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4:50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篇(1)

二、筹建规划展示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加强我市的城市规划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我局将筹备建设城市规划展示中心,使城市规划工作深入人心。

三、加大基础测绘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

基础测绘方面,完成1:10000****城区3560平方公里地形图,启动1:500****城区90平方公里地形图、1:2000****城区742平方公里地形图、1:50000****市域2万平方公里地形图、1:100000****市域2万平方公里地形图测绘工作,启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同时,完成规划建筑方案审查系统、规划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短信系统、规划行政许可网上报建系统信息化建设。

四、启动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审批系统

我局拟建立城市三维规划管理辅助审批系统,在真实三维立体、可视化、多角度、大环境中进行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多方案比较推敲。实现局部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与整体景观综合分析与判断,使方案的确定直观化、与周边环境协调化。

在启动城市三维规划辅助审批系统的同时,加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管理城域网建设。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入规划审批信息化建设系统,实行审批一张图。

五、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为进一步服务全市经济建设,面对现在审批环节过多、前置条件过于繁杂的局面,对于“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在成立了工业项目审批办公室的基础上,我局正在建立工业项目和民生工程的“绿色通道”,包括超前导入、特事特办、将项目审批纳入审批提速工程,变原有的上下相接的“串联式”审批为各环节同步进行的“并联式”审批等,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六、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制度,加强批后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城乡规划法》,坚决遏制违法建设上升势头,我局主动与城管局、监察局沟通协调,拟建立发现、执行、监督的三位一体,形成巡查发现、调查处罚、监察监督的有力机制。我局将拿出具体实施方案报政府,年开始实施。

七、农民建房探讨新的方式

针对农民个人建房,首先要为老百姓服务好,同时禁止零星插建。其次做好老城区改造规划和新农村规划要创新思路,多搞农民经济适用房,不要搞独门独院,建筑造型不要搞火柴盒,多编几种造型让老百姓选用。

同时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内村镇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指导,配合政府完成重点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八、强化队伍教育,加强廉政建设

为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保持规划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办事效率较低、办事速度慢,对办事单位或个人的服务态度不好的问题,我局提出要待人要热情,办事讲规矩。从今年11月到明年将在我局全面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张笑脸对人,一杯热茶相敬,一声问候暖心,对事情不分大小,要一个标准对待,要靠作风转变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强化工作纪律,加强上下班制度。

城市规划篇(2)

1 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分析

1.1 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创建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规划目标和阶段性的调整策略,城市规划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紧随时代潮流,根据城市的实际状况对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做好基础设施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尽可能的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人民群众首要关心的问题。一个城市是否能够管理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高起点的规划,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有章可循和有序实施。否则,城市规划管理将会出现随意性与盲目性,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对城市的每一个地块空间,每一条街道,甚至每一个小区和每一幢建筑进行细致、全面的考虑,同时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而趋向于科学、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并做到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严格以城市规划为核心和依据。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需要从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面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从而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手段

城市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休闲以及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上述活动能够顺利、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高性能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规划效果。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包括城市的四维空间规划与开发的管理、城市的整体环境与周边城乡的相互结合发展的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管理、城市的五线管理等,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状况,并保证足够的资金,才能够保障城市规划管理高效的运行。在绿色、环保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重绿化美化工程管理,通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绿色城市等群众性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为城市规划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通过做好城市绿色、环保管理工作,还能够为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维护和巩固城市规划的成果。

2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对策探究

2.1 统一体系,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具有明显的战略性与整体性特征,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只能有一个规划管理部门,不能因部门利益分割影响城市资源的统筹配置。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建立成熟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增强执法主体的合法性。理顺规划体制,强化对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理念,集中精力进行关键事物的处理,真正发挥政府参谋的角色,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重视,这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和宏观调控力度的根本举措。

2.2 突出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以提高城市规划用地利用强度为基础,结合规划用地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规划用地的混用比例,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化率。妥善处理招商引资与城市规划执行之间的关系,防止招商引资过度膨胀引起的规划跟着项目走,预防局部规划和惩治总体规划格格不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将城市规划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将土地规划和利用情况一并说明,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执行。

2.3 公众参与,落实规划透明监督

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首先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公众在物质、精神上的生活需求,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中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若没有城市公众的参与,仅仅以政府意志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很容易导致片面和短期行为,城市资源分配的不公将引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后,公众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中是最有发言权的。随着居民在城市中生活时间的推进,他们将世世代代居住在城市,他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详细的了解,熟悉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这些都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改革建议,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3 结语

一个城市是否能够管理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高起点规划,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有章可循和有序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定位,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其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城市规划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标。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平衡两者关系并同时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道军.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N].商丘日报,2016-01-07.

[2] 申孝海.探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江西建材,2016(01): 38.

城市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37-02

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整体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此外旅游规划根据城市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为了发展旅游可以对城市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充。两者还相互促进,紧密联系。

1 概念界定

1.1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的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谋划和安排。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各地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三种类型。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专项旅游规划中主要包括有: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等功能性专项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

1.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城市规划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体,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原则进行,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方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这一层次;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次的规划。

城市规划的内容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3 异同点

在规划对象方面: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体现的是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所以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外向性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外来的旅游人口,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内部发展,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城市规划主要针对的是市区人口。

在规划目标方面:旅游规划是为了合理地配置旅游资源,以使旅游生产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健康地发展。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社会经济上,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都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形象上,两者都改善了城市的形象,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空间布局上,城市旅游规划的一些具体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很多重叠部分和相通部分,需要两者相互协调。

2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1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是局部与总体,从属与统领的关系

(1)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任何城市用地,必须得到城市规划的许可,才能取得用地的合法性。

(2)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就作为城市规划系统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

(3)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受到城市规划的领导,只有和城市规划协调,才能真正实施。城市总规应界定旅游发展的用地范围,在城市范围内,对土地进行规划,包括旅游的发展用地,详细安排每个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地区,通过法律保障,检查所有将要进行的建设项目,每个项目在建设之前,需报有关规划主管部门

审批方可实施。旅游设施的标准,例如旅馆的密度、建筑的高度、建筑红线、建筑覆盖率、容积率都是城市详细规划中所规定的。

2.2 城市规划对旅游发展的作用

(1)城市总体规划中确立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建设目标,是城市主要职能的反映,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特征,对城市规模、用地组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城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旅游业为龙头的风景旅游城市,这种定性就肯定了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为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2)通过城市规划中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配套,能够提升城市旅游价值。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如住宅、商场、文教医卫设施等)和技术性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煤气、电力、道路、环境保护、园林绿化、防灾设施等),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意义,并充分表达出城市发展的水平,体现城市的吸引力。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提高旅游客源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城市整体环境的提高,使游客不仅能在城市中旅游,而且也在城市中休闲和消费。

(3)在空间布局上,追求城市空间环境与旅游资源空间环境的融合。城市规划在对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的规划上,根据城市现状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城市旅游点和旅游区,并且加强旅游点之间的联系,强化城市旅游整体功能;此外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能够营造旅游环境,创造城市旅游区(点)、改造提升原有旅游区(点)的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用地组织、建筑高度和造型控制、道路规划、绿化等手法,把风景区的湖光山色引入城区,使城市溶于自然环境之中。

(4)在城市整体形象上,城市物质性旅游吸引物和非物质性旅游吸引物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空间上的联系和形态上的转换,通过城市设计,能够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同时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旅游项目策划与布局。另一方面城市中异彩纷呈的建筑、精巧别致的园林、千姿百态的街景、五光十色的灯火都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整体景观。

2.3 旅游规划对城市规划的补充作用

(1)对于已有旅游吸引物,城市规划主要是已有旅游吸引物做保护性规划,而旅游发展规划不仅是对其作保护规划,更强调的是旅游开发方面的规划。

(2)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方面,城市规划主要考虑市区主要人口,因此在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时没有考虑旅游人口的需要,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时会导致基础设施规模不够,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因此旅游规划需对城市规划进行补充和协调,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3)城市用地方面,旅游发展规划中新的旅游项目规划和布局会要求改变原有城市规划中的对应地块建设用地类型。如新建一些主题公园项目或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等。

(4)城市景观格局方面,旅游发展规划为了改善城市整体旅游环境可以对原有城市规划内容的进行修改。如城市滨水空间的休闲旅游改造、以及市内其他城市景观的改造规划等。

(5)对于具体旅游保护区内的发展项目,例如旅馆和娱乐场所的建设,既涉及到旅游规划,又涉及到城市规划。必须对它进行详细地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2.4 两者的协调关系

(1)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全局性,对于涉及整个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并执行。同时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也应本着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2)城市规划应该尽可能全面和综合地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尽可能地吸纳城市旅游发展的合理性设想,在用地、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等方面为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规划共享空间。

3 结论

事实上,旅游规划更多地结合了市场,以及需求方面。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提高,对城市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虽然属于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充分体现旅游相关内容,如城市整体景观、城市环境、街区规划设计、道路系统与公共交通规划,使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景点的魅力而且还感受到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旅游规划应该在尊重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不断对城市规划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协调,以适应旅游业对城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城市规划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37-02

0 引言

现如今,中国迈向工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工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同时还提高的我国的经济水平,另外,工业化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城市所占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同时,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这种现象,对城市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占地的面积不成正比,冲突正朝着日益严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的工作当中,城市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案,才能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但是,在进行对城市建设的规划时,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当将城市的现状作为进行城市规划的第一准则,根据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念,与时代的进步方向统一步伐,尽量避免城市建设中各种影响的发生,同时,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发展。

1 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的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科学和一些专家的决策,在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出有效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也就是合理的改善城市的布局,让城市朝着越来越先进的方向发展,以及确定城市以后的发展方向,在城市中的各种项目建设之中也要进行安排,这些都是需要城市进行管理的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前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在进行建设和管理时,结合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中往往会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结果,这些理论当中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多核心理论和卫星城理论等。多核心理论,也就是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大型城市的发展,应当拥有多种核心,城市应当围绕这些核心进行发展和建设,比如说商业中心区,工业中心区以及住宅区等的建设。卫星城理论,也就是说以城市为中心,在城市的范围之外建设小的城镇,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中居民人口的数量,让城市的发展不会受到人口数量众多的阻碍,促进城市稳定发展。总的来说,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拥有着现代化城市所独有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所以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城市规划当中。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概述

2.1 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应用当中,是非常广泛的。卫星城理论,是建立在田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之上,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常常会出现城市功能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众多,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进步和发展,让城市的功能系统无法正常运作。这种问题的发生,必须要得到解决,因此,经过多年的城市规划经验,我们总结出了卫星城理论。卫星城理论,也就是说以城市为中心,在城市的周边建设中小型城镇,这样城市中的人口可以就住到小城镇当中,城市中的人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减少,从而也可以降低城市的发展阻力。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可以独自的进行运转,这些小城镇当中也拥有中心城市所拥有的设施,同时还与城市紧密相连。通过卫星城理论所建设的城市规划,让城市以及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结合成一个整体,城市和城镇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和协调,实现建设出卫星城的目标。例如,我国的首都北京,由于北京的人口急速增长,我们需要在北京的周边建立一些卫星城,并且正在建设卫星城,其中包括燕郊、廊坊以及涿州等等。

2.2 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伯吉斯在1923年提出的。伯吉斯主要针对芝加哥的城市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研究出了土地的使用结合城市的发展创建出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同心圆理论,也就是说,将城市分类成五个同心圆:其中包括中心环是中心商务区,二环是过渡区,三环是工人居住区,四环是良好居住区,五环是通勤区。但是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还并不是固定的,他可以随时进行变动和更改,在城市进行发展的同时,每一个环可以像外面的环进行扩张,促进城市范围的增加,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城市进行扩张的过程。同心圆学说,也为现代城市的规划提供者参考的价值,其中有效的对城市的价值进行了分类:中心商务区处于城市的中心,利用最为广泛;越接近中心商务区的土地,越具有利用价值;在向城市发展的土地,所利用的价值就越低,同时用地的租金也比较低。同心圆模式就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它可以有效的反应出城市中的一元结构所拥有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将城市各个层次的发展情况动态的展现出来。例如我国的上海,在陆家嘴的附近一个浦东地区就是繁华的商业区以此类推,整个城市的布局就符合同心圆理论。

2.3 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是哈里斯和乌尔曼在1945年提出的。他们研究了美国大量的城市,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对城市中活动产生作用的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有些活动所需要的位置必须处于城市中仅有的几个地区,比如说中心商务区,必须要求具有方便性,而一些工厂必须应当接近水源,以足够提供工厂的需求。第二,一些活动之间在位置上,应当需要具有相互接近的特点,比如说工厂和工人所居住的地方应当接近,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去工厂工作,花在路途上的时间。第三,一些活动之间可能对其它的活动产生影响,这些有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应当避免有影响的两者活动相互毗邻,比如说一些绿地拥有着优美、广阔的特点,在这些绿地的周边不应当存在钢铁厂等污染环境的工厂出现,钢铁厂会大大的降低绿地所带来的观赏价值。第四,不是每个活动都能够建立在理想的地区,因为一些费用的问题,一些活动必须要建立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仓库因担负不起大额的租金,因此被设立在城市的边缘这种租金较低的地方。这个理论的实际例子就是美国的经济中心纽约。纽约的这个城市在建立的时候,这个理论还没有正式形成,也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总结而成的。

3 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作用分析

3.1 引导城市建设

在城市进行建设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确立出合理的城市建设发展方向,让城市内的各个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其共同发展,这样各个项目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凝聚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功能。城市规划中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当着重凸显出城市的重点建设,各个项目之间还用当有主次分明的特点,确立出城市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项目,蒋哥哥项目之间的重要性明确的进行确立。比如说,可以着重建设长途车站、工业园区、商业中心等工程,这些项目对城市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一些不理不合理的项目应当及时进行拆除,让城市可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 促进持续发展

在城市进行建设和发展时,对城市进行规划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规划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进行设立以及发展。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应当着重注意让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城市规划应当科学合理,只有在科学的环境当中,才能够让城市确立出正确的建设发展方向,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关的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的规划操作时,应当将城市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情况,融入到规划当中,并且还需要分析出城市在发展时会不会对自身以及周边的一些城镇产生作用,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城市规划进行改善,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城市规划和发展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不同情况,比如说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让城市的发展和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 形成城市形象

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够促进周边城镇的经济文化水平,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集群效应。进行城市规划的前提是,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应该拥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从而才能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在城市进行规划时,应当注重对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城市内的一些文化遗产进行保留,避免在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那文化底蕴的形成,才可以让这座城市更加的有一个鲜明的城市形象,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城市规划就是要保证城市在进行各项目的活动时能够正常的运转,除此之外还应当尽最大可能的,让中心城市影响周边区域的发展,比如说,可以有效的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态水平等。另外,还可以将科学发展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推动城市产业的提高,增强城市中个项目的竞争力度,在城市中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一位居民都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

4 总结

总的来说,在城市经过规划,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占据著重要的作用,他合理的确立了城市的发展方向,让城市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对城市中的资源合理的进行开发和使用。另外,现在城市规划理论还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改善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周边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的共同进步,同时还有效地带动了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城市的规划建设还可以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影响,让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拥有更加科学合理的内容。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同时,必须要拥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合理的应用到实际城市当中,保证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可以有其存在的价值,促进城市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篇(5)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促进作用

Abstract: China is currently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way of urban transport. However, China's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is not yet complete integration into the urban planning

Caus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urban overall planning for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transport; urban planning; role in promoting

中图分类号:U49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了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而城市交通堵塞和拥挤则是其中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并且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较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化战略,关键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概述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

总的来说,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源、交通量以及交通方式,而且还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换而言之,城市的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往往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可能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城市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城市规划的创新

城市土地利用即所谓的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的结构与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对此,为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创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在老城区,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疏导作用,充分结合建成区的人流、物流、商流的特点等进行线路布设,以便于充分疏导交通,形成通达、畅顺的交通骨架,进而改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在新城区,则要注重和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引导作用,关键是要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使每个站点周围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开发,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交通的规划要体现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可达性。所谓社会性就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要适应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性即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要坚持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并将其贯穿于整体路网规划的始终。顾名思义,可达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达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商贸区,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其二,规划效益、好建好用、适度超前以及整体协调

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坚持这四个理念的指导。规划效益理念就是坚持从规划入手,贯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的观念,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的特性,从而尽快形成规模、产业效益。所谓好建好用理念,就是规划要充分实现既好建设又好运营,以尽可能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良好的运营条件,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度超前理念则要求在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近中期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而整体协调理念就是要保证各线路之间、城市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

其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必须要根据其具有独特的属性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四位一体。

二)城市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的来说,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和文化活动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

城市的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前提性条件,有了重新调整土地利用的机会,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地使用土地,增加土地的附加值。通过对土地的使用的分布进行重新规划,使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交通可达性,沿着走廊沿线拓展新的城市片区。

其一,影响城市发展历程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及舒适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城市规划融为一体。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代交通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

其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为了避免我国城市出现住宅郊区化现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展利用现代化交通系统对城市人口与就业离心化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的转移,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也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这也就是说,城市轨道交通促进了城市中心、次中心的重新分布,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及组织更加合理化,充分发挥了各圈层土地的区位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着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使之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即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内部的一对至关重要的矛盾体,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把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规划制定中充分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其次,必须拓宽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 提出应以交通可达性为核心的新观念,科学制定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的城市交通规划。与此同时,应在市场经济下引入市场调节观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来调控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进而促进城市土地和交通系统关系的协调发展。

目前,针对我国大城市高密度集中开发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出行规模大及道路设施不足等特点,又部分学者提出应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及建立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一系列交通政策。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加以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小培,毛蒋兴;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2(8)

[2]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1

城市规划篇(6)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保证城市的发展与人、自然的共同发展极为重要。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建设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完善程度、效率便利程度、环境优美度和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进而决定了城市形象,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 ①城市要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繁荣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尽管高的城市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高的居民福利,但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肯定没有好的城市生活。②城市要促进社会公平。这意味着管理者不仅考虑城市经济总量,还要关注个体收入与财富的分配、所享有的资源情况、就业、保健、医疗和教育等等。③城市要促进生态和谐。城市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低代价的、环境友好的。相反,如果城市的发展以城市环境污染和不可居住性为成本,这将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管理正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是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管理的好,城市才能发展的好。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三者只有彼此兼顾,互相促进,城市发展才能步入协调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未来发展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阶段管理的龙头。我国的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 

2.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行为,它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2.3城市规划,就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分析,来对人们的活动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有关概念进行解析,来探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相互的制约和影响关系。

城市空间也是“空间”概念中的一种,它不仅是指单纯的城市生活空间,同时还包括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在城市中体会到的所有包罗万象的全部感受。

2.4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决于科学性,而是取决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三、城市规划的发展研究

3.1统一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市场、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方针。统一规划,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协调发展,尽量做到既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又考虑城市内的区域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公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分级审批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

3.2坚持量力而行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决策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对于一些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地组织开展综合调研,在深入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尽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时,必须要坚持树立节约资源的原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认真对城市规划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进而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3.3引导公众参与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到城市所有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政府、投资者、开发商、市民等与城市规划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推进城市规划管理进程中,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参与程序,不断构筑起不同群体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充分参与的体制机制,进而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可行。

3.4完善法制建设

近年来,我国法制化建设力度逐步增强,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力度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套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这样,不仅为政府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方便,也为生活在城市的社会公众提供了健全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有效。

城市规划篇(7)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以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环境学、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因此,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合理地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的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合理规划和布局等,是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2.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①合理的节能布局原则: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②循环性社会(3R)原则:所谓循环型社会,是以3R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的理念。3R即减少废弃物、再利用和循环。这是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是直线型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甚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观念和规则支配的社会,而循环型社会的模式是环形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是以3R为原则的社会。

③多样性共生原则: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①系统观念复杂特点: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②综合观念强特点: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生态城市的规划也不再只局限于对物质的规划,而是要把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融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规划。

③区域观念广特点: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3.1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 规划

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

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将治污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征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研究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量(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等),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绿地、水面自然相融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3.3文化生态规划

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3.4社会生态规划

要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是生态城市体现对人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包括对人从生到消亡整个过程的关怀,这既体现对人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关怀,更能体现人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关怀,同时,也要体现在社会性、自然性灾难时有安全保障。同时,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是保证生态城市稳定、民主、安全的重要方面,没有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生态城市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顺利运行。

3.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出发制定好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的影响,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3.6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

城市产业结构不仅表现在3个产业的比例关系,还有生产工艺合理没计的问题,即在功能区(工业区)中要设计合理的“生态工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调整、改善老城市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3.7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现象,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人类面对资源枯竭的危险。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应根据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城市社会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对水、土地资源、大气、动植物物种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

结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基础,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因此,在对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个部分都加以合理的规划,不但要从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居民生活角度的来进行规划,还要从当前城市的实际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在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对自然环境生态圈进行保护使得自然能够与城市和谐共处,达到城市与自然结合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篇(8)

Abstract: The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planning common objects and planning objectives, are related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land control and space corridor, they shoul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is very important, the key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lanning.

Key words: network planning; city plann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TU984

前言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一轮全国电网规划的全面实施和资本、能源、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全国电网又迎来了新一轮建设高潮。

1.电网规划的意义

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规划对于指导电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电网规划工作涉及到电网现状数据分析和评估、电力需求分析和预测、规划方案分析和研究、相关电气计算校验、经济性评价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具有工作量大、复杂性突出、涉及面广、相关信息繁琐等特点。现阶段大部分电网规划工作完全依靠人工完成,规划结果受规划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水平影响较大,且主观性较强,“先有结果,后做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整个规划过程协同工作效率较低。福建电网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规划工作日益繁重,在保证规划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效率是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必然要求。

而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及电网投资,其次需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2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矛盾

2.1电网规划大多由电网企业自行编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镇发展趋势,有些规划目标过高或过低,缺乏科学性,与地方城镇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差异。

2.2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比,存在一定的单项性,电网规划建设虽属电力基础性设施建设,但在电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出现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更偏向于城市规划建设。

2.3信息交流不畅,形成你编的规划、我编我的规划,电网规划建设因不能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审批难度大,因而常常抱怨电网企业电网建设无计划、无顺序,随意性强,想到哪、干到哪。

2.4科学性不够、实施不好、规划之间不衔接等,是各种规划共同的问题,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不好,从根本上说是政企关系问题。电网规划应属行业规划,更多体现行业特点和电网发展目标,并具有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特点。而城市规划是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法律政策的要求编制的综合性规划,在电网规划布局与城市规划布局相比,地方政府往往更偏重于城市的结构布局与发展。另外,在规划间关系方面,电网企业不能主动向政府汇报规划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也简单以“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划定两个规划间关系,认为企业要服从于政府,其规划也应服从于地方规划,从而淡化了两个规划间的有机衔接。

3做好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实现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衔接

电网规划的目的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总体社会效益,应该说电网规划主要侧重于城市空间内电网的科学合理布局,更多地强调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合理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作的一个综合全面规划,更侧重于规划市区的科学合理的布置,更多地强调规划实施的管理与指导。因此,两者的衔接首先要落实到规划的编制阶段,在审批和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衔接。电网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编制,

3.1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电网规划也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就市级电网规划而言,在层次上要考虑与国网、省级电网规划相衔接,在层面上要考虑与电源规划、特高压电网规划以及城配网规划、农网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是综合性规划,包括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又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则包括环保、水利、交通、电力、电信等。城市总体规划不但要做好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考虑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那末电网规划既属专项规划,其电网建设的用地及走廊就应给予保障,但由于规划间存在的不统一性、不准确性和不协调性等问题,往往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相互制约、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从大到小的层次去梳理,将规划的衔接问题提到一定的高度上进行统一规范。

3.2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电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渠道的互通,形成两个规划间的常态沟通机制。具体组织两个规划的编制单位电网企业和规划部门应该加强联系沟通,互相探讨,建立两个规划间的长效的协调机制,应共同就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的范围、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的周期与编制、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协商,从规划编制、修编、审查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变电站站址用地、线路走廊、电网布局等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证两个规划相互衔接。在编制电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电网建设应当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

城市规划篇(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平衡思想已经被融入到现代城市规划之中,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城市规划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受到环境的污染,废水废气的增加以及固体垃圾堆积的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发展非常迫切。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众多,主要可分为城市人居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

1、城市人居规划。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应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1)生态建筑,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2)生态景观,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3)生态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4)生态教育,生态城市需要人人参与,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普及生态城市知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2、城市区域规划。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资源情况,给城市以准确的定位,实现区域和区域间各类资源互补、协调发展。(1)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2)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3)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4)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5)绿地规划,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组成要素

生态规划包括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生态化。

1、社会的生态化表现为: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具有以上含义的生态城市(地区)已远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人类生态,也标志着人类传统的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一个复合生态发展模式的新境界。

2、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以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为目标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自然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环保建材等的生态建筑和环保屋普及发展。

三、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4、注意城市缓冲性公共空间的规划。城市中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厂房,还需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来为紧张的生活缓冲,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只是注重对城市的公共广场、绿地等进行了规划安排,而对城市的周边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更应深入的研究,使这一地带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通过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加强城市生态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措施,创造安全、高效、和谐的生态城市。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城市规划篇(10)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建设开始逐渐转型为生态型城市。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而且还应该反映人文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1 生态城市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生态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也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达到社会的和谐,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各种要求。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使生态持续和谐的生活环境。

2 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还不太成熟,起步较国外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造成的,使得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污染和物种灭绝等。人们的生活环境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城市的经济建设也受到了阻碍。

3 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设计

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时,首先要全面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目标。城市的生态设计还要体现出该城市所独有的文化特点,展现出城市的特有风格和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城市自然生态的特点,人文景观成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人文景观以各种生态景观、园林和建筑为主。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进行城市的平面规划,而且还要做好城市空间轮廓线的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街道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做好低层生态建筑的同时,兼顾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城市园林的美观性,而且还要融合城市的文化、地域生态理念和历史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城市的共享性,园林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河湖两岸的林带等地区。示范产业园区是一种生态型的工业体系,以生态化为前提,体现出其特有的经济性和高科技性。示范产业园区还应该同时兼顾发展教育、物流、文化、医疗、信息和房地产等。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调整产业形式,建立生态产品设计、研发和孵化为一体的产业系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可以有效提高GDP中生态经济的比重。为了更好地对城市企业进行生态管制,还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的行为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到企业的信用体系之中,并定期向社会媒体进行公布。城市的居住区也是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居民的生活环境融入完善的精神文明。

4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也开始逐渐提升环保意识。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绿色的生态概念。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绿色生态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景观,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使得建筑物得到全面的使用。绿色植物在城市中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地锁住城市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近几年,城市的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物周围的绿色植物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因此,城市的绿化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规划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城市规划的有关部门开始将城市的综合绿化面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根据城市规划设计师的要求进行绿化效果的确定;第二,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绿化功能进行确定;第三,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进行确定。

5 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城市局部的小气候,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净化环境和减轻旱涝灾害等。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源泉,而且还为居民提供公众环境的机会和场所。在最近几年,湿地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生态规划中要恢复和保护城市湿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符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5.2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中心。因此,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方向,就需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的方案。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方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的特色,制定一个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居民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包括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要素,只有在城市规划时同时兼顾三者,才能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5.3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包括山、水等自然景观,而且还应该包括历史文物古迹,这些景观是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变形成的,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平衡的生态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融入这种原生的自然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城市景观的种类。这些自然景观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人们放松休息的地点,居民的观赏和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回忆熟悉的环境和文化,增添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5.4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区别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需要建立一定的城市缓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化带成为了规划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对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在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为了在规划设计中,兼顾城市和乡村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应该在城市边缘地带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城市绿色缓冲地带。

6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生态问题也日趋严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在开展各项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都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特点,将生态环境因素和规划设计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描写美术论文 下一篇: 铁路业务工作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