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4:09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1)

二、池州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池州市拥有156万人口,占地面积约827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池州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相接壤,是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池州市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河湖交错,堪称华东沃土、江南奇葩。池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建立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池州市是安徽重点保护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罕见的植被物种,例如红豆杉,香榧、黄山木兰、猬实、银鹊树等,全市境内部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厚的文化资源。池州市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其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一是诗文化,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苏轼、杜牧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是宗教文化。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僧尼千人,寺庙百座,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三是多彩的戏曲文化。青阳腔、罗城民歌、贵池傩戏、石台目连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贵池傩戏,始于母系社会,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中以九华山佛茶、石台天方茶叶最为有名。

(3)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能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只有人力资源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池州市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但是人力资本明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本。池州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大约占27%,大专占51%,尤其在企业单位,本科学历的人才只有10%左右。另外,高校毕业生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外地工作,导致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从以上可以看出,池州市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创意、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条件

迈入社会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池州市工业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传承。虽然池州市现代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传统技术以及表现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池州市是历史名城,传统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区域性的民族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青阳农民画,以其独特的构图与选题,秉承了中国画艺术基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池州的文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与创意、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技术方面,池州市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消费需求结构

池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实现GDP417.45亿元,人均29471元,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尤其是近几年,池州市居民消费的热点不再是生活必需消费,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2012年,池州市农村人均收入8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5元,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也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另外,池州是一个生态城市,环境优美,旅游消费需求旺盛。2012年池州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6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04.2万,增长34%;2012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4768万美元,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约43万,比上年增长23%。池州市巨大的消费潜能,为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通过上述对池州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池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条件薄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程度,关键就在于创新、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提高人才素质,发展本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池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1.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池州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但是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强。首先,池州市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旅游业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比较高,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是吸引消费的主导力量,例如池州市灿烂的“诗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都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池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部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且还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池州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池州经济还不发达,只有通过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来凸显区域城市优势,避开池州比较劣势和短板,拓展池州文化、生态优势,使池州优势最大化,进而实现池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树立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有力的制作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属于池州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体现池州的文化精神,扩大池州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池州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纪录片《大黄山》,展现了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黄山的品牌影响力;电影《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优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云南石林家喻户晓。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池州厚重的自然文化资源,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目前,池州拥有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因佛教圣地而蜚声中外的“九华文化”;二是因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的池州“杏花村”;三是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池州市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树立池州的文化品牌。例如,正在筹备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九华”,将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会大大提升池州的文化品牌,扩大池州的影响力。

3.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文化市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地区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要。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生活基本消费已趋于饱和,文化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池州市政府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一要充分利用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消费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拓展旅游者在池州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二要加大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服务,拓展本地区居民的消费领域。

4.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

池州的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许多艺术还处在璞玉混沌阶段,也没有形成支柱型和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池州市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挥池州市优势条件,重点发展池州市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辐射和带动池州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大,产品增值价值高,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池州市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产业链和创意文化产业链,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合适的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化也是树立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池州以文化名市的战略实施。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2)

二、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迅猛。据蔡灵、薛胜文、沈哲彦等统计,2005—2012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6.66亿元增长到约420亿元,年均增长近3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2%提高到4%左右,重庆文化产业正向支柱性产业迅速迈进。据文创网披露,2013年,重庆市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电影票房收入3.45亿元,居西部第二、全国第九,同比增长31.23%;广播电视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1.97%,其中广电集团总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4.91%;直属院团公益演出218场,商业演出281场,其中演艺集团总收入3264万元,同比增长8.5%。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由于乡镇文化产业、甚至整个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纳入有关部门统计范畴,目前无法用详细、准确的数据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做个基本判识:一是从发展基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底子薄、基础差,发展速度慢。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重庆农村包括乡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高,消费支出偏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庆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5.98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乡镇得益非常有限,全市3.64万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乡镇文化站专门工作人员则严重流失[5]。二是从区域布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而言,经济社会发展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渝西地区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要好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良好民间艺术基础或者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乡镇,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没有上述条件的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三是从发展模式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目前主要是依托现有文化、艺术资源或者旅游资源,就地取材,“看米下锅”,缺乏“无中生有”“借船出海”的胆量和气魄,当然就更谈不上产业资本运作了。

三、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路径建议

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结合重庆实际,笔者以为,乡镇文化产业走“打造品牌—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是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起点。重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丰富,许多乡镇具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艺资源。綦江版画、铜梁火龙、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接龙吹打、木洞山歌,是重庆的特色民间艺术。此外,重庆的民歌民谣、民间舞蹈如木叶情歌、喝茶歌、秧锣鼓、竹筒舞、铜铃舞等风格别致;“过赶年”“三月三”“赶秋节”等民族节日精彩纷呈;石板街、封火墙、印子屋、四合院、吊脚楼等民间建筑风格独异;媷油粑粑、酿豆腐、乌江鱼、油茶场等民间饮食别具特色……这些民间文化加上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风光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旅游基础。若政府能够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那么,打造独特的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是切实可行的。武隆县依托仙女山镇“天生三硚”等独特奇异的自然风光,聘请张艺谋等文化传媒专家对川江号子、哭嫁歌等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精心打造了印象系列情景剧之印象•武隆。该剧公演后,3个月内就成功演出近百场,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期,武隆县接待游客34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19.08%和20.53%,带动仙女山镇和武隆县经济大幅增长。

乡镇文化产业要由小做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引智创新。引智创新,就是乡镇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对严重缺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各乡镇而言,引智创新至少有四种方式可作参考。一是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打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印象•武隆即是借用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外部智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成功典型。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宜将此种方式作为首选。二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文化资源如特殊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耕稼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与本乡镇地形地貌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之魂。当前一些“古镇”盲目仿古、冒古、造古,终究沦为“四不像”,关键就是没有抓住特色文化这个“魂”。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渝西各乡镇可考虑此种模式。如永川松溉古镇,滨临长江,交通便利,自明清以来多次作为县衙治所,其古街、衙门、城隍庙等建筑保存完好,又有诸葛亮神树传说,民间饮食“九大碗”享誉重庆……若能聘请文化传媒专家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综合打造,凝练出松溉古镇的特色文化并使其得以彰显,则该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将迅速实现突飞猛进。三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特殊的文化资源制作成为电影、动漫、网络小说或者游戏作品等等。重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题材丰富,据段庸生、张雪梅等考证,重庆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这类文化题材多达250余个,诸如巫山神女、涂山禹迹、金鹰降螺、白帝托孤、蛇吞象等经典故事,都是值得影视业和动漫业深度挖掘并打造的好素材。四是借用外部智慧牵线搭桥或者“无中生有”,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打造影视拍摄基地。拥有独特外景拍摄条件的乡镇,如南川、奉节、云阳、巫山等区县的一些乡镇可以借鉴龙兴镇两江国际影视城的做法。该影视城以“民国历史”“巴蜀特色”为主要外景拍摄主题,兼具“影视拍摄、影片观看、产品展示、高端论坛、特色旅游”五大功能,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实现每年拍摄5部经典影视作品、年均游客500万人、年服务业产值逾5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目前虽尚未完全建成,但“民国街”已初具规模,游“民国街”、逛龙兴古镇成为重庆一日游的理想选择之一。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3)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特殊的内涵。

1.1文化需求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单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育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单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摘要: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最大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成为各国积极思考的产业策略模式。在这种趋势下,以高创意附加价值、结合创意、文化、艺术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日渐成为中国选定发展或已颇具规模的新产业形态。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及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经济前瞻,2006,(9).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化需求

Key words:Cultural market culture industry culture demand

作者简介:纪衡尧,男,汉族,现任山东费县文化馆馆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80-02

当代文化发展的崭新思路,使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事业包容无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规模历史性变革,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问题极其鲜明地突现出来。国家由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的高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新的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模式。

一、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作为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办文化唯有“事业型”一种模式的传统思路和管理文化的计划行政机制;另一

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当代社会发展中正露端倪的“生态失衡”的潜在危机和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当代经济转型的现实把文化转型,把经济与文化的综合平衡、持续高速发展的严峻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

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学习、沟通、批判与借鉴其市场模式的运作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文化的世界往的经济(经营)方略,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如影视制品、音像制品、商业演出、商业性体育竞技观赏,都表明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类别。我国当代从普通市民到文化精英,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档次不同品位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既可能是对武打、言情等通俗文学及通俗音乐的渴求,又可能是对高品位艺术精品,如文学巨著、经典音乐、芭蓄艺术等的鉴赏与涵泳,既可能是生理感官上的颐养、休憩与享乐,又可能是心理精神世界的探寻追索;反映出一个不同等级不同档次的需要序列。三是当代社会浪潮式的文化时尚表明了当代文化需求的

迅速转换。由于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人们追求新颖追求刺激的文化心理得到高度张扬。文化热点频频移动,文化明星迅速代换。社会舞台经常演出时兴一时髦―时狂的文化新剧,以满足人们快速变换的强烈心理需求。因此,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强势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第三,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与文化发展的现有机制的严重矛盾造成了当代文化自身生存、发展的重大危机。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当代社会中先前由国家财政统包的艺术团体、文化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出版发行行业、影视业,现在都面临着资金匾乏,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有的甚至面临着倒闭、解体的严重危机(实际上许多文化机构如新华书店、展览馆、博物馆已经转业)。当代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行业的萎缩衰落形成了巨大反差,反

映了文化体制与文化发展的深刻矛盾。这种现状强烈要求冲破原有文化管理体制的固有模式,呼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方式.要求转换文化管理职能与文化经营机制,以新的产业和市场模式积累资金,改善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并在同当代科技的密切联系中开创文化产业大规模高速发展,文化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崭新局面。

二、近十年来,我国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

场迅速开拓,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充满矛盾又充满生机的新的发展景观。

首先是一大批文化市场从无到有,迅速开拓。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最早脱颖,初具规模;演出市场(以至商业体育比赛)渐趋成熟,冷冷热热;图书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机制健全;而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则从无到有,起点不凡;电影电视市场起起落落,交易热烈;娱乐、旅游市场遍及全国,迅速壮大;特别是文化广告传播市场,异军突起,势头凶猛。一系列文化市场的建立健全,开拓了文化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准备了现实条件。

其次,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我国一大批文化产业也逐步建立起来。它们已打破改革初期以文补文,以多业助文作为文化“谋生”的权宜之计的思维框架,而开始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影视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与我国其它产业门类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不仅有与其它产业相同的资金筹措、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还受到原有的“计划”文化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我国其它产业相媲美,也无法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

三、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合理性并不能掩盖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网。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体制的产物。所谓产业性,当然是指它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产业,文化产业自然要进入市场,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它所面临的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文化经济价值的估算与评定、文化消费的涵养与供给、文化广告的创意与运营―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文化产业毕竟姓“文”,它具有特定的观念性、精神性的特质,这就是文化产业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是指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化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自身发展规律,文化艺术创作与接受的独特方式,实现精神功能的陶冶感染方式等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哲学、历史、伦理、宗教、美学、法律等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它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它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品格,构建厚重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同时,作为文化,它又必须遵循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市场机制来看,文化产业的产业性必然先天地导致文化产品的商品特性空前凸现,甚至造成商品性独尊的局面,从而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性特质。同时,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又必然要求相当程度的规模生产,只有规模生产才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它必然依循大工业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追求大批量的投入和产出,这就导致了文化制作中大量复制、模仿、“膺品”和一次性消费商品,从而无视文化的艺术本性,使独一无二的文化精品创造趋于消亡。另外,文化产业的市场特性又与文化艺术所肩负的宏大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相矛盾,它当下的经济效益原则与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当代人文品格的长远文化战略相互冲突。无庸讳言,我国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既有着它兴起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又带有与生俱来的深刻内在矛盾。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给我们的悖论。在悖论中开辟我国文化发展的健康道路,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四、如何解决好当代文化发展中产业性与文化性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迅速建立和健全当代文化保护机制。当代文化保护机制是保证市场条件下文化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的根本制度,是解决产业性与文化性矛盾的重要配伍措施。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5)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发展中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农业产业化,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临武舜华鸭业的成功发展历程在这方面作些探索。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部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6)

一、两种聚焦

不管是业界还是业外,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电影正在回到社会文化舆论的话题中心。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不再只是在副刊中间隔性地为电影提供学术性的“影评”篇幅,而是开始高密度地刊登电影的投拍消息、明星花絮、导演行踪;而在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体中,对电影事件和电影人物的报道也愈来愈占据文化娱乐栏目的首要位置。与此同时,关于电影创作整体动向和导演个人艺术行为的议论分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地来自从事娱乐报道的媒体记者,而少数专家学者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之中已然不复往日的荣耀。的确,从总体而言,电影在经历了一度的边缘化之后,正在重新位移到人们谈论的焦点区域。

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是,在引起社会舆论热情关注的同时,电影界也正在遭遇出于种种目的的责难。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责难似乎集中在了这样一个话题:每年拍摄的这么多国产片为什么不能经常在电影院看到?有的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甚至用“迷失”、“消失”、“失踪”这样的富于文学性的字眼,作为文章的关键词;而有的报纸则更是赫然以《出得了电影局,进不了电影院》、《银幕“废”电,千部国产片有“影”无踪》作为文章的标题。于是问题就变得严重起来:与若干年前相比,电影是否真的开始迈向繁荣了?改革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笔者认为,对于上述问题,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二、历史中的现实

让我们先来做一点简单的回顾和对比。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其负面效应甚至延续到了2001年——这一年,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拍摄的20来部16毫米胶片电视电影计算在内,全国的故事片产量总共才88部。与影片产量减少相伴而行的是:电影观众人次以每年近10亿的速度下降(而1979年我国电影观众的人次曾经达到过293亿),专业电影院在渐离主营业务的同时数量也不断减少,一贯享受拍片特许权的电影制片厂度日艰难。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200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2001年12月,又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影管理条例》。这两个法规性文件,在总结实践和履行引导职能的基础上,对过去一些限制性的政策做了调整,开始从某种程度上显现出开放搞活的胸襟。而政策的部分调整,渐渐使电影的局面有了变化——2002年,尽管整个电影市场票房涨幅不是很大(总票房约9亿元,在前些年的基础上止跌略升),但国产故事片的生产数量却爬升到了100部;其中,由非国营制片单位(社会力量)独立或联合出品的故事片达到34部,较上一年的19部增长了12%。与此同时,全国23个省市以“合纵连横”方式组建的30条院线横空出世。院线制的建立,彻底打破了放映发行跨地区经营的壁垒,有效整合了多种资源,其规模效应在下一年度的票房业绩中很快就有了显现。

2003年可以说是电影产业化改革初见成效的一年。随着上一年《关于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细则(试行)》的制定和实施,影片投资和拍摄进一步向全社会开放。电影作为产业的概念更加明晰,电影的生产和市场活力得到了激发。这一年,尽管经受了“非典”的严峻考验,但国产故事片的产量达到了140部,较上年增加了40部;国内票房达到1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亿元。

2004年和2005年,电影的产业化发展更是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随着《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2003年12月)、《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1月)、《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2004年7月)、《电影企业经营准入资格暂行规定》(2004年11月)等几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电影作为产业的概念全面确立。在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非公资本(包括境外资本)积极进入的政策环境下,电影的创作生产、影院经营、市场发行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活跃的多主体投资局面,从而使得整个行业呈现出迅猛攀升的势头。2004年,国产故事片的产量跃升到212部(其中社会力量独立或联合出品100部,较上年的49部增长了近500%);国内票房达到15亿元,较上年增长50%;电影的主业收入(包括国内票房、电视播映、海外销售)达到36亿元,较上年的22亿元增长66%。而到了2005年,国产故事片产量又上升为260部(其中社会力量独立或联合出品172部,就资金数量论,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在全年16亿元制片投资总额中占到了80%);国内票房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33%;电影的主业收入达到48亿元,同比亦增长33%(参见表1、表2)。

表1.2000-2005年国产故事片产量统计表年份总产量国有制片厂出品社会力量独立或联合出品

(部)数量(部)百分比数量(部)百分比

2000年916875%2325%

2001年886978%1922%

2002年1006666%344%

2003年1409165%4935%

2004年21211253%10047%

2005年2608834%17266%

表2.2002-2005国内票房及主业总收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国内票房9101520

主业总收入(含票房、不详223648

电视播映、海外销售)

同样是2005年,国产影片的单片票房最高纪录和国产影片的总票房,继上两年之后第三年超过进口影片;18部影片在24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32个奖项。与此同时,院线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入院线的影院数量较院线制建立初期大幅度增加。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的院线数量达到37条,下辖影院达1,243家,银幕总数达2,668块①(参见表3)。

表3.院线情况统计表院线数量(条)所辖影院(家)银幕总数(块)

2002年308721,581

2004年361,1882,396

2005年371,2432,668

毫无疑问,从上述简略的回顾和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由于产业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的中国电影无论从创作数量还是产业规模,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而电影市场上扬的势头,还仍在持续显现之中。据《中国电影报》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4.0623亿元,比2005年同期的2.9086亿元增长39.7%,比2004年同期的2.2565亿元增长80%;观众人数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1.7%,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47%。②而春节后通常被认为是淡季的二、三月份,也通过对营销手段的挖掘,出人意料地呈现“井喷状态”——情人节档期票房达2000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2%;新开发的三八节档期,票房比2005年同期激增110%,观影人次增长84%。③由此看来,改革,也只有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改革,中国电影才能不断获得和保持发展的动力和生机。

三、市场辨析

在做了上述历史的审视之后,我们再来对所谓国产电影“市场失踪”问题进行一番辩证的审视。在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时代,国产新片一般都由各级发行公司通过统一排片的手段与影院观众见面,唯一不同的只是影片映期或长或短。但随着统购统销局面的彻底打破,影片的制片、发行、放映各方都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为市场主体,制片、发行、放映各方既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以统一档期的形式向影院供片,也可以通过某条院线或某个地区在不同时间段以分销的形式向影院供片,这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必然。由于影片供销方式和市场需求变得日益灵活多样,因此,就会出现有的影片在全国不同步放映甚或只在局部地区放映的情况。这大概就是影迷和关心电影的媒体产生“新片在影院上映数量太少”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某部影片未在某个地区上映,并不能说明该片未能进入影院市场。据《中国电影报》的不完全统计,“2005年进入院线放映的国产片增多,全国院线在2005年发行新片180部左右,其中国产新片125部”。④这125部国产新片,有的进入跨地区院线,有的进入局部院线,而院线还不是全国影院的全部。如果按另外至少有40部影片以各种形式进入二级市场统计的话,2005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新片数量应该达到165部左右,占当年产量的63%。诚然,近些年确有一部分影片由于艺术质量问题而未能为市场所接纳,也有一部分影片由于缺少后期推广资金或版权纠纷问题暂时没有发行,但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国产新片还是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了影院,因此,所谓绝大多数影片拍摄完成后就扔进了仓库的说法,只是部分媒体从局部角度出发的一种臆断,与事实并不相符。

在谈到影片是否进入市场的问题时,我们还需辨明一个观念:对于电影产品来说,影院放映虽然是重要的营销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营销渠道;其票房收入也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市场成败的唯一标尺。世界电影产业发展到当代,传统的以影院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越来越为多元盈利模式所取代,影院放映、电视播映、碟带发行、网络点播及其他新媒体开发,共同构筑了电影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市场空间,从而也使电影拥有了更多的产出方式。与此同时,影院票房在电影产业综合收入中的比重也处于不断下降的位置。以美国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票房占整个美国电影产业总收入的90%,1980年这一数字下降为76%,而到了1990年和1995年又分别下降为32%和30%。在票房比重下降的同时,各项后电影开发的收入则大幅度上升。目前,在美国电影总的产出结构中,非银幕收入已占到80%,形成了典型的“二八结构”。而即使在票房收入这一块中,美国近年来的情况也主要集中于少数影片,即以2004年为例,美国电影市场共投放影片400部左右,其92.14亿美元总票房的90%来源于排在前40名的影片。这也就是说,其他数百部影片在分切剩下的10%票房的同时,更多是依靠影院之外的多种渠道来回收成本或获得盈利。由此可见,在盈利渠道日趋多元的情形下,电影产品的市场效益不能完全凭其是否上影院或影院放映规模、影院观众人次来判定。就我国而言,有的制片方由于投资规模较小,出于节省拷贝印制、宣传推广等后期成本的考虑,采用投放局部影院或直接进入电视播映、音像发行等非银幕市场的方式销售影片,也属正常现象。如果这种方式能够使相当一部分制片方维持投入产出的平衡,或由此获得利润进行扩大再生产,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恰恰是我国当代电影产业从总体上走向成熟的表现。

四、乐观的预测

2005年3月,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易凯资本在其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电影市场当年的产值规模预期能够达到41亿元人民币左右。当易凯资本的CEO王冉将这份报告亲自送到默多克手中时,这位传媒大亨说:“41亿元?这么少?”

默多克感到吃惊是有道理的。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电影的产业规模还实在是太小。但从默多克此话的背后,我们或许也能读解出中国电影产业还应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之意。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当前,我国的文化娱乐消费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而随着产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电影也将获得一个更为乐观的产业前景。从可以预测的角度而言,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电影在产出方面是有可能持续增长的。

(一)银幕放映市场

银幕市场的票房产出,大部分来自城市中的影院设施。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影片未能在银幕上获得放映收入,很大程度上也与影院银幕数量太少有关。我国现有影院3,000多家,除37条院线下辖的1,243家影院2,668块银幕外,非院线影院以1家1块银幕计,全国银幕总数大约为3,600块左右。按城市人口比例,我国的银幕数量与美国的30,000多块和韩国的约1,500块相比,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从过去的几年看,我国大城市的影院投资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业外民营资金和境外资金正在不断涌入这股投资热潮中(这之中也包括房地产商在商业设施甚至居民住宅区中的影院投资)。在传统影院数量增多的同时,我国的数字影院也呈急速增长之势(参见表4),数量已处世界领先地位。

表4.数字影院银幕数量增长表(单位:块)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3454146211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股影院投资热潮可能会很快向中小城市辐射。在影院环境改善和银幕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我国近4亿城市人口若每人每年看一次电影,按每次15元计,影院票房也有可能达到60亿元。

此外,我们也不可忽视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目前,我国在农村传统的16毫米胶片放映之外,正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电影的放映。新研发的dMs系统在试点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和市场效益。随着广电总局和当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农村电影放映将进一步普及,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我国现有9亿农村人口,若每人每年看0.5次,按每部5元计,其市场规模也有可能达到20亿元以上。

(二)非银幕市场

如前所述,当代世界电影的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正在日益多元化。随着技术革命和各种新媒体的发展,电影的视听终端不断增多。在家庭电视机接收和录像机放映之外,新的非银幕方式的视听终端至少包括:影碟机、电脑(包括机上DVD和网络下载)、楼宇电视、公交和列车移动电视、航空器电视、酒店VOD点播、手机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视听终端的增多一方面使得电影的消费人群增多了(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也使电影“作为节目”而越来越成为“内容产业”。而当电影一旦成为“内容产业”,无疑将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增值空间。仅以电影的宽频网络下载一项而论,我国现有1.1亿网民,若按一半人有在网上下载看片的习惯,以每部1元每月看两部计,全年也应有11多亿元的收入。⑤在知识保护环境得到改善的前提下,电影的各种新媒体传播收入的前景,可谓未可限量。

五、必要的正视

当然,预测还只是预测。尽管中国电影近年来的产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整个文化娱乐产业中,电影当前还仍然是弱势行业。中国电影更大发展的整体拐点尚未到来。而在迎接这个整体拐点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至少还面临以下一些有待改善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作质量

毫无疑问,在影响人们电影消费欲望的诸种因素中,影片创作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近年来国产影片在生产数量快速递升的同时,在创作质量上还缺少整体的提升。平庸和劣质的影片屡有出现,甚至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平庸和劣质影片的产生,除了某些制片商的投机行为所致之外,创作观念的陈旧和艺术功力的缺乏也是其中一大原因。与此同时,一些影片虽然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探索,但由于主创人员过于沉醉干个人化的生活体验及其影像表述,也使得作品缺少市场竞争力。此种现象,在已经有过多年拍片经历的“后第五代”导演身上显得较为普遍。而问题还在于,对于这些相对年轻的导演来说,他们的影片不仅经常“手法跟不上想法”,而且其所表现的内容也常常显得“老气横秋”。在接受《中国电影报》记者的采访时,多次来华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沙吉·罗塞克如是说:“在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第六代’拍出来的电影不一定就是年轻时尚的,虽然他们掌握了前卫的表现手法。”⑥应该说,沙吉·罗塞克的批评确实不无道理。

(二)产品结构

当前中国电影的整体产品结构,低成本或较小投资影片的数量过多,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和票房在1000-1500万元之间的中等片,在产品数量上和整体产值中并没有起到中坚作用。只有中等规模影片在产品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扩大,电影的整个产业基础才能得到有效的夯实。如何使中等规模影片在获得良性循环的同时增加生产数量,应该是投资商、发行商、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共同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投资体系

尽管业外民营资本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电影业,但目前较完善的电影投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一个完善的电影投资体系,至少应该有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贷款的积极介入。而目前,由于版权交易不规范、知识产权状况不佳、数据统计手段匮乏及统计信息不透明(包括偷漏瞒报现象严重)等原因,电影业还较难获得风险投资和金融贷款。而缺少既熟悉融投资业务、又深谙电影行业规律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国有电影企业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的机制和经验,也是中国电影在突破资金瓶颈时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政府的资金支持机制方面,目前的一些做法或许也有需要适当改良之处。国家对主旋律重点片、科教片、儿童片、动画片、纪录片、少数民族题材和农村题材影片,通过“政府购买”、评奖、补贴等方式给予资助,当然是必要的和必需的。但是,这些影片在得到政府资助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具有了全部或部分的公共产品功能,而作为公共产品就有一个如何使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的问题。因此,在政府资助环节,还应该建立一种效益评估机制,对资助对象的前期预算报表、生产周期计划、目标市场分析以及后期的推广手段和效果,进行较细致和严格的审核,这样才能使资金使用决策进一步科学化,同时也才能更好体现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平性和导向性。

(四)知识产权保护

与以上几个方面相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应该是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作为“内容产业”,电影的市场交易说到底是一种版权经济。但是,在电影产业链日益延伸并日益开拓出可观的增值前景的同时,各种形式的未经权利人许可的盗版、盗播行为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目前国内电视频道(尤其是各级地方频道)所播出的电影节目,绝大多数均属盗播行为。而光盘盗版也屡禁不止,并且极大地冲击了音像市场的合法交易,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音像企业的生存⑦;电影版权拥有者与音像经营机构业已经初步建立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至于在各种依靠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中,损害影片权利人利益的非法行为更是极为普遍;尤其在网络宽频业务中,肆意盗播和免费下载电影节目可谓触目惊心。上述种种盗版、盗播行为之所以愈演愈烈,一方面自然与提供者和使用者版权意识模糊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违法成本过低和维权成本过高。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关部门尚需加大行政投入和司法力度,建立真正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这样方能为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生产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⑧

注释:

①2005年全国电影院线较上一年新增加影院55家,新增银幕272块。据《中国电影报》2006年第2期《解读中国电影市场产业结构之变》一文估算,2005年我国在影院建设上的投资总额应不少于10亿元。

②范丽珍《数字解读春季影市》,《中国电影报》2006年第16期。该文所列全国电影总票房,仅限于已加入计算机联网的影院的票房数据,不含未加入“联网”的影院票房和买断影片折算票房。

③朱玉卿《水涨船高,增幅喜人——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市场评述》,《中国电影报》2006年第14期。

④刘嘉、丁一岚《解读中国电影市场产业结构之变》,《中国电影报》2006年第2期。

⑤根据中华传媒网()转载的《传播渠道整合趋势下的电影接触情况与评价量表》(作者:张洪忠、许航、何艳)一文调查,北京地区大学生有91.3%通过电影院、电脑、电视等各种渠道在每个月看过至少一部电影,其中,看过1-2部的为22.3%,看过3-5部的为36.3%,看过6-10部的为23.4%,而平均接触率达到5.74部。而通过网络下载方式和使用VCD、DVD方式在电脑上看电影的比例,分别达到46.83%和23.30%。根据这个调查推论,目前中国1562万在校大学生,若平均每人每月在网上看1.5部电影,以每部1元计,此项收入也可达到2亿元以上。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7)

为呈现我校生的真实的潜在的消费需求,且不以现有的消费结构判断其需求走向,而是根据其需求满意程度调查阻止需求实现的原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全面的信息,我们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本论文结论基于对我校大学生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5%,回收的有效问卷195份。发放的问卷中有大一60份,大二60份,大三80份,比例为3:3:4。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我校大学生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1000,占57%,其次是1000--1500,占28.7%。低于500元的比例为10.7%,高于1500的不足5%。我校大学生可支配生活费用差距不大且数额不大。在可供支出的生活费中,支出前三甲分别是食物,生活日用品和服饰,其百分比分别为31.3%,25.7%,23%,此三项为生活基本支出,这表明,我校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部分,占总支出的80%,而开支最少的两项分别是恋爱支出与培训考试支出。

月花费为500--1000的大学生中,其消费支出前三甲依然是食物,生活日用品和服饰。这表明我校的大学生生活安排相对合理,在总可用的消费金额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超前消费的现象,但是同时高比重的基本生活支出也反映出我校生消费水平较低,恩格尔系数过高。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虽然食物,服饰和生活日用品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30%,但在剩余的可支出金额中,大部分支出又分布在通讯和网络上,比书籍支出,培训与考试支出和恋爱支出三项支出总和还多,占到了8.7% 。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总支出不高,而且文化消费主要形式是依赖于网络,属于自发性的独立完成的消费。

文化消费有许多不同内容,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4]

不同的消费内容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完成,所以实现不同的文化消费内容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低,大部分资金用于基本生活开支。但是在这基本生活开支中,网络通信消费确不能归类于其中,据调查,超过57.4%的同学利用网络经行信息咨询查询,且被调查者的主要文化消费也是属于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各种信息查询和娱乐享受。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文化信息的需求量大,但是迫于经济因素只能依赖成本较低的消费行为实现媒介——网络。而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除去57.4%的同学借助网络实现自己的信息专业信息需求,22.5%的同学选择询问他人,而只有19.9%的同学选择报班参加相关机构的培训。

网络成为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实现载体,通讯和网络支出成为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支出,这表明,网络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具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满意度调查中,73%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文化消费支出过少,没有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和需要。这表明,依赖于网络媒介的文化消费虽然能够满足于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其他的文化消费内容。

文化消费载体的狭隘影响着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实现,而主要影响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形式和频次只要是经济因素,48.7%的同学认为文化消费的费用过高,文化产品的价格过高。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在自己现有的消费结构上都有自己希望增加的支出部分,尤其对于文化需求(书籍和咨询培训),其比重占到了35%,为比重最大的希望增加支出的项目,其次是服饰支出为28%,再次是恋爱支出8.2%。这项调查显示,以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心理的阐述是具有普遍性的。[6,7]

但是我校生对于在希望增加支出比重较大的服饰上,虽然其意愿比强烈,但是对于是不是愿意或者希望服饰店进驻我校创业孵化基地这一问题中,只有22%的同学明确表示希望,而高达78%的同学的态度则是无所谓或者不希望。这表明,虽然我校大学生有着相对较强的增加服饰方面支出的欲望,但是对于校服饰店的青睐程度表现颇为冷淡。

与此同时,在被问到是不是希望增加创业孵化基地书店的时候,只有14.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希望,高达56.4%的同学明确表示希望增加书店,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于纸质书籍有较高的消费需求,希望改变依靠网络看书的方式。

在被问到“如果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各经营专业考试资料及专业相关信息咨询的店您觉得如何?”这一问题时,54.8%的同学表示觉得很好,13.3%的同学认为不好,而21.9%的同学认为没有感觉。超过一般的学生认为在创业孵化基地增加与专业考试资料及相关信息咨询的店很好,并且在后续的“如果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各经营专业考试资料及专业相关信息的店,并且其收费适当,您会报名吗”问题中,69%的同学表示可能会去参加报名,13%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参加报名,而只有18%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报名。这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书籍和专业信息考试信息需求很大,且消费意愿强烈。在文化需求的种种内容中,书籍和专业信息考试信息需求最为显著。

在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我校大学生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重视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例如书籍和考试信息专业信息)和对技能的培养的支出(例如美体美容,包括舞蹈化妆健身等等)。而大三大四的同学对这一方面的需求更为明显,在“如果您是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你觉得您在大一大二时缺少哪一方面的支出?问题中,超过80%的同学希望在大一时增加书籍和专业培训考试信息方面的支出,相对于另一项调查希望增加的支出方面占有率达到28%的服饰支出,对于大三大四同学的希望增加的消费意向项目中,其比重只占到了4%,而与此同时,对于文化教育相关的支出大幅增长。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受就业以及未来规划的强烈影响,大学生注重对自己的能力的培养,信息的掌握,技能的提升,形象的塑造,为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根据调查,在希望增加的文化消费支出中,只有34.3%希望增加音像影视支出,其余的65.7%的同学希望增加专业信息考试信息支出和美容美体支出。根据数据分析,我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最突出的是希望增加关于知识、信息和技能方面的支出,而对于文化享受文化娱乐方面比重相对较小。这种消费意向的形成一方面在于资金的限制,大学生希望利用有限的资金培养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入社会竞争的砝码,文化消费注重实用价值。根据调查,影响文化娱乐或文化享受消费因素中,20%是因为时间因素,32%是因为经济因素,而高达47%的同学认为是由于在接触的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文化产品没有新意。

调查综合表明,我校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和新颖性,对文化教育方面的需求大,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或是技能,注重对未来发展的自身素质投资。同时对于文化娱乐方面需求相对较小,对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注重其新颖性。这一现象的主要是,我校大学生对于文化娱乐消费范围不广,网络资源大多可以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在文化娱乐需求不广的一大特点之外的另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其新颖性,潮流性。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文化需求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需求,其满足程度低,消费意愿强烈,一方面受资金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孵化基地现有的经营项目中缺乏这一类的项目,供不应求,消费无处。48.7%的同学认为目前市场上文化消费的费用过高,文化产品的价格过高。希望在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出现价格相对低的文化教育服务项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于2009年12月,基地由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以公益性、引导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以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意产品为主体,搭建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入驻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科技类、劳动服务类、商品贸易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现在有17个被批准入驻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设计类的占8项、培训类的2项、商贸类的7项。

对于现有的入驻企业,大部分是以租赁为主的服务业,在策略上采取的是价格策略,即通过低价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受访的经营者表示,我校大学生大部分消费额有限,为确保企业的盈利,创业人员主要将自己的经营范围设定在需要程度大频次广且价格相对低端的服务项目上,例如出租服饰、洗衣店等等。而与设计相关的项目,虽是抱着发挥文化创意的初衷,但在真正执行上,为减少风险,往往创意工作室变成了打印室。而这些策略的形成主要是经营者基于对我校大学生消费水平不高甚至偏低,基础服务类的消费相对盈利保障大。

据调查,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所有的创业项目均没有亏损现象,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就一帆风顺,实际上,由于学校免除店面租金、水电费加上政府税费减免的政策,如果将这些成本算在内,起码有三成企业将关门。这也就是孵化基地的目的,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创业艰难。

根据以上数据,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发展与专业相关的咨询服务业,书店,美体美容咨询等项目。同时,对于文化娱乐方面的项目,应注重符合大学生时尚品味的新颖产品的开发。

对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营项目定位,一定要注重其专业性实用性,同时对于主打文化娱乐产品的定位要突出新颖性。

为辅助定位的成功,适当的宣传必不可少。“瓷缘”是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广告投入最多的一家公司,但对其知名度的调查中,只有不超过40%的同学知道这家店的存在,28%的同学购买过这家店的商品。根据调查,这家店的文化产品的价格相对商业街的饰品店的价格要低,顾客购后口碑较好,但是其知名度有限,因此,建议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营者增加广告的投放,增加知名度。同时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较大,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发展和联系消费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11).

[2]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1.

[3]王宋涛,谢兰兰.公平分配与居民福利——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03).

[4]任翔.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8)

 

一、厦门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厦门的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厦门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有油画产业聚集区、惠和石文化园、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

油画产业聚集区。其包括乌石浦油画村和海沧油画一条街。厦门的油画产业聚集区目前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一万多名,且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这保证了该产业群落的原创性以及创新性。不仅如此,该集聚区拥有进出口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室100多家,个体画廊进470家;销售生产油画颜料、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实力较强的产业公司15家;拥有多家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产权自有的工厂。由油画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发展出众多的为油画服务的文化企业,形成了油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集群被誉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

惠和石文化园。该园由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产品远销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和欧美国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之自发形成的油画产业集群,惠和腾飞石业引领该石文化园的聚合,在围绕“创意”核心的同时,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等为创意主体提供了开放沟通的网络平台,这为群内行为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经济论文,提高了创意人员对新文化的敏感度,使创新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该产业区时由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建成,到2008年实际入住企业297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达18000人,实际销售额62亿元。厦门市政府在这一企业群落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将创建国家动画基地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引导,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品牌的配置和营销,促进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的建立。厦门广电局每季度举行一次影视动画企业节目制作座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1]

由此可见,厦门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契机和推动力量,但它们都具有核心原创的行为主体,具有沟通和交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支撑,具有对同类企业较强的吸引能力站。

二、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这赋予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运用政策优势和地方自主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扶持促进政策,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厦门的集聚。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快,外来的生产要素便于进入,文化也随之进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文化优势

厦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经济论文,是一处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其中西文化融合,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包容性强,非常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闽南语为媒介进行表演的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发展良好;传统手工艺——漆线雕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厦门现代艺术底蕴浓厚。鼓浪屿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1993年10月成立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类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其表演以浓郁的民间风格和独特的闽南特色博得各界好评。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指挥下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助交响乐团——爱乐乐团,被列为全国9大交响乐团之一。厦门城市内涵丰富,拥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有爱国爱乡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还有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爱乐精神”。

(三)资金优势

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财政补助逐年增加,民营资金也纷纷介入。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88.73% ,2724个文化服务单位中,公有制的有307个,非公有制则有2417个,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2205人,产值达102.76万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为6.06%。[2]

(四)需求拉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相当居民的消费已向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转移,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潜在要求也在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厦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文化需求,有着灵活的政策支持体制,具备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少数企业比如惠和腾飞有限公司以外,在集群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厦门市动画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产品多停留在企业宣传片和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油画产品单一,缺乏综合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除了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国外市场接轨,厦门有将近70%的油画出口是通过“第三方”,[3]即外商直接收购或深圳等地的外商收购,进行包装后出口,利润空间被中间商大幅压缩,画师画工的劳动仅仅是赚取了劳务费。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首先,厦门优惠政策的力度较之周边地区薄弱,引致投融资渠道不畅,高级人才流失。其次,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承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缺乏系统性,使这类文化遗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创作中。第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缺乏很好的规划和设施配套建设,致使已聚合的产业资源分散。最典型的是油画产业园区,乌石浦油画产业聚集区的条件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地不足、不集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缺乏,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店租不断上涨,导致画师画商的创作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部分画师画商被迫外迁,产业集聚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薄弱

厦门目前只依靠创造性较弱的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推动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以及内容产业发达城市的产品扩张的情况下经济论文,若再不提高创新能力,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挤压。

四、推动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是创造、发行和衍生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链条。只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发挥出规模和互动效应。因此,要从建立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开始,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处共同发力站。要营造鼓励原创的产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推广宣传平台。在上下游链接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条。

(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就厦门文化产业存在的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交流,建立承接台湾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且有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如艺术、影视、印刷、传媒等的发展。注重加强相关支撑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扶持。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科学把握文化产业群落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政、商业设施、健全园区的配套功能,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灵感的氛围,增强文化产业要素进入的吸引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公共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支撑性文化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市场化信息,技术和交易共享平台,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经济论文,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特质性使创新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对于文化服务业来说,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摒弃模仿创新的观念。对于处在文化相关产业层的企业而言,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增强技术优势,根据国际产品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来改进技术,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其次,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快速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的关键。依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知识优势,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产、学、研互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364.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9)

大通县属高原大陆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气候凉爽,土质肥沃,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宜人;交通便利、宁张公路贯穿全境,并通有宁大高速和宁大铁路线,乡乡通柏油路,50%以上村庄实现道路硬化,利于农产品的运输。通讯发达,实现了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开通了大通县农业信息网、农业电话语音咨询热线,县乡各机关单位全部实现电话、传真与电脑办公,具有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传输系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通过实施省、市农业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和种子村的建设,为打造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大通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效益显著,促进了大通特色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

1农业生产现状

“十五”期间,在确保农村自用粮食需求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2006年我县粮油作物种植面积4.64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7万公顷,总产量7.90万吨。其中小麦面积1.40万公顷,总产量4.56万吨;马铃薯0.57万公顷,总产量2.48万吨;蚕豆面积0.26万公顷,总产量0.71万吨;油料1.94万公顷,总产量4.43万吨;蔬菜面积0.29万公顷,总产量11.26万吨。马铃薯、油菜、蚕豆为主的特色作物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占到60%。农作物种植向适应市场需求和高原特色调整优化,由粮油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产值高、收入好的“多元结构”转换。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立了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乡级病虫监测点。

2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2.1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壮大了农技推广队伍

“十五”末,我县基本形成了以“县为龙头,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县农技推广中心现有职工5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名(占85.7%),工勤人员8名(占14.3%)。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19名,初级职称22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于2005年建成了大通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由专人负责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病虫信息,指导全县的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全县20个乡镇均建有农技综合服务站,管理模式以乡镇管理为主,现有人员74人,其中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46人,其他14人;村级服务基本以县乡技术人员和村干部服务为主。

2.2加大了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重点推广了青春533、高原448、乐麦5号、民和853等小麦优良品种;青海9号、10号、11号、12号等蚕豆新品种;青杂1号、青杂2号等杂交油菜品种;狠抓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重点推广了脱毒175、下寨65、青薯2号、大西洋等马铃薯脱种,使粮油作物的生产逐步向“小麦良种化、蚕豆优质化、油菜杂交化、马铃薯脱毒化”的方向迈进。并累计推广旱作沟播技术0.73万公顷,配方施肥技术7.67万公顷,种子包衣技术0.18万公顷,病虫草害防治技术23.0万公顷以及农业重点新技术2.43万公顷,受益农民19万人,充分展示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

2.3加强了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

重点实施了优质油菜、优质蚕豆、马铃薯种植基地等项目。2007年共建立优质蚕豆、油菜沟播、小麦良种繁育、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商品薯生产等为主的31个集中连片示范基地66.7hm2。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而且特色种植初步形成,并向规模化发展。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我中心在全县建立14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和种子村,其中马铃薯特色产业村3个,面积232.92hm2,平均产量33.75t/hm2,收益达2.025万元/hm2(0.6元/kg),总收入471.7万元;油菜特色产业村4个,面积9.488万公顷,平均产量3375kg/hm2,收益1.215万元/hm2(3.6元/kg),总收入达512.3万元;小麦良种繁育种子村4个,面积327.7hm2,平均产量4500kg/hm2,收益1.08万元/hm2(2.4元/kg),总收入353.9万元;蚕豆良种繁育种子村1个,面积505.4hm2,平均产量4875kg/hm2,收益1.17万元/hm2(2.4元/kg),总收入39.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和特色种植产业重点乡镇,发展势头积极。

截至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42.85元,比“九五”末增长64.98%,“十五”期间年递增10.53%。农技推广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

3存在的问题

3.1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大通是少数民族居多的自治县,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本素质偏低,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较差。虽然每年都进行科技培训,但传统种植观念改变较慢,因为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真正掌握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青年农民不从事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较慢。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但力度不大;由于经费紧缺,不能系统的进行定期培训,科技知识更新慢,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3.2良种引进、繁育管理工作滞后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篇(10)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的各个角落也都充斥着文化产业资本的全球化竞争。这不仅表现在全球各国经济方面的依存度不断加深,同时也清晰地展示出各国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日趋国际化。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美国是毫无疑问的文化产业第一强国,其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到GDP总量的近四分之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的文化产业显示出了越来越明显的扩张性,这不仅仅是对别国经济层面的入侵,更是意识形态的占领。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变化,特别是出版和电影行业,在欧洲文化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法国的电影业久负盛名,号称“世界电影之父”。英国的文化单位直接雇用了大约1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45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5%。德国政府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给积极的政策和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德国的图书出版业是它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德国现有出版社2000多家,每年的营业额可达73亿马克以上。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二战时日本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国民经济已经崩溃,战后重建过程中,日本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经济的重新起飞,在20世纪末,日本的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日本已领先世界其他国家,仅次于美国。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历史断档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的速度很可观,中国文化产业机构约33.87万个,文化产业“核心层”雇用了278万人。到2013年底,娱乐业、视听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支付约20亿元,创值100多亿元。中国文化产业1000亿的市场规模已经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期,未来十年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简单的继承与推广,在这中间不可或缺的一个命题是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化产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命题,关系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方式,关系到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程度。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供求关系水平偏低

自20世纪后期,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促使老百姓文化娱乐需求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单位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速度,造成了较大的供需矛盾。例如中国的电影产业,无论是从管理的机制方面,还是资金投入的角度,中国的电影产业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和进步。但是现实的问题,依然要直面。如大多数国产电影的表现手法过于直白、画面缺少现代化高技术水平的支撑、电影质量以及推广方式不仅成熟等等。低水平的供求关系很难满足人们急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中国的文化产业格局产生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形成了条块分割,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繁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过于分散不均,不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的突出特点。

(三)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形成尖锐矛盾

1998年,中国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不再直接从事纸质报刊的出版等业务,数千家报纸和刊物被逼上市场运行的轨道。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从此,文化产业的改革,进入更快速的通道。然而,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机制仍面临很多困惑,坚固的壁垒和分散的行业,市场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个三公(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平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文化产业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就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运行。虽然中国在不断地推动改革,但是脱离条块模式,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文化产业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许多先天优势。首先,全球来讲,使用华语的人数为世界之最,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亚洲、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华人区都有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广泛的影响力。其次,中国有着其他很多国家不具备的特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无价的资源。问题在于,我们掌握众多优质资源的同时,却不能把它变为生产力,不能很好地驾驭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这两驾马车,使其拉动中国的新兴文化产业。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WTO”是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它所包含的协定、协议广泛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中国加入“WTO”以后,许多国内的法律法规与它的准则不尽相符,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我们正在积极的与世界接轨。中国现行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基本上是由两种体制改革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除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糟粕。

三、中国该如何做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中国重大的战略课题,是值得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是推动中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重要保障。

(一)供需关系与结构对称

人民群众需要多样化、高端化的精神生活需求,有了这样的消费需求,客观上就会刺激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高质化。中国需要解决文化产业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的问题,从结构上梳理清楚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等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消除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前提障碍。再拿中国的电影产业举例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引导资本向该领域流入,引进先进技术,吸引高端人才,调整监管手段等方式促进中国电影业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核心。谈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离不开文化创新。我们仅仅拥有优秀的文化资源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将其转化为产能。中国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文化部门,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能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机构应及早的、果断地予以弃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文化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归纳与整理。

(三)成熟的商业模式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要保护好相关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维护好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是市场,虽然中国是推动改革,但是服从僵化的条块模式,是远离真正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有勇气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建立一个成熟的经营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国际化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绝不能禁锢在一片土地上,我们的文化创意、文化产品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国门。只有经得住国际化考验,才能说明我们是成功的,我们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加入“WTO”,为的就是与世界接轨,走国际化的路线。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可以学到一些经验,更多的时候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需要的是勇气与智慧,学结已有的优秀的经验,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变法”,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光明的道路,纵然前方挑战不断,我们也必须坚持。

上一篇: 年度公示报告 下一篇: 企业创新能力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