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分享到: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综述、论著、专题笔谈、临床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534X
  • 国内刊号:31-1953/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299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
  • 综合影响因子:1.197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国际消化病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消化病杂志述评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流行病学显示,GERD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0%~20%[2];在亚洲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0.5%。GERD主要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1 GERD的典型症状烧心和(或)反流是GERD的典型症状,但需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GERD所特有的症状。烧心和(或)反流在GERD中的特异性约为70%,亦可见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烧心、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食管癌或胃癌等患者。
155-156
国际消化病杂志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中食管pH检测进展

摘要:食管pH检测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导管式食管pH检测,该方法是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鼻置入食管,检测食管pH,但它可能造成患者咽喉部不适,影响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检查结果存在潜在的假阴性等。近年来,无线食管pH胶囊检测法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经口附着于食管黏膜,可以延长连续检测食管pH的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文主要介绍无线食管pH胶囊检测法的基本情况、操作方法、与导管式pH检测方法相比的优缺点及在GERD患者中应用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展。
157-160

胃内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胃内酸袋是健康者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餐后近端胃的一个未缓冲的高酸区域,其定义为近端胃pH〈4的节段。酸袋近端为食管下括约肌(LES)或远端食管,远端为胃内容物。胃内酸袋的形成与胃的生理、解剖、食管裂孔疝和进食种类有关。它是GERD的重要原因之一。胃部手术和抑酸疗法可以控制酸袋和胃食管反流。胃内酸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还较少。
161-162

5-HT通路异常与胃食管反流病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黏膜损伤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反流、烧心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胃酸对食管黏膜的作用一直作为GERD重要的病理基础,在临床实践中质子泵抑制剂(PPI)一直作为一线的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对其并不敏感。近年来5-羟色胺(5-HT)代谢通路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5-HT是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密切相关的重要神经递质,其代谢通路的异常会导致胃肠道动力的变化及消化道高敏状态。此文将探讨GERD的症状及发病机制与5-HT通路的关系。
163-166

贲门失弛缓症诊治的新进展

摘要: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难治性、易复发、长病程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诊断技术如定时食管吞钡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临床治疗以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缓解梗阻症状为目的,治疗方法处于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此文主要就腔镜下改良Heller术及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进行综述。
169-172

胃肠道大麻素系统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摘要:大麻素(CB)广泛用于肠道的感染、炎性反应、动力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参与能量平衡、肠道协调运动等过程。CB受体在全身分布,特别是在免疫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分布与其调节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作用于胃肠道的CB系统,调节肠道免疫平衡,从而影响局部以至全身神经系统的功能,成为药物治疗的新热点。
173-175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进展

摘要: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NEN)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EN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差异很大,多数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有效的治疗方式也颇有争论,而内镜治疗对于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NEN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
176-178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肝脏炎性反应的影响

摘要:胆碱能抗炎通路是调节免疫系统的一种神经生理机制,其在脾脏、肝脏和胃肠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通过乙酰胆碱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控制炎性反应。肝脏的天然免疫紊乱常导致肝脏炎性细胞的产生增多,引起慢性炎性反应,乙酰胆碱与巨噬细胞和其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表面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相互作用,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防止组织损伤。此文综述胆碱能抗炎通路调节炎性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
179-181

胆囊胆固醇结石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摘要:胆囊胆固醇结石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也是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其中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促成核蛋白及胰岛素抵抗与之密切相关。此文将从这三方面就胆囊胆固醇结石症发生相关的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增进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
182-183

IL-3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白细胞介素-33(IL-3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IL-1家族的细胞因子,其受体为ST2。IL-33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在正常状态下作为细胞核内因子,结合核小体蛋白,发挥转录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炎性反应刺激作用下,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参与调节Th2型免疫应答,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近期研究发现,IL-33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文就IL-33在IB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84-187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伴有排便后腹部症状缓解。IBS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其相关,近来也是该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文就IBS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尤其是心理因素类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188-190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多项证据表明U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此文就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的检查方法以及益生菌制剂对UC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191-194

艾滋病与肠道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HIV病毒通过各种途径如肠黏膜上皮进入人体后,导致肠黏膜功能障碍,肠道微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出现肠道相关症状。此文就AIDS与肠道微环境变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195-197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分泌型蛋白,主要通过诱导趋化单核巨噬细胞等而在炎性反应及肿瘤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CP-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表达情况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生存等显著相关。对MCP-1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诊断、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
198-200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DNA序列中单个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缺失,人类基因序列的变异大多数是单核苷酸的突变,而且在不同人群中,SNP的频率分布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代表某一种族或人群间的遗传差异。因此,研究SNP有助于解释不同群体和个体对复杂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差异。此文综述了SNP与胃癌易感性、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201-202

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的现状与进展

摘要:十二指肠乳头癌(CPV)是一类原发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大多数研究均表明,CPV手术切除率和预后优于其他壶腹部周围癌。近年来,局部切除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因此,早期诊断已成为正确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以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然而,临床上术前准确判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性质和分期仍然存在众多困难,局部切除适应证亦有争议。此文就目前CPV的早期诊断、局部切除适应证判断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更好的诊断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203-205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胆管癌诊断中的现状

摘要: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早期往往难以诊断。多数患者在肿瘤已经广泛浸润和(或)转移时才被发现,直接导致了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手段,能有助于胆管癌的早期发现,改善预后。此文主要探讨各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胆管癌诊断的价值。
206-210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摘要: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切除是其中的标准治疗方法,此外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此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