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议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3:31

教育类议论文

教育类议论文篇(1)

本届大会日程安排包括开、闭幕式,主旨发言,分机构会议,专题会议,学者论坛,影视及各类展映、展览,学术考察等,其中专题会议是本次世界大会的主体内容。大会还将借助云南省丰富的民族民俗资源,组织与会的数千名学者进行学术考察,考察地点既有民族博物馆,也有原生态民族乡村。此外,大会还将展映24部由学者提供的人类学影视片,举办若干场影视人类学学术专题会议,会议进程间隙将安排有精彩演出和其他文化活动。

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胡小明教授领衔的学术研究团队的策划下,于2007年初着手申请专题会议,2007年6月“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与“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两个专题会议获大会组委会确认并着手征集专题会议论文。“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专题,主要是对体育人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关注体育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探讨各种身体运动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起源、进化、发展、传播和变异,在人类整个文化制度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专题,关注体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及研究成果,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问题,同质化与多样性对民族体育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生态体育与休闲娱乐等。为推动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开发西部文化资源中的应用,胡教授近期率青年研究人员与贵州民族学院教师组成苗族独木龙舟联合考察队,前往黔东南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为专题会的学术交流提供最新鲜的实证材料。

截至2009年4月,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筹备组先后两次征集与会代表论文,共收到日本、韩国、爱尔兰、中国的70余位学者提交的论文议题与摘要。论文经认真评选,并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审核,确定本次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将邀请正式代表30人、非正式代表10人参加。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将于7月27日参加会议开幕式及主旨报告,28~29日将安排参观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与博物馆。与会学者还将商讨筹建东亚体育人类学研究会等事宜。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Georgia Sou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GSW)校长、世界第一部体育人类学专著(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1985)的作者肯达尔•布兰查德教授(Pro. Kendall Blanchard),得悉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即将召开的消息后,欣然发来贺信。

专题会议相关信息可登陆本届大会网站(省略)与体育在线论坛“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板块()查询。会后,我们将选择优秀的学术成果,出版会议论文选集。相信本次世界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定将在加强东亚体育人类学学界的联系,促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推动体育人类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

教育类议论文篇(2)

二、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三、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四、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8年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五、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六、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②刊号中含有H、HK等由香港出版发行且未被认定准许或不能确定是否准许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刊物;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部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教育类议论文篇(3)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部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教育类议论文篇(4)

议论文、记叙文、夹叙夹议文,以议论文为主

2、议论文的分类

(1) 证明文

(2) 阐明文

3、证明文的结构

(1) 基本方法:是什么(引论,提出问题)----为什么(本论,分析问题)---怎么办(可以

是本论部分,可以是结论部分---解决问题)----结论

(2) 基本结构:列举法、总分法、纵深开掘法、正反对比法。

4、阐明文的结构

明确主题------解说主题------收束主题

5、证明文的论点提炼

(1) 题目要先声夺人

(2) 概述性语言来摆明观点

(3) 关注热点

(4) 哲学的思维

(5)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

6、阐明文的分论点设置

并列式,层递式

7、语言锤炼

8、记叙文的写法

(1)切题(2)线索明(3)语言美(4)关键句(5)叙述动人

9、夹叙夹议文的写法

(1)比例,以叙为主,以议为辅

(2)叙述要精练不同于记叙文的生动详实

(3)议论要精辟,不同于议论文的长论

(4)主题要鲜明,观点要明确

教育写作小技巧

教育写作考前练习题目:

1.新时期学雷锋2.师爱,师生关系3.素质教育4.德育

5.教师专业发展6.宽容7.教学(如生成性,民主)

8.培养学生的好奇心9.慢慢做教育10.快乐学习

11.教师的终身学习12.爱与尊重,赏识教育

如何拟题

一.比喻式:赏识,教育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灵的阳光)

宽容,教育的底色

二.倡导呼吁式

把自由还给孩子

让爱渗透教育

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呵护学生智慧的火花

找回失落的好奇心

三.关系式:论终身学习与教师职业发展

四.化用名言、俗语式

“高能”方得高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爱之深,请宽容

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习“随心所欲”

写作技巧

1.事例后,一定要归纳,点论点,做到有放有收

2.在每段之前最好点名段意,尤其是写“为什么”时,令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教育类议论文篇(5)

一、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是对STS的深化与超越

以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常被称为STS教育。一般认为,上世纪60年代初,正式的STS教育开始于西方发达国家。1967-1970年间,部分西方国家的大学开始推出相关的STS课程计划,之后相继推开。如英国的《社会中的科学》(1981)和《社会脉络中的科学》(1983)两个国家课程规划、美国《社会中的化学》以及加拿大的“Science Plus”计划、荷兰的“PLON”课程计划等,都对STS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在1982年及1990年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在全国范围内提倡STS理念后,STS教育开始成为各国科学教育的主流。除美国各州广泛采用STS教育课程外,亚洲地区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跟进。

STS教育通过让学生置身问题情境,设身处地地思考科技运用对个体与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重建概念与知识。然而,传统的STS教育只指出道德的两难或争议,却不要求学习者利用诸如对话、推理论证、科学本质的思考、情感、文化等去讨论议题,导致STS课程对道德和价值等层面的探讨并不深入。

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产生了由SSI教学挑战STS课程的新研究取向。SSI教学有别于先前的STS课程,是对STS理念的深化与发展。SSI教育的重点并非只局限于营造一种学习知识的情境或是特定议题的教学,而是赋予学生处理影响身边科技议题的讨论框架。因此,SSI在教育架构上特别强调科学本质议题(NOS Issue)、文化议题(Cultural Issue)、案例为主议题(Case-based Issue)等内容,这些取向均是过去STS 教育较为欠缺的。这种研究路径的修正与转向,扩展了STS 教育的范畴。通过解析隐含于科技运用背后的权力、价值及伦理,不仅可推动学生知识、科学伦理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个人哲学观、道德推断与信念系统的互动,某种程度也响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实施状况

西方国家的SSI议题课程牵涉层面广泛,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等诸多领域。从议题的内容属性来看,可大致分为“科技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科技对道德与伦理的挑战”、“科技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威胁”和“科技对资源使用方式的冲击”四类。现择其部分列举如下表。

2012年,笔者曾考查了日本部分都道府县的审定版教科书,令人吃惊的是,许多成年人都难以解答的SSI议题竟然是日本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如“对农田里遭受虫害的庄稼应不应喷洒除虫剂”(2年级)、“为了残疾人的方便可否改建作为部级保护文物的神庙台阶:以残疾人的方便为重,还是以保护历史遗迹为重”(3年级)、“围海圈地项目是否合理: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4年级)等,这些科技争议议题成为小学生探讨和协商决定的课题。

其实,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问题,在我们身为学生时就或多或少在脑海中浮现过,或许有些教师也曾被好奇的学生问到过。然而,在学习阶段将这类议题纳入科学课程并引导学生做讨论的课程设计似乎并不多。翻开我们的教科书,也很少将这类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的议题纳入课本;即使有,也多是以课后阅读材料的形式简单呈现,缺乏后续的深入展开。

总体而言,国内对SSI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既缺少对国际上有关SSI教学原理及课程模式的介绍,对国内科学教育现状也缺乏足够的论证研究。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学生在面对层出不穷的SSI争议时,都能负起自身责任,积极且主动地参与讨论,那么就应该从小训练他们做决定的能力,这应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

三、SSI课程的教学策略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SSI议题的教学策略更加多元。除了讲述之外,小组讨论与报告、角色扮演或辩论、批判性讨论、结构性争论、个案研究与实地调查等,都是讨论SSI议题常用的教学策略。

1.角色扮演和模仿

SSI议题具有社会真实的背景,因此角色扮演和模仿是SSI课程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这种方法能刺激辩论,通过让学生扮演或模仿议题可能牵涉到的各种角色,让他们了解所扮演角色的立场、观点及不同的意见。而且,道德两难议题的本质具有感情成分,学生的立场可能会在角色扮演或模仿中发生改变,有移情作用。

2.班级讨论

SSI议题具有争议性和半开放性的特点,无论是全班性还是分组讨论,都既能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又能让参与者充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看法,并培养学生倾听与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因此,班级讨论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鼓励学生探讨SSI议题的有效方式和避免独裁主义的方法。

3.批判性讨论

批判性事件讨论是对具有争议性的题目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SSI议题中关于环境、生态及牵涉伦理道德等冲突性较强的问题适合这样的教学策略。这种批判性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导向自我反思和价值澄清。

4.结构性争论

结构性争论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批判思考能力训练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讨论和正反立场互换,使学生深入探讨重要的争议议题。这种模式比一般情形下的辩论更能凸显议题的争论点,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质询对方与捍卫自身立场的氛围,扩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5.个案研究与实地调查

因为SSI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偏向地域性的议题适合让学生做实地调查,以便对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通常,这样的策略可以与个案研究或专题报告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SSI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学生通常被动接受教师或教科书所提供的内容。这种偏重讲述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却难以引起学生足够的参与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SSI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对结构不良、两难、开放、没有确定答案的真实问题情境的辩论、论证,最终形成自己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观点,作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在SSI课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SSI议题的焦点作讨论,思考未提及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发言,促进意见的交流。

在SSI教学时教师可扮演的角色包括: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对议题反思的促进者;扯后腿者或唱反调者――挑战学生想法、提醒没有思考到的方面;中立者――摒弃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权威身份、不评论学生的想法,等等。

事实上,SSI教学极大地挑战了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程中需释放出更多的权利,并营造出宽松学习氛围与环境。为了使议题能够持续进行,让学生产生对话,教师必须适时地质疑并挑战学生的立场。同时,教师又必须暂时隐藏自己对议题的观点,以免在自己充分表达后,因教师本身带有的权威身份影响学生的意见表达等。

五、SSI课程的评价方法

SSI课程并不适合使用选择或问答题式的纸笔测验,也不能仅以单次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原因在于SSI议题的学习中涉及诸如“资料的收集和解读”、“证据的评估和推论”、“行动的采取和实践”等任务。而且,由于SSI课程评价比较重视学生对于各种立场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议题的处理方式,这也使教师很难准确地对诸如“批判思考”或“作决定能力”等做出评价。比较适合SSI课程的评价形式有书面或口头报告、教师观察、执行行动计划或实地研究调查、建立学习档案及公共讨论评价等。其中,以档案评价方式较为常见。

此外,若以评价人员来看,除了教师的评分外,学生的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都应考虑在内。有学者建议用档案袋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个人档案袋中可以放置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记录表、录像带、学习单等,甚至是自己学习的心得,或同学之间互评的记录,从而客观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状况。

虽然,SSI教学应用于教育在西方国家已有20多年,但直到近几年亚洲国家和地区才开始盛行这种学习方式。由于东西方文化及社会背景差异,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推行SSI课程时会遇到一些西方社会所没有的困难,比如学生过于谦逊及羞怯、教师过于强调权威、学生对话交流障碍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因此,在我国开设SSI课程必然会经历一个逐步学习、借鉴、试点、整合、推广和普及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但如果教师愿意在可能的范围内作最大的努力,即使一学期只实施一次,都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更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① Johnson,D.S,Johnson,R.T,& Smith,K.A. Active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1.59.

教育类议论文篇(6)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教育类议论文篇(7)

自1999年起,笔者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担任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等专业的语言类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自觉地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实践远程开放学习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经过近十轮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教师导学、助学;学生自学;师生、生生交流讨论;学生练习、实践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简称“四步教学模式”。详见拙文《“导学议练”教学模式浅议》)。①该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一、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途径以及所选择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总和。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采用最佳的学习方法或教学策略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表现。教师的职能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教学评价的内在化。根据成人学习的规律和《汉语专题》、《汉语通论》、《现代汉语》等语言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是采用“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应为教学目的服务,教师导学,学生自学,议论探究,练习实践的四步教学模式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较适用于语言类课程的教学。

二是突出重点、难点,精讲多练。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讲清难点,在示范分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练习和实践训练约占1/4,学生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书面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是注重知识与语言实践的密切结合。语言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纠正语言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错误,加深对语言规范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是充分体现语言类课程的基础课和工具课的性质和特点。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教学语言类课程必须同教学计划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或《阅读与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配合和衔接,充分体现该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的性质与特点。②

二、“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③“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学习步骤是:

第一步,教师导学。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体现,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④法国思想家卢梭也强调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⑤笔者的导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开课前,指导学习方法,同时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文本内容包括:课程介绍以及与相关课程衔接的说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一体化实施方案;主持教师介绍;课程学习方法指导和课程重点、难点解析;课程综合练习及网上作业;与学习课程有关的参考文献;课程考核说明等。录像内容包括:课程学习辅导;期末复习指导等。二是在课程集中辅导时,进一步强调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特点和学习方法;指示探究课程重点、难点的途径;选择典型教例做示范分析。学习语言类课程,学生通常会感到枯燥难学,因而有畏难情绪。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能以学习为乐,就会产生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去获取知识,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笔者在导学中,有意识地选择生活气息浓,趣味性强,形象生动的语言材料做示范分析,化枯燥为形象,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运用自己的智力强项来完成全部学习任务。三是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在实行远程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渗透导学的内容,强调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特点,讨论分析带有趣味的典型习题。据对2006年春注册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对导学的要求十分迫切,91%的学生不希望教师系统辅导课程,而希望多传授学习方法,多举典型案例进行引导。可见,把导学放在学习之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自主学习,是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学生对教师的迫切要求。

第二步,学生自学。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⑥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应从根本上扭转把学生作为学习客体的做法,把教学中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使学生能够积极支持学习,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在远程开放学习条件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在自学这一步骤上。当问卷调查“远程开放学习有哪些特点”时,60%的学生回答“自主学习”,40%的学生回答“远程开放学习”。可见学生对远程开放学习中自学这一特点是100%认同的。在自学阶段,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以及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学文字教材、浏览计算机网页上的教学辅导文章,点击收视课程辅导录像,记下自学中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在学习支持服务较完善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学是卓有成效的,同时也是方便的,轻松的,感兴趣的,有个性特点的。“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工作特别忙,不能参加集中辅导的学生,非常欢迎这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

第三步,师生、生生议论交流。在远程开放学习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讨论和交流,能够克服师生在时空分离状态下造成的伦理缺失,弥补远程开放学习中的人文关怀。我国古代经典《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一个人孤独地学习,断绝与别人的交流互动,就会使自己闭耳塞听,思想受到限制。《学记》中提倡师友之间相互讨论、切磋,认为这样可以较快地增进知识,避免错误,这个论述客观反映了教与学双边关系的客观规律。解决疑难问题、深化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议论交流”这个步骤上。教师应为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创设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组织师生、生生之间议论和交流时,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在集中辅导时组织课堂或学习小组讨论,师生、生生面对面地直接议论交流。二是利用电子信箱、BBS留言版进行非即时的远程交流互动,教师每天上网浏览自己所管理的课程,做到当天的邮件或贴子当天回,在最短的时间里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三是运用CHAT的方式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实施即时远程议论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利用电子信箱、BBS留言版和CHAT的方式交流互动,还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个别化辅导,因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⑦为使议论交流活动取得实效,笔者每次都是提前在网上公布CHAT活动的时间和讨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互相转告,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多轮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远程议论交流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它不仅满足了学生远程开放学习的需求,而且还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四步,学生练习实践。一代宗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⑧学生在导学、自学的基础上,在议论交流的过程中,按照教学进程完成综合练习、网上作业,收效是显著的。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说过:“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⑨这段至理名言告诉我们练习和实践的成功,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成就感。教学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类课程,练习和语言实践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否则,是学不好语言类课程的。笔者调查参加过《汉语通论》课程考试的学生,问“为什么考得很好”,64%的学生回答是“做练习”。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知识,尝到了甜头,学习的信心就更强,兴趣也更浓。可见,练习实践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批改综合练习和网上作业的过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批改作业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也为教师调整和更新网上教学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然,“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每一个步骤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元互动的,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

三、“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评价

问卷调查显示,“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体现远程开放学习中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成效分述如下:

1.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该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适合远程开放学习的特点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2006年秋注册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回答“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的占54%,回答“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的占67%。学生在“导学议练”互动教学模式的学习中,自主学习意识已潜移默化,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2.注重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该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远程开放学习,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笔者所任教的课程每学期都要分别组织三次(6小时)网上即时教学讨论。此外,还利用电子信箱、BBS留言版,开展经常性的非即时讨论和交流,所任教的几门课程已回贴子3 700多条。师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和互动,还体现了在时空分离状态下师生之间的人文关怀。

3.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该教学模式要求拥有完善的网上教学支持服务与之配套,尤其是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的网上教学资源要很丰富。笔者任教的《汉语专题》课程,有各种学习和练习文本60多个,课程辅导录像12讲,期末复习录像6讲;《汉语通论》和《现代汉语》课程分别有各种学习和练习文本30多个,课程辅导录像6讲。所有学习文本和课程辅导录像,常年挂在网上,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和点击收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据网上统计,85%的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表示满意并乐于在网上学习。

4.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和同行给予充分肯定。该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统一考试,历次考试都取得优秀成绩,及格率达95%左右,大大高于全国的考试及格率。笔者曾对2005年秋注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2006年春注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分别收回23份和40份问卷,汉语言文学专业78%的学生,小学教育专业90%的学生认可并喜欢该教学模式。下面是对2005年春以来江苏电大直属教学点《汉语专题》、《汉语通论》两门课程考试的成绩分析:

入学时间

课程

人数 及格率

课程

人数 及格率

2005年春 汉语专题 139

94.8% 汉语通论 64

93.7%

2005年秋 汉语专题 232

93.3% 汉语通论 79

94.9%

2006年春 汉语专题 134

91.2% 汉语通论 71

94.4%

2006年秋 汉语专题 241

97.6% 汉语通论 58

96.6%

教育类议论文篇(8)

新闻报道是任何一张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在当前教育成为热点关注领域的宣传态势下,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要摆脱消息源缺乏、报道深度欠缺、表现方式单一、可读性不强、影响力不足的局面就要创新求变,注重从教育和新闻的双重视角,找准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契合点,探求教育立场与民生视角的深度融合,提高新闻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提升影响力、吸引力、引导力、服务性和传播力。

一、确立大教育观念,以教育的眼光关注社会,以社会的眼光关注教育

做教育新闻首先就应该读懂“教育”二字。传统的“教育报纸的新闻就是给学生给老师看”的观念造成报纸自身在新闻题材与视角的选择上过于狭隘。所以,要跳出“教育新闻=学校报道”这个框框的局限,明白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教育新闻不能仅围绕教育谈教育,还要从社会生活与人的生活的角度来谈论教育。教育新闻走进社会生活不但能扩大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更能贴近受众,有效的化晦涩难懂的问题为通俗易懂,也能促进新闻报道时效性和贴近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新闻记者要树立并强化大教育观念,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点,将一个普通的教育现象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多维透视,向受众展示某个教育现象、追溯这一现象的形成历史和产生原因的同时,展示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前景,这样的教育新闻才是有“内容”、有“价值”、有“高度”。

二、坚持“受众本位”,创新表现形式,提升吸引力

今天教育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发展变化,新兴教育热点不断涌现和受众成为信息者即自媒体特点的资讯爆炸时代,教育类报纸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受众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改变传统的受众与传播观念,改革新闻报道表达方式,立足于为受众服务的平民化视角,契合受众的“悦读”需求,用事实说话、用理论开道、用典型引路、用受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此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要重视受众对媒体信息“通俗化”的要求,找准“专业”与“通俗”的契合点,做到准确、生动、透彻、易懂;要在“短”字上下功夫,小众的东西做成大众化,化高端为通俗;要强化“点”的味道,要“小题大做”,把新闻做成“好玩”的产品;版面编排采用模块化的版式结构,内容清晰,通过整合做大重点新闻,弱化和梳理次要新闻,做好图片新闻,打造版面视觉中心,方便读者轻松阅读、快乐阅读和快餐阅读。

其次,要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深入基层,体验民生,了解受众需求,开辟受众言论专栏;另外,也要积极关注论坛、贴吧、社区等,寻找发现问题新闻,制作热点话题讨论的好素材,开辟版面,开展互动讨论。

第三,彰显人文精神。媒体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现代文明意识的倡导者,肩负着引导健康社会舆论的生成和促进社会先进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责任,在教育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倾注人文关怀,形成精神感召力。当前,教育新闻在进行报道时要特别注重十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内涵,重视报道对象和阅读受众的内心需要倾注人文关怀。

三、直面热点,主动设置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议题,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媒体的重要职能。媒体设置议程之后,舆论势必围绕这个议程展开和发展。当前,教育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首。教育类报纸要切实提升议程的设置能力,主动设置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议题,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发挥主流教育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教育类报纸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难点,一方面要以理性思维、社会效果为基调进行舆论引导,注重宣传报道的理性、人文性和建设性,辩证、全面地看待和报道问题,避免热点过热,舆论失控;另一方面,对理应引起足够重视的热点问题则应注意“加温”,进行深入开发,增强影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类报纸在注重舆论宣传时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既要先声夺人、准确报道,更要明辨是非、深度解析,要加强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的培养和塑造,不仅要实现对新闻事实的引导,更要着力实现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引导。

四、做深做透教育新闻,注重发挥评论的作用

首先,要做深做透新闻,注重报道思辨色彩。新闻的最高使命在于“影响”当代而不仅是“记录”当代。在教育领域发展迅猛、信息海量的今天,教育新闻记者要加强深度报道的力度,关注教育领域的时代命题,关注未来社会走向,在思想库、意见源这一角色中拓展空间,以报道高度和深度获得社会影响力,推进报纸品牌建设。例如,政策解读类深度报道要以解惑为起点,以提供新闻背景并对有关新闻事实的深度解读为重点,突出“为什么”,注意用联系的眼光分析新闻事件;问题分析类深度报道注重对事件意义的理性探寻,多角度切入,探析原因,分析利弊,争鸣讨论,主动引导;主题透视类深度报道将事件置于更深广的背景中,全景式报道,揭示其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其次,要借鉴都市新闻报开设评论版,为报纸注入灵魂思想。评论代表的是一份报纸的价值取向,反映积蓄于读者心中、表达某种时代意义的精神脉动。评论要写得活,既要针砭时弊,又要提出办法建议,既可以从细微处议论,也可以就大政方针发言;评论既要运用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言论”论述和宣传重大事件,又要满足读者对短平快言论的需求,可以开设快评、微评等专栏,简短评价,字字珠玑,拨云见日;评论可以恰当推出漫画快餐,让人在喜“阅”中了解新闻事件;评论要重视互动,精选网上精彩博文或国内主流媒体或者是知名人物的微博,开辟群众性讨论专栏,为评论引入更多受众的声音。

五、增强新闻的服务性,提供有效、高效、高品质的服务

在教育新闻的诸多功能中,服务功能应该放在首位。适应公众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特点,在报道教育信息的同时倾向受众关心的角度从那些被受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问题、需求入手报道新闻,在新闻选题上得到读者的认可、在新闻内容上启发读者。教育新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注重对教育事件和政策的权威、精准解读,做到政策下达,舆情上达,架起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要深入了解建设当下各个教育层面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了解社会需求,向受众公开传播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举办公益讲座、评选优秀新闻等与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显示社会责任感,彰显服务力,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六、创新模式,推进媒介融合,提高传播力

教育类报纸新闻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应积极推进传统报纸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融合,将报纸自身的“深度”“高度”和“公信度”优势与新媒体的“宽度”“速度”和“互动度”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网络服务,捕捉新闻线索,了解社会热点、焦点,把握社会舆情,及时聚合舆论、引导舆论;积极推动报纸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构建全媒体信息采集、集成、分发平台,建设全媒体舆论引导新格局,全面提高传播能力。

总之,信息全面、清新自然、时尚前卫、内容深刻、文化价值、服务到位,且为受众所需的新闻报道,是一份教育类报纸能够获得读者青睐,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在社会上有较强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陈文举,《当前教育新闻的不足与改进方法》,《中国记者》,2010(12)

②张宜迁,《教育新闻:寻求专业化与大众化的结合点》,《视听界》,2011(4)

③刘爱香,《让教育新闻既有可读性又有可品性》,《新闻采编》,2011(1)

④李毅荣,《教育新闻报道的选题创新路径―以中国新闻教育类获奖作品为例》,《东南传播》,2012(8)

⑤王志忠,《做“活”教育新闻》,《新闻采编》,2009(5)

教育类议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2-0121-06

教育舆论一般发生在教育周期性节点、教育政策和教育突发事件之际。在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以权力转移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改变了教育政策的传播模式,已经不再是政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格局。作为政策相关方的大众媒体,逐渐摆脱了单纯的“工具”地位,已并非仅仅是政策的“宣传者”和“动员者”,而经常会被描绘成公众议程的有力建构者。为此,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政策报道就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育政策报道过程中,言说主体、言说方式均会影响到言说的内容,进一步影响到言说的效果。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规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其中争议较多的、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规定》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们将这次舆论事件概括为“批评权”事件。人们的立场和价值诉求不同,对政策的看法自然不一,批评与质疑就不可避免。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我们以《规定》后的舆论现象为案例展开研究,回答教育舆论中“谁在说、说什么、如何说”等一系列与教育政策报道相关的问题。

一、谁在说

新闻报道作为各种利益诉求的公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的政策意见,是舆论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意见领袖”,其虽然不能成为决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现实中,在新闻报道这一“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付出了艰辛努力,可是有时却发现,社会舆论并不很令人满意。具体到教育部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总伴有舆论的质疑声,甚至是对学校、教育非理性的批判与无端的指责,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给人以“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在一种缺乏同情、理解、宽容和合作的建设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下进行的”[1]这样一种错误的印象。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的热点话题,教育政策以后引发的热点问题,也随之成为各类媒体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政策能否得到坚决地贯彻执行,还取决于政策能否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谁将哪些话题带入公众的视野”制约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在回答谁将哪些话题带人公众的视野这个问题时,新闻的来源很重要。本研究中的新闻源主要是政府代表(中央或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理论工作者、本报媒体从业人员(记者、编辑、通讯员和评论员)、其他媒体、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网友以及其他人员。他们均通过接受采访、发表评论以及读者来信等多种方式向媒介提供讯息,表达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对上述新闻源进行分类与编码,可以得出不同报纸媒体的舆论主体的分布情况。

表1中的数据表明,中央级党报的新闻源主要来自本报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和33.33%;省市级党报的新闻源分布则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观点所占比例不变,然而成为最高,仍然为33.33%,本报媒体从业人员观点所占比例急剧下降,为15.55%,下降部分被不同的舆论主体所分享,包括政府代表、学校管理者和家长,所占比例均为8.89%,教育理论工作者、其他媒体以及网友的观点也均占到6.67%的比例,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学生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仅为4.44%。

在晨报、晚报以及都市类报纸媒体的新闻源构成中,教师的“声音”所占比例与省市级党报相比仍然为最高,然而比例进一步下降为22.35%,本报媒体从业人员的观点占到总量的18.82%,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合计达到23.53%的比例,教育理论工作者(11.76%)、政府代表(8.24%)、其他媒体(7.06%)、学校管理者(5.88%)和网友(2.36%)的观点也均有所体现。《中国教育报》仅有的两篇文章则均来自于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第十六条的评论。

以上新闻源分布表明,中央级党报的新闻源主要来自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第十六条的观点,这符合长期以来中央级党报形成的宣传特征。教师群体作为政策的利益相关方,其话语虽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表达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政策意见。相对于中央级党报来讲,省市级党报的新闻源构成中,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的意见大幅度下降,而更加关注《规定》第十六条的政策目标群体——教师群体的政策意见,这也符合省市级党报离政策者较远而离教师较近的特征,且言论主体呈多元化态势,教育理论工作者也被请到大众传播的平台上,学生、家长、政府代表、学校管理者等政策的利益相关群体也均有对《规定》第十六条表达意见的话语权,其他媒体的文章、网友的“呼声”在省市级党报上也有所体现。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话语权构成及分布与省市级党报趋同。作为教育系统的机关报《中国教育报》传播的则均是本报媒体从业人员的“声音”。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政策报道已经发生了变化,各利益相关者均在教育政策报道中获得了话语权。然而,教育活动作为一项专业的活动,是受利益主导还是受认识主导,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作为专业活动的教育政策报道,在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后,更应该寻找各利益相关者的专业人,从而达到科学引导教育、解释教育的目的。教育专家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人,既可以解释教育政策,也可以对教育政策重新建构,在教育政策报道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在中央党报和省市党报的教育政策报道中,他们的话语权很小,只是在市场类报纸的报道中其话语权才体现出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追问,是否充分发挥了教育专业工作者在教育政策报道中的作用:是个体出场,还是集体出场;是有组织的,还是随机的;是由媒体自身组织的,还是教育部门协助组织的。如果个体出场,其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如果集体出场,是否需要教育部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或者由教育部门进行适当的组织,或者我们的各级教育宣传部门,不仅要承担政治宣传的任务,更应该承担专业宣传的任务,在政策报道中组织有关专家对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对各种不同的媒体表达给予回应。

二、说什么

教育政策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从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是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2]利益的分配并不仅限于经济利益,还包括权利、机会,等等。《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实际上,政府是将利益的天平向班主任教师群体做出了倾斜,利益分配的结果使班主任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而失去了原有利益或利益有可能受到抑制的学生、家长群体,必然会对《规定》提出质疑。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中强调的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新闻媒介对人们认识“什么是当今最重要的议题”有重要影响。在报道中,新闻媒介必须选择并突出几个话题,将它们设定为当前最重要的新闻。[3]我们这里对《规定》后的新闻报道,依据报道的主题进行分类,并根据报道主题出现的频率,归纳出新闻报道的中心。

统计说明:图1至图3中的A、B、C、D分别代表的报道主题依次为:A为教育部赋予班主任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的必要性,B为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C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D为其他。

据图1所示,中央级党报分别从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以及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报道,其中对具体操作方式的关注程度较高,达到66.67%的比例。图2中,省市级党报的报道主题则围绕赋予班主任批评教育权利的必要性、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等方面展开,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议题是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占34.62%。图3中,在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报道主题分布中,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仍然是占据最高比例的议题,占44.2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涉及到《中国教育报》的新闻报道仅有两篇,且均是关于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

从教育政策决策的角度看,“教育政策目标的概括和表述应具体、明确,不空泛、不含糊。也就是说教育政策目标的表达应尽量用单义词和大家认识比较统一的词语,使人能够明确领会其含义,而不是这样理解也行,那样理解也行”。[4]话语的背后是社会的变迁在起作用,在崇尚师道尊严的社会,教师对学生具有无上权威,对学生批评教育甚至体罚都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引导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教师群体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处于弱势地位。“舆论学认为,一种公共议题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信息的刺激,外界刺激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表现。”[5]因此,当教育部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规定班主任对学生有“适度批评教育权”,来提升班主任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地位,解决班主任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实问题时,与公众传统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发生了冲突,就成了公众热议的焦点问题。

此外,在国家利益是唯一的利益主体的时代,教师与学生追求的是共同的利益,不存在分歧。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介入到教育领域,市场承认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学校、教师成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服务的消费方,有权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二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利益追求不同,自然就会有冲突和矛盾。因此,师生关系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经由原来的以师为父的传统伦理关系,演变为教与学、责任权利等多重关系。而《规定》第十六条对政策目标群体利益划分的界限模糊,也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方对政府行为的否定。因此,利益分歧点是“适当方式”的界定问题,解决之道是明确“适当方式”,合理划分双方的权利边界。

就《规定》的出台背景而言,当年的教育部领导对中国教育报上《让班主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6]一文的意见是:要认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调研,尽快形成《班主任工作条例》,要总结经验,同时要重在创新,特别是要将班主任工作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职业岗位来对待,而不能仅作为“副业”或“次要职业岗位”对待①。通过对《规定》的舆论分析,媒体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班主任的批评权,特别是批评权的合理使用方式上,这充分体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可见,政策出台后的媒体议程与当初的政策议程南辕北辙。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政府不必也不可能让媒体报道完全符合政府的意图,然而,就教育部门而言,如果媒体议程能够很好地配合政策议程,这仍然是好事。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育部门深化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就《规定》而言,特别应该让社会知道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要知道如何创新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在教育人方面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其实,就这一侧面而言,也会存在很多新闻点,这是从教育行业、教育专业的角度解读《规定》的新闻点。由于记者工作的特点和专业背景的缺失,他们难以找到其中具有教育意味的新闻点,教育部门应该进行有力的支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在与社会媒体的合作中发现教育政策中众多的新闻点,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批评权及其适当方式方面。

三、如何说

当“谁在说”与“说什么”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后,“如何说”的问题就更加重要,直接影响到“说”的效果,是直接与政策者的期望相符合,还是背离或者产生落差,这就更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就政策者的初衷而言,当然期望在政策后能够取得正面的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的目的。政策后,媒体往往通过报道的标题、立场来体现政策报道的舆论导向,以“如何说”的报道立场影响教育、影响社会大众。

在对教育政策的报道、评论中,新闻标题往往构成了政策报道的主线,反映了作者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对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媒体为舆论倾向建构的整体框架,以及其希望公众如何了解《规定》的政策信息。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报道,可以例举以下一些标题:“一个无奈的授权:班主任可以批评学生”;“‘雷人’的规定,无奈的现实”;“从一句‘并不伟大的废话’说起”;“有了批评权‘适当’难把握”;“老师困惑:我到底有多大权利”;“老师批评学生自古天经地义,教育部发文意欲何为”。这些新闻标题的作者使用了带有鲜明否定倾向的形容词,如“无奈”、“雷人”、“不伟大”、“困惑”、“难”、“天经地义”等。新闻的标题是文章的纲要、主旨,读者不需要阅读全文,仅从标题便可知作者的观点。

某些信息是否重要,则是基于话语背后的某种动机的驱动。在中国,新闻媒体兼有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其经营运作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新闻媒体需要及时、快捷、准确地提供真实、完整的政策信息,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介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 14号),意味着在2013年12月31日,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新闻媒体将全部转制为企业。行业属性的整体转变,促使媒体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而作为大众的传播媒介,其存在与发展更加依赖于大众对信息的需求。《规定》以后,报纸媒体热议“班主任批评权”无非是迎合了公众对教育政策信息的需求,利用了社会各界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关注,而且站在反方批判政府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因此,新闻媒体炒作“班主任的批评权”问题,最终还是源于其背后的经济利益需要。

教育舆论导向不仅体现在标题上,而且不同类别的媒体在言说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我们将教育舆论导向分为正面支持、负面质疑和中立倾向。通过对报纸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图示(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报纸媒体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报道存在舆论引导上的差异。中央级党报有66.67%的比例对《规定》第十六条是持正面支持的态度,负面质疑或批评的立场也高达报道总量的33.33%。省市级党报的报道立场分布相对均衡,38.46%站在中立的立场,正面支持与负面质疑、批评倾向分别占到34.62%和26.92%的比例。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与中央级党报的报道立场形成对比,更多的对《规定》第十六条提出了负面质疑与批评的意见,负面报道的“声音”高达63.46%的比例,支持性意见仅占报道总量的15.39%。《中国教育报》仅有的两篇文章,则支持与反对的态度各占50%。

从以上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今天,一项教育政策出台后,作为“”的中央级党报对政策内容也提出了质疑观点。省市级党报则从几均分布的正、中、反三方立场引导公众对《规定》第十六条的理解。而完全依赖于大众对信息需求而生存的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更是需要站在反方的立场报道政策信息,吸引公众对政策信息的关注。作为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教育报》,则以正、反双方讲两面理的方式报道《规定》第十六条。

针对市场媒体主要持批评否定意见报道教育政策、往往站在反方立场去寻找教育新闻的新闻点的现实,那么教育新闻的新闻点在哪里?是新闻的新还是教育的新。我们认为,教育政策新闻的新更应该是教育意味上的新,而不应简单地或仅仅是新闻的新。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需要主动联络相关媒体特别是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市场化媒体,通过讨论沟通达成共识。既要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教育政策,更要按照教育规律报道教育政策。建构主义的而不是解构主义的,正方的而不是反方的,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立场,同样是市场化媒体的一个生存策略。站在反方说话,要出彩太容易了。

同时,在媒体生态变化后,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心态,允许教育舆论的多元并存,不能听风见雨,畏缩不前,要积极做好教育工作,不受舆论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意、把握舆情,听取各方舆论意见,改进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对舆论,要从舆论报道中掌握舆论建设的专业本领,要开展更细致的工作,比如组织有关专家主动参与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把政策初衷、与现行社会的冲突点、该项政策的新闻点提供给媒体,供各种媒体选用,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新闻稿或者政策文本供媒体报道,把握教育政策报道的先机,把控教育政策报道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蒋建华,如何认识和对待媒体对教育问题的报道[N],中国教育报,2005-9-12(4)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教育类议论文篇(10)

会议由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主办,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承办。

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及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等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作了题为“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作了题为“‘文化数学’课程的构想——兼谈数学与中国文化”的报告,南开大学顾沛教授作了题为“如何讲授数学文化课”的报告。会议还安排了18个大会发言。

会议期间,代表们广泛地交流和讨论了各自学校开设数学文化类型课程的做法,以及数学文化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经验。与会代表一致反映,大会发言内容充实,水平较高,使代表们收获很大。

上一篇: 防艾协会会长工作计划 下一篇: 新生家长会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