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6 18:22:18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1)

为加强宣传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区财政局新闻宣传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宣传小组)。负责组织全局宣传工作,制定年度财政新闻宣传工作计划,督促各项宣传工作的落实,协调新闻宣传的有关事项。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扎实做好财政新闻宣传基础工作

1、提高信息员队伍素质。各科室、事业单位负责人要重视财政信息工作,指定综合业务素质较高、文字功底较好、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干部具体负责信息的编写、报送工作。一些重要信息可将有关资料报送宣传小组,由宣传小组派人帮助整理、撰写。

2、健全信息约稿制度。增加工作回顾、经验总结、问题调研、理论探讨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提高信息“含金量”。宣传小组今后将根据市、区的信息需求,以及我局阶段性工作重点,策划若干重要综合类信息约稿,相关科室、事业单位依据约稿通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报送。

3、增强信息工作的敏锐性。财政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随时发现和捕捉信息的习惯,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撰写、即时上报。宣传小组主要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类综合性会议,全面了解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做好重要工作的宣传工作。

4、推进财政信息公开。要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财政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大力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制度。充分利用区政府网站及本局网站,扎实做好网站日常新闻信息和政务信息工作。同时要利用简报等交流方式,及时向区委、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反映财政工作情况。

5、完善信息考核机制。要把信息报送工作纳入对科室、单位的绩效考评内容。宣传小组每季度通报一次信息报送情况,对于约稿不及时提交,重要信息不及时报送及信息量没达标的科室及单位将给予通报。

三、工作要求

1、宣传小组于每年1月31日前,制定本年度新闻宣传工作计划;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2)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报纸新闻编辑应该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树立策划的意识,从新闻的栏目、选题以及版面的策划等方面都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洞察读者的需求,准确把握新闻市场的动态,利用个性化的表达赢得新闻市场。

一、根据市场需要更新编辑理念

新闻编辑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让更多的读者尽快了解相关新闻事件。作为新时期的报纸新闻编辑,特别是在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下,报纸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就需要报纸新闻编辑不断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写作意识,精心编写各类新闻事件。首先,作为报纸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要严格遵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地了解我国政治方面的发展动态,利用各种正面新闻事件的传播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对报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报纸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策划能力,要明确各类新闻事件的编排方法以及采编任务的安排;其次新闻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编辑能力,要掌握各类新闻事件的处理方法,要保证编辑的新闻事件符合读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新闻报纸编辑要具有创新能力,要善于创新自身的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二、完善报纸新闻策划工作

通常情况下,报纸新闻的策划主要包括三方面:栏目策划、选题策划以及编版策划,要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应该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栏目策划是报纸给予读者的一个重要印象,针对报纸各栏目的分类需要对稿件的类别进行分类,将同属一个类型的文章归为一个栏目中,这样便于读者的阅览。并且编辑要对每一份新闻稿件的质量严加审核,稿件质量是报纸的生存之本,如果稿件质量不过关将会严重影响报纸的发展。第二,新闻事件的选题策划,对选题的策划要根据读者的要求,要选择一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稿件,同时报纸新闻编辑还应该对大众化的新闻热点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点评,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路中。此外每一个报纸新闻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报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更多的关注社会热点,利用社会热点的点评激发读者的共鸣。第三,新闻的排版要尽量地采取一些创新思维,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排版风格,排版的过程中要以内容为基础,利用多变的形式或者是读者比较心仪的表达形式进行阐述;并且排版过程中要尽量的突出栏目的风格和版面特色,保持各版面的协调统一。

三、采用个性化的报纸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个性化的标题是新闻事件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但是报纸标题的个性化仍然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于浮夸。做到个性化报纸标题的要求需要实现题目和文章内容的一致性;标题必须要保证简洁明了,能够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文章的整体思路;标题的选择还应该突出亮点,应该是对整篇新闻事件的提炼和概括;同时,标题的设定还应该生动活泼,要尽量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只有这样的新闻事件才能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但是在制定标题时应该注意各新闻事件的种类,如果是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新闻,标题的制定就不能生动活泼,而应该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只有真正的掌握好报纸新闻编辑的基本思路,才能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3)

一、记者团委员会:

设团长一名,团支书一名,副团长一名,全权负责团内一切事物。其职责如下:

1、制订、实施记者团学期工作计划;

2、审阅各部学期工作报告(计划);

3、对各部部长和成员考核、审查;

4、对具有记者特色的综合性活动统筹安排;

5、召开例会和临时性会议。

二、新闻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副部长一名,干事6~8人。

该部职责如下:

1、撰写新闻稿,负责对日常新闻稿件的审阅、筛选、修改、校对,及时报道校园热点新闻事件。

2、负责查阅、核对发稿情况,整理、统计各部的稿件数量(每月底进行)。

三、采访调研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副部长2名,干事4~6人。

该部职责如下:

1、负责记者团的对外采访工作及新闻事件的收集,尤其是围绕当前学校的热点问题,比较有深度地进行采访报道。

2、协助新闻中心完成相关活动的调研工作。

四、展板海报部:

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计划招募部长1名,副部长2名,干事6~8人。

该部职责如下:

1、负责新闻中心及团内各类宣传展板海报的制作。

2、负责对新闻中心及团内各类宣传展板海报的粘贴及展览。

记者团的纳新流程:

1、报名: 12月5日~8日中午11:00~1:00在学林路记者团纳新咨询处登记个人信息。

2、面试:12月10日~11日中午11:50~1:00和晚上7:00~8:30都可参加面试,面试地点为西礼堂校会三楼,面试时需交记者团报名表,见附2。报名展板海报部的同学,如有意从事绘画设计在面试时需交一幅绘画作品,内容自拟;有意从事书写工作则需交一张自己写的软笔书法,内容自拟。

山东农业大学记者团奖惩制度:

一、奖励:

1、每学年将根据各成员在团内的表现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记者;

2、获奖者将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并在综合测评中获得加分;

二、处分: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大交通、大产业、大城市”三大战略、“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三大举措,以“十二五”规划编制、重点工程项目、重要政策解读及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为重点,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权威信息,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新闻年度计划

(一)一季度新闻计划。

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通报。

2.年市政府为民办理十件实事完成情况通报。

3《市长与市民》春节电视直播特别节目。

4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通报。

5市城区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通报。

(二)二季度新闻计划。

1年汛情、灾情及防汛救灾组织准备工作情况通报。

2贯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情况通报。

3公安机关“打黑除恶”有关情况通报。

4全市卫生医疗工作情况通报。

(三)三季度新闻计划。

1.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

2.全市法律援助情况通报。

3.全市重大交通项目及其进展情况通报。

4.“四城同创”及市城区建设管理情况通报。

5.全市房地产市场及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情况通报。

6.第二届中国淡水渔业博览会情况通报。

(四)四季度新闻计划。

1.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情况通报。

2.全市招商引资情况通报。

3.全市有关新农村建设情况通报。

4.全市文化旅游项目进展和中国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情况通报。

5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会情况通报。

三、新闻工作要求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5)

近期策划是龙头。新闻中心作为编辑、记者与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中介”,必然担负着把宣传精神化作实际报道的使命。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要求,制定并管理好新闻选题,应当是新闻中心首要的事情。重点是选题策划,由新闻中心出面牵头组织好选题策划班子,围绕改革开放的大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进行选题策划,可以突破新闻中心内部长期闭门造车的局限,集思广益,将众人的意见整理成选题。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整、修改与补充。

每天策划是必须。除了一个时期的新闻策划外,每天的新闻策划也很重要,要抓的社会新闻或公众视线中的问题是什么,对昨天或前些天的新闻是否要作后续性反映等。定下这些主要内容后,即按此去布置采访和组稿。虽然每天这样策划很累,却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当天要急抓的内容,如若一大早不安排布置,就失去了时机,从而给当天晚上的屏幕留下缺憾。

专题策划是重点。主要是配合中心工作的选题,这些选题通常以战役性报道的选题为主,样式上也体现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类型为主。如果说这类选题的管理主要是重在策划的话,那么,对日常动态类新闻选题的管理则似乎是重在“管”字上了。一般来说,对必发的动态消息,如县里领导的重要活动,要讲究一次不漏,主要领导的活动不会天天有,但却一点也大意不得,一次也不能出问题,不能漏发。一方面,对于重大的动态活动,其选题策划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计划性上,一个大活动,一共要报几次,每次突出什么重点与特色,在什么时间推出。另一方面,对可发可不发的动态消息,如某个行业的总结表彰会等,则应严而灵活。可发可不发的消息应尽量不发,这类新闻的比重大了,你的屏幕必然不好看,那样会造成选题失控进而屏幕失控的局面。但管得太紧也有负作用,不利于充分调动编辑、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产生记者在家坐等、你布置什么我就拍什么的被动局面。因人、因事、因时制宜的管理方法就很有艺术了。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6)

新闻策划:新闻资源的物尽其用

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对新闻策划的定义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它是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可预知的事件的传播报道策划,是对现有新闻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有效利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品质。

1 使新闻制作准备时间相对充裕

这主要体现在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上,这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事件性新闻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香港澳门回归等;非事件性新闻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在我国,这类重大事件的报道,非常能够体现我国媒体的策划艺术。由于这种策划前期准备时间相对充裕,各媒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精心设计和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储备,使很多报道取得了成功。

2 在热点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无法预见的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中,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形成了一段时期的热点,如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9・11恐怖袭击。这类新闻一般受众关注度非常高,新闻的发生非常突然,并且带来了巨大的后续影响,这是对媒体迅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策划能力的考验。由于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独家发现这类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几率少之又少。只有在得到新闻消息后,对报道方式、报道重点、版面、内容、标题等各个方面体现创意,抓住受众心理,才能在众多报道同一事件的媒体中脱颖而出。而一旦在某个热点新闻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就为该媒体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很多媒体就是因为对这类重大事件的成功策划而获得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

3 保证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日常新闻报道的常规性策划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几乎在每个媒体中,编辑和记者都会根据本媒体的定位以及某时期的社会环境,以策划会的形式大致确定某一阶段的报道重点、主要选题等,并在每期的编前会中,申报选题,上报选题计划,具体到编辑记者个人还要对自己工作部分的报道形式、编辑技巧进行策划。通过这种日常的新闻报道策划,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保证本媒体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策划新闻:新闻资源的另辟蹊径

策划新闻是指新闻从业者受新闻由头催生和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真实新闻事件,并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策划活动。具体地说,可分为媒体间接催生新闻事件的策划和媒体直接制造新闻事件的策划。它是对新闻事件的策划,是媒体自己开发创造新闻资源的行为。这种对新闻资源的合理开发,产生了很多积极效果。

1 弘扬主旋律

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天然使命。配合党和政府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是我国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媒体策划新闻事件以配合舆论宣传的做法屡见不鲜。央视新闻频道在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时策划组织的“我的长征”大型电视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策划社会活动、制造报道客体的形式来配合政策走向和舆论导向,为主旋律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大大增强了宣传的亲和力,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参与度,策划的新闻活动也取得了成功。

2 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

媒体要取得成功,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不仅要让受众记住新闻产品,还要让受众记住新闻生产者,那就是媒体本身。所以,策划一些新、奇、巧的新闻事件来进行媒体自我宣传,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比如,“‘神六’搭载《解放日报》上太空”的策划。《解放日报》在“神六”升空这一全球瞩目的新闻事件中,策划了《“神六”发射成功纪念特刊》,策划人员将该报定位为向外太空传递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此举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宣传。

3 提高社会影响力

媒体常常会策划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类活动往往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乎国计民生和公众福祉,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轰动效应;这些活动体现了媒体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价值取向,容易为媒体赢得社会认同。比如汶川大地震报道中,《重庆晚报》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大型影像志《地殇》义卖,两天共成功义卖6万份,并将义卖所得捐给灾区,《地殇》特刊不仅记录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真实一刻,也见证了国人的拳拳爱心,同时也提高了该媒体的社会影响。

4 发掘市场资源

媒体策划举办与经济活动挂钩的事件,通过活动本身赚取一定利润,并间接吸引增量广告,创造价值,为媒体带来利润。2002年,《南方都市报》策划主办中国南方汽车展、国庆房产大联展、明星足球赛等营销主导型活动。每届车展、房展,单门票一项就能为主办方带来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的收入。媒体通过这种策划活动,突破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新闻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 新闻炒作、假新闻成为困扰新闻界的顽症。这类策划哗众取宠、小题大作,只考虑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媒体参与到事件进程中,或者直接制造假新闻,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新闻业遭受公信力危机。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7)

一、引 言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喉舌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学校稳定和积极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传播校园先进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校报要发挥出真正作用就必须使读者爱看、爱读。如果可读性不强,吸引不了读者,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影响。而要办出一份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就必须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特点进行策划与组织。

那么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呢?蔡雯教授在《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中指出:“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二是媒介新闻单元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三是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1]”。

二、对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并非否定新闻的真实性

高校校报的出版周期长,这给校报工作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对新闻事件的采写报道进行策划,高校发生的新闻时间大多是有计划、有目的、可预见的新闻事件。新闻工作是一个日新、日新、又日新的工作。但新闻工作创新又十分难,新闻报道很容易落入俗套,作为校报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要创新十分困难,这也给校报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策划能力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策划人员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取信原则。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基本原则,方案设计也要以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本原则。

2.实效性原则。新闻策划追求实效性,它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灵活原则。策划报到时尽可能对各种未知的情况进行分析,使策划本身具有灵活性、变通性;而在策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各种情况变化,随时对新闻做出修整。

4.新鲜性原则。“新”是新闻的核心价值之一,它所强调的是新信息,新观念。新闻如果不“新”,便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因此以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标新立异的原则。

5.可行原则。“新闻报道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报道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报道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2]”。

根据校报的出版周期、版面数量、采编力量和其他实际情况,制定出版计划时一般需要获取以下信息:

1.时政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时政信息。它主要包括党的政策走向、理论动态、舆论环境、一定时期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重点和高教系统宣传部门的主要宣传任务等。这类信息对制定出版计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校内信息。充分把握校内信息,是确保制定的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关键要素。校内信息主要包括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常规性活动安排、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等。

3.行业信息。包括高教系统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学校特点专业涉及的各相关领域动态以及兄弟院校校报在专题报道、栏目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4.受众信息。只有坚持以受众为本,重视受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有的方矢,使制定的出版计划更具操作性。

在高校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策划者要把握住两个中心:首先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新闻内容采写报道策划;其次是以校报工作人员为中心的工作步骤和人员安排策划。这二者相辅相成,互为铺垫。没有内容上的特点,再怎么策划也不能吸引受众,同样,即使内容再好再新,工作步骤和人员安排不当,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以商丘师范学院的《商丘师院报》为例,在2011年末,广大毕业生面临求职,编辑部决定做一期关于就业的报道,但该选什么做为突破点呢?经过编辑部人员的商议策划,最后编辑部组织学生记者采访了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毕业生、招聘人员,制作出了《突破之路就在脚下——对我校本科生就业的思考》的整版的专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指导效果。

三、新闻报道策划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3]

1.新闻选题来自于编辑们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认识,只有当那些具有重大意义及特殊价值的客观存在的现象为报道者所发现和认识,新闻选题才得以确立;新闻策划中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新闻重点的确定,必须以事实为对象,也就是说,报道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应是由报道者编造出来的;新闻策划中在对表现形式和报道方法的选上,则坚持要以真实、全面、公开公正地表现客观事实为原则,否则便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校报工作人员尤其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要防止新闻策划流向新闻“炒作”。新闻报道在策划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变异为“炒作”,而这种“炒作”,实际上是对“新闻”本身的把握出现了偏离,选取了与“新闻”内容不相称的形式缩小或夸大事实的某些细节。例如报道策划中所选取的报道角度、报道结构、报道范围、报道手段等均与新闻报道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不相称,夸大事实的某些因素或掩盖事实的某些因素,企图获得较强的社会反响,如此,“新闻”便沦为了哗众取宠的“新闻炒作”。

第二,要把握报道实际和报道分寸。高校校报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宣传引导功能,对高校内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要考虑所带来的影响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任意夸大。

第三,要注意报道结构和报道形式的选择问题。报道策划中结构设计不当,主要是对报道的时间、空间、角度、信息量、符号等要素的安排不当。而对报道的形式如何考虑不周、设计不当还会影响传播效果。《商丘师院报》曾经几次要做关于大学生读书的专题,但都苦于找不到新闻突破口,不能进行深入挖掘而作罢,2011年编辑部重新组织人员,制订了调查表,采访了新老校区图书馆,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今天,你读书了吗?》这一颇受好评的专题报道,这里报道结构和形式选择起了重大作用。

四、校报新闻策划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新闻策划的重点是新闻策划型人才的培养,校报由于缺乏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对校内新闻事件的把握就会显出不足,而策划型人才应该是各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在专业能力不足的前提下,策划是很难进行的。高水平的校报新闻策划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广泛获取和科学处理各方面相关信息的能力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构成新闻的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以及媒介内部的信息。策划型新闻人想要具备科学地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必须善于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和价值,以此发现对策划具有可借鉴的内容。其次要善于利用周围所有的信息为策划本身服务。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遇见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对报道领域中的各方面问题的专业眼光和研究能力

策划者对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研究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保证报道的深度和权威性。

(三)科学决策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在策划的过程中负责人有科学掌控的责任,负责人有义务要不断对策划过程提供资讯内容。由于高校校报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环境,极少存在功利性,读者群相对集中,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又非常强,这些给新闻事件的策划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舞台。但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四结合”:

1.大政方针相结合,策划的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首先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且具有积极地意义。在有些情况下还要对新出台的方针政策等加以配合宣传与介绍。

2.学校工作相结合,这既是校报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赢得各方面支持、增强策划效果的需要。

3.学生活动相结合,为引起学生的关注,就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多以学生活动为契机进行策划,把学生的兴奋点和策划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4.新闻报道相结合,事件的策划要与采访报道的策划相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因为策划最终还是要反映到报纸的报道上来,才算名正言顺,才完整[4]”。

校报编辑部要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平台,更要成为培养学生的平台,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校报编辑部就获得了发展的动力支持,就会形成一种策划行为的延续,从而最大程度的开发学校的新闻资源,打造校内强势媒体。

参考文献

[1]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8)

宣传中心是全省环保系统对外宣传的窗口,进行环保宣传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环保宣传方面。要做好环保宣传报道工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要改变过去那种有新闻就发、没有新闻就不发,疲于应付的工作局面,加强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出击、加强策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新闻媒体进行环保宣传报道工作。宣传中心虽然没有外宣平台,可以多请示汇报,主动融合到省委宣传部总体宣传计划中,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的新闻平台和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宣传环保典型、组织环保新闻宣传报道。

环保宣传报道工作不仅要立足全省环保系统,更重要的是要足全国、立足全省,站在全国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去发现和挖掘本省环保工作的亮点和先进之处,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重点宣传。

二、加强策划,主动出击

1、围绕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环保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围绕我省环保方面特别是治污减排、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围绕环保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宣传中心将密切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掌握信息,提前进行策划,制定报道方案,主动组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围绕省局每年、每季度的工作重点,制定的重要制度和环保工作的先进做法,进行重点策划,列出采访题目,及时组织稿件或组织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3、每年至少策划5次以上大的集中采访活动,组织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每年在中央级媒体发稿30篇以上,争取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头条新闻3-5篇。

三、强化与主要新闻媒体的联系

1、重点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要安排专人与这些媒体驻山东的记者进行密切联络,及时邀请他们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策划会,向他们提供山东省的环保信息、环保成绩,请他们出点子、出题目,我们协助做好采访报道。

2、借鉴其他单位的做法,探讨邀请这些中央媒体在省环保局设立联络点或工作站,将日常联络工作制度化。

3、强化与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网等省级主要媒体的日常联系,随时向他们提供正面的新闻线索、环保信息,在这些媒体上开设专栏或专题,强化环保宣传报道水平。

四、建立资料库,掌握宣传典型

在7月底以前,逐步建立全省环保典型宣传动态资料库。资料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我省在环保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重要成效;我省近期、近年来出台的环保政策、地方法规和环保措施等。

2、从电力、钢铁、造纸、化工等行业选取30家在治污减排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先进企业。

3、选取10个工作创新、成效显著的县市区环保局。10个环保系统的先进人物。

4、选取5个环境治理模范城市,5家运行正常、环境效益良好的污水处理厂。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174―02

新闻策划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地市报站稳脚跟、做强新闻、赢得读者与市场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途径。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地市报当如何感知、勾画、整合、组织策划新闻,是地市报人应当也值得思考的问题。新闻策划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式所作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对报纸来说,新闻策划的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以最佳报道方案,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向读者作出报道的完整过程。

那么,有了一以贯之的一般性报道,为何还要化大气力去做烦琐的前期谋划和安排?报人皆知,一般性的日常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任务来了出击一下,采访结束立即成稿。报道的单一性且不论,就其成稿的时效性也限制了报道的深入。相反,经过策划的报道就具有了充分的主动性。对一张报纸而言,尤其是地市级党报,报道计划的方向、内容、方式几乎都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围绕老百姓的热点需求去设计。这就意味着地市报人必须主动地根据有关精神,根据本媒体的实际,自主地确定报道方向、内容和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宣传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的模式已经进入效益发展阶段,在地市报日益向主流化转型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目光,新闻策划已成为其突破创新的法宝。新的新闻策划模式则伴随着这种转变应运而生。笔者从平日的工作当中略有小结。

把重大新闻细化为本土新闻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开幕,8月24日闭幕。按照本报党组的安排,日报和晨刊同步推出奥运报道。日报的安排是每天在一版刊发中国军团的综合消息;晨刊组织实施名为“北京旋风”的奥运特别报道,共计刊发17期近150块版面,报网互动、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引起的社会反响超出预料,与当地市面上的其他报纸相比,本报的奥运报道成为众多市民的首选。

反响强烈得益于本报精心的策划。本报是这样安排17个不眠之夜的奥运“大餐”的。社里作出部署,舍得版面、浓墨重彩。设置了中国时刻、焦点战报、皖将风采、今日看点、精彩看台、特别报道等几个大的板块。在报道深度上多做文章;赛事太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本报就在选稿时突出重点、抓准看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家地市报的稿源都来自新华社的电稿,我们除做好、做足、做优这一规定动作,还策划了“激情点评”和“我在赛场”栏目并及早告知于众或者主动预约稿件。“我在赛场”栏目刊发在奥运场馆看比赛的铜陵籍观众和在奥运场馆的铜陵籍志愿者写来的现场感受稿件;与铜陵新闻网联手开设的“激情评点”专栏,刊发市民观众对一幕幕精彩的角逐、一场场顶级的较量、一项项刷新的纪录所发出的感叹与点评等。

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新闻策划处理,既满足了读者对重大新闻的关注,也使得读者在本土化的新闻影响之下收获更多的贴近性新闻。

让浅层次的新闻组合引发深层次思考

春节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是美丽的“中国结”。然而,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现在已经淡化成除夕夜的一场联欢晚会,淡化为经济现象的“黄金周”,甚至,对一些孩子而言,春节就是可以去麦当劳、肯德基。民俗文化的色彩这些年淡了。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最好的聚合剂,是民族的向心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传统文化力量。从2008年起,国务院已对节假日进行调整,大年三十大多数人不再上班,可以从从容容过个中国年。在如何引导市民过个热热闹闹的民俗年,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方面,本报策划:开设“过个时尚民俗年”专栏。年前报道相关民俗活动的筹备、流行、身怀民俗技艺人的忙碌身影(包括文字和图片);节间报道民俗活动开展情况。具体地,在农村关注民俗的特色氛围、民俗的回归,如剪纸、贴窗花、舞狮和龙灯、老洲对歌等;城镇着重关注民俗与时尚的结合,重在体验和传承。如带孩子到乡下体验包饺子、打年糕、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与父母过个团圆年;去民俗风情最浓的地方旅游感受民俗;送戏下乡下社区,与市民村民过个文明祥和年;公务员今年过节更从容,可以把民俗年味搞得更浓一点。

这组策划的初衷就是让中国人心中的“中国结”打得结结实实,不仅渲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股积聚和谐的力量。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丝丝紧扣。这组策划就是告诉读者党报的作用引导舆论。

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提升传播效应

笔者常常感到,搞策划就像出作文题,题目太宽泛,叫人写起来摸不着边际。同样,所出策划选题太宽泛,叫记者写起来找不到感受、找不到激情,写出来的还是老套路,虽成体系却没有特色,操作起来记者的积极性也不高。其实,反复思量,策划应当敏锐地感觉到有价值的新闻,让写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闪光的东西,以期理论与实践结合焕发出更为光彩的效应。

今年初,植树节前夕,本报拿出一个选题《向空间要生态》:可以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从开矿山体遭受破坏,尾砂库,荒山绿化,室内绿化,立方绿化,等等方面,收集与之有关的资料、信息,综合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对山体的保护、对绿化的实施等展开报道。记者很快就拟出报道提纲,一组策划报道在较短时间内推出,先后刊发了《多头并举建设生态空间》、《700亩荒山披绿装》、《尾砂库上满目丹皮》、《沼泽变“水乡”》、《让绿来呵护人们》等稿件,既有典型经验推介,又有新方法的尝试,还有问题的提出与探讨。由于赶上植树造林时节,其中暴露的问题引起有关单位的关注,同时,一些单位的典型、特色做法得到了及时推广。这组报道从生态报道挖掘出了改造生态要经济效益和唤醒人类呵护生态的有价值的新闻,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应。

当然,每天发生的新闻都是大量的,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为媒体上的新闻,也不是每件新闻都需要和值得策划,新闻策划当以受众、媒体、社会三者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为此,做新闻策划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策划要出新。地市报频频拿出出彩的策划得益于什么?人大新闻学院研究员刘全宝认为:新闻策划的第一要义是出新,既要涉足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报道别人没有报道过的内容,又要采用别人没有使用过的形式。这就需要策划者开启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各种信息资讯,调动策划者的综合素质、智慧,进行周密谋划。

比如,党的代表大会届届都需要报道,如何出新,始终困扰着新闻从业人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报告出来当天,有媒体就组织专家就学习报告所产生的感想组织一批稿件。有侧重思想解放的,有侧重民生的,有新农村建设的,等等。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不同阶层民众的不同期待。这样的创新策划在读者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与认同,做到了人有我新。

策划基点要服务生活。《关于新闻的新闻》一文中写道:好新闻并不经常意味着一位总统,好新闻更在于改变市民的生活。新闻媒体当为受众设置议程,策划就是完成这些议程的构想和设计。例如,每年的年终,本报策划一组年终报道。2004年,本报就认真梳理出十件实事,先后图文并茂刊发了《农村税费齐减免农民增收真欢喜》、《小额贷款雪中送炭》、《下水畅游园美》、《免交养老医疗保险费――下岗失业人员少了一笔开支》等10余组图文并茂的稿件。去年,本报针对当年大事多喜事多的特点,进行梳理,以“百姓乐事”为题进行报道,要求记者从典型的单个人写起,让他们谈中央、省、市新出台的惠民政策给其所在群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反映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主标题下,以内容提要的形式,将当年的惠民政策及总人数、总金额等简练地放置文前,以楷体字稍放大刊出,并配以受益人感激的出彩的大照片和实事项目办成后的美景美事,形成形式活泼、篇幅较大的板块,读来感到真切、活泼、悦目,又浓墨重彩,既对当年的大事实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又在年末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可谓一举多得。

策划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报纸要有亲和力才能被读者接受。亲和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和读者的参与性。近几年,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本市每两年选派一批党政机关的干部到落后村挂职锻炼。前几年本报搞过这方面的报道,但不少稿件写起来又是“大块文章”,不太鲜活,再加上大同小异,新闻性不是太好。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篇(10)

一、坚持新闻立报,不断提升办报质量

朝阳日报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报纸宣传工作作为头等大事,结合实际,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忠实记录朝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报社对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人民群众普遍的愿望与呼声,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与立体化呈现。据统计,一年来累计刊发朝阳域内稿件1800多块版、1.2万余篇、2300多万字。其中关于软环境建设,“五加一”新城建设,干部使用制度改革,“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等全市关心的重大问题,都做了大量、详实的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二是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努力办好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常态化战役宣传的同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更加强调百姓视角与人文关怀,接地气、连民心,在宣传性、娱乐性、服务性相统一方面有了新进展。其中,“社会广角”、“求知与探索”、“医苑指南”等版面,在传播主流舆论,凝聚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寓教于乐,庄谐互动,服务性明显增强,信息量大幅提高,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朝阳日报社在消息、通讯、评论、专栏、版面等方面,已经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余篇,办报质量在业内备受赞誉。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常变常新,全面提高办报水平。报社坚持新闻立报,于“新”字上做足文章,报纸的时效性明显增强。依托《燕都晨报》,在全省地市级报社中首家创办“社区报”,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百姓语言书写百姓故事,面向目标社区定向发行、精准投送,试刊以来每期发送8万份,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同时,为推动报社业务升级,推动事业稳步发展,在继续做好报纸数字出版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150余万元,组建媒体数字出版综合平台,使朝阳日报社向集报纸、网站、移动终端于一体的现代新型传媒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四是坚持两报的互促互动,在抓好正报新闻宣传的同时,不断提升辅报的新闻宣传质量。晨报作为日报的辅报,几年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已经占有重要位置,深为读者所喜爱。为进一步提高晨报的社会影响力,一年来,我们在认真办好日报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从新闻策划入手,进一步明确了晨报策划的程序、要求、任务及奖励政策,形成了记者报选题、成立采访组、确定采访提纲、限定采访时限等较为完备的新闻策划流程,有效地规范了新闻策划、采写、编发活动。在专版设置上,增设了深读时评、读书和编续时评版,版上开办的“凤山论见”专栏,刊发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言论,深受读者喜爱。在版式设计上,将常规基础版面分为两叠,增加了重要新闻的容量。同时,增设了美术编辑,使版面变得更时尚,更好看。五是坚持域内外新闻宣传相衔接,在搞好对内新闻宣传的同时,积极搞好对外宣传。一年来,我们坚持既定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全社编采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认真办好两报,搞好对内宣传;一方面,发挥政策的感召力,积极支持和鼓励编采人员向上级媒体投稿,强化对外宣传,树立和提升朝阳的外在形象。全年在省级以上平面媒体刊发新闻稿件300余篇(件),在对外宣传朝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坚持改革立社,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朝阳日报》是中共朝阳市委机关报,作为党报,其定位是传达市委的声音,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体现党性和党的宗旨,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办报中,要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优、读者为上”的办报理念,坚持正确导向,顾全大局,服务中心,努力将《朝阳日报》办成具有权威性、指导性、贴近性、有用性和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主流媒体。去年,朝阳日报社党委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5月1日起对《朝阳日报》进行了改版工作。按照“版式变化和内容创新实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力求版面美观大方、简约时尚,内容权威厚重、灵活多样,视觉冲击力强,耐读好看有用,努力将报纸办成省内地市一流党报”的总设计目标,2013年5月1日对《朝阳日报》进行了全方位改版:一是全新的版式设计风格。根据流行时尚、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原有报纸宽幅780厘米缩小为720厘米,大报变瘦报;版面稿件编排以条块为主,加大图片信息量,灵活运用标题字,合理运用留白,提高版面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对稿件精准选题、精心编辑、精心制作标题,力求稿件短小精悍,加大简讯、短讯和标题新闻发稿数量,提高报纸稿件刊登数量,以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二是更新版面出版。为满足广大读者阅读需要,将原来每周出6期36块版改为每周出版40版,即周一、周六为每天4块版,周二、三、四、五每天出8块版。三是重新设置版面和栏目。一版为要闻版,增设《要闻速递》、《现场新闻》等栏目,主要报道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调研、检查视察等重要活动,国家、省级领导来朝阳活动情况,全市重要时政、经济、文化新闻,影响较大的社会新闻、突发事件,新华社重要稿件,本报重要言论。二版为经济新闻版和《产经》、《新农村》专版,开有《经济论坛》《商海看潮》《致富有方》《行业经纬》等专栏。二版是一版经济新闻的延伸,主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围绕市里主要经济工作深度报道,通过问题研究、记者调查刊发调查报告、系列报道、理论研究文章、典型经验报道,达到典型引导,成为市委市政府推动经济工作重要参考和助手。三版为政治文化新闻版、《牛河梁》、《理论与实践》、《社会写真》专版,辟有《文体时讯》、《文卫专递》等栏目;主要报道公检法司、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民族宗教、工青妇等部门战线的深度新闻,以消息和通讯为主。例如:《牛河梁》专版、《社会写真》等专版。四版为时事广告版,每周二、三、四、五为八版,前四版为当日新闻版,后四版为县(市)区专版和联办专版,刊登国内、国家重大新闻,读者关心的重大突发事件、热点新闻、重大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在注重新闻性的同时也兼顾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选择性刊登一些域内、文化、民族风情以及饮食文化、养生健康知识等,做到文图并茂,一报在手,博览全球,同时将各类广告进行整合归类统一刊登。

全力抓好报社经营。一是全力抓好广告经营。在采取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内部创收力量,适应市场变化,缩小核算单位,打破原有的广告集中统一经营模式,新成立燕都晨报社广告部。使原有的一个积极性,变为两个积极性,两个广告部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在全省地市级报纸广告收入纷纷大幅下滑的不利形势下,朝阳日报社广告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实现了年创收增长10%目标,在全省地市级报社中一枝独秀。二是进一步树立成本意识。在保证报纸宣传质量的前提下,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将成本观念贯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对单位版面成本、单期版数与广告收入之间的损益平衡点,进行精确测算,使编采人员带着成本观念开展工作,全员按照产业规律办报,初步实现了党报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相结合。三是推进下属企业稳健经营。报社两个印务公司和一个发行公司,严格遵循法人治理模式,报社通过参股、控股参与决策、运营和管理,变单纯领导为合作共赢模式。责权利相统一,按股分红,按贡献定报酬,用新正负机制调动报社、公司班子和公司职工三者积极性,实现了企业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减少和减轻了报社的负担和压力。四是成立策划部。重大活动的创收经营离不开周密的策划,借鉴外地的经验和做法,适应经营活动商家之所需,报社抽调专门人员,在报社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成立了旨在服务于重大活动的开展和创收经营的策划部。策划部的成立,为高质量地服务广告客户开拓广告宣传的质量,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坚持“四公”,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提高报纸质量,增加创收总量,关键在队伍、关键在人才。报社坚持公道、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狠抓了班子和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机制调动人,用制度来管理人,变“人治”为“法治”

在总结报社以前的管理制度和学习外地报社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报社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和部门职责划分、分配制度、奖惩办法、用人机制等,并采取监督措施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实现公道、公平、公正、公开,做到奖勤罚懒,实现多劳多得。

二是推进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近年来,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并结合报社实际,积极稳妥地实施了报社印刷厂、发行站的转企改制和晨报的转企工作。同时,按照朝阳市事业单位竞聘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对两报在岗在编人员实行了推聘制改革,凡是新增编采人员,在满足硬件条件下,一律通过考试录用,实行合同制管理,做到把好入口、敞开出口、优胜劣汰。目前,两报128名员工中合同制在编职工已占到两报在岗在编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真正形成了职务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良性运行态势。结合报社工作的实际,重点制定完善实施了六大工作制度:每周两报编务会制度,每天的编前议稿制度,领导活动及相关会议的规范化报道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好新闻月评制度,班子成员轮流带队深入基层采访制度。

三是压担子,给任务,让年轻人早日成才

针对报社新进来年轻人多,新闻写作能力不强、采访经验少的实际,采取综合配套培训方法。第一,通过给每一个新来的大学生都找师傅,从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到社会实践实行一对一的帮带,搞好业务传承。第二,集中搞好业务培训。由报社的领导和老同志定期举办业务讲座,对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各类新闻体裁的运用进行专业培训,对好的稿件和一般稿件逐一进行点评,提高新同志的新闻业务理论素养。要求各采访部主任,要定期给新闻出题目,出角度,派任务到基层寻找新闻素材,采写新闻稿件,对采写稿件进行修改点评,让他们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尽快成熟起来。

四是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让年轻人脱颖而出,走上重要岗位

以前报社在用人上基本是采取论资排辈的办法。一些年轻的同志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好,但由于进社时间短、资历浅很难在推聘当中走上领导岗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让年龄偏大的老同志在一线退下来,另一方面合理调控岗位,给作风正派、热爱新闻事业的年轻人创造机会担当主任,使报社事业新老传承不断发展。

五是规范行为,建设廉政班子

班子成员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并按照责任分工对人财物实行严格管理、阳光操作。认真执行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重大项目报告等各项制度,做到了用制度规范和保证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努力建设真抓实干、团结奋进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和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职工队伍,为实现新闻宣传和事业建设的既定目标提供了保证。

四、坚持“三贴近”和“走转改”活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搞好报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是关键。根据市委改进工作作风的事项规定,将“走转改”作为提高报纸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搞好队伍建设的规定动作坚持下去,实现常态化。

为了保证“走转改”常态化,一是搞好顶层设计,搞好规划

要根据各部室分管采访战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经济活动、群众关心热点、“三农”问题、民生工程进行新闻策划,找角度、出题目、定篇数,将稿件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通过压担子给任务,以活动为载体,使下基层制度化。

二是运用正负奖励机制调动记者下基层的积极性

为鼓励下基层抓新闻的积极性,好稿子舍得版面,字数放宽,给好的位置,稿费从优。

三是建立联系点制度

每一个部都联系一个组,每一个记者都有联系户。真正做到倾听群众声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员进社区

朝阳日报社党委按照市委和《朝阳日报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全社党员干部进社区。党员干部发挥自身的才能,在宣传社区、美化社区、和谐社区等方面发挥自身的智慧,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欢迎。

五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扶贫到户

上一篇: 摄制部主管述职报告 下一篇: 基层挂职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