与学生们自身已经有的、较为完备的英语形式图式知识,学生们将更轻易理解英语命题间的关系,更容易将英语语言资料组织成英语语篇结构。经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促进作用。图式理论引导下的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

参考文献:

[1]陈丽.图式理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6.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篇(10)

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对英语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较大影响。传统教学主要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且学习质量也^一般。本文对语境理论进行研究,并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的学习中,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一、语境理论简介

语境理论的研究是在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从动态、静态研究逐渐延伸到认知语境以及情境语境等方面,一般我们认为语境属于动态,而不是静态。但是,在研究动态语境时还需要对静态语境进行分析,静态语境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语境,它是对固定语境进行阐述的,而动态语境则是根据语言在使用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语境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词汇所表达的含义。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语境理论的重要性分析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词汇学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对英语词汇进行简单的翻译以及词汇的正确发音,学生通过重复的背诵来对英语词汇完成记忆。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并且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的词汇量积累需要大量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来实现,学习效率比较低,并且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思想。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设定专门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词汇学习。

三、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通读全文,理解词汇含义

通读全文,依据上下文猜测词汇含义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即根据词汇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大概的含义。比如,“make”有“制造、成为、使得”等多个含义,我们必须根据全文来分析这个单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选择多个语句来对同个词汇进行解释,这样学生也能明白,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个单词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为此,初中词汇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通过汉英互译的措施来完成,还要将学习的单词尽可能多地放在其他语句中来实现,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词汇的不同含义。通过这样的措施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生词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也要求教师能够逐渐改变教学观念,不再采取死板教条、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

2.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背景

中西文化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也表现在两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上,英语语法同汉语语法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也使得初中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我们可以从文化语境方向出发对学习效率进行提高。

西方世界同我们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思维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这也使得学生在理解词汇时容易出现偏差。比如,在我国红色代表“喜庆”,属于吉利的颜色;但是,在西方世界,红色则代表“血腥与暴力”。“red”出现在句子或文章中大多数都是代表着相反的含义,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语境,这也对其理解词汇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为学生讲解关于文化差异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更深层次的方面对词汇进行理解,学生也会对词汇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这样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设计词汇使用的情境

对于语境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来说,教师要设计一定的词汇语境,让学生可以开展造句练习。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造句,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词汇的含义以及正确的使用方式。

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学生只要可以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简单地进行交流即可。对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思想,加强学习同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不同的语境中,并且能够将词汇应用到不同的语境中。

四、结语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的学习仅仅属于初级的阶段,在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进行大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下词汇的含义,这样才有助于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活动当中,并且通过语境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方园.新课标框架下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9).

上一篇: 机械制造自动化论文 下一篇: 国际货币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