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3篇

时间:2023-01-13 10:40:34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还不够完善,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体育课程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3篇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篇1

1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分析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整体性的改变,依据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将体育教学的方向从以往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变为重视学生体育综合品质和道德素养,强调围绕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设定教学任务,促进体育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协同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来体现体育素质教学的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学的全面性,主要是指面前全体学生,并强化学生的各种素质。

2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目标过于单一,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符合体育教学目标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导,新时期背景下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学目标应更加关注体育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等五个层面,为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然而,受到传统竞技体育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难以提升全面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高校设定的目标以强化学生体育技能为核心,更多的是为强化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放松学生紧张情绪所开展的,没有在体育教学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1]在这种育人目标的引导下,体育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要求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纳入到教学规划中,造成学生学习自主性难以形成,自身体育技能和素养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体育教学失去原本的教育意义。

2.2教学手段被动僵化,阻碍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不足,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尽管体育课程也被纳入其中,但是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体育还没有在教学资源、基础设施、教学技术上获得更多的支持,没有引起社会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在这种环境下,体育课程缺少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进行创新研究,以至于目前体育教学中任以传统应试教学法为主导,教学质量受到教师教学偏好影响较为深刻,难以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学主要以两种教学模式为主,一是示范式教学,先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记忆体育理论知识内容。然后开展实现训练活动,由体育教师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和自主练习。这种刻板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身的体育素养也得不到发展。二是“放养式”教学,在教师安排学生热身运动后,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

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3.1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充分解读素质教育内涵特点、实施优势与价值,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大纲及学生群体实际情况,正确运用素质教育理念。根据素质教育实际需要,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优化体育教学全过程,以发挥素质教育作用,带动高校体育教学全面改革。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高校首先可利用传统媒体宣传途径,发挥传统媒体公信力强、影响力广优势,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版报、校园角、校园活动等途径,对素质教育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其次,利用新媒体宣传途径,发挥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信息时效性强等优势,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QQ、微博官方账号等多种途径,对素质教育加以宣传推广。[2]并利用此种途径定期组织开展投票、问答、调查等线上活动,将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多种体育教学项目,制作成表格的形式在网络中发起问答活动,由学生组织投票表决,将获取票数最多的体育项目纳入现有课程体系当中。以充分体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以践行素质教育为核心,改革教学理念与目标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必须要注重改革传统且单一的体育教学理念,利用素质教育确定体育教学改革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各大高校积极转变对素质教育的认知,明确认识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端正从前对素质教育存在的轻视思想,正视体育教学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3]尤其是在我国呼吁的全民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中,更应当在保留传统竞技体育理念的基础上,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将体育有以往只属于少数人的学科,转变为全体学生平等参与的学科。形成一种以培养全体学生体育精神、体育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理念,使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真正从定式思维跳脱出来,实现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另外,还应将目前的体育教学目标,从“知技能传授”转变为“趣味体育”,提倡全体高校师生通过参与健康平等的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水平与身体素质。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践行此目标,可将单一的传授体育技能教学模式,转变为组织趣味运动活动,如“二人三足跑”,两人为一组,用一条绳子将两人各一条腿绑在一起,进行站立式跑步。起跑信号发出后两人同时起跑,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此种方式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精神与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3.3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创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应注重将传统的灌输式、示范式教学模式,转变的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4]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情况,引进符合当代学生个性喜好的体育教学项目与手段,以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实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先,应结合当代学生学习诉求,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使高校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高校可通过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增加体育道德相关内容,并引入相关案例教学模式,在网络中搜索有关体育道德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展示,通过案例形式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其次,为培养高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耐力、凝聚力以及综合素质,可通过依据《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的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教学指导思想,将乒乓球、羽毛球、竞走、徒步穿越与野外生存等项目纳入户外体育课程体系当中。并结合此类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开展竞走这一教学项目时,为避免过于枯燥,可采取“托球走”的趣味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乒乓球放在球拍中间,一边竞走一边用手托举球,保持球在球拍内不掉落,并快速达到终点者判为胜利。此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其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3.4以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为目的,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以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为目的,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可通过采取内培外引的方法,打造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型体育师资队伍。[5]首先,内培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校内在职教师培训。可通过定期引进专业的国家运动员、体育专家教授、素质教育研究人员等,到校内为教师提供专业化、与时俱进、前瞻性的技术培训与相关指导,使之自身所具备的教学手段、知识储备与教学理念等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还可定期带领优秀体育教师到国内外体育院校、国家体育队、教师培训机构等参观学习,外出进修,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开拓教学视野。其次,外引的主要方式包括校外人才引进。可通过积极调整体育教师薪资、待遇、福利以及晋升机制,吸引外界更多优秀体育人才前来应聘。[6]再通过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认知、执教能力等层层的严格选拔与考核,将筛选出来的优秀人才纳入现有师资队伍当中,为现有师资队伍注入一批新鲜血液,实现以新带旧,以新促旧。此外,相关学校还可通过积极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学科培训、学术比拼、教研教改等活动,设置升职加薪、评职评优等激励鸡翅,调动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科培训活动中,以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使之更好的应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挑战和要求。

4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学功能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而不断扩展,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改变以往过于看重学生技能发展的理念,以素质教育倡导的综合素养发展为目标,实施全面且彻底的教育改革活动。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构建新的育人新模式,使各类教育活动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全面优化体育教学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体育人才能力和品质的发展。

作者:曹婧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篇2

1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

1.1在体教融合理念认知上还有差距教育部联合督导组意见反馈显示,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对《意见》中体教融合的含义、目标、路径、策略把握不全面,学习领会抓得不紧的问题。尤其是对“以体育人”的认知仍停留在大投入、实用化层面,造成梯队建设、人才培养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培养机制缺乏分流与退出机制。部分高校习惯了“高考指向”下体教分离的固化思维,习惯了举国体制、金牌至上、唯分数论,根深蒂固的价值偏见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得到扭转,使体教融合仅流于形式。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定目标时,未能跳出本地区工作“一亩三分地”,没有完全以高校为平台、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支撑系统进行思考,体教融合推进工作热情和标准意识不足。

1.2在体教融合目标定位上还有差距在体教融合目标定位上,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有的高校在体教融合上看似做了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是真的落实了,但是,实际上没有往细里想、往实里查、往深里挖,成体系、完善化的成果不多,后续督导检查不及时。部分高校有单纯为融合而融合倾向,未能与具体工作融会贯通,导致高校体育供给明显不足,“以体育人”工具政策缺失,场地设施资源被大量挤占。例如,在体教融合考核标准上,地方体育部门、高校、教练员考核指标大多以上一年运动成绩为基础,与工资、绩效、福利、待遇、晋升、评奖等关联,导致体教融合目标设置倾向于以成绩为主,导致教练员、运动员、高校、行政主管部门结果导向和实用主义严重,竞技体育高淘汰率、低产出率现象突出。

1.3在体教融合践行效果上还有差距在融合效果上,普遍存在自觉运用“体教融合”理念指导实践定力不够、方法论意识不强等问题。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观念,对上级决议决定执行不够雷厉风行,创造性落实办法不多,创先争优的拼劲不足,运用所学为体教融合工作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意识不强,学习成果转化不足、应用不够,学用“两张皮”问题依旧突出。尤其是训练体系、赛事体系、管理体系陈旧,协同机制匮乏,影响了整体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成型。

2高校体育教学体教融合互动的协同机理

2.1完善协同治理理念路径

2.1.1聚焦理念协同,融通育人价值一方面,在协同治理内容上,高校要根据协同治理原理,把握多元主体规律,依托现有课程体系、政策体系、锻炼体系,在培养目标上从“竞技体育人才”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变,在实践理念上从“竞技第一”向“健康第一”转变。要树立并夯实“促开共享”“一体推进”“聚能提质”“育人育体”“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等全新的育人理念,拓展多样化育人渠道,坚持多元化育人路径。高校既要充分发挥在教材编制、课程推进、训练安排、竞赛组织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提升以教材带动训练、以课下助力课堂、以社团丰富活动的有效性,也要切实履行体育政策制定、落实、更新、废止等方面的职责,整合协同发展、多元治理与体教融合的策略要求。另一方面,在协同治理形式上,高校要着力差异化路径,开展项目化运作。体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稳中有进。既要发挥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指导督导作用,通过化解难度系数大的协同项目,增强协同治理的有效性,也要强化高校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水平高的项目,提升体教融合的灵活度。此外,还要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环节多项目的协作,充分释放综合功能和价值效用,助力体育加教育产生“1+1>2”的效果。

2.1.2强化机制协同,提升育人效果(1)高起点部署。高校要通过多元化、特色化的体教融合阵地建设,推动体育教师与大学生知识技能、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站位,发挥“高校校长,家庭家长”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学期计划和学习配档表,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开展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引擎动能。(2)高标准推进。实施体教融合全链条管理,打通“学前、学中、学后”各个环节,精准组织学员、精心选择课题、精细设置课程,确保主讲者事先有准备,听课人学习有收获。注重示范引领,大力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3)高质量参与。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主体作用,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打破行政壁垒,强化专业督导,用好专项经费、管好量化积分、承接高校溢出效应,使二者融得深入、结合紧密。通过正向激励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强化绩效考核倒逼提质增效,形成价值链、创新链、动力链,瓦解内阻力、中梗阻,统筹安排各种推进事项,完整建立议事决策和联席办公机制,切实增强体教融合工作开展的水平和层次。

2.2优化体教融合教学体系

2.2.1围绕“教会”搭建高效课堂(1)游戏生辉,教学相长。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并运用游戏辅助价值,设计糅合游戏活动,打开大学生心扉,让大学生释放运动天性和锻炼热情。根据体教融合目标要求,在分析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托育人育体双向模块,设计“勇者大闯关”等各类型的游戏活动,确保主线游戏活动标识化。(2)情境相助,引导参与。体育教师应通过研读课标教材的新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分析大学生学情,制定单元体育锻炼活动目标,设计模块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并对其进行科学实施与合理评价。(3)突出体育课堂竞赛设置。“竞赛”是指每月一比赛,设置奖项。按照“参与—练习—创新—竞赛—放松”基本路数,通过参加教学培训、外出学习、交流互动,形成具有自我特色教学竞赛体系和理论,提高教学素质。

2.2.2围绕“勤练”完善活动课堂(1)面向普通大学生,采取多种方法。例如,除了在新授内容时通过某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之外,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该教学方法也应起到很好的纠错作用。体育教师要综合借鉴传统评价的优势,充分利用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等诸多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环节、指标构建、结果运用等领域开展多维度、多元化开拓,如根据单元的基本问题,引出课时的关键问题。(2)面向有爱好的大学生,进行专项提升。通过新课程学习融入新知,答疑解惑,并在知识习得后突破认知界限,拓展全新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大脑对各种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的分析,对相应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继而实现不同知识之间隐含联系的全面贯通。此种对于知识的加工,既可以增加体育教师脑部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减少大脑运作的成本,确保信息组块让学习和生活更为高效。(3)面向特长大学生,提升竞技水平。高校体育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课训练激励措施,通过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特长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开展相关改造活动。

2.2.3围绕“常赛”创新社团课堂(1)开展沉浸式训练。按照“比赛—练习—比赛”的模式,开展社团活动,创新教学模式,重心是把握比赛为中心、探究为主线的基本思路,将上述理念有机贯穿到活动中,要求做到各个环节都细心、精心、认真、负责,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生、启发大学生,实现常赛,达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课课有比赛、周周有安排、月月有联赛、年年有评比。(2)强化互联网+训练。“互联网+”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教师要重视线上线下两个视野,要充分挖掘线上教学,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充分利用线上优势,进行在线定制、线上活动,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师也要重视线下传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禀赋,积极在线下将流行特色、时尚元素融入课程开发。(3)创设主题情境,激发练习兴趣。重视以人为本的过程评价,强化大学生体育过程性评价指标,解释训练是如何运转相互联系、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持续增强大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总体层面上让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得到强化。在引导大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好地学会阐述与表达、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敢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2.3创新资源会通育人模式

2.3.1在“合”字上下足功夫(1)充分认识“融合聚合统合”理念在“以体育人”领域的重要意义,突出资源整合。依托高校、社区体育场馆、运动场所、训练场地,既要向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特长生等日常开放训练,也要定期向社会、社区、居民、群众分时段开放;既要注重田径、球类、举重、游泳等专业化、竞技性的比赛设施使用与训练,也要推进健美操、气排球、体育舞蹈等健身性、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既要开发利用场地、设施等硬件,也要引导设置教练员、指导员、体育教师等人员,还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技能提升等活动;既要完善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效度,也要做好资源利用的技防、人防、物防,确保体育运动和健身行为的科学、合理、安全开展,切实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构建高校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路径。(2)有效发挥体育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的优势,聚焦人员融合。高校部门要依托师资力量,有效引导发挥体育教育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提高信息互通水平,强化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职人员的对口互动交流,积极“请进来”。高校体育教职员工也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参加活动等方式,收集来自基层一线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验做法,认真“走出去”。同时,要围绕拓展体育渠道、丰富运动资源,推动学习实效转换为工作实绩。(3)切实增强资源整合策略路径,强化赛事聚合。在赛事聚合策略上,针对不同参赛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按照“基础、强化、提升”3个目标,采取“鼓励、引导、帮助”3种策略,实施分层、分类、分步、分情况的教学训练策略,整合各类型、各层级的运动赛事,打造规范化的高校运动赛事包指南体系。同时,要采取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原则,做好赛事前后参赛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管控服务。

2.3.2在“特”字上做好文章(1)开展富有特点的梯队建设。依托高校体量巨大的人才储备,围绕高水平运动梯队建设,按照“人人皆有特点、人人皆可成才”的模式,探索构建“1+3+N”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型。“1”是指在高校搭建一个体教融合的制高点,“3”是指在培养模式上强化集中食宿、集中训练、集中教学“三集中”,“N”是指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与社区、与机关单位、与企事业场所的协同共建,开发多样化、多渠道、成体系的人才培养项目,切实解决学训矛盾,实现训练学习“两不误”。在此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工作经费、人员配置、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场地设施、器械耗材达标。同时,要强调专业指导与兼职训练之间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效力的最大化发挥,确保各项训练有序有效开展。(2)构建发挥特长的培养模式。围绕顶层设计、高点推动,健全一个领导小组,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完善一个工作方案。强调规范化建设,梳理需求的“订单”,集成政策互补“菜单”。围绕推进供需有效衔接、“订单”与“菜单”高效对接,强化闭环式责任,既明确服务责任,又实现责任闭环。创建体育特长生培养简报,及时宣传培养工作典型,树立体育特长班崭新形象。(3)推动彰显特色品牌创建。在体教融合工作推进中,要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模式,整合体育项目,构建特色学校。抓住品牌引领和阵地建设两个关键,展现融入基层治理新作为。突出品牌引领,围绕团队、志愿服务、工作室,推进团队品牌建设。突出阵地建设,整合大学生服务中心、体育场等公共文体场所,打造体育训练综合体,提升特长生活动阵地。

2.3.3在“新”字上求得突破(1)多元化教学活动新。适应新时代,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围绕素质能力提升关键点,开展专题授课,积极请进来;组织读书沙龙、现场教学,使氛围浓起来;开展读书比赛、交流研讨,使效果活起来。在抓好传统讲授的同时,开展“现场微课堂”等微课堂,用小环境体现大形势,做到理论课堂以小见大。(2)信息化助力渠道新。新时代高校体教融合课堂,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充分释放信息化的乘数效应,确保课堂更高效。立足防疫需求,聚焦育体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利用学习强国、腾讯会议、钉钉、Classin等平台,搭建“云课堂”,完善“云课程”,录制“微课程”,开展“云课堂”,为体教融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3)实效化推进路径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课堂资源,优化学籍、课程、反馈、评估、成果汇编等环节设置,完善信息化评价手段,强化高校体教融合的过程评价、形成评价、效应评价,探索将“微证书”颁发作为培训效果提升的一种有力补充,实现课堂效果评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围绕网络培训、信息共享的建设目标,建设高端师资库、精品课程库、实践基地库。借鉴教育领域成熟经验和最新成果,探索PPT制作、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培训,打造“五个一”工作模式,使体教融合的课程设置更及时、更便捷、更全面。

3结语

体教融合再部署,旨在改变既有的体教“两张皮”分化分离状态,探索全流程、全系统、全课程、全学科的渗流与整合,推动体育与教育的齐头并进,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钟珉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篇3

一、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因为高中阶段竞争激烈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没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而且过快的生活节奏让学生的身体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很多家长和教师最关注的是学生在文化课成绩方面的提高,导致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与自身年龄以及发育情况不相符,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而且没有较好的运动习惯。随着我国高考压力的逐渐增大,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情况也在逐年下滑,在高校的军训过程和体育课程中暴露了学生身体素质问题,力量不足、柔韧性差、速度慢等都是学生普遍的身体素质问题。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联系

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身的道德和内涵,训练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和提高。身体素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支持,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掌握专项运动技能,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对体能方面进行提高的课程较少,很多教师在专业项目的教学开展前会安排学生进行跑步和热身活动,但是由于训练强度过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不明显,主要的教学重点在于专业技能的教学方面,因此在没有进行自主的课外训练的情况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三、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一)推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身体素质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会因为突发的身体问题而发生意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是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普通高校的体育训练课程必须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身体素质训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在柔韧度、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同样需要提高,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加快,提高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增强韧带等部位柔韧度,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身体机能的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强健的体魄,对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普通高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关系到高校体育课程的完成质量,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保证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训练,随着我国对高校教学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体能测试,很多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00米或是1000米的长跑测试,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需要一定体能的测试项目中出现很多不及格的学生,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才能保证高校的体育课程能按照要求完成。在武术等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较高难度的动作,如果身体素质不达标,很多技术动作都无法规范完成,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任务有着阻碍作用。

(三)为社会发展提供健康的人才高质量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适应突发情况和恶劣的工作环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的压力逐渐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随着对身体素质关注水平的下降,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许多脑力劳动者因为加班或是过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而死亡的情况。普通高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支持,所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为社会培养真正的高质量人才。

四、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的占比,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度,在确保基础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掌握更加专业的技能。其次,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不能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稳定和长期的提高训练,而且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要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了解身体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缓解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制定长期的锻炼计划,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还不够完善,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体育课程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亦男,戴成梁,孟凡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功能性训练的价值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00(022):215-216.

[2]张雅飞,郝丽娜,路佳.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性研究[J].科技资讯,2020,018(001):159-160.

[3]董杰.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价值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作者:董好杰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上一篇: 农业机械发展策略 下一篇: 土木工程施工研究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