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8 03:30:46

思想品德教育经验总结

篇(1)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中特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篇(2)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篇(3)

依据人的思想、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要经历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渐进性。高职《思想品德》课程的分年级实施,能够遵循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将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从学科体系向思想教育体系的转变,从课程理论体系向教育体系的转变、从知识课向养成课的转变。为此,我们进行了高职《思想品德》课程分年级实施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高职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基本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初步构建了高职高专《思想品德》课分年级实施的思想教育体系,实践证明,这能明显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科学界定《思想品德》课分年级实施的目标、内容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总目标和高职生成长规律,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确定了不同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分层递进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1.高职一年级是以适应高职教育为目标的成长阶段。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实现由高中或中职向高职转变的过渡阶段和转型期。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高职阶段.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及生活定位都需要重新思考,因此,这一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法制观念、集体观念、职业观念。

2.高职二年级是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高职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立能力、耐挫折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观。

3.高职三年级是以成人为目标的走向岗位前的准备阶段。是高职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政治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人生目标等诸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面临毕业,即将步人社会,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以认清就业形势,总结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与内容详见后面的“各年级分层递进德育目标、内容一览表”。

二、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年级《思想品德》课教育专题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思想品德》课程大纲要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读本》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审美、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学生在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分年级细化为螺旋递进的不同教育专题:

1.一年级《思想品德》课教育专题:

(1)步入高职,锻造银领

(2)国防教育,心系祖国

(3)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4)党在心中,永跟党走

(5)学法知法,遵纪守法

(6)优良学风,求真务实

(7)健康心态,健全人格

(8)公民道德,贵在践行

(9)团队精神,成功保障

(10)与人为善,人际和谐

(11)反对邪教,崇尚科学

(12)反省自我,再接再厉

2.二年级《思想品德》课教育专题:

(1)弘扬民族精神,勇做爱国青年

(2)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3)职业道德,从业之本

(4)珍惜青春,慎待爱情

(5)深入一线,勇于实践

(6)爱美审美,陶冶情操

(7)诚实守信,立身之本

(8)走进网络,道德在线

(9)正视挫折,战胜自我

(10)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1)质疑求异,开拓创新

(12)融企业文化,铸企业精神

3.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教育专题:

(1)转变观念,正确择业

(2)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3)质量为本,注重效益

(4)勇于竞争,善于合作

(5)展现自我,善于自荐

(6)更新观念,自主创业

(7)爱岗敬业,服务社会

(8)志存高远,平凡做起

三、分年级实施德育体系的特色

(一)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

在内容设计上,始终遵循了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之中,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并在长期的自我教育实践与体验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将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二)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

从一年级第一课“步入高职,锻造银领”到三年级最后一课“志存高远,平凡做起”,自始垒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设计上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有利于培养高职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

(三)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因此,在体例结构上要突出社会实践教育。各个教育专题要通过“实践探究”、“行动体验”、“实践指南”、“走进企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等教育活动形式,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克服了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说教,死记、硬背,说一套,做一套,假、大、空的倾向。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高职生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实际的原则。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养成“知行”统一的品格。

(四)在教育过程上体现体验性

学生品德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专业教育、日常生活的体验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德育活动要注重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性教育,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通过行动体验等教育形式,使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体验到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达到由感性到理性化认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五)在学习方法上体现探究性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教师的职责贵在引导学生

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每个教育专题均设“问题聚焦”、“实践探究”等教育栏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之中,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中,启发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经过思考、归纳,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把它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和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我们把探究式学习概括总结为学习的八步法,即:设疑、自学、调研、交流、答疑、体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每个专题的教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四、高职《思想品德》课分年级实施的效果

(一)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贯穿于高职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因此,高职《思想品德》教育读本应纳入高职三年的教学计划之中,采取分年级实施的办法,每学年安排12个专题,可按30至 40学时计划,以保证高职思想品德课教育目标、内容的实施。

(二)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分年级实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在德育目标确定上,把社会要求与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二是在德育内容设计上,遵循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三是在品德教育过程中,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自主学习贯穿在课前、课堂、课后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自己进行听、看、想、说、做这样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了高职生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能力.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道德思维和鉴别能力。

(三)增强了针对性

在目标的确定上,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特点,设置了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在内容的设计上,针对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确定不同的德育专题;在德育的方法上,引导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中,主动探究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四)提高了实效性

篇(4)

    这次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是本世纪末重要的一次政治课改革。

    一、这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和思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大纲确定的,至今已使用了6年。教 学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 治课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修订现行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形势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第十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国际 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两极对峙瓦解,冷战结束,多极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经受住了90年代初期西 方敌对势力妄想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考验,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心。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种全 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它对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都提出了新的 挑战。1992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编的教材中都需要正确反映。这样,我们的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才 不会脱离实际,才能具有活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 94年,江泽民、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抓紧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年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接着又印发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和贯彻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通知。《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 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求两课教学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 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1995年,国家教 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对课程建设全面 提出要求。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 央和国家教委制订和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 和整个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也向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提出了重要的新课题。一要研究和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 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轨道”。以德育人乃大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了德育,则是丢了根本。因此,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 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两课自身基础 知识与育人功能的关系。二要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将初中学段与小学学段联系,统一考虑教育要求、教 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求统一安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 。三要研究实行五日工作制、减少学时以后的新情况。由于总学时减少,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实践活动等方面均需作相应调整,进一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四)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

    199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 经验。特别是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方面,许 多好的、比较成功的经验都需要在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中得到反映。总之,为适应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 要求,制订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按照新制订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是必要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 想政治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分层要求;总体目标,一以贯 之。《若干意见》指出,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 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既提出了德育的总目标(同样是政治课的总目标),又明确实现总目标是一个 逐步形成的过程。《若干意见》还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 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说,既要整体规划小学、 初中和高中两课的课程体系,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划分层次,具体 确定这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因此,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阶段,需要将整 体规划与分层次要求科学地结合起来,保证两课的总体目标一以贯之。

    原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在现行两课教学大纲基础 上,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再划分为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三段;七至九年级( 即六三学制初中一至三年级)一段;共四个教育教学阶段。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整体 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以下几点。

    1.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确定小学思想品德 课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的章节题目,以清晰地反映“五爱”教育在两个年级段中的循环上升、逐步提高的 过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解决现行品德课教学中内在体系不清的问题。六年级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 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典型 事例具体指导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现象的是与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的“爱社会主 义教育”是与“爱祖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讲 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进行的。

    2.初中重点进行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 国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 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高中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 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篇(5)

有效的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完美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快最好地培养能力,最有实效地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为实现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避免出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低效课堂。

一、充分备课,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备课是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最佳的教学内容,选择最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准备环节。即,备课不仅要备课程标准和课本,还要备学生和教学方法。因此,充分而有效的备课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作为传授初中生思想品德的课堂,备课更是重中之重。备好课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很好的实现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那么,如果才能备好课呢?

首先,应该熟悉《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有根本的依据,而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熟读教材。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基础,更是中考试题的根本,在教学活动中一切以教材为中心而展开。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知识点、事例、练习题等,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精心筛选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备课时,老师要立足思想品德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把课本中的知识融入自己思想中,能用精炼的语言描述课本中的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次,在备课前要摸清班上学生的知识背景,课堂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深入浅出、讲解得当,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最后,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好这节课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法。如在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和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两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可以让老师主导,主要在讲,而后一个知识点则可以让学生主导,让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抗压的,让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觉悟水平。

二、体验成功,增强有效课堂的兴趣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大家的关注,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更渴望成功,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只要得到身边人的表扬,他们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昂的情绪,会成为他们不竭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要多让学生体验成功,多创造让他们成功的机会,在他们成功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任何一位学生都是有特点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德理念,而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知识又都是大家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的内容,对于课本中所讲到的德育知识,学生自有一套想法,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要适时表扬他们正确的见解,让他们更有勇气继续表达下去,发表结束后要带领同学们给予他热烈的掌声,使他们深刻体验成功的激情,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赏识学生,激发有效课堂动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每位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都渴望别人的赞美,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思考教学方法,还要学会赏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本身就给思想品德老师提供了表扬学生的机会。每位中学生都是敏感的,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要求老师都要有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让学生知道他身上确实有优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不是老师为了鼓励他说的假话。当学生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时,他们会进一步希望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榜样,进而在课堂就会积极表现。哪怕在课堂上答错老师的问题时,只要老师给一个善意的鼓励,学生就会浑身充满能量,知道老师并没有对我失望,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答好,不能让老师失望,不能让同学小瞧”,学生的进取意识就得到了激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转变角色,突显有效课堂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的学习中,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去学习,而不需要老师或家长催着学,并且去包办代替。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在新社会形式下的竞争力。对于中学生,品德教育不容忽视,任何老师都不会想在校园中再出现“马加爵事件”,而时时刻刻在学生身边督促也是现实的,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时,老师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学习,还要防止学生出现思想偏激、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出现。

五、课后反思,提升有效课堂成果

课后反思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也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反思,教师可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老师可以加以总结,思考可能提高的空间;对课堂中不足的部分,老师要也要加以总结,找出不足的原因,思考改进的方案,或与同事共同探讨。课后反思时,还要注意总结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提供依据,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经过多次的课后反思,在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的同时,也可以是本身成为一位研究型和学者型的老师,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好手。

课堂教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学习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健康与否。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老师,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上仅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经验,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愿与同仁们共勉。

【参考文献】

[1]刘焱.构建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2006(5)

篇(6)

“体验式教学”方法作为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一种体现,是当前我国新课标提升的新的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学在国外已有相当广泛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但在我国实践教学领域和各学科教学中仍处于初级水平阶段。为此,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提出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基于问题的提出和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小学德育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在新课标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获取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德育教学课堂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切身体会,才能获得真正学习德育的经验。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活动进行的一系列以探究而开展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课堂活动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最终获得产生道德情感或形成道德认识或践行道德行为,能够在原有自我经验基础上得以提升,形成共性认识并最终转化为自我道德提升的一个学习过程。相较于传统小学德育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进行体验,又通过体验获得对思想品德认知和道德提升的目的,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在的,具体的体现,是德育课堂中教与学的一种良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体验式教学通过一定的实践来对课堂和教材中的思想教材进行体验和确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有学生参与主体的教学中,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其主角的地位。为此,学生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逐渐感受到乐趣,逐渐构建起自信从而让学生自愿、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小学德育教学的课堂中,从而达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促成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目的,其体验式教学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学生亲历教学过程,也是体验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第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由于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个性的发展加深了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的必然性。

二、基于小学德育课堂问题的提出和理论依据

(一)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

“思想品德课程枯燥”几乎已经成了当前大部分小学学生的心声。究其因素主要是由于小学教材思想品德内容多是理论性的陈述,久而久之这就造成了学生厌学的不良情绪。综上所述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和指导学生学习好思想品德课程、掌握德育育人的教学目标,尽快创新思想品德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模式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二)“体验式教学”的德育教学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体验又是检验理论的直接活动。“体验式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探究式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参与思想品德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德育价值体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了印象,从而对思想品德课程有了更为积极和主动的学习热情。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各种体验和情感感受逐渐应用到学生对思想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分析和思维能力中,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想品德学习能力,从而为解决更多德育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小学德育课堂加强对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德育教师要充分进行教学活动和情景教学的有效设计。教师要善于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或者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知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创设。通过体验式德育教学活动的开设,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德育认知的飞跃,增强了自信和学习热情,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体验到尊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中的实践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开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参与体验实践活动,并通过体验进行学习思考、探究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还能有效、轻松的对德育课程中的难点进行突破、加深,从而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方法。在很多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都可以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尤其是那些学生没有经历过,又不容易领会的感觉,都可以让学生用体验的方式去感悟其中的内涵。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并不是说只要参与体验活动了学生就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这期间需要进行指导。

第一,通过指导要让学生学会有时换位思考,体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理解别人的感受。在学生参与体验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第二,要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课下要走到生活中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由于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对学生而言,思想品德知识无论从理解层面还是记忆而言都是比较枯燥的。为此,德育课程通过创设和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和验证,不仅可以有效验证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还能从根上增强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和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四、总结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的教学实践,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并进行验证性的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获得了分析和提升思想品德认知的基本能力。随着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的应用和逐渐深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地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当前我国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对于构建富有成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7)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 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 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 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 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 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 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 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 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 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 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 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 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 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 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 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 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 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 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 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 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 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 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 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 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 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 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 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 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 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 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 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 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 、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 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 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 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 。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 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 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 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 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 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 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 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篇(8)

聂、陈:我们知道您率先在全国提出、编写并实施了《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填补了国内空白。您能简单谈谈当时为什么要提出并编写《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吗?

姚文俊:我是1978年调到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任校长兼书记的。当时,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人们刚从“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狂躁动乱中挣脱出来,“望子成龙”、“金钱万能”的社会心态,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歪风,再次将教育推上历史平衡木而左右摇摆倾斜。设尖子班、挑尖子生,题海战术、轮番考试,为迎合升学率的高指标,各校别出心裁超负荷运转,可塑性极强的“中国小皇帝”们又被引入新的误区,酿出种种苦果:学生体质、道德文明每况愈下,五年级一个班戴近视镜的占26%,花甲老人替孙子“值日”,汗珠滴滴,“小皇帝”却高坐课桌嚼巧克力,还连连训斥:“快、快点!”……眼下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中坚,不把他们真正教育成能够正确认识国情、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及品德的接班人,势必会带来跨世纪的忧患!

当时,在校内,不少同志讲起德育重要,做起来却丢掉。究其原因,大家摊牌亮底说:“德育不像文化课那样有《教学大纲》,有统编教材和教学计划,又不是升级、升学必考,只是嘴上喊的软指标,老师怎么教?”这些反应,使我受到启发,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也必须有纲目、有教材、有课时安排,教学有章可循,考评有标准,这是变软指标为硬任务的前提。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编写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提纲供教师使用。如何去编写这个提纲呢?我想到了去一些学校取经,但跑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几个学校后,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怎么办?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那就自己干!凭着自己10多年当中学团总支书记兼政治教师的经验,加上自己对现实的深层思考,结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经过与几位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商讨,趁着寒假,从1979年大年初三开始,便投入了提纲的起草工作。在提交提纲的头天晚上,我吃过晚饭,骑着自行车从家往学校赶,在一个路口,因脑子过于集中想着大纲的事,没看路,狠狠地撞在一个空着的儿童车上,一头栽了下去,鼻梁被划了一个大口子,满脸是血,到医院缝了几针后,又歪歪扭扭地从医院走到学校,继续起草提纲……

《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草稿出来后,却遭到校内外的质疑和非议。有人说“人家都在抓升学率,咱却搞德育,万一教学上不去,这重点学校的牌子能保住吗?”位教育界同仁开玩笑地对我说,搞思想品德教育你是英雄,到毕业升学时看谁是狗熊!更想不到的是,当我把提纲送给有关领导审阅时,却遭到这样的批评:“你作为一校之长,不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这是不务正业。”

怎么办?是放弃还是坚持?我犹豫了,但认准了的事,我不会轻易放弃,有风险就悄悄地搞,从一个班开始实验。结果证明,抓德育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升学率反而达到80%以上。

聂、陈:您常说德育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小学德育具有结合性、贯穿性、渗透性、蕴含性等特点,德育任务的实施不能独立进行,您是如何寓德育于各科教育之中呢?

姚文俊:为了从各学科中寻找蕴含德育的因素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制定了《各科教学蕴含德育因素及教学建议》。如语文共有30课,就从中分析哪些课蕴含有德育因素,然后分类,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在讲《南泥湾》一课时,《提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思想。老师结合、朱总司令、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同甘共苦、开展大生产运动,达到丰衣足食的生动故事,启发同学们热爱劳动,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配合授课效果,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捡废品,节约零钱的活动。利用这些钱,购买了脸盆、毛巾等物品;在班上建立了卫生角、图书角、小银行,同学们初步养成了勤劳俭朴的好习惯。

聂、陈:针对儿童爱动的特性,您提出“组织起来,活动起来,在参与中受教育,在表现中求发展”。这是否就是您说的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呢?您又是如何组织活动的?效果怎么样?

姚文俊:是的。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主要是开展集中性教育、传统性教育、阵地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活动。

集中性教育活动是指每学期或每月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活动。如每年春季,要组织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这个活动延续2-3个月。其内容是“五小”:小种植、小饲养、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达到的目标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索,用双手去创造,用语言去表达。

传统性教育活动主要是利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搞一些活动。如在国庆节,就搞“五个一”活动:讲一个热爱祖国的故事,画一幅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唱一首热爱祖国的歌,做一件为祖国增光的事,制作一个展示各行各业成就的图片集锦。

阵地性教育活动是指把学校的各个角落都作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如学校的食堂、操场、传达室、水池旁等都是如此,一个地方是一个阵地,一个阵地有一个学生值日,穿着学校统一制作的服装,戴上今天我值日的袖标,站在阵地上,遇见不规范的行为,就上前制止。如在食堂买饭,有大同学插队的现象,值日同学就对他说,请遵守小学生文明守则。在篮球场,有人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值日同学看见后就对他说,请把果皮纸屑捡起来,等等。这样把学生派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互相监督,使校园内找不到一片纸,同学们也个个彬彬有礼。

实践性活动是利用社会上的一些名胜古迹及敬老院、交通岗、汽车站、火车站等地,让同学们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一是以一个中队或以一个班为单位,每天上午举行10分钟的新闻会,介绍国内外的一些大事;二是给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打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善恶美丑观;三是就一些与他们有关的话题召开辩论会,如小学生身上能不能带零花钱?有的说能并阐明理由,有的说不能也说出理由,由此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聂、陈:您提出学校德育社会化,并制定了《学校德育社会化实验研究方案》,被教育部列为重点科研课题,获全国德育科研成果优秀奖,这是否就是您德育研究的进一步深

入?

姚文俊:对。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甚至之前,已经在接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教育和影响。这些影响是多元化、开放性、立体交叉、错综复杂的,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因此研究小学德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而应该把学校的系统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使德育覆盖少年儿童全部生活的途径,实现学校德育的社会化。

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1988年我起草制订了一个由社会教育力量、社会教育阵地、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构成的《学校德育社会化实验研究方案》,上报国家教委批准列入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广泛联络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士,组建了“协调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英雄事迹报告团”、“兴趣活动辅导站”等多个教育集体,开辟了几十个不同主题的教育阵地,组织了参观访问、影视评论、阅读报刊、科技制作、道德评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又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的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教层次。这样,学校、家庭、社会三类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方位、全天候”的德育网络,加强了德育的整体效应,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成果奖。

聂、陈:由此看来,您的德育研究工作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听说您在患病期间,又酝酿制定了《小学生主体性德育实验方案》?

姚文俊:1991年,由于长期超负荷学习、研究和工作,我应邀到西双版纳讲学时突然发病,经多家医院诊断认定是患了下颌骨细胞瘤。由于病根难除,一年内做了两次手术,下颌骨去掉了一半。亲朋好友含泪劝我:“不要再拼命啦……”但我不可能不再“拼命”,因为德育教育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疗养期间,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学习和研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动向、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我国各地教育实验的成功经验,得出了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趋向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健全个性的结论。于是,在总结前段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我开始酝酿德育实验新课题。在大量调查分析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基础上,越发认识到学校德育不能唯书唯上,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进行做人的教育。我和学校一班人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选定了“继承传统,学做真人”的“三五”教育实验课题,制订了《小学生主体性德育实验方案》,探索以发展主体人格为主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提出了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美德为源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形成以马克思主义道德为主流的小学德育理论框架;构建了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文明礼貌为重点的养成教育和以健全人格为重点的品德心理教育的德育内容新体系。

“三五”教育,就是:“五爱情感”教育、“五好习惯”教育和“五自能力”教育。学校组织人员专门编写了《三五读本》,成为全校学生的德育实验教材。《三五读本》以字少句短、押韵易记的韵语,以深刻含蓄的古今名言,以生动形象的趣味故事,构建了一幅思想品德教育的系列画卷,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的内化。琅琅上口的“四字书”、催人奋进的“名言录”、激动人心的“故事集”,令孩子们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篇(9)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一、不少学校的领导重视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专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区教育局总结了该校学科德育渗透的三条经验: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南市区尚文中学。对初中各门学科的教材,逐课排出了德育点,并印发给全体教师,使学科德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青浦县青浦中学组织各科教师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都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

二、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了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写出文章”仅从最近几年不完全的搜集,就有40多篇文章。市、区县教研部门自1992年以来,多次组织市和区县的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市教研室1990年编辑出版了《中学各科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生物、历史、地理分册和数学、物理、化学分册,1994年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资料》、《情系中华》两史一情教学经验等书。在组织全市学科优秀课教学评选中,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和教书育人的贯彻。

三、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但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在德育上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形成“合力”。在一所学校,有计划地确定若干教育主题,组织各学科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是一种好形式。就全市来说,近几年在全国或全市重大教育活动中,如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教育、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教育等,都注意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孤立、分散的教育化为整体有序的教育。

四、通过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中小学校都作过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本市中小学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二)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

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小学的低、中年级,初中、高中的非会考年级、非毕业年级,教学改革、德育渗透比较注意;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到了会考、升学考,教学改革、德育渗透就相对比较弱。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连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校也不例外。不少校长对此也认为无能为力。

三是学校之间不平衡。全市看,只重视智育成绩、不重视学科德育的学校当不在少数。

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年级、学段)之间,横向(教师、学校)之间的衔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三)学科德育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目前较普遍的状况是,学科教师在上分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学科德育渗透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对学科德育状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广大教师较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于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呈现着的是松散的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本来仅作参考的操行评语还常被“从宽处理”得难以反映学生操行的真实状况。显然,学科德育评价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健康发展。

(四)学科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深刻性。

从全市来看,在有了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了较注意体现德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一步需要着重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学校管理经验,引向深入研究:如学校如何形成德育综合网络,使“三线一面”落到实处?学科德育如何有分工又有协作,发挥整体效应?学科德育的规律性和方法论如何?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德育、学科德育的评价问题,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的投入、研究队伍建设、教学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远不如像智育那样的重视。教育手段相对比较贫乏,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性、感染力。

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各不同类型座谈会的研讨以及课题组的综合,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快素质教育新体制建设的步伐。课程教材改革仅是第一步,还需有德育运行机制和升学考试改革的相应配合,否则新的课程教材也会被纳入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使改革有名无实。

(二)建立学科德育运行机制,解决分散、孤立、无序的问题。在市和区县两级,需解决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协调机制问题,使其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在学校一级,要有健全的德育组织领导,统一协调“三线一面”在学校中的实施,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德育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从教材编写组,教学研究人员到教师,尤其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使主线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建立学科德育的评价机制。

从学科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到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明显的发展,这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以他们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发展过程。学科德育有其近期效应,但也有许多效应将在远期逐步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状况,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

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既从属于社会学系统,又从属于心理学系统,受两方面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不能把德育建成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那样的精确评估模式,也不能把它建成象哲学、文学、伦理学那样的模糊评估模式。它需要模糊与精确相结合。模糊论并不完全反对数学测试与数学统计,但是,由于学科德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就象数学中的“集合”。因此,应当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那样,更多的采用“描述”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评价,如何既借助于传统的统计数学进行测试,又采取综合总体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起一套操作上易行,能客观描述学科德育状况的评价机制,显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得急于花力气解决的课题。

(四)加强学科德育的投入,用于课题研究和软件建设。

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特点思想政治课类思想品德课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17个德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五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课初中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爱国责任教育,涵盖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中德育目标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知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责任,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高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教育,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向,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本,能初步运用所学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属德育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文科类语文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语文都有三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英语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小学通过看图识字、看图说话、对话游戏、唱歌等教学活动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家庭及文明礼貌教育。初中主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高中增加了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品质和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其特点,主要是隐性教育。历史通过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了解,近代落实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地理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进一步使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国情与国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社会本学科是社会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融经济、政治、历史、地理、伦理、法制、科技、文化等基本知识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教育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小学三年级“认识周围社会”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年级“认识祖国和世界”,进行心中有祖国、有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年级“了解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形成现代意识世界意识。中学第一册了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第二册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第三册隐含社会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第四期振兴中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第五、六册,开阔视野,培养改革开放意识,树立“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思想。具有德育显性课程的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理科类数学小学阶段结合数学知识,选择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例题、习题、统计图表及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等形式,渗透教育(如计算祖国疆域、海岸线,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体积、南浦大桥的长度等)。中学阶段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自然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如地震预报、四大发明、煤和石油的最早使用等等)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教育;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物理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波粒二象性、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结合实验操作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化学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生物在“人体与卫生”中,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理科本科学是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等)。体育与保健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律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量素质方面,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技艺类唱游音乐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美术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劳动技术”在德育方面担负着劳动教育的任务,其突出的特点除劳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结合劳动操作进行教育训练。“生活与劳动”中的德育渗透,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如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家务劳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劳动技术”课加强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高中,进一步明确劳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及劳动中好品德、好作风。让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直接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劳节约等良好习惯,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最大特点。职业导向通过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懂得各行各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行行光荣的思想,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为参加劳动和工作,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计算机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ps中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协作等品德行为。在高中还渗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篇(10)

中学教育目标对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教育大纲规定:“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奋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直钻研中学物理学科内容。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规划出一个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深化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我们以此原则来确定物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从而使物理教学与德育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

一、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1.道德习惯养成与教育关系

中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发展、充满可塑性的年龄阶段。在身心健康、个性、品德等方面都在高速发展,在此发展阶段,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长期养成的过程。判断人的主观意识是受长期教育形成的心理积淀所左右的,无论是在物理教学中,或在教学外,都必须坚持以高度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塑造为最高目标,以达到良好习惯养成的效果。

2.教育功能与育人关系

中学物理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这是学校教育总任务所规定的。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娅曾经讲述:“所谓教育,就是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物理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在新形势下,我们贯彻“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学校工作方针,必须要求对学生思想工作由观念到途径、形式、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强化中学德育教育在内的物理教学,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强有力措施。

二、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工作的几个方面

1.继承民族、人类发展而遗留下来的宝贵科学财富

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科学遗产,这些遗产是许许多多科学前辈一生奋斗的结晶。在这些遗产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外,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其钻研科学精神,奉献科学精神。在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是使之为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2.渗透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和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物理学知识本身就贯穿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着自然辩证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学知识的过程;是从实验观察开始到思维加工、总结出规律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运用。即学习物理有三个环节:(1)观察、实验;(2)思考;(3)运用。这正体现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的教育因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促进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养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科学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物理知识的讲述,有意识地介绍人类科学发展史、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中国当代科技成果,这一些都始终贯穿整个中学物理教材的始末。

例如,讲简单机械时介绍我国古代的杠杆利用;讲声现象时介绍天坛的建立,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介绍我国近代科技成果时,讲述我国掌握的“两弹一星”的科技成果以及“中国环流器一号”的顺利启动,启迪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强盛,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4.渗透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我们学过许多定律、定理。每一个定律、定理都是科学家长期辛勤劳动、总结,相互合作而得到的结晶,在讲述定理等规律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规律,从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悟其遵守纪律、相互协作、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理想、集体主义精神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教师须要求每一组的几个同学必须共同思考、互相协作和仔细观察,才能使实验圆满成功。使每个学生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及时总结出失败的教训,为今后的道路畅通而作出较好的品德铺垫。

当然,中学物理教材中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德育思想。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我国的中学教育内容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大纲所定的,而德育离不开知识,中学物理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渗透性很强,我国的学生在校时间为80%~85%,所以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备教材、备大纲,更要有意识地备德育渗透点。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知,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接受思想感情教育。

例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实验,同时在实验中渗透德育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从所观察的众多现象中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得以提高。在讲述教学内容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一生,从法拉第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一生中的许多事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及劳动教育等。

从此可看出,德育教学工作可以渗透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始末。

2.寓德育教育于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中

上一篇: 土木专业英语论文 下一篇: 本科市场营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