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开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7:16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1)

构建科技“思想库”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共享、开发和运用,是企业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长炼科协从2006年开始,利用企业局域网,创建知识管理系统。2010年初,长炼科协进一步升级完善了该系统,在“知识库”上新建了“论坛精华库”,新增了“专家黄页”、“个性化主页”,收纳了长炼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建立了“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等,逐步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

长炼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讨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论坛组织开展各类技术讨论418项,提出建议近100条,其中35条经专家讨论评审认为具有可行性,12项已经采用并实施完成。长炼科协还设立奖励制度,以评选“论坛之星”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截至到目前,“长炼知识论坛”已有论坛学组24个,论坛版块9个,论坛会员2891人,累计主题24632个,累计参与59813人次。知识论坛已成为长炼科技人员共享资源、交流学习、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智囊。

搭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平台,是长炼科协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是发挥科技论坛的主阵地作用。“长炼科技论坛”首创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论坛创造性地与“院士专家企业行”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求,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现场诊断、作适用性的前沿学术报告,为长岭地区的技术进步献计献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参加论坛活动,收集论文近1100多篇,其中经专家评审,具有重大价值122篇。二是组织专业学组开展技术学术交流。与中科院开展了环氧丙烷项目研讨,与美国S-zorb技术创始人进行S-zorb装置优质高效平稳开工的探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协同企业有关部门,支持各学组组织、参加一系列内外技术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每年达200多场次。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论文交流。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将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行交流。仅2011年就组织撰写论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交流中获奖。四是通过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长期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洛阳工程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工程设计、工业应用开发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讲、比”激发活力

长炼科协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科技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执行的《“讲、比”活动实施办法》、《“讲、比”活动组织及奖励办法》,使得“讲”有依据,“比”有标准,“创”有收获。截至目前,长炼科协“讲、比”活动已连续举办24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讲、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长炼科协以“讲、比”为平台,特别针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项目申报,推动技术攻关。如2011年,“讲、比”滚动立项418项,内容涵盖了生产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内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和“RSH液相循环加氢”,就是通过“讲、比”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炼科协的“讲、比”活动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业生产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活动中锻炼了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全国科技标兵刘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胡先念、沈刚,岳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罗世贤、朱铁光、龙伟灿、刘郁东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激励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的精神动力。三是对企业节能创效作出贡献。近两年来,通过“讲、比”活动,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7000余条,“金点子”10多个。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讲、比”活动的比例达95%以上,累计创效10多亿元。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2)

一、研究的基本概况

校企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了,并且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如火如荼,高职学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中应该说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诸多高职学报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相应的栏目,甚至有些学报的这一栏目在各种学报评比中还获得“优秀栏目”或者“特色栏目”的荣誉。但高职学报自身直到2008年才进入校企合作的研究视野。2008年10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付昌辉在《编辑学报》发表了《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紧随其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顾健在《科技与出版》发表了《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同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竺小恩的《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的3项举措》中也有涉及学报和企业间关系的论述。至此,高职学报自身开始放下矜持步入了校企合作的大讨论中。2009年和2010年顾健又先后在《科技与出版》刊发了两篇相关论文,即《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与途径》。2011年,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吴学军在《编辑学报》发表了《让学报走进企业 为科技创新服务――〈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不仅谈到了学报走进企业的做法,还列举实例展示了取得的成效,这虽然是一家普通本科学报,但对高职学报校企合作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王丽婷在《编辑学报》发表了《充分挖掘企业资源 提升高职院校学报影响力》。2013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艳发表《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韩翠丽发表《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同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在他的《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深入探讨了高职学报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2014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袁能先在《编辑学报》发表《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高职学报也终于展示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同年,韩翠丽发表了《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育》,王丽婷发表了《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以上是近些年来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研究的绝大部分成果。可以看出,从呼唤高职学报面向企业到具体实践经验的展示,高职学报同仁在校企合作的大潮中是勇于探索和敢于实践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喜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每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只能以个位计,说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发挥确实有限。

二、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1.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在校企合作讨论热潮中一以贯之发挥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精确搜索,有3万余篇论文,模糊搜索的话会有4万余篇,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高职学报上发表的,高职学报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功不可没。但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高职学报的理论探索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对此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教授在他的《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予以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随着校企合作互动的频繁与深入,高职院校‘贴牌式’校企合作模式行将结束,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建立”\[1\]。而高职院校学报在这个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好行业企业,他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宣传,推动校企合作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是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1\]。陈新文教授对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理论探索方面的认识无疑是非常深刻的。理论探索也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最能够发挥其所长的本职工作,因此发挥好理论探索的功能,引领校企合作发展的方向,因为高职学报重要的发展之道。

2. 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研究的重点。几乎所有的相关论文都提及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袁能先甚至进一步认为高职学报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地侧重于“专业技术领域的理论探讨、工程实践以及应用性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达到为本校师生教育科研和行业企业的广大技术人员服务的目的\[3\]。为此各高职学报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积极组稿,发掘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者队伍。这方面,顾健、竺小恩、王丽婷、李艳等人的文章都分别有所论及有的甚至将企业专家聘为特约撰稿人。韩翠丽还专门撰文讨论《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养》的问题。袁能先所在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是紧紧“依靠德阳市科协、德阳3大央属企业科协、中国二重的《大型铸锻件》《中国重型机械》、东汽的《东方汽轮机》、东电的《东方电机》编辑部”,与他们“达成了互通互换稿件协议”\[3\]。其次是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审稿人。这方面大家也都有谈到,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王丽婷在《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中有更为详尽的论述。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毕竟不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他们“身处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掌握着最新和最实用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4\],可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论文写作上还是新手,因此韩翠丽专门为此撰文《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以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总的来说,高职学报要将技术应用研究发展壮大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文化互动、人才互动”\[5\]。

3. 宣传窗口

企业技术应用文章的刊发本身具有一定的宣传、展示作用,是高职学报作为媒介的一项辅助功能。但这项功能在高职学报编辑的努力下获得了进一步的挖掘。付昌辉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条件下高职学报的功能》一文中提出“编辑应当发挥并利用高职学报的媒介功能,积极、真实、具体地介绍企业,宣传企业。可以利用封二、封三和封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报道合作企业的有关信息。内容可以是企业及其机构(部门)介绍、科研成果和产品展示,以及校企活动等;内文空白处可以用来刊登企业的科研动态信息、成果应用的追踪报道和企业科研人员优秀成果展示等”\[6\]。顾健甚至在他的《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中提到“以专栏的形式来反映企业家的声音,及时反映和展示新技术、新设备”。此外还有编辑提及企业及企业文化、企业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成果、校企合作优秀教师等方面的宣传。这些都是高职学报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但限于学报较低的发行量以及读者的小众,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不会很大,这是目前不得不正视的实际情况。

4. 服务平台

李艳在她的《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中提出“高职学报服务行业企业是学院的办学定位所致”,“那种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一味模仿普通或重点高校办刊模式的做法”,“实是愚蠢之举”,她提出高职学报要为“高职学院发展和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平台”。顾健、王丽婷等人也有类似观点。综合来看,这个平台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上述理论探索、应用研究、宣传窗口中的大部分功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袁能先提出“扩大学报在企业中的交流发行”,韩翠丽提出要将“企业普遍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刊登出来”等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校企联合办刊”。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和途径》两篇文章中分别提到要“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联合开辟栏目”,但这两篇文章提到的合作办刊是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随着高职学报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办刊形式出现。

三、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方向,同国外职业院校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生产的方式相比,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式技术含量明显偏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今后必将朝着“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对高职学报来说应该是个发展的好机遇。但是目前高职学报存在几个方面的制约瓶颈,严重影响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首先是高职学报内容上的大而全问题,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报都是综合性期刊,栏目众多,做好做精的却很少。这种格局对高职学报的影响力和发行量都是致命的,高职学报必须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之前解决好这个问题,否则校企合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其次,目前高职学报的期刊评价机制仍是沿用普通高校甚至重点高校学报的评价机制,唯影响因子独尊,这种导向异常不利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从2012年始开始的学术期刊改制大讨论,虽然在学报界影响广泛,但是并未在高职学报中形成独有的发展与改革观点,高职学报在这场讨论中实质上是“失语”的。高职学报应该借助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学术期刊改革,提出并形成自身特有的发展思路,否则高职学报最终会在期刊改革和校企合作的大潮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3-76.

\[2\] 李垣璋,石青青.“后改制时代”下高职学报的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0-73.

\[3\] 袁能先.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4(01):69-70.

\[4\] 韩翠丽.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94-96.

\[5\] 顾健.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J\].科技与出版,2008(11):33-35.

\[6\] 付昌辉.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J\].编辑学报,2008(5):418-419.

Function of Journ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LI Yuan-zhang1, SHI Qing-qing1, ZHENG Yan-yan 2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3)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 .M);施瓦茨 (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 Clark(1985) 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 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 Smith,1 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

转贴于  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10]徐 晟:基于灰色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8):849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4)

当今,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更加不确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一种产品或者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所引领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若不采取有力的技术创新战略来持续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很容易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淘汰。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能力理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析,并进一步对企业如何系统地评价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这对于企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一致性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Larry从企业创新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总和;Bargeman和Maidigue从战略管理角度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实现的组织、技术、文化特征等的集合体;Barton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企业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能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等;Seven Muller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改造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技术创新组织能力等方面;魏江等把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分解为技术创新决策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还有不少学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开展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其中,王国进和王其藩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归纳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加科学性;二是更加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三是开始关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以及技术本身演化发展规律的关系。2006年,国家统计局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提出评价我国典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项指标,即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宋凡等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国外学者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库珀和克雷恩 (Cooper and Klein Schmidt)提出了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五种要素,即产品开发过程、组织形式、技术战略、创新氛围、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同时他们认为其中三种要素具有显著作用,库珀和克雷恩称之为“新产品创新业绩三角”,该模型的提出使得对技术创新管理过程评价变得更加容易操作。

3.构建评价要素框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前述的综述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个单一维度研究、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加全面地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认为应从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评价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效能要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战略支撑要素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

依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框架,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对创新资源掌控和积累,另一方面应注重通过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组合效应。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5)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6)

“技术创新”是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习惯中,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先进设备或工艺的发明、引进,以及传统工艺的改造、提升。事实上,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企业家为了获取潜在利润而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来,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息过。除熊彼特以外,受伊诺思(J.L.Enos,1962)、弗里曼(C.Freeman,1973)、美国科学基金会(NSF,1976)等的观点影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大体形成了7个方面的观点,分别侧重从利润最大化、市场导向、经济活动过程、企业主体、边际改进(增量改进)、社会经济效益、历史和社会经济范畴加以解释。其中,“边际改进”(marginalimprovement),即“技术上的渐进改进导致规模效益的增长”这一观点,使人们对“技术”的内涵再次发生了兴趣。

技术(technology)一词最早由希腊词techne(艺术、手工艺器)和logos(词、言语)组成,意味着既是好的又是有用的。17世纪,technology开始出现在英文中,主要用来讨论艺术应用;20世纪以后,其内涵迅速扩展,开始包含方法、工艺、思想以及工具和装备等;20世纪后半叶,人们逐渐认同的定义是“人们力求改变和控制其环境的各种手段和技能”。《辞海》对“技术”的解释有两个层次:第一,“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第二,“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由此可见,“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生产工具及其他物质装备(本文称其为“装备技术”)等“硬”技术;也包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本文称为“工艺技术”),以及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人、财、物等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本文称为“管理技术”)等“软”技术。其中“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是纯粹的“技术”(本文称为“纯技术”),也是人们所重视的技术,通常人们所说的“技术创新”就是指这种技术;而管理技术相对来说就虚得多,通常被人们排出在“技术创新”这一范畴之外。为方便起见,本文以图一表示“技术”这一概念的内涵:

由于“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这样的“纯技术”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获得途径等已经被理论界讨论得非常成熟了。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管理技术”及“管理技术创新”。

2.管理技术与“纯技术”

(1)管理技术是“纯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等“纯技术”要付诸于实施,必然要以一定的管理体系、生产组织方式作为基础。同时,“纯技术”的创新,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管理体系、生产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并有赖于新的管理体系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建立。否则,纯技术创新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目前,不少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昙花一现,大多不是因为它们的“纯技术”落后,而是因为组织管理跟不上。所以,企业若想获得较大的绩效,单纯地依赖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等纯技术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管理技术的创新密切结合。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创新取得预期的效益。而管理技术也只有通过为“纯技术”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最终取得成功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功能。

(2)“纯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管理技术的手段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管理技术的手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如随着现代仿真技术、网络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OA)”、“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新的管理技术不断应用于我们的管理实践,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分析和处理大量种类繁多的信息,进而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迅速、机敏的反映。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用于技术设计等工艺技术的创新之后,原先的顺序式研制与开发创新的流程就变为平行式开发创新和研制的流程。在这种情况下,与平行式创新开发流程一致的管理组织体系便应运而生。由于计算机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从而实现了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不可想象的管理目标。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技术创新将与计算机技术手段更加密不可分。

3.管理技术与管理技术创新

本文认为,管理技术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在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的指导下,不断吸收和借鉴有关学科的方法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技术。管理技术及管理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决策效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如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案,是经营目标及计划决策;机构设计,生产单位组织,权限分配,是组织决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在制品控制及控制手段的选择,是控制决策。因此,用科学方法或管理技术对管理问题分析的主要结果,必然与管理行为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管理决策。

(2)管理技术的评价依据是社会经济效果。衡量管理技术成功的标准不只在于其方法内容如何,而更着重于它是否能在管理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效益。任何没有实用价值或不能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益的管理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成功的管理技术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管理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管理技术的应用结果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为实际的效果、效益的提高。

(3)管理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是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基本创新活动,是“为了在市场中赢得管理优势,重新组合管理资源,以更有效的管理行为实现组织创新效益的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进程、科学化的程度既依赖于企业的体制创新与其他方面的技术创新,又是企业体制创新与其他方面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企业体制创新及其他方面的技术创新密切相联。从外延来看,管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就是企业策划,简称“企划”。所谓“企划”,根据英国著名管理大师莱德的定义就是“一个管理目前和未来的系统,是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过程中基于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设计、调整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将产、供、销基于统一的战略平台进行考量、分析,并确立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目标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战略,寻求企业内部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从内涵来看,管理技术创新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侧重于“量”的变化,即现有管理技术经过改造、移植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如把现在提高计算机效率大显身手的“虚拟技术”,把自动控制推向更高层次的“模糊技术”等纯科学技术的新理论,用于指导高新管理技术的设计。第二个层次侧重于“质”的变化,即对现有管理技术及所依据的理论的突破。如突破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包打天下”的“交钥匙工程”模式,而以“教配钥匙技术”为宗旨的ATT管理技术(ApplicationTaskTeam)就是一个例证。

二、管理技术创新的理论价值

1.促进企业战略构想的形成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高质化,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一个高瞻远瞩的经营战略。正如时下流行的一个说法所说的那样:企业可划分为“四流”,一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资本,软件是规划企业战略;二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品牌,软件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三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商品,软件是靠管理经营取胜;末流企业的硬件是单纯地生产商品、不问市场,软件是靠传统管理。因此,一个立志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断把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变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而把握理论变化,提供战略思路的前提首先是管理技术的创新。过去,有的企业只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注意掌握创新的管理技术,结果影响了先进技术设备性能的发挥,造成惨重的损失和浪费。这种不重视通过管理技术创新而推进企业战略规划的教训应该为我们吸取。

2.为投资、并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革命、竞争全球化以及大批新兴产业的诞生,企业的生存环境急剧变化。很多企业为摆脱困境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活动进行产业转型。然而,根据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产业选择和在产业内的竞争地位,而企业成功的来源是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即产业效益)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表现。因此,在投资、并购之前忽视战略规划或仅仅开展象征性的规划活动,必然导致企业盲目跟随市场,市场流行什么,企业就跟进什么,其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淘汰。

3.推动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转型

对于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企业不是直接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技术创新不主要表现为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等“纯技术”的创新,而是“管理技术”的创新,因此这类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强研发实力,提高“企划”水平。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财务风险、技术环境等的系统分析,及时规避投资中的系统风险;同时在对投资品种的深度调研和挖掘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投资回报。

4.预见技术发展轨迹

“在许多产业中,技术的发展过程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而这些逻辑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可能取得极大的成功。……技术发展的方向与用户需求一致时,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效益。”由此可见,认识到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准确把握未来产业的投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认识这样的“内在逻辑”并非科技工作者所能独立完成的,它往往需要专门的技术预见专家组织政府、产业界、管理界、社会学界、科技管理界的专家经过反复的思想碰撞,并在对消费者进行大量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严谨推理的基础上才最终得出的。与此同时,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离不开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技术创新。如,20世纪40年代末期创立的美国兰德公司就专门为应对技术预见开发出一系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预见模型。像科学发展的趋势推测、技术增长的曲线描述、计量计算、德尔非法、技术系统模拟、情景模拟等都是兰德公司开发的行之有效的技术预见方法。

三、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价值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此,开展新形势下的管理技术创新对于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目标、新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理技术创新是QFII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这三个文件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QFII实施后立即引起境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据了解,真正为境外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的A股市场股票不过80-90只,其中60余只股票为重中之重。而它们之所以被关注不仅在于业绩、资源和成长性,也在于它们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良好的市场资信度及注重职业操守的经营管理人员等。外资选股的标准固然苛刻,但这些标准无疑对我们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管理技术创新是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分级管理模式的框架下,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本级政府所辖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上海以国有企业的干部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初步设想成立一个大党委,将上海目前40个控股和集团公司的党管干部全部纳入其中;深圳在向外资开放5大国企集团的同时,还开放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北京严格把住金融命脉,而把一些实业公司送到市场中去竞争;重庆积极酝酿出台《重庆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等。为进一步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的精神,本文建议继续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创新,如出台相应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改变现行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的管理模式,转而以明确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如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或者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来取而代之。

3.管理技术创新是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理性选择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7)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57―03

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研究偏重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学校应用,随企业发展及教育培训需求的增多,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企业应用实践这一缺口。理论研究上,已有一些涉及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企业培训模式探究以及企业e-learning系统开发等数量不多的研究成果。应用实践上,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案例屈指可数,并没有太大突破。各个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也少有相关的研究机构与研究方向,国内教育技术专业在企业应用方面的局限,限制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人员的就业前景。

美国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其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不仅面向学校教育及新技术、新媒体的创新应用,也关注其他场合领域(如商业、工业、军队、医疗等)的应用,并具备完善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体系。本文将视角投向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实践,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通过透视他们专业发展的趋势,探究其实践研究的特点,获取对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这一视角有价值的观点。

一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之一

通过网络搜索及相关文献资料,对美国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研究领域进行查询和分析,了解到美国高校教育技术领域基本侧重两个方向,一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及评价;二是当今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应用研究及开展。这两个方向包含的研究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人类绩效技术、教育与培训、教育系统设计、教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和学习、技术整合和研究、互动性学习环境等。由于各个高校的学校性质、专业设置、研究背景的差异,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之一主要体现在:①高校教育技术研究对象面向社会生活中各类环境下的学习,以获得符合需求的社会价值。如印第安那大学对教育技术涉及的教育领域的定位为:我们认为学习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包括会出现在商业、工业、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场合。佛罗里达大学的学习系统研究中心下包含八个不同的研究群体,分别进行知识社区、专家技能、学校改革、国际教育、绩效等不同角度、不同人群的研究。乔治亚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隶属于教育心理与教育技术系,为学生提供知识尖端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及其在各种不同教育场合的应用,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商业工业的培训等。②美国高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人才主要流向一是政府、军队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机构、教学设计公司和公司的培训部门以及教育咨询公司,从事培训师、教学设计师、教育咨询师、在线学习教师等职业;二是作为多媒体设计师在计算机公司从事技术研究或软件设计;三是作为对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感兴趣的中小学教师,或是从事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师。

二 进行人类绩效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美国AECT的教育技术05定义中,指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从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并不仅仅涉及学习,绩效也是其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这也是美国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共同趋势。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教授已经分成两个“阵营”:研究教育形式下的教育技术专家;研究企业情形下绩效技术的专家。[1]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机构――学习系统研究所为例。学习系统研究所将自己定位为“主要通过应用基于多学科及系统思想的方法改善组织或个人的学习及绩效。”[2]其下包含十个研究中心,其中有三个与人类绩效相关,分别是知识社区、专家能力研究中心和学习、教育和绩效系统国际中心。知识社区是对能够促进知识建构、分享及重用的手段和工具进行研究,以提升人类绩效。专家能力研究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应用设备以便能够客观地测量专家技能,该研究中心拥有一个人类绩效研究实验室,利用客观的方式检测专家及现实世界中人类的表现。教育和绩效系统国际中心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类学习和绩效的研究进行指导,使此领域的一般理论走向成熟,并在各种环境下开展实践。

从上述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中心看,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对绩效技术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企业培训,而是借鉴多种学科知识,深化绩效的一般理论,融合应用信息技术,为绩效技术在企业工作场合的实践应用提供实用的理论价值。高校对绩效的研究符合企业绩效技术的历史发展路线,企业绩效技术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之间的教学系统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解决教学的培训问题,最初是用于解决企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企业教学和培训能发挥其应有作用。[3]90年代,教学设计者意识到工作场合中很多绩效问题不能通过培训解决,而开始突破原有专业领域的局限,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在专业之外表明自身实践的有效性。[4]

三 创新技术应用为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提供有利工具

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应用的“技术性资源”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技术也包括促使学习者参与的设计和环境,同时还包括可以促进学习的任何一种技术或方法。[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为Instructional Systems,此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开展研究及应用技术以提高教育和培训效果。此专业将(教学)材料开发和技术应用作为课程的核心技能,学生要学习该专业的理论基础,并接受与教育及培训项目有关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应用培训。技能领域包括通过系统设计与评价进行的需求评估和职业分析,同时特别重视计算机在绩效提升中的应用。此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一般进入商业,工业,政府和教育等组织工作,因此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传播和领导能力(向特定的人群清晰的阐明计划/项目的目标和进程)、设计能力(根据绩效目标规划和选择教学策略及绩效支持工具)、评价和研究能力(以制定管理和教学决定为目的,收集和解释适用于改善人力绩效的多方面的数据)、应用能力(在多种场合管理学习环境并给予指导)、管理能力(通过组织、变更、项目和人事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促进实现教育/组织的目标的程序/项目)、媒体与技术(规划、选择、修改、设计关于教学及绩效的支持教材/材料)。

教学设计是美国教育技术一大方向,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真实经验,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6]专业方向分为教学系统方向和开放远程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随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变化,如绩效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为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提供了人类绩效技术证书(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Certificate)相关的课程,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种系统程序或过程,能够面对社会和市场上的挑战。

四 进行组织项目设计是教育技术企业应用的主要实践领域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需要采用系统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绩效技术等与专业相关知识,针对组织需求,设计一系列的可以提升组织绩效的项目。在解决企业组织工作领域的问题时,还要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如企业文化学、组织学、知识管理、动机理论、企业营销学等。

在美国,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实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由于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绩效,从而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关注。[7]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机构―绩效研究中心(Center for Performance Technology)将自身定位于“通过应用系统论方法,为组织设计、开发及开展基于技术的教育和绩效项目。”该中心主要为大规模的组织提供服务,包括州立、国家政府机构、公司、军队及发展中国家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并促进对教育与培训的意义重构。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强大的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该研究中心能够胜任并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企业员工及专家发展培训、课程开发、公共意识和销售、媒体设计与产品、评价和质量体系以及咨询顾问等。

另外,美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与相关的企业部门及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多教授大部分都做过或一直做企业的教育技术或绩效技术的顾问。[8]高校的合作伙伴很广泛,涉及到公司、军队、政府部门、教育咨询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等,高校主要为其提供教育咨询及教育产品应用方面的支持。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是高校学术理论能够得以实践验证的最好途径,也是保证专业发展切合社会需求的前提,能够拓宽并保证专业的持续发展。

五 对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实践的展望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多年,高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毕业去向以学校为主,涉及像企业、计算机公司等一些其他领域甚少。目前中国企业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之后,受国际跨国企业的影响及自己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扩大,而国内教育产业的体系建设不完善,面对企业教育培训中的诸如教学实施、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等问题更多是从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帮助,无法从教育的专业角度解决。教育技术是以应用为主的学科,面临巨大的企业需求,如何发挥其理论优势,扩展自身的研究领域,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创造出社会价值呢?

首先应扩展面向企业教育的研究领域。面对企业的教育需求,教育技术专业应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成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尤其是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在实践中立足于企业实际发挥学科价值。工作场所的学习不同于学校,具有学习者学习背景的复杂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及学习环境的不定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基于对教育技术学科知识的理解,此专业可以为企业教育提供培训课程规划和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培训实施模式和技术支持下学习环境建设等内容。

其次开展面向应用的理论研究。美国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将理论基础与面向需求的应用相结合,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并行开展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特点。教育技术面对企业教育这样一个新领域,需要创造性及实用性的理论研究为应用实践提供参考。一是需拓展理论基础,融合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组织学习、成人教育等理论,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研究,这涉及到学习模式、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技术的改进;二是深化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比如探讨教学系统设计如何应用于工作场景,解决企业中的绩效问题;三是从技术的维度出发,开展技术支持下的企业教育的研究,例如企业e-learning、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

再次是在实践中形成面向组织需求的方法论。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以获得个人绩效提高为目标,而是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为主要目的。以组织需求为目标导向,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要从组织效益、成本投入、时间限制等方面全面考虑组织需求,形成实用性的方法论工具,以便能在实践中快速应用,主要涉及企业教育需求评估、教学设计规划项目、企业e-learning开展项目、学习评估项目(投入与产出分析)、课程开发流程及规范以及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学习项目等。

目前国内教育技术的面向企业的应用实践太少,需要教育技术专业开拓者的寻求机会积极与企业相关部门合作,获得经验以形成面向我国企业的教育技术实践方法论,指导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也为理论及知识结构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03.

[2] 佛罗里达大学学习系统中心[DB]

[3] 张祖忻.企业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J].外语电化教学,1995,(3):23.

[4] 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5,(3):24-28.

[5] 戴维•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3.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9)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F713.584 [文献标识码] B

前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变得日渐频繁,当人们沉浸在科技进步的喜悦之中时,全球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技术标准竞争等逐渐加深。当前国际企业竞争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已经是信息技术层面上的要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内部的劳动力的多少。而技术层面的成功与否又是企业的技术标准决定的。因此,开展和实施有效的企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生命周期理论

在1966年,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卡曼提出,他认为一个标准的生命周期应把市场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发展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1976年,布兰查德和赫塞继续发展完善这一理论,给更多的企业提供了逐渐了解并根据这一理论规避运营风险的机会。

张向晨等(2005)[1]研究认为,国家标准化管理模式,最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辅以战略性标准化政策,来实现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生命周期理论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也是一个基础性理论。企业就如同生命的周转过程一般,经历出生成长到成熟、衰退到最后死亡的阶段,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产生的相应的成果和物质都是不同的,这些成果能够反映市场组织中的一些动态变化。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在1966年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标准化阶段和衰退期。

产品周期生命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中产品的生产以及最终流通到市场中的相关理论。企业产品的周期理论主要分为对产品生产、导入市场以及最终流出市场这几个过程。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大致将企业内部的生产机制分为导入、成熟和标准化三个时期。而这些时期中的主导方大多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起着引导作用,源源不断的引领着产品流动,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主导着市场的发展。

杜玫玫(2009)[2]研究认为,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成新兴起、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图

总的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就是对产品的一个监控过程,是对一个企业的产业生产或者服务进行监控得出的结果。而这些所有,都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周而复始地运行着的。

二、技术标准生命周期

S・derstr・m(2004)总结了七种技术标准生命周期模型;1.Cargill(1995)提出五阶段模型:初始需求、外形或产品开发、基础标准开发、测试、用户执行反馈;2.Koller等(1995)等提出四阶段模型:定义、许可、执行、安装和使用[3];3.Ollner(1988)提出三阶段模型:前标准化、标准化、后俗蓟;4.Vries(2002)提出四阶段模型:准备、标准开发与修改、标准分发、标准引入;5.Weiss等(2000)提出三阶段模型:分发、开发、执行;6.Egyedi(2000)提出三阶段模型:标准计划、协商、执行;7.Hanseth等(1999)等提出四阶段模型:概念、定义、执行、使用。我国学者李保红(2006)[4]基于熊彼特三段论,将技术标准生命周期分为标准形成、标准实现、标准扩散三个阶段。

在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理论学说中有几个非常典型的模型,首先就是标准化生命周期模型,分为定义、执行、许可、安装、使用5个阶段。其次另外一种说法是将生命周期集中在标准开发阶段,周期是重复性的,对周期的解释分为前期标准化、标准化以及后期标准化三个阶段。第三个生命周期模型则是被引用最多的周期模型,其主要分为企业的初始需求,技术标准开发以及外形产品设计到最后的用户反馈这几个阶段。

技术标准的发展通常是伴随产品而产生,如今随着产品的不断进步、改进和成熟,需要制定一套与之对应的技术标准生命周期,以更好的提升产品的质量。

结合众多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与产品相关的技术标准生命周期的运行应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技术标准研发阶段、技术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技术标准扩散阶段。

(一)技术标准研发阶段

这是新技术出现和技术标准形成的阶段。这时,新产品、新技术刚出现,还没有定型,处在技术标准研发的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还未制定。企业要对技术标准研发是否符合市场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审核,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先进性要符合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5]。技术标准的先进性是标准设置要略高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能够有长期的动机和目标。

(二)技术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

这是由已经形成的技术标准发展成企业用此标准生产可商用产品的阶段。这时,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会成为企业生产的核心。当技术发展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时,技术标准主要是对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是否符合人性化,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的。在这一阶段中,相关技术标准的实施及应用能否使得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完美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三)技术标准扩散阶段

这一阶段,标准市场已经达到均衡,产品逐渐从纸面的标准向实际产品完成过渡。技术标准的稳定使得产品质量也趋于稳定,产品市场也从而将不断地扩大,销量也随之增加。这时企业对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制造,直至技术标准完全成熟,在企业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由此,主流的技术标准在市场中取得了统治性的地位,随后市场竞争也变得平缓下来,不像在标准实施与应用阶段时那样激烈,这是技术标准扩散阶段的最突出特征。

三、技术标准的运营策略

前文将企业技术标准生命周期划分为技术标准研发阶段、技术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技术标准扩散阶段。在每一个技术标准的阶段中,企业运营都要注意一些问题和遵循策略,只有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下面将会具体介绍企业在以上三个阶段中应采取的运营策略。

(一)标准研发阶段的技术标准运营策略

1.重视技术标准的先进性

在技术标准的研发阶段中,要重视技术标准的先进性。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决定技术标准能否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有一个良好的前期,技术标准的发展能够保证技术的发展,从而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并且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先进性是技术标准开发的一个基础准则,企业的技术标准先进性能够保证企业的未来发展得以有效提升[6]。因此在技术标准的开发上,企业需要重视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原理,使得使用当前技术标准研发出来的相关产品能够更好的适合群众的需求,保障消费者的既得利益。

2.兼顾技术标准可行性与合理性

技术标准的先进性需要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追求。为了能够在产品流入市场中获取到既得利益,需要企业在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发阶段中,注意先进性的原则不能非常高端,一方面技术标准的先进性过于高端会使得消费者无法有效地对企业的利益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消费者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懂得如何判定及如何利用相关技术标准而放弃对这一产品的购买;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标准较为高端的产品所获取的市场非常小,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标准开发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好技术标准先进性的度,做到技术标准可行性与合理性二者兼顾相统一,只有这样,采用的技术标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3.敢于挑战传统标准

技术标准研发过程中,可合理借鉴其他企业的技术标准,并勇于对企业现有的技术标准提出挑战,赋予该技术标准新的意义,成为自己企业新的技术标准,或者使新的技术标准与传统技术标准同时存在,在两者的互相竞争中筛选出更合理的技术标准,从而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样有助于企业在接下来的技术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更加游刃有余,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的技术标准运营策略

1.随时调试

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标准已经日趋成熟。而对于技术标准的相关问题需要从开发阶段转移到对市场的相关问题上,对技术标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进行有效的调试,保证企业的技术标准实施能够吸引消费者,这样能够使得企业技术标准在下一阶段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扩散。

2.把握市场

在市场这个体系中,技术标准的成功实施及应用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进行新型产品的购买。因此在企业的技术标准实施及应用阶段,企业应当把握好市场,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而且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进行先发制人的原则,在技术标准实施的早期阶段就重视相关市场的发展,这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这就是所说的技术标准对潜在消费者和实施对象需求的预知性。

3.关注产品适用性

此时技术标准也要注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适用性问题。制定出来的技术标准在这时将关注点主要放在消费者体验方面,而这其中,无论是产品本身的物质方面,还是企业对生产该产品的操作运行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与把关。技术标准要切身符合消费者的利益,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关注点,以此来影响消费者,提高企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标准扩散阶段的技术标准运营策略

1.重视改进标准能力

企业应当重视对技术标准的改进能力,在这一阶段运营过程中需要保证技术标准的发展符合一定的人性化设计。技术标准实施往往存在缺陷,而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企业在这一阶段应当完善技术标准的实施,保证企业的技术符合标准。

2.取得政策支持

企业相关产品的销售过程能够取得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能够保证企业的利益,为企业的利益奠定基础,而且也为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动向有指向作用,使消费者认同你的产品,从而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7]。在相关企业想要将技术标准支持的大量产品投入到市场中获取利益前提下,政府的相关政策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因此在这其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得到了政府的资助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在这一阶段中的成功率。

3.注意标准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在技术标准的扩散阶段中重视技术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长久有效的运转,保证企业的未来能够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企业需注意传统技术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盲目地进行新型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发展很容易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风险,因此企业对待这种风险就必须在能够保证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新型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发展过程,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符合持续发展理念,并且使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能够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对技术标准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保证核心技术不会出现问题,并对产品的合格问题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更加良好的体验,从而保证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经营过程。这种技术标准的运营策略能够促使企业每一次改进都能做到切中要害,向更高的企业技术标准迈进,以实现更高的企业目标。

4.标准创新

扩散过程中,企业应在定期修订维护传统技术标准的同时,注重对已经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技术标准进行创新,以保证企业运营永葆活力,实现更大的成长空间。然而这种标准创新不能是盲目的,而一定要在能够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上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主要对企业在生命周期理论决定下的相关决策依据加以说明,使人们了解了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构架概况,以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技术标准运营的研发、实施及应用、扩散等三大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及相应运营策略。总的来说,企业应当提升自身的技术标准研发先进性,重视提升技术标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问题,并取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在标准实施及应用过程中,提高所采用的技术标准生产出的产品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并及时进行技术标准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实现更高的业务目标,促进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锋,吴亚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4):85-86

[2]杜玫玫.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标准战略[J].标准化论坛,2009,4(12):3-4

[3]张立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议辨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2(1):103-104

[4]王芬.企业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5,13(27):67-68

上一篇: 科学考试总结 下一篇: 秋冬服装采购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