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1:00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篇(1)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教育义不容辞担起重任。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

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津津乐道、独占课堂,学生在后面被动接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彻底打压,本应愉快的探究课堂沉闷枯燥,课堂研究变成了单向输出、被动输入,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朝气!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退化,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

2.打压抑制式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棍棒底下出人才”,教育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学生成为被管束的木头人。但“严”师未必出高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苛严管束下,本应快乐的孩子沉默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创新的萌芽就这样被抹杀了。那种只信强制、只讲约束,只讲严格不讲宽容的方式,使教育气氛紧张、沉闷、压抑;那种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的陈旧方式,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自主性都遭受严格限制,学习积极性受到过分的抑制,要使处于这种境地的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谈何容易啊!

3.教条主义式

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质疑。书本至上、权威至上。如在教材编写上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忽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时,固守教材的编排顺序,丝毫不敢造次,也丝毫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与其它知识、其它学科的链接。教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别注重公式、结论的巩固应用,而对产生的过程轻描淡写;在问题解答上,苛求整齐划一,恪守条条框框,谨遵标准答案,若稍有创新,稍越雷池,必遭“扣分”厄运。教条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顾模仿范例,不敢畅所欲言,不敢有丝毫的独创之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和厌烦,销蚀探究新知的激情,失去培育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让人空余恨,不禁扼腕叹息!

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不尽合理,有待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亟待创新,致使不能彻底清除阻碍教育改革创新的障碍,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二、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绝不是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任务,要靠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培育创新精神为宗旨,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创造力!

1.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滞后的客观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但同时,要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反对本本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新知;要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新的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行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而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斯多惠说:“有的教师奉送真理,有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思维的僵化,畏首畏尾,失去追求知识的激情。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思维,鼓动创造发明。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标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实践,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速度,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深深依赖于这个国家的创新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支撑,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相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创新教育一定能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民族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2]学会生存.

创新教育篇(2)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视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这恰好与我国目前教育要解决的两在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该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作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性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这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选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便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有多元经、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科技、文学、文体等知识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

第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最后对课堂教学要认真小结,扬长避短,以表达最佳

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使学生相信教师不是具有最高创造的人,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表示赞许,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见解,提倡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以来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各自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谈究和怀疑,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

更重要的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是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中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

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科学知识的同时,"

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实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主动能够瞥样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展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才表现为"前所未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创新教育特点:

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为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2、师生关系民主化

作为一明教师,不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护学生。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惟上"不"惟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3、课程设置综合化;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旨在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

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物质前提。

艺术教育能升华人的精神,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它对右脑功能的提升与开发,使人获得了创造的思路与灵气。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

必修的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构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实施创造教育目标,嘴为艰巨的工作就是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

4、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启发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用微机和多媒体手段,统购形象的动态和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化

教学评价科学化应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而现实教学评价系统却严重异化和扭曲。第一,考试本身被当作追求的目标;第二,考试成了教师指责学生、侮辱学生、厚次薄彼的借口;第三,考试学生违背自己的发展愿望,放弃自身的特长、兴趣,在"书山题海"里耗费自己的精力,在"标准答案"中消磨自己的智慧与灵气。

科学评价首先要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人的创造力不仅表现科学研究领域,它同时也可以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组织、艺术、体育等许多领域。尊重个性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点,也应成为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创新教育篇(3)

图1 全球创客空间分布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国正在被创客空间包围。2012年7月,北京景山学校的吴俊杰老师访问了麻省理工创客空间和东京创客空间。在访问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大学的原创动力。麻省理工的创客空间是普通大学生实践自己创意的舞台,它看起来很乱,东西到处都是,很多零件都是废物利用的,但在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有会员的作品。创客们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产品原型并在网络上公开。目前,麻省理工创客空间的Makey Makey已经获得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注资。从麻省理工的经验来看,在高校领域,只要给政策和空间,创客文化很快就会蔚然成风。

图2 麻省理工创客空间

高校的创客空间可以通过区域创客空间组织起来。在国内,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已经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2012年5月,在全国“创客嘉年华”活动上,来自全世界的创客江聚一堂,交流、分享作品,但是创客空间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仍需得到政府的支持。

创客是一类将创意作为自己核心能力的人。比如,最近很流行的3D打印技术,它之所以能够降低成本,正是由于创客们的工作。创客的创意往往是天马行空、充满创造力的。他们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作为“产品原型”,最终变成批量生产的产品。然而,现在这些作品常常没有市场价值。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又会发现这些作品非常有教育价值。

从事教育类课程和案例研发的创客,称为“教育创客”。被《社会创业家》评选为2012年度人物候选人的北京创客空间的蒋程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创办的非营利教育组织“一公斤电子”设计了类似“尖叫铅笔”这样的创意课程,发明了“绕线器”这种电路连接设备,而这些课程和设备都是免费的,对中小学创意课程的开展极有启示意义。只欠政府作为中间人,将“教育创客”和学校教师的手拉起来。

图3 教育创客案例“尖叫铅笔”课程在甘肃的课程实践

图3是“一公斤电子”和“游子支教团”在甘肃武威的支教项目,“教育创客”和设计师合作将电子制作的过程尽可能简化,学生通过说明书就可以自学。今年,他们的目标是用一个成本为100元的盒子,为50名学生开设一个学期的电子电路课程,这种效率是很多专业的教育公司难以企及的。上海“新车间”开发的SWARM群体机器人获得了世界机器人设计比赛的第二名。可见,创客的技术是领先的,创意是丰富而独特的,但是目前尚缺乏批量生产的能力,也需要和一线教师合作进行课程研发,才能进入教育领域。令人振奋的是,曾经的“少年创客”、“微软最年轻的培训师”,现在的“思科博中国”创始人栾轩,研发了中国的创客工程研发平台——Circuitpot,正在成为教育创客的公共平台。今年将会在北京景山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创客课程中全面使用,学校的三个机房将借此机会改装为创客教育实验室。北京、上海、广州为全国创客的集聚地,理应在创客教育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也理应成为创客教育的受益者。

北京景山学校最早在学校建立了创客空间,并开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创客课程,将原有的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资源做了重新整合,让机器人小组的学生从竞赛压力中解脱出来,做一名自由地制作发明的“少年创客”(如图4)。

图4 景山学校初二学生改装的电子门锁

在景山学校创客空间中,学生不太关心教师的评价、各种比赛和评奖,他们更关心自己的作品在微博、创客论坛上受到的评价,创客教育给了孩子一颗强大的内心,也给了孩子创造的舞台。

景山学校以程序教学为核心,出版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程序设计教材,普及了程序教学。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机器人战队的教育创客,进入学校与教师一同设计“少年创客”课程。我们将“少年创客”分为了艺术、研究和工程三个领域。2013年1月26日,学生们在学校自愿分组为“艺术创客营”、“研究创客营”和“工程创客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体会创造的快乐,最主要的是,知道如何驾驭创意、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图5是“少年创客”课程的设计模式,“少年创客”课程将会在江苏常州市的另一所小学实践,我们也期望更多的北京中小学能够开展“少年创客”课程。

创新教育篇(4)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该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作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性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这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选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便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有多元经、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科技、文学、文体等知识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

第四 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最后对课堂教学要认真小结,扬长避短,以表达最佳

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使学生相信教师不是具有最高创造的人,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表示赞许,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见解,提倡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以来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各自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谈究和怀疑,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

更重要的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是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中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

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科学知识的同时,"

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实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主动能够瞥样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展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才表现为"前所未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创新教育特点:

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为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2、师生关系民主化

作为一明教师,不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护学生。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惟上"不"惟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3、课程设置综合化;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旨在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

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物质前提。

艺术教育能升华人的精神,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它对右脑功能的提升与开发,使人获得了创造的思路与灵气。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

必修的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构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实施创造教育目标,嘴为艰巨的工作就是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

4、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启发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用微机和多媒体手段,统购形象的动态和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化

教学评价科学化应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而现实教学评价系统却严重异化和扭曲。第一,考试本身被当作追求的目标;第二,考试成了教师指责学生、侮辱学生、厚次薄彼的借口;第三,考试学生违背自己的发展愿望,放弃自身的特长、兴趣,在"书山题海"里耗费自己的精力,在"标准答案"中消磨自己的智慧与灵气。

创新教育篇(5)

何为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视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这恰好与我国目前教育要解决的两 在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该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作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性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这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选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便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有多元经、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科技、文学、文体等知识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

第四 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最后对课堂教学要认真小结,扬长避短,以表达最佳

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使学生相信教师不是具有最高创造的人,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表示赞许,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见解,提倡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以来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各自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谈究和怀疑,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

更重要的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是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中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

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科学知识的同时,"

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实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主动能够瞥样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展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才表现为"前所未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转贴于 三、创新教育特点:

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为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2、师生关系民主化

作为一明教师,不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护学生。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惟上"不"惟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3、课程设置综合化;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旨在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

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物质前提。

艺术教育能升华人的精神,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它对右脑功能的提升与开发,使人获得了创造的思路与灵气。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

必修的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构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实施创造教育目标,嘴为艰巨的工作就是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

4、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启发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用微机和多媒体手段,统购形象的动态和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化

教学评价科学化应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而现实教学评价系统却严重异化和扭曲。第一,考试本身被当作追求的目标;第二,考试成了教师指责学生、侮辱学生、厚次薄彼的借口;第三,考试学生违背自己的发展愿望,放弃自身的特长、兴趣,在"书山题海"里耗费自己的精力,在"标准答案"中消磨自己的智慧与灵气。

创新教育篇(6)

在德育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往往把对学生心智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不利于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让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德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必须把握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树立德育为智育服务,为智育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的思想。同时,德育又是智育的灵魂,它对于智育的成功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一、“健全人格”的教育

所谓“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1世纪将属于能承担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培养“健全人格”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德育应从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组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为主线的德育运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创新品质的教育

创新品质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品质。要不怕风险,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具有创新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必备素质,勤奋刻苦和顽强的意志及坚韧的毅力是创造发明成功的保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品质是完成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创新品质的教育要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以学生个性品质培养为主,狠抓成长过程,淡化步调统一。

三、创新方法的教育

创新方法的教育不仅有利于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智力与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创新教育篇(7)

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两个出现频率很高、联系比较密切、正在现代教育话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新概念。科学地界定两者的内涵、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创新这一概念,在开展创新教育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全国掀起了教育创新热。从词义上分析,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江泽民同志把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列,并寄予巨大希望,意味着当今时代的教育创新应当在思想理论、实践体系、内在品质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更深层次的突破与进展。其实,也只有如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二、开展创新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创新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创造性。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会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第三,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强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从而对旧课程和旧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道理。特别是关于学生创新性的评价与测量方面的改革,必将引起我国考试制度与内容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教育创新价值。 我认为,如果说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可以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创新,那么相对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次教育创新。如果说这第一次教育创新确立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那么这第二次教育创新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并成为真正的“兴国教育”。 三、推进教育创新应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 反过来,从教育创新的角度看,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规模、质量到效益,方方面面都急需创新,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并起到我们期待的创新效果呢?我认为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把实施创新教育当作努力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就是现在进行教育创新的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现代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时代,最有创造性者得胜利,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第二,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我们虽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就不能变成现实。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兴国的!只有保证健康、给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励人不断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兴国人才”,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第三,这是创新性的本性决定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性与人的知识占有量和人的智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决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人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的关照和培育。如果所受的教育不当,受的教育越多,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反而会越低。那种只知苦干,拼时间、拼体力、不讲效益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肯干能干,还要会干,干正确的事情,以接受和守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传统教育必须改变。第四,创新素质培养为校长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把手,能够使教师和校长摆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制定出学校和班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从重点处突破正是务本之举。可以说,抓住了创新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教育创新才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创新教育篇(8)

近年来,“创新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又一研究热点,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踊跃投身于创新教育的研究实验。其实,创新教育并非又是一个新的口号,而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着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998年2月,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的世纪里,综合国力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世界已从传统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创新,对我们基础教育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正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它既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是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的全新的教育实践。

1“创新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深层分析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语innovate(动词)和innovation(名词)翻译而来,英汉词典译成”革新”.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也就是说:“革故鼎新”与“引入”都属于创新。最初,“创新”一词是伴随工业革命而出现的特殊名词。20世纪初,J.A.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领域。当代国际知识管理专家戴布拉.艾米顿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新思想行动”――首先是产生新思想,然后运用新思想解决问题.创新运用到教育中,与教育相融合,又有了新的意义。阎立钦认为:“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研究和实验方案对”创新教育”解释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这就充分说明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2我国体育教学存在的”范式危机”现状与实施“创新教育”的紧迫性

“范式”这一概念是1969年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KUHN)提出的,涉指的是自然科学界对科学发展规律的理解,但近年来已经被社会科学界广泛借用.它是指从事某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群体共同遵守的世界观的行为方式。显然,教育科学也不例外,体育作为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体育教育者(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基本按照统一的范式从事体育研究和教学,这种范式源于他们在学校受到的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并且通过教学过程代代相传,为他们提供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思路。钱伟长说:“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即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捉鱼的方法。”而我国目前遵从的体育教育范式,既源于从西方引进的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又交织着尚未在思想上根本废除的”科举”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国教育传统;教学思想上打上了农业时代”传承型”和工业时代的”标准件型”的双重烙印.指导思想方面:“应试教育”与“锦标主义”仍占较大的比重,某些学校只注重尖子选手和运动训练,而忽视对全体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和教学目标达标化的四大误区。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单纯的体育技术的传授,围绕达标考试来实施教与学,没有真正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观念及自我评价体系和没有教会学生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严重脱节,也没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强调学生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因材施教,使绝对化指标成为衡量学生体育能力的标准,极大地制约学生特长及创造性潜能的发展,学生不会根据体质状况和环境变化可持续地开展健身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设置了无形的障碍,使学校体育仅仅成为学生阶段性身体教育。这种范式当虽不能简单概括为”应试教育范式”,但它至少是应试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根据库恩的解说,科学发展的历程是常态科学与科学革命两个阶段的反复过程,事实证明,科学革命源与科学创新,而创新始于反常,反常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发生危机。近年来,学生的体质状况逐年下降,近视率、肥胖现象高居不下,群众健康水平令人堪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不能再照老样子进行教学,却又不知道新的路子如何走.学术界对目前学校体育现状的激烈抨击和体育工作者艰难努力的受阻,恰好说明体育基础教育领域与传统不相容的诸多反常已经引发了体育”范式’危机。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3

对创新体育教学改革的建构

黄全愈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知识和技能与创造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凡是能传授给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复的,而可以重复的则一定不具有创造性。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传授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由此可见,对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应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全新的体育观和体育锻炼的习惯,教会他们能根据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科学健身的方法和途径,全面进行多维创新体育教学改革。

3.1 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根本目的;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健身手段和形成锻炼的习惯作为基本任务;把“健康第一”的观念从学校体育上升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树立“健身”体育观,培养学生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创新意识。

3.2 加大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性学习是与维持性学习对应的,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学习的”预期性”,不同于维持性学习的适应性(即对外界压力简单地作出反应调整),是教育人们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情景描述和模型等技术方法,代表着一种面向未来的超前学习思想,集中反映了学习者的个性思维和主动精神,是学习者学习内在驱动力的体现,即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正是与现代社会提出的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相符合。学校体育应结合各地的实际和学生的能力,打破“三中心”的教学体系,摒弃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材内容。改变大一统的教学形式,在加强传授“三基”的前提下,选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需要并能使学习和应用相结合的新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改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避免“因教施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倡和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并耐心细致的解答,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尝试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设计健身模式和制定健身处方,有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建构适合不同年龄和阶段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以角色扮演为特征的情景设置式、以满足需求为目的的成功体育…让学生在充分体验运动乐趣的前提下了解知识与锻炼的价值,逐渐掌握科学锻炼的形式和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而必要的基础。

3.3 结合“终身体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终身教育”的提出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终身体育是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思想,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身体教育的总称。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征。L.W.安得森在阐述布鲁姆理论时,明确表示:”需要证明的是学生能运用知识,即能把信息用于新的情境和问题上。”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还必需特别重视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实践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公式来简略表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体育应该抓住“增强体质”的本质,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培养学生体育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加强体育能力的学习,注重技能掌握与科学锻炼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善于运用和转化技能为科学健身服务。使他们真正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科学健身的习惯。

3.4 密切联系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人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体育教学具有智育、德育和身体教育等多种效能。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场境,进行适时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素质以及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有积极的性格倾向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个性满足和全面发展,达到真正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便能适应知识经济下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4 小结

创新教育是一种适合人的本性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教育,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范式危机”,转变教育思想,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构建新的结合整体、过程、和发展的全息多元评价体系,大力实施以培养学习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而全面的人才。参考文献

[1] 杨成 西部地区学校体育改革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3月

[2] (美)安德森 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王广虎 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走出四大误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创新教育篇(9)

出席该分论坛的还有包括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盖睿特、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梅丽特・杰诺在内的诸多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 国内创新教育差距大

“我们要重视人文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苏必德观点明确,“教育必须要有社会的担当。创新不仅在于颠覆,更在于创造更多人类共同福利。”

相较于纯粹的商人,苏必德更希望培养出具有团队意识的企业家。他们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物质收益,而是打造一支能创新的团队。这就需要发挥人文教育的力量,它会让学生从规律性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创新,从而指导具体实践。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进行的创新,将不仅仅是对某个狭义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可以连续推出多个创新产品,主动发现新的问题,并用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当前,中国教育体系必须进行创新,首先要改革的就是课堂文化。中国的课堂文化是尊重老师,被动地听课、做作业。而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交互型的,而不是被动的单向知识传递的课堂,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由各种问题讨论组成的课堂。”苏必德表示。

在高校工作了近40年的朱崇实有更深的体会:“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无论是从教育观念、方法,还是从教师队伍来说,中国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有很大差距。”

朱崇实指出,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自身的改革做起。要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的追求,做到把人才培养当作第一要务。他还呼吁,要给大学更多自,让大学真正依法办学;政府和高校都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全社会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还要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特别是研究生的选拔制度。不要让18岁、22岁、25岁的年轻人都在为考试消耗自己的时光,至少研究生的选拔不应该以考试为主。 教会学生创新精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盖睿特和梅丽特・杰诺分别介绍了自己所在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盖睿特强调,沃顿商学院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创新精神,“因为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学院建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和IT自由区,在这两个区域,学生可以自由创新,无所顾忌。

同样,沃顿商学院也创新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盖睿特透露:“沃顿的MOOC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课程,共有300万人参与过。其中65000人接受了付费教育。”

盖睿特认为,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富于创新精神,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高等教育在未来5年至10年最大的增长点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终身教育。在线教育或在职培训应成为大学未来的重要工作。

梅丽特・杰诺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要想推进更高层次的研究、促进创新,关键在于做好科研成果、投入收益比、教职员工和学生素质的评估。此外,还要把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安排到教学一线;发展好每一个学科,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联系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建立全球的交流网络等。”

创新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2)019-0031-03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要相应地紧跟形势的变化而改革创新。如今,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人才为旨归的教育。核心在“创新”,只有创新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只有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教育,才是有作为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校(江苏省启东中学)有多年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形式上是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各国教育家都清醒地认识到,高、精、尖的技术人才,以及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人文学家,用带有“科举”烙印的常规教育模式是培养不出来的。像美国,各行各业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但是领军人物基本上都是美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精英。他们把各中学5%左右的资优生单独划分出来,予以特别关注和培养。这种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培养模式和师资配备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对一般学生的培养。英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也有其传统而独到的做法。他们利用全国最高水平的公学精心培养2%左右的资优生,为这些资优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配备最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配备一些大师级的教师,可见其对创新人才培养之重视。法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比较完善,他们在一些高水平的中学设立了大学预科,有10%左右的优秀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完成大学预科,并最终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进入大学深造。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在谈到人才工作时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总理在谈到教育改革时说:“要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涌现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普通高中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发现、培养和输送创新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功能。201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接连发了两个文件,确定了全省14所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和31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的这一举措表明,普通高中在这些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一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如何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由此可见,创新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校长,我深深体会到,当今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便利及迅速发展,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这使教师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具有一种职业的危机感。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条谚语: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当太阳升起时,就要开始奔跑!这条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变平的世界还是今日我国经济的转型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然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这一深刻而尖锐的发问,是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培养创新人才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针对一些高智商或在文学、艺术、体育、手工制作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这样可以体现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早出、快出人才的目的。正因为青少年儿童在对知识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上存在差异,因此,如果用教育中等智商孩子的方法来教育高智商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就无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这样不仅浪费人才,甚至造成其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叛逆心理。教育平等,不仅是给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要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式。

培养创新人才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在动态的比较中寻取多种方法是可以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鉴别出来的:组建兴趣小组是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他们的创新素养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教育可能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个性中的弱点等。

培养创新人才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对智力超常学生,通过特殊培养,能够缩短育人周期。但我国的育人周期却在不断延长,一般博士后毕业已达30岁左右。而科学家进入最佳创造年龄是25岁左右,这便出现了科学知识急剧增长与人才成长和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的尖锐矛盾,从而必须采取措施缩短育人周期,加速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效率。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杨振宁在比较中美教育时说:“中国按部就班把知识教给孩子,平均起来是好的,可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从中小学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5%的最聪明的学生较为不利。这不利的一面,在美国却做得非常好,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美国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特别天赋的人,能够给予极大的空间,他们可以发展。这是美国今天在学术上、在经济发展上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尽最大可能地营造能使特殊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对90%的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对10%的好学生则是不利的。而对3%的特殊优异的学生更是极大的压抑和扼制。因此,对特殊人才必须进行特殊培养。对特殊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新生选拔制度改革,营造自主学习环境,配备优秀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强调研究型学习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在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和交流、问题求解等方面受到更好的训练。总的来说,要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师德师能水平为关键,加大投入和改善教学条件为保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革新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上一篇: 国培学习汇报 下一篇: 收费员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