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299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
  • 综合影响因子:1.197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消化病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慢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可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ICAM-1的表达增强。正常肝脏肝细胞表面通常无ICAM-1表达,而只在肝窦内皮细胞、门脉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上有弱表达。慢性肝病时,肝细胞是ICAM-1的主要来源,患者血清ICAM-1水平较正常值明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及肝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

摘要: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的共同病理结果,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肝纤维化发生机制被不断阐明,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手段。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酶家族,能够特异性地分解细胞外基质,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为抗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5-7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表现。目前研究显示,NAFLD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葡萄糖代谢的肽类激素,具有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以及避免低血糖等多种药理效应。初步研究发现,GLP-1类似物能影响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性反应,可成为治疗NAFLD极具潜力的一类药物。
8-1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的发生、发展、治疗后复发及病死率均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水平有关。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减少HBV-HCC的发病率,降低其经根治性治疗后的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目前临床使用的抗HBV药物有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后者的安全性、耐受性更好,治疗作用更为确切。
12-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动物模型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女性多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对PBC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得以构建,包括基因突变型和异物诱导型动物模型。这些模型的构建,对研究PBC的发病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文就现阶段对PBC动物模型的研究作一综述。
17-1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

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食管早期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ESD导致的出血及穿孔并发症也逐渐减少,但术后出现狭窄的概率仍较高。因此有必要分析ESD术后出现狭窄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此扩大食管ESD的适应证,使大面积的食管浅表肿瘤能在内镜下被切除,且不引起食管狭窄。此文就目前各种预防ESD术后食管狭窄方法的机制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20-24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流和烧心。近年来随着对GERD研究的深入,GERD的临床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此文就GERD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28-30

血清胃泌素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癌前病变,在中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无创的血清学诊断法,即通过检测外周血胃泌素和血清胃蛋白酶原来完成对CAG的诊断,这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大规模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31-34

免疫细胞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AP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研究热点,免疫细胞与AP的关系也在逐步深入研究。此文就细胞免疫异常在A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35-38

继发于慢性胰腺炎的3c型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继发于胰腺疾病的糖尿病,通常称为胰源性糖尿病或3c型糖尿病。约80%的3c型糖尿病继发于慢性胰腺炎(CP),其患病率及临床重要性一直被低估。与1型、2型糖尿病相比,3c型糖尿病的代谢机制非常复杂。本病可存在合并症,如消化不良、严重营养不良等。需要认识到,已确诊的CP患者很可能进展为3c型糖尿病(高达90%)。只有正确诊断3c型糖尿病,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首选二甲双胍控制高血糖。应用胰酶制剂不仅可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所致的腹泻、腹胀等症状,而且对于缓解胰性疼痛也具有重要作用。
39-41

调节性T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调节性T细胞(Treg)有抑制自身免疫的功能,是维持肠道免疫稳态的重要因素。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均有可能导致IBD发生。此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Treg细胞在IB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指导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42-45

壶腹周围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展

摘要:壶腹周围癌是起源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2 cm以内,包括Vater壶腹、胆总管下段、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肿瘤,肿瘤体积较小,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故早期诊断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共同难题。此文就壶腹周围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46-48

如何提高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肿瘤的检出率

摘要:近年来,中国结直肠肿瘤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公认的结直肠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在结肠镜方面的研究,结合几种新兴的内镜检查技术,阐述了如何提高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肿瘤的检出率。
49-51

苦豆子生物碱对消化系统炎性疾病的影响

摘要:苦豆子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制剂已应用于相应临床治疗中。目前研究发现,苦豆子生物碱在抑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相关性胃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和溃疡性结肠炎(UC)方面有作用。此文就苦豆子生物碱在消化系统炎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52-54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摘要:序贯疗法是目前欧洲MaastrichtⅣ共识意见中推荐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根除方案之一,其根除率、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令人满意,但国内缺乏相关研究及应用经验。此文对目前国际上应用序贯疗法根除Hp感染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55-58

斯钙素1与肿瘤

摘要:斯钙素1(STC1)是一种分泌性糖蛋白激素,参与钙/磷代谢、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及炎性反应等多种调控。STC1还高表达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并与肿瘤的生长、增殖、细胞凋亡、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此文将STC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59-61

亲环素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亲环素A(Cyp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参与蛋白折叠、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内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目前研究发现CypA可参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胰腺癌和肝细胞癌等。深入研究CypA在消化道肿瘤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将会是消化道肿瘤研究中新的关注点之一。此文主要讨论Cyp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道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62-64

双特异性磷酸酶4与肿瘤

摘要:双特异性磷酸酶4(DUSP4),又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2(MKP-2),是DUSP家族中的一员。目前研究表明,DUSP4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增殖及凋亡密切相关。但在不同肿瘤中,DUSP4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DUSP4基因缺失或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此文就DUSP4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