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先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6 18:14:47

教学研究先进

教学研究先进篇(1)

1. 先进教育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先进教育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先进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彰显了极大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内容更丰富。

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个性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多元人才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先进教育技术则是实现这一需要的必要手段和载体。先进教育技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累积、知识灌输等应试性的传统教育,它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带进了现代化的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体现以人为本,彰显个性的社会特征。

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图象和影视资料并以图文声像并发的形式向受众者提供,使受众者的直观感受更接近现实,获得的资料更加多维化,更加真实化,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姿多彩。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表现力。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教师大量的时间浪费到板书和讲解上。而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件,这样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得教师的大量信息,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很便捷的向教师提问。即使教师不在现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视频等方式以最及时、最便捷的方法与教师进行互动。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学习者或学习组与其进行研究讨论,可以指导每一个学习者进行操作,可以将某个学习者的屏幕内容传播给其他学习者观看。学习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推行先进教育技术的意义

传统教育手段绌劣越来越突显,如何归避传统教育的弊端,有效发展当前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先进教育技术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等优势应运了这一需要,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可以更有效、更科学、更迅速的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使人口大国蜕变成人才强国,主要依靠教育。而提高教育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先进技术教育。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识记能力强,但知识结构单一,知识体系古板,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弊端已经凸显无遗,如何克服这种弊端,提高我国人才的创新水平和创造意识,是我国取得国际知识经济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那么就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创新思维模式等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归整过来,为我所用,从而提高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 先进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先进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基础上,以课件为中心对教育教学进行制作讲解的过程。先进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是矛盾的。传统教育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的知识的过程。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这种填压式教学使学生死记硬 背,缺乏活力,更没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先进教育技术以多媒体为手段,教学方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更直观,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

  先进教育技术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更多元,教学技术更丰富多彩,教学手段更有效,例如3D教学,可能通过电脑使3D技术更直观更有效的让学生接受。而3D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表现出来的。

  传统教育教学信息的组织是线性的、顺序性的,它不符合人类善于联想、触景生情、思接千里的网状思维方式,制约了“直觉思维”的正常发挥。而先进教学技术是多维的、互动的、立体的,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促成学生创新环境的形成。

4. 先进教育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显得非常重要。终身学习成为现代学习的主流。传统教育技术是单一的,单向的,不变的。而且知识结构老化,更新换代比较慢,教材易于陈旧。而先进教育技术使学习者学习形式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多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卫星转换、计算机网络等途径传送教育信息,这样信息的接收和互动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接收信息者省去了固定学校的教育时间和花费。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体制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自由选择和变更学校以及所学的学科内容。突破了年龄、空间、时间的限制。从个人自身发展来讲,可以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年龄段进行无限制的学习。从学校和政府角度来讲,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学校设施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对公民和学生进行教育,有效的节省了教育资源和成本,提高了教育效益。

参考文献:

教学研究先进篇(2)

一、概述

《建筑CAD》课程覆盖了土木、建筑、造价、装饰、工程管理多个专业,其实践性强且与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紧密联系,它不仅是后续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更是毕业生终身受用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因此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形成。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材编排甚至考核方式上脱离工程设计规律,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呈现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现代先进的工科教育培养理念相比,其弊端已越发明显。近几年来,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作为一种具有国际共识的先进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被国内几所大学作为创新教学改革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而建筑CAD课程的所承载的实用性及技能性目标与CDIO模式的内涵是一致的,我们在CDIO模式培养理念指导下,对建筑CAD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及实践,经过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该课程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建筑CAD》课程与CDIO模式

1.建筑CAD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建筑CAD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和管理、建筑装饰等多个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绘图软件AutoCAD 相结合的融合性课程,对学生的覆盖面很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AutoCAD绘制建筑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及用AutoCAD绘制、标注、打印建筑图形的方法与技巧;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国家和行业的设计与制图规范,准确熟练绘制建筑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了解简单三维建模的理论知识和建模过程。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天正CAD》《结构PKPM》《建装3DSMAS》《建装Photoshop》《神机妙算》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在其他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时能够代替传统的图板、图纸等工具,提高设计效率。

这么重要的一门技能基础课,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判断标准、培养计划、课程结构、内容呈现、教学方法、效果评估及考核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难以走出,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体会和引导,从而不能形成工程运行所需的能力,即便有实践教学也大多脱离工程实际,为实验而实验,上机只是为了完成某些单一操作,教师队伍工程背景欠缺,教学呈现也脱离工程实际,结果是大量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和工程技术界的需要。

2.CDIO模式为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CDIO模式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而建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先进的工科培养模式。CDIO模式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用能力为目标,强调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学科知识,还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工程系统掌控能力,可以说现代工程师终其一生都在领导或从事着产品(项目)生产经营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及运行中的某个环节或全部,从而终身都在运用着这些能力。对比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点线面体的顺序呈现,完成任务式的绘图命令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CDIO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就建筑CAD课程而言,它教给该专业学生的是终身都要使用的专业技能,这种能力的形成与CDIO大纲对学生构思、设计、实现及运行四个层面的能力要求是吻合的,在这种模式下,使课程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融入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兴趣激发学生的自发性思考,把自己融入设计环境,使自己的设计具有现实正确性,并且可以通过多门课程的协同支撑使设计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实现。

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是看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甚至还不能画出一张正确的有用的图纸,不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精确地、漂亮地输出在需要的纸质文件上成为自己欣慰的作品。于是自2006年开始我们致力于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并申报了建筑CAD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学生毕业后在该课程范畴内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作为改革的根本问题来考虑,把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作为改革的难关。

我们通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逐渐形成了建筑CAD课程较为完整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仅能完整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正确的绘图能力,学习兴趣浓厚,完成习题的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增强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应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激发了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反映很好,从毕业生工作以后不断反馈的信息也证明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教学研究先进篇(3)

[作者简介]王立新,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132-03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深远意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拥有较高素质、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既是工作对象,又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把更多的优秀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对入党申请人进行严格教育和考察,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把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但由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带来的挑战,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思想严重;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退化,宗旨观念淡化;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薄,不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也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倾向,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不完善。因此,高度重视探索和建立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既是党的性质和肩负的任务决定的,又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客观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

二、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探索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目标是使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发挥作用长期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思想重视,强化党员先进性制度保障机制

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应重视加强对学生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高等学校应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构建组织部牵头,宣传部、学工处、党校、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学院党组织贯彻落实,学生党支部具体实施,形成合力的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为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党员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要求,研究建立大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构建具有时代性和系统性的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制度体系,以为先进教育的持续有效提供制度保障。(1)制定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完善融教育、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党员考核制度,充实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明确学生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班级管理等方面表现情况的具体标准,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切实提高考核效果。(2)完善党建带团建、党员联系团员制度,将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团员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团组织推优制度。健全党员学习制度、健全党员理论培训、“”、继续考察等再教育制度。(3)建立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实行分年级、分专业、分社团等分类管理,使大学生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明确学生党员责任追究制度。为了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醒学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严格地要求自己,自觉地约束自己,在各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5)健全组织机制。针对目前许多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新情况,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提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响亮要求,设立“党员接待室”与“党员责任区”,实行党员承包宿舍工作责任制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一帮一活动等,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同学紧紧团结在一起,使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大学生的群体示范和带动作用,让每位学生党员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6)建立党员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实习、毕业后待就业等流动期间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长效的继续教育机制

一些学生入党后,党员意识不强,对入党后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认识不够。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时刻牢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始终把握党性教育这个根本,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这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从入党前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入党后的理性教育,更应建立健全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做到常抓不懈。

1 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适当的集中教育所解决的是党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中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因此,要建立一个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科学性更强、实效性更加明显、持久的良性循环的教育培训机制。一方面,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坚持“”、“党日活动”等各项制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到思想入党与行动人党的统一。另一方面,每年通过定期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党员能够提高理论修养。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作用,针对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举办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分别设定理论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到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教育不间断、内容相衔接、形式有变化,使学生党员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更好的认识,对时事政治和党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党员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使学生党员明白入党只是提高思想水平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总之,经常性教育和适当的集中教育互相配合,双管齐下,党员先进性建设就有了思想保证。

2 先进性教育要与成才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党员不仅政治素质要好,而且专业素质也要好,将党的先进性教育与素质教育、成才教育相结合是增

强先进性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成员,应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示范和引导带动作用,要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和覆盖,使广大学生党员形象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习惯,将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当成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使他们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观察力,使他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大学生党员也要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方面走在大学生的前列,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党员的价值。

(三)探索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

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长期的、分层次、分批次的系统思想工程,因此,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坚持“三贴近”原则,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而且要善用教育载体,不断改进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创新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内容、方法,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样既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能避免长期以来以空洞说教为主的灌输教育模式。

1 与课堂教学结合。高校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与途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高校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纳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规划中,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与党团活动结合。党团建设一直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在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如结合重大节日“七一”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重温党的誓词;结合纪念“五四”青年节举办以“弘扬五四精神,爱国爱校”为内容的主题党团日活动;在党团员中开展自律与它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3 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教给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培养他们较强的政治素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重视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大学生党员发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题的短信;通过校园网、电视台、社团刊物、橱窗、横幅等宣传手段,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结合时代和大学生党员自身特点,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构建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核心价值的寓教于乐的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形式越多越隐性,越能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能彻底改变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党员的不利引导,促进大学生党员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研究先进篇(4)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何有效抓住创先争优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活动,积极落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成了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但目前学生党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依然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够、组织生活吸引力有待提高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实现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在当前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下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长效机制,完成基于实践体验的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途径研究,确定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

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关系着我党新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基于社会实践体验的学生党员教育的重点在于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把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相结合。因此,学生党员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有特色、重实践、讲实效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保证广大学生党员真正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入党,时刻牢记自身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创先争优的基本要求。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先争优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党组织为达到创先争优的基本要求,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强化学生党员教育制度、丰富学生党员教育内容、拓展学生党员教育形式,不断增强党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切实发挥党员教育培养机制对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学生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圆满完成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党员也有了新的时代特征,而且伴随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学生党员思想出现了混乱,甚至出现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通过开展结合时代特征、符合新时期学生党员特点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目标,不但是提高党员教育活动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优秀党员的客观要求。

二、基于实践体验的学生党员教育的创新设想

构建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效果评价为保障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完全基于实践体验的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途径研究。

(一)建设基地,保障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性。

一是引入竞争,以专业为背景,建设群众与学生党员专业实践基地。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党员走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与相关单位、企业、社区等建立实践基地,每个学生党支部在不同的区域建立一个实践基地。为保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进一步发挥,可引入竞争机制,如在同一个基地设立两个小组:一个是普通学生实践小组,一个是学生党员小组,设定相关的学习教育实践任务,加强监督与评价,充分挖掘学生党员的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员先进性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把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做到为群众服务,保障实践教育的长期有效开展。

二是以青年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爱心奉献为宗旨,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设对应的学生党员服务队,开展支教、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是依托红色资源,建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生党支部组要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结对子,加强合作与联系,定期走进红色革命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实地参观学习和研讨,把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激发学生党员对党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和历史使命,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觉悟,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

(二)创新形式,实现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项目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建项目的研究者主要是教师群体,很少针对学生党员。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能力较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可发挥这部分群体自身优势,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研究,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设立高校党建项目,申报对象包括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及普通群众,扩大申报对象和项目立项数,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党员主持及参与项目的申报和研究,通过项目化形式促使学生党员制作问卷、调研、撰写论文报告等,保证更多学生党员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学习党的历史、研究党的历史、调研党目前工作开展的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化,学生党员走进社区、了解党情,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的认同感,提高学科学研究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也能了解不同群体对党的认识与建议,有利于党组织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严格考核,促进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科学化。

建议政府、高校、实践单位、大学生、指导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具体的考评指导体系,结合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考核,强化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过程考核,督促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先锋作用。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过程与效果的评价。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找到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的差异性,激励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以党员的标准认真做事,全心全意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三是制定奖惩等措施,对社会实践中在某一方面表现好或不好的党员给予相应奖励或惩罚。

参考文献:

[1]王心,刘培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实践环节创新研究[J].管理研究,2011,(4).

[2]王业高.试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3]张国臣.浅谈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4]李永华,王朝洁.特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教学研究先进篇(5)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当前,强调“回头看”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依然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实施状况的实际,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研究深度的呼唤,长效机制制定务实的强调,长效机制执行效果的追求,长效机制评估智慧的思考,旨在唤起大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机制进行再思考,希冀大家对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先进性教育效果的再提高。 

 

一、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必要性。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事业的前途命运。自2005年各高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各高校党组织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得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同样不是通过一两次集中教育就可以实现的,部分学生党员的新老问题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部分高校建立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发挥了作用,但不可否认仍需进一步建设和提高。 

2 紧迫性。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理性认识上的不足与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的不到位,引发学生党员思想上迷茫。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也正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不和谐、入党前开展教育与入党后开展教育不和谐、部分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与实际要求不和谐、部分个体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整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不和谐、信仰信念的高度坚定性与部分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淡薄的不和谐等现象,这些均是需大力加强和改进的迫切问题,而这其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二、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1 可行性。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包括: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机制、学生党员择优汰劣机制、学生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学生党员激励惩处机制、学生党员示范承诺机制等。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长效机制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们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因而各高校在建立制定长效机制时应在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方式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结运用在以往先进性教育活动新实践中探索出的新途径、新方式,制定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自己所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的规范性要求,制定过程中注重机制的可行性,不可套搬套用,不可行的宁缺勿滥坚决不写入。坚决维护党组织的权威和政策制定的严肃性。 

2 现实性。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制定要坚持从学生党员成长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就是要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关系协调、程序严密、运转高效的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在遵从党章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体现自己特色的规章制度。本科各年级、研究生支部均应抓住学生党员阶段成长成才的努力重点来开展。机制的制定要考虑学生党员学业的压力程度、心理的成长情况、内在的需求心声。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坚持机制建立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真正做到让机制实施与思想教育“两不误、两促进”。 

三、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执行的可控性和实效性 

 

1 可控性。任何机制的建立最初看上去总是相对完美的,总是考虑相对周全的。然而实际工作中有诸多的变化和情况,不可能完全按照之前制定的机制原封不动地机械地执行,因此,在执行机制过程中要坚持大方向把握、总原则保证,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机制的活力来源于党的建设的实践,机制中存在的偏差要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去修正,机制产生的效果要由党的建设的实践去检验。只有增强可控性。才能实现支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主创新出特色”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2 实效性。我们要注重机制执行的实效性,机制执行有无走过场、走形式,有无高高在上沉不下去,有无调动全体学生党员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无执行重在教育的理念,有无真的让广大学生满意关键取决于我们开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理论学习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采用各种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网络等媒体,做好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切实使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收到入脑人心的效果。在实践活动方面,要使大学生党员在搞好校内实践活动的同时,走出校门更好地体验社会。诸如开展下乡、进企业、入社区、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切实让广大大学生党员从实践中深入学习,收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效果。 

 

四、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评估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 科学性。我们认为评估的科学性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真;第二,善;第三,美。“只有实现真善美的标准,我们的评估才是科学的”。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两种偏离评价科学性的情况:一种是强调背景而忽视条件,强调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另一种正好相反,强调客观条件、特殊性而忽视社会背景、普遍性。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因为其指向改进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主要提供给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参考,更多地表现为过程性,价值主体通常也是教育主体),而淡化总结性评价(因为其指向教育的效果,通过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评价结果经常作为教育成果使用、教育资源投入和分配、教育决策等的依据)。 

2 艺术性。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对待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的想法,越是学困生,越应得到老师的同情、善待。”同理,我们在开展长效机制评估时对于受教育党员尤其是困难党员越需花费精力和心血帮扶、帮助,用真诚赢得真诚,用真心换得真心。只有真正心系学生党员,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尊重他们,热爱他们,给他们蓝天去飞翔,给他们沃土去耕种,给他们温馨去感受真情,那么我们才能以评价的艺术,唤醒他们的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让先进性教育充满生命活力。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执政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先进性教育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者只要坚持“回头看”,用“回头看”审视探寻长效机制改进的思路、创新的方法,那么先进性教育就必将结出更加沉甸甸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方平.建立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高等教育学刊,2006,1. 

教学研究先进篇(6)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01-0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成为党建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报告再次提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素质较高、年龄较轻、思想活跃的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是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未来的脊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党建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 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1.新时期高校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的渠道不断拓宽、覆盖面更广。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辨别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国家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高校自由的氛围,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实行分化、“西化”战略,严重影响到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党内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对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国内外复杂环境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使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偏离,一些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学生的政治观念淡化、政治敏锐性差和政治立场不坚定。此外,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出现从众性、功利性等倾向。他们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这对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先进性形成了冲击。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减弱

从教育内容上看,部分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研究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要么理论深奥,使学生难以理解,要么肤浅无物,脱离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和校园生活实际。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得高校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和党校培训缺乏兴趣,认为听课或参与培训只是“走过场”,逃课、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教育效果不甚明显,先进性教育更是无从开展。从教育形式上看,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以听报告、开讲座为主,“重知识灌输、轻素质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

此外,由于高校扩招,“两课”师资不足。许多高校采取数百人甚至人数更多的大班授课,客观上制约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在此时也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组织纪律性明显不强。

3.重发展、轻继续教育问题突出

当前,许多高校在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发展、轻继续教育的现象。高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上。比如在培养发展新党员过程中,为加强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端正其入党动机,党组织常常通过学习小组、校院两级党课培训班、培养联系人定期谈话、岗位锻炼等形式,对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学习和培养考察。与此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继续教育。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和长期化。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方式上,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学习、讨论、交流、实地走访等教育活动较少,部分党员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党员先进性意识也越来越淡薄,一些潜在的思想问题就暴露出来,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严重损害了党员在学生中的形象。

4.对学生党员的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党员的力度不断增强,一些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党员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已达到50%左右。但总体上看,高校对学生党员的监管制度还有待加强。高校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基本停留在党支部层面。在学生党员所属党支部和班级以外,许多大学生不清楚哪些人是党员,更谈不上监督。一些学生在入党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党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对整个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影响较大。

5.学分制背景下传统的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模式有待拓宽

学分制背景下,同一党支部、同一班级的学生党员所选课程和时间安排不一致,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系统、长期开展。目前,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模式方面,力度不够大,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管理目标,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党员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不明显,有的学生党员常常将自己混同于普通学生,缺乏带头表率的自觉性和服务同学们的主动性。

6.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有待加强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大多数没有专职学生党建人员,而是直接由辅导员或专业教师担任,这有利于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的双向互动,方便对学生的直接考察、培养和教育。但一方面由于专职辅导员岗位配备难以落实、辅导员大多又较为年轻且党龄较短,实际工作繁重,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政治理论学习和宣传精力有限,目前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效果有待评估。

一些高校选拔高年级学生党员作为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负责人,这有利于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便于贴近实际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教育,但同样受到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局限,即使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还是年纪轻、阅历少,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从而制约了先进性教育的开展。

7.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淡薄

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人生某阶段需完成的目标之一,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员意识淡化、宗旨意识减弱,具体表现为:不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学校的整体发展、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退、工作热情降低等。一些学生党员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缺少党性锻炼,缺乏奉献精神,为周围同学服务的意识不强。大局观念欠缺,责任意识不足。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缺乏理论的高度和现实的深度,政治敏锐性与辨别力不强。部分学生党员以自我为中心,过多思考个人的利益和经济效益,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弱化。也有部分学生党员,个人能力和素质发展较全面,但仅限于自身,对于一些违纪表现和消极言论,不敢旗帜鲜明地指出,缺乏斗争性和影响力。

二 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对策建议

1.切实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第一,把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政治任务列入高校各级党组织议事日程,真正改变“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使组织、宣传、团学、教务等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明确分工,形成制度化管理,把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纳入各部门职责和考核范围。

第二,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强化对党员的经常性、系统化教育。目前,各高校、学院(系)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但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这主要受到活动经费的限制。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建经费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进性教育前线阵地作用。

2.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第一,针对大学生实际和国内外最新形势,与时俱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培训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将社会热点问题的宣讲、解读与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配备党性强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高校可制订科学的调查方案,客观评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重视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培训的出口关。

第二,搭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网络平台,开拓教育渠道和载体。各高校可以院系为单位,通过专职党建人员建立学生党员之家、QQ群和飞信群,及时传达各级党组织相关精神,通报党内评优、先进事迹宣传等,形成党员知党情、参与党的理论学习和讨论、关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三,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辟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课堂。一方面,以向学生党员提供的实践平台为载体,强化对党员的实践性教育。如可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或选拔学生党员任党务工作、学生工作助理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贴近生活、服务同学。通过学生党员形象,直接对周围同学产生影响力与向心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义务奉献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把课堂教育的空间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拓展学生党员受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党员到社会大课堂去领悟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让思想认识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升华。

第四,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监督评价机制。监督和评价是优秀学生共产党员评选的重要依据。监督和评价都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党内监督和评价,另一个是群众监督和评价。监督机制要求学生党员信息公开和建立党员形象栏,开展亮身份工作,如实行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参加考试和在学生党员寝室实行挂牌制度。评价工作结束后,党支部组织讨论会,开展反省和自查工作。

3.拓宽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模式

当前,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先进性教育基本依靠党支部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1)进课堂。除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高校还应充分重视教师党员在专业课、公共课等课堂上对学生党员的育人功能。(2)进学生组织。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可按照“党建工作进社团”的思路,结合学生课外社团活动,给学生党员压担子,搭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3)进学生公寓。学生党员按照其所在班级、宿舍,建立党员责任示范岗、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和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制度,接受群众监督。(4)进考场。实行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参加考试,提高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增强为同学做表率的自觉性。(5)进校外实践。实习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可在学生实习较为集中的单位和地区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将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校外实践工作有机结合。

4.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当前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较多的是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党员来担任,这既有好的一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体系化的运行模式。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党建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如动员离退休老党员做学生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拔中青年优秀教师党员任专职组织员,并逐步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5.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学生党员应该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一个优秀的群体,应在理想信念、政治思想、道德操守、遵纪守法、学习实践、人际关系等方面以身作则,起到示范效应。与此同时,作为学生党员,应身体力行党员宗旨,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乐于服务同学、勇于服务同学,树立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形象。

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还应该强调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维护党的形象。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一些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歪曲、信仰缺失和生活颓废的现象。学生党员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成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工作任务。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党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各高校应与时俱进,重视和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长虹.新时期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2]张一澍.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乔怡娜.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路径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2)

教学研究先进篇(7)

“十二五”期间,我们成功申报了省规划课题“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希望通过“学生先学指导”的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希望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使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努力构建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完善优效化教学评价体系,开拓一条课堂教学优效化的校本研究之路。

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我们倡导教师们绕开高深和玄奥的理论探索,开启从实践出发的教育科研之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关注落到指导学生先学,探索态度、习惯和方式的优效指导,将视线聚焦学习主体,寻觅质疑、交流、反馈的优效策略,聆听专家、同事、学生的评说和自我内心的声音,催发坚持、扬弃或改变的优效反思。

一、调研教师科研状况,稳步启动课题研究

“十二五”课题实施伊始,结合区教科室校本性教育科研调查的开展,为了深入分析我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学校针对性地制订研究策略,使教师的课题研究更为常态。我们选取本校90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从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与局限等4个方面12个子项,开展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在不断明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行为在不断增多,并在逐步向规范化靠拢。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够强,能力不够足,素质也不够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动力的增强和他们教育科研素养较低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教师既有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也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薄弱点和局限性,薄弱点还相对更为突出一些。分析调查结果,为了使我们教师的课题研究目的更为明确、过程更为清晰、状态更为有序,针对课题尚属起始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校本培训,分层管理

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贯彻分层管理原则,学校按三级梯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一级是课题中心组成员,二级是学校骨干教师,三级是全体实验教师。我们主要通过综合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小组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助推课题实验教师能力提升,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解读,分科实施

课题领导小组面向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十二五”课题研究方案的解读工作,明确“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科学地把准“学生先学指导”的舵,构建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完善??效化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是根据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研究、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优效化教学评价研究、优效化学习策略研究、教学资源优效化开发和整合利用研究等5个子课题板块,分解二级子课题,按照学科分组抱团研究,教师个人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和专长确立相应研究专题,扎实推进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实施。

(三)开题论证,完善方案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学校组织课题开题论证。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回顾梳理、研讨交流、思维碰撞,激发了智慧的火花,大家对课题的认识更深化、更具体、更清晰。综合专家组的调整和修改意见,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课题由原来“基于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更名为“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 修改后的课题方案,更为完善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二、规范研究过程管理,关注课题基础效益

课题研究必须求真、求实,加强实施管理,才能呈现巨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引领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十二五”立项课题研究初期,为了扎实开展研究,区教科室要求各校开展“十二五”省市立项课题基础效益调测。结合“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的实施情况,我们围绕课前先学、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方法能力等四个方面制订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选择四年级8个班409名学生分两轮开展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合理指导学生先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两轮调查数据统计整理后,剔除干扰因素,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能力等各项指标总体来说是呈合理的上升趋势,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自主学习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缺失,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多次组织交流和研讨,重点就“指导学生先学”和“学生先学后的课堂教学”展开讨论研究,综合多方面的意见,最后达成以下共识:

(一)学生先学要实现“四个明确”

1.明确先学的目的。即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先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明确先学的方法。教师要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先学方法的指导。

3.明确先学的时间。教师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先学的时间,课上先学花的时间不宜太多。

4.明确先学的内容和任务。教师要明确学生先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在先学中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二)先学设计要落实“四个根据”

1.根据学生心理设计先学。先学的设计,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低中年级应侧重培养他们的先学兴趣、习惯;高年级侧重训练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2.根据教师的要求先学。教师要根据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具体安排学生先学的范围。

3.根据课程的特点先学。先学的方式方法是精细的,还是粗略的,精细到什么程度,粗略到什么程度,都要在先学前想到。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宜的先学方法,“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4.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先学。先学要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以及个人学习的习惯来安排,并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在时间分配上的相互协调,以保证学生先学的时间和质量。

(三)先学后的课堂要掌握“三个注意点”

1.学生“学得会”,教师就“倾听”[1]。有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先学后基本能够理解,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先学的收获。

2.学生“说不清”,教师就“点拨”。有时学生通过先学还是存在问题,说不明或说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然后组织教学。

3.学生“看不到”,教师就“补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先学时难以理解掌握,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三、注重生成研究指导,推进课题实践研究

当研究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问计科研专家和教育名家,开启研究的新思路,形成操作的新策略。

(一)构建“四段八环节”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度产生了如何把准“学生先学指导”的舵,实现“优效化教学”这一困惑。对此,我们结合区教科室开展的教科教研“两课对接”活动,开展深入的研究,邀请省特级教师周永沛、周岳和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和明主任全程参与研讨,探寻指导学生先学的优效化教学实践操作模式。在各级专家的多次指导下,通过反复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们逐步确立了“四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四段”是启学、导学、研学、拓学,“八环节”是创设学习情境─厘清学习任务─先学方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疑难节点点拨─引导讨论交流─开展目标检测─延伸拓展练习。学校明确每一堂课原则上都要有“启学、导学、研学、拓学”四个教学段的呈现,其中每个教学段对应2个教学环节,但是,也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对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增删。通过这一生成性研讨,突破了课题研究的瓶颈。

(二)把握重点深化研究

为了使全体教师充分领会“四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华要义,我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作了题为《教学设计与优效教学》的专题报告,请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和明主任作了《课题研究和教学设计》专题讲座。通过后续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我们进一步明?_了推行“四段八环节”教学模式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到研究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关键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个性和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先学方法指导,是开展优效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点;疑难节点点拨,是实施优效化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引导讨论交流,是实现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着力点;开展目标检测,是推进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生长点。

四、重视团队深度研讨,优化研究操作流程

经过多年的探究,我校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设计、反思、修改、研讨”相结合的操作流程。这为我们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策略,保障了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也提升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专业素养,实现了由个体研究到团队研究的转化。

(一)关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围绕课题研究的实施,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暴露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有效性的调查研究,精选10种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现象设计调查问题,对五年级共455名学生和小学部112名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意愿相悖。通过集体的反思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进一步转变评价理念,调整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优化评价实施过程,同时,明确即时评价要体现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要有针对性和艺术性,要有激励性和多样性,要有肯定性和发展性,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丰富优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研究先进篇(8)

一、科研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科研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这种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同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经济一样也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科学,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我市广大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做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诸多困惑及问题,课题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精心设计了各种活动,以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增强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1.以往的教育科研活动单一、呆板。课题研究仅限于过去的撰写研究计划、总结、课题研讨、积累资料等,其方法陈旧缺少创新。

2.教学与科研相脱离。有些课题研究内容尽管是工作实际中确定的或者是从学科教学方面选题的,但由于研究工作与课堂教学两层皮致使研究效果大打折扣。

3.教师缺少研究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教师做课题研究就是闭门造车,孤军奋战,严重制约着课题研究的效果。

为了丰富教育科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转变,使课题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落实,为教师搭建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实现教育科研成果共享。

二、活动的实施过程

1.首先制定了“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方案;制定了“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制定了“课题研究课评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了“课题研究课评优”说课评价标准。

2.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说课—讲课—课堂教学展示。整个活动过程采取公开报名公开评选的方式。

说课中要求说课教师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课评优”说课评价标准进行说课。

讲课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选与课题有关的教学内容,并认真备课,按要求写出教学设计,填写“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讲课中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课评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最后在评选的课题优质课中选择中、小学具有代表性的优质课教师做课堂教学展示。各校科研主任、参加研究课评选的教师等参加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了课题优质课的示范作用。

三、“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取得的成效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真正使教师能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当中。提高了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重要性的认识,那就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实实在在走进了教育科研并进入了教育科研的境界。提高了科研意识,提升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课题研究深入开展,也使他们的课堂教学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得到长进和发展。

几年来,先后有190节课被评为课题优质课。300余名教师成长为教育科研骨干。城西小学、苏密沟中心校等实现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由原来的后进单位一跃成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而且他们的科研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苏密沟小学的研究成果在省级刊物——《小学教师》上刊登。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创新了教育科研工作途径。丰富了科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了教育科研典校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先后2所学校被吉林省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4所学校被吉林市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12名教师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4所学校被吉林省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为“百佳科研全面发展校”,4所学校被评为“百佳科研特色创新校”,4所学校被评为“百佳科研典范校”。14名教师被吉林省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为“百佳科研新秀”。开辟了桦甸教育科研活动新途径,同时也为桦甸教育科研工作在省、市争先创优填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学研究先进篇(9)

1.完善、发展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

作为地理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者、学术带头人和教育者,褚先生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地理教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始于“地理教学法”。新中国成立不久,师范院校地理系就开设了地理教学法这门必修专业科目。20世纪50年代,褚先生开始对地理教学法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对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性质、地理教学法科学研究思想等。在研究中,褚先生认为“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亦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②在正确的科学观的指导下,才能有科学的研究。

关于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褚先生认为,不能把教学法简单地理解为是研究“怎样教”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绝不仅仅是地理教学方法的问题(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法研究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至少还应当有地理教学任务(目的)和地理教学内容的问题。”褚先生重视地理教学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强调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法,“应当从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着眼,来研究包括其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内的教与学的一系列问题。”在各种研究对象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力上,褚先生也注意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为,“教在教学过程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教的方法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的方法、学的效果。”

我国在1949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教育深受苏联的影响。褚先生在文章中也提到库拉佐夫和包洛文金,并引用了库拉佐夫和包洛文金关于地理教学法研究对象的论述。库拉佐夫认为:“地理教学法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过程。它所研究的问题范围包括:确定教学目的,研究学校各年级地理课程的内容,阐明其教养意义和教育意义,建立能保证学生深刻、牢固、自觉地掌握地理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和原则的理论根据,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包洛文金认为:“地理教学法是研究地理这个教学科目的任务、意义和内容,并研究这个科目教授方法的科学。”褚先生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主编的“教育学”中提到的有关教学法的科学论点为依据,提出“地理教学法是研究地理学科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科学。”在向苏联学习的同时,褚先生也提到要“创造性地来研究出我国的地理教学法”。③具有国际视野,关注国外同领域的发展,积极吸取别国的经验,创建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学科,这种风格贯穿褚先生多年的研究。

关于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褚先生明确指出,地理教学法的任务就是“正确解决存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中的一系列问题。”这种“问题”的研究视角也是地理教学法学科研究一直遵循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解决“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样教(学)”、“教(学)得怎么样”等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关于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学科性质,褚先生是从与地理学科的对比开始阐述的,指出:“由于地理教学法所研究的是地理教学,不是地理学,是研究通过地理学科对新生一代的教养教育,而不是地理实物,所以,地理教学法跟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同属于教育科学,而不宜于主观地强调它是地理科学。”从褚先生提出这种观点到本文写作的2013年,几十年的学科发展和学科门类归属,证明褚先生对地理教学法学科性质的论述正确。

关于地理教学法的科学研究思想,褚先生在分析地理教学法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从学校地理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地理教学法内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地理教学法理论的提高,就不能单凭采集地理教学经验,还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地理教学法科学研究工作。④褚先生的这种观点对五十多年后的地理教育和教学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及其他,《地理知识》1959年10期)

上述观点构成了地理教学法学科框架的基本内容。从中可见,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褚先生就已经跳出“地理教学法”的表面含义,比较全面地阐述作为一门学科,“地理教学法”所应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提到“整个地理教学过程”和“存在问题”,这种“系统思想”和“问题意识”仍是今天学科建设和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先期研究和讲义编写的基础上,1981年,褚先生与曹琦先生、周靖馨先生合作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师教材《中学地理教学法》。在书的前言中,褚先生重申了上述对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基本认识,呈现了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使具有我国特色的地理教学法学科逐渐成熟。

2.开创地理教育学的研究

褚先生在学术领域的重大贡献是开创了地理教育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完成对地理教学法学科框架的建立后,褚先生提出要把地理教学法学科向地理教育学方向发展,开始探索创建地理教育学学科,并为研究生开设出“地理教育学”课程,提出了地理教育教学的一些新思路和理论见解,对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革新、发展及理论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褚先生提出创建地理教育学学科是基于如下时代背景。基础教育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开放,使得在过去国家统一颁布大纲、统一编写教材的背景下,没有必要研究的一些地理教育问题有了研究的空间和条件;世界和中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公民人地观、环境观培养的急迫性,客观上加重了中学地理课程的教育责任;基础教育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地理教师,也对主要用于高师地理教师培养的地理教育教学学科体系的创新提出更多需要。在这些背景下,地理教学法学科走向现代化成为时代赋予研究者的重任。在从地理教学法向地理教育学的转变中,褚先生指出,不能“只讲学科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基本规律,而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处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本身的条件和心态,以及能动性问题。”⑤也就是说,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和对地理教师的培养,必须关注中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非智能因素。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1985年,褚先生通过研究生和进修生课程和论文指导的形式,进行了对学校地理教学过程、地理学习心理和地理教师素质等专题的探讨,把地理教学法学科向地理教育学学科方向发展。1987年,为助教进修班开出了内容比较充实的“地理教育学”课程,提出了关于地理教育教学上的一些新思路和理论见解,如“地理教育学内容结构的基本框架”、“地理课本系统结构模式”、“乡土地理教学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等。1992年褚先生领衔主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地理教育学》专著。《地理教育学》一书以邓小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呈现了“面对21世纪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这一教育观。在地理教育学的内容建构上采用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构,整个学科体系以实现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最优化为目标,表现出现代形态和科学体系,受到同行学者和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好评。“从此,中国的地理教育学开始有了它的学科系统初型和思想理论脉络。”⑥

《地理教育学》一书阐明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指出“作为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一致的,始终如一的,就是‘地理教育’这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与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或“地理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之处。”⑦褚先生还提出:“‘地理育人’应是地理教学的根本思想”。⑧由此可见褚先生在建立地理教育学时所站高度。

在学科性质上,褚先生把地理教育学定性为“学科教育学门类的一支,或者说它是学科教育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科。”“地理教育学也就成为专门研究和解决学校地理教育教学问题的一门学科。”⑨

在学科内容上,“一般应包括学科概论、地理教育论、地理教学论、地理教材论、地理教师素质论、地理学习心理论等部分。其中,地理教师优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和发展、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协调发展、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学校地理教材的优选精编和改革、课内外地理教学方法论等几个方面是学科内容的重点。”⑩

褚先生在地理教育学的探索中,从学科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和学科内容等多个方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

二、学校教材理论建设――提出地理教材“三系统”

褚先生早年曾主编过中学地理教材,离开出版社后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学地理教材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褚先生在为硕士研究生授课的过程中,提出了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的想法,并与研究生合作,先后在《课程 教材 教法》和《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地理教材“三系统的理论”。这是我国1949年以后惟一有关地理教材的独创理论。

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是地理教材“三系统”的哲学基础。系统方法具有三个最显著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褚先生用系统的思想构建地理教材理论,认为,“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学校地理教材本身是一个适用于学校教学的知识功能系统。在这个完整系统的构成上,又可分为课文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三个子系统。”“三系统”“强调从事物的整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用系统论思想研究教材,不仅注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到教材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同地理教材整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教材构成要服从教材整体的需要,而教材的整体又体现于教材内部各部分的组成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当我们将“学校地理教材作为一个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去研究时,就要考虑上述“三系统”的相互结合,不能允许教材成为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11

学生认知心理也是地理教材“三系统”理论创建的理论之一。“三系统”理论对地理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都给予详细的定义和阐述。“课文系统”的基本内容构成,主要有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的文字表述;教学指导语;教学辅助材料;“课文系统”的表现形式,通常多为文字叙述,还有用文字填充的各式表格说明。“不论具体构成是怎样的,地理教材课文系统应该是完善的,系统内容的构成应该是合理的。”12“从理论上分析,课文系统以文字的讲解、描述、说明为主,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性,学生学习和应用这部分教材时也以进行逻辑思维为主,所以从它的性质可以把它看作教材中的‘逻辑系统’。”“图像系统”是以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示、照片、绘画等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它的特性是直观性。图像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教材,促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因此,教材中的图像系统也被称为“直观系统”。“作业系统”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性活动的方式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因此,也被称为“实践系统”。“三系统”理论把三个系统分别定性为逻辑系统、直观系统和实践系统,这三者的结合“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结合,也是学习和应用的结合,还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基础是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教材“静止”的组成部分与学生活生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是地理教材“三系统”的精髓所在。

1991年,褚先生又对“三系统”理论进行了深化,创建了“地理课本系统大结构分析模式”、“地理课本系统内容联系结构图”和“地理课本内容一体化图式及动态结构”图,尝试通过对课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学校地理课本的一体化原理,为研究中学地理教材提出了新的思路。13

地理教材早就存在课文、图像和作业这些内容,但能从系统论的高度对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提升,概括总结出一种教材理论,前人还没有做过。这种理论对以后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三系统”理论提出后的近30年时间里,一直有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及这个理论,也有人直接使用这个理论进行教材研究,表现出该理论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①褚亚平. 我的地理教育思想. 地理教育,2004年第1期.

教学研究先进篇(10)

关键词:李双元;法学思想;教育理念;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81-03

2016年恰逢李p元先生90华诞,为表庆贺,多地均举办了李双元先生九十寿辰庆祝大会暨先生法学思想交流大会。时逢此机遇,对先生的法学教育理念加以阐发传承,对吾等后辈学子大有裨益。

一、李双元先生其人、论著及思想

李双元先生,1927年生人,如今已鲐背之年,却仍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阵线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法领域第一代杰出代表,其在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与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先生是“新中国国际法事业的开拓者、创造者,也是新中国国际法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先生除了担任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外,同时也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双元先生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1980年执教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讲授国际私法专题等研究课程,并担任校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多年。同时,先生对成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从教六十载,先生的著作包括但不限于:《国际私法(冲突法篇)》(1987年)、《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1993年)、《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的重新定位与功能转换》(1998年)、《21世纪法学大视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内法与国际法》(2006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制定研究》(2013年)等。此外,先生还主持翻译了多本世界经典国际私法学著作,如:《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1998年)、《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1999年)等。

2016年9月,时逢李双元先生九十寿辰,其所任职的湖南师范大学隆重举办了“李双元教授从教6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各地国际私法学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会上,蒋洪新教授赞扬先生“始终坚守学者的使命,潜心学问,教书育人,真正做到了将学者、师者和仁者的完美统一”;黄进教授从敬业、爱生、育人、求真、创新、坚韧等多角度回忆了与先生的交往经历,并总结称“对学生而言,得天下名导师而被教之也是君子之乐,在老师的教导下使自己有所成长、有所成就是学生作为君子的体现”。这次研讨会作为一项平台,对传承与弘扬先生的学术思想意义颇为重大。先生在法学教育事业上历时六十载,其教书育人之风范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作为国际私法专业的学子,在专业学习之余亦保持着对学界前辈的敬佩之意,本文期望通过对先生的法学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对其所提出的关键命题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先生之治学精神与教育理念。

二、李双元先生法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

关于先生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国际私法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可谓不少。但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其法学思想的研究与讨论多集中于先生所奠立的法律趋同化思想、构建国际民商事新秩序、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等。相比之下,专门研究其法学教育理念的著述并不多见,这一方面与先生“言传身教、述而不作”的研究秉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当下中国法律教育界苛求创新有余但酌古御今不足的风气影响。就笔者目前所能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大体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其法学教育理念的研究,研究者中不乏昔日向李先生求学的弟子,但亦有经由文献整理而对其研学思想耳濡目染者。代表作品如:《论中国法学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李双元先生之法学教育思想初探》(宋云博,2012年)[1]、《试论改进法科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思想理论工具――李双元先生法学思想探微与补遗》(宋云博、曾瑞,2016年)[2]等。第二类则主要是从先生国际私法学术成果中洞鉴其教育理念,代表作如:《李双元及其国际法思想评述》(肖芳,2007年)[3]、《李双元国际私法学思想研究》(车英、李良才,2008年)[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私法的变革――李双元教授国际私法思想评析》(周后春,2016年)等[5]。

从辩证的观点察之,不难注意到两类不同的研究进路却也不乏关联。在主要以先生的法学教育思想与理念为研究内容的第一类文献中,基本上都强调了先生所主张与倡导的“推本溯源、寻根究底”“广涉博览、精深专业”等基本法学研究方法,以及“培育健全人格”“心系社稷、辩论研究”等基本研究理念。这反映出先生法学教育思想的一贯性、系统性与继承性。而在主要以李双元先生国际私法学术成果与学术思想为研究内容的第二类文献中,则主要关注了先生关于“法律趋同化”“国际民商新秩序”“国际社会本位观”等内容。但必须承认的是,教学相长,富于生命力的研究与教学思想是得以形成大量专业学术论著的源流,而反过来,对国际私法抽象原理与具体课题的时代阐发又是推动教育工作的知识动力储备。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在第二类文献中依然不乏先生关于教育理念的点滴陈述。不容否认的是,一位真正成熟的学者是拥有融会贯通的学术系统的,其对于事件的评论、对于问题的研究,都会有其基本思想的渗透。

为了能够从有关文献中探寻先生对整个法学教育领域的卓见,本文选择以其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加以述评,不过多关注国际私法具体理论与制度。

三、李双元先生法学教育思想述评

(一)法学教育应培养“独立的思想”与“健全的人格”

李双元先生认为不管是做学问或是做人,都应坚持培养“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2]。对笔者而言,最早所熟知的相近的观点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哲人陈寅恪语)。在法学教育中,思想与精神的自由与独立,都是极为根本的问题,因而先生所强调的正是法学教育所应坚持的基本点。首先,教书育人者应向先生学习,坚持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与“健全的人格”。法学教育者自身应坚持法学所固有的一些本质属性,而不应谄媚于政治;对待学生应教导其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法学学习与研究,培养批判主义精神,敢于质疑权威,而非人云亦云。对此,李双元先生本人曾就自身情况进行举例,“事实上,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也不敢保证我所有书中的任何观点都是完全绝对的正确。真理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对谬误的揭露与纠正,并正视与容纳自身缺陷被后世理论填补的可能。在坚信自己的假设或结论的基础上,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通过反复论证和自我否定的方法对其加以考证,然后充作他人理性推敲的标靶。倘若我们随意接受一些观点和主张,或者甘愿受其影响,却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研读和推敲,那么我们的学术注定会走向歧途”。

法学教育的另一端则是法学学子。作为法学学子,我们应以养成“独立的思想”与“健全的人格”为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不应漫无目的、毫无问题意识地学习,而应该带着问题,用批评性思维进行学习。就法学研究而言,若对某问题感兴趣,则准备工作中的文献综述至关重要。只有对该问题的相关论述有全面综合的了解,才可能形成对其相对客观的认识,以此做到高屋建瓴,而非以偏概全。我们说要形成批判性思维,有独立思想,不是指对某事物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开始批评。盲目质疑与批判无益于独立思想之养成。言之有物,习得方法,方得始终。其实上述观点不只是涉及法学学习,这同样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二)授课方式应讲求“心系社稷、辩论研究”

“心系社稷、辩论研究”是李双元先生所提倡的法学教育授课方式之一[6]。其中“心系社稷”反映了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这也从提醒我们,在法学教育研究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进而发现问题,并逐步探索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那些空谈理想,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是不可取的。正如先生所言,其在国际法学领域,尤其是国际私法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是建立在理想主义基础之上的,也不是在这里虚构人类光明美好的前景”[7]。相反,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问题之深切关注基础上的。

在法学教育上,除了教师自己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坚持“心系社稷”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外,还应坚持“辩论研究”的授课方式。“辩论研究”主要强调对于法学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个权威观点,而应通过辩论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开放式探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思辨精神对于提高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至关重要。而要实现对某一问题的系统思考,就不能仅局限于法学一隅,毕竟“徒法不足以自行”。先生强调:“立足于各自的领域深入思考21世o人类社会的图景,时刻注视社会发展的走势,及时或超前抓住重大而敏感的课题,开展新的开拓性研究,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对于法学界,也莫能例外。”[6]这就告诫法学界仁人志士,“心系社稷”与“辩论研究”是基础与方法的关系――只有“心系社稷”,才能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敏锐地发现重大且敏感的话题,继而对该话题进行“辩论研究”,才能做出开拓性贡献。

(三)探究问题应讲求“推本溯源、寻根究底”

“推本溯源、寻根究底”,旨在教导研究者在进行法学研究时,应注意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问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趋势。合格的法学研究,向来不是纯粹“形而上”的理论自足或单纯“形而下”的制度运用,毋宁说有价值的学理源于实践,经过阐发与变革后回归于实践才是应然取向[8]。因此,从源头上进行解读,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李双元先生曾举例说明何谓“推本溯源、寻根究底”: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部门,在大陆法系国家被称为“国际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被称为“冲突法”(Conflict of Law)。事实上,“冲突法”这一术语,最早由荷兰学者罗登伯格提出,但却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认可;“国际私法”这一概念也非大陆法系国家学者首创,而由美国国际私法领军人物斯托里最先使用。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本质的问题。因此,推本溯源,当为国际私法学人的责任。我国明代学者王守仁在其《传习录》(卷上)中曾指出:“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9]可见,“推本溯源、寻根究底”应成为研究法学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该方法意味着在做研究工作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的记忆或了解上,不应仅仅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知皮毛,不知内涵。相反,应该把握问题的本质,从源头上找准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条分缕析,通过缜密论证,一步步求得对该问题的透彻理解。

(四)研究范式应讲求“读书笔记、常思两题”

在李双元先生看来,读书应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而“读书笔记”至少分为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分别为“拍快照”“写大意”“传神”“思辨”[10]。第一个层次,仅仅是通读一遍,大致浏览。在此阶段,可谓读书“不求甚解”,但求了解内容,完成浅层次阅读工作。第二个层次,要求读者在通读文章后,能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将文章的大意写出来。此阶段主要是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复述,以求得对文章整体结构与脉络的把握。第三个层次,则要求读者能够对文章的整体思路与具体构思有一个精确的把握,以实现对文章内容的传神把握。但此阶段尚未突破作者在书中所设置的条条框框,有亦步亦趋、全盘接受之嫌。而第四个层次,即“思辨”,则着重强调读者不仅要能够对所读之书进行传神的表达,更要有自己独立之思考,对文章要进行辩证性考察,而非单纯地以一种膜拜心态来完成阅读。如果读者能够对所读之文有所批判,并进行客观评析,则可谓读书之最高境界。

“常思两题”则指在做研究时,要同时准备“两题”,以便两个论题轮番研究。如此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对一个论题进行持续思考与研究以致遇到瓶颈之时,若“霸王硬上弓”强行对之进行攻克,可能会出现“强扭的瓜不甜”的结果,反而不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如果此时能适时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主动搁置,转而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或许会放松大脑,求得空间,反而更有利于回过头再去对前一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两个问题交替研究,也可为研究工作提供多维视角,有利于对问题的全面把握,也能避免对一个问题过分钻牛角尖导致的枯燥乏味。笔者对这一问题感触颇深。现代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我们容易养成急于求成、耐性不足的心理弱点,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甚至研究兴趣,可能无法持续太久就开始厌倦。借鉴先生的这一方法,则能给我们提供喘息的机会,适时地将其搁置,再次拾起时,灵感的火花可能就会不期而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对连贯性研究。事实上,当下中国法学正处于繁荣之时,许多教育工作者身上都“压着”数个教学任务、研究课题。“常思两题”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学会的处事方式。

(五)研究径路应讲求“广涉博览、精深专业”

何谓“广涉博览”,先生的一席话或许能够为了解这一研究路径提供重要参考。先生尝言:“虽然我们学的是国际法学,但我们不能仅限于国际法学,还要涉猎法哲学、法理学、民法学和商法学等,它们都是学好国际法学的必备要件。倘若我们法哲学和法理学基础不好,那么我们的法学理论就可能迷失方向;假如我们的民商法学基础不扎实,那么我们的国际法学,至少是国际私法学自然根基不固。因此,学习钻研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尤为重要。”可见,“广涉博览”要求我们在做研究工作时,不可偏颇狭隘地将研究工作仅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而应该对与之相关的各种专业、各类领域都有所涉猎,进而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研究体系,而非零散、孤立的研究视角。“精深专业”则指,除了应“广涉博览”,对相近学科与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涉猎学习之外,关键还应该对本专业的研究不断加深程度。研究工作不可浮于表面,更不应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对于已有研究成果,应该持有思辨精神,批判性地继承。与此同时,还应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对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力求能够对相关理论与实践做出新的贡献。

“广涉博览、精深专业”实际上是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上要求研究者。知识的广度往往并不会产生直接的自我增值,知识广度本身是附着在某一个专业深度上的。因而应以对本专业的研究为主线,其他学科知识只是作为研究基础或辅助材料,万万不可主次颠倒。

四、结语

通过研读李双元先生的法学教育理念,不免联想起陈寅恪为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所撰碑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长久,共三光而永光。”李双元先生上述教育思想不仅对法学教育者改进工作大有裨益,而且也是传授给法学晚辈的研究方法。先生对国际私法的研究坚持与日俱进,他所提出的诸多重要理念,不单单只适用于国际私法学科范畴,而且就整个法学研究与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普遍意义。作为晚辈学子,笔者将先生关于法学教育的相关思想进行整理和分析,不仅为自身提升和学习提供了机会,更希望为传承先生的研究与治学之道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云博.中国法学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李双元先生之法学教育思想初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宋云博,曾瑞.试论改进法科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思想理论工具――李双元先生法学思想探微与补遗[J].时代法学,2016(3).

[3]肖芳.李双元及其国际法思想评述[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2).

[4]车英,李良才.李双元国际私法学思想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周后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私法的变革――李双元教授国际私法思想评析[J].时代法学,2016(4).

[6]李双元.法律趋同化问题的哲学考察及其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37-466,450.

[7]李双元.走向21世纪的国际私法――国际私法与法律的趋同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43.

上一篇: 净水器销售工作计划 下一篇: 后勤文员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