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体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6:38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篇(1)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50-02

同志说:“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新闻工作的职业性质偏重于人文学科,而实际工作面对的却是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面对知识爆炸增长和交叉科学、边缘学科、新学科不断涌现的社会大背景,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了必备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得拥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使基础知识储备涵盖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和领域。否则,难免会因知识短缺而造成视野狭窄、目光短浅,而给新闻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哪些基础知识储备呢?

1 熟悉人文学科,了解自然学科

新闻工作的人文学科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非常熟悉人文学科知识,把它作为自己基础知识储备的根本,并在新闻工作中信手拈来、熟练运用。人文学科类别多达几十种,要全面精通它们不现实,但尽量多地涉猎它们是做得到的。作为构成一个社会现实大框架的元素并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及进程的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重点掌握的,比如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伦理、哲学、艺术、民族等等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只有对自己这些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才能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本质,把握时展的脉搏。新闻工作者只有重点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对于一般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掌握,比如语言、文字、文学、宗教、风俗等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往往都影响着新闻工作的质量。例如,现在诸多媒体把“空穴来风”理解为无根据的谣言,在“唯一”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把“始作俑者”、“倾巢出动”、“守株待兔”、“梦想”等当作褒义词等等,就是语言基本功欠缺所致;有的媒体把佛教禅宗“直指心性、明心见佛”的“禅”与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道”混为一谈,就是缺乏相应的宗教常识的表现。别说是一般媒体,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经常犯类似低级的错误,让受众大跌眼镜。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使自己拥有足够的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人文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作补充。自然学科的类别也有几十种,如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信、食品、能源、交通、航天、医学、环保等等。当今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对新闻工作的影响也不断加大。新闻工作者大都是人文学科专业出身,自然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是一条短腿,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例如,当今许多媒体经常使用“温水煮青蛙”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象,让受众信以为真,却不知“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典型伪科学命题。这是因对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认知错误,而给受众带来的宣传误导。又如,1961年的一天,《安徽日报》一实习记者到安徽医学院采访一位老教授――国内细胞学研究权威,因缺乏细胞学知识而被“驱逐”。但他离开后即全面搜集该教授和国外的细胞学研究资料,连夜写出3000余字的专访稿,于次日送老教授审读。老教授审读后握住他的手连声说:“你前途无量!”这实习记者就是后来《解放日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编、《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兼华东分社社长周瑞金!由此可见,缺乏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会影响新闻工作的正常开展,熟悉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对新闻工作的作用有多大。

2 熟悉当代知识,了解古代知识

“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好,“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也好,“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和“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也好,不论新闻的定义怎么变化,但它反映作者和媒体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这一特点是不会变化的。基于此,新闻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当代”,尽量丰富自己“当代”的人文、自然学科或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使之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占主导地位。不仅要对当代已有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要认真学习和汲取当代新出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必要时,甚至需要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探究,以适应特定新闻报道的需求。从大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对当代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道德体系缺乏认识,对当代政府的政策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那其新闻工作是难以顺应时代潮流、维护并推动当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例如,要是新闻工作者不了解当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相关内容,无法用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去评判是非,而以“忠、孝、节、义”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来评判是非,岂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又如何教育现代的民众!从小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如缺乏当代相关知识,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会影响新闻工作自身的发展。例如,目前一些媒体上出现的现代汉语中夹杂“之、乎、者、也……”等的文白混用现象,以及中文外文夹杂的“洋泾浜”现象,原因就是无法很好驾驭当代的语言文字,或是对语言文字缺乏应有的审慎态度。

立足“当代”,并非完全抛弃历史。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给后人提供了很大的学习借鉴空间,使得各个时代历史变得连贯。只掌握当代的知识而不了解近代、古代的知识,对于当代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不够的。当代的知识它构成了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主干,而近代和古代的相关知识则是新闻工作者基础知识储备库的补充,两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缺乏近代、古代的相关知识,同样会使新闻工作受影响。例如,一些媒体把郜子的“食色,性也”当作同时代孔子的观点,把因让秦始皇泰山避雨而受封的“五大夫”(秦第九等爵位)松当作五棵被封“大夫”的松树,把关羽“汉寿(地名,现四川广元)亭候(爵位)”当作“汉朝或蜀汉的寿亭候”……都是因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所致。又如,对于地震预测这一当今世界性难题,曾有媒体说“东汉张衡地动仪就能准确预测地震了,现在的技术到哪去了?”这是对地动仪功能认知不清的表现。认真学习并善加利用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3 熟悉当地域情,了解异地域情

所谓“当地”,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某一新闻事件发生的区域范围,简言之就是新闻事件的具体发生地。而“异地”则是相对“当地”而言的,它指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之外的区域。如新闻事件发生在某村庄,这村庄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新闻事件发生在某乡镇,这乡镇就是“当地”,其余区域则为“异地”……

任何一起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孤立而突然形成的,促使它发生的除了使之酝酿、形成并主导它发展方向的内部因素,同时还有许多对它的发生起着催化和推动作用的外部因素。这个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新闻事件具体发生地的域情所构成的。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面对一起新闻事件,他绝不应仅仅把“当地”当作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要素来处理,而应对这个“当地”的域情即新闻事件发生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伦理、自然等各方面的概况都有所了解,否则是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属性和特点的。例如,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事件,高明的媒体在当时对之的宣传就不只局限于该事件的本身,而是同时分析并挖掘事件发生的根源,使新闻宣传更为丰满。如新闻工作者对小岗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演革、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以及当时凤阳县主要领导的暗中支持等情况不了解,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的。有时,如不熟悉当地的具体情况即开展新闻宣传,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又如,新闻工作者要是不了解穆斯林的和生活习俗,就向他们倡导道教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思想以及宣传养猪致富等,那结果会怎么样?

了解“异地”的“域情”,并非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地以外区域的无关情况,而是要了解“异地”与“当地”新闻事件的发生有着某种联系的一些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区域内发生了某起典型的新闻事件,那新闻工作者在抓住典型新闻事件及“当地”域情外,还应适当了解该事件发生的根源是否完全出自当地,有无受到异地某些因素的影响?它发生后是否波及到与之相邻或相近的一些区域?如有波及,那波及的程度又如何?……如果新闻工作者对“异地”的此类情况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那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反映就会更全面、更准确。立足“当地”,抓住新闻事件现象及本质,适当地了解“异地”的概况,概括两地自然社会属性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对之进行合理取舍以作新闻报道的补充材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更高使命,也对新闻工作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立足人文学科而兼顾自然学科,重点把握当代知识而合理掌握古代、近代等历代知识,熟悉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当地域情”而适当了解与之有联系的“异地域情”,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储备,为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新闻文体知识篇(2)

一、知识分子的内涵及其品格特质

在我国,“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一个运用很广泛的俗语,在惯常的语境下,人们往往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统称为知识分子。在现代西方语境中,“知识分子”一词最早为19世纪俄国、波兰以及后来的法国思想家提出和使用,他们把“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悬置于对其所属社会秩序批判的立场上加以界定”,认为知识分子是“社会良知与道义的人格化体现”①。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超越职业、专业界限和个人利益格局,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以理性代言人的角色批判社会,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②

关于“知识分子”的这个学理概念,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被中国知识界所接受和传播,但由于经历了“”劫难,这一概念很少再被人提及。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思想界、知识界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概念又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人文精神论争,参加者主要为以文史哲为业的人文学者、部分中青年经济学者、著名作家和一些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当时国内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业界和理论界并未直接参与这场论争,但关于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闻学研究的热点,尤以人文电视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中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相关研究为代表。笔者认为,这是“人文精神大讨论”对新闻界的直接影响之一,这个影响促动了新闻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以人为本回归媒介和受众本位的新闻观的提出和研究。

衡量知识分子的标尺不是一个人(群体)的文化水平、职业、身份,而是其思想和行为的品格特质,学者余英时介绍了国外研究者所举的近代我国知识阶层的特征:“一、深切地关怀一切有关公共利益之事;二、对于国家及一切公益之事,都视之为他们个人的责任;三、倾向于把政治、社会问题视为道德问题;四、有一种义务感,要不顾一切代价追求终极的逻辑结论;五、深信事物不合理,须努力加以改正。”③学者水秉和列举了知识分子的特性,即“受过教育后气质发生变化,从而在思想与行为上带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人;以追求知识为目的,而不是以其为手段的人;能够综合各种思想,超越自己的阶级背景,并且以了解整个社会,解决社会上的问题为职责的人;超越世俗的顾虑,在象征世界中为各种重大问题寻求解答的人;以理念世界来批判现实世界的人”④。概括地讲,知识分子的品格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公众利益深切的关怀,为坚守公共良知、社会正义而大声疾呼;二是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以思考人类终极价值问题为天职;三是经常性地反思和批判现实世界,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具有超然的独立精神。

二、新闻记者难以列入知识分子行列

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而非个人,按照知识分子的内涵界定,新闻记者难以被列入知识分子的行列。原因有三:

首先,由于新闻媒体天然的阶级属性和宣传功能,新闻记者不可能具有超然的独立性

尽管西方新闻界始终标榜其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新闻媒体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宣传其思想文化主张的重要工具之一,这是因为“新闻媒体的生产是信息生产,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是信息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信息生产属于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社会上的各种利益集团和组织都会把新闻媒体作为行驶社会影响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⑤。不仅西方新闻史的政党报纸时代与中国近代新闻史的维新派、革命派办报活动可以佐证这个论断,今天的西方媒体宣传中国、带着“有色眼镜”报道“拉萨3?1”和“乌鲁木齐7?5事件”都可以说明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新闻记者群体不可能是超然独立的,这是新闻记者难以被列入知识分子行列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新闻记者的职业写作是组织化的写作,而不是私人写作

新闻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单位进行的传播,每条新闻作品中标注的“本报讯”、“本台消息”、“本报(台)记者”是在告知受众,这条新闻经过了该媒体层层把关人的处理,文责不仅属于记者本人,更属于刊播媒体。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的写作必须要考虑到媒体的编辑方针、工作惯例、受众定位等要求,不能也不可能以私人的身份,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认知进行新闻报道。而常态下的知识分子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写作并“大声疾呼”的,他们写作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能够思考、能够选择、能够判断的个人,以个体性自我为思考和表达的出发点,他只需坚持这个立场:说出我自己”,“他所说的一切就是他的所思所感,个人文化生命体验和感悟就是他说话的依据”,“而这一切的真实性,均来源于他作为个体性个人的存在,来源于他作为一种有限生命在内心所感受到的生命恐惧、愤怒与虚无,以及他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良知、理解及使命感”。⑥

再次,新闻记者不能像一般知识分子那样具有精英化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尽管知识分子群体也强调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要“脚踏大地”,强调贴近普通民众和知识与思想的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往往是精英化、学院派的,一般局限于一定的“圈子”内,普通民众,特别是没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难以接触和理解。新闻传播是典型的大众传播,面对大量而复杂的受众,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力求通俗、喜闻乐见、大众化,因而新闻记者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与知识分子有明显的差异。此外,新闻传播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追求,新闻记者典型的工作状态是时刻处在应对多变的社会事件中,是在快节奏的状态下进行思考和表达。而一般知识分子的工作场所多是书斋,是静谧而安定的,这又使得新闻记者的写作难以像知识分子那样引经据典、缜密思考、完美论证、反复修改。当然,这是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传播特性所决定的,二者之间并无“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区分。

三、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品格

新闻媒体是现代社会先进思想与文化的引领者和公众议程的设置者,新闻记者的素养和品格直接决定着“引领”的方向和“设置”的走向,而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守望者。虽然新闻记者难以列入知识分子行列,但他们仍然可以并且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品格。

第一,对知识分子品格的了解与认同,有助于深化新闻记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认识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应秉承的新闻职业精神和规范,它包括一套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以及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理念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众传媒商业意识膨胀,公共意识淡化,商品化所带来的传媒业种种弊端日益显露,“重新审视传媒业的公共性成为传媒界反思的理论支点,从公共性出发,自然提出了传媒业及其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⑦。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本世纪初中国新闻界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新闻专业主义在传播范式革新上的表现是强调客观性原则,其内化是强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知。

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是什么?是对公众利益深切的关怀,为坚守公共良知、社会正义而大声疾呼。在此方面,记者与知识分子是同一的。哲学家萨特曾说:“一位原子能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时不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当他在反对核武器的抗议信上签名时就是个知识分子。他说出了我们不甚了解的事情,知识分子就是那些运用专业知识,运用接触专门知识的优势以及使用符号的能力来为更为广泛的公众谋利益的人。”⑧“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记者脚踏大地,将新闻的触角深入普通民众,将世间的阴暗暴露于阳光之下,将最无力的人群的呼声放置于公众议程,这就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是记者与知识分子品格的重合。

第二,新闻记者不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还要做“思想家”

“知道分子”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特定术语,指的是一些人拥有各种知识,但对每一样都不是非常精通,只是泛泛而知一些关于某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在精英知识分子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是肤浅的、平面化的“快餐”,因而新闻记者多是“知道分子”。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记者作“知道分子”无可厚非。新闻传播题材和对象的无指向、无边界性,要求记者广泛涉猎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取向也要求记者要把所有“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都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又不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还要做“思想家”。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t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思想家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从平常中发现深刻,见常人所不能见,引领社会前进。新闻工作者既然是“船头的t望者”,就理所当然要努力像思想家那样,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有敢于提出自己观点的勇气,力求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知识分子以思考人类终极价值问题为天职,经常性地反思和批判现实世界,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罗丹为知识分子雕刻的经典塑像《思想者》中的人物,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优秀的新闻记者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建构科学与人文的新闻观,是新闻记者培养知识分子品格的落脚点

新闻观是内化在新闻记者观念体系中的指导记者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一系列原则、行为准则和操作范式。由于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不可能摆脱宣传功能,古今中外的新闻记者都难以成为超然独立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可以通过建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新闻观,来培育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

科学主义的新闻观就是要坚持真理、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辩证思考、科学判断,努力逼近事实的真相,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应当指出,新闻传播是主观实践于客观的活动,完全的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法。新闻记者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履薄冰的探索精神去追求,向这个理想的目标接近。人文主义的新闻观,要求记者要以人为本,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拥有受众观念。记者还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经常深入社会,广泛地接触“引车卖浆”之人,把反映社会底层的民众疾苦与呼声作为评判自己记者职业生涯意义与价值的标尺。■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

注释:

①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第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刘亚敏:《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3页注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转引自刘亚敏:《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15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年版

新闻文体知识篇(3)

1 政治责任感

新闻编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这是新时期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奋斗追求的目标。如果新闻编辑政治不强,思想觉悟不高,无法对新闻报道的政治性进行敏锐的分析和精确的判断,可能导致新闻偏离舆论导向;如果业务不经,则没办法监察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出现失实、不准确等问题;如果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报纸编辑的职业道德确实,则有损报社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治责任感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因为新闻除了大众传媒都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上就是和耳目,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负责编辑整组、整版节目的新闻编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政治素养欠缺,看问题就会片面,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

2 职业道德素养

2.1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各行各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就算是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再强再高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如果其自身不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不遵守行业规范,那么也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作为一项面向公众,具有较强政治性的工作,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在对社会受众负责的态度上,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际工作时,新闻编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则新闻原始素材进行编排处理,对新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记住自身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肩负的责任,做一名职业道德坚定的编辑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2.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众所周知,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职业的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

1919年,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在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专门列出的“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可以说是中国新闻道德规范的雏形。而美国在1908年,就出现了由威廉制定的《记者守则》。可见,新闻道德在职业教育中受重视程度及职业规范的出现之早,较之于一些古老的职业来,可谓是后来居上。这是新闻业值得自豪的事情。

3 深厚文化底蕴编

新闻能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增长相当迅速。所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应对新闻编辑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学者型的新闻编辑,呼唤能给广大听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的新闻编辑。 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时时刻刻钻研一些学问, 并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编辑中。 信息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3.1 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是指编辑人员分工范围里的专业理论知识,即编辑基础理论知识。新闻编辑除了要学习掌握《编辑学》、《编辑社会学》、《编辑的修养》等普通编辑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侧重学习掌握《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等新闻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新闻知识的基石,又是能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编辑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或先决条件。

3.2 专业技能知识

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先进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功底和文化功底。新闻稿件必须依靠文字的手段来播报,对新闻题材进行编辑时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简洁性,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对语法及修辞、逻辑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一则新闻没有配套的表述语句,那么是无法体现出新闻的生动性和价值的。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样才能对原始稿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和布局,既能够保证新闻素材最大限度的符合事实,又能够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新闻编辑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新闻编辑不仅要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掌握编辑业务技能知识——编辑工作中的主要程序、主要知识,其基本功是“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其专业技能知识又有不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已在编辑领域大显身手。

未来的新闻编辑,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就必须迎头赶上,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与多媒体有关的技术利用现代设备,实现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应是“杂家”,是“通才”。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一言以蔽之:“杂”——知识博杂,杂中有专,以百家知识为基础,以政治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业务知识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专长,以语言文字知识作为贯穿各类知识的主线。

参考文献:

新闻文体知识篇(4)

二、新闻媒体知识管理现状

目前,国外媒体的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技能的沉淀、分享上,如BBC、美联社、路透社等各大媒体都有编辑手册;BBC有一个知识门户——网络新闻学院,分享新闻核心技能及最佳实践、提供关于安全方面、专业领域、法律和种族问题、报道风格指南等方面的指导。而纵观国内新闻媒体情况,目前来看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缺乏高层支持和制度保障

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者,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新闻节目的采编播上,工作的着眼点往往在那些直接能显现于屏幕效果的措施,而几乎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管理员工大脑里的知识、帮助员工共享和创新知识。另一个方面,新闻被认为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一旦播完,即成为历史,每一天的工作都求新、求变,过去已形成的知识,很容易被认为过时而没价值。因此,新闻媒体的高层往往不重视知识管理,所以很少投入较多人力物力推动知识管理制度建设,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制定员工激励机制,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等。

(二)缺乏文化支持

在新闻媒体的传统行为定势中,采编人员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拥有别人没有的知识、资源上,这种文化现象成为媒体知识共享的障碍。所以,新闻媒体经常出现某报道领域的首席记者跳槽后,他所拥有的报道经验、人脉资源等都将被带走的情况,新闻媒体不得不重新培养新人,造成巨大浪费。知识管理首先需要帮助员工破除传统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在组织里倡导分享的文化。

(三)缺少技术支撑

知识管理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需要有专门的,或者嵌入业务流程协同运行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例如,文件管理系统、搜索引擎、情报系统、专家系统、知识库等技术工具,而目前新闻媒体的技术,主要服务于新闻采编播的制播系统和各渠道发稿系统,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撑基本是空白。

三、新闻媒体知识管理策略

新闻媒体要做好知识管理,需要系统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包括战略系统、运行系统、支撑系统。其中,战略系统包括明确新闻媒体知识资产概念、创建鼓励知识分享与创新的文化氛围、指定媒体高管及专门部门负责知识管理;运行系统包括描绘媒体知识地图、明确知识库建设机制、建立知识应用机制;支撑系统包括软件支持、硬件支持。具体而言:

(一)明确知识资产概念、营造分享文化

做好知识管理,领导重视是首要前提,需要把新闻媒体的知识视为一种资产来管理,并在媒体里营造一种知识是有价值、受尊重的、分享行为被鼓励、被倡导的文化,并对重要知识分享给予奖励。新闻媒体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新闻媒资,现在将新闻媒资运行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媒体资源库,该媒资库面向全球提供新闻资源。例如,2009年世博会时,上海文广集团、央视制作的许多有关世博会的纪录片、专题片,所用到的有关世博会历史的资料画面,是从该ITV媒资库中以昂贵的价格购买的。另一个例子是专业财经媒体——财新,通过充分挖掘知识资产,将财经报道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沉淀,形成系列课程,由财新总编辑、资深编辑、记者授课,面向内部员工培训,同时面向其他媒体开设收费课程,产生商业利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媒体品牌。其课程内容包括: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编辑中的选择与把关、公共政策报道、法治调查报道、产经和公司新闻案例、资本市场报道、调查报道、专栏策划与财经评论、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等。

(二)指定高管及专门部门负责知识管理

鉴于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必须有媒体高层领导亲自抓,同时,必须有专门部门、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例如,麦肯锡这样的知识密集型公司,一般都设立了知识管理总监;一些广告设计公司如合众传播,也有知识管理中心,有专员负责维护设计资料图库、案例图、日志库等,供公司内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同样,新闻媒体要进行知识管理,也应该有专门分管的高层领导以及负责落实具体工作的专员。

(三)创建新闻媒体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用于描绘知识分布状况,是反映一个组织内外部知识资源状况的导航图,它能告诉人们到哪里去找需要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新闻媒体在描绘其知识地图的过程,实际是梳理其有哪些知识、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哪儿、谁知道、如何获取、如何应用的过程。

(四)明确知识库建设机制

明确了知识资产后,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建设知识库,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分享、转化、更新,保持知识库中知识资产的实用价值。其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库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例如,新闻媒体对长期形成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节目采访拍摄及制作技巧等进行梳理总结、沉淀,形成工作手册,供员工日常工作及新入职编辑记者学习参考。对于一些像出镜报道、灾难报道、危机环境报道等特殊任务,或首席记者等关键岗位,则可以通过梳理其技能要求,工作技巧,形成资格认证依据,并将其策划文案、工作经验、工作记录和关系资源都予以整理、保留,实现人走技能不走。常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包括:案例分析、资深编辑记者讲故事、各种急难险重报道后的经验总结,以及头脑风暴等。另外,设立知识中间人也是知识库建设的一个可以尝试的分包方法,指定媒体内的某些人负责某一特别领域的知识维护与资源分享。有些媒体设立了研发团队、创新中心,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一流媒体的最新创新经验,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全员参考,就是一种知识中介。当然,知识中介也可以是个人、某工作领域的首席、带头人。例如,首席摄影师、首席特效师、首席化妆师、资深内训师、案例库维护负责人、调研员等,除了本职工作外,将整理分享本领域最新知识作为常态工作。建设知识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知识的清理及结构化。例如,媒体都有媒资库,但是如果不能做好强大的索引系统,不能按照主题分门别类予以梳理,形成专题资料,抑或不能根据最新报道需求提供针对性检索,恐怕其作为知识资产的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闻媒体非常有必要设立各分类报道媒资库,如时政报道资料库、体育报道资料库、科学家资料库等,另外,整理出案例库、佳片库、通过与技术公司或数据库公司合作,建立新闻选题库,并联通专业信息数据库、知识门户等,也非常有价值。

(五)建立知识应用机制

知识管理最终目标是知识应用,实现知识与岗位、人员、工作任务的匹配。也就是,每个岗位、报道任务需要什么知识、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梳理出每个岗位的胜任力技能要素以及相对应的分类知识库、知识地图,是绩效管理的基本前提。例如,策划人员知识库、财经记者知识库、后期编辑知识库等。这些分类知识是各岗位学习、培训、日常工作参考的依据,方便编辑记者随时从知识库中查询调用。此外,知识的价值依赖于知识库内容的更新程度、针对性。因此,知识中介以及知识管理专员的作用十分关键,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责任心,不断积累、整理、更新知识库中的内容。同时,新闻媒体对于各岗位查询调用知识库内容的频率,以及在工作中的实际使用效果,也应该有量化评价、及时反馈。例如,新闻媒体对于佳片库、案例库中被查询、调用最多的节目或案例的提供者(知识中介、知识管理专员),应该有一定鼓励措施。

新闻文体知识篇(5)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03-02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科技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相当高要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受众范围也比较狭小。科技新闻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功能,但我国目前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树立比较强的科学意识,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足,这就对科技新闻传播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必要性与可靠性、存在难度的分析,阐述扩大读者群的相关措施。

1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必要性

1.1科技新闻科普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社会功能。而科技新闻的传播,也决定了科普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其重要功能。它以新闻采编人员为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报道科技事件为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向受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同时弘扬一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近年来,我国科学素养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科技新闻的传播,对我国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国家民族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然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与科学素养的重任。

1.2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真正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要转变思想,努力提高全民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同时需要努力培养具有高水平素质的科技人员。而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全社会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努力。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必须做好全民的基础性教育工作,而实施义务教育、努力办好教育事业,则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最主要途径。在基础性教育阶段,通过加强科技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培养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可能性

2.1兴趣与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石

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一种极强的猎奇心理,凡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貌,以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了这种兴趣,他们便会化被动获取为主动地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有了兴趣,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而求知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心理满足感所需求的产物。而人类的求知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产和生活实践;二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由于自身的有限性,满足这种求知欲望,我们更多的就要依靠现代传媒,这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可能。

2.2求新与求实

了解新事物,获取新信息,增加新知识,这样人们就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进步,并努力改善自身,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科技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的传播能够带给受众对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这些新的内容便会不同程度地吸引受众的眼光,特别是当他们的关注点与报道内容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持续关注,从而培养稳定的受众群。

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信息的表层,更多的强调信息对人们的有用性、实用性。科技新闻的传播不仅向人们提供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让人们掌握和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功,对于提高单位亩产,改进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磁悬浮技术则关系着人们现在和未来的出行状况等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诱因。

3 科技新闻读者群构建的难度

3.1科技新闻的专业性

科技新闻是科技信息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的是科学技术领域里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发现。而科技信息因其专业性比较强,涉及某些科技前沿信息,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各种各样的理论公式繁多,内容比较深奥与枯燥,这就决定了只有掌握了一定相关基础知识的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导致了关注它的人也局限在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由于科技新闻所传播的内容距人们的普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其内容的晦涩难懂,这就让普通受众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大受影响,进而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科技新闻的传播惯性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其主要表现在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真、失效。由于我国传媒资源里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很少,加上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总量比较少,导致其传播“失重”;科技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虚假新闻报道,其传播也追求娱乐性,再加上其传播问题的不足,产生其信息整体上的不真实,从而导致其传播“失真”;而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效”又必然会导致科技报道的“失效”,其最突出表现是新闻接受的缺位和新闻受众的缺席。而科技新闻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与传播惯性原因密不可分。当前,“传播新闻框架结构和新闻媒体类型的基本格局是:时速新闻占鳌头,经济新闻是重头,社会新闻有看头,娱乐新闻有‘户头’。”科技新闻因其内容的专业性,得不到传播者与受众的重视,从而产生了对科技新闻信息传播的不足。

3.3受众自身条件的限制

由于当前科技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得对它的读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对科技新闻传播内容的理解力也会存在差别,而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由于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局限在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对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是很紧密且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自然不会进入他们关注视线,同时由于专业性的限制,隔行如隔山,对非专业领域的受众也会存在困难,这就决定了想要扩大读者群就必须很好解决科技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4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措施的探讨

4.1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科技新闻读者群的扩大,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新闻传播意义的再认识。只有真正的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方针的转变,实现读者群这一目标。我们的现状是全民的科技知识不丰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这样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用批判怀疑态度来思考观察社会现象,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4.2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的改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帮助。针对专门的科技新闻媒体的不足,建立一批优秀的科技新闻媒体,并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建立适合不同文化群体阅读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新闻刊物,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传播科技新闻,推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科技;另外,由于科技新闻类的发行,很难与都市类报纸和学报同台竞争,难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发行量与广告收入,这就离不开国家经济上的支持,通过优惠的政策鼓励科技新闻的发展。建立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支持与帮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与发展。

4.3媒体的转变

新闻文体知识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26-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成为冲击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该如何应对,这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课题。

一、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教育模式革新的内涵

关于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在学术界是有理论依据的。早在2012年国内就有学者结合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新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的观点[1]。而本文即从其理论框架出发,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多元性、虚拟性,对新媒体语境下传授双方媒介使用权、教育信息传播渠道、新闻教育的社会价值发生变革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

(一)传受双方媒介使用权趋于平等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开始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报纸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产生了电子报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融合媒介形式;广播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产生了播客等新媒体形态,电视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产生网络电视等新型视频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使得载体性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直接导致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将面临更为广阔的空间方向。互联网将不同的媒介形式融合起来,进一步扩充了信息容量和丰富了信息形态,信息获取形式得到拓展,同时,也使得教育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能具备同等的发言权和媒介使用权。因此,变革中的新闻传播方式让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越发多样化,让信息传播的传受双方地位越发平等化。

新媒体这些技术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固守传播领域进行填鸭式教育的格局,传统意义的新闻生产从采集、制作、等传播流程上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如何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教育内容,将听、说、读、看、写、录等多种手段集合展现在新的媒介终端上,以此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教育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

在传统媒体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承担着新闻采访和信息的主要功能,而为职业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线索的是以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为主的群体。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被强制性地改变。用户自身参与到新闻生产活动之中,一方面丰富了媒介内容、扩充了信息容量、解决了信息的供给问题,但另一方面,受众因为自身知识架构、媒介素养、对新闻价值的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使得摆在人们眼前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面进行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判断、筛选、整合、评论成了新闻传播者越来越重视的工作。这就要求新闻专业人才不仅具有信息搜集和能力等“工具理性”,还要有着渊博的知识存储、开拓的国际视野、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厚实的文化修养等“价值理性”。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海量信息所带来的挑战时,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工具理性”,夯实学生新闻采写的基本功,更要提升学生的“价值理性”,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成为现实,各种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可经互联网的传播而被受众广泛认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等纷纷登场,竞相传播;中西文化、新旧思潮猛烈碰撞;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之下开始变味。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地球村”里,新闻工作者尤其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把关人,才能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信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因此,在新闻教学中强调“价值理性”的培养,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海量信息挑战时的必然选择。

(三)新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到放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渐趋成熟以及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信息的采集与已经不再是传统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多地将竞争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上。传媒集团力图通过这种整合,以此提升其价值,使得其内容生产成为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大范围扩展到更广的社会领域,并生成传媒集团的新型的产品服务链和社会价值链。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再局限于新闻传播专业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水平,它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层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此外,我国的社会大环境也需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目前,自媒体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在国家层面的“互联网+”的要求下,传媒集团也在进行着“传媒+”的实践:传媒+房产,传媒+旅游、传媒+通讯,传媒+游戏等形式日渐多样,这些新兴领域的创立更需要上述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多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二、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梳理有关新闻传媒教育的文献以及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可发现,我国现行的新闻传播教育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学科建构和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2]。纵观国内各大高校,新媒体环境下其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识教育不足。通识教育源自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当时的学科知识较为单一专门,严重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通识教育的观念。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独立思考,建立起知识的相互关联,实现人才培养的完全性和完整性。结合新闻传播教育的具体实际,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学生不仅要学习新闻学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全面的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将精力集中到信息处理能力和不断推新的媒介形态使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经济、文哲史等多学科的知识。目前来说的国内高校里,大多数新闻学院还是以新闻类课程为主,其他学科课程安排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安排,这就造成了学生通识教育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2.前沿知识缺乏。新媒体的前沿发展趋势带来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视野,比如,大数据传播、网络舆情引导、新媒体营销等,随着新媒体介质和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新闻传播的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在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这些新媒体理念,没有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和理念转变以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还在使用传统媒体时代编写的教材教授知识,即使部分院校开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但是建立全媒体工作室的学院则十分少见,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满足当前新媒体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只有将通识教育和前沿知识相结合,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学科设置不合理

新闻学的学科架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学学科的专业框架,也就是新闻学的专业和方向设置;另一个是新闻学科的组织扩建,也就是新闻学的各个专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3]。目前,我国高校中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媒体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设立起来的,与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较为单一的专业设置。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按照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以后,教育部所指定的专业目录来划分的,是在网络和新媒体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所指定的[3]。传统的专业分类方法的培养目标更为注重以单一的新闻传播规律和信息传播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新媒体传播中已经注入的新传播技能和新传播元素。比如,新闻学侧重培养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做记者的新闻人才,广告学主要培养的是从事广告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等。而在新媒体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同媒体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倘若还以媒介的共性特征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新闻传播教育就已经难以适应信息传播的需要。目前有些走在改革前列的新闻院校已经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按照新媒体的特性来安排课程,比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开始了数字营销的课程,以适应新媒体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2.较为平行发展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加快了新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广泛运用,倒逼了不少新闻院系逐渐开始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并在原有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做出了较大的改变,比如增加了舆情应对、大数据等体现新媒体特性的专业。只是比较遗憾的是,新开设的专业相对传统专业来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它们还是主要围绕某一单个媒体来进行具体教学,比如舆情应对只注重微博等新媒体上的舆情监控,对于线下传统媒体的监控则又少有问津,这就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课程缺乏交叉,容易导致各个专业的学生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显然也是不符合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新媒体知识背景缺乏

目前在高校新闻学院中任教的老师,大部分是一种单一型媒介,只熟悉某一具体媒介形式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登上讲台讲授课程,缺乏全媒体的概念。此外,从事教学任务的老师大多精通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而对其他新闻类课程所了解的不多,更不用说跨学科去了解互联网、企业营销这类新媒体课程。这样的师资队伍不利于培养新媒体技术特性所要求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跨媒体的工作能力。

三、新闻传播教育的革新路径

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要求新闻院校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思考如何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对传统新闻传播教育进行革新。根据上述三大困境,本文提出以下三种建议。

(一)调整教研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新媒体发展变化速度快,新闻传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研究媒体生态圈和捕捉新媒体发展态势,主动应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问题和带来的挑战,调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内容和方法。比如,要积极地传授新媒体知识教育,指引学生掌握与新媒体相关的传播技能,如大数据挖掘、融合新闻写作等,让学生成为主角,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教学工具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比如可以将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开展新闻传播教育,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实践,亦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掌握新媒介的运行理念,提高学生新媒介素养。总之,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应关注通识教育的传授,关注新媒体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设置要倾斜于新媒体方向

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媒介生态圈的巨变,这要求高校新闻课程设置应打破传统媒体时代专业教学的壁垒限制,引导学生在积累多元化知识和跨媒体思维的基础上,掌握新媒体的各种技能。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设置要重点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实践能力,建构起基础厚、跨媒体、精专业、重实践的新闻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出数字化的记者。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文字能力仍旧是基础,口头播报、视频剪辑、网络编辑以及事件策划能力等仍旧是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生存技能。在当下新媒体时代,课程设置要注重加强对数字化记者的培养。

此外,新闻学课程设计要注意将两个方面融合起来,一是将教学、实验、实践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要将新闻业务、媒介经营与管理融合起来。课程与课程之间,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要留有一定的扩充余地,以便适应新媒体更新换代周期比较短的特性。

(三)重构教师队伍内涵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新媒体知识和更新知识结构,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实现新媒体知识的重构,达到知识系统的重启,才能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学生的责任。高校可从媒体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记者、编辑、新媒体平台管理人员等,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任务中。这就要求学校在引进人才时,要突破学历上的过高要求,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外,还应具备一个让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保障。新媒体的发展显示了技术的强大力量,技术的进步更加凸显创意的珍贵。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技术平台的保障[4]。没有前沿的技术理念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师资队伍的重构就很难实现,创意的活动也难以实现。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必须进行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新教育理念,进入移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作为教学手段和工具,进行跨学科的通识教育的培养,积极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课程设计的革新,将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新媒体上,加强对数字记者的培养。此外,由于教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5],这要求在新闻传播教育的革新中,要特别注意教师队伍的内涵重构,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完善。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蒋银健.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 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新闻文体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进入新世纪的以来,随着研究资料的增多、研究视角的扩展以及理论框架的建构,曾经被认为值得期待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迅速展开,陆续出现一系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专著。这些研究专著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个方面,作为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往往注重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梳理,初步完成理论架构。 白润生先生正是从史学的角度进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他所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按照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按照历史的沿革,系统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制度先小数民族地区报刊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对少数民族传播内容进行论述。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白润生负责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在他撰写的这一部分中,他认为上个世纪初到30年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兴起阶段,从30~40年代到改革开放是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是繁荣阶段。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白润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在这部书中,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这本书,除绪论外分四编:蹒跚学步(远古~20世纪20年代)、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共计12章65节。周德仓著的《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在历史学的基础上采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藏文报刊发展、传播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构建藏文报刊的发展脉络,在周德仓的另一部专著《新闻传播史》对从原始文明时代至公元2000年这一时期发生的新闻传播进行史学架构。这本书还对对外新闻传播、的电影传播,新闻进行横向论述。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教学活动在学院里迅速展开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带有“中国新闻事业史”字样的课程,介绍中国新闻发展的知识、方法。在中国新闻史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进行理论化、学院化。《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成为高等院校新闻史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一个章节,《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成为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当真正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它往往显出力所不逮的疲态 。这种疲态表现在当下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很难具体地指导少数民族区域性的新闻实践。试以康巴藏区为例。

新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主要总结和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它是从新闻实践中来最终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历史主要论述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主要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在应用方面一方面具体到新闻实践又涉及到媒介的经营和管理。当涉及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时,对研究内容的判定如果按照以往的路径进行研究似乎行不通。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对于我们理解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有所裨益。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过的一段话:“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在葛兆光看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并不完全是小传统,也不是民众思想或者民间思想,而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这样看来,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会不会对精英和经典的部分进行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关注比较少?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客观社会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存在,也不像自然规律那样静止地等待人们去归纳和总结。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总是充满了变数。因此可以说,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在于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的,并且人们每天都在创造和改变社会,而自然界却不然。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主体性的互动,就必然有一种普遍理解的知识作为基础,这种普遍理解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人们在使用这种知识时通常认为对方也拥有这种知识,就知识的类别而言,知识通常分为感知知识和理解的知识,感知的知识通常是指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而理解的知识通常是抽象的知识。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通常是以具体的、日常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正因为是这样,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就不能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也不能脱离人们进行主体性互动时所使用的普遍理解的知识。因为如果用专业性的、抽象的术语来代替那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主体性互动的生活世界不复存在,剩下的知识一些概念和理论。因此新闻传播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应当注重对主体间互动所使用的具体的、日常的知识的研究,首先试图解释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仅简单地靠新闻出版的成品来研究,更要深入到新闻传播活动发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主体间的互动,以此更具不同主体间互动来进行解释的协调;其次当得到这些解释后,把这些解释放置在整个社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的建构。

对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而言,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康巴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康”是一个地理概念,是指青藏高原东部的藏族聚集区,为我国三大藏区(卫康、安多、康)之一。“康巴”是一个族群概念,是对生活在藏区的操藏语康方言的藏族的称呼。由于“康巴”生活在藏区,人们常常把“康巴”这一概念指代“康区”,因而,“康巴”既是一个族群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当对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进行新闻传播研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是什么?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是什么,它们在主体间是怎样互动的以及怎样进行重新的建构?其次,康巴藏区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文化上处于汉、藏等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费孝通“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北向南大体划出一条走廊。把这条走廊中一向存在的语文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联,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于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因此在对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需要进行历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角度;最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研究还承担着打击分裂势力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任务。正如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机构所承担的政治任务一样,在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研究中就不能忽视这一点。

本文为《康巴藏区报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SB0193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新闻文体知识篇(8)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16-02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报告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文化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增强“文化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新闻报道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新闻记者则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记者要正视这一重大责任,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把握新闻事业发展有利契机,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提高个人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力争成为高素质的媒体工作者。

1 文化大发展对新闻记者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即从事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职业的人。采集、编辑和传递信息是新闻活动的基本模式,也是社会信息资源得以传播的重要方式。记者作为具体的执行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作为职业的信息采集人、编辑人和传递人,新闻记者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其所期待掌握、应当掌握却仍尚未掌握时事信息的职责;从社会舆论角度来看,作为职业公众舆论的代言人、舆论监督的执行者,新闻记者承担着反映民意、弘扬正义、抵制邪恶的职责;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角度来看,作为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者和推广者,新闻记者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职责。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各种思潮不断激荡、碰撞、冲击、融合,这些在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闻记者必须明确自身职责,为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所托付的重要职责而努力。

2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记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当前文化大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和传递任务,新闻记者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政治辨别力和全面的专业技能。

2.1丰富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这里,我们结合新闻记者职责、新闻报道进行具体分析。文化底蕴是指新闻记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新闻采集、编辑和传递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与新闻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新闻史、新闻文体知识等等;另外一方面是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政治时事、法律常识、传播学等等。新闻记者的文化底蕴是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丰富新闻记者的文化底蕴显得尤为迫切。

2.2敏锐的政治辨别力

敏锐的政治辨别力是当好新闻记者的必要条件。新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阶级性、政治性色彩,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新闻信息多为百姓所关心和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事;从新闻报道的目的来看,新闻报道主要是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一定的大局意识、敏锐的政治辨别力,那么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也就更不可能履行好宣传报道的职责了。

2.3全面的专业技能

新闻报道的专业技能,包括对新闻信息的甄选能力、新闻采访能力、文字稿件的撰写和编辑能力等等。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有了更高要求。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技能,从众多庞杂的信息资源中提炼出正确的新闻观点,撰写出文字通畅、观点正确、论证有力的新闻稿件,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新闻精品。

3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记者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策略

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牢记社会使命,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通过新闻传播来凝聚人心、坚定信念、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全体成员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

3.1加强学习

“知多易识新,知多易辨错”。在当今这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文化知识更新换代更为迅速。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新闻记者,只有具备开阔的知识视野,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了解更多新鲜的、前沿的知识,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完善新闻报道,赢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内容与形式兼美的新闻精品。

3.2注重实践

实践是提升技能、强化素质的重要环节。新闻信息不是自然产生的,是新闻记者在辛苦的新闻实践活动后才得以进入传播领域的,新闻报道本身也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新闻报道脱离实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记者脱离实践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也只能是空中画楼、水中捞月。新闻记者需要扎根于实践,以便从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信息咨询,同时,也用新闻报道指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实践价值。

3.3强调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没有提高。反思是对新闻记者对某些新闻报道成品的内容、角度和社会效果进行推敲和检验,以总结经验和反省不足,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报道技巧不断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新闻记者要注重反思、强调反思,并将反思后所得应用到下一阶段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去,最终形成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文化的兴盛繁荣是一个国家、民族变革和进步的序曲。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期。新闻事业本身肩负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新闻记者应当更加清醒地面对发展形势,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闻文体知识篇(9)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用“德”“学”“才”三个字来概括。“德”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学”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广博的学识,新闻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应当具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掌握专业知识。“才”是指新闻编辑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越复杂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高,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写能力等等。

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着、明辨是非。如果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对那些论点或是过于片面、或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符合的新闻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这样的新闻播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既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又误导广大读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积累生活素材和提升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同时,还要注意把好文字声画关。因此要求熟练地掌握改稿配稿,画面组合,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等技巧,要懂得录音、录像、复制等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

三、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

受众对电视人来说,就是他们要争取的市场。电视新闻观众的多少,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兴衰。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深刻了解满足观众需要,才能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生命。新闻编辑要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一是判断哪些信息最有新闻价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工夫,三是采取会内外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的“两会”新闻。我们的镜头不单对准会场内,当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好形势的内容时,我们的镜头就对准了场外的工、农、企等行业改革的现场,解决了过去那种会议报道围着人头转的现象。四是头条的选择不应按官大官小去编排,对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的也要编入头条。五是在按主次编排节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对比编排,两种典型的鲜明对照,更加突出了导向意识。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做到有的放矢。电视编辑创新的意识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 五、组织策划能力

首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编稿。还要组稿。同时新闻编辑在组稿时必须重点突出鲜明的思想。

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有高超的策划能力。策划项是既要决策又需设计的工作,而获取信息是新闻编辑决策的前提。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编辑方针的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方式的确定等等,都要依赖外部与内部的各方面信息。因此,策划主体必须时时刻刻追逐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

六、较强的编排艺术能力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排电视新闻,例如,在编播节目时,要根据本台的宣传宗旨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充分考虑政治类新闻节目与文体娱乐类新闻节目的有序安排,全面、系统地考虑整档新闻的框架、节目的内容,甚至每条新闻的位置以及每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增添裁剪、删节取舍,使政治类、经济类、文体类新闻节目有序排列,作到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性,从而实现较佳的电视宣传效果,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

七、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新闻编辑在编辑中会碰到各种新闻体裁,既要撰写评论,又要驾驭各种文字体裁,还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标题,这就要求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

八、电视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而正是电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新闻文体知识篇(10)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峰,刘丽琴.财经报道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视角[J].中国记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J].新闻爱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陈立敏.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爱好者,2008(1).

[5]蒲继东.财经记者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J].新闻窗,2011(4).

[6]杨大明.在搜狐记者训练营第六期讲座全文[EB/OL].http:///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飘萍,肖东发,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5.

[8]刘海贵,张帆.美日新闻教育及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3(3).

上一篇: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 下一篇: 环境工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