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9:14

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90-03

2011年2月19号,在中央党校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来加强的社会管理的法制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健全服务性社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社会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党和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提供公共服务的生力军。

一、社会组织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

(一)社会组织含义的界定。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以非营利性为特征,以公益性或互益性为活动方式,独立于党政体系、企业之外的正式组织,通俗点讲,主要就是民间组织。它是人类组织形式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本文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的是狭义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是一个完整社会的第三个板块。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结构分化大体定型:以政府官员为代表、政府组织为基础的国家系统,以企业主为代表、企业组织为基础的市场系统,以公民为代表、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基础的公民社会系统“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可以说一个完整的社会,除了政府、市场,还有第三个板块,就是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各类社会组织在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方面,社会组织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经济活动,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许多经济类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在规范行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治方面,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动力。民间组织也是沟通政府与公民的桥梁,有利于增强官民之间的互信。社会组织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正在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公益方面,各类社会组织一直承担着扶贫济困、促进慈善事业的重任。总之,社会组织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社会与政府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起到了国家系统、市场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

(三)社会组织的良性运作,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高。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组织自身与组织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所谓组织环境是指影响组织并反过来又为组织所影响的因素组合。组织是嵌入社会环境的有机系统,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使组织存在、发展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组织生态系统中。因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经济组织,政府必须适应处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保持政府与社会的平衡,政府内部就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功能转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三种性质迥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构成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切合作的三角关系。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的立足点逐步转变为为市场机制的发挥创造充分的外部条件,协调市场关系,维护市场规则的公正和弥补市场不足。具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存在以下三种关系:解放市场、促进市场和模拟市场。即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让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市场不能直接发挥作用时,通过重新界定产权或确认经济主体的权利使市场机制得以运行;而在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则需要模拟市场过程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交互式的社会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将政府职能与一般社会管理职能分开,培养社会自治组织,提高社会的自律水平,把大部分社会事务还给相关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的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迎接这一挑战,对政府职能及其管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无疑是成为各级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明智抉择。

二、社会组织的创新是落实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一)时展需要社会组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社会组织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处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是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生活,追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更大利益的新期待。二是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客观需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三是国力增强提供了新动力。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四是社会和谐提出了新课题。社会组织如何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协同功能,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安定团结,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课题。五是扩大开放提出了新任务。顺应社会组织在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际潮流,需要我国社会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形象,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二)传统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是社会组织创新的瓶颈。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一是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视不够,还没有把社会组织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二是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数量、质量、功能、作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我国四位一体的建设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三是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组织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立法层次较低,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不高,政策环境还不完备。四是体制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大量社会组织难以纳入依法登记、依法管理的轨道,相当部分社会组织行政色彩严重,政社不分,参

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不足,甚至使许多社会组织不能合法化。

(三)社会组织的创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社会管理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2011年2月19号,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制度转变必然带来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三重社会后果:一是资源分散化;二是利益多元化;三是需求多样化。社会管理不能是党委和政府包办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只是常规的做法,但现在很多人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工作,这时候的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协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城乡基层社区的作用,也包括企业的一些作用。“公众参与”就是社会管理要让人民群众知道、参与和监督,不是领导干部拍脑袋决定。这样才有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非但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相反,还要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动这支力量介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只有既强化党政领导又重视社会合力,让社会发育和发展同步前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社会管理,才会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事实证明,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得以强化,当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当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得以健全,才能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社会组织的创新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上台阶。建立“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为核心,齐抓共管”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解决没有抓手,没有监督和落实措施,无衡量和追究手段,无有效对话途径等问题;建立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公安部门、税务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物价部门等相互配合,行动一致,协调运作的整合机制,解决认识不一致、说法不一致、行动不一致、相互掣肘的问题;建立对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监督、执法监督、社会监督的体系,促使社会组织自律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器”试点,以点带面,带动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法制化。探索改进双重管理体制,促进管理体制逐步由重入口登记向准入和日常管理并重转变,由重行政控制向依法发展方向转变;从法律层次规范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设立条件、审批程序、运行机制等,使社会组织工作规范化;健全社会组织管理规章规定,对相互冲突、不合时宜的规章及条款予以修订或废止,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不完善、不系统、相互冲突的问题。

(三)健全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完善议事、选举、机构、财务、人事等各项制度;减少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保障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及独立性;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能因为社会组织需要从政府、经济组织和民间捐助者那里获得资助和支持而变为支持者的附庸;加强对基层社会建设管理指导,在村(社区)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体,群团组织、志愿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协同,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非营利机构等参与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村(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四)建立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落实社会组织有关优惠政策。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税收减免等途径,鼓励各地通过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预算安排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专项资金、财政资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政府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促进政社分开,建立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渠道,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化、专业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化行业协会的布局和结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重组与改造,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重点培育和发展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对不符合产业升级和行业日趋萎缩的协会要归并重组,对长期不开展活动或者违法违纪的协会,要依法查处乃至注销和撤销。切实推进政会分开。引导和规范行业协会从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彻底分开,促进行业协会依法独立运作。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和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鼓励选举企业家担任会长,可通过选举、聘任等方式产生秘书长。抓好改革试点。与有关部门配合,选择若干城市和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简化和规范管理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制。二是加大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扶持力度。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组织。三是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快速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四是积极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创新社会管理篇(2)

总书记日前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全国上下的热词。现阶段提“社会管理创新”, 其意义首先在于,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要逐步改变“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格局。当前,社会矛盾很多,不断,说明社会的管理已经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很多地方与现实需求脱节,所以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

其次是,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以往我们一想到社会管理,首先会想到这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而没有考虑到让群众也参与进来。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既不民主,也不科学。在很多问题上,若将群众排除在外,往往成效就不是那么好,或者就不如政府当初承诺的那么好,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实际上,政府应该尝试把这些问题交给社会去解决,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现在讲创新,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社会和群众也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力量和智慧。

当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脱节的时候,很多矛盾就必然会出现。要化解这种矛盾,治理的理念必须由堵变疏。如果单纯把社会管理创新理解为维稳的子概念,这就将社会管理创新矮化了。

我们为什么要在社会领域改革?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人民与官员之间的主人翁与公仆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颠倒了。理顺这种关系,厘清政府与社会的界限和分工,显得非常急迫。

九大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字说明我们现在的社会管理方式是落后陈旧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完善和规范。一些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缠绕中国发展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依靠公众、媒体、社会团体等力量来解决。从前我们总是认为“水能覆舟”,现在我们应该更看重“水能载舟”。

我认为,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应当广泛吸纳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来,从而实现民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权利。这种参政权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的参与,即公民自身的公共参与;另一个是公民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围绕上述两个层面来展开,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

不同的地方政府会从不同的着眼点,将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具体化,落地为实。我在不断的讲学和研究中,逐步总结出了一套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具体而言,这一社会协商对话机制主要包括九大制度:首长接待日制度、听证质询制度、发言人制度、对话制度、特别领域的信息公开制度、谈话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举报人保护制度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开述职制度。

我首推首长接待日制度。这里的“首长”包括各部门、各组织的一把手,从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到县长、专员,到局长、市长、省长、部长、各级党组织的书记们,都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与部属或群众见面,听听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建言,也让公众知道自己到底都在干什么,消除人们对政府的神秘感。我认为,这是听取群众意见最好的一个机会,社会从下到上都应该有。

其次是听证制度。各级政府在做出关系民生的重大决策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听证。目前,听证最大的问题是走过场。通过听证会,领导干部不仅了解了大多数人的意愿,而且了解了少数人的意见。把这些人工作做通了,实际上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减轻很大的压力和阻力。我们要将它看成是民主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反对意见并不可怕,并且即使是少数派的反对意见也有价值。把少数的结果公示之后,让民众知道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可行的,这样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戴,包括少数人的拥戴。这是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实行的很好推动力。要学习借助社会力量,这是一种领导的智慧。

第三是特别领域的信息公开制度,尤其是关系到公民民利实现的领域的信息。以举报权为例,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反腐,不清楚纪委和检察院的分工。我认为,在政府大厅内应宣传举报信息,让群众清清楚楚知道如何举报反腐。

第四是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党务政务信息应该向本地区民众,或者向党内、党外公开。以前讲政务公开比较多,现在我们必须提出党务也要公开,特别是将人员的任用、罢免,以及决策、考核这些党务政务主要环节的运行展现在阳光下,让民众知晓和监督。

比如湛江纪委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区县的书记述职述廉在网上公开了,我把它称为党务公开的“湛江模式”。 它的创新之一表现在,增加了公民的质询环节,网民可以对这些书记们正式发问,而书记们必须做出回答,这么一来有利于化解民众的不满。第二点创新表现在,述职现场公布评分结果。以往很少当场打分、当场公布结果,留下暗箱操作的空间和猜想。现在实行当场评议、当场打分、当场计票、当场公布测评结果,这大大增加了官民之间的信任。

做好“湛江模式”要注意几点:第一要做好执行后的环节,同时要维持好在线网民的秩序;第二是公示结果;第三,让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有发言权,过去普遍的是书记说了算,现在党委委员也可以提出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党内民主;第四,可以把网站上的网民意见也汇集过来,或者在网民中推选一个代表提出意见。另外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同时设立举报箱,对书记们说的真与伪作出一个判断,他说了没说、做了没做,应该做出一个结论。

同时,与媒体沟通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部分。怎么样运用社会资源、运用现在的高科技来做好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现在的领导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政府部门应该和媒体有一个定期通报制度。

最后,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开述职制度。我主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每年至少一次分别在所选区域向选民或推荐单位汇报自己是如何履行代表职责的。对于民众不满意者,选民或推荐单位可以向有关组织提出罢免的要求,解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徒有其名、滥竽充数的现象。

政府的两大转变

创新社会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140-04

2011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并且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社区管理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工作形式,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领域。通过社区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才能确保基层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而对社会公共事务采取的管理行为。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社会管理,即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另一类是社会组织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社会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也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阵地。社区管理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既承接了政府的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又承接了社区居民自治的管理职能,同时又直接面对群众的基本矛盾、基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加强社区管理创新,从基层社会管理开始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维护群众权益,满足群众需求,消解基层矛盾,促进社区和谐。

二、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

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的主体创新、客体创新和方法创新等方面。

(一)完善社区管理主体,充实社区管理力量

社区管理的主体是指实施社区管理行为的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在传统的社区管理中,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承担了政府大量的公共事务,居民参与严重不足,社区组织培育不够,制约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在社区管理主体创新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理顺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政府部门不能简单地指挥,只顾把任务分配下去,却不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导致许多事情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的效果。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政府部门应对居委会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也可以采取“机关干部进社区”的形式,定期现场办公,甚至到社区挂职,指导居委会的工作,提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升其社区管理能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和自我监督。社区居委会由于目前承担了大量政府部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行政化色彩浓厚,自治功能弱化。在社区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尚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事务性工作与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剥离部分事务性的工作,加强居民自治,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

再次要大力培育社区专业组织承担社区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开展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可以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站、社会工作站等专业组织的培育,由专业组织来承担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性工作;可以采取税收减免、场地租金减免、资源整合利用等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投入社区服务,开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另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群众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团体,让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主体是公民。可以进一步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平台。一方面对群众自治组织给予培育,引导居民组建各类文体、兴趣爱好、治安管理等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让社区的党员成为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重要中坚力量,引导这些组织健康发展。

(二)丰富社区管理客体,构建全覆盖式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管理的客体就是社区管理的内容,包括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多个方面。社区管理客体的创新就是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进一步丰富社区管理的内容,构建全覆盖式社区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下面以社区党建和社区特殊群体管理为例来分析一下社区管理的客体创新。

社区党建创新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在社区管理创新中需要进一步丰富社区党建的内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一居一支”的标准设立基层党组织,人口较多的社区,可以试行将支部建在居民小组,或者是将支部建在社区组织,让每一个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都能找到组织的归属感,让每一个居民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服务。二是强化党员与群众的服务机制。通过党员对口帮扶、党员挂牌服务,让党员服务进家庭,党员形象进心坎,密切党群关系。三是强化党员组织活动机制。党员组织活动不仅仅是在会议室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重要的是要将党员组织活动与社区各项事务和居民需求密切联系起来,把组织活动开展到社区管理事务的现场中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战斗堡垒作用,破解社区管理和社区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切实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社区特殊群体管理与服务主要针对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对这些群体的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流动人口为例,在社区管理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流人地与流出地双向

管理协作机制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分类管理新模式。推行居住证“一证通”为核心的人口居住管理制度,通过捆绑优惠政策和拓展居住证使用功能,实现居住证“一证通用”和“一证多能”,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等实际问题。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流动人口底数清、动态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发挥流动党员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三)改进社区管理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效率

社区管理方法决定了社区管理的效率,社区管理创新还需要不断改进社区管理方法,以提升社区管理的效率。具体可以从科学规划、凝聚力量和打造品牌等方面去实施。

科学规划就是科学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社区管理创新离不开社区的实际情境,要因地制宜地去开展。因此要加强对社区的调研和科学分析,全面客观地分析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组织机构状况、居民需求状况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社区的这些实际情况,群策群力,科学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发展情况对计划再进一步地完善,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凝聚力量就是充分调动社区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社区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是社区管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在社区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凝聚社区各种力量,形成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合力,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打造品牌就是积极打造社区管理与服务品牌。每个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的具体情况,围绕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居民的主要需求,打造一些社区管理与服务品牌,以品牌促效率。如上海曲阳路街道的社区管理积极创新,注重打造“三小服务”(小工具箱、小医药箱和小图书橱)、工程(恒温工程、夕阳工程、阳光工程、就业工程、文化工程、健康工程、平安工程和实事工程),通过这些品牌将社区管理与服务统揽起来,既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又树立了社区管理的品牌效应。

三、社区管理创新的途径

社区管理创新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从改革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和改善社区管理的条件人手,也可以从培养社区管理者的创新思维人手,还可以从原有经验中总结提升人手。

(一)改革基层社区管理体制

目前社区管理体制在基层社区的体现,主要是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基层社区管理的各种事务,一个社区居委会面对的是几千户、上万人的无数需求,往往应接不暇。因此可以在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方面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新型高效的基层社区管理体制。例如可以推行网格式管理,即将居民根据居住地域分成若干个网格,设一个网格管理员,上传下达,一方面网格管理员收集居民各种需求信息,传达给社区居委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各种政策法规和社区服务信息通过网格管理员给居民宣传送达。另外,也可以推行“居站分设”,在基层社区成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的行政性事务,社区居委会回归群众自治组织本色,组织居民开展自治管理活动。

(二)改善社区管理条件

改善社区管理条件分为硬件条件改善和制度条件改善。社区管理创新离不开硬件条件建设,可以通过改善社区管理的办公平台、群众活动场地、服务场所等设施设备,为社区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从制度条件来看,可以从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人手,进一步理顺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及其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深入推行费随事转机制,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为社区管理创新提供系列制度依据,推进社区管理创新进程。

(三)培养社区管理者创新思维

在社区管理创新工作中,尚需要社区管理者培养创新思维,开动脑筋,多元思考,才能够在社区管理中探索出新点子和新措施。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有扩散性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法和侧向思维等。

扩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又称为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通常我们也把这种思维称为头脑风暴法。在社区管理中,需要社区管理者集思广益,多征求居民意见和专家建议来开展工作,通过多种思路和多方面的思考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来实施,从而确保创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收敛思维是指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去寻找唯一的答案,也称为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或聚敛思维。即要求社区管理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区事件、社区现象中找到其中的共性,围绕共性特征呈现出来的社区问题来思考对策,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社区管理的目的性或针对性,提升社区管理的效率。

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在社区管理中,有些事情推行有难度的时候,就需要逆向思考,换一种思路和角度,或许能够找到更好的途径。例如居民不来居委会求助,不来了解相关制度情况;与其坐等居民,不如逆向思维,社区管理者反过来去找居民,变机构式社区管理为家访式社区服务,既密切了与居民的关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侧向思维法是指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它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所谓声东击西就是这种思维。例如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治理难度大,直接动员居民清扫、动员居民不乱丢乱扔效果不佳,有的社区就想出了“小手拉大手”的主意,在小学生中评选环保之星,动员小学生监督家长的环境卫生行为,逐渐解决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难题。

(四)推动社区管理螺旋式上升

社区管理创新不是凭空创新,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和提升。多年的社区建设工作实践和和谐社区建设的推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社区管理经验,因此需要广大社区管理者在探索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和方法时,要深刻总结原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效率,推动社区管理螺旋式上升,促进社区和谐。

社区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体现,尚需要社会各界与社区管理者一起努力,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主体、内容和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效率,逐步实现.社区管理无漏洞,社区服务无缝隙,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规范社区居民行为,维护社区居民权益,消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

创新社会管理篇(4)

(一)不能将“社会管理创新”简单等同于“改革”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从此概念可以看出,社会管理创新在“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方面与改革具有共性,两者都强调变革,都主张用新的代替旧的。但是在共性之外还有诸多差异性:社会管理创新与改革的范畴、主体、对象、重点、难度等都有较大差别。将社会管理创新简单等同于改革的做法,掩盖了社会管理创新原有的特点和要求,消解了社会管理创新与改革的互补性,不仅会导致对社会管理创新在理解和认识方面出现偏差,还可能导致在执行层面上出现懒惰不作为和蛮干犯错误的情况。

(二)社会管理创新与改革究竟有何不同

1.改革的范畴十分广泛,而社会管理创新是单一范畴的变革。改革,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包括了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做出的改良革新。从改革的定义可知,改革涉及的范畴十分广泛,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较大变革都可以称之为改革。而社会管理创新则是指社会管理一个单一领域的变革。按照党的十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将社会管理与民生改善并列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并用单独的篇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重点等作了全面部署。综上可知,改革是一个综合概念,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单一概念。如果将社会管理创新简单等同为改革,就会在无形中掩盖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单一领域特色,从而导致很多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要求出现了模糊化的理解。

2.改革偏重于“顶层设计”,而社会管理创新需兼顾宏观和微观。从语言使用的规范和语境来看,改革常常是指民族、国家、政党、制度、体制等较为宏观层面的革新。这种宏观层面的革新常常具有统揽全局的作用,因此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变革之后的影响范围也是全局性的,所以说改革更偏重于“顶层设计”。对于一些微观层面的具体事务、活动、流程、规定、办法、载体等的改良,可以称之为创新。例如,北京市开通“潮汐车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堵塞;济南市城管部门推出“西瓜地图”引导瓜农有序进城,收效甚好;某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了办事流程,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效率。这些创新之举均属于微观层面的革新,如果称之为改革则有些大而不当。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就仅限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革新也是创新。也就是说,创新的内涵兼顾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理,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革新,也包括了大量的微观层面的改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管理领域,并非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要上升的改革的层面,很多问题通过微观具体的优化和改良完全可以解决,很多事情通过在细节上的调整和改变就能达到目的。因此,除了顶层设计的改革之外,社会管理创新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具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3.改革的操作者是少数人,而社会管理创新的操作者更加宽泛。因为偏重于“顶层设计”,改革的操作者只能是少数中高层的精英,而社会管理创新兼顾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尤其是在微观层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操作者范围就比较广泛,不仅包括高层的精英,也包括很多中下层的领导干部甚至是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

4.改革的难度较大,而社会管理创新的难度相对较小。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改革的阻力和困难越来越大。当前,容易变革的基本都进行了改革,没有改革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项改革方案,因为会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可能会招致强烈反对,如果强推可能会引发震荡。而社会管理创新可以在固有的利益格局框架下,进行微观层面的优化和改良,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因此,相对于改革而言,社会管理创新的难度和阻力要小得多。在当前改革面对阻力和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恰恰会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新空间和新舞台。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先生所言:“从体制改革,我自己个人是非常悲观的,因为任何体制背后都是庞大的既得利益,银行、国有企业、公务员、大学,没有一个是改革的动力……我一直主张一定要用体制创新,比体制改革更重要。”

二、深刻理解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补关系

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从内涵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来看,两者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管理创新是对改革的深化

改革在宏观层面做了道路理论、政策方针、制度机制等方向性决策之后,很多具体的、细节的微观层面的革新需要不断跟进,以真正贯彻、落实和巩固改革的精神和成果。这些大量的微观层面的革新与变化,正是对改革的不断细化和深化。当前,我国社会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冲突多元化且很可能激化,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如收入差距、城乡贫困、城镇失业、劳资纠纷、户籍问题、就业问题、人口流动、突发事件、社会治安、恐怖活动、老龄化、自然灾害等,这些都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从微观层面渐进解决,而不是仅仅依靠宏观层面的改革。由此可见,社会管理创新所推动的各个领域内的革新,都是沿着改革的方向所做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是对改革的深化。

(二)改革决定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社会管理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发挥空间巨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管理创新可以无拘无束自由发挥,而是必须沿着改革所决定的方向和道路不断向前。也就是说,更偏重于“顶层设计”的改革主要负责社会革新的整体谋划、全局统筹和方向调控等,而社会管理创新则需要从宏观和微观(更多的是微观)层面上进行具体的、细节的、深入的、实际的探索和革新。改革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如果改革指引的方向不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发挥空间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社会管理创新背离了改革指引的道路,创新就会误入歧途,甚至祸国殃民。

(三)社会管理创新常常为改革提供新的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往往是首先从地方的创新开始的。一个基本的模式是:如果某地有好的创新经验,中央就先在各个地方开始实践,然后通过适当的“顶层设计”,把地方经验提升成为国家政策,继而推广到全国。例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创新开始的。这些年来,我国各地方的社会管理创新试验也一直在进行,包括浙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的新模式、广东的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和公民社会建设的新尝试、江苏的政治改革(公推直选)等等,这些创新如果成功,很可能会推动改革的步伐。也就是说,地方的社会管理创新常常为改革提供了最初的原动力。如果抛开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进行同理分析可知,局部范围内的社会管理创新可能成为全局性改革的动力,单一领域内的社会管理创新可能成为整体改革的触点,微观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也可能成为全面改革的动力。

三、当前改革语境下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明确的若干问题

在当前改革与发展的语境下,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乃大势所趋。值得注意的是,理清社会管理创新的本位、主体、方法、重点及原则等若干问题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否则将事半功倍甚至会功亏一篑。

(一)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基层为本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集中管控管理模式已经相对滞后,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而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最初都在基层显现,很多因为在基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而逐步升级并扩大演变成为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问题。如果在问题与矛盾显现之初,就能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加以解决或者缓解,很多冲突和事件完全能被消除在萌芽状态。因为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基层,是最先发现问题、始终直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主要阵地,所以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基层为本位,从实际问题和矛盾的具体情况出发,研究新对策和新思路,对不适应时展的有关规定、办事流程、管理手段等进行调整、完善和改良,从而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目的。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多属于微观层面的经验尝试,成功的经验经过实践检验之后完全可以上升推广为宏观层面的政策和制度改革。不以基层为本位的社会管理创新,很可能会变成脱离实际不具备操作性的空头文件,也可能变成为基层的实际工作制造麻烦的空头规定。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基层为本位,既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应是大多数具有领导职务的管理人员

因为社会管理创新兼顾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革新,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仅包括高层的精英管理群体,也包括很多中下层甚至是基层单位的管理者。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包括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中的具有各级领导职务的管理人员。因为这个群体对于实际管理工作具有不同程度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所以他们都有能力在自己的管理权限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创新。只有明确了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才能使广大的管理人员统一认识,认清自己掌握的权力和肩负的责任,努力摆脱“创新非我职责”、“创新太难”、“无新可创”等错误心态,把握好自己掌握的资源和机遇,根据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进行创新。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法是关注细节主动改变

创新不完全等同于创造,因此社会管理创新不能片面地强调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能刻意追求“前无古人”、“人无我有”、“独一无二”、“我先人后”的效果,而要关注现有的社会管理的模式的效果、规定、机制、方式方法等细节,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现有的运行机制进行改善,对现有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对现有的服务载体进行更新,对现有的工作措施进行改良,对现有的工作程序进行补充等等。总之,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法是关注现有管理模式的细节,并根据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进行调整、变通、改造、突破、完善、精细化、优化和改良。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方向是渐进式改良

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新必须以“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为基础,对其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既然是“改造、改进和改革”,就不会是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就不可能是激进式的,只能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渐进式革新。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渐进是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常态,尤其是错综复杂的大工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坚持渐进式改良的创新之路,既能推进改革开放,又能减少震荡和降低成本,从而将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所必然包含的试错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取得可检验的成果。综上可知,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方向必须是渐进式改良。

(五)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要紧扣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

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紧扣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来进行以下五方面的革新:一是创新民生民权服务保障体系。强化政府依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保障公民权利、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二是创新社会纠纷多元解决体系。建立健全纠纷解决的大调解机制,完善由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大调解”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三是创新安全稳定维护应对体系。建立疏导、防控、监督和惩处相结合的社会安全稳定和社会秩序维护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多形式、多渠道的民意和利益诉求收集、分析判断和及时回应机制;创新发展现代防控体系;加大对虚拟社会管理力度;四是创新公民社会培育发展体系。不断加强公民教育;大力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构建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民主参与和民主协商机制。五是创新社会管理队伍建设体系。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加大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律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兼职社会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和保障。

创新社会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006-02

1关于政治合法性与社会转型期

合法性,一般是指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合法性的实质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即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认同。著名的联合国大学学者、法国人让-马克?夸克认为,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意味着对统治者统治权力的认可。

所谓政治合法性,是指政府基于被社会民众认可的原则基础上实施统治与管理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状况。政府权力的效能不仅仅在于其掌握的强力手段,更在于以其治理绩效和一定的政治理念使社会成员信服,从而在此基础上取得后者的信任和支持,这一过程就是政治的合法化过程,而取得合法性的途径和手段就叫合法性资源。政治合法性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得以履行职能并持久存在的现实基础,是当代政治形态中政府权力运行的关键资源。

在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中,要经历一个转型期。我国社会转型以社会结构的转变作为核心,以体制的转轨为基本条件,以社会形态变迁为标志。社会转型给我国社会政治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使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公共政治权威弱化、流失,政府的合法性受到某种削弱,合法性危机已初步显露等现象。这种合法性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合法性资源没有及时地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提升。

因此,如何在转型期提升新的合法性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我国政府机构合法性资源不断提升的一种重要举措。

2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新时期,提升我国政府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促进我国和谐有序发展,需要着力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

2.1关于社会管理活动

众所周知,社会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级政府与社会主体依法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所谓社会管理,它是当代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必要构成部分,也就是对人的管理活动。然而,当代的社会管理活动又不只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涵盖了其他社会主体以及社会的自我管理活动。通常来说,当代的社会管理包括了两方面:一是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二是社会的自我管理活动和社会自治管理活动。总的来说,当代的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与协调为先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为桥梁、社会基层组织自治为基石以及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2.2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

我们所说的社会管理创新,指的是在当前社会管理背景下,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全面利用已有的各种因素,依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按照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以及社会管理的有关价值标准与科学理念,积极探索并实施新的社会管理规范、理论、科技、方法和机制等内容,对固有管理模式及对应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着力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从而达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宏伟目标,同时也包括了这些目标实现的有机历程。

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处在迅速发展变化的我国来说,成为了我国社会管理不断完善和社会加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我国政府政治合法性资源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社会管理创新及社会管理,是我国社会完整大系统的两个紧密促进的方面。社会管理创新活动既依靠已有的社会管理实践,同时又是已有社会管理发展的内在促进力量;在实践中,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有效化也要依靠社会管理的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有助于我国社会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密切结合,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和科学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我国社会稳定与科学发展。

3政治合法性视域下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指向

要促进我国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提升,就需要大力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在实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目标诸因素中,其至关重要一点,就需要摒弃过去的那种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的陈旧思维,而要积极确立与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科学、民主、共赢等观念。为此,我国就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实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伟大跨越。

3.1从唯经济的发展思维转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维

创新社会管理篇(6)

一、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律师的职业属性

律师职业不仅是法律所定位的“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发挥作用也不仅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本身首先是一个公民,凡公民皆有对社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服务于委托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但律师的职业属性天然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律师服务于委托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律师不能把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当做等闲之事,也不能因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能没有直接创造效益而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应当在思想上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去认识。律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律师不仅是一个职业的法律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实践家,律师不是坐而论道,而应当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律师职业规范、理性的素质,这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是律师职业属性的要求。律师行业不仅可以因创新社会管理而受益,律师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可以拓展个人形象,提升个人能力,扩大社会交往,在直接服务于社会中增长自己的能力。

二、在形式上依托律师协会发挥作用

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律师在个案的办理中也可以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但由于律师在个案办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个案的特殊性,基于个案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只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系统,也难以回避就案而起的偏见,因而采信程度及实用性较差。因此,在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应依托律师协会,以行业协议的名义参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律师协会均设有各专门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所涉范围可以涵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委员会除开展律师业务活动外,可以就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律师也可以把个人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律协,由律协组织进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南京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通过调研,发现因新法实施,劳动争议案件突然增多,受劳动争议仲裁审限限制,无法及时化解,通过律协与南京市白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商,创新设立的劳动争议前置调解机制,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没有律协组织,单凭律师个人是难以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

三、在操作上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或办法

创新社会管理篇(7)

所谓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个层面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套动态化、系统化的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其次,要坚持从群众观点出发,走群众路线,将政府的管理工作寓于为人民的服务当中。这样一来,无疑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和创新国家制度来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反映当前国家治理的水平和状况「,〕。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国家、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问的关系,实现政社合作、官民协同的局面。这就要求政府从原有的管理模式中跳跃出来,实现行为方式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在此基础上扩大国家治理的主体范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真正让国家治理的成果惠泽全社会,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曰国家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媒介和方法,而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国家治理整体状况的体现和反映。二者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两大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凸显公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范围,实现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市场治理三者的协同补位;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借助具体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机制来保证社会管理持久良性的发展;要建立科学化、综合化的评估体系,推动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进行。

2社会管理创新路径:问题、成绩与不足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资源配置高度集聚,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日趋多元,加之民众权利意识提升、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2.1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绩,基本实现了社会管理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一,促进社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形下,政府控制资源、计划分配的管理方法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必须积极转变管理职能,打破城乡之问、区域之问、行业之问的阻隔和限制,打破原有僵化、陈旧的风气和模式,使资源极大地在社会的不同领域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兼顾效率与公平。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匕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社会阶层开始对社会的公正性产生怀疑。「3〕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调节社会再分配力度,不断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水平,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就业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在保证基本的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缩减贫富差距,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为促进全社会财富的涌流创造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公共服务政策,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坚持政府为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网络,通过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扩大基础义务教育范围、提供就业惠民政策等方式让群众广泛享有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

2.2社会管理创新暴露的问题

随着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和信息的传递速度迅猛发展,社会管理创新也随之向纵深层面推进,现有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1)社会管理理念滞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的效果与社会管理理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在某些领域和地方的社会管理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仍然用“以物为本”的错误理念来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只重视经济效益增长,对社会民生建设缺乏投入,缺少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模式。「通〕这就会导致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以谋求GDP数值的增长和社会的“硬件”建设为目标,忽略了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而引发了、形式主义的作风。在这种错误的社会管理理念指导下,也许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但必定不能带来社会长足、稳定的发展。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

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仅靠政府“包办”难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必须扩大国家治理的主体范围,将人民群众、市场、社会组织等都纳入到国家治理的主体范围内,发展协商民主,集思广益。但在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这种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不足非常明显,政府垄断话语权,权力高度集中;民情、民意的传递通道狭窄,公民缺乏有效的参与平台,很难享有灵活性和主动权;公共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治理过程呈现封闭、僵化的特点;政府、社会和公民缺乏良性的互动平台等。这些不足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社会管理难以实现突破和创新。

(3)社会管理机制僵化

是否建立科学长效的社会管理机制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性因素,是决定社会管理效果的核心所在。新时期,虽然提出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但长期以来政府全权管理社会的状态的单一机制却未能“因时制宜”地进行调整。因此,出现了一些领域中行政管制过多,但在某些领域则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在行政管制中,政出多门的现象尤其严重。「5〕导致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对社会事务态度冷漠。显然,这是由于我国目前一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造成的,如何建立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格局,是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4)社会管理评估失衡

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状况如何是评估一个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志,但很多时候变得“一维化”。近年来,政府部门在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部分地区仍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政府社会管理的权威性指标,即使在评估体系中设立了多项指标,但在实际评估和考量绩效时仍旧以经济绩效为单一衡量指标。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所谓的“高业绩”,在社会管理方面重经济发展轻社会服务,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甚至一些地区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使绩效评估体系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

3社会管理创新路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推进:共进与互动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创新社会管理路径的过程,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动力。在创新社会管理路径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3.1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实现人本化

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出发点。而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把重视人本身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同志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6〕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是中共中央从时展的高度、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为改善当前社会治理的现状而提出来的。因此,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突出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确保党和政府能够关注民生、了解民意,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把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基本方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

创新社会管理篇(8)

关键词: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湖州

近年来,湖州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了社会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启动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开,各地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德清的民间设奖、“三治”融合、户籍制度改革、吴兴的“四全”工作法、长兴的“双百分”考核制度、湖州的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个案归纳总结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湖州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湖州社会稳定形势总体良好,但是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新老矛盾碰头叠加,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隐患依然不少,突出表现在:①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各类矛盾纠纷多样多发、交织叠加,各类社会事件触点较多、燃点较低,并且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涉及领域宽泛化等特征,上访的群体性、关联性、对抗性明显增强,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②网络事件时有发生。从近年来发生的舆情事件看,境内外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进行煽动破坏活动的趋势更加明显,虽然针对的只是个案,但往往指向社会问题,最终影响和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③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亟待加强。

近年来我市流动人口每年以10个以上百分点递增,给当地的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精神病人、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等的管理和服务亟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从社会管理看,存在四方面不足。一是社会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从党委、政府来看,主要是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思想还没有根本扭转,政府职能转变的执行体系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还存在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社会管理顶层设计的系统性不足;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多元治理的主体还不成熟。从社会协同来看,主要是社会组织建设与“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一些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性不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全局观念,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社会组织联系群众不够广泛,社会影响有限。二是社会管理设施依然薄弱。服务设施建设更新速度还跟不上基层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服务还未能覆盖到城乡各个领域。如社区养老、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一些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难于满足群众的需求。三是社会管理平台建设仍需加强。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正在建立,但服务管理内容有待拓展、功能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如“12345”政府阳光服务热线建设进展顺利,但各方资源有待更好整合,服务管理效能有待更好提升。规范化的乡镇(街道)服务管理中心建设还刚刚起步,存在着资源整合难、投入保障难等问题。互联网舆情研判导控平台运作正常,但与一些先进地区比,由于硬件投入不均匀,对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性、针对性以及引导和处置力度还受到较大制约,等等。四是社会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在源头治理方面,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和群众权益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存在“执行不严”的情况。在动态管理方面,基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有待完善,一些矛盾问题上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科技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系统资源整合不够、信息共享水平不高,基层基础建设还不够稳固,一些地方警力不足、装备落后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应急处置方面,市、县(区)两级应急救援(处置)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专业队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跟不上应急工作的需要,应急资源、应急信息、应急队伍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与应急需求(2012年110接到各类联动类报警近1.8万起,发出应急联动处警指令3.2万余次)相比仍不相适应。

二、湖州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选择

湖州坚持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公共安全监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社会环境建设等重点内容,着力在以下六方面积极进行管理创新:第一,创新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体系。围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主渠道作用,各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的科学有效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综合的民主集中机制,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特别是要加强“12345”政府阳光热线建设、网上议事厅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建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构建完善多途径多手段的基层大调解体系,发挥人民调解的传统和优势,辅之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发展壮大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引导群众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利益冲突。扎实推进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强化过程动态管理,真正实现应评尽评、真评实评、依评决策。第二,创新特殊人群服务体系。重点要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管理机制,完善信息监管平台,动态掌握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数量、结构和现状。加强和改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完善心理咨询、法律帮扶、亲情关爱等帮扶措施。建立健全艾滋病患者、有暴力滋事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排查、救助、治疗体系,规范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救助窗口单位救助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第三,创新公共安全防范监管体系。重点加快建设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做到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增强对动态社会治安的驾驭和控制能力。特别是要结合“智慧湖州”建设,加快推进视频探头“城市加密、农村延伸”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重点关注重点领域,如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设工程等领域。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健全科学的监管体制机制,做到安全生产监管常态化和有效化。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完善环境监管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保障和环境监察网络。第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重点要扎实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方便群众。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收集、为民服务、协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强网络管理,加快构建互联网管理体系,确保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互联网舆情导控平台。健全社区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扩大群众自治范围,切实增强村居委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协助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广泛发动群众,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第五,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体系。重点要加强“两新”组织管理,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扩面提质,切实发挥党组织引导两新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参与社会管理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服务和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社会自主力量的发展壮大。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招募、管理规范化水平。第六,创新社会环境建设体系。重点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为主线,发挥各自教育平台作用,落实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推进司法执法公开,加强执法监督机制建设,深化阳光司法工程,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信用服务平台,深化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统筹抓好公务员、农民、青少年、企业家等的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

三、结论

从一般意义上说管理创新主要有管理主体(体系)创新,属于组织创新;管理参与渠道、协调、组织、服务、引导、监管创新,属过程创新;管理具体手段、方法及措施创新,属于方法创新;所有的创新形成新制度、新政策,成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党委、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观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组织、服务、引导、监管的过程和活动”[1]。张欢、陆奇斌、王新松(2012)根据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或做法进行归类,把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分为“群众工作(基层党建)路径,科技创新路径,社会协同路径,公众参与路径及其他类别。”[2]我们把湖州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称为“体系调整”,即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主要着力于体系协同;“特色发扬”即积极利用湖州群众工作的特色优势,发挥党团妇群众组织和群众工作方法;“常规突破”即针对区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实际情况把解决方案和措施做细做实做出特色做出标杆。

参考文献:

创新社会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07-02

社会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志在十讲话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指导方针。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执政的能力和地位的需要。马列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执政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它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执政党。可见,执政党能力的提升和地位的巩固,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努力完善才能得以实现。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继承和发扬党的先进社会管理经验,去除一些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不断地推进社会管理事业的发展。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和执政地位的巩固,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既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管理社会作用的发挥,又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作用的发挥,才能达成统一共识,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2.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群众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找到的一条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新中国经过六十几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实力列入世界第二位,短短的三十多年的发展成果,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给世人留下深刻影响。但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有13亿人口,又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改革,伴随着深入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更加凸显,中国面临的社会管理任务异常繁重,当属“世界之最”。

3.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核心当然是服务,其中人民利益是根本。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讲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的思想核心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也在全面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对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的需求,而更多的是追求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自我价值实现等等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针对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出现的阶段性特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搞好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二、中国社会管理的现状

1.现状。当今中国,社会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政府服务体系也不断健全,还有社会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社会矛盾日趋向与复杂化,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发展速度显著,给社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管理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进程,与城市建设进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基本处于因陈袭旧,缺乏活力,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状态。如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社会管理较差、卫生死角很难除、治安防范非常不力、食品安全令人质疑、社区建设缺位仍然存在。社会管理的近期目标、长远规划更是一片“空白”,总体现状非常堪忧。

2.造成现状的原因。(1)社会管理的理念不够明确。中国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缺乏活力和新颖,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一味地追求GDP增长是他们的主要追求,对于社会管理建设缺乏责任,对于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于科学化和创新化的社会管理研究非常少。在追求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在社会管理方面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存有一定缺陷。(2)社会管理法制法规不健全。尽管中国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社会管理涉及的领域较多、较复杂,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中国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法规跟不上需求的扩大,有些地方的管理出现了空白。中国目前也没有关于社会管理的专门法律。对于如何引导和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如何有效管理城市,如何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这些目前都缺乏相应的正规的、专业的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1.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首先,党的领导人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党内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另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单向经济型向双向经济型服务型转变。在现实社会管理中要突出,从传统的命令型,到将指令与服务相结合;从政府的全权包办,到注重运用社会一切力量,形成社会全方面的一个合力。还有就是要把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将责任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到每一个领导人身上,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点。创新管理和发展经济一样重要,一定要加以重视,否则,一旦某个环节失误,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必将失去民心。这些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沟油、面粉(增白剂)、双汇(瘦肉精)等丑恶事件,就是惨痛的教训,已经大大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心。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把握全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工作;对于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要坚决给予处罚,决不能姑息养奸。

2.要把基层社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关键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基层社区管理的工作,更能体现党的这项宗旨。社会管理作为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的工作,内在地蕴含了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相结合的要求。除了监管是以硬性管理外,服务、协调、组织都是以软性管理为主。软性管理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方面投入;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素质,增强社会诚信;三是突出社会服务,就是将管理融合到服务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问题也不断增加,因此,特别需要培育人们的抗拒诱惑的能力,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这些心理层面上的问题,特别需要有人加以纾解,要时刻感受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并以此为工作的重点,时刻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解决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帮助人们获得幸福感,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对于这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以两种“实力”相结合,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两种,一是社会法律、法规、政策等硬规范,二是文化、道德、价值先进软规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软规范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社会管理中灵巧运用软规范,“软硬兼施”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是我们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是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社会管理中,我们要将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硬实力可以确保软实力的实施,软实力的实施可以让硬实力建设更好地进行下去,要善于将两者结合,努力化解复杂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要善于运用“软方法”理顺人民群众的心理,化解不好的情绪,还应该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和群众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凝聚群众力量。

4.加强法律制定和宣传工作。要能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同时法律的宣传也很重要。

总的目标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为此,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立法:一是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二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规,即老百姓基本的“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Z].2011-02-19.

[2] 创新社会管理凝聚强大力量[N].人民日报,2011-03-17.

[3] 向春玲.社会管理创新是党面临的新课题[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1-03-04.

[4] 李元国.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Z].

[5] 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 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7] 黄舜.中国社会管理研究[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创新社会管理篇(10)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这里是把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统一起来看,并且指出了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只有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也强调了社会管理既是一个“讲民主和法制”又是一个“讲管理和自由”的过程。其中,社会管理是一个对“上”侧重讲法制和对“下”侧重讲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上”主要讲“管”和对“下”主要讲“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对“外”更多要讲“管”和对“内”更多要讲“理”的过程,其实主要的对政府讲法制和对个人讲民主。而且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社会成员的自由和进步,为了社会成员的幸福和尊严,为了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1.2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以及社会效率,社会管理的对象是社会事业、社会事务和社会价值,社会管理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和政府,他们通过综合决策建立社会管理模式。”这是比较完整的社会管理的定义,它着重指出了社会管理强调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共识和集体良知,而且社会管理旨在保卫社会、建设社会甚至重建社会,即改善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来建设一个好的社会进而实现社会管理要实现的目标。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管理是服务而不是控制。人的本质是自由,而人类的本质是管理,社会的本质就是管理。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类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满足人类的各种合理需求。其中,衡量社会管理的标准就是“三权”(权力、权利和权益),即是否有利于保证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力,是否有利于保卫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是否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当权益,其主要通过“放权”、“强权”和“增权”来实现。其中,“放权”就是权力向社会开放,即政府“平放”权力于社会,政府赋权力于社会,政府还权力于社会,就是政府退出对市场、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政府不“越位”、不“失位”,让公民、社会组织等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与主体,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建设与自我保卫。“强权”即发展、维护、保卫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是让公民、社会组织等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作为个体的公民,真正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目标。“增权”即增加社会成员的各项正当权益,当然“增权”是以社会成员的既得权益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增加;不过,这是权利和权益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管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也就是通常讲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而通力合作对社会生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过程,它以合作精神和现代公共规则的确立为价值取向”。因此,只有三者整合于一个中心时,才能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发挥群力,社会稳定与结构平衡才能成为可能。如果政府过分地干预市场,则可能存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市场失灵”等效率问题;如果政府过度地放任市场,则可能出现不平等甚至出现“社会失灵”等公平问题;如果政府和市场都没有也不能还无力触及的一些领域,则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依靠自身的“身份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体制与充分的资源优势进而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进而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社会管理的概念既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又有顶层、中层和底层之别。在宏观(即顶层)层面是指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在中观(即中层)层面是指对经济之外而且与经济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管理,即通过政党政治等一般规则和程序来实现国家社会管理的;在微观(即底层)层面则是指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领域的管理与调整,主要通过宪法制度与产权制度等既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其中,“社会管理”既不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的管理,又不是对社会危机进行的管理,也不是社会控制与社会统治,而是社会服务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就是对“私域”、“公域”和“第三域”(既不是“公域”,也不是“私域”,而是二者之外的)进行的调适与规范,实现“私域”、“公域”和“第三域”的均衡发展、和谐整合与动态平衡。而且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和内涵:社会自我管理、社会他管理(被管理)、社会共同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即主动管理、被动管理、合作管理和公共管理,自“下”而“上”的管理、自“上”而“下”的管理、自“左”到“右”及自“右”而“左”相结合的管理和超越“上下与左右”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自组织、社会他组织(被组织)和社会组织和社会公共组织来实现,因为社会既是一个自组织又是需要组织的,其中既有自组性又有他组性,通过自组实现自主和自治。

2管理失灵,以致导向不适和管理无力

当下的社会管理,更多的是政府管理,或者说是行政管理、上下管理、“金字塔式”管理。但它已经出现了一些“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即管理的“缺位”、“失位”、“错位”与“越位”的现象,由此还形成了一些侵犯公民的私人空间,剥夺公民自由的问题。其实,政府管理更多地强调通过权力、外力、强力、强化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引导、鼓励、内化、感化、教化来实现的。此外,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民主化、法制化、合法化、人性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暴力管理”,比如“城管”暴力执法的现象。而如今的管理就有一些倾向于“暴力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是依据权力或权威来推行的,刚性有余,弹性(柔性)不足;限制、制约和约束有余,而自由、导向和激励不足、不适和无力;男性有余,女性不足;简单地把“管理”看成了一门技术,而不是一种艺术。“管理”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效率、效益与经济,而忽视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也在过分地强调了效益的最大化,过分地限制了人的自由与个性,而不关心也不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人权、需要与愿望。其实,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不仅管理的客体是人,最主要是管理的主体也是人。这就需要文明管理,即管理过程不能没有“人性化”的因素,不能不考虑被管理者的适应感,以及管理者的轻松感;文明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文明,而管理文明最基本的就是要关心和尊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保证其合法的权力,保卫其合法的权利,保障其合法的权益。其中,理想中的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保卫少数的合理的话语权,保护少数的正当的权益,保障少数的合法权利;满足少数和多数的合理需求,尊重的少数和多数的意愿选择,发挥少数和多数的能动作用,促进少数和多数共同发展。

3管理转型需要管理创新

21世纪是现代化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处于新一轮的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开始转变、转折和转型。因此,社会管理也开始了“大转型”,社会管理已经通过创新悄然从传统进入到了现代,即社会管理的运行状态由“单向”进入“双向”,途径手段由“管”进入到“既管又理”,目的由“控制”进入“建设”。

3.1“管理转型”的核心就是“双向运动”

“管理转型”就是管理者的无限扩张、不受规范与节制与被管理者的被迫自卫、自我保护的“双向运动”,并不是管理者应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管理难度所做出的被动调整,而是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反向运动”对管理者进行节制与制衡来进行自我保护的过程。其中,“管理转型”的核心是“双向运动”;而“管理”已经或者正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单向运动”到“双向运动”、从“重‘管’轻‘理’、先‘管’后‘理’、有‘管’不‘理’、有‘管’无‘理’”到“既‘管’又‘理’、‘管’‘理’并重、以‘管’为辅,以‘理’主”、从“一人管理”到“两人管理”、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从“暴力管理”到“人性管理”、从“强制管理”到“文明管理”、从“技术管理”到“艺术管理”的转型,即管理的理念、主体、过程、手段的转型。而“管理”已不再是“单向运动”,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互动,是“管”和“理”的互动,是“外”与“内”的互动,是“感化”与“强化”的互动,是“男性”与“女性”的互动,而且是力量对等方向相反但不对立的“双向运动”。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将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

3.2现代管理:既管又理

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管理既需要创新,又需要系统创新,还需要与时俱进。现代管理就是既管又理的实践过程,其核心理念就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节约成本,提供服务,致力建设。管理创新,首先是创新理念,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即“管理文明”;其次是“人”的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即“文明管理者”。“谁是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以及“谁来管理和谁被管理”,即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而且二者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并且是统一于管理过程的、地位对等的有机体,也就是说,管理过程中的“人”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管理者的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再次是“技术”的创新,手段和途径的创新,“如何来管理”,即“文明管理”,包括“管”创新与“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机理创新。具体而言,现代管理就是“既管又理”,即是“外管行为”和“内理机理”相统一的过程,是通过“管”的手段和方法而达到“理”的境界的一种状态,以寻求内部秩序与外部环境的均衡和发展,实现“对内稳定,对外发展”。而从机理的角度看,是既需要约束又需要引导的,是既需要限制又需要放纵的,是既需要压抑又需要激励的,既追求效率又充满人文情怀。现代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不仅要通过“外力”来管,更需要通过“内化”来理,即内外并重,内外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上一篇: 工程人员专业技术考核 下一篇: 毕业实习专业技术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