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5 21:02:42

语文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篇(1)

二、要立足整体优化,对教学各因素进行全方位改革语文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以人的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无疑是居于首位的,不但出于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人的整个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开放性语文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时展的信息与实践应用三者相结合,构成完美的教学内容体系,加上它强调整体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育人优势。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整体优化教学各因素:

①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③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优化教材因素,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如增加一些古诗、科学小品文和举办文学讲座等。同时,要开展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④由于开放性教学的灵活可动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造性和艺术性,做到因地、因人而异,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语文现代化篇(2)

2英语专业而教育的策略探讨

2.1利用文化差异增加教学乐趣,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在英语专业的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于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在使用,尤其是随着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高中学校的学生而言,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个西方的文化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对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有目的以及有计划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对一些语言文学的表象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有的英语在表达过程中,并不是字面意思,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交谈场合中,更需要对单词的意思进行延伸,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理解误差。

2.2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师,要对一些知识点所包含的文化含义有很深的理解,认真筹划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传授的层次性以及全面性。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是语言的教育者,还是文化的引导者,不仅要积极要克服传统英语知识传授的弊端,坚持实践教学的特点,还应该要不断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任务教学、情景教学等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大量的实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服务场景,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打破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一型局面,提高现代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领悟能力以及英语学习能力。

2.3加强教育工作者以及英语教师对英语专业教育的认识加强英语专业教育效率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了解英语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单纯地讲解往往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英语专业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应对自己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学校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英语教育意识进行改观,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在英语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高高校英语教育的效率。

语文现代化篇(3)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录音机、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陆续进入语文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现代化。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多媒体辅助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是势在必行。

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教学能达到传统教学不可企及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视听结合,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凭借鲜明的色彩、逼真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讲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首词时,可配上现代著名歌手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让切题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词的意境,让那些鲜明的形象深深地植入学生内心深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

(2)能渲染氛围,让学生充分把情感融入其中。语文学科凝结并传播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对中国全民精神家园的建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通过恰当的画面、相关诗歌以及音乐营造出传统的“中国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3)调动眼手口脑,提高记忆效率。在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精细的画面、高雅的音乐,能给学生的感官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充分接受刺激,会在不由自主的情况下,眼脑并用,把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

下面就介绍一下多媒体的弊端,从而让我们避开这些“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

(1)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主性。教师对每篇课文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侧重点,有着对个别学生特点的具体认识和因材施教的设想。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往往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语文学科中有些问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根本没有现成的答案。多媒体技术虽然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然而这种模式,由于过度强调学生的学习,往往忽视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学就容易使教师失去主导性,学生失去主体性。

(2)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中教师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对他们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际课堂中所需要的教师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即时性、交流性,使师生间缺乏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3)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只有与教学相结合,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现在有些课件不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是从所选画面有无观赏性出发,致使课件美观有余,实效不足,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试想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一会儿是真实逼人的三维动画,一会儿是动听的音乐,一会儿是语言优美的课文,一会儿又是激烈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但同时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深度,当然也使学生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

三、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1)在多媒体教材设施中,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工具。在大力使用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根据所讲篇章的特点,并结合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特点(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录像机的图片功能),合理选择所需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们可以选择幻灯片,适当找取一些背影图片来播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来吸引学生;讲老舍的《茶馆》,可以放映相关的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话剧《茶馆》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很快把握“王利发既有买卖人的精明、自私,也有下层人物的善良正义。这种双重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得罪权势,为自身生计只能想方设法,最终被逼上绝路,从而展现出旧社会吃人的黑暗面貌本质。”的知识点。

(2)教师要排除一切障碍,积极主动地学习计算机。教师平时要积极学习计算机,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如果发现优秀的或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加以保存整理;也要多向专业人士请教咨询,有专业人士在旁边提供技术支撑,制作课件要省时省力得多。

(3)一些多媒体的教材制作,倡导师生互动。在一些多媒体的教材制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并邀请学生们一起制作。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也在一定层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现代化教学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合理运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跟上国家教育不断革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文华.图书馆与中学语文教学.科学教育家,2008,(5).

[2]曹占霞.中学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J].学生之友,2010(04).

语文现代化篇(4)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虽说形式手段比较单一,缺乏情趣性,但是学生在长期的浸润和熏染中,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造就了“声、光、电”一齐上的语文课堂,华美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刷”地一下全都涌向学生,学生疲于应付,而毫无甄别、选择、接纳、消化的机会。有一位青年骨干教师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首先以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为引子,借助风景图片欣赏“黄山四绝”;然后图文互映,赏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接着播放黄山松视频资料,认识黄山松千姿百态的特点,拓展链接描写黄山奇松的诗词;最后小练笔——借助想象,把你最感兴趣的松树写出来。整堂课运用于图片欣赏的时间近20分钟,挤占了原本属于品读、感悟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语文课上成图片欣赏课、文史常识课,缺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从课堂上收获到的只是“黄山奇松”的表象,而没有深入文字肌理,从文字的背后领悟黄山松的奇特。大量的图片涌入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汉字表达的朦胧美丧失殆尽。学生没有能够经历对文字的认读、感知、理解的过程,语文素养又何从谈起呢?如今,像这样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吟唱、表演、绘画等充斥课堂,学生的兴趣是浓了,可文字没了。没有文字的语文课堂犹如失去了灵魂,即使花样百出,也毫无语文味可言。语文课应该从语言文字着手,进行针对文字的品读、想象、训练,引领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解开文字符号的密码,向学生展现文字的美丽和高贵。

二、板书中的文字缺失——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绍禹先生说:“好的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和智慧。”板书是对文本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揭示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秀的板书设计是课堂的再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板书也应该有别于数学、美术等学科,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借助灵动的文字,丰盈我们的语文课堂。可是,目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板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板书的内容关注到文本写了什么,而没有体现怎么写,忽视学法指点和语法知识传授;其次,以课件代替板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依据课件的设定而按部就班地进行,随着课件播放的结束,黑板上除了课题,什么都没有留下。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没有板书的课堂是有缺陷的课堂,试图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进行板书,但人的精力必竟是有限的,教师既要操控课件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再去板书,则显得手忙脚乱。因此,忽略板书也在情理之中。

板书的文字缺失,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学生无法整理课堂笔记,对所学内容不能自主及时地巩固复习,也减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信息刺激强度,记忆的时效周期大为缩短。教师的板书是学生书写的模仿对象,学生在看教师板书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书写运笔规则,字体间架结构的安排。板书中的文字缺失,也让学生失去了模仿教师把字写工整的机会。

语文现代化篇(5)

    

     文化帝国主义一词自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人们就对其所指涉的内容、对象、作用等进行了各种视角的探讨。有的主张,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媒介帝国主义,应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媒介及其相关因素如跨国公司进行分析和研究;〔1〕有的则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民族文化支配了另一种民族文化”,它摧毁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因而主张以民族作为论述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轴。〔2〕本文则认为,借用历史的,全球的以及现代化的全球扩展等较为宽广的术语范畴,才能正确看清文化帝国主义的全貌。

     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界定

     文化帝国主义由文化和帝国主义两个词组成。而这两个词本身又极其复杂,并且容易引起疑义。对于什么是文化,雷蒙-威廉士(Ray mondWilliams)曾经指出,文化“是英语词汇中数一数二的最为复杂的字眼。”〔3〕50年代,两位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A L 克罗伯(Krober)和克拉克洪(Kluckhohn)首先整理出一份声名卓著的名单。单是从英美两国,名单就罗列了150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因此,威廉士关于文化复杂一说决非子虚。然而为了使本文批判有所建附,有必要引介威廉士对文化所下的定义:(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或是(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实践及其成品。〔4〕从语义学角度分析,此定义中的第二和第三种用法与文化帝国主义关联较大。第二种用法设定世界上存有多种文化且这些文化为不同时期、不同人们所共享,从而对彰显的西方中心论者“普•世文明”提出了质疑。这一概念承认各种特定文化均有其“至高无上的权利”(sovereignty),“到底怎样生活”这样的观点如何才算是合理,必须由生活于特定文化之下的人们自行判断,“他人不得置喙”。而第三种用法则直接指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文化,即“音乐、文学、绘画、雕刻、戏剧与电影”等。进一步将其扩充,就会将大众媒介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社会表意过程和行为”(Signifyingpractices)。〔5〕“帝国主义”一词则是在19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对殖民地征伐的讨论中首次成为政治与新闻词汇的。其意指削弱一个国家主权的军事、政治或经济组织。随着本世纪40~60年代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一词增加了新的内涵。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所言,“帝国主义不仅包括———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的统治,也包括文化上的统治。”〔6〕事实上,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整套经济、政治与军事殖民现象,它同样是一种思维习惯,是欧美发达世界中的一种主导观念,广泛表现在知识、文化与技术领域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化帝国主义:运用优势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宣扬和普及自身文化的种种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制度习俗等的行为和过程,并对其他文化进行渗透和控制,以巩固和实现自身的利益。

     现代化的扩展与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自古有之。在罗马帝国时代,各行省的城市是罗马在叙利亚人、埃及人、北非人、高卢人、不列颠人和其他臣服民族中传播罗马的语言、宗教、建筑、市民文化的基地。然而,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仅仅限于罗马帝国版图内部,它随着罗马文明的衰落而消亡。真正全球性的文化帝国主义却源于16世纪肇始的西欧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剧烈而深刻的变动,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结构及其相关文化制度方面的全方位秩序转行,是一场“总体转变”。〔7〕具体来说,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的西欧在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并向海外大肆殖民扩张;政治上是王权兴起和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与中央集权化;思想上是宗教改革,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国际上是群雄并起优胜劣汰的列强争霸。从这些转变中孕育出启动西欧内源型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世界性变革的前提条件———早期城市化、早期工业化、早期商业化、海外殖民扩张等。从此以后,正如马克思所说:欧洲文明的全球扩张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8〕

     现代化在条件具备的英国启动后,便迅速向世界扩展。这一扩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波:

     第一波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在史无前例的双元革命(dualrevolution)推动下的现代化由英国开端后开始向西欧和北美扩散。西方文明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大大超过世界其他文明,开启了武力扩张的新时代,并凭借其在殖民地的统治机构,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如在当地教授宗主国母语、培养第二比照集团、传教并劝诱“土人”皈依西方教会等对当地文化进行文化殖民。

     第二波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这一波动使“西化”或“欧化”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在逐步征服世界其他文明之后,西方一改以往对埃及、印度、中国等古老文明的崇敬羡慕之情,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些古老文明的轻视和对自己文明与种族“优于”异己的自豪,坚信非西方世界只有按照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才能获致救赎之途,并深陷于这种自恋情结不能自拔。非西方文明面对西方气势逼人的现代化浪潮及其挟裹而来的文化攻势也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反省并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开始探索防御性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第三波始于20世纪下半叶,这一过程仍在继续。这是真正全球性变革的大浪潮,是新兴工业化世界对非工业化世界的全球性大冲击。在新的工业革命冲击下,发达工业国家实现工业升级,领先地位更加巩固,“中心国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现代化向全球性扩展,大批边缘、半边缘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全球化初显端倪。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借助源自西方的民族自治、主权平等等观念在争得独立后纷纷将发展目标朝向现代化,试图能以彼之盾敌彼之矛,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

     西方国家利用现代化的先发优势不仅第一次拉开了与非西方国家的差距,由此奠定了征服非西方国家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的全球波动将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卷入西方的文化叙事过程之中,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形成和宣扬建构了政治-经济的全球性制度结构。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全球扩散也催生了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在现代化的三次波动过程中,日本首开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之先河,接着既有像巴西、墨西哥这样的与欧美文化性质相近的拉美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又有像亚洲四小龙这样与欧美文化截然相异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步入了新兴工业国家之列,中国改革开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拉美、尤其是东亚文化圈政治经济的崛起极大地挑战了西方的社会文化经验,并对西方启动的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提出根本的质疑。〔10〕尽管这一切是第三世界以被迫卷入现代化过程和民族文化传统瓦解为代价才获取的。面对广大第三世界各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有条件地允许其政治独立,放弃赤裸裸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开始实行更为隐蔽的新殖民主义,借助其掌握的全球媒介与咨讯系统大肆向第三世界国家灌输西方式的自由贸易观、人权观,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这种文化新殖民主义表现尤为突出。〔11〕

     理论与反思

     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对现代化的文化语境分析也日益深入。19世纪以降的古典社会理论家如马克思(Marx)、韦伯(Weber)、涂尔干(Durkheim)与许多其他理论家、包括齐美尔(Simmel)与滕尼斯(Tonnies),围绕现代性纷纷展开其理论建构,其中心旨趣是欧洲各国的戏剧性变化过程,朝向了“现代世界”而发展。尽管他们用以描述这个转变过程的词汇各有不同,如从“传统”到“现代”、“机械连带”到“有机连带”、“前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社区”到“社会”等,但都承认现代世界造福人类、带给人类快乐的能力令人怀疑。伴随现代化种种吸引人之处而来的是五花八门的威胁。“传统的”或是“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物质的匮乏,技术的不发达,人们的文化经验相当狭窄,执迷于宗教信仰,市民政治几乎不存在,专制权威统辖一切。现代性,尤其是科学理性及自由民主和自求发展的政治宏图带来了“启蒙”作用,解放了人类,使他们脱离了上述许多限制。但现代性并没有带来完整的人类解放,因而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用不同的概念来描述人类追求现代化过程所付出“成本”,用他们的语汇论述就是:“异化”、“失序”(anomie)与工具理性的“铁笼”。〔12〕

     20世纪40年代以后,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原来宗主国的控制,获得了国家的政治独立。为了巩固独立维护国家主权,他们纷纷开始现代化的进程。面对这一新的历史现象,各国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理论,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学者抛出了所谓现代化理论,试图为这些政治独立的新兴国家建构发展•蓝图。但由于其意识形态偏差、理论之简化和对现代化的“泛美化”(Panglossian)而遭到义正词严的批评。〔13〕众所周知,现代化理论解释后殖民国家“不发达”(underdevelopment),纯然只将发展与否看成是一个“内在的”过程而置“不发达”的外在因素于不顾:殖民时代的经济剥削史和政治压迫史,以及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下,此种剥削与压迫的继续存在。并广为制造一种“现代化”的话语,幼稚地从古典社会学家假借一些分析类型,然后设定第三世界国家与16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国家相同,都独立地从“传统”到“现代”。故而,不发达状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传统的”态度和文化作风顽固不肯离去,第三世界国家如要求得发展,只能依靠已“长大”的西方兄弟。从而用现代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效能掩饰了支配的物质结构,落入了典型的西方中心论的窠臼。

     沿19世纪古典社会理论家对现代化之批判加以继承者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尔诺(Adorno)。他们在其《启蒙的辨证》一书中勾勒出西方文明在摆脱传统社会种种不自由的束缚之际,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转了方向,致使“人类没有臻至真正的人文情景,而反倒是沉沦到了一个新的野蛮畛域。”从培根(F.Bacon)以降的思想家,莫不以为“启蒙”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类,让他们不再恐惧,并建立人类的主权。”而20世纪40年代正是欧洲法西斯横行,美国消费资本主义冉冉上升之际,何以“完整接受启蒙的大地,辐射出了灾难的凶光”?他们对此指出,这些“灾难”并不是历史过程的偶发事件,反之,它们是须臾内造于启蒙大业本身的。〔14〕有些学者并进而指出,所有的现代社会都根据一个特定而狭隘的理性观(也即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在运作。这样的理性观盘踞了社会主要政治经济结构的核心:“经济体”、进行社会控制的各种官僚组织、科学与技术,这些正是现代社会种种不自由的根源。在现代化语境中,人们已无法自由决定要不要自由。

     社会理论学家不仅对现代化的根源———启蒙理性进行了反思,而且对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发展”提出了批评。

     斯宾塞(Spencer)和孔德(Comte)首先以社会有机体演化论的形式表达了“发展”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现代化社会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机体,并且必会经历一系列有秩序、不可避免的阶段,终以欧洲先进国家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发展被概念化为渐进的质变,由低度走向高度分工的社会形态。凭借这些转变,社会角色日益接近现代化的标准:感情无涉、自我取向、普遍主义、成就标准等。现代化不仅允诺我们机会、权力、欢乐、成长以及我们自己和世界的转变,同样,它对我们也产生了威胁。我们所拥有的每件东西,我们所知道的每件事情,我们所具有的各种身份,似乎都要灰飞烟灭。于此,马克思曾说:“所有坚定不移者,转瞬消融于气尘。”〔15〕

     在20世纪文化分析家笔下的现代化是客观社会经济结构与主观的实体建构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文化环境。第三世界国家面对这一“发展”的转变而身陷矛盾的立场。他们“或是被迫沉沦,或是泅泳于世界市场的旋涡里,被迫卖命地积累资本,被迫不开发就解体”。或是两者兼而有之。〔16〕“发展”并没有将人类带到新的家园,人们先前所拥有的道德的和存在的意义与确定性已经消逝,不再能够支撑稳定的文化。用萨特(Sartre)的话说,也就是活着,但“没有任何保证”。自求发展的本质就是欠缺稳定,不断的改变与种种价值观持续遭到破坏。现代化是单方向的旅途,是不归路,永久地改变了人类了解自己的概念与用语。对于这一后果,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描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后果:“生产不断地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从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17〕

     因此,巴兹(O.Paz)称之为所有的文化都已受到“现代性的诅咒”。这不仅仅只是指资本主义市场、都市化等等所设下的种种客观结构,还指涉第三世界国家已被发展的文化叙事席卷和纳入了显然是源自西方的文化语境当中。现代化是一整套“社会-制度性的”过程,它造就了现代性的经验使之与个人自行形成的文化行动产生辨证的互动关系。资本主义的文化透过西方社会的主要社会结构如市场、各种官僚化组织、科技、尤其是大众传播等伯格所称的“现代性的携带者”〔18〕而扩散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卡斯陀瑞狄斯(Castoridis)也认为:“前进”、“扩张”与“成长”等观念并不是内在于所有人类社会的特征和潜能;反之,它们只不过是西方特有的质性与价值观,而西方人自认为他必须以此“教育”其他的社会,欲将形成西方社会的基本概念全部植入其他社会。这样,即使西方社会在物理意义上被消灭了,西方等于还是征服了世界。西方国家将这种发展观投射于第三世界国家造成了其社会想象空间和能力的被殖民。因为这种发展是“假理性”,是从科学、经济与技术那里借贷而来的工具理性。从制度层面来看,非西方社会臣服于西方国家几分,其文化上的自我更新能力也就减弱几分。这并不是人类想象力的臣服,而是想象力赖以存在、发挥的背景和制度已被臣服,是向几百年来西方借助现代化先发优势而建构的政治-经济结构所积累的“沉重压力”臣服,第三世界国家生活的世界已被殖民化了。

     总而言之,现代化不仅构筑了文化帝国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结构背景,而且也埋设了批判与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物质和文化力量。人类未来的发展是多样化的,它并不仅仅取决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叙事方式,而是人类多种文化叙事方式平等地共同作用和相互融合的结果。不同的文明只有在相互尊重各自的发展权利的基础上,才能相互借鉴、交汇融合、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注释】〔1〕H.Schiller,1979,NationalSovereigntyandInter nationalCommunication,NY:Ablex,p.21

     〔2〕E.Gellner,1983,NationsandNationalism,Ox ford:BasilBlackwell,p.35

     〔3〕Williams,1983,Keywords,London:Fontana,p.160

     〔4〕同上,第90页。

     〔5〕Williams,1981,Culture,London:Fontana,p.11。

语文现代化篇(6)

二、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翻译的任务

美国文化理论家弗德里克·杰姆逊一方面看到后现代、后殖民时期全球文化的趋同性,另一方面也看到当今世界图景中不同文化系统的冲突和对抗性。第一世界拥有文化输出的主导权,而第三世界文化则处于边缘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文化的侵略。因此,第三世界文化要采取正确的文化策略,使本土文化展现出新风貌,通过文化对话求同存异,进而走向世界。杰姆逊期望第三世界文化真正进入与第一世界文化对话的话语空间,破除第一世界文化的中心性,进而在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潮流中,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的风格。随着欧洲中心主义的破灭,东方文化或第三世界文化,这种另类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正逐步被认识、弘扬,东方文化在学术研究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若使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翻译是一个不可缺步的中介;它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桥梁,而这种交流既包含着认同、发挥、重建,也伴随着误读、转义、剥离和解构,形成了一个无止境的变通过程。面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如果孤立地、盲目地提倡国学,很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思潮的发展之外。张岱年认为,文化系统具有可解析性和可重构性,文化要素间具有可离性和可相容性,并主张对文化结构进行重构,创造新的文化系统。在翻译界,对于异质文化的重视随着文化学派兴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关注多元文化及其异质性、扩大文化资本、加强文化的对话,已是国际翻译界涉足开拓的—个重要领域。

世界文化秩序的重构,主要涉及到文化态度,即如何看待现代化过程中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问题。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经过迷人的春天、成熟的夏天、衰退的秋天,现在已进入僵死的冬天了。季羡林先生则认为,现在已经轮到中国来扮演世界文化主角的时候了。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尊重、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

三、中国文化的传递与再现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和枯萎,只有交流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韦努蒂认为,在英语中采用异化译法在目前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样可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因此,翻译的方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它涉及到翻译所承担的神圣使命能否真正得以完成这一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中要把翻译方法与技巧置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翻译的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大地》中,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尽力中国化,为西方打开了一个了解东方的窗口,使西方第一次看到了实实在在地被感受、思考和表现的中国人。虽然译作里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却为我们现代译者提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一个外国人尚能如此,我们国人更应该在保护民族特色上有所作为。

随着这种翻译方法的广泛使用,中国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将逐渐被西方文化所接受和容纳。龙在东方文化里是势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里“dranon”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由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西方人也渐渐明白了一些传统文化的表达及含义,dranon也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邪恶和恐怖的象征了。

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中药、武术气功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在多数情况下则采用音译加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将“阴”“阳”分别译为“yin”“yang”再加以解释。如果采用归化法或替代,则不能完全传达本土文化的内涵。如:

虽说“萝卜、白菜保平安”是个理儿,但顿顿吃“白菜”,也会受不了的。(愈阳:《大白菜风光不再》)

语文现代化篇(7)

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出现,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在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而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则对现代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包括“教”的方面,也包括“学”的方面,相应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与“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二者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对学生“学”的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学生提出了:“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借住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等的能力要求;对教师“教”的方面则提出了:“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问题,然而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层面的认识,恰如储宏启先生指出的:“现代化是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文化传统和地域限制的,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追求。”“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 于是,这便引发了我们对语文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一、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语文教育现代化,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现代化。同时,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审视语文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语文现代化的严重障碍就在于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主要表现在:第一,就语文论语文,局限于“小语文教育”的天地,视野狭窄;第二,教学内容僵化,缺乏时代活水;第三,教师脱离实际,照本宣科,教师“包打天下”、“独脚戏连台”,不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自获成功的喜悦;第四,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的机械理解和机械动作,更多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如此观念的偏差、陈旧,必然导致改革的严重滞后。因此,语文的现代化首先来自观念的更新,必须树立现代的思维,就是对语文教育进行立体的、动态的、系统的思维,更好地认识语文教学的多结构、多维度、多层次和多变量,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思想,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语文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教材是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现行的语文教材,是经千锤百炼,不断完善的,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但从面向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它的不足就显而易见了。综观教材的构成,多注意过去而少瞻未来,缺乏挑战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内容,缺少时代气息;忽视学生的认识发展阶段性的特点,缺少生理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技术的综合考虑,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单一的文选式结构,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教师难以使之构成一个整体;依据现行教材难以培养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要敢于打破现行的教材体系,另辟新路,大胆试验:一是适当更新选文内容,适当增加当代文和时文的比例,使教材保持相当数量反映当代生活的名家名篇,而对那些理论性强、实用意义不大、纯粹只适合背诵和考试的内容,要压缩削减,充实和加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技能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公式化、简单化、标签化的方法,从当代的视角出发以当代的价值标准去审视一切语文现象以及由语言营造而成的艺术世界,并用现代的话语作出新的阐释,适当将当今学术界、文艺界的新思潮、新成果引进课堂,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吸取营养;二是大胆改革旧的教材体系,突破传统的以课文为主的文选式单一结构,形成有序的复合结构,加大容量,贴近现实,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材新体系。

三、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系统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需深化,使之有利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选择的最优化。

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传道”的角色很大的程度上转变为组织角色、指导角色,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为标准进行优化选择,目前具有一定影响的自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示范导引法、发表(习作)激励法、启发联想法等都体现素质教育对主体性的弘扬,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努力做到科学选用、巧妙组合、刻意出新,最终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体系,达到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教学境界。而就教学手段而言,大力推广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电教手段,同时应视教材、对象、目标的不同,恰当地选择电教媒体的类型和组合方式,恰当确定各种电教媒体呈现的时机,把课堂搞得更活,提高课程传递的效益,这都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总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可以起到形象化教学和简化教学环节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的是,现代CAI技术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因为不论多媒体技术或是网络技术,始终都只不过是工具,这些仅是应用于教学的手段,只发挥技术辅助作用,而教学效果的如何,关键还在于我们怎么去组织教学,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故而,我们不可“为用而用”,那些不切合实际的使用,不但不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会违背教学规律,从而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应坚决避免!信息技术之于教学已不可避免,我们能做就是勇敢面对,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案,为在信息社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张承明主编:《语文教学论》,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谢尔:《语文教学现代化之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7月

[4]曹建华:《浅谈语文教育现代化》,《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3月

[5]魏本亚:《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9页

语文现代化篇(8)

(一)认可程度高,但学生普遍忽视其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接受语文教育,并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得到更加全面的语文教育,所以说,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全民认可的教育内容。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育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倾向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语文教育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的知识应用和学习体验已经拙荆捉襟见肘,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学与不学都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与其花时间接受语文教育,还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课。

(二)现代化水平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符

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项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可以作用于大学教育工作的设备、工具急剧增加,但是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多涉及语言文字的教学,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颇深,所以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科目,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低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策略之一。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策略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体现;第一,大学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清晰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再继续沿着传统的教育路线前进,而是应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充分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第二,能够直接表现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次数日益频繁,大学语文现代化要求在教学思路、教学设备等各个方面得以展现。第三,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论文和相关研究人员,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开展的人才基础,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深层次的指导意见,有效提升了大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二)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以下四点教育教学策略:(1)大学语文教育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的认知性,全面、深入的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意义。(2)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重视自身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观念上来明确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学生带来更加喜爱的语文教育内容。(3)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开展,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所制定、颁布的教育政策,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高校语文教育工作的监督作用,保证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顺利开展。(4)大学语文教育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不仅要在运用次数上得以增加,同时要在运用方式上更加契合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提升。

语文现代化篇(9)

一、语文教材的现代化1.教材内容的现代化就语文教材来看,由于很多课文历史较久,思想性太强,语言的差别也较大,远离学生的生活,不适宜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现代名篇及外国文学名著占有不少的比例。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名著的价值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疲于疏通文字障碍,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深刻的思想内容,难得闲暇去学习写作手法,况且这些不朽的名著的写作手法也绝非一朝一夕,三、二节课的时间就领会得了的。那么,能否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然,有着指导写作意义且易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文,就成为特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特区语文教学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保留了人教版教材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了一些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并适合采用现代化教法的课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

2.教材形式的现代化书本是传统的教材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但这种形式缺少形象性和直观性,且形式单一,显得呆板,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条件对传统的教材形式进行改革。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录音带、录像带、投影片、电影、电视、电脑等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习的过程形象、生动、轻松、直观,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编写适合现代化教学形式的多媒体教材,成为特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深圳市电教站组织专家编制了各种教学软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些软件把教学、练习、批改、考试和有趣的电脑活动融为一体,既帮助了教学,也帮助了学生学习。这些软件已成为了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手段,综合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教育学等科研成果,在继承以往合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掌握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教与学相得益彰的效果。深圳特区的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整体改革的同时,大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还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特区的一部分小学已实行双语教学法。这种方法将普通话和英语同时作为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学习母语和其它课程的同时,像学习汉语一样地学习英语。双语教学法可以早期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促进儿童智能发育,减轻儿童长大后学习英语的负担,提高了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法,切合深圳的实际,为1997年香港回归创造了条件,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语文现代化篇(10)

    大家有目共睹,多媒体那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变化的立体式演示功能,为我们语文教学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一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受时间的限制,教学信息可反复地播放或有选择地存储,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信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体现在媒体之中,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一、使用计算机媒体,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媒体能以其清晰的图像,绚丽的色彩,生动有趣的动感画面深深地吸引每一位学生,毫无疑问地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比如在教《太阳》一课,学生无法理解云、雨、风的形成,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将云、雨、风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回声》中的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神奇,《镜泊湖奇观》中湖光的秀丽都可用影像来突出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找准媒体与教材的切入点,适时运用媒体。

“适时”就是要求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佳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知识要点,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时机。比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身影,再配上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也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不只是文学,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所以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

上一篇: 中医美容专业论文 下一篇: 美术书法室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