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德培训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5:42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1)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知道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教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训对象

我镇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三、培训内容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

4、《教师心理素质教育》

5、《师德启示录》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悟,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8月——XX年1月)。

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

2)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

3)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4)推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一名,并在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主要工作:

1)辅导员培训。XX年1月23日,《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赴奉化参加培训,听省教师培训中心专家辅导讲座。

2)组织集中培训。

时间:上午八点。

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括完小)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

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成员

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组织者:教师进修学校

3)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至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开展师德讨论,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3、考评阶段(XX年4月底——XX年5月)。

主要工作:

1)书面考试。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2)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3)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师德与教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2)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一、本校2004年度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4年,是教师继续教育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教师继续教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服务的重要一年,也是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全面实施的一年。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21世纪园丁工程”,把教师继续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适应和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师德教育为核心,继续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继续加强新课程骨干教师和重点、难点学科培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优质师资。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三.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4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二、本校2004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观看杨端清同志的录像报告,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辅导《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项目规范课堂教学,以“五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5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管理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成情况。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余粮(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王建仁(教务主任)、李新其(总务主任)、尹建文(政教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3)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4)

一、本校2005年度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5年本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 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5年全校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4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二、本校2005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观看杨端清同志的录像报告,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辅导《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项目规范课堂教学,以“五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5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管理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成情况。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余粮(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王建仁(教务主任)、李新其(总务主任)、尹建文(政教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5)

二、继续教育对象

取得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的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在职、在岗、在编的专任教师。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个方面,结合实际,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学习的必学内容,凡学习必学师德,凡培训必讲师德。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突出师德激励,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二是广泛学习贯彻教育部即将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做到教师人人知晓,心中有红线、有底线,对失德行为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三是利用2015年暑假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月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

(二)开展校长分类培训。一是选派10名小学校长参加提高培训班培训。二是选派12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任职专题培训。三是积极推荐1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着力提高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继续开展学校中层干部高级研修培训。在总结前几期初级中学中层干部高级研修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培训初中学校中层干部20人。

(四)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改革班主任培训管理模式,开展初、高中阶段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50人。

(五)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一是充分利用特级教师、科技拔尖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和省级骨干教师等优秀骨干教师队伍资源,探索组建市级名师工作坊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5个,为有志献身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个性化学习培训平台,促进他们成长成才。二是进一步健全各级骨干教师的遴选、培养培训、使用、考核制度,开展市级骨干教师初任培训30人,市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40人,区级骨干教师培训220人,从而规范有序地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六)拓展农村教师培训渠道。采取“送教到校”、“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年选派农村教师600人参加各类培训。

(七)扎实做好国培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认真做好2014年、2015年国培计划短期培训项目人员的选派、信息采集与报送等组织管理工作,全学年度共选派3000人参加各类培训。

(八)启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选派1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千人培训计划”培训。

(九)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中课改教师培训。做好2014年高中课改教师跟进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开展学科教师课改专题培训150人。

(十)扎实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结合我区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幼儿园教师(含民办幼儿园)培训400人,切实纠正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小学化倾向。

(十一)开展全区第三轮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认真总结往届举办教学大比武得失,突出校长带头示范,突出全员参与,注重比武实效,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014年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2015组织开展高中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教学大比武活动为契机,结合区教师队伍自身实际,广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考核。

(十二)扎实开展新任教师培训。继续实行新任教师培训上岗证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结合实际培训新招聘教师45人。

(十三)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水平。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学位,通过努力,力争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85%,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0%,高中阶段学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

(十四)大力开展生本教育培训。结合教育定位,广泛选派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500人参加区内和省外的生本教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四、组织管理

(一)加强对各类培训的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将教师继续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校(园)长要亲自抓。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41-04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2009年开始推进实施“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即选派300名广东技工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德国、新加坡和香港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同时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引进100名职业教育专家来粤任教和讲学。省人社厅积极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等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截至目前,已先后选送了5批次共88名技工院校领导和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学习。同时,邀请了20多位德国职教专家来粤举办师资培训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技工师资人才。笔者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见证了许多参训者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称道和对学习成果的分享。可以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拥有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比广东省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德国之间的差距,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培养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一)德国先进完善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5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它是一种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为辅的职教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德国,大部分职业学校都采用“双元制”模式。目前德国进入“双元制”教育的职业包括工商、手工业、自由职业、农业、公共服务等5个大类93个行业370多个职业。所谓“双元制”,一元是企业,另外一元是学校。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取得主体中学或实体中学毕业证书,自己寻找或通过劳动局职业信息中心选择一家有培训资格的企业,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职位,然后再按制定的计划学习,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入学,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同时要按法律要求在行会登记备案。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兼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学习技能,接受岗位技能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其培训机制和各自功能可用下页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德国“双元制”模式是平行交叉结构,起连接作用的是各方的责任、义务及合作。这些责任义务是由《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规确定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是3~3.5年,其中理论学习约占1/3,企业实践约占2/3。企业和学校均严格按照文教部制定的培训计划进行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达到联邦法要求的条件后,学生需要参加全德统一的毕业考试,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也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学生学业期满考核通过后,可获得3个证书,即学业证书、技能证书和行会发放的毕业证书。因综合考试的组织由行会负责,所以行会的证书级别最高、更具权威性。学生毕业后即可谋取职业或在原企业继续工作,或双向选择重新就业。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很大部分归功于其健全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这一点也为德国建设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提供了政策保障。如,德国联邦政府1969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的法律,对培训企业的义务、培训者的资格、培训的组织程序等作了相当具体的规定,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随后,德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颁布出台的《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培训员资格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等十几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培养法规法令,很好地对职教教师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进修培训制度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从而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在德国,从事职教工作的师资主要分两大类,即职业学校教师和培训企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傅),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无论哪一类教师,其资格的取得都非易事,都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得从业资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和选拔途径规范而严格。

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行业的准入证。职业学校理论教师要经过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的学习,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第一阶段即是要考上大学,经过4~5年的职业教育师范本科学习,既要学习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至少有2年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才能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考试后取得见习教师资格,然后方可到职业学校任教实习2年(见习期)。2年见习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第二次国家考试,考核包括书面与口头考试、展示课和谈话形式的答辩,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培训企业的实训教师(师傅)是企业的雇员,具有专职和兼职两种,一般为完成职业培训后具备2~5年职业实践的工长学校和技术员学校的毕业生。企业实训教师学历要求虽然低一点,但要求必须有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再通过1年的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和考试合格后获得工长资格者,方可担任实训教师。此外,职业学校还有一类专业实训课教师,一般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经过职业培训且具有多年职业实践经验者,同时还必须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技术员学校学习并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其主要任务是上专业实践课。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素以优厚的工资待遇著称,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丰厚待遇为稳定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环境保障。2012年,来粤授课专家德国巴伐利亚州兰簇特市国立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艾格纳博士告诉笔者:德国职教师资队伍属于国家公务员,待遇高而稳定,理论教师的工资为A13~A16级,净工资为每月2800~4600欧元,外加家庭和育婴等各种补贴,其工资比普通学校同级教师工资高出15%左右,同时还享受较多的节假日和年休假,但平时上班的工作量较大,每周平均约25~28节。

(三)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为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很受重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要求职教教师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教教师的继续教育,特别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据巴伐利亚州政府文教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German Denneborg先生介绍,德国通过制定《教师培养法》等法律和出台各项政策明确要求职教师资必须不断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和规范的继续教育,各州针对继续教育均有系统的激励措施、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进修内容。例如,巴伐利亚州规定教师每年至少必须进行5个工作日的带薪脱产培训进修,接受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培训,进修的安排可以由学校统一进行,也可以自己提出申请报领导审批;进修单位可以是大学、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院,也可以是企业、行业协会等,同时也有很多校本培训。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进修费用由政府承担。在组织培训进修的主体上,构建了州一级、地区一级和学校层面的全国教师培训三级网络。德国很多州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师培训进修机构(教师培训学院、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教师培训进修机构与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非常密切。与此同时,企业和行业也积极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并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我们的合作伙伴曼海姆国际职业学院就经常派遣教师到宝马、博世和海德汉等企业实习进修,从而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永葆新鲜,这样就能让教师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带到教学中去,做到无缝对接;同时有些教师也能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或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再有,德国非常重视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从而全面提高职教师资职后培训的质量。这种持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为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广东技工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技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广东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广东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仍存在差距,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给人很大启发。

(一)学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搭建平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真正意义上强化校企合作的教育。其根本标志就是青少年在通常私营的企业里接受职业训练,同时在公立的职业学校接受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职业学校与训练企业严格执行“职业教育培训合同”,双方密切配合,保证教学与生产一线接轨,共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同时,德国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也明显借力于企业行业的力量。例如,培训企业的实训教师(师傅)和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师很多就是企业工长出身的,有着多年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进修也经常要到企业和行业协会实践锻炼。因此,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建议在我省原有的“百校千企”和“校园对接产业园”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地校企合作紧密型企业的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跟班上岗,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把握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习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双制”办学改革,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发展道路。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围绕着企业的生产需要来进行,将研究的课题或项目带到教学中,转化为教学项目,以此完成技工教育的实践教学任务,借以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

(二)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提高教师待遇

德国对于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方面有着健全的法规政策体系,教师准入严格,要求高,待遇福利好。广东技工教育在这些方面明显不足。建议广东省应抓紧开展《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立法工作,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在培养技工院校师资中的作用;出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加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步伐;出台《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条例》和《广东省技工院校名专业评审、名教师评选办法》等政策法规,对教师的培训培养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出台《广东省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省技工院校教师的引进、培训、考核、晋升发展等方面作全面系统的规划。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招聘与准入制度。既要按照当前的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也要出台学校招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的具体操作办法,允许技工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教师讲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师资职称评价制度,淡化对学历的要求;出台我省技工院校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教师的政策。增设技工院校正高级职称,切实提高技工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吸引和稳定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长期从事技工教育。

(三)构建技工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狠抓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德国的教师培训体系比较完善,其教师培训机构体系有三个层次:一是中央师资培训,主要是州立学院;二是地区师资培训,主要是地区教育局;三是学校内部的师资培训,也称校本培训。三个层次从不同的方面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各种各类的培训课程。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验,我们要建立和办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注重职业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养,做好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借鉴德国职教师资“三段式”培训培养模式,我们要重视教师在职培训。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到技工院校任教第一年见习期的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师带徒”等方式让新教师能在见习期内在教学能力、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等方面迅速成长起来。搭建覆盖全省的“学院+基地”师资培训网络。依托一所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技师学院,建立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师培训学院,负责全省师资培训的调查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在教师培训学院的总体统筹协调下,根据省内技工院校的区域分布特点以及各有关技工院校的突出专业优势,在粤西、粤东、粤北、珠三角依托高级技工学校建立10个片区的师资培训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基地授课教师能力的提升培训。各技工院校要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组织好教师校本培训及到企业行业和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培训,并将教师受训后教学与专业技能提升效果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和评聘的考核内容之一。继续深入实施“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每年从全省技工院校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深造;从德国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引进职业教育高端专业人才来粤任教和讲学。学习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广东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专业水平,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业彪.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J].职业,2011(9):10-12.

[2]易玉屏.试论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过程[J].煤炭高等教育,2010(11),43-45.

[3]亓俊国,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23-26.

[4]胡红梅,英配昌.第十二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EB/OL].(2012-11-13).[2013-04-18].http:///zhongwhz.php?cat_id=18&aid=693.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7)

【Abstract】The German dual system combined school education with enterprise and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together. The teaching model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skilled workers for the German and it has becomed the main form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effects of this unique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any people , and it will be learned and applied in many countrie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Dual system; Enlightenment

德国的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此次在德国教育方法的学习过程中,系统地进行了德国的跨文化、双元制教育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并对德国的手工业协会、职业学校、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感受到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神奇魅力。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德国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为德国经济特别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如今在德国,该教育模式已进入具有双元制属性的高等院校,实现了与高等教育的贯通。

1 德国的教育模式

二战后,德国从一个战败国在几十年内跃居世界经济强国,“德国制造”更是享誉世界。究其原因,除了德国人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关键是德国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这是德国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动因。德国高等教育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市场人才,而德国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的技术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图1是在德学习时德方提供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图1

2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直到1984年德国才首次将企业和学校的这种职业培训形式定义为双元制。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德国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的简称,“双元”中的一元就是职业学校,另一元就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参加实践操作。双元制职业教育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大缩短了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距离,化解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学生而学生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这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企业正需要的可以直接上岗的人才支持。如今,“双元制”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代名词,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在德国,规范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有《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德国共有16个州,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由各州负责,而企业的实践培训却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并受《职业教育法》的约束。学生在企业中接受培训是教育法规定给企业的最低要求,各个有资质的培训企业必须负责对其进行双元制职业培训。其法律规定:工人到企业就业前,必须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没有经过职业培训并获得毕业证书的,企业就不能安排就业。德国所有职业学校、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均要按照培训章程进行,为保证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质量,为培养具有资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2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德国的教育法规定,除从完全中学升入大学的学生以外,其他学生都要进行3-6年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培训。以3年的职业培训为例,第一年,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全日制的理论培训,课程中30%为公共学科知识教育,70%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通过一年学习,学生对各专业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选择,并找到适合自己且能向自己提供培训机会的企业后,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学生毕业后回该单位工作。在第二、三年度内的培训计划按双元制教育模式进行,学生每周在职业学校上约一天半的理论课,其余时间在企业中接受专业实践培训。在整个过程中,职业学校注重基础教学,向学生传授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而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根据企业实际岗位、生产要求,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学生接受的是企业目前正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并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在培训后即可投入工作。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和教学场所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双元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理论于实践、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

2.3 教育对象的双重身份、双重权利与义务

德国联邦教育法规定,接受职业培训前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通常是十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双元制职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即在职业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他们在找到愿意提供职业培训的企业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并签订合同之后,在企业其身份便是学徒,然后寻找自己对口的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就读后,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劳动法明确规定,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企业学徒可享有获取必要知识、技能和自谋职业等多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努力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义务,其权利和义务最终是为了达到职业培训的目的。

2.4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即职业学校教师和实训教师或企业指导人员。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通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实训教师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经历或经“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且必须经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一般应具有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总的来说,只有在人品、专业和教学等方面符合条件的人才能从事教师工作。

2.5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试教材与形式

德国的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是只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企业实际的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没有统一的规定。而企业等培训机构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统一编制的技能模块。学生一般经过两次考试,一次是在一年半时,一次是在经过三年到三年半培训后,参加由行会统一命题的考试。其中专业技能一般考3-4门,总时间约5-6小时,而实践技能考试时间较长,以机械数控为例,时间一般为16小时。培训由学校和企业进行,考核则由行业协会举办,实现了培训与考核的分离,充分体现了考试公平的原则,也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和实用性。

双元制职业教育完全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并与企业密切沟通,各企业广泛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广泛适应性,学校和企业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回报企业,实现了双赢。

3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国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也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近年来,我国有许多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到德国学习双元制教育模式,近日中德双元制教育中心落户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德双元工程大学落户青岛等实例,进一步证实国家对双元制教育的重视,这是全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经验的新开始。鉴于此,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也应探索出一条双元制教育的新路。

3.1 校企联合

我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相应的改革措施也正在逐步深入,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还依依不舍,理论与实际脱节还是瓶颈,特别是工科专业尤为严重,我们不能再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除在学校实训中心的实验、实习和实训外,更应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真正到企业参加实践,加入到生产环节,使学生在 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得到巩固和补充。企业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吸收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实自己的技术队伍,解决了企业人才的梯队建设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3.2 产学研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在政府部门、科研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的共同支持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三个基本主体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国有企业是实现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力军,在产学研合作中能发挥大的作用,但中小型企业对广大高校学生而言更有用武之地。高校具有雄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环境,学校和学生可以为中小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可以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实际场所,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更贴近于实际。世界许多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史表明,依靠创新转型驱动是确保经济增长最有效的动力源泉,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主基调。

3.3 配备复合型师资

德国对实训教师资格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职业培训中心,技能培训的老师都具有技师及以上职称,学历大多是本科以上学历,且有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而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有技能的学历偏低、有学历的实践经历缺乏、专任教师对口率偏低等问题,我们要切实改变专任教师只是教师而不是师傅,而实训教师只是师傅不是教师的现状,逐步培养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教师,真正做到专业教师有师德有学历,还有德国企业中的“师傅”技术和“师傅”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构建完整的素质体系而适应“双元制”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3.4 教考分离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完全改变了中小学阶段的考试模式,教、考、评一体化,且考前复习辅导针对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受到很大影响。教考分离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考分离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和考试分开,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但不参加命题、监考、评分等环节,避免了考试按照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志进行,使考试真正成为强化教与学双方达到教学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教考分离的实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和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双元制教育完全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与企业密切沟通,各企业广泛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广泛适应性,让学生在学校就开始拥有较强的适应工作的能力。我们要全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大学新模式,不久的将来,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将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刘振汉,祝雯静.德国的教育体制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教育,2004,3.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8)

    (一)德育主任培训:加强德育工作领导队伍的建设。强化对德育主任的培训,基层各校德育主任在积极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培训的同时重点听走出去学习的德育主任报告,进一步提高德育主任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水平,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二)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组织好班主任教师参加进修学校对班主任进行的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重点听走出去学习的班主任报告,提高整体班主任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实施《班主任任职资格证制度》,会同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对班主任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大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水平。

    (三)新任班主任培训:做好XX年9月份上岗至今的新担任班主任岗位的教师摸底上报工作,进行集中持证上岗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精神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任班主任教师队伍。

    (四)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要求各校配备事业心、责任感较强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进修校德育研修部组织的6次教研活动,使教师自主参与和自我成长需求相结合,让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网络交流、研讨、展示,努力提高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网络建设

    (一)克服一切困难,连接各校德育工作博客,实行德育工作网络化

    1、本学期发挥幸福中心校撤点并校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预想给基层各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配备专用计算机,保障畅通上网。

    2、帮扶基层各校德育主任重新建立德育工作室博客,并与中心校德育工作室博客链接、与德育社群链接。

    3、按期进行网上交流、研讨、展示活动,进行网络培训,实行德育工作网络化。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9)

一、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我校在岗70%教师都持有班主任上岗证书,因此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中之重。

1、 积极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班主任专题培训,并组织全体教师对专题培训进行深入学习。

2、 组织教师进行本校的德育校本培训,本学期将进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专题的培训,让班主任教师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管理水平。

3、 自我研修方面。学校优化管理机制,给教师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能静下心来阅读一些教育专著,也可以上网获取各种信息,撰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在期末进行交流,全方位、多维度滋养提升自我。

二、组织参加第六届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

学校在三月末进行学校内的初赛,由校长任组长成立评委小组,评选出校内赛课的一、二等奖,并推荐一等奖参加区级第六届德育实践活动课大赛,并争取取得好成绩。

三、心理教师培训及两室建设

1、 由于我校教师师资短缺,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在本学期将派一名兼职教师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心理教师培训,学习心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2、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建设心理辅导室与心理活动室。

四、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培训

学校德育办构建学校德育工作博客,通过网络将我校德育工作中的经验、反思及不足展示出来。同时,每位班主任自己建设自身的班主任博客,并推荐我校的名优班主任工作室,使博客成为班主任们沟通、交流、学习的桥梁。

3月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博客

班主任建立自身博客

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课初赛

4月 德育实践活动课报名

推荐名优班主任工作室

5月 参加区德育实践课大赛

学校师德培训教育篇(10)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15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15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15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15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15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上一篇: 行业可行性报告 下一篇: 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