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扶贫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9 22:08:24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1)

【正文】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进指南和目录编制、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强化思想认识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条例》精神,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切实加强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加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使干部职工明确了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意义和重要性。

(二)精心组织,明确工作责任

为扎实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将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明确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编制录入,确保及时、规范编报,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主动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2016年度,我局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力度,丰富主动公开信息途径,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宣传栏等,主动公开本局政府信息,积极打造扶贫移民工作阳光政务,扎实推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6年,我局无依申请公开信息受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6年,我局信息公开未实行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

2016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述情况发生。

六、存在的问题

2016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要求还很远,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信息的比较少;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不够。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如对扶贫移民的重大工作部署及进展和完成情况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信息报道不足

七、改进措施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2)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结合湖南省医保局《关于切实落实医保精准扶贫经办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医保扶贫政策,助力我县打赢脱贫攻坚仗。现将2018年度医保扶贫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医保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医保中心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安排一名副主任专职负责,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人专抓,明确年度工作职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确保医保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资助。

(一)多措并举促推贫困人员全部参保。经县扶贫办提供建档立卡人数xxx人,经县委、县政府领导,经过多次调度和督查,通过大数据比对,乡镇医保专干专职对扶贫办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政局、残联确定的贫困人口、其他贫困人口进行核准落实;对户口外迁、死亡、参军、参加职工、学生医保等没法进行登记的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反馈至扶贫办并要求扶贫办对人员信息进行修改更新,确保了贫困人口100%参保且信息数据完整、准确。

(二)进一步完善医保系统功能。鉴于扶贫系统人员动态管理的情况,对超过规定的参保缴费期内新增加的贫困人员为参加当年度医保的情况,医保系统完善了实时人员信息修改、变更等功能,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贫困人员住院信息及数据按时传送扶贫办、卫计委、保险公司等业务单位,实行数据共享共用,更好助力扶贫政策落地。

(三)贫困人口参保资助全部到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人,参保xxxx人,参保率为100%。全县各类资助参保资金总额共xxx万元,且全部归集到县城乡居民医保财政专户,其中扶贫整合资金资助xxx万元,民政资金资助178.53万元,计生65.75万元,参保资助率达67%。

三、精准落实参保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

(一)精准落实住院、大病保险待遇。根据《xxx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xx发[2016]94号)对贫困人口住院报账比率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2018年1-12月,贫困人口住院xxx人次,医疗总费用10897.32万元,医保报销xxx万元(其中提高10%支付771.95万元);贫困人口大病住院1886人次,医疗总费用9674.1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337.15万元,大病保险支付1171.67万元(其中降低50%起付线支付444.11万元)。切切实实的保障贫困人口就医的利益。

(二)精准落实特殊门诊、普通门诊待遇。根据《xx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暂行办法》(xx人社发[2017]93号)等文件精神,将43个特殊病种纳入贫困人口保障范围,截止12月,门特使用总人次20408人,总费738.25万元,基金支付600万元。

四、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一站式”就医结算。

(一)明确“一站式”就医结算模式。以xxx的模式为标准,我中心主动向主要分管领导汇报,积极协调扶贫、民政、卫计部门积极开展贫困人口“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工作,并于6月赴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一站式结算模式。

(二)开发并优化“一站式”结算服务方式。按照《关于做好全省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的通知》(xx人社发[2018]46号)文件精神,我县积极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政策调研,在现有的医保系统基础上,加快开发“一站式”结算管理系统,增加贫困户“一站式”结算功能。实现大病、民政基本医疗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协同推进“一站式”结算工作。

(三)全面正式启动一站式结算工作,完成一站式结算系统升级改造。结合新田县实际制定下发了《xx县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实施方案》(新人社发[2018]23号)。7月30日止,完成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专户的开设;预付金全额归集到位;完成“一站式”结算系统的开发改造,并全面启动运行结算。并在后续的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医保扶贫政策,按照“一站式”结算工作要求,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将住院报销提高10%和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等政策进行系统模块化设置,自动生成结算,通过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完善了“一站式”精准帮扶机制,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待遇,确保了贫困人员住院医疗扶贫政策落到实处。2018年8-12月份,贫困人口住院完成“一站式”结算xx人次,发生总医疗费用xxx万元,各项扶贫资金支付总额xxx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支付xxx万元,民政医疗救助25.36万元,大病支付10.09万元,医院减免金2.71万元,特惠保补偿55.37万元,政府兜底468.64万元),实际报销比率达到90.3%。

五、进一步加大医保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和工作调度

(一)加强宣传,引导参保。通过在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宣传基本医疗、大病、健康扶贫、特殊门诊、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发放宣传资料36万份、设立政策宣传栏、召集贫困户举行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全方位、多途径向贫困户宣传城乡医保知识,提高居民对医保政策的认可度,提升参保自觉性。

(二)深入调度,加强评估。我中心为更好的做好扶贫工作,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及指定专人负责医保扶贫信息报送,建立医保台账,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及时了解医保基金支出的主要趋向,务实基础数据,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让每一分医保基金用之于民。

六、存在问题

(一)“一站式”结算管理流程有待规范。今年8月1日起起,我县全面启动实施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明确县域内住院和县域外4类9种大病住院按实际医疗费用的90%予保障,各部门按月结算,年终清算。但相关部门未能按照规定流程完成按月结算,导致“一站式”资金正常运转困难。

(二)特殊病种报账存在短板。特殊病种在医保范围内已实行了限额补助,若想达到报账比例78%,建议确定特殊病种总费用后,完成医保补助,由牵头部门向县政府申请进行政府兜底。

(三)资金量大,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都将划入我中心,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套取医保基金现象。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卫生院、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组成的医疗扶贫政策宣传队,按照靠政策宣传打动人心、靠优质服务温暖人心、靠政策落实赢得人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各项医疗扶贫政策、分级诊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报销流程、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制度向广大农村群众全面普及。

(二)进一步提高经办服务水平。齐力研读政策,细化报账流程,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业务经办效率,争取缩短承诺业务办结时限30%。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3)

一、目标任务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下简称“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总体要求

1、“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民企帮扶、社会参与,努力实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的有机结合。

2、“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将帮扶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聚集。

3、“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组织民营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企互惠双赢。

4、“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做贡献”与“受教育”相统一,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先富帮后富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三、帮扶途径

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要在总结提升以往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相关工作基础上,指导民营企业因地制宜选择具体帮扶途径,包括:

1、产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办企业,开发结对村的资源,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

2、商贸扶贫――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

3、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下游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4、捐赠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5、智力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借助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6、其它扶贫――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和途径,如:指导和扶持结对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牵头组建或参与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结对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按照低息运行、滚动发展原则,以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借鉴定点扶贫工作经验,从企业中选派人员驻村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发掘优势、创业致富;发挥企业家个人影响力,为结对村引入更多扶贫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商扶贫;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四、工作分工

各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促进结对帮扶企业的健康发展,优先享受当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无法完成帮扶目标时,要协调新的企业接力帮扶;要教育企业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守法诚信,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各级扶贫办牵头,工商联、光彩会配合:本级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项目,优先向结对村倾斜;本级统筹支配的扶贫贴息贷款,要优先支持参与结对帮扶的民营企业;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确保企业在结对村的各类投资和捐赠,依法享受优惠财税政策;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问题时,要积极协调予以解决;要跟踪帮扶进度,做好统计工作,每年汇总民营企业在结对村的投入情况、规划落实情况和主要成效。

五、实施进度

1、签约启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联合发文指导,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广泛动员,组织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将结对名单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2015年10月17日(扶贫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组织启动仪式,同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2、制定规划。各级扶贫办、工商联和光彩会共同指导、协助签约企业针对结对村的实际,制定具体帮扶规划,明确政府工作任务、企业帮扶措施以及落实时间表。各省级扶贫办负责汇总本省份结对村的帮扶规划,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

3、示范指导。各省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从当地签约结对村中选择5个典型村,于2016年6月30日前,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将从中选择部分示范村,将民营企业在这些村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交流会、现场会、专题宣传等形式向全国推广,供其他签约企业学习借鉴。

4、调研推动。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典型。各级工商联要加大调研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参政议政渠道,不断完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障碍,三方要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4)

一、在怎么想方面,就是要全面理解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精神实质

首先,要全面理解把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要求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会议主要精神可概括为十个方面:

一是扶贫成就方面。胡总书记用“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温总理用“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的表述,高度评价了我国扶贫开发成就。会议总结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成为全球最早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等辉煌成就,充分肯定了扶贫开发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扶贫经验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坚持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等“七个坚持”的经验,明确指出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三是形势分析方面。立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同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既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四是重大意义方面。深刻阐述了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四个“必然要求”的重大意义,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五是总体要求方面。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六是目标任务方面。明确了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努力实现“五个大突破”,即: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

七是工作方针方面。强调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

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

八是重点工作方面。部署要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力巩固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

九是扶贫标准方面。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通过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1.28亿低收入人口纳入了扶贫范围,要求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

十是组织领导方面。明确要求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

第二,要全面理解把握苏荣书记在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求。12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副厅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出席了会议。会上,苏荣书记动员全省上下抓紧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集中各方面力量,坚决打好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并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全面把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充分认识我国开辟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领会我国扶贫开发“七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全面把握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重点工作、扶贫标准、政策保障、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抓好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是要认真研究抓好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要求在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及成就,研究制定《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要求省直各单位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行业工作,认真研究和制定支持扶贫攻坚的政策及措施,共同构筑推进扶贫开发大扶贫工作新格局。

三是要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重点任务。强调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要以加快发展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要落实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政策,要实行省、市、县三级领导定点扶贫,要相对集中人财物和技术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大力推进社会扶贫,要高度重视老区、苏区建设发展,要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要严格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对所辖行政区域的扶贫开发负总责,逐级建立对有关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要配好配强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加强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健全完善干部深入基层常态化制度,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改进作风,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密切与贫困群众血肉联系,解决扶贫开发实际问题。

第三,要全面理解把握省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12月9日省委召开第二次常委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全面总结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分析了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将中央划定我省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和我省划定特困片区8个县共25个县,作为全省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明确了把实施国定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与实施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并研究明确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三大举措。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支持扶贫攻坚资金到位。决定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集中支持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县,连续安排十年,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地方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投入力度的要求。

二是加大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定点扶贫。决定省委常委、省政府领导及其他省级领导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每人定点扶贫一个县,指导帮助特困片区县制定实施好扶贫攻坚规划、中央苏区县制定实施好发展振兴规划,每县安排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直部门协助搞好定点扶贫。省级领导各方面工作联系点与定点扶贫县统一起来。同时,安排国有控股企业、实力较强企业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定点扶贫一个县。各设区市领导要定点扶贫贫困乡,县(市、区)领导要定点扶贫贫困村,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决定明年全省实施民生工程的任务安排,重点抓好扶贫开发和安居工程两件大事。通过突出抓好扶贫开发这件大事,力争2-3年内使我省国定、省定特困片区25个县的扶贫开发有较大起色,下大力解决我省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实现2020年全省扶贫开发目标。

第四,要全面理解把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今天上午隆重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这次会议,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却关系我省如期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必将载入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史册,必将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也必将开启我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新的伟大征程。会议的主要精神可概况为九个方面:

一是显著成就方面。充分肯定了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合力、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困地区群众贫困问题逐步解决、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等显著成就。

二是工作经验方面。系统总结了我省“五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即: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坚持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加快增收步伐、改善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凝聚扶贫

开发整体合力,落实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的共同责任;坚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这五条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有力促进了我省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是形势分析方面。深刻指出了我省城乡居民收入还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还面临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增收渠道不宽、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特殊贫困问题凸显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四是重大意义方面。深刻阐述了深入推进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富民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

五是总体要求方面。明确强调要紧紧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工程,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贫困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六是目标任务方面。明确提出要保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遏制收入差距大趋势;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促进“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五大突破,打好改变特困片区面貌、加快发展、增收致富、改善条件、提高能力等攻坚战,并抓住中央重点支持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历史契机,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

七是扶贫标准方面。明确了执行国家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将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11.1%的386万贫困人口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要求对扶贫对象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扶贫到户机制,逐户落实帮扶政策和措施,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明显增加,贫困状况明显缓解,进而确保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致富。

八是重大举措方面。规定了明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支持25个重点扶贫县,每个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连续安排十年。

九是组织领导方面。明确了要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要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工作指导,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定点扶贫;要构筑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落实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共同责任;要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制定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对象脱贫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要着力夯实扶贫开发的组织基础,为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提供组织保证;要大力营造扶贫开发的强劲声势,营造全社会大力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第五,要全面理解把握《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行动纲领。我省《纲要》共有45个省直部门参与了制订,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呈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已原则通过,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征求各地意见完善后,即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我省《纲要》是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纲领,突出了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突出了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振兴,突出了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突出了形成整体合力,突出了落实责任制。主要内容分七大部分、共三十四条。第一部分,概述了扶贫开发的显著成就、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确定了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的目标,分别从促进增收、改善条件、提高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三大方面,明确了13项目标任务。第四部分,明确了扶贫标准和扶贫开发对象范围,要求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突出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继续支持重点县、坚持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实施扶贫开发。第五部分,强化了推进扶贫开发的措施,确定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分别提出了共23条具体工作措施。第六部分,规定了扶贫开发政策保障,围绕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扶贫和低保两手抓、发挥“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综合效益,明确了11个方面的支持政策。第七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责任制、领导干部定点扶贫、改进作风、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管理以及培训宣传、统计监测、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要求。

二、在怎么办方面,就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任务,增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绘就了全国、全省到2020年扶贫开发的战略蓝图,确定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要靠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去组织实施、去协调推进,制定的扶贫攻坚政策,要通过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的工作去贯彻执行、去具体落实。因此,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乘势而上,迅速掀起扶贫开发新高潮。具体来讲,要率先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思想认识要率先到位。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在学好文件、吃透精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在开动脑筋、积极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务求学习实效。通过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系列精神,搅动思想,理清思路,深刻认识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从而进一步增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认识扶贫开发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理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深刻把握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明确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和奋进方向,从而增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联系实际学深学透。重点是要立足我省经济欠发达地位尚未完全改变、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仍然繁重艰巨的实际开展学习、思考问题,从而更加自觉地适应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顺应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关系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不仅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思想认识的全面到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新的战略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到2020年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付诸我们不懈的努力,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第二,形势把握要率先到位。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准确把握形势,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才可切中要害。从全省来看,面临的形势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省扶贫开发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与全国同步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主要体现在: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合力。我省在自身财力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由2001年的2.4个多亿,增加到2010年的7.5个多亿,相当于2001年的3倍多,十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总量近50亿元,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投入超过160亿元,各级共有2000多个部门和单位深入贫困农村定点扶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1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339元提高到2010年的3109元,是2001年的2.32倍;按2008年1196元扶贫标准同比统计,全省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346.4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82%降至2.1%。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集中扶持了4269个贫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逐村实施完成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生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大批受到扶持贫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特困地区群众贫困问题逐步解决。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底,我省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特困地区深入开展移民扶贫搬迁,共搬迁安置37万多贫困群众,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移民扶贫成为深受群众和社会赞誉的民心工程。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0多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多万人次,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在“三农”政策倾斜支持、各行各业大力扶持下,贫困地区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形势任务发展的新要求,我省贫困地区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有:一是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无论是新世纪初国家确定的21个扶贫重点县、还是今年国家划定的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都处于滞后状态。全省还有3400个贫困村需重点扶持。按照国家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386万,贫困发生率达11.1%。二是增收渠道不宽,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我省传统农业比重大并是产粮大省,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较单一,致使农民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实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群众增收门路比较狭窄。我省不仅相对毗邻沿海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省内发展也很不平衡。县域经济总量首强县是最弱县的18倍,地方财政收入首强县是最弱县的10倍,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弱县均为贫困地区。三是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特殊贫困问题凸显。因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侵袭和市场风波冲击,致使农村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包括21个重点县和17个罗霄山特困片区县在内的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还有67万人处于生存条件特困地区。同时,农村还有10万人处于地质灾害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致贫和返贫隐患较大。

以上形势分析,充分表明我省扶贫开发任务仍然繁重艰巨。对此,我们还可用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映证。仅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三大经济指标情况看,我省贫困地区实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三个翻番”的要求,相比其他地区而言,面临着更大、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1、国定、省定特困片区25个县市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434.9万人,占全省的32.2%。(1)生产总值:只有1319.2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3.98%,人均水平只有9193.88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43%;(2)财政收入:只有130.14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0.62%,人均水平只有906.96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2.98%;(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08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6个百分点。

2、国定2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177.4万人,占全省的26.2%。(1)生产总值:只有1101.23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1.7%,人均水平只有9353.07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6%;(2)财政收入:只有109.39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8.9%,人均水平只有929.08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4.1%;(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10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6.3个百分点。

3、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963万人,占全省的44.04%。(1)生产总值:只有2160.79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22.9%,人均水平只有11007.59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2%;(2)财政收入:只有232.54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8.97%,人均水平只有1184.62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08%;(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9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5个百分点。

从以上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25个县扶贫攻坚和继续突出21个重点县、支持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的部署,完全符合我省实际。对我省现有386万贫困人口的分布,我们也进行了一个测算,包括21个重点县在内的25个特困片区县分布的贫困人口占到了68.4%,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占到

了77.3%,也充分映证了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布局是完全正确的。各地也要对本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利科学作出决策,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第三,工作思路要率先到位。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来谋划,必须紧密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工程来实施,必须始终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来部署,必须坚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来推进。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具体工作思路上,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划定一条线,科学把握新的扶贫标准。国家大幅度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把更多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了扶贫范围,全国有1.28亿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加大扶贫力度的重大举措。国家新的扶贫标准与我省实际基本相符。因此,我省《纲要》明确了执行国家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主要考虑是:(1)省统计调查部门按新的扶贫标准测算,我省2010年底有贫困人口386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11.1%,占全国1.28亿贫困人口的3.02%,规模基本符合我省实际。(2)2300元扶贫标准约是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40%,符合国家关于各省可按当地农民人均收入30-50%把握地方扶贫标准的要求。(3)中央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而我省仍属经济欠发达省份,扶贫标准以执行国家统一扶贫标准为宜。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是党和政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深切关怀,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政治意愿,从而科学把握好扶贫标准,以利对扶贫对象实施有效的扶持。

二是锁定一群人,提高扶贫对象瞄准的精确性。依据新的扶贫标准,各地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把扶贫对象与低保对象区别开来,集中力量瞄准收入低于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形成“生存靠低保、发展靠扶贫”的工作机制和分工布局。重点是要对贫困户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扶贫到户机制,逐户落实帮扶政策措施。国家已明确中央扶贫资金分配不与各地贫困人口规模挂钩,已给予各地原有扶持政策不改,安排各地扶贫资金原有基数不变,不因提高扶贫标准导致各地贫困人口规模变化而变,新增扶贫资金主要支持特困片区。今后我国也不再公布减贫规模,主要考核各地扶贫对象收入增长水平。因此,各地要把帮助扶贫对象稳定解决温饱、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作为首要任务。我省《纲要》在目标上,也是提出了保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遏制收入差距大趋势;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而未提出具体的减贫目标要求。对此,各地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三是圈定一批主战场,集中力量支持特困片区实施扶贫攻坚。划定特困片区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我省罗霄山区的17个县,划入了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中央今后十年重点支持扶贫攻坚的地区。同时,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现有扶贫重点县中未划人国家特困片区8个县发展仍然落后的实际,决定将这8个县划为省定特困片区,统筹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继续给予重点扶持。这样,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共圈定25个县。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加大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精神,还提出了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战略构想,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重点扶持我省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为我省实施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省这一战略构想与中央对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部署完全相符。因此,各地都要服从和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和大力支持全省扶贫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四是确定一种衔接关系,促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结合。具体就是要推进三个衔接,即:一是程序衔接,就是要统一组织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扶贫对象由我们扶贫部门识别审批,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识别审批;二是政策衔接,就是要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全覆盖,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三是管理衔接,就是要对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建档,互通信息,实时观察,及时调整,有进有出。

第四,抓好落实要率先到位。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已经明确,达到目标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在推进落实下真功夫、下大功夫、下狠功夫,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切实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组织实施。我省《纲要》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由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协调并组织实施,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切实抓好扶贫开发组织实施,确保扶贫开发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得惠受益,确保贫困群众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同时,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瞄准386万扶贫对象,突出25个特困片区县,继续扶持21个重点县,抓紧3400个贫困村,统筹推进、全面落实移民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定点扶贫以及扶贫机制探索创新等专项扶贫任务。

二是要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积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助党政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比如近段时期,我们省办在全面分析形势、认真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情况材料,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省领导高度重视,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一系列重大举措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省级领导每人还要带上一个综合实力强的部门单位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去定点扶贫一个县,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地也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扶贫开发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也要落实提出本级党委、政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工作举措和领导定点扶贫贫困乡

村的工作意见,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要协调落实“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央、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更加注重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比如,今年中央首先在特困片区安排中小学营养餐补助试点,中央财政今年专项安排了160多个亿,这是中央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第一项举措,以后类似这样的行业扶贫重大政策将陆续出台。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机遇,在认真落实专项扶贫任务的同时,积极协调行业部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尽扶贫责任、热心扶贫济困,凝聚形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明年开始,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建立健全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相适应的情况调度制度,在更广的领域监控掌握扶贫开发投入情况,省办相关业务处室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情况统计报送制度,实行每月或每季一报,各地要认真落实,建立责任制。

四是要抓紧制定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保障措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政策,最终要靠市、县去具体抓好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在本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抓紧建立落实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对象脱贫政策的保障机制。要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掌握扶贫开发规划实施、工作进展、政策执行、措施落实的情况。要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效率和效能,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通过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从而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扶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五是要着力营造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强劲声势。各地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惠民政策,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成就、经验和典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充分利用《老区建设》杂志搞好我省扶贫开发宣传问题。老建杂志是全国为数不多、有一定影响、以宣传扶贫为宗旨的专门刊物,是我省扶贫和移民系统自己的宣传阵地,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窗口和喉舌。省办很多重要的工作信息和动态是通过老建杂志来传递,了解各地工作情况很多也是通过老建杂志刊载的内容来掌握;各地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的经验、成效和典型,很多也是通过老建杂志来宣传。近年来,老建杂志通过积极努力,办刊水准不断提高,对宣传我省扶贫开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我们自己的刊物,首先我们自己要关心、爱护和支持办好刊物。绝大多数地方对发挥刊物宣传作用、支持刊物发展很重视,但也确有少数地方投稿不积极,重视不到位,特别是征订任务不落实,拖欠订阅款问题严重,给杂志社办刊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和压力。宣传是件大事,花点小钱是值得的,希望存在以上现象的地方及时纠正。当然,老建杂志要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在营造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浓厚氛围方面充当主力军、做好排头兵。

三、在怎么干方面,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迅速打响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战

扶贫开发使命神圣而光荣,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时不我待,以崭新的工作起色,奋力开创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为谱写全省新阶段扶贫攻坚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遵照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部署,明年各地要迅速打响扶贫开发工作五大攻坚战:

一是打响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攻坚战。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主战场25个县已圈定,明年要全面启动扶贫攻坚。重点工作有:(1)编制完成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工程规划。这项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已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方案作出部署,我省罗霄特困片区规划明年中旬要完成并上报国家。编制规划要以县为基础,省办有关业务处室及相关市、县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同步做好国定、省定特困片区规划,积极主动配合发改委启动规划编制,确保明年中旬前完成规划。(2)启动实施一批扶贫攻坚项目。特困片区要根据规划,制订年度扶贫项目实施计划并建立扶贫攻坚项目库,以利争取国家及各方的支持。在当年扶贫资金和项目安排上,要集中扶持启动一批扶贫攻坚项目,确保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实现良好开端。(3)建立落实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支持的协调机制。各地要抓紧提出协调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落实支持扶贫攻坚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大资源统筹、投入支持力度,在整合各方力量解决制约特困片区发展瓶颈问题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确保明年有明显起色。(4)服务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扶贫。搞好省级领导定点扶贫的衔接与服务,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定点扶贫安排,促成各级领导干部齐抓共管扶贫攻坚的工作局面。

二是打响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攻坚战。各地要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任务的要求,以推进“三农”发展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扶贫开发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明年工作的重点是:(1)加快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扶持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比重,进一步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大贫困村群众发展产业“互助资金”规模,落实贫困农户生产贷款扶贫贴息政策,进一步解决制约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困难。大力培育发展贫困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2)加大扶贫主导产业连片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贫产业连片开发政策资金支持,健全完善县级扶贫产业连片开发资金整合机制,集中扶持特色优势扶贫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3)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120家扶贫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带农户、搞加工、销产品、招用工,并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和贴息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4)深入推进科技扶贫。继续深化科技扶贫综合示范试点,提高扶贫产业科技含量。深入开展科技扶贫系列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业科技。(5)整合涉农政策和资金支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强农惠农政策和各条渠道涉农资金倾斜支持产业化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扶持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打响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攻坚战。全省占农村户籍人口11.1%的386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更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最难啃的硬骨头,各地要加大扶贫到户工作力度,加快贫

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年的工作重点是:(1)健全完善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以新的扶贫标准为依据,锁定386万贫困人口,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扶贫对象识别方法,确保把最需扶持的贫困农户纳入扶贫范围,并做好建档立卡和监测工作。(2)落实扶贫对象帮扶政策措施。以有效扶持贫困户为原则,以确保扶贫绩效为导向,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帮扶政策措施。(3)探索创新扶贫到户工作机制。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户项目资金规模,从实际出发实施多种扶持方式。扶贫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确保扶贫对象优先受益,产业扶贫项目要建立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利益联接机制。(4)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加强与民政部门工作协调与沟通,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主要途径,坚持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企业帮带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到户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基本手段,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确保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打响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攻坚战。按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各地要在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上有新的举措。明年工作的重点是:(1)按新农村建设标准提高贫困村整村推进水平。将实施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将贫困村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选点布局,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安排900个贫困村衔接统筹任务,在全省深入抓好1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示范点,全面完成兴国、鄱阳两县20个贫困村公益金实施整村推进试点任务。(2)深入开展移民扶贫搬迁。确保完成移民扶贫搬迁5万人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任务,根本改善贫困移民生存和发展条件。统筹各方力量支持移民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抓好50个集中安置示范点建设,落实移民后续发展扶持措施。(3)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省直181个部门和110个省直属单位定点扶贫作用,认真抓好市、县两级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实现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多方发动力量帮助贫困村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企业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拓展军队扶贫、非公有制组织扶贫、扶贫志愿者扶贫等新的途径,确保当年各类社会扶贫投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达到12亿元。(4)协调各级部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落实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下发我省《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行业分工方案,为各地协调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创造条件、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明年要有重大突破,重点是协调各级部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列人行业发展规划,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血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打响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新一轮扶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根本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要靠提高其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各地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能力建设,明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是:(1)加强贫困农户增收技能培训。健全完善“雨露计划”培训机制,认真抓好“雨露计划”培训方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确保完成培训3.5万人任务。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不断提高贫困劳动力科学务农、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素质,增强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切实加强贫困村社会建设。结合实施整村推进和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配合组织部门配齐建强贫困村基层领导班子,完善社会组织和管理,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法,为落实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提供组织保证。(3)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多方协调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人口管理和计生服务、强化生态保护和治理、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提升村镇建设规划水平,促进贫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对水库移民和三峡移民工作,今年国家也作出了重大部署。关于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明年初我们还要召开全省会议、制订全年《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统筹把握、协调安排、同步推进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在此,也就明年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先作一些强调。

明年水库移民工作:重点要围绕贯彻落实国家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及我省14部门联合制定《实施方案》的新部署,统筹推进水库移民工作跃上新水平,重点要考虑的工作任务有:(1)全面掌握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动态情况,严格按政策核准当年后扶直补人口;(2)严格落实移民政策,确保及时将直补到人政策资金兑现到人,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安排移民村组后扶项目;(3)统筹库区基金、后扶结余资金、应急资金和其他库区资金,集中解决移民安置区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移民产业,继续在51个移民超万人县推进移民产业发展项目试点,大统筹资金实施移民项目的试点乡镇;(4)深入推进移民示范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在移民安置区继续加大移民新村示范点建设力度;(5)全面加强移民安置,继续协调指导地方政府规范做好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重点推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进程,落实移民新村建设对口支援任务。出台我省移民安置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实现移民安置工作法制化。(6)积极稳妥抓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项目扶持方式。

明年三峡移民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关于三峡外迁移民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做好迁赣安置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工作,重点要考虑的工作任务是(1)首要任务是要认真做好三峡移民新增土地补偿资金和生产安置费补差资金使用工作,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解困资金项目的安排及组织实施工作;(2)落实三峡迁赣安置移民10068人的后扶政策,继续加大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帮扶力度;(3)巩固解决三峡自主迁赣移民771人安置遗留问题的工作成果;(4)深入实施三峡移民发展产业科研项目,不断探索帮助三峡移民增收的新途径;(5)根据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做好争取国家对三峡工程关联影响鄱阳湖地区的政策支持工作。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5)

年以来,省直各定点帮扶单位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构建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狠抓落实,通过帮思想、帮管理、帮资金、帮项目、帮信息、帮技术等灵活多样的帮扶手段和内容,使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省直各帮扶单位共派出蹲点挂职干部977名,落实帮扶资金3018.65万元(含物资折价),帮助引进项目274个,引进资金1.55亿元,在全省39个县、110个乡镇、220多个贫困村中,实施了物资捐赠、小学援建、校舍修缮、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建设、暖棚建设和种养业扶持、实用技术培训、贫困生资助等项目。共修缮校舍38所,资助贫困生202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81期,培训农牧民3.38万人(次),帮助劳务输出5900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贫困村人均收入从年的795元,提高到年的1055元,有46.7万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省直各帮扶单位把定点帮扶与宣讲中央、省委1号文件活动相结合,抽调人员认真宣讲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年以来,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共抽调宣讲干部5530名,在宣讲1号文件活动中为贫困农牧民办实事7000多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定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把定点帮扶视作兼职工作,有的甚至认为是单位的负担;有的单位把定点帮扶简单地理解为捐款捐物,只是过年过节慰问一下。二是制度不落实。有的帮扶单位调查研究不够,帮扶方案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有的帮扶单位考虑自身困难多,工作落实不力。三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组织同帮扶单位衔接沟通不够,只把希望寄托在资金的投入上,组织发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主动性不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进入新世纪后的七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最大、贫困农牧民受益最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扶贫开发解决了110.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扶贫开发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任务极其艰巨。

我省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贫困是我省最大的省情,与贫困做斗争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全省尚有86.6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农牧民总数的24.8%,全省常年返贫率在13%,比例仍然过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合力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为消除贫困做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党政机关定点帮扶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进一步深化对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执政为民,不仅要落实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也要落实到机关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首先要关心贫困群众的疾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方面大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年,为集中力量在上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本世纪初,又组织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定点扶贫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开展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帮扶单位定点联系到县,扶贫到村到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积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机关单位定点帮扶的县、乡、村,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地区。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参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影响和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机关单位多数承担着指导或带动全行业发展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行业发展的重任。贫困地区也是机关单位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究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的试验地,加强与贫困地区的联系,有利于机关单位直接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工作开展。社会扶贫能否取得重大突破,能否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关键要看各级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党政机关单位的表率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政机关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引领、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历史重任。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关系,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层次的和谐。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的不和谐;贫困心理引发的社会行为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定点帮扶是社会力量关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手段。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机关单位干部定点挂职扶贫,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基本国情、省情,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可以近距离体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从群众中吸取思想营养,锻炼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关干部只有到基层去实践,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发挥其能力水平。尤其是年轻干部,在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定点挂职扶贫不仅为我省党政机关干部施展才智、锻炼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加强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救济式”、“输血式”、“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围绕“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结合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引进、人才支持、技术导入、信息提供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尽力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党政机关单位参与定点帮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工作任务,应当纳入业务范围,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从实现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保持经常的沟通渠道,主动了解定点帮扶地区的情况,积极献计献策,帮助解决扶贫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

(三)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健全机制,使定点帮扶工作与单位荣誉和个人进步联系起来,以此来促进工作落实。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扶贫办,已决定将省直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成效纳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的推荐评选条件;对基层挂职扶贫满一年,经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双方认定后,可以算作基层工作经历,挂职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的挂职干部可以优先提拔。这些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来讲很有必要。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表现差的单位进行通报。省扶贫办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帮扶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

(四)落实定点帮扶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只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定点帮扶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落实调查研究制度。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定点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掌握情况,帮助帮扶村查找贫困根源,理清发展思路,研究脱贫对策,并依据帮扶县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帮扶计划。二是落实挂职扶贫制度。把定点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关心、爱护和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教育挂职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严格自律,扎实工作,认真履行挂职扶贫干部的各项职责。三是落实帮扶资金整合使用制度。帮扶资金使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和载体,整合各方面资金,在帮扶村实施综合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帮扶单位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论证审批、公示公告、招投标、竣工验收、绩效考核和后续管理等制度。

三、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贫困地区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理念、需要人才,归根到底就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一是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上下功夫。我们有的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帮扶单位要与当地政府联合起来一起扶志,也就是扶贫先扶志。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富裕要靠勤奋来创造,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新型农民去建设。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帮扶单位要多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多宣传科技知识和农村适用技术,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牧民的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更新观念,拓宽致富门路,坚定艰苦奋斗改善生活的信心。

二是紧紧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帮扶上下功夫。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布局,是源于实践、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经验总结,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定点帮扶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在提高扶贫效益上取得突破。各定点帮扶县政府和扶贫部门一定要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围绕年度扶贫重点开展帮扶工作,将帮扶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基层扶贫部门要主动与帮扶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积极汇报工作,衔接项目,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性。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6)

精准扶贫总结报告2021范文1我局对口帮扶__镇__村、__村;下半年,按照国家扶贫工作要求和县里安排,我局驻村帮扶工作调整为乡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挂包帮”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县人社局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责任、细化措施,使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按照县目督办、县扶贫和移民局印发的《县级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12月15日县扶贫和移民局发的《关于县级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的函》进行年度自查、总结(主要总结调整后的村)。现将本年度的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县人社局、乡政府驻村工作组”,并设立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组长,县人社局,乡政府、为工作组成员和驻村干部。

2、落实驻村干部责任。

按照国家扶贫工作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工作组要求驻村干部一要认真履职,进驻到村;二要进入角色,吃透村情,协助村干部制定致富方案,帮助联系致富项目;三要严格纪律,约束自己;四要当好宣传员,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五要按时上报信息,写好心得体会。

二、吃透村情,制定规划。

1、摸清帮扶村村情。

自9月帮扶村调整以来,我局领导和职工于10月(一次)、11月(两次)、12月(两次)多次深入到挂包联系村进行调研和蹲点,了解情况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2、制定帮扶规划。

一是制定了《县人社局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年规划》;二是制定了《村精准扶贫20__年工作计划》;三是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包括分户情况和汇总表);四是协助、指导该村两委班子,研究发展致富方案,帮助他们选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等。

三、真抓实干,做好帮扶。

1、进行政策宣讲。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采取召开会议(包括户主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讲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宣讲新时期综合扶贫工作要求、涉农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宣传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2、加强基础建设。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最急切的事情就是该村6.7公里的村道路问题。村道路路基本不错,但没有专人管理,致使杂草丛生、灌木遍地,车开进去找不到路。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2万元资金,对该村道路进行“亮”化;下一步,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将该村村道路纳入储备项目。同时,解决新电脑(一体机)1台,帮助该村党务、村务工作实现数据化、电子化管理。

3、进行产业培育。

作为贫困村,村尚无村集体企业。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县人社局与村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户主大会、入户走访摄像,帮助41户贫困家庭发展致富产业。经过统计汇总,近三年41户贫困户将养牛53头;猪219头,其中母猪4头;羊40只;鸡3150只,其中确认养土鸡2050只;鸭子300只;养鱼30500尾;种植白果树、桂花树0.7亩;药材1.5亩。

4、进行困难帮扶。

一是对41户困难家庭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进行结对帮扶,局机关每一名干部职工帮扶1户贫困户;三是按照安排,年终将对41户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五保户、孤儿、受灾户等)给予适当物质或现金救助。

5、抓好组织建设。

该村是20__年6月1日新成立的一个村,条件极差;村干部年龄也相对较大。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和三年规划,我们将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逐步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一是在现有党员中,吸收新人进村“两委”班子,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发展新党员。

精准扶贫总结报告2021范文2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人民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法,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本公共工程“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_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_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本公共工程。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250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7.58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176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本公共工程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本公共工程: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58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188.9万元。

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督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具体”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计划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454户1350人的扶贫对象并进行办事处、村两级公示。

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组建“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查检查组,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

精准扶贫总结报告2021范文3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包村领导、同事、村委和群众的帮助下,结合市、县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__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一年来,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利用工作间隙,我抓住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十八界四中、五中全会,深刻领会了全会的精神内涵,找准了工作的方向,抓住了工作的重点。使工作得心应手。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看法。回到工作中,便游刃有余。

二、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根据镇党委,政府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__村20_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4户167人,20_年减贫12户50人,全村共有贫困户79户281人,其中扶贫户32户116人,兜底户61户165人,交叉户14户,贫困发生率9%。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5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村上经济结构以种植、养殖为主,年粮食种植面积3400亩,粮食总产量1360吨,牛存栏20头,羊存栏500只,鸡存栏3000只,猪存栏2000头。使村民的收入显著提升,幸福指数日益提升。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工作:

(1)扶贫工作贵在“精”“准”“实”,为了取得最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我经常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加以记录。同时、在下班以后,还经常通宵达旦,与同事研究相关算法和数据填报格式。最终,成功上报了全部数据,完成了省级大数据采集工作。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现实的依据。

(2)要带着最深的感情去深入群众、走访群众,一年来,走访入户群众300余户,虽然起初,困难重重,也碰到了不少钉子,没少吃闭门羹。但我并不气馁,还是坚持进门入户,讲解相关惠农政策、研究富民门路、与他们一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上报镇相关领导,以便对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问题隐患。半年下来,在我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和群众打成了一片,融入到了群众中。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才会接纳你,认同你,支持你。才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顺手,才能最终回归到服务为民的这个出发点上。

(3)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农村工作繁纷复杂,特别是和群众有关的工作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我深有体会。农民作为的弱势群体,对自己直接的相关利益最为敏感。今年,在收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时,有几户群众认为自己身体不错,都不愿缴纳。我便主动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仔细讲解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这几乎群众均主动足额缴纳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圆满完成了当年的收缴任务。

三、尽职尽责,严以律己。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廉洁从政、庸政懒政、工作作风的文件。规范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净化了从政环境,改进了机构效能。在这种氛围下,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宣讲精神、内涵。虽然今年工作任务重,困难多,但我还是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入户期间,从来没有接受村上和个人的各种邀请和礼品,认认真真、严格足量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是思想上学习不够重视,由于工作经验少,总觉得忙,没时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对政治理论缺乏全面了解。

2、是在工作中落实不够全面,表现在抓全盘、注重经济,轻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建设,放松了计生工作,与群众接触和交谈少,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学以致用不够活。

3、是与同事交流少,不够积极主动和同事探讨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工作不够扎实等问题。

总结过去,汲取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加强学习,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新的一年又将到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更加努力,期待在20_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精准扶贫总结报告2021范文420__—20__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__乡__村工作组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按照工作计划,已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__乡__村位于__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距__乡政府约4公里,长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国道从村内通过,对外交通甚为便利。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8户,715人,劳动力33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9人。土地总面积__亩,其中耕地550亩(水田483亩,旱地73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__亩,草地__亩,农村建设用地__亩,交通用地64.2亩,未利用地__亩。20__年,全村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通过识别,20__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7户、181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8户39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户3户,缺乏劳动能力农户62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2户,长期缺粮农户4户16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局成立新一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石国兴任组长,副局长__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副局长__负责局驻__乡__村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__和工作队长__常驻村开展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长亲自牵头,率领干部100余人次深入扶贫联系村同老百姓一道进入田间地头同吃同劳动。

(二)狠抓群众思想转变。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和州委“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实现四个成为”以及县委的“一合三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与群众座谈,拉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着力转化干部群众滞后的思想观念。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召开了高标准村级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将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同时也让群众从中感悟到思想的转变。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方法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扶贫村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为扶贫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指导村党支部定期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村、支两委的政策水平和法律认识;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导驻点村党员结合村里发展,搞好驻点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驻点村发展的整体合力;三是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配合村支两委班子及和民兵营、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等其它组织,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实;四是指导村支部每年培养建党主动分子2名以上,发展新党员1名,同时培养3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五是建立管理规范、功能综合和党员活动室和村活动场所,做到有标牌、党旗、远程教育设备、宣传栏和党员实试阵地;六是建立健全三会一得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四)认真识别贫困对象。今年,根据县扶贫开发办的要求,对__村进行了一次贫困对象调查摸底,并按照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在全村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海选,成功识别出贫困对象27户,贫困人181人(其中新识别贫困农户2户6人,原两项制度户1户1人,原低保户2户6人)。现已上报乡扶贫办审核,并报县扶贫开发办审核。通过贫困对象的识别,为精准实施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统筹协调扶贫资金。全力协调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发展、通达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调度到位。同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局严格财政纪律,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及时将扶贫资金拨付到位,严禁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__污和挥霍。统筹协调到位资金67.4万元,其中解决65套太阳能财政补贴资金10万余元,扶贫开发办为__村大小自然寨1公里机耕道硬化资金38万元,财政古井改造5.5万元,财政水沟维修8.2万元,争取养殖大户国家财政补贴1.5万元,同建同治我局出资给双龙村、__村4.3万元,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缺粮户慰问金2万元,自然灾害我局出资1万元。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一个活动场所,修建一条两个自然寨1600米的通村道,同时已硬化,水沟维修、地质灾害(垮塌50米,已堡坎)。

(六)完善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一是联系交通局新修硬化从__村至319国道2.5公里村道,硬化宽4米;新修__村小寨至大寨通村道长1.6公里宽4米的机耕道,并已完成硬化;维修水沟1条共800米;改造古井1口。二是扶持65户农户建设了65套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三是联系组织部投入资金10万元建设双龙村村部并联系县交通局投资10万元修好双龙下寨半坡3公里进寨公路保护栏工程。

(七)完善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一是巩固粮食生产。主动争取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全村土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面积的质量和数量,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推广优质杂交水稻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产,确保全村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二是发动群众扩大烟叶种植面积,20__年种植大烟叶138亩,20__年种植190亩,通过广大群众的努力,创下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三是努力发展家禽养殖,通过大户带动办法,发展家禽养殖业,扶持驻点村“种”、“养”、“加”大户4户共1.5万元,全村养羊190只,牛21头,养羊大户吴金建养羊125只,龙巴四38只,龙天玉27只。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2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村级协会组织,送2名骨干去安江农校学习,提高农村实务技能。五是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荒山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林木业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1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八)开展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

(九)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道德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十)因__村龙德友在20_年六月期间失火,烧掉了全部房屋和农产,扶贫工作队和千名干部下乡排忧解难,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帮他到县保险公司办好保险费___元。国土资源局帮扶解决龙德友5000元,联系民政局给龙德友补助__元,住建局扶持无房资金__元,合计3.08万元,处理了龙德友无房的困难。给失火户麻文庆,联系合险公司解决房屋保险费1.48万元,住建局解决__元,联系民政局解决1000元,合计2.58万元,也处理了麻文庆无房的困难。

(十一)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强力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修建垃圾站6个。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通工程,搞好村级文艺队伍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与建整扶贫相结合,投资__元计划生育经费,对5户结扎户落实结扎,每户补助300元,3户上环户每户补助200元,对5户五保户每户补助300元。对1户独生子女户补助300元,全村无一列超生,并多次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四是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普法宣传,增加群众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抓好社会综合治理,主动开展群防群治,妥善处理多种社会矛盾,努力创造农村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五是开展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六是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局领导对__村两个孤儿全年帮扶__元。七是关爱扶贫村贫困户,全局27名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定点到户扶贫问苦,每人自己拿500元给贫困户,合计__元。

三、抗旱救灾

在20__年一遇的大旱之中,我局给双龙村抗旱救灾解决抗旱资金__元及__村解决抗旱资金__元;联系405对及__村大寨排灌抽水维修联系资金1.5万元;处理了在抗旱期间__大寨600对人的饮水和200多牲口的饮水问题。

20__—20__年投入__乡__村和双龙村的资金共计278万元整。

四、下步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__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集中精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下一轮精准扶贫,为实施精准扶贫带动村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主动的贡献

精准扶贫总结报告2021范文520__年,樊马家河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包村领导、同事、村委和群众的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省市、县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包村和包户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樊马家河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樊马家河村共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樊家河、马家河、呼家老沟。全村共有461户,1448人,党员50人,(男47人,女3人),全村常驻人口77户145人;总土地面积18500亩,川坝地1500亩,退耕还林4200亩,荒山1148亩,其中,苹果3200亩;现有贫困户104户317人,其中产业户93户287人,兜底户11户30人;已脱贫户(享受政策)48户151人,其中产业户47户149人,兜底户1户2人;在册贫困户48户154人,其中产业户38户126人,兜底户10户28人;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共8户12人,其中产业户2户2人,兜底户6户10人。移民搬迁44户,危房改造5户。本村村民主要靠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工作思路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三、加强领导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村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白宝山牵头,四支队伍积极配合,重点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及贫困户的产业建设,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

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市委、县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

四是残障、慢性病占比大。村共有五保户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25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82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20__年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以“党建促脱贫”为主线,巩固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做好问题整改,全面清理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全面肃清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打造一支团结一心,风清气正的党员队伍。

二是在注重物质扶贫的基础上,更加大对精神上的鼓励。扶贫先扶志,“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实现的脱贫,不只是物质上的脱贫,更要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脱贫”,因此扶贫我们应该首先从扶志和智方面着手,确保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三是进一步深化产业富民,推动产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不断扩大养殖、种植规模,继续加大养殖扶贫力度,根据养殖实际需求,给予力度扶持,争取每户都有养殖业,全年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8次,力争年收入8000-10000元,达到种养结合的循环产业链。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7)

关于年和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副省长的主体报告中已作了全面总结和详细安排布署。下面。我主要从学习党的届会全会和国务院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中提到的扶贫开发政策的理解和如何贯彻于我们的工作中谈几点认识,提几点要求。

一、把握新形势,提高新认识

(一)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长期性的认识

党的大和届中全会《决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估计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和扶贫开发的艰巨性、长期性,提出了到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和“四个加大、两个提高”的扶贫开发工作新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提高扶贫标准),对低收入的农民全部实行扶贫政策。《意见》中提出了到年“等省藏区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等要求。我们既要正确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机遇,增强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坚定性,更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更高目标和要求,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政策后,我省的贫困面、贫困人数将会有所扩大,脱贫任务更加繁重。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决定》关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的深刻含义。

(二)提高对扶贫开发战略的认识

副总理强调,要把研究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作为当务之急。目前,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呈现出专项扶贫、强农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局面。完善扶贫战略,就是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更加明确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完善扶贫政策体系,就是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强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并不断完善不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在现行体制下,仅靠各方面的倾斜政策还远远不能弥补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欠账,远远不能弥补不断扩大的发展差距。以专项扶贫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大扶贫”的格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实行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不仅是被实践证明正确有效的,而且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扶贫开发基本的政策取向。

(三)提高对扶贫开发方针的认识

开发式扶贫方针,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之后,有些同志搞不清开发扶贫与低保扶贫的关系,在方针上动摇了,认为低保扶贫取而代之开发扶贫。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低保扶贫和开发扶贫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而不是互相排斥和替代的关系。低保扶贫的对象是生活极度困难的人群,手段是给予现金补助,目的是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但它没有解决其发展和脱贫致富问题。开发扶贫的对象是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手段是提供资金帮助和项目扶持,创造发展条件,目标是提高贫困群体全面发展的能力,脱贫致富奔小康。因此,《决定》在“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之后强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所以,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低保扶贫与开发扶贫的关系,长期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

(四)提高对扶贫标准的认识

《决定》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我国制定扶贫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瞄准贫困人口;二是制定扶贫开发政策;三是安排扶贫开发资金。根据这三个目的,国家把年1067元作为新的扶贫标准,并根据年物价指数做出新的调整。这就意味着国家新的扶贫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目前,全省上下都在高度扶贫标准问题。省扶贫办已经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多方协调、多次测算等工作,拿出了建议方案。国务院扶贫办、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具体指导。确定我省扶贫标准,事关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根据国家的扶贫标准和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在实事求是、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尽快上报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

(五)提高对扶贫开发历史使命的认识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进程中,扶贫开发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一是扶贫开发承担着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使命。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大难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不尽快消除贫困现象,贫困地区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没有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行综合扶贫,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二是扶贫开发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影响构建和谐新的重要因素。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治理贫困问题的系统工程。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成功实践表明,它在综合的治表又治本的方面,已经起到并将越来越发挥促进贫困人口减少、缩小发展差距、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增加收入,减少贫困,促进和谐,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任务。三是扶贫开发承担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三江源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两大难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紧紧抓住生态恶化、贫困加剧这一主要矛盾和生态保护是前提、脱贫致富是根本这一主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转变方式,加大异地扶贫、“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工程实施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问题。

二、拓宽新思路,构建新格局

我们要根据《决定》、《意见》和《讲话》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更新更高的要求,拓宽扶贫开发新思路,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进程。

(一)深刻理解大扶贫的内涵

一是就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而言,是针对过去专项扶贫到强农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转变。二是就扶贫开发内容而言,是针对过去解决贫困人口吃穿住行问题调整为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建设。三是从扶贫开发对象和范围而言,从过去扶持绝对贫困人口向扶持低收入人口转变,提高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同时高度关注集中连片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实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四是就扶贫开发途径而言,从过去相对单一的途径向整村推进、异地扶贫、“雨露计划”、产业扶贫、连片开发等多种途径进行,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五是就扶贫开发方法而言,把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统筹协调发展,拓展扶贫开发的空间,增添扶贫开发的活力,提高扶贫开发的水平。

(二)更加拓宽扶贫开发思路

去年,我们在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中,紧密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财政扶贫到户资金为引导,着力整合生产要素,实施大产业扶贫战略,建成了8个扶贫开发特色示范基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长效化的扶贫贫开发成功之路。国务院扶贫办对此项工作非常关注,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的经验。今年,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特色示范基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经验,拓宽扶贫开发思路,着力实施大扶贫开发战略:即在扶贫开发指导思想上由单项工作向统揽贫困地区工作全局转变;工作动力由扶贫开发部门单一作战向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资金安排由分散投资向整合多方项目资金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整体推进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由各户经营、整村推进、联户经营、合作经营、入股分红、村企共建、村政共建等多种模式并举转变。从而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企业参与、机关帮扶、辽宁援助、各界支援”的大扶贫开发新格局。

三、抢抓新机遇,落实新政策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策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更加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加切实可行的新举措,全面落实好扶贫开发各项新政策。

(一)继续加大争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力度

我们要在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对我省扶贫开发总体政策的同时,继续加大争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力度。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优先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直接关系民生的工程、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筛选项目,兼顾扶贫开发长远战略目标,建立扶贫项目库”的总要求,加大抓紧组织编制上报《省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七个领域的扶贫开发项目的力度。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强同各级发改委的衔接协调,力争全面落实《决定》、《意见》和国家扩大内需中扶贫开发政策措施。

(二)抓紧抓好开发扶贫与低保扶贫的“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决定》,最近,国务院扶贫办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且黄南州泽库县被列为试点县。省、州、县扶贫、民政部门要根据《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制定试点方案,落实试点资金,扎实搞好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为做好全省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新举措,创造新业绩

《决定》、《意见》和《讲话》对做好新阶段特别是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了确保今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确保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确保今后全省扶贫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突出重点工作,强化新举措,真抓实干,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创造扶贫开发新业绩。

(一)着力抓好整村推进,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为此,我们要拓宽思路,强化措施,抓好关键,努力达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特色产业,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广播电视三有的“八有目标”。我们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去年扶贫开发特色示范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切入点,以长期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完善和创新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努力创出一条集中连片、产业带动、规模经营、综合开发、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科学发展新路。

(二)着力抓好异地扶贫,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环境

实践证明,异地扶贫是降低扶贫开发成本的一个好模式,是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生存发展条件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移民扶贫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异地扶贫的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关键措施的全面落实。一要坚持基本原则。即:坚持群众自愿、就近安置、政府引导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妥推进的原则;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二要探索多种模式。积极探索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产业转移安置、劳务输出安置等多种模式和途径,加快异地扶贫开发进程。三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异地扶贫标准要高、产业连动、功能齐全的要求,以实施异地扶贫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达到综合开发、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目标。

(三)着力抓好产业扶贫,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按照“调结构、促发展、保增长”的要求,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农牧业增效、贫困农牧民增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三大目标。一是培植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我们要强化和践行大产业扶贫战略,把实施产业化扶贫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出扶持省政府确定的十大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产业的科学化、区域化布局,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长效化发展。二要扶持龙头企业,增强直接带动能力。坚持扶大、扶强、扶优和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大中小并举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扶持与产业基地和贫困农牧户密切挂钩、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三要完善经营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坚持平等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实行“企业+基地+贫困户、连市场”的相互对接模式,完善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对挂牌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实行年度检查考核,公示公告,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四要培育经合组织,提升群众组织化程度。我们要把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与培育经济合作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提升贫困农牧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更加有序进入市场,实现广大贫困户稳定增收。

(四)着力抓好“雨露计划”,推进劳务经济发展

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是振兴劳务经济、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实现今年培训转移目标,我们要着力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转变培训转移思路。针对经济危机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务工人员返乡的新形势,我们要转变培训转移思路,做到“二个转变、二个提高”,即:转变短期培训为短中长期培训并举,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从向省外输出为主向本省本地就业并举转变,提高服务于本省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加大培训转移监管力度。各地要向农牧民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政府补助标准,就业走向等,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与审计,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培训资金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完善培训转移服务保障体系。各级扶贫开发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创建“培训、输出、跟踪”一体化服务模式,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建设服务体系、劳务输出基地服务体系、法律维权服务体系,保障劳务经济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五)着力抓好社会扶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意见》和《讲话》精神,坚持帮扶单位不撤,帮扶人员不散,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突出抓好定点扶贫、辽青扶贫协作、村企共建、社会各界支援四个重点,深化帮扶内涵,拓展帮扶领域,完善帮扶机制,加大考核评比力度,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着力构建社会化扶贫的大格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为保证扶贫开发事业科学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进程,要继续完善和创建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保障体制机制。

第一,改进和完善扶贫开发保障体制。按照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原则,继续坚持“省负总责、地区统揽、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重点强化各州、地、市级扶贫开发的职能和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的扶贫开发保障体制。

第二,完善扶贫开发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始终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的扶贫开发宗旨,实行贫困人口“首扶制度”。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人口、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开发专项资金进行公平分配为主的同时,对于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的地区适当增加投入力度。

第三,完善扶贫开发项目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管理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制度建设,完善贫困群众、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监管体系。一是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二是继续实行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三是全面落实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项目实施权、监管权和收益权。四是继续实行扶贫开发项目检查制、验收制、审计制。五是全面实行扶贫开发项目验收合格后移交制,签订合同,落实责任,加强后续管理和综合服务。确保扶贫开发资金真正全部用于贫困群众,确保扶贫开发项目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

第四,完善扶贫开发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坚持逐级考核、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坚持把扶贫开发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与贫困群众收入增加和贫困人口减少密切挂钩,加大绩效考评力度,兑现奖惩,进一步开创贫困地区真抓实干、奋力争先、造福于民的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七)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引导,推进扶贫开发深入发展

着力搞好扶贫开发宣传工作,是反映贫困地区现状,全面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展示扶贫开发成就的主要载体,更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事实的重要窗口,是动员全社会支援扶贫开发的有效手段,是交流扶贫开发经验、鼓励先进的重要平台。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的力度。为拓展扶贫开发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宣传水平,今年,我们将继续实行扶贫开发信息宣传定期通报制和奖励激励机制。计划在上半年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扶贫开发系统宣传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达到交流、促进、提高的目的。

五、肩负新使命,塑造新形象

全省扶贫开发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促进和谐”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党和人民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干部的一言一行。为此,我们要全面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第一,抢抓机遇,倍加奋进。目前,扶贫开发既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又迎来许多难得的宝贵机遇。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意见》和《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倍加奋进,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继续抓好各级扶贫开发干部培训,持之以恒学习理论,学习政策,学习法规,学习业务,学习管理,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促进工作。

第三,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继续坚持把扶贫开发的着力点放到最基层,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全面听取民声,全面反映民意;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树立新典型,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第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牢固树立“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的理念,切实做到心为贫困群众所系,权为贫困群众所用,利为贫困群众所谋,在真抓上下功夫,在实干上出成果,努力让各族贫困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8)

“稳固成果”,即对过去的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特别是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打好基础”,即着重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版权所有基础扶贫,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扶贫,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人居环境的基础扶贫;“放眼长远”,即对一些重大扶贫项目,特别是一些效益显现期较长或扶贫期限较长的长远发展项目,力求一年有一个基础,一年上一个台阶,不求急功近利而流于形式。“立足根本”,即着重把扶贫工作从借力发展转移到自力发展上来,把农民从被动扶贫转移到主动脱贫上来,不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扶贫项目选择

根据我乡扶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要求,—年我乡扶贫工作项目着重落实在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下山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产销大户的培育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知识扶贫、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扶贫等方面。

三、扶贫形式

根据我乡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版权所有的扶贫形式主要有,“捆绑式”扶贫、“规模式”扶贫、“自力发展式”扶贫和“求实效、创成果式”扶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式”的“平均主义”扶贫和选择项目“小而散、效益低”的“形式主义”扶贫,力求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升扶贫成效。

四、扶贫措施

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

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确定名副乡长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9)

赣州市高度重视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并于8月3日召开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调度会议,认真总结上半年扶贫和移民工作,精心部署下半年扶贫和移民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赣州市将认真抓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抓紧编制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规划,认真抓好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上犹江库区“渔民上岸”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积极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围绕扶贫开发政策探索,积极开展扶贫项目创新试点。同时,全力推进片区扶贫攻坚,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切实加快移民搬迁扶贫步伐,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扶贫,做实水库移民后扶工作。赣州市将充分把握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契机,力争在扶贫开发政策探索,先行先试等方面积累经验。

吉安市:围绕新形势 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8月7日,吉安召开市扶贫和移民办全体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精神。会上,全体人员一致认为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是新时期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对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吉安市今后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吉安市今后将围绕新形势,结合工作重点,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积极向国办、省办争取更大扶持。二是突出民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三是加强对接落实,突出拓展“大扶贫”格局。四是强化绩效导向,注重督促检查。五是抓好宣传调研,开创扶贫和移民工作新局面。

上饶市:采取有力措施 做实扶贫和移民工作

上饶市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认真总结今年前七个月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对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分析,对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扶贫“民生工程”、水库移民稳定等重点工作做出部署。

上饶市制定了《上饶市贯彻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意见》以及《上饶市关于贯彻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对扶贫和移民各项重点工作进度进行重点调度。对进度缓慢的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并落实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做到责任明确,工作到位。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各有关县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度和实施质量。及时抓好扶贫和移民工作。按照抓早、抓小、抓预防的思路,及时健全了从市到县、到乡镇、到移民点的水库移民矛盾隐患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了一周一报告制度,并在近期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水库移民矛盾纠纷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化解。尤其是对频繁上访的问题进行筛选排查,对越级、老上访户做好重点稳控。

抚州市:多措并举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8月7日,抚州召开全市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精神,精心谋划下步工作,抓紧落实目标任务。

一、积极主动向上对接,抢抓机遇,争取更多支持。切实加强与国办、省办沟通联系,努力争取上级在规划、政策、项目、资金以及加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二、抓紧落实四项重要工作。第一,迅速落实市级领导包乡扶村工作;落实有关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调整。第二,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行业扶贫、定点包扶等一系列考评考核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八月底之前,完成对市直单位定点扶贫的督查。第三,尽早与新村办联系,协调贫困村纳入新农村建设事宜。第四,对市局争取新增内设机构及县区机构独立设置工作高度重视,及时跟进,努力争取早日到位。

三、围绕年初目标,逐项落实进度。一是重点工作抓紧落实。对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列入政府考评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二是社会扶贫深度挖掘。主要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考核机制。三是特色工程突出打造。各类示范点建设要有成效。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四是移民稳定高度重视。把加快移民发展作为实现稳定的根本之举,既要把握好政策,严格按政策办事,耐心解释好移民政策,又要深入移民安置区清理排查,查找不稳定苗头,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九江市:狠抓落实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推进措施

民政扶贫工作总结篇(10)

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系统总结扶贫到户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完善扶贫到户机制的建议,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通过实地驻村调研,增强和贫困群众的感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扶贫移民局扶贫到户机制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三、调研范围

确定的2个调研村(其中:贫困村1个,水清镇代湾村;非贫困村1个,四面山镇中桥村),凡确定的每个调研村,均选择3个村民小组(社)开展调研,对所有扶贫对象进行入户调查。

四、调研内容

(一)全面总结本地扶贫到户工作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主要做法和经验。到户措施包括专项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促进、互助资金等各种扶贫项目)、行业扶贫(各有关部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政策项目等)、社会扶贫(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国际合作项目、社会捐助)等各方面。二是扶贫到户工作取得的效果。三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扶贫到户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四是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扶贫到户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方法措施,包括扶贫行政管理机制如何保障扶贫到户。

(二)典型调研

选择部分行政村,从以下几方面做详细调研:一是该村基本情况,特别是扶贫对象情况。二是扶贫对象识别方法,包括部门协调、对象确定程序、组织实施识别工作等。三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项政策落实到户情况。四是扶贫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包括信息更新时间、更新内容、更新程序等。五是群众目前对扶贫项目的迫切需求。在了解掌握以上情况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扶贫到户机制的对策建议。

五、调研方式

调研工作在2个村展开,由县扶贫部门自行组织。每个行政村选择3个村民小组,对选择的村民小组内的所有扶贫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表格和问卷。

六、时间安排

(一)县级调研

第一阶段(3月中旬),制定调研工作方案,对调研活动做出统一部署,同时将调研工作方案、调研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名单报市、省扶贫移民局。

第二阶段(3月中下旬),组织开展进村入户调研,同时收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4月上中旬),分析整理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4月30日前,将调研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一并报市、省扶贫移民局。

(二)形成总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

4月上中旬,汇总调研报告和本级机关各小组调研成果。于4月中下旬前形成本级调研总报告和相关表格数据报市扶贫移民局。

七、调研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局长为调研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参与调研的同志,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调研任务。

(二)求真务实,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工作

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详细基础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基层乡镇、村干部和扶贫对象的意见。

(三)及时分析,总结调研情况

上一篇: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下一篇: 土地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