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体育部日常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3 06:05:19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1)

大学时代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黄金时期,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对大学生的优良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采取有效地教育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效果。

(1)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即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包含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工具、管理办法等多种要素,其中人始终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因此,转变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理念,采取有效地管理方式,将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和参与权。此外,高校负责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和部门还要对学生参与日常教育管理以及自主管理进行掌控,把握后管理的"度",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给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

(2)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重点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改变对于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和企业对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已经从单一的技能要求转变为学生知识层次、能力层次、个性、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挖掘。而通过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推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很好提升。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同时也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因此在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方面要适当放权,可以将工作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的建设中,由这些学生组织和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学生之间更方便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

(3)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创新主题内容和形式

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从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围绕本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组织各项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环境下充分施展自身的才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开展主题社团活动的形式,比如英语文学协会、各类兴趣小组等,或者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各种大型的问题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球类联赛、运动会等,提高学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如领导力训练、心理突破训练等,让学生丰富自身阅历、全面提升自身能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心理品质。

(4)打造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

在打造高效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还要适当放权,让学生管理干部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更便于与学生之间进行零距离沟通,取得良好的教育沟通效果。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能力水平对学生日常教育工作成效发挥的重要性作用,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教师在聘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聘用过程中,要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包括对学历、从业资质、基本素质和思想政治方面等都要严格要求。其中,基本素质要求方面要体现出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素质。同时,高校还要注重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推动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和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干部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给予肯定,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干部能够发挥一定的模范作用。此外,高校还要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干部选拔制度和干部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学生监督制度,对学生干部的行为和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推动学生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方式的有效与否对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大学生日常管理有效方式,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2)

二. 活动宗旨:

为了丰富常州工程学院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好地展示常州工程学院的精神风貌,增进情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近日,将由常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联合常州工程学院体育部组织举办2009年常州工程学院第一届趣味运动会。

三. 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常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体育部

参与单位:常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体育部

常州工程学院建工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材料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化工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经管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制药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体育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机械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心理健康协会

常州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心理健康协会

四. 活动对象:

常州工程学院体育部干事

常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干事、会员

常州工程学院各系心理健康协会干事、会员

常州工程学院大一、大二身体健康的在校生

五. 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11月28日 下午1:20 — 5:00

地点:院田径场

六.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宣传: ①宣传部将海报于11月21日早上张贴于教学楼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厅

②馨心部于11月21日前完成宿舍楼板报的书写。

③活动部于11月21日至23日三天晚自习跑班宣传。

2.院体育部负责裁判及主持人的联系,体育器材的租借(如音响, 眼罩,跳绳等)

3.院心协宣传部负责参赛人员的组织安排,活动部负责一些装饰物及活动道具的筹备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安排:

开幕式:

1:20 — 2:00

1)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2)院心协会长讲话(介绍举行运动会的意义)

3)院体育部部长讲话(作动员讲话)

4)院心协宣传部做前期筹备工作小结(对上级领导,合作部门以及赞助商的感谢)

5)各方正代表队入场式(各班以方阵入场,负责人手持班号牌)

6) 心协会长及院体育部部长宣布运动会开始 1

比赛具体内容: 2:00 —4:20

1) 运乒乓球20m赛跑 2:10——2:30 (个人)

2) 背夹球跑

2:30——2:50 (团体)

3) 骑慢车

2:50——3:10 (团体)

4) 踩气球

3:10——3:30 (个人)

5) 仙人指路

3:30——3:50 (团体)

6) 八人九足走

3:50——4:10 (团体)

7) 团体跳绳

4:10——4:30 (团体)

颁奖仪式:

4:40 — 5:00

1)根据比赛成绩,宣布比赛名次

2)获奖团体或个人上台领奖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课题。经历30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日渐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日渐贴近实际,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什么不太理想?[1]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研究、探索,如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整体性教育中有机结合,明确各自担当功能之间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目标,有教学步骤,有教学评估,使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历来存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和“管用”的统一,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因为无论什么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对理论的学习和把握也不能脱离实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性质而言,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与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体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理论和实践具有各自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即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践学习,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将学生引入一个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园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运用到具体生活、学习中去,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由此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阵地的目标是以学工、社团活动、班级通过日常管理和各类教育活动,联合开展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二者各有优势,将主渠道和主阵地结合起来,能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主要矛盾,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2、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需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世界观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以传授理论、论证观点、演绎逻辑、展开论述、获得真知为主要目的;日常想政治教育是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以党团组织、社团活动、日常管理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堂理论教学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课堂理论教学是深化、拓展和延伸,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期间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期。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处在应试教育状态,对一些社会思潮,西方理论,一知半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特别在当前物化的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学生们很难静下心来深入研究理论本身,而极易被某些西方思潮时髦的话语体系、炫目的理论范式所迷惑[2]。造成这些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正确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理论教育的作用,用正确的理论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充实头脑,纠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和认识,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既需要在理论上正确的引导,更需要从社会实践中吸取鲜活的科学营养。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实践向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试金石。开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深层次意义在于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多地关心身边的事,关注社会,明确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践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亲身参与或体验,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同感,能增强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把握能力,有助于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3、当前高职高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构成该系统的两大要素,只有建立联动机制,使两大要素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系统功能最优化的目标。目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缺乏衔接,各种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二者基本上处于相互分离,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两支队伍“两张皮”,二是两个课堂“相脱离”。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两支队伍“两张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分离,形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和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隶属学校两个不同的部门,虽然行使的目标一致,但缺乏相互配合,基本上各自为政,各种教育资源缺乏整合。现在实际情况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纯地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是一门融思政教师、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管多部门相互结合、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

目前,思想课教师仅仅是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加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学工管理的形式实施,使得思政教师和从事日常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缺乏衔接和有效的沟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课堂”相脱离。

从目前教学情况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间,运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建构,活动缺乏整体性安排,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从课堂到课堂,重道德认知,轻实践体验,重理论灌输,轻能力训练,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被固化在教室中。这种情况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从理论到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不深、不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真正达到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工、团委,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功利化、形式化和强制化等倾向,缺乏教育应有的深度。 转贴于

从以上分析中得出当前高职高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个要素的加强,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部门有机统一,齐抓共管,将各种看似不同的教育主体整合为统一的联动机制,明确各自担当功能之间的互动与互补的关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4、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

要改善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脱离的现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须以建立整体运作制度为抓手,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前提,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在多领域联动教育中形成相互结合、功能互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常态机制。

4.1 以整体性的视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育人制度。

整体功能的构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有机结合起来,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途径体系、评价体系等统筹考虑,实现统一的有机联系,以发挥整体功能。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运行机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首先,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课堂与社团的结合比例,规定学时与学分,有目的地将理论学习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全程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制定专职教师与学工等部门定期沟通制度,通过沟通,一方面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思想、生活方面的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使学工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明确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积极配合,通过学生社团、网站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从而明确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2 将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考核测评方面统筹规划,使二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课,重在理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强,运行方式灵活,正好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不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使命和责任,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恰好丰富了理论教育的内涵,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案例。比如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这就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走进基层,而组织调查,走向社会这部分工作,就得由教学团队与学工、团委联合一起,充分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共同完成。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自己走完这一过程,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这种相结合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思维,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单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巩固知识转变为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知识,使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从而解决了教育的内化和外化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化”走向“真实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想象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4.3 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综合测评学生思想品德。

考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长期以来思政课考试以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的思想素质,致使学生中“高分低能”、卷面成绩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相符合的矛盾比较突出,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的政治素养。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建立全面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避免了学生重成绩、轻行为的弊病,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了大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养成教育、促进知行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建立学生品德纪录档案。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学工、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行为,学习纪律,生活作风及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等进行纪录,一个学期结束进行总评,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起来,综合出的总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最后成绩。

第二,建立自评互评制度。学生根据自己一学期各方面表现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们互相评价,各占一定比例记入期末总成绩,使考核公开化。

第三,建立奖励制度。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平时的好人好事、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作为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考核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态机制,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呼应,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格局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4)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地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中也特别强调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要性。围绕十的精神,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立标准、建机制、提质量、促发展上下工夫,全面提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复杂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宏观上相对稳定,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之西方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新时代的学生,西方那种开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碰撞,而此时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接受力又强,所以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面临着一大挑战。高校教育大众化时代,21世纪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急剧扩招与各种教育资源分配的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配备问题。部分高校出现一个辅导员所带学生远超过国家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独生子女时代。目前高校迎来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时代影响,这一部分群体的思想异于大众的主流思想,往往出现价值观的偏向,道德素养降低,消极的精神世界等等,他们的这些思想和所表现的出来的非主流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这一代其他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相对两课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都由专门的教师通过政治理论课加以教育和传授,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系,国家的政策方针等都有宏观的认识和掌握,如他们高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党组织的活动,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班主任并没有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品格、人生观、个人信仰等,尤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许多学生面临网络上各种各样媒体信息,会出现错误的政治信仰,以及面临着各种道德伦理的冲击,使他们丧失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模糊,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理论化水平不够,辅导员队伍发展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地辅导员来从事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受编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招聘非专业和无事业编的人员担任辅导员工作。有不少的辅导员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缺少理论的支撑,并且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甚至有些也刚刚踏出校门,并没有很好的日常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战经验,无法洞悉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自己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来内化出独特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从而来提升和教育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

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面临诸多问题。辅导员拥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被日常事务性工作困扰,所承担的管理职能不断增多,加剧了教育职能的弱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职业倦怠感增加,持续影响其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发展遭遇瓶颈,队伍发展不稳定,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学校中一直是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一手把握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方向和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时代的特征,和所处环境的影响等等,用一贯的宏观理论来教育大家,就如同用一件大而厚的衣服罩着,以求温暖和保护,其实自身并没有内化为能量得到充实,总是被一些“凉风”偷袭,还是让人感觉空虚,所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贴合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特殊性。

4.考评制度僵化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5)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学生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以便于进行班级管理。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工作的开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处处注意修养,遇到偶发事件总认真对待,谨慎处理。.工作中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划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如发现地上有纸片,自己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摆放整齐;讲台上作业本乱扔,自己整理整齐。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老师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渐渐地这些小事不用老师操心,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到了。使我感到榜样作用的无穷魅力。其实,学生平时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在感知你。每个学生都会在你的一举一动之际在心中产生集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效果其实胜过无数次严历的指责和批评。如学校每天的常规检查,课前教育学生并不是完全给他们讲大道理,更多的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三、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最终可以改变和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我利用每次班会或课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感恩教育等等,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也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为题材,引导学生分析事情内部表现出的正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荣辱观念。

四、加强安全卫生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很注意充分利用班会和平时,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教育,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的教育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教育,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安全责任制。班内和卫生区指定认真负责任的同学管理,进行监督和奖罚相结合。此外,我还比较注意不体罚、心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注意在言语上尊重、理解我们的学生,注意对教学成绩的合情合理合法化处理,注意教育方式的文明化、科学化,注意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的养成,只有学生人身安全了,各项工作才能井井有条。

五、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重视小干部的培养。因此,我认真执行“班干部轮换制”,选举出有能力的班干部。

1、大力表扬干部的优点,帮助其树立威信。必要的时候甚至要夸大一些班干部的优点。对班干部工作的任何一个成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其工作有干劲。也让其他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心服口服。

2、鼓励干部们大胆工作。我常会跟班干部开小会,教他们怎样进行早读,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纪律等管理。比如一开始我让小干部们早上进来就领读,但他们读完书,就不知道读什么了。我就教他们可以读扩词、做课后题。这样,每天早读的内容学生们会根据时间自行安排。下午课前让学生在教室抄题做,学生来后不会乱跑,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3、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65―01

1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运营的特征和优势

首先,高校体育场馆隶属于高校体育产业,具有福利体育性、业余经营性、消费对象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满足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而且有寒暑假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场馆的使用在服务对象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开放的模式具有不定期性和季节性,消费的对象大多数也是面对广大师生员工及周边小区的居民,相对稳定的群体。场馆收入也不同于其他盈利的经营产业,主要是用于弥补场馆日常维持经费的不足。为保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作,学校要承担各种费用,包括:消防设施费,水电费,清洁费,人工管理以及场馆场地及器材的日常维护费,这些费用随着场地和器材的使用年限,会变得越来越多,通过对体育场馆的有效管理,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实现“以场养场”、“以馆养馆”,弥补学校经费场馆维护经费的不足,是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市场化开放和运营研究的目的所在。其次,高校体育场馆相对于其他社会体育场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体育法》强调:“学校必须按标准配置场地和器材,并不得挪作他用”这就保证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投资规模和资源配置,为大众体育运动提供了优良的运动场所和设备齐全的运动器材;高校体育学科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的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专职教师,他们具有组织、策划各种大中小体育活动的能力,能为各种规模的群众竞技比赛提供组织编排和技术指导。

2当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运营的现状

(1)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主要面向社会群体实行部分有偿开放,部分免费开放的运营模式,有偿开放仅局限于相对热门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游泳及大型团体活动所需的场地租用,其他户外场地大多实行免费开放。

(2)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运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大致分为:学校体育系、(部)教学部门经营管理、学校专门设立的体育场馆部门经营管理、承包合作经营管理等等。①体育系(部)是教学单位,承担着全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和训练,体育场馆需要专业化管理,对场馆的日常开放、保洁、维护都有要求,势必产生一定的矛盾,很难做到教学管理和场馆管理一起抓的局面;②由学校专门设立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它的职责是专门负责学校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在这种模式下,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与教学管理分离,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场地,及时维护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维护运动场地及器材,使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承包合作经营管理模式,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以承包合同的形式把场馆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场地营业收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大致分为两种:①由体育场馆经营部门自行使用管理,用于支付场馆管理人员的工资、加班补贴、劳务费、水电费、清洁用品、场地器材的日常护理、场地设施的小型维修、其他支出等。②由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一部分上缴学校,另一部分按一定比例支付场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劳务费、加班补贴、清洁用品、场地器材的日常维护、小型设备的维修、其他支出等等。承包合作经营管理的租金收入,一部分上缴学校,一部分留管理部门用于维护场地费用。

3高校体育场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体育场馆实行对外开放及运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1)开放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冲突,由于体育场馆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任务,体育场馆实行对外开放,势必影响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为了避免这一矛盾,应采取分时段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对外实行场馆开放。(2)安全问题,高校体育场馆实行对外开放,势必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财产安全、人身安全、责任事故等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势必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安全问题,首先必须完善学校的安全保障机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购买体育场馆及健身人员的意外事故伤残保险,降低意外风险。加强场地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范于未然。(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部门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在场馆管理中,有的场地片区的管理人员仅局限于场地清洁卫生,不懂场地器械使用和维护,专业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为此,学校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场馆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熟悉掌握场地及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维护原理,使体育场馆的设施得到更好的利用和管理。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7)

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中,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学期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校长室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充分发挥德育处、团委会的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德育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龙江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教育为基础,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做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方案为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打造安全、和谐校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具体工作如下: 一、从狠抓常规工作入手。1、开学初对高一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天半“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的一些困惑,具体教育内容如下: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地点主持人9月1日下午2:15—3:00班主任处理班务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1日下午3:15—4:00观看教育视频《青少年安全避险与急救知识》一、二(共约32分钟)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1日下午4:10—4:55“远离”教育:观看视频《赌之祸》、简单介绍“东莞东华高级中学学生非法事件”全体新生各班教室(收听广播)邵妍玲、各班主任9月1日晚修观看教育电影《上学路上》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2日上午8:00—9:30高一新生会议:学习学校管理制度、高中学习方法指导高一级全体教师和学生学校大堂李启达、邵妍玲9月2日上午9:50—10:35班主任贯彻会议精神和处理班务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2日上午10:45— 11:30网络安全教育:观看视频《给你一个新世界—青少年网络安全导航》(约28分钟)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2日下午2:15—3:00观看教育视频:《如何应对早恋》(约27分钟)全体新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9月2日下午3:15—4:00内宿生会议全体内宿生三楼会议室各班主任9月2日下午4:10—4:55班主任总结入学教育各项活动并布置学生写感想全体学生各班教室各班主任另外,德育处还对其他年级进行常规系列教育,并要求各年级、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学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2、继续完善《龙江中学风纪十项评分细则》,全方位规范学生管理工作。狠抓养成教育,对各班的卫生、宿舍、自行车、纪律、两操、仪容仪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扣分情况,每周公布各班总得分情况,每月评比“流动红旗班”,每学期评比“先进班集体”,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继续狠抓养成管理,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进一步利用好广播、板报、墙报、 宣传栏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懂得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前提和可能,促进了学校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 二、从管理班主任队伍入手。1、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每个月要通过面访、电访、等形式与班上20%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德育处每个月检查一次《家访记录表》),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班主任就可以做到与每个学生家长都至少有一次接触机会,借此可以帮助家长对子女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2、要求班主任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每次都要有主题,班主任认真设计班会内容,班会内容要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写好教案,没有教案不准进课堂,德育处每个月严格检查一次班会教案。本学期的第8、9两周,德育处还组织进行了“龙江中学首届主题班会优质课竞赛”。总共有9名班主任参加了比赛, 参赛班主任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集体与我”、“我成长、我自信”、“正确面对挫折”等为主题,为全校老师奉献了一节节精心设计、别开生面、效果良好的比赛课,最后刁莉芳等四名班主任获一等奖,刘作彪等五名班主任获二等奖。 3、要求班主任德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深入开展以转化学困生为重点的系列活动,经常的、耐心的、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坚决杜绝违反教育原则行为,少批评、多鼓励,采取多种方法严格控制个别学生旷课缺席和严重违纪的现象。德育处建立典型学生跟踪档案,配合班主任常抓常管,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4、德育处每个星期举行年级组长碰头会,也要求各年级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落实学校和德育处的各项管理制度,听取级长班主任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工作。 5、本学期第20周星期四全校教师会上,我校被认定为“佛山市首批名班主任对象”的秦萍老师做了关于“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的专题报告,秦萍老师从“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如何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做班级的主人”,“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有理论有实际,使与会老师受益匪浅。三、从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和班干部队伍入手。1、指导各班建立、健全班委、团委;要求班主任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班团干部,并努力培养他们真正能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替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出谋划策,分担压力。2、本学期对新一届的学生会干部和团委会干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对新当选的学生会干部、团员干部的工作进行专门性和经常性的指导。德育处定期召开学团干部会议,要求他们作为干部首先要非常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检查工作当中做到公正、公平。3、定期召开各班班长团支书会议,有计划的培养他们,提高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本学期先后两次召开了各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会议,要求他们在班上不但要当好老师的助手,还要从考勤管理、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舆论倾向等方面做一个真正的表率。四、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入手。(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了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的热情,我校结合实际,在9月份—10月上旬进行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以“我爱祖国”为主题,展现建国60周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瞩目成就,举办主题鲜明、特色明显、活动有效的庆祝活动,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1.第三周初三、高一年级举行“爱国诗歌散文朗诵比赛”;2.第四周举行学生软笔书法即席挥毫比赛;3.第四周高二年级举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竞赛;4.第四周举行“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图片展览;5.第六周举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黑板报比赛”。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并激励全体学生众志成城,自强不息,聚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强国之行。(二)在9月下旬成功举办了级高一新生的军训活动。通过军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格,更磨练了学生意志,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国防安全意识。(三)“龙中之声”广播站运作顺利。本学期学校的广播站真正发挥了作为“扬正气、促和谐”的宣传阵地的作用,由10名学生广播员组成的广播站在德育处和刘国兴老师的指导之下,对国内外大事进行及时的播报,还对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或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报道和披露;广播站不但宣传科学文明知识,而且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作出了切实的努力,在师生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习惯,德育处在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在全校开展“文明礼貌月”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为活动宗旨,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卫生意识和文明礼貌习惯,加强学生日常礼貌常规教育,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风。具体活动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宣传《龙江中学文明公约》。(第8周) 2、以班级为单位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要做好对团干部、班干部的动员;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召开“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要内容充实、具有教育性、实效性、形式多样、人人参与。(9—13周)3、各班级出一期以“文明礼貌月”活动为主题的板报。(第10周)4、各班学生办两份手抄报,要求字体工整,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13周之前上交,德育处将组织艺术科组老师对手抄报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期末“先进班集体评比”挂钩,一等奖手抄报在大堂展出)5、学生中开展好结对帮学活动,各班主任要掌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契机,促进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进步以及学生团结友爱。6、开展“我来说说不文明的行为”活动:学生投稿揭露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稿件通过校园广播宣读,以引起学生对不雅言行举止的关注。(8—13周)7、通过校园广播播出“文明小故事”(故事由学生收集投稿)。(8—13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文明风尚在校园不断涌现,但开展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每个月都成为“文明礼貌月”。(五)德育处、学校团委在10月23日组织高三600多名师生参加由镇宣教文卫办和镇团委组织的“18岁成人仪式”。 宣誓之时,600多名年满18岁的青年郑重地举起了右手,激昂地读着誓词,“领导勉励”、“前辈祝愿”给他们莫大的鼓舞,“青春献词”、“成人心声”令他们血脉沸腾,“合照留念”让他们终身难忘。开展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引导青年面向新世纪,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成材报国的理想,实现全面发展。(六)利用11月中下旬区公安交警大队和区教育局对我校进行“顺德区交通安全学校”的评估审核的契机,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德育处在大堂开辟了两块宣传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分别命名为“中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和“珍爱生命,平安出行”;另外还开辟了一间专门宣传交通法的“交通安全展览室”;此外德育处还专门在学生当中进行了“交通安全警句”的征集活动,并把优秀的警句喷画上墙。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绝大部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七)在11月下旬成功举办了“师生文艺汇演”和“龙江中学第30届田径运动会”。通过文艺汇演和校运会,不仅展示了师生的风采,而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八)1月份德育处和心理健康科组申报了“广东省青少年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课题”中的两个子课题,分别是《关于广东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评价》和《关于广东青少年个性发展评价》,希望通过课题的申报,专家的引领,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探讨新的方法和路径。纵观一个学期的德育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深深意识到我们在学生的养成教育、女生的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作出努力,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0__年1月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8)

有关小学班务工作计划模板一

本学年度我担任五年二班的班主任,一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成绩。

全班共有学生__人,其中男生__人,女生__人。三好学生会__人,优秀生_人。四年级期末统考,语文、数学两科都有进步,学生学习的纪律性、自觉性比还有待于提高。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该班学生的学风、班风有明显的提高。

【二】基本措施和做法。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接手该班已经有一年了,对学生的情况可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还不敢说完全掌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⑴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班会课与思想品德课与学生交谈,通过召开中下生座谈会、召开班干部会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利于开展工作。

⑵不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扭转局势。

⑶进行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通过与小学生父母的对话,了解小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⑴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

组织学生参加每一周的升国旗,是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解放军的情感,进一步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间操,是保证小学生经常锻炼身体的重要措施。做课间操是班主任坚持跟班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精神饱满,姿势正确,动作符合节奏,做操完毕听口令整理好队伍,依次返回课室。

⑵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

班级的值日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具有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的弱点。学校通过班级的值日工作,对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⑶组织好放学。

组织放学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小学生在经过半天或全天的紧张学习,离校时情绪变得激动,行为举止也容易失控,在返家的途中会相互追逐,不遵守交通规则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必须重视抓好放学这一环节的教育。打了放学铃后,班主任进教教室整理好学生队伍,向学生提出放学返家时的纪律。

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级集体是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班级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工作,进行组织和培养。

⑴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

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并制定出有效措施,鼓励全班学生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使班集体达到巩固和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还应该有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这种班风、舆论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为此,班主任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而培养班风要以正确的舆论做起。班上有了正确的舆论,坏事在班上就得不到支持,就会很快被制止,学风、班风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⑵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我担任班主任后,首先注意选拔培养班级的积极分子,物色班干部,组成班委会,让学生初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指出他们的不足,给予及时培养和教育,教育学生要民主观念。班干部定期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既能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助手,正确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有利于班主任搞好班上的工作。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班集体中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或是学习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顽皮捣蛋。班主任必须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应持正确的态度,思想上不要歧视,感情上不要厌恶,态度上不能粗暴。对后进生要一分为二,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鱼丝。

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对症下药,教育个别生首先要找出个别生特殊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有很强的自卑感,造成性格孤僻,不和群。有的是精力过剩,人很聪明,而班级生活对他来说很不满足,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就会搞出“恶作剧”。总之,对个别生不能一概而论为差生,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在工作中努力吸取新经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有关小学班务工作计划模板二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本学期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内氛围,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4、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物,遵守纪律。

三、工作重点

1、严抓纪律、卫生,形成一定的班规、校规。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4、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常规教育方面

刚踏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开展评星活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晚点时间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每日之星”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二)、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三)、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2、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二)、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有关小学班务工作计划模板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班会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本班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__人,男生__名,女生__名,由于本班学生大部来自下面各乡村,纪律意识淡薄,不注意讲究卫生,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习氛围不够浓郁,许多学生基础知识扎不够牢,导至在课堂教学上比较被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高,所以本学期的工作主要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化被动为主动。

三、班级工作目标

长期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通过字一系列的班会教育,以英雄做为榜样力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强化自我意识,采用评比的方式促使每一个位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形成团结,奋进,积级进取的班风。

中期目标:学会听课,学会写作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

阶段目标:让学生学会反省自已,认识自己的不足,犯了错误及时纠正并改正,给自己制定学习方案。

四、常规管理措施

纪律文明方面

1、利用《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制定班级公约,约束每位学生行为准则。

2、通过评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及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3、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利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熏陶,形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4、培养一批真抓实干的班干部,形成人盯人,人管人,发挥班干部的优势,管好每位学生。

5、对个别行为突出的学生,教师进行谈话,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卫生文明方面

1、值日生安排表上墙,选出值日长管好教室、卫生区的卫生并以打分制的形式督促学生搞好卫生。

2、做到人人讲卫生,不乱丢垃圾,并对乱丢垃圾的同学提出批评教育。养成良好的惯。

3、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教育工作学生自我安全教育。

班主任工作安排:

九月

1、与学生认识,落实花名册的登记,安排好学生的座位。

2、值日生表上墙,班干部选举名单上墙,搞好学习园地。

3、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个人卫生、安全等教育,做好转校生的辅导工作。

4、开展“祖国母亲”、“我爱我校”等班题主会。

5、庆祝国庆

十月

1、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注重培优辅差,联系各科任教师管好本班学生。

3、进行一次评比,选出文明学生,并奖励。

十一月

1、开展一次小干部会议。

2、做好期中测试工作。

3、进行一次计算比赛。

4、开好二月家长会。

5、加强卫生安全进行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十二月

1、读书交流会。

2、期终分项测试工作。

3、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工作。

一月

1、期终考试。

2、教育学生寒假注意安全。

3、准备放寒假。

有关小学班务工作计划模板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学校少先队工作思路,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狠抓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中队工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全面为素质教育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培养队员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继续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在少先队员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产生民族自豪感。

(1)中队结合队员生活实际,从细微处入手,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爱、敬业奉献”等道德规范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继续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行动中去。将规范教育与“每周三项竞赛”评选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自己讲仪表,对他人讲礼貌,对学习讲勤奋,对社会讲公德,对长辈讲孝顺。

(3)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宣传阵地强化教育,促使少先队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

2、增强中队组织自身建设

积极开展监督岗活动,让每个队员参与活动,感受中队的活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和提高队员的全面素质。

(1)加强中队小干部队伍建设。开学就进行中队干部,小队干部的选拔,并适时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实行班级值周制度,利用建队节,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身为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

(2)树立良好班风.保证中队阵地功能限度的发挥。

3、抓好“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

(1)继续抓好卫生、纪律、红白蓝佩带、两课一操活动,学生的礼仪常规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行为规范达到合格。实行每周的行为习惯阳光小组评比。并且评选每周阳光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常规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过晨会、班队会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2)结合各时间节点开展好中队活动。结合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积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树立为国而学的信念。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

利用清明节、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以主题队会等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集成爱国优良传统”、“学习雷锋精神”主题队日等活动,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使队员们珍惜目前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之转化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永远铭记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通过开展以上中队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构建和谐中队,和谐校园。

有关小学班务工作计划模板五

一、工作目标:

1.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2.及时检查反馈,形成良好的班级运行机制。

3.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的艺术。

4.班级风貌: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

5.班级形成一种日日读书,日日练字的学习风尚。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1)班共有__名学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在上一学期的带班教育之下,本班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班集体缺乏凝聚力;班中尖子生比较小,在学校的各项竞赛都处于劣势;在纪律方面本班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但真正让他(她)上台面来说点东西又鸦雀无声;以及本班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困生德困生占了班级的三分之一等。针对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我制定了这学期如下几个工作要点。

三、采取的措施:

1.班集体建设:

现在班级是五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三、四年级最顽皮的年段之后,毕竟是长大了许多。这学期,我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意识。学生知道自己身处在集体之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在集体中出现比较重大的事情时,大家利用晨会、队会共同讨论、商量怎样处理。让学生有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我想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以利形成凝聚的班集体。

2.注重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本学期,我在班干部产生上采用了任命和竞选相结合的办法。让出五个名额由班级学生通过竞选产生,自荐和推荐相结合。通过竞选,不但选出了班级学生喜爱的小干部,更主要地培养了学生积极竞争,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我想后者是更为积极重要的。

3.抓班级常规及少先队活动:

班级常规始终紧抓不放。学生在校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规习惯的保障。在学习习惯中,紧抓课前准备,抓课堂纪律。牢记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障,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接受进去。抓学生的作业书写,养成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和爱惜书本的习惯。抓学生学会听话,养成专心、专注地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常规习惯中,抓劳动常规,抓卫生常规,抓学生两操,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结合学校评比常规四颗星,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本学期结合学校校庆,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引导学生意识到:爱校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每个人都有责任。本学期按照大队部要求,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办好墙报。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培养了集体观念。

另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方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中,班会课及晨会课是最佳的教育时间。我们知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对他们进行各种感人至深的熏陶、教育。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这样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5.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给他们充分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管理计划管理班级,并及时总结,找出不足,以利再战。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从而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外时间,多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收看《新闻联播》节目,关心国家大事。.积极鼓励全班向校园电视台送节目和各大报社投稿,来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多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提高自立能力。尊重学生家长,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

6.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9)

现阶段大学课堂教学由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生能力与方法培养、开放教育为中心。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感受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已成为高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已被各大高校所重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学更加人性化。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推进高校管理科学民主化及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仅靠教学管理队伍难以掌握全校的教学信息。现行教学改革、相关政策规定由教务处网上通知各学院,再由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班会、宣传栏通告到班级。由于有的通知不到位,有的通知缩水等各种原因,造成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有时向学生揭示不清楚,导致学生举报等事件时有发生。联合国《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该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校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因此,大学生参与管理则可以使学校及时得到第一手信息,全面、准确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信息。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第四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使学生有了专门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平台,管理的民主性得以体现。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能够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提升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学会接受、承担责任,并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相当高的独创性,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自信心,不仅有助于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挥,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搭建平台。

2007年初国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工程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工程在强化教学管理中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中心地位要通过学校制度建设。”同时还提出,要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正是为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二、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一直是管理者占据权威的中心地位,教师和学生被视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这样就造成其管理地位模糊,学生的参与行为不够。同时,学生还受到院校领导和教师的双重管理,主体性教育观念缺乏,因此,主体性教育观念能够正确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主导性,尤其是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这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颖思路。

1.主体性教育思想。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主体,只有具有主体性品质的人才是主体。主体性品质主要表现为人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等。“主体的参与就是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的人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行为。”因此在人才培养中,确立起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具有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时,它们在人才培养中的倾向才会成为主体性参与行为。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性品质价值取向,实现和发挥学生的现实主体性为基本保证的教育。主体性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转变为现实的主体性,发展其它方面的身心素质。同时,大学生在教育实施与教学管理过程中主体性品质的培养与发挥,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发挥现实主体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以生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中,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应该把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高校人本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及贯彻实施。“以生为本”明确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权利,学生具有获取知识、选择专业、提升自身素质等权利,这就要求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适应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高校贯彻“以生为本”思想,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生视为体现教育管理价值和教学质量的主体。大学生主体性参与日常教学管理体现了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高校人本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构想

1.全体参与。学生作为大学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应该参与本专业的教育实习、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等政策的制定,同时参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通过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主动参与日常管理工作,与管理者和教师做好日常的互动交流,商讨日常政策制定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2.职能团体组织参与。职能团体即学院学生会组织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学生以这样的形式参与本专业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生会组织是学院党团组织领导下的大学生活动团体,而其下设的学习部与监督部对于大学生有效学习及教师的积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学生会应根据大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另行增设一个教学辅助管理部,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自身学习关系密切的日常教学事务管理工作。

3.优秀学生代表参与。由院学生会组织选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与本专业教育学习有密切关系的院教务会议或校教学委员会会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各班级学生代表,如班级学习委员、课代表或者志愿者,参与学院各教研室关于教务会议及教学研究管理。学院定期召开学生代表、职能团体大会,商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事宜,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

四、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1.正确的观念先行是前提条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是以正确的观念为前提条件的。因此,院(系)领导、管理者要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作用,并维护其参与的权利,积极引导大学生到日常教学管理和教育实施中来。要树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观,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效率和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要正确树立积极参与的权利意识和自信心,学生代表和干部要树立服务意识,预防权利意识的滋生,要有奉献精神,认真代表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2.以学生干部为组织保证。院(系)学生会下设的各个学部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常设机构。各学部不仅要了解院(系)范围内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各种经验,还要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工作,如收集日常教学信息和开展专题性调查等。学校应以学生干部为引导主体,组织学生与教师进行教学问题探讨,对学校下发的文件和信息及时通报和交流,及时将学生对教师、教学计划、教学管理信息和政策的评价分析呈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召开专题性学生代表大会,及时通报校级教学信息,全面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使教学管理实现交叉化、网络化,信息更加快捷、真实,安排工作更加顺利,落实、监督和检查更加方便,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首先应该赋予积极参与的大学生代表教学管理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同时设立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如“优秀谋划者”、“优秀教学管理参与者”等,用荣誉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管理的动力。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水平,开设“教学管理”选修课,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招聘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管理,根据学生掌握教学管理理论和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报酬和适量的学分奖励。

4.制度法规和政策的保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相关文件精神,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明确纳入其中,保证大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和人才的培养,如制定《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使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水平评估制度,逐步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对院(系)级教学水平考评的依据之一。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要有必要的政策保证,要有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如制定《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条例》需要开展相关的专题调研,需要经费的支持,同时对于学生日常的培训工作需要聘请教师等。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受到相应的制度约束。学校领导应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制度和条件范围内参与教学管理,并对学生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6): 4-7.

[2]钟秉林.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 6-8.

[3]武小霞,苏安玉,李文滨.落实“质量工程”加强学生管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8):56-57.

学生会体育部日常篇(10)

首先,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是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直接渠道。教学管理是繁琐的、复杂的,单靠教学管理队伍难以完全掌握全校的教学信息,而且得到的往往不是第一手信息,要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信息,最佳途径就是直接从学生中来。

其次,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搭建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平台。大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手段、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已经具备了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并且,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也已具备了民主参与管理的能力。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学会接受责任, 并能主动承担责任,并在教学管理中可以发挥相当高的独创性和创造性,还能积累实践经验, 增强自信心,激励学习,不仅有助于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 还能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挥, 为自己提供一个实践平台。

第三,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 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永恒主题。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务助理员队伍的建立及制度的实施, 使教学管理贯穿上下、纵横左右, 实现了交叉化、网络化管理,信息更加快捷、真实, 安排工作更加顺利, 落实、监督、检查更加方便,服务更加到位。对于我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完善教务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随着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由于学校信息渠道不畅通,学生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学生和学校部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使得管理权在管理者、 教师、 学生之间进行分配,还可使学校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全盘, 兼顾各方面利益, 保证学校的有机运作和协调发展。

二、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理论依据探析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而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与展现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使个体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转变为现实的主体性,发展其它方面的身心素质。同时,大学生在教育实施与教学管理过程中主体性品质的培养与发挥,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发挥现实主体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政策就难以出台,制度就难以健全,措施就难以真正落实和持久进行。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的重要环节。在高校贯彻“以生为本”思想,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生视为体现教育管理价值和教学质量的主体。学生的知识状况、情感状态、意志类型都会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和效果。因此,教师要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坚持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主体性参与日常教学管理体现了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也是高校人本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探析

(一)转变观念,提高师生对学生参与管理的认识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认同感

目前,在高校存在部分教师思想上很难接受学生对其“监督”,抵触学生提意见,同时,部分责任感欠缺的学生包括个别信息员担心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待遇,(下转第349页)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放松工作要求,隐瞒真情,明知存在问题却不反馈等现象。这样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压力,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因此,对广大师生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师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将学生的“监督”转化为教学授课的动力,支持学生信息员的工作,让学生大胆工作,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要将参与教学管理当作自己份内的事情,实事求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教学管理者要重视从信息员这条渠道获取的教学信息,对教学信息进行分析,辨别,不能因个别学生的不实信息而全盘否定其他学生信息的真实性。也不能对信息不做全面分析而做决策悼。

(二)建立健全机构,成立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

上一篇: it行业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信用卡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