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7 20:16:40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1)

“核心象征是指一个社会因其文化独特性表现于某种象征物或意象———通过它可以把握一种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应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它具有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并被成员所认知,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的基础。”拳种流派无疑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象征。通过它不仅能够清晰的窥探武术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而且可以系统地把握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历史地唤醒传统武术文化的集体意识,方便地凸显传统武术文化的特有属性。传统武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并以不同流派的特定拳种作为传播载体,流传社会,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分枝发叉,不仅构成了系统认识传统武术的文化脉络,同时也延续了传统武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生成,体现的不仅仅是外在技术风格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演绎和精神充盈。就具体的传统武术的流派而言,无论是体现不同地域特征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还是体现技术特色的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梅花拳,抑或是有着文化差异的以佛教为文化支撑的少林派、以道家为文化支撑的武当派、以道佛兼容为文化支撑的峨眉派等,都以拳种流派的方式传承发展。尽管这些武术拳种流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无论是哪一个拳种流派,都不能遮蔽共有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文化哲理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就具体的武术门派的拳种而言,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迅猛简捷的少林拳、舒展大方的长拳等,可能因创拳者个人的修养使然而具有鲜明的套路风格,但都不能脱离共有的修心养性、延年益寿的文化追求和以拳会友、以和为贵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在体现武术技术多样性的同时,也承载着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因历史记忆而形成自己的传说故事;因集体记忆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因共同践行而形成自己的行为范式,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1.2武术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内在精神的写照和中华文明创造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因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更因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而惊艳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在其经历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核心价值如同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一直维系着文化体系的稳定性和内在精神的一贯性,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同于他国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人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与一般的从属关系。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内核,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性,同时也凝练出武术精神为其核心价值,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不同传统文化门类识别的文化标识。尽管传统武术的拳种林林总总、风格各异,但内敛的武术精神是一致的;尽管传统武术的门派纷争不断、各执一端,但弘扬武术精神的目标追求是相同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统武术从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中汲取的武术和谐精神,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所追求的“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式的对身体的无度开发,这对于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理念,无疑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传统武术自觉担当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倡导侠义、爱国的民族精神。习武之人反对追名逐利、见利忘义的工具理性,处处体现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这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武术精神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自律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反对争强斗狠、倚强凌弱的竞争意识,倡导对人格的磨练和自我道德的提升。正是由于传统武术远离你来我往、争强好胜的打斗,超越了好勇斗狠、搏杀格斗的实用,才由功利性的技击术提升到传统文化的层次。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传统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在个人的发展中,武术精神把刚健有为融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追求,反对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生命消耗。总之,武术精神作为核心价值,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武术具有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毁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传统武术具有代代相传、饱经沧桑而不绝的传承力。

1.3习武之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主体

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者。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不难判断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因此,在大文化环境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主体必然是由人来承担,并通过人自觉、积极的行为,体现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象征,表达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价值。文化空间的主体,可分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传承主体主要指文化的传承者,保护主体指肩负并且从事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个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共同主导着文化空间的成长过程。传统武术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核心主体是生命不息、习武不止的习武之人。从传统武术文化的贮存和掌握上讲,它的存在不仅有赖于习武之人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有赖于习武之人掌握的叙事行为和符号解码。传统武术文化属性属于无形的、动态的文化范畴。正是习武之人不离不弃、持之以恒的坚守,保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力;也正是习武之人闻鸡起舞、躬亲实践的坚持,保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活力。从传统武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于习武之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象的身体符号,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因此,从符号学的视角,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习武之人为载体的活体文化,是通过习武之人的演练来展现的动态文化。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递和继承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习武之人师徒相继的传承机制和口手相授的传承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不仅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还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守望和文化创新的冲动。传统武术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结束了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不仅受到法律的强制性保护,也获得国家的政策性支持。相对文化空间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习武之人主要承担文化的传承,属于传承主体;政府更多承担文化的保护,属于保护主体。但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和依赖政府的保护作用,而忽略或轻视了习武之人作为传承主体的核心地位。因为习武之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既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活的宝库,又是传统武术文化薪火相传的“执炬人”。可以说,没有习武之人的自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就失去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甚至失去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最终会因文化水土的流失和文化环境的破坏,而导致文化空间的解体或破碎。所以,传统武术文化唯有在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共同呵护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维持文化空间的张力,充实支撑文化空间的活力,尽快走出被竞技武术边缘化的困境,积极融入当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2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方式的意义解读

2.1传统武术扎根民众,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具有吐故纳新的文化生命力

传统武术源于生活,扎根民众,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日常生活的生活化艺术。“生活艺术化的深层内涵,不在于悦人耳目的声色之美,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传统武术不仅超越了看家护院的实用性,也跨越了攻防格斗的技击性,在注重身体行为美的追求中,更加关注人们意志品质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忠”为首的主线,注重品格,强调修养,把伦理道德作为自身文化空间的内在规定性,使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唯美的、形式化的身体艺术,更是一种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有助于为人处世的生活艺术。迈克尔•欧文•琼斯认为,“大部分民间艺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体验,只要有日常生活,就有民间艺术”。传统武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营养”,也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绵延推进具有了吐故纳新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武术并非“古董”仅仅存在于过去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作为鲜活的生活艺术存在于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使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持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日常性和民间性。在当代文化空间中解读传统武术,必须结合日常生活对传统有新的文化认识。日常生活虽然相对平稳、波澜不惊,但平稳的表象下具有不可遏制的涌动。这决定了传统武术的传统,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并非具有一成不变的固化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丰富,传统武术也在吐故纳新中承前启后、延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传统武术的传统可归结为一个既定的静态体系,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对过去一切文化记忆与文化经验的累积、总结与表达。从发展的辩证角度,把传统武术的传统可视为一个待建的动态体系,它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超越,更是一个族群核心精神价值的凝聚与具体体现,形成于过去、存在于现在、传递到将来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与当下社会环境相适应、与当下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求存变化和求新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源自百姓生活,流传于民间市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逐渐凝练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累与表达,并相对现代体育文化而言,因独特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容,逐渐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空间。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太极拳的演变。太极拳产生于“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田园生活。它不仅体现了普通百姓强身健体、怡然自得的生存需要,更反映了普通百姓修心养性、享受生活的文化需要。太极拳一经产生,便迅速在有共同生活经历的民众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因生活境遇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产生了太极拳的多种表现形式,即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为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生活艺术。因此,传统武术因为文化共享的大众性和文化认同的平民性,使其不能远离生活和脱离社会,在一个完全封闭、自律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一定要把握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大趋势,抓住文化大繁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机遇,使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积极地回归社会以获得存在的基础;积极地回归大众以获得传承主体;积极地回归生活以获得艺术活力。

2.2传统武术存在的群落化特征,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

文化空间不是与外在隔绝的、封闭的空间,而是在文化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具有相对独立存在价值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通过提供特定的背景衬托、必要的条件支撑、必须的场域作用而凸显的空间范式。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认识,按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要重视以群落为基点的发展特征。如对传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戏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群落化特征。同样,在当代文化空间中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也应从社会层与文化层的交互作用与共生关系中,把握其存在的群落化特征,从而为文化记忆提供参照,为文化归属提供依据,为文化寻根提供方向。不可否认,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其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遭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通俗、流行文化,在时尚、娱乐、消费观念的引领下,迅速成为受人青睐、甘愿追随的大众文化。这对于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退缩,更为严重的是,它会造成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者”的眼光,审视传统并归结为“旧的、过时的老东西”,认为传统文化不够潮流、不合时宜、不上档次。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对流行的现代大众文化的认同和亲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对于传统武术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典型和突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尤其是跆拳道、柔道、瑜伽、搏击项目的引进和扩张,使传统武术的核心象征明显退化,核心价值逐渐失落,核心主体严重萎缩,出现了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和文化空间破碎的环境危机。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吉尔•利波维茨基层说:“我们曾拥有的是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现在到来的是已臻极致的现代性”。在“尚未完成的现代性”时期,我们常常表现为有失偏颇,要么舍己从人、“全盘西化”,要么食古不化、固守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处于割裂甚至对立的状态;而进入“已臻极致的现代性”时期,我们摆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地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走出了追求文化认同整体性的误区和文化发展同质性的偏执,更在文化生态的理念下,倡导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追求文化发展的个体性、异质性。尤其自21世纪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对文化空间本土性、草根性的溯源,使人们对文化原生态的群落特征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传统文化的群落化趋势,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传统武术而言,文化认同的群落化与多元化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文化形态繁荣共生的前景,也由此看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文化空间中发展的可能性。在民间的文化空间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武术群落逐渐复苏,如河南的登封和温县、河北的沧州、山东的菏泽、广东的佛山、湖北的黄梅、广西的桂平等武术之乡不断崛起,彰显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各个地域武术群落化发展特征,一方面赋予了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找回了特定文化群体对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和乡土情结,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传统武术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都市的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传播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既有坚持内容与形式都“原汁原味”的“坚守者”,如以拳种命名的武术俱乐部;也有坚持传统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当下需求改变教学内容的“改良者”,如高档会所的太极拳研习班;还有为适应都市化传播需求对形式与内容都进行大胆革新的“创新者”,如大型晚会中的武术功法表演以及高校开设的传统武术课程等。他们都以群落化的方式,存在于当下的都市文化空间中,并通过文化认同将文化空间中的个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不仅为传统武术的当代在场提供了“证据”,也为传统武术的都市化传承提供了契机。

2.3“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下的文化自觉,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尊重文化差异、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积极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各个民族抵御文化整体性、彰显文化个性的重要方式。文化空间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力保护,不仅确立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存在的文化空间,也保证了该文化空间的得以传承、延续的活体性。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境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以群落为单元,持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自成一派的技术风格。然而在现代文化空间中,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竞技武术的强势,传统武术生存的文化空间被不断挤压,致使一些门派拳种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2006年、2008年、2010年公布的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一批没有“传统体育”的目录,但在“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6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二批有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分类,并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14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三批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7个传统武术拳种。对传统武术门派拳种的“非遗”保护,不仅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这一文化空间的高度重视,也体现着人们对传统体育生态维系的热切期待。把传统武术列入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立足于文化空间对其展开“原生态”的全方位保护。因为,引入文化空间的概念,就是要强调“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基于这种保护理念,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传统体育乃至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文化空间中的核心象征、核心价值、核心主体,从而使传统武术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传承和延续,能按其固有的生存环境、传承方式、文化理念进行,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结构与文化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国家层面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避免了因外来文化的强势所造成的文化替代,也避免了因社会的突然变迁而引发的文化断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武术,由于明确了传承者和被传承者,使传统武术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能够按照原生态的模式不断延续,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42-03

Abstract:The cultural struc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onsists of three layersexternal layer (physical surface), interface layer (political system), and internal layer(spiritual factor) The three layers are connected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the cultura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has a unique mode of thinking, including simple dialectical thinking, emotional imagery thinking, empirical thinking and analogical thinking This kind of thinking mode illustrates the unique mind pattern and wisdom of Chinese people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Wushu culture;cultural structure;cultural thinking mode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武术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是武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科学把握和深入理解武术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对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和精髓,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的魅力,提升武术文化的品质,进而提高武术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武术的自信心,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概述

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是武术的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理解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必须首先科学把握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和基本内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埋、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因此,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全息影像”,有着自身的内涵,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因此,按“文化层次”之说,可把传统武术文化结构分为:拳种、套路、器械功法、外在活动形式等的外显层(物质层);师徒传承、师门规范等的中间层(制度层)和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的内隐层(精神层)。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步升华,综合构成传统武术的文化体系。外显层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武术文化事物,是武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内隐层是武术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核心;中间层是武术文化外显到内隐转化的桥梁。三个层次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1.1 外显层:“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

套路、格斗及功法练习是传统武术最显著的活动特征之一。“舞对合彀”的打练结合,是传统武术的最基本活动样式。“舞对”指两种有机的习武形式:套路单练为“舞”,两两相当的相互格打为“对”;“彀”指决窍。“舞对合彀”要求套路单练当与双方的技击训练相互为用。个人的套路单练并非徒炫人目的“造型艺术”,于是需要习武者在了解技法意义基础上的“练时无人似有人”;“两两相当”的对练,要求通过预设性的格打技法来强化对“用”的体会;而作为临阵实用的散手,则是“敌我关系”及武术技击价值的直接显示。因此,以势势相承的套路作为习武入门之法,继而拆招、散打并兼习各类功夫,由此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活动样式和技术发展的基本内容,从中深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技进乎道”的旨趣特征。

“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阴阳之变。对于传统武术,浑然无迹、有感皆应既是中华武技之道的生动体现,又是阴阳互济的契合结果。明阴阳之变是“技进乎道”的习武原则。传统武术中的阴阳互济观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万物最佳存在方式的基本认识,其中寓含了“道”的法则与精神。另一方面是“柔弱胜刚强。”传统武术理论认为,只有“四两拨千斤”式的随机而发,方是传统武学有的臻美境界与技术精髓。再一方面是习武者个人品质在某种意义上比身体条件更重要。只要具备了应有的意志品质加上训练得法也就能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那怕身体有一点伤残,照样能练出惊人的功夫,这就是传统武术中一再强调的“苦恒出高手” 。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在传统武术中得到了最生动的闪现。

“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是传统武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思考,也是一个东方智慧的文化成果。这种神明之境的“武技之道”,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习武者的热情,在实践中不断去营造武技艺术的自由王国。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在整个“行之维艰”的具体过程中,它那注重“格物致知”的实践理性,强调坚忍不拨的意志品质,讲究阴阳互变的技击思想,钟情动作形式与艺术境界相统一的审美旨趣和追求内外兼修的习武原则等,都从一个侧面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1.2 中间层:“择徒拜师”的传承方式

一方面,择徒,是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各家拳种门派无一不把传人的选择当否,视为本门拳种是否能够传承繁盛的第一关键。尽管也有对求艺者身体条件方面的要求,但最终关注的是包括意志品质在内的道德状况。“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已成为整个习武群体的普道认识,由此形成了入室传薪的择徒样式。另一方面,作为传承载体中的“师”,在整个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传统社会中,一切以实践经验为特征的百工诸艺的衍流,往往是通过掌握着丰富实践经验知识的师辈对后继者的传带,其中包括武术。然而,传统武术在对“徒”提出了种种要求外,也对为“师”者提出了相应的责任与规范:既要有拳理功夫上的真技实艺,同时也需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每一位被尊为师者赖以建立个人威信和地位,并能对本拳门产生强大凝聚力的两个必要条件。

师徒传承在传统武术的生命进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脉搏跳动,这就是对它文化价值的历史肯定。当今,师徒传承对武术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既有利于拳种技艺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发展,又具有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群体凝聚的价值。

1.3 内隐层:“道德本位”的人格塑造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传统武术,同样奏鸣着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作为内隐文化的武德,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积流,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环链。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体中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作为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从本质上讲,即是提出的一个如何做人的价值尺度。这个尺度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形成的一张反映广大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这张道德之网大致由武德伦理规范、习武中的意志品质和体现为乡土文化的侠义精神三部分所组成。武德伦理规范是传统社会一般道德伦理在习武群体的投射,其核心内容是孝悌、敬诚;意志品质在传统武术中强调的是习武者通过体肤磨砺而达到的人格完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侠义精神是指习武者以武技为手段,以道义为规范,在社会活动中显示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对习武者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本人的秉性修养两个方面。

传统武术有两个文化向度:一是习武者在技艺上的不断提高,二是在自我道德上的逐步完善。在传统武德的结构中,武德伦理规范是武德的基础,意志品质是武德的实践磨砺,而集中体现了习武者理想价值的侠义精神,则是传统武德中流光溢彩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它绽开“武”的横空浩气,渗入广大民众的心灵,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某种价值尺度,也是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2 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传统武术文化核心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文化应该包括人们行为和思维两个主要方面,如果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中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显示出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偏向。”因此,基于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挖掘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对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的精髓,再现民族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种。

2.1 朴素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方法,阴阳互补、天人合一则是其中的根本观念。中国传统中所谓的“道”,离开了阴阳,也就成了一个混沌的存在。因此,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万物生存变化的关联点,与太极、四向、五行、八卦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这个民族、这个世界总的理论。

传统武术文化的塔尖上同样闪烁着这一智慧的光芒,可以说,明阴阳之变,求内外合一,是传统武术以及天地精神的一个基本道属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观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是用对立项的矛盾形式来概括出事物的特征,以便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这种阴阳观被引入传统武术理论后,随之衍生出了诸如形神、内外、动静、刚柔、虚实、开阖、起落、攻防等一系列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范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我国的传统拳理中没有了这些概念范畴,那么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理论体系,就无法加以理解。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也就会大大逊色。

中国传统武术中阴阳范畴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拳种将阴阳理论推演得更加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拳种无论哪一派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强调刚柔相济的重要性。认为“刚不能久,柔不能守,纯刚纯柔都不是上乘功夫”。不同的拳种虽然练法不同,但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达到刚柔相济。求得刚柔相济,是传统武术的根本要求。由于刚体现为一种强猛的、外在的运动特质,所以属阳;柔体现为一种恬静的,内在的运动特性,所以属阴。传统武术理论中要求明阴阳,事实在许多地方就是指刚柔,所谓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武术朴素辨证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拳种训练的实践看,如以柔入手的太极拳,要求首先要摧毁人们动作中原有的坚硬劲,使它化为柔软。要“有心求软”,“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然后才能“无意成刚”,再到“刚柔相济”;再如形意拳则是从刚入手,“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先练明劲,再练暗劲,最后是化劲。明劲是刚,暗劲是柔,化劲是刚柔相济。另一方面,从刚柔相济的内容上看,首先表现为一种两两相当的实际格斗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刚柔相济就是体现为净力的发放,在净力发放过程中,必须刚柔相济,如果纯用刚法,力布满身,牵拉不力;如果纯用柔法,则气散不力,落点没有归着力。其次,从生理机能看,肌肉只有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强度以后,才能产生兴奋,形成收缩,这种刺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刺激的强度越大,肌肉兴奋性就越高,所募集到的运动单位就越多,因而,如果动作过分柔弱,必然导致缺乏足够的刺激强度,肌肉的兴奋性就不会出现,从而气散不聚。

2.2 情感体验的“意想”思维

意想,是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直接把握自我体物原则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十分强调习武者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把握传统武术理论中的要求和原则。“意想”在理论上又被称异象,异指客体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是指主体化了的客体物象。作为内心世界的“意想”,一方面具有在线客观事物形象的功能,因为任何客观事物形象都是通过主体的思维方式、认识观念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这种“意想”也可以产生出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功能,这种没有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事实上就是一种符号化后的把握。

中国传统武术历来要求的就是到最后必须进入一种“拳无拳、意无意”的境界,这种以脱化神明为特征的传统武道是很难言说的。这种客观存在就要求习武者必须在长期日积月累的不断实践中用心揣摩和感悟,方能有所把握。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汉字,大量带有比兴修饰手法的理论描述,同时也强化了传统武术中的“意想思维”方式。在这种“意想思维”方式作用下,传统武术就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意想训练”,这种“意想训练”是一个充满了个人现有经验和情感联想的内心世界,在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太极拳家认为,习拳必须想其义,“心如梦,肝如剑……”这种对于人体五脏用了如梦、如剑、最灵便、快如风的不同要求,显然不是一种对理论逻辑演绎以后的概括,而是诉诸于习武者内心自身的经验感受。

通过内心对“意想”的体验来感悟习武的要求,应该说是传统武术中一个基本法则。清代乾隆年间《拳经拳法备要》中,联系到行役拳中描述“起时直龙升天,落入霹雳击地,起无影,落无踪……”这类带有比兴修辞手法的理论描述,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审美意识,通过这种审美意识使得文字风姿绰约。但这种理论描述是意想性的,内容与内容之间并不具有逻辑性,这就导致习武者在对这种拳理进行理解时,不得不依靠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此时,“意想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意想训练”从它的特征来看,不是一种无端的冥思苦想,往往也借助比赋、联想、判断、推导、自我预示等心理活动来作为训练的方法路径,从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某种相似性或相近点出发,或对一事物的形象和本意引申,用另外一个事物去表征,这样就突破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形成一种主客观高度融合以后产生的内在张力。应该说,以个人感悟为特征的意想训练,是传统武术理论中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重要所在。意,在具有鲜明内向性思维的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难以磨灭的悠远影响力。

2.3 经验思维

强调实践,注重行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所谓“道不可离”,就是指主体不能离开实践,如果离开了实践,就不是道了。在一些技艺性的传统文化领域中,形的意义尤为重要。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武术的历史延传,主要不是通过对典籍文化的认识来进行的,也不是通过对典籍的阅读理解进行的,关键在于实践的体验。习武者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中国武术中的传统武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观念系统,要孝、要敬、要悌等等,要诚信、要讲礼义廉耻等。另一个就是由具体行为体现的实践程序,传统武德不管在观念上如何丰富高远,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对内在的人格塑造,这就决定了传统武德从它形成的开始就是实践,而非思辨,要完成武德的人格设计,也只能靠习武者本身对这一观念理解基础上的社会实践。另外从技术提高上看,武术技术的提高同样也是一个实践体悟的过程,一部《中华武术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历代习武者在一种价值认同追求下,不断建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发展史,从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求实务本、自强不自的文化精神。

以口传心授为特点的传统武术,奉行经验哲学,师父的体验可以讲给徒弟听,但他难以将娴熟的技艺同时直接交付给徒弟,因为这种技艺是师父本人长期习练的结果,只能凝结在师父的个人经验中,只能于师父之手,而不能达到徒弟之手。徒弟要把师父的经验以及拳技水平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只能照法实例去做,而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传统的习武之道过于偏实践体验而忽视了理论上的论证、创造,因此使得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闪烁着实践理性之光的经验,很少得到应有的系统整理和传发,大多数是作为一种秘法心诀,或者五言格言。从而导致,对于一些妄语从从、多无边际的妄谈,只能采用经验否定的方法。所以,缺乏理论深度的经验,在实践中又存在很大缺陷。

2.4 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

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特点,是通过并不存在的逻辑关系比赋推理,或者交感互渗,从一个已知对象的知识推演扩展到另外一个未知对象,这种思维方式给传统武术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文化印痕。如,传统的武术中,很多人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这种五行学说被渗入到武术中以后,不少拳种纷纷把这种东西强行分配到自己的技术动作上,从而使五行生克无处不有。随着五行学说的深入,相生相克的理论被传统武术引入,一些拳种也逐渐仿效,说什么拳能克什么拳。这方面,行役拳是一个代表。事实上,按照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类推出来的什么拳克什么拳,就是一种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结构。另外一个以类度类的典型事例就是功法练习。在功法练习中,这种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也清楚的反映出来。如点穴和轻功,大量的武侠小说,传闻故事,乃至于今天的影视媒体,都在渲染着这些东西。在今天的习武群体中,可能很少人会把这种点穴和轻功在实践中加以练习,但是,在传统武术文化上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武术功法的点穴,从它的文化源头上看是由古代中医学中的针灸而来的,应该说它源于中医学中的针灸,在这里,针被类推为人的指。还有轻功中的纵跃术、踏壁等也都是类推出来的结果。但有些类比推理出来的功法练习缺乏必要的逻辑前提和因果关系,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往往使一些理论描述走入了误区。因此,这种练功方法只能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练功处方。

传统武术的根本旨意在于对习武者技术以及身与心的全面塑造,由此构成了“目标-实践-价值”这样一个文化指向系统。其文化结构和文化思维方式是传统武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体现了武术文化的整体框架、丰富内涵,以及武术文化的思维智慧和品质。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它不只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身体活动范围之内,必然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价值观,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人们的理解阐释和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存与进化,它的基本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智慧,至今在广大的习武群落中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传统武术文化特征散论[J]天津大学学报,1992(3)

[2] 戚继光练兵杂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葛翠柏,唐永干 论佛教在中华传统健身中的影响――兼论佛教在中华传统体育健身理论中的作用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1-8

[4] 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 沈寿太极拳论坛[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 唐永干,田标,黄瑾 "体育文化"悖论(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6

[7] 田标,唐永干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新解"[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10

[8] 戴国斌看不见的武术套路美:一项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4(4)

[9] 肖红征,曾于久武术理论研究若干文体的讨论[J]体育科学,2004(8)

[10]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11]唐永干,田标, 黄瑾 论《周易》中的体育文化滋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10

[12]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3]陈筠泉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14]田祖国 人文精神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伦理教育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66-69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85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6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上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青年站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湿地。但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的那样,当今的全球化趋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2]”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价值和面临的时代挑战研究,来讨论如何保护好这一笔具有悠久历史和博大载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笔者查阅了有关非物质文化方面和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共80余篇。

1.2田野调查法笔者曾对传统武术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并还多次调研过传统武术的赛事活动。

2结果

2.1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价值

20世纪末的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之中。从现象看,以后工业社会为标记的现代文明,对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整个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有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它对现代社会具有互补、调适和启迪的作用,从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张力和现代价值。

2.1.1传统武术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为基本运作机制,在日益喧嚣又高速运转的现代文明中,人们品悟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古朴情趣,想给自己找回一点失落的“野性”。于是,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价值与魅力为世注重。传统武术在提高技击能力的过程中追求“技、身、性”的和谐统一。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技”是指技击功能,不仅是形式上的套路演练,更重要的是从“形”到“化”,从“有”到“无”――技进乎道的深刻把握;这里的“身”是指强身功能,即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而达到形体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这里的“性”是指对习武者道德情操的砥砺。技、身、性的和谐统一,是传统武术价值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充分反映了传统武术积极进取、奋发自强的不屈精神。可以说,中华先祖一贯倡导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在传统武术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彰现。阮纪正在《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一文中指出,传统武术阴阳互济,顺势化解等操作方式,反映了一种通过内部自觉颉颃制衡调控求得稳定和谐的内源性多样化取向,以太极图为这种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中似乎并非全部都要让位于体现十字架精神那种两极对立、实力抗衡的操作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可[3]。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存在,也是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所在。

2.1.2传统武术是当代体育文化中的另一图景不用否认,长期以来的世界体育“大观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要场景的。由田径、体操、球类等等主要活动内容构成的西方体育,呈现出强烈的物理学特点,它要求运动员跑的速度更快,投的距离更远,跳的高度更高,举得重量更多,旋转的难度更大,打击的力量更猛,因而逻辑地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4]。然而,讲究“躬行体悟”、“阴阳互济”的传统武术,洋溢着浓郁的传统哲学文化意味和传统美学特色。在技击观上,它追求“以巧斗力”,而视“气力愤发”为下乘之技;在健身观上,强调以“内”为主的内外兼修,而非西方体育那种外在的自我张扬;在审美观上,并不刻意形架的规范,而追求一种“练神还虚”的神明之境。当代世界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东西方互补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武术,应该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华精神,按照自身的文化逻辑来谱写出今天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华彩乐章”。

2.1.3传统武术蕴含着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生命活力当代的竞技武术无疑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种时展,但是,“棍图”(Stick diagram)化的套路运动和与套路相分离的散手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武术走入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世纪之交,在对“中国武术向何处去”的历史发问中,不少人把环视的目光对准了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传统武术。在延绵的历史中,传统武术曲折坑坷而传承不绝,这本身就是对它旺盛生命力的绝好证明。它那深邃、广博的文化蕴藏,是重构当代武术文化的丰厚资料源。在世界体育史上,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发掘,从而点燃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圣火,成为当代人类文化中蔚为壮观的一幕,这也是否预示着中华武术的振兴,寄希望于传统武术呢?

2.2当代传统武术委顿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新旧鼎革的巨变,武术也霍然进入了一个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然而,在这过程中传统武术的文化家园渐趋委顿、荒芜,以致什么是“传统武术”似乎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如同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常常是因人自身造成的一样,传统武术目前所面临的时代困顿也由多种深层原因所致。

2.2.1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震荡当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无逃于天地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对于中国而言,融入全球化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时代特征,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然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科技、教育、商品、信息及大众娱乐等为内容的西方文化逐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强势文化而不断扩张,其他民族文化则处于这种强势文化的“笼罩”下,并被日益消解,显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我国传统武术所遭遇的冷落与尴尬,某种意义上正是西方体育文化无孔不入的侵蚀结果。

2.2.2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迷惘“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5]。传统武术是以追求技击之道为本质属性,以此规定并制约着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并逻辑地延伸出了以技(技击)、身(强身)、性(道德)三者有机结合的基本价值体系,长期来被习武者所恪守、遵循,由此融铸了传统武术博大的文化载量,而当代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迷惘也正是从这儿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就有部分人士先将追求技击之道的传统武术本质属性混同于价值功能的技击格斗,继而再将其技击价值与健身价值对立起来,将武术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功能相混淆,至今是目前武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另外,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迷惘还表现在自觉以西方体育文化为参照,使得传统武术无论是其活动样式、价值体系及文化内涵,均发生了过滤和割裂。近年来,各级武术管理部门不时举办一些传统武术的赛事,“传统武术”一度成为时髦而走热。但是,由于竞技武术活动样式的强烈辐射以及理论上缺乏对传统武术概念的厘定,因而所谓的“传统武术比赛”难以根据传统武术的文化特点来进行(其中甚至不乏近十多来才兴起的木兰拳、扇),其评分标准是依照竞技武术的《竞赛规则》,评分者是竞技武术的裁判,加剧传统武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得不向竞技武术靠拢的局面,这类“赛事活动”根本无益于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2.3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作为当代中国武术运动主流文化的竞技武术,其中的套路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定位于“自由体操”和“艺术体操”,所以其历年制定的《竞赛规则》和技术样式也越来越呈现出西方体育文化的色彩;即便1979年开始试验的散打运动,是对原来单一套路比赛形式的补充,或是对社会上批评操舞化套路运动的回应,但无论是比赛方式还是场地等,处处透显着西方搏击运动的文化痕迹,难以寻觅中华武术的文化灵魂。由于“一花独秀”的竞技武术其异于寻常的发展动力基本上来自于一种由主管部门介入、被高度组织化的各类赛事制度,因而对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武术活动格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使得传统武术面临两种境遇选择:要么被竞技武术化;要么充当一朵离散聚合任自由的“花”。人们总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来把捉文化的现实性的。由于上述影响使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竞技武术成了中国武术的全部。

3结论与建议

国务院2005年下发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6]”作为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传统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的文化成果,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斑斓历史。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武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文化嬗变:它的技术样式被日益过滤,精神价值在不断淡忘,身怀技艺的传人先后离去――其宝贵资源每一刻都在流失、湮灭。在我国近年悄然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一些传承有源的传统拳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政府部门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侧面清晰显现出当代武术号称有六千万习武人口的表面“盛世”下传统武术文化濒临危境的无奈事实,这显然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维护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是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是个迫在眉睫的实践问题。为此,本文谨提出以下几点芹荛之见:

3.1发挥多方互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武术保护工作,是个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政府的宏观主导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是两大不可或缺的方面。长期来,传统武术并没有得到国家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应有重视,他们更关心的是争分夺牌的竞技武术;而在民间,传统武术则沿袭原来的传承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而面临一种“合法性危机”,诸多文化精神和技艺内容渐趋黯淡。

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政府的主导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统筹与支持,所谓的文化遗产保护将一事无成。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文化生命在民间,广大民间习武人士是目前传统武术主要传承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认同。政府部门的统筹与支持应该是宏观层面的,不能以行政力量来越俎代庖。因为这样做不但会严重挫伤民间保护、传承传统武术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因不清楚传统武术的具体文化内容而使所保护的对象变味。同时,有关武术理论研究者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当今社会里,传统武术任何一个层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研究的介入,尤其是有关传统武术的文化保护,更是一项学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须得到理论研究的支撑。

3.2落实两个重要环节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16字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7]。传统武术的文化保护无疑也应以这16字方针为指导,并在这基础上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体保护措施。

首先是传统武术的保护在目前当以“抢救”和“保护”为紧要。传统武术是一种动态文化,它主要由师徒传承方式而逶迤发展。近些年来,许多掌握、了解传统武术拳理技法精髓的老人逐渐相继过世,致使不少技艺功法已成“广陵散”。因此,应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采用多种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武术挖整”工作基础上,培训专门人才,进一步开展有关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挖掘、普查与整理,并在这基础上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对于一些传承有源并符合条件的,应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国家力量加以保护。目前,已有“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沧州回族武术”、“邢台梅花拳”等已进入了我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次是使传统武术在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得到时展。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绝对不是对“吾家旧物”的原有循袭,这也就是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的“传承发展”。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武术本身是一个瑜瑕互见的复杂文化体,其中既蕴藏着前人的智慧精华,也裹挟着不可避免的历史积尘,同时还更多地隐匿着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转换机制才能焕发出其时代价值的文化传统。这必须在对它进行深刻理性把握基础上的扬弃和创造性转换。如不善于吸收前人的文化成果,传统武术的智慧精华只能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如不善于批判否定,传统武术就无法实现其自身发展。“海纳百川”、“生生不息”,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所在。

3.3注意传承人才培养文化的发展是需要载体来进行绵延的。有着巨大历史跨度的传统武术,是通过代际传承最终凝聚为具有自身价值的文化系统。可以说,武术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对它的历史衍传主要不是靠对文字的理解来进行的,而是需要“犯手实做其事”。从这个意义上,技艺传承当是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中的最重要任务。当前传统武术的濒危,很大程度上也是技艺的失传,这必须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于传统武术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人群:一是社会上的普通武术爱好者,他们是营建传统武术生态环境的基础;二是全国各体育院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专业基础与要求,他们应比前部分人群对传统武术技艺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刻;三是应像竞技武术运动那样,形成一个传承传统武术的专业化精英群体,他们是传统武术拳理功法的薪火接续者。三者相互关系,但承担的任务及作用有所不同,由此构成传统武术的人才传承载体,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家园“莫失莫忘”的自觉守望者。眼下各地开展的传统武术“申遗”工作固然能引起社会的一定重视,但如没有基本载体的实践传承,可以肯定说,难以改变它在全球化浪潮下被荡涤和吞噬的濒危厄运!

3.4形成自身赛事制度竞赛是橇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铺设的快车道。形成于50年代的竞技武术,也正因为得益于它的竞赛体制,才迅速提高了它的运动技术水平,并奠定它独领的文化地位。所以,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机制就不能不引起传统武术时展的思考和借鉴。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靠自发状态的民间土壤养育不出传统武术的参天大树。请看,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惊人发展到中国竞技武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又有谁能离得了竞技杠杆的橇动作用呢?

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民族内部成熟的文化内涵如同遗传基因,并不能以削足适履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随意更换,尤其难以用单一的西方标准来进行评价、切换。因此,我们应该在对传统武术整理、研究的基础上,立即着手制订出一个符合其自身文化价值和技艺特点的赛事制度,不能设想一个传统文化样式的复苏可以无视自己的文化命脉与价值规定。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文化归纳,把长期被忽视的武术文化特点整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内源性的文化张力,形成当代武术运动发展的“双轨制”,使竞技武术不再成为当代武术的主流文化现象,而是两种同源异流武术文化的互补共存,互相映辉,使已逐渐失去身影的传统武术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G].

[2]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4.

[3] 阮纪正. 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J].开放时代,1996,(3):24-29.

[4]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43-46.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武术正走向世界,武术界不少人对此既喜又忧。喜的是中华武术的新局面,预示武术将有世界性的更大振兴,忧的是国外武术爱好者学武术,是否能真正学到其精华?这股“热”能否持久并进一步高涨?这里的“忧”是指不少外国人刚穿上色彩鲜艳的中式对襟密排扣“武侠服”学武时,确实兴致冲冲,但时间一长,虽也有部分人学的非常努力,却也有些人为自己的动作缺乏中国武术的特色与神韵而感信心不足。作为古老民族文化遗产一部分的中国武术是沉浸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气息中,允吸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乳汁而产生与成长的。这种文化广延在武术中的血缘关系,不仅欧美人士一时难以理解,就是我们对武术乃至体育界本身,也并非人人都十分明确。在向世界展示与推出我们特有的武术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进行探索。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粗浅的论析。

二、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封闭的、滞郁的、深沉的中华文化板块上独特的文化客体。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两千余年实在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中渡过的。我们生存的这一“中央大国”,不仅疆域辽阔,且资源丰富,足够全民族的自给自足。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文明历史带。直至西方的军舰火炮与西方文明,呼啸着跨越辽阔的太平洋,来敲我们大门的二十世纪初,我们还在上演五期屡变而人与人本质关系不变、专制制度不变、落后生产力不变的“普天下莫非皇土”的封建故剧。这一漫长、封建、沉郁的文化历史,保证了我们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熟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及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而大盛于中国的佛教释家。这三家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它们的学说体系,两千余年主宰与影响着这一文化版块上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一个客体分支的武术,虽不直接受文化主体发展的指挥,却同样始终承受着三家文化的锻打,受着民族性格与道德观念的制约。从宏观上推查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清晰看到它通体上下所受的三家文化的深深烙印。

近年来,体育界对儒、道、佛三家的“体育思想”争论颇烈。有说三家轻武,反对体育;又说三家均重武术、体育。见仁见智,确实各有千秋。本文无力也无能参加这一争论。着重要谈的是三家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1、儒家“武备”之说对动态型技击武术其推动作用

被中国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以“在家为孝,入国为忠”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一再强调的“礼”,则是维持这一标准的秩序规范。但这套标准与秩序远非君王一言即定,仍要靠拳头、刀枪作为后盾。武术的本源正是于争权夺利的兵事中产生。所以孔圣人也只好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位维护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他还告诫他的弟子们,要在社会吃得开,必须有“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因而他众多弟子们即包括各种文武人才,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当时“武”绝非一般。当时的春秋、战国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战争连绵,征伐不已,诸侯各国无兵无“武备”就不能生存,民间普遍习武,并已出现“剑士”等一类“武术家”。孔子正是总结了诸家之大成,集而作为维持“仁、义、礼”等这一统治秩序之所需。显然当时的“武”主要是军事中的技击技巧,属于形体动态型的“外功”,因为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就把孔圣人的“武备”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技击技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2、道家学说开拓静态武术之源

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大家道家,主要哲学主张崇奉宇宙本体自然规律,万事要“依乎天理”“顺道”(自然规律)而回归自然。这一学说在中国有更远的渊源。早在西周初期的《洪范》与《周易》中,已有较明确的“法天”“法道”说。到春秋战国的老子、庄周等人时,形成深奥的道家洪流,有一整套信仰“道”、遵循“道”、效法“道”的学说,其中庄周为突出代表。他一意追寻宇宙本体,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去求取精神的绝对自由,追求万事“动而以天行”。他攻击儒家礼教是万恶之源,大呼“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似乎毁灭了封建文明,回归“同与禽兽居,族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的远古混鳎才是“至德之世”。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5)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武术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体育运动,在普通学校里,它的魅力和教学重视程度往往不及篮球等项目,而在不少武术探索者的心中,它却是魅力无穷、源远流长、内涵深邃的民族文化。本文试图从武术形成与演变史着手,以技术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和结果为研究主体,从文化视角探析其文化特质与特征,进而探讨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阐述武术未来宏观发展的策略。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迫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人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辫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子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对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人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玫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人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6)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武术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体育运动,在普通学校里,它的魅力和教学重视程度往往不及篮球等项目,而在不少武术探索者的心中,它却是魅力无穷、源远流长、内涵深邃的民族文化。本文试图从武术形成与演变史着手,以技术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和结果为研究主体,从文化视角探析其文化特质与特征,进而探讨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阐述武术未来宏观发展的策略。

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等几个阶段。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还要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猛的性格和格斗技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文化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武术。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等论述。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领,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练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武术意识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武术文化从原始形态到最终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就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

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技击文化的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中国武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收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武术文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

“德、艺”的统一。中华武术武德观念最为鲜明的表现为“德”与“艺”的统一。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古代武术的武德观念之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了这样的观念。综观我国传统武术的各个项目,均能呈现出东方文明的气质—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向,富于观赏且迫求高尚的精神气质。传统武术所显示出的美,也具有东方文明的特点,以优美为主;与西方文明所突出的壮烈、惊险,富于强烈刺激性的审美观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见,传统武术中“德、艺”的统一,使武术在其本质特征之上,又渗人浓厚的理性因素。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国武术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它的指导思想无不体现传统文化。武术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传统的辫证思维。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包含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传统武术的劲力运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认为:“无柔无以至刚,无刚无以即柔。”没有纯粹刚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存在而又相互对立的。太极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刚劲勇猛的少林拳等外家拳,也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武术技击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倡进攻与防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进攻能转化为防守,防守能转化为进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蕴涵了阴阳辩证法思想。

养生性。人们从事武术练习,总是把技击实用、健身娱乐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子人体科学的一部分。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相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中国武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对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不同季节练不同的功法等。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由于中国武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伽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人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玫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因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健身性。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娱乐性。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人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当今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认真总结历史,切实结合当今形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蓝图,武术之树才能在原有的高平台上长得更健康、长得更茂盛。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7)

1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8)

1敦煌现存壁画中的武术

敦煌和周围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和习俗,创造了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如箭链、弩)和精神文化(如壁画、经卷等),构成了西北武术独特的风格.西北武术的典型形象多被当时一些开凿石窟的工匠刻画在壁画上,使得敦煌壁画中为后世留存了许多古代的武术形象.

1. 1狩猎与武术

狩猎是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一,要狩猎就要有弓箭和马匹,训马和制箭技术很早就被西北少数民族所掌握.西北各民族早在周代就有训马善骑的习惯.如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中心柱西坛沿的马夫训马图,就体现了当地民族训马的场面.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了马就有了 交通 工具,方便了行走和运输,也方便了人际交往.骑马成为了人们幼时就要了解和熟练的运动项目.马匹为人们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武术随之也发展起来.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狩猎图就是一幅反映狩猎射箭的武术资料.画面绘制了两个骑马的猎人手持弓箭追赶猎物,一人在马上拉满弓玄,向背后一猛兽射杀;另一人则骑马快速奔跑,追赶黄羊.以上两幅珍贵壁画的资料,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古代西北民族的训马、射箭、狩猎场面.构成了西北民族马上狩猎的完整过程,体现了西北马上民族的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此外,在西北地区还出土了大小不同的箭锨不计其数.这都证明了武术文化是从西北勤骑善射而来,标明了那时西北独特文化氛围,也可以观察到西北武术形成的深刻痕迹.史书记载:“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这也有利的证明了西北武术的存在.

1.2军事与武术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上部的作战图,莫高窟第332窟争舍利战图,莫高窟第217窟的演习图,莫高窟第12窟南壁的作战图,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都表现了武术被军事所用,在军队中武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述几幅壁画体现了武术在演习、战斗和行军中的形象.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西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由于战争的需要武术进人了军事之中,统治者们把军队训练成了武艺超群、战术过硬、纪律严明的杀人“武器”.在战争中成长出来的武术,具有了他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渐渐的武术就成为了军队和战争所必备技能.战争成为了武术飞速发展的加速器,由于有了战争这个适合武术“生长的养分”,加上西北民族自身个体的强悍创造出了西北特有的武术风格.所以说战争是哺育武术走向成熟的温床,而在武术中锻铸了搏击与审美的特征.

1.3祭祀与武术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9)

1前言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棵奇葩,它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蕴含民族文化的精髓,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

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以来,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民族素质、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这一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性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必然得出世界要和谐的观点,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意识显得更加珍贵,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作一粗浅的论述。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书籍、资料等,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分析、整理。

2.2专家访谈法

先后走访了20多位武术专家、武术管理者、优秀武术运动员、知名武术教练员,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本文进行归纳和推理。

3 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

和谐意识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1〕。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又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中庸”或“中和”。因此,人们关于中国文化之和谐意识的阐述和讨论基本上是围绕“天人合一”和“中庸”这两个命题来展开的〔2〕。

武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包蕴了丰厚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中国传统武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在精神,追求整体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崇德尚技、身心和谐,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点;武术在传承的过程特别重视武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徒弟技艺高,莫忘师傅劳”、还有拳术技击中的“舍己从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德行,进行了教育和引导。传统武术套路中不仅含有攻防技击性,同样具有美的观赏性和独特的艺术成分;它与导引、吐纳相结合,使其在本来健身的基础上又增强了其独特的养生功能;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人们的武术情结,使之成为了一种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使武术在中国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起到弘扬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3.1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和谐意识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为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天”的解释至少含了这样三层意思:一是自然之天,指自然万物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必然性,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然现象;二是伦理之天,指体现为天的普遍必然道德原则和价值依据,又指内在于人的仁义礼等道德本;三是人格之天,指某种神秘的、无认识、无力摆脱的掌握人类命运的神或帝。

中国传统武术的两大主流主导思想儒家、道家思想都提倡“天人合一”,习武者把“天人合一”看作是最高境界〔3〕。“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致,中国传统武术将这个道理发扬到了极致〔4〕。“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5〕。但他们共同之点在于都认为人与自然界一气贯通,一理贯通,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完全是一样,研究天实际上是研究人,天与人是一体的,天(即包括宇宙天地万物和自然)与人是有感应的,天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变化,而人体自身的变化也可反应自然运动规律,天与人的最佳状态是相互和谐,传统武术文化深受影响,特别强调和谐意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首先,传统武术文化在编拳和拳理研究中极力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反映人、动物和谐统一的象形拳产生了。如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反映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产生了,它们都是在模仿动植物的动作形象和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武术中出现了西方体育少有的模仿动物活动的肢体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鹤翔桩,以及猴拳、螳螂拳、蛇拳、鹰爪拳等动物名和动作。其次,传统武术文化不仅主张编拳与拳理要与自然和谐统一,而且主张练拳时要顺应自然,与自然时空变化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认为,形意拳的锻炼要与四时相配合,要顺应四季发展的规律,即春发、夏放、秋收、冬藏,应时辰。就是要按“子午流注”中十二时辰血气运行规律进行练功,则可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相应统一,练功者甚至还选择方向,如主张站桩时要面向南方,使人体阴阳与磁场相合,有人主张面向太阳练功广纳太阳的能量,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再次,在练功原理上也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形意拳的五行拳,象征着大自然中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即臂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从而构成技击上的五相生,五相克。以上这些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现,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表现。

3.2练功方法上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练形与练神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文化认为,人体的构成一为形,一为神。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即人体的构成分为形与神两个方面。形者、型也,体形也,形体包括筋、骨、皮、血肉组成;神者,精神意志也,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的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传统武术文化要求外练筋骨皮,内练精神气神,太极拳理论明确提“心、意、神、气”四字密诀。导引气功也非常强调意守,“存想”、“入静”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做到内外兼收修,形神合一。强调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如何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要求,众多拳术流派尽管在练方法上不尽相同,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内外兼修,但不难看出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应是各家各派练功共同的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练形与练神的要求上,传统武术文化主要是要求以动练形,以静练神,从而体现形神兼备的特点。

3.3传统武术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重德、贵“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意识

传统武术不仅锻炼身体和学习自卫技术,还有重要的社会学意识,就传统而言,首重德性,隆尚礼,非危难而不发的原则是光辉典型,要求尚武者德艺双馨,做到道德的圆满和技艺的完臻相统一。武术众多流派拳种的宗旨,戒律的制度,武林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几乎都以武德为标准和依据。各武术流派首先要严把择人关,把学拳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永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与传,无礼者不教。”《昆吾箴言》具体规定“十不传”,即“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而无信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市井人不传;拳脚不行不传。何也?恐有占昆吾高尚也。”没有合适的对象,甚至“宁可失传,也不轻传。”《昆吾剑箴言》指出:“可传之人不传,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的极重要性,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校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拳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武林人士大多仿古代仁人义士的行为。不少著名武术家的道德情操亦累世称道,堪为师表,至于武林中道德败坏者,则普遍为人所不齿。

3.4追求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谐统一的健身理念

健康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健康的身体使人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因而人们普遍关注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可见只有心理、生理皆能应对自然和社会才能叫健康。精神健康也很重要,这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追求内外兼修、德艺兼修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健康理念,有很强的健身效果,其中的太极拳被世人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太极拳强调心理、生理、道德的和谐统一,它通过加强精神状态的健康,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首先从心理方面来说,太极拳讲究修身养性,把健身活动和人生的修养融为一体,把心理、生理和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武术是历来讲求“武以观德”“崇武尚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修身养性,其实就是道德修养,一个道德修养好,道德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有益于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太极拳在练习时要求虚静动中求静,实中求虚,要求心静,意专,时时刻刻想着练拳,这就能调整自己的意念,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其次从生理方面来说,太极拳在练时要求身正、体松、心静。其中身正是人体的一个基本状态。身正,就能保证脊柱、腰柱、胸椎等骨骼处于正中不偏的状态,从而使人体的肌肉骨骼达到平衡状态,松体、心静,则肌肉不紧张,气血畅通无阻。

4传统武术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1传统武术文化可提高人们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正当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一个个辉煌胜利的同时,一种盲目而错误的观点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即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索取的对象,致使人们从狭隘的私利出发,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自然条件和人类的社会环境,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基础〔6〕。严酷地事实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应当进入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以求得同自然界协调和谐、共生共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要求习武者必须使人体自身顺乎宇宙自然,二者达到相互统一,才能完满实现武术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说,是建筑在天人合德、生生不息观念之上的,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并能将仁爱之心推广及天下,泽其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4.2传统武术文化可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手段

“健康——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实的现代社会,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而备加珍惜和追求。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一亿,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四亿人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如何让老年人健康生活,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传统武术集强身健体于一身,是我们传统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太极拳号称世界健身第一品牌,并且老少皆宜。人们学习武术不仅是获得一种防身自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养生强体、延展生命。武术的这一功效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并用来为健康服务。

4.3传统武术文化为人们消费闲暇时间,促进社会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越来越长,如何合理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进行健身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传统武术提供有效解决方法,首先我国的武术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武术文化的内容广泛,可供人们选择的范围大。它既有以演练为主的套路运动,又有相互斗智斗勇的攻防运动形式,既有适合青少年锻炼的长拳、南拳等,又有适合中老年锻炼的动作柔和缓慢、轻灵连贯、静心用意的太极拳、八卦等。再次,从事武术活动的投资少,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武术活动不光是一种纯粹的体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常常在一起谈武论剑,一起交流技艺,互相学习,共同锻炼,这样社会关系就会大大增加,使很多老年人摆脱孤独感,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寻找自身的和谐,平衡发。

参考文献

〔1〕刘卫琴.《论语》的“和谐”意识〔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7—30.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5,(1).

〔3〕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J〕.学习与探索,1998,(2).

〔4〕李慎之.对“天人合一”的一些思考〔N〕.文汇报,2009,(5):13—12.

〔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85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6-00138-04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cien tific Study Compared with Athletic Wushu

YING Juyi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College, Hangzhou 3100 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505 papers on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retrieved from CNKI from 1998 to 2007 are a nalyzed and contrasted in respect of the annual tendency of change, fields of re search and types of research.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quantity of papers o n both traditional Wushu and athletic Wushu tends to be fluctuating and unbalanc e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Wushu is obviously lagged to the bas ic research. It points out that highlight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achievingscientific skill an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Wus hu; Emphasis on the media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seeking an appropriatecompetition system as well as descending traditional Wushu by school should befocuses of Wushu resear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stu dy; analysis

新世纪,“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时展的强音,在体育领域,更多的学者 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武术上,特别是受西方体育影响较小的传统武术。 实际上,自上世纪末以来,武术界一些学者就开始涉猎有关传统武术的问题,关于如何看待 传统武术,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路应该如何去走等一系列问题逐渐 成为武术科研的重点。众所周知,20世纪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西方体育在整个世界蓬勃发展 的一个世纪,传统的中国武术虽然与西方竞技体育具有迥然相异的文化特色,但是,这并不 妨碍从其发展轨迹之中寻找一些可以借鉴之处。武术领域,受西方体育影响较深的竞技武术 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模式,本文将以竞技武术的科研 为参照物分析传统武术的科研现状,总结其成就和不足,从而寻找传统武术科研的方向与重 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美国科学指标统计体系中,科技成果一般可分为三类:学术论文(以及专利)、用价值量表 达的成果和教育培训成果,其中学术论文(以及专利)为直接成果[1],据此,本文 对传统武 术和竞技武术的科研情况的比较主要以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选取了自1998年1月 到2007年12月10 a间有关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章。具体方法是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 ,在检索项“题名”栏中分别先后输入检索词“传统武 术”和“竞技武术”,采用精确匹配方式,在选择查询范围时采用中图分类法――总目录、 教育与科学、综合体育,共检索出有关传统武术的论文348篇,有关竞技武术的论文242篇, 共计630篇。对检索出的文章全部下载,并进行初审,剔除不属于学术论文的文献以及重复 性研究,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武术论文505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对所收集的论文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纵向的时间轴对比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 的科研情况,以分析传统武术科研的发展趋向;通过横向的研究领域、科研性质对比竞技武 术与传统武术的科研情况,分别将二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类统计,旨在客观呈现当前二者的科 研状况。

1.2.2 数理统计 对收集的论文按不同标准分别进行分类,并进 行统计处理。

1.2.3 逻辑分析 对不同标准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10 a来有关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研究的期刊论文数量及走势对比近10 a有关传统武术的学术论文共285篇,有关竞技武术的学术论文共240篇,具体数量分布 见表1,总体趋势见图1、图2。

从表1和图1、图2可以看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期刊论文基本逐步增加,从2004年开始急 剧增加,竞技武术的论文研究在2006年到达高峰,继而又快速回落。而传统武术研究则基本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可以反映出当今武术科研的总体趋势,即: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 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特色较浓的传统武术,半个世纪以来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的局面 将被打破,传统武术将再次取得武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为促使作为未来武术发展主流的传统 武术能够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其目前的科研状况进行宏观分析,指出其成就与不足,从而 使更多的研究者整体把握其发展概况。

2.2 近10 a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期刊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对比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论文按研究的主要侧重点进行分类,论文数量由高到低排列,具体 数量见表2、表3,主要分布见图3、图4。

由上可知,对两者的发展问题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这说明整个武术的发展相对西方 体育仍处在弱势地位,因此,武术发展一直是关心民族武术的学者们倍加关注的焦点。另外 ,对于竞技武术研究,技战术训练研究高居之最,而对传统武术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十分薄弱 ,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是也是传统武术研究的重点。

2.3 近10 a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期刊论文科研性质对比分析按科研性质分类是各学科进行科研工作较为通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它便于明确研究课题的性 质,把握其研究成果的价值。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于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我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刘大椿教授认为,“基础研究这种科学活动的主 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的性质、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事物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指依据基础研究的成果,寻求解决实际 问题的方 法或途径的研究。[3]将所选武术论文按科研性质进行统计与分析,具体数量如表4 ,分布如图5、图6。

由以上可知,有关竞技武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对比较平衡,而传统武术的应用研 究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统武术的实质性发展。

3 讨 论

3.1 武术科研的重心开始转向传统武术研究,其中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由图1、图2中反映出来的传统武术研究逐年增多,竞技武术研究开始回落的趋势可知,传统 武术将逐步取代竞技武术在武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逐渐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关于 传统武术的文化和发展研究。传统武术的发展研究成为焦点,是因为长期以来,传统武术一 直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武术的文化研究成为热点,是因为社会 大环境的使然。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华民族一败再败,政治、经济、军事的落后使很多人 开始怀疑我们的文化。面对连续惨败的事实,处于极度自卑状态的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妄自菲 薄的心理,力图将中国发展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西学。“西化”几乎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 展的特征性标志。从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到的“砸烂孔家店”,再到改革开放后 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等等,西学的历史印迹无处不见,直到20世纪末,在很多 人心目中还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

中国体育的发展也走了同样的道路。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统文化 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源流有序、自成体系的上百个武术拳种逐渐付之东 流。从近代一直到今天,西方体育在中国已遍地开花,奥运会――一个包含极少数东方体育 项目的体育盛会,一直左右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它一方面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东方体育,使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被挤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所措地发展。[4]我们的全运会基本以奥运会为指 针运转, 除武术之外没有一个民族体育项目,即使武术也做了大规模的精简,进行了近似完全西化式 的发展。作为武术一小部分竞技武术也一直在为进入奥运会而四处奔波祷告,一再削足适履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定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得以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奥运会之所以能最终发展成世界性体育盛会, 是因为内外因都具备了。传统的中国武术之所以在20世纪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不是因为它们 无深邃价值,而是因为没有促使其发展推广的外部条件。[5]当外部条件具备了, 自然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21世纪,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条件逐渐具备。20世纪 末,面对片面“西化”,强调“竞争”带来的种种弊端,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以自然、和 谐、统一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逐渐认识到:经济落后并不代表文化落后。正如于均 刚在其博士论文中所述:“现代普遍流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仅适合经济领域 ,不适合文化领域”[6]。西方的强大有其先进制度的原因,也有其到处烧杀抢掠 而奠定了 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的原因。我们不否认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自 身固有的先进文化。“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 的预言。进入21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统武术的发展真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条件。

从统计结果看,近年来关于传统武术的文化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比重最多,占到整个传统武术 研究的60%。其中,关于传统武术发展的研究之所以高踞传统武术研究之最,正因为武术界 众多学者看到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契机;这种契机正是因为东方文化的再次兴盛而致,所以有 关传统武术的文化研究仅次于发展研究,成为传统武术研究位居第二的研究热点。

3.2 传统武术的研究领域极不均衡,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偏多,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偏 少,这是目前关于传统武术研究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比较而言,竞技武术论文中,基础研究略高于应用研究,比例相对持平,而传统武术论文中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例约为4:1,应用研究比重相对较少。应用研究的相对匮乏会使基 础研究始终停留在“认识世界”阶段,而不能在“改造世界”中发挥实际作用。只有加强传 统武术的应用研究,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武术的具体实践问题,缩短传统武术科研的实践周期 ,加速传统武术科研的价值转化,加快传统武术的发展进程。

竞技武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模式,从运动员体能锻炼、教练员素养 、技战术训练、规则竞赛、以及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现代体育理论模式,在这 种情况下,其技战术研究仍然高居之最,这说明竞技武术研究已经逐步细化到深层。而传统 武术的研究极不均衡,其技术战术的研究仅占7%,与竞技武术技战术训练的论文比重65%相 比相差近10倍,近60%的研究集中在文化发展研究上。“重文化研究,轻技术研究”成为当 前传统武术科研领域的普遍现象。

传统的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者 的精辟论证已经将传统武术定位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另有些学者的研究仅限于低层 次的从文化到文化的文字游戏,这种转换式的重复研究可能是受当前评职称过分要求论文数 量的影响,甚至部分文章毫无根据地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使本来还比较清晰的传统武术云 雾缭绕,令读者不知所云。低水平重复研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不仅会增加读者 的阅读负担,而且给传统武术蒙上一层过于玄虚的外壳,使人们难以准确把握。

在研究武术文化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武术这个文化载体比较特殊,它毕竟是一门以 运动技术为表征的人体文化,其文化的发展传播绝不能脱离技术载体,只有逐步完善技术研 究,通过技术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面对众多西方体育的普及,传统武术庞 大的技术体系有待于系统化、科学化,只有寻求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体系,加强应 用领域的研究,才能切实落实传统武术的发展。因此,文化热后,对传统武术研究在注重文 化研究的同时,更要落实到技术层面,传统武术技术才是传统武术得以推广的载体。

3.3 在巩固理论研究、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为传统武术寻找切实 有效的途径,是今后武术科研的重点目前的传统武术科研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已有的文化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去粗存精,去伪存 真,并逐步过渡到技术领域的研究。在怎样的文化框架下进行传统武术的技术传承和传播, 使传统武术在传播过程中真正发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实际作用,应该成为今后 研究的重点。例如,对于青少年应该选取怎样的技术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的作用;对于中年人应该通过哪类传统武术的哪类运动形式进行锻炼,才能使其通过锻 炼体会人生,在武术的和谐中寓对抗,对抗中求和谐的技术中感悟人生过程;对于老年人应 该以哪些内容为主,以什么样的技术标准进行锻炼,才能真正起到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目 的。只有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传统武术的发展才有实质性进展。

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说得再天花乱坠,若没有人学,没有人练,那也是徒劳 。要使更多的人喜欢传统武术,首先要让人们充分了解传统武术。在进行了上述技术的改革 研究后,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大力宣传,对传统武术发展会起到最直接的催化作用。有研 究表明:从2001年到2005年间,CCTV5对中国武术的关注程度极低,其所占份额还不足其总 量的1%,5年来对全国武术锦标赛的转播为0,作为普及教育的“跟我学”栏目对武术的传 播次数也为0。[7]凄凉的数字让我们震惊。人的观念要靠一种信息不断地、反复 地刺激人 的大脑才得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对中国武术的遗忘和搁置,对西方体育的呵护和 热衷,将必然导致西方体育的中国盛行和中国武术的大众遗忘。[8]加强对相关的 传统的中国武术赛事的直播、转播,加强对武术教育价值的宣传,以进一步配合传承民族文化,弘扬 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是当今媒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对于国家媒体和主流媒体。只 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和了解武术,才真正使武术在当今的社会大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比赛与规则方面的研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论文的比重为2%和19%,巨大的悬殊应该 与竞技武术特有的竞赛功能有关,但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传统武术的开展中同样必不 可少。比赛是拉动发展的最好方法,没有比赛,传统武术很难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其发展 自然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有关传统武术竞赛的实践已经展开,比如很多省市举 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节,但是应该采用怎样的竞赛方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竞赛仍然 基本采用竞技武术的竞赛方法,采用竞技武术套路的旧版本竞赛规则。如果按照这样的举办 方法进行下去,那么,随着比赛的逐步正规,参赛者水平的提高,这种竞赛将与现在的竞技 武术套路比赛无异,将无所谓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分,而统统成为现代竞技武术。加 强传统武术的竞赛研究应该成为其发展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是传统武术普及的必由之路。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次原始 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载体。欧美的各种球类活动和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 跆拳道,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中介完成改造。传统武术历来追求的修德塑人的教育目标恰恰是 当今青少年学生所需。面对跆拳道在中国校园如火如荼地开展,传统武术诸多不可替代的价 值如何才能得以实现,众多基础研究成果的价值如何得以转化?寻求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切 实可行的推广模式,将特色的文化建设的全新理念注入当今武术发展规划,以科学的文化发 展观指导武术的实践发展,使武术的发展科学化、规范化,加强传统武术的应用研究,是真 正落实传统武术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统计结果及分析论证可知,武术科研的重心正在逐步转向传统武术研究,与社会大环 境相适应,关于文化与发展问题成为传统武术研究的热点,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传统武 术的研究领域极不均衡,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偏多,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偏少,从而导致 其研究成果难以完成科研价值的实践转化,这是目前关于传统武术研究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

针对目前传统武术科研存在的问题,加强技术领域的改革,研究适合传统武术的比赛模式, 以学校为中介完成传统武术的传承,并充分利用媒体对其进行有力的宣传,使人们更好地了 解传统武术,应该成为今后传统武术科研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沈新尹.引文计量与基础研究成果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 17(1):5-7.

[2]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 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 郑旗.体育科研方法[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6:19.

[4] 邱丕相,杨建营.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8 ,(2):89-84.

上一篇: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下一篇: 物流部运输员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