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8 03:02:01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96-01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三大理论形态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内在统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形态。三大形态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结构。在这个内在有机统一体中,必不可少的包含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码包含以下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本质特征、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目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国际战略、党的建设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三大理论形态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清晰的规定,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则强调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赋予了上述特色,所以它才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多极化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进程。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能否找到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反映人类政治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于是,我们把眼光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上。

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目的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是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发展的进程。人类文明的进化发展,总是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协同发展。这几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互相渗透、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转化,也正是四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文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体,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文明,而且还要有以民主和法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2)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2、选题的应用价值;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20xx.6-20xx.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xx.9-20xx.11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xx.11-20xx.1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xx.1-20xx.4完成论文初稿

20xx.4-20xx.5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xx.5-20xx.6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2011年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2009,(3)

(2)于风伟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9)周永坤:《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2003年第9期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3)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2、选题的应用价值;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20xx.6-20xx.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xx.9-20xx.11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xx.11-20xx.1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xx.1-20xx.4完成论文初稿

20xx.4-20xx.5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xx.5-20xx.6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2011年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2009,(3)

(2)于风伟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9)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2003年第9期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4)

学号:

专业(领域):MPA

指导教师:教授

论文题目: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2、选题的应用价值;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2、研究内容要

解决的实际问题;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结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结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2011.6-2011.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11.9-2011.11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11.11-2012.1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12.1-2012.4完成论文初稿

2012.4-2012.5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12.5-2012.6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2011年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2009,(3)

(2)于风伟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9)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2003年第9期

(15)秦兴洪,廖树芳,武岩:《近5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特征》,《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16)马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是》2004年第8期

(17)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课题组:《取消农业税,改征增值税》,《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8)王梦奎.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谈中国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J].中国金融,2006,(12)

(19)汪青松.试析当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定位.政治学研究,2006/02

(20)如何缓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J].魅力中国,2007,(03)

(21)王高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2)阎占芳;“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3)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5期

(24)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3

(2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

(26)宫志刚.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8

(27)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7

(28)GuidoCalabresi,SomeThoughtsOnRiskdistributionandTheLawofTorts,YaleLawReviewvol.70,MARCH2003,P499-502

(29)党国英.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J]开放导报,2004(12)

(30)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1)戴冰洁.能人主导的村庄治理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2)陈柏峰.论乡村体制改革对纠纷解决的影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3)

(33)LawandEconmy,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Foundations,(Ⅰ,Ⅱ,Ⅲ)EditedbyRichardA.Posner,Francescoparisi.1997

(34)杨鹏星;;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书屋建设;全国新书目;2009年18期

(35)王宁;济南市历城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

(36)邓可祝,范圣兵;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7)王常宇;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8)TheAmericanLawandEconomicsReview

(39)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0)闫秋芹;身份与机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1)夏国锋;陆继锋;;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及其层化现象的典型调查[J];农业经济;2006年01期

(42)CowieJClimateandHumanChange,DisasterorOpportunity?1998

(43)仇森义;乡镇集体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经济;1994年06期

(44)范育民;强化乡村集体资产管理奠定农民共同富裕基础[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4年07期

(45)刘志强吕政;兰山县域经济有特色[N];经济参考报;2000年

(46)春旺;防治农村干部腐败[N];人民代表报;2000年

(47)云南省凤庆县人大常委会春旺;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现状及防治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0年

(48)孔有利;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变迁[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9)杨智峰;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问题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50)赵晶;“城中村”改造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1)Ramaprian,B.R.;.TheoryofConsensusSupervisionRight2002,(04).

(52)唐一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研究把握的几个问题[J].宁波通讯.2010年09期

(53)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J].公安教育.2010年08期

(54)Hamers,R.J.;Chen,D.;McEllistrem,M.;Wang,Y.;Bronikowski,M.;/shuoshikait/CivilServiceReforminAmericaduringthe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FromthePoliticalParties'Booty-sharingSystemtotheMeritSystem,199318MAY.

(55)陈用龙.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考[J].岭南学刊.2011年01期

(56)尹成杰.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中国农村经济2006(1)

(57)李同彬.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农业经济2006(7)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5)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是真科学、大学问,而不是假标签、空口号。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是包含着科学本质的名副其实的真理,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8周年。多年来,一些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却令马克思的“未过时”不证自明。马克思的理论总是“被过时”,恰恰证明马克思主义“没过时”。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篇章。关于社会主义五百年的系统阐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深刻论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认识、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最鲜活、最科学、最有效的中国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实质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讲话就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法。例如,他强调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强调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强调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强调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强调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等。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就是时代的呼唤,问题就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理论创新。中国理论的创新只能从中国问题开始。发现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求满足自己的思辨爱好、个人兴趣,甚至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建构这个体系、那个体系,去研究一些所谓的“学术问题”,实际上是吓唬外行的稻草人、纸老虎,其实就是伪问题、假学问。

首先,要发现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着力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问题;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的问题;着力解决学风方面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高水平成果不多,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着力解决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聚焦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具体说来,就是按照的要求,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经验。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明确了当前研究和攻关的方向。

三、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自信。当前,中国尽管遭遇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处于世界前列,经济增量依然相当可观。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得住、信得过。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遵循,更加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有可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让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四、善于融通一切文明资源,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教科书可用,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的做法都无济于事,只有通过融通一切文明资源,不断实现中国理论创新而加以实现。

“融通结合”是重要的创新方式。实践的客观性和历史的承续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但其创新的方式绝不是割断历史、否定历史的“独断式”创新,而只能是“综合式”创新,只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其基本形式只能是“融通结合”。因此,要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进行中国理论的创新,就需要按照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等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五、创新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

话语表达与理论内容绝不是隔绝孤立的,话语概念中蕴含着理论实质,理论逻辑中塑造着话语内涵。当前,中国理论迫切需要使用中国话语进行表达。正因为如此,强调,要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42 ― 03

本文探讨的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主要指东盟相关国家和欧美国家在国际公共空间对南海问题公开表明的态度和意见,是南海问题引发国际舆论聚焦的产物,现已对中国造成极大的外交压力和舆论风险,增加了南海问题双边和平解决的不确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舆论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被视为执政要素之一。作为亚太政治的一个焦点,南海问题既是关系领土和资源的实利之争,也已成为关系国家形象、国际道义的舆论之争。目前, 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和某些大国不断出台南海新政策,南海地区形势发展及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也不断出现新动向。新形势下,中国欲有效开展南海维权维稳,国际舆论是必须关注的因素,亦是可借助的工具。在风险全球化与社会媒介化互相叠加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运用广泛,传播方式日新月异,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日具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突发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迅速出现负面影响和风险。如果应对和利用不当,国际舆论也可成为风险因素,给南海维权维稳带来直接冲击。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学界要加强研究有关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形成机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之间舆论冲突的根源和动力,为我国有效化解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提供政策选择和智力支持。

二、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具体表现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双边关系影响极大。由于涉及国家,该问题导致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不时发生海上摩擦或舰船对峙,南海成为亚洲的“火药桶”,损害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政治与战略互信关系和安全合作关系。

南海问题虽然多次升级至军事冲突边缘,但目前仍然主要处于外交范畴,舆论则是主要博弈工具之一。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和东盟国家媒体以南海问题为中心,大量设置针对中国的各种议题,以图通过舆论影响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有些东盟当事国媒体攻击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质疑中国有关南海的九段线主张,曲解中国颁布《海岛保护法》的意图,炒作“中国”,中国形象被抹黑和丑化。这些新闻舆论与外交和军事行动相互配合,试图整合东盟内部意见、争取欧美的国际支持,以图政治上的主动,为侵占南海行为合法化服务。

近几年,美国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高调重返亚洲,并拉动日、澳、印等国染指南海,南海问题事实上也已成为中美之间绕不开的一个重大议题。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南海问题上已从以前的中立不持立场转向支持偏袒东盟相关国家,如以支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为名,策应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又如,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帜在南海大肆炫耀武力;与此同时,他们凭借国际话语权优势, 不断搅动国际舆论,给中国在南沙岛礁的合法建设工程扣上“军事化”的帽子,制造“中国”的翻版,与一些东盟国家相关舆论一唱一和,对我们施加压力,给我们造成了极大舆论风险。如,据《参考消息》2016年5月2日报道,美国媒体鼓噪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打所谓“羞辱战”,提出对与中国渔船、海警船和军舰纠缠对峙的实况进行录音录像,并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展示北京的所谓侵略意图,把中国推向全球舆论法庭,让中国丢面子,以此羞辱中国等。此外,菲律宾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从舆论战的角度而言,也是在南海域外大国支持下策划拼凑的对中国的一次舆论大围堵。以至有人认为目前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是国际舆论。

一直以来,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其伴生的舆论风险也已成为南海问题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主动谋划,积极应对,将风险消解在损害后果发生之前。

三、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们可以将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一是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二是风险管理,下面分述之。

(一)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研究

先从南海问题的研究说起,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现状,早已成为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1〕总体而言,南海问题的研究以法律研究和史地研究为主线,并正逐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传播学即被融合的学科之一,如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鞠海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南海问题主张的国际传播战略与国际话语权体系研究”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大项目 “中国南海问题主张国际传播机制研究”,就是这种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典型。此外还有甘莅豪关于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白天依的《国家修辞学视角下的南海争端话语研究--美国介入南海争端话语的实证分析》等,也体现了国际关系学、语言学、传播学融合研究的特色。

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新闻舆论已开始引起关注。张昆教授、陈雅莉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考查了两报的主导性框架、意见话语和对华态度,研讨了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2〕王乐萍以菲主流媒体《马尼拉时报》近五年的涉华报道为样本,归纳了其呈现给国内外受众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从多角度探析这种呈现角度背后的动因;〔3〕李德霞以菲律宾第一大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分析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 〔4〕叶淑兰对南海问题的中国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领土冲突的国内公众舆论具有“强群体极化”与“弱群体极化”的区别,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性与非理性特征;〔5〕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探寻有助于我国应对南海困局的“马来西亚因素”;〔6〕吕正韬、曾率通过分析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探讨了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7〕刘笑盈从国际新闻与外交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媒体南海问题报道的现状和不足;〔8〕周庆安则从公共外交的角度研究南海问题;〔9〕刘大勇研究提出了南海问题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长期策略。〔10〕此外,还有崔晓玲基于南海问题的汉语军事新闻评论的极差研究,以及一些相关的硕博士论文。

国外尚未发现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但国外在舆论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具有借鉴价值。以往研究对加强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有需要深入改进之处:研究成果基本以零星论文为主,以应用对策研究为取向,没有专著,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相比,还不够全面,深入而系统,在学术性和应用性方面都还大有拓展的空间。

(二)风险管理研究

如前所述,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本质上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因而,风险管理研究应该是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的根基和前提。

早在1986年,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就首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描述了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风险社会”理论。〔11〕

其他代表性成果还有英国芭芭拉・亚当的《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谢尔顿・克里姆斯基的《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等。

中国学者申凡、陈奕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将导致社会既有运行机制和稳定局面遭受破坏的不确定因素,其核心特质为一种导致社会危机与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在共时态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不安状态,在历时态上表现为一段持续发展过程。〔12〕

中国近年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的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张乐的《风险的社会动力机制》、杨雪冬的《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刘岩的《风险社会理论新探》、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潘斌的《社会风险论》、陈秋玲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丁烈云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等。

上述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有些涉及了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和信息沟通。在大众传媒广泛渗透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及舆论已成为风险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克曾论及大众传媒与社会风险之间的密切关系;马凌认为,在风险社会中,新闻传媒的风险放大功能得到强化,导致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需要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加以重新审视。庹继光提出,大众传媒理应在风险社会中发挥其社会监测功能。这些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从公共管理视角或哲学层面切入,少有论及舆论风险管理,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在学术价值方面,一方面可丰富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舆论风险管理提供实践资料;另一方面可扩大南海问题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治理的相关策略,为打破中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壁垒服务。

四、如何创新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

首先,如上所述,以风险管理为理论工具,分析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及其对中国造成的舆论风险和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建立舆论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丰富南海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在研究的基本思路方面,可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舆论风险的内涵界定,分析国际舆论风险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生成机制,并以南海问题为例,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策略,力图打破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壁垒。

具体而言,可深入探讨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内涵、形态、主体特征、与国际政治关系的互动机制、管理方法等,并结合南海问题的具体情况,对中国提升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能力的指导方针、原则战略、策略技巧、效果把握进行对策分析。

可重点研究我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风险及其对南海问题解决的影响,尤其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东盟相关国家南海问题舆论战略的转型变迁历程和发展趋势,包括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舆论干预、相关国家在岛礁建设中的舆论策略等,特别要关注菲、越等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更替后其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的新变化和新动向。

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南海维权维稳提供舆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可采用以下具体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

以西方和东盟媒体为重点分析对象,探讨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对不同管理效果的比较,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选取欧美和东盟各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它们都能在数据库中找到比较完整的数据。其次,选择南海问题中的重要议题,如有关中菲南海仲裁、马来西亚南海政策、越南南海政策、印尼南海政策的新闻舆论作为研究案例。

(二)文献分析

舆论风险管理涉及舆论学和风险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可在查阅汇总经典著述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关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界定,对其内涵、主体、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搭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总体研究框架,并由此深入探讨中国对南海问题所应采取的舆论风险管理策略。

(三)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东盟不同国家,如南海问题争端方和非争端方国家的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也可对比分析东盟相关国家和我国的南海问题的舆论特征,并采用具有说服性的实例和数据来探讨不同的舆论风险管理对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影响。

结语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面临军事冲突的风险,也面临舆论围堵的困境。因此,中国各界学人,包括新闻传播学界应携起手来,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在南海问题突破国际舆论壁垒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参 考 文 献〕

〔1〕刘中民,滕桂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张昆,陈雅莉.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报道南海争端为例〔J〕.新闻大学,2014,(02).

〔3〕王乐萍.菲律宾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与动因――以《马尼拉时报》为分析样本〔J〕.传媒观察,2015,(11).

〔4〕李德霞.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分析――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J〕.当代亚太,2013,(04).

〔5〕叶淑兰.南海问题的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4,(12).

〔6〕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以马新社及《使者报》1999年至2013年的相关报道为分析依据〔J〕.南洋问题研究,2013,(04).

〔7〕吕正韬,曾率.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谈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J〕.对外传播,2011,(12).

〔8〕刘笑盈.国际新闻与外交――以媒体南海问题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11,(10).

〔9〕周庆安.从南海问题看“争端中的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11,(09).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395-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内容、发展标准、发展的原则以及发展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成熟的,但是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分配不公平、教育不平等、就业困难以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是必然的,但对于矛盾我们要引起警惕。面对新局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要进行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通过解决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证明,马克思民族主义能够真正解决民族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它改变了阶级社会的民族理论,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它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发展问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

为中国民族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的,从矛盾入手来分析民族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揭示了民族发展是从社会发展上而来的,不仅如此,它还提出了解决民族政治经济发展的原则和途径,并指明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为中国民族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概念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概念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理论,在革命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者撰写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为我们国家的民族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

2.要坚持民族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实践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的理论是在新时代和实践面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它在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平等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民族关系的特性以及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用党的话来阐述就是“一个理论基础、一条道路、一面旗帜”。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的发展,要科学、精准、全面的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新理论的要求,也是中国民族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对国家的发展和创新,既关心本土问题也关心世界问题。既要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又进行积极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交集的视野中揭示民族问题和发展问题。只有深入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族发展问题,才能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发展的目标选择

1.要加强对民族发展权的问题研究

对于民族发展权的研究,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我们要寻求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来完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在新世纪,信息和经济步伐都明显加快,民族间的各种关系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给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了各种挑战。由于现代化的推进极容易引起民族间的利益摩擦,国外的敌对势力也在给我们造成威胁,这些都为民族发展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不仅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往、作用、联系、影响的关系,所以也是一种历史关系,民族关系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在本质上涉及了民族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以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力,民族及其成员的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社会关系,因此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3.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民族文化,人类文化是多民族、多元化并存的文化,差异性决定了民族多样性。民族文化的重构对于民族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由于差异性造成了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的经济要素输入以及经济投入会导致发展状况出现不同的结果。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模式进行结构改造和功能更新,是现如今文化重构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对民族社会中的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新的有效整合,以推动民族社会的新发展。

结语

当代中国的民族发展理论,随着不断的解决民族实践问题,以及不断的进行总结和经验积累,会不断的形成和发展,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和发展历程,并在当今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交集的大背景下,会日益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刚. 民族理论视阈的“时代”内涵与层次――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性[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2-17.

[2]龚永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生成轨迹――中国梦与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理论研究系列之五[J]. 广西民族研究,2014,05:1-11.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8)

个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社会的进步的基本前提,因而马克思主义人学必将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其人学思想也实现了自身的中国化,成为“一个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1]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即民生问题。民生,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存以及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目标和实践指向。当然,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何谓“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比如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人的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的理论体系”。[2]笔者基本上赞同这些学者的看法和主张,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方法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不能脱离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来进行一般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必须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研究相结合,也即从“现实的人”出发。因此,可以说,从对“现实的人”的研究出发,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而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分析和研究必须首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真”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民生思想解读

民生,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内在规定性上,它是一个集体性的概念,是“现实意义”上的人学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建构在阶级分析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概念中的“人”是一种归属于某个阶级的“人”,而不是一种抽象的、与现实相割裂的人。因此,民生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某种阶级归属的群体性、集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人学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笔者将对这些民生思想进行简要解读:

1、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形式

人是最活跃的历史要素,它是一切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唯一承担者和推进者。马克思从来没有从孤立的、片面的角度来描述人,他对人的研究是从一种辩证的、现实的、历史的角度展开,马克思批判西方学者所鼓吹的“抽象的人性论”,他指出人的存在和发展不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决定,而是由他们本身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所决定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随着生产手段的革新和工具的不断更新,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开始逐渐产生,这不仅推动了早期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家庭、国家的产生,而且人们还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比如理论、道德、哲学和神学等,因此,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决定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处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从其内在规定性上,是属于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现实条件下,人们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从总体上、历史地来看,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着人的主要思想、普遍目标和要求,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形式。

2、人的实践成果规定和改造着人的本质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相应地创造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三大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物质文明决定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状态及水平,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良性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所以说,人的实践成果规定了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三大成果所规定,因此人的本质的改造和完善应当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着人的本质。人们通过在物质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的技能和经验,在政治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政治活动、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在精神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享受精神成果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消费的能力,促进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在实践中,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4]

3、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就是马克思所一直秉承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可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尤其是,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的人——在资本的压榨下,成为片面发展的“动物性”的存在。马克思将其社会理想指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出在未来社会中,人应当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过程”,是人将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社会现实逐步相统一的过程。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阶段也以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4、人的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具备了动物的一切优秀品质,不仅如此,人还具备独一无二的社会性。社会化的劳动规定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本身。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在建造。人在社会劳动中首先实现的是自我价值,即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创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同时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奖励,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人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为社会所共享,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片面的金钱拜物教继续了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攫取高额利润,“英国资产者对自己的工人是否挨饿,是毫不在乎的,只要他自己能赚钱就行。一切生活关系都是以能否赚钱来衡量,凡是不赚钱的都是蠢事。”[6]而马克思的人的价值观立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他指出人不是单个物的存在,它不能脱离社会关系中的种族、国家、血缘和家庭等因素,“就社会而言,依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路径,人类社会最终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7]

二、“与现实实践联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人学”

既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主要任务,那么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将人的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情境中,在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就表现为民生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人民主体”观。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关政权稳定、国家安定。民生问题的本质是人民的利益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情景中“人学”其实就是关于人民利益的保障问题。

1、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根本关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将解决民生问题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这是一种对人民利益的根本性关怀。以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和政治上的消灭剥削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对于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指明了根本性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等思想的指引下,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改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方向性关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为“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明了方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方向性关怀。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主要价值目标。这种方向性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中。民生问题成为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并且成为评判党的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指标。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8]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民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就业问题极为重视,从政治高度界定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9]此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的优惠政策,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3、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科学性关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重大机遇期,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以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思考“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指出中国的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树立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关怀进入了科学性的领域,即如何更加科学地实现中国的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地维护与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这体现党和国家了对人民利益的科学性关怀。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参考和借鉴,以人的实践活动——即当前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本。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人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此价值取向,中央先后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无不是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工程。

三、“价值目标”: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遵循价值目标和现实实践指向。

1、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关键词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最先提出为人民服务,就是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它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是我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每一位党员必须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即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虽然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党所以一贯之的是不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全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2、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

民生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的。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总结和概括,马克思主义本身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延续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民生问题的关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广大无产者的利益维护。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应当采取的十条措施和制度,如“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除”,“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等。”[10]由此可以看出,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价值目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讨论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中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维护的讨论,再到党的十六大至十以来,全国上下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例如,十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自序3.

[2]张步仁等.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565.

[7]张莉.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人生价值取向探析.理论学刊,2011.8.47.

[8].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2.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9)

可能缘于贝尔对知识人阅读其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之态度/方式的严重不满,他在该书“1978年再版前言”一开篇就点出知识人可能对待该著之再版的态度:其一,对聪明的人来讲,“将书快速扫一遍,只阅读那些令他感兴趣的部分,而跳过其他所有章节……也许就已经足够了”。其二,“这些年来,许多人并不真正阅读书籍,而是草草过一遍……找出几句话压缩成论点,然后找个标签,把作者放进时髦评论语汇的合适专项中”。然而,面对贝尔此书满篇的知识性堆砌,笔者却并不止于此。

笔者以为,其一,贝尔此著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及其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因而他努力试图“拯救”业已且正在“堕落”的资本主义。其二,笔者质疑,就贝尔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其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publichousehold)理论,能否达到他预期的理论效果或目的?因此,本评论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文本梳理:贝尔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他对该问题是如何进行学理分析和解答的。第二部分是笔者对贝尔之理论解决方案的评论:相较于前人相关研究,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增量是什么;相应地,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限度何在。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知识梳理:问题与论述策略

一看到“知识梳理”,许多读者或许会烦腻而跳过不读。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主要有下述两个:其一,一些评论者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过于拘泥于文本,给人以“抄书”之感;故,读之如味同嚼蜡;其二,读者对“知识梳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梳理”是评论人对评论对象的个殊化理解,而非中规中矩的复述,因而知识梳理是理解评论人观点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除绪论性和结语性文字外,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主要阐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资本主义的展开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跟其传统分离的过程。贝尔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是“加尔文主义和新教伦理”。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却跟“新教伦理”精神相悖离或相矛盾。“新教伦理”强调“禁欲”,而西方资本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是“贪欲”。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一重羁绊。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也即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领域出现了分化,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各自遵循它们的轴心原则:经济领域(技术经济结构)中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经济化,政治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合法性/平等,文化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三个领域所遵循的文化互相冲突或断裂。比如,在经济领域里祟尚的文化是节俭、禁欲等,在文化领域祟尚的是自我、感觉、享受等,而这二个领域却都反对政治领域的平等观念。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二重羁绊。就西方现代性的双重羁绊而言,第一重羁绊从历史维度进行论述,说的是资本主义分化的历史矛盾;第二重羁绊从当下维度进行,说的是当下西方社会整体意义上之文化的断裂。以上分别是第一部分第一章“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和第二章“文化话语的断裂”的主要内容。这两章是此文本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而第三章“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理论的个案表达/研究,第四章“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和文化”则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展/演变的预测,而非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解决方案。因此,贝尔在文本第一部分中主要是阐发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这是他观察资本主义当下社会的理论眼镜和分析工具。

文本第二部分“政治的困境”主要是贝尔借助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对西方社会国家所面临之问题的诊断。贝尔认为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之所以存在国家危机,其内在原因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导出了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可见,贝尔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提出是对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社会整合问题的诊断。在第二部分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主要是以理论的方式提出美国社会存在的危机问题,并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进行个案分析。第六章“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中,贝尔主要提出自己解决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的办法——“公共家庭”理论。因此,文本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借用资本文化矛盾理论提出问题——美国社会国家危机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乃至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二、对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评论:知识的增量与限度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理论野心很大。贝尔试图在该书的第二部分第六章中“提出调和以下两者的一些手段:一是对一个正义公平的现代社会来说非常重要的政治自由主义;一是社会管理方面必要的公共社区特征——我称之为公共家庭”。在贝尔看来,要解决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国家危机,甚或一同缓解/解决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应从政治领域入手。政治领域是各个国家社会得以凝聚的中心,当然也是西方社会的核心。政治领域的凝聚,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得以长存的基石。为了解决西方社会国家政治领域的凝聚问题,贝尔提出了“公共家庭”理论。在文本中,贝尔于西方历史文化中吸取对缓解/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用的文化元素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一如上文所提及的,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主要是针对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满。在贝尔看来,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表征或必然结果。“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凸显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理论前提,那就是“良序国家”的存在。罗尔斯提出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是以默认“良序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维续一个政治秩序。也就是说,该种政治秩序的存在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因而,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就是将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所赖以为基的前提条件“良序国家”或政治秩序问题化了。换言之,我们必须先关注一个政治秩序是否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关注一个政治秩序如何存在抑或正义与否的问题。但是,贝尔提出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其最大的理论负担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因文化(如共识、信念等)之历史性或内部性矛盾的激化而可能会崩解。基于这种负担,贝尔在西方文化史上寻找当下西方社会能够公认的一些文化元素进行理论提炼,以消减西方社会可能崩解的文化内因。在这种意义上,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中存在相较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知识增量。

其二,接着要论述的乃是贝尔所提出之“公共家庭”理论的知识限度问题。贝尔提出“公共家庭”理论来解决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认同危机,进而解决西方社会所存在的深层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贝尔在解决对该理论的可接受性问题上,他主张仍采用社会契约的方式。一如他所言:“这是一种社会契约,但是,尽管是在不断更新的现在,不断协商这种社会契约,它不能无视过去。”不过,这里所存在的问题乃是,除了贝尔,谁还将会是“公共家庭”理论的接受者或推行主体?“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应对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认同危机,解决西方社会深层问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但是,该理论要成为西文社会重新取得认同之理论基础的主体性力量在哪里?换言之,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是一种罗尔斯意义上的“完备性学说”。“公共家庭”理论如何获得它的合法性?这是“公共家庭”理论的“阿其里斯脚踵”。这也是事关该理论作为西方社会政治秩序之理想图景的资格问题。不过,一如贝尔自己所承认的:“我是经济学领域中的社会主义者,政治领域中的自由主义者,文化领域中的保守主义者”,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试图超越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从其文本中“公共家庭”理论的思想支援来看,贝尔既吸取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也吸取了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并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学理倾向更是社群主义的。因此,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内含着某些社群主义的理论前设。从这种意义上说,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完备性”是缘于/基于他对社群主义前提有所肯认的立场。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06-02

目前国内关于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诸如具体教学的组织、教学案例的设计等问题研究整体较少。笔者拟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实践,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做一些思考,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研究生阶段从基本和直接的知识基础来看,主要承接本科阶段,这就有一个内容衔接的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本科阶段所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密切相关。本科阶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侧重于从“论”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及其理论成果,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更偏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史”的背景讲解。研究生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本科阶段两门课程为主要史论基础,在统编教材的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课程设计的意义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1]13-14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衔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宏观的层面看,研究生阶段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展和实践发展内容;在教学目的方面更侧重培养研究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获得性”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教学的目的是以研究作为载体,以研究促学习,以应用促进认识进一步深化,着力培育学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意识和能力。

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研究生课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总体的概括,对本科阶段知识的概括可能存在重复,但这种重复更多地体现了对基本理论的温故知新,同时这种概括并非简单重复,不仅突出了一些重点,而且理论的阐释更富有系统性。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的第二讲至第七讲,每讲第一节都有一个“概述”,对于概述不能简单理解为如本科教材一样是对本讲内容的概述,而是要对以往学习过的与此相关理论问题的概述。这样一种陈述方式,起到了对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连接作用。同时,结合教材,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地体现专题教学的理念,每个专题与本科教学内容相比,不是完全面面俱到地介绍,而是列出一些重要的和主要的问题进行讲解。具体以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为例,研究生教材中介绍的内容基本在本科教材中都有涉及,但不同点在于:第一,本科的教材是将政治建设的理论、政治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等实践联系在一起讲的,而研究生教材则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问题分列而论;第二,研究生阶段除了对基本概念如政治、政治观等进行介绍外,还将政治理论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系统地对政治理论进行讲述。除此以外,研究生教材将本科教材中与政治建设相关但均单独设章的内容,诸如一国两制、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战线等内容列出,更容易在本科阶段学习基础上,获得系统性的认知。如果说本科阶段的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陈述,引导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与这一理论所面对的历史起点的一致性,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则在温故知新的基础础上,更以专题探讨的整体性向研究生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同它所涉及问题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提升了研究生阶段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的教学目标。

研究生阶段突出专业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实现针对性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导论”一讲中指出,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阶段的学习相比更需要注重学习的理论性、研究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中要结合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以此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1]13-14。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为体现理论性和研究性,同时也为了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专业素养,需根据专业不同,在内容方面各有详略,在不同课堂对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设计,不能平铺直叙。

在课堂教学中,应考虑文理科研究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教材进行的详略处理,同时考虑文理科德育目标的差异,在教学要求方面有所不同。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中就已经讲到研究生德育工作务必要分层次,有重点,突出针对性。在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指出,要特别注意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专业学习和研究;在研究生德育培养目标方面又特别强调,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还要注意从中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这些指导性意见,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对文科研究生必须提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科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分析各种国际和国内矛盾、社会热点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些逻辑联系和矛盾关系背后的实质等。具体到各个专业而言,对外语专业研究生更多地要了解当代中国国情、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为何会引起世界热议,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变化等理论与实际问题。而对理工科专业研究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教师更多地不是要求研究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是应引导研究生结合各自研究课题对于能源、环境、气候等问题给予更多研究性解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渗透科技伦理观教育。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则要重点讲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思路和方式问题,以此纵深展开其他理论与实践问题,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专题式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再创造,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教育目标、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因此,每个主题的确定要有慎重和严谨的科学论证,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首先,要回应时代的实践问题,但避免陷入有些社会热点的无谓争议。一些社会热点虽然也会引起研究生热议,但仅仅是由于具体工作的差错或者政策等造成,并不必然包含重大的理论问题。思想政治课虽然需要抓住热点,也要避免“包打天下”,陷入无谓的争议,脱离主题。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讲时,对于很多地方的政绩GDP所折射的社会全面建设的问题,要避免陷入案例的堆积,而重点是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两节的讲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对策性建议。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讲时,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的案例等,必要的针砭时弊是需要的,但更重要地是引导研究生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研究型学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否则,无谓的争议将降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其次,要注意思想性,但避免纯粹学术性。研究生教学要强调学术性,但纯粹的学术型倾向要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起到有效引领和提升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作用的课程,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也不是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和拓展性课程。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如果围绕文化的问题,以纯粹学术性的方法来探究文化的内涵、中西文化的比较、学术界对文化的争议等,就容易偏离课程主题。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时,侧重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理论、体系和道路和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问题。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注重的是整体性的讲授,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的多种说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等问题逐一开展讲述,就对整体性有所影响,而且也不一定符合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问题导向意识要紧密结合。研究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由于强调自主研究,他们普遍对过去思维习惯存有质疑,联系社会现实,还对过去学习的理论知识存有一些质疑。在专题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往往呈现发散性。同时,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基本都是宏大的主题,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的主题充满联系,但又有宏观微观层次的明显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无法详尽地提出和解决所有社会热点问题的具体方案,也无法对学生内心的困惑提供具体的思路,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期待之间总是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问题导向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准备专题讲义,另一方面要充分预设、研判学生的问题,最好事先征集学生的问题,同时在讨论中按照问题逻辑设计授课进度和教学目标,避免偏离课程主题,陷入具体问题的争议中。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讲时,学生提出的可能既有西方民主人权的问题,又有中国基层民主的问题、人大与政协的关系问题,或者还会有关于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问题等等。这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无论哪个层面均可能是一些非常具体问题的探讨,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知识储备等都有很大挑战。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就事论事,那么教学进度、重点等就可能无法完全实现。将学生的问题综合起来,而非逐个讨论,以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和改革作为一个体系,对比西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一些优劣的分析而展开,可能更符合当初教材编写别增加“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这一小目、突出专题性的初衷。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既要引导学生观察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来观察世界命运和社会前途的问题,又要对如何看待和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给学生解疑释惑。因此,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更为贴近的了解,另一方面还需要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和各方面专题知识的强化训练。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授课教师基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集体备课等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目前大多数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自身接受硕士和博士生阶段教育时,其专业背景多为法学、历史学等。从具体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为知识基础,零星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其他教育背景的教师。由于各领域学术研究日趋交叉和精细化,因此授课教师在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基本训练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在整体性上存有不足。在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足会造成与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及需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第二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对于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可能相较于政治学、哲学背景的教师而言,在本讲课程中更容易游刃有余,但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如教师从事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或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于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的部分所熟悉的分析角度可能又会显得不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制的形成,而西方经济学则主要对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因此,对于经济学教育背景的教师而言,即使在专业领域内,想要从整体上把握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接受进一步的理论培训和集体备课,同时在教学的组织方面,也可辅之以组织教学模块、专题教学,由多人专题授课,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上一篇: 研究报告书 下一篇: 上市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