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4 16:29:08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1)

(二)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

教学模式

(一)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我们应该把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建立专为学生准备的创新实验中心,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搭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的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中,有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也可结合学校和社会需要,设置一些科研项目刺激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科技活动,如学术报告,科技成果会等等,使校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的氛围。

(二)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

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创新实践互补渠道。聘请各界名流、学者来校讲学,开启学生心灵创造性的欲望,接触社会名流,点燃学生对未来的希望之火。我院通过共推互聘活动,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经常派遣教师出外访学或深造,增长教师的知识才干。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的知识会融会贯通。给学生和老师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互补的渠道,展开了遨游的翅膀。

(三)改革课程体系。

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以精品课程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品牌特色专业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编写一批体现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和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

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利用基地,带领学生现场学习、现场研究,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场所。我院依托江苏省物联网工程中心,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研项目组和共推互聘科研助理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从组织领导、师资建设、理论研究、课堂教育、团队孵化等六个方面推进创业教育。形成课程教学、教育培训、实践训练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

完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学生科技创新立项管理机制以及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断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属物联网技术学院2011年招生114名新生,全体新生均加入了学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我院改革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概念,将教学、科研、竞赛等融会贯通,定期进行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前景、就业背景和形势,从而在大学一年级就确定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四、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创新技能

(一)加大参与科技竞赛的激励力度。

高度重视参赛作品的选拔与培育,专业教师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一位老师指导2位学生,将工作做深做精细化,鼓励学生参加省市级及全国大赛,获奖学生在评奖评优、综合素养加分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二)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

坚持“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大一重在调查实践,大二重在专业认知,大三重在就业创业实践”的要求,科学指导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同学深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求解。将社会实践纳入素质拓展学分进行统一考核。

(三)打造科技文化品牌活动。

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网络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论坛、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百科知识竞赛、科技放映厅等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我院在“科技引领”下积极打造科技文化品牌,科研带动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研发,从而积累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从而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五、推进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实训

(一)扩大校内实验室开放度。

开设相关创新课程和实验,平时为全校学生提供实验、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等创新型实训。发挥各专业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应用型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2)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及几次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其它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下是本人一点教学所获,供大家参考。

一、口授笔录不如实践演练,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树立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当然,我们的其他形式的教学要能帮助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好一些竞赛,充分实现电化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为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机会,提倡以实践为主,做到例题精选,保证广阔的探索“前景”,精讲多练。尽量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导演要得法,启发得当,学生真情投入,争当主角,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尤其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创新思维的点拨、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状态,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应从生活走向课本,使学生较快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设计中尤其注重让学生体验与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领悟创新和实践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硬件组装,参观相应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或者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路,创作完成,当然对待学生作品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其他课程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创新思维培养时,应注意在完成一个题后,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增减条件或改变设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家,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回来后,教师再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思维品质。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就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感官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课外活动在无形中完成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发挥教材典型例子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内容,能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开阔。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只要他们深入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只要有所发现,而且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思维习惯。对学有余力并有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我们就得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上光上色,让他们的“笔”力透纸背。

二、特色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许多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及课外活动时,没能根据课程自身教学特点而设。有的学校主管部门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特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从不关心,组织机构上也没有专人负责落实,常常出现活动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等。

2、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还没彻底改变,很多学生认为那些课外活动或竞赛之类,对他们考试成绩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加以引导。对好的成绩和作品要加大宣传,造就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3)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2 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

例如教学“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学生们大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第一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多少米?”等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引导他们设想、验证。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是这样建立“圆心”概念的。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不用任何工具,怎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当学生发现在圆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圆中”,有的说“中心”,有的说“圆心”。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圆心”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后进行的,学生的设想不论对错都体现着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3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4)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97-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陶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之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向人们发出了注重创造的呼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倡导,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必须确立以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的学生发展观,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促进学生积极、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成为了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培养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越是热爱,小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烈。小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好了,他的观察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得到锻炼培养。所以,好奇心与观察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以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为例,小学作文是要强调创新、实践的。而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少年儿童阅历浅,知识面窄,常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还没学会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罢了。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引导他们将见闻、感受写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体会到细致观察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观测点。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思考能力是次等的能力,只有别致新颖、推陈出新的思考能力才是高等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要想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就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思维定式”的影响。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不唯书的良好习惯,训练他们的思辩能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设想随时记下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疑问,疑问会催生人的思考、探索。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惑结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并且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同时还要适时地教予学生探究疑问的方法、手段。可以通过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质疑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教会他们从小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性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已见,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等。

三、培养学生不唯古人的开拓能力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指勇于抛弃旧事物、旧思想,不唯书、不唯上的全新精神。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一味地信从书本上的知识,从来就不知道要去开拓创新的话,那么这位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书呆子,他的信从也只能是盲从罢了。从这位学生一生的发展来看,是很难期望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多大的作为的。所以,作为教师是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尤其是开拓不羁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习惯于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等各种渠道去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之后,我会经常性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或是说出或是写出他们的创新看法,甚至是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说说或是写写新时代的今天应该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要知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人们的做法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拘泥于古人的做法就会抹杀一个人的创新开拓精神的。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这么说,学生素质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知识向实践转化能力的如何。因此,增加直接体验,使学生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竞争开放的氛围,才能形成主动探索的心态,并做到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学习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更多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性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语文老师的大力培养。小学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多注意技巧,要多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5)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和最终任务。笔者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事实证明,教师的分析、讲解再别致精彩,也不能让学生形成能力,只有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认真思考,积极展开讨论,进行交流,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进一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的只有三点: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首先,允许不同意见争论,尊重和欣赏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意识;其次鼓励,要多用含有期望、鼓励的词语,如:“你真行!试一试,你一定可以的!”;最后引导,要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师要用自身的感情态度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只是喜欢老师听话的学生,教师总希望学生规规矩矩,学生稍一不听话就不能容忍,往往管的过死,管的过严,限制过多,把学生的创造性给扼杀周期摇篮里了,我们应该看到调皮、好动是学生的本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学生往往比“老实”的女学生更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学生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他么的智能。因此,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学生脑子里成型的东西框框少,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东西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观点,虽然有时有些观点被人看来是很不成型的,甚至是荒唐、离奇的。教师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但要积极加以引导。可是有些教师看到学生想问题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或者教材的内容时,就训斥、压抑或讽刺,搞得学生不敢畅所欲言,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教师不能用教师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是未来的开拓者,应该更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需要培养的。

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的能力,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的能力。观察在生命科学上具有重大的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

(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和教室墙上的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很据教材的内容或者重点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插图和挂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教学时生物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为掌握教材打下基础。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才去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创新教法、创新学法指导,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特别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曾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特别强调创新。

(1)巧设实验陷阱,激发学生创新乐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有意识的设置悬念、创设情景,将学生的胃口吊起来,学生才能加的投入精力去关注,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还要有意识的巧设“陷阱”,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如在与学生进行光对鼠妇的影响探究的实验时,教师有意识的将几个同学附近的窗帘拉上一部分以制造“陷阱”,这些同学的观察结果就不同,“明处”的鼠妇多,暗处的鼠妇少,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如教材中的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实验时乐此不疲的,如有同学自己设计了探究蚯蚓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他用两只放湿土的瓶子,其中一只加水,另一只不加水,再分别放入几只蚯蚓,结果加水中的那只瓶子中的蚯蚓爬出来了。他因此得出了结论,蚯蚓生活需要空气。经过动手实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新技能大大提高。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6)

谈素质教育,谈创新,谈实践能力已经不是太短的时间了,但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却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有很多教师仍是用陈旧的思想和观点指导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每天都很忙,他们忙着给学生出题、印题,忙着给学生辅导知识,却很少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教研上下更大的功夫,他们只凭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去教学生知识,这就不符合课改的精神。

教师应从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用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去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树立适合创造教育的新观念,去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变成开放性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创造性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提倡创新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并不摒弃知识的积累,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创新学习侧重于把握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引入一定的训练机制、策略,用以提高思维的实效有其必要性。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问题的提出,人们解决问题只能是表面上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没有得到发展。在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利用创造性的丰富想像力,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能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是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了几根木棒,有4cm、3cm、2cm、2.5cm、1cm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三角形,最后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摆出来的和没有摆出来的都要进行思考,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同学们的问题的提出、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接受知识,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能为实际生活服务,联系实际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离他们的生活很近,他们也能提出很多问题,也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让学生事先准备好测量仪器,来到操场运用学生所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测量,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有的记录,有的测量,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在小组讨论过后,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因为同实际联系密切,需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7)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的精神。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就应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索意愿的方向努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开创性地学习数学,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创新情感是指创造的动机、探索的兴趣、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契而不舍的精神等情感因素,它成为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立足点。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创新教育必须将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穿插讲述伟人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让学生感受坚强信念给予人类攀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的力量。通过语言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

利用“问题数学”,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2)=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

利用“错析数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时,专门安排了一节错例剖析课,精选了若干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办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二、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学生创新机会

江苏省第十八届青少年创新大赛,邀请到了三位院士参与展评。院士们普遍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缺少的并不是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是创新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说,其实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还是很强的,从这次大赛上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讲,最重要的是多给学生创新机会。在学生时代,是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一味的打压遏止,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只凭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去教学,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的做法,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多给学生创新机会。

数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首先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激活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愉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力。如在学习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我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一个纸剪的三角形(如图1),然后撕成两部分(如图2)。

问:“若再剪一个与刚才一样的三角形,怎么办?”

学生们立刻被问题调动起来,沉浸在对问题的热切探索中。于是,我给出几分钟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有的认为只需要第一部分;有的认为只需第二部分;有的认为必须把两部分再拼起来,众说纷纭。但学生在互相争论、说服的过程中,逐渐都悟出来了:只需第二部分,并且发现一个三角形只需角边角就能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这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结论,他们兴奋地说:“我探索出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啦!”这一小小的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的喜悦而倍受鼓舞。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接受了新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主动发挥的舞台,提供适宜的活动任务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再次,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而是多思考“我在课堂上可以不讲什么”,给学生创新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自己去体味学习、消化知识、发展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彰显其创新个性,享受各种各样的成功。比如,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按好中差搭配成小组,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共同讨论、广泛交流,学会合作学习,并在相互合作中发展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庆祝自己在数学创新学习活动中的胜利,使他们得到一种与困难斗争的乐趣和战胜困难的喜悦,并转化为继续创新的激情,强化其成就感,培养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问题的提出,人们解决问题只能是表面上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发展。

在质疑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创造性的丰富想象力,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灵活地运用现有知识,并以自己的方式接近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出问题,并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对复杂事态的研究,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握全方位的思维风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长度为40cm、30cm、20cm、20cm、10cm的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三角形。结果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摆出来的和没有摆出来的都要进行思考。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讨论,最后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在存疑、思索、探讨、释疑的过程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能为实际生活服务,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教学脱离实际,学生不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途,以致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能提出很多问题,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仪器,运用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我们知道,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是成比例的,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做法。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由此激起了更为热烈的讨论和期望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触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开启了他们创新的意识,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们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谈数学、用数学。数学是工具,是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谈数学、多说数学、多用数学,拓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空间。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8)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5-01

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经历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处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加之,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维中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支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并及时给以适当的评价。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用长方形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两个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折法。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他们是以对边的中间点来对折的,要是不以这两个点对折行吗?”看,这就是可贵的智慧火花!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并立即让同学们讨论:“不以这两点来对折,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吗?”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对同龄伙伴提出的问题倍感兴趣。上面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掀起层层涟漪。讨论中学生们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短的时间里准确、迅速地表达了多种想法。

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质疑中经历创新。

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下,“交流讨论”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针对某一些学生一时吃不准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使问题达到圆满解决。学生的讨论把课堂营造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场所。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这样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达到发展。

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交流讨论:“王东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60米的小花园。怎么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讨论中同学们有的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可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真是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新是难能可贵,这就是我通过交流讨论活动,精心营造创新的结果。

三、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求异思维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所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讲求实效性,讲求趣味性,讲求形式多样性,讲求有一定的思维性和挑战性,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思维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教师在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不同形式的题目来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训练学生的多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试卷评价上,鼓励创新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关注测试成绩,因此,教师在试卷评价上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如在10以内加减法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幅图:一位教师(女)在为5名学生(2男,3女)讲解着什么?要求看图列式,同学们列出了如下算式:(1)1+5=6 (2)5+1=6 (3)6-1=5 (4)6-5=1

(5)4+2=6 (6)2+4=6 (7)6-4=2 (8)6-2=4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从高中迈入大学校门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重大跨越。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引导。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其成人成才是高校教师们一直努力探索的工作方向。

高校教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大学里的学习和中学里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以资助学习为主。中学阶段的学习,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学习以记忆、背诵、复述为主,很少有创新。大学学习也有记忆,背诵和复述,但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学会理解和想象,学会开拓和创新。在中学里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一定会自主学习,需要高校教师的积极引导。

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环境刻苦学习,每月至少读一本世界名著,每学期至少读十本与本专业相关的书。要求大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不盲从学术权威,敢于质疑。充分利用早自习和晚自习,扩大知识面,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创造能力的源泉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越来的,主要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要,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知识型”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差,创造能力不足的缺点。

针对这种现象,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同学积极支持,容忍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的行为,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寻求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课堂环境。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师生间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畅所欲言,在教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都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师生的认识不再是如出一辙,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备课和作业不再是师生各自的专利,学生在课前也要认真预习、备课,教师也要完成学生“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尊重学生首创精神,平等讨论问题,共同研究课题;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特别关注学生的新观点、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世纪的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课题组,创立大学生创新项目试验基地,提供多渠道、多次数的实践机会进行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肯定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正确答案,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把想法通过试验来实现,实事求是,不擅自修改实验数据,用数据说话,即使是失败的试验也要进行讨论,找出原因,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

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大学生对组织管理能力的认识,了解制约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的因素,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大学生更要注意培养的是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具体做法是大一上学期要求自己管自己,管好自己,养成守时的习惯。具体要求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制定学习计划,不要临到考试才复习;充分利用最佳时间学习。每周对学生进行考核,优秀的给与表扬,树立榜样。下学期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管理班级。班级不仅仅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班级,而是大家的班级。班级兴荣,人人有责。班级活动,人人参加,献计献策,鼓励同学们之间积极交往,增强群体凝聚力;鼓励本班同学与不同专业,不同系的同学进行友谊比赛,在活动中,同学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每周一次的团日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大二和大三一部分同学已经进入系里和学校的学生会,参加运动会和一些晚会的组织工作。这些同学在集体活动中,唤醒了内在潜力,表现出优秀的品质。

在生活方面,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技能,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杜绝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培训,每学期都会进行火灾和地震演习,培养大学生遇事不惊慌失措,沉着冷静面对灾难,掌握一定救火逃生常识。

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特别是女生,给予重点关注,除了助学金给予资助以外,还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努力培养他们从靠别人到靠自己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穷只是一时,不是一世,人一定要勤劳,劳动光荣的思想!大学生有任何困难随时拨打老师电话,老师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在流感和地震期间,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在精神上、心理上给同学们支持,消除学生们的恐惧感,培养师生感情,有利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大学不仅是学术殿堂,更是人生修养的大学堂。进入大学后,绝不能高枕无忧,绝不能有半点懈怠,绝不能蹉跎人生。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从每一种能力的培养开始。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篇(10)

只有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放下思想包袱,放松学习,开动头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对于学生的错误或是理解偏颇,杜绝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而应给予中肯的指导与适当的激励,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对于方法的优化选择,不急于甄别,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分析比较中优化解题思路,精简解题步骤。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易于学生接受,更能促进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创设情境,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努力创设情境,合理设计教学提问,从而使问题的呈现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时,例题中“24×13”,教材中的计算方法是将13分解成3+10,再分别和24相乘,最后将结果相加。而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提出这样的问题:计算24×13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很容易想到将13分解成其他形式,如5+8,5+9等形式可不可以?还有的学生会大胆将24分解成其他形成,如4×6,3×8行不行?这样就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创设了情境,将教材背后隐藏着的创新因素挖掘出来,从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培养。

三、注重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更直接体现在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忌怕麻烦教师的包办代替与走过场的简单应付操作、应付实践。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教学时,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先出示隐含着循环规律的一幅图形让学生整体观察,问他们这些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观察,并从中找到其排列的规律,这时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图形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是怎样变的,学生认真观察后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拿出学具小棒摆一摆,移一移。紧接着老师提出新的排列性问题,要求学生把第二行变到第三行,再由第三行变到第四行,学生的兴趣高涨,动手操作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了乐趣。操作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梳理。循环规律的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引进了动手操作的环节,顺利突破了这一难点,学生们在这一动手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上一篇: 合同管理作用 下一篇: 有机化学的反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